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范文

时间:2024-01-09 11:0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篇1

引言

近几年,保险行业发展的势头较为迅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保险公司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同时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险业是一种性质较为特殊的行业,其经营风险的特点决定了风险管控的重要性。财务风险控制作为公司防范风险、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公司制定战略计划、执行决策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险公司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合理规避风险,应成为保险公司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现状

所谓风险,是指能够对公司的运营目标产生一定消极或负面影响的因素,其财务风险一般是指通过负债途径的融资而导致资产变化的风险。通常来讲,保险公司的资产包括资本金、保证金等合法资产。财务风险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客观风险,但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有效防范的作用。

(一)财务风险管理特征

第一,资金来源较为广泛。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包括资本金、保证金、保费收入等,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财产保险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家财险、个人责任险、航班延误险以及随着电子商务而发展起来的退运费险等等保险产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提高,因此投保主体也由之前大部门为企业投保扩展到个人投保,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亦愈来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二,集中管理金融资产。目前,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都对资金收付、保费收入等实行集中管理,各分支机构的保费收入实时划到总部,由总部对金融及实物资产进行统一管理、投资,同时收入与支出为两条线分开管理。据笔者了解,投资性资产在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第三,负债及支付金额不确定。保险公司属于负债经营的公司,其保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短期负债资金;同时保险合同为射幸合同,即保险公司未来是否需要支付赔款以及赔款金额的多少有赖于偶然保险事故的发生。因此,负债及支付赔款金额的不确定性,给财产保险公司进一步增加了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有数据显示,保险公司的负债在总资产中占有约百分之八十的比重,其负债和营运成本直接作用于公司的资金风险状况,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具体如下:其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偿付能力的高低与保险公司能否发挥其社会稳定器作用密切相关。通常来讲,偿付能力包括发生事故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下进行赔偿的能力。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本金、各项负债、保险费率等;此外,如何将保险资金进行运用也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生影响。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保险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欲在保险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若保险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司“急功近利”追求高增长速度,追求高市场份额,则可能忽视经营风险,未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未能形成资本增长的有效机制,这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其二,负债管理失衡风险。保险行业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其主要收入来源是保费收入,因此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构成了保险公司的主要负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绝大部分保险业务均为一年期,因此负债期较短,对保险公司的资产支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保险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随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导致其经营的稳定性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负债管理失衡的风险。其三,不重视财务管理系统。保险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保险企业的活力迸发,各大保险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拓展渠道、客户和业务,大部分企业改变了传统的店面直销、销售等模式,向新型的电话销售、网络销售模式转变,销售系统日益强大。由于保险公司过于重视前端的业务销售,重视销售系统的更新和发展,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使得财务对风险控制的功能不断弱化。其四,信息的不准确性加剧管理风险。财产保险公司信息的不准确性具体指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保险公司为了增加业务量进行违规承保;二是放宽承保条件进行虚假投保;三是为吸引投保人而打折销售保险;四是违规理赔、肆意扩大保险范围;五是办理虚假保险业务。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来说,早一步发现并控制风险,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损失。因此,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确定具体的赔偿能力指标、资产营运指标等,规范资产负债率、资金流动性、偿付能力等指标体系。其次,加强对现金资产的实时监控,确保资金的流动性,提前做好现金流量预算,以保障在风险发生时及时赔付,同时还能够满足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值得注意的是,要实时计算收支差额,为现金资产的管理提供依据。第三,建立完善指标体系后,还应实时追踪和监控保险公司的风险信号,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分析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和可行性报告。

(二)完善内部管控机制

保险公司要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内部管控机制,既要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管控环境,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理念,又要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与此同时,全面的风险评估工作也是管控机制的重要环节,应采用先进的评估技术、评估手段、评估方法等来分散或规避风险,使得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财务风险是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风险,公司在进行决策前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案,综合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分析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对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记录,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保险公司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成立专门的预算部门负责财务预算工作,制定财务预算政策和具体的执行计划及方案。各级领导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并下达公司的整体财务计划,同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财务计划和预算方案进行资源分配、开展各项工作。此外,保险公司还应重视风险文化建设,在全行业、各大公司积极倡导财务风险控制理念,使得风险控制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管理者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理念,员工要积极学习、丰富风险控制手段,将风险文化作为财产保险公司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完善对分支机构的财务授权体系

上级保险公司可以适当降低集中管理的程度,建立相应的财务授权体系,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分支机构的财务使用状况。上级保险公司对分支机构的集中管理主要表现在约束筹资、投资行为等,因此完善对分支机构的财务授权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要明确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职责、运营方式,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实行动态管控,以提高上级保险公司和各分支机构的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配合,它不仅涉及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还涉及保险公司的社会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因而,要不断完善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力度,有效防范风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社会效用,促进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诗棋.内控视角下的兴安财产保险公司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

篇2

一、引言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衍生金融工具的滥用被斥责为一大祸根。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巨亏,深南电深陷对赌合约,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在燃油市场折戟……近来,不少著名国企纷纷爆出在国际衍生品交易中遭受巨亏,市场目光再一次聚焦在衍生品市场和结构性期权交易。许多对期货市场不甚了解的媒体和公众,错误地认为是期货套保将一个个中国公司拖入深渊。加上此前的“中航油事件”,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在一度程度上被这些事件遮盖和扭曲了。面对动辄数亿元的亏损金额,无论是股东还是银行,纷纷陷入谈“期”色变的恐慌中。令业内人士颇为不解的是,不少企业对外宣称自己绝对没有参与期货投机,出现亏损是因为做了套期保值交易。那么,大型企业缘何屡屡在套保上失手呢?中信泰富、深南电、国航、东航曝出的亏损,包括以前的中航油事件,都是起因于不受监管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国外投行在其中起的作用必须追究。因此,深入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功能和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并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控制策略,使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发挥正作用,让中国企业在“客场”作战,屡战屡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含义和动机,然后论述了套期保值的财务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最后针对各种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二、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含义和动机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金融衍生工具也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市场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的派生交易合约。期货、期权、远期合约及掉期台约等均属此列,通过这些基本形式的组合,就形成了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

套期保值是指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套期保值是把期货市场当做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来补偿和冲抵因现货市场上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可以为企业规避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套期保值作为一个重要的规避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本身也存在着风险,如果使用或管理不当,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二)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动机

1 对冲汇率风险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脚步紧逼下,新一轮的避险情绪如洪水一般暴发。欧元、英镑、澳元等高息货币成为烫手山芋,利率、汇率同时大幅下降,令那些手中拥有欧元、英镑、澳元等外汇的企业纷纷宣告亏损,引发了一系列爆仓事件。有些企业本想手握外汇,以对冲汇率风险。没想到,外汇却成了企业亏损的元凶。

令众多企业“失足”的外汇理财产品以澳元最为突出。这与澳元近半年的走势有直接关系。澳元对美元汇率今年7月创下了24年来新高,但在触顶后却一路下滑,在全球范围内引爆了一批中信泰富式的“血案”。

2 控制成本

金融危机、油价的不断波动将航空业卷入“冬季”。国际油价直接影响航空企业成本。因此,很多航空企业都会通过原油的套期保值来控制成本。

3 回避现货价格风险

因预期全球经济下滑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大减以及席卷全球的信贷危机,金属类商品价格不断跳水,令此前做多的投资者纷纷折戟。“真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在期货上面亏损的同时,应该是在现货市场赚的,套期保值是锁定了企业的利润或者成本,而不是为了博取更大的盈利”。

4 投机

金融衍生品具有两面性,对冲与投机很多时候是差不多的。有时候企业表面上做的是对冲,但实质上是在进行投机易,这样自然会加大风险。

近日爆出深南电公司有关人员未经许可,擅自违法与美国高盛集团全资子公司杰润私营公司签订期权合约。未来两个月一旦国际原油“浮动价”低于62美元,桶,杰润公司根据该确认书要求公司每月支付(62美元/桶-浮动价)×40万桶等额美元。事件公开后,市场上一片哗然。某银行专门从事金融衍生品设计、销售的专业人士表示,判断深南电是否投机,关键要看其是否真的需要期权套保覆盖那么多的原油。

三、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财务风险的具体形式

(一)市场风险

又称价格风险,是指因标的资产(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商品等)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根据衍生工具价格变动的不同原因又可以将市场风险分为四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和商品风险。

(二)信用风险

又称违约风险,它是指因衍生工具合约的一方违约所引起的风险,包括在贷款掉期、期权交易及结算过程中因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遭受的潜在损失。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类:(1)对手风险,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2)发行者风险,指标资产的发行者,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指衍生工具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地卖出或将该工具转手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括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又称营运风险,指在金融衍生交易和结算中,由于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或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导致的风险。具体包括两类:(1)由于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上出现漏洞、工作流程不合理等带来的风险;(2)由于各种偶发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电脑系统故障、通讯系统瘫痪、地震、火灾、工作人员差错等给衍生品交易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四、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规范期货交易业务流程,定期风险评估

企业要坚持规范运作。加强风险的动态监督管理,并定期地进行风险评估。企业首先要在充分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经营规范的经纪公司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交易发生时要认真检查自己每笔交易的具体情况和交易资金情况。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财力,要分析期货保值的资金需求,结合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来确定保值的规模。在资金管理方面要留一定的备用保证金,仓位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严

格按照实际的订单和价格变动情况来操作,当价格波动大的时候,套保的头寸就多一些,反之就少一些。不一定非要根据所有订单量来做大手笔操作。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走出片面追求盈利的误区,要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来综合地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和风险,将期货市场上的损益与现货市场上的损益相对应,而不能只关注其中~个市场的盈亏,这样才能正确地评估套期保值的风险。

(二)国内企业都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专业套保团队

从行情判断、审核方案到风险控制,内部团队的存在足以担当起隔离风险的重任,也能有效地避免企业踏入场外交易的“圈套”之中。企业缺乏内部期货专家,容易被误导参与场外交易。场外交易是私人交易场所,没有砍仓机制,价格不透明,流动性缺失。缺乏内部专家的企业往往在不经意间进入场外交易市场。这些企业天生就缺乏止损意识,套保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是从高层到中层都在躲避责任,没有专门的风控人员,导致亏损金额不断扩大,最终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三)企业在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确认时,要将其分为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

初始确认是对任何项目的首次确认。一般来说,是在特定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这一交易或事项符合确认标准之时进行初始确认。很多项目的确认一次就完成了,但金融衍生工具代表的是签订远期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签约到履约有一个过程。所以确认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要有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这样就可以根据市场价值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而决定是否中止这项套期保值行为。

(四)企业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财务信息披露

首先要改进传统会计报表的结构和编报方式;其次逐步扩大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以防范风险;再次要注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表外披露。一是增加表外注释。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复杂多变,风险和报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应加强在表外对其进行披露。具体应包括会计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政策、与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风险。另外注释中还应包括报表中未能列出的特殊合同条款和条件。凡是影响金融衍生工具各方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均应在其列。二是运用VaR(VaIue at Risk)风险管理技术。

(五)加强衍生工具风险的评估、计量和监测

篇3

当前,我国铁路筹资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持续性较大,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例,截止2013年10月,公司发行债券的期数达到5期,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如此庞大的规模要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者,必须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否则可能面临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再筹资难的问题。

(二)其他风险

除上述两种风险外,改革背景下的铁路公司还面临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等风险,从利率风险来看,由于铁路行业筹集的资金年限较长,在市场利率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公司财务风险较大。从投资风险来看,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领域的拓展,投资决策的环境日趋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业较大。

二、改革进程中铁路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铁路公司财务风险种类较多,当前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如公开资料显示铁路总公司负债率偏高、利息负担沉重等。导致这种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风险意识不强烈,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财务行为不规范等。

(一)风险意识不强烈

相对于一般性的企业而言,铁路行业是一种垄断性的行业,行业内部竞争并不激烈,并且可以获得政府财政补贴,这就使得铁路企业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在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资金数量的多少而并非投资效益。此外,银行、社会投资者等投资主体同样存在这种意识,认为由于铁路行业影响重大,国家不可能允许其破产倒闭,如果遭遇较大的风险政府会采取干预措施,这就降低了铁路公司融资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财务风险。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首先,风险识别体系不健全,部分铁路公司没有针对外部形势的变化、公司运营的基本情况,构建完善的财务指标风险监督体系,这就无法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自动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其次,风险处理体系不健全,部分铁路公司虽然对财务指标进行了一定的监控,但实践中即使发现财务指标出现异常,也没有相应的风险响应与处理机制,无法及时的对财务风险进行处理,甚至部分铁路公司人为的忽视这种财务风险,导致风险不断累积。

(三)企业内部财务行为不规范

首先,从财务信息披露来看,目前铁路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就使得财务风险防范缺乏良好的执行环境,也难以为风险防范提供数据支持。其次,从财务决策行为来看,虽然一些重大项目要经历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审批等手续,企业内部各种一般性的经济活动尚未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决策体系。

三、改革进程中铁路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思考

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是铁路系统必然的趋势,适应这种趋势,铁路公司必须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具体而言可以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信息化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着手。

(一)以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为抓手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铁路公司要根据改革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制定包括审计、财务管理等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指导各项经济活动,有效的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其次,要针对铁路公司改革的需要,强化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建设,如不断充实内部审计部门力量,不断规范财务部门岗位设置与管理等,通过组织架构的完善促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以会计信息信息化为基础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会计信息化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帮助,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据促进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信息化使得经济活动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被铁路公司内部相关责任主体获得,同时这种历史数据的累积又能够帮助责任主体识别数据的真实性,从而能够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如开发具有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内部风险预警模型的数据运算,及时有效的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篇4

首先,大型EPC海外项目投标之前,企业应建立跨部门的项目风险管理团队,其成员构成除了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等专家之外,还应吸纳涉及财务、法律、公共安全、保险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可引入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以保障从不同业务角度对包括财务风险在内的各类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测量。其次,项目财务风险作为项目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运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项目潜在财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建立风险矩阵模型。最后,根据项目财务风险分析评估结果,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类型制度风险应对策略,形成项目的财务风险方案,为项目投标报价和项目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二、海外EPC工程项目主要财务风险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一)汇率风险

海外工程项目多以美元或欧元结算,近年来由于美国次债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美元和欧元汇率日益走低。以笔者所参与的某一大型项目为例(合同工期39个月),2010年合同签约时的美元汇率为6.82,而到2013年10月末美元汇率为6.14,三年时间人民币升值约为10%,如果项目未做任何汇率风险规划,无疑将会对项目效益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吞噬项目利润。因此,企业在海外项目投标和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规避和降低汇率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第一种汇率风险规避方法是利用非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险法。如项目采取议标方式时,可以要求业主提高预收款的比例,并将部分预收款及时结汇提前锁定项目收益;另外也可在合同中加列汇率浮动条款,要求业主对超过约定汇率变化上限的部分进行补偿;其次也可根据汇率变化预测情况在报价中增加部分汇率风险费用,以弥补项目未来的汇率损失;再次,合同执行阶段应尽量采取与EPC合同相同的货币进行分包结算以规避汇率变化风险。

第二种汇率风险规避方法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企业可以利用的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远期结售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货币期货套期保值、货币期权套期保值、货币掉期、出口宝(汇率锁定)等。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与操作复杂、风险大,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企业财务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应建立主要外汇币种的汇率监控和跟踪机制,定期编制项目外汇汇率走势及预测分析报告,及时根据外汇汇率走势及市场判断,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汇率风险规避方案和措施,锁定汇率成本、降低汇率风险。

(二)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主要来源与对项目所在国税法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充分,以及跨国交易经验的欠缺所带来的纳税成本不确定性。税务风险会极大地增加或减少项目税赋,直接关系到项目收益,因此税务风险对海外EPC项目影响的程度和级别很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执行大型海外EPC工程项目一般需要安排若干的分包合同,并涉及技术转让、贸易、劳务等不同的业务类型,所牵涉的国际税收关系复杂。为合理进行税收筹划,适度转移项目境外成本,降低境外税负,应在项目启动和策划阶段开展目详见的调研工作,研究所在国的相关税收法律政策,必要时引入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的合同模式进行咨询和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双边税收协定的优惠政策,制定和优化税收筹划方案。另外,在项目执行中企业应尽可能地实施属地化管理,聘请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项目当地财务人员核算和管理项目外账,进行纳税申报和税务管理。

(三)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工程企业海外项目的主战场仍多为非洲、南美、中亚及东南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由于政治环境欠佳,经济发展滞后,法律意识不强,因此业主违约或延迟结算工程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规避业主的信用风险,企业首先要在项目投标之前对业主的资信状况、财务业绩、项目融资方案等进行尽职调查;其次,尽量采取信用证方式结算合同款项;另外,一些出口信贷融资项目应要求业主方购买出口信用保险。

(四)资金风险

海外EPC工程项目一般周期较长,项目建设周期内资金流的波动较大,项目资金收支在时间上和币种的不匹配可能会给项目正常的资金流动带来不确定性;另外,项目资金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或薄弱环节也可能会给项目带来非正常性的经营损失。企业实施海外EPC项目时,应重视资金收支风险管理。一是要贯彻和执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及时编制和修订项目资金计划,采取措施平衡资金盈亏,提高项目资金的流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环节的控制,对项目资金支出进行限额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和印鉴票据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支付授权审批制度;三是要加强资金管理业务岗位管理,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四是对境外项目的保函业务、信用证业务等担保业务的办理要严格控制;五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资金管理的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查漏补缺,弥补管理漏洞和强化管理薄弱环节。

篇5

1.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要求

在总体要求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和要求,积极防范应对财务风险,②树立员工风险意识,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防范策略,③制定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④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财务风险危机管理。

2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内容

2.1科技型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控制

资金来源渠道窄,资金不足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克服筹资难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筹资方式有:

(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筹资的首选方式。但是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办时间大多比较短、没有建立良好的信用基础,并且企业以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小,这就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以,这种筹资方式对于势单力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不容易取得。对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放远眼光积极树立一个好的信誉形象,定期偿还贷款,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自身收益水平。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放眼周围的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拟定共同的发展策略,尽最大努力赢得银行的理解,获得银行长久的资金供应。

(2)企业内部筹集。自有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依据国际通行的标准,按企业的年度销售总额收入提取固定的比例资金,作为企业专门科研项目的资金。二是可以加快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的计算、提高企业利润或是提高公积金的金额来为企业筹措专门的科研资金。

(3)争取政府补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要特别注意政府的资助政策,充分运用国家给出的各种优惠条件来帮助自身的发展。国家为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税收、资金补助方面制定了许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熟悉和运用这些政策,通过运用政府的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政策帮助自身发展。

(4)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般来讲,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水平比较差,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都比较低,这势会必降低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效率。针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资金,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资金预算,尽可能的减少资金的流失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

2.2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控制

(1)运用合理指标科学评价投资项目的价值及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所以在投资决策前要进行风险投资的评估。提前明确自身能承担的风险再进行投资可以大大降低自身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例如先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再和期望的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自己能否从该项投资中取得收益。

(2)科学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在投资决策时,要遵循收益风险相均衡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决策方法对投资项目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指导下,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同时要加强投资项目的评价和总结工作,搞好项目管理,加强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总结投资项目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2.3科技型中小企业收益分配风险控制

收益分配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风险之一,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只能根据收益分配风险的一些客观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实施有效的防范控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风险控制:

(1)准确编制投资预算及外部筹资预算。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确定合理科学的科研开发方案,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决策是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首先应该做出的决策,一个合理的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化解风险。一般意义上来讲,技术研发投入资金越多,科研产品也就可能会越多,科研产品的先进性程度也将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会越大。

(2)注意协调沟通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兼顾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企业在收益分配过程中的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筹资困难、员工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收益分配时要兼顾长短期利益,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应给予各种形式的激励,调动其继续进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留住企业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动力。因此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尤其应该注重对人力资本的分配。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来激励企业科技人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3)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对于大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社会大众和公司股东是通过股利政策对企业进行评价的。股利发放的多少,股利的发放形式,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在进行收益分配前,必须对企业的内外部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

(一)概念与内容

所谓财务风险意指基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企业的预期收益与财务收益的背离与偏差,从而发生企业蒙受较大损失的可能与几率。财务风险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但凡企业管理活动及组织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使该类风险转化成实际损失的可能性,也就牵连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导致两者的大幅度降低。

通常的,企业财务活动大致细分成四大块即收益分配活动、资金回收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与此相对应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便随之出现。具体来看,收益分配风险是指因分配收益给企业日后的经营生产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由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指的是尽管产品已经销售出去,但其货币的回收资金金额与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指因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投资报酬率无法将预期目标达到而出现的风险;筹资风险也就是借入资金而使得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这也是企业必须承认和面对的正常现象。

(二)意义与价值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财务风险管理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规范企业财务运转的重要方式,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详言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为企业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二是可以有效稳定企业的财务活动,加快资金流转,从而实现资金的安全性;三是为企业提供全面应对财务风险的可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该原则的核心要求在于:集团所采取的的每一项实际的财务活动,要建立在综合考量其收益性与风险性的基础之上,并且以安全和收益的合理均衡为标准最终制定具体的行动预案。该原则着力避免盲目追求收益而罔顾损失发生的错误倾向,根本目的是趋利避害,收获更多地收益。

2、风险适度承担原则。我们必须承认,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坐以待毙无所作为不是可取的,应该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并对其加以控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原则。任何风险的出现都会有适当的预兆,那么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就成为题中之义,这些措施对有效规避风险奠定体制保障。

4、分级分权管理原则。要想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务必遵循企业统一领导,财务部门各司其职,对分权分级的管理办法统一实施。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忽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管理环节,只要财务活动没有停止,财务风险发生就成为必然。那么,切实加强企业决策层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监管者,要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财务风险多发易发的环节,进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和控制。然而,具体实践操作中,大部分企业决策者缺乏财务的基本背景,加上专业的财务从业人员过多注重财务结算、资金管理等财务日常运作事宜,财务风险意识相对匮乏和淡薄,难以真正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及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的针对性不足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对较为典型的几类财务风险,比如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尚未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管理目标模糊缺位,进而引发了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弊端,甚至发生资不抵债的恶性状况,还伴随着成本支出过高、投资盲无目的,应收账款过多,资金难以收回,收入确认不科学,利益分配及识别不合理等问题,这都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财务管理。

(三)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构建起一整套涵盖决策控制、预警健康、信息传递以及组织结构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机制保障。在这个体系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加强财务风险监督的必然选择。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散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更多地依靠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来控制,有效成熟的管理系统未见端倪。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策略

(一)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首先,加强对风险决策的科学化分析。一般的,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决策时,应该对企业面临风险的全面调研放在首位,务必将收益回报率和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因素进行权衡,并将分析得出的风险比作为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首要前提,从而选择收益风险比相对较好的投资方案,尽量降低企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其次,采取适当的措施分散投资风险。企业采用多种合理方式避免投资风险是企业投资达到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例如,企业对一批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应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与调整,对所有投资进行统筹管理,不要一并上马。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资金流通通畅,降低财务风险,也能避免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而造成的倒闭风险和违约风险。

(二)筹资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筹资风险的合理规划和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将风险降到最低的有效途径:第一,企业筹资时对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优资本结构;第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筹措,务必将财务风险、信息状况以及资金成本等各类因素作为基本的前提,从而制定相对适合的筹措资金顺序,尽最大努力降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第三,安排资金时,企业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金偿还能力,使资金偿还期和与之相对应的资产变现时间相统一。如此,既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来源的各种资金,又可为企业到期偿还资金提供保障,实现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发展。

(三)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策略

分配股息和留存收益共同构成企业的收益分配。留存收益是将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资金来源,而分配股息则是扩大股东财产的要求,两者间存在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关系。一个企业,但凡在扩大规模和速度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就会需求很大,生产规模与销售规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则将大部分的税后利润作为备用。但是如果具有很高的利润率,而相当水平高于股息分配,就可能会对企业股票的价值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就导致企业分配收益风险的产生。因此,一定要将两者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抓,立足于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控制及管理能力,才能够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9(10)

篇7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风险即由不确定情况引起的可能给自身造成损失的事件,企业的财务风险即指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突况或者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财务状况的不稳定性,进而可能导致企业蒙受一定的损失。企业的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各个大小企业,管理者已经无法回避这一事实,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价值,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明确其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价值。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有很多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外部的宏观因素和内部的经营因素。对于外部因素来讲主要指的就是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市场、文化等环境都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这种影响是无法控制的,造成的结果通常也比较大;对于内部因素来讲主要包括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弱、收益分配政策不够科学以及内部的监督不到位等等,这些因素时时刻刻的存在于企业之内,这样就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企业财务面临风险,严重者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及构建原则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

在第一部分我们已经提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环境控制、企业的财务预算控制、企业的文化内涵这三方面来构建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

(1)环境控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市场等,这些影响因素是不能够人为控制的,而且这些因素具有不可预见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若果出现了这些因素的变动,管理者就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一般管理者的决策都有一定的风险偏好(高、中、低),风险偏好不同制定的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决策者要根据企业能承受的分险等级和各个决策的风险等级进行对比,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选择最优的策略来降低企业财务所面临的风险。

(2)财务预算控制。财务预算在企业的运营中有很大的作用,它通过提前考虑资金的使用情况来协调资金和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使公司能够正常运转,从而回避财务风险。在财务体系中若流动资金多,就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若负债比较多企业的风险就比较大。通过财务预算就可以使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保持一定的比例,既能保持流动性又能保持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建立全程的财务预算体系在企业的财务风险规避中有很大的作用。

(3)文化内涵控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员认可的意识形态,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培育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产生凝聚力,并且也能够激励员工。让文化成为一种约束,让文化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企业文化要达到的效果。在企业文化中加入风险控制的因素,使其成为一种非制度的方式以决定风险管理主体的行为,这样也可以弥补企业自身风险控制的不足。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原则

控制企业风险是保持企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但是在企业运营中时时刻刻都存在这风险,管理者不能只注重风险的控制而忽略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企业生存的前提就是盈利,如果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的成本比因风险降低而带来的收益还要高这就表明对风险的控制并不经济合理,因此就没有进行风险控制的必要了。所以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保证企业的盈利性。

(2)层级控制原则。财务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在企业中参与财务方面工作的人员也相对明确,主要包括事业部中的整个财务部门、公司财务经理、董事会等,他们在财务控制中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决策的时候要注意整个公司的配合,注意监督权、执行权和决策权的分立,强化执行和监督,保证财务的公正和公平性。

(3)人员素质原则。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层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团队的力量。在目前的竞争模式下,配合默契、互相协助并且有用不同专业特长的工作团队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上升。财务部门也涉及到很所的工作。因此有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研究

(1)加强风险控制的意识,防范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外部环境所导致的,因此企业应该有比较强的观察力和洞悉能力,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国家的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都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此外企业管理层要密切关注市场,明确供需情况,防止企业出现成本上升资金无法周转等问题。

(2)健全财务风险控制的预警机制。“预则立不预则废”,则是企业发展的原则之一。现代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一夜之间就能够拥有大量的资产,但是如果经营不善也会导致很恶劣的后果。面对变化万千的市场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的预警机制,及时的发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早做准备。在建立预警机制的时候要考虑其科学性、完善性等,这样才能够较早的发现风险从而规避风险,减小损失。

篇8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一、医院财务风险识别与分析

(一)融资风险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医院也在迅速地扩建规模、改善硬件、充实医务人员,以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一些中小医院由于面临大型医院的市场侵占和挤压,更是不得不借助融资建设来改善运营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和服务提供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医院融资建设、负债运营就显得尤为普遍。据卫计委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公立医院负债总额近5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31.24%,县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甚至达到36.7%。过高的财务杠杆恶化医院的资产结构,放大医院的财务风险,医院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一旦某个经营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威胁医院的生存,同时也会给利益相关方如银行、工程方、政府、民众等带来利益损失。此外由于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融资结构等的不合理,也会抬升医院融资成本,增加财务风险隐患。

(二)投资风险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各医院也在加快布局、抢滩市场,借助投资来提高医院服务能力,扩大医疗服务半径,满足区域市场医疗需求。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医院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也逐渐曝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决策性风险。投资过程缺乏科学详实的论证调研,也没有经过民主广泛的决策程序,存在盲目性、非理性冲动,容易造成过度投资、投资失败。部分医院没有准确把握好公益性和市场化的问题,对成本、医疗资源、市场容量等不加分析,匆忙投资;或是对投资标的、合作方不了解,为后期埋下安全隐患。二类是招标性风险。医院尤其是预算管理医院,在工程项目建设、医疗设备采购中没有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超标采购、萝卜采购,失去制约引发权力寻租和行为。三并购重组类风险。随着新医改对医疗服务行业资本管制的放开,在医疗服务领域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浪潮。但在资本投资的过程中,不少作为投资方的医院,忽视需求分析和科学调研,后期资源整合困难、效益不增反降,投资沦为“包袱”。

(三)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是衡量医院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医院财务活动中的现金流风险,可以从收支两个方面加以观察和探讨。在营收方面,存在医院内部职工利用职权为亲属或朋友等免费提供医疗服务的问题,“偷走”医院收入。而且,当前社会上病人拖欠费用、逃费等现象也屡屡曝光,拖欠、逃费等无疑会影响作为医院主要收入来源的诊疗收入,减少现金流入。在支出方面,对支出审批控制不严使医院内部超支严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超标采购等问题屡有曝光,还有部分人员利用职权侵占、挪用、贪污医院财产,威胁现金流安全。资产管理不严也使医务工作者在使用医疗耗材和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加珍惜和爱护,浪费问题严重。此外,债务结构的不合理、其它意外支出(如医疗事故纠纷赔偿等)也会影响医院的现金流安全。

(四)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带来的坏账损失、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增加。就医院应收账款而言,有学者(谭淑玲,2014)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事实上,应收账款正成为医院管理者比较头疼和棘手的管理难题,给医院的财务健康和正常运营带来了莫大的风险隐患。病人拖欠医疗费用、员工预借资金、医保机构不及时结算医疗费用、异地治疗为其他医院垫资等都可能成为医院应收账款的来源,如湖南媒体2015年报道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等5家湖南医院,被拖欠6个月总金额达3亿元的资金。如果对此不加控制和治理,放任自流,医院很有可能因为应收账款规模过巨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威胁生存。

二、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医院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控制薄弱

当前,不少医院领导还存在“重医疗,轻管理”的思维误区,对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不重视、不关心。这种失之偏颇的错误认识,使医院领导将精力与资源更多地投放到医疗业务上,而忽视了对医院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医院发展出现“一头大、一头小”的畸形局面,内部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限制了业务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二)内部控制混乱,财务管理体系羸弱

医院内部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财经制度,支出审批控制不严,存在超标准接待、超标采购、虚假发票报账、白条入账等违规行为,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资产管理不严,医疗耗材使用管理控制不严,随意放置、丢弃、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设备保养维修不善。财务信息不透明,内部监督弱化。

(三)外部条件复杂,财务发展环境脆弱

外部环境的不给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并且缺乏细化、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医院财务管理失去顶层规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卫生规划时,没有合理统筹分配资源,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使区域之间过度竞争,降低了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医保体系的不完善也给医院的资金结算管理等带来了风险。

篇9

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企业当下的重要任务,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可以得到很多机遇,但是机遇同时也具备着风险,所以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风险。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稳定性,是因为财务风险的出现是不确定的、不能预测的。而现在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大问题或者直接失败的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财务管理不到位,导致企业在财务上出现了问题。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把控好财务风险,必须要从财务管理出发,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对于财务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寻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法,防患以未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将视野对焦于企业的各类生产制造业务范围和行业,紧紧围绕资金的筹集、资金投入回收和利润分配等事项,开展潜在性风险的辨别和剖析,可以说,企业财务风险具备极其广泛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它是企业在进行各类经济活动中遭受到不同原因的制约性的作用下,而致使其财务具体运作情况与预估相偏移而产生的状况。从总体上,可以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划为下列一些不同的类型:在财务活动各类步骤看来,关键就是指财务资产在筹集、资金投入、回收利用、利润分配等领域的风险。在财务风险的可控性情况看来,表现为可操控性和不可操控性的风险。在财务风险的多方位分散化方法看来,表现为不能分散及可分散的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的运作情况看来,表现为静态数据、动态性的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的范围看来,又可以区分为微观上的和宏观上的。在财务风险的目标看来,表现为资产、人身安全、义务层面的财务风险。别的还包含有自然风险及社会带来的风险等。而这种财务风险的细分又大致包揽了全部有关风险的运用范围,组成相对性的全方位统一系统。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性

企业财务风险有其自己的表现特性,实际可以从下列层面进行分析和了解: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围绕于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全过程,是客观现实、不因人的信念为改变的,在企业资产运行的环节中不可避免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导致其存有对企业的风险和危害性。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现实的,但是还与此同时存有不确定性的特性,因为各种因素不能预料而且可以随意转变,这就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存有未知性和偶然性。可认知性。企业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性、不能明确的,但是也是可以为人们所了解的,可以利用对企业目前存在的、发生过的财务风险的统计分析、测算和剖析,获知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害水平等,并选用合理的、有目的性的对策进行预测分析、评定、考量和预防。行为关联性。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有差异的环境当中,可以明显的呈现出财务领导者的实际个人行为与环境的关联特性,因为在不一样的环境下选用的财务管理决策不一样,这就使企业遭遇不一样的财务风险。根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特性展开学习并且提高把控能力,以实现科学的、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财务风险。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实行资金的集中和统一管理,有利于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监督等方面的有效运作,使企业的资金流动处于积极状态,提高企业资金链的活跃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经济收益份额。

(二)有利于管控企业经营流程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有助于企业财务计划的开展和完善,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收支的平衡,合理有效的管理资金,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此外,还可以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全方位地监督资金的筹集、组织、分配和使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扩大其发展空间,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优化企业财务资源

加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完善一个严格的、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为促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优化企业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资金链的可流动性,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经济份额。

三、企业财务风险

(一)筹集资金存在的风险

要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库来支持,而少了资金库的基础力量,企业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企业开展长期投资有许多形式,且都有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对于此事要不断衡量,要进行不断的筛选,选出综合性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企业的资本整体结构要融入于本身的具体情况,那样才会使企业的发展趋势更加具有实力。如利益筹集资金的方法,企业必须依照运营的情况合理的分配给投资人收益,投资人与企业一同对企业的赢亏承担,这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但也使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决策权也较分散化;而债务筹集资金的方法,则要求企业不管经营状况怎样都需要按时向债务人交付利息,这样的话筹集资金速率较快,延展性强,还可以平稳企业的决策权,但其筹资的资产金额却比较有限,且不可以产生比较稳定的企业资金库,风险比较大。企业在筹资方式上的挑选错误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存在的风险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环节中,可以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得盈利外,还能够以项目投资的方法来获得利润。而项目投资的过程不可能每一次都能盈利,这在其中就存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开展项目投资的形式有现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项目投资全过程中的利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较高的盈利代表着也存有较高的风险。企业必须在资产的流通性与盈利性中间做出挑选。可流动的资产项目投资太多,会提高资产的流通性,使企业的盈利水准提升,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周转资金的负债比率。长期性的项目投资也出现资产金额大、执行时间长、将来盈利可变性复杂等难题。这些投资方面存在的风险都给企业的财务产生了一定风险。

(三)资金运营存在的风险

企业在资产经营环节中的风险关键表现为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生产必须在生产制造的时候贮备一些产品,这些产品一方面对企业的资产形成了一定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经费。库存商品时间一长还有可能导致市场价的下降,在管理过程中发生损坏等状况。此外,企业未收帐款商品的总数太多,额度过大,也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一定风险。企业的资产流通性受限制,其债务的还款也不可以借助商品来填补,便会使企业长期性肩负较多负债,乃至发生债务违约的状况,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极其不好。所以在资金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运用情况对企业造成财务风险也是十分明显的。

(四)收益分配存在的风险

利润分配是企业财务系统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利润分配其中又包含了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这两个部分。留存收益是扩张投资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企业股东资产扩张的规定,二者既互相联络又互相分歧。企业假如发展速度更快,基于市场销售与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趋势,必须增添很多基础的资产,税后利润绝大多数留用。但假如利润率很高,而分配股息小于一般水准,就很有可能危害企业的股票估值,从而产生了企业利润分配上的风险。如企业因为会计制度的出错或处在通货膨胀阶段,就很有可能产生虚盈实亏。分配过度的风险;企业保存留存收益太多,又会造成公司股东及职工短期内权益与长期性权益的矛盾,存在公司股东职工工作积极性减少的风险;而企业过多派发盈利,又会造成企业周转资金的不流通,容易造成不可以在期限内交付债务的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

企业在进行经营生产活动时,容易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而企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进行日常经营发展,所以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各个方面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国家经济政策变化、银行利率和汇率变化等都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一个企业由于不考虑大的财务环境而导致其内部财务管理无法适应整个经济环境,从而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的财务工作是否到位,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对企业各项工作缺乏指导和控制是目前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例如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等在协调配合上事务较多,容易出现混乱甚至是失误,如果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对财务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考核,很有可能会造成企业财务工作上的失误,造成企业资金损失。它还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在企业财务管控中,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有效管控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之一。有些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在应对在企业财务风险时,没有做到责任到人,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以严格的制度约束自己,放任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不管,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

险意识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的必要性,否则容易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在不断地发展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伴随着企业在财务上风险,而且,财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全面的,极有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也是企业财务风险易发生的原因之一。

(五)企业在财务决策的失误

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总要经过重大的决策决定方向,而决策的正确性关乎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而企业在财务工作上的决策正确性更是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工作决策仍以一人为主,决策科学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企业财务决策的判断和实行,增加企业在决策上的不确定应性,最终会损害企业的自身发展。

五、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企业要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几率,要从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入手,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当企业在财务工作上做决策时,要对当下的实际状况有完全的掌控,在考虑可能影响决策的各个方面因素时,要加强对决策可行性的研究,科学的进行决策的实行,减少决策的失误。关于各种可行方案的决定,切忌主观臆断。对于在经营活动中随时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要及时进行把控,要提前想出对策,加以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在进行财务处理时,要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损失,并从中总结经验,积极应对企业财务风险,以促进企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经营。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还应注意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企业经济活动中各环节之间能够相互配合,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为了使财务决策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一是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上的监督管理机制,用监督管理的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筹资、投资的科学性

筹资过程中,企业应从自身实际财务状况出发,掌握负债规模的大小,从筹资的所获得的收益和风险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按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筹资途径,避免筹资过程中的资金风险;而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也应对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给予审慎考虑,并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评估,多方面了解投资的可行性,提高投资的科学性。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财务知识的储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财务人员应该熟悉并且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前,财务人员应该提前规避风险,做好应对的措施和方案,并进行总结,化解处理好存在的风险问题。因此,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十分必要。改善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和处理机制,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和分析财务状况,更好地了解财务风险,从而使财务风险得以控制。

(五)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要使自身的产品处于提升的位置,可以很好地吸收项目投资,要依据自身的风险承受力,选择最好的资本成本和投资效益的计划方案,要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和途径,以完成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提整体优化,要确保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使本身处于相对性平稳的总体目标收益,并维持相对性平稳的营运能力,持续调节自身的运营方位和构思,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创设和健全财务风险的提示警报系统,要在忽然遭遇财务风险的情况之时,可以快速地运行风险预警系统,进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维持企业的现况,降低财务风险所产生的损害。

六、结束语

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度的环境下,促使在我国目前的企业主体在这样的一个大市场环境中,在所难免地要应对一定程度上的财务工作中所面临的风险性,并且企业基本的生产制造运行流程中的众多事情和关键点,通常都是会对企业具体受到的财务风险状况产生外界主要表现形态的直接性作用,总的来说,进一步加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防与管理方面,针对助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环境之中的企业实体要维持长久稳定性的发展壮大的状况,具备着极为深入的实践助推作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与之而来,所以为了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从企业自身寻找原因,根据风险存在和产生的根源,制定有效的、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以及监管机制对风险的把控,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的产生,以促进企业长期的、健康的经营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17):159-160.

[2]张林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外资,2019(14):124-125.

[3]佘浩.论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风险控制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0):102-103.

篇10

风险是现代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风险的一般性质出发,通常认为风险是指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与财务问题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财务风险,它构成经济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开展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医院财务收益与原来预测的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当前医院经济管理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医院资金的正常运行,损害医院经济收益,严重时阻碍医院的发展,使医院陷入危机。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存在的客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它并不现实,只要将其降低到一个可控的合理范围内即可。二是不确定性。医院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均可能带来财务风险,但哪些因素变化是未知的,故发生何种财务风险、发生的范围和时间以及损害程度是不确定的。三是潜在性。医院的财务风险潜藏于医院运营的各个环节,其发生之前,通常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阶段,损失也是潜在的。四是可控性。财务风险的发生受一定因素影响,如果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控制,预防风险发生,减轻财务风险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

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从客观原因来看,首先,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对医院影响很大,但医院无法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和控制,一旦这些环境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必然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其次,利率变动对涉及负债经营的医院而言,必然加大医院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如利率下降,可能导致前期(高利率)贷款利息负担变得相对沉重;而利率上调往往会导致医院债务融资成本增加,加大医院的财务风险。再有,由于卫生行业公益性质,医院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社会义务,不可避免地经常从事弱势群体、无主病人、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后的医疗救援等无偿救治,这对医院财务收益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主观原因看,主要有:一是医院管理层多将工作重点放在医疗业务方面,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足,对医院财务风险了解和认识不深,忽视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二是医院财务人员普遍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对风险管理知识所知不多,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预测和控制。三是内控建设落后。实践证明,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利器,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酿成财务风险的根源。多数医院缺乏内控理念,内控建设没有跟上医院发展,暴露出医院管理体制的欠缺。四是医院贷款管理不善,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时将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五是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投资决策中,由于医院对投资项目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导致决策失误,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二、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意识缺失是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层必须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并通过风险知识宣传和教育,培养医院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观,引导其参与风险管理工作,从而形成全员防范财务风险的局面。财务部门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部门,应参与到医院所有经济活动中去,以便更好地了解医院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做出风险方案供管理层决策。其他部门应加强配合,共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医院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对财务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控制,医院可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其次,医院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特别要加强岗位制约、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医院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权责利关系,合理设置岗位,各岗位之间应保持相互制约,每个人都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对重大事项应按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任何人不得越权或擅自更变集体决策。医院资产应定期进行盘查,保证账实相符。高度关注预算管理工作,一切支出必须严格根据预算方案办事,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客观、公正地审查医院各项经济业务,及时将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风险、薄弱环节向管理层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篇11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正愈来愈大,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一般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而使得一些举债行为无法实现到期偿债,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应该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必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它几乎存在于企业的各个财务管理环节中,使得企业的正常运营资金周转与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受到不利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企业生产经营的举步维艰直到倒闭。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措施,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方面,都要尽可能的排除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指的就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得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造成企业整个财务活动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事实上,企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有可能转变为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我们说,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关的,只要企业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它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应该来说,只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会有资本的流通过程,这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了四类,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等四个方面的财务风险,这是企业需要去全力面对的风险。这是按照企业财务活动来进行分类的财务风险类型。那么根据可控程度,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把财务风险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财务风险,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而导致投资失误,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那么造成以上这些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哪些呢?具体如下:(1)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难以适应。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较为复杂多变,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外部原因。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企业资金的供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短缺现象,资金成本持续走高。这些现状都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大大减少了这些企业的实际利润,要想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是较为困难的。此外,利率变动也会使得企业面临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2)财务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差。当前,我国很多企业虽然说已经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整体上偏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逐步减弱,从而也影响了企业的财务决策,由此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这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3)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内部关系混乱。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科学财务决策,导致了企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而言,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此外,企业内部关系混乱,企业的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等现象,使得资金流失严重,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分析

(1)首先,我们要尽可能的采取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我们要努力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把它放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位置。具体而言,企业应该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强化各项基础性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运行财务管理系统,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还要对财务风险作出恰当的处理,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注重投资决策问题。企业还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2)其次,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当前,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的分配法;企业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的回避法;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转移法;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降低法。这些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技术手段,将给处于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更好的技术性保障,切实为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途径,能够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取得良好的风险化解效果,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技术性支持。(3)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总之,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情势之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大环境是非常严峻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其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此,我们要及时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有效防范和实际控制财务风险,全面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各种原因,并遵循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傅贤治.公司治理泛化与企业竞争力衰退.管理世界.2006(4)

[2]黄磊.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监控权配置模式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5(6)

篇12

财务制度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不到位,企业财务费用报销程序不规范以及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不够明确等。一是要从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工作上来看,企业财务核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会计进行管理,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这一点的不足就很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给企业今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再者就是企业费用报销程序不够规范,在费用报销管理以及标准中都存在管理空白,直接影响了费用报销监控,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最后就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章程不明确、财务核算管理系统不完善,也给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带来了威胁。

1.2企业财务核算的模式相对单一

企业财务核算模式的相对单一,具体体现在当前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多数使用的是静态的倒挤压成本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具体应用过程中不能对企业各部门实现同步运行,也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这种模式具有较低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在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这种模式极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企业今后日常的发展。此外,应用和运行这种单一化的财务核算模式,造成企业各部门自身不能出具财务报表,而是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模式实现各部门的财务报表,而企业总体资金管理本身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1.3企业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状况进行预算和计划的详细制定,但由于目前企业在预算编制中没有采取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论证,更没有做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没有进行预算方法的完善,也没有普及零基预算法,使企业预算的科学性和精细水平大大降低。预算工作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所以预算是必须做好预算外资金的统计工作确保得到更加完整和准确的预算结果和数据。此外,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资金预算体系,缺少一个完善的预算框架,也没有做到企业预算编制中净额的科学确定,无法保证企业预算编制实现精准化。经常会出现预算编制不合理、财务漏洞以及等情况,影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和运行。

2企业财务核算和风险控制策略

2.1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程度有待提升,在多个环节中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给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地的危险。所以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十分必要。首先要对现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明确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再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完善。其次就是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环节进行完善。最后就是进行企业财务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落实,只有将其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财务管理工作中职责模糊的状况,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运行中的作用,确保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起到了约束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企业内部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要做好企业财务核算的控制工作,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人员和核算数据做基础,才能更好的完善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二是要能够完善企业财务监控和考核体系,监控也主要是对企业投资、现金以及资产等工作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3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机制

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巨大,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所以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工作,避免出现企业财务风险尤为重要,首先需要企业针对当前财务核算工作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的业务层面进行企业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确保企业各个层面的业务能够顺利实施,避免和降低企业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能够及时有效的发展企业财务风险,并利用企业有关部门进行完善和处理。其次就是进行企业财务工作层面的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主要完善企业财务岗位的财务工作,强化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预测知识储备以及风险预测知识能力,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效率,避免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