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的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18 16:09: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育赛事的商业模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赛事的商业模式

篇1

目前我国体育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体育软实力,是指在体育赛事中表现出的制度规范、目标价值、文化内涵以及精神追求,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同心力和规范力。体育软实力主要在价值观、精神意识、并能感染他人等方面发挥作用。体育软硬实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整体体育水平。从我国体育具体情况来看,体育软实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公众和有关部门对体育软实力意识不强、体育文化影响力重视不足以及体育文化氛围不浓。总体而言,我国对体育软实力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此外,还有国内体育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体育文化氛围不浓、落后制度的束缚等。

体育产业的软实力提升策略

1.植入“文化”因素

从当前实际来看,国内大部分体育项目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融入到竞赛当中,而知名赛事的影响力与文化内涵不无关系。随着国内举办国际知名赛事日益频繁,主办方在追求赛事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并没有通过引导观众加深对赛事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来提升赛事的知名度。体育赛事只有将文化理念融入到其中,才能不断提升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只有促使观众真正体会体育的内在文化,才能将体育赛事真正渗透到每一位观众的生活当中,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爱好和追求,将其作为提升自身生活品质和品位的重要途径。

2.完善体育赛事商业模式

对具有高知名度的体育赛事,如何为其量身定做合适的商业模式?这需要在创意、组织、实施、推广、销售等相关环节和流程上不断创新,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分工合理的运作模式。同时,要与体育中介机构、媒体渠道、增值服务方面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最终打造一个完善的体育服务系统。一个成功的体育商业模式,包括赞助商、赛事组委会、高竞技水平、众多一线运动员、品牌推广、商业营销、公正的裁判队伍等。以经济眼光审视,衡量市场的成熟完善度,最重要的一个尺度就是所有资源的自由流动性。要充分提高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整合力和市场运作水平。在改善体育发展硬环境的同时,要注重软环境的经营和文化内涵的培育。不断打造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软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竞技水准的运动员和体育赛事运作人才。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简称NBA)在疯狂创造高额经济利润的同时,也深深吸引了体育经纪人、广告商和大量观众,在NBA的商业模式下,球赛、球员都是重要的炒作元素,其中球员个人更是整个商业运作的焦点。姚明,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曾多次将他的名字列在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的榜单,他们给予了姚明充满高度赞誉的评价:“他是一名中国籍的篮球运动员,凭借精湛的球技和高尚的品质在他的篮球领域功成名就,并影响了一大批人,他成为许多人们心目中的榜样”。“姚之风”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姚明在NBA成功开拓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高超的篮球技术所焕发的魅力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次,在NBA为姚明打开一扇成功之门时,中国市场也为整个NBA联赛为之开启。在姚明的影响下,国内多家电视台开始实况转播NBA赛事,作为姚明母队的休斯顿火箭队,更是被国内篮球迷所拥护和关注,通过观看NAB,国人对它的了解日益加深。明星能够增强赛事影响力,他们是体育赛事商业模式的着力点,是一种商业化的代表。充分发挥明星运动员、教练员甚至裁判员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是提升体育产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3.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

我国要想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社区,就必须充分发挥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魅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统体育文化。我国拥有种类丰富的传统体育活动,极具民族特色,其核心价值都体现在对“道”的追求上,注重为参与运动的人们提供身心双重健康。要充分发掘传统体育运动,特别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东西。武术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运动之一,它的影响力如今已风靡全球,令许多外国人疯狂不已,前来学艺的人络绎不绝,而华人武术场馆如今早已遍布全球。2008年底,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正式亮相,联赛不仅注重武术技艺的交流,更加崇尚武德的推广和教育,如忠、仁、义等,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典范,将传统体育作为传承实体,使之成为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华文化和增进民族交流的良好平台。

结 语

目前,从商业角度来看,国内体育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无成功经验可循,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和阻力。而提升体育产业文化的软实力,是增强国民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努力打造和提升国内体育产业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江和平,张海潮.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张长城.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及提升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4):310-3121.

[3]马垠.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简评[J].商场现代化,2011:(22)655.

篇2

当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迅猛革新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方式。手机传承了移动通信的“移动性、实时性、个人性、安全性”特点,手机比互联网更为普及,比报纸、电视更为互动,比电视便于携带。手机媒体集中了以往四大媒体的优点,且具有无线网络媒体传输的随时随地随身的新特征,完美的移动通信终端技术又赋予它向大众媒体转变的物质基础。

体育凭借其精彩体育赛事吸引着大量观众,这又反过来吸引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手机媒体从发展初期就与体育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手机媒体通过报道体育赛事为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体育也搭载了手机媒体先进的传播工具,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需求很大

体育赛事和娱乐节目基本上属于手机电视主流用户的重点关注内容。对手机媒体的研究中发现,用户关注的最主要的是新闻节目和体育赛事,其次是娱乐节目。对手机视频用户性别调查发现,男性用户比例占64.1%,男性群体对体育的偏爱给体育节目在手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用户在使用手机媒体时对体育新闻传播需求量大,与此同时,体育新闻传播也加深了用户对手机媒体的认知,二者相互促进。

体育节目收视契合手机媒体特性

体育比赛实况通过手机媒体观看。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观看到体育比赛赛场上的实时情况,但是因为受到时间或空间条件的制约,很多人只能通过其他媒体获知比赛结果而不能坐在电视机前关注比赛。有了手机媒体,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手机媒体采用无线接入方式,便携、可移动、普及率高,能够随时随地满足人们欣赏比赛的需要。手机媒体体育节目随时进行、随时、随时接收,即时传播,方便快捷。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媒体也是时效性最强的媒体。

手机媒体可同时提供多种体育信息。手机媒体是一个无线移动媒体终端,这个终端背后是海量的网络资源,通过无线移动媒体终端可以进入网络世界,可以同时提供多种体育赛事信息,既不像报纸受到版面的限制,也不像电视受到转播频道的限制。而且,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整合性媒介,其他媒体也成为它的传播内容。这样,人们获得的体育信息会更加丰富,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手机媒体方便实现体育节目交流互动。在手机媒体上可以方便地实现体育节目的互动交流。手机既是信息的终端也是信息的始端,形成了一个交互传递的网络。用户在收看体育节目的同时,可向平台上发送自己的观点,与朋友交流,与观看同一节目的人进行信息互动。手机媒体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特质,它的信息分享更具人性化。

手机媒体可以满足个性体育需求。体育爱好者们对于体育新闻和赛事节目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甚至节目之外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在手机媒体中,这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并且通过手机媒体的交互式传播,运营商、内容服务商、服务提供商都能够很快地收集到用户的反馈,进而适时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服务。

手机媒体需要多元化的体育内容

手机媒体中的体育节目应该符合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应该有核心的竞争力,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群体。手机媒体中体育视频的制作应该既能在小屏幕上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又能够发挥手机媒体的人性化、应用性、交互性、分众化的优势。随着服务技术平台的开发,手机业务与互联网业务的衔接更加紧密,手机媒体的平台更加开放,手机可以与其他媒介渠道联系起来,创造出不同的娱乐形式,产生和推广多元化的体育节目。手机电视的实现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电视,另一种就是基于广电网络,利用DAB数字广播技术实现信号传播的手机电视。两者各有各的特点与优势,笔者认为,在商业模式上,未来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甚至可以通过广播数字电视与移动网络手机电视商业模式上的互补与结合推动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这将改变人们与体育媒体产业的关系,人们将在手机媒体的体育节目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面对的是特定人群,信息可实现专门化,受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订阅信息,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提高传播效率。手机媒体可在每天不同的时段内,提供新闻、气象预报、笑话、游戏和生活实用信息等,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分类信息的按需提供,使得手机媒体的传播极具人性化。

传播快速便捷。手机媒体具有高度的便携性,信息传播极其迅速方便。手机体积小,功能多,随身携带,只要在信号覆盖区域内,即可瞬间接收全部内容。对于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来说,他们最爱短小精悍、更新快的报道。手机媒体传播高速便捷,长度有限,正符合新闻短、快、精的特点。尤其在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中,这些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2008年,中国移动奥运手机媒体成为奥运的重要途径之一,订阅用户突破千万。

交互性强。在手机媒体传播体系中,传播的双向性增强,媒介的中心地位偏移,传者与受者没有明显的角色分别。当受者把他接收到的信息传给他人时,他也成为一个传者了,这样扩散下去,就形成了N级传播。手机媒体除给用户发送信息外,更可开展跟踪、报料收集、读者调查、新闻评论等多种活动,与读者实现更迅速直接的互动。

受众数量巨大。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超过4亿,是互联网用户的3倍多。手机的普及预示着一个个性化的、可移动的、庞大的信息发送与接收平台的建立,随着技术的成熟,手机媒体必定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手机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现阶段以短信、彩信为主的手机媒体业务只能是3G(第三代通信技术)时代来临之前的过渡性产品。3G网站类型是未来手机媒体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在3G时代,手机媒体将摆脱技术桎梏,发展为包含图、文、音频、视频的一个多媒体平台,手机媒体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手机用户可以高速上网收看体育比赛、新闻、电影、音乐、电视等多媒体信息。首先在3G普及之后,手机媒体拥有了巨大的广告空间,可以构建持续性的多元的盈利模式。其次,手机媒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平面、静态的图片文字将转变为涵盖视频、音频、动漫等动态互动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在3G时代,手机媒体突破技术瓶颈,将壮大成一个独立的媒体,迎来飞跃发展的春天。[项目资助: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07-1386)]

参考文献:

1.罗翔宇:《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

2.刘伟:《手机短信的六种媒体优势》,《新闻爱好者》,2004(5)。

3.蒋晓丽:《从“第五媒体”到后现代文化――中国学者研究视域中的“手机短信”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

4.刘丹:《第五(手机)媒体的功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商界》,2008(7)。

5.黄爽:《手机媒体的教育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科技信息》,2008(3)。

6.于建华:《手机媒体管理的实现途径》,《当代经济》,2008(12)。

7.《手机媒体开启奥运传播新时代》,《中国电信业》,2008(9)。

8.别林娟:《从文化传播视角浅析手机媒体》,《新闻窗》,2008(4)。

9.段甲贵、马玫瑰:《手机媒体研究回眸》,《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7)。

篇3

朱晓东认同曾梦想成为世界拳王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话:“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欧迅体育将自己定位为“改变体育、优化体育”的力量,期待通过对体育的贡献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朱晓东说:“我们认为体育应该造福社会,但现在做得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它做得更好。”

从“卖矿者”到“矿山开采者”的转型

在欧迅体育董事长朱晓东看来,体育服务业包括媒体转播、企业赞助、现场门票及衍生产品四块,在欧迅公司的实际业务中,除去衍生产品板块,其他三块均有涉及。如此布局,“我们是行业中的第一家。”

欧迅体育之前的工作重点以体育咨询为基础的中介服务,主要为媒体提供版权获取服务、为企业提供赛事赞助服务、为赛事机构提供门票分销服务等。在朱晓东看来,欧迅体育之前的业务“进入门槛比较低,对资金的需求也比较低。”但由于其“主要利用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样的盈利模式无法持久发展。”

赛事转播权方面,欧迅体育能期待的不多,只能希望“赛事本身不断提高、积累”,成为欧迅“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另外,广告业务的不确定性较大:“广告投放,一年一签,每年要重新谈。”朱晓东表示,在增强公司销售能力,进一步寻找大企业客户的同时,欧迅体育计划利用赛事赞助商三年甚至五年一签的窗口期,为商业模式的转型做好准备。

朱晓东坦陈:“依靠大客户的力量,我们不断发展,很感谢他们。”但朱晓东的危机感并未得到消除,“总有一天,他们(大客户)会离开我们,有可能我们会找到新的客户,也有可能找不到,如果没有大客户,我们会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转型。”

在如此背景下,欧迅体育为自己确立的目标是“拥有更多的长期项目和赛事资源,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可以长期拥有运营权的项目上来,而不是依靠一两个大单子来运营整个公司。”朱晓东将欧迅体育未来发展方向定位于赛事权利的开发商:“有了赛事资源,既可以卖版权也可以卖赞助,还可以卖门票。”朱晓东将企业的发展模式比喻成开矿,欧迅体育之前的发展模式相当于“别人开采矿山后,我们将金银铜铁打造成不同的产品,卖给下游市场。”而现在追求的模式是,“将矿山盘下来,进入到产业链的上游,可以把我们更多的想法放进去,有能力对产品进行优化。”

自欧迅体育新三板挂牌以来,商业模式的转型就已经开始。朱晓东用“比较顺利”来评价此次转型;他还表示,欧迅体育“有将体育赛事优化成产品的能力,有通过媒体渠道将内容传播出去的能力,还有让消费者及企业来买单的能力。”基于一直以来的积累,欧迅体育力求争取更上游的资源,以保持长期的盈利以及利润的最大化。

2013年以来,欧迅体育开始实践其赛事权利开发商的养成计划,斥资获得多项赛事开发权: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与欧洲篮球冠军联赛中国巡回赛五年赛事开发权;此外,还有澳洲网球公开赛两年及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四年的新媒体版权。

2013年11月9日,亚冠赛广州恒大1:1战平首尔FC,以客场进球数量多的优势夺冠。这让拥有亚冠赛新媒体版权的朱晓东也多少有些意外,“我们没有料到恒大会夺冠,买版权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它会这么火。”欧迅体育作为版权拥有者,无法对赛事进行优化,但朱晓东坦陈:“随着赛事自身的发展,我们也会获得红利。”恒大的夺冠让2014年亚冠赛在中国的版权争夺变得更加火爆。

2013年,欧迅体育“投了很多钱来够买资产”,但由于赛事回报期较长,2013年财务数据并不理想,“利润不是特别好。”但对于欧迅体育的未来发展,朱晓东表示乐观:“去年项目亏损大概有五六百万,但经过我们一年的运作、推广、运营,今年我们是一个成长期,这些都能化为利润了,明年我们则可能是一个爆发期。”

这符合朱晓东所描述的体育赛事运营收入曲线:“第一年盈利比较难,亏得比较多;第二年一般能够维持平衡或有些许盈利;而到了第三年开始是成长爆发期,其利润能够将前两年的亏损全部填上。”

体育服务行业成熟度较低,未来前景可观

曾任国际足联中国代表的朱晓东看好体育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相对于较为成熟的欧洲和北美地区,“行业整体来说目前在中国相对比较小。”

在转播权利市场方面,根据朱晓东的数据,体育赛事在北美四大联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美国橄榄球联赛、美国职业冰球联赛及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一年的转播权有收入将近三百亿美元;“中国的版权购买多是境外的欧洲杯、欧冠、欧锦赛等,而中国本土联赛中超及CBA等的版权也开始具有版权概念,能够卖一些钱,但不多。”

朱晓东看好新媒体发展对于赛事转播权价格带来的利好:之前都是电视台转播,国有平台对于竞争并不积极,“大家都是用非常低的价格来转播体育。”新媒体出现后,“尽管新媒体与电视台现在并没有完全竞争,但很多人开始用电脑和手机来看比赛,获取比赛数据”,各家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以及新媒体与电视平台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强。

不仅如此,朱晓东还表示,体育赛事本身稀缺,“网球、足球、篮球就那么几个比赛”,除此之外别无二家,观众的眼球势必被吸引;体育赛事具有实时,有很强的聚众性,“在一个小时里面几十万人上百万人上千万人会看比赛。”此外,体育内容与政治基本无关,国家管制相对较小。这些因素都使得转播版权市场“一定会飞速的发展。”

在赞助市场方面,朱晓东援引普华永道的数据: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中,赞助商的广告支出中约有10%花到了体育赞助上,而中国这个数字只有大约3%-4%,增长空间巨大。“当然有可能中国的体育概念、体育文化还没到这一步,或者中国的体育项目还没有那么吸引人,但是这一定会有变化。”

此外,朱晓东认为,最新的广告投放趋势显示:赞助商的投入已经“从投平台转为投内容,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一定要有人看,而通过电视来看、还是上网来看,已经不重要。”体育赛事的内容吸引力优势将进一步发挥。

在门票市场方面,朱晓东表示,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中,同样作为休闲产业的电影票房与体育门票收入相差不多,都在100亿美元左右;而在中国,中国电影票房是35亿美元,而体育门票收入大约在2亿-3亿元之间,二者相差较远。“当然我们要说中国人没有去现场看球的习惯,但是其实慢慢在发展,你看CBA和亚冠的比赛都是一票难求。”这其中除了文化习惯之外,赛场服务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的很多赛场服务还没有做到位,标准比较低,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本土民企迎战外企国企

在体育服务业,身为民营企业的欧迅体育只是玩家之一,与之同台竞技的包括著名的外企和国企。外企如IMG,国企如中体。谈到行业中激烈的竞争时,朱晓东委婉地表示,欧迅体育“在民营企业中应该还是数一数二的。”

在中国市场中,民企、外企与国企等身份的不同使得各类型企业有着各自的优势及短板。国企“离资源很近”:中国体育赛事多由国家举办,“交给国有企业去办也是天经地义”,并且也不乏存在“有专业知识、有专业能力”的公司;但朱晓东也看到了竞争对手的短板:“由于体制限制,国有企业其实没有办法太多与资本对接,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做多做少一个样,不如民营企业灵活,可以合纵连横。”

在朱晓东看来,外企把国际资源带到国内来了,且很专业,有很多知识,但由于来中国开拓发展的外企通常较为庞大,决策链条较长,不够本土化,无法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决策的需要。

朱晓东如此评价欧迅体育:作为民企,其“有非常本土化的一面”,另外其“注重在国际上的声誉,拥有国际化的资源。”欧迅体育将自己定位为国际赛事资源方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国际上的优质资源,除非他愿意烧钱在中国养一帮人,开个办公室慢慢发展,否则他们更多的是愿意与一个有共同价值观且又了解中国本土情况的伙伴开展合作。”

在朱晓东口中,欧迅体育是一个“glocal”的公司: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行动(think global, act local),这是欧迅体育与国际赛事资源方合作的基础。朱晓东表示,“并非你会说外语就可以,关键在于你对于国际体育组织的理解,对国际游戏规则的尊重。我们了解本土情况,又能用合作伙伴所理解的语言将本土情况向他们解释清楚。”

不过,朱晓东也坦陈作为民企的劣势:“我们的短处是‘手’比较短,没有那么多政策支持。”

挂牌新三板,资本运作加速

欧迅体育2014年年初挂牌新三板,公司资本运作速度加快。朱晓东在体育服务圈摸爬滚打多年,他看好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多人分析,今后(体育服务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业。”相较于其他资金量更多、更为成熟的行业,如电影行业,“体育服务业的资金还比较少,很多产业链并未完全打通,因此需要用资本的力量加以贯通,打通上下游,建立更大的商务平台。”

篇4

一、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背景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以来,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就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更是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而在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可以看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将达到4亿人以上,这其中55.1%的人未来有意向进入收费场馆进行体育运动,90%多的人员具有培训需求。由此可见,体育行业的市场空前广阔,依靠传统的体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庞大的用户需求。

二、体育媒体“阔气出手”, 开辟互联网直播新时代

体育赛事是每个体育平台必不可少的,而体育赛事其本身就是一项极具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竞技运动。因此,市场对体育赛事的强烈需求使得市场化运作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大。赛事直播从过去的赛事转播演变为独家直播,很显然是各平台向通过这些内容来吸引并聚合更多的用户,每一个用户同时也是其他体育产品的潜在用户。

对于这些平台而言,赛事直播已经超越了形式的存在,背后是一整套社群化运营的东西,这也是互联网+体育简单而直接的体现。

以乐视体育为例,乐视体育花“天价”购买版权,同时与体奥动力合作,获得2016和2017两个赛季中超联赛在中国大陆、港澳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这是乐视体育在女超、中超之后又拿到的一项国内重要的足球IP。标志着基于乐视的所有平台、终端和乐视体育,以及乐视体育旗下的章鱼TV和搜达足球,都将对中超联赛每赛季240场比赛全部实现高清网络直播。这不仅开辟了中超联赛转播新时代,同时也让数亿中国球迷和海外球迷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到全程直播赛况,体验前所有未有的互动节目与实时数据分析。

乐视体育通过互联网创新突破了产业的传统瓶颈,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平台探索中超联赛全球化传播和商业化创新的新路径,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革命性意义。

三、以运动APP为纽带,打造互联网健身新潮流

互联网+体育在当前对于大众而言,主要还是体现在全民健身方面。在我们的传统认识里,健身活动通常需要有特定的人群、固定的时间和足够活动的场地。但是由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人们未必能够轻松的在方便的时间里满足所有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健身人士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在“互联网+体育”的时代下,一系列的运动APP应运而生。在这些APP中,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健身的时间和场地,通过互联网迅速帮你找到陪你跑步、教你打球的人。同时为你推荐最适合的运动场地,实时记录你的数据,反馈到专业人士那儿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进一步的指导,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的沟通。另外一点,在这些运动APP中,普遍都带有社交功能。能够在健身的同时和客户端里更广范围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心得,接触更多的新式健身项目,无形中也提升了自己对健身的兴趣。

现代人们追求的便捷、个性化的消费是新的发展趋势,而运动APP的诸多功能也正适合了这些要求,将体育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挖掘出体育产业的更大潜力。

四、在互联网时代下,追逐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

从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来看,“创新”将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流。现如今的消费市场,人们都在追求突破,剑走偏锋,为求在市场中分得最大利益的一杯羹。互联网+体育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产业也在进行技术革新,突破传统的商业模式,确立自己独特的明确的产业形式,创新体育客户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同时就会更加追求精神享受,所以在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上,服务理念也是需要提升。将现有的体育资源最优配置,合理人性化的组织体育活动。以体育元素为指导,体育组织为关键,产品服务为重点,构建新型体育产业形态。同时,实时关注客户端用户的反馈信息,切实掌握第一手的需求资源,明确目前消费人群的主导消费方向,构建稳定的盈利方式和商业模式。将体育产业市场细分,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以及电子竞技、极限运动等,拓宽体育产业领域。最后,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扶持下,构建起学校、市场、企业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链条。

在互联网思维普遍渗透的背景下,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体育文化的迅猛发展,体育产业与经济领域不断走向深度融合,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利好的政策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中国体育产业将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将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很新、很重要的时期,体育与互联网之间更多的融合,也将会成为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