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任务范文

时间:2024-01-11 16:55: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统计学的任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统计学的任务

篇1

一、统计学的提出与发展

配第主要是利用统计学的方式,利用数量比较方法来进行政治经济的分析研究,这充分的表示统计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之后相关的学者也利用统计学知识进行相应的问题研究,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渐的,统计学在生活中逐渐的得到了应用,人们开始利用数据来对问题进行研究。随后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相关学者开辟了统计学的新路径,学者们将概率论引入到了统计学之中,并且将统计学划分为边缘学科,将统计学中实质性的学科过渡到了通用的方法论学科。并且在统计学中,其中概率论是基础,对统计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现今的统计学之中,概率论也是占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并且随着相关学者的不断研究,统计学在物价指数编制、国民经济测定以及经济前景预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之后社会步入了二十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统计学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并且统计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其发展的空间也在不断的拓展,逐渐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各个学派林立,不断的进行讨论研究,使统计学科不断的发展并且完善,在统计学中,其中社会经济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不断的进行讨论完善,并且多年来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以及理论,但是随着不断的研究发展,这两种统计学理论终会汇聚到一起,从而来形成新型的统计学发展理论,那么将会更加促进统计学的发展,使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统计学最终将会彻底的摆脱数学学科的约束,最终而形成自身独立的学科。经过不断的研究,统计学来最终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完善,在现今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的相关学者,为了能够确立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将社会经济现象中的数量问题作为了相应的研究对象,最终建立了统计观察法、指标法等,从而来确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应用体系。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计算机激技术迅速发展,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路径。

二、统计学提出的现实依据

在现有的学科中,没有一种学科的存在落实充满充分与争论的,但是唯有统计学除外,统计学是充满的冲突的一个学科,是一种边缘学科,同时也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对于统计学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同时也属于自然科学,并且统计学既属于社会经济统计范畴,同时也属于数理统计范畴,因此对于统计学的了解十分的重要,一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从而来加强对统计学的认识,促进统计学的发展。在统计学中,其中存在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对于统计学的归类,由于统计学中设计到的方面十分的复杂,并且很多,因此在统计学中,无法很好的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分类,统计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的范围,同时也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同时也属于其他一些范围,因此必须要对统计学进行相应的研究,要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明确的回答,要能够对统计学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这是极其重要的。在统计学中,会设计到很多的数据的收集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同时统计学也涉及到了很多自然现象中的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这充分的展现出了在统计学中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属性。另外统计学的这一点特性也充分的展现出了其复合性以及综合性,因此,相关的学者基于统计学的复杂性,将划分为一个全新的科目。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于统计学的科学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以及进步。根据相关的研究,最终可以发现,对于统计学的研究,主要是一种思想上的认识,统计思想主要是以一些零散的思想进行完善确立,主要是认为社会经济方面的统计则是属于社会经济学,而数学统计则是属于数学领域,将其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样的划分,其本质就是属于社会经济以及数理统计的分立。对于统计学的研究,主要是对统计学的共性以及特性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以及方向,对于统计学的研究也各不相同,在统计学中,对于统计思想的研究还是不够完善,各个研究学者都是利用相应的方法,将统计学的各个学科的分支相互融通并且由开辟出独立的发展空间,从而来促进统计学的研究发展。

对于我国的统计学研究来说,主要是以科学差异取代了学科性质的惯性差异,另外,我国主要是将统计学分为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将统计学列入了一个独立的社会科学,其中包括了社会经济科学,并且在其中主要是对经济资料进行收集,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而另一种则是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其中主要的含义是要将各个方面的学科都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来将各个方面的思维路径得到肯定。其次我国的统计学是关于数学分支的统计,主要是数学分支学科为主要的理论,以概率学为主要基础。

三、我国统计学发展面临的任务

(一)注重对象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即通过社会经济现象在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现象应运的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来揭示其规律性。由于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此,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致的,即统计工作的对象也应是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同时,统计学中对象的统一是很有必要的。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事物总体数量方面的实质论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而事物总体数量方面的实质论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是完全应该统一的,这两者相结合才有完整的统计学。统计学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反映出了事物总体数量方面的统计指标,而研究对象的统一是“大统计学”思想的需要,也是推动统计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二)实现学科体系的综合

统计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其中贯穿着方法论,因此,要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就必须要统计方法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只有做到结合科学体系,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统计学的价值。基于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将现代统计方法归类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现代统计方法是经过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或者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创新与改进过的,这些改进和创新是经过他们应用和实践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基于学科体系的方面,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是相交的关系,而统计学中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则是在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情况下才产生的,比如经济统计产生于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而统计学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统计学的这些分支学科的属性都是双重的,它们既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因此经济统计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是属于经济学的,教育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同时也是教育学的分支,而这些分支的存在则解决了很多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的问题。因此,统计学与科学体系的紧密结合,已然成为了统计学发展的路线方向和必然模式。统计学与科学体系的结合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领域,也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三)促进研究方法的完善

随着研究层次的加深和领域的扩展,统计学在统计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过,统计学领域依然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抓住统计实践中各工作环节上突出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去进行研究,以促进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一方面,要坚持“大统计”思想,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鼓励统计学各分支学科相对独立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各分支学科的相互融合,因此,在统计学的领域,学科发展的结果是各学科的相对独立,而学科发展的前提是各学科的相互融通。在做到各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还需要联系实质科学研究,用与统计方法应用领域相关的学科推进分支统计学科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把概率论当作指导,并且加深对统计方法的理性认识,同时提高统计科学水平,和政府统计实际相联系,在新的层次领域中找出统计工作各个环节上的问题所在,解决问题,并且研究和发展新的统计技术。

结语: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它在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在研究统计方法。在基础的统计的理论的基础上,统计学继承和发展统计的理论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坚持着统计学的社会与科学性质,以便使统计理论研究与统计工作实际更加的接近,在国家和社会中得到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善林,张浙.统计发展史[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010.

[2]陈希孺.高等数理统计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希孺.机会的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5一79.

[4]程开明.统计数据预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4(6):56一59.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1-02

统计学作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依据提炼的信息进行推断和预测的方法论学科,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和经营管理中都有着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统计软件已成为从大量繁杂数据中提炼出有用信息的高效途径和有力工具。因此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课程在国内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国内高校除了统计学专业外,很多应用到统计方法的专业如经管类、社会学、医学等都已开设了专门的统计软件课程。课程的开设目的是通过统计软件教学,培养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该门课程教学的现状大都不尽如人意。

一、统计软件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统计软件课程通常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讲解并示范软件的某个分析功能,然后学生再进行相应的练习。但这种灌输式的课堂讲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在课程还未结束时就已经把学过的应用功能忘光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碰到更多的情形是需要从问题分析、统计方法的选择、统计软件的操作、统计软件输出结果的解读到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另外,在统计软件课程和相应的专业课程分开设立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前后衔接极易出现脱节。软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统计软件课程的教学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孤立地去传授软件操作技巧。此时,若先讲授相应的统计方法,再演示该统计方法在统计软件中实现的过程,则易造成和专业课的重复,浪费大量的时间;但若教学过程只是单纯地介绍统计软件操作而不涉及具体统计方法的原理和思想,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也达不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针对统计软件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如何将统计软件、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合理地结合,将抽象的统计理论和具体的统计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统计软件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其他课程改革的思想,可考虑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结合两种方法优点的教学方法。其原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和提炼合适的教学案例,然后依据每次的授课内容,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对案例进行剖析。再以知识点为目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团队协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案例的引入将繁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通过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教”为主转化为学生“学”为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案例―任务驱动法在统计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现以统计软件SPSS为例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介绍“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即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为之后的数据文件整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设案例情境,引入新课。现通过调查获得某大学2014届100名本科毕业生的收入(单位:元)情况,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把它建立成SPSS数据文件便于后续问题的统计分析。

2.分析教学案例。教师通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多个具体的任务,并将知识点融合在案例的任务里来讲解案例,如本案例可分解成这样若干个任务:①SPSS有多个窗口,应该在哪个窗口建立数据文件?这部分内容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②数据编辑窗口有两个界面――数据视图和变量视图,应如何通过这两个界面来实现数据文件的建立?分怎样的步骤来进行?③在本例中,应该定义哪几个变量?④在定义变量的过程中,一个完整的变量应该用哪些特征来描述即变量的属性有哪些?又如何对这几个变量的属性来进行设置?⑤变量定义好后,数据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将非数值型的数据数值化?⑥通过数据编辑窗口的数据视图界面,可以看到SPSS数据文件的结构具有怎样的形式?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去探索解决方法,在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驱动下熟悉和理解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3.操作教学案例。通过以上对案例的分析,教师充分运用本节课所阐述的知识点以边讲解边演练的形式将案例的操作实现过程演示给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4.案例总结,布置拓展任务。案例操作结束后,教师要将本案例所涉及的新知识点和操作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强调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上机实践课时给学生提出拓展任务,并可根据任务的特点来考虑是采用独立思考还是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自我提高。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教师应该及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真正实现由教师“教”为主转化为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后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好教学案例和任务设计关。案例的选取和任务的设计是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顺利推进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且案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通过对此案例透彻细致的分析后,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能应用于综合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任务的难度,任务的设计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这样才能为具有差异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树立学生解决任务的信心;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任务的设计可由学生自主提出或师生共同讨论来实现。

2.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是中心角色,而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于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同时还应该组织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学生完成布置的拓展任务后,可组织学生上台讲解,然后师生一起点评,从而激发学生实践和创新的热情。

五、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在统计软件课程中应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改变传统教学法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且统计理论、统计方法与软件操作相脱节的矛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极大的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了课堂活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树良.统计软件课程建设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34-136

篇3

2.让学生在愉悦的创作中感受动漫形象的可爱。

3.欣赏大师佳作,感受夸张画法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4.利用画笔对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加工,感受利用画材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创设人物,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引导学生的作品创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线型人物造型的学习,创作出优秀的卡通作品。

课前准备:课件、音乐、作范画的工具和学生作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

1.今天任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请看黑板,这些人物头像上都缺少了什么,同学们能不能帮忙找回来?谁来试一试?

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齐了,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他们变得和平常人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眼睛、耳朵都变大了。

师:有了大家的帮助,这几个人物有的嘴巴变大了,有的耳朵变大了,变成了一个夸张的卡通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创作一个夸张的卡通形象吧。(导出课题——《夸张的卡通形象》)

2.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夸张的效果呢?(导出改变比例来进行夸张)除了把人物的五官中的某一个放大之外,我们能不能同时改变两个呢?

师:人物的五官、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进行夸张创作,可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些作品。在改变比例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人物自身的特点加以强化。

我们在对人物进行了夸张之后,可以给人物加一些动作或是背景来体现人物个性和职业特点。如果要对老师进行夸张的话,老师的背景可以加些什么?

生:黑板、粉笔、教室等。

看到这里,任老师想看哪个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了。这幅画又夸张地表现了什么呢?(姚明的身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我们在夸张的时候,除了改变人体的比例来进行夸张之外,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形成对比,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夸张。

二、示范(并作讲解,2分钟)

1.仔细观察,看看任老师怎么创作这种夸张的卡通形象。

2.我们从一个超大的器官开始,记得一定要画的超大。规则是其他部分要正常才可以突出夸张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物所有的部分都夸张了,就达不到夸张的效果了。(示范画任意选一个)画完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当然同样的一个人物,我们除可以夸张他的嘴巴外,还可以夸张其他的地方,就像这样,很有意思吧。老师的这张画夸张了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夸张的?

同学们说得真好,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画呢?心动不如行动,那我们就动手吧!

三、创作练习

1.展开想象,设计一个夸张的卡通形象。

2.要求构图饱满、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

四、评价

从四个方面进行点评:夸张的程度,夸张的方法,刻画的生动程度,构图的饱满。

师评:选一到两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讲解与评价。

自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说说创作的感受、困惑;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篇4

一、引言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高速腾飞,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中国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重视对孩子艺术的培养,把学琴列入孩子学校教育之外的又一项艰巨任务。钢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一些家长对孩子学琴的目标与期望,其中很多家长为了追赶潮流,强制性地为孩子制订学琴计划,但家长本身对钢琴教育认识不足,最终陷入对儿童钢琴教育的思想误区。认为学琴容易,学琴可以成名成家。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苦心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学习钢琴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科学的方法及正确的思想指导。即使一个孩子的音乐天赋很高,也不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在成千上万的琴童中,真正走上钢琴专业道路成为钢琴家的毕竟是少数。那么,儿童学琴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提出这一问题,我们再认识和探讨儿童钢琴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认为儿童学琴的真正意义应是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把学琴当成一种学习技能和手段,最终让他们在学琴过程中获得裨益,从而受益终身。

二、良好的习琴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钢琴弹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要能由看单行谱到看双行谱,由简单的几个音符到复杂的音符、节奏、视唱、指法、分句,由弹小曲子到大型作品等,弹奏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读谱习惯,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同时,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情绪的投入,能够在长时间复杂的练琴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能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更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就能很自觉地按照规则去做事和学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动力,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做事的一种力量。许多钢琴弹得很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他们并没有因为学琴而耽误正常学习;相反,从学琴中得到的益处会对学习成绩帮助不少。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曾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比弹琴本身要重要一百倍,它可以让人受益终身。”

三、节奏感是琴童习琴的灵魂

有许多年轻的家长,当他们满怀热情准备让孩子学一件乐器时,又常常会犹豫,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这块料,担心决策失误,半途而废。肯定地讲,由于人与人之间先天条件的差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从事音乐专业。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考察孩子的音乐天赋呢?首先就要看他们在节奏、音准方面的能力。如果孩子学唱歌比较快,又不跑调,节奏也稳,那就可以说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而引领他们入门的这几个方面也正是视唱练耳、节奏训练的最基本的内容。像学习文化课一样,只有掌握了听、读、写的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

学习乐器的孩子是否就快乐?也不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现不少孩子会弹琴拉琴,也通过了一级又一级的考试,但他们很少唱歌。学习音乐的第一步是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大人一样,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动力,而让孩子开口,让他们学会唱歌,唱琴谱,打节奏,就是让他们快乐起来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尤其是学龄前或低年级的孩子,文化课压力还比较小,早些学习视唱练耳,打节奏,使他们在听力、演唱能力得到早期的开发的同时,还能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因为这门课程既包括简单的音乐知识,如拍子的长短,音程原位、转位关系等;又包括文学、美学,如歌词的大量积累,这种学习势必会对提高孩子的想象力、鉴赏力和今后的写作水平大有益处。按照正常规律,有了视唱练耳,节奏训练的基础,并同时学习专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长是琴童习琴成长的引路人

对于初学音乐的孩子来说,家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平常心,温和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决定孩子成功的关键所在,家长对待孩子别吝啬鼓励。在课堂上,孩子由于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奏、演唱、满意的答问、漂亮的表演之后,心理上感受是美好的。如果家长再及时给予鼓励,有时就会看到孩子难以形容的激动表情。这就暗示我们家长:如果善于发现、捕捉儿童智慧的火花,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成功,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无疑是对孩子进取心的再激发,有助于孩子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为此,家长在孩子习琴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鼓励的时机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语言鼓励

表扬是常用的语言鼓励方式。“很好、对、不错、嗯”等算是精辟的语言鼓励了;甚至可以用激动的声音反问孩子:“你说好不好啊?”此时家长不妨面带微笑,这样的语言肯定而准确,并能得到大家的共识。

2.表情鼓励

点头、微笑,加上和蔼的笑容,是家长满意心声的流露,它足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

3.动作鼓励

当孩子成功地演奏完毕,家长顺手轻拍一下孩子的肩或摸摸头,或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这样得当的动作不亚于语言嘉许的效果。

4.信号鼓励

对孩子的称赞,家长可引导周围的人群为其鼓掌。集体的友好、协调、融洽氛围是一粒美好的种子。

5.“器重鼓励”

孩子的得意之情,常萌发于教师“单独器重”之时。如:做一次示范表演或演奏一个小曲子等,此时表扬的话语早已不重要了。

鼓励是一种启发式激励教育法,是沟通孩子和家长感情,亲切师生关系的“连接点”和“生长点”。教育过程本身是一种感情的交流过程,准确地使用鼓励手段,会使教育目标在家长和孩子双方不断地感情交流、融合与升华中得以实现。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

五、寄语琴童习琴家长的六不要

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将来有所作为,让孩子学钢琴,学艺术这本是一件好事。“习琴有道”,说的是学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学好钢琴,自然有其自身不可抗拒的规律、道路。一厢情愿地乱来一气是不行的,在孩童学琴渐成时尚的今天,这当然是件好事。然物极必反,一哄而上的态势和琴童家长的无知短视日渐成为障碍。现提出“六不”须知供琴童家长参考。

1.不要一厢情愿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专门地学音乐,我们应该根据孩子先天禀赋的差异给孩子提供相适应的环境和教育。如果孩子对学琴并无兴趣,甚至非常厌恶学琴,家长仍然威逼孩子操练习艺,结果势必是双方都痛苦。

2.不要使用劣琴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初学时可以随便买架琴,等练成了再买好的,但音乐学习讲究的是对音乐的敏感,如果被劣质琴练坏了“音乐耳朵”,再想矫正过来则非常困难。

3.不要随意求师

如果孩子有很好的音乐天赋,那么教育他的老师也必须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贪图收费便宜,或者路近方便,不对老师的教学资格进行审查便投之门下,弄不好会延误孩子。

4.不要呵斥体罚

音乐是一种艺术教育,家长不可求强好胜,采用体罚打骂的手段,或者违背科学规律任意加大孩子练琴的时间,这样非但无法练好琴,反而会增加孩子对练琴的恐惧感甚至厌恶感。

5.不要揠苗助长

不按照老师规定的科学教育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而要求一步登天式的奇迹出现,基本功没打好就急于让孩子弹奏作品甚至流行歌曲,并为之洋洋得意,这其实是在断送琴童的艺术生命。

6.不要盲目攀比

音乐学习是因人而异的。在学琴时不要一味让孩子争第一、超出别人,这会对孩子的音乐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六不”须知愿慰“天下父母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