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1 15:56: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篇1

2、经济的服务化。随着生产性成份比重的相对下降,在新经济中服务业的成份不断提高。美国经济日益成为一种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新经济的这种服务化趋势并不是现在开始的,美国服务业的比重早就超过了制造业的比重。但是新经济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大大下降。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贸易流通服务向新的方向发展,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服务领域。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物质产品生产率的迅速提高,随着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正如当年工业化的结果大大降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了生产粮食所占用的劳动力一样,今天经济服务化的结果正在减少经济中物质生产的劳动力,迅速降低第一、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3、经济的无形化。传统工业化经济的特点是“大”、“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所用材料日益高级。工业化经济是一种看得见的经济,有形经济。但是信息经济本质上是无形的。尽管网络上的信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盘片等都是可见的,但是它们的核心功能却是无形的。代表经济增长及其潜力的是技术、知识、软件、信息以及网络等。这些东西与代表工业社会的钢铁、汽车、生产流水线相比,是看不见的,无形的。由信息和高新技术主导的新经济本质上是无形经济。

显然,从新经济的特征看中国经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又处于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落后。

    二、传统工业化目标面临的新挑战

新经济与工业化经济的这些重大的差别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增长不仅不只是迄今通行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意义,甚至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不能充分完全反映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可以,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体现出来,但是它对经济运行、生活质量和财富积累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上的表现。新经济的发展对以传统工业化为内涵的增长提出了挑战,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传统工业化的资源消耗型特征。传统工业化的显著特征是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的消耗、原材料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有形资本的消耗等,在某些产业中是普通劳动力的大量投入。相应地,传统工业化也以重化工业为标志,重化工业化明显被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从而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占主导地位。与此不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则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它们大大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微小的芯片根本上改变了材料消耗的概念。新经济更多地取决于知识和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这使在传统工业化中的资源约束和资本约束现象发生了重大改变。

2、传统工业化的增长局限。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既受到供给的约束,也受到需求的约束。资源耗竭与资源供应的国际依赖约束了可持续增长,同时从需求方面讲,工业化的最终需求是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需求的增长空间减小,从而使需求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在进入新经济以前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普遍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就在于物质产品生产已高度丰富,在物质消耗方面长期找不到新的增长点。但现代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增长的作用在于,它除了得到传统产业改造和新产品的物质消费本身的需求拉动以外,还创造了大量非物质产品领域新的最终需求而获得新的需求拉动。新经济的持续增长正因为其创造了新的需求领域,而这一领域的需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

3、传统工业化与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际间发生了又一轮产业大转移。其特征是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资源消耗型甚至环境消耗型(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尽管这些国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增长,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却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传统制造业增加价值低,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却有很高的增加价值。这种国际分工使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再一次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

4、信息化是工业化后的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经济史上又一次巨大的革命。如果说工业化的特征是机器代替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那么信息化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大部分脑力劳动,这是这场革命的本质。在信息化时代中,知识(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地位,超越了机器与货币(物质资本)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决不是一般意义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的问题,而是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挑战是时代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由于在新经济时代中主导要素富裕度的差异,以工业化要素为主的经济处于已经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注重的是工业化,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信息化的挑战。

    三、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含义

在上分析表明,中国面临的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是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二是从工业化性质的增长向信息化性质的增长的转变。迄今为止我们较多注意的是前一个意义上的转变,而忽略了后一个更大意义上的转变。正是后一个意义上的转变,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依赖增加资本投入的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转变,其中包括对某一产业的发展的技术改造,也包括由新的技术发展起新的产品。对于正在经历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尽快走出这第一个阶段是重要的。这不仅因为我们需要真正的高速度,而且因为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和资源匮乏的国家。这种转变也会消除我们仍然存在着的体制弊病在改革后新条件下的反映,各级地方政府以实现增长实绩来体现自己的发展成果,而这种增长实绩的最好表现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大工业的投资直接贡献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强化了地方政府对传统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这种指标的性质和体制的特征决定了整个国家粗放型增长的必然性。

我国在90年代中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第一,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把建设的重点放到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第二,从主要依靠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第三,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减少浪费,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第四,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转变到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第五,从主要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这一意义上的增长方式转变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对中国来说也是紧迫的。但是明显的是,当时这种转变仍然只是就传统制造型经济意义上提出来的,是在工业化意义上增长方式的转变,它并不涉及如何从工业化跨越到信息化的道路问题。

经济信息化从新的意义上提供经济增长新的空间,也为我们提出了从新的角度探索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经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在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问题上,要注意技术本身的提高,更要注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会大大提高传统产业的集约化程度。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23-02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本文研究所需的1997—2007年间的原始数据选自于1998—2008年的《陕西省统计年鉴》,而2008—2009年的原始数据,由于陕西统计口径和方法的变化,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则选自于2009—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通过对陕西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及居民消费构成等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出GDP增长率、居民消费贡献率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比,以反映自1997年以来陕西省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程度及发展变化趋势。

为测度陕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本文采用居民消费贡献率指标,并通过陕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比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率中有多少是由于消费需求增加而带动的,其计算公式为: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各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消费增长额/GDP增长额

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额/GDP增长额

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额/GDP增长额

二、陕西居民消费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结果及特征分析

1.陕西居民消费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结果。根据以上指标和计算公式,陕西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测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2.陕西居民消费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特征。根据上表可得到1997—2009年居民消费贡献率、城镇居民消费贡献率和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的变动趋势(如下页图所示)。

从下页图可以看出,这十三年间陕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动趋势有如下特点:(1)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28.81%。其中,城镇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平均为24.19%,占居民消费对GDP贡献率的83.96%;农村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62%,占居民总消费对GDP贡献率的16.04%。这十三年间的城镇居民消费贡献率几乎都高于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即城镇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要高于农村居民;而从2008—2009年两年间显示出城镇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却低于农村居民,这说明近几年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2)城镇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变动轨迹基本一致,而农村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都偏低,最高的一年2001年的贡献率也仅为16.08%,1998年、2000年和2007年贡献率都为负值,即消费水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只是从2008年开始略有上升。因此,可以看出,在这十三年间农村居民消费没有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3)1997—2009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比,即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趋势不是很明显,只是在2007年突然上升然后又迅速下降,说明居民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虽然一直不断增强,可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提升陕西居民消费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

1.以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增加消费的物质基础。2009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而这一战略的落实在于相应地区的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关中地区要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陕北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原则,以煤炭、电力、油气、化工等产业为主线,深入推进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陕南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绿色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在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生态旅游等方面及早突破发展。

2.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强化社会公共服务。一要优化和调整政府的支出结构,建立和完善公共产品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教育、社保、医疗和就业等的“民生”支出增长高于政府的“三公”支出增长,提高公共产品支出在政府中的比重,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力度。二要尽快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城镇、农村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均等化,着力解决中小学教育的“择校”问题。三要加快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全覆盖,并伴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不断健全农业生产保险体系和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

3.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农村消费贡献度。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是促进陕西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一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拓展农村就业增收空间。以解决农业资金投入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广辟和拓宽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大举措中第二大举措就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要积极支持和扩大农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等大类消费,探索商业银行向农民建房提供按揭贷款的做法,并适当延长贷款年限。清理和规范农民生活用电、装修生活用房材料、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消费资费及相关价格、收费项目。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的支持范围并简化补贴手续,在“农机具下乡”的同时,加快推进科技下乡。

4.拓宽消费领域,增加消费渠道。一是积极利用国家的政策和西安地区在中国高等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动陕西的义务和非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消费水平。二是应加强政府引导和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景点多的旅游消费独特优势,使旅游消费成为一种基础性消费。三是建立统一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制定有关的管理法规,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服务产业,促进服务业规范化、市场化,最终增加居民的服务消费。四是培育社会诚信意识,改善信用环境,完善消费信贷体系,创新信贷产品,这对拉动以住房、轿车、现代通讯设施为主体的消费升级是现实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马红光,李银秀.居民消费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1997—2009[J].理论导刊,2011,(10).

[2] 马红光,李银秀,涂颍清.陕西省居民自主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消费导刊,2009,(5):50.

篇3

内容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的关键。通过分析可知,需求结构调整应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需求结构性调整的关键便是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进而提高中国的消费率和内需率,使之与中国的投资率和外需率保持协调比例。为此,应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各方采取措施。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 经济增长方式 需求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是一项涉及到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项集调控理念、调控目标、调控手段及调控体系于一体的复杂工程。早在1991年中国“八五”规划时就提出,沿海地区率先转变粗放型增长模式的目标。中国在制定“九五”规划时正式提出,将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沿海地区应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中的含量。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进而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到重要位置。迄今为止,中国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已近20年的时间,但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滞后仍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基于此,“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成为中国经济必须面对的,一项关系到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式增长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是需求结构调整

(一)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般来讲,经济增长方式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依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经济增长可分为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两大类(马克思,1975)。外延式增长方式,即仅仅依靠增加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扩大再生产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经济消耗较高,成本较高,而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和经济效益较低。内涵式增长方式,即通过运用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进而扩大再生产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经济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大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般主要是指通过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与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虽在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式论述上有差别,但在本质上却相似。

依据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理论或西方经济增长方式理论不难知,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经济建设方式主要是外延式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增长极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且在最近几年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包括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重要内容中,何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二)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改善的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的逻辑关系为:中国在高储蓄率基础上形成的需求结构畸形发展奠定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的基础,而高投资在投资主体不合理政策与扭曲的产业环境引导下流向第二产业,致使第二产业过度膨胀。过度低下的消费水平不但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导致其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由于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主要依靠“重重工业、轻轻工业”这种失衡经济结构为其经济增长奠定重工业基础,再加上中国工业本身蕴含的种种问题,导致工业过度扩大、工业重型化趋势加快以及产业中体制问题逐渐凸显,这些因素促使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而产业发展滞后状况又导致要素结构水平升级缓慢,而第三产业缓慢发展的态势使得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这致使要素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也即:要素结构层次低下导致收入分配进一步不合理,进而强化低要素竞争优势,而这反过来又会恶化本已畸形的需求结构。这种结构间的恶性循环是增长方式长期难以改善的重要原因(李韬,2010)。显然,需求结构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处于恶性循环,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的重点。实际上,无论是此次集全面性、系统性、复杂性于一体的全球经济危机,还是以往集高投资低消费、高投入低效益、高消耗低产出于一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抑或是改革开放30余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遭遇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经济增长周期性调整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来看,都要求中国必须把需求结构调整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推进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特征及国内和国际比较

篇4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4-0079-08

引言

几乎所有国家里,服务业的表现都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更有效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科技研究等等)可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些服务行业作用的发挥,对提高国内生产率至关重要。生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巨大,它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原因是因为生产者服务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深化、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分工、培育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途径与机制,支撑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升级与竞争力提升。[1]

国外对于生产业的研究较早。20世纪90年代, 加拿大生产业研究的新方向就是运用投入产出法测度生产业的前后向联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生产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offey)。Perroux 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发现, 关键产业的增长是区域发展的诱发因素。Fuchs、Karao & Carlsson 对美国,Stabler& Howe 对加拿大, Danniels、Geo、Marshall & Jaeger 对意大利、德国和法国, Guerrieri& Meliciani 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6个代表性国家,Paolo & Valentina 对丹麦、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6国生产业与三次产业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2]Markusen 在Ethier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生产业作为中间产品引入模型,解析了生产业促进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以及进行生产贸易的积极意义。Francois在专业化导致递增报酬以及垄断竞争市场假设前提下,用数学模型推导出跟Markusen相似的结论。他认为,制造业与生产业是互动关系,同时他认为二战后生产业日益重要,是因为市场扩张的结果。而贸易则因有助于市场扩张,进一步刺激了生产业的成长。

国内对于生产业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定性层面上的探讨居多,而实证的研究较少。刘志彪(1996,2001)论述了以生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影响。[3]钟韵、阎小培(2003)尝试从全国、区域、城市三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以及广州生产业对地区的影响。[4]郑吉昌(2005)对现代生产业与分工的深化进行了考察,认为生产业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分工,另一方又是分工经济的黏合剂,得出生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5]刘重(2006)在其论文《现代生产业与经济增长》中强调:生产业的发展改变着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带动产业升级、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6]姚耀、陈高森、骆守俭(2006)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生产业、消费业、社会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业和社会业相比,生产业对上海市GDP增长贡献最大。[7]王保伦、路红艳(2007)通过分析生产业的内涵和特征,从理论角度说明生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8]

学者们对生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来分析,实证研究很少或仅是基于某一特定地区。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都是建立在对统计年鉴数据的初步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描叙性的概括来分析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全国31个省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业的作用机制入手,设定变量,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

生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生产业通过如下几个机制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

(1)生产业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生产业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产出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技术得以进入生产过程。[9]企业通过购买生产活动,引入新技术、知识,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研究设计等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生产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与企业互动学习,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并通过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又传递给当地企业。[8]

(2)生产业使分工深化、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部门或业务环节都具有优势,只有集中全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优势环节,将资源禀赋发挥到最大,才能使企业获得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10]因此企业需要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购买生产,外包不具备优势的业务环节。生产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企业深化分工,提高企业效率和活力。

(3)生产业影响产业集群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生产业的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每一企业都将资源集中于最擅长的某一产品或服务上,扩大了运营规模,规模经济导致成本降低;在集群区内,服务的提供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企业区域内企业容易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10]生产组织克服产业集群内“模仿陷阱”的机理,引进创新源、突破小企业创新困难,将创新成本分摊、将创新成果分享,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创新机制和氛围,避免产业集群因创新动力不足而走向衰败。[11]

(4)生产业通过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一个地区投资环境是吸引外来资本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投资成本是投资环境中一个重要因素。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地区投资成本的高低,生产业如物流、法律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越发达,地区的投资成本就越低,就越有利于吸引外资。当前,跨国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倾向于在生产业较为发达,投资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因此,应发展生产业,通过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拉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8]

实证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