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霸凌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4-01-03 14:39: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场霸凌的表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场霸凌的表现

篇1

男同事老马和老牛曾经讨论过孩子被欺负的事儿。老马的儿子小马上幼儿园大班,刚入学时被同学欺负。妈妈告诉他,要跟同学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再向老师反映,让老师协调解决。结果有一天小马头上被同学打出一个包。老马没多说,自此每天拿出半个小时跟儿子玩摔跤,辗转腾挪间小马身手利落,等到刚满四岁,就被送去学跆拳道,至今成绩斐然。

老牛的儿子小牛刚刚升幼儿园。班上共有九个孩子,上学第一周,每天都有小朋友被同一个小霸王欺负哭。小牛回来讲给爸妈听,老牛就直接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欺负小朋友。但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不能哭,还要把对方打到哭为止。终于有一天,小霸王在课间操时骚扰小牛,小牛真的绷着脸把对方追打到哭。搞定后,小牛还不忘了回到队伍里继续做操,被老师评价为“十分乖巧”。

老马和老牛对儿子的表现都颇为欣慰。倒是旁听的女同事悲愤起来:“我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教给宝宝真善美,读那么多绘本,讲那么多床头故事,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竟然是以暴制暴?”

这实际上是个普遍存在的矛盾。社会价值观处于嬗变期,教育理念也相应迥异。有人崇尚丛林法则,物竞天择,有人推崇有教无类,温良恭俭让;在不同教育专家的教导中,家长们开始走折衷路线:一边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教孩子读《三字经》背《弟子规》,在国学班里学习“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一边给孩子报名武术拳击跆拳道。据城市各类跆拳道培训班的最主要成员为青少年,家长们的想法大多一致:挥霍孩子用不完的精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时,跆拳道服加身,对欺负人的坏孩子是种震慑。

家长们都为自己的孩子留了一手:他们愿意倾尽全力将孩子培养成绅士淑女,但万一有人不按套路出牌,小公举们也不至于受欺负。

“故意的达尔文主义”

2016年全英霸凌调查显示,肢体霸凌高频发生的状况远低于言语霸凌和关系霸凌(孤立)。关系霸凌如孤立、背后污蔑等,是霸凌中最常见却最不易察觉的部分,也是“打回去”最无效的状况:如果一群人孤立你,被人背后使绊子,甚至不知道是谁,该打谁呢?更何况“打回去”在肢体霸凌中都未必百分之百奏效:如果被一群人围攻呢?连带被恶作剧呢?应该打哪个?还是都打?要拳头硬到什么程度,才能永葆安全呢?

我们并不能否认打回去在有限场合的有效性,它也可以是个好的开始。但打回去作为一个好开始的前提,是告诉孩子这是伸张自己不满的途径。以暴制暴是“为自己站出来”这一核心原则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出发点和根本原则。

用以暴制暴的原则教孩子打回去,也许能缓解当时的危机。但当孩子快速度过了3、5岁的年纪,此时大多霸凌还是单个熊孩子推搡别人的形式,而孩子只学会了“打回去”,却并不知道起效的根本原因是伸张了自身的不满,这样的孩子能不能处理之后可能来袭的言语霸凌、孤立、恶作剧等更多形式的霸凌?对确实不爱正面冲突,不擅长打架,或身体比较弱的孩子,一味让ta在口头或言语上反击是不是会加强孩子的挫败感?爸妈出头帮打的话又能帮到什么时候?将来进入职场,还可能有职场霸凌,无良老板、上司、合作人故意设合同陷阱、出言侮辱,能一一武力打回去吗?值得吗?

“伸张弱者的反抗权”这句话,在崇拜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自己所处世界遵守丛林法则的观点看来,大概是无稽之谈。然而另一个事实是:声称丛林法则强者胜的人,恰恰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所谓金字塔尖的人。

这是一种“故意的达尔文主义”:过分强调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却并没有对后进者进行督促和提升,而是单纯地让他们感到羞耻。

提供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制定保障弱者权益的规则

挪威著名心理学家Dan Olweus和他的团队提供了一些针对校园霸凌行为应对措施。

父母和学校联动: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所遭遇的霸凌行为,而校方也时常遗漏明显的事实。父母与学校教师联动的目的,在于信息互换。更全面的信息,意味着更准确地判断。由于受害者更倾向于忍气吞声,父母和校方能否主动做出准确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定区域加强监控:校园霸凌通常会在一些特定区域发生――操场角落,休息室,厕所等。对于这些特定区域加强监控,可以降低霸凌发生几率,以及快速了解受害者情况。

霸凌归谁管要明确:让受害者知道该找谁(特别部门,电话,网络手段等),是非常重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