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13: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服务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区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对外贸易高歌猛进,贸易总量逐年扩大,增长幅度连年提高。2011年,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大幅增长,进出口总值突破11亿美元大关,总量再上新台阶。虽然我市对外贸易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态势良好,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市的对外贸易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三个偏低”。一是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量、比重偏低。2011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亿美元,仅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32.9%,初级产品出口占的比重过大;二是进口比重偏低。2011年全市进口3.649亿美元,占对外贸易额的32.7%,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三是自有企业外贸总量、比重偏低。2011年全市自有企业进出口2亿美元,仅占全市进出口总量的18%左右,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出口的主体,左右着全市对外贸易,增加了我市经济的风险性。因此,加快培育在产业定位占居高端,集成性的、综合性的、拥有核心技术的自有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外贸出口早已摆脱了“换汇贸易”的依赖,而且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加工制造业竞争优势,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增幅持续攀升,对外贸易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产生了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普遍问题,国家从统筹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出发,实施了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贸易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外贸协调发展转变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就目前来看,影响外贸企业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既有国际的因素,也有国内的因素,并且这些不利因素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不足。去年7月份,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从而带动全球股市连锁暴跌,致使全球经济放缓。同时,受次级债务危机继续扩散影响,消费者的信心直接受到影响,将会引发外部需求的不足,这必然会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增长形成一定的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调整,减少了外贸企业出口收益。人民币升值步伐继续加快,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电子、纺织、机械等众多劳动密集型低利润行业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有关专家估算,伴随着我国人民币升值为标志的汇率政策的不断调整,外贸企业的商品出口收入将相应减少,2011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以美元结算的商品出口收入减少了5.6%,以日元结算的商品出口收入减少了2.3%,以欧元结算的商品出口收入减少了1.2%。据估算,2011年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市外贸企业减少收入1亿元左右。今后一个时期,人民币将持续升值,外贸出口收入还会相应减少。三是税收政策调整,减少了外贸出口净收益。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资源类和耗能类产品出口不仅取消了出口退税,而且开征了出口关税,对一般出口商品大幅度调低了出口退税率,因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出口企业的出口商品利润率平均下降了3.2%,这一因素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今后外贸出口企业经收益还会相应减少;“两税并轨”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外商投资企业税后利润。四是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原材料、动力价格上涨,增加了外贸出口成本。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我国境内原材料和动力价格持续上涨,而出口商品价格却不能同幅度上涨,导致外贸企业商品出口利润下降,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据预测,2012年外贸企业商品出口利润率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
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趋势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外贸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出口企业必须认清经济发展形势,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各企业不能寄希望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贸易出口保护的逆向调整,只能顺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通过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求得生存发展。从目前的形式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趋势是实现“五个转变”:
(一)实现一般加工贸易向深加工贸易转变。在我市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举足轻重,但发展层次相对较低,影响了外贸整体水平的提高。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外贸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出口商品的税收政策调整方面,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出口产品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出口企业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政策,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做文章,将初级加工产品延伸到深加工产品,争取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避免税收政策调整给出口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失。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逐步淘汰限制类产品的生产,转产到允许类、鼓励类产品,把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推进,提升出口产品档次,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二)实现由消耗资源型贸易向节约资源型贸易转变。无论是国家调整的税收政策因素,还是原材料、动力价格上涨因素,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是那些资源消耗型的加工贸易。从企业盈利角度看,实现由消耗资源型向节约资源型转变,既可以避免税收政策调整给出口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失,又能适当减轻原材料和动力价格上涨给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失。同时,实现由消耗资源型向节约资源型转变,符合科学和谐发展的要求,发展前景广阔。
(三)实现外包加工贸易向自主加工贸易转变。许多贸易出口企业由于实行外包加工型贸易,长期以来,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导致每年在实现贸易收入的过程中,需要支付大量的专利权使用费,降低了自身的净收益。因此,搞好自主技术研发,推进自主技术型贸易发展,可以适当提高出口企业自身的净收益,增强企业应对利益损失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现贴牌贸易向自主品牌贸易转变。据调查,目前,很多出口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开展贴牌加工型贸易,导致每年在实现贸易收入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商标使用费,同样降低了自身的净收益。因此,扩大自主品牌的国际宣传,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贸易,推动企业由贴牌加工向委托设计生产、自有品牌营销转型,也是提高出口企业自身的净收益、增强应对利益损失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途径。
(五)实现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与传统的一般商品贸易相比较,服务贸易具有涵盖范围广、服务提供方式多样、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由于属于国家政策提倡和扶植的贸易类别,实现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变,可以优化外贸结构,且不会受到原材料和动力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
三、加快转变我市外贸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外贸企业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
“外贸强省”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综合性概念。何为“外贸强省”,目前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但“外贸大省”与“外贸强省”有明显的区别。外贸大省指进出口贸易额居国家前列,进出口商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
对外贸大省的判定是基于重商主义理论的。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出口的越多,贸易顺差越大,获取的金银就越多,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越富裕。因此重商主义理论支持下的外贸大省的贸易主体多是一些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的一般供应商和主要供应商,生产方式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过于重视量的衡量,因而对出口贸易依赖性较大,不利于一省贸易结构的优化,其评价指标一般局限于GDP、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等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的经济经常是融合在全球中的,对外贸强省的判定需要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and Henderson,1999)是指为生产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企业关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 通过潜在市场使用者-发明与设计-再设计-生产-营销之间的联系与反馈构成全球生产的链接过程。全球生产的链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客体来完成的一般产品生产并出口到国外的流程。它存在于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从而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因而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就是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对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客体升级的过程。贸易主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并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升级。从贸易内容升级而言,它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加工贸易总量从量的粗放型增长向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二是加工贸易主体更多地融入高新技术产业网络;三是产品结构升级;四是通过贸易品质的改变促进其出口价格改善,即贸易方式升级。从贸易客体升级而言,对外贸易逐步实现贸易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多元化,更大范围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通过以上分析,外贸强省的指标体系可以从贸易规模、贸易主体、贸易市场、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环境六个方面来构建。
二、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困境
广东作为外贸大省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是广东离外贸强省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广东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主要还面临以下发展困境。
(一)广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近十年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从2002年的2210.92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9133.34亿美元(如表1所示)。虽然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首位,但是其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2年的35.6%,降至2011年的25.1%,即由原来最高占全国的比重1/3下降为1/4。其增长幅度总体上也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就2011年来说,其增长率为16.4%,就比全国增幅低6.1个百分点。显然,广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不断下降。
(二)外资企业是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主体
近年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快速增长。通过整理后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在广东省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比重(如表2所示)。在出口方面,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省总出口中占63.9%,而2008年之后则有所下滑,到了2011年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3247.6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至61.1%,但是所占比重仍超过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之和。而国有企业则由2007年的15.4%下降至2011年的10.7%;在进口方面,近年来外资企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66.5%降至2011年的59%,但所占比重依然较大。而国有企业则由2007年占总进口的18.9%下降到2011年的12.3%。总的来说,广东省的外贸发展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主体。
(三)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外贸强省必须拥有以服务贸易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导的贸易结构。目前,广东省服务贸易增速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其进出口总额排位居全国第三。2006至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88.6亿美元增加到608.2亿美元,年均增长34.0%。到了2011年广东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8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5.16%。其中进口445.18亿美元,同比增长48.32%;出口439.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10%。但是2011年服务贸易在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只有9.7%左右,这与贸易强省所要求的指标(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应超过50%)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品贸易额为3632.2亿美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例达到39.8%,同比增长8.6%。显然广东省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幅比较大,但是占外贸总出口比例还是较低。
还有,进出口份额较大的机电产品在2011年进出口58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低于全省进出口增幅3.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265.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口的59.4%,增长10.3%,略高于江苏、上海和山东,比全国进口增幅低2.4个百分点;出口3597.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的67.6%,同比增长14%,低于全省出口增幅3.4个百分点,比全国出口增幅低3.5个百分点,并且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这些情况都说明广东省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外贸结构,以提高外贸竞争力。
(四)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
改革开放以来外经贸成为广东经济的生命线,然而,在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一直偏高。2005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都逐年增长,分别从2005年的1018.21亿美元和2922.08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3208.8亿美元和5077.5亿美元(如表3所示)。虽然在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为19.5%,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13.8%,但一般贸易额与加工贸易额的比例为0.63:1,一般贸易比重仍然较低,并且其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显然,这与外贸强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情况截然不同,说明虽然广东省不断提高加工产品所含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但是仍以粗加工为主。
(五)贸易市场过于集中
据统计资料显示,一直以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市场大多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州。2011年广东省的外贸市场份额亚洲占65%左右,而北美和欧洲合占25%左右,但主要集中在6个国家或地区,他们分别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东盟、日本和韩国。2011年,广东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广东全年出口总额的67.8%,同比增长13.1%。同年,广东省前三位进口贸易伙伴是:东盟、日本和韩国,其进口额占广东省全年进口总额的37%,同比增长11.3%。
显然,广东省对外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尤其是出口市场前三位占到出口总额的60%以上,这无疑降低了贸易市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程度,增加了对个别贸易伙伴的依赖性,容易被他国(地区)牵制或受经济冲击的影响,不利于广东省外贸经济的发展。
(六)贸易环境急需改善
截至2011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现在,涉外经济摩擦加剧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也意味着广东这个中国外贸第一大省的对外贸易环境也进一步恶化。入世前,与广东省发生贸易摩擦的对手多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入世后,欧美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对广东省产品出口发起的调查呈现增加的趋势。2011年广东省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90起贸易摩擦案件,其中涉及机电、轻工、农产品、纺织品及电子行业,虾、家具、彩电、鞋等案件的个案金额都超过1亿元,涉案企业上百家。
在遭受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调查时,近年来开拓新兴市场卓有成效的国家和地区,也频繁对广东省发起贸易摩擦,如2011年7月墨西哥对阿莫西林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拉美地区对广东省的首例双反调查。阿根廷和巴西也对广东省出口的瓷砖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三、加快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改善贸易规模的能力
广东省应该改变长期贸易顺差的局面,制定相应的适度增加进口的政策,重新审视进口和出口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第一,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放弃单方面利用国外资源或国内资源的出口政策和进口政策,要把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互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互动的整体。不仅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转移国内长线生产能力,合作开发本省需要的资源,深度开发国际市场,而且还要鼓励大型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创造并拥有自主的工业产权。第二,发展与贸易互补性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广东所需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如自然资源、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以改善广东省资源供给的态势,使得我省在国际资源市场上逐步趋于有利的地位。
(二)推动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
广东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扭转外资企业主导广东出口贸易的不利形势,以推动国内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国有外贸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或集团化发展,完善资本运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使国有外贸企业成为扩大广东外贸出口的主力。同时,政府要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以鼓励、扶持、引导民营出口企业加速成长壮大,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三)积极实施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
广东的商品多半是出口到美国、欧盟、香港、东盟、日本和韩国,这样的贸易格局很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政策、金融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不利于抗击风险,一旦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或经济出现问题,就会使广东的外贸事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一方面,在继续重点、均衡开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市场的同时,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新兴市场,使广东省的出口市场在全球形成合理、有层次的多元化格局,以分散风险,增强应变能力,适应广东省产业快速发展和外贸不断扩张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不同的贸易出口市场制定不同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使得新型的出口市场更具吸引力,以有效地降低外贸风险。
(四)优化外贸结构
从广东省对外贸易结构看,由于出口产品技术性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造成质量不高,致使广东省对外贸易结构总体层次和效益较低。为此,一方面,应该优化货物贸易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广东省应该大力提倡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实行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最终实现“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贸易”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广东既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服务业市场竞争环境,又要通过财税等扶持政策鼓励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优先发展,并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在促进服务贸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按照低碳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这些服务贸易行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档次和结构,规避低碳技术贸易壁垒。
(五)完善对外贸易方式
在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为广东省外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失衡,加工贸易的比重明显过高,而且大部分是粗加工。所以,在贸易方式方面,一方面要合理协调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大力促进一般贸易的发展。为此,广东省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扩大省内采购原材料和使用国产料件的份额,带动和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同时在与外商合资合作过程中要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和自主技术,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改变广东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小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广东应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由加工基地向生产制造基地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
(六)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为此,政府首先应该改变过去较为单纯的“鼓励出口”政策,引导企业通过提高出口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扩大出口,而不是以增加出口数量为手段,更不能以牺牲价格和利润为代价,这不仅浪费资源、能源,还会加剧贸易摩擦。其次,实施规范的出口管理制度。广东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省内出口企业出现低价竞销、出口结构单一、不注重品牌塑造、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坏习惯,鼓励外贸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加大研发和设计投入,促进省内外贸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第三,应大力培育并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往往独木难支。因而要在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前提和基础上,选择出口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以便在多、双边的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加强沟通,扩大影响,抱团应对贸易摩擦。第四,加强培养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有重点地培养一批精通WTO协议相关内容的,具有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改变广东省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及争端中的被动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使广东真正成为一个外贸强省。
参考文献:
(一)国家层面上的研究
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上的经验研究都支持我国工业部门对外贸易能够拉动就业增长,出口和进口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效应。杨玉华利用中国1978年~2004年的工业部门数据,借鉴并使用附加了贸易变量的C-D生产函数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认为,1978年~2004年间,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同时,进口对就业的冲击也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1]而若从贸易总量上看,根据蒋荷新的研究,国际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递减趋势。出口拉动就业、进口冲击就业的效应不仅可以在工业部门总体上得到验证,在分部门的检验中也同样成立。[2]盛斌、牛蕊检验了1997年~2006年中国工业部门贸易流量对就业的影响,认为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而言,出口总是拉动就业,进口总是对就业造成冲击。[3]明娟等人通过系统GMM方法对2001年~2008年的制造业数据进行检验,结论是制造业出口每增加1%,将引起制造业吸纳就业增加0.1%。尽管如此,不同技术水平工业部门的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差别仍然值得重视。[4]叶霖莉使用广义矩估计法对2001年~2008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技术程度越高的工业部门,出口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大,而进口贸易对就业的冲击越小。[5]在总量的研究中有两个方向性的问题值得探讨:第一,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是否存在阶段性差异;第二,进口贸易对就业是否只存在冲击效应。对于第一个问题,研究者多是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阶段划分依据,并且在实证检验中得到一定证据,如蒋荷新、[2]温怀德和谭晶荣[6]的研究。对于第二个问题,王燕飞、蒲勇健认为,在考虑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情况下,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就业造成冲击,但对总体就业表现为拉动效应。[7]喻美辞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存在一定的R&D溢出效应,这种效应增加了整个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但是受到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投资回报周期的影响,进口对就业拉动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时滞。[8]
(二)区域或省级层面上的研究
研究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在空间上的差别,目的是能够有助于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贸易政策的制定。李永杰、张华初对1979年~2006年广东省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得出结论认为,广东省出口每增加1%,其城镇就业就将增加0.76%,而进口每增加1%,其城镇就业将减少0.77%。[9]尽管这一结论和其他学者关于全国或者其他地区的研究存在数量上的差别,但结论在定性上并没有显着不同,类似的结论可见于李永杰、刘欣[10]和黄菊英、蒙西燕[11]的研究。张亚斌、王颖把湖南省进口贸易对就业造成冲击的原因归结为该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12]温怀德、谭晶荣认为,东部地区出口对就业拉动作用在减小,而加入WTO后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对就业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因此主张出台鼓励相关外贸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6]
二、服务业部门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所显示出来的经验,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显着上升,服务业的产出值占GDP的比重以及服务业吸纳就业量占全部就业量的比重都将出现大幅度提高,同时服务贸易额的增速及其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也将凸显。这样,在中国逐步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进程中,研究服务贸易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我国目前有关服务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周申、廖伟兵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为界,对中国1997年~2000年和2001年~2004年两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检验,认为服务贸易总体上对就业有拉动效应,服务进口偏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对就业产生了冲击效应。[13]赵成柏对1982年~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认为服务贸易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服务出口每增加1%,就业量将增加0.338%;但与工业对外贸易不同,服务的进口也对就业有拉动效应,但比工业进口的就业拉动效应要弱得多,其原因被推定为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部门。[14]范爱军、李菲菲对1982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认为服务贸易进口每增加1%,就业量将增加0.069%,这高于服务出口的拉动效应(0.039%)。[15]这些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可能是数据选择及统计口径的不同。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需要一段时间的政策调整,相关的效应显现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因而分析短期数据未必能够甄别经济运动的真实逻辑。就中国“入世”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具体承诺来看,现代服务业部门是开放的主要领域,而在中国现有的劳动就业结构下,有限度地开放这些领域对总体就业所造成的冲击应该是比较小的,而进口高端服务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完全有可能拉动就业以更大的幅度增长。
三、国际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考察:其一,工业或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对外贸易量的变化(即工业或服务业内部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其二,三次产业综合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周申、杨春梅对1992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资本密集品出口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显着低于劳动密集品出口对就业的拉动,这样在资本密集品出口所占比重增加的情况下,出口贸易的整体就业拉动能力会下降;综合来看,在考察期内,纯贸易结构引起的就业下降超过3000万人。因此,研究者主张注重发展劳动投入系数较大的行业。[16]范爱军、刘伟华检验了出口贸易对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作用,认为从长期看,出口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有冲击效应,从而出口贸易实际上推动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流出,但流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这样第二产业实际上形成了对第一产业就业的负扰动。[17]王燕飞、蒲勇健认为,1980年~2006年间,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着,但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更进一步,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转移。[7]阚大学对1985年~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对就业产生冲击效应,第二产业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在减弱,第三产业的平均贸易就业弹性高于第一产业,所以第三产业国际贸易对拉动就业仍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主张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贸易。[18]国内关于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研究,在理论上其实并未超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所包含的范畴。在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变动势必影响到贸易结构的变动,这样内涵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变动必然与贸易结构变动相关联。从国内现有文献来看,研究结果基本上支持了以下观点,即贸易结构的优化实际上推动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因而综合性的政策主张是积极发展低技术、劳动投入系数较高的产业贸易,从而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受劳动者收入、地域、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部分研究中利用贸易结构偏离度指标来分析就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是必须谨慎对待的。
四、贸易模式对就业的影响
加工贸易因其规模巨大、涉及就业人数众多而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民族工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工贸易因其“两头在外”、利润摊薄而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但不可回避的是,加工贸易对积累贸易盈余和解决低技术劳动就业有着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其就业吸纳效应对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具现实意义。在国内已有的文献中,研究贸易模式对就业影响的文章较少,并且几乎都是以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王怀民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的提高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在外部需求因西方经济危机等影响而减少的背景下,加工贸易的发展愈加艰难,所以主张适时地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及其配套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进一步降低其成本。[19]乔晶、刘星对2000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利用外部需求扩大市场带动就业,并且拉动了关联产业的就业,但随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与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加工贸易进口主要是指企业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机械设备,这会引致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从而对就业造成冲击,随着我国技术消化能力的增强,这种负面影响在弱化。[20]童永霞对中国东、中、西部15个省市近年的加工贸易与就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的加工贸易就业效应最突出,贸易就业弹性为0.985,高于中部(0.92)和东部(0.96),其原因被推定为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更加偏向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就业拉动效应显着。[21]
五、贸易开放度对就业的影响
1、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起源
1.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1)什么是国际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
2)国际贸易是怎样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的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3)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1.2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原来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一体化。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电子商务的出现促进了经济一体化,各国外贸企业加快了利用电子商务的步伐,我国外贸企业也不例外。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逐步普及的产物,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实现,使因特网作为一种多向互动,多种媒体结合,受时空限制小的现代传播渠道,为人类的各种交易活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途径。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空间,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贸易平台,在这个全球经济的平台上,其商务往来、贸易交易是频繁的,可以说电子商务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
2、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
2.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与传递已突破时间与地域界限。网络化、全球化、 以及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浪潮。这次浪潮到来之迅 猛、影响之深远、受益面之广泛,超过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论世界经济格局如何变化,产 业如何调整,从现在起,一个巨大变革就是:新的巨大生产力将来自网络革命,新的巨大潜 在市场将来自互联网,新的巨大经济增长点将是电子商务。 2.2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无纸化交易、成本低、快速、便捷等优势,它将 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贸易方式。尽管它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但它一进入国际贸 易领域,就对传统的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传统企业来说,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也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深远而积极的作用,已远远超越了信息技术革命本身。 2.3国际贸易的开展过程中,进口商、买家和出口商、供应商有各自独立的商业目的。中小企业只有把双方的目的有机地连接起来,贸易才能展开。同样,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优化国际贸易进程也必须将进口商、买家和出口商、供应商各自独立的商业目的通过互联网,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软件,服务和相配套的流程将其相互连接,这样才能使双方达到各自的目的。一般来说,进口商、买家希望能通过互联网:1)对于所采购的产品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2)比较、评估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特点及公司的能力;3)获取供应商的最新、最及时的信息。
3、国际贸易业务与电子商务的紧密关系
3.1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产品将从非本国以外的地方采购而来。由此为进口商和出口商带来的从事国际贸易的商机也将越来越吸引人。而推动这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互联网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的运用,因为通过这一最新的运作方式,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精力。
3.2在传统国际贸易中,交易方对产品的订购、销售、配送、支付以及各类谈判等商务活动往往分别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而在网络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商务场所和运营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整个贸易活动包括交谈、讨论、信息的索取、洽谈、定购、商品交换、结算、商品退换等都是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的,这大大地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同时,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金流等资源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并通过这个平成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的重组,从而帮助交易主体降低经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另外,电子商务能够使人们更广泛、更充分地利用信息,了解商情,共享资源。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使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必将有助于促进企业拓宽服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凭借网络技术将商务活动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务渠道并带动服务质量的提高。 3.3简而言之,作为一种以电子数据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全新贸易运作方式,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加快了商业周期循环,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说,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它的运用,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所有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也是其可能取代传统贸易方式的根本所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商务越发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其必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进入国际市场往往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开展国际贸易:一种是在专门的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开展电子商务,这种方法投入少,难度小;二是中小企业自己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直接开展电子商务,这种方法难度相对较大,但收效较为显著。
3.4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逐渐加速,金砖国家作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潜力。2016年,金砖五国的贸易额占据全球贸易总额的15%以上,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据全球比例的10%左右,作为当前世界经济中令人瞩目的一股力量,金砖国家在全球贸易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尽管金砖国家的发展前景优越,与发达国家经济体相比,其服务贸易仍然比较落后,研究并尽量降低服务贸易成本是极其重要的。
一、金砖国家服务贸易成本现状分析
近年来,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总额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下图所示,2000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659.66亿美元,而2013年贸易总额高达11610.8亿美元,实现了7倍的增长,占据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2%以上。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贸易总额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良好的增长形势。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各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合理性仍然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经济体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和印度服务规模发展最为迅速,在增长幅度与增长速度上均列于全球前5位。在服务贸易的出口产品方面,金砖国家由于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出口产品以旅游、运输等方面为主,但巴西与印度国家在该方面的出口量较小,占据总出口比例的50%以下。在进口服务贸易方面,金砖国家的进口产品集中在传统服务贸易产品领域,即使中国占据了最大的服务贸易规模,但是仍然缺少现代化的产品进口数量,进出口比例不够合理。除此之外,在2000年至2015年之间,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平均成本呈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加强,金砖五国的服务贸易得到了相对迅速的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二、影响金砖国家服务贸易成本因素分析
(一)地理位置因素
由贸易引力模型得知,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越大,贸易流量越小,地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贸易的交通运输费用高低,与合作贸易伙伴的地理距离较远会增加贸易运输成本,不利于双方服务贸易的进行,从而增加了成本。除此之外,地理环境位置因素也会影响到服务贸易成本,在纬度较高,山区较多的国家,由于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往往会导致较为落后的经济贸易服务,
(二)文化差异
各个国家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的文化距离对其对外贸易服务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两个贸易国之间的沟通与相互理解难度增加,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难以理解并预测其他国家的行动,从而增加了沟通成本,相应服务贸易成本也随之上升。如中国与南美之间开展的相互贸易过程中,中国向巴西等南美国家市场输出了较多家电电器产品,但由于基础供电设备以及使用功能偏好情况的差异,许多产品以及相应的建设维修服务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方可继续出口,增加了中国相关企业的服务贸易成本。
(三)科技水平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科技发展水平越高,其相应的基础建设也会更加完善,越能够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也可以增加本国服务贸易的需求,降低最终贸易活动的成本。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科技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各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中国以及俄罗斯的互联网经济十分发达,在企业开展服务贸易活动时,能够利用网络通信与贸易国合作企业展开交流,降低沟通成本,故而服务贸易总成本较低;而针对巴西、印度以及南非国家来说,由于基础通信设备建设不够完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因此难以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获取可靠的信息,增加了服务贸易的难度,提高服务贸易成本。
三、金砖国家降低服务贸易成本政策建议分析
由于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地理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服务贸易成本上也有较大的区别。金砖国家应当采取适合本国发展的措施来积极降低服务贸易成本。首先应当降低地理因素的影响,尽管距离带来的服务贸易成本增长难以消除,但是金砖国家仍然能够通过采取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改善交通运输环境等方式来提高对外贸易的运输便捷性。除此之外,在进行对外出口贸易时,应当重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贸易发展规模较大的合作伙伴,合理采用“搭便车行为”,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其次,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各个国家应当增加对本国服务业的投入,优化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促进产业进一步创新与升级。在目前的形势下,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与运输方面。一方面,加强对优势行业的管理与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融业、信息业等其他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合作。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和融资担保体系,推进高素质研发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最后,合理看待文化距离影响,在对外贸易交流合作过程中,努力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民俗风情,在树立本国特色文化意识的同时,识别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并积极运用到产品服务的需求设计中来,增加产品服务的实用性,减少返工等情况的出现概率,从而降低服务贸易成本。
四、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砖国家的服务对外贸易总额也持续升高,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金砖国家的服务对外贸易成本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服务贸易成本主要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差异以及科技水平的影响,在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各个国家应该不断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比例,重视与经济、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保持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持续降低服务贸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刘青.金砖国家服务贸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
近年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耗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能源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据《BP全球能源统计》2011年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的20.3%,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目前,我国的节能政策和焦点主要针对于国内部分的能耗。然而,由于国际贸易的开展打破生态环境的地域概念,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有密切关联。国际贸易不仅限于实物资源的流动,进出口商品的同时伴随着隐含能耗。了解我国各产业部门及总体贸易能耗成本,可以从对外贸易的视角下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有助于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关于贸易中隐含能问题的研究,国外学界关注的比较早。Machado等(2001)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1995年巴西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为831PJ,进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为679PJ,巴西在贸易中是能源的净出口国,且其出口产品的能耗强度比进口产品能耗强度高40%,因此巴西的决策者应关注国际贸易可能对国家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带来的额外影响[1]。Nguyen等(2006)采用结构分解法和幂级数展开对1996年到2000年越南的隐含能耗强度变化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种植业和维修服务业对提供高隐含能耗强度有显著贡献,而在降低能耗强度方面,纸浆业发挥重要作用[2]。Kahrl等(2008)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指出出口贸易是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能兼顾能源环境因素的经济贸易发展机制[3]。Liu等(2010)利用投入产出法和结构分解分析法,对中国1992-2005年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是一个能源净出口国,出口贸易额的增大促进是隐含能净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抵消了一部分隐含能进出口增长[4]。
针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开始于2006年。周志田等(2006)通过对典型商品加权的办法,计算了2002和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率先指出隐含能出口量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直接原因[5]。李坤望等(2008)通过编制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能源含量。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非能源商品贸易中隐含的能源进出口量远高于能源产品的直接贸易量[6]。但是该研究没有将国内和国外的能耗系数加以区分,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进口隐含能值。刘峰(2007)和齐晔等(2008)在计算中国隐含能源进口量时,采用了日本的投入产出表来估计进口货物的能耗系数[7-8]。但是由于日本的技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先进的,因此不能很好地代表我国进出口贸易伙伴的整体能耗系数,因而过低地估计了进口隐含能的值。本文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模型设计和数据整理都做了较多的改进和扩展。模型设计方面,考虑了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异,在计算进口产品的隐含能耗时利用台湾地区(我国进口贸易平均能耗系数与台湾地区的最为接近)的技术系数进行了修正,使得外贸隐含能值更为客观和准确;数据处理方面,由于现有的投入产出表为五年编制一次,本文以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价格和技术两个方面均做了相应调整,保证了测算结果的连续性。除此之外,本文区别于已有相关文献的最为突出之处是,不仅设法更为准确地核算外贸隐含能,而且提出了外贸能耗成本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政策建议中,提出如何从贸易环节上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方法和策略。本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模型与数据说明;第三部分是我国对外贸易能源成本核算及能源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实现贸易节能降耗的政策建议;最后部分是结论。
二、模型与数据
(一)能源投入产出模型
根据投入产出的横向平衡关系,假设一国经济中包括n个产业部门,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X=AX+Y(1)其中:X表示经济中总产出的一个列向量,AX表示中间投入,Y表示包含其他最终产品的社会最终产品列向量。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中每个元素为Aij,且Aij=xij/Xj(i=1,2…,n;j=1,2…,n),Xj代表j产业的产出,xij代表Xj所要求直接投入的第i产业的产品的量。在投入产出模型中,最终需求Y包含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和净出口量。最终需求Y与总产出X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表示:X=(I-)A-1Y(2)I-()A-1代表里昂惕夫逆矩阵,其中元素为αij(i=1,2…,n;j=1,2…,)n,αij代表每单位的j产业的产出所需要第i产业的完全投入产品的量[8]。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隐含能计算中,pd是国内所有部门包含的隐含能总量,它一个以pdj为元素的行向量,其中pdj代表j产业每单位产出Xj的直接能耗量。因此Pd可以表示为:Pd=pdX=pdI-()A-1Y=QdY(3)Qd是一个由Qdj元素组成的行向量,代表j产业的每单位最终需求Y所包含的隐含能量,即Qdj代表国内供应链中单位最终产出所包含的直接和间接的能源消耗总和。Qdj与pdj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Qdj=pd1α1j+pd2α2j+…+pdnαnj(4)pdjXj代表产出Xj的直接能源消耗量,QdjYj代表最终需求Yj中的完全能源消耗量。由于贸易中存在不同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产品中的隐含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部分I是在国内生产且在国内消费的产品的能耗量,其中①为完全由国内生产且在国内消费的最终产品的隐含能耗;②为国内生产但含X2,在国内消费的最终产品的隐含能耗。部分II是国内生产且国外消费的产品(出口产品)的隐含能,其中①为完全由国内生产且国外消费的出口产品的隐含能,②为国内生产但含X2,在国外消费的出口产品的隐含能。部分III是从国外生产的产品且用于国内最终消费的产品的隐含能量,即X1等于零时的隐含能值。
部分IV是从国外生产的产品且作为国内生产的中间投入产品的隐含能量[9],等同于X2值。这样我们就可以定义以下三个量:出口产品的隐含能量()EEE=II+IV;进口产品的隐含能量()EEI=III+IV;贸易隐含能净差EEB是出口产品隐含能量与进口产品的隐含能量的差值,即:()EEB=(EEE)-(EEI)=(II+)IV-(III+)IV考虑到出口产品中由外国所消耗的隐含能量,需要对进口产品中用于中间投入的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作出修正,可以将其分解为国内消耗系数矩阵和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消耗系数矩阵。Am=MA(5)Ad=(I-)MA(6)其中:Am为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d为国内中间投入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M是所有中间投入产品中进口部分的直接消耗系数的对角线矩阵,且它的对角线元素是mii:mii=Xmi/Xi+Xmi-Z()i(i=1,2…,)n,当i≠j时,mij=0(7)假设i部门的进口中间投入产品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其他部门的比例是相同的,Xmi,Xi和Zi分别代表i部门的进口,总产出和出口。这其中总进口产品Xm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Xm=AmX+Ym(8)AmX为进口产品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投入产品部分,Ym是进口产品直接用于国内最终消费部分。QdXm=QdAmX+QdYm(9)QdAmX=QdAmI-()A-1Y=QmY(10)QmZ=QdAmI-()A-1Z(11)行向量Qm中各元素代表每单位最终产品Y所需要的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隐含能量。出口产品中由外国消耗的隐含能量(IV)的表达式为QmZ。由此可以得出(I),(II),(III)部分的隐含能量。令Z代表出口产品的量,则有:(I)=QdY-()Z(12)(II)=QdZ(13)(III)=QmY-Qm()Z+QdYm(14)综上,由于(I),(II),(III)都已知,则可以求得EEI和EEB:由()EEE=II+IV,得口产品的隐含能量EEE:EEE=QdZ+QmZ(15)由()EEI=III+IV,得口产品的隐含能量EEI:EEI=QdXm(16)由()EEB=(II+)IV-(III+)IV,得易隐含能净差EEB:EEB=QdZ+QmZ-QdXm(17)如果EEB>0,则表明出口产品总的隐含能量多于进口产品总的隐含能量,这意味着能源虽然消耗在我国的国土上,但最终被国外消费者消费的,即我国是贸易隐含能的净出口国,对外贸易增加了对外能耗成本。如果EEB<0,则表明进口产品总的隐含能量多于出口产品中总的隐含能量,此时我国是贸易隐含能净进口国,对外贸易降低了我国能耗成本。#p#分页标题#e#
(二)系数的选择与调整
理论上讲,从不同国家进口的商品,其能耗系数应根据不同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但是,我国的贸易国有近百个,一一根据投入产出表来确定其各类商品的能耗系数难度较大。本文将采用台湾地区的技术系数来估算进口隐含能。选择台湾地区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进口贸易中的平均能耗系数与台湾地区的能耗系数最接近。其次,台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因为我国投入产出表五年编制一次,本文以2002年、2007年为基准年,对于基准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能耗系数,作了技术水平、价格指数和汇率三个方面的修正。
(三)数据来源
本文计算中国1998-2007年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采用了中国大陆1997年和2002年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台湾地区2001年4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2006年5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别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国大陆各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台湾地区各部门的能耗数据来自台湾经济部能源局2001年和2006年的能源平衡表。由于能源消费部门和投入产出部门的分类不一致,因此,对于投入产出表以及能源消费部门进行合并,形成28个部门。
三、我国外贸能源成本核算及其能源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
(一)外贸能源成本核算分析
本文计算了1998-2007年的出口隐含能量(energyembodiedwithinexportproducts,EEE)、进口隐含能量(energyembodiedwithinimportprod-ucts,EEI)以及隐含能净差量(netembodiedenergyoftradebalance,EEB)这三个量,其中,隐含能净差可以用来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的内涵能源成本。1998到2002年间,中国贸易顺差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3800亿元左右。在此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能源成本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94910.75万吨标准煤下降到2001年的63273.76万吨标准煤。2002年以后,贸易顺差值迅速增长,从2002年的4256.0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520.44亿元,增加了4.1倍。相应地,2002年之后能源成本开始大幅度的增长,从2002年的64039.1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151601.95万吨标准煤,我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成本也在这一期间迅速扩大。在出口方面,1998到2007年间,随出口贸易量的迅速增长,出口隐含能量在1998-2007期间出现显著的增长,从1998年的187503.8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7年的248728.23万吨标准煤。但是,隐含能出口量并不是一路上扬,而是在2001年小幅下降到了155866.82万吨标准煤,但在2002年到2004年,隐含能出口量呈迅猛增长趋势,2005年出口隐含能达到了最大值的252323.78万吨标准煤。之后,出口隐含能量基本维持在25亿吨标准煤上下。在进口方面,进口贸易额在十年中,从1998年的11626.10亿元上升到73300.10亿元。然而,与出口隐含能量不同,随着中国进口贸易量迅速增加,进口隐含能量没有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而是基本稳定在10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因为除了贸易规模之外,技术因素和出口贸易结构等其他因素从相反的方向影响了出口隐含能值。总体来说,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付出了巨大的内涵能源成本,且能源成本在2002年后一直增大,增幅显著,这说明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贸易加大了我国的能源成本。
(二)能源贸易条件分析
在核算对外贸易中能耗成本的基础上,本文还分别计算了进口和出口的节能效率,具体是以下三个指标:(1)进口节能强度μi,用来衡量单位进口价值所包含的隐含能量,其公式为:μi=EEI/Xm(18)其中,μi代表进口节能强度,分子EEI为各产业进口隐含能量的总和,分母Xm为各产业进口价值量总和。(2)出口耗能强度μe,用来衡量单位出口价值所包含的隐含能量,其公式为:μe=EEE/Z(19)其中,μe为出口耗能强度,分子EEE为各产业出口的隐含能量总和,分母Z为各产业出口价值量总和。(3)能源贸易条件指数μ,即为出口耗能强度与进口节能强度之比:μ=μe/μi(20)当μ值大于1时,单位价值的出口所包含的隐含能的量要大于单位价值所包含的进口隐含能量,意味着对外贸易不利于一国整体的能源节约;反之,则说明对外贸易有利于一国整体的能源节约。通过表2中的结果可知,从1998到2007年我国能源贸易条件指数均大于1,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不利于节能。能源贸易指数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在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2.5,但是2007年的能源贸易指数仍高于1998年的指数,这说明随着贸易的发展,出口能耗强度与进口能耗强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利于降低国内的能源消耗水平。
四、实现贸易环节上的节能降耗对策分析
二、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64-02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及特点
过去一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经受了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为应对这场危机而采取的重大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发挥了明显作用。体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信心得到提升,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功能开始恢复,工业生产出现积极迹象;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回升,内需继续扩张,工业生产加速增长,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开始活跃。但是,在看到这些积极变化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外部形势依然极其复杂。
1.世界经济复苏存在变数。当下,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回升是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而居民消费意愿依然疲弱,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增长不足的矛盾,加上高失业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复苏动力尚未全面形成。因此,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加大了全球需求市场复苏的难度。
2.金融危机阴影仍未完全消除。这场危机造成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产损失严重,去杠杆化和清理坏账过程远未结束。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新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还在积聚,一些国家出现债务危机,不排除再度冲击实体经济的可能,也不排除再度出现局部性金融动荡的可能。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经济指标走势出现分化,各国政府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方式和节奏方面发生分歧,协调难度上升,这可能导致主要货币利率走势分化、汇率大幅波动,加大我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
3.全球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12%,全面恢复绝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各国都把扩大出口作为摆脱危机的出路之一,但事实上,受经济增长乏力的制约,全球消费市场增长严重滞后。在需求严重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将使我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中低端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挑战。因此,外贸出口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对外贸易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巨大优势,同时面临的调整转型压力也日益突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大的调整与变革将不可避免。因此,我国外贸既面临全球产业重新分化组合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外部市场竞争、内部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挑战。
1.外需不足,出口增速不稳。当前,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其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如全球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国高额赤字和债务危机、新的经济泡沫风险、全球通胀预期上升以及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等,这些都将导致外需回复进程存在很大变数,维持出口高增长的持续性无法确定。有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全球供需结构深刻变化,外需不足,从而造成我产品出口面临更大困难。
2.出口成本上升,价格优势减弱。从总体趋势看,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成为必然,这将对出口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我国劳动力价格上升也是客观和必然的。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即显示用工的结构性矛盾和成本压力。与此同时,土地紧缺、地价上升、环境治理投入增加等,这一切都预示着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的负担将日益加重。
3.汇率调整面临巨大外部压力。今年以来,受美国打压产生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心理预期,企业不敢接大单、长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急于摆脱国内危机的经济需求和对我进行战略打压的政治图谋,从大环境上给我国及外贸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4.出口结构调整滞后,短期难以改变。出口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出口比例过高,结构不合理。涉及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例较小。高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发展滞后。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外资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出口为主,国有企业以部分高端制造业和大型机电产品出口为主,民营企业则多数以轻纺和日用品出口为主。虽出口规模庞大,但出口质量和效益一直是困扰外贸企业的主要矛盾。
5.外贸发展政策、理论和认识有待提升。一是从政策层面讲,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与扶持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不协调、不统一,导致出口结构偏离产业结构的发展,即出口产品结构不能完全反映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现状;二是外贸理论指导的缺失造成同业竞争问题突出,形成严重的低价竞销,损失了出口效益;三是对我国外贸的后续发展定位的模糊认识。这主要源于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过高、顺差过大带来对外贸易摩擦增多,同时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因此应适当限制出口。这种观点将严重影响外贸政策的制定等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制约我们解决当前外贸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与世界其他国家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相左。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我们在对形势和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进行分析、思考和争辩的同时,必须下决心抢抓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既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推动外贸科学、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是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历史经验表明,外贸发展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环,必须明确把促进出口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出口多了,而是如何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借鉴国际上最新的贸易理论,明确我国新形势下外贸发展思路和主导思想,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二是要从政策层面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政策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要实现加快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目标,就要调整外贸的支持政策。首先是要保持当前外贸出口金融税收政策不变,保持贸易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使企业对政策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其次是要注意贸易政策同产业发展政策相协调,在实施产业振兴规划和开展产业发展研究过程中,与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统筹考虑,形成产业政策同贸易政策的有效衔接,以推动战略性产业和相关产品出口,提升我国在部分领域的竞争力,推动产品出口结构升级。
三是要从操作层面研究落实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09年,我国出口居世界第一,进口居世界第二,已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是我国外贸当前形势下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回顾、总结以往三十多年我国外贸发展历程和经验,结合目前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变化趋势,全球将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因此,实现我国贸易强国的目标需要努力做到“四个转变”:一是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二是注重从数量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变,;三是注重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制定者转变;四是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主动参与国际规则转变。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正处在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难以为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从劳动密集的制造环节,向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向上游是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主要开展研发活动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向下游是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主要开展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型服务活动,包括创立国际品牌。
2.培养跨国企业促进转变。要想提升对全球资源和经济的控制力,必须靠跨国公司去实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只有拥有一批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一个国家才能拥有对全球资源配置的较大主导权,才能拥有大国地位。正因缺乏这样一批公司,才使中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言权有限,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区别之一,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3.调整外贸进出口结构。包括优化主体结构,即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商品结构,即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的同时,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优化市场结构,即要巩固传统市场,又要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做好培育周边市场;优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4.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出口。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从商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而我国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已经严重制约对外贸易持续有效地发展。对此,政府决策层已形成共识,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持保护;二要完善服务贸易立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三要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吸引外商投资;四要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培养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
5.健全外贸工作创新机制。工作机制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机制:一是工作服务机制,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的协调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二是贸易促进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贸易促进体系;三是贸易摩擦应对协调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总之,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需要加大研究形成政策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两方面的发展优势,实现外贸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外贸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四大措施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经济周刊,2006,(8).
2002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总体形势好于预期,也好于上年。经济增速逐季小幅回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经济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初步分析,经济加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的支持;二是对外贸易的带动;三是信贷的推动。目前看,这些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发挥作用,因此,我国经济增势在短期内不会减弱。
分区域看,各大地带的增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东部沿海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特别是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其原因在于:一是各种配套条件完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东部受益明显;二是城市化进程不同;三是知识与信息存在差距;四是比较优势发挥不一。
根据各地区的初步预测,预计2002年东部地区(不包括海南)经济增长为10.86%,2003年经济增幅为10.71%;中部地区2002年经济增长为9.43%,2003年经济增幅为9.26%;西部地区(不包括)2002年经济增长为9.65%,2003年经济增幅为9.46%。2003年江苏、浙江、天津、广东、北京、上海等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增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西部投资仍有望保持领先局面
分地区看,2002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投资基本实现同步增长。其中,东、中部投资分别增长22.9%和25.3%,西部投资增长25.2%。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幅高于东部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2002年国家财政资金落实到位情况比较好,但在经济回升的初期,非国有经济投资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从投资构成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即东部地区主要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而中、西部地区投资仍然是国有经济为主(占比超过50%)。在2003年国际经济形势趋好,国内政策稳定的背景下,专家预期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非国有投资有望进一步活跃,但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目前投资领域存在一些制度性的障碍,估计非国有投资增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不大可能突然攀高。另一方面,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将继续执行,西部地区继续享受政策上的优惠(投资方面),特别是几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加上西部地区本身基数比较小,估计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幅仍有望领先东、中部。
根据各地区的预测分析,预计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东、中、西部分别增长16.5%、16%和17.1%;预计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东、中、西部分别增长14.7%、14.9%和16.2%。三大地带投资增幅差距不大,西部略高一些。
物流加速,各地物价涨幅差异较小
2002年以来,尽管经济增长逐季加快,但市场价格降势依旧,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7%,与上月比,9月份环比上涨1%。1月~9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8%。分地区看,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省(区、市)9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下降,降幅在0.2%至2.5%之间。其中,降幅较大的地区有:重庆下降2.5%,北京下降1.9%,山西和广东分别下降1.4%,海南下降1.3%,浙江和四川下降1.2%。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地区是:青海上涨2.4%,内蒙上涨2.3%,上海上涨1.7%,天津和云南上涨1.2%。
应该讲,物价长期低位运行的原因是经济大背景发生了变化。我国经济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物价低增长是这一发展阶段特有的经济现象。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供给大于需求,竞争不断拉动价格下降。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需求增长。全社会的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成本,也为物价下降奠定基础。相当比例的职工下岗分流,住房、教育以及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致使我国居民重视储蓄,消费需求下降。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国内市场商品价格的影响日益增加,现在已成为我国物价低增长的下行因素。分析2003年的情况,外在冲击的因素依然存在,政策调价因素在逐步减弱,服务价格涨势趋缓,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会出现改观,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存在。因此,2003年物价仍将保持低位运行态势。
从地区方面看,由于近年来物流加速,在市场上各地商品齐全,价格与原产地的差异也比较小,因此,各地物价涨幅差异不大。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8%,其中,西部地区上涨幅度最高,但也仅比东、中部地区分别高0.26、0.35个百分点。根据各地区的预测,对各地预测值简均,预计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东、中、西部分别为-0.7%、-0.2%和0.1%;预计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东、中、西部分别为0.23%、0.39%和1%。
消费热点不尽相同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相差无几
由于老百姓基本消费还占大部分,基本消费品价格与居民消费都趋于稳定,就使得市场消费总体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各地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别也不大。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居民的消费正在向更多层次的方向变化。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正在兴起,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消费的内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收入的分化又导致了居民购买力和实际消费水平的分化。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差别较大,消费热点自然也有所区别。如2002年以来,我国汽车、住房等热点消费增幅很高,这其中在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目前看,在发达地区,科技、教育产品和服务;计算机;住宅及汽车;旅游及文化产品;休闲产品和休闲服务等正成为其主要的消费热点;而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传统消费仍是主流,新的消费热点并不明显。因此,尽管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别不大,但东部地区已呈现出领先趋势。
根据各地区的预测,预计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14%、10.04%和9.33%;预计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11%、10.20%和10.30%。
对外贸易差异较大 外商投资冷热不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就分地区外贸差距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对外贸易水平至少要落后10年。通过对2001年东、中、西部对外贸易总量进行了比较,显示出如下特点:
(1)进出口贸易总量差距大。2001年东部地区的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高达92.2%,而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的比重只有4.5%和3.3%。
(2)对外贸易依存度差距明显。衡量一个地区对外贸易地位和水平的指标是对外贸易依存度。200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63.56%、6.98%、7.66%,差距明显。
就地区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地区的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资金状况、规模效益、运输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是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在这几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明显。中国出口总额中一半以上是外资企业贡献的,而外资企业基本上集中于东部地区。因此,东、中、西三大地带外贸差别将继续存在。
当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都为中国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另外,2003年美元贬值(微贬)的趋势可能会延续,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也将有利于中国的外贸出口,三大地带出口贸易都将随之保持一定的增长。东部外贸优势地位依然,西部地区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以前本身基数较小,因此出口贸易的增幅将超过东、中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增长迅速。2002年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达396亿美元,增长了22.6%。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771家,比上年同期增长33.36%;合同外资金额68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38%。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796家,合同外资金额8136.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47.80亿美元。2003年,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而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我国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资投资的需求继续扩大;三是我加入WTO后,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正在得到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四是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计2003年利用外资将继续保持增势,但地区差别比较大。由于体制、市场、基础等有一定的优势,沿海仍是核心区,是报酬递增的地区,而内地则是边缘区,报酬基本不变。沿海的竞争优势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一步体现出来,内地基本还处在应付和调整阶段。出于资金回报率的考虑,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外资的主要吸纳地。但各地区增幅差距在缩小。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045-05
随着我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技术的不断积累,2012年我国出口贸易额达到2.0498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进口贸易额为1.817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66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在我国迅速成为贸易大国的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两次历史性跨越的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和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风险也逐渐凸显。因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2007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自2007年4月4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至2008年9月21日美国高盛集团和摩根土丹利两家投资银行改为商业银行,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25632.5亿美元下降到22075.3亿美元,下降了13.88%,创2007-2011年最低纪录。其中,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1.43069万亿美元下降到1.20161万亿美元,下降了16%;进口总额从2008年的1.13256万亿美元下降到1.00592万亿美元,下降了11.18%,下降幅度小于出口总额。但占世界货物贸易额的比重始终处于上升通道当中,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7.71%上升到2011年的9.93%。其中,货物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8.73%上升到2011年的10.4%;货物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6.71%上升到2011年的9.46%。另外,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82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出口的4.39%,居世界第4位;服务贸易进口额为236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进口的6.11%,居世界第3位。
(一)出口商品结构改善不明显
2011年,我国初级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更是接近1.8万亿美元。但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5%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基本保持在95%左右,整体变化不大。2007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5%和95%,201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到5.3%,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94.7%(参见表-1和图-2)。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改善不明显。
(二)出口的初级产品以食品为主,工业制成品以化学制品为主
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在2007-2011年5年中持续增加,始终占初级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只有2008年低于50%,为42%;而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出口额则稳居其次,始终保持在32.5%左右;接下来是非食用原料,所占比重为14%左右,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和比重;饮料及烟类和动、植物油脂及蜡等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微乎其微且保持稳定。
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是化学及有关产品,从2007年的5.2%上升到2011年的6.4%,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重增加了1.2个百分点;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始终保持在50%,稳居第一,它也是我国对外出口当中最为活跃的部门,并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受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以及国外需求减少的影响,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所占比重在这5年中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明显;杂项制品的出口额则保持,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变化;最后,未分类的其他商品所占比重不足1‰,可以忽略不计。
(三)出口国别市场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从对外国别市场分布来看,我国出口国别市场分布呈多元化发展态势。2007年,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俄罗斯、中国台湾、意大利。2011年,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来自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取代了意大利成为我国第十大出口伙伴国。美国以3244.5亿美元稳居第一,地位无人可撼。2011年我国对十大伙伴国出口额都有所增加,增幅最大的是排名第十的澳大利亚,由2007年的179.9亿美元增至339.1亿美元,增长了近90%。另外,我国对外出口发展迅速,南美市场上的巴西和北美市场上的墨西哥增速双双超过100%。在2011年我同对巴西和墨西哥出口额分别为318.37亿美元和237.96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81%和104%,增速十分惊人。在非洲市场上,南非逐渐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贸易伙伴。2010年,我国对南非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到2011年底,出口额达到133.6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80%。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我国对西班牙出口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2008年我同对西班牙出口额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后再也没有超过200亿美元,尤其是2009年,出口额仅为140.6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了48.6%。但是,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仍然比较集中。2011年,美国和日本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7.1%、7.8%,这二大贸易伙伴所占出口比重近四分之一。总体上来看,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市场分布在逐渐改变,由集中化趋于多元化。
(四)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快
从贸易方式上来看,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继续改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的比重由2007年的50.61%下降至2011年的44.01%,下降了6.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45.3%下降至2011年的35.84%,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反言之,一般贸易的发展则好于加工贸易。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9246万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9.2%,占进出口总额的52.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052万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12.7%,增幅小于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出口额为9171亿美元,增长了27.3%;加工贸易出口额为8354亿美元,增长12.9%。一般贸易进口额为1.0075万亿美元,增长了31%;加一广贸易进口额4698亿美元,增长了12.5%。无论从出口还是进口来看,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加工贸易,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贸易主体集中化趋势有所下降
从贸易主体性质上来看,贸易主体集中化趋势有所下降。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57.74%下降至2011年的51.07%,下降了6.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57%下降至2011年的52.43%,下降了4.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的提升,我国对外贸易主体逐渐趋散化,但外商投资企业依然保持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第一主体地位。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86016万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1.07%,也就是说,余下的48.93%由国有、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分享。其中,出口额为9953.3亿美元,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2.43%,同比增长15.40%。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国际大循环、大经贸、科技兴贸、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其目的都是扩大出口。这些战略实施的结果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量迅速扩大,贸易顺差逐年递增,从1994年的5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549亿美元,2008年出现峰点,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981亿美元。2009年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呈下降趋势,但也都在1500亿美元以上。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伴随而来的是贸易摩擦和贸易制裁,这也是近年来我同成为国外反倾销和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也会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这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2013年8月8日我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问价1美元对人民币6.1703元,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得国内众多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二)我国出口商品品类相对集中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跨越,纺织品服装出口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最大功臣;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第二次跨越,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服装成为主要出口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贸易程度的逐步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逐年上升,2009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双双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60%和31%,之后两年呈下降趋势(详见图-5)。如果单纯从数据上来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十分迅速。如果考虑出口企业性质,90%以上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都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来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都是由国外提供的。根据《HS》制度,2011年我国出口排名前五的商品大类分别是第16、11、15、20、17类,所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65.51%、16.81%、12.06%、6.58%和5.75%。其中,第16大类(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和第17大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主要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2011年我国出口排名前五的商品分别是自动数据处理、针织或钩编服装、电话机、非针织或钩编织物制服装、钢材,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14.44%、5.00%、3.64%、2.70%和5.39%(详见表-3)。其中,自动数据处理和电话机都属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上述具体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但深入来看,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中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我国出口企业在核心技术掌握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创新投入和自主品牌。工业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只不过部分企业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产品的附加值并没有增加。
(三)过分依赖加工贸易
1993年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再加上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接着而来的是加工贸易额迅速增加。虽然近年来加工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额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中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在“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加工贸易分工格局中,相对于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研发、售后等环节,我国出口企业仅获得少得可怜的加工费。
(四)外商投资企业仍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
1993年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迅猛增加,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直接设厂生产有密切关系。我国对外出口大部分产品都与外商投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主体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我国对外贸易主体集中化呈下降趋势,但外商投资企业仍然占据我国外贸主体的“头把交椅”。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依然保持在50%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更是在55%以上。例如,我国组装的苹果公司产品,按照贸易统计的定义,属于我国的技术输出,但我国工人享有的制造成本仅仅占到苹果手机售价179美元的3.6%。这意味着我国企业的出口转型主要是建立在外商投资的基础上,国内出口企业技术升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出口市场集中度仍偏高
截至2013年7月底,与我国开展经济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28个,但主要贸易伙伴却集中于北美、西欧和东亚。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迅速,但对新兴市场当中的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的出口增长更快。虽然传统主要贸易伙伴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市场。总体上来看,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市场分布在逐渐改变,由集中化趋于多元化。但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仍然比较集中,北美、西欧、东亚依然是我国出口的传统市场,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地区所占份额持续上升,这一形势短期内很难改变。
三、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策
一国出口贸易结构从根本上说受制于该国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环境因素。因此,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要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如何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以及我国出口企业能否抵挡国外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将决定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能否成功,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打造良好的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环境
出口贸易结构是国内产业结构的外部延伸,如果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可能高级化。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渐大,这对我国现存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并抑制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的山口。反过来,如果我国出口企业借此汇率调整之契机,及时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200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现行出口商品退税率进行调整,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下调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10项出口商品由退税改为免税。由于此次调整采取“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无疑会增加部分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会给一些低利润行业的出口带来压力。但此次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会减少我国贸易顺差间隙,缓解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外贸出口增长方式改变都会起到积极作用。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要素成本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政府应积极理顺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为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周内环境。
(二)强化出口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观念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内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或企业如果没有自主品牌或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个国家或企业终将被时代所淘汰。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残酷,已由过去的单纯的质量价格竞争转变为全方位的品牌竞争。也可以这么说,谁能创出名牌,谁就能率先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得企业生存的法宝。但是,现阶段我国出口产品中大多数都是OEM或贴牌,出口企业只获取了低廉的加工费。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仅靠赚取廉价的加工费已难以生存。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要在未来严峻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生存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加科技投入。只有拥有坚实的科技基础和自主品牌,才能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也需要在一些核心领域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真正实现出口贸易结构提升。同时,我国企业应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引领企业不断提升价值链高度和技术环节,增加自主品牌产品的附加值。
(三)逐步调整我国加工贸易战略
首先,加快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涨迅速,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出现招工难、用工慌的现象,这使得原本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加工贸易一下子失去了它的比较优势。借助于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存在的可行之策。其次,大力发挥跨国公司对加工贸易升级的推进作用。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作用举足轻重。跨国公司不仅为我国企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而且还提供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出口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变,显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同参与产品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进而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最后,增加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和零部件的国内采购率和加工贸易增值率。与终端产品相比,中间投入品和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增加中间品和零部件的国内采购有利于培育本国在中高端价值链环节的竞争力。
(四)实施出口商品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1.1与我国现阶段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的矛盾
目前,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和资源禀赋优势,出口产品集中在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出口增长较快。但我们所掌控的产品生产环节依然是位于劳动密集的低附加值环节。考虑到就业、生产转型及生产技术升级等因素,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调整。学者宁学敏(2009)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排放与对外贸易尽管都不是平稳的,但具有协整关系,从长期均衡看,出口每增加1%,会使能源消费增加0.67%,出口对于碳排放拉动效果明显。可见,我国碳排放的增长不仅是因为旺盛的国内消费需求和较快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和不断增大的外贸顺差更是重要的驱动因素,而且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我国目前的产品出口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例。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阶段,生产技术整体落后,人力资源水平偏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这种矛盾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继续存在。
1.2与我国现阶段引进外资结构的矛盾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跨国外包式的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以2009年数据为例,2009年全年外资企业出口额为6722.3亿美元,占我国全年出口总额的55.9%。但是从引进外资的产业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上,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均属夕阳产业,由于发达国家国内严格的环境保护限制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调查表明,在我国近年吸收的FDI中,从事高污染的生产企业占吸引外资企业总数的20%。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夕阳产业转移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能源消耗,加重了国内的碳排放压力和环保压力。
1.3与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方式存在矛盾
我国现阶段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两种,其中加工贸易在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又高于一般贸易。2009年我国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额为529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4.1%,全年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8.8%,比一般贸易高出4.7个百分点。我国的加工贸易是通过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半成品,然后在国内组装加工出口销售。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本质是发达国家在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时,基于产品内贸易将高排放、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以隐性碳转移的方式利用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榨取经济赖以发展的“要素租金”。此外,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位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主要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企业只能选择价格低廉的煤能源作为加工的主要能源,使碳排放过大。作为全球加工厂,中国不仅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排放成本,包括能源燃料排放成本、加工过程以及进出通运输排放成本,而且还承担了隐含碳的转移成本。李小平(2010)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得出,在单位出口产品隐含的CO2中,国内投入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减少,进口中间品中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增加。因此面对低碳经济,我国必须调整现存贸易方式结构,加快外向型产业结构转型。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2.1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拓展贸易利益带来的挑战
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欧盟、美国等纷纷将气候变化与贸易挂钩,设置新的贸易壁垒,提出推行“碳关税”和种种恶意绿色壁垒的设想。碳关税一旦实际征收,必定会严重阻碍我国外贸出口。据专家测算,如果按照30美元/吨的标准征收碳关税,将导致中国进口总额下降约0.52%,出口总额下降约0.72%,从而拖累中国的GDP下降0.021%。如果真正执行,碳关税标准很可能不只30美元,上述数字也会更高。而一旦欧盟政策决策者接受建议,启动碳关税,中国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削弱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和市场,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严格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这种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被称为恶性绿色壁垒。恶性绿色壁垒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涉及范围广,近年来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据调查,2007年,我国约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损失达170多亿美元,尤以食品和生畜产品的损失最为严重,有将近90%的企业受阻,造成损失达90多亿美元。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保护在出口贸易中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发达国家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设置更多的绿色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更多的政策、法规,在进口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降低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
2.2新一轮世界产业垂直化专业分工带来的挑战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体系中,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已率先步入了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的发展阶段,掌控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在贴牌加工环节,产业升级转型困难重重。在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立足产品内贸易的垂直化专业分工正在重新布局世界产业。发达国家会加紧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环节以投资或跨国外包的方式,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我国环保技术还比较落后,环境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如果不加强引导和控制,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即便呈现一定的盲目增长势头,势必会加剧进口贸易与国内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外贸发展策略
3.1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推动低碳技术合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履行减排义务,有关低碳产品、低碳技术认定等诸如此类的国际规则、标准等将逐步成熟,并将对各国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一方面积极参加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打破绿色壁垒。从WTO审理的案件看,引用GATT第20条“环保例外”进行限制的国家,许多都败诉了。因此,只要我们熟悉国际规则并积极申诉,就可以赢得利益。我们应加强对相关贸易规则的研究,熟悉相关规则的运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建设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要针对我国现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坚持《联合国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与发达国家排放相区别,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要针对现代贸易和投资引发的隐含碳(EmbodiedCarbon)转移问题,要求出口的需求方为其进口产品造成的碳排放买单;此外,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国际技术合作,在合作中创新,发挥“干中学“效应“、技术示范与交流”效应,在合作创新中提升我国“技术比较优势”。
3.2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能耗大、碳排放高,出口产品结构亟需调整,而产业作为外贸出口的基石,要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就必须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因此,必须把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技术创新降低传统大宗出口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另一方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如采用差别性的出口退税政策和征收出口关税,引导企业更多进口资源或能源消费类产品,严格限制高碳产品出口,鼓励低碳行业的产品出口,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同时,抓住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充分挖掘高素质人力资源创业优势,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中、长期来看,推进低碳经济,我国必须要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推进加工贸易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使我国实现低碳经济下的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3.3优化外资引进结构,严防高碳产业进入
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外资引进战略,给我国的经济和外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大部分均集中在诸如冶炼、化工、造纸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的大量发展不仅消耗了国内大量紧缺的能源,加重了国内的碳排放压力,而且也阻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国内的自由资金已经非常充裕,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们在引进外资时,应严格限制高碳排放项目的进入,以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避难所”。
3.4培育碳交易市场,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竞争
但是,2015年谢广平又开辟出一块新的业务增长点――培训。他告诉《t望东方周刊》,包括企业、院校、政府在内的机构,纷纷找上门,向他讨教跨境电商的窍门。
“想了解跨境电商的人很多,源源不断。”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商培训机构执行董事张何文告诉《t望东方周刊》,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员络绎不绝。
跨境电商这一新生事物蒸蒸日上,但主动向其靠拢的人,对它的运作方式并不算了解。
客服是难点
“第一步,要把自己的产品放到网上去卖。”张何文曾参与撰写过一本跨境电商培训教材。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交易平台有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速卖通3个,其中前两者覆盖欧美,阿里巴巴速卖通则独辟蹊径,占领了俄罗斯、拉丁美洲的市场。3个平台功能、特点、面对群体都有差别,再加上其它几个相对较小的电商机构,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跨境电商企业的所有需求。
“交易平台、支付系统已经被巨头们瓜分了,一般人很难再进去。”张何文说,针对这两方面的条件,广大中小企业可以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出伯仲,需要在细节层面下足功夫。
例如,线上客服水平,就直接将不同档次的公司拉开距离。一般而言,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基本都能解决英文交流问题。但要想遍地开花,全世界拓展业务,仅仅掌握英文这一门语言工具是不够的。
为了争夺西欧、拉美的市场份额,谢广平高薪聘请了法语、西班牙语八级的员工,专门负责线上的咨询、服务。但是,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小语种的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在他们网店出没,让客服团队应接不暇。这时,谢广平只得求助于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
“语言鸿沟导致70%的交易电商与消费者是没有交流的,这在国内网购是难以想象的。”因为精通跨境电商业务,刘来峰被佛山英皇卫浴有限公司人才引进,专职负责跨境电商事业部的业务。他对《t望东方周刊》说,国内商家与国外消费者甚少交流,也与外国人不善于“讨价还价”的消费习惯有一定关系,但也能反映出,跨境电商的客服普遍存在一定问题。
物流是瓶颈
服务是仅次于产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跨境电商的服务短板,在退货机制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
“如果货值比较小,电商是默认不退货的。”刘来峰继续解释说,商品出国后,物流成本急剧上升,造成退货困难的现象。如果是类似于高档浴缸这样的高价产品,货物的品牌溢价可以抵消往返的物流费用,但诸如数据线之类的便宜货,承担退货后附加上去的快递费,就不划算。
“一些信誉好的电商,干脆再免费给你发一次货。”刘来峰说。但如此一来,就存在消费者欺诈跨境电商企业的可能。
那么出国后的物流成本,到底能大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东莞市邮政局电商包裹分局局长助理王朝坤告诉《t望东方周刊》,邮政局跨境电商包裹的平均重量为161克,平均单价18.53元。
这已经是他们经过层层压缩后的成本。王朝坤提供的数据显示,东莞国际小包业务量近年以140%以上速度增长,目前日均量约为7万件,高峰期达到10万件。
“如果再能增加,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王朝坤说,随着跨境电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成本进一步摊薄是大概率事件。
刘来峰也认为,将来跨境电商成为主流产业之后,物流成本可以降低到支付得起退货费用的程度,但消耗掉的时间成本,仍然难以愈合。“来来回回折腾这么长时间,还是太久了。”他说。
在短期内,物流问题将成为跨境电商难以突破的技术桎梏。
解决这一难题最直接的办法,就得寄希望于拓建跨境电商企业的海外仓库――先将商品以一般贸易的方式发送到海外,放至仓库内存储,等到消费者下单后,便可以直接从海外仓取货、发货。海外仓除了可以降低通关物流退税的综合成本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海外配送及退换货效率。
但是,筹建海外仓的代价,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不确定的风险
作为对外贸易的一种,关税也是跨境电商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
海关对进出口实物一律按照“货物”、“物品”两大类标准划分,两类产品的监管准则也区别对待。通常,货物的监管较为严格,包含有“一关三检”程序,根据不同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并申请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适用于传统出口贸易以及B2B模式。
而走邮政途径的物品,原则上需要按照各国法律主动申报,按章缴纳“行邮税”,B2C多为此种类型。但界定“自用”与“合理数量”的尺度,弹性较大。越界,则被视为“货物”。
“因为国际小包的价值比较低,而且数量很大,抽检率很低,所以绝大部分跨境电商不交税。”张何文分析说,跨境B2C的快递、邮件清关,与传统一般贸易的清关,存在着“可交可不交”与“必须交”的区别。目前来看,国家层面从鼓励跨境电商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把裁量的尺度收缩过窄。但这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风险。
同时,国外的海关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跨境电商对本国贸易的冲击,并采取了措施。
“阿根廷规定,每人每年只能购买两次,而且超过25美元的货物,加收50%的关税。”谢广平为此忧心忡忡,他十分担心跨境电商发展壮大后,会演变出新一轮的针对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壁垒。
在对外贸易的第一线摸爬滚打,谢广平渐渐摸透了世界各大洲群体的消费习惯。
其中,欧美网友消费力最强,而且热衷使用亚马逊、eBay两个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速卖通则驰骋于俄罗斯、拉丁美洲市场。俄罗斯消费商品以轻工业制品为主,并偏好于反季节产品,而且对货物的快递速度要求不高,对价格则较为敏感。“他们国家本来就很大,本身已经习惯慢节奏了。”他分析说。
巴西则是一个增速非常之快的新兴市场,不过,巴西消费者喜欢商家包邮。
谢广平说,总结这些销售经验,可以有效降低不可控的风险。
成长中的产业链
完善跨境电商的产业链条,是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
“产业链完善了,服务才能跟得上。”佛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黄永坤告诉《t望东方周刊》,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才有财力物力修建海外仓,但从长远看,一个孤零零的仓库发挥的作用有限,将来有条件的电商企业,还要在海外组建自己的售后服务团队。
“最好是雇佣当地人为海外员工,便于了解消费习惯、文化习俗。”他说,应该依托海外仓储资源与专业服务,发展本地化配送和售后服务。与海外零售商仓储资源互补,并与境外专业贸易展配合,提供小批量、多批次、常态化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