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9 11:0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小学生体育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参加体育培训的项目分布
本研究选取在南京市4个著名中小学生体育培训场馆接受培训的学生共2589名进行了相关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坚持参加体育培训一年以上的学生有1401人,约占总人数的54.1%。具有两项或以上的体育培训经历的学生有753人,约占总人数的29.1%。主要参加的培训项目依次为:乒乓球(33.4%)、跆拳道(30.3%)、棋类(23.5%)、羽毛球(17.4%)、游泳(16.0%)、篮球(15.2%)、轮滑(12.6%)、舞蹈(8.0%)、足球(6.6%)、其它(10.9%)。
从参加体育培训的项目分布来看,乒乓球作为我国国球,其辉煌的历史、优异的大赛成绩、良好的民众基础,带动了较多的青少年参与。跆拳道属于体育运动中的舶来品,因具有一定的技击性和不断升级带来的挑战性特点,在南京开办的道馆较多,参加培训的青少年也很多。参加棋类培训的学生数量排在第三位,这可能与南京一些学校在招生时对围棋提出特别要求有关。总体而言,参加体育培训的项目相对集中在一些对抗较少的项目中,参加对抗激烈、容易受伤的运动项目的学生较少。
2.参加体育培训的学生的年龄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南京市参加体育培训的学生最小的为5岁,最大的是15岁,年龄分布呈马鞍形,但不是很规则。从年龄结构上看,7~11岁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78.3%。人数先是由少到多,在10岁时达到峰值(31.7%),此后呈递减趋势。在人数增多的过程中,9岁段出现人数骤减现象,这可能与9岁的孩子一般读三年级了,在语言、计算方面的学习任务的难度明显加大、无暇顾及身体锻炼有关。
3.体育培训教员的身份研究
对4个体育培训机构的126名教员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表2),专业教练员、大学生、大学教师依次排在前三位。从整体情况看,教练员和教师的比重占到64.3%,反映了培训市场师资力量配备较好,能基本保证教学的质量。有较多的大学生出来兼职做教练,也反映了当前教育的开放性、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但对培训市场本身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信号,恰恰反映了市场存在一些“资深教练授课”的虚假宣传或师资力量不足的弱点。
4.体育培训的费用情况
中小学生体育培训学费标准没有明确的行业规定,由经营者自己确定,所以收费的标准和收费的形式各种各样。从整体收费情况看,一些大班(多指10人以上的班级)上课的费用集中在一次课30元左右,比如围棋、舞蹈、跆拳道、篮球等项目。小班或精品班(如1对1、1对2上课)的费用从40到120元不等,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收费标准参差不齐,而一次课收费的高低主要参考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场地环境;(2)开班人数;(3)教师资质;(4)地理位置。服务、品牌质量对当前培训班的收费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也是当前青少年市场处于发展的低端阶段的正常反应。
5.参加体育培训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心理动因,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指向和强化作用。中小学生参加体育培训的动机显示,掌握运动技能(86.8%)是首要动机,其次是培养体育爱好(67.1%)和增强体质(54.6%)。其中“想成为运动员”的动机显示为零,也就是说没有家长愿意孩子成为运动员。访谈中发现,家长认为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能让他(她)有一个健康身体学好文化课就行了,运动员的训练艰苦、成材率低,不敢轻易将孩子的未来押在体育这个行业上。
6.对体育培训效果的评价
在“您认为当前参加的体育培训班的教学效果如何”的评价调查中发现,有10.3%的人认为“好”、41.7%的人认为“较好”、35.9%的人认为“一般”、8.3%的人认为“较差”、3.8%的人认为“差”。由此可见,接受培训的人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并不高,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处于“勉强”接受的状态。可见,培训市场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7.体育培训机构的投资主体
南京市目前提供青少年体育培训的机构有民办和公办两种,有的是经过政府体育部门审批,也有的是未经过审批不具有招生资质的社会非正规机构。不管办学主体的特征如何,它们往往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体育培训项目,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主体类型一:以学校、体育局为依托的事业单位资本。事实上,学校、体育局拥有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学生资源以及自身品牌的无形资产等,使得它们在体育培训方面占据了很多民营资本无法具备的优势,它们带头开发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并做大做强。主体类型二:民营资本。民营培训机构的数量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他们多以租赁体育场馆为主,经营方面承担着自负盈亏的风险。民营资本由于其自身的市场经济特征,在办学理念、培训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方面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因而表现出勃勃生机,占据了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最大份额。主体类型三:游离于公有和民营之外的“自由资本”。该类型的典型特征就是私教,这种形式较多,几乎遍布各大体育场馆。
二、中小学生体育培训市场所存在的问题
1.市场混乱,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体育培训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各种类型的资本争相进入。很多经营者对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很多经营者的理念中只要消费者交了学费,怎样教学、教学效果怎样都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也有一些经营者本身是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虽然对体育学习规律和特点有所了解或掌握,但是他们从事经营的目的就是迅速盈利,利润是他们开展培训班考虑的首要因素,结果急功近利却忽略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最终也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当然,也不能否认经营者在聘请教师时候,有意降低支出成本,聘请一些不合格或者资质较低的教师。如聘请一些在校大学生或有一技之长的“业余票友”,他们都不可能有丰富的基础理论、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学质量同样难以保证。
2.虚假宣传遍布大街小巷
和其他市场一样,体育培训市场也同样存在买方和卖方的产品信息不对称情况。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培训产品时,多数情况下是茫然的,在卖方那里不可能完全得到产品的真实信息,也就无法判断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如家长在确定给孩子选择篮球培训时,往往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宣传单上一些明星头像,等学完一期之后发现,经营者事先的承诺都没有实现。
3.市场竞争无序,价格混乱
针对中小学生体育培训,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收费标准,收费多少全靠经营者自己确定。在南京市中小学生乒乓球培训中,价格从20元到120元都有,就是同一个场馆、同一个教练员其收费标准也未必一样。教学质量与收费标准总是很难达到一个合理状态,这样也就难免会形成市场中的恶性竞争,导致一些中小培训机构纷纷倒闭,而每倒闭一批培训机构,就意味着有成百上千学员的时间、金钱蒙受了巨大损失。同时,学生继续学习运动技能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也必将影响整个体育培训市场的正常发展。
4.经营项目过度集中
培训单位提供的产品比较集中是市场发展初期的一个基本特征,从经营者的自身利益而言,什么产品赚钱就做什么,这是最原始的想法。就调查看,虽然综合性体育场馆在培训项目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培训项目,但大家都离不了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火热的项目,一些“非奥”项目、国家队成绩不好的项目、安全性不高的项目,体育培训经营者基本不开设培训班。
5.经营规模小,服务意识缺位
较多的综合场馆是分开经营,即分租到不同的经营人,这可能会导致场地统一管理受限,培训项目的经营规模变小。当然也有很多私营者租赁民房或商业楼房,在几十平米或更大的空间内招生办培训班。规模较小的培训班往往承担着较小的风险成本,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者往往存在规模小赚钱不多经营好坏都无关紧要的想法,导致服务意识淡薄,收钱后服务态度较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三、推进中小学生体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的策略
1.提高服务意识,推出特色服务
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机构能否提供一些符合家长和学生兴趣需要的增值服务、特色服务,无疑会影响到自身未来的发展。以下几个培训机构的做法值得借鉴。某体育中心跆拳道班在周四、周六开设“特训班”,就是专门免费训练突出的学生,这种提高班的经营方法当然能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因为被选入特训班的学生都是教练认可的好学生。这给很多家长和孩子带来了信心,提高了训练的兴趣。某体育中心在学生冲段阶段,老师专门为冲段能力欠缺的学生开展免费上课的情况。某体育馆在经营中,每年为接受培训的学生开办两次联赛,自由报名、免费参赛的活动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好评,以上服务方式值得借鉴。
2.公司化经营,打品牌效应
公司化经营即科学管理。要充分调动场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开设体育培训班来提升场馆的服务附加值,为场馆增收。针对品牌的做强有以下建议:(1)与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些运动产品或体育明星合作,组织一些活动。(2)与其他一些学习项目合作,以达到多赢和提高培训班品味的效应。比如“英语+篮球”夏令营,“民族魂+乒乓球”的思想教育夏令营等。(3)通过变换教学形式,拉近顾客与商家之间的距离,如举办“爸妈齐上阵,快乐足球行”的亲子活动等。(4)定期举办“名师讲堂”,邀请专家给学生上课,让学生体验一些名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向名师学习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5)和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抓住机会开展公益活动,从多种途径做营销宣传工作。(6)研发自己的教材、商标标志,提高企业文化形象等。
3.立足现有项目,进行多元化发展
在现有培训项目基础上,拓展新的产品内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化发展主要基于消费者需求趋势多元化而言。现在,学生对体育培训的需求正趋于多元化,不同年龄、地区、经济条件的群体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有的注重产品的普及性和操作简易性,有的则注重产品的价格等,因此,只有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培训项目和内容,才能尽可能多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立足于当前市场的实际,进行多元化发展应着眼于以下几点。(1)巩固中低端市场,冲击高端市场。向一些著名的体育培训机构学习高端市场的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师跟踪学生服务的内容,提高品牌形象。(2)重点发展中端培训项目。南京市的众多培训机构还处于市场形成的初级阶段,当前存在的市场都是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留下来的精品,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营销经验,因此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中端市场是件可行的事情。(3)整治低端市场。尽管前面说部分留下来的低端市场机构具有一定的营销经验,但毕竟离成熟的市场要求还有一段差距,他们的存在对维持有序的市场竞争并不利。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损失了自身的利益,也会给整个市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低端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4.拓宽营销渠道,打造“体教”结合模式
在体校改制和“举国体制”转型期间,体育培训机构抓住与学校相结合,形成“体教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发展前景将会一片光明。做好“体教结合”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很强的实力。如果培训机构的软硬件条件不好,教学质量不过硬,很难找到合作学校。二是产品文化与合作学校的校园文化一致。比如该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是排球,而附近培训机构开设的排球课效果一直很好,那二者“牵手”的机会就会大。三是小学到中学要有连贯性,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完整的体教结合体系更有益于培训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法制局教科文卫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2] 南京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工作手册(2008).http:///upload/uploadFile/issue/upload_70366261.doc
本次体育培训,分成理论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专家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以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桂祝老师上的《新兴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精彩讲座,让我们感受到体育项目的繁多、有趣,更使我们明确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引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胡海鹰老师的《球类运动》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老师已是五十出头的人了,在球场上那份灵活、那份精彩的表演,让我们每一个学员都甚是敬佩,还有很多老师的课,如:王松涛博士上的《身体锻炼生理学基础》、姚院长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等,我们都受益匪浅。让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使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新的理念,并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
二、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耳目一新,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步伐,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师生观,要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互尊互重、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深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
文明意识教育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抓集合训练:包括课前、课中、课结束前的集合。集合要求快、静、齐,强调精神面貌。
2、讲个人公共卫生:包括服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
3、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
二、强调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其身心健康。对学生中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确的姿势应讲明危害性,主动帮助纠正,教会矫正方法,同时应加强以下二个方面教育和训练。
1、对学生进行美学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体育和美是紧密相关的,它包括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其中健康美是美的基本要素。
2、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姿态,并保持成日常习惯。
三、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大部分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学生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
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及意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损伤的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场地器材,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
3、爱器材:教会学生器材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回收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这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四、加强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有一部分学生受身体肥胖、瘦弱、胆小等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限制,往往自己会产生心理障碍,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不爱上体育课。作为教师应注意抓住这些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训练,教会他们一些锻炼方法,使之能起到积极效果。如身体肥胖的学生一般力量素质比较好,在投掷课上让他们出来做示范,就能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和自身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经常开展“一记三比”比赛,一记:熟记动作要领,了解动作过程,抓住动作关键,培养学生在思考基础上进行练习的习惯。三比:在形成运动知识阶段,比谁的动作学得快,在形成运动技能阶段,比谁的动作质量高,在形成熟练技巧阶段,比谁的动作优美。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水准
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暑期集中培训,紧紧围绕跟进式、可持续教师培训模式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调研,根据参训教师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雪中送炭”的项目定位,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切实解决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教师最迫切的需求,在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先后进行了两个轮次的调研活动。
根据调研结果,项目组将培训目标聚集在了北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题。针对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困惑,项目组调研获取了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3个最主要困惑:“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何科学地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参训教师还要求项目组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在“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阅读教学研究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二、量体裁衣,为提升参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设计科学的培训内容
根据对参训教师的调研结果,结合北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背景和特点,项目组与多方人员经过多轮次的论证,精心设计了内容高度续接的培训内容和研修活动,并组建起了多层面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在本次暑期集中培训会上从新课标的多层面解读、国内外儿童英语阅读研究的前沿理论学习、来自北京市的优秀阅读教学课例观摩、实践模拟和专家点评以及论文写作指导等多个角度和层面为参训教师展开了深入系统的讲解和指导。
在课标解读层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处长从国家战略和政府视野角度以国际对比的方式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在参训教师对课标、阅读前沿理论以及阅读教学实践有了较为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项目组邀请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成员、小学英语教育著名专家李静纯老师为参训教师深入解读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在阅读研究前沿理论学习方面,项目组围绕着参训教师对于教学策略构建的需求,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深入讲解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两大核心规律——儿童脑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和汉语背景儿童的英语阅读规律。王文静教授所做的《中国儿童英语阅读研究与实验》、罗良副教授讲述的《小学生大脑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李燕芳副教授为参训教师分析讲解的《儿童英语阅读的关键技能——发展与促进》等系列报告帮助参训教师深刻了解了儿童英语阅读的两大规律;杜霞副教授讲解的《图画书与儿童阅读》和解会欣老师与大家分享的《选择适合儿童的英语阅读资源》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此外,项目组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市大望路小学的赵红枫老师与参训教师分享了所在学校在“英语特色校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以上讲座的内容彼此呼应,以“理论解读+实践指引+经验分享”的方式帮助参训教师实现了对英语阅读教学规律的深度理解与学习。
在课例观摩方面,项目组特别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的一节优秀阅读教学课例,并邀请了做课教师李润利与参训教师一起进行了深度解析和反思,为教师实现阅读理论学习成果“落地”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
为帮助参训教师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层结合,本次培训会以“情境浸入”的学习方式,组织了一次“小学英语阅读课模拟”评比。由大兴区、房山区、怀柔区和延庆县的老师分区县展示一节20分钟的阅读微格课,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解会欣老师、北京市教研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王建平老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英语教研员李静老师等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指导。
在论文写作指导方面,项目组结合调研结果认真分析了参训教师在阅读教学科研方面的困惑与不足,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社副主编林静博士为大家讲解了《教师如何写论文》,针对目前教师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困惑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构建“无缝隙”的组织管理体制,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保障
项目组为了保证充分实现项目的预设目标,在充分发挥已有的“自上而下”组织管理模式基础上,围绕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活动设计和评价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事实证明,这些精心设计的组织管理策略,为本次培训会取得圆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多举措并行打造教师研修共同体
合作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参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以及为后续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奠定基础,本次培训在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师研修共同体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2012年7月15日报到当天,项目组引导参训教师以区县为单位组建了班级,推选出了班委会成员并组织教师们为自己的班级制作了班旗、拟定了班歌和班级口号并发放了统一的班服(见下图)。此外,在后续的培训活动中,项目组以评价墙为核心的过程评价体系,激励着参训教师们以合作方式参与到培训学习活动中。
2.周密设计,多方式推动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和体验
在学员管理方面,项目组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吸引着参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和活动当中,规避了频繁考勤等硬性管理措施可能引发的抵触情绪。
值得强调的是,每一天的活动设计,尽管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与培训内容高度续接。2012年7月17日晚间安排的电影赏析活动,所选影片《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就是一个极具绘画天分和创造力的阅读障碍儿童在传统教育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怎样在尼克老师的爱护下大放异彩的故事。许多教师在看完电影以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而后续讲座中培训专家以小主角为例子的理论讲解,也因为教师们在情感上的深刻触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再比如图画书制作活动,当阅读研究前沿理论讲座中与图画书相关的内容讲授完毕之后,项目组及时安排教师着手设计和展示图画书。在制作图画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回顾、反思和整合相关讲座的内容与要点,在设计出精彩的图画书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相关讲座内容的不断强化和深度理解。在本次培训活动中耗时最多的模拟阅读微格课的准备和展示,更是以情境浸入的方式帮助参训教师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实现对所学理论的深度理解以及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此外,充分发挥过程评价制度在提升参训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研修共同体和参与式活动设计,为教师们参与培训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如何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到合作研修活动中来,需要过程性的评价管理制度。本次培训,利用评价墙和多种奖励措施,实现了对班级、教师个体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过程评价。通过细化评价标准,不仅为教师营造出了宽松的培训成长环境,还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参与培训活动、分享学习成果的积极性以及集体荣誉感,保证了培训活动的活力与质量。
四、精细化服务,促进培训活动质量升华
本次暑期集中培训,是一次大型的集中封闭式培训,千头万绪的会议服务工作对项目实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保证参训教师们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在舒适的培训环境中学习提升,项目组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详细分析了会议实施的流程与工作,制订了“会务实施分工表”和“会议组织流程及进度核查表”,保证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负责人,以完善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措施,确保项目服务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为高质量的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在会前准备阶段,项目组为参训学员精心制订了会议手册,将培训期间的注意事项和每一天的工作安排向参训教师做了详细的介绍。围绕着活动设计,项目组准备了十余种可能用到的材料和道具。在会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对于住宿、用餐、培训会议现场服务以及医药保障等各方面工作都强调不仅要从参训教师的角度想问题,还要做到比参训教师们多想一步,用心、用情为参训教师们提供发自内心的热诚关怀与服务。
在本次暑期集中培训的结业典礼上,项目组以短片的方式和与会人员一起回顾了本次培训从报到之初到结业典礼的整个过程。这部精心制作的特别礼物,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里用一幅幅活动剪影激起了广大学员们的回忆,引领着大家重温了在这5天共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情到浓处,老师们也随着短片情节的进展或是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发出会心的笑声,或是红着眼眶甚至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五、培训成效及下阶段工作展望
本次暑期集中培训尽管只是整个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第一阶段,但是培训效果已经得到了初步彰显。在5天的集中培训中,参训教师们通过聆听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专家的精彩报告,对儿童脑发育与心理发展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对影响儿童英语学习的关键技能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对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如何利用图画书进行阅读教学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通过录像分析,教师们和专家一起对小学英语阅读课进行了解剖分析,对利用图画书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及活动开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上模拟课并与专家进行现场互动,教师们亲历了英语阅读课,解开了长期以来心中存有的困惑和疑问;通过对教育电影的赏析,教师们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感动;通过每日作业与展示,教师们与大家分享了每日学习的收获和心得,展示了北京市新一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风采;通过论文写作指导,教师们了解了如何写论文、如何做研究,为实现“从发展到卓越”的转变,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的小学英语教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本次暑期培训活动结束以后,项目组收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反馈,有学员写道:“对于本次培训,我认为可以用‘多元聚焦、前后续接、各有侧重、层层递进’来概括。期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类似模式的培训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实现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次培训会围绕着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前沿的通识理论培训、高端的课程标准解读、直观课例的观摩讲解、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以及专家学者对我们的阅读模拟课的深入点评,所有的这一切,都从方方面面丰富着我的素养。”还有一位全程参与暑期培训的教研员特意发来信息:“本次培训让我听到了从未听过的讲座,读到了从未读过的书,看到了从未看过的电影,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培训体验。”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本次项目的后续环节,项目组将邀请北京市和全国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走进4个区县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对接受本次培训的学员进行“跟进式指导”,帮助其构建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型。项目组还将通过带领优秀学员外出游学,进行优秀课观摩体验等方式着力打造出北京市的“金色种子”,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和学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提升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整体素质。此外,为了跟进和帮助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项目组搭建完善了包括电话、电子邮箱、QQ群、飞信群、门户网站、博客、工作简报和指导快讯等方式在内的多种交流途径,保证参训教师能够及时获取项目专家的指导帮助并了解其他区域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以此助力培训内容高质量地迅速转化升华为教师们的实践探索,实现从固化式培训到动态化培训的转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领导发言
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 李海燕
北京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后,北京市以此为依据,先后制订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两个纲要是指导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我们北京市教委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规划纲要展开的。
在规划纲要中,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国家的规划纲要还是北京市制定的纲要,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师德为先,教师为重”。好的教育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教师培训。培训质量的好坏,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今年,我们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我们列出了10项重点工作,并把远郊区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质量提升放到了这10项重点工作的前列。此外,我们还有“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首都教育家培养”等多项各有侧重的重点工作规划。我们希望能够依托我们北京市优质的高校教育资源和北京市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打造出一支北京市的名师队伍。
本次培训在立项之初,北京市教委与项目组织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研讨。教委对培训团队的要求就是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立足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进行内容设计。培训团队根据这个要求与我们教委一起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组建起了多层面专业化的培训团队体系,构建了生态型培训课程,精心制订了针对远郊区县教师发展实际的“低压力、小步子”的教师成长体系,以持续跟进的方式为我们远郊区县的教师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本次培训是一次成功的培训,在这个培训当中,我们远郊区县的教师们享受到了一次量体裁衣式的高端培训。通过本次暑期集中培训,参训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指导和解答。在本项目后续的工作计划中,项目组的专家团队还会深入到教学一线来为教师们面对面地提供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也希望并且相信,通过这样一个周期的培训,远郊区县的教师们能够获得非常大的收获和提升。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主任 穆甫国
作为一名区域教研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从事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我曾参与过许多次由不同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的培训学习,也听过许许多多的讲座。通过这些培训和讲座的学习,我也深刻地认识到,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简而言之,面对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
本次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策略、培训方式,与我们历次参加的培训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新意和不同。尤其令我感兴趣的是本次项目第二阶段的“构建生态型培训课程”,届时项目组会把北京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远郊区县,北京市的特级教师会与大家同台做课,他们在听了我们的课以后,会给予我们手把手的指导和点拨。作为一名参与教师培训组织工作20多年的老教师,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把培训与我们的课堂结合起来,是教师们最为期待的培训方式。
对于本次培训项目,我只想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好!我们房山区的教研部门,高度重视本次培训项目,选派了全区最好的小学英语教师前来参加培训。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够本着争当当代新型的优秀教师这一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培训中想方设法地努力打造自己,不仅要争取在本次集中培训中把先进的理念学到手,还要努力实现所学的先进理念能够落地课堂教学,为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感言
北京市延庆县西屯小学 吴敬华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路径,作为远郊区县的老师,我深感我们农村的家长和学校在为学生们提供优质英语读物的能力方面是有限的,我们一线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果说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观学校和家长在儿童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那么提升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了。可以说,本次培训会的举办切中了我们一线农村教师的需求。
本次培训会,在让我获益匪浅的同时,也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素养和研究视野方面的不足。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践本次培训所得的同时,我也深刻地明白,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我必须坚持按照培训项目所期待的那样,做到在“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在不断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把更多更好的理念和意识建构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之中,让我们的孩子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校 罗守利
可以说,这五天的培训让我感受多多、收获颇丰,但是又让我感觉意犹未尽。因为,这五天的学习,我们就像是一台电脑一样,在项目组的精心设计之下,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基础汇编成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程序”,并存储在了自己的“硬盘”之中。但是,这些“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都需要实践和时间的验证。因此,对于这次项目的“持续关注”特点,我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我会在假期认真研读项目组所发放的学习材料,不断回顾培训的内容,与同事一起打磨切磋新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在下学期开学以后尽快以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来实践本次培训中的学习成果,认真反思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在项目后续的“生态课程建设——专家走进课堂跟进式指导”实施之时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引领学生们更加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成长。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 崔维维
以往的培训会,在面上铺得比较宽广,各种讲座彼此之间的接续性、关联性是非常小的,我们在讲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如果不能得到当堂解决,往往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本次培训会,将培训的焦点定位在了英语教学的重点课题阅读教学上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开展了系统深入的讲解,培训内容能够做到相互呼应、彼此支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与领会培训的内容,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为接下来的实践尝试打下一个比较稳固的基础。另外,本次项目的持续性和跟进指导,也让我这种新手型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本次暑期集中培训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得到项目专家深入课堂的指导,还有机会去其他省区交流研讨。另外,通过电话、电子邮箱、QQ群、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工作简报和指导快讯等多种途径,我们能够及时得到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以前的我而言,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能够得到但又特别热切地盼望能够得到的宝贵成长机会。
[3]日本文部科学省. 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体育编[M].东京:东山书房,2009:1-2.
[4]东京书籍编辑部. 中学校保健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修改要点[M]. 东京:东京书籍,2008:4-6.
[5]列巴马特维也夫. 体育理论与方法[M]. 姚颂平,译.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21.
[6]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青少年局. 体育青少年局相关的数据集[Z]. 2006:5-9.
二、主要工作
1.固根本
严肃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一节课外活动课并列入课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并向社会公布。区教育局将对学校组织实施情况定期组织督查,随时进行抽查,对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的学校,限期整改,若该校是“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的,将予以摘牌。
学校在严格课程设置、统筹活动时间的基础上,要不断促进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活动的丰富性和机制的长效性,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广泛深入开展。学校要制定《“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有申报程序、有技能目标、有指导教师、有测评认定、有活动记载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继续完善方法、强化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和公告制度,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合格率稳中有升。
2.强基础
各中小学必须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中小学艺术器材目录》要求,配足配齐体育、艺术器材,建好各类场馆、专用教室,满足体育艺术教学及活动需要。
优化音体美学科教师结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创新专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依托健美操比赛、文体节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平台,“以活动促培训”、“以活动促教研”,使活动、培训、教研有共同的主题,形成研、训、赛一体化模式。举行小学音乐、美术学科优质课评比、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拔优秀成果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科研专项成果奖、市第五届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组织优秀艺术干部、教师参加中小学“体艺2+1项目”实践讲座和先进学校考察,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特长明显、专业精通、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
3.铸品牌
各学校要按照“共同发展,校本为主”的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体育艺术活动,办出特色、培育文化、打造品牌。2014年校校都要有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体育和艺术特色项目各一项(包括省体育特色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特色项目中的体育艺术项目,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中小学生艺术团分团等),学校要有常年训练的田径队、合唱队等体育艺术团体。
区域优势品牌更加卓著。以区学生艺术团各项分团为依托,有效整合我区教育系统的艺术资源,打造艺术教育的品牌活动和品牌团队,合唱、舞蹈、器乐、书画等项目进一步做强。体育方面,乒乓球、田径、游泳、网球等项目形成新的优势。
二、主要工作
1.固根本
严肃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一节课外活动课并列入课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并向社会公布。区教育局将对学校组织实施情况定期组织督查,随时进行抽查,对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的学校,限期整改,若该校是“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的,将予以摘牌。
学校在严格课程设置、统筹活动时间的基础上,要不断促进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活动的丰富性和机制的长效性,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广泛深入开展。学校要制定《“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有申报程序、有技能目标、有指导教师、有测评认定、有活动记载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继续完善方法、强化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和公告制度,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合格率稳中有升。
2.强基础
各中小学必须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中小学艺术器材目录》要求,配足配齐体育、艺术器材,建好各类场馆、专用教室,满足体育艺术教学及活动需要。
优化音体美学科教师结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创新专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依托健美操比赛、文体节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平台,“以活动促培训”、“以活动促教研”,使活动、培训、教研有共同的主题,形成研、训、赛一体化模式。举行小学音乐、美术学科优质课评比、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拔优秀成果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科研专项成果奖、市第五届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组织优秀艺术干部、教师参加中小学“体艺2+1项目”实践讲座和先进学校考察,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特长明显、专业精通、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
3.铸品牌
各学校要按照“共同发展,校本为主”的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体育艺术活动,办出特色、培育文化、打造品牌。2013年校校都要有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体育和艺术特色项目各一项(包括省体育特色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特色项目中的体育艺术项目,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中小学生艺术团分团等),学校要有常年训练的田径队、合唱队等体育艺术团体。
区域优势品牌更加卓著。以区学生艺术团各项分团为依托,有效整合我区教育系统的艺术资源,打造艺术教育的品牌活动和品牌团队,合唱、舞蹈、器乐、书画等项目进一步做强。体育方面,乒乓球、田径、游泳、网球等项目形成新的优势。
关键词 中小学 啦啦操 价值
拉拉队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运动员完成高超的拉拉队特殊运动技巧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啦啦操已成为学校体育文化中的新亮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的重视。啦啦操按动作技术的类别被分为技巧与舞蹈啦啦操两类。舞蹈啦啦操易于推广,它主要以舞蹈动作为主,融入花球、街舞、爵士舞等多种时尚元素。同时可与道具结合,表现主题情境,能充分表达感情、展现激情。
现阶段,中小学开展的啦啦操运动主要以舞蹈啦啦操为导向,发展迅速,运动队伍不断增加,在各级比赛场上更是喜报连连。本文对中小学啦啦操运动的实施价值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旨在为中小学啦啦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啦啦操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一)有益于增强中小学生体质
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啦啦操中的各种跳跃动作能够锻炼中小学生的爆发力和弹跳力;体操动作可以锻炼动作速率、弹跳力和平衡性;舞蹈动作能提高身体的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性;技巧中的抛接、托举动作能提高协同性、一致性等,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整套动作通常是1-2.5分钟,长短适中,在此期间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既锻炼了耐力又不会使身体过于疲劳。经常练习啦啦操,可以有效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
(二)有益于健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啦啦操的学习可以健全中小学生的心理,并让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服从、合作、忍让等优良美德,以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啦啦操运动主要是通过音乐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来体现强烈的动感。通过学习培养中小学生学会将体育、音乐、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学生激情四溢、活力四射的健康美、青春美的良好形象,积极、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啦啦操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啦啦操被称作是一项“欢笑运动”,无论是在竞技场上还是在比赛场外,啦啦操表演者始终以极具感染力的微笑面对观众,使得场内外充满活跃欢乐的气氛。这种欢快的气氛能够使失望、沮丧、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得到减轻和释放,从而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小学生练习啦啦操的意义
(一)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克服困难的一致决心,提高文化修养
啦啦操运动项目代表着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勇于争锋的精神和信念。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倡导个性的张扬和个人的创造力,同时更应该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克服困难的一致决心。一个集体的强大必定使得该集体中每位成员的素质得到深化和提高。而啦啦操运动正是向个人、群体和社会传播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它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所有参与啦啦操活动的学校和学生都会被啦啦操的这种内在精神所感染,从而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助人为乐、互相支持,这种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从而促使中小学的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提高道德修养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员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上的统一。啦啦操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所以促进了中小学生树立公正、团结、竞争、协作、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进而提升道德修养。
三、中小学开展啦啦操项目存在的困难
(一)缺乏啦啦操专业教师
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啦啦操教学开展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目前,中小学严重缺乏啦啦操专业教师,近几年来的比赛,很多学校都是因为没有专业教师而无缘参加。由于啦啦操的相关培训还不完善,培训的力度和效果还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因此,各中小学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要考虑到新兴项目啦啦操的开课需求,引进一批年轻、有朝气能胜任啦啦操教学的体育人才,另外,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理论和啦啦操技能的培训,以便更早、更快地开设啦啦操课程。
(二)场馆设施欠缺
中小学体育教学开设啦啦操课,需要有完善的训练场地、音响设备、垫子、把杆等上课所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啦啦操运动对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的依赖性很大。
中小学校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数量、质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校对啦啦操的重视程度,而大部分中小学校无法提供啦啦操运动场地和音响、把杆、垫子等设备。根据啦啦操项目的自身特点,没有齐全的教学设施不利于啦啦操运动的开展,也不利于中小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中小学校一般比较重视中小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体育教学有所忽视,尤其是新兴的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啦啦操项目得不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因为在组建啦啦操队的过程中,无论是赛前训练还是参加比赛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尤其是比赛的服装、头饰、化妆品、道具等一系列的物品。学校经费缺乏,不能提供比赛所需的用品,严重影响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影响中小学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
四、对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建议
(一)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引进啦啦操专业教师,同时注意男女结构比例和技术学历水平。此外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在职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学习班、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等,提高啦啦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促进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
(二)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啦啦操运动,促使啦啦操运动真正在乡镇中小学开展起来。
(三)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啦啦操经费的投入,并在场地、器材、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等方面逐步改善学校啦啦操的发展条件。
(四)加强中小学生对啦啦操的理论教育。积极开展啦啦操理论课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座谈会,让中小学生全面认识啦啦操这一新兴运动,了解学习啦啦操的意义,从而改善对啦啦操的看法。
(五)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啦啦操比赛和表演活动,将中小学啦啦操比赛设为常规赛事,规定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我省中小学实际情况的赛事体系,以比赛的方式来带动中小学啦啦操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小学啦啦操的推广,刺激学校、中小学生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
五、结论
啦啦操运动进入中小学所产生的价值与意义是非凡的,通过这一平台,使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但总体来说,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啦啦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是有效推动项目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反映。体育意识是由意识衍生出来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人们对体育运动实践的感受、经验、知识等的集合,也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地位、功用、价值、现实状况以及发展态势的主观认识。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指人正处在中小学时期,在对于体育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理性思考的状态下,对于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观意愿和需求。
2 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特点
2.1 具有强烈的塑造性和不稳定性
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两个保障:一个是时间上的持续不间断性,另一个是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多方面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中小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步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实效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2.2 具有强烈的自身需求和内隐性
中小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其中,既包括其身心成长对于体育运动的客观需求,也包括中小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体育运动能使他们收获快乐,在紧张繁重的学习之余得到身体和内心的释放。因此,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属于其自身的潜在意识,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往往不被发现和重视,更加容易被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所掩盖甚至是磨灭。
3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3.1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迫切需求
1985年至2005年,5次大规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水平下降现象,尤其是从后十年的调查发现,部分指标更有加速下降趋势。我国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其中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比如:肺功能始终维持在低水平上,超重和肥胖现象普遍且严重,近视的发生率持续上升,速度、力量和耐力等素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血压机能不良现象较为普遍……
分析原因发现,青少年由于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直接导致了闲暇时间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的减少。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能达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将近一半的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足0.5小时。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和时间都在减少,高中学生的情况最糟糕。研究结果说明,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体质的下降。而体育意识的缺失也正是他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3.2 中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客观要求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以电子计算机、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身体健康也在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之下受到严重威胁,对于正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影响尤为严重。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自主意识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强。积极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于个人、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4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三者共同关注孩子们的体育意识的培养、激发和维护,必将能够有效改善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状况,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1 社会方面
社会具有制度和舆论的导向功能。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正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余暇锻炼时间。国家有关机构,要在制度上对于中小学生的体育参与和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取缔以各种名目举办的培训和补习,坚决杜绝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排名而造成的低水平重复教学和题海战术;加强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体育竞赛,从而营造出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充分激发中小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
4.2 学校方面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学校总是会摇摆不定,立场不坚。而学校应当认识到自身对于学生体质健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提高体育活动的组织水平,优化体育活动的组织结构,合理设计体育实践的步骤环节,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并化为永久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对培养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宣传导向作用,从而端正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深体育情感,培养体育意识。
4.3 家庭方面
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绝不能单纯依靠社会和学校,家庭的作用至关重要。许多优秀运动员的成才都源于父母的耳濡目染,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鼓励和引导,能够使青少年摆脱繁重的课业负担所带来的压抑和焦虑,轻松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去感受放松与欢乐。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充足的体育锻炼会让学生体会到身心愉悦,头脑灵活,更加热爱生活,全身心投入学习,从而取得好成绩。因此,聪明智慧的家长决不能一味地督促孩子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价值。
5 结语
实践证明,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正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逐渐凸显,罪魁祸首当数体育参与的缺失。中小学生对于体育参与虽未能充分认识和深入理解,但在潜意识中具有强烈的需求。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正在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下逐渐被掩盖甚至是磨灭。中小学正处在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阶段,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能够对于他们体育意识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将使得孩子和社会的发展得到双赢。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形成合力,共同为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提供保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陈永年.体育意识浅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19.
[2] 孙国友,何珊.论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12(5):36-38.
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少儿增长身高,培养少儿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锻造良好的体形,并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了一个与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对于少儿羽毛球运动来说更是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期。怀化市少儿羽毛球运动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普及程度,还是在技术水平上,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通过研究我市少儿业余羽毛球运动员、业余教练员队伍及场馆设施等现状,找出了当前我市少儿羽毛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有关部门制定我市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在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怀化市城区羽毛球运动发展比较好的怀化市一完小、三完小、人民路小学、实验学校、一中、三中等6所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怀化市中小学生运动的现状
近年来怀化市少儿羽毛球的技术水平及场地设施等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改进,然而与全国此项运动的总体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目前市体育局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少儿羽毛球运动的体系,所以怀化市少儿羽毛球运动的教学和推广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
2.1.1怀化市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
通过数据,可发现有36.3%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玩电脑,参加体育活动的占18.8%,参加音乐舞蹈培训的占38%,补习功课的占6.9%。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进一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家长来安排的。家长、教师、学校决定了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因此,少儿羽毛球发展现状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学生参与业余体育运动的态度。据相关资料显示,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无论是业余体校还是一般性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家长,思想意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严重。
2.1.2怀化市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羽毛球运动的情况
表1 课余时间参加羽毛球运动的调查表(N=200)
在调查中发现,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学生占18%,偶尔打羽毛球的占27%,很少打羽毛球的占40%,不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占15%。在对体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羽毛球运动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学生兴趣浓厚,而且不会受到场地、经费等的限制,在学校中推广羽毛球运动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目前怀化市中小学还没有组织校羽毛球队,学生缺乏训练;中小学校在举办体育赛事中,主要设置的项目还是田径、篮球等,羽毛球的比赛很少举办。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2.1.3怀化市中小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途径
表2 怀化市中小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途径(N=200)
通过调查发现,通过家长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占13.5%,通过学校体育课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占41.5%,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占33%,通过同学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占8%,通过其他途径的占4%。以上说明了怀化市中小学生通过体育课和电视、广播途径是少儿了解羽毛球运动的重要途径。
2.1.4怀化市中小学生业余运动队的建设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92%的学生未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个和大部分中小学没有组建羽毛球队有关。通过访谈走访得知,怀化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没有建立一支长期训练的少儿羽毛球队,在俱乐部里自发接受长期羽毛球训练的少儿只有5名,训练的时间也很短。加上省级组织的少儿羽毛球比赛很少,所以各中小学对开展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都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参加比赛,不能从实质上提高怀化市中小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水平。
2.2怀化市中小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与动机
2.2.1怀化市中小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表3 怀化市中小学生喜爱羽毛球运动的程度(N=200)
通过对怀化市六所中小学的随机调查发现,非常喜欢的占25.5%,喜欢的占52%,一般的占13.5%,不感兴趣的占9%。上述结果表明,有77.5%的中小学生喜欢羽毛球运动,对羽毛球运动不感兴趣仅占9%。这反映了怀化市大多数中小学学生对羽毛球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主要表现在积极主动地参加羽毛球运动,能够积极与同学们相互学习,沟通交流,切磋球技,充分享受羽毛球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2.2.2怀化市中小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
表4 怀化市中小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N=200)
调查显示,怀化市中小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出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强身健体”的生理原因是首位动因,占调查总人数的98%;为了“陶冶情操、展示自我”等原因也占有很大比重,分别占调查总数的80.5%和73.5%;也有相当一部分少儿认为通过羽毛球运动能够与人交往,占调查人数的48.5%。可见中小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价值给予较高的评价,多数人希望参与羽毛球运动是为了身心健康,同时随着大健康、大体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小学生对羽毛球在交往等方面的功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3怀化市羽毛球教练员现状的分析
2.3.1教练员年龄结构
通过调查可知,怀化市羽毛球运动教练员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4人,占16.7%,31―40岁的11人,占38.9%,41―50岁7人,占27.8%,50岁以上的4人,占16.7%。以上数据表明,怀化市羽毛球运动队伍主要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练员组成。
2.3.2教练员学历层次
根据调查得知,怀化市羽毛球教练员学历层次:研究生学历为0人;大学本科4人,占15.4%;大专9人,占34.6%;中专9人,占34.6%;初高中4人,占15.4%。以上数据反映了怀化市羽毛球运动的教练员队伍学历偏低。
2.3.3教练员职称状况
根据调查得知,怀化市羽毛球教练员职称状况:国家级教练员0人;高级教练员/高级教师4人,占15.4%;教练员/中级教师10人,占38.5%;助理教练员/初级教师12人,占46.2%。以上可以看出怀化市的教练员职称以教练员和助理教练员为主,没有一个国家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也只有4人。
2.4怀化市羽毛球场设施的现状
目前怀化市没有一个专业的羽毛球馆,市区内中小学共有室外场地16块,室内羽毛球场地共有19块,分别是:怀化学院体训楼9块,怀铁6块,市体育馆4块,上述室内场馆均为收费场馆,目前怀化市的羽毛球场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2.5怀化市中小学生羽毛球运动发展对策
2.5.1政府适当介入,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生羽毛球投入和管理,成立中小学生羽毛球业余学校,加强科研信息力度。
2.5.2成立怀化市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各个年龄阶段的比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进来。
2.5.3家长应在少儿课余时间上留出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孩子真正地更全面地发展,使更多的少儿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喜爱的羽毛球运动,从而使少儿羽毛球运动的参与者增加,得到更宽裕的发展空间。
3.结论
3.1在中小学的羽毛球教学中,虽然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有羽毛球的教学,但仅仅是存在于最初的学习阶段,羽毛球队基本没有建立,举办的羽毛球比赛很少,不能很好地提高少儿对羽毛球的兴趣。
3.2目前怀化市的羽毛球场设施不够完善,没有专业的羽毛球场馆,室内场馆少,收费较高,未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中小学生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的需要。
3.3怀化市中小学生羽毛球运动师资力量匮乏,在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状况几方面,反映了教练员学历较低、经验较少。
3.4社会对于少儿羽毛球的关注程度不够,多数人存在意识上的偏差,对于体育运动的支持不够,政府对于中小学生羽毛球的投入远远不够,而进行羽毛球运动消费过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生羽毛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五一,顾俊杰,王晓春.南京市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2]杨斌,唐吉平,吴明华,唐辉,杨立荣.湖南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
1、凡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一律禁止将手机带入校园, 在学校内的任何地方都不得携带和使用手机。
2、学校的教学楼内外,食堂、每个宿舍均有公用电话。
3、对教师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
4、规定并严格执行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5、定期利用班会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教学教育引导。
6、每学期开学都将学生手机管理要求以告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家长。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
1、我校上午上课时间是上午8:00,严格执行中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00的规定。
2、不要求走读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3、新生入学对家长培训时明确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在家按时就寝。
4、对于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减少作业量。
三、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
1、河北省教育行政部门对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管理。
2、承德市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进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监督检查。
3、学校督导组每天进行安检就包括根据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学生购买携带的课外读物予以清理。
4、严禁在校园内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严禁任何人、任何机构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四、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
1、要求各年级非中考科目不得布置课外作业,中考科目每天书面作业由年级统一调控,规定作业时间总量不得超过90分钟。
2、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3、教学过程考核细则对作业批改要求教师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更不允许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1、规范课程设置。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每周开足3节体育课。
2、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严禁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体育课时间,确保课时总量。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城乡学生课外活动安排的差异,我们对城乡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进行了调查。从2012年9月起,课题组对浙江省多地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假期活动进行了跟踪研究,对中小学生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入的访谈,同时还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2013年春季,课题组又对三所学校的六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城市中小学生补课多,农村学生补课时间少
调查发现,大多数城市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
城乡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调查与社会干预
――以浙江省为例
吴余萍 马云超 陈梦诗 黄晓丹
(浙江树人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摘 要】通过质的研究、量的研究方法以及SPSS数据统计方法,深入了解城乡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差别。城市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课外活动主要以参加培训班、兴趣班为主,而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比较轻松,课外以玩耍嬉戏为主。应该平衡城乡中小学生课外的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生活,从而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质的研究;城乡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干预
是在形形的培训中度过,且培训内容种类繁多,不仅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这些必修科目,还更广泛地涉及了象棋、舞蹈、书法等。在进行的跟踪调查中,农村中小学生在寒假期间参加补习班的学生只有10.75%,而城市中小学生在寒假期间参加补习班的约占25%。而后的问卷调查经分析发现,城市中小学生参加培训的占52.63%,而农村中小学生参加培训的只有20.96%。
课题组的访谈对象玲玲(化名),是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玲玲爸爸是经营五金批发生意的,妈妈是一名典型的家庭主妇。玲玲在课外要参加多门补习班,周末有数学、语文、舞蹈(周六的上午和下午分别是语文和数学,而周末的下午两小时是舞蹈),而寒暑假的补习相对平时的周末要少很多,在放假前的一段时间会参加培训,持续大约两周时间。
相比之下,农村中小学生大部分是在嬉闹中度过的。访谈对象晨晨(化名),是杭州市富阳市一个近郊地区的四年级学生。晨晨和妹妹与父母及爷爷奶奶同住。课题组发现晨晨的情况在该村很有代表性。村里的中心小学管理制度不严,课后布置的作业也不多,尤其是对英语不够重视,这也是农村孩子英语较为薄弱的原因。
二、城市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城市学生参加诸如舞蹈、美术、音乐之类拓展素质方面的机会较多,因而有助于自己全面发展,有助于素质的提高,但是农村学生可能没有这些机会,即使参加培训,他们也只能参加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课的补习。
学校因素是导致城乡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中的学校有很多先进的音乐、体育和美术方面的设备设施,这就给学生参与课外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农村的教学条件差,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虽有,但是充其量摆摆样子罢了,文体活动器材有,就是没用。正是基于这个差异,城市孩子在学校中就有很多学习舞蹈、美术等机会,所以他们更可能在课外学习到这些有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内容;而农村孩子在学校中学不到,所以他们可能也没有兴趣,也没有基础在课外学习这些内容。
城市孩子的旅游机会很多,使城市孩子的眼界开阔。他们通过旅游了解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或者通过旅游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点点(化名)是本课题组调查的一个二年级学生。他的父亲是位公务员,母亲是名语文老师,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常常带他到处游玩,在国内外的旅途中,点点对各地的风俗人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是课本知识上学不到的。但是,农村孩子参加旅游的机会很少。如调查中晨晨的父母,两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在4000左右。这对于两个小孩的家庭来说,家庭负担还是有点重的。晨晨一家几乎不会参加一些短期旅游之类的活动,更不用说长途旅行了。
三、城乡中小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安排差异大
在父母的长期指导下,城市孩子一般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调查显示,寒假里城市中小学生经常自己学习和阅读的占了70%,但农村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对学习的热情度不高,经常自己学习和阅读的只占了35.5%。
城乡中小学生在家里看书的时间也有很大差距,农村孩子在课外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会多于2小时,而城市学生在课外平均每天看书时间很少有少于3小时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农村小孩多数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着,一方面本身自己的文化意识不高,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就不高了,而且老人一般会比较溺爱孩子,这使有些孩子不思上进,不主动完成作业。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生中平均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于2小时的占了64.17%,而城市仅有51.22%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看书时间在2小时以内,农村小孩其余时间基本上选择了做家务或是和朋友玩闹。
四、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社会干预
课题组认为,针对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可以从学校教师、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层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干预。
第一,教师对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干预。教师应该对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使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丰富多彩、富有意义并能够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通过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来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干预,最终起到丰富农村学生课外生活,促进多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