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4-01-02 14:5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篇1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一套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二、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 tradition),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三、财富与包袱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是不为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和虫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抽刀断水水更流,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仅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那么人们是否只能坐享其成、静观其变呢?倒也又不是。

篇2

1医学道德观念与生俱来于人类文化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这些民族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不断选择、创造、积累、传承和坚守的结果。作为当代人文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原本的形态只是传统文化中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的构成部分,伴随医学的进步和后来整个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医学道德才从观念和思想形态逐步转化为一种学科形态。医学以及与生俱来的医学道德观念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对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对可以触摸到的、自己视野范围内的外部世界的观察开始的,对人自身的初始认识中就包含医学的意义,因为“疾病比人类更古老”[1]2,人类的出现就意味着疾病的相伴相随,对人自身、疾病现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就是医学的萌芽状态。由于原始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人类寻求解除病痛的过程中,最初的方式是来自巫师的实践”2]。巫术医学是一种原始医学文化形态,这种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一种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和崇拜,达到解除病痛、消灾免祸的目的。巫医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注重采用巫术咒语、占卜、妖术的原始宗教方式,这些方式本身就包含了对道德力量和心理方法的巧妙运用。在那个时代,巫术在许多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巫术医学是世界各种不同原始医学文化的共同形态,但由于文化起源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对后来古代医学道德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四大人类文明发祥地所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不同的医学和与之相应的医学道德思想的萌芽。比如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的巴比伦文明,“认为恶神和魔鬼的附体是疾病和厄运的根源,每一个邪恶的灵魂常常导致一种特殊的疾病。”[1]28在对医生行为的规范上采用的是法律的形式,如《汉漠拉比法典》中有多个段落对医生的行为做出了法律的限定,具有一定的医学道德规范意义。形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化,将巫术与医学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但他们希望二者通过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古代埃及医学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强调不同专业的医生应该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良好的个人素质,“身体无处没有自己的神”[1]32,成为不同专业医生的宗教信条。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医学深受印度宗教的影响,印度草医学被认为是“生命的科学”“要求医生要善待和同情所有病人,要全身心地对待那些可以治愈的病人,同时也要理性地对待那些即将死亡的病人”[1]«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融为一体,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古代哲学思想直接渗透在中医理论和方法中。在医学伦理学史意义上,蕴含着医学道德思想的古代医学,其原始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被融为一体,表现为一种自然哲学形态,这可以被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初始样态,这种样态在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中表现形式各有千秋,共同的特点则是生长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和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质。

 

2作为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在西方率先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近代以后的西方医学开始从自然哲学形态向自然科学形态转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都开始成为医学系统中独立的学科,古代医学从注重对人体、环境的研究开始逐渐扩展为微观生命科学的探索。这个时代西医学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实验医学模式的逐步形成,以分析方法为主体的研究使医学在摆脱自然哲学原始性的同时,追求生命科学的纯粹性和单一性,医学的人文性表面上被排斥在医学之外,但由于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迫使它只好另辟蹊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西方医学伦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古代医学道德思想逐步向学科形态演化的。中医学的学科形态在近代以后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蕴含在中医学思想体系中的医学道德思想一如既往附着在中医学的母体上,以中医学整体性的模式通过实际的诊疗过程传递给患者和社会。但近代以后,西医学逐步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医学体系,西医学诊断、治疗方法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中,特别是医院的社会建制化和医学教育的系统化,西方医学伦理学从思想到学科都随之向输入地渗透,医学伦理学中所包含和反映的传统文化同样对西方医学伦理学的接受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说古代医学道德思想与文化的关系相对直接和简单,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逐步形成,医学与医学伦理学被分属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分隔的文化领域,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较之前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从零散、碎片化的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向医学伦理学学科形态的转化,是医学伦理思想诸要素向医学伦理学系统的转化,这个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伴随医学进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科学和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只提供了一方面的基础,医学进步在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提出和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并不能仅靠医学本身来解释和解决。作为学科,医学伦理学要具备从理论、原则、方法到实践等多层面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逻辑架构和学科体系,传统文化通过学科理论建构的过程必然渗透和融入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医学伦理学理论必然体现由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伦理精神、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伦理原则等,传统文化更多地是通过形而上的道德哲学思想和理论并把它转变为一种立场和方法向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输入和渗透。从这种意义上看,传统文化同样构成了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思想传承这一条路径上。医学伦理学打破以往的道德哲学形态向应用伦理学形态的转变,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法律的和管理的因素都成为传统文化向医学伦理学输送和传递的渠道。

 

比如,医学由古代的个体行医经过松散的医学社团向作为社会建制的职业性转变过程中,中世纪的欧洲就建立起了正规的医学大学教育,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的‘里性时代’是随着对逻辑学、自然哲学、神学、医学和定律的课程探索在大学里制度化开始的。”[1]m传统文化通过教育手段对医学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在这个时代,原来医学伦理的规范对象从医生个体行为转变为建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性要求。在医学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逐步向科学化、技术化和职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医学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增强,医学的社会责任随之得到提升,这种提升也势必对整个医学伦理的视野、眼界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几千年逐步形成的医学道德观念和医学伦理思想、道德原则和各种各样的规范,产生了一种总结、概括和整合的必要,在近代哲学和伦理学强有力的理论铺垫和支撑下,医学伦理学在西方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医学伦理学向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延伸和发展,更体现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生命伦理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命伦理学一方面是医学伦理学在学科意义上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传统文化在这种延伸中完成的是自然传承。另一方面更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诸多现实的生命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并不单纯是由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的,而是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规范产生了矛盾乃至冲突,需要重新确立新的医学伦理标准和形成新的医学伦理观念,由于很多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的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体现在人的生和死两端,生命伦理学作为医学伦理学发展阶段上的一个新的概念似乎更能反映学科的本质。生命伦理学面对的伦理矛盾、悖论乃至道德冲突,现象上是源于新的科技成果在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临床上的运用,实质上是社会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成果广泛运用之间矛盾的反映。根深蒂固于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人权等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的观念,在科学技术面前并没有让步和动摇,这些观念向医学领域的转移,才造就了诸如医疗知情权、知情同意权、医疗自主权等医疗个人主义观念的形成,这些观念被纳入到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范中。这种情况所表明的,并非是传统文化对新伦理观念形成的限制和阻碍,而是传统文化通过各种路径让新的伦理观念能够体现和传承它固有的价值。生命伦理学具有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伦理公理的特点,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新的伦理问题和难题,传统文化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这是人类文化进化的本性决定的。

 

3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本土化的脉与根

 

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医学伦理思想不仅伴随医学的发展而成长,也成为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古代有诸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等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一脉相承。近代以来,中国医学界和哲学、伦理学的学者也力图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基础的医学伦理学,几乎所有论述医学道德和医学伦理的著述中都十分强调优秀的中国伦理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掠夺的炮火声中走上近代史道路的,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种种强烈的冲击。西医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引入中国的,教会医院的建立,促使医疗形态由个体模式向集团模式转变,西医学与中医学在认识和实践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两种体系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格局,新格局的形成必然带

 

来医学道德观念的调整与新的医学伦理思想的传入[3]17。在这个阶段中国并没有构建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学科,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没有明显的建树,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运用仍然停留在自发状态。

 

医学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学科形态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尽管那个时期的中国尚不具备形成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医学科学和技术的条件以及社会基础,但中国哲学界和医学界的部分学者敏锐地洞察到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这个时期完成的医学伦理学著作和教学用书在内容上都注意到了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引入,但是受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局限,医学伦理学尚无能力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形成具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础的、适合中国现实的医学伦理学。几乎同一时期,西方医学伦理学理论和方法等被介绍和引进到中国,中国的医学伦理学体系中吸纳和借鉴了西方医学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许多观点、理论、内容、案例和方法,与中国学者自身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迄今为止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医学伦理学如何形成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伦理精神,并将这种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思想付诸医学实践,将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和医学界长期和艰苦的工作。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医学领域无国界的国际化特征,势必带来医学伦理学在很多方面认识和标准上的普适性和全球性。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文化传播和流动,文化的传统性受到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趋势面前,需要不断地调整对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才可能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的问题,从而推动医学伦理学更合理地、更深入地认识和对待社会文化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4医学伦理文化的接受与对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篇3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二、引领学生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民族英雄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帝国主义的阻挠面前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詹天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舍身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晏子(《晏子使楚》)……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三、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篇4

在各种媒介中,电视的作用最为突出,已深深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电视成为最受村民欢迎的媒介,在调查问卷中,82.3%的村民把“看电视”当作休闲活动的首选。在我们调查和访谈的这些村民家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余饭后,人们会聚集在电视机前边聊天边看电视。通过电视,村民们知道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收看最近最火爆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而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则成为村民们接触最少的媒介,只有13.4%的村民选择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少数民族村落购买报纸的渠道并不多;另一方面因为村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较低,阅读报纸较为吃力。而听广播的村民则更少,只有5.3%的村民会收听广播,且大多数是老年人群体。

(二)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畲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盛行

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中国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在调查的成人中,手机的拥有率为71%,网络的拥有率为24%,虽然手机的拥有率较高,但在成人中,人们更多用手机来打电话。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功能在闽东畲民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用手机上网的成年人较少,占调查的总成人数的11.5%,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畲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他们手中的手机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手机的功能也相对简单。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并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用手机上网,产生的流量还要另外计费,这就给畲民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操作智能手机还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而畲族的成年中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操作智能手机对他们来说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都是手机在闽东畲村还更多是一种通讯工具的原因。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虽然智能手机、互联网络在畲民中的普及率还不高,但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却广受欢迎。在我们调查的青少年中,初中生48名,高中生20名,总共68名中学生。在这些人中,拥有手机的占58%,拥有电脑的占51%,用手机上网的人占31%,73%的人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0%的人上网是为了娱乐需求。智能手机、互联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群体热衷于追求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畲村的家长重视下一代的培养,只要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都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现代传媒与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的变革

(一)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

畲族自称“山哈”,“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这说明畲族居住的地方大都为山区。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正因如此畲家村寨大都比较落后,包括经济上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落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它们成了畲族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大都包含着它所处的那个社会最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当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向落后地区传播时,必会对这一地区产生重大的影响。几十年以来,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闽东畲族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次的闽东畲族媒介调查中,5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传媒对畲族的“民族文化、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最大,52.3%的村民选择因为“接触媒介而改变思想价值观念”。“尊重科学、反对愚昧”、“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等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88.7%的村民表示赞同。畲民中的那种“自给自足、以农为本”的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取而代之的是商品观念和致富观念等新的价值观念。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需要现代化的价值观念,而在推动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方面,现代传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闽东畲族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现代化的信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环境是一种“拟态环境”,而村民在接触媒介时是身心放松的状态,这时对媒介符号的解读就会缺乏理性,而把“拟态环境”当成了真实的环境,把媒介当成了权威的意识形态工具,所以在他们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媒介的意识形态灌输计划,从而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正以这样一种非强制性的方式改变着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人生关怀,不断地为村落中的‘越轨’行为构建话语优势和新的合法性。

(二)民族艺术与民族习俗的变化

千百年来,畲族人民在辛苦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畲歌、畲服、畲拳、畲族工艺美术等组成了畲族特有的文化。畲族的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等都组成了畲族特有的民族习俗。这些民族习俗发挥着规范社会、维护民族传统道德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无孔不入的渗透,畲族的民间艺术和民族习俗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此次的闽东畲族媒介调查中,55.6%的村民认为“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对于变化的原因,46.5%的村民认为是由于“受到大众传媒中现代流行艺术的影响”。以畲族民歌为例,畲族民歌产生于集体劳动的传统的乡土社会,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唱畲歌成为山哈人民娱乐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而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会唱畲歌的畲民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在笔者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很多村民认为“畲歌太难听,太难学了”。村里大多数人都要忙于生计,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学习畲歌。所以,在一个村子里会唱畲歌的人数很少,且大都以年纪较大者为主。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随处可见的流行音乐,已深深影响了畲族的年轻一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本民族歌而言知之甚少,可是对于流行音乐则是信手拈来,边干活边哼着流行音乐的情况随处可见。采访中年轻人认为“流行音乐好听、时尚,容易唱”,而且获取这些音乐的渠道也很多,“想唱什么歌,只要在手机中下载,即可搞定。”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之下,传统的民族习俗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75.4%的民众认为“节日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体现是“节日习俗的程序简化了、内容减少了、时间短了、内涵发生了变化”。79.6%的民众认为“婚恋习俗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体现是“婚恋自由”,“内婚制被打破,畲汉通婚更加频繁”,“畲族传统的婚嫁礼仪形式逐渐简化”。

(三)民族服饰与民族语言的变迁

服饰,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传统的民族服装、传统民族服饰是区分汉族与少数民族外观上的标志。畲族的服装也颇具特色,沈作乾在其调查中这样描述“:男子布衣短揭……色尚蓝……妇女的衣服多系青色也有少数用蓝色的。”可见,畲族在服饰上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被称为“凤凰装”。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甚至消失不见。如今,除了在隆重的节日和庆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很少能够看到畲民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被调查的畲民中,有52%的村民认为受到大众传媒中流行服饰文化的影响,本民族的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笔者走访的畲族村庄来看,除了一些年纪较长者平时会穿畲族服装外,年轻一代大多不愿穿着本民族服饰,认为民族服饰“不流行”、“不方便穿着”。很多年轻人会模仿电视里人物的打扮,一身时尚的行头,丝毫不亚于城市里年轻人的装扮。与传统的民族服装逐渐消失相对应的是民族语言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语言是区分“我族”与“他族”的文化特质之一。畲语是畲族特有的语言,是畲族母语逐渐融入了新居地的汉语方言而形成的。随着现代传媒的渗透、外出打工和求学人数的增多,畲语的消失就更加自然。在此次被调查的畲民中,在畲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闽东,使用畲语的人数约为29%,71%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这反映了在畲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闽东,畲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外出打工、外出求学、畲汉通婚等原因之外,现代传媒的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就没有专门用畲语写作的报纸。就电视频道来看没有专门用畲语的频道,畲族人民只能收看用普通话的电视节目。畲族人民使用的手机上的文字也都是汉字。可以说,闽东畲族每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都是用汉字或普通话传递的。再加上外出打工、求学等因素的影响,畲民们弃畲语而用汉语的情况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现代传媒对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建

现代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当今社会最新的变动情况,包含着当代社会最新的物质成果、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现代传媒的包围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一定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土崩瓦解。“我们现在生活在现代社会制度扩张的‘后传统社会’中,传统和现代将同时存在于这个社会,而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重构传统”。现代性在冲击传统的同时也为传统的保留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传统民族文化在遭遇现代传媒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的空间、新的机遇。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闽东畲族的传统文化正依托现代传媒获得发展和延续。

(一)畲族歌舞的发展

畲族人民能歌善舞,畲族歌舞曾是畲族人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以交友、祭祀、节庆等为内容的畲族歌舞在大众传媒发达之前,它的流行范围只是在畲族内部,知晓它的人群也大都是畲族群众。如今,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畲族歌舞的繁荣。成立于1988年的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是专业的文艺表演团体。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成立之后,参加了各种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种赛事,并获得众多奖项,大大提高了畲族歌舞的知名度。同时,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还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有畲族歌舞团演出的照片和视频。而在由政府或个人创办的有关闽东畲族的网站上也有众多的关于畲族歌舞的文字介绍、图片、视频。现代的传播技术为传统的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和继承形式。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体图文并茂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畲族歌舞、了解闽东畲族文化。现代传媒使闽东畲族歌舞由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转变为受众面广大的大众传播,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

(二)民俗节日的复兴

闽东畲家具有丰富的节日文化传统,如会亲节、牛歇节、祭祖节、乌饭节等。传统的民俗节日,具有绚丽的文化特色。通过现代传媒的传播,畲族的节俗文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大大促进了闽东畲族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从2012年开始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嘉宾游客到此参与。在“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上还有畲族歌舞、畲族历史、畲族小吃、畲族银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项目的展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每次盛大的节日活动都伴随着大量的媒介报道,宁德当地的报纸、电视、网络媒体都对此做大量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内容又会被外地的媒体转载,进一步扩大它的传播范围。通过现代传媒的报道,提高了闽东畲族传统民俗节日的名气和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增加了人们对闽东畲族文化的了解。

(三)民间工艺繁荣

闽东畲族民间工艺不仅丰富,而且历史悠久。畲族刺绣、编织、剪纸、银饰等都是具有畲族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畲族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具有自作、自用、自娱的性质。通过民间工艺可以很好地了解闽东畲族的社会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在文化被机械化复制的现代社会必然对传统的民间工艺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在遭遇现代性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达和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展,闽东畲族的民间工艺正迎来新的繁荣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畲族的银器制作,2011年,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的代表——“珍华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福安“珍华堂”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宁德市首个畲族文化产业的驰名商标。畲族服饰、刺绣、编织、银饰等民间工艺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工艺品,成为闽东畲族的标志性物品。现代传媒的宣传报道,加强了外界对闽东畲族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促进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间工艺借助这一契机,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篇5

一、绪论

在这个技术革新的年代,传媒生态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曾经的单向接受变为现在的互动接受、从单一渠道变为多元渠道、从相信权威变为相信判断、从全盘接受变为选择性认可、大胆质疑――作为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载体,手机媒介真正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世界变得触手可得,弹指可及。而它独特的方便、快捷、互动、随身等优势,更是给手机作为信息媒介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手机,人们可以尽情地用手机查询接收信息,关注社会热议话题和新闻,享受手机带来的时尚和娱乐,对信息的需求可以通过手机等媒介方式获得最大的满足――庞大的市场为手机的媒介功能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媒介的功用开始为更多的人熟知,并从最初的广泛运用于商业领域宣传(比如商业广告)向公益功能转变,人们在手机上不仅能看到各种商业广告,更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手机媒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向世人介绍了中国、推广了华夏文化等等。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手机能否摆脱过于商业化的桎梏,获得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成为比肩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新兴媒介力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而媒介中所含的文化底蕴,恰能提高媒介的底蕴,发挥媒介的时代效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契合的意义

有人说:“现代中国面临着文化缺失的困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又使得中国的人们向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手机作为跟人们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其便利和随身携带的特性使其成为最佳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之一。根据2011年9月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达9.27亿。广阔的群众接触面,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提供强大的助力。

与此同时,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媒介功能的催生也是在近几年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重视。手机作为商业宣传的媒介功能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物,缺乏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仅仅以商业为发展手段,必然会流于恶俗、平庸,显然对媒介的未来健康发展之路不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或“植入”,也可以加深手机的文化属性,提升手机作为媒介的品位和价值感。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手机传播的有效结合是一种互补双赢的“合作方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契合的现状

从目前手机传播的内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的有机结合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时期手机发挥的公益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手机的传播职能等等。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手机电视

手机的便携性给人们的视听享受带来无尽的盛宴,作为手机媒介的特殊形式,手机电视曾被誉为“口袋里的电视”。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观看奥运会项目和仪式,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让中国元素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奥运会开幕式堪称让世人慨叹震撼:活字印刷表演、孔子三千弟子吟诵、丝绸之路展示、清明上河图画卷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在手机电视里的渗透的体现。

(二)手机报纸

将纸媒的新闻内容以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客户的手机上,让客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时事,这就是手机报纸的功能。相较于手机电视而言,手机报纸更能体现现代无线技术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作为电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之一,手机报纸的存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在传统的纸媒上传播,也可以在现代的“数字纸媒”上传播,比如我们经常在手机报纸上看到的传统文化新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三)手机互动

在互动方面,手机上网已成为时下手机最为流行的一种功能,它使手机摆脱了传统的电话、短信的平板功能,开始趋于多元化、丰富化、互动化。手机上微博、论坛等,将手机与互联网的文化传播职能结合(或者说“借位”互联网),传统文化在手机这一职能的开发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新的契合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在手机上传播推广的潜力也十分巨大,笔者以为,两者的契合点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拓展:

(一)手机屏幕图片

屏幕是手机的“皮肤”。手机屏幕的视觉元素的中国化,不仅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落俗套。在手机图片下载领域,开通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美的图片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水墨风格的布局、民俗艺术的展示、戏曲脸谱的应用、申奥标志“太极人”等等。注意图片的像素、与手机款型的完美结合,可以加深中国风图片的美感,从而加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感。

(二)建立专门的文化交流空间

当前,在手机传播领域,还没有专门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设的文化交流空间。但是,一个专业的传统文化交流论坛的存在,势必会大大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讨论的阵营中来。在讨论中学习、进步,也可以全面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让手机用户在论坛博客里进行交流互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让手机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享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可以利用有奖征文等比赛的形式,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推广了手机作为传媒的地位,扩大了手机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手机媒介的中国民族音乐应用

相比欧美、日本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风音乐就显得太过“低调”了。其实,中国的现代民族音乐不乏音乐大师,不乏经典之作。再加上,华夏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特色艺术和音乐形式、民族歌舞、民间乐器、民族戏曲等等,民族音乐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加大对手机铃声的重视,灵活运用手机下载彩铃、在线欣赏、在线编辑和交换等方式,让人们随时欣赏到海量的民族音乐,甚至在可以通过手机现场直播音乐会,达到民族音乐最大限度的传播也是实现传统文化传统的方式之一。

五、结论

手机媒体被称为报纸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3G牌照落实,它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最先锋、最便捷、最普及的媒体。利用新的媒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富有前瞻性与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它又是科技和人文的交叉。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先进的手机媒体得到更生动、全面、便捷的传播,手机媒体因传统文化的渗透而更鲜活、亲和、普及。两者的完美结合为科技与人文、艺术与技术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范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手机用户的广泛性,手机媒介在传播传统文化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接受度,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身份用户的的需求,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教育和导向上,更要慎之又慎;在内容上,更要积极向上,倡导健康思想和生活,要去其糟粕,推广精髓,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倡导的思想主流相和谐、相适应。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手机传播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最大优势,促成两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课程承载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挖掘文本元素,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极力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感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拓展,以使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如在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的时候,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再让学生仿照着文本中的样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语言表达要完整而有条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曹冲这个人物的聪慧就会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最后,教师进行适当拓展: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改写的,读起来特别有趣味,大家不妨课后去读一读。对于这个拓展文本的阅读,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过程,能在学生心中扎下表达有序完整的根。再如,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在课堂中,在学生交流了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把我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这样教学,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升。统编材中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的课文还有许多,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并抓住有利时机展开教学,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二、借助课文插图,渗透传统文化

篇7

在文化视野下审视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显得更加动态化和具体化。传统文化内容包涵了富有价值和内涵的语文课程内容,而语文课程给予了传统文化最直白的阐释,并通过再现经典建构着内在的文化品性。正如20世纪初语文教育学家沈仲九所说“国文最重要的功用,是在人与人的心的沟通联络和文明文化的遗传。”纵向来看,在20世纪初期发生了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语文课程的自身嬗变及与传统文化的微妙关系当由此说起。

一、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

学科是课程的基础,中国古代学术分类可并非依据学科,而是倾向于“专人专书”。如小儿入塾,须先用《说文》《广韵》识字辨音,最后熟读六经而闻道。在现代学科形成之前,传统的经典不仅为“体”承载着文化积淀,更散发着“体用一源”的价值。这种方式体用相涵,类似于孔子所说“六艺于治一也”。各文化分支虽在“体”上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知识内涵,但是却可以在个人的融会贯通之下达到“道”之相同。最后通过“文以载道”学以致用,再次证明了“体”与“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晚清的社会剧变,使中国被迫现代化,文学变革也随社会变革而推进。西学涌入,现代知识登陆中国。此时的“体用”之辩动摇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晚清教育人士达成共识的公式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公式为接引西方知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现代学科的规划。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先后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中小学堂始设各种现代学科,语文学科从传统的知识体系中独立出来。独立设科既是一种理智的知识框定,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释放。传统文化可以借由语文课程为平台进行自身整合并与西学碰撞融合。但此时语文课程的整合仅是把传统文化盛在课程的容器里,并未真正接收西学,从选用教材可看出,《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讲《诗经》即用朱子集传,讲《书经》即用蔡沈集传,讲《易经》即用程传,《仪礼》即用《仪礼郑注句读》。仅仅是变更了注本,选用的经典古籍依旧。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语文学科有了正式的课程名称。其中第三条“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及之文,兼课习字。”可见,此时语言文字教育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后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1920年教育部通告“国民学校国文科改为国语科”。现代文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稳固地位,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为课程的重心,传统“闻道”的目的被悄然搁置。这种趋势在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的“毕业最低标准”清晰可见:阅读普通参考书报,能了解大意;作普通应用文,能清楚达意,于文法上无重大错误;能欣赏浅近文学作品。而此时的列出略读书单也证明了传统经典已经与西方经典及现代文学相并列:从题材上分为小说、戏剧和散文三部分;以小说为例,选读书目涵盖了古代、现代和西方译介的小说。

二、课程内容的言语转化

五四最显著的果实便是白话文的胜利。纵有林纾、胡先啸的强烈反对,但是仍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及学生的拥护。书面语言的改革,从表层上来看,文学形式将发生变化;而进入深层分析,传统文化正处于尴尬的境地。传统经典的言语权威被质疑,教育者们倾向于通过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鞭笞与解构,并把一种科学的态度注入中国新文化之中。

在20世纪初期,出现这种言语转化其实是必然的,传统文化注定遇到如此劫难。傅斯年为证明文言文的没落,曾诙谐地表示中国人思考是用白话的,而表达时却被迫“翻译”成文言文。而吴宓作为文言文的捍卫者,立即给予抨击,论证文言文不但是表达工具,而且可以作为思维工具。这种晦涩却恰巧反证了文言文给中国文学发展造成的诸多阻碍,即文言文作为一种僵化了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世人与新知识新文化的接触。

张东荪从更细致的角度,证明了言语与思想及民族特性的关联。他认为,中国哲学注重的不是求得“真实”,因为求真的前提是在民族词汇中要有与“真实”和“表象”所对应的言语,中国思想上没有与“表象”对应的恰当的言语。而从文法上,文言中并不注重主语,主语省略及主谓不分,使得“本体”这一范畴很难分离。而西方的哲思都是源于此,科学思想也是就这一点展开研究的。所以西方学术偏于“物界”,而中国人专注于“人事”。

在对待“物界”和“人事”的问题上,引发了文人的一次辩论,体现为20年代的“科玄论战”。张君劢认为“人生观”不能由科学所决定,胡m则主张将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梁启超则较折中,认为人生问题,大部分可用而且有必要用科学解决,有小部分或者是重要部分,是超科学的,便是生活中的情感、爱和美。“科玄论战”明显地以“玄学鬼”败北而终,当时社会的潮流便是选择科学的人生态度而非“反求诸己”的修心养性观。

的这种科学态度并不是盲目崇外,而选择背离并摒弃传统文化,而是以一种兼容的态度理性梳理传统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披上了学术的华袍。从他1923年起草的《高级中学第一组必修的特设国文课程纲要》能分析出他的这种思路:以文字学为例,纵向来看,将传统文言与今日国语做了衔接;横向来看,援引西方的语音学和文字学来作为观照。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现方式

传统的文化资源经由现代性的变革以及言语转化后,如今在语文课程的再现方式表现在价值观念、文学脉络以及经典修正上。文化资源的再现在语文课程里是以文学经典为载体的,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似乎已经达成了一种长期的默契,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光合作用般释放恒定的氧气,而文学脉络便是语文课程的筋骨,经典的修正则是课程的一种正常且持续的新陈代谢,这种语文课程生态环境在动态发展中体现出一种和谐之平衡。

如果说最初思想的产生是为文化需要所决定的,那么思想产生之后潜移默化形成的价值观念却能影响文化的产出,即文学作品亦承载起了价值观念成为一种固态化的思想。这便是中国文化中富含玄理的“道统”。道统并不是一种价值权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钱穆认为道统“此诚中国民族生命文化传统之独有特色,为其它民族之所无”。儒家思想和理学思想为中国道统的特色和精神所寄。儒家经典在教材中的地位不仅非偏安一隅,而且孔孟荀的思想共同闪耀。如人教版《文言读本》中的《论语》十则及《论语》六则,《寡人之于国也》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劝学》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常驻文言文。理学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内质的变化分支,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相比传统儒家经典,理学思想的渐染体现在观念层面。如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格物致知”,仍是公认的“为学”获取知识的途径。

再观前文所列的所拟的高中必修科目《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尽管朝代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却在继承中发展,从未间断。而且难得的是通过代代文人的贡献,文学作品不断增新,形成了特有的文学脉络。文学脉络并非走着循环往复的道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有活血涌入。倘若抻开任一版本的语文教材,从小学教本、初中教本再到高中教本,按时间序列规整后都可称为一部简明扼要的“文学史”,《诗经》与《楚辞》,诸子百家散文,汉赋与乐府,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小说近现代诗等无一缺席。“节选”这种形式虽难以呈现出整个文学史发展的全貌,却不同于古代教育的“厚古薄今”,全景式的文学视图正是传统文化的完整再现。

文学经典修正与重构是近年来西方的重要论题。西方文学批评家们认为经典的形成与社会、历史背景与意识形态难分,所以应把文学经典重新放到文学批评的舞台上,对其内容和意义进行挑战和修正。其实文学史和作品选集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如今因审美观念的变化对经典的标准产生质疑从而力求解构批评后重构,这种修正行为无可厚非,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审视语文教材的历次修订,便可发现几个规律:在文学脉络之中,年代愈久远的文学经典越容易恒久存在,如上文提到的儒家经典,可以长达数十年作为典范;同一时代的经典作品,选集常有变动,如唐诗宋词会节选同一诗人或词人的不同作品亦或是变更作品在教材中的位置;近现当代的作家作品最不稳定,因其形成过程中些许受到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因此是修正的最跌宕区域;外国作家的经典节选也随着西方文学批评的趋势发生着相应变动。关于经典的修正问题是一个无限循环,永远不会停止。但是修正的态度却应谨慎,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是传统文化资源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最直观的书面方式,“换血”得当可以焕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但是盲目修正走向另一个极端便可导致“贫血”了。修正考虑的核心应是作品的“文学性”价值,即西方所提的“诗性”原则。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传统教育资源积淀体现在多方面,各地书院旧址犹在,官学私学的风华记录在册,而最富有价值并鲜活的便是在文学脉络上的作家与作品,学习者能直接透过它来触碰传统文化的脉搏。语文学科经早期现代化而形成之后,文化经典借由语文课程实现了“经典大众化”。从此角度上看,传统文化在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瓶颈之后看似受到挟制,并被西方现代文明冲击,被白话文俗化,而实为一种释放。通过语文课程的现代化及言语转化,传统文化不仅自身完成了学术整合,而且通过课程这一媒介普遍地渗透到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正如钱穆所说,国人不再是“不仅是有知识之人”,而是“有知识之国民”。

参考文献:

[1]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A].二十世纪前期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8.

[5]张东荪.知识与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11.

[6]张东荪.思想与社会[M].长沙:岳麓书社,2010.

篇8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42-01

一、我国动画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创作的影响

在我国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在很长的一个阶段内,其主要的创意来源和故事剧本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及相关因素有关。如我国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等都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解放后,随着国家支持和动画艺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和构思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如我国著名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故事剧本都是来自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和民间传说。同时这种传统文化传说故事,不仅包括了汉族民间文化特点,也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如我国著名的连续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等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形式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不仅包括了故事创作和构思的影响,还为我国动画艺术类型的发展提供了扩展空间。动画片在传入我国后,我国的动画创作研究者结合我国传统的美术艺术对其进行改革,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我国特有艺术因素的动画片形式。在这些动画艺术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水墨动画片。作为我国美术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水墨画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具有其特殊的代表意义,也是我国动画创作领域的重要代表。其主要代表作包括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在国际动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皮影动画片。我国的皮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在用艺术造型和表现力形式上都有着极强的艺术特点。我国的动画创作,很好地借鉴了这一艺术形式,创作出了皮影动画片。其代表作包括了《张飞审瓜》、《金色的海螺》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

3.折纸和剪纸动画片。我国的动画艺术形式也受到了传统折纸和剪纸艺术的影响,出现了折纸片和剪纸片的动画艺术类型。这两种动画艺术类型的出现为我国动画艺术形式提供了发展空间。其主要的代表作包括了《猪八戒吃西瓜》、《三只狼》以及著名的系列动画片《葫芦兄弟》等。

(三)动画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

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很好的传播作用。这种传播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内部传播。在我国的动画发展过程中,因为大量传统素材的采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不论是《神笔马良》这样的神话题材,还是《中国传统美德故事》这种历史题材,都在不经意间传播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美德。特别是在儿童和少年中,这种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具有极强的优势。

2.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宣传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动画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以我国的水墨动画为例,我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因其特有的水墨画风格,得到了世界动画艺术研究者的一致赞扬,同时获得了1961年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重要的动画艺术奖项。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发展的未来影响研究

(一)继续为动画制作提供创作素材。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可开发的艺术素材和创意是非常多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发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因素,为我国的动画发展提供创意素材。如我国传统英雄人物传记、神话传说故事、民间人物等故事可以为我国未来动画创作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意。如系列动画片《十二生肖系列》就很好地对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元素进行了再次的挖掘,促成了故事创意和剧本设计的完成。

(二)为动画形象和镜头设计提供灵感。在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在其形象和镜头设计中,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因素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创作灵感。这种灵感的产生受到了水墨写意风格、剪纸风格、年画风格等不同传统美术风格影响,其应用的领域也不相同。如在大全景镜头中,中国的大写意风格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动画片的观赏性。

三、结语

我国的动画创作在其发展之初就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关系。随着其艺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种变化并没有消除两者之间的关系,反而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86-02

一、文化传统教育的内涵

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对文化传统教育做出概述,必须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别。而要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做出区别,又必须先理解文化与传统这两个概念。对文化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对文化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文化。狭义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主要指思想精神等观念形式的文化。对于传统,人们往往觉得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立的,其实不然。在西方,英语的传统tradition来源于拉丁文traditum,意思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一词出现于范晔的《后汉书东夷传》中的“国皆称王,世世传统”。传统往往被用来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1]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核心不同,意义也不同。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而文化传统的核心在于传统。传统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2]文化传统则是“文化背后的一种精神链接,它包括文化典范背后的精神、规则、信仰、价值、秩序等。”[3]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一种内在与人心发的东西。[4]总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文化传统比传统文化有着更广大的内涵和包容度,对文化传统教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2.文化传统教育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在亚洲有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弘扬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代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把文化传统教育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

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文化传统教育是指以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一种教育方式。[1]文化传统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本、和谐、仁善的道德伦理观、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等这些文化精华,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除此之外,文化传统教育还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

二、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立国之基,中外文化在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交流和触碰,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越是国际化,就越要民族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冲击着我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文化传统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教育。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承载者名族的希望。

2.有利于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表现出叛逆、新潮、张扬、标新立异、寻求刺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急于自我表现等特点,这就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青少年很容易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迷失自己。根据对青少年的道德调查显示,青少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向。在多元文化时代,追求物质享受的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正强烈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使他们单纯地追求享受,不思付出,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负责任。为了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文化可以化人,文化传统用文化中的精神、价值、精华对青少年有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我国的文化传统规范并制约着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仁者爱人”等是文化传统所期许的道德修养。例如《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所反映的孝悌、仁义礼智信,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当代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格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有重要作用。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高尚的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等,无不蕴藏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与精神。[1]

4.有利于我国民族自信心的增长和国家的复兴

一个民族要长盛不衰,根本的是要建立自己的强势文化,要使民族文化永远处于先进状念。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和谐以及民族的发展。诚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及早地浸润到青少年的心灵中,能使他们人格完善,奉君子之行,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让各个年级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经典是名族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之根。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对青少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并且还能增强说写能力。中国文化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还有学者认为,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最愿意背诵的年龄去读最重要的书是很重要的,尽管当时不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便会融会贯通,把文化典籍中的智慧发挥出来,终生受用无穷。[5]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文化传统的教育,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就可以进行直接渗透,因为这些学科与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语文课堂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家庭教育

要使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走出误区,即: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识、轻亲情伦理与生活习惯之养成;在教育方式上扭转重娇溺、轻严格管教倾向及树立身体力行之规范。[6]正确对待家庭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精髓。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立德,立志教育、人格教育和礼仪教育,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也要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想道德教育,勉励他们立下高远志向,培养正直、谦逊、诚实、忠孝等优良品格。除此之外,在教育方法上还要突出慈严相济,重视身教为主、言教为辅。

3.社会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传统教育,还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大众传媒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缺乏应有的文化传统品位,文化传统意识薄弱,教育形式娱乐化、内容媚俗化。所以,大众传媒教育应该走出上述误区,传播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弘扬、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面对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和良莠不齐的媒体形式,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之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和洗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傅丽霞等.文化传统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秀云.多元文化视阈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4).

[4]张万红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教材中有大量的背诵经典篇章,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从音韵、语感、情感、思想等方面得到熏陶。古代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诵读,先背诵下来,先生才给你讲解。语文教师应该继承发扬这种优良传统,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背诵中熏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诵读经典不是为了复古,而为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有的人担心古代经典作品对中小学生来说显得艰深晦涩,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我们可以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他们能在学中玩、玩中学、乐中得、得中乐。这样使文字的东西变成了实在的东西,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使背诵变得容易且有趣。

二、以各科课堂为主阵地,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读经”与语文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我们仍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因为“读经”可以成为独立于语文课之外的活动,可以形成一种制度。如果我们单单依靠在学校内开展“读经”活动来对小学生进行祖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全面、更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还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科资源,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科中去。如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抓住赏画、品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讲人物画的时候列举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品,使学生感受中国画线条的特有的艺术魅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民乐欣赏;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中华武术等。

三、以积极开展传统的文体活动为途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的传统文体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开展传统的文体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之一。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我们开展的重点对象。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该民族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特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经过长期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成和积累的。我国有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也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进行活动。例如跳皮筋、荡秋千、踢毽子、舞狮、舞龙等等。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语言训练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慢慢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起了洋快餐,看起了一些外国影视,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传统节日,不知意义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社会道德的缺失、精神底蕴的淡薄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失落有关。站在时代的讲台,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他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古代表疏奏章等政府公文的名篇佳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的典范;词与曲,是中国特有的诗歌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气势磅礴的豪放之作。“记”、“说”、“序”、“论”“铭”等也是古代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文体,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风格清新的写景小品;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赠序的形式告诫后生。教材选录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片断:如《水浒传》中的精采片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等。这些选录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仅显示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而且充分反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小说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语文教师只需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稍微进行课外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就自然而然透渗进学生的脑海里。

三、体会作者的情感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对祖国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都抒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贺知章《回乡偶书》等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思恋之情。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亲人的关爱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学生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势必更能提高学生的素养。这样就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教室里的墙壁上布置那些带有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黑板角每日一言,学生课桌右上方可张贴励志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学校、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如学唱国粹京剧,弹拉各种民族乐器,播放古乐、古曲,或利用早读举行古诗文朗诵等一系列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农村学生也许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稍显慢一些,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营造成一种氛围,就会越做越好。

五、加强语言实践

民族文化蕴涵于民族的语言文字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直接与民族感情相联系,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

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在纸扇上题字,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写作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把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更是意义深远的。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篇12

“脱口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谈话类节目,指的是主持人对嘉宾的访谈或者是对人物的访问。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和嘉宾都不准备讲稿,而是靠现场的随机应变。娱乐脱口秀是介于谈话节目与娱乐综艺节目之间的一种新的节目类型。既保留了谈话节目的基本播出形态。又借鉴了娱乐节目的表现手段,增加了谈话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舞台化、表演化的谈话内容,也使得节目更加具有可视性和吸引性。

娱乐脱口秀必须具有娱乐性。但娱乐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不是主持人的独角戏,更不是无谓的游戏玩耍,必须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是这个民族的精神食粮,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娱乐脱口秀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娱乐作为终极目的。不惜以低级趣味来制造娱乐就是一个误区。在娱乐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一些恶俗的娱乐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文娱节目中:主持人相互调侃。在镜头前夸张表演。演出道具丰富多彩,让脱口秀节目更加“娱乐”。

娱乐节目的文化选择,已经成为媒介一种至关重要的选择,不仅关乎媒体自己。更关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走向。现代娱乐脱口秀的文化选择,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长远方向。

二、《天天向上》中传统礼仪的构建

2008年,由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原班人马打造,以礼仪公德为主题的娱乐性脱口秀《天天向上》,将娱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节目主题、传播方式、传播意义中有创新发展。

1 娱乐。寓教于乐。

在娱乐节目横扫媒介市场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在欢声笑语中享受。这笑声背后隐藏的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逐渐消失,国民优秀礼仪风范的悄然退化。与文明之邦的称号相去甚远。湖南卫视打造全新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以礼仪公德为主题,传承中华礼仪之美。运用娱乐方式,解构传统文化,寓教于乐,让人喜闻乐见,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模式。

我们的生活是需要娱乐的。当社会和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部分受众会把让身心愉悦的任务交给电视,在节目中缓解压力。但是。娱乐节目当然也需要严谨和严肃,娱乐不是游戏,不是作秀,更不是主持人和嘉宾的即兴表演。在轻松和严谨之间做到恰到好处,才能铸就一个独具特色的节目。《天天向上》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脱口秀,在节目的大主题和每一期节目的小主题中重新构建我们有些遗失的传统文化,在娱乐纷繁的生活中隐性地提醒广大受众,传统礼仪文化不可以丢。换一种方式去传承或许更能让大家轻松接受。从公德礼仪的大主题到茶文化、戏曲文化、职业文化、语言文化的小主题,《天天向上》传达了一种新社会寓教于乐的方式。

2 播中的礼仪课。作为电视节目的程序软件,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已成为当前各种类型节目之间相互竞争、吸引受众、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达到传播、服务的目的”。

首先,从《天天向上》节目的形式上看。演播室被装饰成为班级的样子,有黑板、国旗、窗户、桌椅、的图像,还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醒目字样,在突出其教化功能的同时营造了一种幽默氛围,标示了文化传统的符号。主持人分配为班级课上的班长、副班长的职位,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聘请在各个方面的明星专业老师,以上课的方式来传播学习传统文化。

其次,从节目的环节设置上看。首次打造七期宣传预热节目:《天天向上――前传》,内容有:开场秀、七堂公开课、成语故事、电视购物、游戏环节、大师讲礼仪多种节目元素。将授课和表演融合,内容丰富,让观众在极富娱乐的同时学习和了解礼仪知识。中华民族曾被称为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处于失序状态。这七期预热节目系统地让人们开始在脑中重新拾起丢失的文化。

节目设置情境教学短片,阿毛和师傅一起为大家纠正生活中错误的礼仪,传授正确的中华文明礼仪。采用幽默情景剧的形式,用故事传递传统文化,用影像阐释功德礼仪,将知识和娱乐融为一体。阿毛屡次犯错,不懂得生活中的礼仪常识也向我们传达了小孩的成长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缺失的今天,如果不在孩童时代重新建构,在祖国的储备之才中客观引导,那么,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将会成为泡影。

最后。从节目内容的安排上看。以短剧表演和嘉宾介绍的形式讲解中国传统的男女礼仪文化、各地方言习俗、茶道文化、戏曲文化等等传统的礼仪文化知识。例如张颂老师参与的《天天向上》推广普通话这一期节目,其价值恰恰在于融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主流文化热潮中,成为综艺节目内容深化、形式活化的一个亮点。

3 娱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当电视选秀节目掀起一阵粉丝热潮的时候,当娱乐游戏的参与度直线上升的时候,当各大电视台想开始学习湖南卫视娱乐品牌模式建立的时候,我们发现,娱乐时代来临了。

当四书五经被丢到一边的时候,当诗词歌赋在心里认定为课堂学习任务的时候。当从校园走向社会不懂得社交礼仪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心里开始退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