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4:43: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06-01
早在我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党就提出了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时新农村的建设是针对于我国过去旧时代的就农村来说的。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又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这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对象是针对我国旧时的农村,也是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发展情况而言的,党和国家提出这样的历史新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的农村基层都具有地方性的治理特色,这就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守一套规范的基本原则,不惯在新农村建设的哪一个阶段,都要坚持这些基本原则。
1.新农村的建设要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久的、艰巨的使命任务。但是很多的基层领导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从长远眼光出发,没有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导致新农村建设的轨道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过程应该要立足于地区当前的发展水平,用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的来看,稳步发展,不能脱离现实,急于求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工作根据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会有进程快慢之分,农村基层不能搞盲目的攀比,更不能在建设过程中搞形式主义,也不能做一些劳民伤财的表面工程。
2.因地制宜、规范规划的原则
规划是行动的纲领,科学的规划对于优化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以科举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规 划要有长远的、 总体的观点;要统筹兼顾,合理布 局,互相配套,体现前瞻性、 整体性;要坚持节约和 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充分论证,这样 才能防止走弯路,造成资源浪费。我国农村地区广 大,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地理条件、 民族风俗传统等 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 色、 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保留不同村庄的人文历史 特点,不能整齐划一,一个模式。
3.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相 结合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政府的主导作用 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新农村建设,既 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既要 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进步;既要加强物质 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与和谐社 会建设。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够使新农 村各项建设整体协调推进。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 是经过规划引导、 政策扶持、 增加投入、 典型示范、 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新农 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在发挥政 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措施
在坚守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原则之后,基层领导就要根据本地农村的基本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下面罗列一些我总结出来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措施。
1.根据地方发展规律进行分类指导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远性,以及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不能搞一刀切或者齐步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多元的,是分部的。要根据地方发展的规律,认真听取群众的观点,及时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定期进行总结,戒除形式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有浮夸的不良风气出现。
2.通过学习加强认知水平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表达的精神内涵。通过不断的学习的研究,力求深刻理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理解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活动进行宣传,使得百姓知道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义,并且尽可能理解五中全会的重要精神。通过合理的宣传,使得百姓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并且让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原动力。
3.建立合适的保障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建立保障建设的有效机制。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明确投入渠道,落实建设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物质条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明确任务,提高基层干部的责任感。但是在进行机制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民主,尊重客观的发展规律,在新农村的建设国会曾中不断地提高建设水准,努力加强规范支付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做好基层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只有搞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使得每个部门的只能都可以被有效的发挥出来,一打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三、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措施,新农村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次年农村建设中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新农村建设措施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所有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基层干部不断的努力,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正刚.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话语权”——以浙江省义乌等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 理论月刊. 2008(07) .
[2] 蔡辉明.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J]. 老区建设. 2008(10) .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促使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旨在树立城乡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培训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界定
1、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2、人力资源开发:我们这里主要指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即对人力资源进行数量控制、质量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教育、培训,还包括激励保障、组织调配等。
3、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根据城乡一体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结合本文的主
要内容,笔者认为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是指国家对城市和农村人口进行统一的教育培训、激发潜能、激励保障、合理配置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行为活动过程,以此提高城乡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使农民顺利转化为城市居民;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通过国家实施城乡平等的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来实现;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国民待遇上的一致,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必要性:城乡差别及其危害
(一)城乡差别
我们这里所指的城乡差别主要是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城乡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
1、城乡教育差别
(1)经费差别:从近十年教育经费数据的统计得知,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这四年全国小学城乡生均教育经费之比分别为1.80︰1,1.83︰1,1.86︰1,1.82︰1;同期初中城乡生均教育经费之比分别为1.59︰1,1.75︰1,1.97︰1,1.94︰1。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全国城乡生均教育经费之比接近2︰1,【2】
(2)资源差别:首先,办学条件的差距。现阶段一些城市学校不惜重金大搞素质教育,而许多农村学校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如校舍、教学设备、图书都难以保证。小学、中学校舍危房率农村要比城市分别高过5.71、4.09个百分点,而实验仪器达标比例农村要比城市分别低22.47、11.86个百分点。【3】另外,从师资数量看,农村教师数量相对不足。2002年,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师比为:小学18.74︰1,初中16.67︰1,高中16.84︰1,农村分别为21.88︰1,20.16︰1,17.76︰1;从师资质量看,城市优于农村,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2002年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分别占全国中小学代课教师总数的46.23%和87.03%。【4】
2、城乡培训差别: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但目前,农民及农民工的培训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重视与支持程度相比,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1.5亿人,每年还有600多万新增劳动力,其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者仅占9.1%,农民工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情况更差,以四川为例,760多万出川农民工中,持有职业技能证书者仅占5%,绝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没有一技之长。尽管社会上的各种成人教育和培训机构,表面上是面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公民,但很显然,这些机构无论从培训规模、培训方式还是培训内容上,都是排斥农民工的,而地方政府也没有承担起对农民工的培训责任来。【5】
3、城乡就业制度差别:城市人口的劳动力市场,一旦就业就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城市劳动力处于在多种保障条件下为提高生活质量而选择的状态之中;进城农民的劳动力市场,即使在城市就业,进城农民也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处于高流动、高风险、缺少稳定性的为生存而奔波的处境。农民工进入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在工资低、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其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不是建立在劳动者劳动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而是以户籍身份为标志建立起来的,即使农民工在劳动技能方面达到了第一劳动力市场的要求,由于制度性的障碍他们也无法进入该市场,所以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仍然作为被排斥的对象而遭受就业歧视。
4、城乡社会保障差别: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城乡分割为主要特征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并未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改革一直把重点放在城市,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目前,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置,广大农村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已有起步外,其他保险项目仍不够完善。从年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上看,城镇人均占有达455元,农民人均只有15元,相差整整30倍。【6】
(二)城乡差别的严重危害
1、效率的损失:城乡在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等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制度方面的差别,使社会资源不能以效率为转移进行配置,影响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城乡教育培训方面的巨大差别,导致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制约了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阻碍了城镇化进程,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公平的牺牲:城乡不平等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严重违背了公平的原则,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城乡在教育资源、教育经费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严重违反公平要义。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值得关注,这项权利在城市公办学校的高收费门槛和家长羞涩的钱囊面前都可能成为奢望。
3、稳定的代价:城乡教育的差别,导致农村人口的素质低下,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农村的发展。对于农民工子女,他们作为打工者的第二代移民,已经很难再被拴系在农村土地上,这就注定,他们大多数都将成为城市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命运、心态与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我们未来社会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失学的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只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影响社会稳定。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的养老病死息息相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
三、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措施
1、 城乡教育一体化:应从城乡教育事业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个
部门、各个地区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功能,建立四个统筹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制。
(1) 统筹规划: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
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来规划的体制。
(2) 统筹预算:统筹城乡教育投资的规模、结构、布局,建立一个高层政府能够有效
平衡基层政府投资预算缺口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
(3) 统筹资产:统筹城乡教育资产存量的配置结构和布局,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
约配置的、多部门共享的、有效整合与调配的、促进城乡之间资产转移的资产管理体制。
(4) 统筹人事:统筹城乡教育人事资源的配置结构与布局,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学
校之间人员充分流动的、城市有效支援农村的教师管理体制。【7】
2、 城乡培训一体化:通过统筹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进城农民
工的培训,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1)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加大对进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将农民工教育培训拨款纳入到整个教育经费中统筹考虑并确保其不断增长。
(2)城市职教、成教机构要实行灵活多样办学,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根据农民工的就业需要,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和企业联系密切、信息灵通、师资力量强等优势,与企业及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合,把办学触角伸到农村,使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输出、企业劳动用工密切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企业输送合格实用人才。
(3)企事业单位应该把农民工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范围,同等对待,统筹安排。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改变“只使用不培训”、单纯追求利润的做法。【8】
3、城乡就业制度一体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城乡统一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调整政府行为和劳动政策的的目标取向,发挥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在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要求冲破户籍管理的城乡分割。
(2)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对进城农民工进行适当管理是必要的,但要城乡兼顾、控制适度。实际上,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目前一些地方的做法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农民有序流动的作用。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就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各地区制定的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
(3)打破身份界限,统一用工手续和待遇。企业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等对待,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微观基础。用人单位用工要实行统一待遇,工资标准要切实按照“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执行。要严格招工手续,落实有关用工政策,按规定办理招工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9】
4、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之间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构筑一个阶梯,打造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连接和相互转化的平台,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过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1)以效率为导向。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边际调整,逐步优化”的原则,它以效率为导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保障效果和功能的开发。由于随着农村征地开发,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因此对提高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水平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而直接实现社会保障的一体化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这是现阶段政府、企业和个人无法承受的,另外,尽管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但失去土地后,由于能力的差异,与城镇市民相比,他们的生活水平短期内与市民还会有一定的差距。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正好提供了一种制度过渡的有效途径。
(2)体现一体化特征。建立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一方面要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向市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方向转化,不断缩小原来二元结构的差距,使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转化成为可能;在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速度上,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长速度大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增长速度,实现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随着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农村社会保障人员逐渐引渡到城市社会保障中,最后剩余的少部分农村社会保障人员,政府可以采用“托底”方式,一次性转入城市社会保障中,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10】
参考资料:
【1】 虞建华.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5
【2】 查有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8-20
【3】 【4】朱迎春,周志刚.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25-27
【5】 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256
【6】 陈勇.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4:43-46
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区级部门、各镇(乡)、行政村。
二、考核依据
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后山区扶贫开发步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性意见》、《关于开展星级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镇乡村争先进位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到村”工程的意见》、《关于全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安排意见》、《关于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及部门包村调整的通知》、《宝鸡市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和农民增收考核办法》。
三、考核内容
1、镇乡:
(1)新农村建设“星级村”创建活动,以各村在创建活动中晋星数量和晋星格次为依据,结合各村在镇(乡)考核中所占的比例综合计算得分。(镇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一(1)、附件一(2))
(2)农民增收工作考核实行百分计分法,分增收政策落实、增收措施和增收效果三个方面。其中落实增收政策12分,落实关键举措、培植增收后劲68分,增收工作效果20分。(镇乡农民增收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一(1)、附件一(3))
2、涉农部门:
(1)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主要以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后山区扶贫开发步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宝渭发()22号]文件涉及区级部门的相关工作任务;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区级部门包村帮扶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宝渭办发()125号]文件要求的工作任务。(区级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三)
(2)农民增收主要考核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服务“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
3、行政村
《关于开展星级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宝渭发()36号]文件中所包括的内容和农民增收效果中所包含的内容。
三、考核办法
1、原则
(1)按照“公正、易行”和“重实绩、求实效”的原则,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查结合,定量打分与相互评议结合,查看资料与走访现场结合,最后综合评定。
(2)坚持考核新农村建设与考核农民增收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对新农村建设晋星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等工作一并进行考核。
(3)坚持考核长远增收后劲与考核当年增收效果相结合的原则,以落实增收政策和关键举措,推进星级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过程为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工作实效。
(4)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主要目标任务以定量考核为主,兼顾无法量化的工作任务,综合评定考核结果。
2、组织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增收工作考核统一由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区农业局、发展计划局、区人劳局、区新农办等部门按职责负责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文明家园等相关建设项目的日常检查考核。年终考核纳入区考核办对镇(乡)、部门的统一考核一并进行,区新农办负责把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进行汇总,将结果报区考核办。
3、计分
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实行量化计分。
(1)镇(乡)新农村建设按照“星级村”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15分、工作落实60分、工作效果25分,经综合考核后计入总分。
农民增收工作考核实行百分计分法,分增收政策落实、增收措施和增收效果三个方面。其中落实增收政策12分,落实关键举措、培植增收后劲68分,增收工作效果20分。
(2)67个行政村按照《宝鸡市新农村建设升阶晋星测评体系》中涉及的六大类二十二项指标逐项计分,总分为1000分。其中无星村:综合评定得分500分以下;一星村:综合评定得分500分――599分;二星村:综合评定得分600分――699分;三星村:综合评定得分700分――799分;四星村:综合评定得分800分――899分;五星村:综合评定得分900分――1000分。行政村工作被一票否决后,该行政村考核年度内不能晋星,并以零分计入镇乡年度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总分。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立足村情,各行政村是农民增收的实施主体,对各村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百分制单项考核。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5%占50分、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增长20%以上占30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增长10%以上占10分、农民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收入增长12%以上占10分。
(3)对承担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区级相关部门,按照承担任务项目实行百分制量化计分;主要考核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服务“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考核内容以文件附页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工作目标任务为主。
4、方法
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自查总结与考核组考核相结合。凡列为新农村建设考核对象的镇(乡)、区级部门和行政村年终进行自查总结,并于11月底前上报自查总结,迎接年终考核。
四、奖励办法
1、奖项设置。农民增收先进乡镇2个(增速和增幅两项综合排名前两名,各奖励10000元);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先进村和农民增收先进村共10个(各奖励5000元);新农村建设先进部门6个(各奖励5000元);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先进个人20名(各奖励100元);“两联系两服务”示范标兵10名(各奖励500元);“一村一品”示范户10户(各奖励1000元),按照总量领先,存量增加,重在新发展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民增收先进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乡村游、干杂果、鲜果、蔬菜、畜牧各一个)3个(各奖励1000元)。按照争当先进,争当典型的原则,示范户和专业协会的评选奖项有效期三年,三年内一般不再重复奖励。
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谈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1.正确认识国土资源管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1.1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土资源部门强化农村土地管理
(1)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管理上首先不能有重国有土地管理,轻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思想,要将农村集体土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不能偏废。其次是法律法规要到位。重点要制定和完善农业承包经营管理,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第三是管理措施要到位。农村土地管理体制要加强,乡镇土地管理机构要加强,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素质要提高,以利农地保护和管理。
(2)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农地转用。要按照用途管制的原则,确保农地农用,确保农村各项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途使用。要按照科学性和现实性的原则,建立农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代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要编制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鼓励土地承包权的合理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整理。农村土地整理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整理。它不仅改善农、林、水、路排灌系统,增加耕地面积,而且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维护农村风貌和自然景观,增进农村休闲游憩功能的一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
1.2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全面支持
(1)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要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土地利用规划或村庄建设规划。通过优化镇村布局,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引导居民适当集中,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为广大农民进行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2)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国土资源部门通过组织农民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的整理,不仅能够迅速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防范自然灾害,实现增产增收。
2.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支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土地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土地规划、耕地保护、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征收征用等方面,迫切需要国土资源部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供坚强的政策服务与保障。
2.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坚持严格依法依规管理的原则
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国土资源,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切实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以新农村建设为名乱占滥用、大肆违法批(圈)占土地特别是农用地,坚决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与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1)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原则。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的建设项目离不开土地的供给。但也必须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切实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节约集约用地是由我国土地利用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可持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2.46亿亩,人均用地185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这既说明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很大,粗放、低效利用现象严重;也说明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还很大。
(3)坚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一刀切,不注重形式,不盲目而行,要统筹兼顾、区别对待、分类实施,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就要依法突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等重点建设,保障农田水利、乡村道路、饮水安全、农村能源、村镇规划、人居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加快征地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实现保障与可行相一致。
2.2国土资源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1)加强农村用地的规划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要充分发挥好土地利用规划对村庄、集镇等专项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努力提高土地规划的实用效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重点安排生、生活、公共基础设施等急需的基础工程建设用地,进一步提高审查报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类相关规划。
(2)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目前,对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过于复杂,指标很多,把握起来有困难,同时很少有针对村屯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尽管有些省份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但也只适合本省情况。为使新农村建设目标明确、建设过程有章可循、建设结果有据可评,全国性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亟需建立。笔者参考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和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提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全国性的研究较少
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针对全国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章很少。李立清等构建了包含五十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中没有阶段目标、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公开发表的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较多,重庆、湖北、浙江、黑龙江、福建、江苏等省已出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涉及村级的指标体系很少
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成果涉及村级指标体系。朱孔来为村级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七大类二十六项指标,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农民幸福程度、农民素质水平”两方面指标,但没有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另外,苏北经济信息中心以村为单位设计的《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指标》,有二十六项考核项目和五十一项考核指标,只有考核指标标准值,没有指标权重。
(三)评价指标过多且复杂
目前,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最少为二十六项,多的已超过五十项。其中,有些指标设计重复,如,把村干道绿化率和森林覆盖达标率同时设为村容整洁的指标;有些指标设立有待考证,如,在村级指标体系中设立“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所占比重”;有些指标过于复杂,既设立考核项目指标又设立考核指标,如,在生产发展指标中设立“产业发展、经济合作、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就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层组织经济实力”等七个考核项目,又设立“人均GDP、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粮食种植面积、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订单农业覆盖面、龙头企业发展、人均村级财力”等十项考核指标。
(四)大部分指标体系内容不全面
普遍缺少人均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水平,使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水平难以比较。在生产发展方面,普遍缺少金融指标;在生活宽裕方面缺少农民消费能力指标;在乡风文明方面缺少农民文明程度和信息化指标;在管理民主方面缺少村干部素质指标,等等。
二、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对象和阶段
新农村建设基本标准应是统一的,要适合于全国每个村落。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针对国内所有农村的行政村屯。而且,本评价指标体系不只适用于政府和学术机构,农民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评价本村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本评价指标体系将新农村建设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基本实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是指新农村建设逐步启动,“新”字体现在新路、新房、新规划、新能源、新粮补、新农合、新民俗、新收入、新环境、新生产、新生活,等等。本阶段从2006年开始用5年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目标。新农村建设中期阶段是指新农村建设的部分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开始满足农民及农业生产需要,农民上学、看病、养老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民的衣食住行开始城镇化,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一村一品”,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本阶段从2010年开始用5年时间,到2015年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目标。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阶段是指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农村已开始城镇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已得到满足,农民上学、看病、养老问题基本解决,农业实现市场化生产,农民素质市民化,农民数量明显减少,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面小康指标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本阶段从2015年开始用5年时间,到2020年基本实现第三阶段目标。
三、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程序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一定原则,遵照一定程序,使评价指标体系更科学,更接近实际,更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转化成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必须具备:一是兼顾性。应兼顾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尽可能是人均指标。二是可能性。考虑指标收集的可能性,尽量减少指标数量,尽可能是统计指标。三是可接受性。指标的确定必须让农民接受,尽可能贴近农民。四是实用性。为各级政府服务,尽可能是可考核的指标,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首先,制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关文献、国家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国内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各地有关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国外乡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等方面来制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次,征求各省(市)农业、社会保障及新农村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与部分省(市)的县和乡村干部进行座谈讨论,征求农民意见。再次,根据所制定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征求意见结果,严格遵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确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进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四、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和程序,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等五方面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量化指标二十个。
(一)“生产发展”指标
包括农民人均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率、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民小额贷款发放群众满意率。其中,农民人均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反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比重越大说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率反映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以市场导向发展经济的表现形式,参与率越高说明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农村生产越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达。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农民生产基础性投入水平,水平越高说明生产方式越先进,农业生产越发展。农民小额贷款发放群众满意率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水平,目前资金投入水平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二)“生活富裕”指标
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民看病费用的承受能力、农村自然屯超市普及率。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硬性指标,这个指标达不到标准,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缩小城乡差距都无从谈起。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反映农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缩小,农民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将不断缩小。农民看病费用的承受能力反映农民生活的富裕程度,这是指对大病费用的承受能力,目前的新农合只能解决农民看病的部分费用,一半左右的费用还需要农民自己解决。农村自然屯超市普及率反映农民的消费水平,农民消费水平很低时,农村不会有超市,而只有农民的消费能力能满足农村超市设立的成本回收界限,农村超市才会兴旺起来。
(三)“乡风文明”指标
包括农村人口受高中以上教育比例、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互联网入户率、农村有洗澡条件的户数比率。其中,农村人口受高中以上教育比例反映当地农民受教育水平。目前农村的初中教育已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急需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反映农民文化娱乐水平,也是反映城乡实际差距的指标。互联网入户率反映农民生产生活的信息化程度。农村有洗澡条件的户数比率是反映农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看似简单,实际影响广大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村风尚。
(四)“村容整洁”指标
包括农户卫生厕所比例、沼气池数量占村民户数比重、垃圾处理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这四个指标基本反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改善,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村容整洁的目的。其中,通过建立卫生厕所和沼气池及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通过自来水普及率的提高,提升饮用水质量,治理水源污染问题,逐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五)“民主管理”指标
包括村级发展规划、农民对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度、村干部大学生率、一事一议制度普及率。其中,村级发展规划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制定并公开村级发展规划,使农村发展问题的决策真正受广大农民监督。农民对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度是反映村民自治的重要指标,也是落实村民自治的重大行动。村干部大学生率是反映村干部素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决策民主化水平和决策科学化水平。一事一议制度村民参与率反映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程度,反映农村民主化程度和民主管理水平。
五、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
(一)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三个阶段,设计时间是三个时段,这要与国家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时间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2003年制定的,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变化,这个依据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而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只能是新农村建设指标标准值的参考,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的标准值不低于农村全面小康水平。
(二)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的确定对整个评价指标体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理解,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依此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再根据实践探索,通过层次分析、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整个指标体系权重。
(三)利用综合法进行评价
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各指标的分值,某项指标分值:实际数/标准值。第二步:计算各指标得分,各指标得分=各指标分值×权重系数。第三步:得出新农村建设程度,新农村指标建设程度=各指标得分之和。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点多面广,内容复杂。由于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人文、自然特点也不相同,即使建立一套全国通用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地方也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一、理清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是个远景目标。省委提出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是从现阶段我们农村的真实水平出发的。而近几年的试点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就出现了乡镇集镇,不如试点村基础条件好的尴尬局面。作为农村改革方向性标志的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于新农村建设,这是不协调的。县委赵书记、县政府叶县长审时度事,提出加快集镇建设的思路给新农村建设下了一个很好的注脚。新农村建设并不只是新农村试点村整治建设工作,它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在村庄整治,它还涉及产业发展、农民培训等,同样,它覆盖的范围也不应该仅仅只局限在试点自然村。有了这样的一个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了。2012年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推进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从村庄整治入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举措,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逐步走出一条“镇村同治、点面结合、特色示范、整体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二、探索科学的工作路径
总结2012年,我们一共创新推出了如:县、乡、村“三级”书记挂帅制,人大、政协监督制,书记现场督查通报制,部门挂点帮扶责任制,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分管领导、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月调度制,年终考评奖励制等八项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工作机制,这既是我们的创新又是我们的特色,还要继续坚持。在实际工作的操作层面上,我们又推出了村庄整治八步走,即“一规划、二改水、三改厕、四改房、五改栏、六建沼气、七改路、八改环境和完善”的工作路径,又成为了我县向省市提供的典型经验。由于今年省里又对村庄整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三绿一处理”工作,让我们的工作路径要做新的调整。除了以上讲的两项外,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还有一项最大的特色,那就是“进度快、标准高”,根据我从事这项工作的感受,怎样才能抓出我们工作的特色,走一条“特色示范”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呢?我想重点要抓住“早”“高”、“特”、“实”四个字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在新农村整治建设中,我们依然要坚持完成要“早”(那就是要求6月底全部结束),标准要“高”(不能低于去年),“特”色要明(要有创新,不能千村一面),“实”惠百姓。第二、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一村一品”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早”启动产业规划和分户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模式在“特”字上下功夫,如:传统产业在科技含量上或经营方式上寻求特色,特色产业在规模扩张和组织程度上寻求特色,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高”标准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力争80%的建设点形成和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不断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实实”在在提高农民收入,使建设点农民收入高于全县整体水平。第三,在省里提出的“三绿一处理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污水处理”,并提前“早”实施,各新农村建设点都必须建设通畅的雨污排水系统,要“高”标准完成改沟,要在村旁村前开辟排水主沟,农民房前屋后要修建排水沟,选择1-2个有条件的自然村和规模较大的村庄(社区)尝试雨污分流,建设污水排放暗沟,做出“特”色;在“三绿工作中”要打造风景林环绕村庄周围,村内及房前屋后花果飘香、村内道路绿林成荫的生态“实”景。
三、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是当前一段时期内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抢抓时机,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中尽力而为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不能无所作为;量力而行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科学态度。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规划要立足长远,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实施要立足当前,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又能做到的事情抓起。
二是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原则,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和具体情况,在工作推进中要找准各自的着力点,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能政府包办代替,不搞过度建设,不能“千村一面”,要符合群众意愿、适度超前、各具特色、务求实效。
四、落实相关的责任。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23-02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2008年城镇与农村的人口比为49.9:50.1,是全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老工业基地辽宁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曙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除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还须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然后,基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和方向的深刻理解,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与生态良好6个维度构建,内容涉及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包含30项具体指标。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据此,我们可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与和谐社会阶段性基本目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由于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正指标,又有逆指标,而且已经确定各指标的目标值,因此,采用统计指数法对指标数值标准化,一方面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每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X=正向指标O/EO<E1 O>E逆向指标E/OE<O1 E>O
然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方法的特点是科学、客观、简易,具有可操作性,比较适合指标体系复杂、类型多样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具体计算过程省略。
最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新农村综合评价指数,其公式如下:
Y=PX (i=1,2,3,……..n)
其中:Y为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数,也即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综合得分,P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X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n为指标总个数。运用该综合指数,对2006―2008年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整体评价,得到下表计算结果。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辽宁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进程稳步上升
到2008年,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程度已经完成了目标值的78.55%,比2006年提高了9.3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51%。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以2020年为实现标准时点,那么,辽宁省每年至少要保持2.03%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而从近三年的发展来看,这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应该会比较轻松的实现该目标,甚至会提前5年完成任务。
2.一级指标系统均有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不同
2008年,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在80%以上的一级指标系统有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和生态良好,而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则低于80%。各系统变动趋势虽然都在上升,但上升幅度有一定差异,上升快慢依次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和管理民主。说明近几年辽宁省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重心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层次要求;生态与管理民主建设虽然上升缓慢,但是发展的绝对水平较高,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而一些发展绝对水平不高,增长缓慢的系统,如村容整洁,未来就需要加大建设步伐。
3.二级指标系统波动幅度较大
生产发展系统中三个指数均匀增长,只有2008年生产能力指数超过70%,达到77.97%,其余都在60%左右变动,可见,带动生产发展系统强劲上升13.16个百分点的主要动力是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随着国家加大各项补贴政策,辽宁省农业生产能力还将大幅增进。
生活宽裕系统中三个指数发展水平较高,都在80%以上,甚至2008年的健康素质指数达到99.91%,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极大的进步;各指数增长幅度较大,都几乎增长9个百分点,更进一步说明人们生活比较富足,各项保障措施取得成效。
乡风文明系统中文明道德水平很高,每年都在90%以上,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每个村有近一半的男性在外地打工,留守的农民大多安分守己,靠山吃山,从事农业中相关行业,社会和谐水平较高。由此可见,提高农民文明道德程度重点应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乡风文明中文化娱乐水平还不高,2008年才达到80%,但是增长幅度较大,将近10个百分点,说明农民还是不敢消费,除了教育他们认为其他文化娱乐消费属于浪费现象。
村容整洁系统所包含的新能源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发展水平都很低,均在60%左右,而且增长幅度也很小,这就导致村容整洁成为辽宁省目前需要大力建设和改革的内容。
管理民主系统中的政务公开和民主法制都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在80%左右波动,但是增长幅度较小,平均增长2个百分点。说明国家虽然强调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但是地方并没有高度重视,仍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体制有所改变,但是管理过程没有变化,阻碍了近几年的农村民主建设。
生态良好系统中自然资源发展水平较高,带动了生态和谐整体发展,这与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打造生态省目标息息相关,当然也离不开辽宁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结论
综上所述,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建设情况比较良好,各级系统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从单项指标来看,2008年有许多指标达到甚至超过新农村目标值,而且机耕面积比重、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满意度等9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在90%以上。如果能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加强对弱势项目建设,正确贯彻中央的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辽宁农村经济会进一步繁荣,农民会真正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注重科学规划。渠县始终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新居、土地利用、小城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相结合,避免了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建设轻产业,重村容轻发展,重装修轻环保,重效果轻民愿,重形象轻实用,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发生。在成功打造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渠县结合农产品资源布局和区位优势,将全县新农村建设划分成以“三线”为轴线的“三大板块”,并选择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带动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发展特色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以国道318线渠县段为轴线,涉及5个乡镇、18个村,连片打造绿色生态走廊,突出枇杷、万亩超级稻示范片、农家乐示范片建设,建成万头DLY种猪养殖基地;以县道为轴线,涉及5个乡镇、11个村,建成万亩柑橘示范片、花卉苗木示范片和工业集中建设区;以省道渠县段为轴线,涉及12个乡镇、13个村,建成万头生猪和蔬菜示范片。
坚持因地制宜。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渠县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14个示范点建设方式和建设模式受到农民普遍赞同。全县坚持以自然村为单元,以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户办工程为重点,大力改造旧房、建沼气池、打卫生井等,引导群众和引进业主建设农家乐园。同时,通过逐步完善村卫生站和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地解决农民“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需要。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A
当今,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迅速,农村的生态绿化建设发展缓慢且比较薄弱。但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具有了新的使命和内涵。园林绿化建设离不开其先前作奠基的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村庄、塑造新面貌、发展新产业的内容之一。强调对新农村生态园林建设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构建更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规划与设计对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深化落实意义和促进和谐社会的的发展无疑是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在上个世纪中末期,当时国民的发展眼光不够长远,对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滥砍滥伐、不保证水土平衡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得经济本来就落后、有待发展的农村地区环境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所以,探讨新时期园林规划与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方面,对由于以前工业的发展对农村的产生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叶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提高农村人的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目前新农村生态建设中的园林绿化现状
随着人们的园林绿化意识逐渐的加强,全国各地的园林绿化运动广泛的展开。根据2004年数据统计,全国累计有9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一共植树累计448.8亿株,总计下来相当于造林2.2亿多亩。新成立不同的义务植树基地6万多个,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累计总数31.15%,人均面积将近6.49平方米。
当前我国农村的园林绿化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弱的状态,但是由于本身的原因,与一般的城市园林建设相比也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主要包括:
1 农村地区在区域位置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园林的土地优势;
2 大多数农村地区受污染程度比较轻,如在良好的园林规划与设计下,在发展园林绿化方面必定具有一定的自然优势;
3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充足,比较适于园林栽培和日常的养护管理。
二 园林绿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也有弊,虽然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使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对立来看,农村园林建设存在很严重的缺乏资金的问题,并且农村“先繁荣,后环境”的传统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园林的发展。其他的问题,比如: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各乡镇、自然村各自为政,使得格调不统一、格局不一致;相关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缺少对农民群众的指导、服务和培训,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园林建设的热情;另外,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严重缺乏经费等,也使得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三 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1 做好系统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相关部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兼顾系统性原则和长远性原则,充分吸取园林、村委、建设、环保、林业等部门的意见。规划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把握格局,因地制宜,认真的利用和研究索要规划的地貌、地形特征,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发现人文资源、彰显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要做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林规划要显示出便民的原则,形成合理的布局,合理的配置规划区内浇灌管网、消防通道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相对应的恰当的位置。彰显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根据地域的不同,经济条件的不同,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案。
2 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苗木
在选择苗木方面,要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方便后期养护管理的树种。注意观花和观叶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一个色彩丰富、绿色盎然、多层次、多种类的园林景观;并且要注重常绿和落叶植物相结合、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乔木灌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园林的景观,使园林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增强。
3 规划好可用空间,搞好立体化
充分利用农户与农户之间、院子与院子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开阔地带和潜在的可利用地带。在可观光的水面可种植培养水生植物的水面景观,对于池塘、水库堤坝旁可种植攀类和藤本类覆盖绿化。随着村落之间园林绿化的不断完善,也要注重村郊的绿化。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工程建设,在生态比较脆弱的村落周边封山育林、大力造林,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不仅要建设出村落之间美丽的森林景观,还要考虑加强防止风沙侵袭、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
四 结论和展望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丰富农村园林绿化建设思路:比如说,结合现有设计规划农村园林绿化建设,乔木、灌木、草藤类植物相结合,积极的构建园林生态网络体系,探索绿化补偿体制,加强新农村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领导意识,以巩固绿化成果,提高园林绿化的公众参与力度。新农村园林绿化建设是综合性的学科,必须由建筑、规划、林业、农业。生态、环保等各个部门共同完成。该如何在自然、乡村、农户三者之间保持生物学平衡,是新农村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树木生长的周期等因素,在园林工程中要保留现有的植物和树木,不能仅仅为了美观而伐掉现有的树木,砍掉现有的树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园林的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是科学恢复、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并且以保护生态为主要位置,部分分项工程采用生态恢复的保护性的设计原则,以最合理的方式建设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工程必须与时俱进,使传统的铺设绿地变为有层次的园林系统。在林业、农业、湿地、自然保护之间形成合理的格局,结合周边农村的土地构筑成一个生态园林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改善农村村民的居住环境,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伊始,双阳区就重点在导向、投入、规划、制度等方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1.1理清了发展思路,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提供方向和依据 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双阳区确定了新农村建设“五三六六”总体发展战略。即围绕“培育新人、发展新生产力、改造新生产关系、建设新基础设施和提高新生活质量”的“五新”工作重点,按照“全面小康型、小康型、宽裕型”这三个发展层次,遵循“融入城市型、城郊服务型、中心集镇牵动型、资源开发型、特色产业主导型和企业带动型”六种建设模式,深入开展“富到农户增收入,学到农户长本领,权到农户做主人,保到农户解危难,美到农户树新风,乐到农户促和谐”的“六到农户”建设活动。总体发展战略的确定,不仅为双阳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宏观、明晰的指导,也较好解决了“乡村两级组织不知怎么建,老百姓不知怎么干”的问题,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1.2完善了机制体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结合双阳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拨付办公经费,配备车辆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对全区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协调、督查和验收,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在组织领导层面上协调运转。二是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帮扶机制。按照“家乡人包保家乡,哪个村出来的部门干部就负责哪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原则,在区里选择了74个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保全区134个行政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年来,帮扶部门为所帮扶村新上产业项目500余个,基础设施投入(含争取专项资金)2.2亿元,有力推进了所帮扶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三是完善了新农村建设考评制度。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双阳区就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到乡镇(街)、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中来,并以政府目标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各部门、各乡镇(街),作为工作督导和年末考核验收的依据,年底采取全体常委集中考核的办法进行验收,作为年终评价乡镇(街)全面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出台了村干部述职制度、优秀村干部转变身份制度,调动了基层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1.3拓宽了资金筹措渠道,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 一是捆绑使用支农资金。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对全区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中投放,重点用于全区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每年年初,根据各村的发展计划,形成发展目标书,作为各部门争取专项资金的指南。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农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于重点推进村中,解决了资金分散造成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几年来,全区80%以上的专项资金都投入到了重点建设村中。二是政府出资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为了加快重点推进村的产业发展,双阳区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0万元用于新农村产业扶持贴息资金,解决产业特色不鲜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据统计,全区扶持额度达到了主导产业扶持贷款利息的60%以上,拉动贷款1.3亿元,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更加明晰。三是利用惠农政策筹集资金。利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政策,筹集保险资金1044万元,使全区的参合率达到了96.3%,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利用农业保险政策,推广农业保险面积达到45500余公顷,投保总额1380余万元,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稳定增收。争取农机补贴资金5650万元,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8%以上;利用农村“村村通”扶持政策,累计修建“村村通”水泥路(油路)970公里,通村率达到100%,通屯率达到了65%。
2.充分挖掘社会各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社会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达到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因此,双阳区按照形式灵活多样,内容服从实效的原则,利用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
2.1依托农村闲置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完善农村政务、商贸等基础设施 在新农村建设中,双阳区紧紧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求健康的要求,以为民、利民、便民为根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改造、新建了齐家卧龙等17个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物资流通、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家大院(农村社区),为农民打造了聚集的场所和综合的服务平台。这些农家大院已成为村民政务的集中地、文化娱乐的休闲地、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物资流通的集散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牵动空间,形成了农民聚集和消费的“洼地效应”。
2.2依托农村产业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推进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进程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双阳区把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特色上,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点和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依托现有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了以梅花鹿养殖、绿色水稻种植、苗木花卉培育为主的各类品系园区,为城市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双阳农村提供了商机。通过吸引各种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了双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精深发展。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70公顷,绿色水稻及优质米稻面积达到了8000公顷,超千万元的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有效推进了长春最大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进程,初步构建起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双阳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2.3依托农村人力资源,支持和鼓励能人志士反哺家乡,营造了家乡人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经过广泛调查,充分掌握了从双阳区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的基本情况,并采取给予政治待遇、授予荣誉称号的形式,积极鼓励其回报家乡,建设家乡,推进家乡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全区共协调和接受社会建设新农村资金900多万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营造了人人关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3.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夯基筑础”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双阳区坚持用新农村建设政策统一广大农民的思想,用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巨大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之自觉、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必要性
1、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不足,要求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据统计,1999年全国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负担总额约为1200亿元,而国家财政用以农业的支出,1999年为1085.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8.23%,2004年为2357.89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8.28%。也就是说,尽管从绝对额看已经增长了不少,但从相对比重看几乎没有变化,而且2000年至2003年间还呈逐步下降趋势。(表1)2004年财政开始加大农业支出力度,这还是在近几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实现的。由于现行税制客观上约束未来财政收入不可能长期保持大幅增长,因此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保持国家财政用以农业支出的较快增长,难度是相当大的。面对这种形势,如果不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将难以保证如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2、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要求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2004年达到2357.89亿元,较上年增长34.39%,大大超过当年国家财政支出增长15.6%的速度,2005年和2006年及以后要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表明国家财政用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确实有了大幅增加。但是,可以说,这些资金量目前还仅仅是用以能够维持农村基层政权和农村最基本的义务教育等最核心的公共品的基本供给,还有大量的资金需求缺口无法满足。如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卫生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农业生产技术改善等等,由于没有资金来源,根本无法得到满足。这些本来应该主要由政府财政提供的公共品,在完全取消农业税后,如果寄希望于主要通过所谓的农民自主、自愿或自治等方式解决,其结果只能有两个,要么回到税费改革之前,繁重的农民负担再次反弹,要么筹集不到资金,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不论那种结果,最终都将导致新农村建设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从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角度看,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是非常必要的。
3、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求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曾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而20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也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其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经过近20年的努力,1998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44.5%,农村居民为53.4%,分别达到和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小康标准。但是,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客观地说,农村问题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或未得到足够重视有根本联系。“十一五”规划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再次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希望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没有持续足够的资金支持,恐怕难以做到。因此,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看,要求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
4、“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部署,要求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城乡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城乡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5年我国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47。“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是推动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工商税收体系主要是对城市第二、三产业征收,新农村建设特别税采取对现有主要工商税种征收附加税形式征收,能更好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真正落到实处。
(二)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可行性
1、“十一五”规划为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提供了制度铺垫。“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得到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同,使纳税人在思想上有了较充分的准备,认识上容易统一,纳税人的服从度较高。
2、坚持宽税基、轻税负原则,纳税人容易接收。选择现行增值税、营业税等征税对象为税基,税基尽可能宽些。实际税负设计控制在2%左右,这样不至于给纳税人增加太大税收负担,容易实施。
3、税制设计技术和征管技术可行。新农村建设特别税可设计采用附加税形式,对现有增值税、营业税等应纳税额征收一定比例的附加,不会使税制复杂化,征管成本低,易于征管。
4、韩国乡村发展特别税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乡村发展特别税为韩国应对乌拉圭协议挑战、克服金融危机和推动“新村运动”向纵深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4年至2004年10年间为韩国政府筹集了约15兆韩元的税额,使乡村经济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继续得到较快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为韩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韩国国会将“乡村发展特别税”的征税时间延长10年的决定也表明该税得到政府和纳税人的认可。实践证明,韩国的乡村发展特别税是成功的。而韩国乡村发展特别税开征的背景与我国现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韩国的乡村发展特别税可为我国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提供许多成功的有益借鉴。
5、我国过去“两金”的征收为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分别从1982年和1989年开征的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开征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到1996年全面停征,由税务部门负责征集的“两金”共2444.59亿元,为缓解我国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的紧张状况,筹集财政资金,平衡财政预算,减轻中央财政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种曾经征收专项附加税的传统,使纳税人对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有较好的熟悉度,征收机构也有相关经验。可以说“两金”的征收为我国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保障措施
1、宣传保障。开征前应对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尤其是对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对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的重大意义要重点宣传,要让广大纳税人深入理解和接受。要让每一个纳税人明白,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而是涉及每一个城乡居民未来生活进一步改善的重大举措。
2、单独编制新农村建设特别预算,制定科学的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税款使用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筹集的资金仍然是很有限。因此,对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所筹集到的资金必须事先进行科学规划,确定不同项目对资金需求的轻重缓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确保税款的有效使用,每年单独编制新农村建设特别预算,全面系统地公开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税款使用情况,给纳税人一个清楚的交代,让纳税人放心纳税。当然,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税款使用的前提条件是要科学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规划好了,才可能制定科学的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税款使用制度。
3、完善税款使用监督制度和责任制度。由于新农村建设特别税属于特别目的税,其税款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按新农村建设特别预算安排使用,不得挪作他用,由各级人大制定监督制度和责任制度并实施监督,明确税款使用责任,使税款使用依法进行。
二、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税制设计构想
(一)征收目的。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的目的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战略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筹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应在制度上保证现有财政用以农业的正常支出基数不但不减少,还要随经济发展有所增加,这样才能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是用以补充现有财政用以农业的支出不足,而不是取代现有财政用以农业的支出,只有这样才能因开征新农村建设特别税而实实在在地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投入。
(二)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和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设计以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增值和车辆购置税等七税种的征税对象为征税对象,以上述七税种的应纳税额为计税依据。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列入征税对象主要出于“宽税基层、低税负”的考虑,而将资源税、房产税、土地增值和车辆购置税列入征税对象主要是出于调节贫富收入差距的考虑。计税依据:设计以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增值和车辆购置税等七税种的应纳税额为计税依据,这样便于征管,节约成本。纳税义务人:以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增值和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为新农村建设特别税的纳税义务人。
(三)税率。按低税负要求,税率设计为附加税率10%,实际税负为2%左右。就是说,如果以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增值和车辆购置税等七税种的应纳税额为计税依据的话,以2005年上述七税总计约17839亿元(增值税为国内增值税部分)收入计算,附加税率10%即可每年筹集2000亿元左右新农村建设特别税收入。而10%的附加税率,如果按七税种的征税对象计算,实际税率只有2%左右,实际税负很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1-2]。因此,正确地对待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以利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向前推进。笔者就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1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1.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
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三是“短浅化”。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1.4要素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
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必须先行试点,再全面稳步推进。通过对示范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当前存在政策、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要素。一是政策不够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有的政策存在不确定、不连续、不合理等因素,如以工补农怎么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影响了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资金筹集难。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富裕程度较低,建设主体投资乏力。同时,县、镇两级由于财力所限,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三是土地制约明显。1998年土地二轮承包时不少村没有预留中心村用地,即使预留了,有的也已被置换为工业用地,或被重新发包,有的与现在的中心村规划不相符合,导致能建新村庄的地方不在规划内,规划的地方不能建新村庄。加之新农村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涉及转换用地的政策不明确,使土地调整、置换、募集比较困难,造成不少村新农村建设用地迟迟不能到位。
2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