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室内污染范文

时间:2024-01-11 15:56: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治理室内污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治理室内污染

篇1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of indoor air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eople realized that a good indoor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survival, indoo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study on physical purification, chemical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anion pur

-ification materials and those applications,summed up the material for purify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ompound pur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purifying auxiliary mea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for purification.

Keywords: purifying material, indo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834.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中,由于有机物在日常用品和建筑材料中的数量成倍增长,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其中,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已经高于室外浓度,人类更多时间处在室内环境中,所以对于公共健康来说,室内空气质量要比室外空气质量更为重要。恶劣的室内空气质量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症,这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病态楼宇综合症,简称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的症状是:头疼、头昏、恶心、疲劳、鼻窦堵塞、目赤喉燥、胸闷气短,还伴有呼吸紊乱和咳嗽气喘、全身不适等。换句话说,它常常类似于办公室内空气短缺所引起的迹象或其他过敏、流感等病症。许多医学研究认为,这些病症主要来源于甲醛、VOCs的污染,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将极大地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室内空气的净化,以及污染的防治现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净化材料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做了展望。

1 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研究进展

室内空气净化材料按照净化原理和材料性质来区分,可分为物理净化材料、化学净化材料、生物净化材料、负离子材料4大类。

1.1 物理净化材料

物理净化材料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原理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活性炭,硅胶,沸石、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作为物理吸附材料,吸附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污染治理, 但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性质、气体污染物种类和吸附系统的操作温度、湿度、压力等。虽然吸附法具有净化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它只是将污染物和异味等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而不能彻底消除, 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又成为二次污染源, 需再生处理才能再次利用。20世纪60年代, 活性炭纤维(AFC)首先由日本进行商业化生产,其具有形态多、有效吸附孔丰富、孔径分布均匀、吸附行程短、脱附速度快、吸附量大、易再生等优点,已被认为是21 世纪最优秀的环境材料之一[1]。

1.2 化学净化材料

化学类净化材料主要指采用氧化、还原、离子交换以及光催化等化学反应技术生产的净化材料。常用的化学净化材料有磺化碳、氧化铁、离子交换树脂、纳米TiO2等净化材料。其中磺化碳、氧化铁、离子交换树脂都是针对特点气体,而光催化材料具有广谱性。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纳米TiO2, 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其能带结构是不连续的,当受到能量大于或等于3.2eV的禁带宽度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光线照射时,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越过禁带进入导带产生高能电子(e)和空位(h+),电子空位对扩散到TiO2表面上,并能穿过界面与吸附在TiO2表面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空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电子具有还原性,与O2反应生成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目前,笔者对该类材料进行试验发现,这类催化转化治理材料能有效分解甲醛、氨等有害气体,净化效果达到80%以上,而对苯、甲苯等有机物的分解能力也能达到30%以上,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1.3 生物净化材料

生物材料主要是利用生物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2], 最早生物过滤器应用于脱臭, 近年来随着对气体污染物治理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该方法逐步应用于气体污染物治理。该技术是基于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H2O, CO2 和生物质[3] 。当臭味或有毒气体浓度较低时生物处理特别有效。但该方法缓慢, 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有选择性, 因此需要对微生物知识有综合了解, 而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该类生物材料应用于室内还是比较少,目前大多数生物进化技术主要是以利用室内植物的自然吸附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污染净化。

1.4负离子材料

UNIS( Unpowered Negative Ion Supplier) 材料,即无动力负离子发生材料。它无需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 如电、声、光等能量的激发) 即可持久发挥释放负离子的作用[4]。负离子的释放不需要有外界能量的激发, 这些天然矿物质内部自身能形成微小且持久的电场, 当空气中的水分子进入该电场即被电离发生H2OOH-+H+, 由于H+移动速度很快, 迅速移向永久电极的负极, 吸收1 个电子, 变为H2 逸散到空气中,2H++2eH2, 而OH- 则与另外水分子形成H3O2-负离子。通过羟基负离子而不是活性氧与带正电离子的有毒有害物质结合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此外,不同种类材料间的复合也有了广泛应用。复合材料中,以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为载体负载化学催化材料的进行空气净化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深入。它利用了载体材料的吸附能力的同时发挥了化学类净化材料的氧化还原等性能,使得各材料得到互相补充。目前,物理吸附材料和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研究大多围绕如何将各类物理吸附材料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并如何提高材料的选择净化能力。

篇2

【论文摘要】:文章浅谈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并对不同的治理方法的利弊特点进行分析。

大量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建设部于2002年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并与2006年进行了修订,对建筑工程室内污染物甲醛、苯、TVOC、氡、氨进行进行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装修材料。甲醛的来源: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的或分解出来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苯及甲苯、二甲苯的来源:① 作为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② 防水材料添加剂; ③ 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等使用的粘合剂的溶液。因为国家对苯含量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很多材料以甲苯、二甲苯替代苯,苯对人体的危害性大于甲苯和二甲苯。氨主要来源: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在我们南方地区,防冻剂使用较少,所以氨的含量相对较少,还有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各种人造材料等。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在水泥、沙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来,各种污染物对人体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甲醛、苯、TVOC、氨浓度进行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毕1h后进行。门窗只关闭一小时时,时间太短,室内污染物浓度一般不会超标,但是人们在房间睡眠时间一般不会低于8小时,此时房间大都是紧闭的,所以家庭室内环境检测时,建议门窗关闭关毕8小时-12小时,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因为门窗关闭时间直接影响污染物浓度的积聚。夏季,是甲醛、苯等装修“隐形杀手”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高温、高湿、低压的环境加剧了潜藏在木地板、橱柜、墙面等各处的污染气体的散发,释放量比平时高出50%~70%。所以夏天7、8、9三个月是污染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建议新房装修后避开这三个月入住,至少空置3个月以上在入住,并且时常保持通风状态。

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装修时都打着“环保”的旗帜,但往往污染隐患也是层出不穷。这就涉及到一个家装污染的新概念“叠加污染”。据了解,目前很多人在装修时都以为采用环保材料就没有问题了,殊不知,即使采用是国家认定的环保板材,还是有一定释放量的,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家具、吊顶、铺设地板等,过多地使用会令室内有害物质累积量增多,不利于有害物质挥发,加大空气污染,造成“叠加污染”,从而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元凶。

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活性炭、光触媒、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哪种治理办法适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盲目选择。

1. 光触媒

光触媒技术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价格也最高。而且,据资料,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少量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等会有所影响。

2. 臭氧

另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治理技术是利用臭氧强氧化性,净化空气,杀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室内空气治理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被医院等公共场所广泛采用。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会生成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采用这种技术对居室进行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避免臭氧中毒。 转贴于

3. 高压电负离子

还有一种利用高压电离分解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办法,主要是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经高压电离,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办法有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的特点。可以定期采用,作为定期集中治理室内空气超标问题的选择。

4. 炭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建议这种办法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轻微超标的房间长期治理采用。

此外,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是清除室内废气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一套居室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三个月左右,就能挥发掉大部分有害物质。另外,在居室内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也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让90%的苯消失;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等;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

篇3

中图分类号:TE99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技术提高,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所以人们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60%以上的时间在家里。因此,居室环境与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优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预防和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将其危害防患于未然,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安心工作、享受现代生活,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和危害

在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将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质按其性质区分为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类。其中化学性污染尤为突出,其污染物主要应有以下几类:

1.甲醛

甲醛的主要来源: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的或分解出来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带刺激性的有毒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引起孕妇妊娠综合症,导致胎儿畸形,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和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2.苯系物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家装所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稀料中都含有苯系物。

由于苯属于芳香类,一时不易觉察其毒性,但如果在散发着苯气味的密封房间里,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脱离现场,便会导致死亡。此外,苯也可致癌,引发血液疾病等。

3.氨气

氨气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并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还有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如有大量氨气泄漏,对人体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肤会造成损害,出现流泪、头疼、头晕等症状,甚至死亡等。长期吸入低浓度氨,会使人体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上升。

4.氡气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是自然界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不溶于水,遍布于地壳中,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即使在氡浓度很高的环境里,人们对它也毫无感觉,容易吸入人体内,使人体产生障碍性贫血;吸入后在人体类累积易诱发肺癌,是除吸烟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室内环境中的氡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特别是一些用矿渣、炉渣等原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和含铀高的室内装饰材料,像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其次,地基土壤里也产生氡。室内氡气的浓度较室外要高出2-10倍。通常,地下室和建筑物第一层的浓度总是高于地面上其他房间的浓度。

5.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各种人造材料等。TVOC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是苯系物、醛、酮以及不饱和烃类等),家用化学品(如清洁剂、杀虫剂等)、燃气、吸烟等都可造成VOC污染,其对人体神经系统危害极大。轻者引起烦躁不安,重者引起头痛及神经病变。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提高室内环保意识

在新建或装修房子时,要多了解室内环保的基本知识,要有健康第一的意识,用绿色家装、绿色消费、原生态的理念进行设计。选材时选择经国家权威部门监定或正规厂家生产的无毒少毒的环保装饰材料,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要提出附加有关室内环境标准的条款,明确施工工艺,杜绝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有害添加剂等。施工时,把好材料关,科学施工;在选购家具时,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没有刺激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2.污染源控制

污染源的控制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外污染源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室外污染侵入室内。室内注重居住环境的选择,可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机械通风等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浓度,从装修设计、选材、施工等环节全方位控制污染源的引入。

3.改善通风状况

改善通风状况是室内空气污染预防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可确保氧气含量,另一方面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房子装修完,要通风一段时间才可完全入住,让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尽量地散发;人住新房后,多开窗户,保证室内外通风换气。要注意住宅内的空气流通方向,以免造成内部之间的相互污染。另外,真菌、尘埃、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可以通过改善通风过滤系统、调控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加以控制。

4.种植绿色植物,净化空气

不少植物能够分解一些有毒物质,室内种植植物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起到美化居室的效果,其中的花卉、草类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吸收室内产生的一些污染物质,净化空气。研究表明,在含有甲醛的密闭房间内,放几盆吊兰或长青藤,半天内可使甲醛的含量降低一半,一天之内可吸收室内90%以上的甲醛、乙醛等居室大气污染物,扶郎花、则能消除苯、甲苯的污染。

5.推广应用现金治理技术

现代生活方式使室内环境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明确减少污染的注意事项,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就能够有效地遏制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使人们远离灾害、污染,生活在清新的空气中,尽可能地减少室内环境污染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⑴ 光触媒

光触媒技术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价格也最高。而且,据资料,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少量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等会有所影响。

⑵ 臭氧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治理室内空气是现在另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治理技术,它的强氧化性可以净化空气,杀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这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室内空气治理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被医院等公共场所广泛采用。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会生成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采用这种技术对居室进行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避免臭氧中毒。

⑶ 高压电负离子

利用高压电负离子电离分解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它主要是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经高压电离,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办法有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的特点。可以定期采用,作为定期集中治理室内空气超标问题的选择。

⑷ 炭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建议这种办法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轻微超标的房间长期治理采用。

简单列出这几个比较常用的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但也要慎重选择用哪种方式治理,防止一些从事室内污染治理企业为追求利益,不负责任地乱用,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结语

在今后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中,要预防在先,治理在后。要树立健康环保意识,从家装工程的设计开始,严格把好选材关,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验收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相信不久的将来,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的状况一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史德,苏广和.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Z].

篇4

中图分类号: Q9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甲醛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一种无色的刺激性气体,沸点为19.5 ℃,易于挥发,常温下易溶于水。主要来源于各种人造板材,贴墙布、涂料等各种装饰材料以及吸烟等产生的烟雾等。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室内空气甲醛含量大于0.1 mg/m3就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都有危害,在我国有毒化学品名单上甲醛居第二位,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可疑致畸、致癌物质。《居室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GB/T16127—1995)规定居室内甲醛量要小于0.08 mg/m3,但一般住宅装修后甲醛浓度平均为 0.2 mg/m3,最高可达0.81 mg/m3,严重超出标准。目前采用多种技术方法降低建材中的游离甲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技术与经济的限制,室内甲醛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因此,对室内甲醛污染的控制与治理非常重要。

1 合理控制室内环境

由于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表明,室内甲醛的释放期一般为3~15年,且其与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室内换气数、室内建材等有关,合理控制室内环境可降低甲醛浓度。

1.1 室内通风

室内通风是清除甲醛行之有效的办法,可选用空气换气装置或自然通风,这样有利于室内材料中甲醛的散发和排放。Zhang等研究发现,MV(Mixing Ventilation)比DV(Displacement Ventilation)可以更好的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室内通风要注意根据季节、天气的差异和室内人数的多少来确定换气频度,通常在春、夏、秋季都应留适当的通风口,冬季每天至少开窗换气30 min以上,但其只用于污染较轻的场合。

1.2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

经研究发现,甲醛的释放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由30℃降到25 ℃可降低甲醛50%,相对湿度由70%降到30%时甲醛量降低40%,温度和湿度效应降低室内甲醛量主要是靠降低污染源的扩散。要使室内材料中的甲醛尽快释放,就应增加其温湿度,因此一般在刚刚装修的房中采取烘烤的方法或在室内摆放一盆清水可使甲醛加快释放。要控制室内甲醛浓度就要降低其温湿度。

1.3 植物净化

美国国家空间技术实验室(National Spacetechnology Laboratory)的有关实验证明,银苞芋、吊兰、芦荟、仙人球、虎尾花、扶郎花等室内观赏叶植物对甲醛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因此,在室内放置上述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仅仅调节室内环境虽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结果,尤其在甲醛释放初期,需要采用空气净化技术。

2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采取多种方法治理室内甲醛污染,且现在已有一些产品问世。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空气净化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理吸附技术、催化技术、化学中和技术、空气负离子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常温催化氧化技术、生物技术、材料封闭技术等。

2.1 物理吸附技术

物理吸附主要利用某些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有害物质而达到去除有害污染的目的。主要是各种空气净化器。常用的吸附剂为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多孔粘土矿石、硅胶等。Sonia Aguado等研究发现,沸石膜对室内甲醛、苯等污染物有较好去除效果。活性炭纤维是吸附剂中最引人注目的碳质吸附剂。蔡健等研究发现,适当条件下用H2O2对ACF改性可提高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荣海琴等对经改性处理的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炭纤维(ACF)对甲醛吸附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发现,PAN-ACFs浸渍处理及后续热处理后的样品对甲醛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未处理样品对甲醛的吸附量。对物理吸附技术改进主要是寻找比表面积大且具有更快的吸脱附速率的吸附剂,还有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使用等。Sawada等在装有活性炭的花盆中栽培具有甲醛净化性能的植物,其对甲醛去除效果比单纯的活性炭吸附要好。物理吸附还可用于建材,Kazunori等]研发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木炭板,在2 h内可把20×10-6的甲醛全部吸收,且木炭板废弃后可被生物降解。物理吸附富集能力强,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简单易推广,对低浓度有害气体较有效。但物理吸附的吸附速率慢,对新装修几个月的室内的甲醛的去除不明显,且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还有吸附剂需要定时更换。

2.2 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以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从而保证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有害有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不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市场上的有害气体吸附器和家具吸附宝都属于这类产品。

2.3 化学中和技术

化学中和技术一般采用络合技术,破坏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分子结构,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而逐步消除。目前,专家研制出了各种除味剂和甲醛捕捉剂,属于该技术类产品。该技术最好结合装修工程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2.4 空气负离子技术

其主要选用具有明显的热电效应的稀有矿物石为原料,加入到墙体材料中,在与空气接触中,电离空气及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负离子;可发生极化,并向外放电,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市场中销售的“绿诺空气离子宝”属于这种产品。金宗哲等研究表明,稀土激活电气石可净化甲醛95%以上,其把负离子技术和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技术集于一身。负离子技术也可应用到建材上,如负离子涂料,其能够持续释放的负离子与室内污染源持续释放的有害气体(正离子)不断中和、降解,可长期起到去除甲醛的作用。

2.5 臭氧氧化法

臭氧与极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反应,导致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破裂,使臭氧分子结合在有机分子的双键上,生成臭氧化物,从而达到分解甲醛分子的目的。汪耀珠等通过测量低浓度臭氧对甲醛气体的净化率(有紫外灯照射)发现,臭氧浓度0.050~0.075 mg/m3,甲醛浓度3.03~8.70 mg/m3,5 min后检测,臭氧对甲醛净化效率为41.74%。臭氧发生装置具有杀菌、消毒、除臭、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但臭氧法净化甲醛效率低,同时臭氧易分解,不稳定,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同时臭氧本身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国家也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如果发生量控制不好,会适得其反。

2.6 常温催化氧化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