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环保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0 14:52: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关于低碳环保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低碳环保的方法

篇1

1前言

从当前已掌握的研究成果与在实际实践的过程当中具体的运用情况来看,虽然有许多的方法都能够发挥其主要的功能,可是在不同层面依然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提升。因此,有关人员还要对此进行反复的研究,针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潜在的低碳环保策略进行全面的对比。

2单一因素法的设计

按照这种方法来进行低碳建筑设计,需要将建筑的某个方面的节能因素作为重要的突破口,而且将其视为整项工作当中的核心部分,在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全方位的设计工作。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对建筑物的低碳性与环保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直至目前绝大部分的建筑行业相关研究人员都需要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有效结合到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当中,并且要将这一理念的发展视为有关工作的根本宗旨。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工作当中,建筑的大体结构要有对应的技术作为有力支撑,而且可以与周围的建筑环境进行全面的融合,保障建筑项目与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结构间建立起全面性的链接,从而将低碳节能这理念与建筑的外表形态构建其衔接的体系,而且要附加有关还价的个性思考。但是这种设计的理念有着很大的问题,片面性的强调了某种构成要素,就会很容易忽视甚至是无法以全局的观念来对建筑的碳排放量与相关因素进行影响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

3以数学模型为依托进行建筑模拟设计

以这种设计的方法来对建筑设计工作当中的信息不全面以及设计更改性比较高的情况下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以构建数学模型为重要依托,并且通过多媒体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相关的完善,最后将设计的结果作为低碳环保设计的实践基础。这种设计方式的创造者大多都是建筑物暖通设备的技术研究者,国内相关设计研究学者夏春海先生和朱颖欣女士早在零九年的时候就对这种设计方式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且整合出一系列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献以及相关数据信息。这些研究为我国低碳环保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节能建筑工艺、环保编制以及节能建筑框架等相关运行体系的发展以及完善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同时这种设计方法在进行模拟计算的过程当中还对其各方面性能以及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终为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明确了大量的信息,并且对设计工作的相关计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此相似的研究还有很多,相关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确度的掌握。可是这种设计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方面即使将操作步骤进行简化,可是在实践过程当中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对比,它的简单性以及抽象性导致了最终结果无法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极易和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产生出入,在设计工作的起初阶段,设计人员会针对相关性能、空间以及形式等等进行搭配设计,这一方法虽然方便修改,可是针对实践来说还是不能完全适应设计人员的思路发展。

4BIM技术设计

这种技术是由国外著名博士查克先生最先提出的,它是将三维数字技术作为支点,建立对应的模型。这种方法正是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实体和对应实际性能进行数字化的转变。这种技术不但可以把建筑模型进行全面的展现,还能够建立对应的跨领域台协作平台,使各环节设计人员都有机会在设计对应的工程实践当中获得信息的共享,不但达到了设计本身的建模要求,还有利于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可是这一方法仅仅可以完成辅助设计,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对设计工作提供直观的影响,更无法直接作用于低碳环保以及建筑形态方面的发展。

5节能策略的设计方法

以单一因素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这种方法相比下更加强调了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而且还建立了全面的方法集。针对这类研究的代表就是国外著名专家布朗与得开的研究,他二人提出:建筑的表面形态可以对能源的消耗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绝对不可以将其忽略。研究材料还根据建筑的组团体系以及被动式体系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方案整合。另外,很多学者基于这一设计方法开展了反复研究,最终将其特征全面总结为:将相关设计方案视为基本研究目标,对于低碳环保的设计重点实行方案层面的整合,进而构建科学而全面的布局工作,并且全面融合细节设计的处理,最后将所有环节进行汇总。这一设计方案与其他方案的共同性就在于以低碳环保建筑的设计为目标,全面选择最合理的设计形式。这一设计对应的研究结论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可是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是虽然强调了关于建筑形式设计方面的自由性,却不能忽视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单单是关于低碳环保方面的考虑,更要结合文化底蕴、审美标准、使用性能等等多方面规划的作用。设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所有因素存在的利与弊,并且努力协调其性能与搭配效果,从而全面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环保建筑所对应的设计方法都是以构建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与类型学之间的关系为主旨,以建筑方式为课题对低碳环保建筑设计工作来进行深入的分析,是一种具有很高探索价值的研究方向。从当前已经掌握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的情况来看,虽然许多方法都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一些不同层面上海是需要进行优化与提高。因此,相关工作者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所以针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潜在的低碳环保策略进行详细的对比,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来全面构建出满足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要求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孙保伟.关于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J].门窗,2015(7):148.

篇2

所谓低碳环保,就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活理念的引导下,减少生活上、工作中碳排放量以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行为。为了解遵义县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我们对遵义县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1 根据183份问卷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1 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

10.38%的人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生活中能把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落实到位,基本没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2 了解“低碳环保”的部分内容,环保意识不够强

49.73%的人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部分了解“低碳环保”,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3 听说过“低碳环保”,但不太了解,环保意识相对较差

37.16%的人不太了解“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不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4 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

2.73%的人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2 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1 个人低碳环保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农民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水平还很低,生活中随处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现象,如烧煤或烧柴煮饭、炒菜、烧水;电视摁下遥控器后不彻底关机;饮水机等电器不用了不立即拔掉插头;垃圾从不分类便丢弃;年轻人赶潮流,经常更换衣物;家用卫生纸随处可见;洗脸水等直接倒掉而不会二次利用;为了方便经常使用塑料袋装物品等。

2.2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了解低碳环保,这种宣传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无法衡量农民的接受程度。多数农民表示在农村无正式的低碳环保宣传,即使在农村社区大家公共休闲娱乐的地方,宣传公告栏里有时出现部分低碳环保内容,也很少有人认真去看。

2.3 农村经济发展较慢

当今社会,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推广才有保障。调查发现,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小农经济意识较浓的老人、妇女,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地域广,历史欠账多,使得相对投资有限,农村基础设施总的来说还较差。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经费不足,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推广普及。

3 针对问题提出的强化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可行性建议

3.1 增强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强化农民的低碳环保行为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做好村委会工作,将各村村民召集在一起学习,呼吁低碳生活,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推广使用节能灯节约用电;电视屏幕调暗一点,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节约用电,同时还可保护眼睛;用电饭锅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洗脸、洗脚、洗衣、洗菜的生活废水可收集起来二次利用;不要经常买不必要的衣服等。

通过多种形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达到当地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如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充分利用太阳能,改燃煤温室大棚为太阳能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洗菜、洗衣,普及使用太阳能;将沼气建设与厨房、厕所改造相结合,运用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来发酵并生产出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渣、沼液则作为有机农肥使用。

3.2 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对农民进行低碳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关于低碳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政府可培养骨干,在条件成熟的村庄建立低碳生产、生活示范户、示范村,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政府要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低碳环保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环保的实施作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鼓励农民探寻和应用低碳生活技巧,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争做低碳生活的创新者。

3.3 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绝大多数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帮扶。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常必要。如太阳能温室大棚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垄作免耕技术的推广;退耕还林、还草而产生的经济林种植、生态林种植、牧草种植、时令水果采摘园建立;沼气池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参考文献:

[1]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篇3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69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our country fac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more severe and especially climate disasters frequent and haz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soil pollution and food safety,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t this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re underst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eed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into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局部环境污染问题引发国内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大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法等大量涌现出来;2003年我国专门制定《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成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郑林昌、付加锋、高庆先所著的《低碳环保发展绿皮书――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发展评估报(2005-2011)》一书综合考虑低碳活动和环保活动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构建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丰富;同时,该书还利用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评价模型评价低碳、环保和发展状况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以往研究的一种补充。通读全书发现主要有以下特色和创新之处。

1 选题符合时代需求,理论创新特征明显

近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提高18.55个百分点,照此计算期间平均每年有1700多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2000-2013年,工业增加值由39931.8亿元增加到217263.9亿元,期间工业增加值增长4.4倍之多。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经济发展依靠重工业推动的特征明显。2000-2013年,我国汽车产量由207万辆增加到2212万辆,钢材产量由13146万吨增加到106762万吨,水泥产量由59700万吨增加到241614万吨。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下的资源和环境消耗非常惊人。2000-2013年,全国发电量由13556亿千瓦时增加到53976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10885亿千瓦时增加到42359亿千瓦时;能源消费总量由14553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375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石油消费总量由32308万吨标准煤增加到69000万吨标准煤。但是,我国在大幅消耗资源环境的同时,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和根本性变化。受此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由以前的“点”污染、“带”污染逐渐向“面”污染演化,局部地区传统的环境污染还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新的、复合型的环境污染又不断涌现出来。如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现象;9.2%的地表水丧失水体使用功能,24.6%的重点湖泊(水库)呈富营养状态;有近六成的地下水水质表现较差和极差;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不可否认,目前全国关键性资源的“面”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现阶段亟需缓解我国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改变政策制定者和国民对发展的认识。《低碳环保发展绿皮书――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发展评估报(2005-2011)》一书提出的“低碳环保发展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就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提升,该发展观不仅考虑到当前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现状,同时还把大气环境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纳入其中。低碳环保发展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主张不仅资源禀赋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大气环境的稳定性也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人类社会活动需要在资源环境和大气环境容量容忍的范围内开展,否则人类的一切努力将是徒劳,人类还会遭受“自然灾害”的惩罚。此外,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由低碳、环保和发展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低碳和环保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低碳和环保之间存在一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环保和发展协同时才能实现,三者缺一不可。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不仅考虑大气环境变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还从“系统观”和“协同观”的角度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这是对当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2 所持观点占据前沿,发展评价富有新意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发展实质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较早时期,学者们认为发展的实质就是物质财富和货币资本的增加,后期多数主张发展的实质在于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商品和服务,近期学者们提出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发展就是要尽可能地满足人物质的、精神的、生命的需求。尽管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但仍然是围绕人的需求、重视发展结果,而忽视发展的过程和消耗。顾名思义,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包括资源、人力消耗、资本技术的投入和产品、服务产出的过程。因此,考虑和评价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方面,还要考察生产过程资源、人力的消耗,要考察资本、技术的投入,尤其要考察资源和人力的消耗。当然资源是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内的广义的资源,人力不仅仅是人的数量,还有人的质量,资本和技术也不仅是数量的投入,还有资本、技术的水平和进步。该书不仅提出低碳和环保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并把低碳指数和环保指数单列出来单独进行评价;同时,该书还认为低碳和环保是发展的内容,低碳和环保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发展最终成果的真实价值,考察发展结果首先要考察为实现发展结果而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把低碳指数和环保指数引入到发展指数中评价低碳和环保约束下的发展,其实就是充分尊重发展过程中资源和人力的消耗。

3 研究方法系统全面,研究体系科学严谨

当前在绿色发展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围绕区域城市层面策应绿色发展国际形势,形成推进低碳发展的区域模式与政策体系,展开系统评价的著作还不多见。该书不仅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碳排放核算的理论体系提供学术借鉴,可以为各地区走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参考。书中的研究方法突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尤其是系统全面地核算全国31个省市2005-2011年间的详细碳排放情况和低碳环保发展指数,总体摸清全国31个省市的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书中的研究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将碳排放核算、碳足迹分析等先进方法融为一体,建立低碳环保发展指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并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低碳发展战略模式及路径,彰显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我国正处于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际,本书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探索,不仅对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路径具有帮助与借鉴作用。

4 评价模型设计合理,评价结果反映现实

该书中所建立的低碳环保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地区的低碳环保发展现状,尤其低碳指数指标体系设计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以及消费方式等低碳发展的核心与潜力部分。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调查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着研究的科学性。此外,本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和城市层面均出现低碳、环保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某些地区和城市低碳、环保已影响可持续发展,这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如2012年受低碳指数的拖动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下降18个位次,黑龙江省的环保指数则把其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拉低10个位次。而一部分注重绿色低碳、生态和谐发展的地区,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如四川省凭借较高的低碳指数其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上升13个位次,浙江省依托较高的环保指数其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上升6个位次。另还显示,加入低碳环保约束后地区(或城市)发展指数会发生变化,尤其低碳指数和环保指数表现较好和不好的地区(或城市)。该书不仅及时地对不同地区低碳环保发展现状进行详尽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研究结论能够指导区域发展实践,可以服务区域政策设计和区域低碳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A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R].2007:2-18.

[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Sustaining Human Progress: Reducing Vulnerabilities and Building Resilience[R]. Publish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33-53.

篇4

关键词:

低碳;室内设计;分析

市政住宅设计理念将环保的主题纳入整个设计计划之内,中心原则是环保舒适,科学安全。通过环保低碳住宅设计理念,提高居民住宅环境,减少有害物质在社会上的排量。该设计符合目前在社会上对住宅室内设计环保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分析的住宅设计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将设计方案和环保元素相结合,产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建筑设计。

1住宅低碳室内设计概述

关于住宅低碳设计的概述,对于整个室内设计领域,随着人们对居住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进行完善,低碳设计对改善居民环境,提升全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的污染也促使城市居民提升环保意识。低碳设计在住宅设计上的应用,满足了居民的心理需求。对于低碳设计,是住宅室内设计史上的一场革命,在施工过程中对工艺,材料以及施工标准都有特殊的要求。这是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住宅空间,环境条件,施工地点,以及室内陈设等,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更为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达到低碳的需求,提升居住者的居住质量。

2住宅室内设计的现状

2.1空间调控

住宅室内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空间意识,结合空间环境让住宅空间达到最大的利用率。提升空间储物水平,对室内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结合低碳的理念,融入整体的设计原则标准之中。这就需要对实际住宅空间机构进行准确的测量,准确的将住宅中的使用空间进行划分,达到最大空间利用率。

2.2施工材料设计选取

低碳理念在整个住宅室内设计的应用和装修材料有着一定的关联,能否对材料的物理属性以及环保功能精确掌控决定了该设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功能。结合现有的施工水平,以及材料市场现状,选取低碳较好的,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提升整个室内建筑质量。对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材料方面的选择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对于整个室内装修工作,施工企业有时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了选择施工材料的施工标准,这样住宅设计完成后就达不到预期的低碳效果,居住环境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3低碳住宅室内设计的陈列因素

在整个低碳室内设计中,陈列是体现整体设计水平。设计陈列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家具陈列,饰品陈列以及布局陈列,这对整个陈列师的工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整个低碳因素考虑进去,在结合住户的实际审美要求,改变整个室内设计的居住环境,通过科学的设计方式,打破传统陈列设计的置构,展现出创新元素于环保元素相结合的室内设计工艺,在对室内陈设设计时,需要将感性的理念与理性的实用因素相结合,展现出综合性强的,并且具有低碳理念的陈列设计方案。

3完善低碳住宅室内设计的措施方案

3.1优化空间

以低碳的理念,将整个十分空间进行设计分割,体现出整个设计的环保性,科学性以及美观性。在设计方法措施方面进行加强。优化的设计空间,提高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将业主需求纳入整个设计方案中去,将整个室内设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改善室内空间,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储物需求,对整个空间的立体性合理规划,让空间达到最大利用率的同时,更好的完善空间布局。空间设计优化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整个住宅空间的使用功能,根据物质,空间,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住宅室内空间进行划分,确保整个室内空间的独立性,标准性以及结构性。根据建筑区域,将整个建筑设计优化完善,保证储物空间有效利用。将住宅空间独立划分,居住区域,娱乐需求,工作区域,卫生区域以及做饭区域,符合整个空间设计优化高效标准,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促使整个空间设计和谐发展。根据独立的空间设计标准提升每个空间区域的独立性。低碳室内设计,目的是为了提升整个住宅室内设计空间的设计结果,体现出的功能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住宅设计时,根据不同室内需求,结合设计功能理念发挥整体的储物功能。妥善解决空间之中的不同关联,根据实际设计要求以及先进低碳理念提升住宅室内设计的整体功能。

3.2合理利用环保装修材料

住宅室内设计的低碳理念体现在多个方面,材料的使用,影响整体的住宅功能,因此在对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仔细甄别,既要保证环保功能的合理体现,又要分析材料的性价比,节省资金,通过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促使其心情平静,在繁忙压力下,忙碌的工作中得到一丝放松。通过对材料的有效选取,提升室内住宅的低碳水平。

3.3使用低碳家具进行室内陈设

低碳家具的陈设使用可以提升整体的室内设计水平,合理的将室内空间优化后,低碳家具的使用也能将室内环境指数进行提升。在整个住宅空间内,低碳家具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还能提升环境质量。低碳设施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通常低碳家具的质量高,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符合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观,提升住户居住生活环境水平同时,减少了浪费现象出现。对家具搭配时需要采用科学环保的理念,满足家具的使用安全,对环保效果进行检测。筛选家具有一定的事项需要注意,从原材料,到加工工艺。以及最后的使用功能都要进行仔细甄别,另外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是随意搭配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错落有秩的分布。厨房用具注意防水功能,娱乐区域注重家具的舒适效果,居住区域就需要采用舒适度最高的生活用品,保证一个清新环保的休息环境。

3.4住宅设计中的软装饰

软装饰物的搭配在室内住宅设计中体现出了中要的功能。软装在整个住宅设计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窗帘灯饰还是墙面壁纸,在设计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安排,对色彩,布局以及材料和空间完美结合,最终达到低碳效果,与住宅的整体设计步调一致,实现最终的空间统一。例如,墙面的粉刷可以使用环保性强的呼吸硅藻泥,窗帘可以使用天然的亚麻制作,灯饰既可以使用奢华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灯也可以使用常用的环保节能灯等,节约能源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软装饰进行搭配使用,和实际整体达成统一。有的住宅设计通过极简的设计理念完成,有的住在设计体现出奢华的住宅品味,在对住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进行低碳理念的设计方向是较为广泛的,设计师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被低碳理念所限制。采用创新的设计模式,创作出更好的方案。

4关于低碳理念的设计案例研究

环保材料的设计多种多样,竹子也是被经常使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一定的天然性以及环保性,成材快,价格低廉,无污染,耐久度高。因此竹屋的设计在环保设计方式中被更好的发现。将竹子用于竹宅内部装修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在四川的一些城市被应用,通过竹子对室内环境进行布景,竹制的家具桌椅以及窗帘隔断,采用整洁的竹节对室内空间进行切割,让整个室内环境充满自然气息,这一设计主题实现了闹中取静的设计效果,身在闹室,心在竹林。

5结束语

关于低碳的住宅设计理念,正在发展和实践过程当中。在一些建筑工程里,体现出完美的设计成果,这一理念一经实践,就得到了多方关注和好评,住宅室内设计师也再对整个住宅设进行研究完善,相信更多的优质住宅室内设计作品会在未来的低碳生活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于季菡.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1):33-34.

[2]邱素芳.基于低碳理念的紧凑型住宅室内空间増值设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5.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