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时间:2024-01-16 10:13: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篇1

一般我们将与人类社会用水有密切联系而且能够不断进行更新的淡水统称为水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在这众多水资源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它更新的周期也是最大的,因而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中的首要任务。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地下水资源具备两种特性,一个可再生性,另一个是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地下水的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千四百多年,因而对其在参与现代水循环中的补给速度就比较小,而且地下水的大部分储存资源都不能进行到现代水的循环之中,所以这部分水资源就是地下水中的不可再生部分,所以我们在对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在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一水力的联系,而且对于地下水资源本身来讲就具备着系统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整个含水系统中,地下水的任何一部分水资源的加入或是排出,所造成的影响都会涉及到整个含水系统,这也正是地下水资源系统性的体现。

1 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年内,我国的地下水的平均开采量都是逐年增长的,与此同时,我国百分之九十城市的地下水都遭到了污染,这其中包括有毒物质的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状况由而向面的进行扩展,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近百亿。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我国的一百一十八个大中型城市进行了地下水的监测,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就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四,而污染较轻的城市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三,从区域上来看,我国地下水的三氮污染最为严重。在农村中,有近三点六亿的人已经喝不到健康的、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了。另外从我国的地质环境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地下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也存在些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由此可见,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推进,众多环境问题纷纷涌现出来。森林的无休止砍伐,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得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的政治问题。其中水污染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成为当下社会最热点的话题。

由于工业用水量之大,排污及处理污水的系统的不完善,商家环保意识薄弱,人们用水危机意识的淡薄,导致地下洁净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随着地下水水位的不断下降,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威胁。许多生态景观遭到破坏,例如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湖面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到鱼虾的繁殖,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的济南泉水,山西的晋祠泉等都因水位年年下降,最终导致泉水的枯竭。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过大,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青海的湖水水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青海主要补给的河流出现多次断层,甚至有些小河已经干涸。这一系列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都源于地下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及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2 我国地下水资源/!/稀缺恶化的原因

我国的建设的起步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许多专家学者称,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都是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国工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水资源被大量的开采,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不能被很好的使用,导致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最终导致水污染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地下水污染的危害认识存在欠缺,没有把对地表水的保护灌输到对地下水的保护中来,这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我国降水量分布不均,很多城市的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当地人们对地下水的依赖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3 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3.1 加快地下水资源组织结构的建设步伐,构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心

从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建设可以分析,尚需完善的水资源组织结构在联网系统构建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往往生态灾难之后水资源流失问题才被发现。从避免水资源灾难性后果方面考虑,关于地下水的开采问题需要积极构建专业的国家地下水资源保护中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管理,合理设置地下水资源动态管理网络,在不间断动态网络监控过程中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从储量及水资源更新速度我们可对水资源的利用量进行合理估算,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快地下水资源预警系统及地面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地下水资源的早期预警工作。此外,针对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还应采取严密的水资源监控管理制度,及时预警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问题,尽可能阻止地下水资源生态灾难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篇2

摘要本文分析新疆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新疆水资源的现状和造成目前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为新疆地下水资源的治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针对现状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 对策

地下水具有水量稳定、水质一般较好、调蓄能力强、不易受到污染等特点,是工业、生活、城镇供水的重要水源。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对新疆干旱缺水地区具有战略意义。

一、新疆地下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

1.地下水资源量。据新疆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新疆地下水年平均总补给量336.6 亿m3,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3.2 亿m3;山前侧向补给量31.9 亿m3;河道渗漏补给量123.6 亿m3;灌区转化补给量168 亿m3。

2.开发利用现状。近期地下水可开采量151.9 亿m3,中期地下水可开采量111.2 亿m3。2005 年全疆机电井总数达到51 439眼,其中配套机电井数49 633 眼(地方39 096 眼、兵团10 537眼),年开采量68.45 亿m3(地方51.45 亿m3、兵团17.00 亿m3),继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内蒙古之后,在全国排名第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近几十年来,全疆各地州陆续做了一些水文地质勘察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但是由于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少,勘探试验工作薄弱,取得的成果往往不全面、不系统,难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原地矿系统仅完成了绿洲区1/20 万水文地质普查和山区1/50 万水文地质普查。水利厅从1997年开始部署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审查通过7 个地州、42 个县市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2.缺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规划。以往水资源评价、规划工作中,对地下水资源不够重视,缺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规划。一些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不合理,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地区地下水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使得机电井利用效率不高。地下水开发利用没有同农业节水、盐碱地改良很好地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3.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均衡。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或水资源紧缺的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北经济带、塔城盆地,年超采量17.2 亿m3。而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灌区地下水埋深小于3m 的面积占44%,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全疆灌区盐碱地面积1 919 万亩,其中塔里木盆地1 175万亩,占全疆盐碱地面积的61%,占南疆耕地面积的45%。现状地下水开采量16 亿m3占可开采量的21%,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即可缓解供需水矛盾又有利于治理土壤盐碱化。

4.地下水管理工作薄弱。在实际工作当中,很难执行“两水”统管、统调、统价,尤其是统调、统价方面,很难做到,未能充分发挥地下水的调节作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很多机电井和水源地建成以后,由于疏于管理,配套不全,再加上电力供应不足、运行费用较高、维护费用难以落实等原因,难以达到设计水平。地下水资源管理力度不够。由于机电井的所有权、使用权比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没有施行一井一表计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的统计不准确,难以做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5.监测网不健全,缺乏动态监测资料。由于历史原因,地下水监测工作一直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使得新疆至今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站网,个别地区开展的一些零星监测工作也难以维持。新疆现有的监测井多是生产井、报废井或者简易民井,专用监测井很少,符合《地下水监测站建设规范》(SL360-2006)要求的监测井更少。目前,能收集到监测数据的地下水监测312眼。现行地下水监测手段落后,主要是人工监测,监测设备就电线、万用表、卷尺、记录本,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监测质量也难以提高。

6.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开采量比重过大,全疆农业、工业、农村生活和城镇生活地下水开采量分别占总量的85.8%、5.7%、2.9%和5.6%,有些地区甚至盲目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难以持续。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不合理,南疆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过低,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下水超采区又过高。

三、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针对以上新疆地下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如下:

1.定期的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新疆地下水补给量中有86%是地表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补给量与地表水的用水量、用水结构、用水效率等关系十分密切,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地表水利用效率的提高,这种变化更加剧烈。因此,应定期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及时调整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及可开采量,发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要统一部署、规范技术要求、严把质量关,使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的。

2.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的措施。超采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造成严重危害。塔城盆地地下水超采,造成库鲁斯台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天北经济带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机井出水量减少,报废率大大提高,地下水质有恶化趋势。吐哈盆地地下水超采使得坎儿井大量干涸、报废。鄯善县南盆地地下水位以每年2m 的速度下降,地下水源有面临枯竭的危险。哈密盆地南部含水层厚度较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有可能造成含水层疏干。地下水超采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将对今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地下水超采是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要站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1)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特别是超采区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施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2)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对地下水的开采施行一井一表计量制,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3)是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资料的精度,为今后对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供依据;(4)是积极寻找替代水源。如污水处理回用、中水利用、咸水利用、雨洪水利用以及跨流域调水等。

3.建立地下水监测站网。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没有地下水监测,就难以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就难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主要做好:(1)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监测机构,总结30 年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经验,地下水监测工作只有纳入水文部门,按照地表水监测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疆水利系统的地下水监测工作由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承担,具体业务由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水文地质处负责。各地州市基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设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编制,负责当地的地下水监测工作。(2)积极稳妥地推进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是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基础,投入多,内容复杂、技术难度大,前期工作要求高,应该按照相应建设程序,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篇3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 A

一、平原地下水资源概况

1、第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

完成于2000年,利用资料系列为1986一1999年。评价分平原、岗区、山区三个地质地貌单元,其中平原区采用多年平均水均衡法,计算了多年平均水位埋深4m条件下的天然补给资源、可采资源;岗区根据年内最低与最高水位差值计算调节(可采)资源;山区利用水文分析法计算其天然资源。

计算结果:河南省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为128.51亿m3/a、可采资源128.47亿m3/a;岗区调节(可采)资源18.62亿m3/a;山区天然资源34.90亿m3/a。扣除重复量后,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实际为179.44亿m3/a,其中平原、岗区占80.55%(144.54亿m3/a)。

该评价成果广泛应用于河南省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规划,一直沿用至二十世纪末期。

2、第二轮地下水资源评价

完成于2012年,评价分平原岗地区、山区两个地质地貌单元。在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平原岗地区采用多年平均水均衡法,计算了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及水位埋深4m条件下的可开采资源;山区利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可采系数法分别计算其多年平均天然资源、可开采资源。

计算结果: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4.58亿m3/a,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0 %,其中山区为38.87亿m3/a;平原(含岗地)为131.77亿m3/a,二者重复量为6.06亿m3/a;浅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00亿m3/a,其中山区为28.47 m3/a,平原(含岗地)为134.54亿m3/a;按地下水类型分,在全省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占77 %,岩溶裂隙水占12 %a,基岩裂隙水占11%0

河南属北方缺水省份,水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5,地下水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二十年来,我省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约15亿m3,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和因人类不合理开采而造成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改变了降水人渗补给条件,其次为人类水利工程活动。为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应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避免开发利用中产生不良环境地质问题,发挥其最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二、有关地下水资源相关概述

(1)地下水定义。地下水就是赋存并运移于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含水岩土分为两个带,上部是包气带,即非饱和带,在这里,除水以外,还有气体;下部为饱水带,即饱和带,饱水带岩土中的空隙充满水。狄义的地下水是指饱水带中的水。

( 2)地下水利用的利与弊。有利的方面是①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使用;因干净、不易被污染,水质普遍较优;③不占用地表空间; ④动态比较稳定; ⑤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具有较大到调蓄能力等。有弊的方面是①不合理的灌溉可造成次生盐碱化;②过量开采,可造成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面沉降,使区内建筑物失去稳定,不同含水层之间诱发水力联系,产生水的混合作用,使水质恶化,岩溶区地面塌陷; ③其它,如矿坑涌水、基础及边坡的稳定问题等。

( 3)地下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全国地下水淡水大然补给量8837亿立方米/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 3;我国农村普遍饮用地下水,地下水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利用地下水供水的400多个;全国城市总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30%,华北、西北城市分别高达72%和66%。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的开采量以平均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说明经济发展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通常以地面入渗补给量(包括大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计算其数量。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否则会给环境带来危害.使生态条件恶化。

黄淮平原浅层地下水是该地区工农业用水和乡镇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开采强度大。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均出现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过量开采已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及工业“二废”的排放量日益增大,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2)持续过量开采,降水漏斗不断扩大。由于持续高强度的过量开采,使得地下水资源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使得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甚至造成含水层的疏干。

(3)土地沙化。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使地下水位埋深加大。灌溉成本加人。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地下水位埋深加大,导致凿井深度不断增加,加大了建井成本;提水耗能增加,加大了运行费用。

(4)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但是,都不够系统和具体,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至今没有一部系统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法规。

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民期实践,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要;水资源的利用要在部门之间、地区间得到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与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日的,又要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首先,发展是人类水恒的主题,如果只追求“可持续”而一味地限制水资源的利用,制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的。其次,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才有能力去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

(2)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最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在一定区域内的特定条件下,水资源总量及其变化规律是一定的,是可以把握和衡量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将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而改变,人类可以通过自身行为,尤其是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控制其发展变化方向。因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发展是前提、管理是保证、科技是手段,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经济愈发达、技术愈先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愈高,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3)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国际上公认,节水潜力的50%在管理。发挥好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加大对水科技的投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越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水平越高,一定的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越大。

五、河南平原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行政措施和经济措施相结合。

(1)加强灌区地下水资源评价预测工作。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必须坚持以供定需,严禁盲日超采。灌区地下水参与水循环,是个动态资源。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个民期工作,应建立河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预测模型,开展地下水资源的实时预测预报,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2)坚持适度开采原则。只要控制地下水位在合理的埋深内作“似正弦曲线”的上下波动,既不使水位过浅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也不使水位过深而造成入渗补给量的减少,就可达到以充分利用地下水库调节作用为主的水资源充分和合理地利用。

(3)做好地下水库建设工程、地下水回灌工程和污水净化等地下水环境治理工程。应当具体明确规定上述地下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实施等内容。可以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筑建地下拦水坝修建地下水库,也可以利用地下废弃的矿井、巷道构建地下水库。

(4)合理配置水资源。以经济为杠杆,辅以行政手段,对各种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统一水价。如沿黄地区,浅层地下水丰富,可通过政策和水价格措施鼓励开发利用地下水,减少引黄灌溉水量,从而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比土壤次生盐碱化,而将引黄水量通过工程措施引入南部缺水地区,灌溉补源,增加地下水资源量。

(5)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进一步开展节水技术研究和农业灌溉理论研究,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种植结构,选择节水灌溉模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

(6)在水源规划时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生态用水,防比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

(7)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严禁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灌区污染地下水;对用污水灌溉的灌区严格管理,严格按污水灌溉标准接纳经处理达标的污水;要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的土质。

参考文献:

1、杨林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 下降漏斗;超开采区;吊泵;合理布局;合理开采

Key words: dropping funnel;over mining area;lifting pump;reasonable layout;reasonable mining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091-02

――――――――――――

作者简介:戴术霞(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学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与水资源评价工作。

0 引言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的一种公共性的社会物品,又是有价的经济物品,具有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系统的完整性更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吉林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同时,地下水也为吉林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条件。1998-2002年,全国供水总量每年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供水量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占总供水量的19%-20%(据水利部1998-200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较1997年以前明显增加。1999年,北方17省(区、市)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35%,其中海河流域达到61%,松辽河流域达到43%(刘昌明、陈志恺等,2001)。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城市供水量中地下水比例分别达到72%和66%(国土资源部,2003[1])。

1 自然地理概况

吉林市区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属长白山余脉,第二松花江由南向北蜿蜒曲折呈“S”型流经市区,把吉林市区分割成江南、老市区、江北三大块,展现出山环水绕的美丽自然景观。地下水既是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与环境支撑要素。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条件。目前,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形势相当严峻:北方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资源枯竭并诱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灾害;西北地区许多流域地下水盐失衡,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地下水污染迅速发展,会危及到一些地区的供水安全等。

2 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

吉林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较高,现状开采量已达0.72×108M3/年,丘陵山区基岩裂隙水开采量达0.1×108M3/年,其中工业与生活用水约占41%,农业用水约占55%,余者为其它用水。开采布局多为傍河集中开采。主要集中在孤店子井灌区、松源牛河水源地、哈达湾集中开采区、九站集中开采区。特别是2009年长、吉、图一体化的开发建设,推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请看孤店子镇905号井1985―1997年月平均水位埋深变化曲线。

3 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的建议

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树立水忧患意识,形成珍惜水、节约水的自觉性。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保护地下水资源尽量不受污染。严格控制未达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目前,国家对地下水资源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等法律、法规。严格打井审批手续,控制机井密度,对水资源紧缺地区建厂办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严禁未达标的污水以渗井、渗坑或以溶洞等方式排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我们做为水文工作者,更要积极参与,大力宣传,以身作则,并积极工作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好参谋。

4 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意义和远景展望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科学调配开采地下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事关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措施,明确部门责任,在全市形成爱惜水、保护水、用好水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布局应急水源井,强化防污治污工作;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导向作用和刚性约束作用,加快编制专项规划,配套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为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实现总量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的加剧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地下水资源的本质属性和功能。文章从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地下水资源的本质属性、功能进行研究,论述了地下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等不同属性及其相应的物质功能、能量功能、调蓄功能和信息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开展重点地区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对供水前景做出评价;二是为解决贫困缺水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供水问题的地下水勘查评价;三是城市后备水源地勘查评价。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