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4:45: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55-05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被正式提出,它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克服了工业文明阶段片面地将生态环境建设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弊端,从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论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拔到新的高度。它力图在继承与发扬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缓解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自然资源枯竭等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负面压力,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程。西部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未来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局部来看,西部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要改变西部落后的整体局面,必然对西部经济的总量增长有着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西部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我国创造生态财富的重要基地,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肩负着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的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
1.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博弈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体现在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和人类社会内部三个层面。一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过程,包括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是无机物质遵循物理化学规律进行物理和化学变化,造成自身形态结构的演变和功能的演进;第二个范畴是有机生命按照生理规律与无机物质之间的变换过程,构成生物维持生命和不断进化的基本条件;二是具备能动特征的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将自然物质转变为可以被人类利用、支配或占有的并具备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物质,该过程将自然与社会联系起来,是人类所有社会形态的共性,它在促进社会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1]。三是人类通过劳动,对现有社会商品进行交换和利用,实现社会商品附加值增加过程,是“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2]。
三个层面的物质变换过程在内涵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物质变换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演进,为物种生命延续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自然力;自然物质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并不断转换为社会物质,与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变换共同促进了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地不断扩张;同时,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变换将生产生活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自然物质变换。自然物质变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会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产生约束。显然,如果自然物质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劳动方式下向社会物质转变或者社会物质在不合理的方式下进行内部交换与消费,如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粗放地开采利用以及污染物的任意排放等势必造成自然物质变换过程受到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能力降低,出现环境污染、空间损失、生态失衡和功能衰退等负面后果,形成“物质变换裂缝”,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物质变换过程[1]。
在特定的区域中,经济增长带来区域经济系统的扩张,其本质是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自然资本向人造资本进行转变的过程,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不断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物质进行转化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中社会物质附加值的不断增加。在区域人造资本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自然资本不断减少,自然资本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也相应减少,如新鲜空气、开阔空间和干净河流[3]。另外,人类劳动的目的性,调整和控制着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化的积极成分,也蕴含了人类可能破坏维持自身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的消极因素,这隐含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人类活动、改善人―地关系的本质思想。
1.2 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变换是中国西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目前,西部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特殊阶段,经济发展以资源型结构为特征。在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量的扩张主要动力,来源于人类劳动对自然物质的直接加工与利用,处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所主张的第二个层面,即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进行转变的过程;而通过对社会物质进行深度加工,利用先进技术和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依靠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变换创造的价值与财富,在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据的比重,相对较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西部地区与较发达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存在的主要区别。
因为西部所处的物质变换的特殊阶段,其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构建于对自然物质的直接利用和消耗上,与东部和中部相比,西部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更为紧密和直接的接触,让人类活动的负面后果,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西部地区整体生态资源富集,不合理人类生产劳动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累积效益,在短期内难以凸显,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将可能被掩盖。另外,社会物质内部变换作为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西部地区提供的初级原材料作为有力支撑,加之东中西部的自然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也成为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剧的重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以及西部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更为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加大了协调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演进之间的难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要协调好西部地区的人―地关系,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处理好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博弈关系,制定适合西部工业化阶段和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形势更为严峻。
2.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博弈分析的现实背景
2.1 西部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驱动市场化革新和高速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向工业强国的过渡,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4]。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来看,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是推动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的重要动力,不仅是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形成的必然途径。
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来看,工业化进程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符合倒U型理论,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一是工业化初期(图1中OA曲线),产业结构从农业主导地位向工业主导地位演变,工业结构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以高密度的资源开发利用换取工业快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二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图1中的A点),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高密度加工业为主,对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顶点,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引发的结果开始凸显。三是工业化后期(图1中AB曲线),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为工业化后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创新和进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始形成。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社会经济系统地扩张主要来自于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的变换,属于物质变换的第二个层面,在工业化后期,主要依靠增加社会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地扩张,属于物质变换的第三个层面。目前,西部大部分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有的地方甚至处于工业化孕育过程,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的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水电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原材料等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处于倒U曲线OA段,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推动西部工业化的进程,换取西部社会经济系统的扩张,人地关系颇为紧张。
2.2 自然资源的公共属性是西部“环发”矛盾的制度根源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和滩涂都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物质基础,产权难以界定或者界定成本很高,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统一归国家所有,国家对地方是无偿赋予、无偿划拨,地方对资源是无偿利用,资源无价和资源低价的局面引发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低效率的开采和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生态失调,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后果[5]。地方政府在片面追求高经济总量指标的同时,忽略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管理和干预力度,当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阈值,环境质量和资源状态就会发生改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导致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负外部效应。在这种状况下,完全竞争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确定的产量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确定的产量严重偏离,结果造成资源过度利用,环境过度污染,既不符合效率最优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无法自动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适度配置。另外,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是被集体加以消费,能给所有人带来正面的利益,具备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因为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的存在,在进行环境保护这一公益事业时,经济主体不愿主动为公共产品付费,纯个人主义机制也不能实现帕累托最适度配置,使资源环境保护这种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共同而不排斥地使用环境资源这种公共物品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区域是严重存在的,不考虑公正性和社会整体意愿地使用公共环境资源在使其变得更加稀缺的同时,也在导致资源环境的衰竭甚至是社会经济的崩溃[6]。西部自然资源相对富集,资源型工业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西部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增长,在传统发展路线下,资源环境正外部性明显不足,负外部性明显加剧的特征在该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帕累托最适度配置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3 自然生态约束是西部未来经济系统扩张要充分考虑的必然前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协调社会经济系统扩张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的积极过程。社会经济系统的扩张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基础,来源于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的不断转化及社会商品附加值的不断提高。因此,社会经济系统地扩张,根源于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水平和自然资本的富集程度,其扩张的速度与规模,扩张的方式与途径,必须与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这要求西部地区经济系统的扩张,必须在实现区域自然资本消耗和人造资本增加带来的总体净收益持续为正的前提下,以在西部现有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基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经济增长规模。
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与破坏,削弱了自然资源环境承载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与扩张的能力。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刚刚起步,依靠资源粗放型利用换取的经济增长量在地区GDP总量中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大,虽然在短期内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制约了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环境约束,需要我们在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之间进行统筹与协调。
2.4 “汶川地震”灾区是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区域
“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四川、陕西、甘肃等灾区的人地关系。从社会经济系统扩张的角度,地震灾区作为一个问题区域,面临着快速恢复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建百姓生活家园等现实问题;从空间构成的角度,地震灾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整体推进的重要载体。以恢复和建设良好人地关系为本质的灾区重建必将面临恢复经济增长速度与数量的短期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战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框架,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的冲突与博弈,让灾区重建可选路径多样。是将灾区恢复到地震前工业文明阶段的人地关系,还是在重建过程中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地关系,是我们在快速解决灾区人民生活居住等短期安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恢复、构想灾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理想蓝图的过程中,必须缜密思考,审慎回答的重要问题。“汶川地震”灾区是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博弈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区域
3.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博弈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协调社会经济系统扩张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博弈过程,就是西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迅速积累物质财富的短期利益,和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蓄积生态财富的长期目标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片面追求社会经济系统扩张,还是合理均衡社会经济系统扩张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其机理是在人类劳动的中介作用下,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物质不断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物质转换,依靠自然资本的不断减少换取人造资本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本的过度减少,势必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损失乃至自然生态功能及空间上的减少,导致承载社会经济系统持续扩张的能力降低。因此,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博弈主体见图2。
西部作为一个区域系统,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变换和能量循环将促进其自然的进化,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将影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而联系二者的人们的劳动实践,将在不断改变西部地区自然与生态物质形态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扩张需求的过程中,也不断将生产生活垃圾返回自然生态系统。由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公共性、正负外部性特征和价格机制的某些障碍造成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以及由于资源环境政策、产权管理制度等体系的内部因素导致管理结果出现的资源环境价格偏离社会最优价格等原因,促使区域中每个团体或个人都根据成本小、效益大的决策准则来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势必造成自然环境资源过度滥用的倾向,出现“公地悲剧”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当人类活动符合自然、社会经济规律时,便实现自然演进与社会进步的双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极端物质主义”,必然会过度消耗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而不给予补偿或补偿不够,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破坏,影响到自然向社会的物质变换,甚至造成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恶性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协调全面崩溃;片面追求自然生态保护的“极端环保主义”,忽略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后甚至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社会和谐局面难以形成的状况。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西部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未来经济整体提升的战略区域。正确处理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博弈关系,既不能片面追求西部经济增长、也不能片面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而忽略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和方法,改善人类劳动行为,优化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在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博弈过程中,寻找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制度与方法,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促进西部可持续发展。
4.协调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4.1 制定西部生态文明长期发展战略,结合主体功能区区划和“汶川地震”灾区重建规划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
西部地区整体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整体提升的战略区域,其中的地震灾区是急需产业恢复的问题区域,所以生态文明在西部的建设,应以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要素优势与劣势的详细分析为基础,结合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现状、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地震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制定与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相适应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优先、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区的区划和发展目标为基础,制定地震灾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和产业的长远规划,通过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实施逐渐改善西部生态文明发展状况,在灾区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恢复的过程中,稳步提高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
4.2 构建西部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充分认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程度与阶段,有利于辨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评价对象是西部区域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两大子系统,并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用以分析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状况。通过指标体系的数据寻找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不和谐的因子,协助决策机构选择合适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改善两者间不和谐的状况。
4.3 创新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和工业结构生态化调整,转变西部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合理路线
协调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长远关系,要求我们必须面对西部整体所处工业化特殊阶段、内部各个区域工业化程度不均衡以及地震对灾区工业的破坏等客观现实,也注定西部地区不能按照传统工业路线完成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应充分发挥西部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创新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生态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对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进行生态化调整,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物质的有效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大国家对西部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过程的资金难题;同时,适当控制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给予自然生态恢复养息的机会,构建西部地区“生态经济高地”,促进整个西部生态文明的建设。
4.4 优化自然资源环境的产权制度安排,建立合理的自然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
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优化对于自然资源相对富集并且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的西部地区尤为重要。决策机构应根据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多样化的特征建立多样化的所有权体系。对于产权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以公共利益、所有者及使用者利益的平衡为前提,根据其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的大小,将自然资源所有权分配或拍卖给不同的产权主体;对于产权边界难以界定、外部性很大的自然资源,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改变目前所有权结构,由统一机构作为单一所有者来管理。另外,加快自然资源环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共享机制[7]。同时,完善自然资源使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的补偿机制和制度建设,依据污染者负担、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受益者补偿等原则建立起生态补偿、污染补偿、资源补偿、国际补偿和区域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8]。
4.5 加强政府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监管和保护,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西部区情的地方性政策制度和规范,设立专门的监管、保护和宣传机构,监督和管理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项目建设与修复、经济发展适“度”、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公众生态意识提高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落实;形成区域生态制度文明、区域生态产业文明、区域内经济主体的生态行为文明、公众生态意识文明的西部生态文明系统,逐步形成西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共同发展进步的和谐局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方发龙.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3.
[3] 周江,方发龙.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合理规模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9,(2).
[4] 黄群慧.打造工业化强国[J].时事报告,2007,(10).
[5] 樊奇.我国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问题[J].辽宁经济,2006,(6).
[6] 陈进.博弈论与区域经济[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38―139
[7] 张利痒,岳利萍.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的制度安排及其优化[J].改革,2007,(1)
[8] 李克国,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仅治污成本巨大,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解决好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避免生态灾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发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席卷欧美大陆并波及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运动,从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所谓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批判,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阅读”和“解构”,将隐藏在背后的文化机制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其中权力的运用,促使人们对结构产生怀疑和批判进而颠覆它的合法性,[1]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而言,它完成了历史使命,毫不留情地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一套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改革的方案。
到20世纪80年代,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便屡遭质疑,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重新阐释,这便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科布教授以及他的学生格里芬教授。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才有生命力。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吸收和批判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方案。这是一种对于自身,对于整个世界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它的出现,对于现代主义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的冲击。
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实现了工业化,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他的全球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中给我们描绘的悲惨图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证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增长不同于发展,单纯强调经济指标以及利润而忽视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不仅仅囿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和谐共生”。多年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线性的,把现代化简单的理解成了工业化,过高的估计了工业文明对改变世界的积极作用,对工业化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在解放初期,甚至把东北工业基地的烟筒林立,浓烟滚滚视为现代化的标志。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提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其结果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掠夺和不计后果的开发。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危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音污染困扰着现代生活,极端气候事件、沙漠化、地质灾害的频发,已经让人类领受了大自然的报复,也促使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如前所述,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并非只是福音,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怎样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避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课题。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用《生态文明与》一书的编者的话说就是:“如果说工业文明之后是生态文明,现代之后是后现代的话,那么,生态文明与后现代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话题。”[2]既然称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拒斥无疑构成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斯普瑞特奈克看来,“在许多深层意义上,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更好的生活。”它既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和平的世界”,也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自由的世界”。长久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人民都相信物质生产的持续增长会给人民带来不断增进的福利,也会解决一切由此而生的社会问题。这种“经济增长万能论”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被愈来愈多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所关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现代机械世界观,倡导有机整体观,不仅要实现由“征服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我保护自然”向“自然保护我”的转变,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疑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它的“托管人”,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恩赐,要始终怀有感激之情。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和尖锐。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前政策的纠偏措施也已经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从先前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彰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和谐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开发、利用、改造自然,又要保护、尊重、爱惜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每一个人而言,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提高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空气、矿山、森林和海洋,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倡导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对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筑我们人类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大力建设高校生态文明对于贯彻十八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个人与学校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现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建设途径和方法,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目的,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并主动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观念,从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作出高校最大的贡献。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是这样定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阶段。他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人类即将迈入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
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认为,人类文明有四种,分别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渲染良好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则是和谐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结合前人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与解读,本论文从狭义上解读生态文明的内涵,认为:生态文明须要突出生态的重要性,以尊重生态、爱护生态、改善生态为目的,要求人类树立生态观念,践行生态行为,要时刻警醒、十分自律,用友好和理智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引领文明的殿堂,高校对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大力建设高校生态文明不仅仅是高校积极响应十的号召,更应该是每一所高校的必修课。
第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高校必须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新型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现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的发展观,使其能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提高其生态道德修养,成为生态文明的创造者、推动者。
第三,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优胜劣汰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是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绝不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践行和传播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关爱社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高校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首先,利用高校的各种宣传途径,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从而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灌输给广大师生。 大学应充分利用院报、宣传橱窗、网络等媒体,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使得大学生树立起生态文明下的“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化理念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他们把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养成生态文明的好习惯,进而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
其次,有效开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师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的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可以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的名人讲座,具有渲染力度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而且,要通过高校文化的形成,辐射给社区、社会,逐渐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更多人在平时生活中注重绿色、注重环保、注重低碳,为我国生态文明早日跨出一大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高校制定自己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并长期施行与监督。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学校宣传和制定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形成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养成一种新的节约观,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以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自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并传播生态文明观念与行为。再加上施行规范以后的监督,把高校制定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坚持到底,一定会形成高校重视生态文明的风气,进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瑞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济,2007(07).
[2]余谋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J].绿叶,2006,11.
[3]陈智慧,华启和.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在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特征都处在探索之中,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低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忽视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本质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进行根本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不当行为的改变,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导致在理念、行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融合共建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今还停留在战略构想阶段,发展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政策体系来指导,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央出台的若干政策、文件、规划,虽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导,但始终没能形成政策合力,没能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政策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行动措施推行困难,缺乏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更无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沿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试图用人和自然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认识到了对生态的破环,但始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来改善自然的承载能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从自然界索取,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平等的主体。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中央提出建设发展战略,各部门和各省区实施建设,但不少地区并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行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群体还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进,还停留在响应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态文明建设自发动力不足。
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对策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还不大深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实践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实现机理、实践途径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对生态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支持力度,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进行梳理,积极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深刻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加强对生态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积极成果,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1]它贯穿于丰富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直面我国的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深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贯穿,需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思考。应采取战略融合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机理、建设模式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融合共建的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在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现有的国家战略进行分解,分别将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进行充分对接、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皆以全面反思与试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追求人类社会持续永恒发展为终极目标,然而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深入挖掘与日益完善,这也是当下环境史学界与此次论坛所面临的基本而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不同视域情境下环境史基础理论解读
环境史研究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而逐渐推进的,国内环境史研究专家王利华、梅雪芹、韩茂莉分别基于不同视角对环境史理论加以解读。王利华以“生命中心论”为出发点,以中国古代的“农业史”和“家庭史”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对土地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环境史的核心内容、基本范畴和价值功效等,廓清了中国古代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梅雪芹以世界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生态反弹和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论述了其对我国环境史研究的影响及可资借鉴之处。此外,她还对当前国外环境史界的多部重要研究论著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实现对包括环境史研究的起源(“富困”问题)、历史研究的视角(上下左右的历史)、研究的方法(跨界别与实践)、评介标准(以自然为镜)、考评、分析与功能(回溯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理论的“生态史学”(家园史学)的构建。韩茂莉以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为切入点,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与“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证思考,通过对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人类生活、历史时期植被地理分布、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动之间关系分析,厘清了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不同学科维度下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解析
学者们立足于各自学科视野与基于不同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积累并提供了诸多学术文献与研究平台,本次论坛就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生态文明实践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他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关于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贾卫列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过程中建立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内涉三层含义:其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其二是社会进步新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其三是一场席卷全球的以生态公正为目标、生态安全为基础、以新能源革命为基石的全球性生态现代化运动――生态文明建设。尹绍亭基于人类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是不同时代人类认知自然、适应和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知识、技术、教育、伦理、道德、信仰、法制的综合文化生态体系。吴兆录基于生态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应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文明意识,利用人类的生态智慧促进“环境―生物―人类”的整体协调演进。刘少航立足于生态危机与文明发展关联之视角,认为深生态学提出生态危机源于文化危机,需要生态智慧去解决。李静基于参与者角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关键作用,社会的合力影响。田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用新思维,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走向中国政治生活和谐领域的前提是政府、社会、民众之间必要的思维转换。汪庆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认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天人合一”等值得借鉴的生态思想并加以诠释。
其次是生态文明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张修玉指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大指导理念;“两山理论”的两树实践模型;生态优势区、经济优势区、均衡发展区等三种分区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大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条路径;构建与发展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六大体系;组织、制度、机制、资金、技术、人才、舆论等七大系统保障;区域、行业、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台港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数据管理、工程实践、政策战略等任务;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等六大建设体系、科学发展、新常态、中国梦、人类福祉、一带一路、传统哲学、后现代主义之间等十大关系。
最后是生态文明建设及研究的相关事项。生态文明研究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出现了对生态文明滥用、随意使用的情况。鉴于此,周琼对生态文明研究中存在的“泛化”问题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认为在当下生态文明学术研究、具体实践与建设中都存有对生态文明“泛化”使用现象,着重警予在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中,应注意树立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高度警惕生态文明不同形式的泛化现象,注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跟踪调查研究,避免生态文明泛化使其成为无所不包的杂容所。
(三)当下情景环境史与生态文明之深层关联解说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层面关系阐释。韩茂莉认为,环境历史研究的关键点在于人类对其所经历过的且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尤其是对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进行原因追溯与全面反省,她以全球变暖导致绿洲农业发展水源短缺、冻土层解冻等对已修建青藏铁路的破坏性影响为例,深层剖析了环境史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王利华以中国环境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为阐述基点,认为环境史是一种强烈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模式,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梳理环境发展变迁史与系统反思各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史。梅雪芹指出,环境史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意识自觉,有助于理解生态文明理论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是人类探索新文明形态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尝试。崔新婷比较了北京市的两种绿化标准,一种是以频繁拔天然草、浇水、修剪、清除落叶等精细管理为主;一种是尊重自然规律要求乡土植物不少于70%且落叶覆盖土壤的粗放管理。认为这两种标准存在相互矛盾。并以单一植物马唐草和天然植物群落为例,指出杂草具有浇水少、消减雾霾、吸收金属污染、修复土壤等生B价值。建议城市绿化应转变观念,回归传统生态文化自信。刘凯运用综合指数计算2014年中国的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指出,地级以上城市绿化整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城市空间的绿色化予以关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曾P等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建设中产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进行了论述。指出,协调这一冲突应建立冲突协调、公众参与、生态补偿与法律保障等机制。如唐山,王瓒玮指出,大地震后的唐山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及凸显的生态危机为切入点。指出,人类面临无法规避的自然灾害,只能用向自然俯拾身躯的姿态来重新整肃社会系统的发展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相关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而言,罗艺指出,创建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目前,全国各地虽然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亟须法制保障。从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的环境法律体系、建立专门化的环境执法机构、执法严格、培养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等开展。王璐以地方民事诉讼案件为视角,对光绪初年吐鲁番地区的多起民事案件加清代地方府州、吐鲁番同知,以及乡约、阿訇、台吉、伯克等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影响等做了分析,这对于民族地区的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科学谋划,增强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然后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很多地方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不够,以至于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不仅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也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话题。在十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将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为子孙后代着想”。顺应发展和人民期待,我院主动思考、科学谋划服务和保障的具体举措,出台了关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促进了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格局的新部署,我院及时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美丽厦门·活力海沧建设纳入工作总体部署。
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大对破坏生态文明犯罪惩治和预防力度
我院充分发挥打击与预防犯罪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类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刑事犯罪,着力查办和预防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职务犯罪。
一是严厉打击破坏生态文明的刑事犯罪,并积极参与综合治理,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2008年以来,我院共对盗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提起公诉35件38人。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案件的查办,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工作中发现的环保监管领域制度不健全问题,积极向有关单位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监管制度完善; 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污染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等问题,积极采取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督促执法等方式,督促有关行政执法依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确保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是严肃查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福建省检察院的工作部署,我院集中开展“查办与预防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对社会舆论强烈、政府重视程度高以及广大群众反映的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突查,对机关领导干部工作的、等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查办,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环保项目审批、工程和设备招投标、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以及执法监督等环节中、而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渎职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审批、监管、执法等职权的贪污贿赂犯罪。2008年以来,我院共查办环境保护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12件12人。
三是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结合办案不断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我院成立生态保护专业化预防调查小组,结合厦门市海沧新城开发、海沧区新安村古厝历史风貌维护等项目,与相关责任主体共建预防工作室、共签预防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情况通报、预防调研、宣传教育、建议落实等5项制度,共防风险。我院还联合厦门海投国际航运开发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等廉洁共建共防单位到福建省重点工程——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工地开展“植树造绿·美化海沧”检企环保公益活动,并与区环保局、厦门外轮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了“绿色海沧·美丽海湾” 环保主题法制宣传,通过宣传《环境保护法》、发放环保购物袋、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深入宣传、推广和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生态文明的意识。
三、不断健全环保联动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司法机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多个部门,为了解决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避免各自为战的情况出现,我院与法院、环保局、公安系统等相关单位开展全面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执法力度。
一方面,完善机制制度,夯实工作基础。与区环保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就加强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实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保障的有效对接。建立了联席会议、联络员、派驻检察员等制度,创新检察引导、联动执法的一站式环境维权新模式;并与环保、法院、
等部门建立环境保护信息专送通道,设立专线电话和邮箱,对涉及生态文明方面的信息实行共通、共享、共用,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将有严重污染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纳入其中,进行重点监管。 另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升联动执法成效。针对行政处罚、治理效果不理想的侵害环境事件,积极与环保局、公安、法院等联合执法,共同调查取证,消除各种阻力。、近年来,我院联席公安、法院、环保等召开会议16次,研究专门性问题9个,完善法律咨询和重大案件情况移送通报等制度,提前介入公安侦查7次,引导侦查机关收集固定证据,突出联动执法实效。 四、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体会与设想
近年来,我院在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回顾近年来工作,我们有以下五点体会和设想:
(一)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重大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举措,保护生态环境是造福于中华民族、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最近几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很多地区出现饮水安全事故、雾霾天气、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在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舆论中引起很大反响。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具有重要影响。检察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扞卫者,落实执法为民宗旨,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肩负着重大责任。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责、落实为民宗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政治责任,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履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检察机关在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决定了其不仅要担当起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而且也能够在服务和保障中有所作为。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刑事检察职能,批捕了一批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蓄意污染环境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认真履行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立案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严惩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背后的贪贿、渎职犯罪;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结合办案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监管缺失、制度漏洞等,积极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帮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通过积极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得到了彰显,服务大局工作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在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检察机关具有更加宽广的工作空间,应当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三)检察机关将进一步选准切入点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检察机关将以执法办案为中心,综合应用打击、预防、监督、宣传、教育等手段,全面发挥检察职能,切实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刑事犯罪行为,对污染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等行为严厉打击,加大偷伐、偷狩等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及时查办人民群众反应的环境问题,严厉打击相关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将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力度,切实推进督促、支持、公益诉讼工作。通过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案件的办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保权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检察机关将进一步与有关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凝聚合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走法治化的综合治理道路。因此,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环保、公安、法院等的协作配合,共同创新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工作模式,积极探索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保护格局。在加强与职能部门联动中,努力打造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工作信息平台,建立相关行政调查案件的通报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情况,有效整合行政和司法资源;完善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增强环保联动执法力度;加强联动预防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
一、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它是我党在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战略需求和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党的十胜利召开,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进行集中论述。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五个新的发展理念,而且近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定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门类齐全。在农业方面,保定市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其总体产量很高。从地理位置上说保定市地处京津冀核心,因此其发展速度对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保定的雾霾天气在一年中的天数居高不下,企业排污、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清楚呈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而为保定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生态理论与现今时期发展特点相结合,又加入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是全新发展理念,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其中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绿色经济理念。它是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而创造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类获得更多福利、社会更加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同样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做到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其二,环保要经济。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而获得经济效益,普及维系生态健康也是经济的增长点的观念。我们要树立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实施同志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二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也就意味着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循环发展,同样也指人类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发展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节约一系列的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尽量不去损害大自然,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航标,引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它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组成我国“五位一体”的新型战略目标,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由四个层次有机构成: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第一,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维护好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生态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形成和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其次,弘扬和宣传生态道德观念。最后,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第三,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它的重要性在于为有益于生态的行为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系统,从而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使得人民的生活富裕幸福。第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更应该上升到一种社会行为实践层面。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对立,表现为:从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只能实现一方面的发展,无法在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在初期为了将经济发展上去,提高国家竞争力,将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出路,就出现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但却忽视了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工业化就必须为生态文明做出让步,优先集中精力发展生态,直接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忽略了当前中国的发展程度还需要工业化发展的辅助,为其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表现为:一方面,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显然易见,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而存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经济得到发展,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总之,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辩证统一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相应提高,我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那么经济的增长才会又好又快。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的首要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其症结在于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利益关系。
三、如何有效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解决好贫富不均、社会公平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又要维护生态平衡,切实解决好生态问题,让人们都能获得幸福感。
(一)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保定应使第一产业绿色增长。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肩负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发展方式的方面,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涵养型和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和环境资源。其次,全力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效率,培育高效、稳定的新品种,同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产品。最后,提高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农机装备。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采取节水、省肥的能源种植模式,使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体现,加强对农业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小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有利于激发了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产业保定应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双赢。一方面它全面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实现使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自然资源得到了节约,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更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开展。
(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着力体现在农业和旅游业。对于农业来说,应发展绿色农业,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第一,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的绿色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尽早实现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以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目标的服务组织,着力降低防治病虫害;高效利用畜禽粪污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还田及秸秆的有效利用。第二,实现以市场机制作牵引的绿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品牌,为产品贴上生态标签,这样消费者为绿色生产付费也同样愿意为信得过的品牌产品付费。等到建立了品牌,就能增强购买意愿。还要相应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风险。第三,加强政府的引导。要实现发展道路的转型,即从依靠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污染监测及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对于旅游业来说应发展绿色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要想的是资源的问题。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从教育年轻人抓起,应该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观念,我们应该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第二,应该考虑规划。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或者说对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利益也要坚持“用地”底线的原则。即旅游业要坚持走慢而美的路线,要坚守的是生态型、休闲型、乡村型的旅游。并且应该注意所有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车辆和设备都是低碳的,在建设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时,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等,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第三,不可忽视的应该是创新。需要我们用善于经营的思维去发展。要延续保定市各个地区的自然延伸,应该以善意设计与经营为项目主张,营造优越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D].北京大学,2014.
[2]沈满洪,程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而目前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只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成果。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用的是俞可平教授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2.关于生态文明素质的研究鲍宗豪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关键,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黄艳等认为:“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呈现正成长性的综合发展趋势。只有国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要融入实践行动中,处于“象牙塔”里的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塑造,既是一种理想型的,也是一种实践型的。高校的生态教育课会使学生激情澎湃,但走出校园,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从众心理和不坚定的决心会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生态行为的这种不稳定性,是影响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原因。
二、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的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组织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素质、生态责任、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因素的自我认知4个方面,能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本调查正式始于2013年11月,历时1个月。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中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选取的研究对象限于公办高校的硕士学生和本科大学生。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8所高校共发放650份问卷,收回558份,有效率为85.84%。从表2可看出,性别分布:男生占50.54%,女生占49.46%。年级分布:大一占6.63%,大二占21.33%,大三占20.97%,大四占6.09%,研一占24.91%,研二占12.90%,研三占7.17%。学科分布:工科占37.81%,理科占32.26%,文科占29.93%。3.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种因素。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生态知识分析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方面,笔者选择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单选题“1‘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二是单选题2“‘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其中,单选题1(正确答案为“十七大”)回答正确的有207人,正确率为37.10%,选择“不知道”或选择错误的高达62.90%。单选题2(正确答案是“6月5日”)回答正确率为51.61%,仅过半数,选择错误的占48.39%。从回答状况可看出,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设置的生态教学课程比较少,学生系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二是在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境况下,高校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补充与前途“无关”的知识,会疏忽对生态知识的关注,影响着自身生态知识水平的提高。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生态知识方面,男生回答正确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这是因为,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时事政治紧密相连,男生相比于女生而言,对时事政策关注更多,导致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高校学生生态行为分析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外化和集中体现,是一种表现生态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生态恶化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在政府、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各方主体宣传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产生了责任感,并将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技能转化为一种保护生态的情感和责任;另外,学生将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逐渐外化成生态行为。从表4、表5可看出,高校学生已逐渐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并付诸实践,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自觉使用可循环物品,参与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等。但是,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交付的试卷并不十分满意。这说明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文明的生态行为,在知与行、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以上两项生态文明行为之外,高校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公德意识的群体,也有其他的生态文明行为。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6%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超过62.5%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购物自带购物袋;超过50%的被调查者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排放污水的行为。根据调查数据,现实生活中多数高校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愿意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并身体力行通过多种途径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但是,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主动性,没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责任感不强。一节生态教育课或者演讲后,学生的热情被激发,热情澎湃地要投身于生态环保建设中,但离开那个特定的环境,激情褪去,“随大流”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对于这种情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摆脱不了责任:幼时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入学后教师的教导、学校环保活动的组织,接触社会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
3.高校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通过周围的生活环境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状况评价的调查结果为:3.9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好”,2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9.4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差”,6.6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差”。这说明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3%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是“非常好”,20.6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9.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一般”,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仍占21.33%和5.55%(见表6)。同时,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T检验值为2.10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描述性数据,是应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one-wayANOVA)得出P值为0.356。这两组数据均表示,针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学生有理性的认识,对其评价是相对客观的。而且这两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状况好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会高;认为周围环境状况不尽人意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自然就会降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达73.70%的被调查者归责为“政府缺乏相关监督政策,行动不到位”,这又验证了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高的结论。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采取的改进生态环境措施正在实施中,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在应付上级政府和公众,未真正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听取各方意见,明确各方责任,制定可行性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做到爱护保护生态,让社会群体切实感受到政府实际行动的效果。
4.高校学生自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分析图2显示:10.21%的高校学生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非常好;45.70%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好;36.38%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为一般;剩余7.7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差或非常差。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评还是不错的。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在影响因素中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和“朋友”的比例是较高的,尤其是“家庭”这一项,比例高达82.3%。这说明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亲属尤其是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在生态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形式化,缺少专业的教师任教,生态宣传及专业活动组织不足,无论是“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亟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84.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现状是“不重视,这方面工作较少”。就高校的生态教育工作而言,81.7%的被调查者表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成立生态环保社团组织。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已做得很成熟,我国高校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学校生态教育,设置相关生态课程,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逐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及参与生态行为的机会与能力。根据调查数据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见表7),T值为1.60。这份数据表明,高校学生个人生态文明素质与性别关联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相上下,生态文明素质不会因为性别之差而有明显差异。
5.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次调查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谈谈您对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者,其态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2)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企业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其核心价值体系中,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盈利的同时,也要对生态保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3)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组织要利用其“人员多、涵盖范围广”的优势,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组织环保活动,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4)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因此,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正能量,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39-03
Study on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XU Jie 1 YU Li-ming 2 LI Qin 3
(1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 215008; 2 Suzhou Solid Waste Management Center; 3 Suzhou Environment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inall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sures of land re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zhou City.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suggestions ;measures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十更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2]。而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新规划与调整,其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能具体体现合理开发利用国土、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2-4]。目前对土地整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更多,这些研究对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分别做了全面的论述,但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十提出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土地整理工作的方向。对人类而言,土地既具有经济价值和功能,又具有生态作用和功能,十要求土地整理工作更加注重土地生态建设,将数量、质量、生态一体的理念引入土地整理,生态化是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2,5]。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探析对合理开发利用国土、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
1.1 土地整理
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西欧国家德国最先出现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其被记载在巴伐利亚州的法律中。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土地整理制度最先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井田制度就是土地整理的雏形。而正式提出土地整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土地整理在我国已经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6]。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依据是土地规划或者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土地利用的方式是综合治理和调整改造。总之进行土地利用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7]。在实际生产中对土地整理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土地整理仅仅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增加,同时提高土地的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而广义的土地整理的内容则包括了土地垦复和土地开发[8]。土地垦复是指经过规划和设计,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已经遭到破坏的土地重新被利用;土地开发则是指对未利用地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和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较高的土地的过程[9]。
1.2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0]。对于生态文明基本内涵的理解,学者们从文明的组成要素和进程2个维度给出了见解(图1)[11]。从文明的组成要素来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从文明的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12]。生态文明要求在利用现有资源获得利益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有的文明状态,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不影响子孙后代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须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1]。
1.3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有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是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土地整理的目标和理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土地整理工作已经逐渐由注重整理后土地的数量向注重整理后土地的质量变化。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4,13]。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和当前土地整理工作的目标和理念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是土地整理的新要求,土地整理要求生态文明的指导[9],以生态文明作为土地整理的新目标,发展生态型土地整理,有利于促进土地整理与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4]。另一方面,土地整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土地整理采用机械、工程、生态等方面的措施,通过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浪费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来增加产出,减少农药、化肥等的投入,最终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4]。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理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例如在德国,土地整理的原则首先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景观,其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和村庄景观保护[2,4]。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起步较晚,对生态建设的重视还不够,而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系统总结过去10多年土地整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尊重自然,以可持续土地整理为抓手,可以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严守1.2亿hm2耕地红线,并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2 传统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设计层面
在以往土地规划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田块合并、田面平整等措施,着眼与增加耕地面积尤其是刻意追求耕地的连片成方效果,对改变生活条件和生态格局的考虑较少[15]。这种土地整理的方式能够增加耕地的面积,但是也改变了整理和规划区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天然植被状况,改变了地表水流和局部小气候状况,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破坏了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导致被整理区生物种群趋于单调,使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而变得不稳定,甚至不可逆,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环境风险日益增加[14-16]。
2.2 工程技术层面
土地整理工作在工程技术层面过分重视人机通行方便和能灌能排,缺乏对整理区水土保育重构技术、景观生态再造技术的考虑[4]。为了通行的方便,将原有的沟渠截弯取直,水利与结构的设计也都以水流的顺畅和提高输水排水功能为主要目的,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断绝了河水涵养万物的功能,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生机[4,17]。农田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追求混凝土和高品位的设计,田间的道路、沟渠大量铺筑水泥,既没有石料经济,增加了投资,又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改变了被整理区内部的生境,也使得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不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影响了生态保护[4,14-17]。施工工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极少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施工中推土机船坚炮利,机械化填埋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粒结构变差,机械化平整破坏了发育近千年的耕作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易发生结构退化[15,18]。
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建议
3.1 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景观主要体现于土地生态系统中,可以认为每一块土地就是一个景观单元[16]。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的状况,土地整理中不能仅仅立足于短期的单纯的地块合并、调整改造,必须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融入景观生态设计思想,将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引入到土地整理中,提高项目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4,14,19]。把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重视自然界已有自然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仿效自然原型进行规划设计[20-21]。
3.2 推进土地整理的生态景观技术应用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生态景观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地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使用不同的生态景观技术,在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同时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4,7,22]。例如,在进行农田整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沟边的土地,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打造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村庄整理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多采用当地的乡土和特色树种进行美化和绿化,彰显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引观光客。
3.3 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不但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各种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对生态平衡产生作用[23]。鉴于土地利用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地整理中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效益的评价[20]。在构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时,要把包括土地整理规划、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实施以及项目回顾(总结)整个流程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不同层次,可以构筑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价、土地整理规划评价和土地整理项目评价3个层次的评价体系[24]。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地提升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横向上,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多元参与机制,可以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纵向上,让公众全程参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能够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25]。
3.4 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促进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理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以及市场等各种手段,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26-27]。土地整理生态补偿制度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科研攻关投入[29]。
4 苏州土地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苏州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矛盾十分突出,这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30]。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苏州一直是一个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典型地区[31]。苏州的土地整理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一是坚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生物的“四生”功能定位,确立 “四个百万亩”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31-32]。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落实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特色水产、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生态林地[33]。围绕“四个百万亩”,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维护耕地生态功能。二是在无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专门立法的情况下,出台《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大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力度[34]。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其中永久性水稻田占很大的比例,《条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永久性水稻田纳入湿地保护的范围,加强了对稻田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35]。三是出台《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在江苏全省率先探索试行生态补偿机制[36],及时将《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以基本农田、水源地、生态湿地和生态公益林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进行经济补偿,形成了有利于保护农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32-33]。
5 结语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格局、生态经济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还是从实际需求看,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土地整理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土地整理工作中。土地整理在对土地进行整合、规划、垦复、利用的基础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要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整理地区的生态景观,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6 参考文献
[1]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2] 唐丽,赵蕾.推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土地整治[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6):12-13.
[3] 付标,祝桂兰,贺传阅,等.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72-173,217.
[4] 郧文聚,宇振荣.生态文明:土地整治的新目标[J].中国土地,2011(9):20-21.
[5] 郑宏刚,余杨,余建新.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89-192.
[6] 王军,严慎纯,白中科,等.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9):87-94.
[7]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8] 李汉敏,陈常优.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2):13-16.
[9] 宋慧瑾,高建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理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5):21-22.
[10]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11] 杨培峰,易劲.“生态”理解三境界[J].规划师,2013,29(1):5-10.
[12] 周以侠.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11):102-105.
[13] 王军,李正,白中科,等.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340-345.
[14]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5]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3,23(3):346-350.
[16] 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17] 黄烈佳.当前我国农地整理有关问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77-79.
[18] 高丽敏,鲍海君.农地整理中的环境伦理观[J].生态经济,2002(12):12-15.
[19] 张慧,付梅臣.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270-274.
[20] 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1):127-130.
[21] 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22]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等.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4):46-49.
[23] 范金梅,王磊,陈原,等.关于中国农地整理中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问题[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74-77.
[24] 艾东,朱道林,赫晓霞.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J].生态环境,2007,16(1):257-263.
[25] 王兴振,杨子生.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38-41.
[26] 胡新建.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确立[J].特区经济,2013(2):80-81.
[27] 靳乐山,魏同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探索,2013(3):137-141.
[28] 张陈蕊,董旭娟.土地整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2):39-42.
[29] 曲晨晓,孟庆香,田华文,等.可持续土地整理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921-2923.
[30] 乔伟峰,孙在宏,邵繁荣,等.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5):557-564.
[31] 胡晓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开发研究,2012(3):155-157.
[32] 李湛.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宏观经济管理,2011(1):68-69.
[33] 朱建强,俞晡庚,黄秋月.探索健全苏州生态补偿机制[J].中国财政,2010(6):79-80.
Abstract: It is a major event concern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masses. We should really d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well by implementing the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 Laiw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circumstanc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Laiwu Ci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iwu City; life quality;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 : F3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必要设施,搞好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生产条件,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一、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莱芜市区域面积2246平方公里,辖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和雪野旅游区,共20个镇(办事处),1070个行政村,1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生态产业发展富有特色,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整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2007年党代会上,莱芜市委、市政府就把“生态建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出台《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2011年4月份,召开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后每年的责任目标和推进措施,并成立了由市住建委牵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制定政策,提供保障。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各区按1: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部分镇、村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也相应投入了配套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示范带动,打造亮点。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三清、四改、五化”的总体要求,各镇村根据各自实际,全部制定了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任务,确定了整治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铺开。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按照下发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城市建成区以外、《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近期未列入拆迁范围的村庄,每年选择100个村庄进行重点扶持,开展以“三清、四改、五化”为重点的综合整治。
(三)部门帮扶,形成合力。根据莱芜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文明城市创建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选择100个重点打造的村,采取市直、区直部门单位帮扶等措施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帮扶部门工作扎实,积极主动,在帮助村里制定整治方案的同时,强化了具体帮扶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实施主体存有畏难发愁情绪。部分镇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村庄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有的村以农忙或者以村庄即将改造为理由,整治力度不够,整治标准不高;有的面对一些实际困难束手无策或者办法不多,存有等待观望,畏难发愁情绪。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工作开展不平衡,经调查,今年全市还有30%的村庄进展缓慢。
二是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生态文明建设,镇村是实施主体,需要投入大量的整治资金。但从莱芜市的实际来看,镇财政比较困难,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区镇配套资金不足,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作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是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没有按照新的办法运营。有些镇还存在保洁员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农村新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的76个农村新社区,配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只有40%。
三、建议和措施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惠民实事,是广大村民所支持和欢迎的,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镇(街道)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整治比较好,面貌改变大的村庄,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等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大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但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徘徊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再走野蛮增长的老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肆虐,雾霾横扫大江南北,水体污染、化工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碧水青天,渴望自由呼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如何回应人民的诉求,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已经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系列国际公约和纲领性文件相继问世,全世界加强生态保护已经达成了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存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我们能耗和排污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三是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增长才是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其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最后,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④。
(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变革。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推动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对水流、森林、草原、土地等统一确权,形成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定价机制改革,从资源供给程度、稀缺程度、资源再生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等多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估值。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谁损害环境谁补偿。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对其中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加快研究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执法权,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方要追求其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意识。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意识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要广泛开展环境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律法规,宣传环境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加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
[注释]
①李宏伟,钟绍铜.弘扬生态文化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7-61.
②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杂志,2013(17):17-19.
③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杂志,2013(24):3-11.
④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与现实,2013(1):157-162.
⑤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
我对学生们说:“我们的学校下坡后往南一直到黄河岸,其中间曾有三条河流,分别是小引河、老蟒河、新蟒河,在二十多年前,这三条河里还流水淙淙,鱼虾成群,特别是新蟒河,平时水质清澈,映照着蓝天、小鸟缓缓流动,其水可直接饮用。每到夏秋季节,三条河流便成了人们的乐园。大人小孩在半米深的河里戏水玩耍,捉鱼逮虾。波光粼粼的河水与河堤上旖旎的风光装扮了家乡人的梦境。若是天旱之时,人们便用抽水机用河水灌溉农田,确保农业丰收,这三条河为家乡的生存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许多乡镇蜂涌上马了造纸厂、化工厂、淀粉厂等,各种工业污水鱼贯而入三条清澈的河流,从此以后,三条河中水质污染,鱼虾灭绝,发展至今天,小引河和老蟒河已经干涸。新蟒河整日流淌着使人掩鼻的污水。由于河流干涸,造成地下水得不到补充,水位不断下降,机井越打越深,弥足珍贵的地下水源日渐减少,这不仅成为制约我们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更严重的是由于工业污水危害地下饮用水源,导致我们家乡的癌症和心脑血管发病率成暴涨趋势(具权威人士透露:我县癌症发病率已超过全国闻名的癌症高发区林州市)特别是沿河一带的居民,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形成了‘前半生拼命挣钱,后半生用钱买命’的惨痛现状,我们因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在制定政策上的短视行为,使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学生们听后议论纷纷,情绪激动,讨论热烈。有的提出了恢复往日河流清澈的具体措施,有的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条例让昔日美丽的滩区重现,有的建议向国家媒体部门呼吁“退耕还田”,大搞植树造林……,我被感动、被感染,为学生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学生们充分感觉到“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纷纷表示不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维护环境,爱护树木,低碳生活,而且还鼓励身边的人也应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尽职尽责。
笔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对今天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概念,那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还向学生们介绍了现在某些地区破坏“生态文明”的事件。几天前中央电视台特别录制了节目,报道在我们国家还有不少的非法之徒,利欲熏心,整日出入深山老林,河滩湖泽,专门猎杀捕捉野生动物和鸟类,然后高价出售以谋取暴利,这些人无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蛀虫,而有些餐馆饭店为了招揽顾客,也常以野味特色吸人眼球。这些人可谓是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