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1 10:48: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产品期货走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产品期货具有风险转移和发现价格两大功能。在商品市场上,价格风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干旱、洪水,战争、政治动乱、暴风雨等各种情况变化会传遍世界各地,并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价格在较短时期内大幅度波动。与供求相关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一些商品收获的季节性和需求的季节性。
自期货交易产生以来,发现价格功能逐渐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经济功能。所谓发现价格功能,指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中,通过期货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期货价格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世界上很多生产经营者虽未涉足期货交易,也没有和期货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但他们都在利用期货交易所发现的价格和所传播的市场信息来制定各自的生产经营决策。例如,生产商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化来决定商品的生产规模:在贸易谈判中,大宗商品的成交价格往往是以期货价为依据来确定的。
价格3特点
和其他期货品种相比,农产品期货的价格有自己的特点。投资者应该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农产品期货可能的价格走向,作出比较有利的判断。
受供给量影响更大
作为商品,其价格变化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农产品也不例外。农产品期货品种大多数是大宗商品或者是在这个产业链上游的初级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产量大、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幅度小。从经济学分析,农产品价格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如果产量发生明显变化,价格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这就决定了在供需两方面来说,供给量对价格影响大于需求量。
与生产周期同步
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其变化的周期与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几乎完全相同。一般在农产品的收获季节,价格最低,然后随着农产品销售数量的增加,供给逐渐减少,以及农产品储藏、保管费用的逐渐增加,农产品的价格也就开始上涨,直到第二年的农产品收获季节,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格和生产周期循环。正是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存在,农产品价格在每年10~11月份期间处于相对的低点。此后随着不断消耗使用,农产品价格也摆脱低位不断上涨,到每年4~5月份,农产品价格处于当年度相对高点。针对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在投资农产品期货的时候根据当时的时段和价格选择操作方向。
受天气因素制约
农产品不同于有色金属等工业产品,价格变动有一定特殊性。工业产品的生产不受天气变化影响,生产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除非厂商停产或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进度和产量才有所变化。对于农作物来说,多数时间都是靠天吃饭。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如果当年风调雨顺,农作物生产良好,当年有可能丰收。反之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减产歉收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决定了农产品价格运行的特点。当天气因素向不利于作物生长变化时,农产品期货价格会上涨;反之,价格会下跌。在天气影响之下,农产品期货价格变动的幅度和频率比较大,不容易把握未来的走势。
当前农产品期货走势及投资机会
目前在诸多农产品期货品种当中,大豆、豆粕、白糖和小麦交易比较活跃,玉米和豆油期货价格走势相对疲软。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一直维持盘整走势,市场继续炒作的新年度大豆播种面积的题材。虽然市场已经消化了这方面的数据,但是3月底农业部统计调查报告会给这个问题盖棺定论。技术角度看,美盘大豆处在前期800美分高点回落后的调整阶段,市场还没有转向熊市。考虑到季节性因素,未来1~2个月将是农产品价格处在相对高位的时期,这种情况下,投资大豆期货时可考虑买入大豆期货为主要操作方式。
“目前,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所有主力合约都是2011年5月的合约,我们认为真正的炒作会延续到2011年下半年的合约,那时会出现更高的价格,因此,真正的炒作会出现在2011年。”中国国际期货金融街营业部总经理贾放说。
贾放分析,投资者对全球粮食短缺的预期是近期国际市场农产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的直接推手,而一些国家开始推行的粮食出口限令则是这一事件产生的导火索。不过,本轮农产品期货价格能够出现上涨主要还是资金推动的结果。
反观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的走势,一方面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一方面也有国内市场因素的作用。“综合来看,预计下半年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或将出现结构性上涨,不同品种的走势将出现分化。”
原油粮价同进共退
虽然不及化工品与原油之间的紧密性,但有研究机构称,能源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联系“很可能从还是用马来拉车的时代就有了”。两者的联系反映出的因素包括农作物在制作生物燃料上得到日益充分的利用,以及原油及其副产品(化肥)作为农户的一个生产成本的重要性。
接受笔者采访的人士解释,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直接拉低汽油、柴油、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的价格,这将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机械的生产、运输等成本,带动农产品价格回落。在生产燃料酒精的农产品中,玉米占50%,甘蔗占40%,其他有小麦、甜菜、木薯等,生物柴油涉及的有豆油、棕榈油等。而部分农产品价格走低还会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回落,从而导致农产品整体维持低位运行。
例如,原油对油脂有较大带动作用。近期原油价格回落,打压棕榈油价格。由于棕榈油是油脂中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一般作为豆油的掺兑替代品,是国际上特别是欧洲重要的生物燃油原料。
国际投行新西兰银行称,直到2015年以前,粮食和原油的价格大体是同进共退的,凸显出两者强劲的相关关系。“用学术的话来表达,两者自1990年以来的相关系数为+0.92,而2000年以来则是更高的+0.94。”该行表示,其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每月公布的数据作为粮食价格的基准。
新西兰银行称,“低能源价格有利于生产更多食物,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话。”新西兰银行表示,而更多的产出意味着粮食价格在走低。
与此同时,低迷的原油价格也“削弱了能源生产商为粮食支付更高价格的能力”。这一因素已十分明显,例如在俄罗斯农产品市场已有体现(尽管其影响受到了制裁与反制裁的干扰)。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说,从原油和农产品价格的联动机制来看,有两条影响路径:一是原油和农产品存在能源替代关系,其中农产品可作为制造生物燃料的原材料。统计发现,燃料乙醇与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项目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构成了协整关系,即三者具备了关联性与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二是,原油和农产品都可以作为衡量通胀的同步指标,因此二者在对冲通胀方面也有类似作用。因此,长期来看,原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也存在中等偏上的正相关关系。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杨莉娜认为,原油与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多数表现为间接带动。首先,原油是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也是很多商品的生产的基本原材料,因此原油波动影响其生产成本,农产品种植中使用的农机具及生产资料与原油价格波动相关,因此也会受到间接影响。其次,原油兼具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若因宏观经济景气情况影响到农产品的需求,则也会与原油产生联动关系。第三,部分农产品,如油脂类、玉米、糖等,因生物燃料生产兴起,对原油下游产出品形成一定的替代作用,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的密切联系,联动加剧。通常原油价格波动传导会影响相关农产品走势,但农产品走势却难以形成反作用。
农产品大幅跑赢油价
不过,2014年末以来,两者的价格联系被打破,油价降幅远超农产品价格下跌幅度。
“过去一年半中,粮食价格大幅跑赢原油价格,”新西兰银行表示。“从粮食生产商的角度看,他可能未必这么想,因为粮价也跌了。只是粮价远没有油价跌的那么多。”
粮食和原油的价格比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一在2005-2015年的大多数时间里都“徘徊于低位――2倍”的价格比回到了4倍的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油价格比均未能在4倍之上持续较长的时间(当时的高点是10倍)。
程小勇说,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低迷,通胀温和,因此二者都处在同步下跌的趋势当中。然而,由于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在挤出通胀水分之后,其价格可能相对原油坚挺,跌幅有所差异。而且,随着原油价格的下跌,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其在成本上存在劣势,使得生物燃料产出下降,最终导致农产品库存普遍高企。
“近年来原油与农产品价格走势,因处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过程,基本同处于价格下行之中,但联动性有所减弱,供需及商品自身的季节性规律主导了两者走势。”杨莉娜分析,近年来生物燃料概念弱化,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后,相关产品生产生物燃料的经济性恶化,以生物柴油为例,若无相应植物油生产国补贴及强制添加政策支持,则生物柴油发展在低迷的原油价格之下已经难以为继。受此影响,原油与植物油联动性较生物柴油概念兴起而原油价格高位运行时相比已经大大减弱。
难走出独立牛市行情
展望后市,市场人士认为,受全球经济发展降速影响,原油走势持续低迷,而主产国供应并不易有效缩减,原油探底筑底仍需要经济形势转暖和需求好转。而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则因为自身刚需支持,以及供需变化,表现得更具有独立性。
杨莉娜说,比如棕榈油因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出现减产,且主产国货币贬值,这个过程中供应方的变化幅度较大抵消了需求方的不利影响,价格表现相对强势,那么原油对其的不利影响就会出现较大弱化,自身供需关系变化成为主导。原油与其价格走势的差异程度在阶段表现上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不过从长期走势变化而言,基本的运行方向还是具有一致性,只是波动幅度,见顶见底时间存在着差别。
对于农产品多头来说,近期心情有所放松,因为油价在反弹。昨日,布伦特原油一度突破每桶35美元,较1月20日27.10美元的低位大幅反弹。
根据经济学理论,决定商品价格的最根本因素应是供求关系。从全球范围来讲,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基本上是稳中有升的,但是,供给的增长速度则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粮食的供给是由种植面积和单产决定的,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使得耕地面积减少,而粮食单产自90年代以来便遭遇了瓶颈,难以大幅提高,因此,我国粮食产量难以大幅增长,这就导致了我国粮食未来将会呈现供求偏紧的局面。这从我国自2000年以来粮食的期末库存不断减少的趋势中也可以看出,而这种基本面的变化决定了我国农产品价格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维持稳中有升的走势。
进入2010年夏季以来,极端天气不断登场,而农产品生产对天气依赖性极强,极端天气的出现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令粮食生长状况堪忧。以小麦为例,小麦主产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等国出现极端天气,其中俄罗斯出现13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五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绝收。粮食减产拉动全球价格上涨,虽然我国今年粮食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并没有出现大幅减产的现象,但是由于国际国内联动性日益增强,因此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变化不可避免地会传导至国内市场,从而带动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
另外,从工农产品比价关系来看,目前农产品的价格也不算高,自09年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纷纷触底反弹,以铜、橡胶为首的金属和工业品涨幅都超过了100%,而农产品价格的小幅上涨和金属比起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提高农业的种植成本,而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将会打击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农产品产量减少,这种市场自身的力量会推动其价格上涨。而如果拿房地产市场作为比较的话,相比较房价的迅猛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更是微不足道的,虽然现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经达到或者突破10年前的高点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中国农产品10年没涨价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从大的宏观经济周期角度来讲,众所周知,经济周期都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又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经济扩张期时,所有商品价格整体上应该呈现一个震荡向上的走势,而在经济收缩期时,总体上将呈现一个震荡下行的走势,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世界经济已于2009年6月走出衰退,开始步入复苏,目前正处于一个稳步上升期,在这一阶段,农产品价格震荡向上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不仅稻谷品种繁多,且种类多元化,早籼稻能成为第一个上市期货的稻谷品种,这与早籼稻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早籼稻的特殊性
1.国内目前开发出的稻谷品种中,最早成熟并上市销售的就是早籼稻。因此早籼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成是后期稻谷市场的侦察兵,早籼稻的商品价值高,价格的浮动也比较大。同时在稻米市场正直青黄不接的时候,早籼稻的成熟期也到了,针对于市场需求的紧张,早籼稻又像是及时雨一样的出现。
2.早籼稻的国产数量不多,所以出口量也不大,相比于其他品种,国家政策以及对早籼稻的调控政策薄弱,价格趋向于市场化,浮动比率较大,这样早籼稻就符合市场期货保值需求和期货投资动机。
3.早籼稻符合期货合约中规定的品种特征。新陈之分明显,同时早籼稻的各个品种之间也很容易辨别,完全符合早籼稻期货合约的标准化理念,同时早籼稻相更易于保存存储,同时陈年的早籼稻更加有利于加工。
二、早籼稻期货上市的意义
早籼稻作为农业产品期货中的一员,它充当着侦察兵的作用,它的上市间接性的引导者稻谷期货市场未来的价格,同时,早籼稻期货还给农民和企事业期货保值提供了可观的数据分析。
1.早籼稻期货健全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品种,开拓了期货市场的经营范围,间接的促进了粮食生产进程。由于再起期货市场的无目的无目标的盲目发展,农产品期货业随着国家对期货市场的整顿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自此,国家半数的粮食生产经营得不到期货市场的辅助,而在2009年,早籼稻期货上市后,部件健全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需求品种,更加的完善了期货市场对粮食生产经营的指导。从而促使了农产品相关企业在观察市场变化的情况下能主动的调整自身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策略,达到避免高风险的目的。
2.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早籼稻与晚稻的种植面积系数达到了0.39,也就是说早籼稻的种植面积带动了晚稻种植面积的增长脚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稻谷产量的增长发展。同时作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侦察兵,早籼稻更有利于缓解市场价格波动,从而保障国家粮食产业安全。
3.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完善者就是早籼稻期货,它间接为国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早籼稻期货的上市促使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和现货两种交易模式。丰富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体系,同时也促成了企业利用套期进行保值。最后,期货现货的结合,可以让国家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趋势,平衡粮价稳定粮价,保障农产品价格安全。
三、早籼稻期货市场后期走势分析
早籼稻期货自从进入到期货市场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其主力合约一直表现平平,作为核心烙印较深的一种产品,相对缺乏了活跃性,因此关注早籼稻期货市场要关心以下几点。
1.国内稻谷产品的供应能力和需求状况
由于稻谷产品的用途比较单一,大都作为食用口粮,所以稻谷产品的消费是随着人口增加而随之增长的,即涨幅效果不显著。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出现,直接的导致稻谷产品需求量疲软,这也给国内稻谷产品价格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国家政策对稻谷产品价格控制因素
在稳步提高粮食价格和促进农民收入的同时,国内粮食价格的可控制性比较明显,在掌握了充足的粮食资源以后,政策对价格控制明显的增强,这对期货市场也造成了一定的涨幅波动。
3.周期性质的新陈轮换储备
因为五月份是粮食轮换储备周期,而七月份早籼稻上市,所以每年的四月份会促使陈稻谷出现一个高峰,这种高峰会直接在模拟各种特定程度上打压价格市场。
4.天气因素决定着期货价格
5月、6月、7月是早籼稻的关键期,只要出现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直接的影响到期货价格,所以,在上市后期必须关注早籼稻的成长和生产进度以及天气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国内稻谷产品供应松懈,稻谷市场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早籼稻价格将呈现一种中长期稳中向上的发展走势,短期内,陈旧稻谷储备轮换和早籼稻生长期受到天气因素影响,都会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期货市场上,如果没有明显的信息提示出现,鉴于投资者的参与情况来看,早籼稻价格走势将以小幅度震荡为主。
参考文献
[1]刘刚.早籼稻期货品种上市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09).
[2]任芳.早籼稻期货将促成“中国价格”[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16).
[3]罗江华.早籼稻期货投资策略探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02).
[4]施鹏.波澜不惊的早籼稻期货交易[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9(05).
在农产品疯狂上涨的背后,交易所的限仓干涉在资金层面上或多或少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一些蠢蠢欲动的空头正在肆机而动,摸顶的欲望正在加强。
然而,笔者建议交易者宁愿做市场的旁观者不追高,也不能臆测市场的顶部。因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高温天气将会继续蔓延,周末部分产区高温可能达到前期热浪的100度以上,平原地区天气可能会达到110度以上。从最新公布的美国旱情图上来看,美国产区今年基本已经定性为“灾害”之年。
这个周末过后,苗情前景更为堪忧。对目前行情笔者的观点是,期货价格必须达到可以抑制需求后才会让价格出现回落,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指标说是技术超买引发的。虽然目前也听到各种流言,关于中国取消装船,一些美国最终用户的养殖企业正在探讨中长线风控的计划,但是都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需求已经被抑制。
目前来看,空头仍没有还手之力,即便多头逞一时之强错了,短期他们也具有优势,交易上要避其锋芒,不能以卵击石。
油脂类品种得益于原油上涨。近期原油强势无比,之前原油数次冲击75美元均无功而返,而此次在弱势美元的协助下,蛰伏数月的原油市场再度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连续六个交易日激情上扬,冲破了之前久久受阻的75美元,其涨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油价已升至78美元之上频频创出年内新高。而原油如此强劲的走势无疑给国内油脂油料带来了巨大提振作用,国内油脂类品种大有突破前期整理平台大幅上扬之势。
此外,小麦和稻谷走势也不甘示弱。由于这次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效力更多是在国内,因此对于国内独立品种的影响更大。由于小麦、稻谷的收购价提高,就促使这两个品种节后同样走出低谷。近期玉米也呈现出强劲涨势,主要在于政府决定继续对玉米进行临时收储,对玉米市场有支撑作用,不过,国内的玉米、小麦、稻谷等品种因总体供需格局宽松,在消息的利多逐步消化后,市场反弹后仍存在回调风险。
白糖情况相对特殊一点,国际原糖先是受技术性的抛盘影响在国庆长假狂跌,后又因印度糖价反弹及巴西降雨甘蔗收割推迟引发修正性买盘而暴涨。郑糖整体还处在前期的震荡区间之内,外盘在假日期间的几天大跌暂时并没有给国内白糖造成太大的影响,食糖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但目前还不能排除外盘的影响力;值此新旧榨季交替之际,食糖社会库存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尽管剩余工业库存比较紧张,但考虑到各个市场上的交割糖,整体来看,市场上似乎并不缺糖。但是,目前国际国内糖都处在牛熊的转换微妙时期,而不仅仅是自身减增产周期的更替。其中,牛熊的转换是决定国内糖价的关键主线,中长期还是维持涨势。
美元的贬值除了推动大豆、玉米等基础商品价格上涨外,对棉花的推动更为明显,而从基本面对比来看,棉花的基本面远远好于大豆、玉米等其他基础商品,这样棉花必将更加受到基金的青睐,基金买盘成为棉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基本面来看,USDA10月月报显示2009/10年度美棉产量仅为283万吨,而上年度期末库存仅为138万吨,虽然美国本年度消费量只有74万吨,但可供出口的棉花也仅有347万吨,远远低于上一年度近420万吨的可出口量。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中国消费量预期小幅增加至1007万吨,但USDA预期中国产量为707万吨,缺口达到300万吨。 实际上,由于2009年中国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及9月大部分主产区天气不利棉花吐絮,部分地区单产大幅下降,我们预期2008/09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量下降幅度超过20%,按上年度800万吨总产量计算,2008/09年度总产将低于650万吨,产销缺口达到350万吨,基本面的利好势必会推动棉价的持续上涨。
通过对近期盘面走势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传导效应。节假内外盘农产品的大幅走强直接导致了节后国内农产品的补涨。例如,据联合国食品农业组织近期表示,受到亚洲多处旱灾以及进口需求提高的影响,2009~2010年度全球五大稻米出口国的库存将从3000万公吨下降到2000万公吨,即库存量将降到五年最低点,势必会对稻米价格形成较大支撑,即使在国内外联动性不强的情况下,其对国内稻米的预期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在经济回暖趋势下,今年农产品的国际需求将实现增长。
据悉,罗杰斯近期在纽约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宗农产品原材料未来10到20年将处于供给落后需求的状态,他长期看好农产品。他称,在印度和中国等地,谷物和糖的需求均在增长,他预计糖价在多头走势中会涨很高。另外,由于农民把棉花转作可作生产燃料的玉米等作物,故在这一因素影响下,棉花价格也将不断上涨,他本人也会选择投资棉花这一品种。至于稻米,在全球稻米库存水位下降、出口国印度产量减少等形势下,他相信米价很有可能会继续攀升。当然,这位顶级投资大师发表的是对农产品走势的长期看法。但农产品节后整体呈现走强态势也是长期上涨过程中的一小阶段,市场关注热点已经转向农产品,这一转变也再度点燃了投资者的入场热情。
而恰恰这个时候,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0年生产的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86元、86元,均比2009年提高3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也要适当提高。同时,继续实施玉米、大豆、油菜临时收储政策,完善操作办法和机制,健全农产品进口协调机制。这是继今年初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后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而此举措对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走势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农产品是否面临一个全线翻身的机遇?农产品价格涨势是否能否持续下去?无疑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我们能够确定的是,短期内提高收购价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利多作用明显,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因新粮上市所带来季节性压力,有助于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平稳运行,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为国内农产品市场提供了底部支撑,抬升了粮食价格的运行空间,对农产品期货价格上行有一定推动作用。
当然,此次农产品触底回升,除了外盘提振和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发挥作用外,另一原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季节性波动影响。大宗农产品特别要考虑到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扬与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密切相关,近一段时间,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也符合多年来我国市场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079-06
近几年的农产品牛市源于众多因素的共振。供求首先改变了粮食消费版图。2005年以来,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区域遇到灾害性气候,导致减产,引发农产品供应紧张,同时全球库存水平偏低。利用农产品转换乙醇的生物能源技术快速发展,拉动了对玉米、甘蔗、大豆等原料产品的需求,进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粮食消费版图。
其次,美元“熊市”引致的商品轮动上涨,最终转移到农产品方向。而一些国际炒家利用生物能源发展和美元弱势,鼓吹粮食末日论,大肆煽动投机资金炒作农产品,将价格逐步推高。其典型例证是并非供不应求的国际大米也被大幅炒高,而我国尔北大米在年初甚至卖不出去。这种制造谣言――拉高价格――逼迫相关国家限制贸易――进一步抬高价格的炒作手段,把很多供求平衡的农产品也变成了短缺品。
农产品期市下半年或调整
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也对此轮行情有所反映。但大涨后牛市能否持续,则需具体品种具体分析。限于篇幅,下文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大豆、玉米期货价格走势作一分析。
大豆
中国属于大豆主要消费国,目前我国进口依赖度已经达到70%以上,所以国内大豆市场主要受制于外盘的走势,行情较多,可炒作空间大。目前连豆跟随美豆延续强劲走势,国产大豆日益减少及居高不下的进口成本,使多头牢牢控制着市场的节奏。但从种植面积及作物近期的生长状况来看,最终产量仍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果真如此,下半年大豆价格很可能进行明显的回调。
从供求看,如下图所示,2008~2009年度中美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3.4%、13.8%,如果天气正常,中美大豆总产量将明显增加。但中国需求依然持续性增长,2008年1~5月份进口大豆1365,万吨,同比增加20.4%,另外6月份中美企业共签订了价值50.67亿美元的大豆及豆油合同。中国强大的需求支撑着大豆市场的长期牛市。美元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暴涨,推动了包括大豆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从资金面看,过去5年规模暴增20倍的美国投机基金看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加大做多力度推动价格上涨,但近来减仓可能说明其获利立场意图,这可能加剧行情的波动性。目前,产区余粮已经非常少,成交难上量,中国产区大豆收购价格仍然保持在5100~5400元/吨的坚挺价位。而大豆进口成本高居不下,6月份理论进口价格已经高达5800元/吨,直接带动其豆粕、豆油的出厂价格上涨,也令盘面走势难寻回调的空间。而近来以出台《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为标志,政府开始加大热线监管力度,市场担忧政府调控力度会逐步加大,期货市场资金撤离动作明显,对包括大豆在内的行情起到了一定降温作用。
展望后市,在供应增加及周边市场的影响下,豆类市场很有可能展开大幅回调走势,但高企的大豆价格已逐渐对需求形成抑制。另外,在成本提高的支撑下,难预测市场回调的空间。
目前天气是主导性的利多因素,生长期内任何不利的天气都会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题材。但从美国政府的受灾数据看,产区的情况并不是很悲观,而高通胀下的政府调控及阿根廷农民罢工向有利方向发展,都是压制上涨甚至造成大幅回调的重要利空因素。因此,下半年市场在充分消化天气的利多因素之后,很有可能展开较大幅度的调整,短期行情需关注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供需报告和8月份的产量报告。
玉米
2008年上半年度CBOT市场玉米价格屡创新高,而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无论涨幅还是绝对价格,都低于国际水平。由于国内玉米进口依赖度不高,外盘对价格影响有限。另外,国内玉米市场连年产量增加,需求相对稳定,国家管制玉米加工企业规模,故价格相对稳定也属于正常。
但从利多角度看,种植成本增加,播种面积转移,运费价格高企,雪灾、地震、洪水影响到市场长期供需,再加上通胀压力加大,玉米价格上涨的潜力很大,只是缺少一个能一直支持的契机,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可能性也似乎不高。
虽然国内期价与外盘联动性较低,但受美豆价格连续大幅调整,国内大豆期价尾随下跌拖累,玉米价格下探近期波动箱体区间底部,目前价格整体波动幅度较小。而自身基本面供需较为平衡,短期内出现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因素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跌破此箱体区间(1865~1990年)的可能性同样较低,若后市大豆继续随外盘调整,玉米期价难免受拖累下行。
高粮价下的股市投资机会
在农产品牛市中,股市的农产品上市公司受益状况又如何呢?
A股农业上市公司的涉及业务主要包括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与粮食直接相关的种植业公司主要分布在化肥、农药、种子、土地租赁、农产品加工销售这些间接受益的细分行业中,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农场型公司,如表所示。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多集中于粮食的上下游产业,有些企业未必会受益于农产品价格增长,反可能因农产品价格的增长而增加其成本。如果相关产品的价格并没有相应增长或者增长低于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反会受不利影响。比如说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对生猪养殖企业来说就属利空。
总体而言,农产品牛市对品牌消费品公司和农产品加工类公司是利空,或者受益有限,养殖业也不直接受益于粮食价格上涨,而唯一的种植业上市公司北大荒的收租盈利模式也难以从中受益。真正可能受益农产品牛市的是上游种子饲料加工类公司。当然,农业的子行业众多,不同公司受益情况差别很大,投资者有必要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种子类公司真正受益
[中图分类号]F71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066-03
一、期权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期权交易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在工业革命和运输贸易的刺激下,欧洲和美国相继出现了有组织的期权交易,标的物以农产品为主,均采用场外市场(Over-the-Counter Market)的交易形式。18世纪末,美国出现了股票期权,到19世纪时,期权交易已经包括股票、实物商品、贵金属以及房地产业务等。
交易所内的期货期权最早产生于1980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期权,此后,美国、日本、加拿大、阿根廷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纷纷推出了多种农产品期货期权合约。目前,在商品期货期权中,农产品期货期权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易品种。2000年,各国交易的农产品期货期权合约数目达到43个,约占全球商品期货期权总数的一半。(见下表)
近几年,期权市场交易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9年全球期权交易量突破10亿张,2000年突破15亿张,2001年又突破25亿张,已超过全球期货合约的总交易量,显示了极强的发展势头。
二、期权交易的主要特点
1.期权交易成本低,操作灵活
期权交易成本低,杠杆作用比期货交易还明显。期权买方只要缴纳少量的期权权利金,就可获得期权合约,达到保值或者投机获利的目的。因此,期权交易备受中小投资者的青睐,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很多农民及小生产者都会十分熟练地利用农产品期货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同时,期权买方在缴纳权利金获得期货合约后,不需要缴纳保证金,不需要像期货合约那样逐日盯市并被要求随时补足保证金,也不存在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的风险。因而,期权交易在国外深受投资者欢迎,特别是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以及上班族的欢迎。
2.期权的风险和收益具有非线性特征
期货交易的风险和收益是线性的,即随着价格的变化,期货头寸的风险和收益都呈线性增长,而期权的风险和收益则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期权的买方,其风险有限而收益无限,而期权的卖方收益有限但风险相比买方更大些。
对于期权买方来说,它的风险是有限的,最高损失是期权权利金额度,即期权买方为获取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向卖方支付的费用。如果期货价格走势对买方不利,他可以放弃执行该期权合约,损失的仅仅是一笔权利金;如果期货价格走势对买方有利,则买方执行期权获利。对于期权卖方来说,它的风险相比买方要大,但由于其事先收取了一笔期权权利金,因此它的风险小于持有相应期货头寸的风险。因此,买卖农产品期货期权的风险事实上比单纯的买卖农产品期货合约的风险要小许多。
期权的这种非线性特征可以使期权与期货之间,期权与期权之间构造出多种复杂的资产组合,从而满足不同偏好者不同价格预期及投资决策的需求。因此,期权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工具。
三、我国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必要性
1.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可以为政府粮改提供更多的市场化手段,为订单农业中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提供简便易行,风险较小的避险工具,有利于保护、促进国内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服务。
目前,我国的农民和粮食经营企业资金实力普遍单薄。虽然他们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但是,期货市场实行逐日盯市制度,期货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期货保证金的相应变动,一旦看错行情或市场上期货价格向着不利于自己方向变动的时候,他们就面临着追加保证金的压力,进而会影响到套期保值的效果,会降低他们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比如,按照目前期货经纪公司收取8%的保证金计算,即杠杆率为12.5倍,交易者一旦看错行情,期货价格1%的波动就会使其遭受12.5%的损失,一旦发生涨跌停板(±3%),盈亏率将达到37.5%,而这些盈亏率会转化成追加保证金的巨大压力,使他们的套期保值效果大受影响。面对这种风险,那些资金实力单薄的企业或农户只好对期货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而且最低开户资金要求挡住了一批资金实力不足的交易者利用期货市场的步伐。当前,一些期货投资账户的最低开户资金额要求是5万元,这对广大的农户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高的门槛。
利用期权规避现货市场风险则更具优势,它可以克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弊端,买入期权不用缴纳保证金,只需缴纳少量的权利金,而且在交易过程中也没有追加保证金的压力。所以,对于农户和粮食经营企业或农民合作组织等非专业投资者来说,通过买入期权合约来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不仅能够防范价格不利变动的风险,还能保留价格有利变动带来的好处,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
2.上市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利益,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市场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有着不同的偏好,对价格走势也有着不同的预期,而期货品种本身的局限性令投资者无法选择更为灵活的风险收益方案,期货期权合约推出后就极大地丰富了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期货和期权可以组合出灵活多样的交易策略,如期权的卖方为了防范履约的风险,事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相应的期货头寸进行保护。
更为重要的是,期权组合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有利于增加期货市场的交易量,持仓量和效率,使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当期货市场价格与期权价格偏离市场的均衡水平时,套利者可以在期权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进行套利,期权价格和期货价格的互动有利于改善期货市场的运行质量,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3.上市农产品期货期权可以实现与国际期货市场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前,世界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立体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有期货必然有期权,几乎所有成熟的商品期货都有相应的期权交易。如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从1984年开始期权交易后,原来上市的期货品种逐步推出期权交易,而后来上市的交易品种都是期货和期权一起上市,期货和期权相辅相成,有利于增强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推出成熟品种的农产品期货期权,培育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提高我国在农产品现货交易中的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推出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可行性
1.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已实现市场化,现货商规避风险意识强烈。
目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多数农产品包括大宗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等的价格已基本实现市场化。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与这些农产品相关的现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剧,更需要利用相关工具进行保值和避险。而在衍生工具方面,期权合约具有期货合约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现货商在购买期权合约后,不必随时盯盘和追加保证金,不承担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的风险。因此,农产品期货合约推出后,必将会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吸引大量现货商,尤其是中小现货商的积极参与。
2.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功能发挥比较充分。
近几年来,经过规范整顿的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活跃。我国期货市场的活跃,尤其是大宗农产品期货的活跃为农产品期货期权的成功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2000年开始期货交易量和交易额稳步增长(具体数字见下表)。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其内在运行质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小麦、大豆为例,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墨西哥湾小麦价格都保持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都在90%以上。
在农产品期货期权合约推出后,期权价格以其成本低,操作灵活的特点,对现货价格乃至期货价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前向预期作用,有助于增进期货价格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
3.交易所控制风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经过前一阶段的治理整顿,再加上交易所在控制风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国内三家交易所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都具备了较高的市场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农产品期货期权推出后,交易所完全有能力控制期权市场的风险,保证期权交易的完全运行。
四、政策措施
1.尽快开展期权交易的试点。
开展期权交易试点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对期权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做了一些必要的上市准备,期权交易有了一个较好的试点基础。其次,期货市场运行环境较为稳定。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期权这种工具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功能,提高期货市场运行质量,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实践、实验的场所和机构。因此,我们要尽快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期权交易的试点。
2.加强投资者教育,特别是对参与者进行风险分析的教育。
我国的期货市场一直都不太重视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致使广大的市场投资者对期货市场产生诸多误解,至少是对期货不太了解和熟悉,这直接限制了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期权上市后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流动性的高低,而流动性高低是与市场参与者的多少和踊跃程度有密切关系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和采用做市商制度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但投资者教育工作对期权交易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年底农产品价格或小幅反弹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在经历了9、10月份的持续下行之后,于11月见底回升,12月份继续反弹之旅。截至12月20日,该指数收报198.40点,相较11月30日的187.7点上涨了5.7%,预计年底前农产品价格或继续小幅反弹。
生猪价格方面,由于节日效应显现,近期猪肉价格持续反弹。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新疆,生猪平均价为17.97元/千克,最低地区为广西,生猪平均价为14.62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从物价角度来看,因为今年较低的基数,而且猪周期导致猪肉价格开始上涨的拉动,明年CPI或将逐步上升。尽管蔬菜、粮价等农产品价格变化幅度大而成为短期CPI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权重相对较高的猪肉价格对CPI的趋势一直起着较为决定性的作用。猪周期大概3到4年,2009年末开始的那轮上涨距今已近3年时间,明年可能又是一个周期的上涨始发点。在未来几个月,猪肉价格可能仍会继续下降,但随着养殖户降低供给,供求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明年猪价很可能启动一轮新的上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方面,12月以来CRB现货价格指数和期货指数延续震荡格局,现货指数与期货指数出现分歧。具体来看,12月以来CRB现货指数震荡攀升,截至12月20日收报486.00点,较11月30日的483.47点小幅回升;CRB期货价格指数12月20日收报566.37点,较11月30日的571.23点则小幅下降,期现走势的差异显示出投资者对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偏悲观。
明年年中前通胀难卷土重来
业内人士多认为,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对上游行业有利好作用。新世纪期货分析师黄婷表示:“整体来说,小麦、玉米、早籼稻价格的上涨将为其上游产业链,如种子、农药化肥等行业带来正面的预期。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助于提高农户购买优质种子的能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种植收益也会驱动农民扩大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东证期货分析师鲍红波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农产品期货上涨对上游形成需求拉动,整体对种业具有利好作用,由于不同农产品的上涨幅度不同,所产生的比价效应会导致对不同种子需求量的变化。对于中游来说,粮食期货价格上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提升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利于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对于下游行业,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作用,期货价格的上涨是对品种远期看涨的反映。由于下游企业一般是需求方,上游价格的上涨会传导至下游企业,导致下游企业采购成本上升,倘若下游企业在销售价格没有太多变化或者销售价格也面临竞争压力,那么上游价格上涨将稀释企业盈利空间。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向记者表示: “对于下游企业而言,主要是控制采购成本,倘若上游价格上升,意味着下游采购成本预期将增加,在终端产品销售价格不变或者面临竞争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就会减小。”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下游加工贸易来说,粮食价格上涨将提升加工贸易的成本,可能造成食品通胀压力,企业如果不能顺利转嫁粮食价格上涨的风险,将面临成本上升、利润缩减的局面,但期价对下游行业的作用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还要看各个品种的特性。
1、玉米:饲料行业面临成本压力,深加工企业或将转暖
玉米的下游主要包括饲料行业和深加工行业。新世纪期货分析师黄婷告诉记者,玉米价格的上涨将推高下游饲料行业的成本。不过,目前国家通过在东北市场投放临储玉米,交易对象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的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
此举有利于降低这些企业的采购成本。但是对于无法购买这些成本较低的玉米加工企业而言,玉米价格的上涨将削弱其竞争能力。
不过,对深加工行业而言,玉米价格的上涨并非完全是利空。上海中期分析师杨晓云表示,玉米价格的上涨将推升深加工行业的成本上涨,小规模深加工企业或将放弃生产,大企业垄断地位重新确定,行业定价抬头,玉米淀粉库存降低后,玉米淀粉价格将再度反弹,深加工企业或将转暖。
2、小麦:强麦影响不如普麦
小麦的下游产业主要是面粉加工,饲料也占一小部分。分析师黄婷表示,近两周虽然强麦期货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小麦现货走势却呈现稳中回落。加上近期国家的定期销售临储小麦并增设加工企业销售专场竞价交易会等举措,使得市场货源较为充裕。强麦主要是用于专用粉,其价格对制粉企业的影响远不如普麦的价格影响大,目前普麦现货稳中回落的走势或部分抵消了强麦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
易盛信息分析师海洋也表示:“目前,强麦期货的流通盘量与整个国内现货市场的供量相比太小了,不足以产生地震效应。”
3、早籼稻:加工行业成本可能上升
早籼稻的下游产业链十分丰富,包括口粮、米粉、啤酒等。分析师黄婷表示,早籼稻的期现价关系也与小麦类似,现货价走得比较稳,但是近期临储早稻的成交走好,或为后期现货走高提供支撑。她认为, “早籼稻价格的上涨也将给下游加工企业带来成本压力,当然如果现货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适时进行套期保值,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4、大豆:成本矛盾或将利空下游
东证期货分析师李茉表示,对于大豆的下游饲料企业而言,大豆价格的上涨使得他们的饲料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在国内,猪粮比目前为6.53:1,猪肉价格7月30日当周数据为16.35元/公斤,养猪成本上升的同时,猪肉价格并未大幅上涨,这种上下游的成本矛盾为下游产业链带来利空影响。
二、期货对现货影响不应过度夸大
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虽然存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被过度放大。中华粮网主编焦善伟向记者表示,期货价格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由于有一定投资炒作因素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有限,不能过分扩大期货价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