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43: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教师直接对比法
比如在讲到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一介绍柏拉图的生平、思想体系和对后世的影响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笔者在谈论到这部分内容前会布置学生查询和阅读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主要介绍柏拉图,当遇到其经历或者观点上与孔子有契合处时会邀请学生讲解有关孔子的相关内容。譬如笔者提到柏拉图在早年时期曾旅行至埃及、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最后苦于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开办学校向青年们传授他关于道德和政府的理论,他所创办的“学园”成为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这时学生已通过前期准备了解到孔子的经历,他们能够指出孔子在一生中花极大的一部分时间来周游列国,在从政失败,没能找到赏识他建议的君主后从事教育兴办私学,开创中国私学之首。学生们此时会惊异于东西方两位先哲在经历上惊人的相似,因此对了解柏拉图思想表现出强烈的愿望,教师这时由浅入深,在学生建立了对柏拉图初步了解后引入较为难理解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笔者从两位先哲对人之本性的观点开始,学生通过提前阅读了解到孔子认为所有人本质上是善的,或者说经过教化后可以成为善的。笔者在此解释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迥异,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容易被暴君或贪欲欺骗,因此他们需要被控制,而掌握控制权的人,即“护卫者”能懂得普遍的真理[3]。孔子强调的是广泛的人类行为,他的中心思想是“仁”,即各种美德,以及由此引出的一套修身达人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观念[4]。而柏拉图则强调受过精心教育的统治阶层的行为。通过解释在人性看法上的差异,教师进一步扩展到他们各自对理想政府和社会规范等方面观点的不同,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课堂讲解中扮演一定角色能够加强他们对目标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课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改变了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孤立学习的方式,将死板的教师“一言堂”变为轻松活泼的“中西文化历史小型研讨会”。
2按教学反馈对比法
除了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进程中和教师一起通过中西方对比探讨西方文化发展的特点外,教师还应该时刻密切关注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馈。当学生表露出对某些历史现象的发生表示不解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中西历史发展上造成的文化差异构成了学生理解的障碍。笔者在开始讲授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首先介绍古罗马在进入帝国时期后从公元一世纪后期到西罗马灭亡的三个多世纪内绝大多数皇是非正常死亡,这些贵为皇帝者的结局均十分悲惨,他们或被敌军杀死,或被自己人杀死,抑或因绝望于别无选择而自杀。学生对此表示非常惊讶和不解。这时教师应适时指出学生们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一阶段的罗马皇帝与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命运千差万别,因此文化教学中初步的自身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对比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比说明古罗马帝王和中国皇帝主要的差别。首先,皇帝的出身和人选不同。罗马帝国的元老院、禁卫军和军团互相倾轧、不择手段的把代表自己利益的人推上皇位,内战由此频仍爆发,国无宁日。政局混乱导致皇位的风雨飘摇,帝王如同走马灯似得更换。因此,对每一位罗马帝王来说时刻都是危机四伏、性命攸关[5]。而中国从夏朝的禹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到秦朝时确立了延续整个封建时代的帝王世袭制,这种世袭制通常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虽然无法保障候选人有做明君的资质,但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皇位的平稳过渡和朝代的稳定[6]。因此与古罗马历史相比,因为争权夺位导致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在中国历史上是较少的。在解释完皇帝来源不同后,教师可扩展到皇帝权力方面,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古罗马皇帝和中国皇帝,比如把开创罗马帝国时代的屋大维和确立封建帝制的秦始皇进行对比说明。通过教师及时的讲解和阐释引发学生对目标文化的反思,能够提升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客观分析能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愈加频繁,要想全面、具体、真实、完整的了解国外文化,欣赏其影视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功能是向我们展示世界各民族的生活图景,由此,影视字幕翻译的存在便成为了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国每年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够让观众在没有丝毫文化障碍的情况下,酣畅的欣赏到原作的风采、领略各民族的生活图景。针对影视翻译形式上的短暂性和同步性,内容上的通俗性和融合性,要想翻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要熟知国外文化,因为不熟悉国外文化,会对影视字幕翻译产生如下影响:
一、文化差异引起词汇歧义
如在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的一段对白: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在这段对白中,dragon一词在中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西方人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在英语词典中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所以在这段对话中,如果译者不熟悉西方文化,按中方文化将其译为“龙骑兵”,就完全改变了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根据西方文化,试将该对白译为:
依莎贝拉:埃得加,这是当哥哥的义务,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诗人吧。
埃得加:哦?难不成你想找一个粗鲁的人?
依莎贝拉:是,不仅如此,还要长着红棕色的胡子。
如在被青年观众多喜爱的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一句话:
But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在这句话中,lemon的字面意思是柠檬,但在美国俚语中,lemon的意思是次品、令人讨厌的人的意思,若不了解这点,把lemon直译成柠檬,就会造成目标观众的不理解,试将该句翻译成:但是,如果命运真的如此......
二、文化差异引起语言差异
在影视翻译中,不难发现语言差异,如《吸血鬼日记》中:
I suggest you reconsider.我劝你三思而后行。
I make a deal, I keep a deal.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外,语言差异尤其体现在对电影名的翻译中,如:
Speed译为《生死时速》,Pygmalion译为《窈窕淑女》,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
从上述影片名的翻译中,不难看出,英文电影片名往往比较直白,而中文电影片名比较凝练,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体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强调个体性,重形合;而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就表现出一种重视整体和意合,强调整体的和谐感、统一感,在语言表达上倾向于凝练的语句,如四字成语,所以在翻译电影时,用四字成语和中式俚语不仅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在电影《木乃伊归来》中的一句台词“He went out west,” 这句话看着很简单,如果不熟悉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将其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而在西方,went out west是指某人去世的委婉表达方法。
在《老友记》中瑞秋和众人谈及其逃婚原因时说了一句“How much Barry looks like Mr. Potato Head”. Mr. Potato Head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其面孔与笑容滑稽可笑,而中方国家的人一般不了解Mr. Potato Head的样子,文化形象的空缺就阻塞了幽默效果的传递。由此可见,影片对白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影视翻译中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影视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要想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译者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经常阅读一些有关中西方国家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书刊资料,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便完整准确的理解原文语言之外的内容,清晰地判断出语言中的典故、双关语、俚语等,在翻译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等切换,方便目标观众理解。
2.亲身到中西方国家去领略其风土人情,只有具备中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中西方国家的语言特色和差异,以便翻译时,使译文语言更符合目标观众的日常习惯。
3.经常观看中西方影视作品,并对其做对比,了解中西方影视作品各自的特点,以及中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区别,针对这些特点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总之,只有不断掌握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其差异,才能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尽量缩小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或者说,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和各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对中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越了解,对中西方语言特色越熟悉,对原作品的理解才会越深透。其译文表达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审美,从而更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 胡磊. 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电影文学,2012(03).
一、引言
本论文主要通过论述以下问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运用这些文化差异辅助语言教学,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以及合适的语境中得到正确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
二、人类灿烂的财富―文化
(一)文化丰富的内涵
盛炎指出:有关文化的定义,有的说有一二百种,有的说有上万种(盛炎1990),因此难以一一列举。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对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通过概括,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化伴随人类产生而逐渐形成,它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的社会遗产。
(二)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记载、保存、延续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发展。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借助语言这个工具,社会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也要通过语言。同时,语言是社会及其发展的见证 。总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学习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
三、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中的差异
(一)中西方语言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的核心是崇尚个人主义。“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是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二)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同时受到普遍重视。
1、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以谦虚为传统美德,当别人称赞中国人时,他往往会说:“您过奖了”来表达谦虚。
3、称谓语。汉语中称“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uncle”就囊括了。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深远影响。
4、某些词内涵意义上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数字“8”,象征兴盛发达,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还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西方龙象征邪恶。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授汉语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区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有助于他们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去,进而提高汉语交际水平。
四、如何发挥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给予了文化丰富的内容,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过程中,文化知识的教育特别重要。
(一)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
1、能缓解文化冲击,减少文化休克的出现。对于学习者来说,中国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同他们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与理念有很大区别。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与学习。
2、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也就能认真主动地学习了。
3、帮助外国学生正确理解及运用汉语。英语的句子体现“孔雀尾”的特点,讲究头轻脚重,讲究句子结构。而汉语的习惯是“狮子头”,很多定语都得放在被修饰对象前。
4、帮助外国学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比如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过了吗?”“干吗去呀?这样的用语同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理解这些文化因素造成的差异,并且学会在生活理解使用它,使自己融入中国社会。
(二)采用适当的文化教育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学生学习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遇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同时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推荐佳作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不同阶段的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优秀书刊和电影。书刊如“四书五经”《史记》等,电影如《花木兰》、《建国大业》、等。
3、组织讨论。讨论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不但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空间,还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取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结论
笔者认为,我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明确学习者的语言习惯,清楚他们的文化习俗,了解他们喜恶。在汉语教学中,应让外国学生多了解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这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学生们在用汉语交流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将汉语技能训练与语言文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汉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Jone是一名来自爱尔兰的27岁男青年。2012年曾在沈阳师范大学担任对外汉语专业外语口语教师。他不理解中国大多数男人不选择学历高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女朋友。在西方,一个女人拥有的博士学位不会阻碍两人成为男女朋友。丁岚[1]的关于“是否会选择女博士成为他们的女朋友”的调查显示:如果有其他条件相仿,学历低一点的女性,他们会放弃女博士。
一、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包容度存在差异的表现
(一)中西方男人在择偶观上对女博士学历水平的包容度的差异
丁岚的调查显示出我国青年择偶长期都延续“男高女低”模式。西方人崇尚男女平等并信奉着“爱情至上”的择偶观。[2]郁龙余也阐释过“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3]所以自己的女朋友是否是女博士根本不是西方人择偶标准里的内容。
(二)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容貌形象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在意结婚对象的容貌。张进辅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容貌因素比智力、社交能力等更能引发异性的注意。[4]西方人也注重容貌,但容貌形象不是拒绝一个人成为自己真爱的缘由,在《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5]
(三)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年龄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在史振英的一项关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时,丈夫的感受”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丈夫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72.9%,不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27.1%。[6]在西方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配偶的条件。如李江山阐述:“男女初婚年龄的延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达国家,是不会被冠以“剩女”一名的。” [7]
二、中西方文化在择偶观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西方由于多山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很早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妇女解放运动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同样劳动强度的社会工作,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的模式。现今社会总体来说,妻子仍需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择偶时很少会选择女博士。
(二)传统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如谚语Beauty is only skin deep.[8]( P20)在西方,女博士和形象呆板不划等号。反而觉得女博士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证了中国人对女子容貌的态度。虽多数男子不愿娶美女为妻,这不是中国男人内心认为容貌不重要。而是刻意为之。因有些对生活不满足的俏女子,在复杂的大千世界,有可能招惹是非。为保证家庭的稳定,有的男子在理性的思考后会娶相貌平常的女子。但女博士古板不时尚的形象在相貌形象平常之外。
(三)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持“爱情至上”的观点。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4]但是在拥有爱情的基础上,西方人也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如西方谚语: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15]( P340)而女博士能够分担今后婚姻生活中的经济支出。门当户对择偶观是对男女双方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充分考虑和权衡。而且中国人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不愿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家庭格局。女博士也就不再选择范围之内。
三、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一)注重个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准确的掌握跨文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接受实践的检验。遇到类似于中西方面对女博士作为择偶对象产生的文化差异时,运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本国的文化,熟悉异国文化,对在交际中产生的冲突有足够的认识,努力去克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的时做到积极主动,乐观面对交际中的困难以及障碍;对于文化差异,能够采取的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二)应加强学校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通过与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让这些学生消除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际习俗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及应对文化冲突现象。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减少因习俗不同造成的文化冲突。使中西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共同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价值共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三)发挥社会媒体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社会媒体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公众获得新思想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社会应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节目的编排上体现文化因素,让公众更好的掌握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人应该从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时也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为文化的传递者与表达者。帮助社会民众减少因异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误解.同时也避免使中国人因缺乏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了解与掌握,导致皈依西方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漠视、远离传统文化,沦为异文化的附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岚,女博士婚恋难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
[3]郁龙余 .中西文化异同论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从《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透视中西传统婚姻观的异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学报.2006,9.
[6]史振英 ,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7]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
跨文化交际是对不同文化源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因为文化差异,阻碍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如何扫除这些障碍,使商务活动能够有效沟通和进行,最终取得商业活动的成功,这个问题成为越来越多人在商务活动中关心和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ICBC)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化差异根源、差异主要表现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中西方跨文化商务交际冲突进行分析阐述。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一面临海、三面险阻的陆路交通地理环境,它使得中国与外界相隔绝,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内陆性质的“大陆民族文化”。中国长期处在这种半封闭的环境中,培养出老百姓仁爱善良,朴实平和的民族性格。但同时,自我封闭和天朝上国的保守意识,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滞了中国文明进步的步伐。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其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农业为主的社会型文化、和谐统一型文化、人文教化的道德型文化。在政治制度方面,封建统治制度一直是中央集权帝王统治的,下面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人们的心中。这个也反映在商务活动中,总裁制定计划和制度。公司的员工只是遵守规定或是按章办事,创新意识被大大的减弱。
与中国文化相反的是,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和希腊半岛,它的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一种较开放的“蓝色文明”。人们注重与外部联系,向外扩展,强调竞争和个人主义,具有较强的冒险和创新精神。西方文化有别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宗教,基督教在西方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人们有很强的,“人生来就有罪”这一思想意识一直存在于他们脑中。因此,他们渴望被救赎,渴望灵魂得到拯救,祈求来世幸福。宗教文化上的不同,也影响到商务活动中,尤其是很强的国家,我们在同其交际中,要格外注意。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人们普遍把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uward Hall)的著作《无声的语言》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霍尔在这本书中,对于时间、空间与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思想时会产生差异。探讨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冲突,提到文化差异的表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分类,荷兰霍夫斯泰德提出了国家文化维度模型,他从权力距离、对不确定因素的避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化和女性化,以及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五个方面分析了各国文化。我国学者吴为善和严慧仙在编写的《跨文化交际概论》一书中,从五个部分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分别是语言行为差异、精神文化差异、制度文化差异、行为文化差异、非言语行为差异。参考了前人的观点和理论,本人认为,至少有几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语言差异
语言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工具,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载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当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语言的差异往往是商务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通过本族文化与其他各族文化的比较。在差异中找到特点,从而掌握它。在当今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型词汇,我们在掌握不同语言交际和和交流背景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的沟通。中国向来是一个崇尚个人内在修养的民族,不喜欢咄咄逼人的雄辩,表达语言时,以委婉、简约、含蓄为常,不轻易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异议和不满,肢体语言也较少。而西方人强调拼搏,鼓励独立思考,在语言表达时,多为精确、直接、单刀直入,肢体语言也较为丰富,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商务活动中使用英语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引起双方反感的词句,注意避免西方人忌讳的事物和表达。在交谈中,要体现出真诚和自信。
充分地了解西方国家的,不但可以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而且方便人们更好地进行商务活动。
(二)社会规范差异
社会规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约定俗成的。风俗、道德、法律、宗教条文等都是社会规范的具体形式。中华民族的礼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传统的家族观念使中国人有明显的长幼尊卑意识。中国人崇尚和谐、与人为善、礼貌待人、重视亲情。在商务交际中,喜欢礼尚往来,古语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说法。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人喜欢自由和冒险,崇尚个人主义。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变现尤其明显。他们喜欢直接进入主题,经济利益方面,他们尤为关注近期利益。而中国人比较喜欢运用关系,更看重长远的利益。
(三)思维方式差异
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各个民族的知识、观念、思维意识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思维受地理环境和长期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产生出一种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求稳、保守及求得统一的观念,强调整体。不像西方游牧民族和海洋文化那样,具有冒险性和扩张性,强调个体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取得了一点成绩,总会说:“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成员的努力配合下,才取得这点成绩。”这些话都表现出中国人强调集体力量,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不忘强调别人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这在西方人听起来好像取得的成绩不在自己而在别人,很是迷惑不解。同时中国文化中也反映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就有“物生有两、一阴一阳”的辩证思想。例如,汉语中有“今天死活完成不了”的说法。这里的“死活”外国人很是费解,又是死又是活,事情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了吗?外国人不理解,这里的“死活”是一种程度,是表达“无论如何”的意思。
(四)价值观差异
提到价值观,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如时间观、金钱观、隐私观、宗教观、个人集体观和社会观等,这些价值观念都是在社会习俗和日常生活下形成的。中国人的价值观还体现出了古代儒学的中庸之道,无论办什么事情都不走极端,采取一种平衡的做法。在时间上,一次商务活动中,外商问中国代表,“你晚上九点能来我房间一下?”中方代表回答说:
“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就体现出中国人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于否定,但话里留有余地,没有说死。在个人集体价值观方面,西方人重视个人主义,中国人重视的是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潜力的发挥、目标的实现。中国人注重群体关系和谐,集体努力达到共同目标。价值观是某种文化中所蕴涵的无形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各种文化中的商务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获得成功,不是单一处理好其中的一项或两项问题,而是要综合的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从总体上把握。
三、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应对策略
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和表现,我们就可以有目的的提高涉外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此,我建议采取一下策略:首先。我们应对各国文化的差异持乐观的态度,树立多元文化概念。其实各国的基本文化概念是可以共享的,比如责任、荣誉、爱、公平、公正等等。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生物多样性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可以使我们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商务活动策略,而且让我们的举止更得体。其次,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时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各国的文化都有其民族特色在里面,我们要相互理解,避免产生冲突。最后,对于那些国际商务恬动中的涉外工作人员,我们要有意识的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制度法规,聘请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官员对其进行商务方面的专业培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交际问题的产生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果我们缺乏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就很容易出现摩擦。因此,具备对文化的敏感性,跨文化商务交际,多元文化概念等很是必要。交际在从事跨国商务活动时,应当了解、重视、研究各国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的进行,商务活动最后获得成功,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宏印.跨文化传通[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75-02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东西方文化由于历史地域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导致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比如禁忌,英语是taboo,这一说法来源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的汤加岛,含义是神圣的非凡的,后引申为禁止的危险的。所谓禁忌,是指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忌讳或者禁止人们说某些话或者做某些事情,不仅来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神秘现象的畏惧,也包含了人类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一些社会俗成。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这种特定的民俗文化既是一种生活氛围,又是一种生活模式,存在于世界各国。禁忌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从远古至今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生活物品、自然现象、习俗或者数字动物等等都被人们赋予特殊的含义,这些习俗也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认识。禁忌现象是各种文化都有的普遍现象,也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大一部分的失败是因为禁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因此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文化习俗差异,使双方在交流和互动上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者尴尬,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一、 个人隐私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是他的城堡。)这句英语谚语说明对西方人来说一个人的家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欧美人强调个性独立,很重视隐私,喜欢独门独户,互补干涉,因此询问别人隐私被认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个人私生活也是如此,这与西方所推行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制的社会制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于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年龄收入婚姻状态,以及、政治倾向等等都是很敏感的话题。比如看到朋友戴了一块很漂亮的手表,不要问这块表花了多少钱买的,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很粗鲁。英语发源地英国的天气变化多端,人们特别关心天气情况,同时为了避开隐私,西方人选择像天气这样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每每打招呼的时候就讨论下天气,这是非常自然的话题。好比在中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打招呼的方式一般都是以“你吃了吗?”开始的。在汉语中,没有和privacy相关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喜欢群居,重视集体,很多个人生活或者隐私很难不被人知道或者干涉,所以东方人重视集体和西方国家个人隐私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了很多误会,中国人善意的关心或者询问被西方人误解为隐私的侵犯,让他们觉得很不愉快。
再比如说在中国人来说“老”意味着有经验有资历,而西方人是不愿意言老的,认为他们老意味着衰老不中用,所以在老人面前忌说老字。中国人习惯主动搀扶年纪大一点的人,而欧美的老人,多忌讳由别人来搀扶,这种过于热情的举动会让他们认为这有损于体面,是受轻视的表现。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尊重老人为美德,老字是尊称,意味着有经验有资历有地位,见了老年人都会加一个老教授,老同志,老领导,老师傅等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西方人为了表示平等的地位,大多不考虑年纪职位地位辈分等等,通常直呼其名,所以我们在西方可以听见小孩子对自己的爸爸或者爷爷直接叫名字,这一点与中国的传统大相径庭,在中国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表现。
在中国,很多时候拜访他人是直接去上班的地方或者去家里找这个人。但是西方文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就意味着登门拜访或者做客前一定要提前预约,并征得对方的同意,或者由对方提供他们方便的时间,而且时间上也得适当控制,比如不能太早或者太晚拜访。
二、数字和颜色
众所周知,西方人忌讳13,特别忌讳13号又恰逢周五,被认为是黑色星期五,人们害怕在这一天会碰到灾难性的时间。这一禁忌和西方国家的宗教传说有关,相传历史上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耶稣和12个弟子共进晚餐,第十三个人是出卖他的犹大。耶稣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碰巧也正好是13日的周五。这一禁忌还可以追溯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13日星期五的这一天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还有诺亚方舟驶入大洪水,包括去年袭击法国巴黎,都是在13号的星期五。
数字7是西方人的吉利数字,西方很多彩票的刮刮卡叫幸运七(Lucky Seven)。这个说法源于圣经,在圣经里,上帝在七天创造世界万物,七象征着精神圆满,所有的生命都以这个数字为中心。圣经的启示录里也多次使用数字七,比如七个教堂,七个新事物等等。
当然在中国,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是九,中国古代九是皇室的象征。除此以外。从传统意义上看,九意味着长长久久,八意味着发,六意味着六六大顺。在中国,最不吉利的数字莫过于四,因为四在中国谐音是死,而14谐音是要死,这是人们特别忌讳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认为特别吉利的六西方文化也是一个不详的数字,三个连写的六在被认为是魔鬼的象征,是一个凶兆。
而在颜色上,东西方的颜色表示的色彩非常丰富,很容易引起含义上的误解。比如红色,在中国是传统喜庆的色彩,红色意味着红红火火,大吉大利,新娘结婚的时候要穿红色的衣服,头戴大红花,坐大红花轿。而在西方,红色是火和血的代表,表示残酷血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白色象征不祥,比如在葬礼上,通常是用白色的小花,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而在西方文化里,白色象征着美好欢乐纯洁,新娘结婚的时候通常穿白色的婚纱。再比如,蓝色,在中国给人感觉肃穆严肃,而在西方代表着沮丧消沉(I feel blue today.)或者是下秽(blue book)。绿色在中国代表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在西方是幼稚缺乏经验(green hand)。
三、动植物的词汇
动物和植物是存在一定的文化意义的。因为文化的不同,相同的动物、植物表达的感彩有的时候也是完全相反的。众所周知,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象征着权力和力量。中国有很多成语和龙有关并且都是褒义,比如龙凤吉祥,藏龙卧虎,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文化里,龙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代表着邪恶。因此有人为了区分西方的龙和中国的龙,特别把中国的龙成为 Chinese dragon。狗是西方特别喜欢的动物,在英美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实善良的朋友,作为最受人类喜爱的宠物之一,有很多日常用语都和狗有关,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他的幸运日)。而在中国,说别人是狗往往被认为是骂人的话,比如狗眼看人低,人模狗样,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等。
蝙蝠在中国是幸福吉祥健康的象征,因为蝙蝠的蝠字和福字同音,所以很多民间的图案都有蝙蝠,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寿碗上的五(蝠)福拜寿。但是在西方,比如欧洲的民间传说,蝙蝠是一种邪恶而且恐怖的动物,总是和一些可怕的事物一起出现,比如吸血鬼,邪恶的巫师等等,同时蝙蝠是见风使舵两面派的代名词。英语里有成语 as blind as a bat (完全看不见和蝙蝠一样眼神不好)。
此外,英语国家送花也是有一些禁忌的,比如,忌讳送白色的花,比如在中国被认为是百年好合的百合花被认为是厄运的预兆或者死亡的象征,主要在扫墓或者祭亡灵的时候用,相当于中国的的用途,所以在西方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是不能送白色或者红白相间的花的。此外在中国我们喜欢送礼送花送双数,因为好事成双,但是在西方,送花是忌讳送双数的。
四、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方各自有很多不一样的禁忌。这些日常禁忌的不一样给不同国家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方如果不注意而触犯了某种禁忌,会带来不愉快,甚至会造成一些冲突。
在中国,我们经常在下雨天把伞在室内打开来晾干它,但是在英国,到了室内,人们必须迅速把伞收起来。有一种说法说室内打伞被认为娇气,是故弄玄虚的行为。另外一种说法是室内打开伞预兆着不幸。据说,因为伞被仿作女神的化身,只能罩在贵族的头顶上。室内打伞被认为是亵渎神灵,是倒霉的预兆。当然在中国,我们也有同样的说法,据说室内打伞不利于小孩子长个子,并且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因为伞的谐音是散,在室内就是散财散家。
在西方有一种说法打破镜子将倒霉七年。这种说法源于罗马的一世纪,古罗马人认为镜子能照出人的面貌,同时认为人的健康状态是7年一个轮回,因此如果打破镜子就预示着会连续倒霉7年或者生病7年。事实上,因为当时西方的玻璃镜子非常的昂贵又容易打破,如果在皇宫里一名女佣打破了镜子,她将被判处7年的牢狱。
从梯子下面走过去会让人倒霉,这也是英美非常常见的一种忌讳,看上去很有道理,假设梯子底下走过,上面掉什么东西下来会伤人。其实这一禁忌的真正起因来源于宗教,靠在墙边的梯子与墙面形成三角形,三角形被认为是神秘的三位一体,如果平民百姓从三角形的拱门下走过,这就是对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的一种亵渎,会有厄运降临。
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态度,中西方人还是很相似的,都尽量采用简洁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说谈及死亡,习惯于直接表达的西方人却很少直接说die,为了减轻die对人心理的强烈刺激,他们多用pass away, be in heaven,be with god,go to sleep forever等等说法都和die这个词绕道而行。对于癌症,英语用 big C,这是人们对求生惧死的本能体现。同样的在中国,很忌讳直接说人死了,一般都非常委婉地说走了,仙逝,驾崩等等。
随着国家民主之间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禁忌文化成为人们讨论关心的问题,不同国家和民族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和风俗习惯,所以不同国家或者民族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俗话说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偶尔会触犯一些对方的禁忌,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并且非常诚恳地道歉。另一方面,要能包容对方的一些无意识的错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跨文化交际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地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对对方的禁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克服文化差异,避免一些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在沟通过程中达到更有效的融合,确保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杜学增. 中英文化习俗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一. 引言
中国从原始的氏族社会开始就有图腾文化,图腾信仰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原始的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龙便是很好的图腾崇拜的代表。但是龙的形象在英语文化中则全然不是这样的象征意义,龙在西方表示邪恶和丑陋的意思,其形象在两部动画—《怪物史莱克》和《花木兰》里就有很好的诠释。
因此“a dragon of woman”是“凶悍的女人”的意思,而不表示“龙女人”。词的人文涵义往往能折射出该民族特定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如妇女的地位和种族歧视等(戴 2001: 1)。英语中的动物类词语用来指女性时,贬义词多于褒义词或中性词,在美国俚语中就更加突出了。如“cat”指“心地恶毒的女人”,“dog”指“”,“pig”指“”等等,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人文性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了对女性的鄙视,反映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胡 2004:64)。鉴于东西方民族人文心理等各种差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处理,照顾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要翻译成“four tigers”, 而不能翻译成“four dragons”。
二.中英文动物名称的文化内涵比较
(一)文化内涵基本对等
在中西方两种民族文化中,猪都有“脏,丑的”涵义,所以肥的像猪可以翻译成为对应的英语“as fat as a pig”; 而云雀都有快乐活泼的意思,所以有“as happy as a lark”和其完全对应的中文“像百灵鸟一样快乐”;猴子在两种文化中都是调皮的玩物,所以“拿别人当猴耍”可以翻译成“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
(二)不对等现象或文化缺省现象
众所周知的龙在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还有狗等。狗在西方表示“友谊”,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其褒寓意如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ucky dog(幸运儿)等。但是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带有贬义,所以有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如果你在中国也用you are a lucky dog就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当汉语的 “走狗”译成running dog,西方人感觉这狗很好而且很可爱,活蹦乱跳的。an old dog likes him never barks in vain. whenever he barks, he always has some wise course句中的“an old dog”“老狗”,汉语中是骂人的词,而英语中却指“年事已高,却经验丰富的人”,故为“行家老手”之意,对应过来就像汉语中的“老马识途”中的“老马”。故这句英语译成“像他这样的行家老手,从来不会随便发表意见,一旦发表,总有高见”。
三.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翻译中英文有关动物的文化内涵词时,有以下几种情况:1. 甲乙语言中有相同的喻意但是设喻形式或喻体略异。2. 甲乙语言中喻意相同,但是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3. 甲语言中喻体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乙语言中只存在与之有相同喻义的表达法(卢 2006:297)。
(一)直译
对于中西方文化对等的动物内涵,我们尽量采用中英文中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翻译, 这样既没有歧义,又易拉近中西方人的距离。如前面提到的中英文基本对等的动物词语天鹅,猪,鸭子等等。天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优美,所以翻译是就直接可以说“as graceful as a swan”, 在形容人的姿态笨拙的时候就可以说“as clumsy as a duck”。
(二)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虽然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相似的表达,文化内涵意义相同的地方也时常碰到,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大多数的文化内涵是不相似的或者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或者相反的词语,要异译或直接取其比喻意。例如,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动物之王, 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狐假虎威”等都表示虎的权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虎恐怕要退居二线,让位于狮子了。所以在翻译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的调整,如“the lion—king of animals.”翻译成中文则是“老虎—山中霸王”。 “深入虎穴 ”翻译为 “ beard a lion in his den”。有些英语短语在中文中很难找出对应的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动物名称时就要去其动物名称的词语,灵活得取其比喻义,如“as merry as a cricket”,“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要分别翻译成“非常快活”,“十分狡猾”。
四.结论
本论文从比较分析了动物词汇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内涵,结论得出:文化内涵相等或极大相似的文化内涵词可直译;而对于具有相似内涵的动物文化词,翻译时要做相应调整;最后对于中英文化中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词,要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但是就翻译时是否要考虑受众心理的问题,在我和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交谈的时候,他曾经在提到美国作家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时,非常不解甚至是愤慨。他认为杨宪益的译文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而霍克斯预想将中国文化变成西方人的东西,反而弄巧成拙,既失去了中国文化的原有韵味,也不是完全的西方人的红楼一梦。这位法国作家进一步解释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原本的富有文化底蕴的东西,而读书的期望就是要吸收原本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翻译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不要随意篡改原本的东西;即使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心理也不行。所以对待这些不同内涵词,翻译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审慎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水姣.《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j] 外语教学16期
引言: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日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从餐具摆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1]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2]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因为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从中西方上菜顺序方面差异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中餐的出菜顺序:首先是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4]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少,质量较高。汤,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6]。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
结语:探究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方餐桌文化礼仪差异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误解,同时这必将在我们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度,饮食是人生活第一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映射,能在不同餐桌礼仪文化中游刃有余,是做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也必将是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英语是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沟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英语也成为我国小学、初中,乃至大学的主要考核课程。近十几年我国在英语教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的区别。笔者分析了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受到不同的哲学体系的影响,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差异: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思维螺旋性与思维直线性;形象性与抽象性。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篇幅结构上面。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区别,分析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英语教学中规避这种影响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思维方式 英语教学 国语思维 文化差异
正文
一、概论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英语学习也成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必须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的考试科目。近十几年我国在英语教学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精力,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成绩不错,词汇语法掌握的很好,然而一旦涉及到听说的实际应用就不理想了。究其原因有两点:我国英语教育的重点在笔试上面;汉语思维逻辑限制了英语学习。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英语教学主要注重读写能力,对听说能力的考察能较少。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还是用国语思维来思考和理解英语,而英语国家的思维和国语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思维差异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国语思维方式是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思维方式的影响。要想全面提高英语能力不仅需要完整系统的英语学习,更需要英语学习者减少国语思维的负迁移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本文集中讨论了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差异,阐述了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二、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普遍的结构性思维程式。思维方式是人看待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一种逻辑方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点。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直接影响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研究不同文化的思维可以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研究各民族间不同的文化特点。反过来说,母语思维也会影响对其他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我国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建立了整个哲学系统,而西方则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这种基础差别是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从具体表现上说,中西方思维差异表现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抽象性与具体性;思维螺旋性与思维直线性;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等四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早在战国时代庄子就在其著作《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一直贯穿我国哲学始终。不管是道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都崇尚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朴素的整体思维一直深刻的影响着后世人民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也是偏重整体性。思维方式直接影响语言语态的表达方式。国语在时间语态上没有任何的变化,比如说“我去上学”这句话可以表示过去式、现在式甚至将来式,他们在语法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如果英语的话就有很严格的语法区分,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西方哲学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的影响,将世界万物都看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认为世界是“天人相分”的。这在事物个体性描述上有明显的差距。比如英语中表示会将电话、电视、电脑的词语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汉语中则都是围绕“电”这个词进行延伸。将大多数以电为基础产生的产品进行扩展和延伸,形成一个整体。
(二) 形象性与抽象性
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派生出来的形象思维一直贯穿着语言发展史。“尚象”就是提倡用整体的形象思维来看待事物,引导人们在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上“悟”,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初的“象形文字”就是由此产生的,并不断发展至今。古语中更是将形象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类比、比喻、比拟等几乎在每篇古文中都能看到。
相反西方则采取理性思维客观的认识世界、研究其共性,在通过抽象的思维概括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西方思维体系中具有抽象性特征,由于原有的感性思维方式不能完整的表达世界万物,需要借助抽象思维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本质和规律。但究其本质西方思维还是以理性、科学、客观为主。这表现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汉语中会用具有实际意义的名词来阐述复杂抽象的概念,以此来生动形象的体现其本质;相反英语中则会用抽象名词来表达。
(三)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
国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可以说根深蒂固,孟子早就在战国时期就在其著作《孟子・尽心上》中写道:“万物皆备于我”,该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思维将人作为思维主体,用人的思维方式去研究世界和自然。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同样带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倾向性。
西方文化是以物为本的,他们客观、理性观察世界,善于通过推理、论证、辩证等方法来研究自然规律和本质。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语言表达具有物本主义倾向性。
这两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英文的表达逻辑和顺序,尤其在主语运用上有明显的差别。中文常常将有生命力的人物作为主语,而西方则将无生命的人物作为主语。主语不同直接导致中英文在表达语态上的差异,中文常常是主动语态,惯常用什么怎么样,而英文则是被动语态,习惯表达什么被怎么样了。
(四)思维螺旋性与思维直线性
国学文化更加注重含蓄美,喜欢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思维是螺旋性推进的。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讲到:“中国人凡是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先全面考虑,之后缩小思路,考虑具体细节。”非常精准独到的表述了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思维逻辑。在语言表达方面喜欢先经过层层渲染,逐步铺垫,最后点明中心思想,甚至最后也采用含蓄的方式暗示其本意。不管是在国画中还是在古文中可以常常看到这种“隐而不说”、“不言而喻”“水到渠成”的含蓄美。
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说话直接,先说中心思想或者重要内容然后层层分解,剖析论证其观点。他们擅长用理性的思维先总后分的层层推进。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人说话拐外抹角的方式,同样中国人也不能接受西方人直接大胆的方式。
三、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有很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篇幅理解上。英语词汇会出现很多同音形异词和同音异议词,在汉语中则没有。在语法上英语多采用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而国语中受到人本思想的影响多以主动语态为主。很多学生在英译汉的时候常常是大概意思明白,但是没有办法流畅的表达出来,在汉译英的时候又会出现汉式英语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一直在用国语思维学习英语,没有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
我国的英语教育,很多学校都是采用的中文说教法,也就是利用汉语去解释英语,但是解释和应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应用必须身处其中,方能体会到英语的魅力;而解释只能够剖析英语语法或者词汇以及各种语态、时态之所以那么用的原因。所以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用解释的心理去“学习”英语,可想而知这种“学习”效率是低下的。同时解释和应用在学习者的对待角度上也有根本的不同,解释是站在学问之外对学问加以研究,得出其规律以及原委;而应用则是站在规律和原委之上,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对知识加以使用,是与学问一体的,是站在解释之上的,与学问没有内外之分,这便是角度上的不同。
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减小国语思维的影响
思维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通过语言表达,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是思维的表象。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培养英语思维,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将知识和文化结合起来。英语教师也应该从学生英语能力出发,结合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确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重视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
英语教师首先要做到正确认识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学习者常常不自觉的受到国语思维的影响,出现一些汉式英语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就要英语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并改正,而不是完全否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并帮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这种错误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短时间能立刻改正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找出错误根源,尽力避免其影响。
其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对比研究、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这些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关注两者文化差异,提高其学结能力。
(二)顺应语言发展规律,正确运用迁移规律
英语学习者长期受到国语思维的影响,自然而言的会在学习产生迁移作用。其实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迁移作用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英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善加利用或引导,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师应该建立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能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主动去寻找差异,探究其规律,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英语教师可以将两者差异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专门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正迁移作用,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规避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三)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心理过程,是人在对以往的学习或经验不自觉的概括总结出来的无法直说的感觉特征。很多时候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尽管不知道明确答案,但是会直觉的认为句子的正误,这就是语感好的一种表现。语感需要长期学习和锻炼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英语思维中,避免国语思维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积累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语感。
(四)情境教学法,融入西方文化
英语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语法、词汇的学习,更是西方文化的学习。现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将英语教学局限在英语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上面。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涉及的比较少。这种不平衡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了英语学习者对于知识的吸收,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英语语法结构、词汇等。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西方思维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能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
五、总结
尽管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国际间文化不断融合,不同的文化思维在不断包容、融合。但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在历史根源和本质上的巨大差距并不是简单的融合就可以改变的。就当前情况来说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差别是哲学体系的差别,是“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哲学基础的差异。国语思维是整体性思维,将世界看成统一的整体,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将形、音、义三者集于汉字一身,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在词汇创造上面也在具有同类特点的词汇会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与西方人的大胆直接不同,中国人出于礼貌会用委婉、螺旋性思维结构去表达想法。西方人则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直指问题核心或者中心思想,然后在层层分析、步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们注重悟性,重视理性思维,注重感觉经验而不是理性。汉字的象形造字法就是一个对形象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诠释。中国人提倡以人为本,在语法结构上倾向于主动语态,喜欢用有生命的物体作为主语,而这方面在英语中恰恰相反。
总之国语思维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正确看待这种情况,重视对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逻辑的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主动研究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东西文化主义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敬南菲.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3).
[4]杨宏.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邱国丹.中西思维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18).
[6]李荫华.全新版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历史、地理位置、体制网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不尽相同,所以在此背景下的饮食文化也各有千秋。而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饮食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国家在宴会礼仪中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具体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一、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这就使得邻里乡亲生活联系更加的密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他们喜欢就餐时有热闹的氛围,所以在饮食宴会上他们喜欢聚食制,这种用餐的方式就慢慢地流传下来,也是中华民族重视亲属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在饮食中的体现。西方人是以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必须与自然相抗衡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华民族是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须倾向于平和闲静,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平相处,所以他们安土重迁,固本守己。
(二)社会体制网络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国家政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下的各种不同的制度也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中华民族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看重集体的力量,所以在饮食上就形成了“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看重的是个人主义的力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也为中西方不同的聚餐方式打下基础。
(三)价值观信仰的原因。在中国,自古流行以左为尊,古籍《易经》中就有“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而且加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即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行为标准。总之,在中国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以左为尊作为安排座位的标准。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里,右具有积极主动的含义,左则是被动消极的:右意味着未来、善,左意味着过去、恶。所以在西方左边为偏座,按照男左女右之说,男士一般做女士的左边,而且人们通常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是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
二、宴会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饮食内容的差异。西方人在饮食上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鱼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蔬菜和水果等则作为辅食或配料。而中国自古以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在饮食内容上,以粮食作物为主,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类,植物类菜品在饮食结构中占着主导地位.据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6倍(万建中1995)。
(二)餐具的差异。由于中国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反对侵略,而且喜欢使用热腾腾的食物,由此中国人采用聚餐制,所以只能使用筷子导热慢的餐具,而且使用筷子温文尔雅,极少出现一些不雅动作,对待食物是相当温柔。相反,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喜欢实用肉类,所以必须使用刀叉等比较锋利的餐具。
(三)座次安排的差异。传统的中式正式宴会采用圆桌,因为中餐的上菜方式,圆桌可以更好的照顾到每个人夹到菜。座次方面,一般主人会坐在正对门的地方,为的是看到客人及时作出迎接的准备。通常最重要的客人会安排到主人的左手边,第二重要的客人则被安排到主人的右手边,以此类推。相反,在西方因为菜品不是很多样,多采用长桌,而且每人面前是同一份菜式。在座次方面,通常男女主人会分别落座在长桌的两头,男主人在正对大门或是包房入口的一头,女主人则在背对门的那头。男主人的右手边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一主宾客,而左手边为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二主宾客;女主人右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一主宾客,左手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二主宾客,以此类推,男女穿插而坐,可以保证就餐时对面一定是异性,左右两边也是异性。
(四)出席时间的差异。准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在参加宴会时,由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中西方人在出席时间上的差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中国宴会中,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客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时间的半小时之后到达。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中,各种活动都会按照预定的时间的时间开始,宴会要求参会者准时到达,否则将被视为没有礼貌,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极大不尊重。
(五)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和合”的精神。由于在中国人们喜欢坐在一起进餐,共同夹一个盘子里的菜,所以当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即客随主便。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 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主人还要招待好客人,时不时要给客人夹菜,询问客人的需要还要劝酒劝菜,一定要使客人吃好喝好。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西方人们习惯各点各的菜,即使是大家吃同一道菜,人们也会使用公共餐具把菜盛到自己碗中实用。在饭店聚餐时候人们认为是公共场合,所以整个进餐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高声喧哗。而且在宴会上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总之,研究中西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宴会饮食特点,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宴会饮食特征,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汲取一切先进的观念,摒弃我们文化中的糟粕,改善和提高我们的饮食品质。中国饮食应积极吸取西方饮食中合理一面,做到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搭配均衡,同时在参加宴会时应该做到准时。
【参考文献】
[1] Chang K C.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 USA: The Vail Ballou Press Inc., Binghamton, N.Y.,1977.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
(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
(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
(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
[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
[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
[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
[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一、我国词汇教学的现状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研究表明,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运用能力以及词汇量的掌握。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的难点,词汇教学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我国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对英语词汇的教学还是处于传统理念和传统模式之下,也就是说词汇教学就是领读、理解表面意思,然后再给出几个例句。这种传统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为只有在理解词汇的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还搞清它的文化内涵,这样在实际交流中才不会形成障碍,才不会犯错误,要改变词汇教学模式为领读、理解表面意思、介绍文化内涵,然后再给出例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领悟词汇的四个维度,也就是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才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
二、词汇教学科学合理的方法
1.教师要树立传授文化意识的理念
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传授文化意识的理念,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为语言赋予文化内涵,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接受。
2.采用直接介绍法
我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他们英语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调控的课堂。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适合通过直接介绍法把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讲解给学生听,这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二者结合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尤其可以把中国的春节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进行比较,在教室里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这样,通过直接介绍法并且营造真实语境,既增加了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又介绍了西方文化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3.运用对照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是英语词汇教学中传授文化意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由于中西方文化间存在差异,在中英两种语言里常常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要彻底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说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其概念意义表面上似乎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4.借用多媒体教学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时代,在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时借用多媒体教学法,让所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沉浸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之中,这种学习方式会起到积极有效的效果。其根本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中文化知识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帮助他们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三、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 ,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包含七个层面: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概念意义属于基本词义,其他各项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而承载着不同侧面的文化信息。因此,词汇教学中只注重词的音、型、义这些表面属性是难以促成实际交流能力的提高的,而应该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准确得体自如地运用词汇知识表达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词汇这一环节起教师就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入词汇教学,引导他们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最终达成有效流畅的交流。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意义非常重大,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忘记了老师所讲授的具体文化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下所培养起来的跨文化意识以及随之而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使他们受益终生,这也正是我国英语教学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