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4:5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课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课的概念

篇1

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在体育课教案中,对新教材的技术的描述用动作要领的概念。这种描述是比较细致的。与动作要领比较接近的概念是动作要点(又称技术要点)。它是对动作要领的简洁描述。在体育课的教案中,对复习教材的技术描述多用动作要点的概念,这种描述比较简单,它常常用技术口诀的形式表达。

二、重 点

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

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

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三、难联单点

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人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掌握不好,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助跑速度不好(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不是一致的),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人可能是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等。总之,教材的难点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四、一般性练习

一般性练习是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

五、专门性练习

专门性练习是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练习。专门性练习多用于专门性准备活动。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这种练习多是通过调整身体练习的要素,降低所学身体练习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较快、较顺利地学习运动技术。辅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而采取的相关身体素质练习。学生进行这种练习多是因为他们专门的身体素质储备不足,从而影响顺利学习某项技术。辅练习应该在学习某项技术以前一段时间进行,不一定在临学习某项技术之前进行练习,因为人在某方面的身体素质的储备需要一定的时间。

六、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是指教学的分组、基本队形练习、体育器材的摆放以及教师指挥与示范的位置(与学生的距离与角度)等。在体育教学的教案中,教学组织可以用图或者符号来表示,这样可以使教案简明一些。

七、教法步骤

教法步骤在教科书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实际上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复合词,是指教、学、练的有机结合及其有序过程。例如学习肩肘倒立。

首先是讲解其内容,包括动作要领(直腿坐开始,后倒同时向上举腿伸髋,两臂用力压垫)、难点(展髋夹肘)以及保护与帮助(站学生侧后方,在其后倒举腿时,轻扶两腿顺势上提)。

其次是示范。对于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应注明示范的面和方向。

篇2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地方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思考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当自我的期望值与现实社会形成落差时,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表现为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2009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上海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在事故死亡的24名大学生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年度死亡人数的54.17%[1]。近十年来,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院校的大学生自贱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学校及广大的师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警示。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显得尤为地重要和迫切。而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目前,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将其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2]。所以,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身体在动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将是我们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绩,但是今天,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改革与创新,发现其中有着许多的缺憾,本文试图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正视这些缺憾,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去,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绽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新亮点。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与相融

篇3

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类的生活艺术而真实的反映。教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许多以教育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生活的真实,回答了教育教学的深层问题、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而且相当一部分和我国现在正在推行的新课改理念惊人的一致。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一些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认真钻研这些课文,一方面能为我们教好这些课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加深我们对课改理论的理解,使课改理论跟我们的知识结构建立更牢固的联系,可谓一箭双雕。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回答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最好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是每一次课改都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每一次课改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回答到了什么程度,课改就成功到了什么程度。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一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学得最好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要实现高效,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莎莉文老师正是深刻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让海伦・凯勒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方法再塑了她的生命。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像她一样认识到了这一点。

(二)当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时学得最好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所上的那节课学生“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是法国字。”非常投入。同时,这也是一节高效课。

(三)当课堂气氛轻松时学生学得最好

《世说新语・咏雪》可以说是一节描写得非常成功的作文课。在这节课上,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学生们吟出了“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咏雪的佳句。探索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谢太傅没有师长威严的面孔,营造出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晚辈谢朗、谢道韫等思维非常活跃,课堂精彩不断。

(四)当学生面临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时学得最好

《王几何》(七年级上册)一文中的王玉琳老师“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原因是在他跟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让学生解决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他自己先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标准而好看的圆和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让学生正手徒手画。结果学生画的全是“鸡蛋、鸭蛋、梨和丑陋的三角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们急于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王老师才点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学生对这节课的影响怎能不深刻呢?

(五)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

牛汉在《我的第一本书》(八年级下册)里这样写他在他的小学老师弄不成的语文课上的一段经历:“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就汪汪叫几声”。用今天新课改的眼光看,这无疑是由学生导演的精彩的课本剧。这样的用多种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此时四个年级的十几个学生“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了”。这一笑,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终生难忘。

二、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二――教学内容不宜繁难偏旧而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易于接受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自己的三味书屋的那位老师教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等句子他听不懂,只能根据先生大声朗读时的表情和动作猜测“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这样的内容繁难偏旧,远离了儿童的生活。设想这位先生带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去百草园观赏“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长吟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等百草园的动植物,然后再写它们,学生一定很感兴趣,一定学得很好。

三、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三――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

(一)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

丘吉尔对学校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做法感慨不已。幸运的是当时哈公学的校长威尔登博士“不以分数论英雄”,重视丘吉尔其他方面的不凡表现,依然让几乎交了白卷的丘吉尔在该校上学。是对学生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让英国历史上有了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篇4

文章编号:(2010)05―0073―04

在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所一流大学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是21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队。现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思路归纳并总结,希望对别的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我国近几年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国内几所一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2.对比分析法。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国内一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北京大学体育课的特色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变革中,北大体育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指导性文件,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在此背景下,北大体育教育率先提出了“完全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1.价值取向的个性化。

北大提出的“完全开放式”模式,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自觉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良好的体现。课程时间设置也是开放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体育课的时间。

2.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共性原本存在于个性之中。北大体育课程总体体现高等学校体育所要求的五个领域目标,这种共性目标的实施并不影响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其目标实现通过开展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得到全面发展。

3.开设小型化、课题化课程。

小型化和课题化课程是专门以某一个专题来解决特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北大开设了全校任选课,基本上是以小型化、课题化课程开设的,比如足球比赛指导与欣赏、网球运动与欣赏、体育综合素质训练等。小型化、课题化课程的开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更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4.体育协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体育协会是北大体育课程开放特征的重要体现,它完全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自觉参加,没有任何强制性。它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清华大学体育课改的创新

清华大学的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自主分层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新课程模式构建的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1.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是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发展。一方面坚持取消陈旧过时、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不认同、健身效益差和有悖于终身体育观)的课程和内容。设置那些内容新颖、符合实际、学生欢迎、又利于终身体育观确立的课程,同时能够展现清华大学师资优势、场地器材优势、教育理念的优势和体育传统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成功部分,特别是要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

2.处理好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尚处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即使是清华大学,学生入学时的体育水平也相差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体育基础打得并不扎实,更需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体育的基础性发展。为此,清华大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A、B、C三种类型的基础课。在实现个性化需求方面,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广泛地开设了40多个项目,活动内容也出现多样化、分层化。从体育模式构建来看,仍需要把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竞技和亚竞技的关系。

亚竞技是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开展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中,降低竞技技术的难度,降低运动负荷的难度,并进一步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愉悦身心,促进身体锻炼意识的形成,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体育课程中,包括“正规竞技”和“亚竞技”两大系列,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4.处理好运动实践与保健体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保健理论课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共开设16课时,列入必修的范围;三四年级开设单列的保健选修,供学生选择。但是在处理好运动实践和保健理论教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仍然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特征,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课程的预定目标。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有效地指导其他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过分强调体育课内教学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只通过每周一次课的体育教学来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提高运动技术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标的达成度并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无序性,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

对大学体育课程总体来讲,缺乏递进性和发展性,但对于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某一单项来讲,却具有很强的阶梯性。目前,多数学校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还按行政班方式授课,即使少数学校已采用了体育俱乐部形式授课,但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未能将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化、阶梯化,来引导鼓励学生在自己特长项目中得到递进和发展,使学生大学期间在1―2个运动项目中较系统地学习。最后两年下来,学的还是体育的初级技术,既满足不了学生对丰富运动文化的追求,也降低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地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整体优化。

(三)“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探索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据调查访问得知,有些学校已进行了一些实 验和尝试,但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片面追求在教师辅导下的课外锻炼,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锻炼的实施办法;场地条件制约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没有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管理办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只是限于几个项目和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师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教学质量不高等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谈体育课程改革是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各级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应努力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改革指导思想

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体育,对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课程的整合,构建具有地区、学校和教师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找到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定位,顺应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师生发展的需要。

(四)整体设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只有从整体上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处理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避免大、中、小学教学内容重复,才能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的整体连贯。

(五)开发体育校本文化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着手编写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应用,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健身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

(六)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逐渐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学的中心将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融洽、信任的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帮助,成为教学研究型的育人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七)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类资源,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加大校际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使体育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努力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八)制定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篇5

大学体育在综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承载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功能,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体育在教学改革中的贡献力,充分理解体育在高校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工程教育理念移植到体育教学上来,推进体育教学一体化改革。

1、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结构

在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启示和指导下,课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教学中采用教与学并重的教学结构,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建立大学体育同相关学科的联系,并给学生创造获取具体相关专业能力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处于开放式的、互动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和设计的体育内容,有利于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课下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对教学内容、学习活动等的设计加工,将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很大的自,又能保证其学习不会发生质的偏离,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或小团队的帮助来完成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2、构建积极参与的体育教学模式

从体育学科固有特性出发结合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需求,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体育活动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提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课堂外完成分是教师给学生团队提前布置的作业任务,利用网络资源和即时通讯工具指导学生理解作业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团队的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作业任务。课堂内完成部分是学生针对作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展示,教师根据操作的具体情况,给出中肯的评价,同时充分发挥争分抢分机制,鼓励学生团队进行各种尝试,恰当地点拨和指导或监督。总结部分由学生对团队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参照性的意见和建议。整个过程都由学生团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起指导、咨询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融入到体育学科中来,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个人与团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成果展示的形式完成作业任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培养。

3、运用工程教育的过程性培养策略

大学体育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开展的,老师首先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最后要采用易于学生知觉和理解的方式去教。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的操作优势,科学合理运用工程教育的过程性培养策略。

(1)团队创建策略,这一策略实现个人人际交往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是未来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团队概念构建有效学习团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学习任务选择时机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各团队通过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实现学生个体在学习群体中的意义建构,并通过有效的人际沟通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团队凝聚力,使学生养成大局意识。

(2)角色互换策略,这一策略实现体育知识技术和推理能力培养。继首次大学体育课后的每次课前要求全班学生在课外准备好下次课教学相关的同一组问题,在上课时老师随机选择或挑选一个学生,在整个队伍的前面把准备讲的问题讲出来。学生必须证明他们确实为准备讲这个问题作了努力,并且能够引导全班讨论得出答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扮演教师的角色,实现知识重构。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问题,提前布置作业,协助学生完成准备工作,营造积极、安全的讨论氛围,积极协助讲解的学生完成讲解任务,分享学生的理解能力,给出标准答案。

(3)知识创新策略,这一策略应用知识服务自己,实现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主题,在体育教学中引领学生运用积累的知识和体育技能来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并利用领域叠加法,通过查阅文献完成三个步骤的课程综合设计,实现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化。第一步骤: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境遇,基于选修的体育项目完成体育健身和职业保健方案的策划。第二步骤:自身专业知识在体育领域应用的文献综述。第三步骤: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应用的体育领域相关自命题项目设计与开发。

(4)自我展示策略,这一策略让学生体验到竞争以及自我存在和发展的价值,通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展示,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树立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4、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学生的道德品质纳入评价范围内,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进行评价。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强调学生的自评更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大学体育教育应顺应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行改革。体育教育在增强工程人才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工程素质是一种求新思变的精神品质,在体育教育上体现为培养非智力因素和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现体育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艺真.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4):137-140.

[2]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J].体育学刊,2006(2):5-71.

篇6

目前学校使用的英语试题基本上由教师自行设计。人们通常关注的是大型英语测试,如英语升学考试,教师自行设计的测试很少有人重视。事实上,能参加大型英语测试命题的老师为数极少,学生接触较多的还是平时的测试,所以平时教师自行设计的英语试题更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探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改革。顺应形势,对照“标准”,把握命题走势,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全面性、基础性、时效性、创新性等原则进行命题,探索学科知识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注意知识和技能综合灵活应用,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辍的追求和每一位命题者都在深度思考的问题。如何出好一张英语试卷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课标、基于教材、拓宽题材、针对实际,认真研制试卷,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估,有效地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同时尝试开放性试题,激励学生探索创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为其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让考试的反拨效应,对教与学能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

一、命题——坚持“科学性”和“严谨性”

科学严谨的试卷是一份上乘试卷的基本要求,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检测的结构要合理,检测的难度要恰当

要认真设计试卷的结构,尤其是隐藏在内的结构, 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难度结构。

目前中学大部分英语教师对现代英语测试的知识和技能十分缺乏。因此进行测试前,备课组全体教师应根据测试的范围和教学目标,共同商定检测内容,同时为了改变测试方面的随意性,用“双向细目表”规范测试,详细列出每次测试所要检测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中所列的知识点命题。这样才能使题型及试卷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一目了然。出试卷要根据实际情况, 如考试的目的,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的能力来正确地把握试卷的难度系数,确定检测内容。试卷应体现 7:2 :1 的尺度,初中整卷难度(正确答案率)不得低于 0.75 ,且在难度设置上有一定的梯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考生较容易进入最佳的考试状态并让所有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我们一定要明确平时的考试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淘汰和筛选的工具。试卷题量过大,难度过高,与教材的结合度不紧,会造成学生的成绩不好,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2. 检测内容要准确无误,科学严谨

检测的内容不能有错误,要认真考虑试题涉及的语言知识及其它方面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能出“模棱两可”的题,也不能只考虑到了语法上的准确性,而忽视了语用的可能性。例如:

The three months of spring in China are

.

A. December, January and February

B. March, April and May

C. January, February and March

D.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篇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10-0021-10

一、形成旅游学科共识的必要性与前提条件

对于任一学科而言,基础理论研究都是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艰深枯燥的事情,因而不少研究者对此往往采取回避态度。然而,如果说旅游领域的复杂问题没有定论,大家尚可用“学术界对某某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来自我安慰或推卸责任的话,那么,作为一个发展了数十年的学术领域,至今在最基本的问题――“旅游是什么”上仍未达成共识的话,则不但会贻笑于大方之家,还会连的底气都没有。国内学术界曾寄希望于西方学术界,然而从1995年开始,申葆嘉、谢彦君分别在其著述中提出,西方学术界虽然在某些领域研究上建树更为丰厚,但在旅游基础理论问题上也存在核心概念认知混乱、学科体系不健全现象。透过近年来大量被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旅游研究名著,以及张凌云对国外30种旅游定义的介绍,可见,这一判断并非言过其实。国外同行在基础理论方面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却无真正属于“旅游学”的系统研究,也缺少此方面的观点争鸣。那么,国内学术界是否可以取得突破?透过少数学者的长期努力,以及近期以《旅游学刊》为阵地兴起的关于旅游本质问题的探讨,笔者已经看到了突破的曙光。换言之,对于旅游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的认识,国内学者的探索已经接近“真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如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所说的“学科共识”,尤其是在旅游学科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上。

如何才能形成基本共识?笔者认为,在实践上需要学界领军人物在某个契机上的呼吁和行动,在理论上应该秉持兼容并蓄、补充融合的“共创”精神,而不必刻意追求自我的“独创性”和“差异性”。尽管目前大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若本着“求大同存小异,促学术共识形成”的出发点来进行商榷和辨析,共识必将大于歧见。库恩所说的按照一套共有的范式进行专业活动的“科学共同体”也有望在中国旅游界率先形成,并进而影响国际学术界。纳什(Nash)也曾指出:“一旦出现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物,就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理论或特别的方法论似乎不太可能。目前,最好的总体目标是对旅游现象能形成一些一致的观点”。有了这些一致的观点,才可以使学科内部或者学科之间的学者的研究融合起来。可能无法要求大家接受某一概念的某种语言表述方式为唯一方式,但在核心概念的理解上形成基本共识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本文无意于追求个人观点的创新,而是针对几大旅游概念问题做出一些梳理和综合性分析,希望在《旅游学刊》创刊25周年之际,以区区之力助推旅游学术界在基本概念共识方面起一点作用。论述中会涉及我国旅游学术界的一些知名学者的观点。笔者对他们所做的研究一直充满敬意,认为其不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学术研究的进步,也开启了包括本人在内的许多人的学术思维。本文的商榷纯属学术领域的探讨,谬误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旅游基本概念的争论焦点辨析

在中国旅游研究30年历程中,有关旅游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两次高峰(图1):第一次为1998~1999年,研究焦点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成框架和旅游研究对象等问题,少数关注旅游基本概念问题;第二次为2005~2010年,以对旅游本质问题的递进式阐述和争论性探讨为主,辅以旅游学科体系研究。从两波高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基础性而言,第二波关于旅游本质和旅游学基本概念问题的研究与争论,显然比第一波以旅游学科体系为重点的研究更有价值。道理很简单,假如学科的核心问题尚未确定,构建于其上的所谓学科体系也就如沙滩盖房,难以成型。因此,上一波已然开始并持续到这一波形成重点话题的旅游本质问题,虽然看起来非常基础和简单,却是至今未解的大难题。

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与对“旅游”和“旅游者”概念的界定分不开的,或者说,旅游的本质必然反映在对旅游内涵的表述(定义)中。因此,要形成旅游学科的共识,首先应该从如何给出一个最恰当的“旅游”定义的角度来探讨。对一个事物或现象下定义有不同的方式。从认识论角度看,定义是认识主体使用判断或命题的语言逻辑形式,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这个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的认识行为。能否描写出该认识对象的内涵,即其所有和仅有元素的共有特征,是区分定义优劣的最重要标志。从张凌云所列举的国外学者30种“旅游”的定义中,可发现其中许多定义采用的是非严谨性定义方法,确实难以让人准确判断旅游的核心内涵和共有特征。在对国外有关定义提出质疑的基础上,谢彦君和张凌云等人先后提出了自己对旅游概念的定义,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概念和本质问题的再度关注和深度探讨。对于国内外各种定义的主要分歧,王玉海从内涵差异角度做出了较好的分析,某些修正也有道理,但他对广义旅游的认知却与其对旅游本质的认识相违,仍然有必要进一步辨析。

在此,笔者将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旅游定义的主要分歧点及其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共识性内容。

第一层面分歧:旅游是指人的活动,还是人的活动所引发的现象和关系?

这一层面的分歧,是早期旅游研究者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分歧,歧义之大,不亚于申葆嘉先生所指的旅游“经济”属性论和“社会文化”属性论的差异。因为无论是将旅游视为经济现象,还是社会文化现象,都是将旅游看作一种由人的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相当于说“旅游=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影响”,也就是谢彦君所批评的“鸡=鸡+蛋”的逻辑谬误。其典型代表,就是瑞士学者亨齐克和克拉普夫(Hunziker&Krapf)在1942年所做的定义,以及在此基础上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简称“艾斯特”,AIEST)1981年接受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的旅行和短暂停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一定义所带来的弊端,谢彦君在《基础旅游学》第二、第三版中做了详细分析,认为它为旅游概念的泛化现象奠定了基础,使人们混淆了旅游与旅游学、旅游业的关系,

也使旅游的本质被遮盖。而对支持此类定义的4种理由的可靠性,王玉海又做了逐一分析,并予以否定。笔者认为,谢彦君、王玉海的这一分析已相当深入,结论是经得起科学和常识的双重检验的。事实上,依照张凌云、王玉海的列举和分析,在国际30种定义中,也以持“旅游是人(旅游者)的活动”的观点占多数;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也确定在这一前提下。而“现象总和”论最恰当的所指应该是“旅游现象”,或者“旅游学研究对象”。这一点,申先生的坚持是完全正确的。张凌云修正后的定义也做出了这种区分。

第二层面分歧:如何看待旅游的技术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官方定义和非官方定5C?

除了“艾斯特”定义,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游的定义也是被广泛引用的:“旅游是指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Tourismcomprises the activities of persons traveling to andstaying in places outside their usual environment for notmore than one consecutive year for leisure, businessand other purposes)”。这一定义在不同年代有不同语言表述版本,但总体差异不大。其核心目的,是要为全球统一确定旅游统计口径以衡量旅游业发展状况,尤其是确定“国际旅游者”的统计口径。因此,这种为了某种实际工作的操作便利,尤其是统计便利而界定的定义,被称为技术性定义。谢彦君认为,技术性定义无法反映旅游的本质,学术界长期应用旅游的技术性定义,导致人们变果为因,本末倒置,利用技术性定义对抗旅游和旅行的概念性定义而造成理论混乱,同时还有功利和泛化倾向。这一意见无疑是尖锐的。谢彦君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应由其目的决定,概念性定义才能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由于坚持从愉悦本质角度定义旅游、旅游者及旅游业,因此,他的观点也被称为“狭义旅游”论,有别于大多数概念以及官方所主张的广义旅游论。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技术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的作用?经过这几年旅游学术界的辨析,大多数人已认同“一个现象的本质应由其概念性定义而非技术性定义所界定”的观点,张凌云、王玉海的商榷文章中都提到这一点,张辉的《旅游经济论》也有这样的判断,澳大利亚知名学者利珀(Leiper)也持类似观点,认为WTO的技术性定义导致旅游者范围的扩大化,不但夸大了(国内)旅游者统计数据,也不符合人们对旅游和旅游者的一般性观念,并导致许多错误定义的出现。他还指出了国际组织统一制定“旅游者”定义的初衷与背景,归纳起来有三点:其一,之所以将各种目的的旅行者都视同旅游者纳入统计范畴,并不是说这些人都有完全相同的旅行目的,而是认为这些人即使没有游览行为,也要住宾馆、在餐馆或酒吧消费……因此,从消费模式(经济贡献)的角度看,他们与出于纯粹休闲目的的旅游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其二,这些以工作事务或个人事务为主要目的的人,可能在办事余暇会有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的行为;其三,制定定义的组织的兴趣点主要是旅游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流向企业的商业利益和流向政府和东道主的其他一些利益。这是利珀根据IUOTO(WTO的前身)1963年讨论旅游的技术性定义的原始记录和参加会议的官员讨论中发现的。因此,以旅行者为当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主要关注点的宽泛旅游者定义就这样被制定出来了,旅游者概念定义的扩大化和功利化倾向在国际旅游组织制定技术性概念之初就已蕴含在统计动机和统计操作便利化的双重需要中。后来的研究者往往不知道或者忘却了这一基本事实。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国际旅游组织是先确定“(国际)旅游者”定义,再确定“旅游”定义的,前者出现于1963年的国际旅行与旅游会议(罗马会议),后者出现于1991年的WTO会议。这与人们常规的先有“××”,后有“x×者”的认知规律也是相反的。因此,如果出于现实功利和操作的需要制定出的“旅游者”定义是扩大化的,那么依此而制定出的“旅游”定义的扩大化也是必然结果。

目前,支持WTO定义的几种理由是:其一,这是世界旅游组织代表官方所做的定义,且被许多国际机构采用,其权威性不言自明;其二,这一定义符合旅游统计的现实,因而是可行的;其三,这一定义为旅游业和旅游学研究构建了比较宽广的基础,应该坚持。一些论著中比较直接阐明了第一项理由。某些论著虽未言明理由,但也引用这一概念作为对旅游者定义的界定,也可归为此类。理由二和理由三很少直接被提出,较多体现在对狭义旅游定义的反对意见中。

对此三条理由中的第二个,用谢彦君的“倒果为因”说可以证明其不合理性和非科学性,本文不再重复;对于第三个理由,则可以看出以功利性动机为主导,以这样的出发点去界定一个产业或学科的核心内涵与外延,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并且难以为圈外人接受。至于第一个原因,也同样站不住脚。科学领域不能迷信权威,更不能迷信官方组织,尤其是当这些权威和官方组织仅因某种现实需要而提出观点时,不应该将其推广至其他领域。事实上,世界旅游组织并没有要求大家都将此定义用于所有领域,他们只是建议在“国际旅游者”统计方面统一采用这一标准。以探求真理为己任的专家学者,岂不是更没有理由盲目遵从官方机构的一家之言,何况这种技术性定义确实无法用于认识旅游的本质,也就无法代替旅游的概念性定义的作用。

第三层面分歧:旅游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具体由什么决定?

对于旅游本质问题,国外学者虽有涉及,但很少直接展开论述,有些包含在旅游定义的表述中,如在张凌云所列举的30个定义中,第8、第9、第12个定义属于从目的角度界定旅游。谢彦君是国内最早提出旅游本质问题的代表。他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应该由其目的决定。因此,他先后提出了旅游概念性定义的“审美一愉悦”说(1999)和“愉悦经历”说(2004),以及最新修正的“休闲体验”说(2010,2011)。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不同时期谢彦君对旅游定义的表述方式有所区别,但“愉悦”目的和“体验”特征是谢氏旅游概念一直强调的核心。国外少数论及旅游本质的文献也持这种态度,例如,利珀认为“旅游最好被定义为旅游者的理论和实践,这里的旅游者指为休闲、放松而离开家乡到其他地区或国家旅行的人”。伯卡特和梅特利克(Burkart&Medlik)也说,“多数旅游是消闲活动……而娱乐常常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范畴中,旅行目的(purpose of trip)一直是衡量旅游人数的一种重要分类统计指标,而以“放松”、“休闲”和“度假”

(1eisure,recreation&holidays)为目的的旅游者,一直是首要被统计对象,其数量占被统计的国际旅游者总量的50%~60%以上。国外文献一直称这部分旅游者为以愉悦(pleasure)为目的的旅行者,而且西方学术界对旅游行为和旅游现象所做研究的主体对象,也一直是这类纯粹旅游者。这或许可以证明谢彦君的“愉悦目的论”并非孤家寡言。

不过,张凌云、王玉海对“愉悦目的决定论”提出了质疑,主要理由可概括为两点:(1)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复杂多样,无法穷尽各类动机和目的;“愉悦”同样难以概括全部旅游行为目的,因此存在概念不周延问题。(2)定义一旦出现“反例”,就说明并未找出事物的本质。

对于这两点质疑,笔者认为有一定道理,但却不够充分,仍有商榷余地。对于他们所列举的两个反例――探险旅游和参观“万人坑”的旅游无法用“愉悦”目的来解释,笔者以为从美学角度看,悲壮美也是一种美;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心灵的洗礼和各种情感的释放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克服困难、自我挑战的探险旅游肯定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观看“万人坑”也能让人对屠杀者的罪行进行谴责,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进行反思,对人性的复杂、生命的脆弱生发感慨,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释放)和认知升华,无疑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至于应该如何看待“反例”,即证伪原则在科学理论界定中的作用也值得再商榷。波普尔(Popper)提出证伪理论,是强调应该用证伪主义而不是经验主义去验证科学理论,因为一切理论和原则都可以被证伪(“因为我们只需一个否定的例子,就可以整个理论”),不能被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反过来,经验虽然不是知识的来源和基础,但却是检验知识的标准,它可以证伪科学理论。因此,波普尔所强调的其实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进步需要一种批评性的结构,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证实,但却会被随时证伪。“我可能错了,你可能是对的,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可能离真理就更近一步”。因此,这里的以个例否定理论整体,并不是说这个理论一无是处,而是有待完善。这是从方法论角度上阐述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谁更适合用来判断科学理论,而不是对所有存在“反证”可能的科学理论的否定,否则,世界上就难以有那么多科学理论的诞生,因为包括相对论等理论日后都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反证。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王玉海的商榷文章,只是针对谢彦君的旧论。从表1列示的旅游定义可以看到,谢彦君和张凌云的观点都有一个自我演进和逐步提高过程,王玉海商榷之文中只注意到了张凌云的观点演进,却忽略了谢彦君自我修正的最新观点(而且谢的最新观点同样发表在《旅游学刊》上),这显然是一个不该有的疏漏,使其质疑的针对性存在一定程度不足。

那么,在质疑他人并做出修正后提出的观点是否更加周延,更接近科学理论的表述方式?理论上应该如此。从张凌云2009年的定义以及王玉海对张修正后的定义来看,它们与谢彦君2010年之前定义的显著差异是:(1)使用“非惯常环境”代替谢彦君定义中的“异地”。(2)直接提出“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旅游的本质,将以前谢在定义用词之外所强调的“体验”概念直接用于旅游定义表述中。(3)附加了旅游是“一种短暂生活方式”的界定。(4)王在张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闲暇时间”的界定。这几点差异所体现出的进步,或者说张凌云旅游定义的突出优点,在于将谢彦君一直强调的“体验”本质首次直接用在旅游定义表述语句中,避免了谢以前(2010年前)理论中对于旅游本质到底是“愉悦目的”还是“体验”的犹疑不定和双重认可。至于“非惯常环境”是否就一定比谢彦君所用的“异地”更为突出了“旅游本质”,笔者以为倒不见得。如果说“非惯常环境”可以同时指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也可以用定性代替定量的空间限定,那么“异地”一词也可以有此功能。“非惯常环境体验”与“异地体验”其实没有很大差异。相反,如果不对其体验目的或前提做出限定,非惯常环境体验同样可以指科考工作、求医治病、被押解等与旅游毫不相关的事情。这一点,王玉海已做分析,并因此给张先生的定义加上了“闲暇时间”的限定,这一修正是有必要的,否则,会有明显的周延性不足缺陷。至于张、王定义中普遍附加的“旅游是……一种短暂生活方式”的界定,笔者则认为不但没有必要,也不符合科学定义的表述方式。科学定义应该用全称判断表述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是××”,如果连续出现两个判断,那么这两个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还是从属?如果是从属关系,从定义本身的精确性和语言表述方式看,不但显得多余,还有经验主义的列举式思维之嫌;如果是并列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则显然欠妥。因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相当广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指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比如说饮食习惯、穿衣习惯、运动习惯)。以这种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来界定旅游,何以凸显其独有特质?因此,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些研究者近年来使用“生活方式(1ilestyle)一词来解释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需要,以此突出旅游在当代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前提是旅游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人们生活的必需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是可以的,但用它来解释旅游的本质特征,显然不符合人们的经验常识,其理论周延性也明显不足。“生存状态”同样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也会存在上述问题。

至于谢彦君定义在2010年后的自我修正,主要在增加“余暇”这一自由时间限定外,也直接使用了“异地体验”这一表现旅游核心特征的词语,并进一步将这种体验限定为“异地休闲体验”(或“以愉悦为目的的异地休闲体验”)。这一修正,显然与王玉海所修正的张凌云的旅游定义的前半句十分相近。略显不足的是这样两个小问题:第一,旅游本质到底是“体验+余暇+异地”,还是“愉悦+余暇+异地”,甚至是“愉悦、余暇、异地、暂时、休闲、体验”,作者在不同论著中所持观点不够一致,尚需明确;第二,人们这一前往异地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获得休闲体验,但最终是否“获得”了休闲体验,取决于旅游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因此,笔者以为在定义中说成“‘进行’一次休闲体验”会比“‘获得’一次休闲体验”更为客观、可靠。

故此,在借鉴和分析上述各位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应该这样来定义旅游:“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进行的一种休闲体验活动”。既点明了旅游是一种人的活动,更指明这是一种对异地(非惯常地)的休闲体验活动,“异地休闲体验”就是旅游的本质特征,它使旅游与其他休闲和旅行活动的特征明确区分开来,并且边界清晰,符合科学定义方

式,也符合人们的常识判断。旅游的这一概念性定义比人们的常识性判断,其实只多了“体验”这一体现旅游活动内在价值的抽象词语。其实,笔者理解一些学者所采用的现象学“悬搁”法,也是一个排除诸多附加要素,回归简单和常识的过程。至于是否可以使用另一些词语来表达,比如将“余暇”换成“闲暇时间”,“在”换成“对、到、去、前往”,“异地”换成“非惯常地”等词,笔者以为只要词义和语义基本不改变,并无不可。

至此,可以发现国内旅游学界已经在旅游本质问题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即“余暇+异地+休闲体验”三个要素加在一起,才是构成“旅游本质”的决定性要素,而不是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要素决定着旅游的本质,同时也不必再附加其他任何元素。如果考虑到休闲活动基本发生在闲暇时间内,也可以省略“余暇”,简要概括为“异地+休闲体验”两大要素。

第四层面分歧:旅游与“旅行”和“休闲”两大概念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狭义”旅游定义是否一定会带来弊端?

在旅游本质和范畴的理解上之所以容易出现分歧,除了主观动机、定义方式和学科背景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有意无意之间混淆了旅游与旅行、休闲和游憩这些近似但有区别的词语的关系造成的,这一点,在大陆汉语旅游界尤为严重,有必要再做梳理,否则仍将影响到对旅游内涵与外延共识的形成。

旅游与旅行的关系

这其实是一组容易辨析的关系,只需我们回归常识判断即可。在英语中,旅行(travel)是一个比旅游(tourism)出现更早、含义更广、义项更多的概念,前者除“旅行”之意外,还有“巡回推销、步行、行进、移动、交通流量、游记”等多种含义,查询任何一本英语词典都可以获知。因此,在词源、词义以及人们的常识中,都是“旅行”可以包含“旅游”,而不可能相反地“以小吃大”,因为旅游活动毕竟是各种旅行活动中的一种。汉语中也是如此。旅游是“既旅且游”,是以游览为目的的旅行,而非因此就可理解成旅游既包括旅行(各种)也包括游览。英语文献虽然也经常用travel一词表示我们理解中的旅游,但实际上一般会视不同情况分别使用travel、~aveler和tourist、tourism这些词语。比如,当指称我们认为的“商务旅游者”时,一般使用“businesstraveler”,该词的准确翻译应该是“商务旅行者”,事实上我们的酒店和航空接待业也称呼这类消费者为“商务客人”或“商务旅客”,但到了国内旅游统计和学术界,反而笼统称他们是“商务旅游者”。其他如“宗教旅游”、“探险旅游”等,在英文原文中也一般使用“××travel”,其准确称谓也应该是“宗教旅行”和“探险旅行”。总之,尽管部分旅行活动目前被统计在旅游范畴中(原因如前所述),但旅行仍是与旅游并列存在且外延更广的概念,否则那个宣称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产业的机构――WTTC(World Travel&Tourism Council,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的名称中就不会将两个“T”字并列并以第一个“T”指称“Travel”(旅行)了。遗憾的是,由于汉语界过度将“旅游”概念扩大化,导致近几年一些著名译著和论著都误将该机构的简称译成“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颠倒了两个“T”的所指顺序。甚至将查德维克(Chadwick)的明确表示广义“旅行者”(与“居民”相对)和狭义“旅游者”(与其他目的“旅行者”相对)的单词互调错译,直接造成两词概念内涵与范畴的混淆和误解。这些错误的造成,是与我国长期以来混淆“旅行(travel)”与“旅游(toufism)”的关系,并认为旅游大于或优先于旅行的错误思维造成的,今后应该回归正确理解和翻译轨道。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类似错误也应该避免,比如不必将“tourist arrivals”和“visitor”一律译成“游客”,可视上下文译成“到访者”或“访客”。因为这些为了事务性需要而外出旅行的人,即使办事之余发生了伴随性或继发性旅游行为,准确来说也只能称他们为“准旅游者”;而那些完全没有旅游活动安排与可能的旅行者,则只能是一般的“visitor”(访客),他们并无旅游行为,只是被我们的旅游部门视为与旅游者有“类似消费行为”的人而一并被统计在旅游数据中而已。因此,世界旅游组织目前所采用的统计口径,是宽口径统计法。

旅游与休闲的关系

我国学者从2006年开始关注休闲与旅游的关系,比西方学者的讨论晚了20多年。观点差异聚焦于:(1)leisure、recreation的汉语翻译问题。(2)休闲与旅游的外延范畴和边界关系问题。(3)休闲与旅游的一致性与差异性问题。第一、第二个问题我国学者关注更多,第三个问题外国学者关注更多。

先看第一个问题。汉语“休闲”到底对应的是“leisure”还是“recreation”,或者说“leisure”是否只能译成“休闲”,而“recreation”又该译成什么最为恰当,目前仍存在不同看法和做法”。从语义角度看,英语leisure的基本含义是“空闲时间,有空的”,因此,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翻译的文献较多将其译为“闲暇”或“有闲的”类似词语;但到了马惠娣组织翻译的《休闲研究译丛》时,“leisure”开始被译为“休闲”。鉴于该套丛书对中国休闲学术界有重大影响,此后这种对译关系被普遍采用。因此,尽管“闲暇”确实是leisure的主要含义之一,但因并非该词全部含义,而“休闲”是一个包容性和词性特征更大的词,因此多数情况下将“leisure”译成“休闲”是可以接受的,否则西方学术界普遍认同的leisure具有时间、心态、活动等多重含义的观点就无法成立。况且,该词也已经被当下中国人接受,有学者已将该词的汉语语义与文化内涵传递到国际著名休闲学术刊物上。只是需要视不同语境分别将其译为“闲暇时间”、“休闲活动”、“悠然”或者笼统的大“休闲”即可。而“recreation”一词的翻译更为复杂,目前有“娱乐”、“游憩”、“休闲(活动)”、“娱憩”、“消遣”等多种译法,这些译法均有合理之处,但确实无一词可以完整体现recreation之“身体或精神的放松、感到愉悦,使活力再现”的含义。“娱憩”从词义上看可能更佳,但目前接受这个新词的人还较少;地理学背景的人爱用“游憩”对译,而其他背景的人多采用“娱乐”对译。到底哪个词最后被普遍接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或其他高人的点拨。

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内涵与外延关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

第二个问题,涉及对休闲概念和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问题。对于休闲(1eisure)的定义,国外学术界似乎也同样未有定论,有些采用综合定义,有些分别定义。但普遍认为它包含了多层含义,因此,一般人都跟随卡普兰(Kaplan)采用综合定义

方式,从时间/功能/内容/心理状态多个方面去界定“休闲”:“休闲……包括一个人在其经济自由时间内所进行的自主性活动或体验,这种活动被当事人认为是休闲的,给人精神上的期盼或事后的回忆是愉悦的,让人无意识中投入了全部注意力和热情……”戈比(Godbey)的定义是:“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尽管定义方式不同,但大家普遍认可休闲(1eisure)至少包含“时间、活动、心态”三重含义(即闲暇时间、休闲活动、悠闲心态),分歧只在第四重含义的理解上(有些认为是特征,有些认为是功能或制度)。因此,“休闲”一词从活动层面理解既包括闲暇时间,也包括人们在闲暇时间所做的任何令人感到放松的、愉悦的活动,不论是在本地还是异地。在“活动”含义层面,所有的“休闲活动(leisureactivity)”也可以用recreation来表示。人们前往异地进行旅游,显然也应该属于leisure和recreation范畴。因此,旅游与旅行、休闲和娱憩四者的关系,可以从图2清晰地看出。

其实,休闲与旅游边界关系的更大困扰,并非在理论上,而是在现实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方面。这就是第三个问题:休闲与旅游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何在?维尔(Veal)分析认为,由于人们一般将旅游现象看做一个产业,而将休闲服务看做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所以导致这两个领域中出现了各自设立的公共机构,各自独立的产业,以及研究领域和课程设置的自成体系。还有一个原因是:休闲的主体活动是在日常生活所在地发生的,而旅游是离开日常环境所在地进行的,因此地域差异被看成是旅游与休闲的另一大差异。这也导致休闲只是人们在本地的娱憩活动的狭义休闲概念的产生。但是,旅游与休闲在许多方面其实是重合的:许多景点是公共休闲设施,而度假其实是占用人们闲暇时间最多的活动。此外,从人们行为的动机和心理来看,从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和规划来看,乃至研究方法上看,休闲与旅游都高度一致。因此,近年来学术界许多人开始研究二者的交叉问题,并呼吁多关注旅游与休闲的共同性。从大多国外休闲和旅游学者的观点来看,主张旅游是休闲活动一部分的“广义”休闲观的人占多数。但这并不等于说休闲与旅游二者可以完全合并,甚至以旅游替代休闲。因为休闲毕竟还有哲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层面的价值与含义,涉及基本人权问题,而旅游远远没有休闲对于个人和社会来得重要。当下中国由于产业发展时序、社会环境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休闲”概念和产业属于无人认领的“野生大蛋糕”,旅游部门和研究界有很强的动力和实力去切这块蛋糕,这未尝不可,旅游界确实应该多关注旅游中的休闲价值和休闲活动业态,但再扩张也不可能将所有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游戏娱乐项目都全部纳入“旅游”的名下。因此,产业界和研究上的交融不等于概念上的混淆,希望未来不要在理论和现实中出现“以旅游指代所有休闲”的新扭曲现象@。否则,旅游学术界的混乱仍将无尽头。

关于狭义旅游定义是否会带来弊端,有必要坦率做出辨析。目前,许多人反对狭义旅游定义和概念性定义的理由,主要是担心狭义旅游定义有可能带来旅游业范围缩小、统计数字减少或学科覆盖面过窄的不利结果,主要体现为一种利益得失上的担忧。笔者以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个产业的地位,如果仅仅靠一部分多算出来的统计数字赢得地位,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旅游业的地位恰恰是由那部分真正以休闲/娱乐/度假为目的的“纯旅游”需求确立的,而不是其他。不真实的数字其实也是无法赢得人们尊重和统计部门的信任的。当今各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之所以难以取得圈外部门和人士的完全认可,恰恰在于所统计的对象边界不够清晰,是包含了“准游客”和“一般访客”在内的大口径旅游数字,这或许也是一些地方采用卫星账户法统计旅游业数据,其结果往往难以超出传统统计数据的内在原因。至于那些“准旅游者”和“一般访客”的被统计,我们一方面要承认这些人确实是宾馆等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要承认确实存在统计操作上的一系列排除困难(比如按目前的统计方法,难以确定事务型到访者是否一定没有旅游行为)因而采取了“宁可错计一千,不可漏掉一个”的全计入方式。今后如果对统计方式做出改革,比如卫星账户法或事后(离境)统计法,就可能使旅游数据更加准确。

至于旅游学科地位和覆盖面,同样也由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来决定,完全不会因为狭义定义而对其产生任何制约。相反,从学术角度而言,必须采用一种严谨的定义才能真正找出本学科的核心问题,确立本学科的地位。让旅游统计界定与旅游本质界定保持在同一个认知范畴和口径下,其实只有助益而无贬损。

三、结论和讨论

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旅游本质认识、旅游内涵与外延、旅游定义表述方式的各种分歧和交融点,本文认为,中国旅游学界可以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基本确立如下5方面的共识:

1 旅游是指人的活动,而不是这一活动所引发的社会经济现象总和。

2 旅游的本质应该由其概念性定义而非技术性定义所界定。

3 旅游的本质由“余暇+异地+休闲体验”三者共同决定,缺一不可。旅游定义的表述也应该反映这三个本质性特征。

篇8

一、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育过分重视体能,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而人的体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不重视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很少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结果造成学生对体育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课程标准》把与教学过程相关的态度、行为放到了突出地位,把学生真正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体验,感知动作,明白如何在生活和锻炼中应用所学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体育不仅仅是体能的训练,它也是一种脑力的活动,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在一定思维指导下的自觉活动。按照这种理念,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过程中参与、体验、学习,发展自己对体育课的情感,从而热爱体育课。

二、由重知识技能向重发展转变

在学习的目的上,传统教学以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的,只重视知识、动作、技术的教学,忽略了人的发展。《课程标准》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以增强体能、培养兴趣、形成品质、提高责任感和发扬体育精神等为目的,以人为本,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既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观点变过去“教教材”为“用教材”,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材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在忽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自然就形成了“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的观念。教师常常不是为学生而教,而是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教。在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来定学,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然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课程标准》从教向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学会锻炼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由学向差异教学转变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统一要求的方式实施教学,而人的实际差异性决定了这种教育的非科学性。在无差别教学中,教师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统一标准,使一些学生不费力就可以达到教学的要求,而另一些学生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学要求。这种简单化的教学,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五、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书本和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评判的标准,学生只能照单接收,不能有自己的创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标准》的显著特征,它要求学生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发现、探索和研究,以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体育学习实践中应该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不自觉中,“健康第一”这个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识。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成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各种良好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更要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自身富有教学艺术的手段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帮助他们强健身体、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坚持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科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没兴趣,学生学无乐趣。而新课程则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改变那种只重技术教学和体质训练,而忽略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片面课堂教学论。课堂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做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有心人,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还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模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展课程学习的过程。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要能蹲下来看学生,要想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体育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体育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外在因素较差,而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能很出色。体育教师要能欣赏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对那些体育基础较差或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要发动大家关心他们,避免在竞赛、游戏时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只要得法,人人成才。“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但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区别于过去只注重身体的发展而忽视适应社会环境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客观实际。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与掌握,并创造性地处理和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儿童喜欢的反映时代特征并贴近他们生活的教学方式,力争教学方法游戏化,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篇1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但是,当前很多课堂教学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俏,但缺乏有效性。本文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语言实践来源

教师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由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实现有效教学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现代化学习手段和工具表现手法多样,各类学习手段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国际互联网、多媒体课件、录像带、投影仪、电视、电影,各种学习资料层出不穷。这些可以通过不同表现手法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加大学习的可接受度,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究竟哪些手段最适合我们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有个明确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的是与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学习手段,那么就能使自己获取信息的过程变得愉快而迅速,学习效率的提高就不言而喻。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自尊心很强,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渴望教师、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能多给他们一点鼓励和信任,其实这种鼓励和信任也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活动进行。譬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再想想或降低问题的难度,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时,哪怕是不完整的回答,教师也应及时加以表扬。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位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教师总能很好地利用语言这一武器使学生与自己在心灵上进行非常好的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批改鼓励学生。譬如,教师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时,除了细心修正他们的错误外,在作业的批语中写一两句鼓励性的语句,如“If you are more careful, you are sure to become an excellent student!”对书写较差的学生,可以写上:“If you insist on practicing handwriting for a time, your handwriting can be improved a lot.”只要学生得到教师的激励,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就会很快建立起来,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就得到了落实。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具体的活动范例:

(一)单词活动教学

单词教学中采用了“单词大记忆”“单词猜猜猜”等活动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首先,教师把全班学生按英语成绩分成六个小组,然后给学生布置记忆任务,等待学生准备就绪,大屏幕给出单词的英语或汉语,抽取每组同标号同学进行限时2分钟翻译,以最终翻译词数最多的小组获胜。教师可以分期分批依次抽取参赛者,从而广泛调动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还有一种方法是模仿中央电视台“三星智力快车”栏目,即在分组的情况下,A组抽取一名学生站到前排,背对显示单词的大屏幕,2分钟倒计时开始,大屏幕给出单词,本组其他同学用英语解释该词,但须注意不能用汉语、手势,不能出现该单词,猜出得分,最终猜对单词最多的小组获胜,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小奖品。

(二)词汇教学

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应用活动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every+基数词+复数名词=every+序数词+单数名词”这一语言点时,教师先告知学生:every four years=every fourth year(每四年),every two days=every second day=every other day(每隔一年)。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说来的做出动作,教师说:“Stand every three lines.”(掌握该知识的学生应每隔两行站起)。教师说:“Stand every other row.”(掌握该知识的学生应每隔一排站起。)

(三)语法教学

在讲解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时,教师在精讲、练习的基础上运用活动教学,尝试让学生表演下列句子,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He or she stood by the window,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2.He or she sat on the desk, reading a book.

3.He or she threw a piece of chalk on the floor, breaking it into pieces.

4.They came across the room, talking and laughing.

5.He or she walked up to me, saying that he or she had met me somewhere before.

虚拟语气的教学中,练习部分可采取给出if条件句,而任由学生填主句的活动方式。如,If I had one million dollars...If I could go to Paris next week...If you came to my home...If I were a genius...If I were a famous singer...If I were a famous writer...If I should buy you an expensive gift...

篇11

1 对体育与健康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喜欢尽情 释放,但是他们却厌烦枯燥的跑跳,厌烦技术动作的约束。

面对出现的“散点”、“自由活动”、“休闲体育”所谓自主学习“放羊式”教学,几个学生围坐在操场上,手里拿着体育教科书讨论便是探究学习等五花八门的体育课形式应运而生。体育教师必须冷静下来,反复告诫自己不能跟风,“心静是一种智慧”,必须静下来进行理性的思考。

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坚持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主线,坚持育体与育人相融合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再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体能、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自己走出了困惑与迷茫,坚守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理解。思考与探索多样、适切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愈来愈感到自己肩负伟大的使命。体育教能够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技能;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的兴趣;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体育精神并影响其一生。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名能够读懂体育、读懂学生、读懂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来实现。真是自己对教师职业使命有了深刻的理解,才使自己更加热爱体育教学。不敢轻视自己的学科教学,不敢怠慢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内心感到体育教师职业的伟大。将体育教学作为事业来做,认准自己一生为一件事而来,在体育教学中享受着幸福与快乐。

3 在转变教学行为中提升专业技能

关注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体现了教育的激励与唤醒的作用。如何激励与唤醒学生?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发现学生的进步幅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幅度并给与适当的评价,确保学生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的朝着真确的学习之路走下去。

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幅度,让教师的关爱成为学习的动力

关注“学困生”是大爱教育思想观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观察他们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境况;通过留意他们完成运动技能的情况,帮助与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通过关注他们的进步幅度,及时的对他们进行表扬与激励,激励他们更积极的参与到练习中,避免他们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陪练者。要想做到这点,教师的目光应多放到他们身上,即使不能用语言进行表扬,也需要教师用眼神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师关注“优秀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他们实现超越自我,完成发展性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安排他们帮助和指导其他学生,让他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

教师关注“典型生”的进步幅度是为了促进绝大部分学生更好地发展。“典型生”是大部分学生的代表,教师对“典型生”的关注是给这部分学生找榜样。通过同质榜样的作用,激励大部分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与激励。但是教师的评价与激励不能廉价,不能只是夸奖。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度评价。适度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与唤醒的作用,适度的评价体现为评价适时、评价适当。为了实现适度的评价,教师要具有极强的洞察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进步度。当学生通过努力完成所学的动做时,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给学生力量与自信,是学生挑战更高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在挑战更高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指出学生在完成动作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将要努力的方向,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篇12

新课标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从世界教育改革的情况来看,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其共性特点是强调人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方面尤为重要,没有强健的身体就会一事无成。这里就足以看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也不是以课本内容为主的授课模式了,而是将学习融入活动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要很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变初中体育的现状,构建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教学依旧按传统模式进行。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更没有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

2.教材对体育技能培养的内容较多,忽视了对学生热情的培养。体育课的教学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某些项目,掌握某些技能,进行一些机械的训练,学生往往感觉很乏味。

3.教师在课堂上以统一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4.体育教学标准“同一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不均衡,学生的体质、技能差异很大。而我们的体育教学却是同一个标准,在同一堂课上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却“吃不了”,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5.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不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统一标准的考核面前,对于身体素质和技能好的学生来说,觉得太轻松。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技能不好的学生只能使他们见体育课生畏。

二、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1.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认识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认识为什么把原来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要确立健康第一、素质为先的体育教育新理念,按照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其复杂性,要在理念上、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法上加以变革,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检查和监督落实新标准的实施情况,指导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严格要求学校按规定开足体育课的课时,确保学校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体育课教师都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首先,要学生明确一节课的要求,老师讲完理论就进行一番示范,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讲解、示范完成练习,导致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做一下,有的不愿意做,这样的学习效果差距较大。新课程标准的体育课应该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胸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初中可以在基础体育授课的前提下,设置体育兴趣班,根据学校条件,将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填报志愿进行分组教学。这样的教学组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