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8 14:43: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

篇1

关键词: 节能减排;快f包装;循环模式

Key word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express packaging;recycl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7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92-02

0 引言

快递业作为一个新型行业,在我国仅有短短30年的发展时间,但如今它已经成长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型服务产业。截止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过美国和日本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快递量313.5亿件,年收入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8%,2010-2015年的复合增速为43.7%,收入规模达到2770亿元,同比增长35%。巨大的快递业务量将带来海量快递包装的使用,若对其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助理王跃中曾对媒体表示:"在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一般能占到20%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随着快递业务量的激增,包装物的占比在不断增加。"因此,解决包装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对于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体系也亟需建立。

1 发展循环快递包装模式阻力重重

1.1 快递包装用材不适于循环利用 要想实现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一个耐用简洁、卫生可降解的快递包装必须被设计出来。目前传统的包装材料有:纸、塑料、玻璃、布料及泡沫等。而其中的不可降解材料凭借其廉价简便的特性深受快递行业“恩宠”,这类材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且一些包装用料不适于循环利用时的清洁与保质,难以推动快递包装多次利用的模式进程。

1.2 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化的成本问题 众所周知,快递行业对人力资源要求极高,因此花费的人力资源成本极大。如今又加之推行快递包装循环化举措,其未知的高昂成本与难操作性会让大多快递公司打退堂鼓。菜鸟网络CEO童文红曾表示:“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避免现实问题――成本。”新材料的研发,新型包装方式的设计,相关的回收基站与人力投入等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绿色的快递包装使用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经济成本问题。

1.3 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卫生与安全问题 多数快递员曾表示,多次使用的包装的卫生问题必会是人们担心的焦点。例如一次性木筷和回收筷子相比虽然浪费木头,污染环境,但是相比普通筷子使用方便,更加卫生。此外,对于使用循环包装是否会使个人信息泄漏也是使群众担心的问题。

1.4 民众对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意识淡薄 快递包装在循环利用时多少会出现包装破损、不卫生等情况。而消费者普遍希望多包几层,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的物品。此外,他们介意收到“旧包装”,认为旧包装不干净,不安全。由此可见,人们对循环快递包装存在较多意见不愿使用,殊不知这样大大加剧了快递对环境的污染。

2 调查方案与数据分析

2.1 调查方案 为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对循环快递包装发展的看法与建议,以便于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针对一般群众、电商与快递公司这三类不同的研究对象,在北京、石家庄及温州地区实行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其中调查问卷发放800份,回收710份,有效回收率为88.75%。

2.2 调查数据分析

2.2.1 一般群众问卷分析 根据我们组所设计的群众问卷的内容,我们将问题划分为四部分模块,分别为网购主要人群与购买次数、群众对现有包装的使用与看法、群众对于新型循环包装的看法与群众对于循环包装模式的倾向性调查。在网购群体中,学生和白领类职业占主体,且其月均网购次数在3次以上。这类人群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利于循环包装措施的实行。关于群众对现有快递包装的看法,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5.8%的群众认为现有包装不环保利用率低,可见人们确实对包装的一次性浪费感到不满,这有利于我们循环包装模式的运行。有26.3%的群众认为包装过度,其余群众认为包装异味大且不安全。这给我们组对于循环包装的设计提出了要求,不仅是包装材料选择要耐磨可靠,在循环利用模式下的清洁工作也要到位。群众对于新型循环包装的看法,有78%的群众表示支持,在这类人群中,近五成的群众希望采用新型塑料包装盒。塑料包装向来耐用,不易损坏而且易消毒,适合的商品包装种类多,适合作为循环利用包装。在群众对于循环包装模式的倾向性调查中,我们组统计有46.2%的群众希望采用押金的形式使用循环包装,这方法可有效提高循环包装的回收率,且可避免部分群众不返还循环快递包装的现象。这方法可有效提高循环包装的回收率,且可避免部分群众不返还循环快递包装的现象。也有33%的群众希望采用现有包装形式,见群众对现有包装还是比较满意的,要让人们接受循环快递包装并逐渐取代传统包装有一定难度。其余群众选择绿色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并支付一定费用,这方法是可行的,且我国早已研制出此类包装,但成本问题一直阻碍其发展。

2.2.2 电商问卷分析 根据我们这些问题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商家在包装材料上的花销大概分布在5000到20000左右,且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包装由自己店家提供。有82.35%的电商表示偶有产品在运输中出现损坏的现象,这使得他们在包装用量上会过度。在包装废弃物品处理上,大家都互相推脱这项环保义务,难以达成一个共识来集中处理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其实商家更关心的是利益问题,处理好循环包装的成本问题是我们所需解决的问题。

2.2.3 快递公司电话访谈 通过电话咨询,我们了解到了几家快递公司对目前快递包装环保方面的看法。中通公司表示,当今快递转运次数过多,目标是实现直达。因为过多转运次数会带来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汽油资源与人力资源都将为此付出许多,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此外,中通公司方面还表示过多的转运次数使得包装破损的几率大大增加,当消费者与电商得不到商品安全的保障时,自然会希望商品多包几层,导致过度包装现象的泛滥。他们还强调,想要实现快递包装循环使用,政府的监督与制定相应政策是最有效的方法,若政府只是给些建议性的指导,那此项目将很难实施。中通公司方面也给出了关于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就是民众参与度要提高,要治本也治标,再多的环保形式也挡不住群众的冷落态度,因此倡导群众参与其中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3 建立循环快递包装回收模式的建议

3.1 节约资源――一套完备快递包装循环措施

3.1.1 在快递收发点建立循环基站 同快递公司合作,共同推进节能较少浪费的绿色快递道路。在多家快递收发站中或者快递集中收发地带建立循环快递包装的基站。既方便了用户使用新型快递包装,又能大大的降低循环快递包装的门槛,使得人们更愿意使用。

3.1.2 多条主线并行政策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我们制作的包装循环流程图共分为三大主线:①一般网购线:用户从一般淘宝电商购买物品,店家找快递公司提供包装。②特殊网购线:这种网购由电商自己提供包装,一方面为了宣传本公司产品,多加了几层纸箱,殊不知无形中大大加大了纸张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是方便自己发货。由此我们为这些用户同快递公司一样提供新型包装。③普通快递使用线:考虑到大众消费者使用快递,我们为快递收发站设立相应的基站,为用户提供方便。

3.1.3 信用积分制度 根据我们的调查,得出以上新型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快递包装多重循环。根据每位用户的使用情况,做出信用评分,记录到网上信用额度,使得包装前需缴纳押金,每次完成一次行为较好的使用都会做电子记录并为该用户增长信用额度,如果不归还等信用差的行为,扣除信用额度,扣除到一定信用积分如果想再次使用需重新缴纳押金。

3.1.4 建立循环包装的完善机构 针对用户对循环快递包装卫生问题的担忧,以及对循环快递包装是否能保护好他们的物品,我们建立了循环包装的维护清洁站,确保我们的循环包装能够多次使用,大大的保障了循环包装的干净卫生。

3.2 针对目前快递包装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①目前市场上包装纸盒的尺寸多采用定制的方式,所以造成了多小散乱的现象。我们可根据《GBT4892-2008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可循环包装盒的大小尺寸标准以使用与循环包装模式。②现如今,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货物保护的需求,^度包装现象严重。采用新型可循环包装可以大大降低对纸箱的依赖,多次循环更是减少了对纸张的消耗。并且如今在包装中在添加可循环充气缓冲物,可以大大降低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撞击挤压,完全能够达到用户对货物安全的要求。

4 结语

我国的低碳物流事业好比是一辆疾驰的列车。以循环包装模式为车头,相关企业作车身,而车轮象征着群众。车头提供动力保障,引领方向。车身作为中介物,它衔接着车身与车轮,让这趟列车协调运作。车轮则是关键的一环,若没用它的支撑与参与,恐怕这趟列车永远到不了终点。节能减排事业是全社会的责任,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愿我们社会成员共同努力,让这辆名为“低碳物流”的列车驶向终点。

参考文献:

[1]尹晓琴,等.快递业专用包装设计及其共用系统推广研究[J].物流技术,2008,27.

篇2

今年年初,环保专家做了一个试验:请4个英国家庭积攒一个月内废弃的商品包装,并对这些“美丽垃圾”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令人吃惊:4个家庭在一个月内积攒的可见商品包装废物总量为103.97公斤,如果将这些废物转化为能源,可供一个60瓦灯泡持续发光3516天。

商品过度包装、包装材料非循环利用所引发的资源浪费与对环境的压力,成了困扰科学家的难题。

在4个家庭积攒的包装垃圾中,除去人们可见的废物,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能源浪费,叫做“无形垃圾”。就拿一个铝罐包装来说吧,生态分析学家还必须考虑生产铝罐,包括提取铝所需的能量,而这就是“无形垃圾能量”。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4个家庭在一个月内积攒的垃圾吧。

史蒂夫一家的家庭成员包括史蒂夫夫妇和孩子们。一个月内,史蒂夫一家的包装垃圾总量是20公斤(包括无形垃圾则约为45公斤),如果转化为能量相当于197千瓦时,可以供一个60瓦电灯泡连续发亮821天。

“我对钢或铝罐没什么意见,因为它们很容易就能被再回收。但最让我恼火的是,厂家总是要把不同材料混合在一起。”史蒂夫不满地说,比如洋娃娃的包装盒,就把塑料和纸板混合在一起。

安德鲁一家的家庭成员包括安德鲁夫妇,4岁的马娅和8个月大的塞缪尔。一家人在一个月内积攒的包装废品是42公斤(包括无形垃圾则约为76公斤),如果转化为能量可供一个60瓦电灯泡连续发亮1090天。

“我对积攒的这么多塑料垃圾十分惊讶,”妻子希拉里说,“我一直都会把其中一些进行回收处理,但包括酸奶罐和塑料盘在内的大部分包装垃圾,都不属于可以循环利用的范围。另外,购买商品时,商家经常用大塑料袋装小个商品,家里攒下了许多塑料袋。”安德鲁建议说,应把顾客的方便作为厂家优先考虑的内容,“但如果一件商品在出售时能够标出其售卖方式有利于环保,那么我会表示支持。

露西一家的家庭成员包括单身母亲露西和她3岁的儿子阿奇。一个月内,露西一家的包装废品重达27公斤(包括无形垃圾则约为50公斤),其转化的能量可供一个60瓦电灯泡连续发亮968天。

露西是一名设计教师,她对设计充满热情。但一个月内的众多包装废物,却影响了露西对包装设计的看法,她说,“我始终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不能是不顾环保的促销手段。如果人们把环保问题不当回事,那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我想今后我会购买更多环保包装的物品。”露西还决定尽量不再给儿子购买那些“垃圾食品”。

戴尔一家包括埃娃夫妇和3岁的女儿马娅。一个月内埃娃一家积累的包装垃圾为16公斤(加上无形垃圾则约为29公斤),其转化的能量可供一个60瓦灯泡亮637天。

“把这些包装垃圾集中在一起时,看起来多得让人觉得受不了,”埃娃一边估算堆在客厅里的垃圾一边说。由于女儿马娅患上了湿疹,全家人吃东西都很小心,他们经常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但如果马娅没有湿疹的话,我们可能会食用许多垃圾食品,同时也将会使用更多的塑料包装。”戴尔说。

试验分析:简单包装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4个家庭在一个月内一共收集了103.97公斤包装废物,如果算上无形垃圾则是200.09公斤。这个数字让人们感到震惊。

“不让这个数字继续升高已经成为一项巨大挑战,”防止资源浪费行动计划(Wrap)的理查德・斯旺内尔博士说,“过度包装问题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购买简单包装的物品已经足够,而且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你在使用物品后还能够参与包装垃圾的回收,那将对生态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而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怎样包装似乎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在商家看来,包装是“商业的皮肤”。这种“皮肤”有时会是商品本身重量的10倍,许多包装垃圾都无法被循环利用。

有些制造商还会说,“如果你考虑简化包装,那么你同样要简化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选择。也许汽车天窗或者对事物的特殊塑造都要被禁止,世界因此只能保持其基本型。”

斯旺内尔博士说,作为产品制造商,考虑环保问题应是更重要的责任,“我们分析了在包装垃圾中分量最重的25种包装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产品都采用较轻包装,我们每年将会减少20万吨包装废物。”

生态设计专家罗布・霍尔德韦如今正忙于研究Dairylea午餐的包装。在英国,数百万儿童都在食用这种午餐。“除去营养价值的考虑,”霍尔德韦说,“这种午餐在包装上有一些问题。包装顶部含有聚乙烯密封剂,包装内还含有热封的塑料材料,这种包装很难被循环利用。此外,包装的空间设计上也有许多浪费。包装中的一个间隔内一半装着火腿,另一半空间是空的,另一个大间隔内有1/3也是空的,其中包括一块真空包装的面包和聚乙烯塑料薄膜裹着的奶酪。”

包装技术专家特里・罗宾如今致力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工作。“我发现许多包装都非常令人厌恶,”他说,“大部分消费者都无法区分‘可降解’与‘生物可降解’之间的区别,所以商家对包装材料的宣传显得格外重要,错误的宣传将会给包装工作增加大量麻烦。”

可降解材料是指可以在化学上降解的材料。但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过分夸张宣传,认为采用这些可降解材料就可以解决“白色污染”显然是不恰当的。

而生物降解塑料则是另一回事。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是主要靠细菌降解,最终转化为水蒸气和少量其他物质的材料。这种材料在美国主要用于生产分解垃圾袋、购物袋以及一些生物降解农用薄膜等;在西欧,可降解塑料主要用于生物降解洗发液瓶、生物降解垃圾袋以及一些一次性商品购物包装袋等。

关注包装:欧洲一些国家以税收、法律手段加以限制

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关注过度包装、资源浪费、垃圾掩埋、污染或能源利用等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人们已经厌倦了在公路上应付迎面飞来的旋转垃圾袋,或者在积攒的面条包装袋上花费15分钟的时间分辨其是否可以再回收。

反对过度包装的抗议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曾有过先例。当时,德国巴伐利亚一些愤怒的家庭主妇拒绝离开超市,直到商家勉强同意使用她们要求的简易且不妨害生态环境的包装。

除公众自发组织的抗议外,一些国家以税收、法律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生产和消费,反对过度包装、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瑞典在1983年制定了《铝质饮料瓶循环利用法》。一些发达国家还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使用可降解一次性用具,如瑞典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试制马铃薯和玉米制的一次性快餐盒,韩国用法律强制性规定使用用糯米做的牙签等。

2002年3月,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增值税。根据爱尔兰政府的规定,顾客在市场上购物时,每使用一个塑料袋将征收15欧分的税款。爱尔兰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是惊人的,每年免费发放给购物者的塑料袋高达12亿个,加起来重达1.4万吨。每人平均一年大约要消费325个塑料袋。塑料袋增值税生效后一个月内,塑料袋的消费就骤减90%以上。爱尔兰环境部发言人指出,“爱尔兰是世界上唯一实行这种机制的国家,但我们的经验已引起新西兰等国的广泛兴趣”。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的4星、5星级高档宾馆已经基本放弃了房间中的一次性用品,以可以重复灌装的肥皂液、洗浴液容器来替代。相反,一些低档宾馆为招徕顾客反而使用一次性用品。有专家说,“‘高档’和‘低档’在一次性用品这个问题上倒过来了。”

根据欧盟委员会修订过的指导性法律,欧盟成员国应在2008年至2015年间将本国包装垃圾的再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其中玻璃包装再利用率达到60%,金属包装达到50%,塑料包装达到22.5%,木制包装达到15%。

此前,欧盟曾于1994年颁布了一项要求成员国将包装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在去年以前提高到25%的指导性法律。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包装垃圾再利用率已达到25%至45%,达到了该指导性法律规定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指出,2001年,仅包装垃圾再利用一项就使欧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减少了0.6%,这表明提高包装垃圾再利用率不但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对能源的消耗,节约建设焚烧处理场的费用,而且可以降低包装材料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是一个非常切实有效的措施。

再回到4个英国家庭堆放在客厅的包装垃圾,不难发现,过度包装和呆板设计并存。商品生产厂商理应动用一切创新力量,把人们从过度包装和资源浪费中解救出来。环境问题是该“解开包装”的时候了。

(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链接

应该警惕的包装

1.由3种不同材料制作的包装袋。这种包装袋难以再回收。

2.洗涤用品的复杂喷嘴。这种装置不能被循环利用,因此只能随瓶丢弃,十分浪费资源。

3.胶卷包装。

4.织物柔顺剂瓶子上的复杂的填充装置。它只有在续装简易包装的柔顺剂时才有用,但大部分制造商都已经停止制作那些简易包装。

5.牙刷的超大塑料外包装和额外的塑料内包装──所有都是未做任何标记的,人们无法知道这些包装能否被回收。

篇3

陈:包装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在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包装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您认为今后的包装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

朱:这是一个很难准确说清楚的问题。但以下一些方面是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一是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思维方面,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客观实际需求,不仅是国内的,而且是国外的;二是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要针对包装行业的特点,注重多科性、专业性、交叉性,以便于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及融会贯通: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实训的环节必须落到实处。

陈:您在一些论著中,特别推崇包装的技术手段,您能否谈下这一问题?

朱:从严格意义上说,包装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但包装领域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对其他领域技术的利用或集成,很少有行业、领域自行发明的技术出现。从包装的功能来说,除了保护、容纳产品的基本功能外,在今天的社,无论是促销,还是满足人们更高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都离不开新的技术的运用,智能技术在今天倍受推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今后智能化是包装发展的一大趋势。

陈:您刚才讲到的技术问题,对设计类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怎样才能在设计中运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呢?

朱:很多人对设计类学生乃至专业从业人员在设计中运用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包装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在各类包装人才培养中要强化技术手段因素,并努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技术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对包装设计来说,运用新技术并不是发明、创造,只是将某一技术或多个技术以包装为载体表现或集成,对设计师来说,必须关注现实中技术的进展,同时要不断思考所关注的新技术是否可以运用到包装上来,并进行必要的实验;三是要重视团队建设,使设计团队中有熟悉各类技术的人员,从而使设计团队成员的知识、能力有互补性,这一点对设计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会触及对传统专业人才的认识和观念。

陈:包装在严格意义上是一次性消费品,消费者使用完产品后,其包装就会被扔掉,它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方面您有什么解决的思路?

朱: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好。我从两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包装被作为一次性消费品,用完后被扔进垃圾桶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在设计时予以解决的(图3)。这实际上是包装的产品化设计。包装产品化就是把包装转化为产品,目的是为了减少包装的废弃率,提高包装的可用率的一种概念。如儿童玩具的包装,当儿童取出产品的同时,其拆开的包装是一款益智拼图产品。二是对于那些实在难以根据产品本身的属性加以产品化的包装,我们在设计时必须充分注意,包装材料、工艺、技术要做到低碳、环保、可回收,换一句话说,就是包装的功能失去以后,包装废弃物不能破坏环境。这方面近些年虽提得很多,但实际上做得很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设计师和生产企业两个方面。当然,对于包装来说,最理想的是没有“包装的包装”才是好包装(图4)。

陈:您能否具体说一下博士培养项目中“减量包装结构与安全设计”研究方向的内容吗?

朱:要解决包装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树立“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关键,低碳、减碳是目标”的理念和思想,因此,“减量包装结构与安全设计”这个方向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该方向的研究要从包装结构入手,并且基于规范性需求,将先进技术融合创新构思,深化包装结构设计理论,完善包装结构减量设计技术与方法,拓展结构设计安全理念和安全手段;其次,采用实验和分析方法,通过创新和优化设计,使包装结构更合理、用料更少、成本最低和性能最好,在实现包装减量化、普适化、标准化、最优化应用的前提下,保证包装安全,并构建包装减量与安全评价体系。具体研究内容近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减量包装结构设计;二是食品与药品包装安全设计。

陈:对于同学们的毕业设计创作展,您是如何看待的?

朱:毕业设计、毕业展应该是每个学校很重视的一件工作。一方面,学校通过毕业展向社会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一方面,也是一个向社会推荐我们学生才能的机会。所以,毕业设计、毕业展的展览周期一定要长,这样就不会因为展览的时间短而把学生们花了很多时间准备的毕业设计展几天撤掉而遗憾。展览周期长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全面地展示我们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成果,另外也展示学校的整个风貌,各界方方面面的人可以来和我们学生对话,这是特别好的方式。

我经常跟同学讲,做一个设计作品,做一个包装项目,做一个行活,这是一辈子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以后每天都要靠这个吃饭,每天都要做。但是做一个毕业设计,完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没有甲方,自己就是甲方,没有老板在旁边看着你,让你做得红一点,绿一点,大一点,小一点,没有这些因素,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触(图5),自己心灵的东西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个机会是特别难得的,很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我是希望同学把这次机会利用起来。毕业设计千万不要做成行活,千万不要做成一个项目,而应当是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和对设计的激情、追求,同时也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去探索,有一些实验性,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做一些发自内心、有创意的东西。

陈:您说毕业创作没有甲方,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对于商业包装设计是不是不合适?

朱:包装方向的毕业创作是可以做到的。包装毕业创作设计可能比平时做的项目更偏艺术性,在这里边可能有更多的对内包装结构的探索,外包装装潢的设计语言个性化的表达。但是这又与纯艺术不一样,作为一名设计师,既然你的项目是一个包装毕业设计项目,那在这个设计的过程里面,应当还是要贯穿一个设计思维。也就是说,在这里面我们更多的还是去通过包装去解决成品保护、销售等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包装毕业设计展示出来。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会鼓励学生要去关注社会,要去关注更多的社会创新而非太多的商业问题,更多地去关注怎么样通过自己设计出来的包装解决保护产品的同时,又可以将包装化无用为有用,带来一些价值。我们学校的学生这些年都在思考这些问题,这从每年的毕业展里也能够看出来。

陈: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或平台来提升自己和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

朱:检验自己和提升自己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式是参加国内外的包装设计大赛。参加专业的包装设计大赛既可以证明自己的设计实力,又可以获得对外交流的机会。专业竞赛是个很好的宣传平台,所展示的都是现阶段在内的最新的技术研究和创意开发,这些作品可以给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可能性,带来新启发,这也是我所强调的竞赛给行业带来精神动力。就像戛纳节,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竞赛,它汇聚的完全是一种新观点的进发和行业的趋势。我们的学生近些年参加国内外的包装大赛如pentawards包装设计奖、捷克青年包装设计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等,他们发现与国际同行专业人士的交流能获得很大的启l和裨益,认识很多朋友,了解到全球的包装大师在思考什么,在做什么,这种直面的交流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包装设计乃至整个设计行业,对与设计师而言,获奖就是兴奋剂,刺激与激励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继续前进。

陈:同学们参加包装设计竞赛最主要目的是获奖,这是不是功利性太强?

朱:获奖是一方面。我们强调的是良性方面,学生参加比赛是检验自己现阶段学习效果,没有获奖没关系,及时调整心态与专业认知方向,为以后的比赛做更充分的准备。我们学校的专业教师每年基本自己主动参加各类国内外专业竞赛,他们一方面获得奖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设计竞赛来检验自己现阶段的工作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专业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图6)。

陈:一名好的包装设计师,除了正规的专业教育以外,是否还需要什么?

朱:我们经常讲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其实这句话是不太对的。至少对有些专门人才培养是不现实的,对人性的张扬和兴趣的发掘、发挥也是有违的。对包装设计来说,我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有独立见解,有探索精神,又要熟悉精通行业、工艺、技术,同时还要了解市场,因此,必须不断向历史、自然、同行终身学习,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

陈:您对专业院校建立包装设计专业的看法?

朱:可以说现在每个高校都有包装设计这个专业,建议有:其一,对于包装设计专业的建设要与企业对接,目前很多高校包装设计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但最后毕业生就业率就有很大的区别,有些高校包装设计专业就业率就很高,问题就出现在后续企业的衔接上。我们学校为提高包装办学质量和人才就业率,专门在东莞成立了包装学院,学生在大三完成包装基础课程后,大四就会安排到东莞包装学院学习,东莞包装学院的学习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也就是说同学们是提前在包装学院实习,真正毕业后就能够直接上岗。其二,优化课程体系,目前传统的包装已经不能适合物联网时代,如何紧跟时代开设课程这尤为重要,而有些高校包装专业课程还仅仅停留在包装色彩、文字、图形等传统装潢上,这完全不合实际。于此同时由于消费者绝大对数通过网店购物,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就是个快递包,导致有些高校干脆砍掉包装专业课程,这无疑是不明智的做法。我校新增设的智能化包装设计就是在此环境中开设的全新课程,现在已经得到社会的好评及兄弟院校的效仿。

陈:您对专科院校包装设计专业建设有什么建议?

篇4

1.引言

作为饮料界的大佬,加多宝这个名字耳熟能详,而它和广药集团之间“王老吉”之争的纠纷随着品牌的热度而持续上演。自从1995年租赁王老吉的商标以来,加多宝集团一路磕磕碰碰的成长起来,从最初的概念模糊,走不出闽南,到成功定位,成为凉茶第一领导品牌,拥有1080.5亿元的品牌资产。再到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的商标,红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宝,加多宝集团又通过一系列的品牌传播手段重塑加多宝凉茶品牌,加多宝再一次创造力凉茶界的神话。然而,经历改名的加多宝凉茶虽然延续了前期王老吉品牌传播的策略,最大程度的转移了消费者的心智,但是短时间内的强制转换,对加多宝是否仅仅带去表明销售上的成功?品牌延续策略的使用真的和以前达到相同的效果吗?本文通过加多宝品牌传播延续性消费者认知调研分析,从中找出延续性策略的使用所带来的影响。

2.调研内容及方法

主要消费背景认识的主体,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基本情况。经过加多宝品牌转换一系列品牌传播策略的执行,消费者对加多宝凉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包括何时,何地,通过什么渠道获知,对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区分和看法等。消费者对加多宝品牌形象和健康度的认知,挖掘对加多宝的品牌的购买偏好和购买倾向,找出品牌延续性策略实施对品牌转换的影响。

本次市场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设计问卷调查,然后发放于各大网站和贴吧、论坛上,在线问卷调研网站上,从而获得有效信息,收回有效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了300份样卷,收回250份有效样卷。样本结构如表1:

3.调研分析

3.1加多宝凉茶延续性的定位

调研数据显示,其中学生占所有购买人群的28.21%,上班族占45.51%,公司文员占16.67%,教师占5.13%,公务员占3.85%,工人只有0.64%。学生和上班族更加偏爱喝凉茶,因为这些群体有对凉茶效用的需求,上班族经常加班熬夜,需要清热,而学生年轻气盛,爱吃烧烤等易上火食品,所以对与凉茶防上火也有需求。因此加多宝凉茶品牌定位为“防上火”的功能性饮料有开阔的市场和稳定的消费群体,但是100%的消费者购买加多宝更是为了解渴,它除了清热解毒的功能外,更应该宣传其本身作为饮料的属性,加多宝不能仅仅延续前期王老吉的防上火定位。

3.2加多宝凉茶品牌认可的延续性

调研数据显示,80%的消费者清楚加多宝凉茶和王老吉凉茶是两种不同品牌的凉茶,20%的消费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区别。但数据显示仍然有6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加多宝凉茶,20%的消费者对于这两种凉茶都可以接受。数据表明,加多宝在凉茶市场上仍然占据大头,消费者对其更加偏好,对加多宝接受度较高。原因在于31.82%的消费者受王老吉的影响,加多宝一直通过品牌传播策略告诉消费者加多宝等于前期王老吉。其次,分别有30.3%和28.79%的消费者因为各种品牌传播渠道告诉消费者,特别是广告宣传,加多宝就是正宗的凉茶。品牌传播延续性策略在这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偏好。

3.3加多宝凉茶品牌传播的延续性

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了就加多宝凉茶的渠道80%来自于电视和网络,这是因为加多宝延续了王老吉的各种公共活动的开展,以及在央视和娱乐节目里面的赞助和冠名。但可以看出虽然有48%的消费者对大量的品牌宣传有反应,但是也有31%没有变化,甚至有5.7%的消费者降低了兴趣,说明过度的广告消费不一定能够带来正比的效果,广告要有创意,娱乐营销要联系情感,不能全部照搬王老吉的广告策略。从图中可以看出,54.55%的消费者购买加多宝凉茶是在大型超市,53%的消费者购买是在小型便利店,在自动贩卖机和医生建议比较少,只有3%和4%,说明加多宝营销渠道相对于红罐王老吉基本没有改变,还是关注大型商场和下级经销商,忽略了其他的渠道建设。至于加多宝最标志性的包装,58%的消费者喜欢红罐包装,但也有25%的消费者偏向塑料瓶包装,16%的消费者期待新的包装。加多宝在延续王老吉包装的同时,也应该要设计属于自己新的包装,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4.调研小结

由此从调研可知,加多宝通过延续前期红罐王老吉的品牌传播策略最大程度转移了消费者心智资源,大部分消费者了解接受并且更加偏好加多宝这个品牌。它的品牌延续性策略执行是成功的。但是在继承的过程中,加多宝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它的品牌定位过于狭窄,产品包装设计也缺少新意,加上大量轰炸式广告,容易造成消费者心理疲劳,以及在品牌渠道方面,也仅仅是“复制”了王老吉。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动摇加多宝的品牌地位,但是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加多宝集团应该在对品牌延续的同时,进行品牌创新,以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要求。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