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员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2-02-10 03:41: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培训机构员工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

篇1

培训是企业提升员工能力、加强团队整体水平、加速企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培训师,虽然也很有效,但会产生“坐井观天”、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问题,内部讲师也有本职工作,长期的内训,也会加重他们的负担。此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外部培训机构,就成为了摆在HR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就将结合实战案例,为您提供选择外部培训机构的实用技巧。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企业在选择外部培训机构时,方法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直达成功。

选择外部培训机构,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做好内部调研;

二是考量培训机构相关因素;

三是考量机构讲师因素;

四是做好资质审核。

内部调研首先要确定培训群体,是刚入职的新人、普通员工、技术人员、中层人员还是高层管理人员?

其次,要考虑培训内容需求,主要结合培训群体的需求及公司业务的需求进行安排。

再次,要考虑需要的讲课风格,是幽默式、互动式,还是死板授课式,是实战型授课还是理论型授课?

篇2

培训师

岗位编号

 

所在部门

培训部

岗位定员

1人

直接上级

 

职系

管理职系

直接下级

 

 

所辖人员

岗位分析日期

2019年7月

本职:

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内容策划;培训授课与实施;培训效果总结;培训资源建设

职责与工作任务:

职责表述:培训需求调查

工作时间百分比:30%

工作

任务

参与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培训学员的现状及组织者对课程的期望

策划培训内容

职责表述:培训内容策划

工作时间百分比:40%

工作

任务

根据培训需求,编制培训讲义

准备学习材料,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案例、活动,深刻理解并有效整合培训内容

设计培训授课方式,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与生动性,确保培训方式符合学员学习习惯;

职责表述:培训授课与实施

工作时间百分比:20%

工作

任务

专业并生动地进行课程讲授,做好现场把控,根据课程反馈,不断完善培训课程

参与负责重点培训项目的策划、课程开发、讲师筛选、组织实施

确保各项培训与员工发展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职责表述:培训效果总结

工作时间百分比:5%

做好培训记录并跟进培训后的效果反馈

 

分析总结培训工作,提出培训管理与课程完善合理化建议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提交分析报告

 

职责表述:培训资源建设

工作时间百分比:5%

开发灵活适用的培训与学习渠道;参与建立培训讲师与培训课件管理制度

 

负责企业内部培训讲师的挖掘与培养

 

负责组织开发外部培训机构资源,审核外部培训讲师与课程的培训效果和品质

 

权力:

社会培训机构选择的建议权

员工培训的建议权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协调关系

公司各部门

外部协调关系

社会培训机构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本科以上学历

专业

人力资源或本行业相关专业

培训经历

接受过人力资源知识培训

经验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知识

熟悉员工培训制度建设、方式方法及操作流程;熟悉内外部培训组织作业流程,有培训规划课程开发等经验;熟知人力资源各项模块,能依据公司实际情况有效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依据不同职位系统开发设计培训课程和编写教材,具有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实际操作经验

技能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英语水平,熟练运用办公软件。

其它:

使用工具设备

计算机、音像设备、部分教学仪器、投影仪

工作环境

办公室

工作时间特征

正常工作时间,偶尔需要加班

所需记录文档

培训记录、培训总结

篇3

培训作为一种竞争战略选择,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培训成为永恒的主题。建立学习型组织除了建立一种有利于员工学习的氛围与机制,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设计和工作需要努力进行自我培训外,当然离不开组织根据业务改革与发展需要为员工提供的高质量培训。站在科学技术未来发展及其对员工培训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一视角,现代企业培训与开发将会呈现虚拟培训组织的趋势。培训将与新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新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培训和学习方式。网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及其他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培训提供了新的载体,使其可以借助于网络而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使低成本高效率的远程教育得以实现。未来,多媒体、国际互联网和其他新技术在培训中的运用将日益广泛。培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将发生变化,培训组织趋于虚拟化。

一、企业虚拟培训组织的形式、优势及挑战

虚拟培训组织是引用现代化的培训工具与培训手段,借助社会化的服务方式而达到培训的目的。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组织学习中的应用将促使目前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者、员工、媒体之间的关系与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在对组织成员进行知识传播、技能训练等方面会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进程,虚拟网络的建设,这一新的学习媒体将在个别化教学、企业教学、学校教学、远距离教学及终身教育中展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培训中也存在着一些实际的挑战:有时缺乏真实感;受传输设备影响大;受到网络速度限制;开发费用高昂;不能快速更新等。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对未来学习型组织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新的世纪,它将全面地改变我们的管理、学习和生活方式。可以预言,21世纪的学习型组织将是建立在虚拟现实条件上的新型组织。

二、虚拟培训组织的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

虚拟现实是运用计算机构建基于人类生理、心理特点之上,对实景进行仿真和模拟的人工媒体空间,是一种新型的人一机界面方式。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临境的、多感官通道,尽管环境是虚拟的,但用户通过参与模拟环境获得真实的感受。用户采用头盔、数据手套等设备进人虚拟空间,并作为环境中的一员与环境中的虚拟人物进行交谈、游戏,并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对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感知、获取。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 机交互界面距离减少到最小,用户操纵自由度进一步扩大,系统可根据用户的状态和要求自动调整信息的呈现方式、内容和细节。虚拟现实中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呈现为立体全息图。

虚拟培训组织的运作需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员工(而不是公司)对学习负主要责任。第二,最有效的学习是在工作当中进行,而不是在课堂上。第三,为将培训成果转换成工作绩效的提高,管理者和员工(而不是员工和培训者)的关系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为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成果,员工应该负责学习课程内容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当中。而管理者要让员工承担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成果的责任,排除他们在开展工作中应用所学技能的障碍。

三、如何建立虚拟培训组织有效开展员工培训

1.建立虚拟培训组织应当建立企业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

(1)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

拟定培训计划,首先应当确定培训需求。从自然减员因素、现有岗位的需求量、企业规模扩大的需求量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量等多个方面对培训需求进行的预测。对于一般性的培训活动,通过业务分析探讨公司未来几年内业务发展方向及变革计划,确定业务重点,并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瞻性的观点,将新开发的业务,事先纳入培训范畴。培训的必要性和适当性通过组织分析,以及组织文化的配合是及其重要的前提,否则培训后,如果造成公司内更大的认知差异,就得不偿失了。其次,对于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训练的范围与重点。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表为依据,确定职位的工作条件、职责及负责人员素质,并界定培训的内涵。将业务分析、组织分析和工作分析三者的有机结合需求培训需求的最佳平衡点,缺人需求点。对于特殊性的培训,可以利用自我申请的方式,以符合工作专业的需要和时效。

(2)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1.遴选培训机构

2.确认培训对象

3.确认培训方式

4.制定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三个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①培训机构的遴选。企业培训的机构有两类:外部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外部机构包括专业培训公司,大学,以及跨公司间的合作即派本公司的员工到其他企业挂职锻炼等。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则包括专门的培训实体,或由人力资源部履行其职责。企业从其资金、人员及培训内容等因素考虑,来决定选择外部培训机构还是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一般来讲,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如摩托罗拉公司的摩托罗拉大学和明基电通的明基大学等。规模较小的公司,或者培训内容比较专业,或者参加培训的人员较少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时,可以求助于外部咨询机构。

②培训对象。企业根据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普通职员培训和工人培训。应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一般而言,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应以灌输理念为主;对于中层人员,注重能力的训练和引导,利用互动机会增加学习效果;对于普通的职员和工人培训,需要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长期性的延伸教育,充实员工的基本理念和加强事务操作。

③培训方式。从培训的方式来看,有职内培训(On-the-job Training)和职外培训(Off-the-job Training )。

④培训计划。员工培训的管理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良好的管理作为保障。培训计划涵盖培训依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课程内容、师资来源、实施进度和培训经费等项目。

有效的培训体系要求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当因循拟定的管理程序,先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培训主管单位)分发培训需求调查表,经各级单位人员讨论填写完毕直属主管核定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汇总,拟定培训草案,提请上一级主管审定,在年度计划会议上讨论通过。同时在培训内容上,最好能够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

⑤培训实施。培训计划制定后,就要有组织计划的实施。从实际操作面上讲,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执行培训时最好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是持续性的心智改造过程,所以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社会化改变比训练结果更值得关注。培训计划执行时应当注重弹性原则和例外管理。对于一般性的训练,可以统筹办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于特定性的培训,应采用例外管理,由各个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弹性处理。培训活动应注意事前沟通,塑造学习气氛,从而加强学习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建立学习性组织。

⑥培训评估。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培训的成效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成效评估的方法分为过程评估和事后评估。前者重视培训活动的改善,从而达到提升实质培训成效的作用;后者则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参考。从合理化的观点来看,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成效评估的方法有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具体而言,根Kirkpatrick的培训目标层次,成效评估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如果培训的目的在于了解参训者的反应,可以利用观察、面谈或意见调查等方式,从而了解参训者对培训内容、主题、教材、环境等的满意程度。如为了解参训者的学习效果,可以利用笔试或者心得体会,了解其知识增加程度。如为了解参训者行为的改变,可以对其行为观察及访谈其主管或同事。

2.企业实施培训虚拟管理有两种方式

(1)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这是实施虚拟化管理的最主要方式。作为被委托方的培训机构需要有良好的软硬件设施:一是拥有合格的培训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二是拥有满足培训所需要的教学场所、实习基地,以及各种培训运作的前提。在培训规划阶段,由培训机构选派培训需求分析专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向企业主管领导提出建议并提供咨询。企业领导依据当前和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培训的轻重缓急,并提出具体要求,培训机构则依照企业领导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接着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共同讨论拟出的培训计划,并以商业运作方式洽谈培训事宜。在培训实施阶段,作为委托方的企业可以根据培训规模大小及重要程度派出专职或兼职的督察员。在培训评估阶段,若是小规模的评估,通常只由培训机构按已制定的评估制度进行。若是规模较大投入较多的最终培训效果评估,为客观公正起见,可以聘请第三方(如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也可以是企业、培训机构和专业评估机构共同组成评估小组予以评估。

(2)引导和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开发式培训

自我开发式培训通常是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习者即员工自我决策,自我分析需求,自我规划学习目标,自我决定学习方法并评价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方面应该做的:一是引导,即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极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二是支持,企业应为员工的自我开发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如企业可以邀请职业生涯发展顾问和培训专家帮助员工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邀请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为员工提供辅导;为员工的自我开发提供力所能及的学习资源;保证员工工作之余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开发等等。

(3)企业实施培训虚拟管理的最佳方式

企业实施培训虚拟管理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委托专业机构培训与鼓励引导员工自我开发相结合。这样可以集中以上两种培训方式的优点,并可减少或避免其缺点。其突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密切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奠定基础。二是由于这种培训方式是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三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风险共担,这种利益共生体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培训参与各方的积极性,能大大提高培训投资收益率。三是这种培训运作方式既能满足企业战略发展对培训的要求,也能满足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对培训的需求。在培训中关注员工个人的需求,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培训意识,符合“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

其中,甄别不同层次的培训管理机构、明确培训统筹单位与培训执行单位的分工协调、强化企业培训部、培训经理的工作要求是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

[2](美)维娜・艾莉著刘明慈等译:知识的进步.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尹博等:学习型组织刍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7)

[4]余长国:知识经济社会的新型组织.经济师,1999,(1)

篇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80-03

2011年年初,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出台,这充分表明“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从事教师培训的机构要把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战略目标,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以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主要任务,建构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2000版ISO9000标准的主要成果就是制定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企业及其他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怎样在教师培训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培训质量监管体系,使之切实有效发挥作用,并能持续加以改进呢?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贯彻和执行ISO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以保证教师培训质量和有效性的提升。

一、焦点为“顾客”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它体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组织的生存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必须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明确顾客的具体所属对象和范围,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被定义为顾客。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第一顾客认定为接受培训的教师,第二顾客为送培学校,参训教师接受的培训服务就是培训的“产品”。因此,充分了解参培教师及其所在学校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是任何教师培训机构首要任务,并应把他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教师培训机构要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具有创新性的知识和教学技能,学校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但具体到不同的参训教师和学校,以及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参加培训的教师和送培学校的需求都不尽相同。为此,教师培训机构应着力加强与中小学教师和其所在学校的沟通,改善沟通环节方式和方法,有必要采取开放式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和甄别各方需求和未来期望,通过调整培训模式、目标、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满足并超越他们的要求。

二、领导团队的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发展方向,领导者应该营造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和谐环境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这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中所表述的管理原则。

一个组织能否实现管理目标的最重要基础是拥有一个睿智的领导团队。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政府层面管理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参与整个过程,充分发挥领导自身的主导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确立教师培训质量管理的目标。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能够掌握学科的最新知识,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能,以及教学、科研的能力,使其教学工作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可。具体的质量目标需要根据每个地区和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翔实的质量目标,例如: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满意度、培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

2.建立和运行监督体系。教师培训机构多数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多为行政性指令,培训质量的优劣对教师培训机构不造成什么影响,机构内部长期缺乏培训质量监控制度,管理过程经验化和简单化。因此,领导要抓好质量监控制度建设,出台相应的管理文件,建立流程,通过配备教学督导等措施切实开展质量监控工作。

3.营造质量建设氛围。大力倡导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向教师和参加培训的学员传达保障培训质量的重要意义,教师和学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培训质量的提高过程中。

三、全体员工的参与

“各级员工是组织存在之本,只有全体员工充分参与组织建设,其才干会为组织发展带来收益”。这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管理原则之一。

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都是组织之本,构建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离不开他们的参与。首先,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要科学制订每年教师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当前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和开发出有利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项目,吸引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聘请优质教师授课,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聘请老专家进行督导等。其次,教师培训的质量与作为培训者的教师,要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对象,制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等,并在教学进程中根据学员的情况及时加以修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真正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加强自身的责任感意识,教师培训工作关乎下一代的成长,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为中小学教师成长提供有效果的培训。再次,作为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促进其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对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珍惜培训机会,使自己成为培训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在培训过程中,只要有全员人员的积极、热情参与,培训的质量就有了保障。

四、质量管理过程及方法

“将组织的活动与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来管理,使其更有效达到期望的结果”。这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所表述的一个管理原则。

教师培训同其他教育形式一样,也是一个输出合格学生的过程。此过程包含培训项目的策划、经费预算、培训时间、教师、场地安排等。由这些过程衍生出来很多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督导听课等细小过程。要做好教师培训的质量管理,就要识别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任何一项活动,每项活动都要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循环操作,即策划、实施、监督测量、持续改进,被称为PDCA循环模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与效率。

1.培训策划(P)。培训策划是在培训开始前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根据不同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主要了解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的目标和质量方针,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及实践环节等进行功能设计,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沟通,确定培训方案。

2.培训实施(D)。该环节就是对确定的培训方案进行展开的过程,也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重点,根据培训方案落实负责人、制定培训项目的进程表形成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并认真开展过程的常规化管理,例如,开学典礼、班务、作业、结业、考察活动、专题讨论等。

3.监督测量(C)。它是指对培训进行过程的有效控制。不同的培训项目,采用不同的监控方式和方法,一般包括督导听课、访谈、问卷调查、常规检查、召开多方座谈会。这样,整个培训过程运行的情况可以做到了如指掌,有效监控管理者服务水平、教师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状况可以及时地掌握。调查的数据经过分析整理,形成结论,有助于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持续改进(A)。这是培训组织发展的根本。建立总结、跟踪、改进的流程机制,通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等形式规范培训过程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召开全员参与的总结会,跟踪培训学员,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形成文字报告,在下一个培训项目特别注重改进,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

五、管理过程须采用系统方法

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描述: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管理的系统性方法重点就是对管理系统加以分类,按照系统功能性进行分类,首先是对一个组织的功能进行识别,之后对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用于管理的衔接控制。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没有结构的系统,是不可能发挥整体功能的。

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由多要素、多层次、多人员组成的系统。从宏观层面上看,教师培训是整个教育大类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师培训要主动适应当前中小学教师的需求。从微观层面上看,把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其质量管理与教师培训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外部领导机构的管理的工作密切相关,涉及教学各种要素,各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要树立系统、全局观念,不能孤立对某个部门、某个环节进行管理。确立培训管理职责范围、培训资源管理、培训产品的实现、监控检测和改进等四个过程要素,通过这些要素构成了循环网络,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其中的监控检测和改进过程中沟通环节很重要,保障沟通的畅通与透明,以提高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建议和意见的反馈渠道应当畅通、全方位和多样化,每个反馈渠道都应发挥真正的作用,不能成为摆设,否则会影响整个控制系统。

六、持续改进

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表述:组织的恒永目标就是持续改进总体业绩。

改进是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还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管理目标和运行机制,寻求改进的科学方法,调动员工参与改进的积极性,评价和监测改进过程,验证和分析结果,再建立新的目标,不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流程。

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是为教师提供接受教育服务的场所,服务失误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如何进行服务补救,进行持续性改进。首先,全体员工要树立持续改进的观念和意识,正视服务失误带来的影响,建立持续改进的程序,才能提高培训服务管理水平。其次,分析当前教师培训质量管理的现状,找到需要改进的环节,建立质量管理的改进目标,通过激励等手段调动员工参与改进的热情。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

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出:数据分析和信息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评价的数据和信息真实有效是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一,在每个培训项目中,为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参培教师的学习状况,对教师教学成效、管理者服务质量和学员学习需求等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办法进行测评,通过调查材料的处理,形成调查结论,为下一步的决策和改进提供真实的依据。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细节。一是为避免因利害关系而做出不真实的评价,使用评价工具的评价表和调查问卷时,要注意设计细节以及发放时机的选择;二是抽样对象的选择应符合统计技术的要求;三是遇到特殊评价意见的,应进一步加以核实,否则,评价意见仅能作为参考。

八、互利的关系

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出: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加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供方”是指提品的组织和个人。与供方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组织是否能持续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双方要讲互利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教师是教学最重要的供方,教师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即是供应者,其属无形产品。教师与培训机构之间也是相互依存、共赢的关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