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时间:2024-01-18 14:4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化学理解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2-03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应该是知识技能及思想素质的综合性培养。而思想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而医学生作为未来工作面对病人、面对生命的受教者,也是生命科学的实践者或研究者,因此对其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思想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如何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医学伦理观,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学科之一,纵观生命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是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的发展史。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结合树立同学们正确的世界观、医学伦理观,既是有效可行,也可以做到生动活泼的。

人生观——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世界观——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称宇宙观。简单来说,人生观是如何看待自我,而世界观是如何看待外部世界。伦指人际关系,理指行为规范,因此,医学伦理观应该是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医者在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积极和向上的精神。我是一名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讲教师,多年来,我的周学时达到12或以上。在反复的上课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改进并贯彻教书育人目标,既要将知识的传授做到简洁和易懂,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在某些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水到渠成似的建立和强化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医学伦理观。以下是我的几点方法和总结:

1.从讲绪论开始,在介绍生物化学起源和发展的同时引导同学们思考生命起源的问题,引发学生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在介绍科学理论和伟大发现的同时融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生物化学是门古老的学科之一,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学科的科学家的探索和发现。生物化学最初(18世纪至19世纪末)研究的是生命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到了20世纪初开始蓬勃发展,生命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是如何相互转变的,由此而思考那么这一切是谁来主宰的,是上帝吗?在介绍生物化学是一门学习什么内容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在追寻科学家们的研究历程中一起思考,并以作业的形式让同学们去查阅资料,佐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例如我向学生提问,生命活动不由上帝去主宰,其起源是什么?是核酸还是蛋白质?为什么?这样的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思考能力,并且不断地强化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必须必要树立起唯物的、科学的世界观。在生物化学的发展史中,有很多重大理论和技术的建立,而这些重大理论的建立过程,也真是人类思想由崇拜和唯心走向唯物的历程。例如: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由此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奖。“我认为他们应当像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那样世世代代受到尊敬,他们应该获此殊荣,然而,与他们的贡献相比,这奖励是微不足道的,这一发现使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又一次发生了革命。”[2]我们的生命既不是由神创造的,也不是由基督拯救的,而是由DNA决定的。

篇2

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原型”、熟知的生活经验引出物理问题。这样可以迅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生活化的引入途经多种多样。

1.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入

比如,在讲“世界是运动的”这一节时,可请学生讲述乘坐汽车看路边的树木有何现象,教师利用学生的疑惑引出新的课题。

2.创设贴近生活的物理情境

利用常用的生活用品或学生熟悉的工具、物品,也可以用实验室里的简单器材做一些小实验来创设情境。

3.制造与生活经验冲突的事件

如学习“大气压”时,可做覆杯实验引入。学生在认为水当然会流出去的思绪中,看到水居然被又薄又轻的纸片托住了。此时老师将课题引入,其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二、新课讲解的生活化

物理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规律的应用,都来源于生活,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为此,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从各种生活现象中概括物理规律,又要把物理规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新课讲授的生活化有三个方面。

1.讲授语言的生活化

老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如果总是一本正经,说出口的全部是书面式的语言,那就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2.运用生活化的比喻

如在讲“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时,把高频电磁波比成一个跑得很快的哑巴,把低频电磁波比成具有歌唱才能的瘸子。电磁波的发射就是哑巴背着瘸子跑向演出地点。哑巴把瘸子弄到后背上的过程就是“调制”。到剧场时,哑巴把瘸子放下让他去唱歌就是“解调”。如果这样讲,学生的注意力一定十分集中,并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物理规律应用的生活化

如学习了“惯性”一节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惯性知识来判断生鸡蛋和熟鸡蛋?老师指出:把鸡蛋放在桌上,用手把鸡蛋迅速扭动。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如果鸡蛋转动得很顺利,则为熟鸡蛋;如果转动得不顺畅,则为生鸡蛋。学生的兴趣很高,积极思索,很快得出了原因所在:因为熟蛋被扭动时,蛋白蛋黄全部一同被扭动,故转得顺利;生蛋被扭动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几乎未受力,所以转得不顺利。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蛋白和蛋黄因惯性几乎停留不动。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清拖慢了。类似的生活小问题的解决,虽然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自信心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实验器材及设计的生活化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同时,物理实验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所以进行实验是学习物理不可或缺的必要活动。如学习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知识点时,课本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塑料盒内滴几滴酒精,盖紧盖子,然后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在盒中点火,使盒盖被高压气体顶飞。实际上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完全可以完成这个实验,而且效果也很好。

四、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篇3

一、小班化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的必要性

1.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当前课题的实验研究将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独立解题能力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能力,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纵观我国教育,没有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独立解题的条件。教育规范的共性,压抑着学生发展的个性,教育方式的束缚,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越学越受束缚,磨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改变现状只有一条出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

3.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让教育者们认识到要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子,最根本的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独立解题,培养自主解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针对小班课堂教学的特点,我们要主动研究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规律,寻求有利于培养独立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方法及模式。

如何在小班化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以下笔者思考了几种方法。

二、小班化物理教学中培养独立解题能力的方法

1.培养独立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组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能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严密的语言。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强调“如何做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思路、解法等)。这看似重视解题,实则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困于题海战术。这与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不一致。如,在求解“机械效率”相关题中,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先求有用功和总功,根据其百分比求得机械效率;如果在滑轮组的题目中无法得知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还可以根据η=G/nF来求得机械效率。学生若能熟练说出解题思路,说明这类题目已经基本掌握了。

2.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物理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的情况,初中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易造成思维定势,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时的灵活性。如,追及问题中常出现:“能否在导火线燃烧完之前,跑到安全区?”这一类问题在思考时往往有几个不同的方向:(1)比较导火线烧完与跑到安全区所用的时间;(2)比较导火线烧完这段时间内人跑出的距离;(3)比较人若跑到安全区,导火线需要的长度,等等。思考的角度不同,求得的物理量也不一样,但都是正确的。想到一种方法的同学,可以鼓励继续思考,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更多,更简单合理。

3.培养解题的多样性

同一道题目,相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提出不同问题。如,“火车过隧道”这类问题,火车长度、隧道长度、火车时速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求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与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问法不同,所求物理量也是不同的,学生往往不认真审题,混淆这两种情况。考虑车长,前一问是(S桥+S车)/V,而后一问是(S桥-S车)/V。鼓励学生讨论思考:相同条件,还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求什么量?

4.联系对比,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物理上不少物理量是用类似的方法提出概念,并根据概念得出公式的,如: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t;密度:单位体积物体含物质的多少ρ=m/V;压强: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P=F/S等。这些物理量相关知识在教学时就可以请同学们思考,中学阶段学过哪些类似方法得到的公式?它们代表什么物理意义?请同学们积极讨论发言、归纳。通过比较将各部分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善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区别、理解、提高。

5.作图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作图标已知条件是物理解题过程中非常实用,效果非常明显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力学,电学的题目中根据题意画示意图就是一个完整的审题、分析的过程。偷懒省略这一步,会导致审题不清。

如,求水平面上重为100 N的物体在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了2 m,求拉力做功。在未画图分析的情况下不少同学会将100 N作为拉力带入计算,得到错误结果。如果计算前画出图像,则容易发现,拉力大小是50 N。类似的错误在力学、电学计算中层出不穷。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加强要求,甚至列出几个相关例题,仅仅作画图分析的练习。

小班化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途径和方法,最根本的、相通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篇4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做出了详细的诠释:“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物理规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以此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最终教学目的。”

在此背景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就成为诸多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将物理学习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密切的联系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展开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其广义是指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外部客观环境;狭义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促使其积极进行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既然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物理教师就应努力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以此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经过对新课标精神的认真学习与研读,我将这一理念灵活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例如,讲到“摩擦起电”这部分知识点时,我带了一个神秘的小道具――一把塑料材质的梳子,并邀请一名头发较长的女学生到讲台上配合我一起完成下面的实验:首先,女生用这把塑料梳子反复梳理头发,会发现头发经常吸住梳子;之后将这把塑料梳子跟一些细小的碎纸屑做接触,发现不少碎纸屑也都纷纷依附于梳子之上。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现象,可是部分学生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常见生活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物理原理。因此,通过这一情景,不但最大限度上集中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其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而且通过这一真实的物理教学情景,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其他类似的物理现象,这对于他们加深对于“摩擦起电”内容的认识与理解都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二、将日常生活现象与实验探究活动联系起来,促使实验内容的生活化

实验是整个物理学科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许多物理定义、规律、公式等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经过反思、升华、总结形成的。“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实验之于物理学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不难看出这一点。因此,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将日常生活现象与实验探究活动联系起来,既是提高实验教学实用性的必要措施,更是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的重要补充。

例如,对于思维尚未发展成熟的初中学生来说,“大气压”这部分内容不但知识点稍显抽象,就连实验内容也较为笼统,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缺乏明显的联系。因此,学生普遍反应这部分知识点过难,不容易理解。鉴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之上做了“覆杯实验”以及“矿泉水瓶变扁”两个足以证明大气压存在性的演示实验。

覆杯实验:首先在玻璃杯中注满水,再将薄纸片盖在玻璃杯口之上;用手按着纸片将玻璃杯整个倒置,慢慢移开托着薄纸片的手。这时,就会发现不但玻璃杯中的水不流出,而且纸片也同样掉不下来。

“矿泉水瓶变扁”实验:在一个完好无损的矿泉水瓶子之中倒入热水,稍停几秒之后,将瓶中的热水全部倒掉,之后再将冷水淋到矿泉水瓶之上。这时,会发现伴随着“啪”“啪”的声音,矿泉水瓶迅速瘪下去。

这两个实验所使用的器材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且整个实验过程都简单、清晰、易操作,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之中,积极思考之所以产生上述“奇怪”现象的物理原因。如此一来,教师不但得以巧妙地将“大气压”这部分知识顺利导入,而且通过演示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又切实帮助学生加深了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为切实提高当节物理课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物理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走向社会。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实现对于具体知识点的更好认识与理解,并进一步升华到社会生活实践的运用之中。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双提高、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