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

时间:2024-01-02 14:45: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篇1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篇2

(1)根据图1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根据图1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思路分析】(1)读图1可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风尘沉积通量逐渐增大,说明西北地区干燥度逐渐增加,风力作用逐渐增强。

(2)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降水减少,晴天多,因此太阳能资源更加丰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增大,大陆性增强。

【答案】(1)C(2)A

例2 图2是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2,回答(1)~(2)题。

(1)图2中植物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图2中植物和农业带的分布与图3中甲~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路分析】(1)图2中沙漠草原带混合林针叶林苔原带的递变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形成的,因此其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图3中丁表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甲、乙、丙都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图2中沙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答案】(1)A(2)B

二、解题准备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之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重要体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发生改变。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图4所示。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图5所示。

2.自然带的分布

地域分异规律的直接表现是自然带分布,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照如图6所示。

3.地带性分异规律(如表1)

(1)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7所示),但并不完全一致。

山麓与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情况下,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和山体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的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丰富。

(4)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具体如图8所示。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

(5)判断雪线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以下),地球上各地区雪线分布高度的起伏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而雪线高度也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的保存,雪线偏高,而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及案例分析

(1)表现。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呈现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并不是说无规律,只是与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比较,其自然带的分布没有呈现“地带性”更替,故称“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同一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且很长。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2)案例分析(如表2)。

三、命题预测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试题,多以某一区域的变化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环境变化过程或原因;或者以某一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其对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变化过程一般结合河流、湖泊、三角洲等分析;原因一般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去分析;影响一般从河流下游地貌变化、生态变化、生物变化等方面去分析。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成因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试题常结合自然带分布图、区域图,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和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等。或结合局部区域图,考查非地带性现象的产生及其成因。

四、能力测试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图9),回答1~2题。

1.引起该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独特性

B.区域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图10示意我国某山地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分布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该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

B.天山

C.武夷山

D.大兴安岭

5.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11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__。

(3)图11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图9中地壳上升,形成了山地,影响了该区域环境。

2.D地壳的抬升使得山地一侧为迎风坡、另一侧为背风坡,背风地带由于降水减少,植被、土壤等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D图10中甲处之上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之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处必然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山地的下部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因此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气温是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4.A依据山脚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判断可能是横断山或武夷山;又因为主峰海拔达7556米,则可能是横断山。武夷山海拔较低,且没有永久积雪带。

5.(1)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

篇3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5-01

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处长城内外,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这里曾孕育和培养出了许多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辽王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特别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恢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种种成绩取得的背后,无不与契丹人的“捺钵制度”密不可分。“捺钵”是契丹语,译成汉语为“行营”。专指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那么这样一种起到临时住所作用的捺钵,又是如何形成制度的呢,针对这一问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契丹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四时捺钵制度形成的根源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辽国地处中国北方边疆,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中原气候环境骞钜欤总体上讲,气候寒冷,多风沙,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如《行次奚山》诗即云:“奚山缭绕百厦深,握节何妨马上吟。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赢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霰雪侵。独爱潺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又《送祖择学士使北》:“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kē)。见其君长时,国礼何勤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契丹地理环境冬季严寒,多雨雪,并且寒冷。进入春季之后,地区常常会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特别是辽国建国中期后,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发。

辽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合发展农耕,地区广袤的草原和林地为契丹民族发展四时捺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是四时游牧并不能解决契丹民族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契丹建国早期更是如此,为了生存就需要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辽国建立中期,契丹民族中衣食住行得到满足之后,契丹人将四时行猎当做练兵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延续下来。辽国境内的广袤草原和林地为野生动物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独特的自然资源,就为契丹统治阶级四时狩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加上地区气候寒冷,契丹民族要越冬防寒,春夏要避暑,逐渐就形成了随着水草更替就畋畋渔的捺钵习俗。由此可以看出,契丹民族所形成的四时捺钵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契丹民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选择了游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我国北方边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孕育了契丹民族特色鲜明的捺钵文化。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选择四时捺钵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人来说,大都精于骑射,喜好行围打猎,皇帝和贵族们亦是如此。辽太宗时,辽王朝虽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其国土已扩展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但辽王朝为保持契丹族骑射善战的传统,永葆尚武之风,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冰融河开的春天到湖上捕鱼,叶落林疏的秋日去山中狩猎,赤日炎炎的盛夏躲M树荫乘凉,大雪纷飞的隆冬则钻进帐篷取暖。“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样一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契丹的生活场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王朝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游牧特色的“捺钵制度”。辽朝皇帝一年四季大多在捺钵中度过。四时捺钵的时间差不多是平均分配的,皇帝及其周围的一行人,每3个月就要从一个捺钵迁往另一捺钵。他们至春捺钵的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夏捺钵时间是四月中旬。至秋捺钵时间是七月中旬。至冬捺钵时间是十月以后。

1.春捺钵

春捺钵地点在鸭子河泺,亦称鱼儿泺,即今吉林大安附近的月亮泡,每年初春皇帝在这里捕鹅及凿冰钓鱼。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水边及冰上进行的,所以在春捺钵进行的这些活动又称“春水”。在辽代前期,契丹民族的统治者的春捺钵地点主要长泺和鸳鸯泺等西辽河流域的河湖地带,当时西辽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湖泽,水草丰茂,环境优越,直到今天西辽河流域冲击平原上依然保留着很多湖泊。圣宗之后,契丹民族统治者将春捺钵的地点由辽河流域向着松嫩平原转移,由西南方向向着东南方向转移。圣宗在统合的25年间,契丹人在奚人聚居建立了中京,奚人称臣,这时圣宗就不需要经常到辽河流域狩猎。还有人认为,春捺钵地点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辽河冲击平原自然环境整体趋于恶化,湖泽数量和面积持续锐减,所以后来春捺钵的地点主要在鸭子河泺。

2.秋捺钵

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狩猎,主要地点在庆州西部诸山,故称“秋山”,也就是今巴林右旗白塔子。每届春水、秋山之时,除达官贵人之外,各属部首领亦来参加。春水、秋山活动主要是为了协调辽朝与各部族的关系。秋季深草和茂林中栖息着不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为了获取更多动物资源,同时也为了练兵,契丹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作为秋捺钵地点。秋山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茫茫林海中存在多种野生动物,辽代从穆宗、景宗、圣宗和道宗直到天祚帝,秋捺钵都在这里进行。此外,分布大兴安岭西侧,今西拉沐沦河上源地区的平地松林也是契丹统治者常常临幸的秋捺钵地。

3.冬、夏捺钵

冬、夏捺钵亦称“消夏”和“坐冬”。其主要活动是由皇帝主持召集北、南臣僚会议,处理包括汉族地区在内的辽朝全境范围的军国大事。夏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永安山,冬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广平淀,都在庆州附近。右旗境内辽庆陵东陵墓内所绘的《四季山水图》,就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四时捺钵的情形。

结语

总之,“四时捺钵”,是辽的重要制度,是适应游牧文化而产生的统治制度,辽的政治中心不在哪一“京”,而是在不断游走的皇帝的“行营”之中。围绕着捺钵制度产生的相关礼制,是中原制度中所没有的,这是辽的独创。而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独创性的具备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与特定时代对这个民族的态度,同时影响着这个民族自身的命运。不废鞍马骑射,始终保持游猎习俗和尚武之风的契丹族,像雄鹰一样在草原上掠过,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灿烂的辽文化依旧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研究。

篇4

利用经纬网图,以及地理事物的形状、轮廓、分布、文字等信息判断地理位置。近些年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大多以经纬网图(如例1、例2、例3)为信息载体。经纬网是表示绝对地理位置的,因此熟练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应用是空间定位的基石。

除明确经线、纬线的特征,经度、纬度的划分,东经度、西经度的判读外,更要牢记重要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熟记从0°经线和纬线开始每隔10度的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和主要地理事物。除利用经纬网定位外,还可利用试题图文中的其他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如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和形状、气候或自然带的分布、海岸线轮廓、洲界或国界的轮廓和形状、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的位置,以及文字信息等。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存在着很大差异,只有准确定位,才能调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准确作答。

二、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

从近些年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综合题通过图文材料为考生提供的信息,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却隐藏在图文或所反映的区域之中。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因此做题时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图文材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提炼和整合与试题有关的信息,绝不能背离图文材料而高谈阔论。

例1 (2014年安徽卷第34题)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材料解读】“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说明不同的药材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要成为药材大省,必须具有多样的自然环境;“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说明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有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多种中药材的生长,自然界本身就生长着多种中药材,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说明甘肃省近年来依托中药材,通过技术投入,中药材的加工能力提高,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地图信息】利用经纬网图可以确定甘肃省的经度和纬度范围,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利用一月0℃等温线可以确定其热量状况,其大部分地处温带;利用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干湿状况,其地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利用主要地形区确定其地形特点;再联系其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确定其相对位置、交通位置和民族特色等。

【设问信息】试题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目标层层深入,考查能力逐步提高,体现了试题的层次性。笔者认为该试题经典之处在第1问,即“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这是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目标的充分考查,通过地图中的信息能够很好地获得其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特别是其相对位置,体现了其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结合部、交汇处),给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是对考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全面考查。第2、3问主要是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目标的考查,考生能够利用试题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结合影响中药材种植的因素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考生要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思路导航】试题材料和图中提供了许多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要从材料和图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用地理术语规范表达,千万不要背离材料和图而高谈阔论。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影响中药材的区位因素中探寻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即从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种植历史、劳动力、产品质量、市场需求、交通、加工技术、政策等方面探寻其区位优势。一般一个主导产业的兴起都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其产品的深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之间、92°E~ 109°E之间;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自然区的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要道),比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多);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交通便利);中药材加工技术的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行为动词,明确答题思路

从这些年全国和各省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出,在综合题中用到了诸如“列举”“分析”“说明”“描述”“简述”“评价”“论证”等行为动词,甚至一道题中的几个设问也用到了多个不同的行为动词。考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行为动词的具体要求,才能“对症下药”。

例2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思路导航】该试题用到了两个“分析”和一个“说明”。“分析”是把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分成较简单的几个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从图文材料中摄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联系影响沼泽形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因素分析作答。利用经纬网图中的纬度位置可以确定该区域纬度高,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地表水蒸发量小,下渗量小;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反映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河流的流速和侵蚀作用的强弱,从而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多少;利用图中河流的流向(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和流经的纬度带(中高纬度)可以推断该区域的河流具有凌汛现象。

从图中可以看出,鄂毕河流经大面积的沼泽地带,由于沼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鄂毕河河口水中营养物质较少。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有地形(要能蓄存水分)、气温(影响蒸发量)、冻土层(水不易下渗)、水源(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等;影响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因素有地形(坡度越大,河水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植被覆盖率、地质状态等。

“说明”是指解释清楚、解释明白,不仅要说,还要说明白(有所解释)。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地给出了影响鱼类丰富程度的因素。“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一般河流侵蚀作用越强,搬运和沉积的泥沙越多,河水中携带的营养物质越丰富;沼泽的吸收作用越强,流经沼泽的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越少。“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一般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浮游生物生物量越大,鱼类资源越丰富;水温低,鱼类存活率低,生长慢。

【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四、紧扣关键词语,探寻准确答案

关键词指的是地理综合试题中最紧要的词语,如“最主要的”“正确的”“自然原因”“主要因素”等。关键词一般告诉考生“这是什么”“这在哪里”“什么季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地理事物的性质”“什么原因”“什么现象”等,只有紧扣关键词,才能明确思维方向和答题要求,探寻准确答案。

例3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在如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思路导航】第(1)题要紧扣“沙源”,理清“沙源哪里来?”和“沙源如何来?”。“沙源哪里来?”题干中“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即沙从黄土高原而来。“沙源如何来?”风沙源地即西北季风携带沙尘在此沉积;冬春季节,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减小,河床。第(2)题紧扣“冬春季节”,即该季节H县城盛行西北季风;紧扣等高线地形中H县城的“地形特征”,河谷大致由东西到西北―东南走向,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又位于峡谷地带,导致狭管(峡谷)效应,使风速增大,形成风口。

【参考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五、运用地理术语,科学规范答题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事物的不同层面设置问题。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问题,再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如,开放性试题让考生答题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标准答案,给考生一个发挥创新的空间。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如下: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解答。这种试题往往出现“赞成不赞成”“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是否应”“两种不同的观点”等关键词,还有一些限制词、隐含条件等,考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写出相应的理由。

(2)尽量用地理名词和术语表述。如例1中“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中的“过渡带”“结合部”“交汇处”等。

(3)答案要言简意赅。如果对问题把握的比较准确,可以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你的观点;如果对问题没有太大把握,应尽量多答几个要点,力求完整;对把握不准的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等不要乱写,可用“该地”“该河流”“该湖泊”“该气候类型”等词称述,以免露了马脚,而弄巧成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