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的具体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15 14:43: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保健的具体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童保健的具体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 R556.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1(c)-156-02

小儿缺铁性贫血在2007年第三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上受到高度重视。自从1860年铁被确认为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以后,缺铁会引起贫血,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普通常识,然而,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今天,缺铁性贫血仍然是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小儿贫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目前仍没有下降趋势。过去认为这是一种贫穷病,但目前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经过调查显示小儿贫血比例仍较高。婴儿期的营养和辅食添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及时、充足、安全、适宜的辅食添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婴儿在6个月后生长较发达国家婴儿缓慢,不少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婴儿辅食的质量低下。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足月新生儿,开始补铁不应迟于月龄4个月,早产儿不应迟于月龄2个月。加强群体防治意识,推广铁强化食品[7]。因此,该文对昆明地区婴儿贫血与辅食添加的因素,针对儿童照看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原因。结果说明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更为有利,为降低贫血发生率,加强群体防治意识,合理辅食添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09年1~6月体检的516名婴儿,其中男249名,女267名,129名小儿贫血人数的照看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62名,女67名,随机抽取贫血者和非贫血者各100名进行调查。

1.2 研究工具

针对照看者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从社会-心理-生物模式制订问卷内容。问卷前,说明调查意义及项目要求。随机抽取贫血者和非贫血者各100名进行调查,由照看者回答。

1.3 统计学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昆明平均海拔1 895 m,贫血以血红蛋白

2 结果

2.1 婴儿贫血与辅食添加现状特点

①添加辅食具体时间,非贫血儿童照看者知道人数接近贫血儿童照看者。②添加辅食的具体内容,非贫血儿童照看者知道人数接近贫血儿童照看者的2倍。③添加辅食失败原因,贫血儿童照看者知道人数接近非贫血儿童照看者的2倍。④断母乳具体时间,贫血儿童照看者与非贫血儿童照看者比较,知道与不知道比例接近,贫血儿童照看者稍提高。

2.2 具体问卷内容(表1~2)

表 1 100名贫血儿童照看者对添加辅食情况调查[n(%)]

表 2 100名非贫血儿童照看者对添加辅食情况调查[n(%)]

3 讨论

3.1 添加辅食具体时间与儿童贫血的关系

添加辅食具体时间,非贫血儿童照看者知道人数接近贫血儿童照看者。说明3个问题:①多数儿童照看者都知道添加辅食具体时间;②说明婴儿期的营养和辅食添加,在添加辅食具体时间影响不大;③医护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添加辅食具体时间还是到位的。

3.2 添加辅食具体内容与儿童贫血的关系

添加辅食的具体内容,非贫血儿童照看者知道人数接近贫血儿童照看者的2倍。说明两个问题:①说明知道添加辅食的具体内容的重要性,只知道添加辅食具体时间是不够的。②医护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添加辅食具体内容是不到位的。对于从事妇幼保健及临床工作者来说,任务艰巨,不但要宣传,还要宣传到细节。例如4个月后需添加铁强化米粉[1],6个月后逐步每周1~2次添加约50 g动物肝、每天1个鸡蛋(应从1/4蛋黄喂起,逐渐增至1个,在1岁后就应该吃全蛋[3]),每天约50 g动物瘦肉及100 g深绿色蔬菜及大豆等。因为动物性食品含铁的吸收率高,如瘦肉及肝脏中铁的吸收率为22%。植物性食品含铁的吸收率低,如菠菜含铁量高达3~5 mg/100 g,但吸收率仅为1.3%,大豆含铁11 mg/100 g,吸收率可达7%[2]。在调查中发现照看者的知识匮乏,知道细节的人很少,多数人认为补铁最好的是蛋黄、菠菜和肉汤是不科学的。儿童照看者应主动接受正规培训,多学习书本知识,关注媒体。从事妇幼保健及临床工作者以及媒体,对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到位非常重要。

3.3 添加辅食失败原因与儿童贫血的关系

添加辅食失败原因,贫血儿童照看者知道人数接近非贫血儿童照看者的2倍。说明两个问题:①说明添加辅食失败原因是导致儿童贫血的一个重因素。②调查中发现多数人认为婴儿不接受辅食,一是认为味道不好,二是认为婴儿身体不需要,不再坚持。其实婴儿的这种对固体食物的抵抗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新生儿至3~4个月婴儿对固体食物出现舌体抬高、舌向前吐出的挤压发射。其生理意义是防止吞入固体食物到气管发生窒息,在转乳期用勺添加新的泥状食物时注意尝试8~10次才能成功[4]。对于从事妇幼保健及临床工作者来说,需要耐心的解释。

3.4 断母乳具体时间与儿童贫血的关系

断母乳具体时间,贫血儿童照看者与非贫血儿童照看者比较,知道与不知道比例接近,贫血儿童照看者稍提高。“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提出:为满足其不断发育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人乳含铁0.05 mg/100 g,吸收率为50%,牛乳含铁0.05 mg/100 g,吸收率为10%[4]。受母亲工作的影响以及奶粉的过度宣传,许多母亲过早放弃了母乳喂养。缺铁对小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已经得到公认。隐性缺铁使小儿智能发育指数降低,手及前臂灵活度和协调功能降低,站立及平衡功能亦较正常儿落后,并表现出兴奋躁动、情绪波动、反应迟钝、注意跨度缩短、躯体紧张度增加、耐力减低、对母亲反应迟钝及观察能力减弱等。这与铁是血红蛋白、细胞色素酶及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和细胞内氧化过程关系密切[5-7]。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成长更为有利,为降低贫血发生率,对养育者的关注及干预更为重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认识医护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348-356.

[2]黄绍良.小儿血液病临床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0-236.

[3]郝波.胎儿期到3岁儿童综合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3.

[5]刘一霞,丛芳.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99-600.

篇2

采访一开始,张峰首先谈及了她当初为何选择儿童保健工作的往事。她风趣而又坦率地介绍说:“说实话,我跨入儿童保健这一行纯属‘误打误撞’。那还是在1983年12月,我当时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北京市燕山区――现在已经与房山区合并为一个区了――正在筹建一个门诊部,这个门诊部就是‘北京市燕山区门诊部’。毕业以后,我便随其他医学院校的18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一起,来到了当时的燕山区,参与到门诊部的筹建工作当中了。因为喜欢孩子,在北京市燕山区门诊部,我选择了做儿内科医生。”

1987年1月,张峰的儿子出生了。幸福地做了母亲的张峰,没想到藉此也改变了她的工作。对此,她接着介绍说:“我在母亲家坐月子时,恰巧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的老主任邵慧燕大夫到家里来做新生儿访视。在聊天的过程中,邵主任得知我在生活与工作上存在一些困惑,就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工作。我当时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后来,在老主任的努力下,我很快就于当年的11月份正式调入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就这样,我开始真正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了,而且一干就是25年。”

张峰认为:“在这25年中,是北京儿童医院培养了我,使我从一个小医生成长为今天的主任医师、特级专家;是北京儿童医院成就了我,使我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成为部门的管理者;是北京儿童医院以及儿童保健的前辈们,使我从对儿童保健领域一无所知,到今天能够特别热爱这个专业并对其深有所悟。”

说到自己“特别热爱这个专业并对其深有所悟”的缘由,张峰解释说:“因为通常国际上会采用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来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的综合指标,而婴儿死亡率,是直接影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想降低婴儿死亡率,就离不开儿童保健工作。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人口的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与国家日后的兴衰;所以说,儿童保健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且,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优劣,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同时还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由此可见,儿童保健工作是事关‘国脉’的重要工作,它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必须注重儿童保健工作的

“四结合”特性

一口气干了25年的儿童保健工作,那么,作为一名该领域的“资深”工作人员,张峰对于儿童保健工作都有哪些见解和看法呢?

针对这些问题,张峰坦言:“以往人们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很肤浅的水平上,认为儿童保健工作不过是称称体重、测测身高、打打预防针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技术含量。刚踏入儿童保健工作的大门时,我也有同感,但历经25个春秋后,使我渐渐加深了对儿童保健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对这项工作也多了几分热爱与崇敬,更加懂得儿童保健工作的意义的重大。”

张峰进一步阐述说:“实际上,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门既具有临床医学特色,又具有预防医学特色的、较为新兴的学科,重点工作对象是7岁以下儿童。它的目标是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我们通过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群体或个体儿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减少儿童的发病率,减低死亡率。其实简而言之,儿童保健工作所服务的对象,重点是18岁以下的两部分儿童,即健康的儿童和介于正常与异常之间,但并非疾病状态下的儿童。”

关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内容,张峰详细介绍说:“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心理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研究各种儿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尤其是肺炎、腹泻、贫血以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常见病的防治措施;研究儿童各种疾病康复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对儿童实施系统的早期综合保健管理;深入社区、托幼机构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科,儿童保健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儿童保健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涉及多学科领域,与临床医学、营养学、心理学、发育行为学、教育学、预防医学、免疫学、康复医学、妇产科学、遗传学、社会医学、人文科学、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其次,儿童保健学所研究与服务的对象年龄跨度比较大,且变化多,包括从胎儿期直至青春期。18岁以下的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时期。它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被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研究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再次,儿童保健学研究与服务的措施具有多样性,例如鼓励母乳喂养、提供平衡膳食、普及免疫规划以及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口服补液盐的应用、推广生长发育和生命监测、各种早期疾病以及发育偏离的筛查等;同时,儿童保健学又体现了‘四结合’的特点和特性,即,临床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群体和个体相结合,躯体与精神卫生相结合,临床与社区相结合。”

针对上述认识,张峰感慨地说,从事儿童保健工作20多年来,她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儿童保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原有的儿科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急性或烈性传染病以及严重营养不良为主要致死原因,转变为由先天性畸形、意外伤害、中毒、恶性肿瘤、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环境因素等;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也使感染性疾病呈现出新的特征,如艾滋病等传染病正快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以及禽流感等病例呈上升趋势、SARS的突发流行、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等。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养育方式的变化,儿童所承受的压力明显增加,使得儿童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凸现;而且,儿童的营养问题也从过去单纯性的营养不良转变为营养紊乱,例如肥胖、营养不良以及微量营养素的缺乏等;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的生存问题以及儿童所应具有的权利也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如儿童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外伤害以及环境保护等,女童权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生存权、健康权、休闲权、受教育权、享有医学保健服务权、不参加繁重的谋生性的劳动权和避免遭受暴力、歧视、性损害权以及疾病控制的优先权等。

那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儿童保健工作者呢?张峰认为:“从事儿童保健的工作者,不仅应具备临床各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有多方面的素质及能力。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儿童保健医生,应具有5年从事儿内科临床的经历、熟练掌握儿童保健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未来儿童保健医生的努力方向,应力争成为‘五星级医生’,即,医疗保健的供给者:能够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决策者:能够为维护儿童的健康决定保健的策略;宣教交流者:对儿童家长或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社区领导者:在从事儿童保健的工作中,若发现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干预措施;最后还要是一名管理者:能够对健康儿童、体弱儿、高危儿等进行健康管理。”

免疫规划工作的四大发展趋势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过一组统计数据: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出生婴儿人数超过8000万,但按计划接种疫苗的儿童还不足10%,因此,每年都会有100万儿童因常见传染病而死亡,同时还有500万儿童因病致残。仅从这组数据即可看出,免疫规划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当话题触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时,张峰的谈兴更浓。

张峰坦言:“随着计划免疫、扩大免疫规划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实施,全球已有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扩大免疫规划的活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覆盖率正以迅猛的速度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免疫接种可避免每年250万人的死亡,免疫规划为人类以及儿童健康事业所创造的业绩是毋庸置疑的。”

提及国内免疫规划方面的情况,张峰介绍说:“近几十年来,在我国,随着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提高,有效地控制了免疫规划所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2000年在我国已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本土病例,实现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无脊灰目标;随着免疫规划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免疫规划管理体系、特异性脊灰与麻疹监测等系统敏感性的提升,已成为我国控制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功模式。”

在谈到全球免疫规划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时,张峰认为,未来免疫规划发展的趋势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从疫苗的种类及范围上看,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所能接种疫苗的种类比以往有显著的增加,仅我国国家免疫规划范畴内的疫苗,就已从原来仅有的五种疫苗增至十五种,而二类疫苗目前也至少有十种以上;疫苗所能预防的疾病种类更加宽泛,所接种的疫苗已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还可以预防某些非传染性的疾病如:人瘤病毒疫苗,HIV、戒烟疫苗、防龋疫苗、宫颈癌疫苗、抑制肾癌复发疫苗等已研制出或正在研制过程中。其次,接种方式也将发生改变,接种方式更趋于联合免疫。所谓联合免疫可有两种方式:一是不同的疫苗通过不同的途径同时进入人体;二是不同的疫苗通过同一个途径同时进入人体。后者是未来更加被推崇的联合免疫方式,无疑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联合免疫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可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减少接种针次,提高儿童接种疫苗的依从性,简化免疫程序,减轻相关机构冷链系统的负荷,减少儿童家长往返医院的次数和家长儿童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概率,也为引进新型的儿童疫苗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联合疫苗以往仅有二联或三联疫苗,如今五联或六联疫苗的诞生,为儿童带来了新的福音。美国在2009年五联疫苗的使用份额已占到了90%,早在几年前,我国香港以及台湾地区也已引进了五联苗,2011年我国也制定了五联苗的使用指南。序贯程序也将广泛地应用于免疫接种中,以肌注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为例,IPV可应用于具有免疫缺陷或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并可用于制作联合疫苗的特点。而OPV则可在肠道局部形成免疫,具有使用方便、接种简单易行、价格便宜、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属减毒活疫苗,有可能发生疫苗基因突变或毒力返祖现象;还可因儿童自身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服苗后而发生疫苗相关病例(VAPP)。而IPV/OPV的序贯程序指的是一个儿童在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将IPV与OPV相结合,将不同的剂次使用不同类型的疫苗,采用序贯程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降低VAPP的发生率。再次,接种途径也将多样化。传统意义上疫苗接种的途径仅限于口服,皮下、皮内、肌肉注射等方式。疫苗接种最主要的受种群体为儿童,为减少儿童因疫苗接种而产生的不快,通过采用喷鼻以及高压枪等接种疫苗的途径正悄然兴起。最后一点,张峰认为,安全接种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安全接种首先会涉及到接种禁忌证的界定问题。如:过敏者是否所有的疫苗均不能接种?以麻疹疫苗为例,过去认为对鸡蛋有过敏史的人接种麻疹、麻风以及麻腮风疫苗会增加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因为这些疫苗是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的。然而,有资料表明:麻疹、麻腮风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和鸡蛋抗原的超敏反应无关,而和疫苗的其他成分(如:凝胶)有关。对鸡蛋过敏的人接种疫苗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非常低。因此,在美国对鸡蛋过敏并不是接种麻疹、麻腮风疫苗的禁忌证。但是,在我国因目前相关疫苗的说明书以及知情同意书中明确:对鸡蛋过敏是麻疹、麻风以及麻腮风疫苗接种的禁忌证,所以,目前在我国对鸡蛋过敏者仍不可接种麻疹、麻风以及麻腮风疫苗。

针对未来免疫规划工作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张峰继续阐述说:“未来10年免疫规划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就全球而言,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难以负担,多数发展中国家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负责该项工作人员技能的不足,无法适当处理引入更多的抗原和覆盖新的目标群体,因此采用新疫苗的进展速度缓慢;由于与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时间相关的媒体报道、数据的误解以及信息的错误,使得一些国家推迟采用或暂停使用新疫苗。在我们国家,一方面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环境的改变,疫苗接种禁忌证把控的尺度成为医务人员以及家长们所关注的焦点;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的认识不足,存在思想松懈、工作放松的现象;由于某些地方财政保障的落实不到位,至今常规免疫接种滑坡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免疫规划的整体工作发展并不平衡,东中西部存在较大的差异,西部和流动人口中的免疫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的管理难度较大;实施免疫规划基层人员的队伍尚不稳定、业务水平有限;冷链设备尚需进一步更新;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疫苗的涨价,部分省份将原已纳入免疫程序之内的疫苗则准备退出;疫苗的接种率距离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维持无脊灰和消除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控制任务繁重,至今局部地区麻疹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还时有暴发、流行情况等等。”

张峰认为:“在免疫规划工作未来的10年间,如果力争实现免疫目标,并达到研究和开发的指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使公众加强对疫苗使用和筹资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疫苗供应规划的覆盖,确保高危人群、尤其是儿童获得疫苗的保护;期望在新疫苗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规划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并加速相关二代疫苗的供应;通过调整或改进供应系统、挖掘与拓展新兴市场,来满足疫苗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张峰的介绍中,笔者感悟到,仅从免疫规划这一个层面,便可看出儿童保健工作为儿童的健康事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其意义并不亚于儿科的临床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儿童保健工作甚至比临床工作更具实际意义。

篇3

一、基本情况

***古有“雍州”、“西府”之称,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现辖12镇,233个村,版图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承担母婴保健职能的县、乡医疗卫生单位24所,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3所,乡镇卫生院19所,驻凤单位职工医院2所。县乡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72人,乡级卫生院妇幼专干19名。全县村级卫生室261所,配备女性妇幼保健人员185人,男性妇幼保健人员48人,承担着约占2/3人口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市妇保院的精心指导下,在开展常规保健工作的基础上,我县于2008年7月17日、2009年4月29日、2009年9月28日、2010年4月29日先后启动实施了待孕妇女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降消”、0-6岁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等项目工作。我们以抓产科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以规范产科建设为中心,强基固本,项目带动,通过全县妇幼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各项目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发展局面,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县早产儿(高危儿)专案管理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一汇报。

二、主要做法

  1、全县儿童规范化保健门诊的创建成功,为早产儿(高危儿)的系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了规范运行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提高0-6岁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各个医疗保健机构要求筹建儿童规范化保健门诊,这也是项目启动以来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任务。围绕这个工作重点,大部分单位热情高、高起点、能早规划、早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建设。县项目办多次抽调专业人员,采取下乡督促检查、包片包点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所有卫生院的建设任务,顺利迎接了市卫生局组织的儿保门诊达标验收,使我县的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儿保门诊的创建成功,为早产儿(高危儿)的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新生儿出院后家庭访视工作。

按照县项目办的要求,在新生儿出院后3-7天,村级主管妇幼保健工作的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家庭访视。家访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⑵回家后的生活情况;⑶预防接种的情况;⑷喂养与护理指导;⑸体重测量;⑹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有无产伤,黄疸、皮肤与脐部感染等。通过前面的各项检查,对筛出得早产儿(高危儿)进行专案登记,然后与正常儿童的登记信息一起上报给乡级,同时告知家长0-6岁儿童健康体检的具体内容和体检频次,督促其及时带孩子到乡级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如在访视的过程中发现严重问题,就立即促其转往县级医院进行诊治。

3、规范运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工作,加强早产儿(高危儿)的专案管理。

在新生儿28天前,乡级就会收到村级上报的新生儿登记信息,其中包括早产儿(高危儿),然后对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对早产儿(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新生儿满28天以后,由家长或监护人带着新生儿到妇幼保健院或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新生儿满月健康体检。内容主要包括:(1)询问新生儿一个来月的喂养、发育和疾病等情况。(2)对满月婴儿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和体格检查,评价新生儿的发育。(3)提醒新生儿注射第2针乙肝疫苗。(4)做健康指导。对早产儿(高危儿)重点关注,指导在家如何妥善喂养、保暖,以及需要观察的异常迹象。

3岁内项目规定的健康体检共9次,分别在2、3、6、8、12、18、24、30、36月龄,主要内容包括:(1)询问上一次至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2)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3)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4)在婴幼儿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5)在6、12、24、36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6)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如无禁忌症,在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对早产儿(高危儿)根据情况增加体检的次数,建议一年以内保证每月一次健康体检,便于尽早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乡级负责项目管理的妇幼专干和儿保医师如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如鼻子和嘴唇周围皮肤发青、肤色苍白、不吃东西、烦躁,易激惹,反应差、呕吐、呼吸困难、发热、腹泻等情况时需要及时转诊。从2012年11月1日—2013年6月30日,全县共筛查管理了65名早产儿,转诊到县级儿保门诊的有3名。对转诊后的早产儿,乡级的妇幼专干每个月电话追踪随访一次,以便于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4、注重沟通,互通有无,加强县乡两级的信息管理。

县妇幼保健院的儿保医师对上转的早产儿进行检查和诊断后,根据出现的具体的问题进行干预治疗,并将治疗后的结果反馈到县项目办,再由县项目办及时反馈到早产儿(高危儿)户籍所在的乡镇卫生院。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由县级对其进行听力和视力的筛查,发现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对早产儿管理工作今后的建议和意见

1、建立早产儿信息管理随访网络。

  2、加大基层专业人员的培训,采用逐级培训的办法,进行业务交流。

  3、争取国家政策上的有力支持。重点对象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者、视觉障碍者、听力损害者。

 恳请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卫生工作和妇幼保健事业,对我们的工作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篇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儿童的心生健康成长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智力发育状况与其营养状况和身体成长同等重要,需要得到重视[1],本研究在对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婴幼儿进行了预见性保健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做常规体检的婴幼儿136例,均为45d以上的足月婴儿,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行为和发育预见性保健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27例,自然分娩32例,助产6例,剖宫产30例,母乳喂养39例,人工喂养29例,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7例,高中及高中以下31例;对照组男36例,女32例,自然分娩28例,助产8例,剖宫产32例,母乳喂养35例,人工喂养33例,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3例,高中及高中以下35例。两组婴幼儿在性别、年龄、喂养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故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常规保健措施:实施常规保健指导,分别于出生后45d以及2、4、6、8、10、12、16、18、24周时,对患者的各项成长指标进行测量,具体内容为儿童的身长、体重、头围以及治理测试,将结果输入计算机,评分标准依据《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2]进行,并且依据W/H、H/A、W/A对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智力测试的可依据CDCC量表来完成。测试的由专业的保健医师对婴幼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各类检查数据汇总后对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进行终极评估;以上检测内容针对两组所有儿童,且所有儿童不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2观察组:在上述保健措施的基础上,指导观察组婴幼儿进行预见性保健,该措施的制定需根据婴幼儿的年龄阶段、营养状况、心理行为以及身体体格等综合因素来实施,制定个性化营养、行为训练方案,例如:针对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应给与相应营养方案制定,何时添加辅食,辅食的制作方法以及喂养方法;对于母乳喂养婴幼儿,应指导喂养的规律、方法,保持婴幼儿的正常成长发育;对于以及养成不良喂养习惯、厌食、偏食的婴幼儿应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密切观察或向家长了解婴幼儿的运动、语言及社交能力,为家长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行为、自理能力提供指导性方案。对于身体体格较弱的婴幼儿,应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如缺钙、铁、锌等,及时干预,纠正营养缺乏状态。为提高家长的婴幼儿成长教育水平,应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疫苗接种时间、心理行为培养方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以及家庭环境营造等知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婴幼儿在地6、12、18、24个月时的心理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状况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设当P

2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指数在6、12、18、24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婴幼儿心理运动发育、智力发育情况比较(X±s,n=68)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能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据国内大量研究显示,我国有超过1/10的婴幼儿出现了行为发育偏离的情况[3],而一个人婴幼儿时期的健康状况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外相关研究证实,人在婴幼儿时期的潜能和可塑造性是最大的,在这个时期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锻炼健康的体格,为其开启成功的人生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应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婴幼儿的心理和智商发育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6、12、18、24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101.31±2.13)、(104.54±8.65)、(109.27±9.17)、(118.74±5.39),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期的智力发育指数(P

总之,对婴幼儿实施预见性指导,可明显提高其智力和体格发育,纠正发育偏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慧芳,黄艳玲. 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44-445.

[2]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 母婴依恋关系对幼儿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2:1243-1245.

篇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high risk infants.Method:40 cases of high risk infants from the child health clinic in our hospital first admissi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intervention and investigation work was carried out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All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risk study group and high risk control group at high risk,20 cases in each group.30 cases of normal children at the same period in hospital child health routine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education,child care guidance,and related disease preven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bove,the methods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were given for high risk group.After six months,the behavioral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ree groups were measured.Result:The PDI and MDI value of high risk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igh risk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Q value of high risk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risk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arly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k infants,improve the prognosis,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and quality life of highrisk infants.

【Key words】 Early inter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High risk infants; Behavioral 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Huizhou First Hospital,Huizhou 51600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4.013

S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地提高[1]。不过,由于围生期的各种恶性因素导致高危儿的许多脏器受到损伤,尤其是神经系统损伤问题非常严重,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围产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为了减少不良因素带来的后果,使存活的高危儿行为发育能得到改善,并逐步赶上正常儿童,纠正其成长方面的问题,笔者拟通过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定期随防,以充分挖掘其大脑的潜力,利用大脑发育早期的代偿功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3]。于2014年1月-2016年

6月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初次接诊的高危儿40例进行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初次接诊的高危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干预和调查工作,其原发疾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由染色体、头颅CT、TSH等检查排除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异常。随机分为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每组各20例,高危干预组男15例,女5例,平均胎龄(34.03±3.31)周,平均出生体重(2.46±0.43)kg;高危对照组男14例,女

6例,平均胎龄(34.25±3.39)周,平均出生体重(2.39±0.41)kg。高危相关因素有早产、足月小样、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窒息、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另选择同期本院儿保科常规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7例,平均胎龄(37.98±1.23)周,平均出生体重(3.21±0.43)kg。三组患者的父母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儿的喂养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三组患儿的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并进行常规教育和育儿指导,及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宣教,于半年后测定其行为发育水平。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危干预组患儿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参照鲍秀兰教授等著作的《婴儿科学健身法》、《婴儿运动训练和喂养指导》等教材[5],对患儿的语言、动作、认知能力和个人-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开展训练。按照患儿家长对本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相应的个人健康教育计划方案,安排专科责任护士给予患儿家长适当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因人而异,各有一定侧重点。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下:本疾病的基本常识及预后知识,对应的康复技术指导方法;强调患儿家长必须掌握相应的康复技术,及常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若出现意外问题,必须报之医护人员共同解决。健康教育方式:开展专题讲座、个别单独辅导、发放知识手册;由康复师现场指导、演示康复训练方法,让患儿家长认真模拟训练,直到符合标准要求为止。

1.2.2 医学干预方法 对患儿行为发育进行功能训练1~2次/d,1 h/次,整个治疗期间持续训练,同时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辅助方法;采用脑蛋白水解物及胞二磷胆碱进行静脉滴注,并进行高压氧治疗,1次/d,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3 治疗遵医行为标准 治疗期间坚持在医院进行功能训练,1~2次/d,督促家长按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根据定期的门诊随访了解干预的指导效果,定期评估,并_展下一步的干预计划。

1.4 评价标准 在患儿1周岁内,指导1次/月。

按湖南医科大学编制的《贝莉智能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6],于3、9个月测定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e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ive development index,PDI)。并在1周岁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进行检测[7]。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3、9个月时的PDI、MDI比较 经干预后,高危干预组患儿的PDI、MDI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1周岁时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后的DQ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危儿指在胎儿期、围生期和发育期内,有威胁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等危险因素存在的婴儿[8-9]。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我国大约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3%~10%有围产期高危因素存在,其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其他特殊问题表现的可能性远高于正常儿[10]。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不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其各方面能力的发育均比正常儿童迟缓。因此,必须对高危儿进行适当干预,不能任其自然发展[11-12]。必要的健康教育能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减少落后程度,防止智力低下,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3-14]。

儿童在2周岁之前,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最佳时期,其可塑最强[15-16]。在日常环境中,儿童的视、听、触觉等感官受到大量刺激,大脑通过重建神经系统的损伤部分或用新的细胞替代已经死亡的细胞,进行有效地重组或改组,使大脑功能得到良好的代偿,若一旦脑组织发育成熟,将不能再进行重组[17-18]。早期干预能充分刺激患儿神经系统,使其得到适当恢复和发展,将存活的脑细胞进行强化,损伤的脑细胞进行恢复,并配合健康教育及康复治疗手段,使有些损伤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能够协调的运动,进一步改善运动能力,促进智力的发育,而且干预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19-20]。

本研究中,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的PDI、MDI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后的DQ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和智能发育能力的影响较大,接近于正常儿童水平。综上所述,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高危儿的行发育情况,改善其预后,且有必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对高危儿进行长期随访,及早发现认知及行为能力异常早期治疗,提高高危儿的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佳,刘文兵.南通市0~1岁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分级综合干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0):1038-1041.

[2]胡恕香,黄蓉,彭桂兰,等.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57-159.

[3]唐琪,苏维.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774-4775.

[4]张峰,廖敏,张琪,等.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7):9-11.

[5]程洪源.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5211-5213.

[6]林小苗,宋雄,邹林霞,等.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44-947.

[7]付朝阳.探讨早期干预措施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220-221.

[8]周洪涛,张惠佳,王跑球,等.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在脑损伤高危儿中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6):556-558.

[9]刘小英,杨梅凤,寇海燕,等.早期综合干预对发育临界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66-70.

[10]温晓芳,邓慧芳,李俊,等.出院低出生体重儿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4):2175-2178.

[11]王华利,陈俊,胡伟,等.脐血血气分析联合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对评估缺氧高危儿预后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4,35(1):98-101.

[12]刁文强,幸惠云.出生缺陷干预及规范化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3):67-69.

[13]董海鹏,谭美珍,都萍,等.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4):1753-1755.

[14]林梅,梁玉美,韦桂源,等.新生儿随访门诊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239-6241.

[15]黎江,薄涛,陈铁强,等.181例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7):696-700.

[16]谢利林,王荣,吴秀芳,等.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预后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4):426-429.

[17]卢云,王艳娟.高危儿早期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估[J].中妇幼保健,2013,28(13):2092-2094.

篇6

(一)疾病控制进社区内容

1、社区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登记、传染病报告、结核病转诊与管理;

2、社区计划免疫接种:建立健全辖区计免档案,保持冷链正常运转;

3、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4、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二)妇幼保健进社区内容

1、妇女保健:掌握辖区妇女基本情况并分类建档,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并正常运转,协助或做好产前诊断。产后访视及新生儿访视,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及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等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

2、儿童保健:掌握辖区适龄儿童基本情况并分类建档,做好婴幼儿系统管理和“四二一”体检工作,做好儿童四病(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防治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健教活动。

二、工作职责

(一)市、区(东风公司)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1、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级负责社区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统一使用预防接种卡、儿童预防接种证、疫情报告卡,按照《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有计划、高质量地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2、根据工作需要,分级开展培训,市疾病控制中心培训到区级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负责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必要时,市疾病控制中心要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集中开展培训。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每名专业人员培训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等业务工作规范,定期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督导检查和业务指导,市级要指导到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要时指导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区级要指导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具体内容包括:制订工作计划,提供所管辖业务工作所需的表、卡、册、报表等,坚持例会制度,深入中心、站开展业务指导,开展传染病漏报率调查和接种率调查,分半年、全年业务工作检查评比。

(二)市妇幼保健院和区(东风公司)妇幼保健机构职责。

1、市妇幼保健院和区(东风公司)妇幼保健机构分级负责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使用孕产妇、婴儿系统管理手册(卡),按照两个系统管理运转方案统一管理,对筛选的高危孕产妇实行统一管理,接受住院分娩。

2、根据工作需要,分级开展培训,市妇幼保健院培训到区级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负责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必要时,市妇幼保健院要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统一开展培训。市、区妇幼保健院每年对每名专业人员培训都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市区妇幼保健机构按照两个系统管理要求,定期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督导检查和业务指导。市级要指导到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要时指导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区级要指导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具体内容包括:制订工作计划,提供所管辖业务工作所需的表、卡、册、报表等,坚持例会制度,深入中心站开展业务指导,分半年、全年业务工作检查评比。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掌握本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现、登记和向区疾病控制机构上报传染病疫情;督促结核病人转诊和化疗;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以向居民讲课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规范化接种门诊,实行日接种门诊制度。

2、掌握辖区孕产妇、儿童基本情况,为辖区孕产妇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督促其定期到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督促产妇进行42天检查,筛选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促进住院分娩,开展产后访视。

3、开展婴幼儿系统管理,实行“四二一”体检,对筛选出的高危儿、肥胖儿、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做好儿童四病(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防治;认真做好辖区产后访视及新生儿访视,积极宣传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4、及时向区疾病控制与妇幼保健所上报相关报表。

5、指导和督促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

1、掌握本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现登记和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传染病疫情;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以向居民日常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建立接种站,每月定期开展预防接种;不承担接种任务的,要负责社区内接种对象的管理和免疫预防健康教育工作,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2、掌握社区内孕产妇、婴幼儿基本情况(包括流动儿童);

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孕产妇、婴幼儿系统管理。建立辖区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为3岁以下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督促其进行“四二一”体检。对怀孕妇女登记造册,督促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工作。做好儿童营养、儿童疾病防治、儿童安全防护等知识的宣教活动。做好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

三、运转程序

1、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接种运转程序不变;

2、儿童系统管理按有权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并建卡的管理运转程序不变;

3、孕产妇系统管理—“围保册”的建立及运转作如下调整:

第一,市妇幼保健院、东风公司妇幼保健所、两区妇幼保健所分辖区负责围保册的管理及运转。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东风公司妇幼保健所负责本系统(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区妇幼保健所负责本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二,经费由上述四家分别管理,单独结算。

第三,各种报表上报运转,按以前规定不变。

四、工作方法与步骤

(一)5月上旬,三区及东风公司提出免疫接种点设置意见,市卫生局根据意见进行免疫接种机构调整,确定设立免疫接种门诊(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5月中下旬,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分两批进行培训。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免疫接种机构建设,市卫生局根据培训和建设情况进行资格准入。

(三)5月份,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制定各种工作制度和规范,确定工作程序,并下发到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开展业务指导。

(四)5月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本辖区基本情况的摸底和宣传工作。同时,按照市区疾控机构的要求,规范传染病管理程序和要求,制订健康教育内容,正式开展传染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督导。

(五)6月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建立围保册(卡),正式开展两个系统管理,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加强督导,协调地段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关系。

(六)7月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第一轮次预防接种,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督导,协调其与地段医院的业务关系。

(七)XX年底进行检查评价,总结表彰。XX年进一步调整巩固提高。XX年实现规范管理,确保绝大多数预防接种任务和所有孕产妇、婴幼儿系统管理工作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并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保持较高的工作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市卫生局将妇幼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要求纳入对三区卫生局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纳入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年底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级评审制度,将妇幼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内容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级评审的主要内容之一,年度进行专项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奖惩。

篇7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019-02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基于区域卫生平台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居民的健康状况,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儿童与妇女两类人群为对象,阐述了与系统应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的重要性 

健康档案指的是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为主要目标所建立的一种档案类型,具有保密性强的特点,可全面展示每一个居民的健康水平,贯彻其生命的始终[1]。将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工作中,对于医院及居民而言都十分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系统应用对医院的重要性 

从医院的角度看,保证居民健康是其主要工作目标。传统的健康档案管理需要通过人工记录的方法建立,效率较低,不易保存,且容易丢失,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时也拉低了管理质量[2]。在信息化时代下,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3]。 

1.2系统应用对居民的重要性 

从居民的角度看,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必须向医务人员全面介绍自己的病情及症状,并提供自己的病史信息,以使医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促使诊断与治疗方法更加切合实际[4]。建立区域卫生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可将居民的病史详细记录其中,医务人员可通过调取健康档案的方法,有效了解居民的病史信息,对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5]。 

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 

2.1儿童保健管理系统 

2.1.1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新生儿出生时,需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是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公共业务:获取与更新健康档案,获取出生医学信息;②签发记录:包括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状态、签发机构、换发与补发机构;③信息业务:新增或更新出生医学信息;④查询业务:查询儿童出生医学信息,做好入库、发放等工作;⑤信息记录:记录新生儿档案ID,记录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孕周、体重等信息。 

2.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 为详细记录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应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纳入有关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①查询:可在系统中,查询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姓名以及死亡日期等。可通过输入儿童姓名的方法,通过系统模糊查询的功能,了解该儿童的死亡日期等信息;②登记:登录到信息登记页面中,输入儿童的出生编号,将儿童的姓名、性别、死亡年龄等,登记到死亡记录中;③修改:死亡医学编号不可修改,但如姓名等信息输入错误,则可通过系统修改;④删除,可通过系统,将死亡登记信息删除。 

2.2妇女保健管理系统 

2.2.1妇女疾病普查管理 以全市范围内的妇女为主要对象,进行妇女疾病普查管理,具体如下:①查询:通过输入姓名等,查询不同妇女的不同病史。支持仅输入姓,或名的模糊查询;②登记:将疾病类型、检查医生、检查时间等,登记到系统中,实现病历管理;③修改:如检查医生的信息输入错误,可通过系统中的修改功能,对其进行修改;④删除:可在系统中将有关信息删除,删除后,如需要仍可恢复。 

2.2.2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 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内容如下:①高危因素查询:在系统中,查询有关高危孕产妇的档案,可通过系统了解不同孕产妇的不同高危因素;②登记:登记、新增、更新高危孕产妇的随诊几率;③评判记录:将高危ID、高危因素、高危级别以及处理意见等输入系统中,以便查询;④随诊记录:将预约ID、预约医生、日期、说明等录入系统。 

2.3系统测试 

2.3.1测试流程 ①测试系统软硬件环境及网络环境:硬件环境以服务器环境以及存储环境为主。软件环境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为主。网络环境以通信环境等为主;②以网络环境的测试为例,测试应首先保证在100M局域网环境中进行。确保系统测试硬件配置合理。系统软件环境以Windows 7为主。建立好测试环境后,做好机器的硬盘保护,减少系统维护工作量。使用正版软件测试,保证环境中无病毒,保证可杀毒。做好软硬件的调试。测试网络环境是否能够达到要求。 

2.3.2测试分析 测试完成后,分析系统软硬件环境,以及网络环境具体状况,判断是否能够符合儿童及妇女健康档案管理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提高其使用性能。如未发现问题,则可将系统真正应用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3 讨论 

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并应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当前医疗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系统中,软件应以云服务技术为基础而建立,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在云服务构架上,使海量数据能够得到统一化的存储,使数据的生成、查询、删除等能够更加便利的实现,确保档案管理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灵活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与整体质量,使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能够被详细且准确的记录到系统中,这对于居民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医疗领域整体工作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同样十分有利[6]。 

综上所述,可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测试的方法,判断其性能能否达到要求,继而将系统应用到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管理的灵活性得以提高,为医院工作的开展,以及居民健康的保证,奠定更加堅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6,32(3):126-128. 

[2]张越,陈荃,闫昕,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功能应用现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7):766-770. 

篇8

.完善制度,细化管理: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

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

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

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

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

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xx年度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细化管理: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

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

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

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

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

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

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体医务人员、住院病人等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文明素质、

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

一、建立组织机构,

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是开展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为了稳步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院将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和医院实际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抓,我科直接管的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卫生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行为形成率,提高对慢病、孕产妇、儿童管理率;降低传染病、地方病、慢病发病率;促进医院对健康的广泛支持、突出医院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以达到提高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如下:

(一)

利用我们专业人员优势,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将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幼托机构等单位纳入健康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培训,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与管理。

1

、各科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如宣传栏、墙报等),每月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12期

,内容新颖、充实);

2、各村卫生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每两月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6期

,内容新颖、充实),由保健科专职人员对每期刊登的内容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摄像,

并留档。将各科室、各村卫生室出刊次数,内容质量纳入年终考评体系,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3、对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在院内宣传阵地,并及时分发到各村卫生室。

(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对全院医务人员、村医、社区等单位相关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季一次,以提高医务人员及广大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使医务人员、广大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

>70%以上。

(五)大力开展院内健康教育活动。

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对门诊就诊人员开展口头宣传、发放教育处方等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与出院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住院期教育:①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所运用的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识口头和书面测试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②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1次。③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④每年对病人、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六)积极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我院卫生活动安排,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健康教育指导。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对农村包括预防接种、疾病普查等机会开展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传染病、地方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咨询和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农业劳动有职业危害知识宣传;开展饮水饮食、家庭急救与护理等家庭健康教育;卫生法规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每年4次或以上。

(七)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利用3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志,无人吸烟。

(八)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

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通过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家庭急救与护理。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乳腺疾病、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深入农村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和家庭消毒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时间安排内容医院可根据本院情况进行修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手段,是医院职能所在,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医院将其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保障工作的.人力、物力、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

(二)健全网络、抓好培训。

要建立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员的工作能力,对广大居民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通过定期的检查指导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动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三)利用医院资源、推进健康教育。

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抓落实,以点带面,加强检查指导,扩大受益面,提高有效性、针对性;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

三、总结评估。

每年对各卫生室、

健康教育工作进行4次检查指导。并通过年度考核、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好总结评估,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财政部《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171号)文件的要求,根据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中医发〔20xx〕26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项目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我市市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提供免费、安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提高老年人、儿童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

年度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26号)文件的要求,20xx年我市的目标是:全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一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二是为3岁以下的儿童家长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

项目实施范围和人群

全市范围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三、项目内容及服务流程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1、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2、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3、服务流程。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根据得分,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型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3)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3、服务流程

(1)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2)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3)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四、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

各县(区)卫生局具体负责本辖区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

(二)

各级中医医院为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直接负责为其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五、

项目实施要求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2、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4、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5、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2、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3、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4、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六、项目执行时间

20xx年的执行时间截止12月31日。每年为一个周期年度,具体时间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执行。

七、项目监督评价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项目,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该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中医医院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县(区)级每年不少于2次,市级每年不少于1次。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主要评价指标。

篇9

①组织形式:以小组研讨为培训的基本组织形式。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了解、相互碰撞。在培训者的有效引导下概括和达成具有概括性和说服力的共识。培养团体研究的精神。形成有凝聚力的骨干教师群体。并以骨干教师群为核心。带动实验区内幼教质量的整体提升。

②主要方式: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培训过程,是一个循环延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有效方式有:

专题培训――以区(县)为单位的集中培训。包括:

经历、体验式的培训:由培训者提出受训教师感兴趣、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培训主题,确定要达到的具体培训目标,并据此设计培训方案,使受训教师在培训者的有效引导下,通过充分经历和体验获得新认识或重要策略。

案例对比分析式培训:培训者根据培训主题精心选择具有对比性的真实案例,使受训教师在培训者的有效引导下。通过观念不断碰撞的研讨获得新知识或重要策略。实现培训目标。

以实践为背景的实地研讨――以园为单位的分组培训。包括:

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发现、分析与研讨:在专题培训后,经过充分实践,对实地研讨的具体内容进行现场观察、分析和讨论。由培训者引导受训教师反思、相互质疑。修正和完善教育策略,拓展经验,提升认识。

以骨干教师群为核心的日常教研:在日常教研中。促成骨干教师群与全园教师的同构、反思、概括与提升。

开发典型案例。培训者通过发现、分析和研究受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效新策略。开发出典型案例。促进教师的反思与调整、交流与分享。并对实践策略进行理论思考与概括,推动培训与研究的进程。

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培训

教育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观念在改变,教师更应该不断充电,培训就是一个很重要、很有价值的途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培训。

征求意见,满足实际需要

一线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培训,应该由教师自己说了算。为了避免“一刀切”的弊端,我园在培训之前采取民主推荐的方式,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如几位教师提出,着装打扮体现了现代幼儿教师的健康美,提法新颖,也非常必要,受到所有教师的一致欢迎;于是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专门聘请了美容服装设计师指导,又利用双休日进行形体训练。通过培训,我们的教师打扮得更加得体,表现得更有气质,也更赢得了幼儿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不求过多,贵在针对需要

教师培训不求过多,而贵在精致。去年我园进行的培训,既有师德方面的,又有新课程理念方面的,还有荣辱观方面的。有时考虑到教师繁重的实际工作,总觉得培训太多,只会泛滥,而精致短小、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则有利于一线教师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促进专业水平的有效提高和发展。

改变观念,力求切实提高

有时,个别接受培训的教师因为安于现状,而使培训失去了意义。因此,培训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实实在在的培训,改变教师的观念,充实教师的精神食粮。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使教师积极思考,产生学习的动力;而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推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长期,务实,体验――让教师在实效的培训中成长

我是一位在幼教岗位工作近八年的老师,在工作中相关的培训活动也参加了不少,我个人认为,培训应该注重长期性、务实性,并让教师切身体验培训内容,让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师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在培训后有所提高。以下是我个人的两点建议:

一、因身临其境而真实

这里的“身临其境”,其实是指能够在所观摩的幼儿园进行实地学习。即扮演工作的“实习老师”角色,只是目的性更强了。不再是以熟悉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为主旨,而是带着自己面临的问题,实地观察他人是怎样操作的,在自己幼儿园又能如何变通、灵活运用等。这样,才能真正为自己解决疑虑,而非表面化的分析,从而让培训变得更真实。

上海幼教补儿童保健课

在当前的幼儿师范课程和教师在职培训中,注重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几乎成为全部,而对幼儿保健或儿童身心发育规律的培训基本为零。但是,在幼儿期的常见病中,有80%以上都有强大的传染性,而现在年轻的幼儿教师根本不了解这些传染病的病征,从而无法做出迅速处置。因此,应尽快给幼儿教师补上最基本的“儿童保健课”。这些实在太重要了,其实儿童常见病中大部分都很容易用肉眼识别,如果教师都能懂一些儿童医学基本常识,那就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关怀。课程体系只有结合现实需求,才会更加完善。

前不久就有这样的一个事例,上海某幼儿园突然出现大面积水痘感染现象,孩子们集体就诊,并在家采取隔离措施。无独有偶,大面积流感和出麻疹等事件同样也在全国不少省份出现。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根本无法判断“传染源”的到来,从而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出现。

目前,上海市教委正组织教育和医疗部门的专家分别进行幼儿师范课程体系和在职教师培训体系的改革研究,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入一定学时的儿童医学保健课程,用现实的案例教学让教师们懂得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了解如何识别最常见的传染病,以及掌握针对传染病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这套全新的课程与培训体系将于今年完成架构,2008年起正式施行。

篇10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的要求,儿童在出生后28~30天,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满月随访。要求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随访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询问和观察

先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了解新生儿期的一般情况,比如吃奶、睡眠、大小便、黄疸等。

若生后2~3周或更早出现呕吐,持续性加重,呈喷射状,吐出物为奶或奶凝块,不含胆汁,则怀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应转诊。

体格检查

检查婴儿整体情况,如面色、精神、四肢活动等。必要时测量体温、呼吸次数、心跳。

注: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

必须数满1分钟的呼吸次数,以决定小儿有无呼吸增快。如小儿有呼吸增快则诊断为肺炎。因此,数呼吸次数时,必须使小儿安静。如果小儿害怕、哭闹或烦躁,将无法正确地计数呼吸次数。如果小儿在睡觉,不要唤醒小儿,可告知母亲(或家长)正在观察小儿的呼吸,要使小儿保持安静。

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的方法:使用有秒针的手表或电子表,通过观察小儿的胸部或腹部的运动来数呼吸次数。若小儿哭闹,应安抚小儿使之安静,再计数呼吸次数。

若不能确定呼吸次数是否正确,可再重复计数1次。呼吸增快的标准取决于患儿的年龄,新生儿和2~12个月小儿正常的呼吸频率高于12个月~5岁的小儿(详见表1)。

皮肤 有无黄疸、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是否有湿疹。如有湿疹,给予针对性指导(详见图1)。

吃牛奶的孩子易患湿疹,面部湿疹要少洗,用清洁的湿布擦擦眼角即可,特别注意不要用香皂,若过痒或流水过多,则可先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可用激素类药物,涂抹后湿疹消退则停止使用。

头部头围、囟门、颅缝情况,检查有无血肿。

眼睛 是否发炎、流泪或分泌物,如泪囊炎;是否有上睑下垂。

耳部和听力 外耳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新生儿出生时或上次访视时若未做听力筛查,此次要查看婴儿是否对摇铃声或击掌声作出反应。

颈部 是否有异常包块、是否有斜颈。

胸部 观察有无胸廓畸形,如漏斗胸。

心、肺听诊时,确定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有无心音异常及心脏杂音;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

腹部 做腹部触诊,有无肝脾肿大、腹胀等。

脐部 检查脐带的脱落情况,脐窝内或结痂下有无异常,有无脐疝或肉芽。当脐部污染、脐部有少许分泌物或少许渗血时,用75%酒精擦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需包扎。若脓性分泌物较多或有肉芽时,应予以处理。单纯脐疝,若直径<2 cm,可观察至2岁。

外生殖器 检查男孩是否有阴囊水肿、隐睾,检查女孩是否有粘连。

髋关节 髋关节脱位可疑体征是,两侧臀部皱纹和大腿皮纹不对称,腹股沟纹深而位高,患肢较短。双侧脱位者,会增宽。若怀疑髋关节脱位,以Otolani手法检查。若检查阳性,建议转诊。

外展试验(Otolani征):将小孩平卧,屈膝、屈髋90°,医师面向小孩臀部将两手抓住两膝同时外展。正常情况下,两膝可以放平而触及桌面,但髋脱位中一侧不能到达90°,往往是65°~70°,内收肌明显隆起,称做外展试验阳性。有外展至75°~80°之间有滑动或跳动感觉,以后却可以更外展至90°,称为Otolani跳动声,是诊断上一个重要依据。检查中有时候髋臼内外的弹响声,膝关节的半月板跳动声必须分清,不能相互混淆。见图3、4。

四肢 检查肌张力和四肢活动及对称性,检查锁骨有无骨折,观察有无不正常手指(足趾)及赘肉,检查畸形足-外翻、内翻、马蹄足、跟骨畸形,两侧手足大小是否对称和相应的肌力、肌张力。

体格测量和发育评估

测量身长、体重、头围 若体重增长<600 g/月,体格发育有问题,要寻找原因,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2周后随访。

其他发育评估 视力:眼球追随水平运动物体可以到中线。听力:听到声音后有惊讶反射。能被较大的声音惊到。行为:俯卧位时双腿屈曲、头能抬起,但瞬时落下、转头。社交:能够自发地微笑。发现发育障碍的孩子要教给家长如何给予相应的刺激。个别项目未通过,应在2个月龄时追访,其方式可以是电话或预约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检查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拥抱反射等均应存在。若觅食反射或(和)拥抱反射为阴性,提示严重病理状况,转诊。

发现以下情况需要转诊

体温>38.5℃,或物理降温4小时无效或体温<35℃。

呼吸增快:28天内呼吸≥60次/分,>28天呼吸≥50次/分。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14天),或消退后又出现,或四肢发黄。

若发炎、流泪或有分泌物,判断是否与喂养或护理有关,对症处理3天内无效。

若发现上睑下垂,则怀疑是先天性上睑下垂。

若外耳畸形第1次发现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

若婴儿对声音无反应。

若胸廓畸形第1次发现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

当闻及心脏杂音或(和)呼吸音异常。

有肝或(和)脾肿大,无法解释和处理的腹胀。

髋关节Ortolani手法检查阳性。

篇11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乡自2009年10月项目正式实施以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县卫计委和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乡2018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地处南乐县城东北6公里,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余人,现纳入公共卫生健康管理35709人,全乡现有乡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25家。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乡。 

    二、组织管理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确立了以王国刚院长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小组,下设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和项目技术指导考评领导小组。各项目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了责任医师制度,加强了项目领导和组织管理。根据上级文件印发了《谷金楼乡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谷金楼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村卫生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明确我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执行机构,对全乡居民免费提供十四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确定乡卫生院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机构,负责对全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监督考核。初步建成了乡、村二级项目管理机构,基本形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网络。为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搞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了解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相关要求,我乡对所有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的管理者、业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共计培训600人次,各项目试行机构采取全方位、多层次、滚动式的轮训,让广大村级卫生人员掌握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工作规范和要求,为我乡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项目服务保质保量得到全面落实。 

   (三)加强项目管理,严格绩效考核。一是乡卫生院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认真做好对项目工作的综合业务指导,开展了对卫生室不低于每季度1次的技术服务指导;二是建立了乡、村两级督查制度和评估制度。我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多次检查指导。乡卫生院每月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实行项目责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加强了项目落实情况的督查监控。三是建立了资金预拨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资金管理制度。 

    三、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乡根据上级规定印发了《谷金楼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实行了严格地考核和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建立了和项目工作相匹配的资金考核分配制度,保证村级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所需的各项资金。

四、项目工作执行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按《实施方案》要求,采取整村推进或以重点人群为主建档等形式,逐步为辖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共建居民健康档案35709份,建档率90%;建立电子档案35709份,电子档案建档率100%。 

    2、健康教育  各项目执行单位根据《方案》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在医院门诊大厅和留观室等场所摆放有供病人取阅的宣传资料,利用电视、VCD在医院内公共场所不间断播放了健康教育宣传片。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共发放宣传资料14730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咨询活动24余次、参加人数2770人次。 

    3、预防接种  为辖区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积极组织开展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完成百白破疫苗信息1515针次,脊灰疫苗1737人次,甲肝疫苗455针次,卡介苗14针次,A群流脑1012针次,A+C疫苗1106针次,麻风疫苗511针次,麻腮风疫苗519针次,乙肝疫苗695针次,乙脑疫苗874针次。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建卡率均达到了100%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以村为单位达到了100%;各村卫生室能够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全面落实第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措施,不断加强接种单位的软、硬件建设,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制度,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0%以上;积极协助疾控机构认真做好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处理,规范开展应急接种工作,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不断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接种门诊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2018年度完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针9025次,无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  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审核率均达100%,无甲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所有传染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各相关村卫生室配合乡防保站较好地完成了对疟疾病人的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能及时将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乡防保站,并对辖区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督导管理。 

    5、孕产妇保健管理  我院孕产妇保健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院能做到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明显提高;能严格按孕产妇健康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管理。2018年度完成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免费发放叶酸1046瓶。 

    6、0-6岁儿童保健管理   项目质量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我院儿童保健室设置规范,在本年度初把儿童保健体检工作下放各社区及村卫生室,这样使社区及村卫生室能结合计划免疫对儿童进行各阶段体检,提高儿童体检率。2018年度完成3842人次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7、慢性病管理  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筛查,及时为发现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工作。截止2018年12月底,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5060人,其中规范管理人数4915人,规范管理率97.1%;登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866人,其中规范管理人数1745人,规范管理率93.5%。 

    8、老年人健康管理  各单位均对在建档过程中发现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登记、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进行了健康指导。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累计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4229人,登记管理率100 %,其中已进行健康体检3044人,健康体检表72%。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在继续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线索排查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随访服务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及时上传到“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累计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5人,现已网络管理165人。 

    10、卫生监督协管  按照服务规范要求,落实了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做好了相关业务咨询、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工作。 

五、社会满意度调查

    社会满意度调查  经满意度调查,社会群众对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满意率已达到98%以上,其中满意度较高的项目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满意度较低的项目是孕产妇健康管理;社会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最好的是梁方村。测评结果表明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群众的普遍赞同,为我乡下一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     

六、项目实施效果

(一)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开展项目绩效考核,制定了《谷金楼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谷金楼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分配计划》、《谷金楼乡对各村卫生室考核方案》等文件,每月对谷金楼乡公共卫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全乡均等化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总体完成,但项目执行单位开展项目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不均衡,表现在卫生室和同一单位的不同项目之间,在项目工作进度上,有少数村卫生室未能结合本地本村实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致使工作计划性不强、工作措施落实不力、工作进展不快、服务内容不全、信息报告不实。  

   (三)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质量在稳步提高,但仍有欠缺和不足,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和更新率还有待提高,电子档与纸质档同步还有一定的距离;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率偏低,随访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内容填写较为不规范,随访内容不能够准确反映管理人群的真实情况。个别卫生室在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中缺少宣传主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缺少照片记录,有些照片记录不实,讲座内容空洞,居民对应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了解不多;个别卫生室门诊日志登记不完整,传染病报告不及时;免疫规划接种率需进一步提高。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对公共卫生项目内容理解不透,未能按服务规范进行规范操作,对村级培训不够全面、细致,致使村医对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规范要求掌握不准。

   (五)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有待提高   多数卫生室通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更新宣传栏等形式只是对某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宣传,而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宣传得较少,很多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了解较少、理解不透。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程,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扎实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重点人群筛查与随访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能力建设,合理人员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团队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认真做好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打造公共卫生服务全员化,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综合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村医转变重医轻防的思想观点,提高村医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  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宣传力度,从不同层面多形式持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宣传活动,对辖区居民重点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免费政策等宣传,以争取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加强对各村卫生室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基本公共卫生各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重视并经常性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社会意见,认真疏理整改落实,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卫生形象,提高社会群众满意度。 

篇12

小学生是卫生经济中的主体,也是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服务的对象。现今,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了解学生的营养情况,宣传预防肥胖及营养不良疾病的知识,进而保证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能够健康成长,不断增强自身体质。由于学校卫生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儿童,数量巨大,这给学校卫生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1资料与方法

选取农村一小学校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1至6年级6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20名,女童280名,男女比例为8:7。调查他们的营养现状,首先用电子秤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用WHO推荐的标准作为测量的依据。有学校的卫生工作人员制定营养调查表格,具体内容为学生的每日在校的饮食、在家的饮食、休息状况、运动状况等,详细记录,为减少误差,由两人共同负责实施。最后参照WHO所推荐的标准,以年龄别身长(H/A),年龄别体重(W/A)和身长别体重(W/H)的Z值

2结果

在以上检查、测量过程中,发现482例学生的营养状况良好,占到总数的80.3%,其余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亚健康,其中超重学生64例,占总数的10.7%;肥胖学生28例,占总数的4.7%;营养不良的学生有26例,占总数的4.3%。

3讨论

临床调查发现,在校学生的营养亚健康的学生除了膳食结构不合理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缺乏锻炼、体质因素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营养状况。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化、城市化,我国家庭对孩子更加宠爱,这就会加重小学生营养亚健康的状况。学校是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接受正常生活方式的地方。对此,学校不断要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笔者有着多年的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多年经验,对于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研究,对于改善小学生的营养,有如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学生运动生命贵在运动,应当依据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体格上的锻炼,避免在室内活动,如果天气比较好,就要求患者在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学生接触阳光和呼吸新鲜的空气,但一定要注意适度,这样就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以及其机体对外界气温变化上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相关呼吸道疾病上的抵抗能力。[2]

3.2提供合理的营养餐小学生均会在校使用一顿中餐,对此,学校应当依照营养师结合我校学生营养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营养餐方案,应当种类多,口感好,并且适合学生的胃口,给予营养丰富的营养需要,满足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加强早餐奶计划,教师应当督促每一个健康学生饮用,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应加倍关怀和帮助。[3]

3.3宣传教育由于小学生缺乏自身营养知识,这样教师及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知识结合能力,为其讲解加强自身营养的科学方式,讲究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设立图画展板及视频教学,让学生大致明白其意思。同时在每学期的家长会期间,详细向家长宣传家庭营养计划的重要性,强调不要过于宠爱孩子,不要孩子挑食,注重家庭营养的补充等。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相关卫生事业的改革也开始深化,人们在医疗卫生服务中也开始引进经济学有关概念、模式或者经济活动的规律,从而更加深化现今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学校卫生工作也开始结合卫生经济学的相关经济活动,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对于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少儿的营养现状,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营养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养措施,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