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43: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单细胞生物的知识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利用媒体教学资源将课堂知识以图片、视频、影像的形式通过PPT、声音在课堂呈现。例如,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与利用》一节的教学主要要求学生理解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及意义,先通过视频或教学课件的方式播放出来,直观阐述能量的释放与利用,然后引申生物体呼吸的作用及意义,再对此次生物课主要知识点进行仔细讲授,讲授的过程中分组讨论,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二、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与创新教育很重要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达到高效,方式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拘泥于板书、照本宣科,不去与学生互动,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分离,达不到理想高效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用问题去与学生沟通、去讨论。比如,《单细胞生物》一课,可以先去问学生,有谁知道单细胞生物?谁见过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是怎样移动的?慢慢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生物课堂上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跟随老师走,用问题去打开生物课堂。
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创新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是充满神奇事物的学科,借助实验器材,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用动画演示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可以带着学生去外面,到大自然中授课,生物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虽然有
很多成熟的经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借鉴和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因材施教,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紧紧抓住并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掌握生物知识,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生物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阔,小到动植物的细胞,大到包含世间所有生物。因此,教师再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将生物课程中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或者是重要的知识点重点突出,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重点中的“重”,真正地体会到重点为什么会“重”。同时,多媒体课件自身所具有的先进性也决定了在生物课教学时,可以借助其文、图、声并茂的教学优点,让学生们进行视、听、触等多种方式并行的形象化教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那种直观感、立体感以及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还能够取得传统教学无法达的教学效果。利于促使教学中的难点“难处”破解,使教学过程和现象变得更易于识别、易于观察、分析和理解,还能化难为易,让课程中的这些“难点”变得不再“难”了。例如,在教学“开花结果”的相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展示出当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然后再由花粉管逐渐的伸长穿过花柱,最后到达子房进入胚珠并且释放两枚,其中的一枚和卵细胞结合,进而再形成受精卵的全过程,将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全部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去观察、去分析,学生再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这种既能表现宏观,又能表现微观,将不易观察到的动态变化的生物学现象再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既有助于突破此节内容的教学难点,又能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
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状等。
2、结构:有一个细胞构成,细菌的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用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二、 细菌的生命活动
1、 营养方式: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
2、 繁殖方式:分裂。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当环境变的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
三、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 有些细菌常给人们带来一些危害:结核杆菌使人患结核病。
2、 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放线菌能产生一些抑制或杀死细菌等的抗生素。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一)
病毒
一、 病毒的形态结构
1、 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
2、 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资组成。
二、病毒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3、 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
2、有害方面: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二)
真菌
一、 真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
大多数真菌属于多细胞生物如霉菌、蘑菇。
2、结构: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霉菌等多细胞真菌由菌丝过程,其美国西部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真菌的生活
1、营养方式:异养有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
2、繁殖方式: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三、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1、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平菇、香菇可以食用;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
2、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如脚癣就是由真菌引起的。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资来自何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水、无机盐来自土壤。
2、各种生物生活所需的氧气来自哪里?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中的作用?细菌、真菌能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制造在利用来制作有机物。
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1 什么是固氮作用?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这个过程叫固氮作用。
2 什么是固氮微生物?这样的而微生物叫做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
看了“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2.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学科
生物
微课名称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视频长度
时间07分25秒
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知识点描述
生物体生长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过程
预备知识
细胞的结构
教学类型
模型法
适用对象
已学习细胞的结构组成
设计思路
利用生物3D视频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分裂变化过程
目
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4、模型对比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重 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
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准
备
微课平台及课件 耳麦
教学过程
(时间7分25秒)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长度
一、生物体生长的原因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微课堂,我们今天来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5秒
图片对比直观感受大小
1分02秒
数目对比直观感受数量变化
总结归纳
细胞的生长
观看视频,思考细胞是一直生长下去吗?
43秒
讲解细胞生长有限度,所以生物体生长还需数目的增多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的概念
2分31秒
观看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分析总结分裂的几个阶段
观看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分析总结分裂的几个阶段
总结细胞分裂的过程
二、染色体组成及分裂的变化
染色体的组成
染色体的位置
1分12秒
染色体的结构
染色体在分裂时的变化
观察对比分裂前后染色体的变化
46秒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