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16 16:1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篇1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

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12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

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五)管理好通胀预期,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当前,成都经济处在逐步回升好转的态势,但还需要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回升的基础,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又要防止物价上涨过快,把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内,管理好通胀预期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2

1、农业生产发展加快

1-9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8和0.2个百分点。春夏收粮食播种面积43.31万亩,增长4.1%;产量10.35万吨,增长12.9%;茶叶、水果和药材大幅增产;畜牧业生产形势向好,肉蛋奶总产量7.09万吨,同比增长4.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水产品量丰质优,产量48.17万吨,同比增长3.3%。

2、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1-9月,全市工业增加值25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占GDP的比重43.6%,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居各行业之首,有力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工业产销衔接平稳,内销持续领跑。1-9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947.48亿元,产销率96.7%,分别比上半年和2010年同期提高0.3和1.1个百分点。其中,出货值95.04亿元,同比增长35.5%;内销产值852.44亿元,同比增长61.0%。

二是工业用电高速增长,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速回落。1-9月,全市全部工业用电量达4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332.97亿元,同比增长39.9%,比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回落16.5和7.3个百分点。

三是多数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市32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幅超过30%的有16个。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比增91.2%,塑料制品业比增3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增31.0%。

3、三大需求持续增长

一是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15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1.43亿元,增长4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72亿元,增长66.3%。全市1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6.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6%,其中116个在建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91.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67亿元,增长54.3%。

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1亿元,增长17.1%,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2.1和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62.31亿元,增长18.9%;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4.40亿元,增长6.2%。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12亿元,增长8.8%;零售业实现零售157.64亿元,增长17.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2亿元,增长2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93亿元,增长15.8%。

三是外贸出口持续增长。1-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出口9.16亿美元,增长50.0%,增幅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进口1.39亿美元,下降8.6%。从出口市场看,出口亚洲国家增长58.2%,出口额占比达61.3%,比重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出口欧盟增长70.8%,增幅同比提高25.8个百分点;出口美国增长46.3%,增幅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和水产品出口额4.92和2.57亿美元,共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1.8%,分别增长26.2%和89.5%。

4、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一是利用外资稳步增加。2011年9.8洽谈会上,宁德市共签约项目22个,其中利用外资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11.68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98亿美元,增长67.5%。1-9月,按验资口径计算,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13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按历史可比口径计算,实际利用外资1659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

二是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5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63亿元,增长40.1%;上划中央收入20.56亿元,增长27.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性收入30.60亿元,增长34.7%。

三是企业家信心保持稳定。1-9月,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5,比二季度略低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中度景气区间。同时,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综合经营景气指数达126.5,处于中度景气区间。

四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9月末,全市在岗职工15.71万人,同比增长2.7%;在岗职工三季度平均工资25717元,比上年增加4782元,增长22.8%。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92万人。

二、当前宁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11年以来,全市经济总体呈现“高位运行,好于全省”的态势。从前9个月GDP增幅走势来看,全市GDP增幅均在15%以上小幅波动,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当前通胀压力未能得到缓解、央行紧缩政策尚未转向的情况下,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全市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工业经济增速趋缓、市场要素供应偏紧、通胀压力较大等困难和问题。

1、宏观经济环境复杂艰险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分别比6月份、7月份预测低0.3和0.4个百分点,显示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欧债危机持续蔓延,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国际汇市和股市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或即将实施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将使我国宏观调控陷入两难。2011年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迈进“6.3”时代,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对外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出口增速下降不可避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时期,房地产市场形势将给经济平稳运行增加难度。

2、全市经济增速趋缓

一是后期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城镇制造业完成投资78.73亿元,增长97.4%,增幅比1-8月加快26.9个百分点。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5.04亿元,增长25.6%,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达44.8%。尽管全市投资仍处于高位运行中,但后期增长仍显乏力,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67.88亿元,同比增长52.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3.2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全社会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有较大回落。

二是工业经济增速趋缓。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1%,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6.5和3.3个百分点。全市32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低,18个行业的回落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在工业增速回落的同时,企业利润增速也逐月回落。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呈逐月回落态势,亏损总额持续扩大。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973家小型企业中83家亏损,比去年同期多17家,亏损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28.2%。

三是重点特色产业增长乏力。汽摩配件、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等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4%,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前三季度共实现产值504.09亿元,同比增长21.6%,比全市平均增速低9.4个百分点。

3、市场要素供应偏紧

一是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自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国家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力度空前。1-8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1%,分别比上半年和2010年同期提高9.2和33.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占企业利润的比重比1-7月高出2.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全市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99.0,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81.9,分别比上季度下降3.9和11.8个百分点。

二是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当前,“缺地”成为全国各地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宁德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跨越期”,对接大项目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大,土地供需缺口日趋扩大。

三是部分县市电力供应偏紧。从供电方面看,1-9月全市规模工业发电量增长20.4%,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从用电方面看,随着2010年底部分冶金行业企业的投产,全市高耗能行业产值大幅提高,用电持续走高。1-9月,宁德市全社会用电量71.44亿千瓦时,增长43.3%。其中工业用电量45.28亿千瓦时,增长51.7%。

四是劳动力供应紧张。从第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41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认为劳动力供应不足。另据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全市有30.4%的企业劳动力需求比二季度增加。据统计,1-9月全市第二产业劳动报酬水平增长显著,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8235.4万元,同比增长38.6%,增幅比二季度扩大7.8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上半年劳动报酬24047.4万元,同比增长24.4%,用工成本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升幅最大的一项支出。

4、消费市场后劲乏力

近年来,宁德市虽然加大了经济的发展步伐,但与全省其他市相比,绝对额仍处于落后地位。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1亿元,仅占全省的4.2%,排名全省末位。从增幅看,1-3季度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倒数第二。1-3季度,全市乡村实现消费零售额24.40亿元,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增长6.2%。近两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费,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汽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长势头明显下滑。1-9月,全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62亿元,增长14.5%,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0.2个百分点。

三、2012年宁德市经济发展形势预测及前景展望

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全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但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没有改变。

1、有利因素

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据测算,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8月份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9月份又回升0.3个百分点,达51.2%,预示我国经济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包括环三战略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完善产业振兴规划、十项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宁德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条件。

二是全市农业生产稳定,工业增长有力。从生产角度看,农业方面预计后阶段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全年农业生产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工业方面以“百日冲刺会战”为动力,加快推进153个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实施,部分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可望在4季度竣工投产;前9个月工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7.4%,意味着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如宁德新能源、霞浦吉阳太阳能、大京风力发电和鼎信镍合金项目等,不仅优化了工业内部结构,同时提升了工业增长质量。

三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仍然较强。从投资需求看,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新增长区域、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和民生工程“五大战役”的启动实施,众多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加上国家对水利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全市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宁德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拉动消费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延续。从出口需求看,全市出口市场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市场份额较低,欧美需求减弱对宁德市出口影响有限。

2、不利因素

一是国内外环境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除,国内外经济在短期内仍存在震荡波折的可能。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贸易保护加剧、金融风险潜存、慢复苏、低增长的阶段,这将对宁德市经济企稳向好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不够稳固。虽然2011年宁德市整体经济延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必须看到,经济高速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还处于发展困难当中。出口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有效需求不足和财政收支矛盾等问题尚难根本缓解。

展望2011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宁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依然较多。如果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挖掘生产潜力,及时有效破解难题,督促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就能够确保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及宁德市发展基础,2012年预计宁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继续保持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7%以上。

四、促进宁德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坚持用工业化谋划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村各类能人创办企业,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能人办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营面,不断提高农民二、三产业收入。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发展餐饮、商贸、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依托产业就近就地转移。

2、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投资对经济运行具有先导作用,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见效的手段。要努力扩大重大项目的投资规模,推动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加强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全国性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积极对接央企龙头项目。同时引进和推动外商及港澳台资项目,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要重点关注电机电器、电力等七大重点特色产业的生产供销、用工用电等情况,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协调服务,尤其是蕉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二期、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二期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使其尽早投产。

3、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宁德市作为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科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积极承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源利用率的产业,释放结构调整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要强化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积极承接与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缓解要素制约,优化投资环境

篇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阜新市位于老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曾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被称为“煤电之城”。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阜新市的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尽管自2001年阜新市被国务院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以来,阜新市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断清晰,方向不断明确,内容不断丰富。但是从阜新现如今的发展水平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将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对阜新当今的产业结构及经济转型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找出妨碍阜新经济发展及转型的根本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已开始进行优化使用,但是作为一些重工业基地却依然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从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未来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学者所研究的热点话题。

王世贤(2014)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必须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入手,使就业、创业与产业转型和承接互相促进,提升结构变动协同性,才有利于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和谐增长。李海超(2013)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宋喜斌(2014)认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政府主导、产业政策转变、经济转型。王茵(2010)、邱松(2011)、陈德敏(2012)也对资源型城市将如何发展与经济如何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究。苏楠楠(2014)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主要出现: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从各个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具有多种方式,却也普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对阜新的经济发展及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相应的政策,使阜新在转型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二、阜新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生产总值(GDP)基数过低,增长较为缓慢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在建国伊始,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甚至即将枯竭,阜新经济也一落千丈,成为了辽宁省的最后一名。从阜新最近五年的GDP数据可以看出(表1),阜新GDP基数过低,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辽宁省的其他城市相比,阜新明显处于落后的地位。在2013年时,全省除阜新市和葫芦岛市以外,GDP均已过千亿元(虽只列举部分城市数据,但是对整个辽宁省均进行了调查),而最发达的沈阳和大连已超过七千亿元。而葫芦岛市建市不久,经济和文化底蕴皆没有阜新深厚,生产总值也超过阜新一百多亿元。由此完全可以看出阜新GDP基数过低,经济发展缓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比值呈下降的趋势,且依照阜新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这样的增长速度完全不能够支撑阜新的发展,阜新转型势在必行。

(二)对煤炭产业依赖过度,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阜新素来有“煤电之城”的称号,煤炭产业也一直占据着阜新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也正是由于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对其他产业的着重培养,使得阜新在煤炭资源枯竭之时,经济上也出现了极大的困境。甚至阜新经济转型至现在,其对煤炭产业依然有较大依赖。2010年,阜新被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进行经济转型的第十个年头,阜新的原煤产量仍高达1828.31万吨、采矿业的生产总值达到111.83亿元,足足占了当年全市总值的三分之一。而2014年的数据显示,阜新的煤产量仍达到1517.01万吨、采矿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1.38亿元,虽然所占比值有所下降,却依然占有较大比重。且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五年之后的产量下降并不明显,而产值却下降较多,这是因为我国如今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像煤炭这种非清洁型能源,一旦生产过多便会超出大众的需求,价格便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如今煤炭行业的产量多、产值少的局面。

(三)教育发展存在缺陷,就业与失业问题较突出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人力资源是分不开的,而这一因素又对就业与失业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阜新的教育发展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统计,至2014年底,阜新在校研究生2939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378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94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629人、初中在校生32544人及普通小学在校生84698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阜新市受高等教育人数较少、所占比重较低,这也就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数相对增加,使阜新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随之下降,这与政府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和对教育资源投资较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阜新培养出的人才还有可能会由于阜新经济增长缓慢、发展机会少而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如此一来,阜新的人力资源则更加匮乏。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行业所需要的人数也就会随之减少,而阜新市截止2014年底矿业从业人员为35746人。倘若矿产资源枯竭、煤炭行业倒闭,则会出现大批失业者,且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再就业可能性较小,这也成为阜新未来发展的一大问题。

三、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阜新作为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解决。阜新市由于对煤炭产业依赖度过高,使得其经济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衰落,而阜新的教育体制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当地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引领其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与研究。同样,由于其经济水平落后,更无法吸引大批的外来人力资源进入,这也是阜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且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从事于矿业的人数也会随之减少,就会使这些低文化水平者的失业率逐渐增加,给阜新经济的发展带来负向的影响,也为其进行经济转型增大了难度。

(二)对策

第一,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度。煤炭作为非清洁能源,已经逐渐被清洁能源所替代,使用量已大大减少,若产量过高,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降低。而它又是不可再生能源,现在也正面临着枯竭的危机,若阜新市继续着重依赖于煤炭产业,将会经济持续低迷下去。所以,必须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度。

第二,着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支柱型产业。阜新市由于一直以来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减少了对其他产业的着重培养,使其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着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支柱型产业。阜新旅游业一直都较为丰富,它的旅游总体形象定位是“观沙缘奇丽特色,看煤城变幻今昔,感东藏宗教民俗,悟华夏文化源地。”阜新市可以通过加大宣传、优化景区等方式,将海棠山、瑞应寺等景区打造成一级风景区,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通过旅游业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应加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大力发展清洁型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弥补煤炭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不足。充分发挥政府对这些产业的推动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使其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也使阜新能够顺利地完成转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第三,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优秀的人力资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完善教育体制、深化教育改革,并不断加大对教育项目的投资,才能为本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为未来经济快速的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不仅要对基础和高等教育进行着重培养,还要加强各单位和社会的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推动育才聚才的人才体系建设,才能为转型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甚至还会吸引外来的资源为本地进行建设,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四,重点解决就业、失业问题。一个地区就业、失业情况如何,既可以反映出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状况,也可以放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问题是困扰我们整个国家的一个长久性问题,但对于阜新这种资源枯竭型、欠发达城市而言,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阜新市应推动高质量的就业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切实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援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例如说,失业的煤炭工人,政府应出面给予帮助,否则如果大批的低水平失业人员不进行再就业,将会使阜新的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困境。同时,还应提高职业培训技能质量,以培训促进就业。这一方式可以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还为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为其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使当地严重的失业问题有所缓解。

阜新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进,直至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顺利地完成经济转型,才能够使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世贤.阜新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3):234-238.

[2]李海超.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以阜新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篇4

一是按照省、市节能考核工作要求,经过我们积极认真的工作,编制了《__2015年节能工作要点》、《__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和《__煤炭消减工作实施方案》,到__月底,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2%。

篇5

的改革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改革。然而,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不是按图索骥或事前诸葛亮式设计的改革,而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在这种边改革边探索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凭借这些模式,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这些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其它地区却“水土不服”。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回来之后却找不到感觉,从他处学来的经验在本地区难于生根。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不具有普遍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该区域的制度变迁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同区域的制度变迁有其特有的方式,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下通过对模式形成的制度性回答所提出的。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性解释

什么是制度?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是在经济中被广泛认可的一定的规则[1]。其具体形式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以及自发形成的结构,包括组织、风俗、约定、习惯做法等。制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正式的,如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二是正式制度,包括规则(法律、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契约。正式制度是从非正式制度演化而来,而非正式制度来自民间的创造。

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演化过程。制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域。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参与人集合,二是每个参与人所面临的技术和意识上可行的行动集合。每个参与人基于个人经验,对博弈在本域进行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即参与人无法甚至不需要推断出别人行动决策规则的全部细节,但知道有关参与人在行动决策时可能采取的规则的一些显著特征。参与人依靠这些浓缩的信息得出自己在域的各状态下的行动规则,即策略。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形成自己的行动决策规则。当关于他人行动规则的浓缩认知稳定下来的时候,参与人自己的行动规则才能稳定,成为参与博弈的有用指南。当参与人的理念和行动规则形成一致时,称这种状态为纳什均衡。所谓纳什均衡是指有n个人参与博弈,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组成最优策略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当所以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共享的理念,制度就产生了。

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各地根据自己的习俗、习惯形成的一种发展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它是在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不断的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一个区域的所有参与人在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达到纳什均衡,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产生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制度变迁与模式形成

当现存制度安排的社会净效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出现一个新的赢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并造成潜在制度需求大于实际制度的供给,于是形成了制度非均衡。对于原先的制度安排,由于对它的需求减少而造成了实际的需求小于实际的供给的非均衡状态,社会博弈各方为了捕捉这种新的赢利机会,就会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一项制度安排如果出现了制度非均衡,就存在了制度变迁的可能,但这种潜在的制度变迁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变迁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博弈过程,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从外部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因为整体文化氛围之网具有巨大的刚性,不是容易冲破和克服的。如果制度只形同一部法律的话,那它就应该很容易通过立法或政府指令加以改变。但当我们把制度概括为参与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方式的共有信念系统,它作为共有信念面对环境而连续的变化是固定和耐久的。由于个体参与人的匿名性和大数定理②的作用,制度化一旦实现,个人认知以及相关策略决策的边际和随机变化对参与人总体的预期只会发生一些微乎其微的影响;其次,制度化和参与人能力发展之间的反馈机制也将强化制度的耐久性。制度以特定的方式根据参与人的物质和人力资产的情况而赋予他们不同的内在价值。作为反应,参与人沿着增加其价值的方向积累资产和发展其潜能,反过来又支持了制度的扩大再生产;第三,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面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

正因为制度面对外部环境所具有的固定性和耐久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内部的因素,这样引发参与人开始重新定位主观博弈模型。

经济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人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进化博弈论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博弈参与人作只有有限理性的假定。按此假定,关于博弈结构的每个参与人只拥有有限的主观认知,这些认知来自过去的经验,只有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认知出现内部危机时才被修改。按照每个参与人对博弈结构的主观认知,青木昌彦构造了一个主观博弈模型[1]。

主观博弈模型的构造由四部分组成:

(1)参与人i的“技术可行”策略决策的客观集合。

(2)关于博弈的内生性规则,参与人共享一个公共信念系统,即制度。除此之外,当博弈的策略组合是,参与人还形成私人剩余信息。

私人剩余信息指的是各参与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包括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制度的形成过程来看,博弈参与人所面临的有多个时期序列和技术上和意识上多个可行的行动集合。在博弈过程的每个时期,每个参与人只能选择一种行动。在一定时期所有参与人选择的行动加在一起,称为行动组合。每个参与人都试图选择能实现自己最佳结果的行动,但最终结果不能由单个参与人的行动决定。每个参与人的行动决策取决于别人的决策。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所形成的行动决策规则就是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这种自我维系系统是以一种浓缩的形式形成的,也即它不是将参与人所有行动决策规则的详细都包含在内,而是概要地描述了参与人的行动决策规则,根据这些概要描述不会影响参与人作出正确决策,所以自我维系系统又称为概要表征。模型中的就是参与人i的概要表征。

当所有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就产生了制度。即制度是所有参与人的中自我维系系统的共同元素。私人剩余信息就是各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剔除制度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在博弈过程中,各参与人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的不同,造成各自的自我维系系统各异,从而各参与人的私人剩余信息也各具特色。从概要性私人剩余信息中能反映出各参与人在博弈中的所具有的特点。

(3)给定被认知的制度,每个参与人拥有一个主观后果函数,¢是行动组合的技术可行集到博弈后果集合的函数。e为域的环境,如技术、外部制度等。

根据这个函数,对参与人i的每一项决策,都被分配到一个定义在后果空间上的物质结果即后果函数。后果函数是关于参与人i的私人剩余信息的函数,这个信息还包含参与人对域环境e的主观解释。

(4)给定制度现象,私人剩余信息和主观后果函数¢i ,参与人根据策略集合选择策略,使其效用最大化。即参与人i在中选择,使得最大化,其中是参与人i报酬的预测函数。称由此得出的策略选择为最佳反应决策规则。

如果参与人反复运用同样的规则推断环境、预测报酬和选择最佳反应决策,同时对制度现象的认知也总是一样,这时,我们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是再生的。

为说明制度的再生,先引用一点博弈论的知识。

用A-i 代表除参与人以外所有其他参与人决策集合的乘积,代表参与人i 对其他人决策的预期(i∈N)。

假定参与人每期对其他人行动的预期和后者实际的决策是一致的,而且每个参与人该期所做决策是对本人预期的最佳反映,也就是存在,使得对所有的i,

按照纳什均衡的定义,这时说行动组合a* 是纳什均衡。

对上述定义的主观博弈模型,如果对所有的i∈N ,有

此时策略组合是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如果上述(Δ)条件满足,我们就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模型处于一般均衡认知均衡,制度是再生的。而从上面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是否具有充分的私人剩余信息是(Δ)条件得到满足的必要条件。

从制度的变迁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该地区有满足(Δ)条件的私人剩余信息,导致博弈参与人的主观博弈的再生,使该地区制度产生变迁。而促使主观博弈再生的私人剩余信息,来自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以下所介绍的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来看,这些私人剩余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概括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但具备上述所说的概要表征的特点。

形成温州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温州人的高度的市场主体意识。温州人的私人剩余信息既来自于温州“永嘉学派”中提倡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观点,和“以利和义”,讲究功利实用的主张,又来自于温州人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和善于应变的精神,以及较强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自主意识,以及改革开放前温州所面临的状况。温州模式形成前,温州面临的情况是:1、贫乏的资源禀赋。温州地少人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更没有可供开采的富矿资源;2、由于温州地处对台海防前线,建国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建国后的30年中,国家对温州的投资总额只有5.95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3、温州地区远离大中型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改革开放之前环境恶劣,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发展工业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形成苏南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苏南地区的各类对乡、村行政机构的依赖性。这种私人剩余信息来自苏南上的“副业大省”,草根工业、市场、能工巧匠、务工经商的良好基础。改革开放前,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地方政府与社队企业的关系亦十分密切,这构成了苏南地区随后进行的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民经济明显具有短缺经济的特征,巨大的市场需求“诱惑”着社队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而这极需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撑。因此,地方政府在为本地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上便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地方政府能够更有力地为本地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构成了苏南地区制度变迁最重要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同时也酝酿着一项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制度安排的产生。

而形成珠江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外界的“依附性”发展的区域互动关系。作为珠三角中心的广州早在清朝,就以“十三洋行”而闻名于世,英国人甚至将中国把外贸活动限制在广州一地进行的做法称为“广州体制”。即使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广州依然保持着自己作为中国“外贸首都”的地位不变,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几乎是外国人与中国做生意的唯一机会。

然而,当私人剩余信息的作用不满足(Δ)条件时,制度的整体性安排是耐久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到底是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其原因是西部地区不具有能导致制度变迁的私人剩余信息,从而使西部地区长期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由具有耐久性、稳定性,邹东涛把此称为由“思想观念和旧习的超稳定结构”而引起的“贫穷的超稳定结构”[6]。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长期形成了一种比较保守、守旧的观念和文化氛围。这种保守和守旧的倾向,不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阶层、个别团体的现象,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和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似乎像一张无形的网,网罩着人们的思想,束缚住人们的手脚。

篇6

一、“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体系庞大,农业规模面积广,但整体看产业结构却没有及时升级,阻滞了农业结构的发展。而“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带给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观念,使得农业经济正在积极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农产品销售,“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结合的模式下,农业经济势必会有新的突破。

二、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一)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

因为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已经在逐渐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这就导致了很多乡镇地区信息不通,跟不上时展的潮流,无法应用新型科学技术,农业技术和时展始终存在着差距。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仍然采用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基本以自给自足为主,很少有规模化生产,且农作物品种单一,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滞后。

(二)缺乏精深的农产品加工

当前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带给农业发展新道路,但对于数量繁杂的农业产品来说,如果不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条件对农业产品进行一个细致的加工、分类,很难以抓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为农业供应链庞大,农户数量众多,如果某个地区或某个区域的农业产品并不能达到标准化的处理,就很难以让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商家和消费者追求的重心不一样,商家也就是农户应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生产,建立合理的消费标准,将农业产品细分化,这样才能够在搭乘“互联网+”技术的列车上实现大丰收。

(三)专业人才少,当前农民普遍素质偏低

因为农民群体普遍受文化程度低,所以导致其综合素质偏低,在“互联网+”时代下,不仅仅是要对农业精通,还有精通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做贡献。“互联网+”的核心不仅仅是技术,还应该是人才,但当前农业经济效益低,所能给出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都偏低,在吸引人才方面,农业经济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

(一)结合互联网优化生产模式

互联网带给农业生产的并不只是发展平台,还有先进的生产模式与生产方法。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转变,而且网络上信息包罗万象,用户随时可以通过上网来获取知识,为农民的再继续学习提供平台,此举不仅增强了农户的知识储备,而且也为推进“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

(二)联合优秀企业搭建电商平台

只进行产品初加工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品产业链,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飞快发展。农户可以与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合作,共同搭建电商平台,上架农产品,不仅省去了农户自己售卖的人力物力,还能实现农产品企业规模化销售,一举两得。同样,搭建电商平台需要农产品保证质,在售卖过程中,可以实现农产品口碑化,做出品牌,吸引更多的客户。农户与农产品企业合作,农户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企业具有高标准化的人才队伍,两方面配合,查缺补漏,取长补短,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加强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篇7

中图分类号:FO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45-06

降低经济发展成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成本的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要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损害和自然资源利用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成本达到合理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将经济发展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围内,依据这一基本思想,本文研究经济发展成本分析的基本模型建立问题。

1 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成本最小化

1.1 经济发展成本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发展是否有代价,无代价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可能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否必然干预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干预行为是否危及生态的平衡?二是人类在取得经济发展的收益时,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与他们之间所得收益之间合理的度如何确定。三是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在资源稀缺的状况下,人类能否超越‘零和博弈’关系的限制,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四是人类是否可以充分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篇8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工业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挑战,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耗来换取,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目前,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新的经济产业布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一、经济转型的背景和内涵

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导致社会原本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持社会继续发展的一种行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面临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危机。

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因为经济体量越小,发展速度越快。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一个调整期,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适当的发展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有利的,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往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才能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到7%之间,这一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目前仍然在维持着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庄边,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消化等。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等,是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全面发展战略。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新兴产业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社会基础的建设。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有许多特点和趋势。

比如,我国为了推行家电普及,开始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活动,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家电企业深入到乡村基层中去。而一旦活动结束,商家立刻失去了这方面的动力。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干预市场的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尽管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家电普及率,但是对于农村地区长远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经济转型之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我国的商业经济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你入手。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第三产业是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的产业,从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中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另外,中央制约三公消费的战略也部分解决了造成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

经济转型之下,我国的商业经济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快消费和快服务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份额。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优势产业,是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亮点。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

新的商业经济形势给我国的商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经济方式。目前的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给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传统的实体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我国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实现了重新组合,甚至带动了物流产业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给边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让人们对于商业有了新的理解。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商业模式是商家出租柜台,依靠物业和租金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导致真正的商家并没有自利,无法发展自营品牌,阻碍了我国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商业模式之下,商家能够更好的把握自身的命运,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型商场从集中在城市中心转变为向郊区发展,小型便利店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主力军。未来的商家该逐渐变过过去的经营模式,而逐渐改为商业地产的自营。而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也不仅仅会考虑到销售实体,而是把服务水平等各种因素纳入到考量当中。

四、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经济转型,思路先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政府的职能开始发生转变。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调节经济发展速度,健身诚信体制,改良商业环境等。在未来的新经济体制之下,政府逐渐转变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的作用。通过改革流通经济来改善市场环境,平衡传统的实体商业与新兴的电子商业的发展。

诚信体系和健康的商业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我们要调整商业模式和结构,建立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的成熟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实现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还要解决自营的商业模式实现回归,转变思维方式来纠正不健康的商业现象和商业行为。未来我国将依托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将持续进行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盛业经济发展有着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质量的特点,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明显加快的趋势。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将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巧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分析与创新模式建构[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18.

篇9

关键词: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60-02

1 概述

关于经济型酒店,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行业管理界,目前尚无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国外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很多都是以价格或有限服务为主要标准。我国学者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大多是从星级档次、价格、设施、规模及目标市场定位等方面给经济型酒店下定义。本文认为,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要从主客观两方面综合考虑,主要涉及酒店投资额、定价、硬件设施、服务项目的配置及经营方式等客观指标和顾客满意度、性价比等主观评价指标,其核心内容就是怎样在提供尽可能良好的服务和尽可能减少支出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经济型酒店(Economy Hotel或Budget Hotel)应是一种以客房为主要产品,凭借经营上的连锁性、成本上的经济性和管理上的专业性,提供有限、优质、高效且具备特色的设施及服务,以满足大众消费群体需求的高性价比的现代饭店业态。

2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信阳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就是运用SWOT矩阵对信阳市经济型酒店行业内部的优劣势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从而为信阳经济型酒店业的发展选择最佳经营战略。

2.1 优势

2.1.1 旅游资源优势

信阳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已多次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信阳风景名胜众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处,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6个。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信阳经济型酒店带来了丰富的客源,发展空间十分乐观。

2.1.2 成本优势

信阳市的经济型酒店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其较低的建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能源成本是密切相关的。首先,信阳的经济型酒店大都是租赁并改造原有的酒店、商住楼等物业来经营现有酒店,新建酒店很少,因此酒店的物业成本较低。而且,经济型酒店以满足客人的基本住宿需求为目标,减少了大量不必要休闲娱乐设施,也从根本上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投入比例以及后期的追加成本和维护费用。其次,经济型酒店强调高效的机构设置,精简的人员配备,而信阳属四线城市,人力及能源成本较低。

2.1.3 价格优势

相对于高星级酒店不菲的消费水平,经济型酒店聚焦“睡一宿好觉”相关的几样:床铺档次、卫生、安静,而在其他环节则减少投入,因此价格要实惠得多。目前,信阳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150-250元之间。在国内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普通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外出的机会的背景下,在既能享受一定服务水平又能为普通大众经济能力所承担的条件下,经济型酒店成为广大商务或旅游客源市场的首选,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普通旅游者、中低档商务旅客、高校学生等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2.2 劣势

2.2.1 行业管理不规范

由于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发展成熟的高档次星级酒店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标准,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管理都将高星级酒店作为模板,甚至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大都是针对高星级酒店“量身定做”。经济型酒店缺乏一套细化、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更没有独立的职能部门对酒店进行培训、检查和监督,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经济型酒店成为信阳酒店行业管理的相对薄弱地带。

2.2.2 空间分布不合理

目前信阳经济型酒店的实际分布情况是,城市中心地带过于密集,而普通地段和郊区供应不足。90%以上的的经济型酒店主要分布在城市商务贸易、旅游购物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繁华中心地带,甚至出现一个繁华路口几家经济型酒店对望的情况。经济型酒店在黄金地段扎堆,导致租赁费用上升、客房出租率却因为供过于求而下降。可见,信阳市经济型酒店目前的不合理空间布局,已经造成了部分区域的经济型酒店过度竞争的局面。

2.2.3 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

由于经济型酒店的进入门槛低,且经营模式并不复杂、易于模仿,因此,信阳市大多数经济型酒店往往不是根据顾客需求、市场分析来设计和开发酒店的产品、组织酒店的日常经营活动,而是简单抄袭知名连锁酒店的设施布置和管理模式,缺乏自身定位,盲目跟风,僵化模仿,造成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特色和精品意识,难以形成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促使行业竞争加剧,不利于本市经济型酒店市场的良性发展。

2.3 机遇

2.3.1 大众旅游持续升温

信阳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信阳市提出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在多方面为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推动作用,到信阳的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逐年增加,这些有利因素给信阳的经济型酒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3.2 国内外经济型酒店业的推动

虽然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酒店经营模式。目前在国外,经济型酒店数量已经占到全部酒店总数的70%以上,在我国其比例只占全部酒店总数的10%左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北京、上海等发达一线城市的市场慢慢饱和,很多经济型酒店品牌已将发展重心转移至区位相对重要、交通比较便利的三四线城市和西部城市。而信阳作为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三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和京广、京九等运输干线交叉汇集的交通优势,正为多家知名经济型酒店品牌关注并布局圈地。

2.4 威胁

2.4.1 竞争加剧

经济型酒店以其低成本、高回报、短周期吸引了诸多资本进入,这些“热钱”夹杂了较多非理性成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和服务不规范,有经济型酒店之名却无其实,给市场的有序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低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改头换面,冠以经济型酒店,挤压了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空间。目前,这些不规范的“类经济型酒店”已对信阳的经济型酒店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成本上涨、入住下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2.4.2 人才匮乏

经济型酒店的人力成本比同等旅馆低2/3,一般三星饭店1.5人/间,经济型酒店每间房的人力配置上限为1:0.6。经济型酒店人力成本的节约性,决定了其对人才要求的特殊性,即从基层服务人员到管理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做到一专多能。但目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人才基本都是为高星级酒店而“订做”的,经济型酒店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个问题也正成为遏制信阳经济型酒店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策略

3.1 坚持政府主管和协会建设相结合

政府部门应根据信阳市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经济型酒店的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设立专门监管机构来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经济型酒店市场秩序。成立经济型酒店行业协会,探索制定针对性的规则、引导扶持方案及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以引导本市经济型酒店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协调经济型酒店与其他酒店业态的和谐发展。

3.2 走集团化与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由于集团化经营具有节约投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信息技术、降低经营风险等诸多优势,因此,选择合适的集团化道路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对信阳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集团化是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品牌则是酒店集团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的综合体现。加强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建设,重点是强化品牌形象,传播品牌理念和文化特色。酒店可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传播独特的经营理念等途径,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展现产品特色和企业文化,以加深顾客对酒店品牌的印象,提高顾客的品牌认知度。同时,要善于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推介会等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实施品牌营销,以扩大酒店的品牌形象。

3.3 加强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

第一,认真分析客源,找准目标市场。经济型酒店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首先要对其面向的顾客群体进行细分。当前情况下,信阳市经济型酒店入住人群以商务、散客旅游和探亲为多,酒店定位宜以经济、舒适、有特色为佳。既要价位适中,又要环境舒适有自身的特色,利用高性价比寻求突破,提高市场覆盖率。

第二,在产品和服务上加以改进。一方面,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回归经济型酒店“有限功能”的本质。另一方面,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打造酒店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强调自己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产品和服务。

3.4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信阳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的开发要“内外并举”。对内,要做好酒店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为员工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内部管理学院、业务培训班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对酒店员工进行全面、持续的职业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估,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外,要注重酒店外部人力资源的引进。可以通过设立实训基地、奖学金、委培班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3.5 利用业务外包提升竞争力

经济型酒店定位于为大众提供高性价比的住宿服务,这决定了其功能的有限性和业务的精简性。外包业务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组织自身的再设计和发展,而自身仅专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因此,信阳的经济型酒店尤其是本土的单体经济型酒店,要摒弃以往“大而全、小而全”的错误思想,充分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将洗衣、绿化、安保、设备维护这类容易控制的非核心业务外包。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金成本、规避经营风险,还能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业务,从而充分发挥低价、高效、优质的竞争优势,大大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若磷.丽江市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89-90.

[2]邹统钎.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29-32.

篇10

“九五”时期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98%、9.45%、9.24%和5.95%。在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上,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2000年与1995年相比,东部、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分别上升1.41%和0.28%,而西部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下降1.68%。东部地区各项工业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份额低于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份额,而中、西部地区各项工业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份额均高于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份额,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业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份额是所实现工业总产值份额的2倍以上。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但是工业污染却明显高于东部。西部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最慢,而且工业污染最严重。在环境污染程度上,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进一步分析可看出,东部除工业废气外,其它污染的份额不仅没有随工业总产值份额的增加而上升,反而出现下降,说明东部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的效果显著。中部地区除工业废气外,其它污染的份额随工业总产值份额的增加而增加;西部地区除工业粉尘、固体废弃物外,其它污染的份额在工业总产值份额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增加。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西部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11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公路交通整体上正处于逐步由“滞后型”向“适应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今后公路交通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公路交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分析和研究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对于把握当前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找出公路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今后公路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区域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因素

在中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区域资源及人口、城市化水平等。

1.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是指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以及程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无论国家大小、体制异同,客运需求均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这是经济水平影响的最基本趋势和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直接影响着区域货运生成的规模,在经济结构类似的状况下,经济实力雄厚、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一般均具有较大的货运生成规模和较强辐射力与吸引力。

2.产业结构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必然发生变化。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使适宜于公路运输的客货运输需求增加,客运方面人员流动频繁,出行次数增加,对旅行的舒适性、快速直达都有更高的要求;货运方面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时效的货物增加,同样要求优质、快速、直达。而公路运输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运输方式,因而运输资源配置朝着公路建设倾斜。

3.区域、资源

区域的交通区位决定了区域产品的运距和运费等方面的条件,它是始终作用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可能由于交通区位的产品成本大小的影响,而影响甚至决定了区域各种产业的兴衰。

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能源运输往往占据总运量中很大比重,能源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货运需求不论是在总量上还是质量上的很大变动。比如在我国,长期来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的运输量一直在总货运量中占较大比重。但随着我国能源业的发展,对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必然趋势,这势必会减少早期原始能源的运输量。

4.人口、城市化水平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题,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客运需求的最终根源是满足人的生活目的。因此人口总量、年龄构成、文化素质、意识观念等人口指标对公路客运交通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在众多基础建设中,公路建设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扩大内需、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改善居民的旅行条件、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因素。

二、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路建设投资活动本身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公路建设活动过程本身会产生工资、利润、折旧和税金等增加值。其次,建设活动中直接消耗的大量水泥、钢材、木材、砂石等中间消耗品的生产企业,在为公路建设需要而生产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增加值。另一部分是公路建成通车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促进作用,如运输成本降低产生的节约效益;行驶里程缩短产生的运输效益;拥挤状况缓解、车流增多而产生的增流效益;行车速度提高、时间减少产生的时间效益;交通事故减少和货损率下降产生的减损效益。

2.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将会大大促进沿线地区土地资源及农、林、牧、副、渔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利用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公路网的建设完善促进了更多汽车投入运营、促进了人与物的交流与移动、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扩大内需,意味着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增加,激活流入城市的人口,促进了城镇化。在利用公路建设转换产业经济结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产业选址的区位决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转化能力的提升,进而推进了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

3.促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或集镇是社会劳动力分工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城镇首先是物资及人员的集散地,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现代城市大多在大道的交叉点、内河或航运的起讫点和水陆交通衔接点上发展,正是“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近代的城市则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共生共荣。现代工业兴起后,巨大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对现代城市的运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陆路运输条件是促进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是指公路系统内部的各个方面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的发展不仅要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考虑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还要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经济发育进化(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

2.公路建设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相适应。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适应,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及增长速度与运输需求的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相适应,路网规模、结构和负荷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路建设的发展能够有效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公路网的发展规划与经济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公路网的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能够引导生产力在地域上合理的展开与分布;公路及其网络的建设符合区域的资源分布状况,与该区域人口分布、城镇、农副产业基地和大型厂矿的布局、经济带的趋向相适应。

4.公路建设的发展要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相适应,使多式联运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公路及其网络的建设必须与该区域其它运输方式很好的配合与衔接,不同的运输方式能够连续,机场、码头、港口和铁路站场等都是公路及其网络必须连通的地方。

5.公路建设的发展必须与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相适应。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网的建设与布局必须充分考虑与这两方面因素的协调。

6.公路及其网络的建设应与周边地区的公路发展相协调,尽量避免断头路的建设,搞好出口路的建设,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7.公路系统内部相互协调。公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与站场的发展相适应:路网本身的规模及等级结构必须合理;保证路网负荷的整体适应性。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所涵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也是公路建设与发展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科学的规划公路网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安排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及发展重点,对公路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能动的控制与调整,使其向着合理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带动了工程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近年来,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专业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一举措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如何,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围绕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不是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查阅北京地区产业结构、就业人数等方面的数据,结合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数据,开展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专业认证委员会或第三方机构,对各高校工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评估,评估结束后,给予专业认证结论。高校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际操作的实践问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高等工程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建立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每年高校都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调整或申办新的专业,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人才。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以往认证的专业大多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学科,这些专业经过国家或地方的支持,从办学条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建设。随着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也许今后认证的专业不再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学科,但专业认证本身就是一种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办学水平,这可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必定能为国家或地方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随着国家或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变化,在后续的专业认证中,应该体现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走势,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认证,以保证所需人才的质量。

2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果与分析

随着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首都各相关高校积极参与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数据,从2006~2014年,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共涉及15所高校、22个专业,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认证年度分布来看,2006~2014年专业认证共涉及高校和专业频次为64个,2006年专业认证涉及高校和专业的频次为3个,2007和2008年为2个,2009年为3个,2010年为9个,2011年为6个,2012年为7个,2013年和2014年为16个。从每年认证涉及的高校和专业频次来看稳步提高,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比前几年涉及高校和专业的频次有了显著提高,增长为16个。(2)从认证学校分布来看,15所高校中有11所为部属高校,占73%,4所为市属高校,占27%;从学校出现的频次来看,部属高校为56次,市属高校为8次,分别占88%和12%,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出现频次最多(11次),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次之,分别为8次和7次,出现次数最少的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仅出现1次,市属高校中北京工业大学出现次数最多,为4次。从这两方面来看,部属高校出现的个数和频次占很大比例,市属高校仅有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出现在专业认证高校中。(3)从认证专业来看,在涉及到的22个专业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出现的频次最多,为9次,其次为安全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为8次,出现频次最少的涉及9个专业,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交通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认证的22个专业占工学专业总数的13%,认证的专业类涉及14个,占工学专业类的45%,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专业类为机械类,为12次,其次为化工与制药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分别为9次和8次,出现最少的为地质类和水利类。总体来说,首都专业认证覆盖的专业类比较广,覆盖的专业相对较少。(4)从认证结论来看,“通过认证”出现的频次为53,占总数的83%,“同意延长有效期”出现的频次为11,占总数的17%,“同意延长有效期”的专业全部是2006~2009年通过认证的专业。这说明首次“通过认证”的专业越来越多,并且“通过认证”的专业得到了很好的建设与发展,质量保持了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到期的专业得到顺利延期。

3首都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状况

3.1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与比重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它揭示了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依存程度,也就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查阅北京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北京地区2008~2013年间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所占比重的数据和三次产业总值占GDP比重,如表1、表2、表3所示。从统计数据来看,6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稳步上升,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99%,并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约为76%,是第二产业比重的3倍多;北京地区第一产业总值占GDP比重总体稳定,第二产业基本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大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可以看出,北京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GDP生产总值比重历年都有增加的趋势,北京地区越来越呈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3.2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当前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直接的方法。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趋势,可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某产业结构偏离度=该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该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1,公式清楚地描述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能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当结构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结构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已存在大量的隐身失业。根据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北京200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折线图(见图1)。根据北京200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走势可以得出: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趋于稳定状态,且2008~2013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均<0,说明此产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应该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相比之下,2008~2013年第二及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均>0,说明第二及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首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

上文对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体现出了首都经济的基本走势。产业结构的指标与国民经济各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各行业所需人才与高校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本部分对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与所属产业领域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对应关系如下。第二产业:安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自动化。第三产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通信工程。从目前首都高校所认证的22个专业来看,有7个专业为第三产业领域,占所认证专业的32%,其余15个专业为第二产业领域,占所认证专业的68%。从认证专业分布的产业领域来看,第三产业领域相关专业认证率不高,相比之下,第二产业领域的相关专业的认证率相对较高。从认证专业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来看,总体适应了经济的发展,认证专业全部都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但第三产业相关的认证专业相对较少,出现的频次也较少,这与首都经济发展适应性还存在一定距离。

5与首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优化策略

专业认证政策优化。国家和政府要在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适时对专业认证方向有所调整,如制定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下的相关专业认证政策等。同时,给予认证专业一定的自和建设经费支持,鼓励专业认证单位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设置及建设上进行创新。除了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国家和地方还要对认证单位及拟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跟踪和指导,做好专业认证的支持服务。例如对通过认证的专业要进一步跟踪,以巩固专业认证的成果,促进认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提供专业认证咨询和指导,安排相关专家开展培训服务。专业认证组织体系优化。目前,国家已经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而北京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各认证高校还没有设立工程教育认证的专门机构。现在一些首都高校的一个或几个专业正在进行认证或已通过认证,每个认证专业之间基本上是孤立的,交流与合作还比较少。基于现状,一方面完善纵向的组织体系,建立市级、高校、专业三级认证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完善横向的组织机构,高校或认证专业可尝试建立专业认证的联盟,以加强专业认证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商讨专业认证的发展,带动工程教育专业整体的发展。认证专业与经济发展适应优化。根据首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趋势,对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适时调整。根据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统计总结得出:第三产业产值逐渐增加,第二及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所认证的专业中,大部分是属于第二产业领域的,符合以往的经济形势,随着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北京的第三产业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第三产业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应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以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形成良好对接,更好地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另外,从已经通过认证的高校来说,市属高校通过认证的专业相对还比较少,应该进一步鼓励和加强市属高校专业认证工作,带动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倪凯,等.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5):51.

[2]张彦通,李茂国,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撬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支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7~11.

[3]吴文辉.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5~166.

[4]陈江.2010年北京三次产业发展预测与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3):55.

[5]秦彦.关于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3.

[6]韩晓燕,张彦通,王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