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

时间:2024-01-10 10:14: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

篇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20,2012JGA117 )。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许多同行对《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材选择及内容取舍

在《环境生态学》现有教材中,多数是面向环境类专业不具生物学或生态学背景的高校学生编著的,现有教材种类多达10余部,其主要内容多为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较少,并且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比较众多教材,结合环境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不足的特点,选择了由杨持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比较详尽,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也便于自学,比较适合环境科学类各专业使用。

环境生态学源于传统生态学,但有别于传统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从研究层次上主要向微观与宏观两极发展;在研究范围上,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难看出,环境生态学更强调生态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基于以上特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不是生态学研究为主,而是以生态过程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主。搞清这些问题后,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侧重点不同,对内容进行取舍。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侧重于宏观过程,而不拘泥于细节;侧重于生态学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而不是去研究生态学本身;侧重于较大尺度下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因此,教材取舍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恢复等内容为主,适当增加能反映环境生态学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教学内容。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还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授课时要有热情,精神饱满,讲述内容充实,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利用一些热点事件,联系当地生态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除了介绍当前热点“美国亚洲鲤鱼入侵”、“德国大闸蟹入侵”外,重点介绍了桂林本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入侵”事件及过程,配以教师实地拍摄的影视频资料,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生态入侵的危害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环境生态学的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要有特色和创新,结合教师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力求清新简洁,结合本地实际。课件中只列出每章节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课程内容多以提纲为主,避免大面积“拷贝”教材,声像资料尽可能使用实例和当地素材资料。广西师范大学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课件的一大特色是六成以上的影视频资料均出自任课教师之手,例如,桂林南溪公园的南溪河治理前后实例图片;及今天日本水俣海湾的生态恢复现状图片资料等均为任课教师实地考察拍摄。教师利用这些资料,讲起课来形象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生态学专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桂林周边的教学资源与环境,已建立了桂林古东生态公园、广西植物研究所和猫耳山自然保护区3个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到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教学中,除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外,让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的做法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相关研究工作中,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恢复研究、评价报告编写和生态规划调查等工作。通过协助老师的相关工作,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为走向是会做好准备。

4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培养对象是环境类应用型人才,而生态学的原理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学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对于在校生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特点,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发展趋势,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教学上更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实践,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持,盛连喜,邬建国,等.[M]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

篇2

自从生态学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在学术界涌现了一大批研究生态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对生态的解读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思想的不断碰撞,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生态学的理解,而且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理论的研究建设。在这些学者眼里,如何看待技术对于生态问题的影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国内学者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类:一部分学者认为在生态的看法上与法兰克福学派是有区别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是超阶级的力量,统治了整个社会,但生态的观点则不同,它并不存在“好作用”或者“坏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另一部分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态认为是生态问题的产生其根本是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而它本身没有错。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关于技术的看法,产生了某种回归,回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科学技术产生了异化,在社会生活的总体中毫无限制的发展,一来技术成为上层人士的统治手段,上层人士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来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控制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了技术的全面异化。下面我们对这三类观点做一个综述分析。

从一些方面来看,生态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技术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中,人们将技术认作是合理的,并且统治一切的。事实上,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控制力量,的确左右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理论学家认为正是它欺骗性的造成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掩盖了其本质上的对于生态的不合理性”,这是他们站在政治的立场上指出的。然而生态学则认为,虽然技术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牺牲,但不能没有技术,环境保护不能离开人的尺度,不能放弃理性思维。技术并不存在“好作用”或者“坏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看出,法兰克福学派是从技术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而生态是从生态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哲学逻辑哲学基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在谈论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当代的资本主义看法的时候,张一兵教授在《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一文中,认为“当他们(法兰克福学派)把生态学批评科学技术对自然对象的过度伤害的有限否定,片面地夸大为对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否定,也就走进了泥潭,从而根本背离了科学历史观”。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假如彻底否定技术,则背离了,批判它不能与发展生产力相对立起来,的根本前提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在张一兵教授看来,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技术的消极的看法是不尽合理的。在生态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关注的只是它的进步,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正确取向的理性批判。

陈学明在其文章《评生态学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提到:“技术仅仅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真正导致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地盘剥的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的观念,也就是使用技术的人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技术背后隐藏的秘密,就能清楚的了解到技术本身没有对于错之分,他认为技术并不存在“负面作用”或者“正面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很多人对于技术的理解只限于它控制了自然,但是并没有看到这个现象背后的更加深层的东西”。陈学明说,生态危机的产生并不一定在于技术本身,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对生态造成了影响。我们在认识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人类在使用它的同时,异化了技术的真正初衷,在此,人类的意识形态观念以及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何萍教授在《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哲学评析》一文中,对技术的看法也是喜忧参半,技术的发展的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是认为想要从过去的马哲中的技术决定论脱离开来,我们就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到生产过程中,以此既可以维持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避免了走入技术决定论。何萍教授提出了将“文化”这一全新概念纳入到生产过程中。生态主义者认为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是受到技术的制约,同时也是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各个地区的文化,地区的历史发展,语言等等,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技术运用中,制度基础决定了的技术运用的方向,进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运用同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西方生态学理论的共同特点。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正义。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控制和社会实际发展,实际上有着一定的不一致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产生,必是由于外部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技术对于自然和人的同时控制,从而导致走向非理性运用的技术。王雨辰教授认为它带来的生态危机更多的是人类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并且认为是我们人类非理性地看待和运用它,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加深了生态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专家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技术导向型的发展,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解决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解保军和李建军教授认为资本主义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的工业革命,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提升了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这是因为效率的改进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例如,在发达工业国家最先研制出的高速铁路,提高了物流效率,促使生产力高速发展,然而并没有阻止高速铁路在各个国家的大量建设。所以,解保军和李建军教授认为:“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不是万能的,只要社会的基本制度是资本主义不变,不管我们经济增长方式是什么,不管利用什么样的技术等,生态危机都不能克服。”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关注的如何获取高额利润,资本家只会关注那些能带来巨大利润的能源。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内讨论如何环保,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赵卯生和杨晓芳两位教授在《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与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一文中,深层次的解读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技术的不断提高来蒙蔽他不断破坏环境的谎言的,证明了资本主义是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技术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的。他认为,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反而增加了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源利用率的增加,虽然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实现单位资源的高利用率的产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会引发该产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所以许多案例已经很明显的指出,无论生产技术的革新是多么的生态化,新的经济模式的产生都会导致消费的增长,导致生产的扩大化。所以把节约能源的利用与减少消费等同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混淆视听的。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但是却抵挡不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对于煤炭的大量的无节制的开采。

郭剑仁教授指出“无论技术如何改良,不管是将技术纳入到什么范畴之中(如把环境、资源纳入市场和价格调节之中等措施),都不能真正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郭剑仁提出必须运用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挖掘资本主义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其资本家他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是不会去考虑保护环境的,从而忽视对环境的关注,在获取生产力的同时破坏了大自然。所以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将环境评价,以及资源管理同时作为政府的政策调控范围内,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人人自由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上两类观点基本上还是可以划归为技术中性论,而另一些生态者则明确反对这种观点,又转向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在资本社会发展中,科技日益变成统治的工具,而无产阶级无力改变这种情况。科技在地位上的这些变化,是“工具化的理性”以及和“理性至上论”的过度发展。高兹和莱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高兹把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劳动组织都必须有生产技术和统治技术,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者,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高兹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的技术,无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任何的改变,也不能提高工人的生存现状。他认为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象,关键就在于在对生产的源头劳动进行重新分配,因为作为生产力的创造者工人并不拥有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好处,而恰恰相反的是,作为劳动者的工人反而要被机器所排挤,工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破坏力,解放了工人同时也导致了技术的异化。

从莱斯“自然的控制”一文中也可以得出“技术异化”这种观点。莱斯认为“控制自然”这个观念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然而对自然进而对人的控制是通过技术完成的。人们通过技术来实现控制自然以及对自然资源进行分配,并且对人们日常生活日益产生影响。同时,无产阶级无力改变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对技术的统治,从而实现对自然和对人的不断的统治加剧,并且成为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的因素。不仅是这样,莱斯还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技术的毫无节制毫无理由的发展,对我们人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技术成为上层人士的统治手段,上层人士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控制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了技术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在地位上的这种变化,是“工具化的理性”以及和“理性至上论”的过度发展。

总的来说,在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中,人们所认为的自然界是被技术所控制的,但是这只是技术的不合理利用的极少数现象,相比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的同时,不应当否定它的积极作用。上述学者们的观点为理解生态问题的深层原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生态学者都对它持谨慎的乐观主义态度,他们厌恶那些脱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来讨论技术的所谓“罪恶”的一类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造成了生态问题,并相信人类完全有可能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社会控制。从而使西方研究真正有效地推进中国生态理论建设,他们的技术理性批判对于我们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合理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参考文献

[1] 张一兵.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关于人与自然·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哲学辨识[J].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2] 陈学明.评生态学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 王雨辰.北美生态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J].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4] 解保军,李建军.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 赵卯生,杨晓芳.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与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J].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

篇3

当人们惊讶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在一夜之间传遍九州大地之神速时,当人们陶醉于人类自身对自然界越来越“文明、高效”的掠夺成就时,当人们开始不自觉地怀念从前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时,当人们感叹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已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时,谁也无法抵制和拒绝这样一个事实:生态经济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悄悄地走来。一个崭新的时代—生态经济时代正在以她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她无穷的魅力。显然,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与可能性。

1.生态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在经济与自然之间达成的一种妥协与平衡。生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在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的背景下,1卯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彻底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开始向往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及高质量的生活。经济的过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超常进展,使得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如水体、大气、土壤等严重污染;环境事故、生态灾难及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系统健康的持续下降给人民身心健康、地区与全球的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的热岛效应、气候弯隆、逆温层等城市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乡镇企业的崛起给乡镇农业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造成的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电是难以估测的。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环境质量的维持和改善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历史难题。

1.2生态学和经济学发展的共同需要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目前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专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以此来加速对所需商品的流转速度时,工业生产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生态系统组织之间严重失衡,从而使生态系统失去完整性和持续性。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经济的发展要求商品的生产具有专业化特征;而生态学原理则要求生态系统在向“顶级群落”演替的同时保持其多样性特征(尽管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而生态经济恰好能够把他们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生态经济系统中商品的专业化与生物的多样性之间的平衡问题。此外,只有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对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生态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然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只有通过价值的形式才能量化,并进行相关的决策分析,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可以接受和操作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经济学家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态学知识,无法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进行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流、物流及信息流分析,因此只有与生态学家的合作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1.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显然,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我们的长远利益,以期做到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像环境经济学中所假定的那样,人民的收人水平与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程度具有正相关。因此,深人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时,我们可以发现,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三效益和谐统一,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

1.4国际贸易平等交换的需要新古典主义的玲一0理论(HeChsche尸Oldin)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出口某一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生产这一商品时运用较其他国家相对充足的资源。这一理论的存在有三个基本的假设:(l)两个国家生产n种产品并受m种因素的制约;(2)产品的限制因素在国内是流动的,但不能在国际上流动;(3)不存在产品的外部性。基于以上的假设,新古典主义所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双赢的,即所有的交易参与者都可获益。然而,现实情况绝非如此。由于环境成本的外摊,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其成本的外部性并没有在商品的价格及国际自由贸易的交换中体现出来,或者发达国家所支出的货币不能完全补偿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存在不平等交换的现象。这种不平等交换的直接后果是:自由贸易导致商品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商品外部性的存在,专业化对环境的外部性起了积累和放大作用,从而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进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生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外部性的定量计算成为了可能,从而也为国际贸易平等交换的真正实现提供了现实途径。

2.生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它涉及到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相关学科的发展对生态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2.1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工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是用生物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对工业体系进行设计和管理,以实现各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工业共生体”的目标,丹麦卡伦堡自发形成的“工业共生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工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产品和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产品的非物质化是工业生态学以科技为动力这一基本要素的具体反映。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再循环技术的完善以及环保设计方法等发展,产品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纳米技术可能是非物质化的强大因素;从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进行生产控制,可以获得今天近乎于只能幻想的超净、超强、超轻等的新材料。尤其是从理论上说,掌握这种生产方式,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废料,因为人们只运用需要的那部分原子和分子。而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是指加强商品的售后服务、日常维修等商业措施,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间接减少了生产中的污染。“生态工业园区”(Ecolnd[lst百al】〕ark,简称EIP)是对工业生态学的一个具体应用。EIP是指在一个园区中,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一个企业的废料当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废料交换项目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而是旨在使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增值。生态工业园区自卯年代提出来以后,在美国等一些北美国家已经展开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就则还有待于我们拭目以待

2.2清洁生产从摇篮到坟墓的产品生命同期评价理论要求我们在产品生命全过程的无污染技术,清洁生产是将污染整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的一种生产方式。清洁生产采用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使物料能源高效益地转化成产品,减少有害于环境的废物量。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进行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如何合理、安全、高效地利用地球所赋予的越来越稀缺的自然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所必须解决的难题、清洁生产以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废料的减量化和产品的无害化为基本原则。而清洁生产在理论上的成熟及实践中的推广,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绿色科学”所谓“绿色科学”,是指以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内容且其目的是为改善环境质量的一类科学的总称,“绿色科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使研究对象对环境的无害化或废物的减量化,包括绿色化学、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材料等学科。下面就以绿色化学为例,对“绿色科学”做一简单介绍。绿色化学是指利用化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因此,“绿色科学”的发展将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篇4

一、生态学及其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这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ikos 本意为住所或者是“栖息地”,若进一步详细解释为“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主要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最早由德国动物学家E.海科尔在1866年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提出,书中明确的提出: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与自然界经济有关的知识,即研究动物和植物与它们的无机和有机环境之间的全部关系的科学,是对达尔文所提出的生存竞争条件的那种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生态(EcologicalMarxism)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这个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也是当代西方的一个活跃生长点,其基本的出发点是用生态学理论去不补充和发展,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它对社会变革的现实途径和策略以及未来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尤其是科学发展理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从几个方面对“生态学”进行分析:

1.“生态学”的产生有其重要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们越发对现存环境的不满,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的兴起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为“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生态学”的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在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为了寻求解决生态问题,一些西方思想家将生态问题与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学”。

2.“生态学”虽然从产生到现在历经的时间很短,但作为当代西方重要流派,它不仅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也与其特定的思想理论密切相关。它有重要的思想渊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还有生态学、生态危机理论等。人与自然地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相处的最合适和最佳方式,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进行展望的同时,也批判了工业革命及其异化生产队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并从不同层面对人与自然地关系作过深刻的研究和说明,他们主张在自然界实现人道主义,强调按照最符合人类本性也最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去改造和利用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既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实现部分,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马克思曾说“那些现实的、有形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和实现是以人必须首先承认自然规律为前提的,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人们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时忽略了自然规律为的存在,那就只能导致对自然地破坏,最终人类只能自食其果从而会限制甚至是取消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人的关系,人对自然统治与人对人的统治有着必然的联系。马克思曾说“把妇女当作共同乐的牺牲品和婢女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退化,这种关系的秘密在男人对妇女的关系上,以及在对直接、自然的类的关系的理解方式上都毫不含糊、确凿无疑地、明显地、露骨地表现出来,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的劳动是不以一切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即人类生活实现的永恒地自然必然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恩格斯说“动物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

总之劳动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而且是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正如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作出如此经典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在此基础上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劳动在其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以上我们从多个方面对“生态”的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更好的理解“生态学”的内涵。

二、“生态危机成因”的分析

对生态危机成因的研究时“生态学”理论中较为有深度和特色的部分,它对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危机归于科技和工业化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分析,特别是从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生态危机的成因进行深刻的剖析。长期以来,人们常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或者过分夸大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认为科技的发展,生产力高度化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背负上“原罪”的的性质,“生态学”反对把科技在现代化中的消极效应当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反对其“生态危机”是由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人类使用科学技术的错误方式造成。

举个例子:“刀子”产生本身并无过错,只是当它沦落为用于“谋财害命”的手段时,它才是有罪的,而它用于“饮食”方式更多的只是方便和美化菜肴。“生态学”认为,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定位技术的生态与人类学的后果,就必须对它的性质及其社会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论,简而言之科学和技术仅仅是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地手段,科学与技术本身并不代表日益增长的对外部自然的“权力。它们本身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重要,只是当人们用其当作掠夺自然地的工具时才突显出来,而追求其源,表现在它们对于控制紫日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人的行为的潜在影响。这种人的行为是包围着人类整体的一种社会秩序中发生地,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中的合理性被当作是人自我控制的工具,其中包含和谐的要素,超越出于不安全和恐惧感而对自然事件施加相异和敌对力量的倾向,追终其因是“人”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而,科学只是一切先进技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它不可能超越纯粹技术的层面。也就是说,它不能为人类实践生活中的一切所必须做出的判断、选择和评估形成一个客观基础作出贡献,所以不能单纯把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归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不能离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来谈论科学技术的“罪恶”,而追其根本原因,生态危机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实际上时一种更深刻的困局的征兆,其根本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控制自然地观念才是环境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只有详尽的了解“控制自然观念”才能最终找到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控制自然观论”的思想理论根源及其形成过程在“生态学”创始人――威廉・莱斯的作品《自然的控制》中得以体现,他认为在宗教传统的束缚下人类对技术最初的经验形成的内心期望和恐惧助长了一种宿命论,依靠它人们逐渐地接受了人类创造性的成果,同时又担心着从它手中爆发出无法控制的邪恶,特别是犹太基督教保持着“精神”与自然相分离并且在所有地上的事物中只有人才具有精神,这样他不必畏惧自然中某些反对者的阻挠。因而上帝对宇宙的统治权以及人对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创造物的派生统治权,人立于自然之外并且公平地行使一种对自然界的统治权的思想――人是地球的主人,统治自然,控制自然等观念在宗教神话的无限“权力”中得以确立,同时,莱斯在书中还特意分析了控制自然观念是培根哲学的最基本要素。

总所周知,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背后影射出控制自然观念的内涵――知识的增长会改变人与自然地关系,从而使物质的稳定发展为可能,即知识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文雅、大度、适度和柔顺,而无知使人们粗暴、专横和抗逆,知识的进步免除了人与自然关系引起的不利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有关控制自如的问题上也提出了最为深刻的见解,他们认为控制自然是劳动过程进化的一个要素,在发展的高级阶段这种控制表现为科学和工业的富有成效的结合,自由的实现在于“社会化”的人相互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安排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不允许它的盲目的力量来左右他们,人以一种自然力的资本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他因为要在一种对他自己的生活有用的形态上所有的自然物质才能推动各种属于人身体的自然力。从上面短短几句话中不难看出马克思对控制自然论理论理解的十分的深刻,在控制自然观念的支配下,人的那些最关键的需要已经被社会的持续不断地控制所扭曲,人的自然是被一种抵抗合理控制的内在机制控制的,社会注定是无休止地追求满足无止境欲望的手段的场所。而其因此所带来的广泛的无穷的对抗和争斗。

总之,上述详尽的分析了控制自然观念的内涵,也深化了其对“环境”的影响,要想深刻的理解环境和生态危机等问题,不能简单的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片面的分析,也不能单纯的把其最根本的原因仅仅的归结为控制自然论。虽然我们从此角度来考虑能从侧面揭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成因并为我们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生态等问题提高深刻的启示,但是把“控制自然论”中的“宗教”问题也异化为“危机”根源却是狭隘的。“控制自然”的观念只是人们对这一必然过程的一种反映,不能归结为一种宗教观念,更进一步讲,“控制自然”的观念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其产生的根源更应该从人们对“控制自然”的方式去寻找,从多种因素和社会结构等多方面探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控制自然论”对我们最终寻求生态危机成因的根源意义重大。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5-03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与人类和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息息相关。[1]目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培养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完成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3][4]开展实践教学是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耦合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试验场。[5][6][7]林业院校具有深厚的林学背景,如何更好地发挥林业院校特色,推动林业院校生态学的实践教学水平,是提高林业院校生态学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提出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旨在为学生创新培养和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态学是以生物学、地学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

(一)教师和管理人员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应试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年青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欠缺,一些骨干教师也因科研任务繁重,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不足,尤其是实验和实习教学,这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知识理解留于表面,甚至存在盲区。许多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不科学,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检查也只针对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及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好坏则很少关注。此外,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人员偏少,一位任课教师要承担1个甚至多个班级的实习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种教学思维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严重短缺,实践教学队伍人员偏少,实践教学过程敷衍化和形式化。这是大学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差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单一课程为依托,自成体系。这种单科的实验实习模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差,学生缺乏宏观、综合的思维训练。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无法将其他学科的实践内容与生态学实践内容有效结合。同时,以单一课程为依托的实验实习模式还存在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由于实践课隶属于不同的专业课程,再加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快,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这造成了各课程的实践内容与操作方法的重复,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普通生态学、气象学、林学概论和地学基础等课程都设置了生态因子的测定实验,但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多门相关课程后仍无法将生态学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有效耦合。

(三)学生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学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 “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要改变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窘境,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来,去感受实践学习中的乐趣,这恰恰是实践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们整w上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考核体系及标准不科学、实践内容走马观花、与实际生产管理活动相关性较差,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散漫,对学多采取应付的方式。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对提出的科学问题不能做深入研究,教学实习更像是一次科学研究的“演习”或者“旅游参观”。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该环节往往与学生的择业产生严重的冲突。按过去的教学组织模式,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奔波,频繁参加各种招聘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甚至参加试用单位的各类培训,学生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这导致其毕业论文质量大打折扣。

篇6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2012Z-0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43-01

《环境生态学》是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形势,强化环境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的很多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课程,进行公共选修或必修,把环境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手段。《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对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在高等院校中如何开设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应该讲由于本专业学生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又对环境保护实践缺乏感性的认识,仅依靠板书和大量的语言课程显得抽象和枯燥。另外,从以往多年的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环保技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如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强对环境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能够综合运用其它专业知识的进行环境规划、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增强动手能力的提高,则是《环境生态学》课程应该最为重视的内容。

2.改变学习方式,增加教学资源

针对环境生态学涉及的交叉学科较多(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太多,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所有内容难点的特点,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对教材中出现的学科间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自学能力培养的关系,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工程专业行业网站资源,扩大掌握最新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动态。积极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扩大学习范围。将主要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材料、主讲教师讲课教案、教学讲义、实验指导、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课程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环境生态学》全部课程录像等全部放在《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上。

3.课程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创新及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本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任务领会、计划落实、展示讲解等职业能力,考查任务方案设计、生态调查、生态监测、自主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环境生态评价、生态影响分析、环境生态保护对策等问题解决及报告撰写的能力等,进行环境生态学课程实践环节建设。开展教学计划内的实习实验,包括在实验室进行的结构实验、生产实习、企业参观实习,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记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鼓励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对一些前沿生物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制,增加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际操作能力。选择性的设置一些有关生态调查、生态监测或者生态规划设计的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与技术问题的能力。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有选择的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进行参观学习。

4.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

现有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单一、内容已显陈旧、重点不突出,需要加强教材建设,课题组成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突出工科特色,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编写新的《环境生态学》教材。针对生态学生物学技术发展速度快的特点,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沿,邀请一些著名教授和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介绍环境科学及工程的发展前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前沿技术内容教授,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改变考试内容,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培养,本课程的考试增加了平时成绩,作业、课堂练习、提问、辩论、讨论及其他表现机会都被列入考核范围,提高其在考核学生时所占的比重。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课程组在深入调查其它院校环境生态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现代科技发展对《环境生态学》提出的新任务,结合高等高专学校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和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形势下,紧紧围绕“育人成才”、“质量第一”的办学生命线,在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为搞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李兆华.面向对象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09(4):161-163.

[2]余顺慧,程聪.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16,13934.

[3]韩玉杰.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2009(1):147.

[4]雷泽湘,谢勇.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科教文汇,2008 (2):44- 45.

[5]王红新.《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6):135-136.

篇7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空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那些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停止运营的工业厂房、矿山、采石场等“灰色斑块”改造的呼声日益高涨,后工业景观也逐步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新景观类型。尤其是在中山岐江公园改造成功之后,后工业景观在国内正式进入高峰时期。

现代设计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它突出了生态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学等多方面理论交叉。后工业景观责任设计再次引起人类对现代工业科技环境及社会问题的反思,以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进行设计创新。

一、设计的伦理尺度与责任设计

(一)设计的伦理尺度。设计的伦理观念最初是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提出的,他认为设计的意义不只是为满足眼前的功能、形式、目的服务的,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对设计的考虑,也必须包括对社会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内容。设计伦理是设计师综合考虑人、物和自然的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以人类生命的健康延续为目标,主要体现为关怀理念和责任理念。[1] 因此,现代设计的伦理尺度主要包括设计的人文价值性和生态价值性两个方面。

设计的人文价值突出以人为本,集中体现在人性化设计之中,人性化设计不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物质上的生理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2]诚如维克多・巴巴纳克所说: “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为第三世界的人服务。”设计师不仅为一部分人服务,也要肩负社会责任感,为更多人服务。设计的生态价值性主要通过生态设计来表现,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关系,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减少对于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设计的生态价值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设计师必须承担的责任。

(二)责任设计。负责任的设计简称为“责任设计”。为了理解责任设计的构成,我们需要重视设计本质的操作性定义,这样才能确认与这项艺术有关的责任。美国普雷斯顿・科维(Preston Covey)博士一直认同一个可行的和具有深刻见解的定义,这个定义认识到设计作为一项创新和创造性艺术的现实性和伦理性。正如科维的精辟论述:设计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内,将手段和目的合理地联系在一起的活动”。[3]

手段、目的和约束条件是这个定义中的中心概念,它也确实将所有的设计和设计管理纳入到其范围之内。想想看,任何设计项目的成功都必须依赖于这三个因素。设计师必须知道要做什么(目的)、如何做(手段)和他们行动的限制(约束条件)。没有理解这三个因素就等于是设计项目本身的失败。鉴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设计、设计管理和道德之间的基本关系。

二、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伦理尺度

后工业景观指在原先作为工业生产用途而现已废置的工业场地上,通过对自然要素和工业要素的保留、更新与再创造后,形成具有全新功能与含义的新景观类型。[4] 因此,对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伦理尺度解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后工业景观设计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阶段,经济活动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生产力高度发展,而致使传统的工业在经济活动中比重不断下降,迫使大量的企业倒闭或区位迁移,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这些工业废弃地再利用再设计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后工业景观设计的重要对象――工业遗产资源。它共划分为三个等级序列:一是作为工业发展史上典型代表和物质遗存的工业遗产;二是历史价值略低于工业遗产但具有较大开发空间的工业遗迹;三是大量城市中所存在的具有少量或没有工业遗产的工业旧址。工业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可利用二次资源,如果得不到恰当的处理不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而且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因此,根据设计伦理的人文价值性和生态价值性,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伦理尺度就可以具体表述为工业遗迹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再恢复。

三、后工业景观的责任设计

通过对后工业景观设计伦理尺度的解读,后工业景观设计的愿景是工业遗迹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再恢复。因此,我们可认为,后工业景观的责任设计包括明确目标、正确行为以及行动方案等三个步骤。

(一)明确责任设计的目标。责任设计的首要关注点在设计目的上,即某个设计项目是否值得做。后工业景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对场地的保留与更新,为工业衰退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是符合责任设计的现实和伦理的要求。

设计师在考虑后工业景观设计时,需要明确树立四个目标:第一,保护好场地内有价值的工业遗产;第二,挖掘和彰显场地内的工业文化内涵;第三,改善和优化场地内生态环境;第四,充分发挥和利用场地材料、设施等,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只有确立了这四个目标,后工业景观设计才达到责任设计的目的,实现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价值。

(二)重视物质环境分析,自觉运用生态技术。如果设计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责任设计必须强调的就是正确的行为,工业遗迹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再恢复的后工业景观设计伦理尺度要求,我们的设计必须重视物质环境分析,自觉遵循生态学原则运用生态技术。

1. 重视对场地环境、工业设施以及废弃物等物质环境分析。景观设计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后工业景观也摆脱不了这些真实世界的条件,如成本目标、资源的可用性、场地环境和技术问题等等物质环境,这些都是设计师不可回避的。

假定某个工业遗址改造存在许多限制,那么设计师首要的是重视对物质环境的深入分析。只有对场地环境、工业设施以及废弃物等等三者透彻地分析,才能有效地将其转化成后工业景观设计的重要构成元素,实现设计项目的成功。

2. 自觉遵循生态学原则和运用生态技术。生态学理论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对后工业景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后工业景观设计和实践中,处理被污染的土壤和水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重建破碎的生态系统等都自觉遵循生态学原则、运用生态技术。譬如,将得到控制的工业水渠改造成自然河道,进行河流的自然再生,不仅可以提高抗洪能力也可以补充地下水源。又或者许多工业废弃地的环境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变化,已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而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地保护这种新的生态系统。

(三)空间结构重新整合,工业遗址资源再利用。后工业景观设计融合了生态学、现代艺术、技术美学等多门专业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法。因此,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应该采用有效的行动方案。

1.对场地的空间结构重新整合。一般性的工业废弃地的场地构成要素有工厂废弃的建筑物、废弃设施、荒废的道路系统以及一部分绿化设施等。对于工业废弃地的场地空间结构整合首先需要对景观进行合理分区,采用顺畅、便捷的交通路线把不同区域连接起来,并保持不同区域过渡的完整性。由于工业厂区原有的空间布局往往与后工业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不同,场地整合就需要特别关注场地现状、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环境设计与保护等等。因此,要针对场地的改变依据于场地现有的景观进行分析,有效地挖掘出它的“工业景观”特点,同时针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定位,在工业废弃地的场内进行准确的空间整合。

如,波鸿城西公园地形总体上呈现“盆”形,设计师通过利用公园周边高起的路堤来围和形成公园的环形道路,并且巧妙结合步行道路、自行车道路台阶、坡道、桥等交通元素来形成不同高度的不同层次的连接。

2.对场地工业遗址资源再利用。原本作为工业生产使用的工业材料、生产设施、工业建筑等由于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而被荒废,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责任设计的始终,因此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尽最大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工业设施、建筑物循环再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北京798艺术区原先是许多闲置厂房,由于这些厂房具有包豪斯建筑风格,因此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了新元素,赋予了新的功能,使得这些厂房逐渐成为了北京的都市文化地标。

设计伦理是设计师综合考虑人、物和自然的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以人类生命的健康延续为目标,主要体现为关怀理念和责任理念。它对现代设计活动提出两个伦理尺度:设计的人文价值性和生态价值性,要求设计的目的、手段和约束条件等关键因素是三位一体的一种动态关系――责任设计的辩证关系。后工业景观责任设计再次引起人类对现代工业科技环境及社会问题的反思,以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进行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伟军,杨剑.现代设计的伦理尺度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J].艺术百家,2014,(2):229-230.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3-03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到广袤的宇宙、深邃的海洋,小到分子基因,处处都有人类的印记,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地球环境。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海洋垃圾、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接踵而至[2]。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学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并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动态及其调控等理论,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当前的生态学教学也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交叉与融合[4]。生态学前沿的飞速发展对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结合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针对当前生态学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本文结合学生情况及专业需求,对普通生态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展生态学的教学及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5]。生态学的知识更新迅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仅仅依赖传统的板书和教材难以及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视频剪辑、图片、照片、动画、纪录片等,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听觉和视觉感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更富有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个体生态学部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其中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等不同方式,以及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等概念,如果单纯依赖板书和老师讲授,学生难以有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引入各种美丽的图片,比如有些拟态生物,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图片中或者视频中隐藏在环境中的动物;比如放映同一种鸟儿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鸟喙出现分化的照片,来表现趋异适应;通过鲸鱼和各种鱼类图片比对,表现趋同适应;图片欣赏提升感官冲击力,学生能直观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实践表明,利用剪辑的经典纪录片(如《冰冻星球》《生命》《行星海洋》等)在生态学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和编辑性等缺点,因此,要求教师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结合,既要强调以老师为重心的“教”,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做到师生互动,将课堂授课变成艺术。比如讲到“逻辑斯蒂方程及其应用”的内容,如果直接在PPT上放映逻辑斯蒂方程,学生难以了解该方程是如何得来的。此时结合板书,画一个圆圈代表环境容量,在圆圈里面用点代表生物增加的过程,同时列出指数增长方程及逻辑斯蒂方程的推导过程,通过板书过程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方程的由来,理解环境容量对生物种群增长的制约,并区别于指数增长方程。此时,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另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提前将下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知识拓展内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下载提前预习和学习,这将有助于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将知识点内容进一步深化。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需要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仅是一种工具,而非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要以科学的研究范式为指导,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教育现场综合持久的实践探索为动力[6]。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7]。生态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相结合,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的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讲课、参与研究、学科渗透交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结合案例教学。例如关于“生态入侵”的内容,事先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等告知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生态入侵的概念,课堂时间以生态入侵为专题,以福建的大米草、美国的亚洲鲤鱼、德国的大闸蟹等具体生物入侵的案例,讲授生态入侵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并引出天敌逃逸假说、空余生态位假说等学说的内容和前沿研究,引导学生就生态入侵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生态修复等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和学习,学生普遍能够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态入侵,并找到相关解决方案。老师引导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讲授“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内容时,把我国的“桑基鱼塘”“水产综合养殖技术”等养殖模式与之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明白完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增加食物链长度等,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新的养殖模式。

(2)教学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这就要求课题组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用科研成果反馈教学。学生课后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体会书本中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例如我们研究鱼―参―藻―贝复合养殖系统,不同生物间的搭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体利用率,这部分内容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网等知识点相关联,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补充人工生态系统缺失生态位,将更多能量向人类有利的方向流动,让学生了解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3)与其他课程和学科交叉渗透。普通生态学面向陆地生态系统的内容多,面向海洋内容少,因此,课程应该和海洋环保技术、养殖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相互交叉渗透,在讲授陆地生态系统理论的同时,结合海洋生态系统,实现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思维转换。同时,将普通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与养殖生态学、海洋环保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应用结合起来,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如海洋环保技术中的海洋溢油、污水排放、珊瑚礁破坏、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入侵、海水酸化等一系列专题,以及养殖生态学中的环境因子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均是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具体体现,应结合普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另外,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将专家报告中的内容与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比如邀请中科院海洋所知名专家杨红生研究员做了“美丽海湾的养护与保护:现状与展望”、邀请中国海洋大学的董双林教授做了“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结与解”等专题报告,其中的生态修复、粮食危机等问题,均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息息相关,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领略了专家的思想和科研精神。

(4)与微课、翻转课堂相结合。生态学的许多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跳跃性,可以开展碎片式学习和跳跃式学习。因此,普通生态学的授课可以和微课程结合起来,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从而为课堂讨论和深入研究提供可能。微课又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有机结合,形成翻转课堂。

(5)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没有足够学时开设实验,为弥补不足,可以与本科生的实习课程、大学生创新立项、挑战杯、导师制等相结合。例如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有一个月的实习课程,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海区、水产养殖企业、码头等地方开展资源调查,开展资源状况评估、水质检测、浮游、底栖生物生物量及理化环境因子调查等项目,老师指导实习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蓝鲸导航”导师制,每个本科生跟随一名导师开展实验研究,申报校级立项。例如通过课堂讨论,溢油产生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引起了王丽萍同学的关注,她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及跟随导师开展研究,组建团队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石油烃胁迫对海参生理响应研究”;王亚茹同学则充分认识到了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开展了水产养殖系统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并组建团队主持了大学生挑战杯项目“水产养殖益生菌筛选与水质效果测定”。目前,王亚茹的团队已经筛选出5株优质芽孢杆菌并保种,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材料。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的成功,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8]。考核体系不仅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更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态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务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设立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平日成绩、考试成绩、考勤成绩相结合。将平日成绩比例提高到30%,包括课堂讨论、科研论文、实习报告,并设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科研论文的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已有知识和资料的运用能力,对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的掌握程度、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由导师给出意见。在考试成绩中,加大综述题和主观题比例,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题目,以考查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需求

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对影响学生学习

过程的有效因素进行分析,侧重于方法论和实践层面[9]。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由于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学生群体对知识的追求更多趋向趣味化、游戏化、体验式学习,并且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利用和依赖更高。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学生中“学霸”较多,多以考研为主,目标明确。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学课程先修课程,对生态学有初步的了解。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学生群体更关注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学以致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关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摒弃老师高高在上的思想,与学生为友,快速记住学生姓名,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该每堂课的认识和意见。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总之,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一成不变,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科学的自然历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与国际前沿接轨,了解社会热点,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跟随时代变迁,接受新事物,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新技术,将新知识以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蔡昆争.普通生态学[J].应用生态学报,2005,(12).

[4]何斌.浅议《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5]刘纯.完善教学手段做好教研教改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0).

[6]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篇9

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换句话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改变,并且具有最大的生产力。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及其理解

1 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关概念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是20 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关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把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等同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旅游。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风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第二,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单独的“生态农业”景观为观赏对象的旅游。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在生态原则指导下,以生态农业景观为资源发展起来的,集农业观光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

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二者为对象的旅游。这种定义比较多见,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从事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生态农业景观,把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

2 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

目前,对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定义,主要源于我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不同。单从字面上看,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生态+农业旅游”,此种理解主要是把“生态”一词当成修饰的。“标签”使用。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各种组织和机构泛用“生态旅游”一词,目的在于提高旅游市场的兴趣,从而增加销售。其二是“生态农业+旅游”,把“生态”和“农业”连成一体即“生态农业”,在于强调这种旅游是以“生态农业”的景观为旅游对象。这种理解把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旅游相结合,从而使得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观光、科普等旅游功能。

3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关系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二者之间应该是承接的关系,即生态农业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除农业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定义也要把握住这一基点,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态农业旅游只是农业旅游的时尚称呼而已。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生态农业旅游应该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旅游的基础是“生态农业”形式而不是其他农业形式。第二,它的旅游资源应该是生态农业景观,是以生态农业景观为旅游对象。第三,它是一种绿色的、环保的旅游形式。第四,它是农业旅游的一种,正如都市农业旅游、高新农业旅游等农业旅游形式一样。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旅游开发

1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系统结构、组装配套技术以发挥系统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农业系统格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可以组合出多种多样的生态农业系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有:(1)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2)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如“鸡吃菜叶――猪吃鸡粪――猪粪产沼气――沼气渣肥菜田”的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小型循环系统。(3)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如桑基鱼塘以及蔗、果、蕉基鱼塘等。(4)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如稻田养鱼、禽鱼蚌共生,稻鱼草共生,苇鱼禽共生等。(5)渔业立体养殖系统。如利用立体养殖的池塘中各种鱼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层),使上层鱼的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饵料。(6)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该系统是模拟微生物的解毒工艺过程,利用水葫芦地、细绿萍地、鱼蚌混养塘和水稻田等实行“三段净化、四步利用”,以达到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效果。(7) 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如利用沼气等工艺,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循环利用。(8)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如将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集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为一体的联合生产系统。

2 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农业的优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态农业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农业景观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就可以同时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促进这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3 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大环境

篇10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门学科被人们重视和接受,与以往的景观设 计相比,现代景观设计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景观的生态性与环保性,而且现代景观设计的创作对象多数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艺术性,还要思考生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营造一个温馨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本文针对景观设计展开讨论,分析了景观设计中生 态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设计的含义

生态学家瑞恩( Sirn Van dcr Ry n) 和考恩( Cow an) 在1996 年提出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使设计师在塑造物质、能量时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而不是“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设计的最终目的( 预想的需要或欲望) 是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minimumdesign)。

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 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 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

二、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之间的关系

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环境,而这种改变又因工程的大小而对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景观设计师虽然不能完全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设计,但是设计师必须了解科学,了解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形式和视觉的美感固然重要,但是设计师也不能在景观设计中只讲究形式和视觉的美,也要考虑到这个设计方案会不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一个对生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景观设计作品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考虑当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为了追求形式和视觉的美而在北方地区的景观设计项目中,在植物配置的时候选用南方的常绿阔叶植物,这样的设计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也是不科学的。

在景观设计中综合的进行环境和生态分析,努力把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改造成美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居住环境,设计师的作用是把那些不美的环境,遭到破坏的和存在缺陷环境,运用设计的各种手法,把它们改造成既生态又美丽和能够更加适合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长和生活的环境。

三、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原则

3.1尊重自然

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当代景观。

3.2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必然会产生干扰。生态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扰动,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

3.3 4R 原则

“4R”即Reduce、Reuse、Recycle 和Renew able。“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谨慎使用可再生资源;“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 cl”建立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 “Renewable”利用可回收材料与保留下的资源,创造新的景观,服务于新功能。

3.4以科学技术为指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景观生态设计服务。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技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用高科技材料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借助科技创造高技术的景观。

3.5艺术功能相结合

设计是一门艺术的学科,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设计师应当以现代艺术的思想理解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以此来创造即饱含艺术美感,又满足社会功能的现代新景观。

四、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手法

4.1对场地的处理——保留与再利用

充分尊重场地历史和现状特征,保留场地的原有元素,对原有材料再次利用。这种处理手法让场地诉说历史的同时,节省了材料,也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一种生态的设计手法。

1972年,在主持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设计师理查德·哈格( Richard Haag ) 从公园的现有条件出发,保持原本地貌,并选择性保留了基地中的旧工业设备。一些气压、水压设备则被刷上了红、黄、蓝、紫等鲜艳的颜色,有的覆盖在简单的坡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内的器械。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这些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肮脏的工业设备,经过哈格的改造,重新获得了极高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价值[ 5] 。

4.2对材料的处理——循环利用与生态优先

以本地材料为主,倡导使用绿色材料。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材料的耐久性; 其次考虑的是材料使用中只需要少量维护或者维护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另外,应该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因此,设计师应该力求寻找一种耐久性长,本地生产的、低维护性、低能耗的材料。

材料内含能量( embodied energ y ) 与原料的开采、制造过程和方法、运输距离的远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使用本地材料不仅可节省运输所需的时间及相关金钱的花费,还可大大减少对异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相关运输路途中对环境的污染[ 6] 。生态透水材料的使用就是生态优先的体现。城市中大量的硬化材料有两大缺点: 不透水、吸收和储存热量能力强。这两大缺点造成城市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下雨时城市的雨水系统的压力巨大; 热岛效益增强,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透水材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题。

4.3对生态资源的处理—— 经济高效与科技创新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而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则是改善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降低能源需求,减少能量消耗,使用高效节能技术,使用可更新和高效的能源供应技术,是利用清洁能源及节能的根本原则。1983 年彼得·拉茨在卡塞尔市建造了自己的住宅,这是一处以太阳能为主的生态住宅,这一住宅也为他赢得了相关建筑奖。在其设计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水是循环利用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汇集了收集的雨水,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整治后的埃姆舍河段成为了一个长条形水池,干净的水被循环利用。

4.4对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再生利用

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出发,通过对材料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将改造后的“废料”塑造新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彼得·拉茨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在这里场地上的工业废料被循环使用,如砖被收集起来作红色混凝土的骨料; 厂区堆积的焦炭、矿渣和金属物用作一些植物生长的媒介或地面表层的材料;用铁路护轨整修成新的道路,用49块废置的铁板铺设了金属广场。拉茨将基地中的重新利用,即减少了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也减少了施工中的废弃物,体现了生态的设计理念。

五、结语

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应该遵循三大理念:

(1)保护性景观设计

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物种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设计师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保护着基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基地生态系统,使其更加健康的发展。

(2)恢复与促进性景观生态设计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生态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重大责任。面对满是创伤的场地,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即使面对未被破坏的场地,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3)补偿性景观生态设计

在设计中运用科学手段,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而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有意识地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是一种以景观形式对自然进行补偿的设计过程。现在,设计师们已经通过科学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开始大量应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生态设计的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设计理论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而在我国逐渐步入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景观设计师应该通过对生态理念的理解,遵循生态原则,使得人居环境逐步走向生态化,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13-01

一、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综述

(一)生态设计的含义

虽然生态设计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有的学者认为,“生态设计”这一概念,无论从‘生态学’角度,还是从‘人类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角度,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正确的称为‘生态补偿设计’”;“减少负干扰的设计就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设计,而减少负干扰的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补偿过程,比之常规设计。能减少负干扰的设计我们称之为‘生态补偿设计’”。

(二)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1、生态恢复与促进。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但是,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且,今天的设计师面对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用景观的方式促进场地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责任。面对千疮百孔的场地,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面对被未来破坏的场地,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2、生态补偿与适应、面对工业时代的景观,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得以满足。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自身的力量维持环境对能量的需求,适应了现代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方法、原则

(一)利用自然——自然规律优化生态系统的景观设计

自然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四川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就利用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m3地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水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上海梦清园不仅构建了一套生态净水系统,还设置了采集太阳能和风能的装置,为水泵提供部分动力,蕴含生态意义。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代景观设计中与生态理念相融合的又一典范。

(二)生态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设计师要想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在充分理解生态恢复与促进、生态补偿与适应两大生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遵循以下生态设计原则:

1、4R原则,“4R”即Reduce,Reuse、Recycle和Renewable“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建立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

2、自然优先原则,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使其维持自我更新,减少人类对自然影响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

3、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的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生态的设计会把干扰降到最低并且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即: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三、生态设计的意义与启示

篇12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63 — 03

里格斯从比较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从而创立了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的行政理论体系,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在行政学理论领域产生重要影响。〔1〕由于里格斯行政生态学是其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结果,因此,对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方法论进行研究,对于我们透彻理解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方法论”是对整个学科的分析思路的理论说明,它必须设定该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前提预设以及检验手段等相关问题。〔2〕由此可见,行政学方法论首先必须是建立在某种哲学基础上的假定,这是开展行政学研究的基本前提。〔2〕

在公共行政学中,虽然前在理论预设没有被旗帜鲜明地归纳提炼出来,但事实上存在着对人性的基本假定。休谟指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3〕 (p7)就包括西方行政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其研究的对象均为‘人’”, 〔4〕但人又是极其复杂的,完全认识人是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胜任的。因此,采用人性假设对人进行研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这与社会科学力图寻求对人的行为的有效预测和解释有关。社会科学理论预先假设了一个具体的‘人的模式’,一套有关人类行动的基本假设,根据这一假设,理论要阐明的种种行动是可以理解的。”〔5〕 (p221)另一方面,也与人性假设构成社会科学的逻辑起点有关。人性假设作为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社会科学学科科学化的标志。故此,人性假设作为“研究人的方法论,为我们研究人的本性提供了基础。”〔6〕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方行政学中常常发现行政理论一般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前提的缘由,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也不例外。

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是基于“经济人”假设展开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基本前提,泰勒创立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过程学说”;马克思·韦伯构建了他的“官僚组织体系”……因此,早期的行政管理模式被称之为“经济人模式”不是不无道理的。政治领域中的“经济人”假设是指该领域中的个人行为也如商品市场中人的经济行为一样,都是理性的,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机。诚然,“经济人”假设具有一定相对的合理性,但这一假设是以个人主义作为其方法论,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经济人”假定过分强调理性和非人格化,使人成为执行任务的“工具”;另一方面,“经济人”假设过分强调效率,忽视了对公共利益基本价值的追求,导致公共行政成为了“牧民之术”而非为民的行政。

“经济人”假设的内在缺陷及其所造成的民主政治危机、合法性危机和困境表明,工业文明及其人性标准都已不合时代的发展,历史呼唤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到来,呼唤着新的生态人格模式的确立。〔7〕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正是基于“生态人”假设为理论前提展开的。与“经济人”假设不同,“生态人”假设中的人不再是纯粹的“工具人”,而是将人置于“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中,强调人在这一“网络”中重要地位,并确认人与行政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生态人”假设强调的是整体思维,以有机系统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摒弃了传统行政学研究中的机械论世界观和思维范式,用整体性的观点来思考问题。一方面,“生态人”假设强调把人从规则、章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有机论世界观对人的整体性关照;另一方面,政府更加关注与行政外部环境互动,促使“行政系统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哲学意义上的生态平衡与协调”。 〔8〕

二、方法论整体主义与行政生态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