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4:45: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根据图1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根据图1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思路分析】(1)读图1可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风尘沉积通量逐渐增大,说明西北地区干燥度逐渐增加,风力作用逐渐增强。
(2)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降水减少,晴天多,因此太阳能资源更加丰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增大,大陆性增强。
【答案】(1)C(2)A
例2 图2是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2,回答(1)~(2)题。
(1)图2中植物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图2中植物和农业带的分布与图3中甲~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路分析】(1)图2中沙漠草原带混合林针叶林苔原带的递变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形成的,因此其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图3中丁表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甲、乙、丙都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图2中沙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答案】(1)A(2)B
二、解题准备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之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重要体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发生改变。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图4所示。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图5所示。
2.自然带的分布
地域分异规律的直接表现是自然带分布,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照如图6所示。
3.地带性分异规律(如表1)
(1)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7所示),但并不完全一致。
山麓与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情况下,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和山体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的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丰富。
(4)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具体如图8所示。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
(5)判断雪线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以下),地球上各地区雪线分布高度的起伏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而雪线高度也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的保存,雪线偏高,而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及案例分析
(1)表现。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呈现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并不是说无规律,只是与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比较,其自然带的分布没有呈现“地带性”更替,故称“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同一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且很长。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2)案例分析(如表2)。
三、命题预测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试题,多以某一区域的变化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环境变化过程或原因;或者以某一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其对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变化过程一般结合河流、湖泊、三角洲等分析;原因一般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去分析;影响一般从河流下游地貌变化、生态变化、生物变化等方面去分析。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成因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试题常结合自然带分布图、区域图,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和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等。或结合局部区域图,考查非地带性现象的产生及其成因。
四、能力测试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图9),回答1~2题。
1.引起该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独特性
B.区域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图10示意我国某山地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分布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该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
B.天山
C.武夷山
D.大兴安岭
5.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11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__。
(3)图11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图9中地壳上升,形成了山地,影响了该区域环境。
2.D地壳的抬升使得山地一侧为迎风坡、另一侧为背风坡,背风地带由于降水减少,植被、土壤等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D图10中甲处之上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之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处必然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山地的下部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因此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气温是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4.A依据山脚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判断可能是横断山或武夷山;又因为主峰海拔达7556米,则可能是横断山。武夷山海拔较低,且没有永久积雪带。
5.(1)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5-01
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处长城内外,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这里曾孕育和培养出了许多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辽王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特别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恢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种种成绩取得的背后,无不与契丹人的“捺钵制度”密不可分。“捺钵”是契丹语,译成汉语为“行营”。专指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那么这样一种起到临时住所作用的捺钵,又是如何形成制度的呢,针对这一问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契丹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四时捺钵制度形成的根源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辽国地处中国北方边疆,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中原气候环境骞钜欤总体上讲,气候寒冷,多风沙,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如《行次奚山》诗即云:“奚山缭绕百厦深,握节何妨马上吟。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赢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霰雪侵。独爱潺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又《送祖择学士使北》:“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kē)。见其君长时,国礼何勤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契丹地理环境冬季严寒,多雨雪,并且寒冷。进入春季之后,地区常常会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特别是辽国建国中期后,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发。
辽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合发展农耕,地区广袤的草原和林地为契丹民族发展四时捺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是四时游牧并不能解决契丹民族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契丹建国早期更是如此,为了生存就需要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辽国建立中期,契丹民族中衣食住行得到满足之后,契丹人将四时行猎当做练兵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延续下来。辽国境内的广袤草原和林地为野生动物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独特的自然资源,就为契丹统治阶级四时狩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加上地区气候寒冷,契丹民族要越冬防寒,春夏要避暑,逐渐就形成了随着水草更替就畋畋渔的捺钵习俗。由此可以看出,契丹民族所形成的四时捺钵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契丹民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选择了游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我国北方边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孕育了契丹民族特色鲜明的捺钵文化。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选择四时捺钵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人来说,大都精于骑射,喜好行围打猎,皇帝和贵族们亦是如此。辽太宗时,辽王朝虽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其国土已扩展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但辽王朝为保持契丹族骑射善战的传统,永葆尚武之风,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冰融河开的春天到湖上捕鱼,叶落林疏的秋日去山中狩猎,赤日炎炎的盛夏躲M树荫乘凉,大雪纷飞的隆冬则钻进帐篷取暖。“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样一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契丹的生活场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王朝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游牧特色的“捺钵制度”。辽朝皇帝一年四季大多在捺钵中度过。四时捺钵的时间差不多是平均分配的,皇帝及其周围的一行人,每3个月就要从一个捺钵迁往另一捺钵。他们至春捺钵的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夏捺钵时间是四月中旬。至秋捺钵时间是七月中旬。至冬捺钵时间是十月以后。
1.春捺钵
春捺钵地点在鸭子河泺,亦称鱼儿泺,即今吉林大安附近的月亮泡,每年初春皇帝在这里捕鹅及凿冰钓鱼。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水边及冰上进行的,所以在春捺钵进行的这些活动又称“春水”。在辽代前期,契丹民族的统治者的春捺钵地点主要长泺和鸳鸯泺等西辽河流域的河湖地带,当时西辽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湖泽,水草丰茂,环境优越,直到今天西辽河流域冲击平原上依然保留着很多湖泊。圣宗之后,契丹民族统治者将春捺钵的地点由辽河流域向着松嫩平原转移,由西南方向向着东南方向转移。圣宗在统合的25年间,契丹人在奚人聚居建立了中京,奚人称臣,这时圣宗就不需要经常到辽河流域狩猎。还有人认为,春捺钵地点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辽河冲击平原自然环境整体趋于恶化,湖泽数量和面积持续锐减,所以后来春捺钵的地点主要在鸭子河泺。
2.秋捺钵
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狩猎,主要地点在庆州西部诸山,故称“秋山”,也就是今巴林右旗白塔子。每届春水、秋山之时,除达官贵人之外,各属部首领亦来参加。春水、秋山活动主要是为了协调辽朝与各部族的关系。秋季深草和茂林中栖息着不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为了获取更多动物资源,同时也为了练兵,契丹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作为秋捺钵地点。秋山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茫茫林海中存在多种野生动物,辽代从穆宗、景宗、圣宗和道宗直到天祚帝,秋捺钵都在这里进行。此外,分布大兴安岭西侧,今西拉沐沦河上源地区的平地松林也是契丹统治者常常临幸的秋捺钵地。
3.冬、夏捺钵
冬、夏捺钵亦称“消夏”和“坐冬”。其主要活动是由皇帝主持召集北、南臣僚会议,处理包括汉族地区在内的辽朝全境范围的军国大事。夏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永安山,冬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广平淀,都在庆州附近。右旗境内辽庆陵东陵墓内所绘的《四季山水图》,就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四时捺钵的情形。
结语
总之,“四时捺钵”,是辽的重要制度,是适应游牧文化而产生的统治制度,辽的政治中心不在哪一“京”,而是在不断游走的皇帝的“行营”之中。围绕着捺钵制度产生的相关礼制,是中原制度中所没有的,这是辽的独创。而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独创性的具备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与特定时代对这个民族的态度,同时影响着这个民族自身的命运。不废鞍马骑射,始终保持游猎习俗和尚武之风的契丹族,像雄鹰一样在草原上掠过,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灿烂的辽文化依旧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研究。
利用经纬网图,以及地理事物的形状、轮廓、分布、文字等信息判断地理位置。近些年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大多以经纬网图(如例1、例2、例3)为信息载体。经纬网是表示绝对地理位置的,因此熟练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应用是空间定位的基石。
除明确经线、纬线的特征,经度、纬度的划分,东经度、西经度的判读外,更要牢记重要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熟记从0°经线和纬线开始每隔10度的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和主要地理事物。除利用经纬网定位外,还可利用试题图文中的其他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如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和形状、气候或自然带的分布、海岸线轮廓、洲界或国界的轮廓和形状、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的位置,以及文字信息等。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存在着很大差异,只有准确定位,才能调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准确作答。
二、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
从近些年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综合题通过图文材料为考生提供的信息,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却隐藏在图文或所反映的区域之中。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因此做题时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图文材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提炼和整合与试题有关的信息,绝不能背离图文材料而高谈阔论。
例1 (2014年安徽卷第34题)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材料解读】“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说明不同的药材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要成为药材大省,必须具有多样的自然环境;“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说明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有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多种中药材的生长,自然界本身就生长着多种中药材,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说明甘肃省近年来依托中药材,通过技术投入,中药材的加工能力提高,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地图信息】利用经纬网图可以确定甘肃省的经度和纬度范围,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利用一月0℃等温线可以确定其热量状况,其大部分地处温带;利用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干湿状况,其地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利用主要地形区确定其地形特点;再联系其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确定其相对位置、交通位置和民族特色等。
【设问信息】试题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目标层层深入,考查能力逐步提高,体现了试题的层次性。笔者认为该试题经典之处在第1问,即“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这是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目标的充分考查,通过地图中的信息能够很好地获得其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特别是其相对位置,体现了其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结合部、交汇处),给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是对考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全面考查。第2、3问主要是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目标的考查,考生能够利用试题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结合影响中药材种植的因素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考生要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思路导航】试题材料和图中提供了许多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要从材料和图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用地理术语规范表达,千万不要背离材料和图而高谈阔论。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影响中药材的区位因素中探寻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即从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种植历史、劳动力、产品质量、市场需求、交通、加工技术、政策等方面探寻其区位优势。一般一个主导产业的兴起都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其产品的深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之间、92°E~ 109°E之间;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自然区的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要道),比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多);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交通便利);中药材加工技术的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行为动词,明确答题思路
从这些年全国和各省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出,在综合题中用到了诸如“列举”“分析”“说明”“描述”“简述”“评价”“论证”等行为动词,甚至一道题中的几个设问也用到了多个不同的行为动词。考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行为动词的具体要求,才能“对症下药”。
例2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思路导航】该试题用到了两个“分析”和一个“说明”。“分析”是把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分成较简单的几个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从图文材料中摄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联系影响沼泽形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因素分析作答。利用经纬网图中的纬度位置可以确定该区域纬度高,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地表水蒸发量小,下渗量小;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反映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河流的流速和侵蚀作用的强弱,从而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多少;利用图中河流的流向(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和流经的纬度带(中高纬度)可以推断该区域的河流具有凌汛现象。
从图中可以看出,鄂毕河流经大面积的沼泽地带,由于沼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鄂毕河河口水中营养物质较少。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有地形(要能蓄存水分)、气温(影响蒸发量)、冻土层(水不易下渗)、水源(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等;影响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因素有地形(坡度越大,河水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植被覆盖率、地质状态等。
“说明”是指解释清楚、解释明白,不仅要说,还要说明白(有所解释)。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地给出了影响鱼类丰富程度的因素。“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一般河流侵蚀作用越强,搬运和沉积的泥沙越多,河水中携带的营养物质越丰富;沼泽的吸收作用越强,流经沼泽的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越少。“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一般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浮游生物生物量越大,鱼类资源越丰富;水温低,鱼类存活率低,生长慢。
【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四、紧扣关键词语,探寻准确答案
关键词指的是地理综合试题中最紧要的词语,如“最主要的”“正确的”“自然原因”“主要因素”等。关键词一般告诉考生“这是什么”“这在哪里”“什么季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地理事物的性质”“什么原因”“什么现象”等,只有紧扣关键词,才能明确思维方向和答题要求,探寻准确答案。
例3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在如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思路导航】第(1)题要紧扣“沙源”,理清“沙源哪里来?”和“沙源如何来?”。“沙源哪里来?”题干中“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即沙从黄土高原而来。“沙源如何来?”风沙源地即西北季风携带沙尘在此沉积;冬春季节,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减小,河床。第(2)题紧扣“冬春季节”,即该季节H县城盛行西北季风;紧扣等高线地形中H县城的“地形特征”,河谷大致由东西到西北―东南走向,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又位于峡谷地带,导致狭管(峡谷)效应,使风速增大,形成风口。
【参考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五、运用地理术语,科学规范答题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事物的不同层面设置问题。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问题,再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如,开放性试题让考生答题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标准答案,给考生一个发挥创新的空间。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如下: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解答。这种试题往往出现“赞成不赞成”“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是否应”“两种不同的观点”等关键词,还有一些限制词、隐含条件等,考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写出相应的理由。
(2)尽量用地理名词和术语表述。如例1中“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中的“过渡带”“结合部”“交汇处”等。
(3)答案要言简意赅。如果对问题把握的比较准确,可以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你的观点;如果对问题没有太大把握,应尽量多答几个要点,力求完整;对把握不准的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等不要乱写,可用“该地”“该河流”“该湖泊”“该气候类型”等词称述,以免露了马脚,而弄巧成拙。
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因此,在答题时需要注意题干设问方式,有的放矢地回答。
1.描述绝对地理位置
若要描述某地经度位置,需要指出该地具体经度范围及所处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
若要描述某地纬度位置,需要指出该地具体纬度范围、地处高(中、低)纬度、地处 纬度带(如热带、亚热带)及所处半球位置,如南(北)半球。
2.描述相对地理位置
若要描述某地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首先应清晰表述地处什么自然区。
然后,描述其海陆位置(大洲大陆位置),可用“ (方位)临 海(洋)或大陆(大洲)”“位于 大陆(大洲或海洋) (方位)”“深居 大陆(大洲)内陆”等用语;
描述地形方面,可用“ (方位)临 (山或地形区)”“ (山或某地形区)的 (方位)”等用语;
描述板块位置,可用“ 板块与 板块交界(碰撞或张裂处)”“ 板块内部”等用语;
描述气候方面,可用“地处 温度带”、“地处 干湿地区”等用语;
描述其它相对位置,可用“ (方位)临 (河、湖、植被、土壤)”“ (河、湖、植被、土壤) (方位)”等用语。
若要描述某地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则可按以下方面叙述。
描述交通区位时,可用“ 交通线的 部位(如东端或西端)”“ 交通的枢纽(节点、要道)”等用语;
描述经济区位时,可用“ (方位)是 (著名的经济区域)”“离 (著名的经济区域)近”等用语;
描述政治区位时,可用“ (方位)临 国(省、区)”等用语;
描述其他人文地理方面内容时,可用“地处 文化区”“地处 民族聚集区”等用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笔者有的项目用“位置”,有的用“区位”。“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与“位置”不同,既有区,又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其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现代区位理论并不把诸如动植物占据某特定场所繁殖、生存的行为纳入区位理论范畴,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与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就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从这点来看,地理位置更注重自然属性的表达,而区位则是注重人文意义上的表达。
[ 地理位置的评价]
[纬度位置――热量][人类活动][水文水系
土壤
植被][海陆位置――水份][板块位置][气候][地形][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决定自然地理特征
经度不同,地方时有差异;纬度不同,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海陆位置会影响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即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会形成气候的差异。描述时,可用“纬度低,光热充足,利于农业发展”“南北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等用语;
板块位置决定了地质作用的不同,地质作用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海拔不同,水热组合差异,形成气候的垂直分异。地形、气候是地表两个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水文水系、生物、土壤的分布与变化。描述时,可用“沿海,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沿海,多良港便于对外联系(海洋运输)”“内陆边疆,位于与邻国陆上对外贸易与合作”等用语。
2.位置影响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
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产生了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的不同:如人口、民族、语言、宗教等分布、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活动等。
描述交通区位,可从“该地几种主要交通运输线路从什么方向联系或沟通了什么区域”和“什么重要交通线路经过此地”两方面展开叙述;
描述经济区位,可从发达区往往对该地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市场等,欠发达区为该地提供劳动力、原料、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描述政治区位,主要从便于与邻国(省、区)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个角度展开描述。
例题 仔细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甲、乙两个大河图示阴影部分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2)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解析 (1)地理位置的概括或描述或比较类题,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大洲大陆位置)是最重要的,其它要素,如果材料有相关信息则读写出,如果没有一般不用回答。
[\&相同点\&不同点\&甲\&乙\&绝对位置\&中纬度\&52°N左右\&32°N左右\&相对
位置\&海陆
位置\&亚欧大陆
沿海地区\&在亚欧大陆的西岸
临大西洋(北海)\&在亚欧大陆的东岸临太平洋\&河湖
位置\&河口地带\&莱茵河河口\&长江河口\&]
港口是水运网中的一个点,港口规模的大小理论上应该是由港口货物的多少决定。港口货物的多少受许多条件影响,如港口的区位条件、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港口集疏运条件、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水平、港口软环境水平(通关快慢、服务好坏、价格高低等)等等。此外诸如港口水深、港口陆域范围等自然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规模。此处交通通达度越高,港口腹地越广,集疏运条件越好,进出港货物量越大。
(2)C港(鹿特丹)成为世界著名大港,是源于它是世界水陆交通枢纽的交通位置条件。作为交通枢纽,必是多条交通线路交汇,故第2问答出经过鹿特丹的主要交通线路即可。
答案 (1)共同点:均为中纬度亚欧大陆上,河口地带。不同点:甲在亚欧大陆的西岸,莱茵河河口,临大西洋(北海);乙在亚欧大陆的东岸,长江河口,临太平洋;甲纬度高于乙。
(2)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
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能力要求”是考试大纲的核心内容,它引领着高考的方向。大纲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文综地理与去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均保持稳定。地理必考内容为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选考内容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文综卷,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特点是“稳中求变”。 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说明中“题型示例”更换为2011年新课标卷的两道必考综合题和一道选考综合题,反映了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保持不变,题型、题量、分数、难易程度基本稳定;反映了高考命题更加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更加关注热点,注重渗透新课标理念,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但不会出现偏题和怪题。
建议:同学们在冲刺备考阶段,要深入研读考纲,紧扣考试大纲以及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逐一检查自己对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初中区域地理及选修地理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补漏洞、解决困惑、夯实基础。同时,精练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熟悉题型和试题难度,深刻领会大纲中四项综合能力要求的精髓和实质,重视提升自己的四大能力,把握好高考动向,做到有的放矢。
[二、设计专题,制订计划]
冲刺阶段复习专题参考——
自然地理专题: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光照图与时间计算),大气的运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水体的运动(洋流的分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内容。
人文地理专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地理专题: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地理图表专题: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等。
建议:在冲刺复习阶段,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能切实解决自己学习困难的复习专题,以实现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注意记忆、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精练不同题型的模拟试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学会空间定位、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掌握解题技巧,学会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提升对资料中有效信息提取、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另外,一定要给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时间,做到每天早半小时和晚半小时背诵记忆,并坚持做适当的文体活动,听听音乐、跑跑步、做做操,实现高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三、精练习题,总结技巧]
经过了多次模拟考试,同学们已做了大量的习题。这时,千万不能再搞题海战术,各类试题可精选一、两道,进行较透彻的分析,了解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题规律,形成基本的答题模式。
建议:成绩较好的同学,精选近两年的高考题来做,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善于归纳和总结,掌握解题思路,建立解题模式。如地形描述可从海拔、地表起伏(相对高度)、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着手;河流水文特征要从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时,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或“天地人”三方面)综合分析。成绩中等的同学,不应求做难题,可选一些简单的基础题及中等题,经常看看自己的错题集,对做过的错题再思考,看难点是否真正解决、突破。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力稍弱的同学和艺术考生,应力求把基础题做好做对,学会放弃较难的题目。在做题时,要养成“二次审题”的习惯,以弥补一次审题的疏忽或迷惑。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7题第(2)问,评卷老师反映在改卷时发现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错误理解题意,没有举例,而是泛泛而谈这些企业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或对这些企业总部的分布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如:科技发达地区,如北京;交通便利地区,如上海……结果导致一分不得。因此,审题一定要做到“三审”,即审明题型说明,审清题干要求,审准选项内容。在解答综合题时,还应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学会用准确的地理语言,规范书写答案,要注意把握好设问的关键词来回答问题:对于用“列举、说出、概括”等设问的,回答时只答要点,不用分析解释;对于用“分析、简述、说明、阐述”等来设问的,回答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有适当分析;对于用“描述”来设问的,要准确把握图形信息,用简练的语言加以叙述;对于用“比较、对比”来设问的,要找出两个地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抓住主要特征来比较;对于用“评价”来设问的,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四、针对热点,回归教材]
为了让考生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发生地的相关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所青睐的重点。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1~2题(日本地震)就是以热点切入的。这两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查工业联系与工业区位。解题时应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在中国建的零部件厂是为中国的整车生产厂提供服务,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可以判断提炼出答案。从高考试题中看出:社会热点问题只是给命题提供背景材料,考试一般不会直接考查热点事件本身,而是通常以文字材料或以图示形式呈现出热点事件或热点事件的区域,从中考查热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自然带等,人文地理特征如资源、交通、工农业、城市化等,还有涉及时间计算等内容。
建议:复习时,不要盲目追逐热点,应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联系实际、迁移应用能力的训练;考试组织答案时,要回归课本,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找到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
[五、关键时刻,把握细节]
高考试题虽然引用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它们所蕴含的主干知识点是永恒的,而主干知识是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依据。
哪些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呢?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和地图五个部分,这五部分内容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加之自然地理本身具有很好的地理思维价值,因此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较难试题主要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且所占分数比例稳中有升;人文地理涉及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各方面,而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各种人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所以高考这部分内容不仅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更侧重考查考生用人文地理观点方法分析评价区域人文地理现象,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点,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起构成地理学科的主干体系。同时由于高考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而使高考试题更多的是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合到一定的区域当中进行考查,形成独特的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应大胆删去。这是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加强读图能力训练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独有的知识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地理试题信息很多时候都是以图(常见的有景观图、示意图、坐标图、区域图、值线图、综合图、虚拟区域地图等)的形式展现。只有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我们知道。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高低。
读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复习时要抓住地图不放松,要掌握各类图表的绘制原理和分析图表的一般方法,平时多看图多记图(利用不同内容的地图对应记忆),从而使地理事物的存在位置,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都具体地“印”在脑海中,做到胸中有图。此外,还要学会简单图表的绘制,适当地做些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图表的练习,即做到图文转换,图文结合,这样在高考中即使遇到设计新颖的图表,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三、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考是一种选拔高素质人才的考试,是全方位对考生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的考查,其目的为了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复习时,变教师为中心的复习讲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复习活动,变单纯复习知识为结合能力复习,变死记硬背为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变记忆结论为思考过程,变被动做题为独立思考。变时间积累为提高效率。还要避免在备考时陷入这样的误区:研究什么知识内容不考,什么重点内容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范围是需要认真复习的,因而,复习什么内容、抓什么重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复习,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为此建议在复习时做到以下五点:
1、讨论。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讨论,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接触不同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反思。(1)得出结论的条件有哪些,所依据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有哪些。(2)解题的思维分析。
3、求异。引导学生在常规的识记和应用的基础上,冲破原来的思维结构,加强引申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想象猜测。
4、辨析。缺乏批判性思考的人,易受已有的暗示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辨别正误。区别真伪。可将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成题目。让学生反复辨析,细致比较。
5、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唯师,不唯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
高考试题将更进一步地贴近生活、侧重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重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命题的立意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设置更加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因而常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来呈现。例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问题有沙尘暴、西部大开发、石油进口、我国粮食生产、印度洋海啸、红色旅游、奥运会、“三农”问题等。试题中并不直接考查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以之作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要从中分析出这些热点和地理知识的结合点。
五、科学训练,强化答题方法
今后复习时要精心挑选,科学训练,运用精选试题系统训练学生的知识系统能力,使其在答题中学会审题,掌握技巧,准确地把握解题思路,规范答题。并不断总结答题的方法规律,熟练答题技能。
1、认真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
包括给出的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审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题干关键词:
审限制性条件(材料图表中的已知或隐含的条件);
审答题方向(问什么);
审答题内容(到底要我们干什么);
审答题方式(简述综述还是说明分析);
审渗透的规律系统。
2、精准组织答案
把握答案的方向性,就是实现知识与问题的对接,分析解决该问题所应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理顺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是指向问题:
做到答案的全面性,就是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3、规范准确的表述
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为基础,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有关的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处理、输入、存储、运算、分析,并编绘成电子地图,以便显示、查询、检索。形象地说,GIS就是一个“动态电子地图”,它提供空间数据的形式比普通地图更丰富、更灵活,且能动态表达信息、能虚拟显示等,如图1。
(1)数据采集与编辑:GIS的数据通常归纳为不同性质的专题和层,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就是把各层地理要素转化为空间坐标及属性对应代码输入到计算机中。(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主要技术,GIS数据库(或称为空间数据库)是地理要素特征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3)数据处理和变换:由于GIS涉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的数据的质量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数据的处理和变换极为重要,常见的数据处理的操作有:数据的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抽取。(4)空间分析和统计: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是GIS的一个独特研究领域,其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常用的空间分析有: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数字地形分析。(5)产品制作与演示:GIS产品是指经由GIS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以直接输出。(6)二次开发和编程:用户可以方便的编制自己的GIS应用程序,生成可视化用户界面,完成GIS的各项功能和开发。
2GIS技术在水上搜救中的应用及作用
根据GIS技术的基本功能,其提供的“动态电子地图”应用在水上搜救中,具备对移动的船舶进行实时监控、跟踪,以及查看船舶当前运行状态的能力“。动态电子地图”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放大、缩小、移动、修改、标注,并回放船舶运行轨迹等。所以,GIS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水上搜救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1)GIS技术使水上搜救更科学、合理。GIS的基础是“动态电子地图”,其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数字化,能为参与水上搜救的人员和各种搜救装备(船舶、飞机、水下机器人等)提供水上搜救的地理环境和空间定位数据。当水上事故发生时,水上搜救指挥员可以根据“动态电子地图”,迅速获取事故水域当前的模拟情况,并通过回放及时了解事故水域当时的地理环境。这样,搜救指挥员就可以根据事先掌握的事故水域海事和水上搜救、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配置情况,再结合“动态电子地图”提供的事故水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分布等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上搜救方案,使各种救援力量得到合理的分配,并及时开展对事故水域船舶及人员的搜救工作,力求把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搜救指挥员也可根据“动态电子地图”,随时对已制定的水上搜救方案做出针对性调整,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实施水上搜救。
(2)GIS技术使水上搜救更迅速、高效。通过“动态电子地图”,及时掌握事故水域当前基本情况后,再结合事故水域海事和水上搜救、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配置情况,搜救指挥员可以迅速指挥各搜救力量选择最佳路径前往事故水域。可以在“动态电子地图”上分别标记各搜救力量前往事故水域的具体路径,并进行实时显示,随时可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可以通过GIS中预设的计算机模型,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各搜救力量和搜救装备在事故水域搜救的最佳方式,划分各搜救力量和搜救装备在事故水域的搜救方向和区域,以便搜救行动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尽最大可能搜寻受伤(遇难)人员,尽最大可能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
一、 修炼自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必须先让学生喜爱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喜爱教师,教师就必须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亲近,能够信服,可以敬仰的良师益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教师得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德堪人师。教师的理想追求要志存高远,要有为国家兴盛,民族崛起而工作和学习的激情;要有追求真理,崇尚善良,向往完美的价值取向,要有思贤若渴,诲人不倦的形象作风;那些,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自私自利的人,是不会让学生敬佩信服的。教师的举止行为要符合时代的规范,要努力做到:与人相处谦逊宽容,看待得失淡然自若,语言谈吐稚趣涵真,对待学生博爱仁慈;试想,刻薄尖酸,骄粗暴陋,斤斤计较的人,哪能让学生喜欢?
其次,教师还得有较高的沟通交流艺术。教育教学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有高超的沟通交流艺术。地理课的课时较少,许多教师没有兼任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也就较少,沟通交流的艺术也就较少得到锻炼。事实上,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是班主任的义务和特权,每位教师均有教学兼教育的义务。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学科教学成绩,也是十分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班主任任教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显得更好,这就是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地理教师作为教师的一员,更应该养成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通过主动的沟通交流,打开各类学生的心扉,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清楚他们的喜厌甘苦,知道他们的困惑心结,把握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逐步让学生信任教师,佩服教师直至喜爱教师;同时,通过沟通也使教师深入认识学生的思维特点,发现学生地理学习的困难所在,从而获得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指导
方法。
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要讲究方法艺术,确保每次交流均有:(1)进一步促进彼此了解;(2)让学生更加信任、信服教师;(3)更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知道破解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先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陈述,理解、同情他们的感受,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的困难,容纳其不足,忍耐其错误。在认真倾听中注意迅速梳理学生的思想,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纠正这些不足问题的办法,以便及时进行点拨。要注意交谈时的语言艺术,努力做到:讲到问题让学生口服心悦,言及错误让学生悔过思改,指导方法让学生明白易行,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诙谐幽默、比兴借喻的语言,杜绝指责训斥,有伤自尊的言语。
二、 想方设法,提高地理课的趣味性
要让学生喜欢地理课,还得提高地理课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果。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励学习热情
中学地理涉及的内容和结论,凝聚着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先哲的心血和智慧,关系着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每节课的知识背后,都有一段引人遐想、扣人心弦和催人奋进的故事。教师应对这些背景知识加以挖掘整理,在上课之初,用适当的形式进行展示介绍。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动”时,教师如能简要介绍远古时人类对天空的遐想与猜测,简述亚里士多德如何提出地心说,托勒密为什么对地心说提出修正,再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布鲁诺为宣传捍卫日心说而遭受酷刑的故事。学生听到这些介绍后,心灵会得到震撼,会感受到科学征程的艰辛和曲折,也感受到捍卫科学真理和探索科学真理一样充满艰难困苦,由此会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敬畏和兴趣。这些介绍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从中领会到前人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又如,在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如能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观看一段强台风雨的过程及其所造成的严重破坏的视频录像,学生对了解这些极端天气产生的成因就会有强烈的需求兴趣,其学习注意力和热情定会大不相同。
(二)掌握课堂“变奏”艺术,使课堂生动活泼
大家知道,让同一个人,重复听同一种声音,看同一幅图画,感受同一故事,参与同一活动模式,时间久了,即使这声音多么悦耳,图画多么美丽,故事多么迷人,活动多么刺激生动,时间久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都会因审美疲劳而产生厌倦的感受。课堂中要减少因审美疲劳产生的负面影响。这要求教师学习音乐艺术中的变奏手法,使课堂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以及思考角度,不时推陈出新,让学生常有耳目一新的新鲜感觉,以保持对课堂的新鲜好奇。为此,要不时变换课堂形式。地理课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生存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内容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不能把地理课局限在教室内纸上谈兵,也不应将学生当被填的鸭子,而要依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开展考察游览、实地参观、观看电影、图片制作,分析讨论等形式。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中,关于“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这一内容,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听明白的,假使教师能想法将“宇宙从大爆炸形成混沌的太初态,慢慢凝聚成各种星球和星系,地球表面最早只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没有氧和氮,经历漫长的时间后,地球上才产生原始藻类,经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氧气,随着其他植物、动物的产生,大气中的成分才变成现在这种形式”这一过程制作成视听音像,让学生观看,学生不仅能理解这些内容,而且学得开心,记得牢固。
又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中,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到学校或自己家附近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了解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他们会强烈感受到:污染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是造成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调查研究比在教室里听十几次课都要接受得快,理解得深,甚至在今后的生活中,还会自觉进行运用。
课堂语言表达方式也要讲究变奏,切忌从头到尾用同一语调,同一种形态,同一个动作。对于需要重复的内容,要变换一种角度表述,同样的图形、图表,也要变换画法,即让学生有新鲜的感受,也有利于培养认真审题,自主分析的习惯,防止死记结论,一味套用规则的呆板思维模式。例如:在画地图时,不应每次都画成经线为竖纬线为横,有时画成纬线为竖经线为横,让学生将知识的结构换个角度重新摆放。这样做,不仅使得课堂鲜活起来,还有利于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
三、 努力做到直观形象
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球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多数空间尺度宏大,时间跨度久远。这一特点,使得地理现象及其规律难以在课堂或实验室中进行呈现和验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地理条件出发,应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社会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进行抽象的推理演绎,从中构建地理现象及其与人类活动间的因果变化规律。因而,学好地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高中学生最薄弱的,而且有越来越薄弱的倾向。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频度越来越少,范围越来越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简单,少深入实际,与基础学科知识的联系应用能力也就不可能强;由于从小养成从电视、电脑中获取信息的习惯,其直观思维定势十分强烈,抽象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很少得到锻炼,削弱了抽象能力的发展,学生不容易听懂抽象的课,也没有兴趣听抽象单调的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119-02
高考试题是高考备考最有效的复习资料,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跟踪研究,发现并总结高考试题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 特征描述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高考地理试题中,特征描述类型的题目通常为描述某地理事物的形态或状态。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简述图中某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第一,利用纬度、区域特征、图例和注记等进行空间定位。第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图文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区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和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旅游业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第三,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组织和梳理语言,注意把握关键词和地理专业术语的应用。第四,组织答案,要求简洁、准确地进行描述。
3.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握好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描述问题。例如: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等方面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光、热、水等方面描述,主要包括气温及其季节变化、积温等――热量条件和降水及其季节变化、干湿状况等――水分条件及水热组合状况。河流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包括凌汛)、水能等方面描述。第二,语言组织需注意的问题:(1)明确描述的方向,将地理问题与地理原理相联系,实现知识的应用与迁移;(2)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内容要素和层次是否完整;(3)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答案口语化。
二 原因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原因类设问试题在命题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对区域内典型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进行设问。设问形式一般为“试分析某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或成因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地理成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轮廓、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洋流、板块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历史条件、宗教等方面分析。
3.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正确解答原因类试题,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组成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子。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与山地走向一致;受海陆分布或洋流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若等温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则为盆地或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第二,组织答案前先要确定影响因素,再按影响因素逐一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层次性。
三 比较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高考地理比较类试题的设问形式主要有:比较图中某地和某某地的差异;与某地相比,某某地某一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有何特点;分析某地和某某地的异同点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第一,审题:分四步走。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目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第三步审比较考点,例如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既有气候类型名称的异同,又有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避免遗漏答题要点。第二,联系:联系是答题的依据,分三步走。第一步,联系试题中的图文资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第二步,联系所学知识,即能迅速理解它们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点;第三步,联系实际生活和常识。
3.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重区域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进行。第二,在组织答案要点前先参考分值,依据分值定答题要点,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出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高分。
四 措施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常见设问词有“措施”“建议”“方法”“发展方向”等。多为环境问题、人口和城市问题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在复习过程中把握一般思路对解答措施类设问试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类试题大部分都是针对原因找方法的,在试题中即使没有考查原因,在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再根据原因和不足,提出合理的措施、方法、建议等。
3.应注意的问题
自然条件相对稳定,应侧重于人类活动方面寻找方法。治理措施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答题要点应尽量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五 评价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评价类试题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利弊”等,常见问题有评价(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评价大型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评价类试题设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评价某地理事物或现象,包括区位条件、影响、发展条件等,此类设问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论证;(2)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对区位条件和发展条件评价时,可以从自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类问题从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二是给出限定条件进行评价,对这类设问分析时要仔细审题,抓住限定词,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评价利还是弊、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等。
六 意义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近年来,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试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运用某某原理(知识),分析某某对某某的意义”,“说明某某在某某方面的意义”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这个理论兼收并蓄多家学习理论的合理观点,给学习赋予新的含义。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的本质起源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而编写,它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而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权威和教学的唯一依据。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应该向传统教学那样,“教知识点、记知识点、考知识点”,而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利用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材特点进行有效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是新课程地理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则。教材的整合又分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同一课程标准在不同教材中的表述差异。如“人口增长模式”取代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也有呈现方式的差异比如:鲁教版“西气东输”出现在小字当中。
另一种是课程标准中有,我们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比如:“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产业转移”在我们泰州地理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上没有详细内容,但不能因为教材没有就不介绍,或者一带而过。我们需要对照课标加以补充。我们在选择教学时,可以将两种版本整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
二、整合具体的知识点,准确把握教材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如何整合知识点,我们分两种情况:
(一)纲本对照,在各本教材中进行“大搜索”
找出知识点在《大纲》中条目的位置。比如: “人口知识” 在鲁教版教材中,相对集中的是在必修二“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中,但注意这绝不是全部。必修二第二单元“人口城市化及城市(城市群)的区位”等知识也可以说是人口知识的另一种表达,因关系密切,宜疏理到一块。必修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问题”中也有世界人口增长与地区差异的内容。另外,人口又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资源、环境问题),因此高考人口问题多与现实社会中人口热点相关,如:“民工潮”“民工荒”“最新人口研究成果——人口红利(或称‘人口视窗’)”,透过这些热点素材来考查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实际,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当然高三学习时间有限,对这些热点问题并不需要一一进行关注,而是要思考这些热点怎样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们地理学科对待热点问题的共同态度。
(二)构建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结构优化的问题
根据现在高考的观点,还必须解决知识结构优化的问题。按照高考考核能力要求,结合知识点本身的特点,重新整合知识,以求一个更“逼近”高考的知识体系。
另外,具体分析教材的某一章或某一节的知识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确定本章或本节的知识结构。某一章或某一节的内容分析主要包含知识点、能力点、思想点、重点和难点,仔细分析每一点所隐含的课程标准和叙述标准时所采用具体的行为动词,从而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倡导探究学习和案例教学,突破教材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资料来探究地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区域发展的基本分析方法”。而目前的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通过各种图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正确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等等。从高考试题的材料选择来说,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重大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教材的重新呈现,而是考查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运用地理原理去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让学生关注教材上的案例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用相关的地理原理来解答类似的地理问题。
明确提出使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是在必修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但在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都含有案例教学的内容。比如:必修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等;必修二:“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