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6:15: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可以说很多人都有切身的感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工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全球生产力和经济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了环境,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出现,温室效应的不断累积,最终引起了全球气候的明显变暖。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过去的50年例,全球的气温每年平均上升0.15℃,按照此趋势,预计到2050年全球气温还将再上升1.5℃到4.5℃,这所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视。因为全球气候的变暖,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以消极的、负面的为主,可以直接被视作危害,从长远来看甚至直接阻碍到了人类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
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分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其中以人为因素为主,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指的是单纯的自然活动、自然变化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的成千上万年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气候发生过反复变化。就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来看,自然因素分两个方面,第一是大气上界辐射的变化,第二是太阳活动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自然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气候,不过从实际的研究情况来看,这种影响虽然存在,但是非常微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致使全球气候如此明显的变暖,因此其并非主要因素[1]。
(二)人为因素
当前,人为因素是大多数人公认的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其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温室气体排放。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也随之增长,例如有研究显示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较早期相比增加了30%,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气候温度的升高,同时也导致了海平面的升高。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的寿命可以达到200年,在这期间二氧化碳会不断的累计,所以温室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越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是热排放。在纯自然的环境条件之下,大气中的热量收支是保持基本平衡的,但人类的很多活动却增加了热的排放,打破了这一平衡,例如生产和生活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热,都直接被排放进了大气,长时间积累便会引起气候温度的升高[2];第三是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气候调节控制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气候的异常变化,但遗憾的是人类的活动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废水、废物、废气的大量排放,植被的锐减,能源的过度开采等等,都严重的超过了自然的负荷,降低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气候调节控制能力,最终在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全球气候明显变暖。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一)对降雨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得水分蒸发量增加、蒸发速度加快,这会进而增加全球的平均降雨量。尤其是在中纬度地区,降雨量的增加会更为明显,不过其他的一些地方却可能出现降雨量减少的情况。而且即使是在降雨量增加的地方,其土壤中的水分可能反而会更少,夏季变得更为干燥,两极化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会上升。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还会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致使其失去原有的平衡,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食物链、生物链,其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某地的温度升高,候鸟迁徙的时间延迟,另一地便可能出现虫灾泛滥的情况。
(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生产就是“看天吃饭”,全球气候的变暖,势必会对农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是必须的,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却改变了降水格局和水循环,部分地方会因此而出现干旱、洪涝两极的境况,导致农业生产的减产。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如果某地本来干旱,降雨量增加的话,则可以提高其农业生产产量,再者就是对一部分喜湿热的农作物而言,气候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其生长[3]。
(四)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这一点也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温度的升高,使得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大大上升,如钩蟲病、血吸虫病、淋巴腺丝虫病以及疟疾等,患病人数增多,甚至不少人会因此而死亡。而且一些原本只在热带地区才会发生的疾病,可能逐渐向中纬地区蔓延,所以说全球气候变暖,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五)对物种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得一些对温度敏感的动物和植物逐渐消亡、灭绝,当然也有可能一些新的物种因此被发现,但是从整体上来讲,这会打破物种间的链条和平衡。
三、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新能源的研究、推广
减少对石油燃料的依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方向,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策略。石油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石油产量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几乎是直线上升的。面对能源安全问题和国际和平,我们必须考虑到要尽早逐步地从依靠化石能源这种经济体制转化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个新的体制:其一是大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比如使用节能冰箱、节能空调、高效能汽车;其二是生产使用过程中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三推动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二)加强植树造林
在陆地中,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其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通过研究调查能够发现,全球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储碳量达到了2.48万亿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储碳量达到了1.15万亿吨,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存储更多的碳,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更多的氧气。也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是山于二氧化碳等一些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的,而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植树造林是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很好的缓解气候变化,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森林间接减排的手段运用了进去[4]。
(三)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此外,还应当面向社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等,这些都可以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控制和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危害甚大。必须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和关注,严肃对待此问题,积极采取相关对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全球气候条件,从而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乐.变化世界中的全球变暖及其治理困境——巴黎气候会议之后的气候治理逻辑[J].思想战线,2017,(03):160-166.
[2]杜一博,张强.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干旱气象,2017,(02):199-207.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气象进行分析,分析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的一些因素以及对广西农业的所生产的影响,重要的是对未来气候CO2的连续增加对广西农业的生产所产生的一些可能性的影响,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对气候变暖以及对于农业生产所产生的一些利弊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有效的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合理的利用农业的气候资源来趋利避害,为广西的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来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的依据。
1 广西气候变化的特征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
1.1 平均气温的变化
根据广西各区域不同年代的平均气温数据可以看出:广西的平均气温从1970年之后开始大幅的增大。其中桂中、桂北、桂南、沿海以及全区在1981~1990年的升幅比往年的有所增加,而1991~2000年的升幅和往年的增幅比较大平均增加气温均在0.2℃最高达到了0.4℃,而2001~2005年的数据显示其气温比往年气温平均增幅在0.3℃最高的0.4℃有2个地区达到。
1.2 平均最低和最高的气温变化
从广西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年代的平均最低以及最高的气温的数据可以看的出来,平均的最高气温是从20世纪的60~80年代的变化不是很大,在90年代就开始有了明显的上升。其中桂中、桂北、沿海、桂南以及全区在1991~2000年的气温比往年的上升幅度较小,平均上升在0.1℃左右;但是在2001~2005年的平均上升幅度比往年的较大,平均上升的幅度为0.5℃和0.4℃,其差距比较明显。
平均的最低气温是在20世纪的60~90年代时逐渐的上升,上升幅度也在不停的增大,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升的就显得明显了。其中广西的北部以及其整个区域的中部和南部甚至包括全区都在1991~2000年时和往年的上升幅度相比平均温度在0.3℃和0.2℃左右,而2001~2005年的上升幅度较往年是0.4℃和0.3℃左右,温度的上升比较明显。
1.3 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情景
最近几年,国内外相继发展建立了很多的全球大气相关的环流模型来对气候的一些变化进行相应的模拟预测。其中,用来模拟全球的大气海洋的环流模式,模拟了大气CO2的浓度的不断增加所导致的对全球的整体气候的变化影响,其结果有效的表明了,CO2在不断增加时,全球的平均气温每年都要提升2.8~5.2℃,中国的气候也将随之变暖,全国各地的降水和年平均的气温将会分别的增加12%和2.5℃左右。广西整个区域的平均气温将会提升2.3℃左右,降水也会发生变化。
2 气候变化对于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对于农作物的品质以及农作物产量的一些影响
CO2是大自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一个产物,大气过程中的CO2含量将会对植物的一些光合作用产生一些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不受改变的情况下,CO2含量的连续增长可以更好的来加速植物的快速生长,从而可以有效的来提高植物光合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一些不同的植物对于CO2浓度的增加其相应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在CO2的浓度不断增加之下,C3类的一些农作物(比如烟草、花生、水稻)等植物其光合的速率会很明显的去高于那些C4类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蔗)。在未来的大气中,温室效应造成CO2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未来的气候将会变暖,降水量也会随之变少,其很利于那些C3类的农作物其田间的那些杂草的生长,从而能够和那些农作物来进行一些养分的争夺,尤其是那些C4类的农作物会低挡不住那些C3类农作物的田间杂草的强力竞争,从而会导致其产量的降低而受到一些影响。甘蔗以及玉米是整个广西西部的重要的粮食以及经济作物,这将对于广西桂西农民的生产以及制糖工业产生很难预料的不利影响。
2.2 对于病虫以及草害的影响
一般来讲,温度降低可以有利于一些害虫在潜育期的孕育,温度提升则会导致潜育期的时间缩短,未来的气候温度提升变暖,尤其是在冬季,更加的有利于一些病原菌或一些害虫的可以安全的过冬,从而导致第2年的春天病原菌以及害虫会有所增加,引发一些粮食方面的危害或危害面积的扩大,农作物的受害程度将会不断的增加。
气候的不断变暖还会使得那些害虫所波及的面积扩大,会使得那些害虫的越冬界线向北移。决定害虫的一些分布的因素之中,往往低温比高温显得更加的重要。未来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广西的沿海地带以及广西南部的大部分的地区将成为稻飞虱最为合适的繁殖的气候区,桂中以及桂北地区将成为稻飞虱的最佳越冬气候区。未来气候的变化,各种杂草也会变得日益的茂盛起来,也将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业耕地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2.3 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一些影响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广西在1987~1996年中的一些气象的灾害发生相对比1957~1986年的要高,严重的一些灾害整体出现的相应周期比往年的要短,例如严重的春季低温阴雨、春旱以及洪涝等灾害发生的整体频率要比1957~1986年的要高很多,受灾的程度也有所加重。
气候的变暖将导致农业气象灾害的不断发生,总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将会更加的频繁、强度将会增大,损失将会更加严重。
3 结语
如今,我国应该把适应气候作为广西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那些可以促进农业的生产以及保障粮食的安全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书籍报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那时,“征服”仍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但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在发达工业国家,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公害事件已经频繁发生。比利时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这些公害事件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人们的环境意识也随之开始觉醒。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出版,此书与她稍早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连载文章一道,第一次对“征服”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批评矛头直指危害环境的化工巨头和其他利益集团。随着《寂静的春天》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在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词汇――环境保护。
60年代是动荡的时代,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与反对冷战和越战的政治诉求同时出现的,还有反对高消耗、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反对单纯追求经济而漠视信仰和社会问题,呼唤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潮。70年代的几次重大事件更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1972年,厄尔尼诺现象大爆发;同时,中美洲、西非、印度、澳洲、中国和苏联都发生大旱,全球出现空前的粮食短缺。同一年,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发表,引发爆炸性影响。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炮声和余烟中爆发,西方经济也从此步入长达十几年的“滞涨”衰退。
能源危机和经济滞涨引发了欧洲和美国的环境主义浪潮。这个浪潮在知识界、政界、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等多个层面席卷欧洲:以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为代表的生态主义开始影响知识界和精英的环境意识;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许多环境组织成立,以环境问题为中心的游行示威不断发生,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开始积极推行环保政策;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的学生运动开始向环保运动转型。1977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各阶层人士参加了盛大的环保游行。这一天也因此被定为地球日。
从欧洲开始,环保运动很快走向制度化并力图影响政府政策。许多环境组织逐渐大型化和国际化,环境运动组织纷纷联合起来,“由绿而党”,纷纷改名为或被视为“绿党”,成为欧洲政治版图中最为活跃的新兴政治力量。到了90年代,“环境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个被广为接受的社会思潮。
绿色思潮的全球扩展自然也一直在促进着关于环境问题的垒球协商。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这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最重要的一次垒球性气候和环境大会。18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非政府组织也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气候政治的世界政治舞台。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即《地球》)、《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并签署了联合国防止地球变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化公约》两个公约。气候变化引起安全关注
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提出并加以讨论的。1974年,世界气象组织开始了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
80年代末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变暖现象日益明显。面对科学界逐渐形成的关于全球变暖趋势不可避免的共识,1987年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首次在官方意义上使用了“环境安全”一词。
1988年是“气候变化”等问题作为安全、外交问题引起公众关注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美国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干旱,提供全美粮食的核心生产地带受到沉重打击。美国国会对气候变暖的后果感到震惊,并就此举行了听证会。科学家詹姆斯-汉森在听证会上说,有99%的把握可以确信,由于人类推动了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气候确实在变化,温室效应已经发生。他坚信,理论与预测如今都已经变为了现实,“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温室的世界之中”。
同年6月,加拿大政府在多伦多主持召开了堪称第一次由各国决策者及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主题是“变化中的大气:全球安全的含义”。在这次会议上,科学家提供了关于气候与海平面的可能上升值的预测,来自40多个国家的政治家则讨论了此变化就其本质而言所带来的安全、经济与政治后果。会议达成如下共识,即“人类正在进行一场自身未曾意识到的、难以控制的而又遍及全球的实验,其最终后果或许仅次于一场全球核战争”。
将气候变化纳入各国决策者视野的努力通过1988年8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建立的“政府何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机构试图为决策者应对全球变暖威胁而采取适当行动提供尽可能科学的依据。
自1989年到90年代中期,较为系统地分析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与国家安全存在紧密联系的有分量的专论性文章纷纷涌现。’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国家安全构成要素进行重新界定,需要“包括资源、环境与人口因素”。而且,对于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单个国家或者国家团体没有能力加以应对,人类如要继续生存下去,就需要充分采纳新的思维方式。
而冷战的结束,为气候变化议题成为全球性改治问题、进入各国政府的决策领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气候谈判全球磋商历程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被纳入国家安全规划,各国开始认识到必须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协议、采取措施,通过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于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开始启动。由于谈判所涉及的问题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利益攸关,彼此间的矛盾冲突点较多,谈判进程比较缓慢。
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大致可分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生效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和生效阶段,及后《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
1988年,联合国第43次大会首次讨论了气候变化问题。同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要求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到2005年减少20%,到2050年减少50%。1990年,联合国正式决定发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并成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从1991年2月起,经过15个月的谈判,最终于1992年5月通过。并于同年6月在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由各国签署。1994年3月21日,“公约”生效。
1995年3月,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柏林授权”,议定书的谈判启动。1997年12月,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京都召开,谈判达成《京都议定书》,首次定量确定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限额(2008“2012年平均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5.2%)。《京都议定书》反应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也提出了帮助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控排放目标的“灵活机制”,即排放权交易机制(ET)、联合履约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最近给出了一套最新测定的数值,部分美国科研人员认为,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这将是人类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首次突破这一关口,上一次超过这一数值至少在300万年前。这一现象引起某些研究机构的担忧。
有消息称,按照每小时测量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值日前已超过4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但日均浓度尚低于这一数值。不过,最近一周的周平均浓度值已达到399.72ppm。部分美国研究人员认为,北半球许多地方的日均二氧化碳浓度将于5月初超过400ppm这一关口。
科研人员认为,尽管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并不是标志气候灾难的临界点,但这是地球变暖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非常重要象征意义的事件”。
科学界之所以了解数百万年来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其浓度,要归功于南极冰芯。在史前南极降雪凝结成冰的过程中,会有气体被包裹在冰内成为气泡。通过钻取冰芯、提取冰芯气泡中的气体,便可检测其成分和浓度。
依据这样获得的相关数据,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近日发表文章说,地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最近一次超过400ppm大概是在距今500万年到3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时期。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15ppm,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至4摄氏度,极地地区气温比现在高约10摄氏度,海平面比目前至少高出约5米。
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自1958年开始持续监测大气中每小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其最初测定的该数值是317ppm。科研人员指出,在工业革命前的人类历史上,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从未超过300ppm。
人类活动虽然不是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却是影响气候变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可以像现在那样对自然环境带来如此深刻沉重的影响。人类燃烧矿石燃以及毁林,矿石的开采与运输过程,大部分的工业生产过程等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这种量的变化久而久之形成了质的变化即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多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了巨大作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负责运作冒纳罗亚天文台以及全球多个温室气体监测站。该实验室负责人吉姆·巴特勒表示,如今人类已经看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影响,比如强风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但人类为解决相关问题而付出的实际行动却很有限。
自然性灾害频繁加剧
据以往的研究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4年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3.2%,大幅超过1990年至1999年年均1.1%的增长率。很多数据表明,二氧化碳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加,有些地方如南部(南极洲)海洋的一处碳汇出现饱和迹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去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呈加速增长态势。欧盟也认为, “二氧化碳含量达到400ppm,这已经接近了我们必须长期保持不能超越的水平,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没有机会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
二氧化碳增多进而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增多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全球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更频繁的气象灾害,过多的降雨和海啸,以及大规模的损失。一些科学家已经推测出气候变暖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象灾害。近几年来,热带风暴的数量和严重性在持续上升。2005年的大西洋飓风极具毁灭性,其中三大风暴Katrina、Rita 和Wilma,使美国和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区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风暴的持续时间变长破坏程度增强。
近20年来,全球范围高温年份出现的频数超以往时段,洪水,雷暴,干旱,雪崩,泥石流和海啸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事件频频发生。极端天气事件趋强趋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中国为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时2亿多的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达2700亿元。2006年,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桑美”登陆,重庆四川遭遇罕见的高温伏旱,持续干旱森林火险等级升高导致东北地区发生继1987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强沙尘暴袭来使得北京一夜的降尘量达33万吨。
此外,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高,会使得海水水体膨胀,不仅地区被淹,还会破坏排水系统,淡水资源矛盾也日益突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相当有限的,水荒不仅是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更是危及人类本身,“为水而战”已并非危言耸听。
全球生态环境遭破坏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带来的必然趋势是全球变暖,平均气温的升高将使得农业热量资源增多,无霜期增长,生育期延长而冷害减少。据有关专家预测,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种植带将向两极推移,喜温作物冷害冻害将减轻。这种变化给中高纬度的农业将带来增产,而在低纬度地区则有加剧热害和逼熟之可能。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后,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将更加猖獗,据研究,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倍时,昆虫采食量将增加80%,这是由于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下生长的植物,其鲜叶中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较低,导致昆虫采食量增加。同时,生长季节延长使得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加长了防治期和用药量,给植保工作带来困难。大气变暖必然加大蒸发量,降雨量也相应减少,原来湿润的地方可能变得较为干燥,少雨地方则可能更为干旱。其结果是全球的减产数将大于增产数。
全球变暖而引发的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数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的响应或迁移,因此自然生态系统将愈来愈无法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从而导致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的重大损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如果气温升高 6摄氏度,那么,全球将近95%的物种将会灭绝。由此一来,整个生态系统便会遭到重创或瘫痪,生物链的打乱,直接引发生物危机。例如,由于暖水作用,许多生活在海里的珊瑚礁遭到灭顶之灾。2004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三分之二的珊瑚礁遭到严重破坏或处于进一步退化的险境,而且,被破坏的珊瑚礁很多无法逆转,几乎濒临崩溃边缘。
全球气候变暖也加剧传染病的传播与繁殖速度。温度可直接影响疟原虫的生长和蚊虫的生命周期。充沛的雨量有利于蚊虫的滋生,适宜的气候条件可加强蚊虫的侵袭力。疟疾是全球流行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全世界有1/20的人口患有疟疾,每年有3亿5000万新病例,约200万人死于该病。霍乱和副霍乱的流行和蔓延,SARS和禽流感的病例已经使人谈此色变。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气温是影响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由于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升高,水温升高,食物容易变质,因此,空气,水源,食物成为了病毒的栖息所,助长了病毒的扩散。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创,而环境变化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灾害和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和能源项目负责人Samantha Smith认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空前急迫。她说:“物理定律告诉我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地球将会越暖。400多万年前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如此之高的时候,地球温度比现在高3摄氏度~4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5米?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