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概述范文

时间:2024-01-09 14:44: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环境概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环境概述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947-03

1 DCE的定义

分布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也称网络计算(networking computing),它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计算模型。该模型旨在提供一套有组织的系统方法,以实现一种开放型的标准化系统结构,使程序和数据都具有透明的分布能力和网络联结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能力。

开放软件基金会OSF(Open Software Foundation),是一个由200家计算机公司组成的非营利组织,专门从事于创立一个将所有平网的标准。它定义的分布计算由三个层次组成:基础性物理连接和分组交换机构,分布式计算环境,用户与网络接口。

分布式计算环境(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ment,缩写为DCE)是利用操作系统提供韵功能,统一管理网络资源,向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方便的管理机制、使用方法和开发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性能和资源。它的目标是使不同厂家的计算机或具有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计算机,能集成为一个统一的计算环境,使程序和数据具有透明的分布能力和网络联结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可移植性的能力。

最早的分布计算环境是以Sun Microsystem公司提出的SUN NFS(网络文件系统)为基础的ONC(开放网络计算),这是一个连接各种机型的通信体系。在这个网络环境中,网络内各用户能透明地共享文件,应用开发人员可高效地使用网络分散资源和异构机上的资源,并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各种网络管理工具。ONC环境目前已得到世界上主要计算机厂家的支持,如IBM公司、Microsoft公司等。

尽管如此,目前的计算环境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同厂商的网络环境不能协同工作、网络计算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等,而且网络新技术层出不穷。为适应这种潮流,需要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分布式计算环境标准。

未来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与现在的联网环境大有区别。现在的网络环境,只是把一大批机器连在一起,计算机之间进行异步的信息传输。在新的分布式环境中,将是异种机器联网的紧耦合系统,也就是说,最终用户、应用开发者、系统管理人员所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系统,他们共处在一个共同的界面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数据、?资源、名称等的差异都是透明的。

2 DCE的特征

新的分布式环境至少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1) 每个对象如用户、文件、资源和服务等,在这个系统中有其唯一的名称,即无论在系统的何处访问这个对象,其名称不变。

2) 可以在系统的任何地方使用系统提供的任何一种服务,而不管该种服务现居何处。

3) 系统各处使用相同的用户认证方式,此外,系统的所有设备(打印机、文件等)采用相同的访问控制机制。

4) 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可以在系统的任何地方管理系统的资源和对象。

为此,开放软件基金会OSF于1991年9月17日在波土顿推出了分布式计算环境DCE,在这个环境中,世界上所有的机器联成一个网络,网上任何机器可以方便地进行互访、资源共享和互相协同工作。

DCE软件由OSF组织成员分别负责开发,最近,各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DCE产品,如IBMRS/6000上的AIXV3.0;HP公司也在其HP―VXMPE/XL上实现DCE功能。估计在不久的将来,DCE将成为使用网络资源和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有力工具。

DCE是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一层系统软件,可运行在微机、工作站、小型机和大型主机上,其目的是以可移植性操作系统接口POSIX和X/Open Compliant规范为标准,从而独立于操作系统,便于在不同的平台和操作系统中实现。

DCE用C语言编写,并按模块化结构来建造。

我们从DCE结构可以看到,在DCE上执行的应用,通过RPC,可以将任务合理地分配到网上的机器分别执行,充分利用分布系统的功能,同时,网络上的任何用户,在系统提供的安全服务下,可在任何平台上登录,只需经过安全系统注册一次,即可访问系统中的所有平台。

3 DCE提供的服务

图1是OSF/DCE结构模型。DCE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型分布服务,它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基本工具,如RPC、安全服务、目录服务、时间服务、线程等;另一部分是数据共享服务,如分布文件系统等。下面分别简要介绍DCE所提供的核心服务。

1) 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缩写为RPC)RPC是网络应用的一种高级通信范例。通过使用RPC,网络平台上的程序能够与远程(及本地)的资源进行通信,它的实现是将控制从一个进程传递到另一个进程中,返回时,再将控制归还给调用者。对于clinet/server模式,也就是在server方具体实现远程过程,而在client方即像调用本地过程一样调用远程过程。

使用RPC机制,避免了网络接口的细节,用户只需按平时本地过程调用方式那样调用远程过程即可。至于一些诸如网络接口、转换不同机器的数据表示差异、精度差异等细节,由RPC机构处理,用户无须顾及,基于这个机制,DCE通过RPC,在对计算负荷进行全网合理分配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DCERPC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IDL语宵(接口定义语育),另一部分是RPC机构本身。

用户程序使用IDL语言定义RPC接口,如接口属性、类裂定义、数据属性、常量和远程过程说明筹,然后由DCEIDL编译10将该定义转换成可在网上进行传送的可移植C代码,这些代码既可供客户机运行,又可供服务器运行。

RPC机构本身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支持:确定网络传输协议,搜索目录服务器,查找server的宿主机client/server之间的联接I转换RPC。

这样,用户只需实现IDL文件,client方程序、server初始化程序、远程过程即可实现分布计算,其他复杂过程(如数据表示的转换、安全管理辞方面)由RPC机制自动完成。

总之,RPC使二个应用程序中的过程能在网络中任何计算机上运行,而无须顾及它所在位置及体系结构,这样,DCERPC使程序员工作大为简化,与本地过程调用模式相似,简单明了地实现了应用的分布功能。

2) DCE的目录服务

DCE的目录服务提供资源全局一致的命名环境,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同一名字访问该资源。

在详细描述DCE的目录服务之前,首先提及一下DCE中的一个重要名词cell(单元),DCE是以cell为单位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个cell是由一组联网的计算机组成,这组计算机并不是随意组合的一组,而是在该组计算机上的用户、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均服务于同一目的,具有一定紧密性。每个cell可包含两台计算机以至上千台计算机不等。cell的确定因素很多,如安全性、用户目的,等等。

DCE的目录服务包括:单元目录服务(CDS),全局目录(GDA),全局目录服务(GDS)和X/Open目录服务(XDS),CDS处理采自单元客户机的目录查询,若存在,则返回请求的数据,如不存在则将请求传给GDA,由GDA在GDS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然后由该CDS将结果返回给请求的客户。

DCE的命名符合CCITTX.500和ISO9594标准。另外,还可采用DNS(domain name service)格式,符合Internet RFCl034,1035标准。

X.500提供全球层次式命名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机制,在X.500的支持下,用户通过分层关系,可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的服务。

3) DCE分布时间服务

DCE分布时间服务(DTS)是用于同步系统中所有机器的时钟,提供用户全局一致的时间服务,以协调事件发生的顺序,以免由于不同机器上时间的漂移,造成误操作,甚至引起系统崩溃,如事件出错记录、出错恢复、数据访问与更新等,都需要时间协调。

DCE的时间服务是以cell为单位的,一个cell中有若干个DTS Server,其他主机上装有DTS Clerk。DTS采用间隔(interval)表示时间,DTS Clerk或Server从DTS Server中获取Interval。

DTS在每个LAN上配置一个Global Server,连接到一个外部时钟上,从而实现整个cell的同步。

4) 安全服务

DCE的安全服务是防止非法用户侵入,同时也防止进网用户进行授权之外的操作和访问,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DCE的安全服务包括三个部分: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和用户注册。安全服务通过RPC实现。

认证、授权是DCE安全服务的两个关键概念,认证是检验用户是否具有对所请求资源的存储和使用权,授权则是系统赋予用户使用、存取特定资源的能力。

认证服务由三个重要部件组成:中心数据库,验证服务器和Ticket批准服务器(TGS)。这三个部件都安置在网中相对安全的主机上,其中,中心数据库是安全服务的关键部分,在库中存有全系统的安全信息,包括用户注册名及相关口令、网上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服务器密钥及存取控制表等。

在该系统中,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需要有密钥,该密钥只有系统和相关服务器才知道。

授权服务是通过ACL(存取控制表管理器)进行的,通过使用该管理器,可设定和更改用户对Server和其他系统资源的访问和存取权限。

当用户在任何一个工作站上登录注册后,注册进程将访问验证服务器,获取一张Ticket建立与TGS联系。该Ticket是用存在数据库中的口令字和用户注册名进行加密。为了从TGS中申请Ticket,以便与其他Server通信,需使用用户口令字,符合即可进网。

当用户进程欲访问某个服务器时,TGS通过查找数据库中的存取表,在确认该用户已被授权使用该服务器时,将会把与该服务器相连的密钥加密后的Ticket分发给该用户和服务器。由于该Ticket被加密,所以客户机无法破译Ticket,但能凭借它与所需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在验证该Ticket后,才能接受用户的请求。DCE服务器密钥的加密,目前采用美国国务院的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这种验证与授权方法简单,无须将口令传遍整个网络。

5) 多线程

DCE的运行是基于多线程机制的,且多线程进程处于公共地址空间。线程是进程中可以并发执行的小程序段,进程按照其包含的线程的数目,可分为单线程进程和多线程进程两种。DCE进程属于多线程进程,服务器进程可以利用多线程,同时处理多个客户机的多个请求,而它的客户机进程则可以同时将多个RPC分配到网上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由于不同的线程可以在不同处理机上执行,此外线程能并发执行,与分布式环境的并行性匹配,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DCE的线程服务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移植功能,同时,也为DCE的其他核心服务所应用,如RPC。由于RPC是同步操作,所以发出RPC请求时能利用另一线程并发处理来自于不同请求的数据,从而大大改善了分布式程序的性能。

DCE的线程技术最初以DEC公司的Concert Multithread Architecture为基础,而现在转向以POSIXl003,4a规范为基础。

6) 分布文件系统(DFS)

DCE分布文件系统提供单一的全局文件系统,从而达到对网上任何节点的任何文件提供透明访问。

DFS是基于Trunsarc公司的Andrew文件系统(AFS)发展起来的。DFS提供几个重要的功能:

① 文件定位:记录文件迁移,保存和管理文件地址信息和定位数据。

② 备份服务:存放cell中所有文件的备份信息。

③ 文件服务:管理文件,维护文件的存取权限――DFS文件采用6种权限:读、写、执行、控制、插入、删除。

④ 文件缓存管理:更新数据,进行数据回写,同时采用文件多拷贝技术,增强对文件系统和网络故障的免疫力。

DFS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共享数据的方法,取消了本地文件存取和远程文件存取的区别。与其他文件系统相比,它在共享信息、管理文件、平衡负载、扩充性、可靠性等方面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1.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必需是合格的教师

为了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就必需是合格的教师,现在的大学生习惯用电脑和无线电话,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利用好信息技术平台,为他们提供高效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希望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能随时随地随用随到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决定他们的利用时间和决定他们的使用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识,主动地把对学生有用的信息通过各种方法传播出去,帮助学生不但利用本馆资源,也可以得到其它学校资料,满足学生的资料需求。

2.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共同培养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共同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也才能通过网络更快更便捷的提供资料给读者使用。一方面,我们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具备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并传递信息产品给读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培养读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加强读者信息意识的培养,提高读者的获取信息素质的水平。

3.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

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是展现个性,倡导创造力的一个崭新契机,使人们有可能在高水平的生产力的基础上重新恢复符合人性的、为个性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个性化服务。读者满意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就是根据读者提出的明确要求,对读者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读者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能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信息,提高用户对量与质满足的强度,使用户对量与质满足的强度达到极限。

4.图书馆提供远程服务

现代技术可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受理电子邮件咨询,或利用虚拟聊天软件“面谈”。这些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读者的精力和时间,通过远程资料服务,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服务传递模式的不足。甚至现在有一些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彼此提供远程资料服务,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24小时的资料服务来满足读者随时随要随到的资料需求。

二、图书馆资料服务的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高度共享,读者的分布也更广泛、层次更高、需求变化更快;同时,读者获取信息也不再局限于本校、本单位、本地区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任何地方读者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料与服务。所以说未来的图书馆资料服务会朝着服务范围远程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手段网络化、服务目标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服务范围远程化

尼古拉・尼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在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预测时指出:“一网打尽全世界”,并指出“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实际运作上,推动变革的都将是互联网络。”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现代化信息存取和传输设备已开始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迅速扩大,不仅是本地区,而且全世界任何愿意使用图书馆的读者。由于互联网的容量大、速度高,并且能存储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使得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读者对图书馆的存取方式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网络中使用全地区、全国、全球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具有更广范围的远程化。

2.服务方式多样化

未来的图书馆资料服务,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运用不同的服务手段,根据不同时空运用不同媒体。图书馆的资料服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是以数据库信息技术为利用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交互服务。图书馆对用户提供的资料服务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借借还还、现场阅读等,而是多种方式的交叉进行,图书馆传统的一对一、人对人的传递方式将被一对几、机对人、几对机的多种服务方式所取代。

3.服务内容综合化

现代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得馆员仅具备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知识几乎不能满足读者需要;网络条件下读者资料需求的多层次化,综合性、复杂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一定素质的、各个学科的专门人才为读者提供资料服务。利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纷繁的、各门类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采集、存储、组织和控制,帮助读者进行需求分析,指导读者在海量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中快捷、准确、全面获取所需信息;帮助读者从数不胜数的网络信息中查找出能够满足其学科需求的有效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线索、文献书目数据或信息参考数据,真正满足读者综合化、专题化的资料需求。

4.服务手段网络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料服务是基于数字化的收藏,电脑化的操作,网络化的传递,运用数据推送服务、智能技术、Web数据库技术及网页动态生成技术等完成。图书馆资料服务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变到网络化信息服务,出现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电子数据交换等形式的多种服务手段,读者咨询除了现在通常用的面对面、信函、电话等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远程查询,在网上进行交互式问答,通过EMAI进行服务。图书馆资料服务手段的网络化,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的资料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资源获得满足。

篇3

作为知识与技术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图书馆历来是获取经验、资讯最为理想的渠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技术让相对被动、单一的图书馆服务形式具备了超越传统的机会和可能。图书馆服务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改革已经成为趋势。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常见问题

相对简单、机械的借阅、归还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下最典型的状态。在规定的时间开门,在有限的开放时间里为有限的读者提供一定量的知识与技能传播服务让图书馆成为了特定区域内周边读者才能享受到的精神服务。然而对更为广阔但相对偏远、资源有限的地区来说,这里的人们则难以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本应为所有人提供的公益服务。这不仅造成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讯无法及时、充分地传送到最广大人群手足,而且形成了事实上的公共信息、公益服务的不平等、不均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使多数有需要的潜在对象被阻挡在了图书馆服务的大门外,也造成了事实上的知识和技能资源的浪费,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全体国民接受自主学习和教育的机会,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成本。

二、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的积极意义

技术的先进和普及让互联网成为了信息时代海量资讯得到光速传播最便捷且廉价的载体。而其对图书馆的意义则在于网络环境突破了原本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在虚拟空间无限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使潜在受益人群的数量扩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同时,传统模式下被动等待读者上门的图书馆有了主动推介和传播资讯的机会与条件。图书馆不仅可以自主划分受众群体,以更有针对性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受众的认同度与接受度。同时,网络也让图书馆的信息、经验成为了可供无数人无穷尽挖掘的知识与技术宝藏。对图书馆来说,这无疑显著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对读者来说,虚拟空间中无尽的图书馆资讯则成为了质优价廉的学习和教育资源,成为继续教育最佳渠道之一。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改革策略

(一)完善信息化平台并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要实现网络环境下服务的优化与创新改革,图书馆需要首先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图书馆不仅需要实现馆藏资源的电子化、数据化、线上化,而且需要做好局域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接驳。设置局域网的目的在于方便馆内人员存贮、上传电子数据形式的馆藏资源,并且根据不同权限设置提高资源的安全性。而接驳外部互联网时,还需要做好防火墙设置与查毒杀毒作业,确保资讯传播的准确、及时、安全。

有了相对完善的系统平台,图书馆还需要进一步细分目标受众。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不能继续采用传统以不变应万变式的服务模式,而是需要将目标读者根据其潜在需要细化资讯类型与内容,为的是在图书馆主动推介过程中更加高效、迅捷,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够有的放矢、降低不必要的中转浪费。

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分类用户档案,根据用户历史借阅记录分析可能的未来需要。通过汇总分析,图书馆可以定期向读者推介出特定主题的资讯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图书馆馆藏资源得到再利用的机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那些目标读者厘清尚在迷惘状态的检索需求,这是图书馆提供主动服务比较典型的模式之一。

(二)整合资源,突出优势,扬长避短

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式下的图书馆网络平台服务还可以利用电子数据便于整合的能力,将原本相对分散的内容汇集到一个主题或主要类型之下。这种设置不仅能够让读者在检索浏览时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够让图书馆自身不断发现既有资源潜在的问题或缺失,从而突出优势、扬长避短。

同时,网络环境下电子数据模式的图书馆资讯还能够将传统平面二维的文字不断拓展和丰富为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更多类型与形式。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潜在读者加入到检索和浏览行动中,而且能够建立起更具专业性、技术性、针对性或更有区域特色的主题数据库,使读者的检索或查找、利用不断提高效率和效果。

(三)加强对用户的培训和馆内工作人员的再教育

对图书馆来说,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撑,图书馆不仅可以逐步超越传统上被动等待读者上门的局限,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资讯传播者定位,向教育者的更高层次发展。

对不少读者来说,出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局限,或对图书馆运作模式了解不足的制约,在检索或查找、浏览电子数据资讯时,往往存在不小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部分读者甚至可以出现不得其门而入,想找却又不知如何找的困境。针对这种问题,图书馆应当主动担负起培训和教育的责任,主动为有需要的读者设计便、快捷的检索模式,并开设相应的培训或教育课程等。

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下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也会对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不断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同样需要持续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再教育工作。尤其是涉及到网络、信息等技术时,由于其升级时间越来越短,更新频率越来越高,图书馆可以尝试采取“引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或者让员工进入专业机构进行教育和学习。

四、结语

互联网自诞生后最吸引人的特性之一就是其海量的资讯和高速传播的能力。对图书馆来说,既有的知识、技能有了网络平台不仅能够突破传统上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的约束,有了无尽延伸的可能性,而且曾经相对刻板、机械的借阅与归还的信息输送模式可以在技术支撑下实现更加丰富和主动的推送与传播。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借助技术实现优化与创新不仅是开拓更为广阔的服务渠道,也是为更多潜在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廉价、优质的教育和学习机会。更为积极之处则在于,图书馆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服务改革能够让其内在丰富的资讯、经验资源更好服务于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这不仅是信息时代图书馆践行其公益服务本质、提升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核心渠道。

【参考文献】

[1]张蓓,窦天芳,张成昱,等.开发模式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4(1): 87-91.

篇4

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制作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以胶片作为介质和载体。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为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贯穿到了电影创作、制作的全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电影的数字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国外电影,数字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占到了百分之百。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推动国内电影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因素就是数字技术。可以说,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影事业的“春天”。

一、传统电影的发展

电影是在资本主义建立,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商业市场环境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放映了《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一批纪实短片,标志着世界电影的正式诞生。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随着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电影技术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与推广,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电影也逐步传入国内。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自诞生,就将传统的京剧、说唱艺术等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电影艺术。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问世,传统单调的黑白色彩开始退出人们的视线,通过色彩制造视觉冲击,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美感,成为电影发展的有一个跨越。

20世纪70年代末,由好莱坞科幻电影大师乔治·卢卡斯拍摄的影片《星球大战》,标志着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星球大战》通过数字技术,将人们的想象的“星球大战”和太空景象变成了画面,将电影事业带入了一个数字数代的新纪元。

二、数字技术给电影事业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数字技术带给电影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现实的。数字技术在电影上的成功广泛应用,提高了人们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促进了电影事业的飞速发展。

第一,数字技术提高了电影创作制作的效率,降低了电影成本。数字技术将传统的依靠人工劳动进行电影创作创造的过程,变成了依靠计算机劳动进行创作创造的过程。在电影拍摄之前,能够通过电脑数字技术对即将进行的拍摄进行“模拟演练”,从而有效地降低拍摄难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不但使得人的工作强度和难度降低,而且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第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收益分析、拍摄经验数字化积累更加科学。电脑通过对所收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得出电影的成本构成,帮助制片人合理调整费用结构。通过对现场道具数据、灯光照明数据、服装设备数据、动作特技数据等收集与分析,可以使拍摄的经验更加科学,有据可依,为电影拍摄技术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电影前期创作拍摄中的不足。一是在现有条件下,依靠人力和设备无法完成的动作或布置的场景,可以通过电脑数字技术的模拟制作来完成。这样不但节约了电影拍摄和制作成本,而且降低了拍摄的难度和危险性;二是前期拍摄和制作中出现的错误、失误等,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字、色彩、画面长度、片段次序等进行调整修正,从而实现电影效果和目的。

第四,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展了电影的美学空间。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同一个场景进行远景、中景、近景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合成技术建立数字模型,生成新的影像。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将站立在地面上的人,实现空间位移,呈现出腾云驾雾的感觉;通过数字软件的处理,将人的表情或者场景进行淡入淡出的特写,实现环境语言的表现力;将影片的色彩进行数字化处理,增加电影内容的厚重严肃或者沧桑感等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给电影创作创造者的思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级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增加了电影的可观性和趣味性。

第五,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电影的容量。传统的以胶片作为介质的电影,刻录的时间长,难度大,容易受到光线、湿度、温度等环境影响,不但体积大,不易携带,还容易发生损坏、不清晰等质量问题。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电影存储,不但容量大,而且存储安全方便,不会出现画面损坏等自然后果。

总之,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影创造的全过程,给电影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电影事业的跨越发展。

数字技术是实现电影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手段和方法,但不是目的。一部具有价值的电影,一定是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过分地滥用数字技术,一味追求数字技术的运用,会破坏电影的艺术美感和原生态的滋味,将观众带入更加虚幻的境界,降低观众对电影的兴趣,从而制约电影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时代电影模式的改变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影的发展触角再次延伸,由此产生了“网络电影”也被称为“微电影”。其特点是短小,精炼,灵活,电影创作与制作的主体多元化,互动性强,不断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电影形式,而且逐渐称为引领电影事业发展的潮流。

首先,网络电影的参与性、自主性极强。传统的电影形式,尽管有的视觉感觉冲击也很大,但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意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网络电影成就了普通人的“电影梦”。普通网友只要从往网络上下载一个电影制作软件就可以编写剧情,设计故事情节和环境氛围等,设定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拍摄自己想要的电影。还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一起交流讨论,进行互动分享,不仅满足了观众对电影的内心需求,而且让观众从荧幕前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活跃了电影的创新思维,有利于电影事业的发展进步。

其次,网络电影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网络世界打破了年龄、地域、文化、经济、政治等差异,让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充分传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繁荣。网络时代,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电影的创造创作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影评家。电影事业打破了神秘的面纱,由精英阶层的文化盛宴,逐步扩展为普通的精神套餐。

电影的艺术形式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深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电影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艺术价值随着网络电影的日新月异而在不断地提升。

篇5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服务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

(1)专业的管理人员。图书馆资料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合格的管理人员来保障。移动通信及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资料服务得到很好的利用,能够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服务,从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来自由选择查阅内容。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信息管理知识和资源共享的思想意识,利用多种方法将学生所需要的资料内容及时、便捷地提供出去,使本馆以及其他机构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的资料需求得到满足。

(2)读者与工作者素质双提升。图书馆资料服务不仅需要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型科技的应用技能,充分l挥现代化科学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获取并及时传递的目的,还需要具备操作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掌握信息获取技巧的读者参与其中,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可促进读者信息获取水平的提高。

(3)资料服务个性化。信息化时代为人类社会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实现读者愿望,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是信息服务个性化发展的主旨。对于图书馆来说,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尤为重要,可向读者提供优质的、大量的信息内容,使读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4)完善的服务过程。现代科技在图书馆资料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可实现电子邮件的直接受理以及虚拟化的面对面交流,从而大大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电脑远程服务可以实现馆与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借助完善的资料服务系统,可全天候为读者提供服务,极大满足读者对资料的需求。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服务发展新趋势

(1)远程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用于信息存取与传输的机械设备逐步现代化,其提供服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全球化。互联网鉴于大容量、高速的特点,非常利于读者快速便捷地查阅资料,同时储存方式不受空间和区域限制, 图书馆资料信息远程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2)服务手段形式多样。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图书馆资料服务,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服务方式,依靠信息技术,将资料以电子邮件形式传输给用户,来完成交互服务。服务方式由原来的单一面对面、现场阅读等转变成多种形式交错进行,信息传递也由人与人之间的传递演变成人机相对、机机相对的多样化服务模式。

(3)服务内容专业复杂。网络环境下,读者所需资料不但层次多样、综合复杂,对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技术专业、知识全面的管理工作者才能完成内容广泛、纷繁的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和提供任务, 通过对读者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在诸多信息资料中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4)服务方式个性突出。网络时代,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来源广,且个性突出。以馆藏为工作核心的传统服务方式被收藏、使用并存的方式所取代,针对不同读者和不同任务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图书馆通过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以及音像等方面,和专业知识丰富、操作实力强的工作者对海量信息进行整理,将其加工成有序的数字资料,然后向特定读者提供,以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个性化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发展目标。

3.结束语

事实证明,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存在的重要意义,更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目标。面对广分布、高层次、多需求的受众人群,采取有效措施革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是现代化图书馆持续化发展的关键。

篇6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44-02

1 医院网络的现状

我院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04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应用不断深化,医院各种业务对可用性、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双活数据中心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从网络方面考虑,我们面临如下瓶颈需要突破:

1.1 服务器集群所用单心跳交换机威胁集群安全

我院核心业务系统所用的服务器集群有两种:Windows平台下的故障转移集群(PASC)、Linux平台下的Oracle RAC实时应用集群(HIS/LIS/EMR)。两种方式的集群都需要通过私有网络进行心跳交换。双节点故障转移集群的心跳网络不通,按照群集仲裁原则会直接判断群集失效;双节点实时应用集群的心跳网络不通,会导致其中一个节点不停重启直至心跳网络恢复。可见,心跳网络的容错能力直接威胁到服务器集群的可用性。

1.2 双活数据中心的环境下核心交换机成为高可用性的瓶颈

我院网络配备主/备核心交换机各一台,各大楼机房至主核心交换机只有一条光纤链路连接。维护难度大:品牌、接口数量、接口类型、配置命令集均不相同,需要定期进行配置文件的手工同步;切换耗时长:在主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将所有光纤/双绞线跳线手工插接到备核心交换机上,业务停止时间超过半小时,切换过程中还极易出现插接错误,导致业务无法正常恢复。双活数据中心实施完成后,能够将业务停止时间极大地缩短,目前核心交换的故障恢复速度大大落后。

1.3 汇聚层和接入层规划欠合理,链路稳定性无法保证

在业务密集的大楼,我们已经铺设了不同物理路径的备用光纤链路至核心交换机,在用链路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手工切换到备用链路上,恢复速度慢;接入层交换机层层级联之后再连接到汇聚层交换机,同时,汇聚层交换机还接入了很多工作站,在功能的划分和接线方式都欠合理,一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机房大部分的网络端口不可用。

1.4 重点部门的业务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可用性

医院的门诊业务直接面对病人,其中挂号室、收费处、药房是业务流转快、病人集中的窗口部门,这些窗口部门的工作站需要较高的可用性,以免网络故障导致窗口业务的拥堵。

2 设计思路

针对本案例,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方向的措施:(1)拆分接入单元,减小接入&汇聚层的复杂度,让单个接入交换机故障所影响的面积更小;(2)在存在单点故障可能的地方增加冗余设备或链路,通过虚拟交换单元减少单点故障点。具体拓扑图如图2所示:

3 网络改造与实现

3.1 工作站至接入层

首先,为重点部门工作站铺设到不同物理位置接入机房的双绞线;其次,在这些工作站上安装两块相同型号的网卡,通过网卡聚合(Ether Channel)将两块绑定起来,一般来说,这些网卡应该连接到同一台支持端口聚合的交换机上,我们在本案中采用的汇聚层交换机支持VSU技术,即将两台交换机虚拟成一台交换机,从交换机、交换机端口、物理链路、网卡四个方面实现了冗余。通过测试,这种方式在正常状态下,可以实现带宽的加倍,当某一边的交换机、端口、物理链路、网卡出问题的时候,都能由健康的一路资源直接接管任务,接管时间在50~4000ms之内,完全可以满足我们业务不中断的要求。

3.2 接入层至汇聚层

改变接入层交换机层层级联的现状,将拓扑结构简化为接入-汇聚的多对一关系,同时对接入-汇聚的链路进行强化,增加接入交换机到异地机房汇聚交换机的链路,在汇聚交换机上应用虚拟化技术,在级联端口上进行端口聚合的处理,双链路上行、虚拟化端口聚合,从汇聚层交换机、物理链路、级联端口三个方面实现冗余,单个接入层交换机的故障,最多只会影响22个工作站(使用24换机,其中2端口用于上行)的接入,单个汇聚层交换机的故障,由于交换机虚拟化的实施,可以在200ms之内完成链路切换,保证汇聚层不出现单点故障。

3.3 汇聚层至核心层

本案中,我们把服务器看作重点工作站,把汇聚层交换机看作接入层交换机,顺理成章的,核心交换机应该进行虚拟化和端口聚合供汇聚交换机和服务器的接入,保证工作站到服务器集群网络的高可用性,与服务器集群及后端双活数据中心的可用性达到相同的水平。

3.4 心跳交换

对两个数据中心的心跳交换机进行虚拟化,正常状态下提供两倍于单心跳交换机的网络带宽,单个心跳网卡、链路、交换机端口、心跳交换机若出现故障,快速切换保证心跳数据的正常交换,保证服务器集群的高可用性。

3.5 优势

交换机的虚拟化改造完成之后,我们的网络与传统网络对比具有如下优势:

3.5.1 管理简化。两台交换机组成虚拟交换单元以后,管理员可以对两台交换机做统一管理,而不需要连接到两台交换机分别进行配置和管理。

3.5.2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到ms级。虚拟交换单元和设备通过聚合链路连接,如果其中一条成员链路出现故障,切换到另一条成员链路耗时是50~4000ms。

篇7

刻板印象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或某类事件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刻板印象是自动的、过分概括化的。因而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在一开始容易导致种种社会认知偏差,滋生某些不公正和误解。少数民族在受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长期以来都是:地处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资源贫乏、交通不便、暴力冲突事件不断。以至于一直以来人们对少数民族都存在着偏见和误解。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媒体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在传统媒体下,人们只有从报纸,广播或者电视上才能了解到少数民族的状况。而少数民族自己的媒体并不发达,不能把少数民族自己的真实的状况传播出去,只能在自己民族内部本地传播。可以说,人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大多都是从国内的主流媒体上得到的。在最初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内容,部分被许多学者批评为倾向忽视、负面及刻板印象, 即可统称为“错误报道”。而这些“错误报道”的结果是导致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偏差和误解, 不能使受众了解少数民族真实的一面。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的报道并不多,也不全面,更多报道的是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内蒙古为例,一谈到内蒙古,人们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及“大草原,乳飘香”的自然风光。除了这些,人们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生活状况知之甚少。有不少人到现在还认为内蒙古人的交通工具是马,居住的场所是蒙古包,穿的都是蒙古服装,吃的都是牛羊肉,喝的都是牛奶。然而现实截然相反的,内蒙古人民过着现代人的生活,生活方式和其他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一样的,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几年来在全国是在名列前茅,内蒙古除了有他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之外,他的经济,政治,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人们对内蒙古的认识都是从媒体上得知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窄,使人们不能全面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

如今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共享性、自由性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色彩打破了传统对外传播的格局,通过网络,人们不但能及时的,全面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而且还能通过网络的即时通讯、论坛、博客以及微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或者是去过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进行对话互动,更加真实的了解少数民族。除此之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国内主流媒体在少数民族也都有驻站,像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在少数民族都有驻站。例如:内蒙古有内蒙古新闻网,呼和浩特新闻网,北方新闻网,新华网内蒙古频道等。媒体发展的同时也说明国家在不断地把注意力放在少数民族上,一个国家要全面的发展,就要照顾到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报道与日俱增。通过网络,人们不断的认识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文化悠久,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不乏现代城市气息的都市。

2010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内蒙古作为西部省区市,连续8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之首。国内知名网站组成采访考察团于2010年8月22日至29日在内蒙古举办“转变发展富民强区全国知名网络媒体看内蒙古”采访考察活动,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市进行采访报道。

此次活动不仅在内蒙古新闻网、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北方新闻网上有追踪报道;而且在国内的一些主流知名媒体上也有报道,像中国日报网,人民网,中新网、大洋网、腾讯网上都有相关的报道,人民网上还有专题报道;另外一些地方媒体上也有所关注。这些说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网络媒体的崛起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民网对此次活动的专题报道是综合全面的,分网络记者走进内蒙古、南海网记者带你畅游、内蒙古民生感受富民强区经济发展、内蒙古文化聆听悠扬长调雄浑呼麦、内蒙古风情领略美丽草原神奇沙漠几个板块,还配有相应的图片介绍,还有与网友的互动板块,能使人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内蒙古的现实生活状况。

其中很多记者、编辑是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谈到对内蒙古的第一印象,大家的兴致都很高,纷纷表示:来到内蒙古,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蓝天,什么是白云,空气清新,天气凉爽,感觉非常的舒服。谈到对内蒙古的第一印象,许多记者编辑都表示:真的挺好!以前以为呼和浩特市应该是省会城市中比较落后的,没想到这么发达!城市建设、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穿着打扮,都非常好。

看着大家尽情地品尝着内蒙古的美食,谈着内蒙古的发展与富足,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网络处的副处长牛素娴说:“对于家乡这几年的发展变化,真是感同身受。仅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呼和浩特市由全国最差城市之一变为最好城市之一,改善速度非常之快。据中国社科院最近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呼和浩特市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之一。内蒙古富民强区并重战略更是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内蒙古的明天会更好!”

网络新媒体的崛起有助于人们更加真实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改变传统媒体情况下人们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然而我国少数民族要想不断对外传播自己,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真实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还是要不断的完善发展壮大自己的网络新媒体。

首先,资本与技术的欠缺制约了少数民族网络媒体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作为一项产业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市场狭小且没有充分发育,广告资源少,加上发行量、 收视( 听) 率低,难以扩大广告源,使得少数民族媒体的广告发展水平处于落后的地位。党委外宣办主任孟树德在接受《对外大传播》记者采访时说道:“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三年排在全国首位。与此相应的外宣专项经费也从2004年开始得到持续增加,增幅近乎每年翻番。但与财政收入和人口总数相近的几个兄弟省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而传播内蒙古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需要投入的,要去粗取精,选择、加工、包装,这个前期的工作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所以说,经费严重不足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外宣工作绕不开的难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很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除了需加强自身发展,具有品牌竞争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广告份额之外,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其次,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管理体制上的落后,发展前景、 工作条件和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使少数民族媒体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聚集麾下。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与东西部区域差距的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在不断流失;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媒体受本民族人才限制程度较高, 工作人员大都来自本民族内部, 选择人才的广泛性受到限制, 也造成了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非但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反而会助长媒体因循守旧的惰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这对少数民族媒体的发展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阻碍。

第三,经营管理体制陈旧、缺乏活力、自我生存能力差。目前,少数民族新闻媒体,不论是报刊、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大部分脱胎于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受政府保护的事业型单位,更多强调的是社会效益,缺乏经济活力。目前少数民族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体制仍处于一种保护状态之下,以这种机制来应对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是非常困难的。民族媒体只有逐步健全自己的管理体制,加强自己的新闻采编和内部的管理机制,逐步脱离政府的保护,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第四,受众人口素质较低, 受众市场堪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协调,提高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习惯与思维方式,比其他地区交流的较少,加上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要想让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受众全面感受到媒体的传播效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玉亮:《浅谈民族地区新闻源》,《民族新闻园地》,1992 年第 5 期。

[2] 陈峻俊:《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色》,《当代传播》,2006年第 1 期。

篇8

[分类号]G254.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目前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图书分类法,被图书情报机构广泛应用于信息资源,特别是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成为学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通用标准。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信息组织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图法》这一在印刷时代产生的综合性分类法在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中显示出力不从心。然而它毕竟是一部经过了近百年发展的具有良好基础的综合性分类法,需要对其进行修订和改造,使其具有灵活的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让这部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将以《中图法》为例,探讨图书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中应该具有的特性以及如何加以修订和改造的问题。

1 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需要脱胎换骨

随着信息环境向网络平台的迁移,数字信息资源成为主流,社会大众“即刻满足”的信息消费习惯使得搜索引擎成为泛在的检索工具。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在日益发展的电子环境下表现出了简便易用、但检索效率低下的特点。实际上各种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与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相比,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语义工具。

分类法作为经典、成熟的信息组织工具,对于网络信息组织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便于用户浏览检索和导航,特别是在检索目的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下;对于非文本信息(如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组织、对于跨语种的信息获取,均有其独特的优势等。

传统的图书分类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知识分类基础、权威的管理机构和众多的长期用户,成为众多学术资源组织的首选工具。然而图书分类法是在传统文献信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其体例、形式、编制方式、面向的受众等与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网络用户、网络资源及网络信息环境的剧烈变化,分类法要适应于网络环境,需要结合数字化信息环境的特点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2 网络环境对《中图法》修订和改造的要求

2.1 国际化

在数字时代网络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图法》的编制与修订也应考虑全球化共享,注重与其他分类法的兼容性。目前《中图法》在分类表编制上仍残存着意识形态的倾向,在一些类目的划分和设置上仍以中国类目为主,使得像《中图法》这部国内主流分类法难以走出国门和境门,无法在港澳台和世界其他地区使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关于和一些社会科学类目的列类和处理。此外,还有“国际时代表”中时代的划分,采用我国学术界几十年前者所认定的历史分期,但与国际学术界的期差异太大。

2.2 描述粒度细化

早期的图书分类法服务的对象是对物理实体特征的揭示和信息内容的粗略揭示,组织分类排架和编制分类目录以供读者使用,是文献分类的两大作用。这种分类方法不能详细、准确地揭示文献主题在人类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从而妨碍了检索功能的发挥。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载体的虚拟化打破了物理排架的界限,信息描述的粒度的细化,正从传统的实体(文献单元)描述发展到文本中的内容(知识单元)描述。这就要求分类法在组织学术信息资源时不仅能够多角度揭示信息内容,而且还要能够适应计算机自动处理各种文献单元、知识单元、概念单元的需求。

2.3 多元化

《中图法》一方面应做到内容描述粒度的细化,逐渐转向细小专深的知识单元描述,这是其作为综合性分类法的特色,然而另一方面作为一部权威分类法,除了深入描述之外,还应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向着分类法结构和功能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需要逐步推出专业版、大众版、搜索引擎版、自动分类版等多种版本。针对大众需求,可结合普通网民的特点,与Web2.0发展中出现的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标签云等结合,在社会化标注(Tagging)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颖的分类体系;也可以对类目进行大众化处理,减少学科分类特色,满足个性化的个人信息资源组织。针对机器自动处理,可对《中图法》结构进行适当扁平化处理,减少类目的数量,降低过多人工分类规则和思维的影响,使其更适合机器自动分类等自动化处理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与各种搜索引擎、检索系统进行整合等。

2.4 网络化

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线性表现形式,采用网状结构表示分类法中各种主题概念的语义关系,真正实现“以网对网”(以语义网处理因特网的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此外,其构建、展示、维护、更新和应用,都放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利用各项最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协同构建、及时更新、联网展示以及与web服务集成等。

2.5 机器可处理化

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组织工具,网络环境中的分类法需要打破传统的数据库或HTML语言形式的存储方式,采用基于RDF为基础的描述语言,对语义关系进行精确描述,使得分类法不仅可以供机器阅读,而且具有机器可处理和数据交换的能力,便于各种知识组织系统的集成、复用和共享。

2.6 社会化

用户参与是Web2.0的重要特征,网络环境中的图书分类法要打破过去单一的由专业人员(诸如专家、学者和编表人员)构建的模式。这种模式容易造成过于严谨呆板的分类体系,同普通用户的使用相脱节。网络时代分类法的修订需要向广大用户敞开门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分类法的修订和改造。一方面可以及时吸收更多来自用户的智力资源和使用信息,减少分类法修订的时滞,提高分类法信息的时新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分类法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推动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3 《中图法》修订和改造的具体措施

3.1 对马列大类进行适应性改造

《中图法》对马列大类的改造可以参照DDC(《杜威十进分类法》)曾经在宗教、政治等大类的修订经验,注重《中图法》的国际化,对类表中有中国偏向的术语名称、类目划分以及偏好设置等进行修订,主要集中在与政治、社会和宗教相关的类目,以马列大类尤为明显。对于马列大类的修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国际十进分类法》)、LC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分类法中有关对类目体系的设置与处理方法,对A大类进行实事求是的改造。应

以中性原则取代分类法中的“党性原则”,类目设置减少中国特色,采用国际通用的术语。

・降低马列大类的意识形态倾向,以适应图书馆的现状,同时满足其他国家或地区图书馆图书分类的要求。

・发行世界主要语言的版本,以满足其他国家类分图书的需求,这是提高《中图法》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需要考虑与其他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的交叉,采取设置交替类目等措施,以解决相关资料集中和分散的问题。

3.2 以学科一主题分类为主的多维分类体系的构建

・对主表统一采用以学科一主题分类为主的体例。目前《中图法》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部类存在着分类体例不一致的地方,表现为《中图法》社会科学部大类中,不少大类都是先按照地区分,再按照学科一主题分,这样就导致了文本内容相似却分在不同大类的情形。例如,中国的金融制度与美国的金融制度是两个相同的主题,但是在分类法中却要先按照地区分在不同类别(F832和F837.12),然后再在各自类别下细分。这给《中图法》分类标引,尤其是自动分类带来诸多不便,并降低检准率和检全率。相比而言,《中图法》自然科学部类的分类体系就比较合理,主表一律按照学科一主题细分,地区复分、时代复分、民族等复分一律放在分类号末尾。

・对主表进行分面改造。《中图法》大多数类目按照单一的分类特征展开,对复合主题的浏览和检索只能从一个途径进行,这极大影响了《中图法》在网络环境中的使用和推广。《中图法》的改造要借鉴UDC、BC2(《布列斯书目分类法第二版》)、CC(《冒号分类法》)等半分面或分面分类法,结合网络用户检索途径的多样化特征,设置多重分面列类。充分利用电子环境下超文本链接等技术,通过类目重复反映来增加分类表的多维分类角度。分类表仍以学科一主题分类为主,采用多重列类时在每个类目下增加适当的分面标头,把因学科分类而分散的相关主题集中起来,如同《中图法》“J95/97各种电影、电视”下按照内容、表现形式和技术、题材和观众等多种分类标准细分,这样可以实现在原分类表结构基础上的分面改造。

3.3 对通用复分表进行全面修订

在数字环境中,通用复分表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多维分类以及分类表分面改造的重要手段。复分表能够实现对资源除了主题分类之外的多维分类,例如面向对象、关联区域、资源类型、媒体类型、语种等。这些组面也都是信息分类的标准和维度。因此,网络环境中,加强分类表附表的建设能够有效加强资源的分面揭示,在网络分类中有着较强的应用前景。

・扩大类目复分范围,增加类目组配的自由度。简化复分表使用的规则,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使用通用复分表,复分号均需要连同其专用标识符号一起加在主类号之后,改变以往时而使用,时而不使用专业标识符号的做法,提高标引的一致性,降低复分的难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自动分类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动分类及基于分类的分面浏览和检索结果的精化,主表展现学科专业属性,附表则从其他特征揭示,展现其他属性。

・增加通用复分表的种类。目前《中图法》已有9个通用复分表,仍需增补其他通用复分表,如环境复分表、人员复分表、文献体裁复分表以及语种复分表等,这是加快《中图法》分面改造的必由之路。此外,还应考虑网络信息中经济、生活类信息偏多,可考虑增加行业表、产品表以及在主表中增设的专用复分表(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皆可建立专用复分表)。

3.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信息技术,尤其是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图法》的升级换版以及全面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工具。《中图法》的改造应朝着知识共享的方向发展,综合运用超文本技术、可视化技术、标记语言等新技术。

・标记语言。在《中图法》的改造中要注重《中图法》与其他知识组织系统的互操作,解决的途径就是采用统一的知识组织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可采用W3C提出采用SKOS语义模型来描述《中图法》的术语和语义关系,为《中图法》提供一套简单、灵活、可扩展的机器可理解的描述和转化机制。

・可视化。信息可视化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中图法》的改造可利用可视化技术成果,改变过于单一的二维表现形式,将《中图法》中的语词、概念及其关系转化为图形、图像等比较直观的视觉形式,增强知识组织系统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其中可借鉴欧盟的Renardus项目、OCLC的OverView项目等经验,此外还可以利用本体的编辑工具。

・多维显示。大量使用超文本技术,增加类目间横向关系的揭示,以交叉列类和超文本链接把相关主题联系起来,实现非线性的跳跃。对原有类目结构实现一个类目的多重划分,增加检索人口,例如,“能源工业”的类目,在展示的时候可以把《中图法》中所有与“能源”有关散列在其他大类中的类目进行有效链接。

3.5 加强与知识组织工具和应用系统的集成和融合

随着信息环境、信息数量、信息需求的变化,人们发现,必须多个知识组织工具配合使用,才能发挥信息组织的最佳效能,因此,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要注重同其他知识组织工具的兼容互换,即互操作,同时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只有更好地应用到各项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分类法的模块化成为各项应用系统能否方便集成的前提。

・与其他知识组织工具的兼容。国外LCSH(《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UDC等大型分类法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时候,将DDC的类号与OCLC数据库统计匹配,实现DDC与LCSH的一体化,为每个DDC分类号提供5个最常用的LCSH标题词对应起来,提供附加的标引用词。因此,在进行《中图法》对网络环境适应性改造时一方面要以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为基础,加强与《汉语主题词表》以及其他主题词表的联系,促进利用各种检索语言之间的兼容性,及时地为分类法增加一些新的主题概念;一方面要及时更新分类法类名用词,及时增加时新的人口词,方便用户从自然语言角度使用《中图法》;另一方面,《中图法》要努力实现对DDC、UDC以及其他专业类表的兼容互换,脱离语种的限制,更好地组织和检索网络信息资源。

・与应用系统的集成。《中图法》在适应性改造中要注重分类表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精心设计分类表的接口,使得分类表能够方便地嵌入到各种应用系统中,同时也能够为各种Web应用服务所集成。例如,可以无缝地嵌入到网络数据库的信息资源组织,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方便地为其进行二次协作开发,为社会团体和企业提供共建共享服务。

3.6 推出图书分类法的网络版

《中图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国内各类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著录中,但是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中的应用还寥寥无几。这说明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认同,当然除了《中图法》自身存在的问题外,尚

未有网络版问世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图法》电子版的问世已经为网络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借鉴DDC、LCC和UDC等国外大型分类法的经验和做法,尽快推出网络版,这将有利用促进分类法在数字图书馆和因特网中的推广和应用。

《中图法》网络版必须对现有的结构、体系、标记等进行重大改造。

・为分类法的浏览和检索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提供丰富的自然语言检索入口,综合运用多种检索方式,提供形式多样的结果显示,结合网络用户的特点,综合运用超级链接、不同颜色和可视化技术来设置更加人性化的界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允许添加类目评注,提供有关数据的显示和隐藏。

・提供便捷的标引界面,也即号码配置功能。众所周知《中图法》的复分、仿分往往容易出错。在网络版中,可以提供智能的分类号编辑区,加强主类表同复分表之间的联系以及类表内相关类目的联系,如遇到复分、仿分的类目可以智能跳出相关的结果供用户选择,或者给用户提供相关类目,降低使用难度。

・加强《中图法》网站的建设,定期更新和维护。在网站中增加关于《中图法》的交互式动画演示系统,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如建立用户讨论区,建立相关的博客等。网络版更新较快,可以不断推出对印刷版的更新和补充内容。

・可以考虑在网站中推出繁体字版和多语种版本,便于海内外同行了解和熟悉《中图法》。

・在《中图法》网络版中增加链接OPAC的标引和检索接口,便于查看相关的标引记录,供标引过程中参考。

3.7 构建维基式的开放服务平台

《中图法》与其他传统分类法一样,修订周期长,速度慢,成本高,难于满足网络信息环境的需求。网络环境中的《中图法》的修订必须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思维方法和使用习惯出发,使得《中图法》逐渐走出“阳春白雪”,能够更加“亲民”为普通用户所接受。因此。通过广大用户的协作式参与其改造和修订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维基百科从开始创立到形成规模,用了仅仅4年的时间完成了109种语言97万条目的建设,主要是因为它强调了用户的参与性和制定了规范的模板,方便各种层次人员的协同操作,充分调动广大网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维基模式为分类法的修订和维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篇9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以技术延伸和市场信息采集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并且以其独有的特点和科技优点使其应运越来越广泛,对于经济和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和革命性的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网络,它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由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备感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军事、环境、医疗保健、空间探索及各种商业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的研究领域[1]。同时,无线传感网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二大网络,不难看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既是今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动力,也同样是国家和个人必须发展和掌握的科技项目。在此,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及应用提出了我个人的见解和思考,归纳总结如下。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1 技术信息介绍

无线传感器通过大量的传感器以自组织或者多跳的方式,通过对所覆盖区域内被感知对象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从而将这些信息传送给网络所有者。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1)规模大。在监测区域内,可以布置成千上万的大量传感器节点,这样的密集程度对各个视角和方位所能够获取的信息量有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即获取信息的容错性和准确性。

(2)自组织。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布置是一种预先性动作,当摆放位置不能很好接受信息时、当需要布置到一些人类不能到达的危险区域时或者当一些节点自身不能正常工作时,这对于节点的有效排列组合工作需要其自行完成,从而更好适应现实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工作。

(3)动态性。大量的节点进行有效的工作是需要相互之间以一种动态形式相互配合来更好完成的过程,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导致工作无法正常有效的进行要提前设置和安排,这就突显出其动态性特点。例如某个节点无法正常工作、新节点的加入安排、某些环境因素导致的无线通信的变化或者中断、感知对象的移动等等,针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因因素的影响,这对于无线传感器节点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其具有的动态性特点来更好的完成工作。

(4)可靠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组成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无线网络.汇聚节点根据一个或多个源节点传送的采集数据对事件进行监测和判断,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测和判断的准确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方面,网络拓扑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网络拓扑结构有关;另一方面,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是能量受限的,因此传输的可靠性还与节点的能量密切相关[2]。其主要受节点复杂的工作环境的影响,既可能面对雨雪风霜,也可能面对风吹日晒或者是人和动物的破坏等,需要节点自身非常坚固,从而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要求。同样,如此众多的节点其维护和保护工作异常巨大,工作人员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考虑到节点可能存在的被侦测和信息的被截取等情况,需要节点自身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系统都必须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和容错性,提高自身保密工作从而更好地工作。

(5)以数据为中心的特征。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是以计算机终端系统为基础展开的,通过互联网来传递任务指令和传回信息的双向性链接方式。在此过程中,这种数据交互系统思想更接近于人与人的自然交流。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应用方式,包括视频监视、交通监视、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列举如下:

2.1 环境监测

针对当前城市环境保护与在线监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具有自组织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对温度、湿度和噪声等环境变量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对等式网络体系结构、低功耗微小网络节点、基于拓扑树的网络初始化配置算法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特性的路由算法,不仅解决了传统监测方法中网络布线复杂、精度有限的问题,而且具有实时性和容错性强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1 000个节点、通信距离为100 m的条件下,监测数据延迟时间

2.2 医疗设备的应用

针对当下大部分人群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结合相关医学技术,对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行监测和反馈,从而提出相对应的改正措施。另外,对于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从而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2.3 军事领域应用

在军事活动中,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到敌军部署和变动,了解对方的实力情况和定位,这种“超视力”的观察模式必定是掌握战场先机的关键所在。

2.4 灾难监测和预防

在生活中,火灾、洪涝灾害等影响对于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影响。对此,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于一些灾害的监测可以做更加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总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和技术优点,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知和重视,其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作为互联网技术平台下的技术衍生品,以其极具生命力的技术品质迅速在全球传播和布局,并深入各行各业。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特征及运用,并与创新精神相结合,以更加务实且先进的实业态度,谋求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新应用,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一、重视经典,在模仿中学习

模仿是学习语言最快捷的方式之一。重视经典,把经典作为培训学生口语的范例,使他们学习口语表达时有所依据和参照,在模仿中更加轻松、快捷地学习。

《大纲》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环境的优势,播放名家课文朗读的视频,图文并茂,声情并重,发挥经典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跟读、模仿中学习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纠正方音,模仿名家对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等朗读技巧的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

此外,网络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专业语言栏目,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典范。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电视散文》《子午书简》《快乐汉语》央视新年诗会、央视主持人朗诵大赛、央视朗诵艺术大赛、“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中华经典诗文朗读、“春晖”全国电视演讲大赛、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cctv大学生辩论赛等,都是培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专业的素材。学生训练时不要贪多贪快,而是要循序渐进、由简入难,逐步学习,反复模仿,不但要模仿标准语音,还要学习有声语言中的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这些口语技巧,乃至态势语言中的手势、动作、表情、眼神等无声语言,也可以模仿,甚至完全拷贝。

这样,学生在经典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模仿、感悟,以专业水准、名家口语作为规范,以较高的起点,改变学生原有的不良口语习惯,从而轻而易举、卓有成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再现话题,在复述中提高

这一环节的培训,要再上一个台阶:选择恰当的话题,脱离文字材料依据,自己组织语言以复述、转述、讲述、概述等方式训练口语,强化其口语表达能力。

初始阶段不宜太难,可以要求学生对熟悉的课文进行复述:按照一定的要求(不同文体有不同要求、不同角度),在短时间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取舍和思考,并精心酝酿语言,组织安排结构,甄选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思路清晰、自然流畅、整体协调、自然大方地复述。如《苏州园林》一课,配合苏州园林的视频画面,让学生用复述(讲述、概述)的方式,带大家畅游苏州园林,领略苏州园林之美。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有的放矢,收效显著。

然后逐步增加培训的广度和难度,选择恰当的话题,如:推荐网店的一本好书,分享一条好微信(微博、网络文章、网络电影、网络视频等),讲述或概述网络奇闻,转述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体育晨报》《天下足球》等)中的几则新闻,复述某一期《舌尖上的中国》(《人与自然》《健康早班车》《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的主要内容等。要求在熟悉话题内容的基础上,层次清晰、表达流畅、完整准确、要点突出,高质量地完成复述(转述、讲述、概述)的话题。训练时用手机录音,反复回放,品评优劣,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会有极大提高。

三、展开情境,在创新中升华

这一环节的训练要更上一层楼,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平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促使学生进行实战,快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创新中升华。

这种训练难度较大,可以循序渐进,如:开网络新闻会。请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搜狐新闻、腾讯新闻中的奇闻趣事。再如答“记者”问。请有意向的学生,先阐述自我与网络的关系,之后,由全体学生充当大众媒体“记者”对该同学随意发问,并要求现场作答。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网络主题片,配解说词;看网络景点视频,配导游词;针对网络新闻,进行新闻演说、开展新闻调查;针对网络事件展开评论、辩论;针对网络话题进行演讲;模拟央视主持人大赛秀主持;针对网络情境,进行采访、访谈等。

篇11

引言

现阶段,虚拟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其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IT环境欠佳以及服务器整体投资较大等问题方面作用明显。在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条件下,加强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被极大程度地重视,而这也是本文讨论与阐述的重点内容。

1虚拟化技术的概述

虚拟化技术属于云计算技术,整体来看该技术占据核心主导地位,先进性明显。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硬件资源不足的窘况,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虚拟化技术安全可靠,利用率高的特点使得服务器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效果得到改善。现阶段,虚拟化技术主要被分为三个方面,即完全虚拟、部分虚拟和操作系统虚拟。而根据抽象层次的差异性,虚拟技术又可以被分为硬件级、指令级、编程语言级、操作系统级和运行库级五个层面。五个层面存在差异性,但是本质上都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供上层使用。

2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现状

现阶段,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被广泛接受与重视,随着使用程度的不断深入,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量不断增大,重要等级不断提升,伴随网络系统功能性与便利性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威胁数据信息安全的系统因素。传统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更新较慢,自适应能力不足,很难过滤或防御如今的威胁因素,因此使得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形同虚设,不能起到良好地安全监控作用。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不足,强大的信息数据分析能力,使得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能够自适应用户,从而不断提高对网络威胁的过滤与防御水平,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等都是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在进行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设计时,要遵循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防止虚拟管理器自身出现漏洞或受到外界攻击的基础。具体区分,可以将虚拟化环境下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分成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监控主要是针对内核模块的异常情况,对异常事件进行拦截,虚拟管理器在管理多个虚拟机加载内核时,以此保证绝对的网络安全。外部监控更加强调对虚拟机的合理使用,以提高对异常事件的拦截效果与异常事件的检测效率[1]。

3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核可加载模块与应用进程。具体来说,当网络入侵发生时,内核可加载模块被默认为存在状态,入侵程序会对内核的数据与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改变内核控制流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内核可加载模块的隐藏属性,使用户无法及时发现与察觉其的存在,这也就导致入侵发生时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性提高。在应用进程方面,当网络入侵发生时,应用进程会在网络系统中被感染,从而使得网络系统中出现异常情况,正常行为发生变化。由于网络安全监控工具普遍与被监控对象属于同层次水平,甚至有些被监控对象的使用权限层次水平要高于网络安全监控,一旦这部分程序受到入侵,那么网络安全监控工具将被绕开,无法发挥作用,使得网络系统内部遭受破坏,直接导致网络安全监控的瘫痪失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内核安全,改善内核可加载模块数据信息完整度至关重要,这是由内核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也是由内核由代码和数据组成有直接关系。在具体进行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时,要注意通过建立并不断优化完善完整的内核可加载模块保护系统以降低内核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内核核心数据被篡改导致的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失效的情况。再者,多数“恶性”内核可加载模块具有隐藏性,使得其入侵的行为极为隐蔽,其隐藏的途径大致可以概括为先将模块加载至内存中,在保存不卸载的状态下,将自身从内核可加载模块列表中删除,由此制造网络安全监控的盲区,造成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真空地带[2]。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交叉视图对比法,该技术也被看做解决内核可加载模块隐藏性的最佳对策。具体使用方法是在虚拟机监控器权限下,对网络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文件进行访问,以获取不可信内核可加载模块信息列表视图,而可信内核可加载模块信息列表视图即为虚拟机监控器层次视图。在内核模块的创建与卸载操作中,系统会经调用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分配,这也就证明了虚拟机监控器的拦截作用可以构建层次视图。在此操作下,可以将可信与不可信视图进行交叉对比,以此发现隐藏的内核可加载模块,从而及时发现入侵行为,解除安全威胁,确保网络环境安全,使得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发挥作用。

4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的创新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也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3]:4.1实现虚拟化环境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实现虚拟化环境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其本质是解耦,即对转发分离架构进行有效控制,并将控制所用到的系统逻辑从网络设备中引出。在此基础上实现的虚拟化环境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反映到网络交换设备运行方面即意味着集中控制器将主要参与到网络地址的学习当中,并最终由网络交换设备实现数据信息的下发至相应路由器。

4.2实现网络安全监控的独立服务

篇12

1.入侵防御系统概述及分类

1.1入侵防御系统的概述

入侵防御系统(IPS)有两种基本定义,①具有自主性智能化的网络安全系统在入侵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主动相应和实时入侵阻隔,是形成网络安全体系的总体。②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集合体,将两者集成在一个系统中。IPS可分为两部分、两阶段。两部分为检测部分及防御部分。两阶段为检测阶段和控制阶段。

1.2入侵防御系统的分类

入侵防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分为三类:① 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HIPS),通过安装软件程序来防止网络攻击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② 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NIPS)。通过检测网络流量来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保护,辨识出入侵行为的同时进行复位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③ 应用入侵的防护(AIP),基于主机的入侵防护扩展成为应用服务器的网络信息安全设备。

2.入侵防御系统的特点及核心技术

2.1入侵防御技术特点

①实时在线服务,IPS采取了防火墙技术的服务方式,保留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实时性,通过系统中的网络端口检测流通中的流量是否包含异常性和可疑性。

②实时响应服务,IPS具有实时响应功能,能够对入侵活动和异常网络流量进行阻断拦截,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③检测技术完善,IPS主要进行信息检测及协议分析,信息检测是对流量进行过滤匹配,而协议分析是所有通过IPS的数据包,根据不同应用协议的攻击方式进行筛选、隔离,以此实现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④嵌入防御规则。主要是为了阻止代码攻击。

⑤学习适应能力强。IPS需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据当前所在的网络环境和被入侵状态,分析和建立新的数据更新库,进行自动总结经验,制定更加完善的安全防范策略。

2.2入侵防御技术的核心技术

根据检测的方式不同,检测技术可分为两种:

①误用检测技术:也称特征检测技术,是检测引擎的核心技术,是按照规定对数据包进行分析检测,若于数据包中的规则相一致便被判定为误用而产生报警。

②异常检测技术:异常检测技术是指在进行网络检测时,对于任何不同于正常建模中的的行为都被认定为入侵行为。

3.新时期证券交易系统的安全风险

① 用户在系统登录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账号密码及个人资料等机密信息在网络通信传输的过程中存在被攻击者截取的可能性,攻击者在截取之后对用户数据进行篡改,会导致用户信息对外泄露。

②证券交易系统客户端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软件程序自身存在的某种缺陷、客户端复杂的运行环境和客户端的登录认证方式。客户端程序自身存在缺陷使攻击者可以对客户端程序进行调试和篡改;客户端运行所在的环境中可能存在病毒、木马等,客户端的登录认证方式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用户的信息泄露。

③证券交易系统服务器端由于系统架构缺失安全模块和相应的防范机制,如网络方面只注重防火墙而忽略了入侵检测、防御等进一步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同时,缺少安全监控机制和相关的安全制度,致使网上证券交易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4.入侵防御技术对证券交易系统的安全防范机制

4.1客户端防范机制

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客户端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简易的操作界面和流畅地运行过程。保证用户能够轻松稳定的使用客户端的各项功能。保证客户端本身的安全及客户端运行环境的安全是保证证券网上交易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客户端的安全模块包括:入侵防御技术主要防止木马后门进入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对注册表、文件关联等进行监控;进行启发预警,对重要目录实时监控;防止攻击者插入进程。客户端安全模块以服务形式驻留运行,通过监控内容的相关特征触发并启动引擎,避免攻击者对客户机密信息的窃取。客户端的运行环境可以通过客户端自身的安全模块与入侵防御技术中的实时在线服务相结合,以此保障账户信息不被非用户本人所取得来保障客户端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4.2服务器端防范机制

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服务器团是整个系统平稳运行的核心所在,每次证券交易系统的运行都需要后台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所以为了服务器的安全应充分运用入侵防御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对服务器端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传统进行网络安全隔离的是防火墙技术,该技术通过网络数据流量的经过对安全数据进行通过,对危险数据进行隔离从而使各主机之间的相互访问给予合理的安全防范。而入侵防御技术是一种对网络深层威胁进行抵御的安全手段,以深层防御为核心,精确阻隔危险数据为手段,以此对网络中深层攻击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而后判断为攻击行为后立刻进行阻隔,从而实施有效的保护网络安全。入侵防御技术根据其安全库和检测手段对常见的攻击行为进行有效的阻断,同时对内部往来的系统实现免疫防护。由于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服务器前端是通过网络提供对外服务,因此流量的成本多样化,在大量流量访问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夹带危险流量,故需要对访问流量进行实时监控,随时监测分析,采取实时防御。所以对内部网络和网上证券交易系统数据库的访问的实时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入侵防御技术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以管理为手段确保技术措施达到标准,以技术为手段为管理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通过建立安全防线实现系统安全的全面保障,为整个网络带来安全可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军.入侵防御技术分析与比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4-235.

[2]高天毅.网上证券交易中安全性研究与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0:249-2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