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6:03: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004年前后,大部分国内高校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逐步进化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从办公自动化扩展到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组成和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与社会方面的内容[1]。
非常巧合的是,教育部在2003年了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中学技能课程的改革方案,其中的通用技术包括计算机的简单组装,而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2]。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学也是在2004年开始了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
从主要内容的标题上看,大学计算机基础似乎与中学信息技术存在重大差别,但在实质上,二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内容重合。如果不仔细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实验设置,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起点就无法确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就可能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复,导致重大的教学资源浪费,造成大学新生对该课程的轻视和逃避,无法完成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
1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2],具体要求如下。
1)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 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 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 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 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 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 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换言之,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同时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对于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3]目前定位如下。
1) 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2) 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 具有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
4) 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 具有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目前,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涉及面广,“后续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3]”。但就某些具体课程而言,课程的培养目标似乎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没有重大区别,“比如在大学计算机入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中,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非零起点……对于少数已具备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提供免修的方式,通过相应的考试以后直接获得学分[3]。”
从培养效果来看,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的信息技术不存在重大和本质的区别,难怪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师中间流传一种说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最高境界就是最终取消这门课程”。谁能说不是呢?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免修考试”的学生成为“多数”的时候,作为大学计算机第一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还有作为必修课存在的必要吗?
2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比较
本节对比两套教材,试图对中学信息技术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异同。中学信息技术以文献[4]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文献[5]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文献[6]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为例。表1列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5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表2列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表1内容和表2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 中学的信息技术是从任务驱动出发,从信息需求来发展和串接所有的教学内容。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出发,从学科普及的观点选择和串接教学内容。其内容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的内容,而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甚少。
3) 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角度主要从应用出发,而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则涵盖了一些计算机工程和科学的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果在于普及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但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少有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设定的基本要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中,电信学院2010年入校新生中的291名都申请报名“免修”上机考试(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同),而考试结果显示,他们的通过率仅为6%(通过标准为百分制的70分)。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在理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上有重大发展,而且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机考的严格方式,确保学生基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养成。
3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方式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对理论性抽象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实践慢慢领会。信息技术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也不能再完全依靠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观念。应该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使学生树立知识信息观,掌握信息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7]。所以,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机房或实验室开展,由教师组织教学,讲授部分知识性内容,并布置学习任务,但上课时间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和技能的训练。
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是任务驱动的信息素养训练,因此课程内容淡化工具色彩。在大部分课程活动中,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只是作为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案例,而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主角。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持续5年,初中部分作为义务教育,强制执行,这就为学生信息素养的训练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而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中学课程中的主要强调实际操作,而是大量引入了计算机学科的术语、概念、模型和方法,授课时间与上机实验的比例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是完全不同的[8]。大学课堂上主要讲授理论性内容,往往与上机实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而上机实验的内容,除了少量的新鲜内容外[6],大部分则是在复习中学信息技术的内容。图1显示了我校针对电气学院大一新生的网上调查数据,数据来自电子教室中设置的调查功能。调查显示,熟悉办公软件的学生已经在60%左右(本次调查的样本为111人)。
大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间在48~64个学时,其中包括了计划上机时间,限制在一个学期(12~16周)完成[8]。由于受到课时和学期制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上课内容。对于习惯了中学信息技术的大部分大学新生来说,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内容,而实验技能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和平时积累的应用经验基础上习得的,因此比较容易取得进展。
相比而言,一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突出工具的应用,特别是某些教科书,不仅直接在封面说明了实验平台和主要应用工具,甚至说明了平台的版本。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严重违背了大学应该施行的“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当然,这是与大学教育中部分学校缺乏战略眼光有关,也与行政指令性的等级考试有一定关系。但结果是,学生可以顺利地在某种特定技术环境下进行计算机应用,也可以通过某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社会性考试,但仍然难以应付快速变化的信息世界和计算机应用环境。
4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好新生信息技术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或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技能,处于典型的感性认知水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境界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中学课程中。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考的压力,几乎所有高中的高三年级是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在一些普通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这使得中学生上大学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往往存在1~3年的“空窗期”。即便如此,由于教育部对新课改体制上的重视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亲和性,目前的大学新生一般具备初中三年的课程训练和社会活动(包括家庭和网吧)中的信息技术熏陶,从而存在学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本土壤。
而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就业和深造打基础,亟需在理性和思维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理论上的认知水准。由于缺乏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客观、系统的认识,导致部分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严重的内容重复、教学目标不清楚、实验内容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例如,在上一节提到的入学“免修”考试中,尽管入学时学生的机考通过率并不高,但是机试分数在50分以上的学生有113名,具体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占到机试学生总数的39%。也就是说,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近四成的学生在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前,几乎掌握了该课程要求掌握理论和技能的50%!这种状况,足以引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的警觉,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觉得上课内容有一半是重复的,那么上课、实验的纪律和效果又会如何呢?
除了信息技术必修内容外,中学还开设了若干模块的选修内容,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初步。这些选修内容是存在学校差异的,同时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拓展的基石。
实际上,大学完全可以发挥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对新生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交换性”学习,将中学学到的信息技术和实验技能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制定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在新生已经具备的感性知识基础上,扩展理性、计算机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的计算思维[9]。
5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与对策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0]的十余年来,尽管有地域上的差别,但全国城乡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而且,通过学习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已经经过“桌面”和网络应用的熏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通识类内容的延伸,内容如下。
1) 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上,夯实重要的应用技能训练。例如电子表格的高级应用;大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矢量绘图基本技巧;数据库的关系管理与查询等。
2) 在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理论上,引入重要的计算机组成模型(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DSP等);信息论初步(信息熵和压缩编码);并行处理结构(包括GPGPU和网络服务器集群)的概念。
3) 跨学科应用的引入。例如结合矢量图技术引入思维导图,来串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概念;
利用文档处理训练科技论文写作等。
第二类是与专业方向进行紧密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的“白皮书”中指出,“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融合相关专业的案例;开设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的课程;……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或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共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3]”。与专业方向结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以专业需求为主导,内容如下。
1) 以企业级应用系统的案例来统领工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和模块划分。
2) 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以计算密集型的专业性案例作为主线,来统领理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3) 以统计学方法、案例和软件为主线和应用模块,实施管理和医学类学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6结语
总之,要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为一门真正的大学课程,必须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成果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学科为主导的方针,按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来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教育总体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6):43-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 信息技术基础[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田波. 活动理论指导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08(9):118-119.
[8]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教学大纲[EB/OL]. [2011-01-20]. /modules.php?op= modload&name=News&file=article&sid=55
[9] J.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49(3):33-35.
[10]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2011-01-20]. /20020327/ 3023657.shtml.
A Study of the Course Joint between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in Universit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NG Xiangqian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97-03
近年来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沿用精英化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脱离产业需求,课程体系及内容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教学手段,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不能适应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计算机专业。各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考核机制具有很大差异,存在重复建设,浪费教学资源等诸多问题,与政府、企业资源及学校资源整合不够,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变革等。因此构建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1]。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新型技术,尤其体现在软件技术的发展上。目前,软件企业在软件项目研发中,需要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熟练程序员和软件测试员等三个高、中、低层次的人员互相配合;在软件企业中,这三个层次的人员比例是l:4:7。然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显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软件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整体结构的不合理。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缺乏问题逐渐显现并严重制约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软件市场中,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软件人才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高端软件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软件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瓶颈”[2,3]。
二、问题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一直沿用老的知识结构、学时设置。这种结构注重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性,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然而,实际情况是在毕业后大约只有10%的人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90%的毕业生从事计算机应用。所以,高校教育中忽视应用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特别是没有形成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很多高校教学内容陈旧,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从而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障碍。
3.实习及实训基地及平台缺乏。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办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然而实习及实训就有很大问题,原因有二,一是企业接受的实习及实训的人数有限,二是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费用相对偏低,根本无法支撑相关费用支出,没有费用作支撑,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实习及实训任务。
4.缺乏有效的课程群建设。长期以来,各个专业的课程由各专业教师独立上课,导致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考核机制具有很大差异,且存在重复建设,浪费教学资源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要组建专业平台课程群机制,群组内的课程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且知识更具有递进性;同时,内容切块比较科学,以利于组织教学。在课程群中,提高了课程教与学的透明度,减少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和非计划性,并加强了教学环节与质量的可控性。课程群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总学时数之比接近1∶1,体现了实践能力为主的思想,完善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体系。
5.缺乏校企政资源的整合。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构建校企政资源整合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短时间内,实现专业教学要求的良好师资力量是很难的,特别是具备良好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是很缺乏。因此,将各种良好教学资源整合在这个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6.教学信息化能力不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构成了教学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教学信息化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导致教学模式将逐步向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变革和发展都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为了适应教学信息化,教学内容就需要进行整合;例如,如何更好地对多媒体教学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如何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更大的作用,如何使得多媒体课件达到最好的效果等等。因此,如果不管教学的具体内容,只是简单采用教材搬家的方法,是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
三、改革的措施
1.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课程群整合及实施。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下所有课程进行分析,将同样或者同类课程组成一个群组,便于群组内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加强相互交流。需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课程性质和要求分析,课时分析,教师分组,课程群管理办法制定,配合课程群的课程建设要求等。另外根据企业需求,在课程群中嵌入了相关的企业需求课程,比如嵌入的卡内基梅隆课程体系[2]、塔塔课程体系等企业需求的课程内容。
2.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实验实训实习体系构建。作为一个以应用型和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实验、实训和实习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结合过去几年本院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从整个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的角度来看,还要进一步对学生实践体系进行构建[4]。
实践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是形成科学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现的工作主要有: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整合,跨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制定跨平台的实验教学和考核体系,结合学院科研团队和学生竞赛的多渠道实训方式的建设,跨专业实验室建设以及院企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等。
3.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校企政资源整合体系构建。构建校企政资源整合体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制定校企政资源整合的系列制度和实施方法,从制度上保证资源整合的可实施性;其次是制定合作培养的教学课程或者实践课程,结合本院需要的教学资源寻找合适的结合点。最后是和校内其他院系、有关政府单位和企业机构进行联系,落实有关紧缺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势互补,相互协作,最后构建完整的体系。比如学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实习实训体系、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培养基地、在课程教学中采用课程内容置换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定期安排企业到学院开设讲座等。
4.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教学信息化系统构建。构建教学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构建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系统,便于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更高效的交流;二是构建教学信息共享系统,便于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共享相关教学资源。比如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共享系统中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学院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网上交流;三是构建教学相关辅助系统,用来高效地管理学生选课、毕业设计管理、排课等事务。比如学校建立了智能排课系统,在系统上完成学生选课、教师排课的任务;学院2012年开发了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学生和教师通过该系统完成相关毕业设计工作。学校通过学院网站整合这些系统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5.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措施如下:首先研究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构思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思路的调整方向,突出本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比如学院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具有宣明的特色,也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方向;其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从校、院和企业等多个层面整合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资源,构建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在实际运作中检验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比如学院提出了“平台+模块+插件”的课程体系[2,3]、提出了“3+1.1”的学制设置[2,3]、“1+3+8+18周”企业培养方案[3]等。成都大学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四、改革的优势
1.建设课程群,可以充分整合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为学目标,提高各专业教学质量打好了基础。
2.进一步规范了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信息技术各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和工程性能力都创造了良好条件。
3.能够充分体现资源共享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学院及相关院系专业的教学实力。
4.通过构建信息化系统,为大平台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的实施。
五、结论
通过在信息技术大专业平台下的资源整合和体系构建,使得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能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激流.关于构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6):13,16-17.
[2]杜小丹.高素质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4):34-36.
[3]叶安胜,周晓清.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探索[J].福建电脑,2012,(12):34,37-39.
为了顺应信息化潮流,走出困惑,在新的环境下正确定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思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系列问题,我刊特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程向前老师,主持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专栏探讨。本次探讨主要基于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SWOT分析和对课程发展思路的思考。
1) Strength(优势)。
(1)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技能有长足进步。
(2) 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敏感性,特别乐于学习新技术。
(3) 国家对计算机教育十分重视,设定诸多考核和评估措施,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保证计算机教育的质量。
2) Weakness(弱势)。
(1) 部分大学新生中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并未达到教育部的教学目标,因此大学新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并导致课程的目标定位模糊或难以实现。
(2) 部分大学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投入(人员和环境) 在扩招的背景下严重不足,使课程质量低下。
(3) 部分大学新生不清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满足于同中学一样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实验模式。
3) Opportunity(机遇) 。
(1) 改革开放使国际化教育模式和交流取得长足进步。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得到更多应用和实践机会。
(3) 新一代教师开始承担教学任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使命感。
4) Threat(威胁)。
(1) 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缓慢,跟不上IT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
(2)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部分省份对教学的行政干预和部分指导内容的滞后和僵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改革。
(3) 一些大学把应试作为学生的唯一培养目标,造成计算机教育事实上的失败。
本专栏拟定9个主题,内容如下。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问题。
2.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探讨。
3. 根据学校类型和教学对象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
4.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结合、与学生的发展方向结合的研究。
5. 中国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突出大学教育的特色。
6.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7.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
8.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和管理研究。
2.设a*b=,那么求5*(2*8)。
3.
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210*2=?
4.定义运算为,如果3(5)=3,求。
5.对于任意的整数与定义新运算””:=
(其中是一个确定的整数).如果12=2,则29=_______。
6.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8,20,24,30,(
);
(2)11,12,14,18,26,(
);
(3)2,5,11,23,47,(
),(
)。
7.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________。
8.观察如下图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1)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
9.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1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
请问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的张数为(
)。
A.4n+3
B.
3n+1
C.n
D.2n+2
10.已知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
1
行
1
第
2
行
-2
3
第
3
行
-4
5
-6
第
4
行
7
-8
9
-10
第
5
行
11
-12
13
-14
15
…
…
按照上述规律排列下去,那么第
10
行从左边数第
5
个数等于(
)
A.50
B.-50
C.60
D.-60
课后练习
1.将新运算“*”定义为:a*b=(a+b)×(a-b)。求27*9。
2.设p、q是两个数,规定pq=p2+(p-q)×2。求30(53)。
3.如果2*1=,3*2=,4*3=,那么(6*3)÷(2*6)=?。
4.规定
(、均为自然数,),如果,求。
5.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一个故事里出现了一串神秘排列的数,将这串令人费解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2,3,5,8…,则这列数的第9个数是
.
6.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15,17,30,
22,45,(
),(
);
(2)
2,8,5,6,8,4,(
),(
)
7.已知:,,,…若(a、b为正整数),则a+b=_________。
8.观察左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8个图形共有
枚五角星。
9.图中每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个。
10.自然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如下,从排列规律可知,99排在第几行第几列呢?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
第1行
1
4
9
16
25
…
第2行
2
3
8
15
24
…
第3行
5
6
7
14
23
…
第4行
10
11
12
13
22
…
第5行
17
18
19
20
21
…
…
…
…
…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基础性很强,因为这门课程主要就是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的,因此更加重注基础性原理和技能。涉及多方面知识比如多媒体、数据库、计算机基本技术以及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一些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相比高中的计算机技术内容要更多、更广泛。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计算机技术,更较为专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大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笔者在此提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改革创新:
一、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最佳办法。因为无论那一项课程改革的变化和推进都是要以课堂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进而提高课程改革的速度,以致使课程改革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否则各种课程改革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面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依据自身的改革形式和教研成果,坚持以学生为重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未来应用为方向,尽量培养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教师力争做到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导者、策划者、管理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勇于操作;还要采用提问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的促进学生合作探究,主动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实践操作,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还可以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教学实践较强的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最好经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用时较长,需要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进行使用任务驱动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择,恰当好处的应用,才会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专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际学习的具体任务为驱动,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每小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力争使学生努力就会有收获,循序渐进的构建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争取综合所学内容顺利完成任务。每个小组一定要做到把任务尽量细化,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就合作解决或者是通过询问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用这种方法适合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某一单一的知识内容是不太适合的。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小组都会有对自主学习新知较为困难的学生,因此教师要首先进行集体指导,学生可以进行模仿练习,促进很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以致于不影响整个小组任务的完整速度,其实适当的讲解也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组员能力较强就应该给他们加大难度,尽量加大对这些学习小组的任务分配,可以选取较为专业的,具有较强挑战性的任务,组织较强小组快速完成并能及时总结经验,使各个成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全面综合发展。学校组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团队结合所学专业内容和教育科研方向,分期分批地开展专项活动,学校通过调动多方人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尽量千方百计的调动教育科研带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代高等教育的培育人才逐渐由精英式转为大众化,学院的人才目标要求也由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教学内容时,也要求从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为重点,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把较为实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详实的传授给大学生,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尽快构建较为完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践和理论体系。结合大学生的具体专业,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文科和理科进行系统分类学习。迎合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本专业学习内容中及时融入先进的计算机理念和思路,有效地整合所学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计算机基础知识新、内容多、概念多,比较粗糙课程的重点不够突出。同时学时有限,学习较为困难。在教材内容取舍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与应相关的理论。每个知识单元的内容以应用为主体,综合性的应用实例入手,引出各知识点及系统概念教师授课时通过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介绍最主要的知识点。
三、改革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网站经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的精心打造下建成并,供学生使用。该网站以贴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内容为核心部分,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学习内容的同时,辅助学生自练、自测的评价部分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设置了问题讨论区,实现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课程资源进行管理,包括进行资源的检索和浏览,对资源进行补充、下载。分类存储资源并将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删除,教师已不再是位居前线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退居二线的引导者、组织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空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探究研讨、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哦较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这样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改革考核模式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在堂上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且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上也必须进行必的改革。笔者所在学院采取的具体方案是参照教学划中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现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知识的应用力。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学生考试时从丰富的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部分题作考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微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知识部分占全卷20%(20分)。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操作技能部占80%(80分),题型包括汉字录入、Windows使用、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因特网的简应用等。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根据计算公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即可算出总评成绩。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更需要一个较为艰难的实践过程,需要大学教师群策群力,依据本校大学生实际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改革。另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只有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满热情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学生学习效果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勇帆等.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12):68~72
[2]董高原.浅谈有效教学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广东科技2010,19(2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82-01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 Chunk in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LIU Chang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4, China)
Abstract: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of non-computer major aims at improv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ies and their capability. The current college computer curriculum has not met the multiple and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for cours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college ,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arrangement of applied computer cours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focus of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qualities.
Key words: college computer; chunk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ies; individual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才素质密切相关,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为目标。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的技能与应用能力,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性人才。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大学来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两个学期教学,第一学期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学期讲授程序设计。这一框架已经有二十年大体未变,只是教学内容有所更换,即从DOS平台的基本知识与程序设计,转换到Windows平台上。我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全院各类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开设,分别在两个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我们目前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喜欢计算机课程,但由于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而无法吸引他们热情持久地学习;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日益广泛和深入,在第二学期统一开设单一的程序设计类课程远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或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感觉难以掌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所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本人的实际需求或意愿存在一定差距,在日常的学习或日后的工作中很难学以致用。这些现象在第二学期的程序设计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造成这种教学两难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或学生的个人因素,也有教学安排上的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体制在用一个单一的标准要求、塑造和衡量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的脱离,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为高校教师,在这一点上我们责无旁贷。变革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的前提下,将第二个学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分为多个教学应用模块,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差异和专业差异,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突出专业特色。
2 突出个性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计算机教育是逐步发展的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方面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应当具有应用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能够充分的应用到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
变革传统的“1(计算机基础)+1(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以“1(计算机基础)+X(多个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 强调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类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著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学,无论就目的、内容、教学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着眼点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特色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设置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三门主干核心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和自身的基础应用水平及个好在多个课程模块中进行选择,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教与学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发挥教师及学生双方的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建立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适应我校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应用性、广泛性需求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个性化模块教学模式已在我校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广泛推行,得到了全校各学院师生的积极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个性化模块教学实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1+X”教学模式,开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块为不同层面和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这样既可以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发挥授课教师的专长,使原来较为单一的课程设置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2) 使教学更加突出个性化与人性化,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3) 课程教学安排的多元化,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分配。
3 结束语
经过长期以来努力和实践,我校推行的突出学生自身特色的个性化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教学体系已逐步建立,并深得广大学生的认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大学计算机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比其他课程更为直接、更为深远的作用。大学计算机教学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更新,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应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119-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江苏省高职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统考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前沿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紧扣江苏省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大纲,提高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因此将“教学做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实际意义。
一、“教学做考”合一思想的精神实质
陶行知先生倡导“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这里的“要什么”,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陶先生认为,教、学、做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二、高职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效果
此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软件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通过省一级B等级考试才能具备毕业取证资格。
(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现状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特征是: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分开,造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离。理论教材以教师教为主,实验教材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
(三)高职院校生源特点
1.认知发展处于新阶段
在高职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年龄一般18~20岁,学习能力的发展处于元认知阶段。大一学生对元认知知识掌握得最好,而元认知监控能力却较差。因此,对学习中的漏洞、薄弱环节、作业与考试中的错误等缺乏补救意识,很少反省自己的问题和针对性地进行补缺。
2.学生类型呈现多样性
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的专业,招生对象不同,有的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有的专业只招收文科生,有的专业文理兼收,这就造成了在同一专业的同一个班级中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3.学习态度令人担忧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于大学中大信息量的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充分认识和适应。如果理论教学内容只是概念的讲解等,那么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枯燥,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和厌烦心理。近几年来,学生在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表现为对操作感兴趣,但不会灵活使用;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不善于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有学生谜恋网上游戏,学习有时缺乏主动性。
三、“教学做考”一体化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实践方法
目前的国内外高职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却忽视了教与做的统一,忽视了教师教学与实践的统一。这样的后果是,只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环节。基于这种认识,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结合教材、课时安排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将“学做”合一和“教做”合一有机结合,并结合省计算机一级B考纲的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考证的规范,践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诠释“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构图
其一,教师的教是在做,学生的学也是在做,教与学统一在做上。其二,做是最主要的,教和学要以此为基础进行;同时,教又从属于学,要符合学的需要来教。最后,做是学的依据,更是教的指南。
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构图与陶先生提倡的做可谓一脉相承,离了做则谈不上职业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创造和创新。
(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教做”合一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适合讲授,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教案(如学习内容、重点,如何切入主题、如何讨论、使用哪些例子和图表、布置哪些作业等),制作讲稿(投影片上字不宜多,句子不宜长;切忌按投影片照本宣科。多使用图、表,让投影片上的文字和图片适当地“动”起来,还要穿插一些演示、例子、问题,产生节奏并与上次课程的内容有所呼应)。
2.“做学”合一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单元一至七单元七部分的实验内容,实验指导书上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应采用机房的教学软件教会学生下载实验素材和导学软件(校内FTP资源库)。实验课过程中,学生分组边做边学,做的过程中遇到难点后,教师再分组指导解答。这种方法能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规定一个终极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学到真知识。
3.“教学做”合一
在实践中,师生的角色会发生互换,教师的教是在做,学生的学也是在做,教与学统一在做上,以“教学做”合一教学方式为主。比如《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课程综合部分的三大实验内容,知识的综合程度较高,必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光凭书上的步骤和导学软件采用“做学”合一方法不能解问题,这时,教师就要灵活变化实验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合一。除了在学中做,还得更多地将教结合于学和做中,才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做好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389-03
计算思维[1]培养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新兴理念,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它在强调知识、能力的同时,着重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即实现“知识—技能—思维”的共同提升。这种理念目前正在渗透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中,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并希望通过这一理念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学习来实现的。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虽然对计算思维培养的要求一致,但对信息技术素养与技能的要求不一样。如理工类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侧重计算机结构及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素养;医药类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侧重多媒体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等素养[2]。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应符合专业、行业需求,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高等师范学校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学分数有限,根据教育部的建议,一般必修课为3学分,通常由1-2门课构成,外加部分选修课学分。在通识课程学分有限的情况下,构建什么样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群(课程体系),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培养师范生的需求,即在培养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同时,做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达到适合教师职业的需求。
1 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需求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与骨干,为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思维,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辨识自己的信息需求;2)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3)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4)能有效查找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5)能制定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6)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信息资源;7)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8)能有效组织信息使之能具有实用性;9)能将新信息组合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10)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
2 课程群的含义
群的概念来自于数学,群是一个非空集合,*是它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如果元素的集合如果满足以下4个条件就称为群:1)封闭性:群内任意两个元素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同的或不同的)的结合(积)都是该集合的一个元素。2)结合律:虽然群元素不一定要求满换律,但必须满足结合律,即对群中任意元素a,b,c都有(a·b)·c=a·(b·c)。3)单位元素:群内存在一个单位元素e,它和群中任何一个元素的积都等于该元素本身。4) 逆元素:对群中每个元素a在群中都有元素a^(-1),叫做a的左逆元,使 a^(-1)·a=a·a^(-1)=e。
课程群是指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课程群不是一组课程的“集合”,是有序的课程系列,是一体化、完整的“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方案,包括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课程群具备的特征是:1)以能力培养与思维养成为核心;2)以知识点为元素;3)群中各个课程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封闭性,即任意两个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产生的新认知都属于本课程群研究范围;4)满足结合律,即课程群的任意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产生的新的认知结果都类同。同时课程群的知识点之间还具有连贯性、递增性、发展性。
3 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目标
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计算思维培养、师范技能培养2个方面的内容。
3.1 计算思维培养
在计算思维培养方面,加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运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师范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有为改进教学而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思维意识,并能付诸行动;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能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同时,有利用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为个人教育教学以及更大范围的教育或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
3.2 师范技能培养
在师范技能培养方面侧重以下2点能力的培养。
1)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方面,增强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师范学生需要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知识做支撑,很多理论知识就能很好的在实践当中运用起来。信息技术知识应该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信息传递及接收与控制原理;二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三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能排除简单的故障;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它信息技术知识。
2)在综合设计与分析能力方面,增强理解计算机系统,熟练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师范学生要有较好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能够为了解决问题而确认自己所需获取的信息是什么,能制定获取信息的几种策略,概括起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三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主要是通过教育网扩宽协作范围、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4 一体化课程群构建
按照培养的要求,教学计划是一系列包含教育成分的教学活动构成的系统,课程是成系列的,是面向专业能力逐渐养成的,是包含“知识—技能—思维”培养的一个课程群。融入计算思维培养理念与师范特色的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群如图1所示,该课程群包括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核心、通识教育选修3个层次的课程。该课程群以培养计算思维、师范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与素养为核心,围绕这2个核心设置课程,使课程成为一个“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体系,为相应学科及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一体化课程群构建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用于奠定信息技术基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构成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主干,实现对师范专业技能核心知识体系的基本覆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用于完备课程体系,实现对核心知识体系的完整覆盖与延伸,兼顾学科的发展。师范特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一体化课程群的知识点、思维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在操作技能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知识,为后期运用Word文档编写设计教案、运用Excel进行教学成绩与评价统计、运用PowerPoint设计教师演示文稿、运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源打下基础。在计算思维上重点培养使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基本方式与计算环境的理解。随着入校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将不断迁移,逐步将学习内容转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重点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多媒体素材与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培养。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操作技能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理论、多媒体素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编写设计教案、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计算思维上重点培养问题求解的核心思路和基本技术与方法;通过小规模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领悟应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方式。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培养教学设计中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在技能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补强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多媒体软件制作与开发技能。在计算思维上重点培养问题求解的核心思路和算法;设计与实现小规模的应用系统,领悟应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方式;培养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
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必修课、主干课、选修课3者之间相辅相承,逐层递进,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计算思维与师范技能培养2个核心组织知识点、展开教学,使所学的知识点支持培养的2个核心目标。从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到小规模的应用系统开发,从个体计算环境的认识到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思维的形成,组成一个完整的一体化课程群。
5 结束语
师范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及信息素养,是一种基础性、技能性、素养性的课程体系。课程群从计算思维与师范技能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程序设计基础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计算环境的认识、掌握面向典型计算环境的问题求解方法;使学生在对计算机本身及其应用方式有一个全面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根据专业的应用特征了解或掌握应用系统级或计算机系统级问题求解方法的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课程;调查;信息技术;改革
Key words: course;investig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reform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77-02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素质教育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处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已经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意见,但是,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受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①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进入中学课堂,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不再是“机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他们不满足大学课堂仍然只是讲计算机操作,但也不希望大而全的“蜻蜓点水”式的计算机知识的介绍。②社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提高。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推进,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各异。很多教育者认为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给其他课程让路,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会无师自通;许多学生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很高,不屑学习,而有的学生却认为自己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希望能学习相关课程。
种种问题说明,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但是,应该怎么改?依据是什么?以什么为切入点?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主观需要,期望用调查结果指导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1调查方案
1.1 样本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2009级全校各专业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3000份调查表,实际收回2865份。
1.2 调查表设计
调查表从“评价自己入校前的计算机水平”;“评价自己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情况”;“评价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表达自己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的愿望”等四个方面进行选择。试图了解高中阶段信息教育课程的效果、了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态度、了解计算机应用在学生中的影响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查结果
2.1 从评价自己入校前的计算机水平,了解高中阶段信息教育课程的效果
调查表的第1、2项,要求学生对入校前的计算机水平、大学阶段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选择。
从调查结果看,66%的人在进入大学前有点计算机知识,也有基本的操作能力,但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有所认识的仅占4%,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也只占12%。
95%的学生认为开设本课程很有必要,仅仅只有0.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本课程。因此,绝大多数同学表示了希望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愿望。
2.2 从评价自己学习的情况,了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调查表的第3、4项,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设置,自己学习本课程后的收获两个方面进行选择。
从调查结果看,39%的人认为本课程设置的内容很好,59%的人认为基本合理,仅有2%的学生认为设置不合理。
由于实施教学的重点在了解计算机知识、操作计算机、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 Point操作等五个方面,故认为在这五个方面有收获的人数分别为73%、74%、85%、80%、79%,均达到了70%以上。
2.3 从评价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了解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态度
调查表的第5、6项,要求学生认识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参加计算机竞赛的态度两个方面进行选择。
从调查结果看,86%的人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了,仅有2%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提高。另外,只有13%的人对参加计算机竞赛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约76%的人对参加竞赛不积极但也不排斥,仅有11%的同学根本不愿意参加竞赛。
2.4 从表达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的愿望,了解计算机应用在学生中的影响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表的第7项,列举了目前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计算机应用较广泛的几个领域,要求学生进行选择。
从调查结果看,微机的组装和硬件知识、网页制作和网站设计、多媒体的深入应用、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想学习这些知识的人数均在50%以上,特别是网页制作和网站设计,希望学习的人数高达68%,说明网络在现代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
3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3.1 大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任重道远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进入中学课堂,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课只是中学阶段的“豆芽”课,并没有被学校和学生所重视,离教育目标相差甚远。
很多学生在调查表中写到:“原来除了打游戏、聊QQ、上网之外,计算机还能做那么多的事情,计算机太神奇了”,“上了本课程才发现要掌握的东西这么多,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却没有这半年学到的东西多,感觉很充实”,“令人期待的课程,计算机很重要,喜欢计算机,想好好学,内容再拓展些,我一定要学好”,“觉得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学到了许多知识,终于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学生反馈意见进一步说明,计算机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3.2 调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学生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合理”,说明本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的期望有一定距离。
现行本课程的重点包括“了解计算机知识、操作计算机、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 Point操作”等五个方面,其中“了解计算机知识”含盖了“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多媒体基础、计算机安全、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全部理论教学的内容,其余四项是实验教学应该完成的内容。虽然学生对现行教学内容认为有所提高的均在70%以上,但在实际教学中已经暴露出,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 Point操作等内容对很多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可以考虑增加微机的组装和硬件知识、网页制作和网站设计、多媒体的深入应用等实用性、操作性的内容,对学生有基础的内容不再重复介绍,调整出时间介绍更多的有实用价值的软件,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兴趣。
除了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按照传统思路,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分离的方法进行教学,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的学时比例是2:1或1:1。但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时分配也受到了学生的反对,许多学生在调查表中反映了他们的意见。比如:“若不是从事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工作,没必要将计算机知识学得那么深,只多些生活中实用的即可”,“概念性知识糊,内容广泛且陌生,学起难”,“尽量少讲理论知识,对于初学计算机的我们来说,对理论都不懂,尽量用实践带动理论”,“多增加一些对生活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加大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上课到机房,边讲解边操作,少点理论,多点实际操作”,“在机房边讲边操作,让学生动手”等,表达了希望采用“边讲解、边操作”,“多实践,少理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的愿望。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程的必然趋势。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本次调查中,尽管仅有13%的人对计算机类竞赛活动愿意积极参加,但很多学生也说明了对竞赛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许多学生表达了学好计算机知识的愿望,希望教学能提高趣味性,形式更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学生在调查表中写到:“可以分小组分配任务,促进同学间的协作”,“增加网络知识和电脑维护知识,并希望组建强化班,吸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可以适当举行计算机知识竞赛,培养同学对本课程的兴趣”,“布置具有容易上手、有娱乐性又能获取知识的活动及作业”,“建议组织班级或班内学生作品比赛”等等。提出了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令人振奋和高兴。
3.4教师水平的提高
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新知识的大量涌现,对教师是及大的挑战,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尽管很多同行和学者提出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履行“教”的职责,必须自己先知道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因此,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4结束语
本次调查说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但是课程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尊重学生兴趣,满足对使用计算机的维护、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多媒体知识的学习是调整课程内容应该考虑的因素。“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程的方向。期望学校能考虑本课程的特殊性,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特点。实施“分级教学”,是解决目前我国大环境下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的较好途径。
参考文献: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江苏省高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常用软件,提高信息素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新的教改方向。多数研究成果忽视了一个更需关注的群体――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
笔者所在学校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划分成三个教学层次。层次一:本一本二文科类专业,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总学时72学时,其中30学时上机,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能通过期末考试和全国或江苏省一级考试。层次二:本一本二理工科类专业,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Ⅱ)”总学时48学时,其中10学时上机。层次三:本三所有专业,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总学时80学时时,其中30学时上机,基本要求同层次一,期末难度稍低点。所用教材均为艺术学院的所有专业归属于第一层次,采用“理论+上机”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这样的安排对授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笔者在2015-2016第二学期,承担了艺术学院音乐师范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共3个班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课程的教学,现有条件下尝试了各种努力,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还是没有明显改进。期末理论考试卷面不及格率高达85%,相当于笔者同期承担的该课程其他专业班级考试的及格率。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生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改迫在眉睫。
1艺术类专业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1.1艺术类专业新生学习能力弱
艺术类专业新生学习能力弱,高考录取时文化成绩就比文理专业低很多(如表1)。与成绩低的特点相随的还有学习兴趣低,自控力特别差,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压根不想学,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课堂纪律松散,交头接耳大有人在,课堂提问,一问三不知,还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导致课堂利用力低。
1.2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厌信息技术课
基于兴趣或将来的就业压力,艺术类专业学生为了“一技之长”更愿意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花在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上。更重要的是,一些专业优秀的学生往往将从事社会兼职和参加文艺演出作为不上文化课的理由,并且还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因为社会兼职过程中的被认可以及演出的成功使他获得了文化课一时无法给予的成就感。殊不知,这种忙碌占用了他们学习文化课的大量时间,包括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时间,班主任随意的批假,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只有专业课才重要”的错觉。
客观上,“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与音乐师范和音乐表演专业结合得不是十分紧密,与后续专业课几乎无直接联系,无法引起学生的自觉重视。另外,学好“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这显然与擅长灵感、直觉等形象思维的艺术类专业学生不符。“不得不学”和“自认学不好”的长期纠结最终将导致厌学。
1.3合班教学模式不利于艺术类专业学生
高考前艺术特长的培养普遍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进人高校后,除了文化课,音乐专业的多数课程都是在琴房或音乐教室采用小组教学甚至是一对一教学。这种长期的个别化教学使得艺术类专业学生尤其是音乐类学生特别依赖这种手把手的师徒交流模式。“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全体新生开课,受师资和教学资源的约束,理论课不得不采用合班教学模式,这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离开老师一对一指导他们觉得无所适从,产生无能和无助的感觉,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
合班教学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无法保证深入的师生互动,也无法及时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多数学生被过滤在教师的关注之外,尤其是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听不清,学习积极性削弱,最终成为低头族,人在,心却不在。
1.4课后巩固措施缺乏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授课计划保持基本一致,教师在课堂上通常不会花费足够的时间进行提问,课堂练习或者小测验。课后教师会通过布置作业来督促学生看书复习,为降低作业批改难度,提交的作业内容偏基本概念,答案基本是书中原话且固定不变,结果多为“一个学生做,多个学生抄”。真正需要思考和概况总结的重难点习题虽然也布置了,终因没有强制提交的要求,学生在平时几乎不做。等到考前抄上答案,死记硬背一番应付下期末考试。这种只学不练的学习状态,必然削弱课堂学习效果。
1.5考核形式单一
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考核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上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因为平时作业无法反应个体差异,平时的上机练习也不便评分,所以最终的考核实际上只与期末考试成绩和上机考核成绩有关,助长了学生应试和投机的心态,使得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不近人意。
1.6教学管理部门不重视
教学管理部门的不重视表现在多个方面:1)没有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单独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与文理专业统一计划、统一要求、甚至统一试卷;2)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监督较少,无人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感受。偶有督导,多数情况下是为完成听课任务,很少与教师有深入交流,起不到监督和桥梁作用;3)对教学结果漠不关心,卷面不及格率再高也无人约谈,平时成绩虚高无人问津;4)试卷分析形同虚设。在课程考试试卷分析表中,教师根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及百分比,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进行了简析,还提出了本课程教学拟改进措施及意见。遗憾的是,除了教师本人,估计没有第二人认真读过这些分析和意见,因为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一直未被重视。
2艺术类专业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进措施
2.1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课程教学计划
艺术类专业学生人学时文化成绩低,文化基础差且学习能力弱,不擅长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思维,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随意而散漫。他们爱专业、重实践,独立好强,擅长展现自己,张扬个性。因此,要针对这些特点制定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设置合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融入信息理论和知识,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能,促进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学场所以机房为最佳,便于硬件的展示和拆装、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网络的配置与使用及各种专题训练(WIN7、WORD、EXCEL、POWERPOINT、IE、OUTLOOK)。教学人数60左右,以不超过机房可用机器数为宜。课程考核可以参考江苏省等级考试采用无纸化网络考试,占总成绩60%,总成绩的另40%来源于各专题训练的系统当场评分的加权平均值。这种考核模式使得学生不得不重视过程学习,不得不放弃对老师送分的幻想。
2.2借助解决问题来激发理论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视,教师需要打破“教师讲课,学生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改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讲评”的新模式。即教师围绕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设置一个能串联各知识点的问题(如表2),学生通过自学在课前尝试自行解决问题,形成书面材料,课上由学生合作完成问题的回答,教师有针对地讲评和补充纠正,完成教学内容的小结。
表2中问题的设置兼顾了知识点和实用性,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购置一台心仪的计算机并使其可用是这些大一新生普遍想解决的实际问题。课堂交流的强制性则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外因保证,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调、乏味和被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若能主动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学生便能亲其道,信其行。在此基础上,想要学生适当做些课外作业巩固所学,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3借鉴“框架”教学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学时,用于学生熟练WINDOWS 7和OFFICE 2010办公软件的操作。考虑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这些内容已有所学,新的实验教材对操作步骤撰写又特别详细,故采用学生自行练习,老师按需个别指导的模式。实践表明,按照实验操作步骤的指导,学生依葫芦画瓢能做出最终效果,但实验结束后,对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印象不深。
造成上述Y果的原因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过度关注细节,忽视了软件整体功能和界面全貌,忽视了任务要求。所以,学生自行练习之前,建议教师先结合一个功能齐全的样张,带领学生全面了解软件的功能、特点、用途和界面,再对样张中实现的各功能对应的菜单项或命令项进行讲练,样张中未涉及的使用频率较低的菜单项做提示性讲解。学生自行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屏蔽操作步骤指导,通过回忆教师讲练内容完成实践任务,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查阅“帮助”菜单,自行解决问题。
2.4加强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
学风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毅力是否持久,学习求知欲和竞争意识是否强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文化课的学习效果。加强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制度的制定应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容践踏。学风建设应该贯穿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并要发挥好班团干部在学习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2.5加快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将课程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或微课等形式,连同在线测试、在线评分、在线讨论等功能整合成一个课程在线学习系统,能较好地解决现有教学模式暴露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过程考核等美好愿望。学习过程不受时空约束,能弥补艺术类专业学生因兼职和参加文艺演出而不能上课的缺陷。教学资源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借助在线测试和评分系统,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量”和“质”上能得到保证,反馈也更及时,教师可以将节省的批改作业时间用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上,用于答疑解惑。
2.6加强重视,勤于管理和监督
1.忽视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进行无差别填鸭式教育。
虽然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但这并不能代表每个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没有差异,这些差异来自多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来自五湖西海,大城市、小城市、乡村在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认知是有差异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地理环境造成了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其次,因为个人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人对于它的掌握程度也有差异。无差别的填鸭式教育注重老师讲,学生听,一味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不重视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
2.理论知识和实践部分的联系不紧凑。
计算机教学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有效的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相结合,或者重视实践部分而不重视理论部分的教学,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造成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生疏,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会更高且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没法及时独立的解决这些问题,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
3.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发展脱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种发展非常迅猛,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现代技术,然而教材往往一用好几年,这会造成教材的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教材内容的传统陈旧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脱节。教学中无法带来最新的信息技术会打击学生对于这个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认为学习这个学科是没有用的,脱离实际的。
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探究
1.合理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给教学工作带来的难度,不同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他们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各不相同。计算机实验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验证性实验,另一种是设计性实验。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使他们能够真正通过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逐步完成实验内容。例如:首先,按照实验教材步骤去完成实验;其次,脱离实验教材尝试独立完成;最后,完成一些额外设计性实验,像个人名片、简历、班级网站等。这样可以检验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水平,可以更好的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乏味,更加直观的将理论知识摆在学生面前。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课时比较有限致使教师不得不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将重点一带而过,具体操作方法不能兼顾的情况,这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所以我们要运用生动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PPT课件能够更加形象化的解决一些原理性的问题,利于学生理解这些原理,能够让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还要多利用多媒体资源,多进行操作的演示,学习计算机理论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的能力。因此,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很好的解决了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我们也可以展开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别照顾到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互相的帮扶,相互促进。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教学内容,使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得到交流,从而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以竞争形式出现,让两名甚至多名学生针对同一个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在他们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我们还可以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给学生以鼓励,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等等形式,这样的方式需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水平条件下进行。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材。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和教材内容相对传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但这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这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框架,结合实际情况,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摒弃教材中老旧的内容,引入新知识,把真正实用的东西教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4.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现代化网络资源的支持下,主动且有主见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校园网建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网站,存放教师的教案、大纲、教学要求、实验素材等等,明确学习任务,建立反馈机制,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进行辅导。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意义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普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势越加明显,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已经成为就业的必备基础能力。在此发展形势下,高效计算机基础课程占据明显优势。其次,鉴于其他高效专业与计算机应用存在必然联系,培养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方面,计算机办公、计算机远程技术、大数据概念、信息检索、数据库技术和程序设计等都与计算机基础能力相联系,这些方面也是大学生就业和择业过程中的必备基础能力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计算机的应用趋势,同时从大学初级阶段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有积极作用。所以,无论是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还是对人才自身发展要求,再有就是高校课程体系建构的要求等方面来看,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科恒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但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理念较为陈旧,依然停留在“重教轻育”的层面上,并没有将计算机基础能力与专业教学放在同等位置上。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不同方面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师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在信息时代下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基础课程趋于形式,实践意义不大。学生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关注,并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信息能力的重要作用。以“计算机只要会用就可以”“反正与专业不挂钩,只要会用办公软件就行”等思想。这些片面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方面来安,教师较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延续“填鸭式”教育方式,并没有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按照同样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师看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多注重形式,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应用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不用过多深入讲解。这样的教学观念也导致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更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学习需求。
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与学生专业的联系
现代计算机已经在大部分家庭中普及,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随处可见。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也进入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有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学生读大学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编辑排版、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搜集处理等都已经初步掌握。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教学,学生已经在大学前学过这些内容。所以,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这也使得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学习观念,那就是计算机是辅工具,并不需要学习太深。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其中原因包括学生已具备相应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原因是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目标不存在必然联系,这就使学生忽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3)师资力量不集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也要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但实际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只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较少整合课外实用性知识。其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相对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师资队伍年龄跨度较大,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参差不齐,师资水平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师资力量也是直接影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完善的关键因素。
4)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验缺乏有效衔接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效衔接。特别是一些有关计算机的实验参与项目,内容陈旧,与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不符。所以实验项目也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缺乏创新性等问题。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够结合发展趋势给予更新,但实验项目的研发需要一定时间,高校针对计算机实验项目开发还没有设立有效的体系。所以,这就造成大学生所接触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缺乏统一性。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较常用到的是投影教学,将教材内容以投影方式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学习兴趣较难激发起来。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5)教学评价形式与学生个体发展不协调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利用国家级计算机考试的过关率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科成绩,这样的形式也延续了应试教育的弊端,那就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实际能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学习并不感兴趣。学生只注重形式,忽视学习内涵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学评价形式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综合能力较难得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3 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的措施
1)克服师生片面认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意义
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意?x,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教师在讲解中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今后工作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科专业和具体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比如;针对机械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演示机械构件成型的过程,展示计算机辅助机械生产加工的步骤,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对专业领域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同时,针对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片面认知,学校可以组织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教育研讨会,整合校内外优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精品课程,互相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2)结合专业需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应首先深入了解大一新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通过考试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能力进行评测,通过学生的能力评测结果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而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应结合专业需求。首先明确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需求联系起来。比如;针对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设置Photoshop和3D设计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
3)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突出教学评价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