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4:43: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68-01
2011年国务院以连续第七个1号文件重视农业,当今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最迫切且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是“三农”问题。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不可能建成现代化的中国,没有农村、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富强的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村农民是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重大、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
1.1 传统农业的概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定义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史蒂文斯和杰巴拉指出:“传统农业可定义为这样一种农业,在这种农业中,使用的技术是通过那些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民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而发展起来的……,建立在本地区农业的多年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艺术,它通过口授和示范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传统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
1.2 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1.3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征比较,表1
2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提及方向
尽管各个国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借鉴,使我们少走弯路。
(1)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在此期间,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能否迅速实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2)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土地制度直接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经济福利以及国家政治上的团结和稳定。尤其重要的是,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因此,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制度因素对农业的束缚也就成为发展农业的前提条件。
(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产业规划和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普遍方法。
不管农业的地位多么特殊,它总是一个产业,应该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这是各国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亨延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黄抗生,2001)。这几个学派基本上从两个角度去定义现代化: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塞缪尔·亨延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杨豫教授指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农业现代化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提出,基本上也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定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舒尔茨的理解,其应被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西奥多·w·舒尔茨,198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有传统性的合理继承与发展,又具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质。
(《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4.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管理农业,要求具有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章宗礼,1980);5.从系统论的角度把农业生产看成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组合成的综合系统,正是这三个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农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才得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这三个系统的最优化10.在当前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分散经营情况下,农业现代化应是人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及组织系统的现代化(张琦,1990);11.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形式,必须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贯穿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应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武装设施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田魁祥等,1998);12.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作用结果的表现,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表现(谢永良等,1999);13.从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考察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应该最终由人进行,而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因此,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其自身的关系(简小鹰,1996);14.现代农业应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所以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关系中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农业(施德堂等,1999);15.农业现代化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其一般特征是,普遍使用现代化的工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很高的土地生产率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普遍实现了农业的企业化管理,相当多的产品和行业实行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有很高的商品率、总体效率和经济效益(牛若峰,1999);16.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张仲威,1994);17.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市场化的农业运行机制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顾益康,2001)。
上述观点表明,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明显不同,截止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仍缺乏一个规范、统一的认识,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这种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几个“化”的定义,只看表面现象,根本没有把握住农业现代化的本质。20世纪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开放的初、中期,思想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即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在三个方面:第一,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第二,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发展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以区别于以往农业现代化等同于“石油农业”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被理解为商品化、技术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这是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比前两个阶段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但实际上是讲农业经济现代化,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孤立地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靳相木),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孙金荣),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钱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吕天军等,2000)。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笔者认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的标准
综合中外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大致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组织化、观念理性化、活动协调化、交往开放化、城乡一体化、环境平衡化和时间动态化(杨万江等,2001)。可以肯定,上述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农业现代化,只是其适用的范围相对缩小而已。
三、农业现代化的特性
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来看,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农业现代化的以下特性;
1.动态性。现代化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作为动态历史进程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有阶段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判断社情、民情、区情等的特殊性以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劳动力(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研究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古典经济学派在市场竞争前提下研究劳动力市场,强调市场机制和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然而,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认为劳动力市场具有非竞争性。20世纪60年代,P.Doeringer和M.Piore提出了二元人力资源市场理论,将人力资源市场划分为两个级别,强调人力资源市场的分割性,强调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形成。
(2)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的研究
刘易斯(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结构,即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和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模式,并且将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1961年,拉尼斯和费汉发表了《一个经济发展理论》,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工业部门发展的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均衡发展的关系。
(3)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发行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使农业收入增加,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我国20世纪50年代起,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表述和设想。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含义、特征与标准(李周等,1990;《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章宗礼,1980;李果仁,1992;范晋明,199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的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周战强,乔志敏,2012)。③战略措施。(王广斌等,2002)。
(2)关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特征的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元结构说”(朱镜德1999);“二元结构说”(蔡昉等2000、2003、2005);和“四元结构说”(朱农2005)。李建民(2002)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3)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①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大部分是从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效应与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的生产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证。(蔡坊,2005)(邹薇,2006)、(李伟,2001)和(李谷成,2006)。
②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腾建华(2004)、程伟(2006)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偏低,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和就业,而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所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
③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路径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单调,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张藕香,2006)。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完善投资形式。(白菊红,2004;罗明忠,2006)。
三、理论评价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早已分别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从单纯的产业发展视角进行研究,没有将其置于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之下进行考察。以往的政策实施,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过分强调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强调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忽视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过分强调城市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活力。从具体的政策执行上,倾向于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等非人力资本要素的开发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对农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然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从实践上,应探索一条通过增加农村人力投资存量、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新途径,以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要素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选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
[4]张藕香.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白菊红.农村家庭户主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关系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李谷成.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省农村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7]腾建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4).
[8]邹薇.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发展农机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更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缩小了城乡差别。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来看,都要经历基本实现农机化、到全面农机化、再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进程。这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农业现代的必然趋势。
二、农机化是农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保证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联合国粮农业组织在1988年提出了持续农业概念,现在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战略与理论。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国的持续农业的内涵。中国农业科学家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持续农业的内涵,并提出来了相关论述,论述中肯定了农机化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
先进的农业技术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进行推广应用,农机工具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农业机械在农村生产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近几年,农户用于购机的支出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的比重。机械动力也已成为农业的第一动力。从1979年到2007年,人力、畜力与农机动力的比重在明显发生变化,不仅功率总量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农机动力也明显地由原来的占65%到现在占80%,这个事实说明,农机动力的拥有量已成为我国三个农业动力之首。而且农机的作业领域在不断拓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在不断扩大。随着农机工业不断的生产出大批量的畜牧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及装置,直接带动了畜禽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四、农机化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机工业为农村农副产业提供了必备的技术装备以及乡镇企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农村工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从1980年到1994年期间农村工业生产值所占的比重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乡镇工业企业是农村发展工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农村工业化的模式,不仅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国工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促进农业生产,以先进的组织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农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生产者的科技素质,改变过去因为传统农业生产手段而导致的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将我国农业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农业,从而更好的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过渡。而农业机械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让很多现代化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从而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1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概念及作用
农业机械一体化指的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以此来达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目的。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产品商品率,同时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是从其实际作用来看还是从解放农业生产力而言,促进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当前,我国推进农业机械一体化进程有以下作用:一是能够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有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能够有效防止农业灾害,避免其造成重大损失;三是有助于跨区域农业生产,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四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帮助农民增收。
2 国内外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分析
2.1 国外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整个流程的机械化一体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已经逐渐运用各种卫星摇杆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把这些现代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实现,从而让农业生产活动实现自动控制的无人操作模式,大大的减少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更好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2 国内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水平整体较低、农业机械科技含量不高、结构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普遍存在。所以必须要努力提升农业机械一体化水平,才能够逐渐的降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数量、跨区作业的设备数量、机收水平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关注与认可,给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水平迈入了中级发展阶段。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已经开始富余,很多农民都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3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要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用环保促开发的农机设备设计理念,逐渐推广以保护环境和耕作技术为主的农机设备,从而降低某些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众所周知,工业污染会造成农产品的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加工业的实际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加工产品的市场销售。而如果使用以环境保护技术为主研发而成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能够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因此未来的农业机械一体化将会更加注重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将会运用更多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工业化以及工厂化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在特定环境下按照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让农业加工产品能够充分达到优良产品的品质,逐渐提升农业产品加工生产率,这也是农业机械一体化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3.3 大力研究开发具有节约型技术特征的农机设备,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要求,积极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开展农业机械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促进农业机械设备科技含量的提升,不断增强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在其作业过程中发生过多的故障。
3.4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用农机一体化来推进农业生产一体化。一体化农业其本质就是借助高科技的农业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将农资的生产供应、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通过机械一体化的方式来将工业与商业元素和农业相结合,从而让农业生产迈入现代化的市场模式。
4 结语
总之,农业机械一体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农机设备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其生产力水平是农业发展的标志。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从本质上说是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继续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推进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将农机设备的研制朝着更先进的方向迈进。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1-01
一、前言
十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近年来,一系列的好政策有效保护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我国实现粮食连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二、现代化农业的内涵
1.动态论
对于此种观点的理解可以认为,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历史和发展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时期是一个动态的,渐近的发展过程,它在不同的空间内容下,现代农业的定义会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其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2.系统论
系统论的中心思想是从系统观点的角度将农业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在自然规律的变化下,这三个系统内部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这就使得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可以实现,它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
3.过程论
此种观点可以认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其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来对农业进行改造和管理,从而使农业的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使用这种方法后可以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淘汰,既可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整个的农业生产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中。
三、现代化农业的作用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服务社会化
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门服务。
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
各地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根据自身的资源、地理和环境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并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业生态环境变得更优更美。
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劳动者熟悉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9.农民生活现代化
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正确处理国家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1.把农业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应该树立大农业的观念,使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更广的范围发展。第一,可以将现有的农业条件作为发展的基础,逐渐的使农业向着食品业、工业原料为发展主体的方向发展;第二,国家可以依据现代的农业和市场经济上下游的产业关系,将农业产业发展为现代的物流农业企业,逐步的形成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农业市场。把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作为主体,逐渐的使房地产公司将投资方向转向农村,加快农村城市的步伐;第三,中国城乡政府应该作为农业和社会服务的领导,使现代化的各类科技和专业协会为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更好的服务。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大农业的理念,使人们对农业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道路发展。
2.正确处理市场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和扶持政策,从而使农业产业的配置可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从而保持社会公交产业的方向不变,但是政府必须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使市场的机制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政府必须从实践出发,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证,这样才能使政府真正的为农民解决问题。
3.政府应该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一般情况下,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所占的国民经济比重在逐渐的缩小,所以,我们国家的一些经济专家也认为只有将农业的生产比重降低,才能使国家的发达化进程加快人。但是,依据相关的调查资料,其显示出来,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如专家所认为的,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和农业相关产业和工业之间的替代转换性。因而,我们国家必须使农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整套的农业管理模式,逐渐的实现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使农业的社会化效益和农业的工业化效益达到最大化。
4.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外汇储备
很早以前,我们国家就利用外资来投资农业生产,国在在政策上鼓励外商在国内的农业领域进行投资,使外资大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但是,跨国公司的过度投资也会使中国的农业发展陷入一种掠夺式的经营,甚至可以引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的毁灭。现在,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所以政府应该对国家的农业加大投资,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可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结语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国家要使人们的农业现代化观念深入人心,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合理的利用外汇资源来对中国的现代化农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俊,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农村经济》2003年第05期.
[2]袁鲁江,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民营科技》
[3]罗玛,党的十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内江科技》2013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1-01
一、前言
十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近年来,一系列的好政策有效保护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我国实现粮食连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二、现代化农业的内涵
1.动态论
对于此种观点的理解可以认为,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历史和发展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时期是一个动态的,渐近的发展过程,它在不同的空间内容下,现代农业的定义会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其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2.系统论
系统论的中心思想是从系统观点的角度将农业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在自然规律的变化下,这三个系统内部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这就使得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可以实现,它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
3.过程论
此种观点可以认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其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来对农业进行改造和管理,从而使农业的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使用这种方法后可以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淘汰,既可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整个的农业生产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中。
三、现代化农业的作用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服务社会化
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门服务。
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
各地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根据自身的资源、地理和环境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并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业生态环境变得更优更美。
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劳动者熟悉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9.农民生活现代化
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正确处理国家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1.把农业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应该树立大农业的观念,使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更广的范围发展。第一,可以将现有的农业条件作为发展的基础,逐渐的使农业向着食品业、工业原料为发展主体的方向发展;第二,国家可以依据现代的农业和市场经济上下游的产业关系,将农业产业发展为现代的物流农业企业,逐步的形成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农业市场。把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作为主体,逐渐的使房地产公司将投资方向转向农村,加快农村城市的步伐;第三,中国城乡政府应该作为农业和社会服务的领导,使现代化的各类科技和专业协会为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更好的服务。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大农业的理念,使人们对农业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道路发展。
2.正确处理市场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和扶持政策,从而使农业产业的配置可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从而保持社会公交产业的方向不变,但是政府必须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使市场的机制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政府必须从实践出发,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证,这样才能使政府真正的为农民解决问题。
3.政府应该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一般情况下,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所占的国民经济比重在逐渐的缩小,所以,我们国家的一些经济专家也认为只有将农业的生产比重降低,才能使国家的发达化进程加快人。但是,依据相关的调查资料,其显示出来,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如专家所认为的,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和农业相关产业和工业之间的替代转换性。因而,我们国家必须使农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整套的农业管理模式,逐渐的实现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使农业的社会化效益和农业的工业化效益达到最大化。
4.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外汇储备
很早以前,我们国家就利用外资来投资农业生产,国在在政策上鼓励外商在国内的农业领域进行投资,使外资大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但是,跨国公司的过度投资也会使中国的农业发展陷入一种掠夺式的经营,甚至可以引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的毁灭。现在,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所以政府应该对国家的农业加大投资,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可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结语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国家要使人们的农业现代化观念深入人心,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合理的利用外汇资源来对中国的现代化农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俊,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农村经济》2003年第05期.
[2]袁鲁江,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民营科技》
[3]罗玛,党的十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内江科技》2013年第08期.
【 abstract 】 from the current rural deep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alysis of two system innovation and change reason: and from the power of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induced resistance, institutional change, way, regional structure chang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ulsory system change in six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ilar and related;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both and mutual benefit, then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rural modernization thought: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rural synchronized advancemen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keywords 】 rural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Non-independent system change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县(市)城的城镇化过程,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个农业人口脱离农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并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产值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相比,农村城镇化主要是在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等民间力量推动下、由市场力量诱导、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是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方面,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农业产业化,简而言之即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逐步实现农业产加销环节的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业化、流通市场化和产业一体化,最终将农业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历史进程。
从表面上看,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范畴的概念。然而,透过概念的表象,从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机制考察,两者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从实施的状况看,两者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的演变上相互影响和推动,成为继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后的更加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两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联系密切、相互推进的两个过程。
制度创新的原因:
1.1 转轨时期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在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目前的农业经营状况和城乡结构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表现为:
第一, 农业生产力仍然落后。长期以来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表现:(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为地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割裂,农业留下了产中环节,局限于初级产品生产,单纯的原料生产比较效益低,而增值效益高的农产品加工和运销环节则归于工商部门;同时给产加销各环节之间带来种种难以协调的矛盾。(2)农产品商品率不高,自给半自给经济仍占相当比重。(3)农户分散经营造成规模不经济,缺乏竞争能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欠佳,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全社会对消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支付能力的约束等状况显示:欲从外部大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难度很大。
第二, 农村就业问题巨大,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经营自的同时,也使长期滞留在农村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第三, 农村城镇化滞后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客观上应当是一个相辅相成、同步推进的过程,而实际上两者运行的状况却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其偏离程度可以用城镇化偏差系数反映:Ue=IPu/PaI-1
式中:Ue城镇化偏差系数
Pu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动额
Pa农村劳动力份额的变动额
Pu/Pa城市人口变动的弹性值
将我国的城镇化偏差系数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加以比较,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期都表现为Ue>0,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超前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其数值愈逼近于0,愈说明两者处于均衡或同步状态。(2)从我国的较长时期看,Ue<0,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3)我国经济发达、发展较快的地区由于农业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其数值的偏离程度更显著
1.2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转轨时期农村重大的社会经济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实行家庭承包制使农户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民有了选择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但是,由于个体农户的自然地位、经济地位、组织化程度、生产生活分散的状况限制了农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民与城市居民、农村与城市的地位比较中,农业、农民、农村仍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样的矛盾激发了农民改变现有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和创新动力。这就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探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基础。
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及其相互关系。按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创新取决于创新主体对预期的创新收益与创新成本的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有关的创新主体才会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导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则是制度的交接、转换和更替过程。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两种类型。
1.3 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二、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蛋鸡效应”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于经济落后,社会发展滞后,而经济落后的原因又在于技术缺乏、人才缺乏和教育落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十分难解的死循环,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优先发展:而落后的经济又不能给教育足够的支持,使教育落后,而落后的教育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更加落后。如果把经济比作蛋,教育比作鸡,就构成了类似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蛋鸡”命题。多少年来,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的“蛋鸡”效应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近几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占全国总人口73%的农村人口所依赖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5.2%。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366元。农业基础地位仍然很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低,投入和产出水平低。解决目前农村中存在的困难的主要途径就是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农业的再造,是用新的产业置换农村落后的产业,对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实行重组升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传统农业社区的再造,它是在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利益驱动和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变农村社区为城市社区,变农民为城市居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空间和产业组织社会化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又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我国农村大多数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原始而单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以原始就业的方式进入农业生产过程,他们普遍面临发展无资金、无技术,接受教育也无条件的困境。根据湖北省财政厅有关专家测算,2002年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市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内经费加上按规定两税新增部分。按口径计算这两部分只能占当年教育支出测算需求的51.6%,加上正常的学杂费收入三项合计占其需求的74.9%,尚有25.1%的资金缺口。过去这些支出在义务教育紧缺的情况下,主要是依靠向农民摊派。农村税费改革后必须由政府承担。按目前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78%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n%由省地负担,而中央负担仅有2%左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要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增加的资金缺口是非常困难的。以致大部分农村地方政府把教育当财政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如此,农村职业教育就更不好过,在资金、校舍、师资、生源、实验、实习场所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有的职业学校为了生存被迫转向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其实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两难局面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如果都局限于部门本位的需要看问题,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经济部门都无法解开这个陈年已久的结。如果站在国民经济的整体的高度,农村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又是同一矛盾统一体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职业教育的最终着力点都在于中国农村的农民。农业现代化主要改变他们的赖以生活的产业结构,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城镇化是对传统农村农民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把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城市生活的城市居民。而职业教育正是促成农民适应这两大转变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卜,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把传统农业劳动者改造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城镇二、三产业孺要的新型劳动者,在技能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也对农民施加道德、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引导他们成为适应都市生活的新型社会群众体,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双森。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教育也是一项投资,它的功能就是通过对人进行以职业为中心的技能教育、培养,把人力资源改造成为适合市场投资需要的生产要素,促进充分就业,使劳动的供给者取得可以预期的高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所以教育的效益取决于教育投入所达到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薄弱的条件下,教育发展必须要自觉适应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实现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把职业教育纳入农村普通教育的范围,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从小学到中学的一贯制的职业技术教育,要彻底摒弃重视“升学”,轻视“就业”的错误观念,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农村广大的青壮年农民,国家应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通过各种项目资金,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国家也应以立法的形式,废除我国城镇社会经济管理政策法规中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生活的种种不公平的规定,实行城乡一体的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农民自觉投资、自我提高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享受职业教育由政府推动变成每个农民自觉行为,成为农民全面发展地一个重要的部分。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它不仅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常要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比重大,但现有的文化程度状况使农村人口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就全国范围的统计数字而言,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技术教育的只占3.4%,没有接受过技术培养的高达76.4%。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从业人员的39.5%,比全国平均高8个百分点。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岁以上的文盲仅在新疆、宁夏、青海、四川、重庆五省区就达到了1945.73万人。因而必须对农民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二)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必然产生并形成新的职业岗位群农业现代化是对农村传统产业的建设性的摧毁,它首先表现为用先进的生产力替代传统农业中落后的生产力,形成新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同时形成全新的农村产业结构,重新配置农业资源,使基于传统农业的农村职业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内容和技术标准要求都迥然不同的新职业,造就全新的农民,使农民职业专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职业的社会声望。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社区组织的建设性的重构。它通过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实现农民从农村组织向城镇组织,从乡镇生活到都市生活的过渡。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型必然形成对城市管理型、建设型、服务型人才岗位的巨大需求。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使广大农民自觉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现代农业和现代都市生活都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能的取得和提高是实现和丰富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则是贫困的关键”。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农民对接受职业培养尚缺乏积极性。加之受“升学做官”思想的影响,农村职教发展状况不容乐观。199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2.2万所,经过调整,2001年有中等职业学校1.8万所,校均规模655人。200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n64万人,其中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335264人,只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2%,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吸引力不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状况,就必须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它能够直接地以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职业声望的形式激发农民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渴求,形成对职教的广泛认同。
(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为职业教育产业化和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农业现代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使我国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职业属性乃至职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部分人计划经济的陈旧观念少,没有或很少有城市居民所固有的“特权”等陈旧观念,容易接受市场的选择,因而是中国职业教育产业化数量最大,职业影响成本最低的基本人群。这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单靠中国自己的职教力量是无法有效开发和运作的,必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来实现中国职教的产业化、现代化,为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农布们成镇化对中国职教的挑战主要集中在职教要实现从单纯的培养人才转向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相结合,转向为我国就业大战略服务,要对传统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结构,办学条件进行全面改造重构,树立新的人才观、职业观和教育观,要改变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不幼民务只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专「1职能的观念,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
农业现代化和猫寸城镇化对我国职教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形成的以城市经济和城镇人口就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教格局我国教育资源,包括大部职业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城市人口只点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由于二无结构的阻隔,农民长期被排斥在职业教育体系之外,这也是我国职业学校规模偏小的原因。如果按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提出的规划“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年招生规模达到35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每年为800万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多种形式的转移前培训,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服务方向和结构调整。
城乡D体化的概念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它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传统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养成了中国农民一些显著的特征,好的方面来说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等标签。但保守与短视、逆来顺受、拒绝冒险、散漫、缺乏组织性等负片评价也一直使他们被现代化社会所低视。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已是格格不入的。新型农民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层次文化素养、懂得一定应用技术、会经营管理、敢于创新、相对高素质的农村居民。
一、新型农民的特征
1、新型农民是有目标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在新型农民中,有很大部分比例的人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有的甚至在外务工多年,从事行业多样性强。他们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希望能开阔眼界,打开经营思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在农村的社会地位。
2、新型农民是有知识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传统农民在他们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几乎没有也不太需要掌握太多的现代化文化知识,他们的生产劳作主要依靠祖辈传下来的农业经验。而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甚至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农业现代化、专业化,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
3、新型农民是有组织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民主法制素质
新型农民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意义的农民,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事物,分析问题,懂得尝试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应得权益。同时,新农民也不再是一盘散沙,在很多事情的处理和运作上开始富于一定的组织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现代化农村的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趋于法制化、组织化。
二、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层面问题
关于农民培训的政府政策缺乏依据和可操作性。许多的政策和法规都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闭门造车,想当然的认为而出台的,显得脱离实际。出现了一边是对于生产技能的渴求,一边是并不适用的培训内容的怪现象。造成了农民的培训意愿与培训行为之间的“沟”。其实并不是农民不愿意接受培训,而是有的培训不切实际。就农技培训而言,培训都是关于农作物施肥啊、除虫啊这些内容,农民都会,根本不需要培训。农民最需要的培训是农业生产技术,最需要的农业技术培训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参观学习,最喜欢的培训长度是一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但这恰恰是培训中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农民看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次数少,参加培训不方便,培训内容不合适,缺乏培训计划。
2、农民培训缺少跟踪调查
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培训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培训环节,而忽视培训效果。农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总结并修改培训内容,只能按照计划进行多次重复培训,培训内容脱离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农民自身特点局限性
目前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仅阻碍或影响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使得在外出就业时劳动技能差、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在家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自主创业能力不强。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他们对新兴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
三、新型农民培训思路
1、改变培训主导方向提高农民素质
在培训方法上,要由枯燥乏味难以操作的纯理论和讲座式的培训向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示范转变;培训内容上,要由只注重生产培训向生产和市场营销培训并重转变;培训对象上,要由只注重村组干部向注重重点户、大户、示范户转变。
2、加强社会性教育有利于农民现代性的培养
注重培养新型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市场意识,增加他们的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于社会变迁的适应性和创业、就业能力,降低农民行为的相对保守性;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增加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性,降低农民的自我封闭性;扩大农民的社交半径,为他们建立起超越地域限制、血缘亲情限制的各种新型社会关系。
3、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增多创业机会
创新是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提的一个概念。关于农民培训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训模式。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逐步成为趋势和现实的当下,对于现代化的新型农民进行培训,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例如当下在城市和农村讨论最火热的话题之一“电子商务”,就可以作为很好的一个培训项目来实施。实际上这种农村电商在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展露头角,譬如阿里巴巴公司的“村淘”项目、农家乐电子商务O2O、菜鸟物流的乡镇快递驿站等。
参考文献
[1]农朝幸.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实施运作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54-55.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可以说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完善和深度变革、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表现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向企业化、地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紧密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由原始传统分散粗放低效益的自由农业向科学现代专业集约化高效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在生产和经营理念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等现代技术设备及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现代农业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等物理环境发展不同的农业如: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运作模式,有外向创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科技园型、山地园艺型等各种不同的特色农业。
二、当前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人口和面积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如何利用、组合、开发、挖掘好我国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数量,丰富“三农”的内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向城市的涌入、缩小城乡差别、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链条带动就业,促进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强化国际竞争的能力,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农业现代化是百年大计,千年大业,立国之本,兴盛之基。
三、我国目前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简要地说,从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来看,有利因素不少,但不利因素也相当多,特别是在农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下,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之以前虽有一定的程度的提高,但综合起来全面的看文化素质还是偏低,在全国各个地区农民农业农村三农的发展水平也极为不平衡,基础设施(道路、通讯、水利配套工程)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程度还很低,与农村生产相配套的农用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工业和生物化学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快速提高,农民分散经营,个体农户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的程度还很低。相应的管理模式,管理学有待建立,急需大量的管理人才与实践的结合打造一支知识化年轻化懂科学会管理的农业现代化队伍以及有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一代的农民,整个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却财政拨款等其他形式的投资,最终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四、金融究竟应该怎样来切实有效地支持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金融应如何来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们从事金融工作研究现代金融的学者不可退却义不容辞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国现在农业金融体系运行的现状
1.农村地域广需求高农业金融投入少。银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农户贷款只有2.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1%。从贷款种类上看,农业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5%.截至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依然高达2087个。
有研究指出,农村金融市场极为广阔,覆盖7.5亿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地域4万个乡镇和大约40万个村。
2.农村金融机构投资风险大、收益少、缺少有效的风险担保。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风险高,由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往往造成金融机构投入贷款难以收回的结果,损失无以弥补。这种现状制约了金融向农业投入资金的积极性。
3.农业生产区域广,种类多,金融需求大多为小额信贷,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必须设立密集的网点。由于目前农村地域广阔,农场和农业企业所占比重较低,农民多为零星分散经营,农村的农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种植养殖及简单加工业。由此造成小额信贷的需求量较高而农村金融网点少,投入低这一样一种客观现实的矛盾。
4.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不尽理想。由于农村金融投资风险大,收入少,效益低,资金有限造成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较弱,呆滞呆账贷款,所占比重大。对于这个问题对症下药:应该是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盘活资金增加再保险。建立各种保险互助互补的保险创新机制。(政府+农村合作社合作基金+农产品收购预付+关联农业互保)。
5.政策性金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现阶段,我国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并不少,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作用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并存,职责不清,政策性资金运营绩效较差;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很多用于弥补亏损和促进其机制转换,支农再贷款很难收回。更重要的是,目前政策性金融以对特定机构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补贴为主,对商业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保险、减免税等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需要我们借鉴一下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水平领先的国家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金融运行之路。
五、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践
(一)美国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美国农业金融机构在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金融体系,它主要由政府农业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他服务。
1.政府农业信贷机构由政府所有,专门为农业发展服务,如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
一是农民家计局的贷款对象主要是那些难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资力薄弱或新创业的农民,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大部分贷款均有贴息。另外,它还对遭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而造成种植面积减少或较大减少给予灾害补贴,对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差价给予差价补贴。为各种特定设备提供贷款等。
二是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主要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用于组建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小企业管理局是1953年为了针对小企业提供贷款而设,其主要职能是向那些不能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2.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20世纪大萧条时期由政府倡导建立的,它主要包括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由农业信用管理局管理。联邦土地银行的贷款业务经过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认购至少相当于本人贷款5%的有投票权的股票,成为合作社社员,取得一人一票权。偿还全部贷款后,社员资源决定是否退回股金而合作社必须认购同等数额的股票而成为该区联邦土地银行的股东。
3.美国保险业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邦农作物保险运作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第二个层次为有经营农业保险联邦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第三个层次为保险人和农业查勘核损人。
(二)日本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在日本既有政府办的政策性金融,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来支持农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其他金融机构,这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日本人多地少,自然环境又比较差,但是它的农业现代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渔业金库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困难时,给它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限较长的资金。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把资金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同时还用于农业现代化投资、对国内大型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提供市场设施贷款等。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而且贷款偿还期限从10~45年不等。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农协系统。农协系统是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的。它主要有三级组成:最基层的是农业协同组合,为市町村一级,直接与农户发生关系,不以盈利为目的,农协还兼营保险、供销等其他业务。
中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信农联,为都道府级,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农业资金的结算、调剂和运用。它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它的会员为服务对象。
最高层的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是农协系统的最高层机构,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农协组织与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他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并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同时,它还指导新农联的工作,并为它提供咨询。
日本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于始1948年,采用“三级”制村民共济制度,形成政府与村民共济组合相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三)印度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绿色革命,以各种措施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它的措施以推行现代农业技术为中心,辅之以农业信贷、财政补贴、价格支持等。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逐渐发展和完善。现在印度既有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又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保险在分散农业经营中风险的中重要作用。
综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
各国为支持农业发展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都通过立法来保障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基本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六、借鉴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一)政府应下大力量支持加快建立为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快出台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支持多种农业金融机构的建设和持续快速的发展.成立多种形式的支农金融机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改革和创立全新的农村金融支持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并存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在扩大农业保险基础上全面实行农业风险化解机制。使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金都有途径取得。
(二)支持农业发展应允许金融机购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支持农业发展的各种资金要通过各种手段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从社会各个层次聚拢资金,允许其根据实际情况对支农资金的存贷款实行差别利率。
(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
我们现在是法制的社会,依法治国,一切都要有完整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我们生活秩序和生产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
(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1尽管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先进的国家相比是很落后的,而且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也造成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慢,缺少国际竞争力。怎样让中国的农业和很好地应对世界的变化,是今后农业管理需要重点分析和探究的内容。
1.1.2现代农业发展出现“生态化”的概念,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对保护环境的关注,现代农业的管理也需要在可持续的发展上下功夫,并带动农业管理观点的变化。
1.1.3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三农”相关的工作,关注农业现代化,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实行分散的农业生产体制,对以规模、产业、集约作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加大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难度。另外农业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2.农业经济表现的形式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农业表现的第一个特点是结构的改变。以前是农业辅助工业,如今却是工业反哺农业,这可以看出来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是非常大的。政府出台了很多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对结构制定了合理的调整,确保了农业和工业可以均衡的发展。中国具有非常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这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也是现在的国情。在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发展经济的活动中,农村有着很大的贡献。我们可以理解,如果没有农村足够的支持,就没有现在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现在,中国的城市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协同发展的能力。
3.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3.1建立一支素质高的人才团队。新农村建设不能离开高素质的人才,现在中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去当“村官”,这个举措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技术人才缺失的情况。大型的机械化播种收割设备现在已经普遍在全国农村使用,农业的生产迈向了多样化,这些都需要大量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免费开办技术培训课程,对基层的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基本的生产技术常识等等。
3.2科学和合理的规划,首先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使用有效的科技方法,服务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组织相关的农业专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应农村生产和发展的相关方案,利用走访基层,真心听人民的意见,如果确定的方案是可以执行的,就大力推广到各地农村进行实践。
3.3管理模式的改变一定会破除魍撑┮稻济的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以前只看重片面的管理模式,把眼光主要放在销售的全过程上。现在还应该去细化农产品加工的环节,建立好服务的物流,严格把好质量关。
3.4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系统,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科技服务站,把建设和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适合现代中国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案。①现代的农业服务系统包括了农业在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料,一站式的交易,合理的种植技术培训,农用器具的服务内容。②现代化的农业服务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农副产品收购和农副产品的期货平台,帮助农民解决了卖货难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