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范文

时间:2024-01-16 10:1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

篇1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66-02

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为了解近年来广州市区老城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状况及其危害程度、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现对广州市越秀区2006~2011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自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生命统计数据库中所有死于2006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数据。

1.2 方法

分析2006~2011年度根本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越秀区居民的性别、寿命、死亡时间等特点,死因分类按ICD-10的标准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变量分组频数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

死因分析发现,2006~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共死亡44 213人,死亡人数超过10%的死因由高至低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其中,根本死亡原因为呼吸系统疾病者12 177例,占全死因的27.54%;男性7 561例,占62.1%;女性4 616例,占37.9%,男女性别比达1.64∶1,分年度计算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01),详见表1。

2.2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

在各类致死呼吸系统疾病中,男女性别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35.5%)、肺炎(27.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COPD)(18.7%);女性则为肺炎(40.9%)、恶性肿瘤(26.9%)、COPD(13.0%);具体见表2。而且,从2006~2011年的呼吸系统疾病死因构成对比来看,肺炎的死亡所占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COPD死亡者比例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变化不太大;而恶性肿瘤、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死亡病例则有下降的趋势,详见图1。

2.3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年龄分布

经统计,2006~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死亡居民中根本死亡原因为呼吸系统疾病者平均年龄为(76.9±12.8)岁。从表3可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以老年人(70岁以上)为主,从60岁开始,呼吸系统病死人数明显增加,80~89岁年龄段达最高峰(35.9%)。而在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超过10%的肺炎、恶性肿瘤和COPD死亡分析可见,恶性肿瘤在70~7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38.7%);而肺炎和COPD均在80~8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44.5%和46.7%);9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因肺炎致死超过半数(52.6%)。

2.4 呼吸系统病死亡的气候变化

据统计可知,越秀区居民呼吸疾病死亡与气候有关,死亡人数以1月份最多(1 256例,占全年的10.3%),10月份最少(874例,占7.2%)。对具体病种而言,则各有不同:肺炎在1、2月份较高,10月最低;恶性肿瘤在1、5、9月份较高,3、7、12月较低;COPD在1、3、12月较高,10月最低。详见图2。

3 讨论

根据本次资料统计可知,广州市越秀区近6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对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危害,表明此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形势较严峻,在今后工作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呼吸系统疾病处于主要死因顺位中第三位,与上海市2010年[1]分析一致。呼吸系统死亡病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与广州市城区COPD的患病率和年龄特点相符[2],也与新疆26年的病例统计一致[3],但主要死亡病因则不同,经过多年的努力,肺结核已不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目前我区的呼吸系统疾病防治重点是肺炎、恶性肿瘤和COPD,在三级预防中可以对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和天气寒冷的季节有所侧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的防治重点是肺炎。老年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交叉且复杂,呼吸系统症状不典型,特异性体征较少,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4]。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在1月份最多,不论是总数还是肺炎、恶性肿瘤或COPD,均以1月份死亡为最,估计与广州的气候特征有关。北京H区研究结果[5]显示日平均气温>15℃时,日平均气温升高可能是呼吸系统死亡增加的危险因素,且在>25℃时气温升高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更加明显。但广州市的情况不同,杨军等[6]利用广州市2003~2007年全人群逐日死亡人数的时间序列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显示,低温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相对危险度为1.020(1.001~1.037),而高温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广州市1、2月平均气温最低,1月份则通常是骤冷陆续发生的时候,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发生、加重。此外,李宁等[7]统计广州市多家医院2006~2008年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资料,结合同时期环境监测和气象资料分析发现,大气污染在冬季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影响高于夏季。呼吸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较多月份与各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月份趋于一致。钟南山院士长年对COPD的研究也表明,空气污染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8]。因此,环境治理也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而言之,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对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危害,全社会必须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春凤,陈仲庆,刘文斌. 上海市五角场镇2010年居民死因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2,24(2):160-162.

[2] 刘升明,周玉民,王大礼,等. 广州部分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05,25(5):314-316.

[3] 曹建江,朱武. 26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疾病构成比分析[J]. 农垦医学,2001,23(6):374-375.

[4] 郭丽. 186例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2(2):258-259.

[5] 陶辉,童建勇,沈艳辉,等. 北京市H区日平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7):569-572,659.

[6] 杨军,欧春泉,丁研,等. 广州市逐日死亡人数与气温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136-138.

篇2

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 ~ 80%,死亡率5% ~ 30% 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猪链球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4.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症状

各个猪只因病原菌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体温升高、眼鼻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症呈犬坐姿势;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增高。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逐渐成僵猪。剖检症状主要是肺脏病变,呈胰样变、肉样变,间质水肿,纤维素性肺炎。严重者肺脏与胸壁粘连,甚至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 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 2 %等,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导致肺充血、淤血、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引起呼吸道炎症。

3. 饲养管理水平。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外引猪种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五、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1. 仔猪成活率降低。严重时保育猪死亡率可达60% 以上。

2. 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20 ~ 50 天。

3、母猪流产、死胎,不正常,配种率降低。

六、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

猪肺炎支原体是定居在猪呼吸道中的一种病原体,可以破坏猪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从而影响了有效免疫清除机制,使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促进续发行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支原体无细胞壁,易变形,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疫苗的防疫效果不确切。一些猪场对这一特性不了解,乱用抗生素,用药程序不对,只有控制继发感染,而忽视它的原发性疾病,所以控制效果不理想。

七、综合防控措施

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谢绝外来人员入内,严禁从发病猪场、地区购进仔猪。

2.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常规消毒每周1 次,疾病流行期每周2 ~ 3 次;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密封环境可以熏蒸消毒。

篇3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62-02

为了解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情况,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对庄河市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庄河市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庄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民死亡监测统计,人口资料来源于庄河市公安局。

1.2 方法 疾病死亡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编码[1],利用国家卫生部统一使用的居民死亡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计算各种死因的粗死亡率和标化率。

2 结果

2.1 居民死亡情况 庄河市2010年平均人口数为907893人,出生率6.20‰,死亡率6.48‰,标化率3.41‰,自然增长率 -0.28‰,婴儿死亡率3.90‰,新生儿死亡率2.70‰。性别死亡率中,男性是7.24‰,标化率4.02‰,女性是5.71‰,标化率2.80‰。

2.2 居民前十位死因

前十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传染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6.29%、26.53%、9.12%、8.15%、2.67%、2.38%、1.19%、1.14%、1.02%、0.51%。以上前三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1.94%,前五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92.76%。男性前五位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女性前五位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

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肿瘤和损伤中毒对男性的威胁远远大于女性,男性的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1.65倍和3.39倍,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2.3 主要死因分析

2.3.1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是我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死因,2010年死亡率是299.82 /10万,标化率是135.09 /10万,占总死亡的46.29%,男性死亡率是309.71 /10万,标化率是147.03 /10万,女性死亡率是289.77/10万,标化率是123.45/10万。循环系统疾病的死因主要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是134.60/10万,标化率是60.04/10万,男性心脏病死亡率是138.23/10万,标化率是65.55/10万,女性心脏病死亡率是130.91/10万,标化率是54.6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62.68/10万,标化率是73.83/10万,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68.20/10万,标化率是79.87/10万,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57.09/10万,标化率是67.99/10万。

2.3.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总死亡率是171.83/10万,标化率是94.90/10万,占总死亡的26.53%,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213.69/10万,标化率是119.34/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129.36/10万,标化率是69.87/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65倍。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是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其中前三位占总死亡的66.28%。

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肝癌和食管癌癌症对男性威胁远远大于女性,应引起社会的警惕。

2.3.3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率是59.04/10万,标化率是24.24/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是53.81/10万,标化率是21.86/10万,女性死亡率是64.35/10万,标化率是26.84/10万,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1.20倍,可见呼吸系统疾病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

2.3.4 损伤和中毒

损伤和中毒总死亡率是52.76/10万,标化率是42.4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是81.15/10万,标化率是64.97/10万,女性死亡率是23.96/10万,标化率是19.41/10万,男女死亡率比为3.39 :1,可见损伤和中毒对男性的危害较大,其中交通及运输事故和自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2.3.5 内分泌及代谢

内分泌疾病总死亡率是17.29/10万,标化率是9.05/10万,男性死亡率是12.96/10万,标化率是6.58/10万,女性死亡率是21.97/10万,标化率是11.64/10万,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1.70倍,可见内分泌疾病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

3 讨论

2010年庄河市居民死亡率为6.48‰,男性死亡率是7.24‰,标化率4.02‰,女性是5.71‰,标化率2.80‰,性别死亡率比1.27:1;主要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代谢;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男性远大于女性,而在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死亡率中女性远大于男性。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of less than 10μm,PM10) 指自然大气力人体的呼吸道所吸入的一些颗粒物,而许多流行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紧密的联系,但机制不清。PM10 在呼吸系统的沉积与清除、其大小和数目以及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氧化负荷的增加在PM10 对呼吸系统所致的危害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呼吸系统;颗粒物;一般护理

1 概念界定

从疾病类型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按照我国卫生部的官方数据,国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接近7.1%,位居城市死亡率疾病类的第3名,而在农村的死亡率常年保持在首位。根据年龄结构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的年龄集中在老年人和儿童两大群体。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容易发生在冬季。

2 病因

呼吸系统与外界相通,人体中唯一与心输出血量有紧密关系的是肺部,如果血流量比较多,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微生物等疾病因子,非常容易侵入到肺部,产生许多疾病。传统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病与细菌性肺炎最为明显。伴随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感染性疾病大多比较容易控制。不过,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肺部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多,逐渐受到许多人的重视。

3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1 呼吸道

从器官上来说,呼吸系统包含肺部、鼻部、咽部、喉部等方面,主要担负气体的流通与交换。具体来说,呼吸系统就是按照喉环状软骨充当分界线,分成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而下呼吸道从气管开始,支气管经逐步分支,最终达到肺部。其中,终端细支气管及其上部署传导部分。在临床上,小于两毫米的支气管直径与细支气管叫做小气道。

3.2 泡面积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细胞都是十分重要的人体组织,他们共同组成血气屏障,担任气血流通交换的媒介作用。同时,Ⅱ型肺泡细胞并不多,主要以立方形的状态呈现,连接于Ⅰ型上皮细胞,帮助人体的肺部分泌活性物质。

3.3 肺的血液循环

肺主要由动脉与静脉血管构建,担任气体交换的职责。其中,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胸膜等都是人体非常有重要作用的营养血管。同时,肺部与人体的所有器官的气血都进行交换,尤其是淋巴系统,所以其他组织的感染或癌肿可肺发生播散。

3.4 胸膜和胸膜腔

肺组织外包膜即胸膜,胸膜脏层和壁层组成的潜在腔隙即胸膜腔

3.5 肺的通气和换气

3.5.1 肺通气

(1)动力:胸腔容积改变。

(2)指标:每分钟肺通气(MV):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

(3)肺泡通气量(VA):吸气时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总气量。

(4)最大通气量(MMV):最大速度和最深呼吸的每分通气量。

3.5.2 肺换气

(1)动力: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分压差。

(2)影响因素:气体分压、气体量、通气/ 血流比例、肺泡膜弥散面积和厚度。

3.6 呼吸运动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反射和体液化学变化等来调节。

延髓——呼吸基本中枢。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常见异常呼吸。

3.6.1 陈- 施呼吸(Cheyne-Stokes breathing)(1)特点:呼吸会出现逐渐变强变快,又在一定时段内主机爱你变弱变慢,伴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2)原因:①肺- 脑循环时间延长(如心衰)②呼吸中枢反馈增益增加。

(3)临床:这种呼吸多发生在人体脑损伤与缺氧的状况下。

3.6.2 比奥呼吸(Biot breathing)(1)特点:当产生一次以上的强呼吸时,继以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之后又再次出现这样的呼吸。

(2)临床:呼吸中枢损害。常是死亡前出现的危急症状。

3.6.3 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

事实上,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容易发生周期性呼吸暂停的情况。而如果频繁地出现睡眠呼吸暂停,那么该人群将出现困顿、肺A 压高、右心衰竭等疾病。

3.7 防御功能

虽然在人体的所有器官中,呼吸系统和大气环境的关系最紧密,所有如果环境中有许多污染性的有害因子,将直接增加肺部疾病的几率。当然,呼吸系统自身的独特性,也具有净化自身的作用,帮助人体抵抗一定的环境有害因子。

(1)调节与进化空气——加温 湿化过滤。

(2)反射性防御——咳嗽 喷嚏 支气管收缩。

(3)清除肺泡内有害物质——巨噬细胞。肺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抵抗细胞,可帮助人体抵挡外界的有害因子,并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4)免疫防御——非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 肺泡毛细血管膜可帮助净化人体肺部的微生物与颗粒,并帮助肺部抵挡有害因子的侵入,起到保护肺部组织的作用。

4 护理评估

对于人体的疾病来说,必须在做好详细的检查后,才能根据疾病信息进行诊断。因此,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也应该加强周密性的检查,比如,X 线胸部检查是检查肺部疾病的重中之重。只有经过常规化的检查,才能对症下药,做出科学客观的诊断。

4.1 病史评估

(1)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2)社会心理状况。

(3)精神情感状况。

4.2 身体评估

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做好全面的检测,一旦出现胸部疾病,就会出现直接性的反映。比如,肺部的炎症在呼吸与音调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胸腔积液等情况,都会呈现气管的移动。

4.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评估

(1)血液检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