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4:5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境卫生学
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1301班
教材版本
《环境卫生学》(第8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授课章节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
熟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类型、作用特征及作用机理;
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内容
1、 人类的环境(20min)
2、 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15min)
3、 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15min)
4、 自然环境与健康(20min)
5、 环境污染与健康(30min)
6、 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20min)
7、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20min)
8、 健康危险度评价(20min)
教学重点
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教学难点
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后作业
1、 如何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2、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有哪些影响?
参考资料
《环境卫生学》 杨克敌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环境健康学》 郭新彪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网络素材与文献
一、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材料又称生态建材,是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90年代对绿色建材的发展、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思路逐渐明确,制定出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方法,并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积极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建材新产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处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的污染程度又处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列。我国在1992年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环保总局正在抓环境标志产品及认证工作。目前住宅室内装修,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某些装修材料的危害性也有说法,如花岗石衰变会产生氡气,人长期处在高浓度的氡气环境中会有致癌的危险;涂料所用成膜助剂主要是毒性较大的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和苯甲醇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等等。这些说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
二、绿色建材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一)绿色建材的分类
传统天然材料及大多数人造新材料均属于“绿色建材”的范畴。“健康材料”的概念系指具有特定的环保功能和有益于健康功能的材料,可具有空气净化、抗菌、防霉功能或电化学效应、红外幅射效应、超声和电场效应等。“绿色建材”主要针对地球环境负荷,而“保健材料”是指直接与健康有关的居室内小环境,也有人把二者总称为“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是指气、水、地球环境及光和热等自然条件之外,微生物、动植物等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材料”分为如下几种:
1.气环境材料-净化空气材料
2.水环境材料-净化水材料
3.地环境材料-改良土地、利用废渣
4.循环材料-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
5.保健环境材料
(二)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现代与长远的结合。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总之,建材工业的发展、绿色化进程,不但关系到建材工业目前的发展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和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是一件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大事。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促进各种绿色建材的发展,以绿色建材建造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和室内环境,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三、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
人类不断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后,地球上的资源必然越来越少,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为了地球生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由一味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积极地寻找新资源的同时,目前最紧迫的应是考虑合理配置地球上的现有资源和再生循环利用问题,走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不致危害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到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结合。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0 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作为传输、分配和交换电能的主要通道,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客观原因,输电线路经常遭受到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气或自然界盐碱、粉尘的污染。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积累在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层的电阻很大,对电网运行不会造成威胁。但是,每当遇到潮湿气候,污秽层被湿润之后,就极有可能发生污秽闪络(简称污闪),尤其是当设计泄露比距不够或采用的绝缘子不能满足污秽要求时,污闪就必然会出现。因此,如何预防发生大面积污闪事故,已经成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下面首先介绍绝缘子的基本特征,然后再阐述污闪的基本机理,最后提出预防污闪事故的应对措施。
1 绝缘子基本特征
1.1 盘型绝缘子
盘型绝缘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气候性、耐热性和组装灵活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各个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盘型瓷质和钢化玻璃绝缘子均属于可击穿型,在受冲击电压作用或在发生污闪时,容易使单片绝缘子顶端被击穿。瓷质和钢化玻璃就其本身并不易老化,问题出在它的整体帽脚型结构上,这种结构使较高的场强位于绝缘子内部,从而加速了绝缘子劣化。
对于瓷质绝缘子,老化的结果是将产生低值瓷绝缘子,若剔除漏检,在遭受雷击闪络时(或污闪时),由于较高的雷电流和随后的工频续流(或短路电流),可能会使该老化绝缘子头部因瞬间聚热而发生爆炸,造成绝缘子断串事故。
1.2 长棒型绝缘子
1.2.1 长棒型瓷质绝缘子
长棒型瓷质绝缘子是在总结悬式瓷质绝缘子优缺点基础上,由双层伞实心绝缘子发展而来,继承了瓷质的电稳定性,消除了盘型悬式瓷质绝缘子头部击穿距离远小于空气闪络距离的缺点,同时也改变了头部应力复杂的帽脚式结构。
长棒型瓷质绝缘子具有良好的耐污性能,这是因为长棒型瓷质绝缘子伞盘间无金具连接,相比盘型绝缘子串,在绝缘部分等长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约20%的爬距;在同等长度和同样污秽条件下长棒型瓷质绝缘子的介电强度比帽脚式玻璃绝缘子要高出10%~25%,故伞裙可做得小些。由于长棒型瓷质绝缘子结构伞盘无下棱,伞盘与伞盘间的芯棒本身就是绝缘体,瓷芯和相对较小的开放式无棱伞裙,比瓷或玻璃盘型绝缘子有更好的自洁性能,因此与盘型绝缘子串相比较,其性能更加优越。
1.2.2 长棒型合成绝缘子
超高压线路悬垂采用合成绝缘子串,耐张采用长棒型瓷质绝缘子串相组合,是今后值得推荐的方案,并可为状态检修、状态运行、减员增效创造条件,对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硅橡胶复合绝缘结构改变了传统以瓷为主的外绝缘结构,为高压输变电设备开拓了新的技术领域。合成绝缘子是有机硅橡胶材料复合制成的高电压绝缘子,由环氧玻璃纤维棒制成芯棒和以硅橡胶为基本绝缘体构成。环氧玻璃纤维棒抗张强度相当高,硅橡胶绝缘伞裙具有良好的耐污闪性能,所以采用合成绝缘子是线路防污闪的有较措施。
2 污闪的概念
绝缘子污闪实质上是一种热击穿过程,系绝缘子表面存留的污秽导致绝缘子闪络现象。即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之下,大量导电介质和尘埃微粒造成的输电线路接地故障。
污闪的三要素是:污源、雾与雨、工频电压。污闪的机理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绝缘子表面积污、绝缘子表面污层受潮、局部放电使表面干带形成、电弧形成等导致绝缘子表面发生闪络。
绝缘子污闪的具体过程如下:附着在绝缘子表面污秽层中有非导体成分和导体成分,在周围环境潮湿的条件下,污秽层中的非导体部分吸收水分,电解质成分开始分解成阴阳离子。随着离子运动的加强,电场强度增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导体中的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又促使电场强度增强,最终加大了泄露电流。当泄露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绝缘就会被击穿,从而发生闪络接地故障。
3 发生污闪的原因
一般地,导致污闪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3.1 空气湿度较大
在空气湿度较大而且无风或只有微风的自然条件下,绝缘子的绝缘水平明显降低,表面的泄露电流急剧增大。此时,污闪是引起故障的主要因素。
3.2 泄露比距偏小
绝缘子的泄漏距离,又称爬距,是指正常承受运行电压的两极间沿绝缘子外表面轮廓的最短距离。外绝缘的泄漏比值,又称单位调爬,即外绝缘的泄漏距离与系统额定电压之比。
在计算泄露比距时,系统额定电压与实际运行电压存在一定差距。一般的,在污闪易发季节,系统电压高出额定电压的10%左右,也就是说,计算的泄露比距比实际低10%左右,故而污闪必然会出现。
3.3 绝缘子不能满足污秽要求
通常,我们采用普通绝缘子和防污绝缘子。这两种绝缘子的耐压层,只有几片或十几片水泥浇注层厚度,一旦出现零值绝缘子,耐压水平就会降低,从而影响泄露电流的变化,导致污闪出现。
3.4 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石油、化工、冶金、煤矿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其排放的污染物日益增多,致使输电线路周边的环境污染日趋恶化。
3.5 污秽资料不够准确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输电线路的污染区划分却不能跟上客观环境的变化,致使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确定污秽区等级程度。
4 绝缘子预防污闪的预防措施
4.1 在线路设计阶段,未雨绸缪,提前采取对策措施
4.1.1 线路路径避开污秽区
在保证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条件下,设计选定的线路路径应尽量避开污秽等级高的化工厂、发电厂、冶金厂、煤矿等。
对于不可避开的铁路、通讯设施、炼油厂等,应该事先与所属单位取得联系。收集沿线现有及拟建的铁道、通信信号等设施资料,掌握石油化工、制药等企业排出的水、气、灰等污秽程度和扩散范围以及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程度。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掌握线路沿线的环境资料,为划分污秽等级和计算泄露比距做准备。
一、新型城镇化的慨念与特征
我国过去六年城镇化水平分别为12.84%、17.58%、20.43%、25.84%、35.39%和49.68%,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且是高质量的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是粗放式、低水平,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城镇化。
对此,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以人为本以及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以及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坚持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主要新在以下方面:(1)把生态文明和节约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社会服务设施和能力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旅游型、文化型等新型城市。(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引入到城镇化中,走智慧城市道路。(4)农村人口转移出去,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和现代化,并不断优化产业升级。坚持以人为本,并提高农业的效率,优化产能。
保险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个目标,单靠某一方面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体力量支持,更需要保险业的大力支持。
(一)加大养老院的投资,让老人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
随着这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与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已经开始逐渐迈向人口老年化,老年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将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他们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养老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它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餐饮物质生活、医疗保健服务保障、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养老院主要分为敬老院、托老所、护理院、老年公寓、养生养老院。
这几年,我国大城市的养老院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养老院建设程度还比较低,在政府政策下,寿险公司可逐渐加大养老保险与养老院的投资。
(二)提高农业保险的品种、区域覆盖面,并加大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农业保险是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性。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相对于美、日等国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应提高农业保险的品种、区域覆盖面,加大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
(三)充分利用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或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投资于新型城镇化中
保险公司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投资与银行存款总额达6,7万亿人民币,资金是相当充裕的。在国家限制与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等投资项目下,可以放宽保险资金对这些项目的投资。保险资金投资形式主要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于城镇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项目,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可加大投资与扩展投资项目。保险资金可以间接通过债券、股票等市场投资于城镇化项目中。对此,也要控制好风险。首先,综合考虑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确定投资范围。然后,保险公司审慎进行投资范围与项目,严格控制风险。最后,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加强对这些投资项目的监管,尤其是风险控制。
(四)提高社保保障程度,尤其,让走进新型城镇化的村民享受到真正的城镇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是以养老、医疗为主,对人民的基本生活的保障。它的保障程度不高,只是一种基本生活的保障,可通过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提高对人们保障程度。
在新型城镇化中,地域达到了城镇化,村民表面上达到了城镇化,但这些村民却未真正享受到城镇人民的待遇与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要让这些村民享受到真正的城镇社会保障。
(五)探索性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们是以资源与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近两年,我国的空气和水污染很严重,污染已经是很严峻的社会性问题了。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仍在实践探索中。在政府的引导下,保险公司可开发各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比如油污责任险、泄露污染责任险及空气污染等保险,一方面可让他人财产与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可让公司帮污染责任风险转移出去。
参考文献
[1]叶连松,靳新彬.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辜胜阻,李睿.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2013(04).
[3]贾康,刘薇.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J].中国金融,2013(04).
[4]唐敏. 把脉新型城镇化战略[J].瞭望,2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