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10 10:1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篇1

摘 要:青少年危机干预的研究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在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追踪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的年龄分布为11、12岁到17、18岁,这个阶段也可称为青年初期。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在这个时期产生了急剧的变化。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性功能的成熟;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认知的发展、情绪的两极性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网络成瘾、犯、灾后心理危机等事件频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危机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且有利于为后续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概述

1.1心理危机的定义及种类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crisis)是指当事人的认知或体验,即将某一事件或生活境遇认知或体验远远超过自己当下资源及应对机制的无法忍受的困难[1]。青少年心理危机是指青少年在遇到危机事件时,由于自身的资源与应激机制不足以应对,而产生了心理痛苦。

布拉默把心理危机分为三种:发展性危机是个体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现有的资源及应对机制无法应对那些重要的生活事件而产生了异常的反应。发展性危机事件主要包括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严重不良、逃学、离家出走、早恋、沉迷网络等。

情境性危机是指个体在遭遇突发或异乎寻常的事件时,对于这种事件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预防和控制,而产生了应对功能失调。地震、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均是情境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处理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存性危机是指诸如目的、责任、价值、独立、意义等人生重大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冲突与焦虑[1]。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生存性危机研究得课题之一。

1.2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1.2.1平衡模式(equilibriummodel):正常情况下,个体与环境应当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当危机发生时个体原有的应对机制和问题解决方式无法应对遇到的危机,进而产生了心理危机。平衡模式最适合于干预的早期,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1.2.22认知模式(cognitivemodel):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的产生,并不是由危机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当事人对危机事件或危机情境的看法引起的。这种模式干预的重点是当事人对危机事件或危机情境的认识,适用于危机干预中期。

1.2.3心理社会转换模型(psychosocialtransitionmodel):该模型认为个体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受个体内部状态的影响,而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当事人讲,要整合内部应对机制、社会支持、环境资源已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1]。

三种危机干预模式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对危机干预模式的认识。随着危机干预模式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这种趋势集中了三种干预理论各自方法与策略的优势。这样就要求干预者要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因时因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各种心理危机。

我国学者整合各种模式做了以下几点代表性的研究。许奕锋(2008)从组织领导体系、教育防范体系、心理干预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制度保障体五个要素体系,构建一个完整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系[2]。钟惊雷、边玉芳(2008)提出要构建政府为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3]。汪丽华(2012)提出了生命教育视角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为生命高于一切,基本技巧建立生命链接,干预目标达成生命意义重建[4]。伍新春、林崇德等人(2012)认为学校要承担起危机干预的重要责任,而班主任则是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力量,班主任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即干预技巧决定着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成败[5]。这些研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3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

对危机干预的评估,迈尔(Myer)等人的三位评估体系(theTrinageAssessmentForm,TAF)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主要评估个体的情感状态、行为功能、认知状态三个维度。迈尔(Myer)等人的情感严重性量表、行为严重性量表、认知严重性量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阶段性的评估模型和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型也有很大的价值[6]。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研究中,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进行青少年危机干预时,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统揽全局的理论作指导;(2)在危机干预与预防的过程中,心理危机的预防的范围应扩大;(3)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也应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把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去处理。

2.生态系统理论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2.1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theory)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作是与周围其他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系统[7]。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看成是互相关联的从内向外的一层包一层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主要分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介系统(mesosystem)、外层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4个层次。

对于青少年而言,微观系统为家庭与学校。中介系统是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环境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各微观系统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作用,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学校和家庭对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青少年的外层系统主要包括父母的工作环境,邻里社区、学校周围环境等。宏观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最外层。它指存在于上述3个系统之上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它从宏观上规定了人的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维度,把时间体系作为个体成长的心理的参照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生存的各个系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布朗芬布伦纳也将这种变化称为“历史系统”,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8]。生态系统理论以扩大了环境的范围,这样可以为个体、群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2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

微观系统在个体与环境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中对个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对于青少年主要是家庭与学校。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亲子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不同危机类型需采用不同的预防策略。对于发展性心理危机,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不良,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教给子女相关的技巧和知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同时也可采取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相关的教育,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的今天,旅行可以作为放松、增进情感、教育子女的良好形式。对于情境性危机,家长可运用视频、书籍给孩子教授一些预防性措施。情境性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面对最近MH370坠机、云南鲁甸地震等突发事件,家长可把这些突发事件的基本常识和应对技巧教给孩子。生存性心理危机的预防,家长最主要的是教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观念指导未来的生活。

学校作为一个有组织、规范化的教育场所,在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的过程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建立以主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干部为主体的危机预防系统,让班主任在学校危机预防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学校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主要平台。

中介系统是各微观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中介系统。要想使这个中介系统得到很好的运作,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是核心要素,家长会是互动中的一种较好形式,但在家长会的运作中,大多数老师与家长过多的注重学生或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除了家长会,电话、微信平台等也是较好了解学生与子女情况的形式。家长和学校通过互相了解子女或学生的发展状况,可以给青少年一致的指导与教育。家长与老师学校相互沟通的频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外层系统主要是父母的工作环境和亲戚朋友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有的父母都是公务员、有的父母是商人、有的父母是农民、有的父母是无业游民。父母的工作环境情况各不相同,进而会给子女带来不同的影响。亲戚朋友也一样,他们的生活模式也给了青少年很好的参照。外层系统的各位参与者都应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正能量的信息,让青少年在遇到危机事件时能够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宏观系统是指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在这个宏观系统中政府担任着主导作用,政府在制定青少年相关的教育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时应更多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同时政府应利用大众传媒等工具广泛宣传关于心理危机预防的相关信息,增强青少年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防范的思想,也是增强青少年危机预防意识的途径之一。

2.3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危机干预

2.3.1诊断

对于危机干预的评估,除了迈尔(Myer)等人的三位评估体系(TAF)。作者认为还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要充分了解当事人的个体特征,尊重个体差异;(2)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诊断时,不仅要对危机干预的当事人做一个动态的评估,而且要结合阶段性的评估模型、人与环境互动模型进行评估;(3)对危机干预个体进行全面评估时要充分结合当事人的家人、老师、同学反映的信息。诊断确定之后,应计划出良好的干预方案,实施正式的干预。

2.3.2干预

(1)危机干预早期

在心理危机发生时,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会与当事人面对面的接触,对当事人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这时采取干预的平衡模式,用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在这个干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倾听、接纳、情感反应、具体化等技术,使当事人的情绪得到很好地释放。然而,释放是适度的,过度的释放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同时还可以使用沙盘游戏等适合于青少年的治疗技术使当事人的情绪得到调节。当然,这一阶段保证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宏观系统在危机干预早期主要起支持的作用。其中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2)危机干预中期

危机干预中期,当事人的情绪已得到了必要的缓解,干预者与当事人也逐渐地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不管是对于发展性危机、环境性危机还是生存性危机,前一阶段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认知行为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干预者可充分了解当事人的认知,可以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箭头向下技术、行为实验、认知连续体、理性—情感角色扮演、自我暴露、问题解决和技能训练等技术,识别当事人的错误认知,以新的更合适的信念代替原有的信念。[9]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疗法使当事人从危机事件中尽早的恢复过来。

在危机干预的中期,微观系统与中介系统也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微观系统与中介系统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可以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而这样一种情感支持与陪伴支持,能给当事人以面对危机的勇气和战胜危机的决心。

宏观系统在危机干预的中期也主要是提供物质与精神的支持。首先,政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调配一支强有力的危机干预团队对需要的地方进行支援,特别在情境性危机时给予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以保证青少年正常的生活。其次,政府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危机的应对提供支援与帮助。再次,政府可以呼吁需要危机干预的地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应对危机。

(3)危机干预末期

危机干预末期,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当事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得到进一步的供过于提高。在这一阶段,给干预者未来生活的意见与建议也较为合适,进一步提升当事人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同样需要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配合,为当事人步入生活正轨提供支持与保障。

2.3.2追踪

一次好的干预,在基本干预过程结束之后,追踪的观察与研究也是必要的。追踪可以更好地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反复。在追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如问通过卷调查法,听取家长、老师、同学的评价,听取当事人自身的评价。结合多种方法,做出全面、综合、系统的追踪研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四个系统的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与此同时,微观系统应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教育子女、学生,提出更为建设性的意见。宏观系统应针对不同的危机类型,建立更好的危机防御体系,建立更好的积极应对危机的队伍,适时地调整方针、政策,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研究展望

3.1危机干预应走向全面,全面与具体相结合

近年来青少年危机干预的文献和实际研究也越开越多,但多数集中在学校危机干预,应更多的扩展到学校以外更多的环境中,使危机干预的预防与干预形成良好的链接。同时要集中主要力量把精力放在与青少年更为密切的环境中,全面与具体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系统。

3.2危机干预应更多的走向实践

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是危机干预研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危机干预只有走向实践,只有与青少年具体的现实危机事件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此,可以通过举行危机干预的模拟演练,通过心理专家、心理老师的知识与讲座,并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危机干预参与者与当事人的知识与技能。

3.3.危机干预应尊重个体差异与地区差异

危机干预的过程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当事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文化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危机干预的预防、干预、追踪的各个阶段不断提升当事人的心理素质。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危机干预尊重地区差异的一项良好举措。

总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不仅对于青少年本身有重要的影响,正如生态系统理论一样,这样一种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也会反作用于生态系统,二者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K.James,BurlE.Gilliland著,高申春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许奕锋.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56-58.

[3]钟惊雷,边玉芳.构建政府为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254-255..

[4]汪丽华.生命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59-62.

[5]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5-50.

[6]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244-247.

篇2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与另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各种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已不再是单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相关企业组成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开发完成。因此,把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圈内外研究现状

(一)企业成长理论

英・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教授Edith.T.Penrose于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基础。她从内部成长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认为企业的成长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即“量”的成长过程。然而,随着理论的逐步发展,学者们逐步认识到企业成长不仅仅是在收入和利润等这样一些定量的财务指标上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市场营销、资源筹集、研究开发、控制协调等各种管理能力的增强,同时还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以及企业文化、信息资源、社会关系网络等“无形资产”的质的方面的提高。

(二)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y(1945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整体。其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

20世纪80年代企业生态理论得到发展。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美国企业战略专家James.F.Moor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现代企业竞争问题时于1996年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观念,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三)技术创新理论

按研究发展时期,技术创新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 理论诞生阶段。熊彼特1912年以德文出版的可看作是创新理论诞生的标志,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并认为。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2 基础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多以案例分析为主。索罗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缜密的论证,从经典经济学模型人手。指出从长期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3 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叶)。弗里曼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微观、宏观。包括国家创新系统)。技术扩散、技术模仿与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威廉・埃伯纳西和詹姆斯・厄特巴克在1970年代中期提出了工业创新的动态模型。即A-U模型。4 系统研究阶段,从本世纪初生态系统理论发展成熟,运用到商业系统发展为创新生态系统,并成为企业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赵玉林在《创新经济学》(2006)一书中。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及系统特点进行描述,将其归纳为平衡与非平衡、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自组织系统。

(四)生态学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应用

企业仿生学的观点认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因而以生态系统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应用生态学理论看待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我国吴彤(1994年)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在对技术生态学的两重含义进行考察研究后,将其定义为一种综合的技术生态学:以生态学的观点、方法综合考察技术活动过程、技术构成、技术体系内部相互关系。技术系统及其活动与人、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要把未来技术或已有的技术系统变成为既能按照技术发展规律最佳运行又能最适度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综合需求(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的技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黄鲁成(2003年)介绍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条件。研究了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用比较法来说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并对如何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应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关系理论,建立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生态关系战略

理论应用方面:陆玲(2001年)根据自然生物群落学的原理,通过分析企业群落的形态和机能特征、群落演替和生命周期等规律。证明了企业群落也是自然生物群落。从而提出了“企业群落学是研究企业群落形态结构和功能、群落内部、群落之间、群落与宏观经济系统以及群落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的学科”这一新的概念,并提出企业健康的标准应该着眼于企业面对较为复杂多变甚至恶劣的环境的适应力,而不是单纯依赖环境条件来维持企业生命的“健康指标”。

实证应用方面:黄鲁成和张红彩应用生态学的种群理论与分析方法,通过应用种群logistic增长规律的数学模型及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研究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内技术创新种群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行业内不同技术创新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发展潜力大以及与通讯终端制造业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的结论。

3 应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研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识别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风险因素

理论应用方面:李晓明(2006年)将企业外部环境定义为企业广义生存域和企业活动域两个层次。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构成的企业间接外部环境,通过以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为主体构成的企业生态位的直接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影响企业,从而使企业外部环境表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实证应用方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战略和管理学副教授罗恩・阿德纳(Ron Adner,2006)以风险评估角度出

发看待企业创新失败的案例,对企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内部项目风险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依赖风险与整合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某个企业的创新成功并不一定能让它在市场上真正收获,原因在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并未运行起来,从而对风险的规避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进行说明,并制定了相应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与步骤。

三、结论与展望

篇3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07

企业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环节,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面对信息化浪潮,绿色生态意识随之产生并延伸至社会各领域中,生态观念日趋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改变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更新传统管理思想,建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1 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1)信息生态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信息生态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呈现信息生态系统的相应规律,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对信息的优化管理[1]。 基于其自身的特点,信息生态学理论对社会信息进行系统把握,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2)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随着全球信息化格局的形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置身于整个信息环境之中,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效力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2]。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融入信息生态学理论有利于形成信息重复利用与共享的优势,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运行。

2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措施

(1)进行宏观战略规划。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与生态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对其进行宏观规划与设计[3]。例如在某大型企业信息系统设置过程中,考虑到部门及工作流程的复杂性,充分借鉴“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将宏观规划与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将企业整体信息和信息人纳入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之中,进行整体把握;其次进行部门规划与设计,在各部门内部普及生态观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信息生态化子系统,并将各个部门的子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保证公司信息交流的畅通性;最后进行流程规划与设计,将上述建立的子系统规划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生态性的信息层,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判断信息系统与企业所处的信息环境是否协调。

(2)优化企业内部信息交流途径。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信息处于不断流通与更新的状态,在这样的运行下形成信息生态系统横向和纵向发展的信息生态链,在信息交流与共享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例如在信息生态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信息交流途径的建立与优化,以横向和纵向的生态链为基础,结合企业的资金流、客户流和生产流的运营情况,利用链条的循环性增强系统的调节能力。

(3)发挥信息人的作用。在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中,忽略了信息人的重要性。在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示出其固有的弊端,不适合信息生态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因此必须依据业务需要设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着重发挥优质信息人的作用[5]。在企业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把握信息人的优质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其多样性。

3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措施

(1)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管理模式的影响,只有切实提高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使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并能充分维护企业自身利益,才能够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奠定管理层面的基础。企业在进行管理模式调整过程中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理念,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因素。同时,企业适当地调整其组织结构形态,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以此确保其更加灵活与有效发展。

(2)加强战略部署。战略部署是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有效保障,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做好全局把控,以有效的战略部署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平稳有效运转。例如在企业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加强反馈调节系统的有效运转,定期对信息系统反馈的相关信息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企业发展规律,结合外部信息环境的特点变革企业内部的不合理因素,从而形成良性的企业信息系统。

(3)确定适宜的企业生态位。在信息生态理论的影响下,企业为了自身的有效发展必须避免各生态因子或因素的不统一情况,在此基础上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的空间条件。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生态位,促进各生态因子或因素的协调发展。例如可选择区域大环境生态位,由于企业的发展受到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自然等环境影响,因此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自身特点,结合预期环境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位,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着眼现实,在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生态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浪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相应信息生态问题,以信息生态理论为依托,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设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在宏观规划的前提下注重信息生态环境下信息系统开发的作用,并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生态位,推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花萍,龚怡.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研究[J].情报科学,2014(12):16-20.

[2]陈海涛,马艳丽,陈博.信息生态系统演化研究回顾[J].情报科学,2014(02):157-161.

[3]刘捷萍,李斌宁.产业经济发展与供应链金融信息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5(32):173-175.

篇4

“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创新生态系统”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研究的层次也涉及到国家、区域、产业集群、企业等多个层面,提出的相关模型则同样是各式各样的。“创新生态系统”一词是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04年发表的报告中提出的。报告中指出:国家的技术和创新领导地位取决于有活力的、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而非机械的终端对终端的过程。

思科前CTO朱迪・埃斯特琳(2010)通过类比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将创新系统里的不同栖息者分为三大群落:研究、开发和应用,并由此提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法国根据其政府战略规划,开展了名为“竞争极”的生态系统集群创新计划。类比于植物的结构特征构建了“竞争极”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以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的新兴工业政策,促进集群创新和增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德博拉・J・杰克逊(2012)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包括知识经济和商业经济两个经济体,他利用创新谱技术,建立了创新频谱模型,通过系统限制维持两个经济体的良性循环。尹艳冰等人(2010)从创新主体、创新运行机制和创新共生网络三方面构建了区域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框架。产业角度的模型构建主要有两种:傅羿芳等人(2004)以及王娜等人(2013)构造的模型是从内、外部环境条件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表述的;张运生(2009)、余凌等人(2012)则是从企业为核心来构造模型的。张运生(2008)、孙冰等人(2011)以核心企业为主体构造了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从特别视角来构造模型的有:刘友金等人(2005)从生态重组的角度构建了物料流动的循环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贺团涛和曾德明(2008)从知识视角构建了高科技企业知识创新生态系统DICE模型。

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和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劳(John Law)等提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主张,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是由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行动者的缺失和失控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王能能等,2009)。该理论以“广义对称性原则”为基准,以“行动者网络”、“转译”等为核心概念构建而成。

广义对称性原则是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础,它要求不仅在自然与社会、真理和谬误之间解释的对称性,而且在人类和非人类因素之间也要坚持解释的对称性。ANT引入了“行动者”这一核心概念,用来表示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起作用的因素。理论认为人和非人类因素(如政策等)都可以成为行动者,非人类行动者的意愿需要通过代言人来表达,并用网络这个词将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以同等的身份并入其中,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依赖于这些异质性要素的组合、联结和扩张(王春梅,2012)。拉图尔说过:“广义对称性原则不在于自然实在论和社会实在论之间的替换,而是把自然和社会作为孪生的结果,当我们对两者中的一方感兴趣时,另一方就成了背景”。也就是说,在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中,自然行动和社会行动一直在变换着角色,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都对行动者网络的构成有重要作用。本文所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行动者网络,各种相互作用的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共同构成了创新生态系统。

行动者网络是通过转译的过程联结起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通过行动者之间进行转译的过程向前推进的。“转译”是指行动者通过商谈、翻译,将自己的问题转换成其他行动者的问题和利益,从而把其他行动者纳入到共同的“行动者网络联盟”中来。转译过程包括问题化、权益化、摄入和动员四个基本环节。“问题化”是指行动者网络发起者―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主体,将不同行动者关注的对象问题化,使得创新主体面临的问题成为实现其他行动者目标的“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从而使他们加入到自己的网络中来,这是建构行动者网络的关键所在。“权益化”过程则是强化问题化过程中给行动者界定的角色,从而使得其他行动者被“招募”进来成为网络成员,而“动员”就是网络发起者―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的主体,调动各种相关的人力、非人力资源,界定其角色,以形成稳定可靠的网络联盟(郭俊立,2007)。转译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转译,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行动者才能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传递,从而形成动态循环的运行系统。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内部环境结构

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广义对称性原则,人类和非人类因素都是同样重要的,他们被统称为行动者,彼此联系、相互构建。内部环境结构中的人即表示人类,科研者、开发者和应用者是一种类似于生物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的说法,他们是由人类组成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又是非人类。他们可能是一群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群,也有可能是少数人类共同的组织。本文从结构功能和行为机制定义研究者、开发者和应用者。

1.创新的根基―人。创新活动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完成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创新能力,特别是持续创新能力,必须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战略储备。

2.科研者。“科研”一词可作为“科学研究”解释,科研者虽然是由各种科研人员组成的,但这里需把它们当成非人类行动者,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是它们的代言人。在科技创新中,科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球创新范式正在从“基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陈劲等,2013)。

3.开发者。开发者包括的群体范围和组织机构比较庞大,他们既可以是工程师等技术开发人员,也可以是企业的开发部门。开发者的作用是将概念推入市场,它们将科研者的新发明或新观念变成可用的技术,更有甚者直接开发出便于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开发者通常从现有技术中提取新的技术,或者是改善生产方法,提高其生产效率。

4.应用者。应用者在三个非人类行动者之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它们根据个人或者组织的需求调整科学和技术,从整体上把握人们的日常需求,同时为科研者和开发者提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传递,科研者可以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者能够清楚技术需求方向。

(二)外部环境结构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不存在系统边界,因为任何系统本身都必须依赖整个世界的创新大环境。本文中外部环境的六个要素是结合了朱迪・埃斯特琳的三大群落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要素以及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的美国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而确定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些非人类要素都是网络中的行动者,他们在网络系统中与人类行动者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组成外部环境的非人类行动者分别为:政策、文化、资金、管理、基础设施、教育。政策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方向就可以决定某一区域、产业或企业发展的态势,从而对他们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文化氛围对创新生态环境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作用。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毫无疑问是要受其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支配的,这种文化价值观同样也会对创新价值观起到巩固或者消融的作用。资金对于创新生态系统来说属于一种资源,资源太过充足或稀缺都不是好事。资金太过充足,则不能在系统内形成竞争动力;资金太多稀缺,则会使有用的创新不能被开发。管理则是贯穿于整个创新大环境的,各种组织都需要良好的管理来运行。基础设施属于支持性要素,对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的保障有利于促进创新工作的发展。教育是保证持续创新力的最重要环节,任何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只有保证了高素质人才的供给,才能立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至高点。这些非人类行动者在参与创新方面与人类行动者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任何科学技术创新都是由人类和非人类的行动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哪方是处于优势地位的。

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及其特征

(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是由一个开放的循环网络构成的。系统内部环境包含的四个要素构成了内部循环网络,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就构成了整体的循环网络。

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运作需要靠内、外部环境及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协调、循环发展。内部环境构成的三种非人类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过程必须不断进行,才能保证内外环境的和谐。科研者与开发者之间通过知识传播实现交流,开发者与应用者之间通过技术扩散完成反馈,应用者与科研者之间通过信息循环进行互补。这三种非人类因素与人相互传递知识、技术和信息,实现内部环境网络的循环发展。外部因素给整个内部环境提供大环境的支撑,通过不断与内部网络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来实现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如图1所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传递。改善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类比于生物学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模型解释与分析

本文所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本身也是一个行动者网络,而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运行机制就在于行动者之间的“转译”过程。行动者们通过“转译”建立起合作者或同盟者的长链,从而形成行动者网络。在转译链条中起到关键地位的行动者是某一问题的发起者,本文将从科研者作为发起者为例,来解释“转译”链条的运作。

“转译”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被称为问题化。在创新过程中,科研者首先必须提出某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者需要确定一系列行动者,并且还要认识到: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惠及网络中的每个行动者。科研者通过将自己提出的问题构造成“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来把自己定义为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就是问题化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科研者可以吸引人、开发者、应用者以及更多的非人类行动者与自己形成联盟。

第二个环节称为权益化。权益化是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是:发起者尝试通过问题化过程提出并固定的行动者的身份,即是说每个行动者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需要做什么。问题化过程只是吸引了其他行动者加入发起者的联盟,但每个行动者很可能都有自己加入这个联盟的身份、目标、计划、动机,并且这些行动者本身或许还牵连其他问题化的竞争行动者,这些行动者要权衡自己是否应该加入这个联盟。例如科研者想将开发者权益化,那么科研者必须破坏或削弱所有开发者与其他竞争行动者的联系。在权益化过程中,开发者的特性、身份被重新定义了,这是与科研者联结后的结果。

第三个环节是摄入。摄入是确定和协调行动者角色的过程,成功的权益化使得摄入过程得以实现。这个过程不是排除提前定义的那些行动者角色,而是将确定的联盟行动者的利益纳入整体计划中来。行动者摄入的方式可能是千差万别的:身体暴力、诱惑、交易或毫无异议的同意都可能是摄入的方式。科研者在摄入开发者时可能与之进行交易,或是完全无条件的达成合作,科研者也通过某种方式将摄入其他行动者。通过科研者的多边协商,行动者角色的定义和利益分配就完全确定,此时科研者就成为了整个转译联盟链条的代言人。

最后一个环节为激活。激活的概念强调了所有必要的位移,它是指通过发动某样机制,让行动者活动到原先没有的状态。开始时,所有的行动者都是分散开并且相互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但在代言人的干预下,所有这些行动者都会在同一时间被调动到同一个地方进行汇合。例如科研者可以将人、开发者、应用者、政府政策制定人员、金融机构的资金提供者安置在一间会议室里,那时他们就将为同一件事情的利益相互协商。从最初的问题化―对不同行动者的身份、关系和目标定义一系列可协商的假说,到最终所有行动者为一件事情的利益共同协商,这四个环节就全部结束了,一张关系制约网络随之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研究展望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这个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能够摆脱层面的限制分析,即可以分析国家、区域、产业集群、企业等各种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导致我国科技体制机制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不相适应,难以实现变成创新大国的目标。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打开我国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新思路,为中国情景下和谐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产生启发。

参考文献:

1.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

2.PCAST. 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Competitiveness[R]. 2004

3.朱迪・埃斯特琳.美国创新在衰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Les ples de Comptitivit. Uncosystme des ples pour favoriser l`innovation et la croissance[EB/OL]. http: / /competitivite.Gouv. fr / ,2012-3

5. Jackson D J. What is an Innovation Ecosystem?[EB/OL]. erc-assoc, org/docs/innovation_ecosystem, pdf, 2012-11-28, 2012

6.尹艳冰,赵宏.循环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

7.傅羿芳,朱斌.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S1

8.王娜,.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内部一致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5)

9.张运生.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

10.余凌,杨悦儿.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5)

11.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与结构解析[J].软科学,2008(11)

12.孙冰,周大铭.基于核心企业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

13.刘友金,易秋平.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生态重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4.贺团涛,曾德明.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6)

15.王能能,孙启贵,徐飞.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以中国自主通信标准TD-SCDMA技术创新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3)

16.王春梅.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路研究―以南京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4)

17.Callon M, Bruno L. 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School: A Reply to Collins and Yearley[C]//Andrew Pickering (edited).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Callon M.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A].Law, John (Eds.),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C].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19.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

20.陈劲,赵晓婷,梁靓.基于科学的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