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时间:2024-01-12 16:03: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

篇1

关键词 工业企业 会计核算

现代工业会计的概念:是反映和控制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全面的、连续的经济信息系统,它不仅完整地反映工业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并且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工业会计信息的收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控制,力求将其控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工业会计信息的反馈过程,则是通过考核、分析,对企业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控制,发现其脱离目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参与经营预测,影响经营决策,对将要实施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控制。因此,我们说现代工业会计是一种具有管理功能的经济信息系统。

一、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可以分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退出。从企业角度讲,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包括货币本身)的资金。

工业企业从各种渠道取得资金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一般来说,流动资金是以货币资金形态投入企业的,固定资金是以固定资产形态投入企业。其经济活动主要以生产为中心,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以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企业既要与供应单位办理结算,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各种材料款和材料运输、装卸等费用,又要取得适用的材料,为进行生产而储备必要的物资。通过供应过程,流动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

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从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制成为止的产品制造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企业的资金即由原来的储备资金转化为在产品形式的生产资金。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货币资金由于支付职工的工资和其他生产费用而转化为在产品,成为生产资金。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使用时会磨损,这部分磨损的价值即折旧,转移到在产品的价值中,也构成生产资金的一部分。生产过程结束时,在产品制成为产成品,生产资金转变为成品资金。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将产品销售出去,完成其价值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出售所生产的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在销售过程中也会发生包装、运输、推销等产生的销售费用。以货币资金形态收回的销售收入可以补偿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耗费,以及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及筹措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通过销售过程,成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

综上所述,企业的资金经过供、产、销三过程,从货币资金形态顺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形态,最终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一过程称为资金循环。由于再生产过程不断进行而引起的连续不断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工业企业资金在向国家交税、分配股利和利润、归还借款时退出企业。

二、工业会计的核算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工业会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1)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2)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

(3)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状况,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决策分析资料。

(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在企业里,货币资金主要是由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构成。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强、变现速度快这一特点。

对于货币资金,由于具备高度的流动性,极不易控制,所以企业财会部门应该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管理监督。

三、现金的核算

企业发生的每笔现金收付业务,都必须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由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认真逐笔审核并签章。只有这样,出纳人员才能作为收付款的合法依据。收款或付款后,出纳人员应在收、付款凭证上签名盖章,在所附的原始凭证上,要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的戳记,以作为登记账簿的根据。

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的状况,在总分类核算中,应设置“现金”账户,该账户属资产类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现金收入金额;贷方登记现金的支出金额;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结余款。

为了及时、详细、连续地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的情况,便于企业安排、管理现金的收支活动,工业企业还应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一般采用三栏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账内以现金收入和支出的对应账户设置专栏。

现金日记账的收入栏和付出栏,同出纳人员根据审核签证后的收付款凭证,按照现金收付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加到本日现金收付总额,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有数核对相符。

四、备用金的核算

备用金是指企业为了便于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日常零星开支,如市内差旅费、误餐费及不足转账起点的零星采购等以及预付给厂内某些单位或职工个人的备用现金。为了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加强备用金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备用金的预借、使用和报销制度。有关部门和职工领取备用金时,应填写借款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并按规定用途支出,不得挪作他用。支用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填写报销单,随附原始凭证,经有关负责人核准,向财务部门报销。

备用金的管理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临时性备用金(也称非定额备用金),另一种是定额备用金。临时性备用金是一次借用,实报实销的。定额备用金的管理方式是财会部门对经常需要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核定备用金定额,并按定额拨付备用金,定额备用金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核准报销的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这种管理方式既方便了使用单位,又简化了核算手续。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备用金的领用和报销情况,应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下,设置“备用金”明细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并按备用金的使用单位和个人进行明细核算。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财会部门拨付的备用金,贷方登记核准报销或收回的备用金,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报销或收回的备用金总额。

为了具体反映备用金结算情况,应按领取备用金的部门和职工分别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在备用金数额较大或备用金业务较多的企业里,也可单独设置“备用金”账户进行核算。

五、银行存款的核算

1.银行存款的管理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的货币资金。按照《支付结算办法》企业应在所在地银行申请开立存款结算账户,企业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除了规定可用现金收付的以外,其他款项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结算。

银行存款账户包括基本存款户、一般存款户、临时存款户、专用存款户。银行存款的管理包括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银行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依据以上要求,企业的存款账户不得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2.银行存款的核算企业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就可以办理企业流动资金存取、转账结算业务。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银行结算户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的情况,在总分类核算中应设置“银行存款”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的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账户;银行存款的付出,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银行存款的结存数额。

3.银行存款的清查为了防止记账发生差错,正确掌握银行存款实际数额,企业应定期与银行核对账目,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是定期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时,首先要剔除未达账项的影响。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凭证传递过程中由于双方入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事项。

为了排除未达账项的影响,检查双方账目是否有误,企业需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该表如下:

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整,如果所列未达账项确属正常,当调节表双方余额平衡后,则说明双方记账完全相符。如果调整后,双方余额不等,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更正。企业对未达账项要及时清理,对长期未达账项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篇2

【关键词】

银行会计;企业会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务组织程序

会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后来进一步展沉淀形成我们今天在课堂里可以讲授的理论体系。随着会计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分化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出,银行和企业最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是会计学的两个不同分支。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营业务的特殊企业。银行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在中国多数是人民币,个别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也可以采用外币来核算,但是对外报表时,人民币的采用是必然选择。企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打磨,生产出产成品,通过产成品的出卖来获取利润的经济实体。企业会计和银行会计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项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要素,但是会计要素只是概况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直接利用六个会计要素反映经济活动,还是太粗略了,很多详细信息无法反映出来。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就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划分。按照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通过这种分类,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一个名称,都代表着特定的经济内容,各会计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就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是负债类额科目等等。在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这个问题上,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大体相同,都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另外,还有一类,企业会计里边还有一类叫成本类,是银行会计里边没有的,因为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制造费用,而这些内容银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没有设置成本类的会计科目。银行会计也有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地方,那就是资产负债共同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跟企业相比较,银行更多的是费用,而没有成本的发生,所以银行没有设置成本类的科目,但是它设置了一种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这在我们企业会计当中是万万不可想象的,要么是资产要么是负债,在企业会计当中资产和负债就像水与火一样那么的不相容,在银行会计当中,两者怎么会弄到一起,叫资产负债共同类呢?那账户结构怎么定义?分录怎么做?那是因为,银行跟企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企业跟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和经常,而银行和他行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经常的,在这种联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债权和债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基于此,银行特意设置了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可依一定条件变化的科目。如:清算资金往来、待清算辖内往来、系统内上存(借用)资金、外汇买卖等。这类科目的科目余额有可能在借方也有可能在贷方。在借方时是银行的资产,在贷方是银行的负债。

2 记账方法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初始环节,在设置会计账户的基础上,把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计入相应的账户中,则是由记账方法完成的。因此,要全面、完整的记录经济业务外,除了设置会计账户外,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账方法。所谓的记账方法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从历史上看,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单式记账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对发生的会计事项只在某一账户中做出单方面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l)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该笔经济业务事项的主要方面,而不同时反映这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另一个方面,而且大都是以钱财、人欠、欠人为记账对象,因此对会计对象反映不完整;(2)采用单方面的记录方式,对发生的收入项目,只进行钱财、人欠的单方面的记录,对发生的支出项目,也只进行钱财、欠人的单方面的记录,不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3)缺少损益计算的专门账户,因而没有完整科学的账户和账户体系;(4)仅有个别账户的平衡公式,而没有全部账户体系的平衡公式,所以记账过程的正确性缺乏自我验证的作用。单式记账法的优点是记账过程和方式简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相对于单式记账法而言,复式记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1)会计记录的双重性,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2)运用统一的记账货币单位,并运用简明的记账符号表明记账的方向和数量的增减;(3)有完整科学的账户体系:(4)有全部账户的平衡公式,并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检验全部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某商店以2 000元现金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对这一笔业务事项不仅要记录“库存商品”增加2 000元,而且同时要记录 “库存现金”减少2 000元。由于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使得各账户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账户记录能够互相平衡,是否正确也可以进行自我验证。因此,复式记账法要比单式记账法更加科学。

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式记账法的发展和完善为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没有单式记账法的产生、发展,便不可能有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在工业企业的记账当中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都统一采用复式的借贷记账法。单式记账方法目前在企业会计中已经淘汰,但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如未发行的国家债券、重要空白凭证、有关委托事项等。记录这类业务的记账符号是“收入”和“付出”,增加的是记“收入”,减少的时候记“付出”。

例如:①某银行收到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50 本, 每本按1 元计价, 并入库保管,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收入: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 50

②开户单位来银行购买空白转账支票一本,每本按1 元计价,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

付出:空白重要凭证――转账支票 1

3 会计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这就是会计凭证。目前,企业的会计凭证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这是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分类的结果。原始凭证对于企业而言多多数是外来的,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外单位取得的,比如: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等。记账凭证对于企业而言有不同的格式,比如:专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和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不管哪一种都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提法,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吻合。多不同的是,银行会计更多时候把凭证叫传票。

(2)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这是记账凭证按形式不同划分的结果。一笔业务发生的借方和贷方科目,分别填列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凭证上,就是单式记账凭证,即一张凭证只填一个科目,作为该科目的记账依据。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科目都在同一张凭证上填列就是复式记账凭证,这张凭证同时作为借贷双方记账的依据

(3)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这是银行针对自身业务的特点,将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划分的结果。这种划分,也正是银行会计的特色所在。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特种转账贷方传票等,这些都是银行的基本凭证。银行还有一种凭证,放置于银行大厅里,供客户填制使用,该凭证一般由银行统一印制,由客户根据需要填写,然后交给银行办理特定的业务,这种凭证就是银行的特种凭证,是银行根据经济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这是银行会计跟企业会计在凭证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企业会计里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有明显的界限,不能互相替代,而在银行会计当中,原始凭证是可以替代记账凭证的,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在银行绝大多数的业务当中。

4 会计账薄

会计账薄是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载各种资金增减变动的记录簿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有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两个系统,明细核算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和系统的核算,设置的账簿主要有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核算是明细分类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设置的账簿主要是总分类账。银行会计的核算也包括这两个系统,只是提法不大相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对银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全面的、详细的核算,是在会计科目下按户进行的核算,反映各单位、各种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为此设置了分户账、登记簿、流水账、现金收入日记薄和现金付出日记薄、余额表等账簿;综合核算是对银行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概括的核算,它是按会计科目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反映各类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计算机处理的账务核算,是根据记账凭证按账户登记明细账,再由明细账按会计科目生成总账。根据总账编制日记表,根据日记表编制会计报表。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赵筠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3

[摘要]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成为时展的必然产物。尽管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界算不上一个新鲜事物,但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来看,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期望能够对目前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电算化 建议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结账,以及分析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将近几百万的企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约占全部企事业单位的26%,而且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有效运行来完成本单位的会计记账、报账等基本会计核算任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掌握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系列会计工作方面的有利变化。但是在充分享受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在各企事业单位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将以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为例,围绕如何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未能设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很少能够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有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系统建立的基础是满足个别职能部门的要求,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从企业整体的流程再造的角度出发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上述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在只有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仅仅依靠会计信息是难以确保做出合理决策的;而在建立了不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中,忽略了整个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共享,经常存在负责成本的人员若是想要了解价格信息和税务信息、负责价格的人员若想要了解成本信息时,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查阅资料或者相互询问的方式,显然削弱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2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目前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主要分为两种: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通用软件指的是使用范围较广的软件,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的特点。通用软件的优势在于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稳定性较高、准确性强,但是由于通用软件的普遍适用性,在其设计时存在难以兼顾具体企业细节的问题;专用软件是指适用于专门企业的软件,在设计的时候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企业设计的,因此专业软件的研究开发成本较高、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因此,专业软件只有实力强大的企业才有能力使用,中小企业一般只能选择通用软件。

2.3网络化会计存在的问题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网页上的数据等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会计数据。网络化会计带来的现象就是传统会计流程中各个审核过程的迷失以及相关监控确认手段的消失,信息在网络中主要是传递没有确保信息真实性的保障措施。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也在增加,大量的数据流动极易引发数据泄漏、篡改等问题。最后,整个网络中的信息是共享的,因此在企业进行相关的网上交易时,极易受到来自于网络的威胁,例如:商业机密泄漏、黑客攻击等。

 

三、完善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建议

3.1在企业内部引入“企业erp系统”要解决当前工业企业内部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问题,当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即为在企业内部引入“企业erp系统”,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简称。当今社会的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涉及通信学、管理学、运筹学等等学科的综合性技术。要应用会计电算化,必须引入先进的企业整体资源管理计划,这里的erp系统无疑是最有选择。通过引入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对于企业业务活动较大的部门如:财务部、物资管理部等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理息子网。

3.2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当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国外研发后汉化的软件,这种会计软件的缺点在于与我国的国情不适应;另一种则是国内研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但是这种软件的价格相对昂贵一些并且维护比较麻烦。但是对于没有软件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这种商品化的软件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解决会计软件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试图通过整个行业的联合开发出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具体由行业内选择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丰富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和维护团队,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在整个行业内部形成一个信息网,有助于解决行业会计资料集中汇总的问题。

3.3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管理首先,数据采用时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1)各会计子系统处理数据2)将各子系统处理的数据进行序时排列,输入数据处理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输入之前要严把数据校验关,保证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其次,借助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构造局域网防火墙。再次,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机密泄漏。最后,对现有的软件进行升级或者考虑引入诸如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四、结束语

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相关人士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DOI]10.13939/ki.zgsc.2017.06.16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国的企业不断地涌入中国,其生产的工业产品不断地涌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为了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管理方面的工作,当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相似的时候,市场竞争的结果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出售价格和售出之后的服务,产品的利润多少决定了售后服务的质量。所以工业企业在生产工业产品的时候,必须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成本进行管理,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售出之后的服务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对成本核算进行管控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做好工业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和管控方面的工作。

1 在工业企业中对成本进行核算的重要意义

工业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保证自己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如何规定产品的出厂价格这就要看产品的生产成本了,所以成本预算对于一个工业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随时对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监督,但是企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产品的成本进行监督。首先,产品的生产成本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产品的原材料;其次,工人的工资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最后企业还需要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工业生产的其他成本进行计算。经过对成本来源的仔细分析,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工业生产的具体成本以及各项费用的来源,这也是我们把握产品市场价格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亏损。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产成本将有助于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且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还要尽最大可能地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监控,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杜绝浪费;其次对工人的工资成本进行统计,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2 现代企业进行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成本管控存在独断性

首先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各环节的核算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各环节成本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都知道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完整统一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的生产成本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必须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考虑在内,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性。

2.2 工业原材料采购的自利性

在对工业的生产成本进行计算的时候,生产成本是其重要组成之一,所以想要提高工业生产成本核算的精确性,首先要提高原材料费用的合理度。我们在对原材料进行收购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会尽可能地压低原材料的购进成本,但是原材料的生产者们同样想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如果我们将原材料的成本压得过低的话,就会使他们选择其他的买家或者投机取巧,降低产品的质量。这样做虽然企业只可以得到一时之利,所以在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将成本压得过低。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实现互利合作的共赢。

3 做好成本管控和核算工作的措施

3.1 为了保证更好地进行核算和成本管控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体系

然而在工业生产的实际运行中,成本核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包含多种原材料和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会计人员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时候,他需要考虑的材料成本可能不止一种,不同岗位的工资也是各不相同,@给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核算体系,提高核算结果的精确性。最后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才能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性。

3.2 对生产费用进行分类

想要更好地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我们就要了解成本的具体组成部分有哪些,所以在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方面的不同成本费用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分类管理。其中产品的主要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工人工资费用、生产制造的费用等,对成本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3 在企业中构建科学合格的会计体系,保证成本核算的合理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想要盈利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做好成本的核算工作。但是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核算工作量也是十分巨大的,这给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并且保证会计人才的充足供应。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给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必须注意实时进行革新,跟随时展的步伐。注重核算过程中人才的培养,选拔并任用有实力的核算人员,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

3.4 合理地控制采购成本

有些工业企业存在为了压低原材料的成本而存在原材料断货或者采用低价不合格的材料进行生产的状况,这对于企业形象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维护企业形象,必须对材料选择进行重视,在材料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若是价格相近则必须重视物流的情况,重视运输过程中的差价,进行各个方案的对比,选择最佳方案,绝对不能为了一时的小便宜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产品生产。

3.5 加强企业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成本的可控性,因此要制订库存保管计划。根据保管对象的特点,在掌握保管时间、数量等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保管计划。保管计划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保管数量计划,保管数量决策不在保管部门,而在业务部门,但是,保管条件、场所、人力等是决定保管数量的重大因素,也是计划依据,同时,库存量控制的实施点在保管部门,也是库存量计划的制定部门之一;二是分类管理计划,根据库存物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特点,合理规划保管场所和保管方式;三是维护保养计划,根据库存物特点及存储的时间,安排维护保养时间、方法及人力、物力。

4 结 论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强,一个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注重自己的成本核算质量,只有把握好了自己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更好地把握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对企业的施工成本进行核算的时候,也要加强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工作。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作并非易事,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采用适合的核算方法,同时加强对于成本核算部门的管理,培养更多的会计人才,控制好自己的生产成本才能够在长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艾蓉.试析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J].现代商业,2015(21).

篇5

在2006年,财政部门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新增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作了调整,像存货管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等;对于投资性房产价格重估损益、递延税项、生产物资折价等作出了具体的会计处理规定,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规定对于企业的利润等财务指标具有重大影响。

2.基本现状。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大多数供水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亏损现象,由于供水企业水价形成机制缺乏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涉,城市管网的改造等因素,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存在一些不足,成本核算的基础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供水企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由于其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和费用范围规定的不够明确,给工作人员带来困惑,致使成本核算不确切,因此,要研究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要和国家会计制度统一,便于实际操作。

二、对供水企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进行了系统规定,重点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这也是会计改革的一大内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是准则修改的一大环节,公允价值模式顺应发展的趋势,对反映供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会计准则采用后进先出法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法,更好的反映企业长期经营的状况;新债务重组,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并将债务重组收益纳入营业外收入,对于用实物抵债的状况,可以将公允价值引进,作为计量的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改,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可以有效反映出其对未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改革的内容: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其合并理论发生了变化,从母公司理论转向实体理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化,中国的供水企业都是统一控制的合并企业,不代表公允价值,新准则的出台,对供水企业合并报表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阻止个别供水企业利用若干分离子公司,将持股比例缩小,将经营不好的业务从合并中去除,进而粉饰企业集团的业绩的行为,阻断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伎俩。

三、供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1.分类核算成本费用项目。

现阶段的相关制度规定了供水单位的成本核算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经营,另一类是公益服务,供水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不能包括供水单位发生的所有成本,即不能将和供水经营不相关的费用纳入供水成本中,进行企业经营成本核算,要将成本项目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将真实且完整的原始成本资料作为依据,将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应该计入的成本不能遗漏,不该计入的成本一定不允许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应该计入,而供水企业超编人员的费用则不应计入;会计核算人员要结合各种成本核算原则,进行严格成本核算,将供水企业生产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划分为制水成本、税金及期间费用三大项目,制水成本是合理的支出,一般分为直接工资、福利费、材料、修理费等六类明细项目;期间费用成本是合理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税金是供水运行成本的税金,上述各供水项目之间不能混淆;公益服务成本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合理分摊。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项目分类核算,才会获得准确的会计数据,进而总结财务管理经验,掌握水价成本费用的组成,形成完善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

2.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要积极建立供水成本控制体系,并加强监督、分析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对供水成本开支要做到预测、控制和分析,分析出核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对成本控制目标的业绩进行评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案,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的考评奖惩制度,并将考核内容进行细化,例如:对于供水成本的分摊、单项工程的结束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定的奖惩制度要结合企业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像电话费、办公费等,要适当调整;对于企业内的维修材料、物资领料卡等的控制要计入本月月度考核中去,同时还要将财务评价指标纳入考核中,财务分析要遵循科学、实用、可比、全面性原则,凭借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动态、静态财务指标,反应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

3.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现阶段,我国供水企业的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发展和运营,就要从成本中收回运营成本,从利润中获得投资成本,所以,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人员要立足实际,建立责任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控制总目标,健全水价成本费用组成,做好企业总体规划,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成本核算意识,实现全员控制成本的目标。

篇6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越来越认识到公路交通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每年以巨额资金投放到公路建设事业上促成了其迅速发展。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放开,招投标工程的全面实施打破了原有封闭的垄断局面,公路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公路施工企业要走向市场,确保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一个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检查的控制制度。而所谓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就是指企业自身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给过去做出一个评价,在进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分析这一个过程完成以后,施工企业就可以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一个预测,进而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提供十分有效和重要的信息。

2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2.1核算对象特殊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个项目来进行,而不是对所有的项目同时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在项目的内部,成本核算又可以分为原材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等内容,这就使得成本核算有别于一般的产品。

2.2核算方法特殊

核算方法的独特性是指施工企业一般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方式来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适用施工项目户外作业的现实需求,可以更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降低企业统一会计核算所带来的监督成本,并提供核算的准确性。

2.3结算方式特殊

由于项目施工一般周期较长,跨会计年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工程结算一般采取分阶段的方式来进行,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及时的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并根据工程进度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应收数额进行有效的估测。

3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难点分析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行业自身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

(1)合同收入确认

施工企业承接的任务是施工项目,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有明确的外观构造和独立的产品价格,施工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会存在很多变数,从而给会计核算中的合同收入确认带来难度。

(2)会计核算周期和工程进度的匹配

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承接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从项目确立到竣工需要经历一年至几年的时间。而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将根据进度拨款,整个项目完工后再清算。所以施工企业在每个会计核算周期内都会收到拨款,但是项目整体的原材料、设备、人力及其他各项费用的投入是持续的,如何顺利实现会计部门和施工部门之间的配合也存在难度。

(3)施工现场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

会计核算需要确认每个周期的收支和各项费用的明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但是施工企业的核心业务是现场作业,成本消耗与提供的凭证是否吻合、费用明细是否真实都必须建立在对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才能使会计核算工作细致深入。

4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因施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会计核算也区别于其他行业,带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在具体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

首先,从核算手段和方法方面来看,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手段相对落后,不够科学,这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和判断,使投资策略出现偏差;其次,从会计核算时间的角度上来看,会计核算不及时、会计信息滞后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基于核算时间的不及时,不管核算工作在全面、客观以及深入细致等方面做得如何出色,最终获得的会计信息依然不具备较高的价值;最后,从收入及费用确认的角度上来看,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依照签订的《建造合同》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因此在利用百分比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会计事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确定的完工进度无法与合同收入和费用同步确认,不能体现出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

不难看出,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现状出发,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与改进。

5优化与改进

5.1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想提高施工企业的核算质量,承担会计核算职责人员的专业素质就要跟上。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操作能力,甚至到施工现场结合实考察去学习。培养一些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断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教育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爱岗敬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坚决抵制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5.2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将施工企业的收入金额的确认统一为按总承包金额扣减分包金额之后的差额确认,并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中予以明确,以便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强制要求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出企业采用的收入金额确定方法,如此才能反映施工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制度一定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需求,考虑与税法的协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承担着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服务于税收是它的责任。这要求在会计制度的修订完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对税收的信息支持作用。采用更为先进的核算方法,披露更多与所得税相关的信息,反映更多税务信息,协调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差异的规定。

5.3利用电算化方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施工企业同时开展的项目相对较多,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核算任务也相对复杂、繁重。因此要在这种数据繁多、计算量大的工作条件下,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会计处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搜集、传输和处理方面的准确、高效等特性,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提升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电算化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做好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数据信息的丢失、破坏等问题而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篇7

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性工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企业的会计人员及会计部门的设置不够合理与企业建账不规范,很多企业甚至不建账,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经常出现不合理之处甚至违规之处。很多企业的会计部门依然存在层次不清晰、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很多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没有依据我国企业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设置,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依法建账、按照法规设置企业核算、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进行。

(二)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薄弱

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会计核算力量太弱。导致这个现象的首要因素是企业聘任的会计人员来源参差不齐,大都学历较低,或者根本不是正规会计专业出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致使工作过程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说明在企业管理当中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不止是会计核算管理,包括人事的选拔与任免、技能培训方面等。会计核算本身是很严格的工作,但是人员的随意任用和不严格的选拔却是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本身的否定,说明企业本身就不重视会计核算工作,达不到要求的精确性和严格性。并且,大多数企业并未设立专门的财会部门,机构设置上存在问题。另外,中小企业的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根本无法胜任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存在会计核算工作主体界限不清与违规操作现象

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清楚,很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这些都给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在中小企业中,许多企业为了简化程序或是基于别的原因,存在不规范或是不依法建账的现象,使得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较多违规操作。比如,通过虚增成本,收入不入账等方式逃避税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分类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等,根据企业需要自行安排。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都未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而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会计处理,这些违规操作导致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破坏了一个企业应该有的严格性。另外,原始单据的获取需要付出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成交而不愿意付出必须的代价来获取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或者只取得不合规的收据,以此入账或者干脆不入账,这样的做法有违相关会计制度和法律的要求。

二、关于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企业要重视并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程度影响着企业信息反映的真实性,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各种原则,如及时性、客观性等,提高对企业会计资料保管的重视程度,企业必须保护各种会计资料,规范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作用。

(二)加强会计核算法制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是保证完善和健全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的根本,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法规更需要完善和提高。在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过程中,要注重其科学性、操作性和严谨性。健全的具有科学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相应配套措施,使各项会计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有效禁止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有利于增强企业领导及员工的法纪观念,同时对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及时整改,并根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落实责任制。严格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按照要求加以惩处,做到有法必依。

(三)规范会计核算基础性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应更好地认识清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新特点。会计信息要同时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等的需要。由于会计工作不仅影响到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也影响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而企业应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抵制和防范各种市场风险作为基点,使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及时掌握和预测经济效益的提高情况及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会计核算应按照会计制度法律的要求进行操作,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以便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篇8

一、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成本核算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核算的合理科学性可以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任务安排,设定相关生产规划。但从现实来看,依然存在部分员工和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认识不清,认为成本核算隶属于财务管理,不牵涉其他部门。实际上,每个部门都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密切相关,若相关部门能深入了解本身的实际生产,就能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方案和计划。

2.成本核算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

工业企业在市场中选择和购买生产所用原材料和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第一要求。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原材料价格也会相对变化,不同的时间购买相同的材料,其价格也有很大悬殊。因此,企业在选购生产原材料时,以降低成本的本意有效购买企业生产需要用到的数量和种类,从而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市场变动因子的一系列干扰,企业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往往与实际市场情况有悬殊,其调查范围与依据都比较小。

3.成本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相关企业在实施成本核算时都运用分步法,然而大市场在快速变化着,企业也得顺应潮流不断更新成本核算方法,以求生存。当下,市场需求主导着相关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此模式的转换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品种繁多的运作模式代替单一化品种生产,此模式不仅与市场需求相符,也易根据市场规则进行随时调整。因为生产技艺和人力资源的多方面投入及生产种类迅速增加,分步法在实际成本核算中的难度加大,从而严重影响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4.成本费用分配标准不合理

为保证工业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应设定科学有效的企业成本分配标准,并在企业生产中有效实施。但是,部分企业并未在具体实际生产中以其本身固有特质来制定标准的成本分配。进行企业成本分配时,主要以工人的工资为主,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生产中的其他花费。另外,企业中配合生产的其他部门和生产关键岗位共同担负着企业的成本花费,且费用一样,因而严重影响着员工的绩效认定,从而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提升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的策略

1.提升员工成本核算意识

工业企业员工要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意识,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适时转换观念,及时纠正错误,基于工业企业的整体核算,树立全局意识,不断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规范;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要强化对成本核算的教育和培训,在企业各部门都应树立成本核算标准,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各部门间要严格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完成状况、目标制定及相关成本费用的具体分配状况的监督。

2.合理调整成本核算范围和内容

当下,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大部分企业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且伴随整个大市场的急剧演变,有效把控生产成本是在市场中保证最佳竞争力的关键步骤。一部分企业逐渐在市场中败落,就是因为对企业人员的资本投入不充足,因此,要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成本核算。同时,要强化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把控和核算,并随时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矫正核算标准,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

3.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是随着市场需求的相对变化而进行随时调整的,工业产品的种类富于多样化,且投入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在进行企业关于绩效的成本核算时,相关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这是因为企业生产模式不断变化,相关研发资金也在增加,从而更倾向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目前,相关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要根据其特质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机制,依据当下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体系,让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更有效、更科学。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也因此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各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一个企业只有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成本核算质量,才能有效掌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升企业的绝对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进行企业施工成本的核算时,更应不断强化对生产成本的把控。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是不容易的,相关企业应据其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强化成本核算部门的有效管理,不断培育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篇9

对于相关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相应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行业的财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相关的财务信息表示出来的。在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在过去传统的层次上了,更主要是在现在科技信息的影响下,开始了更加快速的发展。由于相应的发展速度的提高,对于其内部的财务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相关的成本核算和监控上。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其财务方面的信息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本核算和相关的监控决定的,因此对于在现社会上各项工业企业财务中成本核算和相关的监控之间存在的问题就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工业企业更好的发展。

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来说,其相关的财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关的成本核算决定的,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成本核算的实质在于对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事项进行合理的监控的环节,对于相关的成本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对产品的原材料,人工和其他进行相关的核算,换句话说就是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投入原材料的价值,进行加工的人员的相关工资以及各项福利的相关核算。对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来说,是以相关的计算来时的相应的成本得到一定的将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营业利润为根本目的的一项财务运行工作。对于工业企业在相关的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成本都要进行详细的核算,借以更好的了解相关企业的产品生产支出的情况和相关资金的支出份额。对于使得企业在现在竞争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就要对相关的成本进行较为详细的核算,对产品价格大的方面要合理的安排,从而提高相关行业的企业竞争力,使得企业在中国工业企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上对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合理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在现在的社会上来说还是一项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目前社会的发展状态来说,相关的工业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相关的成本核算和监控后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以下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1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在相关的购买原材料的环节重视程度过高就导致相关的产品生产的环节的重视程度过低,这就导致了对在进行产品加工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相关的成本的核算与实际需要的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会导致相关的成本预算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使得工业企业的唱本核算和相关的监控存在很大的独断性。

1.2在购买相关的原材料时,大多数企业都会进行货比三家的购买方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种做法在进行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企业对相应的供应商进行压价的情况,使得相关供应商的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供应商就会寻找更好的企业进行服务,与原企业之间的销货渠道不断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射管就会导致相关工业企业的供应商大幅度减少,对相应的原材料的购买也烧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1.3对于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在相关的生产环节上动了歪脑筋,这些工业企业开始在生产环节上使用较为恶劣或者品质不良的原材料,尽管这样确实可以降低企业的先关成本,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就会导致企业出现大量质量不好的产品,这种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使得相关工业企业的市场受到严重的压迫,最后悔导致相关的工业企业在社会的竞争过程中被社会淘汰。

2工业企业成本监控对策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监控不是简单的统计出各环节的成本并相加,而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统筹规划,对工业企业的成本进行具体的划分,找出适合自身具体情况的工作模式一般而言,为了提高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监控工作的科学性,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2.1完善成本核算与监控体系

工业企业在构建成本核算与监控体系时,一定要避免出现间隙,从而影响整个成本核算与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各个部门不仅需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而且还要遵循着全面性与科学性的原则,及时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通过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事宜进行有效分析与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与监控体系。

2.2加强与供应链上游的沟通

为了保证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监控的持续性,企业应该优化供应链,及时与供应链上游保持沟通,这样才能吸引与维持到更多的供货商,给予工业企业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样,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及时的与供应链上游企业协调,既不能放任供货商抬价,提高成本,也不能过度打压价格,导致联系中断在原料的选择上,不仅要关注材料成本,同时也要注意运输成本,综合材料和物流成本,对成本进行控制。

2.3监控成本使用全过程,降低风险成本

在对成本进行监控时,不仅要加强对生产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成本进行监控,也要考虑到各个环节之间各个节点的成本支出对整个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及时的比较预测成本和实际成本,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在,分析其产生,对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完善,降低风险成本此外,要注重对工作人员成本意识的培养,成本核算与监控要符合规范,尽量的减少误差,并及时向管理者汇报当前的工作情况,以便成本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先关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相应的监控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在工业企业中能够受到重视的成本核算和相应的监控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些文明地就要想出护理有效的方法和对策进行解决,从而使得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白百合相应的监控能够更加完善的为企业服务,进一步使得工业企业的发展更加良好。

作者:薛颖丽 单位:鹤岗鑫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缓解就是原材料的采购,在这方面采购企业拥有较为宽泛的选择权,为了增强自身的利润空间,企业过分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工业企业在与供货商博弈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供货商难以接受工业企业的条件而选择放弃合作,如此,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供给就出现了很大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正常的生产运营,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延误了工期,造成大量额外成本支出。

(二)盲目降低库存

库存成本是企业成本支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很多工业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而过度降低库存,当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生产速度之时,库存量不足,会限制生产的进度,如果完不成订单任务,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忽视过程管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往往停留在具体的环节,诸如采购、生产等,而没有从全寿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这样势必会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的成本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四)过度降低材料成本

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原材料成本,不惜牺牲原材料的质量,这虽然在短期增加了企业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的信誉和口碑都将受到很大影响,这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二、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为了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成本控制对策。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沟通协调

为了确保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持续,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调,对企业的主导链条进行优化。只有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才能维持和吸引更多的供应商,这样企业的选择权就能更好地行使。诸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和销售计划,调整与供应商的供货计划,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成本控制的可靠性。

(二)发展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是完善的制度,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让员工更好地把握企业精神的精髓,转变其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优化工作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三)降低风险成本

实际的成本控制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根据企业成本核算的结果,将预测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实际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对成本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将相应的信息反映给管理者,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效果。

(四)完善控制体系

虽然加强对工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十分重要,然而从当前工业企业的成本使用情况来看,各个环节之间的节点,也是成本支出较大的一个部分,为了取得更好地成本控制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及节点的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工业企业应该优化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充分地调查分析,进行研判、评估,采取有效地部门间衔接措施。

(五)降低库存成本

为了有效地拉动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可以采取“以销代产”的措施,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对企业的生产任务予以优化,从而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工业企业都在用这种生产系统。当企业的库存减少,生产任务扩大的时候,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库存成本,还能增加企业的营业额,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11

1.1 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财会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工作者大部分为兼职。他们的会计业务知识不足,未学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未接受过正规训练,一些人为“半路出家”,就连科目、账簿与会计报表相互间的对应关系也弄不清;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会计工作者尽管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然而却长时间不关注学习新的会计法规与业务知识,其学习的自觉性不足,导致他们的业务素质无法取得发展。

1.2 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现阶段,仍然有许多中小企业中没有设立会计账簿,还存在许多设有多套账,根本不在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原则。为实现偷税漏税的目的,部分会计工作者还会在经理的指使下造假账。同时,原始凭证非常不规范同样属于一个普遍的问题,为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他们往往不开票。还有部分会计工作者以送货单或出仓单入账。此外,所使用的原始凭证是自制的,格式不统一,随意填写。

1.3 缺乏政府约束与社会监督

首先,政府约束缺乏。现实社会中,政府并不能细致深入的监督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导致企业主对会计核算工作较为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为提高监督有效性,必须搜集可靠、全面的财务数据,这样就需要政府投入相对较高的资金,致使政府约束力度缺乏。其次,缺乏社会审计监督。现阶段,中小企业还不属于社会审计的范畴,大多数私企属于中小企业,我国在法律上还没有规定它们的年度会计报表一定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现阶段,只是当它们产权变动、发生民事纠纷、申请银行贷款的时候,才会进行审计。

1.4 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对于会计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律法。然而,部分中小企业并未结合其具体特点制定相关内部制度,一些企业根本不注重内控制度,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制度不完善,导致其控制较差、会计数据失真,使得有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无序。会计核算工作中尚未构建起系统全面的会计核算系统,部分公司领导常常依靠自己的理念来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评价。

1.5 会计主体界限较为模糊

现阶段,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主体的重要性非常忽视,存在个人财产和企业产权界限模糊现象,其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的分离明显比不上大公司做的好,特别的对于民营企业,经营者即为投资者,一些把企业的钱拿到自己家中用,或干脆把家庭开支纳入企业的费用下账,为实现开支的增加,甚至部分老板为没有在企业工作的亲戚开工资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导致会计工作中存在很大成分的虚假核算。

2 做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

2.1 切实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中小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其具体的业务量,配置会计工作者,确保其数量充足,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业务素质,此外,应当制定诸多支持政策,尽可能的将会计工作者留为己用,同时应当适当奖励那些工作成绩较好的会计工作者。另一方面,会计工作者同样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逐渐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使自己能够高质量开展本职工作,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2 政府财政机构需要加强管理

首先,政府财政机构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指导,以此来督促它们严格按照法律从事。要求它们限期构建起相对系统全面的账簿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其在审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违背规范要求的,需要尽快对它们提出审计意见,并且还有上报政府财政机构进行处理。其次,加大力度监督小企业会计工作者。一是加强对他们的任职资格的管理。明确规定公司雇佣会计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政府权威性资格证书。再次,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真正实现“遵守准则,诚信为本”。对未严格履行职责的会计工作者,应当将有关资格取消,限制其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等。对那些暂时不能实现规范化操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对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记账,也可以规定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2.3 构建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构建完善的内部稽核与牵制制度。前者是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机内容,大体上涉及到以下内容:稽核工作的组织、分工、职权;审核会计数据等。后者包括公司款项与财物等相关环节,一定要确保不少于2人负责,能够彼此制衡,即现金与账目分开管理。其次,构建成本核算与财务会分析制度。前者属于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前提,一定要确保其可靠性与全面性。后者是会计工作者的职责。通过构建该制度,中小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其财务指标的实现状况,能够促进其不断优化财务预算,促使他们深入探讨会计的特点,从而能够不断完善该项工作。

2.4 推行会计信息化

第一,建立和完善财会数据库。按照企业财会工作的特点,设置有关程序同时构建起财会数据库管理系统。具体可以先试运行一定时间,看看其具体的效果:不仅报销发票需在数据库基础表格里面进行登记,为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提供保障;而且还按照登记情况集办报销,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的查询、窗体、报表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为各部门有效使用资金提供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准确、及时对主管部门规定的、资金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第二,进一步推进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具体可以在电脑中安装相应的财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金蝶财务软件等,利用专业的财务软件使资金管理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记账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企业领导合理使用资金提供了财务分析。

2.5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并严格处理各种违法行为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供电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如何对供电企业进行整体合理化管理,将对社会总体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知,在几乎所有日常企业的经营中,都会涉及到电力资源的使用,而供电企业则正是负责为社会范围提供电力资源的源头所在,所以只要保证了供电企业的安全营运,才能使社会各个企业得以正常运转。

然而在目前国内的供电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工作方面的不足。首先,会计核算工作是否到位是影响到这个供电企业财务问题的关键所在,会计核算工作与供电企业的每一个经营环节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但是现阶段供电企业中,往往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人员、物源出现安排不合理现象,对于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财务类活动也没有做到事无巨细地记录与核算,从而给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多不便。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为供电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优化而做出讨论:

一、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供电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中,相关财务人员的整体性素质高低将直接决定着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成水平。因而为了保证供电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类工作得以完善实施,必须从招聘环节起,严格把握进入企业内部的各类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而在财务工作人员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供电企业也需要对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使财务工作者尽快适应于供电企业相关的财务操作,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进一步财务工作的实施。

由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在供电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会计工作的整体功能也不仅仅再是局限于对于经营活动的核算和计量,而是拓展至企业运营建议者的范围。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求财务工作者对于企业内部的运营活动有一定的敏感度,当企业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变故时,财务工作者应当能够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作出报告,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中监督与管理

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类财务数据都是反映供电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的重要资料,因而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者必须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一定要加强对于会计资料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满足企业在进一步运营活动中的需求。

为了使后续监督工作得以开展,会计人员必须从审查原始数据开始,以此检验供电企业内部的资金是否是在合理可靠的情况下被应用,如若出现于正常经营会计数据不符的情况,工作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做出纠察。供电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环节的整体监督与管理,必须借助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判断来实施,只有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得顺利,才能够保证供电企业的内外部经营活动得到高效运行。

三、规范企业整体会计制度

为了供电企业的整体制度入手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会计制度,也即是说,我们必须要提高企业全体职工对于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规范性的认识,并着力于对于具体财务部门的制度管理,使财务人员透彻明白其对应的会计工作内容。在现实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与具体工作对应的规章制度,才能使整个组织机构与活动内容得到有效管制,而会计工作亦是如此。供电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起完善可靠的会计工作体系制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供电企业的整体运营来说,必须尽早及时地进行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总体优化,只有保证了企业内部财务运营的正常,才能够使供电企业在其他各个方面的活动得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是供电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管家,而供电企业作为承纳会计工作的主人,更应该为具体的会计工作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即需在内部建立相关完善的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