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6:15: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初中政治文化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是初中政治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政治教师要从社会的角度教育学生如何去保护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继承传统文化。组织学生搜集身边的传统文化,并在班内进行展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如:让学生搜集皮影戏的有关资料,让学生知道皮影戏的历史以及皮影戏表演时运用的原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那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文艺加深了解,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
初中政治文化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的呆板,要结合传统文化亲民的特点,在原有的教材内容中,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入新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丰富的知识宝藏,只要合理的传承和使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文化的渊源流传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对传统文化发展有利的优秀文化,剔除阻碍传统文化传承的不良文化,维护传统文化的原创性,杜绝传统文化的不合理运用。近几年翻拍成为影视界发展的主流,大量的古典名著成为导演们翻拍的焦点。这种不合理的翻拍热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故事情节随意进行了更改,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发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及应用――即多媒体技术。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时、合理地引入多媒体技术,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深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中华民族大家庭》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大量有关介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图片及录像资料,如传统节日、饮食习惯、风土人情、民族建筑、宗教信仰等等,这样,学生就运用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对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有了详细了解,并意识到了尊重各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同时为我们后面活动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背景音乐的导入,创设情感式教学情境
古代伟大学者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确,音乐是一门诉诸人类听觉的艺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果我们恰当地引入背景音乐,就能够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角色。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新的起点》时,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可为学生播放由杨培安演唱的《我相信》这首歌,当杨培安用他那雄浑激昂的嗓音唱到:“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I do believe……”时,学生的情绪也被触动了,这时我们再趁机进行新课导入,很容易就使学生进入了课堂角色,也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本节内容所表达的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从现在做起,起航,驶向理想彼岸的中心思想。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有效性 提高
初中政治课对学生全方面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同的思潮对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影响,面对此种情形,必须在初中教学中不断将学生的思想环境净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政治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学生还政治课作为副科,在思想上就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致使初中政治课程的效果不能得以提高。
一、创建游戏平台,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促使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可以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促使师生之间的频繁交流,根据课堂中的游戏,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拓展,让学生在获取充分的尊重,真正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游戏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融入政治教学案例中,对政治教学进行充分的感受与了解,一些教师单纯依据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育,此种教学方法较为生硬并且比较传统,学生不会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游戏的创设,除了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频繁,还能够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使初中政治教学性质的有效的提高,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进而促使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二、营造表演平台,促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在政治课堂上营造表演平台,促使学生对政治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政治教学,政治教学主要是以理论为根本,一些学生对政治课中的理论知识会较为反感,教师可以利用初中学生的好胜心以及荣誉感,组织相关理论知识的演讲活动。
例如,可以选择动画演讲,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演讲小组,由1―2个同学负责演讲稿,其他组员负责演讲稿中的具体内容,一些同学在进行演讲的同时,另外一些学生对演讲稿的内容进行演绎。学生根据妙趣横生的画面对政治理论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促使初中政治教学有效的不断提高。还可以对政治本中的课题进行演讲,在对民族情、民族魂知识点进行演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充分的了解,促使学生国家荣誉感的不断增强,此种表演平台的营造,能够将政治课堂的气氛有效的活跃起来,促使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三、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
加强对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的对情感教育主题进行选取,要求学生对事件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能够找出让其最为感动与钦佩的地方,基于此,将学生的情感思维进行有效的激发,促使学生能够处在积极的情感教育状态中,促使其能够对政治课堂充分的喜欢;(2)将大纲文件精神进行有效的融合,把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充分的与之相结合,对学生的荣誉感进行培养,进而将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效的激发出来。
四、融入生活,促使品德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根据相关调查以及教学实践表明,一些学生对初中政治课程热情不高,有时会出现厌烦的情绪,主要是因为初中政治教学时没有与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时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进行教育,致使学生出现反感的情绪。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进行初中课程教学时,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政治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2)将有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的开展,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政治教育重要性进行充分的体会,同时,能够促使其正确道德观的有效形成。
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得以优化
(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摆脱教材的局限,充分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促使学生能够对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对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课堂的多元化的目标充分的实现,以此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将《焦点访谈》等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系统中进行有效的应用;(3)将社会热点问题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热点对政治教育进行充分的理解。
六、教师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进行不断的学习,真正的作为懂政治、懂教育的政治教师,对初中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程内容、社会热点问题、历史事件等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的探究,将课程内容的全面探索的目标有效实现,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政治教师;(2)对心理学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成为一个善于教学的政治教师;(3)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将其在初中政治教学时充分的应用,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政治教师。
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祖国的前途有着直接的影响。初中政治课将知识性与思想性进行高度的统一,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对初中政治课进行教学时,必须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不断的研究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而促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5-01
一、研究背景
加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彝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漾濞彝族初中生的培养关系到漾濞地区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到一线课堂和课后学生生活中做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设计彝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彝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由于漾濞地区彝族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由于地缘、彝族文化历史、语言、自然环境等带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体表现如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漾濞位于滇西,彝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边疆人才培养方向、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局、面临特殊的挑战;漾濞彝族初中生都有民族信仰,平时生活过程中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坚持多样化。
(二)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彝族地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漾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是保持漾濞社会政治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百年大计。加强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未来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漾濞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相关因分析,要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优化其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面对的围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彝族初中生首先是一个社会成员,其生存、成长时刻都离不开社会,思想政治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对象同社会环境的交往活动中实现。所以漾濞地区抓好彝族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优化社会环境,为彝族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横向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彝族初中生与家庭之间缺乏盲点的情况,积极探索学校和家庭联合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的方式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彝族初中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具体了解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以便在教育时更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双方的相互配合,进行有效沟通,方便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德育资源的汇渠合流,形成公教共育的合力。
(三)学校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1.加强民族观教育。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观、党的民族观、关于中国民族工作成就的教育、关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的团结、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2.加强哲学教育。漾濞地区属于欠发达的民族聚居区,这里的彝族学生基本来自落后的农村,从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民族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哲学素质相对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1)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尚未完全达到自觉程度;
(2)在辨证看问题方面缺乏系统性。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彝族学生哲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给彝族初中生思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最终达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杨聪,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材之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5.
[4]张振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康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7]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16):110.
[8]马木提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9]于林平.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1).
[10]邓晓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