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17:38: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特殊教育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68―01
特殊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十分独特的一类教育形式,由于特殊教育的受众在生理或者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特殊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与常规教育相比都有较大差异。特殊教育的目的往往不在于教授知识的深度,而关注于特殊教育群体精神和心理上的变化,致力打开特殊教育群体心扉,扫除其心理阴影和障碍,能够走出阴霾,更好地融入到与周围人之间,进行较为正常的社会生活。
在缓解精神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或是改观心理状态等方面,美术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在压力不断增大的现代社会,美术艺术已经成为了社会人群放松身心、愉悦心灵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这恰好和特殊教育的教学要求不谋而合。正是由于此,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学逐渐受到了特殊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也发现了美术教学对于抚慰心灵、释放心理压力的明显作用。关于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1.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美术教学在形象性和生动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于聋哑儿童,由于其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受到较大的限制,于是视觉感知便成为其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而美术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的形式来讲述相关的知识,一个个的画面有效地弥补了聋哑儿童听觉上的不足。不仅如此,当学生想和周围人或是老师交流、沟通甚至是讨论时,除了传统的哑语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大丰富了聋哑儿童的表达方式,也加强了他们与正常人群沟通的能力。
2.良好的心理教育功能。众所周知,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很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共鸣,进而进行发散式联想,对其心灵产生影响甚至是震撼。特殊教育受众是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自闭症、妄想症等等。在这样心理因素的影响之下,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要大打折扣,而美术教学可以展示大量表现真、善、美元素的作品,教师可以以这些作品为突破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美好且积极向上的方面。
3.有效地多感官协同训练。美术教育一般包括了赏析和创作两个部分的内容,而当中又涉及到色彩、搭配、比例、构图等一系列的因素,通过赏析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表达能力,而创作更可以将学生的手、脑等多个部位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对于智力有缺陷的学生,这些训练对于开发其智力和激活大脑部分功能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特殊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的方法
G623.5
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需要,帮助特殊学生学习知识、收获技能,增强特殊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特殊学生的意义不可替代,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与特殊学生的交流,明确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提高特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成长过程的“阳光”,它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水平。科学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广泛,日益膨胀。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具,在多媒体上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仔细剖析,鲜明直观的进行教学,同时还能制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放松特殊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多与特殊学生互动,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增强自信心。无论回答对错都给予表扬和鼓励支持他们,这样可以帮助特殊学生产生成就感,让他们更加勇敢跟自信,久而久之,让特殊学生爱上数学课[1]。
例如:在讲解加减计算的法则时,需要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法则含义。讲解过程还可以应用比较方式,寻找事物之间异同点,让学生把握知识关键点。同时还要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或是组织加减计算的比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根据特别学校的学生特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差,要想使他们的生活能力以及智力的康复培训顺利进行,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使数学教学逐渐生活化。另外,如果学习到男生、女生这两个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按性别的不同进行分组,同时大声念出自己的性别,教会他们如何数数与计算,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还可以学到生活常识,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残余的听力且智力比较好;第二种类型存在听力方面的障碍与智力中等;第三种类型智力比较迟缓。然后根据三种类型的学生特点进行教育,跟层次不同选择问题的进行体温,问题难易情况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先进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
由于智障儿童很容易情绪化和多动,行为都很随意,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一般是不能自控的。对事物的敏感度低,也很容易被某些音和颜色鲜艳的东西所吸引。他们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常常表现为游离状态。此外,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低,注意力容易被转移,他们只能对很直观的东西进行记忆,普遍对音乐感兴趣,学生很多时候会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节奏而不自觉的跳动,对音乐的敏感度相对较强,而且会让他们很强的学习欲望。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呆板的教材变活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代入感,能够直观的了解课文的内容,更有利于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2]。
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认识到新事物,提高学生的探知欲。这样不仅能够稳定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而且能够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提高培智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能够让他们更有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的心态。
四、提高数学特殊教育老师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社会,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应该学习孙文祥的精神,建立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为特殊儿童提供温暖和关心。老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观察学生的习惯,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尽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特殊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觉进行理解,鼓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用爱和支持作为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以此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小学数学作为特殊学校的基础学科,能够有效促进特殊儿童的各方面发展。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中,老师要明确教学目的,针对特殊学生制定教学方案,提高特殊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生活能力。通过转变价值观念,提高特殊学校的师资水平,以特殊学生的发展为重点,有效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
例如:很多聋哑学校的教师在面对一群有耳听不见,有嘴不能说的聋哑学生时,猛然惊愕,甚至于发现自己无法与这些特殊孩子进行沟通。而为了真正融入这个特殊群体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很多教师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手语,与这些特殊孩子进行简单交流,拉进自己与特殊学生的距离,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发育。通过加强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建立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的措施,根据学生相关认知能力的有效研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45-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和管理设施不断充实完善,信号压缩和存储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的成功嫁接,为远程教育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撑,使远程教育跨入了网络多媒体时代;同时也为广大残疾人的学习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前景。
2004年2月16日,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成立,学院充分利用全国电大系统的教育资源和全国残联系统的网络优势以及政策优势,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开放教育方式,向全国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提供高等专科、本科学历教育服务。
深圳电大受中央电大委托,抽调有关教学、教学教务管理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残疾人教育学院的建设工作,根据学院的实际需要,为学院提供技术及设备方面的支持,承担了残疾人教育学院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资源建设等许多具体的实践工作。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其各自身体的自身障碍,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历来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差距。如今,电大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把教学课堂搬到了残疾学生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假如能够制作出既可以供正常电大学生学习,又可以兼顾各类残疾人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仅为肢残人接受高等教育解决了行走不便的空间距离的难题,为聋哑人克服语言的屏障,将为全国数千万求知若渴的残疾人深造学习插上奋飞的翅膀!
当时,摆在我们教育技术人员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设计制作出适宜于各类人群学习的网络教学媒体资源。在这里,我们将这些年来积极探索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一些体会和见解共享给大家,以求与同仁共勉。
1 探索新的网络教学资源――双视频IP课件
双视频IP课件,就是在普通IP课件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聋哑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另外增加了一个视频窗口,专门显示手语的视频信号。这样,在整个IP课件中就有一个屏幕信号、两个视频信号和一个音频信号。这样的课件,既可以满足非残疾人的学员,也可以满足聋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1.1 制作双视频IP课件的实践
在远程网络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师、学生、课程内容与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动,IP制作软件一般都具有视频和(或)音频交互功能。我们在记录实时IP课件时,已经实现了主讲教师与远端学生之间的“实时交互”教学功能。听课过程中,远端的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在IP直播软件上立即“举手”从网络上反馈到校内主讲教师面前,经过教师的允许后,远端的学生就可以实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与“学”之间可以进行三种方式的交互:音频交互、视频交互(视音频也可以一起交互)以及文字交互。在交互的同时,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互过程视频、音频和文字全部实时广播,以启发其他在线同学。我们就是利用了这个交互功能,巧妙实现了双视频IP课件制作实践。
1.2 制作的软硬件环境
1.2.1 选择基于网络的IP制作软件
鉴于流媒体技术本身的特质,IP课件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传输的即时性,使其在远程教学平台上点击时,无须等待就可以进行即时播放学习。这种快捷、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当今分秒必争的青年学生的宝贵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使用Teachingcast网络版IP课件制作软件。除现场录制外,还能在网络实时直播。
1.2.2 选择合适的老师和视频拍摄条件
由于是现场直播直录,除老师之间的默契配合与临场发挥以外,良好的灯光条件、稳定的网络状态以及专业级的摄录设备是制作成功的基础。我们是在深圳电大教育技术中心演播厅内,其灯光条件、网络条件和摄录编条件都比较好,老师之间比较熟悉,而且经过排练和试讲,有一定的默契。
1.3 必要的硬件配置
因为使用到直播、交互的功能,设备方面必须配置直播服务器,终端计算机也要使用三台。其中两台教师机安装视频采集卡,连接两台摄像机;另一台用作实时录制。它们之间有网络进行连接,并且两台教师机之间设定为视频交互。
1.4 有保证的网络条件
在整个过程中,网络的畅通非常重要。三台计算机之间要靠直播服务器传输信息和数据,所以必须保障服务器端的良好状态。我们使用校园VPN网络,制作时屏蔽其他用户和可能的干扰源,终端使用100/10M自适应网卡。
2 手语视频加入的实现过程
残疾人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特点上与健全人有基本一致的方面,但是,在媒体的接受能力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制作网络教学媒体时,针对聋哑人听课的困难,探索制作了在普通的IP课件上增加一套与主讲教师讲解内容同步的手语翻译视频的特殊IP课件,目的在于帮助聋哑学生能够“无障碍”地共享使用我们的教学课件。目前我们已经制作成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并且挂在学校教学网络平台上。
2.1 具体制作过程
2.1.1 在上课前启动主讲和交互的计算机,进行参数设置,见图1。
2.1.2 交互机请求视频交互,主讲机确认,见图2。
2.1.3 这时录制机就可以收到两个老师的视频图像和主讲老师的PPT文稿屏幕,见图3。
2.1.4 开始讲课,手语老师进行同步手语操作,录制机便把整个过程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上。
3 结束语
以上的制作实践尝试,让我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又尝试制作了残疾人教育学院的课件《素描》,这个手把手教授的传统课程,我们也通过视频的调节和调度实现了课件化,具体实施方法我们将在另文阐述。
一部优秀的IP课件,可以同时使得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学生受益,而探索制作出能够适于各类人群学习的网络教学媒体资源,那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真正实现中央电大的教学资源、省市电大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点的教学资源共享、“三级平台互动”的喜人局面,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奋斗和不懈的努力。
过去,电大系统值得骄傲的是,我们能够把全国最优秀的教师请进电大课堂。当年,著名的华罗庚老教授为电大讲授第一堂课的激动人心的场景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有了IP课件,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课堂不仅进入了健全人学生的家里,也已经延伸到了残疾人的书桌前,也就等于把全国最优秀的教授、世界最前卫的学识送到了遍布天涯海角每个健全人与残疾人学生的电脑书桌前,使残疾人真正共享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公民待遇。诲人不倦的讲述,深入浅出的启迪,循循善诱地带领着学生们畅游浩瀚的知识海洋。
参考文献
[1] 邓重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京: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05,(5):46.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9
客观来讲,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即便是身体健康、心智正常的学生也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历多次学习失败,也有可能因此受到打击,渐渐失去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特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盲区、所生成的错题资源会更多,甚至于根本无法理解基础性的数学概念。对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客观分析特殊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此调整数学教学策略,使其能够顺利内化数学知识。
一、利用生活素材组织数学联想
虽然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很强,但是却依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是从大量的生活资源中提取出来的理性规律。针对这一学科特点,数学教师则可尝试利用生活素材导入数学知识教学活动,及时唤起特殊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其通过生活回忆来分析、解释数学概念,由此产生数学思维,切实内化相关内容。如此,则可初步改善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益,提高特殊学生的理解能力。
就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认真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的小数应用情况,由此创设了生活情境。首先,笔者会认真询问学生的身高情况,让学生直接写下个人身高数据。其次,笔者就随机点名,让学生比较身高差异,借此提问:“两个学生的身高差是多少?”这就可顺利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减法问题,且有不少学生会以手掌测量身高差,用手指指出同学之间的身高差。对此,笔者就告诉学生,小数减法知识可以让他们明确把握同学之间的身高差。由此,笔者便引导学生探究了小数减法的算理与算法,然后通过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了小数加法知识,及时训练了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
二、组织动手操作活动
丰富的动手操作教学活动可以切实丰富特殊学生的实践经验,且只要设计合理,素材丰富,特殊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归纳具体的数量关系、分析空间结构。如此,特殊学生则可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而这就可大大坚定学生的学习自信,弱化学生的畏学心理。对此,数学教师则可根据现实情况组织动手操作活动,由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构建生成性数学课堂。
就如在“角的度量”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察了生活中的角,比如墙壁与地板所形成的角、倾斜的小木板与讲台所形成的角等等,使其通过视觉观察排列了各个角的顺序,由此产生了感性认识。接着,笔者就组织了“角的度量”实践活动,让学生使用量角器去测量各个角的度数,认真撰写测量数据。如此,则可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认识,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坚持关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