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43: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收稿日期:2006―12― 30
作者简介:韦国庆(1981―),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山西大学成人教 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工教育研究。
董华(1947―),男,汉族,山西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成人高等教 育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形势下,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和关键 因素,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强弱。20世纪100家最 大的跨国公司如今只剩下一半,变的强大的不到1/3,原因就是被淘汰的企业缺乏创新。
人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创新的主体,是生产力当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创新型的人 才,提高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才能发展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顺利实现经 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依靠科技发展企业之路,促进企业适应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环境和国 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做出贡献的创 新型的职工,企业职工创新教育责无旁贷。
一、“创新”是少数人的创新
“创新”是专门研究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事,普通职工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进行“ 创新”,认为企业职工创新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专业研究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将职工劳动 者排斥在外。同志指出,依靠广大职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精神 ,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原则。常修泽等在其《现代企业创新论》一书中辟专门一章“企业 创新主体分析”(第十五章),探讨创新主体的问题。他们认为,从现实看,创新活动是企 业家、内企业家和劳动者的协作行为,创新主题是多元的复数。企业家是指具有创新观念、 创新思维技能与方法,并能不断取得创新业绩的经理人员,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内企业家是 指企业内掌握有创新性思维技能与方法,自力更生、锐意进取,并能经常取得创新业绩的创 新者,多为技术与产品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革新小能手等,他们是企业创新的骨干; 广大劳动职工往往是企业创新建议的最早提出者,创新战略方案的操作者,信息反馈与方案 改进的积极支持者,他们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其中技术工人作用尤为突出。技术工人的创新 意识、创新素质与能力,将最终决定技术创新的成败。技术工人掌握运用高超的制造技术和 制造设备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高效、优质、低耗地生产出合格的创新产品。该观点对于企 业创新的主体认识不足,缩小了创新队伍,压抑了广大职工的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影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林崇德通过研究指出,人人都有创造性,人的创造性及其素质的发 展,仅仅只是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性有大有小而已。创造性大的 人可以进行大的创造,创造性小的人可以进行小的创造。只要是科学合理的创造,并且在实 际生产中得到落实,都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许多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经过创造工程 培训的人员,其创造能力比没有参加过创造工程培训的人员高出3至9倍。
就企业职工创新教育本身来说,具有全员性的特点。日本企业通过普遍开展的创造发明设想 运动,对于促进企业乃至全社会创新氛围的形成并产生巨大的创新起了关键的作用。索尼、 松下等大公司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对发明创造运动的大力奖掖,如索尼公司早在1976年就支 付了41亿日元创新建议奖,仅制造部就获得了160亿日元的创新收益。因此,企业必须重视 职工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员工,上至总裁经理,下至工人职工,都要进行、接受创新教 育。企业职工创新教育,既是经济的驱动,更是人性的呼唤;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落 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职工全面发展,实现企业职工对更高水平的企望和追求 ,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创新”是创造性的创新
认为只有首创性创新才是“创新”,忽视再创性创新。创新根据其新颖程度,可以分为首创 性创新和再创性创新,又称为原发性创新和模仿性创新。首创性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创新, 再创性创新是指在原有基础上的重新整合和再次发现。首创固然重要,它是企业拥有和增强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实现首创 性创新也是一个过程,是从再创性创新向首创性创新发展的过程,还必须对施行首创要求有 相应条件和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现阶段的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队伍, 创新基础薄弱,首创性创新能力总体较低,并且大中型企业中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占企业总数 的比例一直在下降,1990年这个比例是541%,到2002年就下降到252%,80%的技术还要靠 引进,自主创新能力不到5%。在日本企业界就明确提出“立足国内,开发创造力,创新新技 术,发展新产业,确保竞争优势”的战略发展方针,使日本的技术发明创新,尤其是改进型 的发明创新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势头,同时带动了首创性创新,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强劲动 力。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力争首 创性创新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再创性创新,大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宝 钢集团常务副总裁徐乐江指出,宝钢的发展得益于创新,宝钢从一期的80%引进,到现在三 期的80%国产化,企业创新工作取得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的取得就是在从再创性创新向首 创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
三、“创新”是高价值的创新
创新就其价值来说,可以分为高价值创新和低价值创新。高价值创新主要是能够为企业带来 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发明、创造和革新,而低价值创新主要是小的技术革新、小 技术发明以及小技术改造等。高价值创新和低价值创新的划分是相对的,同时二者又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部分企业认为“创新”就是高价值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刻 影响的创新,一味追求“高、精、尖”,忽视低价值的创新,不重视小的技术革新、小技术 发明以及小技术改造等等。高价值的创新,从理论上讲能较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但现实生 产活动中,高价值的创新需要高价值的投入,一般研发周期较长,短期内不能得到市场的回 报,风险比较大,对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受,同时高价值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要求也比 较高,如果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落实的不好,很可能会削弱其价值,甚至变的没有价值,最 终妨碍企业的发展。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在考察我国企业后认为,一 些企业购买大量昂贵的先进设备,但缺乏足够的技工。昂贵的先进设备是引进的高价值的创 新成果,但企业缺乏足够的技工――没有高价值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成为废 品 。而低价值的创新,多数不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承担较大的风险,可以较快地获得市场的 回报。另外如果得到科学的提升和有效地推广运用,完全可以变成高价值的创新,给企业带 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四、“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
创新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奥地利 经济学家熊彼得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把创新理解为:创造一种新产品,采用一 种新方法或新工艺,开辟一个新市场,取得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以及实现一种新的 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集团。现在一般认为企业的创新包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流程创新、知识创新、品牌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技术创新在企 业创新当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创新。观 念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先导,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是保证企业生存和发 展的基本动力,组织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环境保证,流程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润 滑剂,知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石。以上诸创新环节缺一不可,完整的构成了企业创新的体 系。仅就技术创新而言,也必须要求与之相关环节的创新,要求观念、制度、管理创新等方 面。因此在职工创新教育中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以有所偏废。
总之,企业职工创新教育具有全员性的特点,既要面向专业研究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也 要面向广大职工劳动者。在企业职工创新教育内容方面,既要包括首创性创新方面,也要包 括再创性创新方面;既要包括高价值的创新方面,也要包括低价值的创新方面;既要包括技 术创新方面,也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流程创新、知识创新、 品牌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企业培养具有创 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创新型职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促进企 业向具有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意识、氛围和行为的特点的学习型企业转变,让 企业充满活力,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 引 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1]。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作为目前教育主战场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创新整体推进的进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其它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它涉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组织和处理,以及相应结构上的算法设计和初步的算法性能分析技术。其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许多有深度的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但该课程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动态性,容易造成教学低效和学时膨胀。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最常用的数据结构,理解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数据与关系在计算机中存储表示以及在这些数据结构上的运算和实际的执行算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门课程的目的和宗旨。
2 教学原则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它是现代教学改革和未来教学手段发展的方向,利用课件辅助课程教学业已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3]。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它集讲课、习题课、演示算法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所显示的版面规范、文字精练、形式多样,多重感官刺激,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和开阔学生的眼界,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精选了一些其它参考书中的内容和一些实际应用的内容,用黑板不可能有时间讲,但多媒体教学可以。许多用黑板很难讲解的内容,多媒体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教学在讲具体的算法实现方面显得特别优越[4],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算法,然后给出数据来执行算法,学生一边对照着语句一边执行观察数据的变化,或用动画演示执行过程。尤其对于递归算法,传统的黑板讲解递归算法很不方便,而且算法的执行过程不易理解。采用动画演示递归算法,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看出何时发生递归调用,何时返回到上一层调用处。
多媒体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是教学主体没有变。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课件的喧宾夺主。由于借助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呈现快速、表现直观、操作简便的特点,教学活动很容易出现“课件喧宾夺主”的不良倾向。师生依赖荧屏展现,演示成为关注的中心,课件扮演着课堂主角,由此导致教师忽视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忽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忽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只关注屏幕内容而忙于抄录笔记,忽略教师的讲解,也无暇思考问题,所谓“上课”变成“看课”。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把“以教师为主体”、“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创新知识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利用指导法教学、“启发”式教学来体现 “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3],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上采用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现代教学模式,将多种现代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和网络教学中。
3 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化。目前,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教学模式主要有[5]:
(l)掌握学习模式:强调个别化教学,利用及时反馈和强化作为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而编写得当的习题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个别化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群体教学高两个标准差,前者绝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到优良,而后者则只有少数。
(2)发现学习模式:首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然后再上升到一般的概念。
(3)范例教学模式:教师用特例具体直观地阐明“个体”的具体特征;根据范例“个体”的知识推论特点,分析掌握整个 “类别”事物的特征,使对“个体”的认识上升为对“类别”的认识,从而掌握其规律和范畴;再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的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或总结性的规律。
(4)最优化教学模式:一个好的最优化教学方案的形成的基本过程是:①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自我分析;③学时分析;④选择已知条件下最佳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手段与方案;⑤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约了以上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CAI,尤其是网络MCAI系统的建立和以可视化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综合这些模式的长处,创建各种现代教学模式。
4 课堂教学设计
4.1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最优化教学模式,设计一个好的最优化教学方案,首先要对教学对象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等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讲课时只是一味灌输教材内容,不管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多少。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做的再好,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由于 “数据结构”所涉及的算法大多采用数组和指针来描述,而后者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则相对较难,需要对c语言中指针的概念补充讲解。所以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课堂与网络教学上就采用不同的侧重点,在实验设计上,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上要弱些,对前者综合实验题目不能出得太难。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清楚,根据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对数据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等组织教学,充分应用掌握学习模式,达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4.2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1)讲授内容安排
根据《数据结构》教学大纲及指定教材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提炼出该课程、每章、每节的框架体系,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组织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预见学生会对哪些内容感到困难,在学习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策略应用
① 积累知识,重视直觉:直觉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并不是一种凭空而来的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即所谓的“第六感觉”,而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厚的知识积累之上,运用直观透视和空间整合方法所作出的直觉判断[1]。《数据结构》中平衡二叉树的生成过程中平衡调整规律(LL型平衡旋转、RR型平衡旋转、LR型平衡旋转、RL型平衡旋转)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尤其是LR、RL型平衡旋转需要进行两次旋转(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在传统的讲解中经常是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困难。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现在的讲解方法变为:在讲解L旋转,即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特意将左手(Left)伸出,然后慢慢形成拳头,而形成拳头的过程中手指的弯曲方向正好是顺时针旋转方向;同样在讲解R旋转,即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特意将右左手(Right)伸出,然后慢慢形成拳头,而形成拳头的过程中手指的弯曲方向正好是逆时针旋转方向。反复几次,学生终于顿悟:L型顺时针旋转方向,就是左手手指弯曲的方向;R型逆时针旋转方向,就是右手手指弯曲的方向。因此将原来抽象的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调整规律简化为直观形象的“左右手原则”。这种方法的调整,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了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② 个别化教学: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起到的是提纲挈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明确一次课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个目的。对易懂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重点难点精讲细讲,细节内容可由教材和配套的多媒体软件体现。所谓重点是指数据结构中的重要概念、重要算法思想等。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去讲深讲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掌握算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确定课程的难点内容,教师要调查了解,以抽查作业以及课堂提问、电子邮件等形式来获取反馈信息,充分发挥学习模式的优势。在难点确定之后,要分析究竟难在何处。是因为概念抽象不易掌握,还是因为算法思想复杂不易理解,或是容易混淆不易区别?然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抽象的东西应该形象化、直观化地进行讲解,对于复杂的内容应注意其条理性,对于易于混淆的内容宜尽量采用对比法加于区别,做到化难为易。
③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3]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应用已有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高度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讲课时,要体现教学思想,引入3W的教学理念,采用发现学习模式,应用启发式教学。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讲每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之前,准备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一边逐步学习理论知识,一边思考如何应用。比如在学习线性表之前,举几个常用的线性表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考虑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的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What是让学生明确学些什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跟上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的问题要自然、尖锐、具有逻辑性。How就是如何做的意思。对问题的分析要简明、透彻,防止烦琐杂乱;解决问题要切实准确;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考虑:讲解一个问题时,怎样引导学生动脑筋,可以先不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考虑问题。Why是让学生能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学生自行探究问题的目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问题驱动是学生思维高速运转的过程,它将极大地强化学生的源动力,激发学生浓烈的探求欲望及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个积极思考的活跃状态。
④ 范例教学:课堂讲授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实践,范例教学在数据结构的算法思想讲解中能发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数据结构中的主要算法和一些抽象的 概念,可以尽量先从直观意义或具体实例解释着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多画图,多举例,多解释。这种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在数据结构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这样处理。例如:讲解队列的概念时,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排队的过程来反映队列中插入、删除的原则,再结合计算机中的操作队列、打印队列的应用来说明。对二叉树的遍历的算法过程可通过一个特定的二叉树的例子说明其遍历思想,再推广到一般的二叉树的情况等等。
⑤ 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在《数据结构》中的内部排序一章里讲授了各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其中在讲解折半插入排序时,启发学生:该算法的核心是利用有序表的折半查找,而折半查找的核心就是mid=int(low+high)/2, 即mid=int(low+high)*0.5。此时请同学想象:如果将0.5换成其它数字如何?如果变为0.618结果又会怎样?在几分钟的议论后,进行总结分析:0.618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黄金分割线,将0.5换成0.618后不妨称为黄金分割算法。而黄金分割理论上应该是最佳位置,黄金分割算法理应比折半插入算法优化。为此,请学生编写程序对同样的一组10000个随机产生的数字,分别使用黄金分割算法和折半插入算法进行排序,通过比较两个算法实际使用的排序时间来证明黄金分割算法的优化。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上机编程的热情,一方面让学生逐渐养成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从理论上将就是注重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⑥ 淡化语言,强调流程,开阔发挥空间:算法是《数据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各自的算法。而目前所有教材都是基于某一种语言编写的,有类Pascal语言、类C语言、C/C++语言等等。不管是什么语言,一旦将程序给出,就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只是一味的去理解程序的语句、过程和函数。而程序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凡是算法讲解后只给出抽象的流程,不给出具体的程序代码。至于具体语言的选择以及数据变量的确定,完全由学生来完成。这样不仅解决了由于学生语言的不足而影响算法掌握的难题,同时给学生足够的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⑦ 抓住机会,向大家质疑: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之深,绝大部分学生均已形成了对书本、对教师、对大家(权威专家)的迷信,总以为书本上的绝对正确,教师讲的都是真理,从不敢对大家有半点怀疑,而“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为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敢于向大家质疑,以逐渐使学生从传统的聚合思维中解脱出来,养成发散思维方式。
4.3 多媒体CAI教学方案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综合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多媒体创作软件和数据库技术,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知识密度大、表现力强,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教学内容的组织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从事该课程多年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分析本课程的特性,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组织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和文件等常用的数据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排和优化,运用多种教学艺术展现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习题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如何选择深度和广度适当的练习题和自测题,以便学生及时、有效地调整学习策略,是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的选择必须广度和难度兼顾,要覆盖所学的内容,对课本上的习题选其精华,尽量选有启发色彩的习题。对练习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进行网上辅导或进行课堂集中讲评,帮助学生澄清模糊和错误的认识。
(2)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
由于数据结构涉及从简单的线性表到复杂的树、图等多种数据结构,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给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对算法思想的理解成为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一个重点,所以如何将抽象的算法执行过程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决定这门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利用程序可视化思想,首先建立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的可视化动态执行模型[6],从数据的可视化和算法过程的可视化两个角度去实现算法演示;数据的可视化是以图形和符号的方式表示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算法过程的可视化是通过图形的方式表示数据结构状态的转换及其变化过程,力求生动、形象,将算法执行的动态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于以上思想,多媒体CAI课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算法演示、在线测试、在线讨论以及资源中心5部分功能。课程内容提供了包括章节内容、章节习题、补充练习和实验指导,这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和课程基础,用于配合课堂教学,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算法演示提供了数据结构课程中重要算法的动态交互演示,便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符合联想性思维特点,动画的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相应的算法,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建构性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测试提供了试题的在线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题型和测试内容来自动组卷,完成自我测试。学生在学完相应章节的内容后,可自行选择测试内容和题型进行在线测试,通过在线阅卷,学生可实时获得测试成绩,查看对错情况以及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认识,调整学习策略。所以构造合适的试题库,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在线讨论进行网上答疑、辅导,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新的思想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资源中心提供了许多相应参考资料的下载,包括学习素材、历年考试试题和模拟试题、软件的下载,以及各种网络资源。总之,多媒体CAI课件可以提供交互式环境供学生学习,并自动根据操作过程进行实时评价,它可实现学生与机器、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项交流,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CAI课件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如果我们的课堂变成纯粹的计算机媒体演示室,学生必定是走马观花,不知所云。所以必须把多媒体CAI课件和教师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最佳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手段与教学方案。
4.4 实验环节的教学设计
(1)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应用服务的。因此,在授课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上机实验来加强实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最优化教学模式,首先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的目的是:(1)紧密配合理论教学,通过相关实验,帮助和加深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思想和具体实现等各个环节的整体理解;(2)通过实验可以将各门课程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思考与发现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通过实验,强化学生“结构一算法一编程”三者密切相关的意识。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小”算法,而实验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致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围绕以上目标,数据结构的实验教学,也应该遵循认知规律,逐步地从无到有,从观看演示到自己动手编程,从单一算法实现到综合设计分析,直到具体应用实例研究。
(2)实验选题
依据实验教学的目的,针对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实验教学目标,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实验设置成不同的类型:(1)必做和选做实验:这两类实验都是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由授课教师设计的;前者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研究方法,后者则在于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上机初期,应该要求学生重点回顾C语言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数组和指针的有关操作,然后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其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一些创新工作。(2)允许学生结合本人的兴趣,从实际应用中选择有具体应用背景的实验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或由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一些较大的设计课题,使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当然,在难易程度方面要求做到量力而行,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也加强了他们交流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确实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开始之前,安排集中上课讲解,实验中安排教师现场辅导,实验课结束之后组织交流讨论。除了安排面对面的答疑以外,可结合在线讨论来有效地辅导学生做好实验。对基本实验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一些综合实验则分组完成。实验成果包括学生按照实验的具体要求所开发的所有源程序、源程序的说明文件说明上交程序所在的目录,上交程序的主程序文件名,如果需要安装,要有程序的安装使用说明等、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主要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实现、调试过程、结论及心得。对算法要注释,书写工整、绘图规范,正确引用术语以及实验环节的总结,总结可以包括 : 实验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5 结束语
网络MCAI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媒体,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网络MCAI和教师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使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以最优的组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既能学到新的知识又可掌握学习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2002教育部“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报告
[2]严蔚敏. 数据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陆菊康等. 《cc2001教程》的研究与思考. 网络时代的中国计算机教育,1999,P17-2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传统的语文教学暴露出了诸多弊端。语文教学尤其是在文言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或轻视学生理解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拓宽初中教师理解性阅读的教学思路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 从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的教学现状看创新教学思路的重要性
(一)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模式导致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固定的阅读技巧,甚至利用类似于数学中所运用的公式,让学生将其生搬硬套地用在各种不同的文章中。这种灌输学习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只是将教学过程也只是看作单纯的教学而已,不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学活动也大都是要求学生背诵文章,按照固定的格式解析相关词句的大意,来达到阅读理解的教学效果,然而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对文章有何独特的感悟和不同的见解却并不看重。所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可迁移性太差,对学过的文章还可以理解,但对于陌生的新文章依旧不知道如何分析、如何理解,因此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根本就谈不上任何创新。
(二)阅读形式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传统教学所缺失的重要部分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去阅读、去理解。但如今的语文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视角看文章。教师总是带着学生理解文章,带着学生寻找常见题型的答案,这样做固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但却不能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无益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独立性非常重要。阅读和理解文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使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但根据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只是强调固定知识点的传输,而轻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枯燥的教学活动和固定的阅读模式、解题模式已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活动中形式化的阅读脱离现实生活
艺术虽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但应试教育让学生和教师的视野都变得狭隘,功利主义造成了阅读教育形式化严重,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常常脱节,学生在日常的阅读理解中,缺乏具体的意象,课堂也变得枯燥无趣。教师应该把看似被束之高阁的名家之作与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阅读中融入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兴趣,便于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达到阅读教学中情感的转移。
目前中国的考试机制和其他人才选拔方式造成了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数理化和英语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机会。阅读量少就导致了学生阅读技巧生涩,阅读能力弱。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只是一味地应付语文作业和考试中的阅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把自身的感受同阅读结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使他们真正做到理解性阅读。
二、拓宽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的创新方法
(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僵化决定了我们应增加教学活动的灵动性,使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
首先要求确立学生在理解性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珍视学生的个性见解,不应给学生设置条条框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感受、去领悟。探究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改革中格外重要。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理解性阅读,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不断积累下来,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带领学生找答案的方式,而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有目的地对文章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带着问题精读文章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性阅读。
(二)教师应尽可能丰富教学方式,达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传统阅读教学内容相当枯燥,课堂死气沉沉,没有阅读的良好气氛。因而教师不能照搬教学指南等,应在不偏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的文章和章节进行合理的筛选,使文章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满足学生和教育的需求,要注重提高学生理解性阅读技巧的运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的时候避免文章主题的重复,应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并且需要不同阅读技巧的文章。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的阅读疲劳,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阅读技巧,能够使学生自如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了学生理解性阅读的能力,对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积累价值。
(三)以教材为原点,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阅读的教学
传统教学总是点到为止,教师的教育观念总认为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就够了,从而忽视了课外的拓展性阅读。然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素材应不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应该着眼于课本外的优秀文化作品。如此不但便于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深入讲解,也有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教师应致力于改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性研究,拓宽思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性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单宗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 科技文汇,2012.(03).
一、树立平等意识,启迪学生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换教师角色,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由高高在上的“教”逐步走向平易近人的“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创设创新情景,导入创新视角,激发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是,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四、鼓励质疑精神,合理引导求异思维。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质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生态化成为必然选择。将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领域,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为旨归,既是管理理念的拓展,也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组成重构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发展呈现典型的生态特征,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要素与环境具有系统性。以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整合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为核心的各种相关要素与环境,创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能够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供全新思维和视角。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就是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形式及其之间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的顺序关系 [1](P40)。
(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分析
高等教育的主体成分具有多样性,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教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生态主体性。高等教育质量活动是管理活动、学术活动、学习活动的统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是管理性主体、学术性主体、学习性主体的结合[2](P87)。
1.管理性生态主体。高等教育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性生态主体。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高等教育系统为中心,把握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确定全局性或局域性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高校举办者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者、设立者,其生态主体性体现在中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院校为中心,明确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保障教育资源投入,处理好院校与其之外各种具有教育影响的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院校生存与发展、教育质量竞争的战略规划;高校办学者是高等教育机构的经办者、具体管理者,其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微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握院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教育效果,关注院校之外社会、家庭等对教育质量发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生成发展。
2.学术性生态主体。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性生态主体。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看护人,他们与其所培养人才、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授受,是以学术活动为纽带的[2](P28)。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教师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办学活动以学术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活动作为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根本性活动,集中体现出师生互为主体的双边学术活动特征,师生之间形成特殊关系和师承互惠效应。
3.学习性生态主体。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学习性生态主体。教学活动的师生双边性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的形式参加教学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合作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自主、自觉、能动作用[3]。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育人活动以学习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是学生通过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而引起个人心智与行为方式的变化,从而促进个人全面成长。变化是学习的根本,成长是学习的精髓。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持续、创新的学习而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剖析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知识,因而知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而存在。
1.高等教育的学术属性决定了知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地位。高等教育是一种对高深学问的传授与探究活动。这一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学术性。学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既指知识活动的过程,也指知识活动的结果[4]。大学作为一个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用知识服务社会的场所,知识是其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材料,对知识的不同操作方式形成大学的各种社会职能。“知识是包含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共同要素:科研创造它;修饰工作保存、提炼和完善它;教学和服务传播它。自高等教育产生以来,处理各门高深知识就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共同领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5]。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价值指向是知识,各项活动都是围绕知识运行的,知识的保存、提炼、传递、应用以及新知识的发现是高等教育质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知识以学科专业为存在形式。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和积累形成的知识体系由众多不同的学科所组成。代表特定知识领域的学科构成高校基本单元和组织细胞。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知识的存在形式是学科,且在学科的基础上,又以专业的形式表现出来[2](P105)。学科与专业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即学科为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提供支撑,专业为学科发挥人才培养职能作用提供基地[6]。
3.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知识是以课程教材为传承媒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组合。高校不可能也不必要将人类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职业发展与岗位分工的需要、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知识,这种经过优化选择的系统化知识融于教学活动系统即形成课程。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来设置课程,其中就反映出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材为媒介实现的,教师、学生与课程、教材通过多方、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无非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实质是教材的学科知识内容传递和转化的关系[7]。
(三)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解析
生态环境是相对于生态系统中心事物且以其为对立面而存在的。生态环境与中心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机制[8]。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就是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的集合体。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而言的内外部世界,即总体上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组成。
1.外部环境。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结构关系,外部环境可分为直系环境与旁系环境。直系环境主要指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与环境间是同构的,系统与环境的要素性质相对一致,要素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近的。如国内基础教育环境、国际高等教育环境等,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直系环境。旁系环境则是指外部环境中非直系环境的部分,它与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相对复杂的关系[2](P57)。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旁系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9]。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人类社会所独有的规范环境与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规范环境的本质特征——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借助于教育才得以传承、发扬和创造,而教育又源于文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
2.内部环境。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考察生态环境,可以将内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一是以高等教育系统为中心来考察,高等教育有关方针政策、结构布局、发展规划、制度规定和管理体制等,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宏观层面;二是以一所高校为中轴来考察,高校内部影响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包括教学环境、科研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等,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中观层面;三是以高校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来考察,来自社会、家庭等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外在因素,以及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对学生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因素,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微观层面。
二、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关系重组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关系不仅外在表现为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的时空布局和联系,而且在深层次上通过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顺序关系得以体现,反映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
(一)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知识演化逻辑探析
“无论从大学的历史演变中挖掘,还是从时代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知识逻辑无疑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10](P41)。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知识既是教育质量生态客体,又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最核心要素,知识演化的逻辑进程契合着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生态进化的过程。
1.知识演化中组织生态进化:高校发展
“知识就是材料,研究和教学是主要的技术;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11]。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随着知识内容不断演化,大学从以往的高深知识传播,逐渐引入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并以囊括更多形式的知识来拓展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伴随着知识内容演化,大学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到19世纪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再到20世纪美国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从中可以看出大学在历史长河中纵向演进轨迹:由传授知识的场所,转变为知识生产和传授的中心,再转变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转化的中心,走向现代社会的轴心。考察知识演化进程中大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组织生态进化特征[12]。究其本质,“知识是我们理解大学的最根本的视角,知识的演化就是大学组织的变迁”[10](P84)。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作为组织层面生态进化的重要现象,高校发展是伴随着知识演化进程而实现的。仅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些职能或者“技术”出发,已经不能充分和深刻认识作为典型生态组织的高校。把握隐藏在职能或者“技术”背后的知识逻辑,才是认识问题的关键。知识处于高校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院系、教研室、教学活动、科学研究、人力资源以及管理系统、组织流程的核心要素都是知识。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其共同之处就是知识操作。知识操作是高校对知识的组合、运作程序、功能选择以及转化运用的结合。不同高校职能的区分,只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合形式有所不同[10](P84)。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环境和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知识操作方式或者不同的组合形式,就带来了高校不同的分类和定位。虽然高校难以避免有一种追求“钦定身份”、争当研究型大学、综合性院校的理想冲动,但生态系统中从无序到有序的内在竞争规律对高校发展模式趋同与分化有着一种必然引导。其结果是,既形成了高校组织生态进化的多样性,又确立了不同高校生存发展的不同生态位,从而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生态组织多元图谱。
2.知识演化中个体生态进化:学生成长
如果说知识演化中高校发展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知识逻辑宏观思考,那么从微观上就应当将眼光投射到知识演化中的学生成长,这正是教育质量的根本。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究其根本在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知识流动,其中存在的最基本逻辑是知识逻辑。从传统的“知识中心”教育质量观向“能力为本”教育质量观转变,并不会否定高等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知识逻辑,而是需要对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重新定位。一方面,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继承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掌握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另一方面,知识是能力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素质的手段,依托于知识教育培养能力素质、以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成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13]。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任何教育活动的实施都是以蕴含其中的知识并以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为序组织起来的,知识演化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逻辑主线。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人才培养过程就是一个基于内在逻辑、有序流程的知识演化、知识传递的过程。知识围绕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双边活动,循序“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课程教学设计(教案)——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毕业”的路径,实现着“存在的知识——选择的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学生理解的知识——系统整合的知识,直至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的演化进程。如图1所示。在这一进程中,知识演化与传递经历六个关键环节:一是知识分解。以学科、专业形式存在的体系化知识向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学科知识的分解。二是知识加工。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发展特点知识,以及其它教育学背景知识等,对课程、教材中学科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而成为学科教学知识 [14]。三是知识吸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知识传授和自主学习,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四是知识融合。来自不同课程、教材、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学生学习实现融合,统整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知识结构。五是知识转化。知识授受在学生身上呈现从物理作用向化学反应的渐变,实现向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转化。六是知识创造。在教师教学与学术、学生学习与质疑中蕴含着对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再创造,成为新的人才培养周期和教学双边活动中知识更新、知识增长的重要来源。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生成机制在知识演化、知识传递中得以形成,伴随着知识演化、知识传递的学生成长呈现出典型的生态进化特征。当然,即使是处于同样的成长环境,由于基础、志趣、特长不同和多元智力因素,学生在既协同又竞争中表现出成长发展的差异性,这正是个体生态进化的必然结果。
(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资源竞争逻辑透视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资源竞争是一种必然而重要的现象,高校之间利用有限资源而相互作用就形成竞争,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一所高校与其环境建立联系。
1.资源供给与竞争逻辑
高等教育资源的构成较为复杂,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供给和物质资源供给。前者是为高校提供合格的或者高质量的教师、生源,后者则是为高校提供合理的、科学的教育设施设备条件[15]。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当长时期内,物质资源特别是办学经费供给的竞争更带有基础性、全局性。对于高校来说,资源供给渠道主要有政府拨款、企业馈赠、个体捐赠、学生及其家庭缴费,以及经营性收入和投资回报等;利用产学研模式作为主导自身资源的手段之一,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政治和市场逻辑是影响高校资源竞争的基本逻辑。首先,政治逻辑产生着决定影响。总体上,高校通过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引领,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同的高校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和职能,因而在国家建设发展的整体领域、不同阶段,其地位作用是有所差别的。显而易见,以政治逻辑择重支持、优先分配资源,从而对高校发展进行支配、约束和引导、规范,体现的是尊崇社会本位价值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考量。就具体高校而言,这是一种被动性竞争。其次,市场逻辑发挥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逻辑在教育资源竞争中影响越来越明显。高校在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为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通过长期积累扩大绩效,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就能够面向市场产生良好的声誉;具有良好声誉的高校,在吸引优秀生源、抢占更多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市场份额等方面赢得竞争优势,市场原则促进资源竞争性分配的逻辑效应就显现出来。对高校来说,这是一种主动性竞争。
2.资源制约与竞争异化
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质量生态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高校生存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共同制约。教育资源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国家建设整体来看,由于资源有限性和发展目标多重性,资源总量与满足各项事业发展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必须在高等教育和其他建设需求之间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使整体建设效益最大化。在资源紧缺情况下,即使在认识上仍然视高等教育投入为生产性投资,但高等教育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往往又使投资决策者难以将紧缺资源优先配置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面临的资源制约较为突出。
“高校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提供资源者的激励方式必然左右着大学的发展。在这种机制下,来自政府的偏好被广大高校所推崇,模仿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策略,而不顾及自身的地方需求、传统职能以及内在优势”[10](P33)。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长期而普遍的问题,资源短缺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瓶颈因素。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基于政治和市场逻辑的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高等教育集权和计划管理体制下,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拨款、提升上级主管部门所赋予的地位便成为高校追求的重要目标,自然带来资源竞争的异化。资源竞争异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高校办学模式的趋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日趋复杂,但高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迷失、办学趋同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不同类型高校任务重叠,职能相互串岗,办学目标追求“综合性”、“一流”,都希望向更高层级院校的方向发展;教学型院校希望增强自身的研究能力,趋向学术型;教学研究型院校向国内、国际研究型大学看齐等。办学模式趋同背后隐含的逻辑是资源竞争,反映出高校对教育资源之争的迷茫、焦虑和患得患失。
三、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模型重塑
按照生态组分结合特点及其功能,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划分为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等组成部分。而从结构关系和功能层次看,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成由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和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以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为中心,由教学子系统、科研子系统、服务子系统组成。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学生处于生态主体的核心,教学子系统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关键。生态发展力是衡量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一所高校的视角考察,生态发展力是高校学习力、生产力、创新力、适应力、秩序力、文化力有机复合组成的统一体。学习力是高校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并围绕知识所采取各种行动的能力,反映高校的学术组织属性和贯穿教育质量生成发展全程的知识流动的根本要求;生产力包括人才生产力和学术生产力,反映高校的生产组织属性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提供知识产品、人才产品、教育服务的质量水平;创新力是高校将知识再组合、再创造、再输出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获得持久发展的能力,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内在动力;适应力是高校应对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秩序力是高校规范体系运行、协调利益主体和调和冲突矛盾的能力,反映高校组织制度的严密性和管理规范的严格化;文化力是高校的一种精神生产能力,兼具学校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的多重特征,反映高校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六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融合一体构成教育质量生态发展力,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以资源环境条件为关键,由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组成。在图2中,以生态环境外圈、生态环境内圈形象化表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通过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共同作用,生态环境实现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支持[16](P35)。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健康、资源和环境持续供给基础之上的。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既受到资源限制,又受到环境容量约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就构成了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生态支持力 [1](P52)。
从整体看,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生态发展力和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生态支持力整合,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资源子系统的持续再生能力、环境子系统的自净消化能力、教学子系统的质量生成能力、科研子系统的生态建设能力、服务子系统的生态补偿能力,以及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创造能力,是聚合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能力要素,也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是表征教育发展结构、规模与速度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影响程度的指标尺度,系指生态系统维系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对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其健康状态的压力产生的防御能力、在压力消失后的恢复能力以及达到适宜的教育质量标准目标的发展能力[16](P109)。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在不断演替升级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正负反馈状态,以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有力支撑为基础,以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生态发展为驱动,在稳定中逐渐提高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通过不断地在系统内外、主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实现教育输入、教育质量生成发展过程、教育输出的周期性往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凯.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战希臣,黄志勇.军校学习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1.
[4] 杜希民,梁克荫.高等教育学新探[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7.
[5]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19.
[6] 方江,黄志勇.军校教学管理论[M].北京:出版社,2005:225.
[7] 侯岩.学校文化研究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265.
[8]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1.
[9]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
[10] 毛亚庆,吴合文.基于知识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
[12] 黄宇红.知识演化进程中的美国大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13]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3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13-01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时展的需要。我们酷爱的戏曲艺术事业,只有去创新才能获得成功,只有敢于创新才能跟上时展的需要。”
一、戏曲艺术是在创新中形成的
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肥沃的土壤中,戏曲之所以得以根深叶茂,繁花似锦,正是它不断创新的结果。戏曲这朵艺术奇葩,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从繁荣剧本创作到导演艺术的兴起,从各剧种声腔音乐的改革发展到演员表演艺术的创新,从舞台、美术的独特创意到现代戏灯光、音响以及服装等综合部门的二度创作,使戏曲艺术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曾一度出现异彩纷呈的繁华景象。不少好戏,陆续问世。例如:河南地方戏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花打朝》、《秦雪梅》、《秦香莲》、《朝阳沟》、《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曲剧《寇准背靴》、《卷席筒》、《陈三两》,越调《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等,举不胜举。这么多精品的问世并流传至今,都是广大艺术工作者辛勤耕耘、不断创新的结晶。
戏曲艺术在它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表现方法,如它的虚拟性和载歌载舞的唱、念、做、打、程式化动作等。这些具体的表演手段,都有具体的表演程式可循,且又规范严谨。但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什么样的行当,什么样的情境,就用什么样的程式动作和什么样的虚拟化去套用,死搬硬套这些固有的模式,那就把“戏”演死了。因而,在艺术创作中,只有很好地继承传统的表演程式,大胆创新,从新的表演艺术去进行角色创造,才能使戏剧放出夺目的光彩。像河南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各具独特风格的唱腔流派,就是在大胆吸收和大胆创新的过程中而独树一帜的。她们别具风格的艺术特点,是在创新中形成的。一句话,戏曲有了创新,就有了生命力。
二、戏曲教育应在创新中进行
展望一个事业的未来,首先看它是否后继有人。所以,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国策,教育是发展一个事业,振兴一个民族、强盛一个国家的根基。戏曲事业的发展,必须靠一批一批更加优秀的后来人。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任务,便是如何去培养这一批批专业技能优秀,文化知识丰厚,思想品德高尚,又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戏曲事业后继人才。
数十年来,戏曲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欣赏戏曲的层面越来越小,使戏曲产生了危机。这一突出现象,要求戏曲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去审视自身,去了解青年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情趣。在继承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大胆吸收其它艺术的长处,融进现代感,采用大量现代高科技表现方法,培养新型的戏曲新人,继承戏曲前人创新的精神,方能使戏曲事业繁荣兴旺。既然戏曲的发展要创新,教学内容如果还停留在陈旧的程式化训练方面,教学方法只用教师口传心授,不用学生思考,只管照单全收的教育模式,就无法培养出既有鉴别吸收能力,又符合戏曲创新要求的新型人才。
戏曲教育要在创新中进行,它涵盖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方方面面。这是时展的必然,否则,我们将会落伍,戏曲教育也就与现实脱钩。
三、戏曲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创新
戏曲教学的创新,首先要打破程式化的老套路,编写新的教材。众所周知,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就是在舞台这个“小空间、大天地”的无穷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是让演员怎样运用唱、念、做、打的各种表演手段,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二是让创作者怎样用各种程式动作去完成人物规定行动,诱发观众的想象力;三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怎样巧妙地运用程式和技巧来展示戏曲艺术高超的演技,从而获得最佳的剧场效果。如果在艺术创作中仍然循规蹈矩,处处运用慢节奏的程式化套路,显然是不行的。目前,戏曲教育的教学内容,虽然也是训练学生在唱、念、做、打方面的程式技巧,可是程式化的旧式套路仍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较为突出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形体教学方面,如:“起霸”、“走边”、“马趟”等,这些不符合当今戏曲创新需求的教学内容,直接阻碍了戏曲新人的培养。只有重新编写新的教材,开展教学研究,创新出新的、古典的、近代的、现代的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欣赏情趣的训练素材,才能培养和造就新的戏曲人才。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远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为了使学生在学生时代以及走向社会更具有创新能力,做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转变角色,我们教师要先做到有创造性的思维,耳濡目染,学生也会受到创新思维的熏陶,这是前提。
要让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开拓者,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环节都是培养的契机,我们教师要很好的把握,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创造性和能动性,这也是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深入进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就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和切身体会。
一、识字教学采取几种趣味性的方法,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巩固了知识。
1.猜谜语的方法
如:“二人土上蹲 ”是“坐”字;“一边一点儿”是“卜”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是“蒜”字等,许多汉字都可以编成谜语,让学生猜既有兴趣同时又容易记诵。
2.拆开汉字的笔画识记汉字
如:“手分手”是“掰”字;“亡口月贝凡”是“赢”字;“人一口”是“合”字; “王白石”是“碧”字等。
当然识记汉字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如汉字的六种造字法识记汉字等,这里不再一一罗列。
二、造句练习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往的造句单纯为了应对考试工,浅尝辄止。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对老师的要求不一样了,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如:用“赞颂”一词造句时,“雷锋的精神受到了举世的赞颂”,“孔子的思想受到了全球人的赞颂”学生这样造句,说明他们的思维产生了定势,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能不能用到动、植物身上呢,于是学生又造出了“大海的咆哮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群狼的齐吼是对人类文明的赞颂”这就使句意新颖,又生动活泼。
三、在阅读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和谐温馨的情境,使学生自由驰骋想象的翅膀
教师要根据儿童特点,创设和谐,温馨、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创造出新的形象,具体做法比如:游戏、猜谜、多媒体、竞赛等能激发学生兴奋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大脑皮层的亢奋,使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断的涌现出来。
2.要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没有对苹果落地的质疑怎么会有万有引力的诞生?没有对壶盖发出声响的质疑,怎么会有蒸汽机的问世?如果没有亚里土多德对毕达歌拉斯说法的质疑怎么会那么早就有圆学说的产生?所以教师不要总是表现为话语权的专制和教学过程的“预设性”,如一言堂,“坐端正”“不许说话”,这种居高临下的、唯我独尊的的家长作风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的极至是站在生命的高度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考虑一时一地的得失,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所给的问题答案,就不要死抠、也不要总是向自己预设的方向去引导,让学生尽量说自己想说的,自己所想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尽管他回答的和老师要求的答案有所偏颇,但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有可能就要诞生了,教师对创造性答题的学生更该多加鼓励、赞赏,使他坚定信心,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3.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摒弃思维定势
在阅读中之所以允许学生阅读的答案可以有不同,就是要把学生这种思维定势加以改造,中国人的想象能力年龄越大越退化,就是说幼儿园比小学生有想象力,小学生比中学生有想象力,中学生比大学生有想象力,什么原因呢?就是随年龄的增长,受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就越多,越多越受取限制,越受限制想象的空间就越小,这也是对中国传教学的一个挑战。
(1)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顺向思维是我们一般人所共有的,也是常见的思维方式,对于一般中学生来说也是不难做到的,而逆向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创新思维带来了生机,乃至整个人类。
(2)发散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支柱
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或多触角思维,阅读教学是培育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途径,如“滴水穿石”关于这个警句能想出几个意思?学生答:坚持不懈;只要有韧性,小的力量也可战胜强大的力量;也比喻有恒心和毅力就能取得成功。再比如:“打伞”,学生想象出:奥运情怀、动物爱美的、助人为乐、仙界想象的、现实有趣儿的等,学生会想出许多许多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头脑是聪明的,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新的天地,综上所述发散思维对于学生创新思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素有“半壁江山”之说,作文的成败直接关乎到语文教学水平,如果没想象力的作文,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学会观察、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手拄下巴,冥思苦想,不知所措的情况,那么造成“难产”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不会观察和对生活缺少感悟。也就是说学生对客观事物只停留在了第一阶段,一般只是对生活的感知阶段,还需要提升,那就是在感知的基础对生活的感悟,也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灵性可言。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写出的文章固然相异,与众不同,自然也就是创新了。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翱游在想象的宇宙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也是这样的,开始学生的想象可能是精糙的,不合情理的,甚至是偏颇的,但是作为教师不可以为其浇冷水,教师多帮他们舍取,比如:我曾经给学生出过这样的作文:把铅笔、月亮、卡丁车、披萨饼、电脑,这几个词组成一段有意义的话,于是学生们在想象的空间里翱游起来,写出了许多富想象力的作文。成为一堂活跃的作文课。
在独立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在工学、管理学等很多学科门类专业当中往往属于公共课程或者学科基础课程。所以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一般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为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服务。通过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数学建模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就需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工学专业中可以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相关计算挂钩,在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中则可以与具体的经济数据、经济模型相挂钩,让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高等数学在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教材配套的问题,现在使用的教材和配套习题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模式,很多内容没有与专业教育特点相挂钩,案例老旧没有更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只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对专业教育中后续需要用到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没有提及,专业的服务针对性不强,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力基础较弱,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往往在讲授一个内容的时候需要复习很多基础知识,导致授课进度受到影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因为教学内容多、难度大,重视了内容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将高等数学课程与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等数学课程与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研究
根据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需求,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转变授课方式方法,提升教师能力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任课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又到了学校教书,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只是局限于原来老师怎么教学,现在就怎么教授给学生。任课教师只对上课的内容熟悉,但是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却了解不多,对于具体专业中哪些专业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的高等数学知识没有概念。因此在教师能力的提升方面就需要将专业课程体系与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相对接,要求高等数学任课教师了解所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主动和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接,积极掌握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以提升自身能力。同时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教学相长,将理论课堂教学变成互动课堂、讨论课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环节,改变一言堂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69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根本要求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企业创新能力是有层级的,不同层级的能力具有不同的规律特征。企业如果不注意自身创新能力的层次结构及其与创新活动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导致以低层次活动追求高层次能力的现象,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效果。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它需要众多要素投入、转化,以及最终新事物的产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分析评价,无法找到一个全面概括的方法,只能从某一特定角度来加以分析。专利是创造和发明的产物,它与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探讨专利的类型与特征,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层级结构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1 专利的分类与特征
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而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在技术上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在创造性方面,实用新型专利需要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发明专利需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外观设计专利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应明显区别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
由此可见,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是在技术方面提出改进与创新方案的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外观设计专利是对产品的美观性、艺术性进行创新的专利,是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的表征。
2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层级分析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专利都无一例外被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史鸿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因素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分析。其中,专利因素的权重值最大,重要性排序第一。由此可见,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专利的重要性是首位的。
实用新型专利代表的是小发明和产品改进,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的形状、构造的改进,其中大部分只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做某些微小的改进,所以实用新型专利所能表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层级为改进性创新能力。
发明只有同时满足“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才具有创造性。在实际中,发明专利的创新程度也并非在同一层级上,在此将其分为两类。
2.1 原始性发明专利
这类最高层级的发明专利更倾向于基础性研究,比原有技术有突破性的创新,它们在工艺、产品和服务领域具有显著进步,这种创新能力具有改变现有的市场和产业的潜力。因此,原始性发明专利主导的创新能力可以定义为根本性创新能力,由该层级能力主导的企业创新能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2 重大发明性发明专利
除原始性发明专利外,剩下的发明专利归属于这一类。重大发明性专利可以对在工艺、产品和服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它们的创新程度次于原始性发明专利而又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因此,将重大型的发明专利主导的创新能力定义为适度性创新能力。
3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层级分析
Roberto Verganti的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型着重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设计创新可以延长产品寿命,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
但我国企业对外观设计能力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特别是汽车、服装、家居等制造业。虽然每年有大量的外观设计专利产生,但多以借鉴他人或国外的先进设计进行改进为创新手段,缺乏自主设计创新的产品。因此,我国企业亟需大力开发外观设计专利,努力提高自身设计创新能力。
然而外观设计专利在创新能力上也有高低之分。低层次的外观设计专利虽然具有区别于其他产品外观的特征,但并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影响。它们只是简单地模仿现有的产品外观,并稍作改变。由于市面上已经存在相类似的产品,所以不会产生轰动市场的效应。因此,由低层次外观设计专利所主导的创新能力可以定义为美观性设计创新能力。
而高层次的外观设计专利则需要明显区别于现有设计,其设计成果具有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高层次的外观设计创新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消费、审美、使用等行为发生改变,以至于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对此,将高层次外观设计专利所主导的创新能力定义为文化性设计创新能力。
4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模型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可以利用专利的类型与特征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技术创新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又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改进性、适度性和根本性技术创新能力。而设计创新能力分为两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美观性和文化性设计创新能力。
根据企业在技术与设计方面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层级,将企业的创新能力分为四种类型:改进性创新能力、强技术性创新能力、强设计性创新能力和全面创新能力。以此建立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模型,如图1所示。
本文以Smart、Mini、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为例,应用创新能力综合模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简单分析。
Smart创立于1994年,主要致力于生产绿色环保的微型车。该车型将便携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外观灵动小巧,一经推出便引领了新的城市出行文化。由于Smart追求车身的微小化,这必然导致其性能的大幅降低。但其通过在技术方面的大量改进和创新,Smart轿车的运动性和安全性并不输于普通轿车。而且Smart轿车大多数部件都由环保材料组成,对环境的危害很小,体现了其绿色环保的创新理念。由此可见,Smart具有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是汽车制造业中拥有全面创新能力的典型企业。
图1 基于专利视角的创新能力综合模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Mini轿车便成为“人人须有的时尚装饰物”。其精致运动的外观,使其成为时尚界的宠儿。但在技术方面,Mini主要利用BMW的技术平台,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适当改进后再应用到自己的汽车品牌中。因此,Mini具有强设计性创新能力,但在技术性创新能力方面并无优势。
近年来,比亚迪汽车成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中的佼佼者。通过大量专利研发与投入,比亚迪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采用革新性电池与电子技术,在保证汽车运动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纯电动出行,无尾气排放。因此,比亚迪具有强技术性创新能力。但在外观设计方面,比亚迪还没有杰出的设计创新成果,其设计性创新能力稍显不足。
5 结 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模型。该模型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两个维度。基于专利的创新程度,又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改进性、适度性和根本性三个层次,将设计创新能力分为美观性和文化性两个层次。最终,得到企业创新能力的四种类型,即改进性创新能力、强技术性创新能力、强设计性创新能力和全面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综合模型的提出,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全面地了解自身创新能力,并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帮助企业找到自身不足,为企业创新战略、专利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帮助。
创新与“守旧”两者结合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例如,前几天看了一部改编经典著作《西游记》的电影,叫作《大圣归来》。它的改编很是成功,其中做了很多的创新,无论是从人物形象上还是部分故事情节上都有不小的突破,但是在创新的同时也守住了观众内心不变的那份对人物的情怀和人物向善向上的性格,激发观众内心的“守旧”情感。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好的创新与“守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需要以这种方式去前进。
语文教师的创新与“守旧”在如今教学中是非常需要去实施的,不能再以一个模式或方法去教学。如何把创新和“守旧”更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在语文的“感”方面做出创新和“守旧”,像那部成功的电影一样,我们应利用现在的科技和多媒体教学的创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深刻去思考和挖掘语文中那最打动人的、最美的、最吸引人的魅力,让学生去感受语文与生俱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的“知”方面做创新与“守旧”,语文的知识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衍生出新的知识,但是经典的知识精华我们也不能丢弃。所以语文教师在创新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守住“经典”。
语文最终目的是运用,是让它活起来。所以语文教师的创新与“守旧”还需要做到将语文的运用方式不断创新,不是局限在考卷上。语文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在生活中能够活用语文,让学生把语文的“用”变得多方面多方式。但是无论多么灵活的创新它的“用”也不要丢掉语文本身的特点。用语文可以运用在很多方面。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是推陈出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就应该从小做起,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创造的欲望,开拓思维的空间,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脱离语文课本的内容和教学规律去另搞一套,而是要在扎扎实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本应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温暖、宽容、轻松的气氛。这样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强、创造性思维活跃,学生们才敢想、敢说、敢问,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被激活了,创造性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新见解要给予赞许和信任、支持和鼓励,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我看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学课文《麻雀》后进行小结时说:“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受到一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课文又没有说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后来那位老师总结是亲子之情。这种民主、轻松的教学气氛真正使每个学生“动”了起来,无拘无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创造热情。可见在这种氛围中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也增强了学生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二.在课堂中很好地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疑多问,还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肯定学生思维中积极的一面。正确地启发和诱导学生思考,创新要从问题开始。无论识字、阅读、还是作文教学,学生都先要能提出问题来,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习就带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上课之前教师板书:田忌赛马,然后问:“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吗?”这时,有的同学会说:“田忌是怎样的人?”有的会说:“田忌和谁赛马?”有的会说:“田忌赢了没有?结果怎样?”如《“将相和”》一文,在揭课题时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问:我想知道“将是谁”?相又是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事闹不和的?又是怎样和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学生能逐渐养成“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讨论解决”的习惯,让质疑成为他们深入思考的引线,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用求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意识。
引言
随着素质教学与苏教版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仅仅注重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等综合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于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视,强化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工作,以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传授点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1.现阶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设计的作用常常被忽略。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创造出形象、直观的物理环境,进而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获取基本的物理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物理概念与认知规律,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实验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实验创新设计环节的重要性,仅仅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使学生感觉到实验的模式化与枯燥乏味,实验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1.2不能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
部分教师在实验创新设计环节,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并且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效果不佳。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存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现象,甚至部分实验设计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实验创新设计工作的开展。
1.3缺少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包含一些探索性的元素,问题的存在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如对于测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而言,教材中提到的方案是利用单摆与周期公式来获得的,此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利用其他思路进行实验设计。然而对于实际的设计实验开展状况而言,并没有加强对该环节的重视。
2.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方法
2.1加强对实验设计的重视。
就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而言,严重缺失实验设计阶段设计工作,现有的教学模式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开发严重不足。为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实验设计的重视,以课后趣味实验、开展实验设计竞赛等形式,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2.2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积极性。
学生是实验设计环节的主体,也是实验教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实验创新设计环节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总结发现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让他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真理。因此,在教学条件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
如对于“与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实验设计而言,所用到的器材比较简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实验设计,鼓励他们自主发现“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与丰富多彩性,为他们下一步“静摩擦力”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的习惯。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并且靠实践发现并检验真理,这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创造、发现新的知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2.4探索实验原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对实验原理进行探索、挖掘,鼓励他们富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实验的原理,使他们明确实验设计思路,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设计的关键所在。(2)明确常用的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器实验器材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2.5创新物理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方法作为实验设计的最关键环节,对实验设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的方法选择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下几种方法的运用:
2.5.1理想化法。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并且有些因素很难进行控制。而对于日常的实验而言,运用理想化设计方法,忽略部分因素的影响,能有效突出影响实验的本质因素,从而更便于对实验的深入研究。如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而言,假设悬线无限延长、小球在空气中摆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计等都采用了理想化法。
2.5.2放大法。在研究对象及其变化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应合理使用放大法,使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及物理问题表现得更加明确。如对于“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而言,所使用到的螺旋测微器主尺移动0.5毫米,对应的副尺上有5n个等分,这便是对长度的机械变大;又如对很多电流表、电压表而言,利用一根比较长的指针以一个偏转角度的形式表现出来都是对放大法的使用,能使实验过程中所隐含的物理问题体现得更加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