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15:11: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保护非遗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非遗的传承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承的文化,它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得到传播和传承。一段口头文学也好,一个民间舞蹈也好,一种手工技艺也好,一种民间知识也好,凡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各种文化类别和事象,无不是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而被传播和传承的。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体的创造。集体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口头语言形态的、肢体表演形态的,还是手工技艺形态的、文化空间形态的,都不例外。其原始雏形,都是由某些杰出的社会成员个人创造出来,然后经社会群体在漫长历史时段里的传播和传承,并在传播和传承中由多人的参与,从而形成某个相对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和项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竭的精神财富。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其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老艺人”即传承人来完成。这些传承人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的“基因”。如果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自然消亡;如果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以人传人的传承特点,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们在花钱买票欣赏美国大片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在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中开展命名传承人工作,就是传承承载着民族文化血脉的基因和符号,就是促进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性繁衍和茁壮。唯有做好保护非遗传承人工作,我们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才能延续文化的血脉,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最终要到何处去。
三、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的策略
1、加强对非遗传承人保护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审美标准明显不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被遗忘的境地,一些传承人成为被冷落的对象。据调查,非遗传承人虽然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导致大多传承人生活还比较贫困,这当然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少数行当,如剪纸,内画、陶瓷、石雕等代表性传承人,虽在尝试走产业化之路,但也面临着创作与经营、传承与生存的沉重压力。这些为了民族文化和艺术血脉延续的艺人们,用行动书写出自己的多彩人生,用不懈演绎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五彩缤纷,执著追求而无悔,却在经济大潮和盲目媚洋崇外风气的冲击下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造成民族文化血脉令人痛心的流失和削弱。另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但后继乏人,人亡歌息的现象已普遍存在。从这一现实和后果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怀,不仅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借鉴经验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方面,世界上不少国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从政府到民间,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无形文化财富”和国宝,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关怀,并形成制度和法规。如日本保护歌舞伎、相扑,韩国保护端午祭,法国保护民间工匠,意大利制定保护神父政策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定期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传承人的传承、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了使民族文化后继有人,韩国政府还为遗产履修者(学习者)发放“生活补助金”,要求他们必须跟随传承人学习6个月以上,并在相关领域工作一年以上。
3、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对好莱坞明星、流行歌曲往往能够如数家珍,却不知道故乡有哪些历史名人、几种特产、几种值得在世界上骄傲的技艺。造成这种社会现象不是哪个人的责任,而是民族文化教育削弱和西方强势文化侵袭的结果,是较长时间以来对民族文化不重视和外来文化强势冲击的结果,是民族文化传承人得不到应有尊重和保护的结果。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事业,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生命线”。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解决他们生存和传承的困难,不仅是当务之急,还应是一项长期政策。
4、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普查。保护非遗传承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积极努力。目前,文化部已分批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也都分批认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对于保护非遗传承人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非遗传承人大多文字水平不高或不识字,因此抢救和保护非遗传承人首先要搞好普查,全方位立体记录、拍摄、整理民间的口头文化与技艺流程,调查其传承方式、流脉和相伴的各种民俗活动事象,妥善搜集保存相关器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创造适宜传承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土壤,使传承人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和艺术真正成为锻造民族品性和形象的熔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理应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参考文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笔者对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潍坊市档案馆和聊城市档案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较为全面地了解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困境,推动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
一、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
1. 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关系认识不到位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认识不全面。在与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交谈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该中心负责人认为非遗档案管理对于非遗保护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为申遗工作提供证据资料。这种认识明显得削弱了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非遗档案工作并不只是体现在非遗保护中的“建档”环节和提供证据资料上,应该从全局上认识非遗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2. 非遗档案的概念和范围不明确
非遗档案是档案家族中的新兴成员,学者虽然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定义过于模糊,范围界定也未达成共识。而在非遗档案管理实践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管理什么”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该项工作必然难以实施。非遗档案是具有原始记录性的固化信息,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不同载体,其范围应该主要包括项目板块和传承人板块等。申遗工作档案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非遗档案。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档案馆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申遗工作档案,而收集管理的也只是申遗工作档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档案就只能算作一般的文书档案进行立卷归档。
3. 非遗档案全宗归属不明确
调研中发现,潍坊市档案馆将申遗档案以全宗汇编的形式进行保管,但工作人员在非遗档案是否建立全宗问题上尚不明确。在是否建立非遗档案全宗或者归入哪个全宗问题上的不明确将会直接影响到非遗档案的保管和开发利用。此外,对于全宗内非遗档案的整理规范和标准也缺乏统一规定,这对于国家层面上非遗档案资源的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
4. 非遗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
这一问题需要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内部来看,调研发现,这些档案馆内并无特定人员负责非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等相关工作,也没有专门人员对非遗档案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规范;从外部看,档案馆并不在各地非遗保护的联席会议机制之内,地位较为被动。文化部门是非遗保护的主要负责部门,其下设非遗保护中心作为直接开展工作的机构,这主要是考虑申遗工作的需要,但是该机制存在缺陷,档案馆作为重要的非遗保护单位被排除在外。这对于非遗的保护,尤其是非遗档案管理十分不利。
5.非遗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不充足
经费支持是推动非遗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调研中发现,这些档案馆并没专项经费用于非遗档案的征集、管理等工作。在与青岛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访谈中,笔者发现虽然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也在着手开展一些工作,但是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非遗档案的征集工作需要使用大量的经费,如购置音像设备、外出普查的交通费用、网站设计、展览制作等,但是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还很不充足。
6. 传统的工作体系不适应非遗档案管理实践
非遗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门类,与之相关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统计等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都需要加强创新。调研中,笔者发现这些档案馆依然使用已有的工作体系来管理非遗档案,这必然阻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如何创新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是档案部门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存在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当前,造成非遗档案管理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主观因素分析
(1)档案馆对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面对非遗保护的不断升温,档案馆缺乏主动开展工作的意识。非遗档案是一种极为丰富的专门档案,保管好这类资源,不仅仅能够保证非遗传承的真实性,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丰富档案馆馆藏资源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档案馆发挥文化功能,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来说都大有裨益。但是目前档案馆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2)档案馆对非遗档案的研究关注不足,工作创新意识较低:首先是由于档案馆对非遗档案的研究关注不够,加之,非遗档案的主体、客体和载体都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现行的《档案工作国家标准》和《档案工作行业标准》都不能完全适应非遗档案工作的需要;其次是档案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受传统工作思维的影响大,工作体系调整缓慢。
2. 客观因素分析
(1) 非遗种类的丰富性和非遗档案的特殊性:非遗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这就造成非遗档案不同于一般档案,其本身具有诸多特性。以山东省入选国家级、省级的非遗名录为例,目前山东省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81项,省级非遗名录307项,涉及泰山传说、梁祝传说、茂腔、柳琴戏、山东快书、山东大鼓、杨家埠木板年画、泰山石敢当习俗、宁津杂技等项目,种类十分丰富。不同种类的非遗档案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对非遗档案范围的界定带来了较大的障碍。档案馆接收的档案绝大多数是由社会组织或机构在某项工作结束后失去现实使用价值的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非遗档案的产生过程不同于一般档案,不具备这一过程,所以档案馆在非遗档案的鉴定等环节仍待加强。
(2)非遗档案管理体系和规范不健全:我国的非遗体系包括世界、国家、省、市、区五级,对于各级非遗档案的保管权限、收集范围、立档标准等问题存在争议、另外,非遗档案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且有很多实物档案,如何根据非遗档案的特点设立科学、合理的全宗以及全宗分类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加之,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非遗档案的馆藏资源总量较少,有无设立全宗的必要也值得深入思考。
非遗保护机制不健全。非遗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社会、公众都应该是其中的一员,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各地非遗保护中心、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校、遗产协会等都是重要的保护机构,但是目前非遗保护的机制仍不完善。
(3) 非遗档案管理法规不完善:学术界对档案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合法性大都通过相关法规中的“建档”等词汇进行论证,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档案馆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能,对于非遗档案的建档和管理也就没有特定部门负责。国家档案局也并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指导下专门制定非遗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规范。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而相关的保护人才则极为稀缺。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强化研究的同时,实现优秀保护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了解非遗进而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当中。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民族的重要性
将非遗教育融入到高等、正统的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历史的成果和结晶,是民族活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库,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能够将古老的、珍贵的文化内容加以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前提。其次,非遗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国家的重要性
对国家而言,开展高校非遗教育,能够实现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延续,极大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极大提升我国国家文化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新农村建设亟需开拓出新思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教育,从文化入手,能够将本土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开创,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
(三)对大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同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非遗教育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在接受丰富的西方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冲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极大激发其爱国、爱民族的热情。其次,非遗教育蕴涵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识,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极大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要求
(一)确保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达,其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使得非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借助于新媒体数字资源限制性小的优势,应当不断丰富非遗研究资料内容,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专业、年级等开设不同课程,实现课程的丰富性。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对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亲自见识、充分体验、深入探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各高校应加大相关力度,一方面邀请专业研究者或民间艺人、非遗继承人进行课程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到非遗环境中去感受和调研,充分参与到探索和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在校园外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如剧场、庙会和一些地方的非遗项目,将调研情况整理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存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
(三)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即时空限制越来越小,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高校可邀请民间文化进校园,将非遗文化完整、直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相关影片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借助于网络媒体如微博、博客等进行课后交流和探讨,拓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边界。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四、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
(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就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教学策略而言,应当首先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稀缺,单纯借助于印刷出版物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为此,各高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广泛采集优秀的非遗研究资料,如相关图片、图书、音像资料、项目书和论文等,并优化获取途径,让学生能够便捷地查阅,开拓其眼界,提升其研究深度。
(二)开设非遗网络课程
网络能够有效跨越时空,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沟通。为此,高校应在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网络课程,让教师进行线上授课,并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和交流。同时,将日常教学视频资源上传到网络,还可将相关研究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上传到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实现第一手知识资源的补充。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借用微博、QQ群等常用沟通软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前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提前告知学生,让其能够进行充分预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布置,方便学生查阅。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分享自身的调研资源和心得,并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四)组织并鼓励课外采风调研
为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各高校可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采风调研。一方面调研活动,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对其进行专门的资料采集和信息调查,掌握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对农村、庙会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传承情况,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在完成采风调研活动后,将所得进行线上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够极大方便课程的开展,实现学生知识和研究的极大开拓。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和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各高校应不断总结过于的教学经验,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巨大魅力,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同时,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主性,丰富非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强劲支持。
参考文献:
[1]尹丽丽.论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1):152-153,154.
[2]郑春辉,朱思颖.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3,(5):26-34.
[3]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30-32.
[4]周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8):36.
[5]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6]刘艳玲,张世清.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74-76.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而相关的保护人才则极为稀缺。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强化研究的同时,实现优秀保护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了解非遗进而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当中。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民族的重要性
将非遗教育融入到高等、正统的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历史的成果和结晶,是民族活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库,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能够将古老的、珍贵的文化内容加以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前提。其次,非遗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国家的重要性
对国家而言,开展高校非遗教育,能够实现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延续,极大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极大提升我国国家文化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新农村建设亟需开拓出新思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教育,从文化入手,能够将本土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开创,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
(三)对大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同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非遗教育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在接受丰富的西方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冲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极大激发其爱国、爱民族的热情。其次,非遗教育蕴涵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识,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极大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要求
(一)确保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达,其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使得非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借助于新媒体数字资源限制性小的优势,应当不断丰富非遗研究资料内容,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专业、年级等开设不同课程,实现课程的丰富性。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对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亲自见识、充分体验、深入探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为此,各高校应加大相关力度,一方面邀请专业研究者或民间艺人、非遗继承人进行课程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到非遗环境中去感受和调研,充分参与到探索和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在校园外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如剧场、庙会和一些地方的非遗项目,将调研情况整理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存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
(三)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即时空限制越来越小,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高校可邀请民间文化进校园,将非遗文化完整、直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相关影片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借助于网络媒体如微博、博客等进行课后交流和探讨,拓宽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边界。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四、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
(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就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教学策略而言,应当首先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稀缺,单纯借助于印刷出版物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为此,各高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同时,应广泛采集优秀的非遗研究资料,如相关图片、图书、音像资料、项目书和论文等,并优化获取途径,让学生能够便捷地查阅,开拓其眼界,提升其研究深度。
(二)开设非遗网络课程
网络能够有效跨越时空,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沟通。为此,高校应在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网络课程,让教师进行线上授课,并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和交流。同时,将日常教学视频资源上传到网络,还可将相关研究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上传到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实现第一手知识资源的补充。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借用微博、QQ群等常用沟通软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前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提前告知学生,让其能够进行充分预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布置,方便学生查阅。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分享自身的调研资源和心得,并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四)组织并鼓励课外采风调研
为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各高校可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采风调研。一方面调研活动,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对其进行专门的资料采集和信息调查,掌握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对农村、庙会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传承情况,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在完成采风调研活动后,将所得进行线上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够极大方便课程的开展,实现学生知识和研究的极大开拓。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和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各高校应不断总结过于的教学经验,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巨大魅力,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同时,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主性,丰富非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强劲支持。
参考文献:
[1]尹丽丽.论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1):152-153,154.
[2]郑春辉,朱思颖.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3,(5):26-34.
[3]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30-32.
[4]周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8):36.
[5]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6]刘艳玲,张世清.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