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13: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117-03
1 序言
某市城市水系环境的破坏和水质的恶化与作为旅游城市的定位极不协调。2006年某市的决策者通过考察,决定引进德国汉诺威水协的治污理念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随后德国汉诺威水协对某市的管网、水文、气候、地理、人口、人们生活习惯进行了详细的普查,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针对某市的情况制定了水敏性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框架,设计了对结合管网模拟的机埠改造及配套的人工生态湿地的治污工程综合治理方案,且已陆续开始施工建设,部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笔者通过对某机埠改造和人工生态湿地配套建设,领略到德国汉诺威水协针对城市治污理念一些特点。
2 通过对现有管网进行普查和建立水力/水文数学模型模拟后,对现有机埠的运行方式的改变及对调蓄池的改造,实现了截污和对不明污水及初期雨水进行预处理
2.1 机埠现状及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目前接近完工的机埠改造工程机埠总汇水面积为415hm2,城市硬化径流面积为290hm2,机埠有两个进水口,一个9712m2的调蓄池,非降雨期来水量平均约0.5m3/S,原机埠的总抽排能力为12.6m3/S,调蓄池的水排向一条长17.3km的城市水系,由于某市的雨、污排水管道存在错接、漏接现象,形成雨污合流现象,由于雨、污水未有效的分离,两个进入机埠污水口CoD浓度最高仅296mg/L和154mg/L,最低时还只有93mg儿和53mg/L,所以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COD浓度过低造成污水处理厂负荷过重,有时机埠在应急时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了城市水系,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该水系已经逐渐成为某市城市中心的水系,近年来由于沿岸机埠排污形成了水体恶臭、水生植物消失、栖息动物绝迹的臭水沟,与某市旅游城市的定位极不协调,在短时间内解决雨、污排水管道错接、漏接短期难以实现,针对雨、污合流及水系污染的实际情况,汉诺威水协提出了终端治污的理念,即改造现有的排水机埠和调蓄沉淀池,对来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的水进行分流。首先将原敞开式调蓄池改造成为两个调蓄池,一个为封闭式,一个为敞开式。在非降雨情况下,不明污水在封闭式调蓄池内沉淀、隔离污染物,然后将COD浓度较高的污水直接送往污水处理厂,溢流后COD浓度较低的污水通过人工生态湿地进行生态处理后再排向城市水系,在降雨情况下,从沉淀池溢流的未水进入敞开式调蓄池,再通过排洪渠排入水系内,这种根据来水水质和水量进行区别对待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的解决了雨、污水合流的问题,城市管网中的来水不再是只经过简单的沉淀就直接排入城市水系,同时因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提高、水量减少而使污水处理效益更佳,且这种终端治污的方式也为很多老城区未雨污分离的城市提供了一个示范。
2.1.1 机埠改造前后平面布置对比(图1、图2)
2.1.2 排水机埠改造前后运行流程对比(图3、图4)
2.2 调蓄池和泵房改造后的运行原理
此次设计将原来全部敞开的调蓄池分封闭式和敞开式两个调蓄池,来水首先进入封闭式调蓄池,在非降雨期,来水的COD浓度平均约为140mg/L,在进水渠初步沉淀,通过闸门和水位标高的控制,新建的非降雨期泵房以300L/S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时抽往污水处理厂的都是来水沉淀下来的污水,上层COD浓度较低的污水通过底板较高的闸门进入封闭式调蓄池沉淀池,封闭式调蓄池沉淀池分为A、B池,来水首先到达A池,在A池沉淀且达到一定水位后通过设置在A池上部三根设有渗水孔的渗透管溢流到B池,(渗透管起到隔离漂浮物及控制水位的作用)再次进行沉淀调蓄,(通过实践证明污水在沉淀池沉淀一小时污水的COD浓度可以减少20%),然后以每两天一次,每次3000m3的频率通过非降雨期泵房抽向人工生态湿地进行生态处理过滤,最后排入城市水系,当B池及人工生态湿地全部注满后,如水位继续上涨,沉淀后的污水通过设置在A、B池尾端的溢流堰溢流到敞开式调蓄池,然后通过降雨期泵房排向人工生态湿地及城市水系,溢流堰能够阻隔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杂物。在小雨时,未水混杂着雨水,COD浓度较低,水位持续上升后开启进水渠通往B池的两个闸门,水流在A、B池沉淀后通过A、B池尾端的溢流堰溢流到敞开式调蓄池。如果在暴雨期,水位上涨过快,在进水渠还设置了一道45m长的溢流堰,污水通过溢流堰溢流至敞开式调蓄池,保证了封闭式调蓄池的安全,这时来水的COD浓度已经很低了,在敞开式调蓄池蓄满后可直接通过排洪渠排入城市水系。降雨结束后,为了清理A、B池廊道内沉淀下来的污泥及杂物,在清空A、B池后,通过设置在A、B池尾端溢流区的冲洗水收集池蓄满的水,开启冲洗门产生一股很强的水浪将封闭式调蓄池沉淀池廊道内淤积物及杂物冲往非降雨期泵房,经过自动格栅隔离较大的沉淀物和漂浮物后抽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封闭式调蓄池内产生的臭气则由生态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后再排出。图5、图6是调蓄池示意图。
3 通过配套人工生态湿地的建设,对预处理后的污水实现生态净化
此次把人工生态湿地建设在原有的河道上,分为六个分区,为垂直潜流式人工生态湿地,面积约为8300m2,改造后泵房把经过调蓄池沉淀、杂物隔离的不明污水及初期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人工生态湿地的配水渠,配水渠采用溢流的方式把来水集中、均匀的一次性分配到每个分区(配水渠的作用是均匀的分配污水,且在进水口设置了消力装置,避免损伤人工生态湿地内的水生植物),在人工生态湿地的池床上层由一米厚过滤砂组成过滤层,过滤砂下面则是根据不同级配铺设卵石层,以防过滤砂渗入卵石层内的带孔过滤水收集管网,所选的过滤砂必须按照级配铺设,其含钙量、孔隙率、阳离子含量都有明确规定,达不到要求则需进行相应的调配,如含钙量达不到要求则需铺设石灰石等措施,在过滤砂上根据特定的间隔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可有效吸附、拦截悬浮物。同时其发达的根系能使过滤砂内产生空隙,补给氧气,避免产生厌氧环境,使过滤砂发臭板结。将污水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当以富营养化为主的污水流过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生态滤池时,经石英砂填料床过滤,污水可以在床体的过滤砂缝隙中曲折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最后通过收集管网排向城市水系,污水的BOD5(生物5日需氧量)去除率为85%,SS(固体悬浮物)去除率为87%,T-P去除率为85%,氨氮去除率为54%,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物也很大限度的被湿地芦苇吸收,且水生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增加了湿地基质的透水性,与周围环境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等形成各种小环境,通过氧的传递,更加增强了净化废水的能力。生态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因此更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城市污水一类。生态滤池可分别处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与可溶性物质。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构造中的过滤砂层被沉淀、过滤、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而可溶性有机物则可直接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每天向生态湿地输送3000m3污水,可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全部排向城市水系,出水COD可以达到约30mg/L至40mg/L。人工生态湿地放空后通过水生植物根系重新补氧,然后再次注水使用。当城市水系水位连续三天高出人工生态湿地水位而无法排出时,配水渠还设置了紧急排空装置,通过开启闸门,人工生态湿地的水可以经过一根输送管回流到敞开式调蓄池,再通过水泵排出。人工生态湿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
4 通过对河床断面结构的改造及对已经破坏了的河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作用
原有河道堤岸较陡,驳岸风光带建设在堤岸的外面,采用刚性护坡的方式进行护坡,对河床生态系统有较大的破坏,河道内淤泥较多,河道内的沉水植物已经消失。德国汉诺威水协通过这次改造把堤岸后移,这样一来,缓坡式柔性河岸同时也成为了驳岸风光带,解决了市民休闲的时候无法亲水的问题,同时也增大河床的调蓄容积,发挥防洪功效,河岸浸水区铺设椰棕植物垫及椰棕植物辊进行护坡,防止波浪冲刷堤岸,同时在河滩和植物垫上栽种水生植物,河道内进行清淤后栽种沉水植物,还在水上安装若干人工浮游岛,上面栽种浮水植物,通过这些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不同的水生植物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有吸收、富集效果,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作用。河道堤岸改造前后断面对比示意图如图8、图9。
5 通过驳岸景观与净水系统的一体化的建设,做到了既留住了雨水又净化了初期雨水,同时也美化和改善了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跨越式发展,但发展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随着社会的发展,集约式的发展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由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推进,生态城市的概念逐渐得到完善。虽然生态城市建设逐渐推进,但是世界上仍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城市,而且生态城市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人为构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的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日益短缺,交通日益紧张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到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生态城市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和政策等保障体系,通过模式的探索取得显著地成效,其中德国的埃尔兰根市被确定为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生态城市的研究和探索,为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还完善了相关的保障性政策。
例如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哈尔滨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对水资源、交通设施、城市绿化的管理,拓宽和延伸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通过低污染、高收益的方式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的建设可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如果将生态城市建设具体到某一个城市,那么必须提供相应的具体指标来进行衡量,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让基本的居民了解当前城市的环境发展状况,同时可以监测当前的环境发展势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谨慎,要经过专业的论证才能进行推广,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其中筛选可以以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等方法进行严格的论证,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经过论证选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最后的审查检验过程方可推广使用。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根据现有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发展理论,将指标尽量定量化;其次,参考发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值;再次,根据已有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来规定特定城市的指标值;最后,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延展。根据以上的几项原则建立起符合自身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做到从本城市的实际出发,立足实践,使生态城市按照指标获得良性发展。
但是,指标体系一经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辩证的认识指标体系的运用,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夸大其发挥的作用,世界是发展的,生态城市也是不断改进的,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结合生态城市发展的实际,做到与时俱进,不然生态城市的指标也会偏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较为常见的生态指标体系分类主要是在分析城市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和社会生态指标;再者就是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协调度、结构和功能来建立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这是两套不同的生态城市指标建设体系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都是将城市指标体系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中二级和三级指标涉及比较详细准确的定量数据,因此,定量指标的建立会有一定的缺陷,随着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善,二、三级指标会得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图1 生态城市评价一、儿级指标体系
从图一中我们了解到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其中一、二级的指标较为宽泛,将二级指标再次按照经济、社会、自然的顺序依次进行分解,其中在经济系统中的经济水平所包括的三级指标有:城市的人均GDP等;经济结构的三级指标有:三大产业所占城市产业的比重、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收入水平的三级指标有:恩格尔系数大小、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等;经济效益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污染排放量等。
在社会系统中,社会保障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失业率、合作医疗保障率、传染病发病率、犯罪事件发生率住房保障率等;科学教育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在校学生数等;资源配置的三级指标主要有: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燃气普及率、万人商业网点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等。
在生态系统中,环境质量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地下水质标准度、大气中TSP浓度、噪音的平均影响度、大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绿化情况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所占比重等;垃圾处理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等。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兼顾生态和效益的统一
当期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不断地推进,其中探索自然循环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是研究的共同点。每一个城市结合自身的区位以及资源等优势来发展生态产业,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我国的生态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比如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分析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如果太阳能产业耗能大于生态方面的收益,那么发展太阳能产业是得不偿失的。发展任何一种生态产业,建设任何一种形式的生态城市,必须平衡生态和效益的关系。
2.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循序渐进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时期、初级阶段。必须认识到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创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进行。所实现的生态城市必须是城市所用的能源必须是清洁的,像风能、太阳能等;城市中所排放的有害气体必须得到无害化处理;城市的公共交通也必须是清洁能源驱动的;城市的建筑也必须是由清洁材料来构造的。从根本来讲,生态城市建设也是环保的一个过程,环保是一个过程,不能跃进,不能空想,必须循序渐进,遵循时展的规律。
3.建设生态城市不能忽视文教、宣传、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在发展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城市会忽视文教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生态城市不仅仅是环境上的生态,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提升到居民文化精神上的生态化,所谓文化精神上的生态化就是提高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识,做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公民化,落实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中,公民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离不开宣传的作用。必须加强城市居民的养老、失业等保险率,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永昌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5):16 ~ 19
[2]王如松,欧阳志云.天城合一:山水城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 [J].鲍世行、顾孟潮主编:城市学与山水城市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陈勇,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20(6):27-32
[4]沈清基,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Franco Archibugi的生态城市和城市影响一书评价,城市规划汇刊2001,132(2),76-80
[5]黄肇义、杨东援 .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J] 城市规划,2001,25 (1):59~66
[6]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 1997(6):17-20
[7]马军卫.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6).
[8]赵运林,邹东升.城市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9]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10]Re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CA:North Atlantic Books,1987.13 -43
作者简介:
2012年,海绵城市这个概念首次被提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海绵城市(LID)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利用一些绿化植物的保水功能和蓄水池等收集雨水,实现放内涝及蓄水抗旱等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助力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相比于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海绵城市建设在劳动力成本上又有了一大突破,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等相结合,“净增成本”减少。倘若海绵城市概念能够得以广泛实施,必然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生态革命。
一、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新旧观念的对抗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传统城市建设大都采用“以求应供”的模式,导致大量资源的不合理堆滞浪费。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却如它的名字一般,有弹性地“以供应求”。从根本上与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区别开来,也就使得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从而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阻碍。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建设设施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地面下纵横交错的下水道正是最好的体现。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雨水直接变成了废水。事实上,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的逐步稀缺,雨水——资源回收率及其低的天然水资源,是具有超能的创造力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生态上带来的益处简直是国人的福音。所以,深入贯彻落实“海绵思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海绵思想,即有弹性的思想,以海绵城市为出发点,不拘泥与时代,不拘泥于生活。以此逐步构建生态和谐的社会。
2规模化系统的建立难题
此规模化系统大抵可以定义为建立在全国各地的完善的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等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系统和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但是就目前来说,大多中小型城市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及管理意识,加之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能力来试水,前期投入资金的缺乏,相关技术经验的不足,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都为海绵城市的持续推进构成了一种隐形障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政府出发,企业为辅。借鉴于以往的“先富带动后富”,依旧可以采用“公带私,大带小”的管理经营策略。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跟从,在发展中创新才是根本。
3各领域间的配合问题
生态建设的促进与利益的分工化及其合理化。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显得越发不可忽视,而海绵城市这种概念直观地体现了“循环”的意义。这是一场传统与新治的较量,各个领域。各个企业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海绵城市由于落实的反差性,在城乡规划具体实施中不占优势,使它成为了一种单一的概念。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技术捐赠、开设海绵城市专题讨研会、项目外包、组织交流沟通等均可以尝试一番。
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1科技研发的滞后性
海绵城市建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现有的雨洪管理经验和技术利用率不高,从“零”开始研发,需要大量的实验积累与经验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技术问题分析杨振雷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陕西西安710075分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专业研发人才却很少,以致海绵城市的持续推进受阻。培养人才是关键,可以先从教育界入手,新增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之类的专业,加强对环境维护、给排水等专业的重视,注重实践。
2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规划定位的目标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等条件中筛选,开发出系统海绵体。既是要点,更是难点。因地制宜,分析各个城市的区域位置、气候特点、降雨规律、水文特点等,作出不同的规划定位目标,并在此过程中,遵循资源节约、经济适用、环境保护的原则,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例如,针对降水较多的南方城市,侧重点应该在雨水的储蓄与排放,而较之降水较少的北方城市,侧重点则是雨水的净化与利用。
3突袭式建设的挑战
作为一种新概念,我们可以亲切地把海绵城市叫做一个时代的衍生物,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与利益的分工化及其合理化一直是一项有意义的挑战。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旧模式的没落,反之,旧模式的正常运行,就是新模式最大的阻碍。政府及时制定出有关海绵城市的政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鼓励海绵城市的推进,出面筹集资金等都行之有效。
海绵城市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一抹清泉般骤然冲击到社会这股浪潮中,是时代的战利品,也是时代的附属品。在国土、排水、道路、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是,一旦成功覆盖实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衬映下,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必然会使绿色生态家园在这个时代火树银花般精彩绽放。
作者:杨振雷 单位: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依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居住环境。从广义上说,生态城市的涵义要更深一些,即在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化观,不只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建立一种社会与经济与人类都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1.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要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相比起来,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性。生态城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众所周知,和谐这个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同生活存在的方面,人类回归自然同时自然融入城市之中等方面,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和谐则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和谐。
第二,可持续性。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空间问题,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完美的协调,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兼顾到下一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高效性。传统的城市在资源利用上效率较低,导致很大浪费,而生态城市却能提高自然界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能完全高效率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
第四,区域性。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但各个城市之间却也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因此,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五,整体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宽泛,优美的环境以及繁荣的城市建设是一个目标,但新时代的生态理念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注重提高人类的质量,力求在整体水平上进行提升。
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九五”期间,我国的环境发展有大幅提升,环保方面有很大改善,但依旧有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生态恶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等等,都是侵蚀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的恶劣,将会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生态环境建设。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生态省市海南省,随后,吉林和黑龙江又分别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之后,我国的许多城市比如上海、、宜春、长沙、深圳、扬州等城市都将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发展目标。近几年,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02年8月19日至23日,我国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成功在深圳举行,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城市的生态化以及人文环境的建设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政策法规等的建设。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无论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还是人口的素质以及意识观念,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环境差、人口多、底子薄,为此,我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是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和基础。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进行一定形式的宣传教育是必须,此外,还应让市民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好处与便利,从实际行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规范环境行为。
2.2 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如果没有指导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时,要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理解通透。另外,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多样,具体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在各个方面都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形成阶段性的目标。基于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保护是进行城市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环保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环保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建设力度,对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维护激励。比如,国家要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等等,都是政府主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二是在市场中引进环保的价值观念,比如通过税收、环境产权等手段来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遏止环境滥用情况的出现等等。三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参与是建立完善环保机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投资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等方面,都要将公众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修订法律,在法律层面上让公民明白自身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修改决策程序,让公众能参与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决策过程中等等,都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工业建设等因素而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需要维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又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生态型城市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一、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生态型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元素,使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环保的要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和运作与生态环境实现平衡发展,在保证了现代城市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又保证了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生态型城市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一方面,生态型城市在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不管是建设还是日常运行,都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型城市既满足了城市对现代化的要求,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生态型城市下的人居环境奖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健康和便捷,生活水平将得到提升。总而言之,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池州市一直以来都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拥有九华山、杏花村等国家著名景点,又滨临长江,生态环境的优势相当明显。近年来,池州市发展迅速,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池州市也开始重视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从池州市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建设生态型城市非常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前文提到池州市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异常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池州市正处在发展和建设的黄金时期,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跻身安徽省经济排名前列的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仅仅依靠当前的发展模式还不足以维持一个最佳的状态,急需长远性的战略方针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池州市城市建设的根本趋势。
笔者相信,对于池州市这样一个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来说,只要在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建成生态型城市的愿望便不再遥远。一是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的服务主体是人,因此要以保障居民生活的软硬件条件为基本依托。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池州市当地特点,合理地将生态因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寻求一个最适合的规划方案。三是长期性原则,建设生态型城市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规划设计方案要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三、有关完善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若干建议
3.1、注重与城市规划内容的结合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说,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生态城市规划这一概念,绝不是将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让二者有机结合。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主要是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为规划目标。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在这一前提下,从各方面融入生态环保的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使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城市规划中必然会遇到土地的使用问题,城市规划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块土地,以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而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还要考虑到土地的生态容量,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限定,以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除此之外,还需考虑绿色植物的覆盖、水源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等。如何来确定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就涉及生态城市规划在内容方面标准的问题。
3.2、完善规划指标体系
实际上,之所以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规范化、系统化,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一个可靠且有效的指导。前文提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讲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宏观上讲,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不仅加入了生态环保的元素,而且各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拥有一套专门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符合当地特点的指标体系。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适合本地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池州市曾在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该文件提出在城市规划中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隔离带等方面向生态城市过渡的理念。但是,该文件只是提出了这一理念,并未对具体的规划指标进行系统编制。所以,笔者建议各城市要加快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并且在制定时要注意贯彻因地制宜地原则,这样制定出的指标才更具指导和参考意义。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放缓而求稳,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更加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居住环境的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吴斐琼.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 城市规划,2008,04:60-70.
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人类出生到死亡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发生处理好关系,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中的环境中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就在这个环境的初步发展与完善。
2.发展现状
(1)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国家,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做得还很欠缺。在工业发展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性。但目前,国内也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而生态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上海、天津、杭州、张家港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浙江、江苏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国际合作和交流。
(2)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教养”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乏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另一位著名学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网》一书的结论部分,重申了奥尔提出的这个生态教养概念,强调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基本的生态教养,从而保障人类后代长期生存的重大意义。因此,很多研究学者将“生态教养”的概念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
二、杭州西湖生态文化发展
1.杭州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是一个浅水湖,其森林覆盖率为71.9‰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文物遗存数量众多,在西湖风景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杭州市区文物总量的近一半,此外还有还有多处文物保护点和博物馆、纪念馆。景区内有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了一千多年来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杭州西湖发展过程
西湖山水风景是一个自然生成过程和后继的文化生成过程。在自然进程中,西湖经历了一个在江海作用下由海湾变成湖泊的漫长过程,是一个非人力的大自然造化。当杭州有了人类活动,尤其是出于生存需要利用并加以建设治理,西湖山水就在自然变化基础上,进入了人文生成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纯朴阶段、园林艺术化阶段、城市景观化阶段。
(1)自然纯朴阶段
西湖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从人力筑堤卫湖捍江海之潮开始起,西湖初始风景形成并开始了它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在中唐自居易筑湖堤之前,湖东一线即原江潮出没之处已有一道“白沙堤”。在这一阶段西湖风景初成并始有名声,并兴修水利、垦植农业、发展城市,一派本原的自然风景状态,并且一直保留着这种自然之美。自古以来,西湖山水这种秀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打动着人们,也是古代诗词绘画吟唱描摹的主要对象。
(2)园林艺术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西湖山水仍然保持着自然、纯朴、野逸的秀丽气质,但在城市生活及精神需求日益扩大的强烈作用下开始了各种园林的建造,西湖本身也从局部开始直到总体走向风景园林化的再创造。这一阶段应始于唐末五代吴越,盛大于两宋,尤其以吴越钱氏建雷峰塔、保塔所创造的宗教景观意境和北宋苏轼浚湖筑苏堤置三塔于三潭的艺术处理为标志性事件。它表明,西湖风景进入了艺术的构思与再创造阶段,注入鲜明人文内涵的诗情画意和大地的艺术处理。到了南宋,大规模的园林建设和“西湖十景”题名,把西湖山水风景的艺术化推向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同时,西湖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世界上最早也是典型的“gard饥city”。今日之西湖,打破了传统园林景观各自独立封闭的做法,从湖滨一公园起,把其他五大景区整合起来串珠成链,并与雷峰塔、净慈寺等沿湖景点连成一体,形成西湖南线通透的优美景观长廊,强化了西湖作为风景大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创造了西湖园林“大气、雅致、开放”的时代新风格。
(3)城市景观化阶段
西湖山水的城市景观化,是在西湖与城市建设发展互动历史过程中,逐渐从城外的邑郊风景空间,成为城区有机构成和内在的景观空间、功能空间,西湖山水风景由此获得了更为鲜明的城市景观性。这一发展变化最明显的事实,就是西湖从古代城外的“邑郊风景区”逐渐成为当今的“城市大花园”,湖与城已经融为一体,西湖也成为真正的“城市湖泊”。杭州称为“山水园林城市”,就和西湖山水具有鲜明的城市景观性密切相关。因此西湖山水风景的城市景观化,是继西湖园林艺术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人了新的强化阶段。
西湖山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西湖景观性质发展、形成和确定的一个历史过程。显然,西湖山水从自然景观走向并升华为不失自然之美的艺术的园林景观;同时这种艺术人文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而典型的文化景观,自然的艺术化也同时是山水的人文化;西湖山水孕育了城市,走向了湖山与城市人地相协、互为依存的共同体,最终投入城市张开的巨大怀抱里,造就了西湖山水另一重要性质,即城市景观性,成为杭州城市景观杰出部分和内在功能空间。
三、从“生态文化”看城市生态发展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是如此。
1.生态文化是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是众多具有社会和文化异质性的人群的永久居住地。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人文和技术充分融合,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传统观念更新为和谐共处观念,这是传统城市概念同现代生态城市概念最本质、最根本性的区别所在。
2.生态文化构成了生态城市的灵魂
城市的精神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精神动力。生态文化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其核心基础是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生态意识,这与以人为本,追求城市、人、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是一致的。因此,生态文化构筑了生态城市的精神内核,它为生态城市注入了思想灵魂,使生态城市有了生命,使生态城市体现出独有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形象。
3.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了社会向心力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动力,起着先导作用。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良好的生态文化将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
4.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
当前,世界城市的竞争已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趋势。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塑造独特的城市生态文化形象,是当今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我国北方城市大连。悉尼州政府对城市建设全面规划,实施了持续30年的绿化工程,并借助奥运会强有力的推动,从而使悉尼的城市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中国北方城市大连在确立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之后,不仅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更注重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并将环保理念的普及作为其“十大文明工程”之一。
5.生态城市目标下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的塑造
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道德的塑造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广大城市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共发展的意识,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准则,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1.生态园林的基本概述
1.1概念
生态园林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其中关于生态园林的说法多种多样,涵盖着不同的界定方式,但是总体来说,生态@林就是将生态理念作为落脚点,结合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主张保持并发扬传统的园林,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人工修整或规划自然,从而建立起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绿色空间。
1.2特点
生态园林属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其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出众多特点,如综合性特点、公共性及协调性特点、生物多样.陛和无界性等。
2.生态园林的基本内涵与设计原则
2.1基本内涵
生态园林的基本内涵是稳定可持续,这将关系到生态园林系统的健康状况,结合生态园林概念的界定角度,可以正确理解生态园林的基本内涵。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需要实现植物的科学部署,从而建立起和谐、空间与时间兼备、营养结构丰富的人工植物群落,最终的目的是为人们创设一个适宜生存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应该体现出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有效地转化太阳能和化学能,并强化转化的力度,通过气候的作用,适当吸收环境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有效地净化空气和水体,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应该注重植物的美观,特别是在绿化环境的同时升华艺术性,由此提高欣赏和游览的价值,并充分发挥出相应的社会效益,给人们创设1个高层次、高效率、文化娱乐兼备的绿色空间。
2.2设计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化特点,保证实现生态原理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该遵循多个方面的原则:保证宏观系统全面生态系统平衡、践行微观绿地强化绿量设计、反映出生态位、呈现出生物种类的多样化特点、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
3.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
3.1生态方面
生态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生态功能,主要是通过园林中的植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来加以体现,从而达到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生态功能会受到园林绿量的影响,绿量的多少则主要是由生态园林中总叶面积来进行制约。经过上述分析,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应尽可能多地建造植物群落,确保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3.2社会方面
生态园林在实际建造的过程中会体现出社会功能,主要是在推行的有益社会活动中,可以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再就是结合相关的生态园林知识,把园林建造为一场公开课,从而发挥出园林的教育功能,让人们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并且提升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生态园林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模拟,这不仅是一种场所,更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种人工植物群落。
3.3经济功能
生态园林的建设离不开对植被的养护管理,因此,在传统的植被养护管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被大大地消耗,甚至还会污染环境。生态园林的设计依靠稳定的植物群落,通过自我良好的维护与调节,能够将枯萎的树叶转化为营养物质,从而有效地简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步骤。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因此,适宜将其转化为第三产业的开发资源。
4.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4.1改善生态环境,满足自然需求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是维护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生态园林重视城市绿化的基础作用。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可以有效改善人们居住的空间,并起到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从而塑造优良的城市形象。
4.2体现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味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7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在居住生活方面更加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在实际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进行系统的规划,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功能性要求。
1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相关概念分析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就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建设,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等方面的完善,有效地防治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生态园林建设技术的合理运用,促进实现人、城市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生态园林城市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区域生态系统与城市建设发展在发展形态与发展体系上相协调,城市功能、布局结构等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生态平衡功能;第二,城市建设过程中,绿地建设布局分布合理,城市内部的导风、水系、大气等环境良好,生物物种相对较为丰富,对于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相对较好;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善,城市内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应用普及,在各类建设过程中普遍采用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以及各种低能环保耗材技术。
2当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一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影响了生态园林城市功能的发挥,具体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生态规划不合理。当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但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城市生态规划不科学,有的没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缺少目标方向和长远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具体推进实施;第二,城市生态布局不够科学。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绿地面积小、城市绿地率不高的问题,公共性绿地面积相对不足、分布不均匀,城市道路绿化效果水平不高,城市绿化难以满足形成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实际需要,现有的城市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等等。这也是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管理投入力度不足。很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还没有积极地转变理念,也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这类问题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要求必须进一步转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尤其是应该妥善处理好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
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推进实施对策
31科学规划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首要关键工作应该是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M行科学的规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要求。首先,应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对生态园林建设的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具体规划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置,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是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绿线,强化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开展城市废弃地、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积极地推进城乡一体的绿地生态系统构建,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其次,应该注重对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体系进行合理布局,按照城市建设实际需要以及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等,进一步改进完善城市内部的林荫系统、绿道系统、滨水景观、公共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水平,尽可能地打造成类型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32明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首要工作在于应该积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明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点,明确城市建设规划的努力方向,特别是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处理、绿色出行、黑臭水体治理、水体水质达标率、自然降水回渗率、热岛指数、林荫停车场建设等有关要求,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总的来说,就是要提升城市生态功能,通过开展生态修复,依托城市山体修复、水体综合整治和修复、湿地修复、采矿及塌陷修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全面的复原。进一步拓展城市内部的绿色公共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建设水、路、绿三网并行的绿化新模式,打造宜居品质的城市。不断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网络,统筹城乡协同发展,促进城市内部的水系、园林绿地同邻近区域山林、河湖、湿地等有机融合,构建整体生态网络体系。
33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具体实施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科学布局城市建筑组团和绿地,强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控制,在城市建设中形成良好的气流循环。积极推广各类绿色清洁能源,加强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的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开展建筑施工、交通、工业和社会噪声整治,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控制噪声污染。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确保城市建成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实施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等,进一步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注重强化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确保自然地貌、山体、植被、水系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34进一步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管理体系
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是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关键措施。首先,应该注重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关制度规定,关键是严格实施城市绿线、蓝线等相关管理制度,划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绿线、蓝线,强化对占绿毁绿等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其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尤其是应该增加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把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及养护等有关费用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的生态园林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应该加强保障。最后,应该注重进一步提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科研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引进,建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数字化信息库、信息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态监管,促进提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4结论
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关键应该以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作为重点,以加强植物景观设计作为重要手段,以改善城市居住区环境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优化改进城市园林规划水平,进而促进城市建设水平的持续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磐岩生态园林城市:用顶层设计来保障城市各要素的协调发展[J].城乡建设,2016(3)
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干旱时放水,自主调节城市干湿度。较为官方正式的海绵城市概念是指全新的城市雨涝管理概念,是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涝灾害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1海绵城市的优势
(1)渗、排:通过透水铺装、下洼式绿地、渗渠等渗透措施可以使部分雨水渗入城市地下,补充城市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有效缓解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提高城市的地下水位。(2)蓄、滞:在城市缺水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雨水罐、蓄水池蓄积部分清洁雨水。同时,通过建造调蓄池和雨水花园还可以滞留部分雨水,减少峰值流量,缓解排水管道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问题和控制溢流污染。(3)净、用:贮存下来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浇洒道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缺水问题。通过合理的净化措施净化贮存的雨水后,还可以将雨水用于冲厕、洗车等,从而减少自来水的用量,进一步缓解了城市缺水问题。
2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2.1以实际出发为原则
对于每一个城市建设来讲,都有着属于自己地域和环境的特点,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需要依靠于城市建设的先天环境问题,在相关的规定中也明确了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城市的经济状况、当地的水环境、雨水资源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2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原则
生态优先是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也就意味着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时刻以当地的生态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安全为重不仅仅意味着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得到一定的安全保障,在构建海绵城市的基础上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
2.3规范化建设原则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目标与方案,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来讲,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的方案不仅要着眼于生态与建设的平衡,还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和水利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各项功能或设施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将来会面临的问题都要考虑其中,例如建造的费用、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保持平衡、维护问题等等。
3海绵城市规划方法
3.1水系湿地规划
水系湿地作为城市的净化器对城市环境保护、气候调节、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1)划定限建区和禁建区,通过法制等强制手段划分蓝线和绿线,让这些天然海绵体保持良好的调洪能力以及海绵吞吐能力。(2)修复自然生态,通过淤泥疏浚、生态砌岸、水植物培育等来修复绿色生态系统。但要注意重建设的同时更要重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与人工水系湿地的蓄水、补水、净水作用,建设海绵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旱涝灾害,造福城市居民。(3)生态走廊的构建,有利于海绵城市发展的生态走廊,例如河流、水渠和植物等,并通过生态走廊来加强多个生态板块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生态海绵体;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环境形成必须的网络和通道,方便搜集和利用雨水。
3.2城市道路
现如今城市道路越建越宽广、越建越气派、越建越坚实,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道路并不渗水,甚至严重阻碍雨水的排泄,造成城市内涝。因此城市道路在建设中应该注意完善下水道系统,牢固井盖安全,充分利用透水透气材料建设城市交通道路,减少旱涝灾害,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近年来,深圳市开始大力提倡完善城市下水管道系统,建立完善的小水管道体系,减少城市内涝,充分利用雨水,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等问题。
3.3地块内部
Abstract: Rapid urban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urban surroundings, the need to minimize these impacts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low-carbon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the preparation of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construction, or the introduction of low-carbon concept has become the trend.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New Distri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ctual briefly first low carbon city,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 New Area significant proposed low-carbon cities New Area planning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urban form, land u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ergy use, transport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new district plan for low-carbon city, theoretical studies based on low-carbon cities New Area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 carbon planning of new urban areas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cities New construction mode.Keywords: low-carbon city urban planning of new urban areas plann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最具挑战的环境问题,也是当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问题。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最重要的第一步,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城市新区将是未来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在城市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新区规划中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确定低碳规划定位、内涵,并予以实施对新区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概念
(一)低碳城市概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低碳城市规划概念
低碳城市规划是从不同城市形态、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建筑群体构成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低碳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建立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以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宏观层面的低碳规划,其重点是解决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低碳发展模式;二是中观层面的低碳规划,重点研究“承上启下”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内容;三是微观层面的低碳规划,重点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具体的低碳规划问题。
(三)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
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二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但需要理清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首先,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而低碳城市则侧重强调减少碳排放,提高碳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低碳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概念之一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加坡经验 城市建设 南昌市
Key words:Singapore experience, urban construction, Nanchang
作者简介:许玮(1982-)男,江西临川人,助教,南昌大学在读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王义林(1963-)男,江西瑞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11-01
南昌市城市规划修编工作一直在进行着,但规划的理念和方法都比较滞后,大区域的视野和发展思路欠缺,无法灵活应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也无法指导和控制城市的建设,近几年来城市建设存在政府决策者意志与开发商们利益驱使的因素,城市建设表现出些许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因此,反思南昌市已走过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之路,整理思路,调整步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本文就目前南昌市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新加坡经验
新加坡经验是笔者对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的一个统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编制概念规划时,就充分吸取了当时刚刚萌芽的生态经济理论进行概念规划,确立了狭小国土的合理容量与终极布局模式,使新加坡生态建设超越了单纯美化的范畴而具有关注人本身的目的论价值。
2、科学而严格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加坡立国初期,就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新加坡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也贯穿了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新加坡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城市概念规划,还是城市总体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都不得随意修改。在规划的调整上,新加坡采用稳定概念规划,适时调整总体规划的策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规定,新加坡概念性规划期限为45年,每10年调整一次,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每5年调整一次。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应鼓励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在制定“开发指导计划”时,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对合理的意见予以采纳吸收。此外,政府对有关规划文本也是及时公开的。
3、优秀的建筑群体设计。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因对人的心理感知具有深度而给人以整体和谐美感。新加坡较为完美地演绎了城市意象理论,在城市设计方面特别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纵观整个城市,没有太多的宏大豪华建筑,但莱佛士大厦(贝聿明设计)、金融大厦(丹下健三设计)等少数标志性建筑起到重音和强烈符作用,仿佛独唱演员领衔合唱团,使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线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
4、以人为本为理论的城市管理体系,新加坡市容整洁、交通畅通,整座城市日常运行十分规范有序。在新加坡的街道上看不到乱停放和摆摊设点的,几乎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城市非常整洁。在大街上过马路,绿灯不亮,是没有人走的。开汽车即使是夜深人静,红灯亮了,也绝对没有闯红灯的现象。新加坡城市管理成效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科学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些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保障,倡导在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同时,主要用制度、法规管人。长期行之有效的管理,使新加坡人养成了很强的法治意识。在城市管理体制构建上,突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机制和考评监督机制的建设。
二、对南昌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1.做足具有个性化的“山水”文章。南昌水好,有内外八湖之多。我们应切实做好这些天然湖泊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把南昌“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特色风貌打造得更为精彩。昌北地区山体生态环境良好,是一块紧邻都市的生态宝地,是未来南昌最为珍贵、最富吸引力的后花园。昌北要发展、要建设,应当正确处理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保护的关系,做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要全面提升绿色山水的整体优势,以一流的自然风光、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旅游度假风景区呈现在世人面前。
2.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统一开发。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应该要制造一个比较浓厚的城市氛围。应该是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城市的发展倾向,要在充分挖掘城市的地理和历史的潜在优势的同时,着力体现城市的地域性和个性特征。应聘请各国规划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南昌市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
3.注重城市的人性化设计和建筑群体设计。城市应该是个有机的整体,应该把她塑造成一个非常完善的生活区。同时,城市也是一个商品,要把这个商品做得好,就必须引进外来人口。因此,在南昌市建筑群体的设计中,应该是一种全盘的整体设计,在这个整体的背景下应当避免一些城市不注重建筑物背面效果的做法,高度重视行人与城市的紧凑感,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后向空间,统一协调建筑物前后的景观效果,并沿路、沿房规划设计休闲活动中心,让人在步行中所看到的城市景象更加丰富。
4.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建设和谐新南昌。城市规划做得好不好,主要靠政府和人民的默契配合。一座城市前期的规划,城市设计的工作应该以政府为主,后期的建筑设计和城市的装饰,则应该以企业和人民为主。应提高规划编制实施的公众参与度、专家参与度借以缓解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如市民暴力抗法,“钉子户”之类危害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基金项目:河北行政学院基金项目“河北省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发展的同时,环境却逐渐遭到破坏,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更是给人们未来的生活敲响了警钟。于是,“生态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与地区、城市更是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且取得明显成效。河北生态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
一、加强公众参与有助于保证生态城市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1、公众参与的内涵。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参与与其权益相关的活动,以此监督政府依法、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保障所制定的公共决策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
2、加强公众参与对于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何谓城市?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定义,但其基本特征在于城市是一个大型的居民聚居区。那么,城市的主体是谁?当然就是居住于其中的城市居民,他们要呼吸城市的空气、饮用城市的水、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工作、生活。正因为此,他们希望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希望生活在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绿草如茵,景观如画的良好生态环境中,希望城市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安定。更重要地,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有这样良好的城市环境。基于此,作为城市的主体,社会公众不仅支持生态城市建设,而且关心城市建设,因为这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使社会公众充分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是理所应当的。
首先,让公众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可以体现民利和社会公平,使社会公众充分反映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诉求,有助于促使有关部门的公共决策能够满足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通达社情民意;其次,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加强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使社会公众容易理解并接受政府的决策,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更可以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的效率,保证建设效果。
二、河北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还有待加强、改善和提高
虽然“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仅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但自河北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总体思路后,省内各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思路,并积极开展了实践活动,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不过,作为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河北生态城市建设还只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很多方面还需要加以深入研究、不断改进。例如,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加大科技和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等。其中,就公众参与而言,还存在以下一些有待加强、改善、提高之处:
1、公众参与意识有待增强。城市是谁的?城市建设与谁的利益相关?作为普通社会公众所反映的意见、建议会被采纳吗?让别人去说吧!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一些公众的心理,那就是没有把自己真正当作城市建设的主体,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要么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要么就持观望态度,虽然也很关心,却不会真正参与进去。总之,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还比较缺乏。
2、公众参与主体范围有待扩大。从公众参与者范围看,城市本土居民由于受年龄、职业、自身环境和利益等条件的限制,除了一部分政府官员、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外,积极参与其中的公众还不是很多。而那些伴随城市化发展大量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口,又由于对当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不熟悉加上心理因素等原因而无从参与或参与较少。
3、公众参与效率有待提高。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能否参与很重要。因为,社会公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对于涉及他们自身利益的未来城市发展问题,理所应当有深入了解并参加意见。但是,有些规划的公示内容过于简单,例如只有几张主要图纸和非常简略的文字介绍,技术指标没有详细解释,在公众教育比较匮乏情况下,普通的社会公众无法看懂,自然也就无法深入了解规划的实际意图了。
4、公众参与方式有待转变。目前,就生态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方式而言,至少有两种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一是“事后参与”,一些地方出现了当自己的房子被写上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后才知道自己所处社区原来要规划建设问题;一些社区居民在住所临近道路即将修建完成时才发现自己无法便利地出行。二是“被动参与”,“为什么要拆我的房子,这不合理?”“道路修好后反而无法便利出行,大人上班、孩子上学都要绕很远的圈子,天长日久可怎么行呢?”在与施工方交涉得不到合理解决后,只能“团结起来力量大”,依靠群众力量集体解决了,于是会爆发一些。
5、公众参与渠道有待拓展。生态城市建设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一些公众虽然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有时却苦于没有便利、顺畅的渠道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当前,人们较多使用的是通过媒体渠道反映问题。但是,这样毕竟比较单一,而且容易误导人们认为,公众参与没有有效的渠道,只有通过媒体曝光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现有的公众参与渠道也建立了一些,但基于各种原因,有些渠道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
6、公众信息获取有待改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信息获取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基础。“信息不对称”现象又是影响公众参与效果的重要因素。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阶段,还存在公众无法及时得到规划信息,或者只能得到部分信息,其中存在一些关键性信息缺失的现象,这必然会导致公众参与的不完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公开也存在及时性、完全性等问题,在信息获取的广度、深度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三、加强河北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的建议
1、强化公众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人民城市人民建”,这句话不应该只是口号。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首先是继续唤醒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公众的城市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城市主体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可以继续开展多种形式和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在全社会继续大力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大力加强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
2、转变工作理念,积极扩大公众参与者范围。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大趋势下,未来会有更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住在城市、热爱城市、建设城市要真正落到实处。现代化城市就要有开放、融合、和谐的特征。生态城市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和谐。作为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府部门,应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以多种方式引导、鼓励、吸纳更多的公众,特别是外来人口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通过更多公众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实现公众的大力配合,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效果。
3、加强公众教育,努力提高公众参与效率。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的是“公众想参与”的问题。接下来涉及到的就是“公众会参与”的问题,即公众参与效率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公众教育逐步有效解决。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继续大力开展公众教育,例如:规划展览、公众会议、专项讲座、专题讨论会、公众咨询会、听证会、电视专题节目、互动性强的网站等,使社会公众可以清楚地了解有关城市规划、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熟知基本概念的涵义和常见问题的解释。
4、以政府为主导,积极转变公众参与方式。“事后参与”、“被动参与”都是公众参与的初级状态,它意味着公众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参与量还很少,有时公众参与还欠缺决策性质而浮于表面与形式,这样往往会带来事后群众采取各种形式的被动参与。从公共管理角度看,要积极转变类似的公众参与方式,由“事后参与”变为“事前参与”、“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相结合,实现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有效监督、控制与评价。最终使其结果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确保公众参与的效果。
5、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效果。渠道就是“通路”,确保公众参与效果需要进一步畅通参与的渠道与途径。为此,各地市应对现有的公众参与渠道进行细致梳理,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就建立健全制度,该加大投资力度就加大,该加强工作人员力量就加强。可以不断扩大参与渠道,采取媒体舆论监督渠道;网络监管、投诉渠道;领导接访渠道;专题听证会;公众代表“参政议政”会议;专线电话咨询;信函与意见箱等渠道,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以此确保公众参与渠道的畅通。
6、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公众参与信息的有效获得。公众参与信息的有效获得包括信息获得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等要求。为确保公众参与效果,就要保证公众可以及时得到准确、完整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信息。应该继续加大信息平台建设投资,采用专题展览、说明会、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搭建信息平台,不断扩大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有关部门信息公开的能力建设,强化信息公开的制度规定与监督,确保公众及时有效地获得生态城市建设的信息,保障公众的有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