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9 14:53: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消费行业快速发展,大量餐厨垃圾随之产生。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餐厨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已达到了30%——40%。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回收体系尚未建立,绝大多数城市存在着对餐厨垃圾管理无序、任意处置的问题。因此,规范管理、合理回收处置餐厨垃圾并使之资源化对避免环境污染、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餐厨垃圾及其特点

(一)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餐厨垃圾成分十分复杂,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包含糖、纤维、半纤维、脂肪、蛋白质、木质素等物质,以蛋白质、淀粉和动物脂肪等为主,且盐分、油脂含量高。

(二)餐厨垃圾特点

餐厨垃圾作为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其共同特点是:

1、高含水率。餐厨垃圾的含水率约为75%左右,其收集、运输和处理都有很大难度,如果直接填埋则会产生大量沼气及渗滤液,渗滤液可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等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热值低。餐厨垃圾的热值在2100 kJ/kg左右,显然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热值要求(即5000 kJ/kg以上),即使和其它垃圾一起进行焚烧和发电,也只会降低垃圾的热值、总焚烧发热量和发电量,甚至会干扰焚烧过程的正常连续进行。此外,只有在垃圾产生量达到1000 t/d以上时,才具有规模效益来建立电网。

3、易腐烂。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占干物质质量的93%左右),主要为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又因其含水率高,易腐败发臭,易孳生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造成疾病的传播。

4、营养丰富。除了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高外,餐厨垃圾还含丰富的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具有营养素齐全、再利用价值高等特点(详见表1)。据统计,餐厨垃圾的粗脂肪消化率为88.26%,粗蛋白消化率为89.63%,该消化率与常规饲料相近,说明饮食业有机垃圾通过处理,有作为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有机营养成分含量呈递增趋势,可见此类垃圾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表1:餐厨垃圾各营养物质含量

二、聊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聊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还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大量的餐厨垃圾流入了非法销售渠道。

就我市而言,餐厨垃圾的回收现状为饭店与食堂的餐厨垃圾大部分被城郊养殖户收集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动下将餐厨垃圾中的油污水制成地沟油冒充食用油在市场上销售;居民区的餐厨垃圾基本上没有回收,直接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加以填埋处置。以上处理方式危害在于:

1、利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动物容易导致疾病传播。研究表明,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可能含有铅、汞、黄曲霉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因此,这种食物链形式隐藏着巨大的病原体转移与扩散的危险。

2、地沟油危害食用人群健康。有关专家指出,“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经过不法途径回到人们的餐桌,供人食用会造成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致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3、餐厨垃圾容易污染环境。由于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而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中剩菜汤、馊水含量很大,容易在收集、运输途中泄漏,影响城市环境,若直接被填埋处理,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我市餐厨垃圾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可回收生活废弃物相比,餐厨垃圾缺乏有效的回收途径和成熟的处理技术,给餐厨垃圾的回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我市餐厨垃圾的回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相关部门对餐厨垃圾处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餐厨垃圾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垃圾,其收集、处理工作单独依靠环卫部门难以取得成效,需要多部门重视起来,共同努力,充分认识到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对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维护城市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的重要意义。

2、缺乏统一管理。长期以来,我市未出台餐厨垃圾收集、回收规范性文件,未建立统一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居民生活产生的餐厨垃圾直接装袋丢弃在垃圾箱(桶)中,同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给处理工作带来困难。

3、处理水平较低。由于受资金、技术水平及垃圾处理场规模制约,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工作一直难以开展,垃圾处理设施也未能建成。目前,我市已意识到餐厨垃圾的重要性,并正在筹建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待该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及时开展餐厨垃圾治理工作。

4、市民意识不强。目前,大部分市民未能意识到餐厨垃圾对环境及健康的危害,尚未树立餐厨垃圾回收意识。

三、城市餐厨垃圾治理对策

餐厨垃圾污染性强,危害性大,管理难度高,但再生利用价值高。国内外对餐厨垃圾进行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成功事例很多,如北京、苏州等地。为有效减少餐厨垃圾对城市环境及人民健康的危害,我市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对城市餐厨垃圾的管理与综合利用,以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加大对餐厨垃圾的重视及管理力度

篇2

创新工作之一:坚持全过程分类,推广三种工作模式,强化厨余(餐厨)专业收运

2009年9月,朝阳区率先在“三街两乡”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区乃至全市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生活垃圾作为固体废弃物的一部分,其管理过程包括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处理和处置多个环节。长期以来,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只重视了垃圾的前端收集和末端处理,而忽视了中间运输环节。因此,在以往宣传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经常有居民反映在家分类了,可是环卫工人又混在一起运走了。这就大大打击了市民的分类积极性。科学的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必然是全过程的分类,实现垃圾从收集、运输、转运到处理全过程的分类模式,这是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首要前提和条件。

朝阳区结合不同小区情况,大胆创新,试点了三类垃圾分类运输的工作模式,坚持按照“绿灰蓝”三条线进行运输和处理。第一种模式是环卫作业关口前移,桶换桶,垃圾不落地。在团结湖街道和麦子店街道,采取将环卫作业关口由垃圾楼前移到垃圾桶站的模式,采用专用电瓶车进行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第二种模式是充分利用现有作业主体。按照花钱少、效果好的原则,在原清运主体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电动三轮车来解决垃圾分类运输问题。第三种模式是尝试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劲松街道利用回收公司承担二次分拣及运输工作,节约政府成本。三种模式的有效探索,为朝阳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厨余(餐厨)垃圾,强化专业收运,配备餐厨废弃物收集车辆38台,组织成立由80人组成的餐厨废弃物收集队伍,餐厨废弃物收集体系初步建立。在推进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中,2010年朝阳区全面实施了垃圾分类“2010工程”。其中“20”指的是两个“零”目标,即:可回收物“零废弃”,餐厨垃圾“零私运”;“10”指的是参与活动的每个社会单位至少设1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2011年,朝阳区作为唯一代表北京市参加申报的城区,详细编制了《朝阳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同时,向国家发改委郑重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构建起完整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统筹餐厨废弃物和废油脂的一体化处理,采取必要措施,规范“地沟油”的收运、处理和利用,保障食品安全。

创新工作之二:改造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配合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重点对辖区的垃圾楼、垃圾桶及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和配发。目前,已整体改造了98座垃圾楼,配发垃圾分类公用桶37626个、户用桶106.1万个,分类电动车630辆。对不具备分类收运的单体垃圾楼,实行就近组合方式,确保将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实现分类收运。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思路,末端现行,建成了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环境优美、集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教功能为一体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南部,前身是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是北京市唯一初具规模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产业园区,绿色北京新八景之一,稳步迈进了北京市乃至全国固废处理行业的“领头兵”行列。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设施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医疗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

在北京率先建立起了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高安屯卫生填埋场日设计填埋规模为1000吨,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是目前亚洲单线处理规模最大的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53.3万吨,余热发电每年额定发电量2.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高安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设计日处理能力400吨,整个项目运行后,可基本解决朝阳区餐厨垃圾处理问题。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实现分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设施保障,并且为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立下汗马功劳。

为实现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长足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朝阳区还投资7000余万元进行高安屯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完成“垃圾大坝”治理,实现园区绿化美化、景观公园、雕塑小品、喷灌系统等系列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了高安屯地区脏乱差环境,以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

篇3

(一)垃圾处理及收运体系建设

1、颜春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

2015年我市加大力度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颜春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进展顺利,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元,该项目处理规模1200吨/日,计划2016年5月建成试运行。届时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400吨/日,实现全量焚烧。

2、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项目

投资4000多万元的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目前主体完工,设备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年底完工并通过环保验收。该项目处理规模为500吨/日,建成后使我市垃圾渗滤液处理达到国家最新的排放标准。

3、江东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

该项目已立项,选址位于琼山区甲子镇国营东场内,占地571亩,投资估算为5亿元,处理规模为600吨/日的填埋场及配套设施,预留1200吨/日的焚烧厂。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书阶段,计划2016年完成前期工作,2017年动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产。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我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同时满足“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消纳问题。

4、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2015年,我市焚烧投入资金近亿元,建成了长流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一批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采购一批垃圾收运设备,使我市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无缝对接,极大改善了我市生活垃圾收运水平。

(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我市自2014年3月1日起在四个区个选择一个住宅小区、一条道路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来扎实有效的工作,试点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载体深入开展宣传,编印制作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知识宣传彩页》并发放到试点单位居民手中,各区组织专业人员120多人次,共发放分类资料28000余份;在分类收集点张贴了图文并茂的海报宣传资料;海口电视台、人民网____视窗制作了垃圾分类指导短片并在电视台、网站滚动播放;海口晚报积极配合我市垃圾分类精心策划了宣传报道方案,利用各个专题、专栏深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普及,使广大市民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方法以及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对分类督导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海口市城市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对四个区32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类别、如何入户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等,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方式方法等,以便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

三是集中物力、财力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分类工作健康开展。此次试点单位均选在2010年已经试点推行的住宅小区内实施,市环卫局专门为试点小区居民家庭、街道配置了家庭分类桶、分类袋等物品,共发放塑料袋250000只、居民家庭分类桶1004个、小区分类桶150个、改装桶车直运压缩车8辆。垃圾分类推动工作易于开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四是找准分类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分类工作效率。区环卫部门采取了“量大及时收集,量小定时、定点收集”的方式在试点单位进行收集;居民将收集后的可回收物直接卖给废品回收企业,由废品回收企业再进行二次分选。餐厨垃圾打包投放在餐厨垃圾回收桶内,在现阶段市餐厨垃圾处理场未建成投产之前,由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利用,待建成后再纳入统一处理。由于新的分类方法简单便捷,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分类试点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监督检查

(1)海口市垃圾填埋场。海口市垃圾处理场于199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6892万元人民币,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000吨,填埋总库容量为1109万立方米,服务年限10年,于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场占地面积1203亩,建设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填埋作业区、污水处理区、生活区。拥有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挖掘机和各类运输车共14辆,目前日垃圾处理量约500吨。

垃圾填埋作业区占地面积272亩,采用水平及垂直防渗,场底和侧面均铺设1.5毫米厚的HDPE防渗膜和土工布,实行雨污分流,并建有完善的渗沥液收集管网和沼气导排管。

填埋作业实行倒班制,人歇机械不歇,垃圾随到随处理的方式作业。工艺方法采用堆高式填埋作业,由东向西分单元分层填埋,平均每层6米,整体平均高度为约30米。每天对源源不断进场的垃圾进行推平、压实,喷药消杀虫蝇,并及时覆盖土,覆盖膜,植草绿化。投入使用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总量约为530万吨,目前仅余填埋库容约20万立方米。

因海口市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送往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处理,造成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无法处理,目前污水厂正在处理工艺技改期,预计7月可完工投入使用。

为防止二次污染发生,做好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垃圾处理场定期对地下水、大气、垃圾渗滤液进行检测。在填埋库区四周打了五口地下水监测井,在污水排放口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接受省、市环保部门的实时监测。垃圾场重视场区的绿化美化,场区建设基本达到园林化。

由于垃圾场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并规范运营管理,于2006年6月被国家建设部、中国环卫协会评定为“国家一级无害化垃圾

卫生填埋场”。 为了减少填埋场的臭气污染以及对资源的再生利用,经海口市政府批准,引进了沼气发电厂项目,由东莞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12月开始建设,2009年5月投产,已先后在垃圾堆体[:请记住我站域名/]植入136根沼气收集管,对沼气进行收集发电(CDM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因我市垃圾处理已由填埋为主变为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目前沼气发电厂的发电机组也由原安装的3台1兆瓦的发电机组缩减为1台1兆瓦的发电机组,运转状况良好,每月发电量约为45万度。采用的采气方式为泵吸方式,采集的垃圾堆体主要为近3年填埋的垃圾堆体。

(2)垃圾焚烧发电厂。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中电国际新能源____公司于2008年通过BOT模式公开中标后承建,总投资额为4.8亿元人民币,采用“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工艺,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200吨,年处理量40万吨,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该项目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5月份建成投入运行。目前海口的生活垃圾和澄迈县部分生活垃圾在这里进行处理,日处理垃圾近1500吨。年发电量1.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32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达51.6多万吨,节能标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量约16万吨。该厂日产飞灰40吨(约占垃圾量2.5%),由电厂进行螯合固化并进行浸出性毒理试验合格后,进行填埋处理。炉渣量300吨(约占垃圾量20%),进行金属分选后用于建筑或施工填料,下一步考虑制造环保砖等综合利用。为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监管工作,市环卫局成立了监管工作小组,严格按照《____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DBJ22-2012),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监管,对焚烧炉炉膛状态、炉温情况、烟气指标情况、垃圾库存情况、渗沥液水位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厂区卫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同时规范焚烧发电厂日、月、年报表,强化焚烧发电厂各项环保检验项目的监管。焚烧发电厂建厂以来各项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二噁英历年监测值低于欧盟标准(按国家标准每年监测一次)。目前焚烧发电厂烟气已实现在线监控及公示,地磅实现实时监控按量计费。近2年来实现了零投诉。该厂2012年被住建部评为AA级焚烧发电厂。

为做好焚烧发电厂监管工作,我局成立了监管小组,每日对焚烧发电厂实施24小时不定时监管,临管的内容主要为:进厂垃圾量的记量,垃圾渗沥液的记量及排放情况,飞灰产生量的记量及走向情况,烟气排放达标情况,各种烟气及飞灰治理物料采购情况及投放使用情况,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及保养情况,各项环保检测工作开展情况等。

(3)白水塘垃圾中转站。白水塘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海口市西南部白水塘地区,距离海口市秀英区3公里,占地面积70亩,其中生产区40亩,建设有转运车间、维修车间、转运广场;生活区30亩,总投资金额约7500万,内设10个泊位,其中8个正在使用,2个备用,转运站设计规模为日转运生活垃圾1000吨,现有干部职工97人,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下辖2个部(业务综合部、后勤保障部)、副站长兼任各部部长。转运站作业流程主要由6个系统组成,分别为称重计量、垃圾卸料、压缩装箱、除尘脱臭、程控监视、运输系统。作业时间从早上6点半至晚上22点半,作业方式垃圾垂直压缩,通过两套压实器将垃圾压缩在容器桶内,待容器桶装满后(该容器桶具有容量大,密封性好等优点),由车辆运往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处理。2007年之前全市200多辆垃圾运输车直接运往垃圾场处理,从2007年1月起,垃圾经过我站垂直压缩处理后,只要20多辆车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也大幅度减少了垃圾在运输途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4)江东垃圾中转站。海口市江东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海口市东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距海口市中心20公里,占地9.4亩,总投资3500万,内设4个泊位,设计量为日转运垃圾300吨,采用多功能竖直压缩工艺,其主体设备配置为:称重计量系统,垃圾鞋料系统,压缩装通系统,运输系统,除尘脱臭系统及监控系统,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技术规范,并结合海口市规划原则等因素进行设计和建设。日平均转运垃圾约470吨,最高日转运量为707吨。

(5)建筑垃圾填埋场

1、渣土所建筑垃圾填埋场

渣土所建筑垃圾处置场占地面积约30亩,现场管理人员有9人。现有装载机、推土机、小型运输车各1台。该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置能力为每天700立方米(约1000吨)。处置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可随时接纳进场排放的建筑垃圾。但目前每天进场的建筑垃圾只有40吨左右。

2、秀英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1月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了《破解垃圾围城:涌向大海的建筑垃圾》后,根据1月3日倪强市长讲话精神和市政府统一部署,区委书记亲自过问,区长亲自指挥,分管副区长亲自动员镇村选址,并根据各镇村提供的地点,于1月8日进行实地走访。经过排查,长流镇会南村委会美楠村有块地基本具备条件,该点位于椰海大道延长线南边,面积约80亩。1月9日,分管副区长吴腾越带领环卫、国土、规划、环保等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现场察看,并从各自专业角度分析了土地使用性质、是否污染环境等问题进行论证。

3、龙华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做好存量建筑垃圾全面清理工作,先解决好眼前建筑垃圾处置的需求,让建筑垃圾有“出路”,龙华区原在龙昆南延长线迎宾木材厂设立临时性的建筑垃

圾消纳场,场地占地71亩,实现通水通电,租用铲车等建筑垃圾处置作业车辆。现存量建筑垃圾基本清理完毕,需重新选址建设,为了便于管理,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小组领导讨论同意,将纳入龙华区每年部门预算项目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经费72万元转拨城西镇(三年经费共216.997万元),由城西镇负责租地建设及日常管理。而后龙华区与城西镇一同协商,拟定在城西镇沙坡村西北500米处选定一块占地面积近50亩、深约12米的低洼空地作为龙华区新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消纳容量近40万立方米,可解决龙华区现阶段建筑垃圾的消纳问题。该地块权属为沙坡村民集体所有,由城西镇沙坡村委会统一管理,位置较偏离村庄,不会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该块空地的条件基本符合龙华区开设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需求。 4、琼山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琼山区现有一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点在椰海大道(海航城后面),面积约50亩,场内有一辆装载机和一辆挖机,管理员3名,该消纳场于2014年12月初投入使用,填埋过程中通过人工接自来水管进行洒水降尘,目前场地容量已接近饱和。

5、美兰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美兰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位于灵山镇晋文村委会琼秀村南侧,占地面积58.13亩,距海榆东线18公里处约800米。该地权属为琼秀、文科、儒范、多善四个村民小组所有,由灵山镇与四个村民小组签订租地协议。目前正在进行道路平整维修、建工作用房、车辆冲洗槽等。

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进一步规范并加强监管。垃圾处理的最终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大目标。除了要做好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以外,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要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江东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顺利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2530万元,占地面积571.81亩,主要建设内容管理科教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厂、基地渗漏液处理厂及基地室外配套等工程。本项目已列为2015年政府投资计划--预备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立项批复及初勘等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已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正在编制中,市政府拟征用东昌农场土地的函已送达____省农垦总局,省农垦总局已批准同意我局征用该局下属的东昌农场571.81亩土地,相关征用手续市国土局正在办理中。三是加快推进海口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目前,我局和神州沼气厂正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抓紧编制项目PPP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四是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置场项目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选址,采取PPP模式,预计明年6月前可完成建场投产工作。

(四)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该项目已完成立项,项目初步选址位于秀英区,占地100亩,处理规模为50万吨/年,计划投资1.1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选址,待选址和建设用地后采用PPP投资方式推进。

篇4

一、广州市“垃圾围城”困境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每年垃圾产生量以8.24%的速率增长,约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5-3倍。其中城市是垃圾的主要生产者,又是垃圾的主要受害者。中国城市发展产生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过快的垃圾产生及无效的垃圾处理引起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生存空间缩减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垃圾围城”困境影响了不少城市的发展进程。作为珠三角经济中心,广州市同样陷入“垃圾围城”困境。广州每天进行填埋和焚烧等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近1.4万吨,其中厨余、木竹、纸布和塑料等占垃圾总量的90%以上,可生化有机物占49%左右。

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广州制定并实施全国首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法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解决垃圾以混合收集、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导致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垃圾分类是采取合理处理垃圾方式的前提,因而,广州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广州市确定从今年4月1日开始,首先在16条街道、6个社区和部分生活小区,以及市、区、街党政机关、城区约1500所中小学校、733 个农贸市场等地先行先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广州提出的目标是,2011年全市垃圾分类率力争达到50%。然而,据2011年,广州市城管委官方统计数据可知,广州生活垃圾日均产量约1.8 万吨,全年生活垃圾产量同比下降2.8%;广州市处理垃圾429 万吨,有393万吨被卫生填埋,占处理总量的91.7%;用于焚烧发电的垃圾量有33.6万吨,占处理总量的7.8%;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的数量为2.3万吨,占0.5%;有害垃圾收集15万吨。广州市垃圾处理效果不明显,仅以2.8%的减量速度难以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表明垃圾分类政策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亟待政府关注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垃圾分类政策中政府与公民角色定位

2000年6月,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继而,全国多个城市也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活动,如苏州、青岛、威海、无锡、三亚等。然而,无论是国家建设部所确定的八个生活垃圾匪类收集试点城市,还是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其他城市,都陷入名存实亡,毫无建树的境地。在广州,垃圾分类试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度成为空文时代。尽管经过几年努力,广州市出现了不少优秀模式,如“万科”模式等。但与同时代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台北市所取得的效果相比,广州市的2.8%减量速度真是自愧不如。台北市的垃圾处理效果如此明显,不禁反思,广州市政府在进行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

在戴伊看来,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做与不做的行为。近年来,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破解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垃圾围城”的困境。然而,垃圾处理的效果不尽人意,以缓慢的步调向前迈进。

1.缺乏有效执行垃圾分类的政策扶持和配套措施。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我国政府制定了不少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 (简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但都缺乏具体操作标准和指导程序;尽管有些地方性法规中规定垃圾分类标准,如《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中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但是政府却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标准,形式上走走,达不到实际效果。首先,一些市民在处理垃圾时,未按照城市政府所规定的垃圾分类标准,不认真分类投放垃圾。其次,缺乏有效的后续处置措施,环卫部门在收集处理垃圾时,为了简单易行、减少处置成本,将垃圾混为一体集中运输,直接投放垃圾焚烧厂。这些无效的运行模式阻碍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进行,减慢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前进速度,导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甚至倒退。

2.现行的分类评估机制难以应对垃圾分类需求。在戴伊看来,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政策评估,三者缺一不可。政策评估是运用系统的手段对政策执行的效果及时地进行测评,以判断是否调整或者停止公共政策。政策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督作用;一是调整作用。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区(县级市)、街党政机关、16条街、6个社区、1500所中小学校和万科集团、保利集团管辖住宅小区及岭南集团属下的宾馆、酒店和商场等区域开展先行试点。对其他区域并没有强制执行,广州市城管委对其他区域是否强制执行并没有给予可定回答。《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中设立处罚条例: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每次50元罚款;单位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处以每立方米500元罚款,不足1立方米的按1立方米计算。这一条例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遭到民众质疑。在试点的明星社区,有的社区每周统计一次垃圾分类的情况,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为了加强社区居民的分类意识,相关人员通过巡查的方式加强效果。然而,有的社区效果不明显,也没有相关人员进行跟进,垃圾袋中垃圾分类的痕迹不明显。

(二)公民角色

1.公众意识不足以支撑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公众即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是生活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生活垃圾的处理者,这一尴尬角色使得公众是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重要参与者,是垃圾分类实施效果显著的关键因素。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主要依赖于公众的参与和理解。然而,公众缺乏垃圾分类标准等知识,根据一项调查显示,88%的网友认为垃圾分类的实施没有监督主体,70%的网友表示不清楚垃圾怎么分类。不少民众认为垃圾分类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民众只是简单的垃圾处理操作。然而,垃圾是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制定垃圾分类的标准、流程、收费标准等细化措施,民众最了解自己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需要民众发声。只有政府在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才能真正地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2.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是公众个人或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的行为。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处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有许多公众具有环保意识且了解垃圾分类重要性,但是,公民长期形成不良习惯,懒于垃圾分类,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好。同时,垃圾分类需要更为负责的过程和更为繁重的成本,由于经济收入与住房条件等实际性问题,阻扰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加重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情况。

三、垃圾分类政策中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

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在垃圾分类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公众是城市的居住者,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参与者,必然重视公众的参与作用。

(一)政府主导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去激励、约束、监督及引导公众去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要破解“垃圾围城”困境,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地有序进行。一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相关法规标准。城市政府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细化的相关法规标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准则,如垃圾费的征收标准,违规处理垃圾应接受的惩罚措施等。同时,强化垃圾分类的实施力度,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功能;全方位、持久地加强培养教育公众对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政府分发垃圾分类知识手册,解释垃圾分类处理的标准、具体办法。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垃圾分类能力;三是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评估系统。强化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践,评估垃圾分类处理的效果,监督垃圾分类处理的执行情况。将社区单元作为最小的垃圾分类处理单位,重视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居委会的积极作用,定期对各单位的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进行巡查、登记统计。

篇5

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组成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生活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没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但被抛弃的固态或者半固态的物品,是由家庭生活废物和来自商店、市场、办公室等具有相似特性的废物组成的,如厨房垃圾、树叶、废纸等。

城市生活垃圾的种类繁多,所以各个国家都有对于垃圾种类的不同分类方法。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以下14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瓶罐、厨余垃圾、电池、其他垃圾。城市居民生活中对垃圾一般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种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种;第二种分类方式则更简单的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湿垃圾)、无机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种。

2.城市生活垃圾的利用价值

城市生活垃圾并不是百害无一利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垃圾、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的产量正在大幅增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大部分为厨余等有机垃圾,这部分垃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成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料;可燃性垃圾可以通过焚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等;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废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可以作为资源进行再生利用。

由此可见,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既是我们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包袱,也是丰富资源的重要来源。只要通过合理有效地资源化处理,这些被废弃的城市生活垃圾也将变废为宝,成为取之不尽的循环利用资源。

3.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3.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就开始重视垃圾分类收集问题,并在70年代就逐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以美国为例,绝大部分居民在家中就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居民家中大多备有物料粉碎机,可将果皮、厨余等有机垃圾破碎后冲入下水道,从而避免含水量大的有机垃圾直接倒入垃圾桶内腐烂发臭。在欧洲,居民们一般都将有机物垃圾单独存放,自行堆肥处理或由垃圾运输部门运走。垃圾运输部门使用不同的垃圾运输车辆将分类好的垃圾分别运送到相应的处理地点。除了家庭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外,垃圾运输部门会根据城市的统一规划在城市街道的垃圾收集点放置有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供居民和路人分类投放垃圾,比如有专门的电池投放桶、玻璃瓶投放桶、报纸投放桶等。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这主要取决于国外发达的经济水平、人们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府的重视。

3.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垃圾生产量与日俱增,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问题也日益得到了重视。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都明确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应逐步做到分类收集。目前各城市均设有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和收购网点,从居民手中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垃圾。

2000年,原建设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成为首批试点的8个城市。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要求各地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计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4.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

4.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经由原来简单的堆弃、填埋、任意焚烧发展到了现在通过先进的环境卫生科学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高级阶段。经过多年的试验、实践,国外形成的垃圾处理技术基本上分为填埋、堆肥、焚烧三种。三种处理技术在各个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中所占的比重也大有不同。

由于填埋技术所需的土地面积大,因此这种处理技术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对于一些国土面积较小但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比如日本、丹麦、新加坡、瑞士、卢森堡等,土地资源相当珍贵,焚烧技术就在各类处理技术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所以国外的堆肥处理大多是利用分类收集的厨余垃圾、污泥和粪便等作为堆肥原料,混合垃圾堆肥处理并不多。目前国外还开发研究了在堆肥机理上通过控制温度等工艺提高了堆肥肥效,减少了二次污染。

4.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技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影响,卫生填埋技术还是我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其他方式仍处于试点和起步状态。

4.2.1 焚烧处理技术

1985年深圳市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t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目前,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深圳、天津、宁波、等城市都已经拥有垃圾焚烧处。我国年产量1.5×108t的城市生活垃圾,其中垃圾焚烧的发电率还不到10%,从目前状况看,大多数城市垃圾焚烧处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城市生活垃圾在焚烧之前并未进行较好的分类,垃圾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焚烧效果;二是只注重垃圾的焚烧,而没有考虑应该充分利用焚烧所产生的热能;三是焚烧废气处理技术较差,没能及时处理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二噁英,导致了二次污染的局面。

4.2.2 填埋处理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处理方式。但近几年,填埋场的建设日益完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相继建成一批以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为核心的层状结构作为防渗层的卫生填埋场。虽然之后一些大中城市先后建设了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有些城市也花巨资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然而总体而言,填埋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除了技术水平较低的制约因素外,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造成的二次污染、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易燃易爆性气体、生活垃圾生产量远大于填埋场的填埋能力以及填埋土地的减少,都制约着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发展。

4.2.3 堆肥处理技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最早使用的是堆肥垃圾处理技术。原本的垃圾堆肥化处理技术是将垃圾露天堆积,表面盖上土壤,然后使其在厌氧或者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的产品在进行过简单的筛选后可以用作为农业用的肥料。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建成了一批机械化连续垃圾堆肥设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还没有普及,导致所需堆肥处理的垃圾中杂质含量较高,处理工作比较困难;二是随着一些化学肥料的诞生,使得堆肥处理得到的农用肥料的销售量下降,企业难以继续维持运转;三是没有经过分类的垃圾中含有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被土壤吸收后,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总之,人们常常认为城市生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由此可见,垃圾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只要将城市生活垃圾正确的分类,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其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也可以变成人们所需的资源。国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所取得的成效,使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在一部分大城市推行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的理念。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水平较低。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就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国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现状的研究,得到一些经验教训,推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桓宗.倡导垃圾分类解困垃圾围城[N].中国环境报,2011,

14(12):004.

篇6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的数量在不断的膨胀,成份更趋复杂,虽然通过农村环境整治等工程的实施,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难度大、农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居住分散治理成本高等原因,农村生活垃圾现状仍不容乐观,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倡导垃圾分类,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处理农村垃圾的有效运行模式。

一、当前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采取“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处理”的模式处理垃圾,即农户将垃圾收集后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虽然有的村庄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设施,但受多年传统习惯的影响,把垃圾随意倒在路边、地头、桥下、沟渠旁,垃圾围村、围河、围路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清运不及时,产生堆存现象,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不仅影响村容整洁,而且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1]。对垃圾的源头管理和控制还缺乏相应的投入以及有效机制,对垃圾源头和垃圾的合理分类仍缺少管控。特别是在垃圾回收环节,缺乏有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垃圾分类始终得不到较好的执行[2]。

由于垃圾分类不足,现行的垃圾处理方式,如焚烧、堆肥和填埋等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压力。存在潜在危险的垃圾,特别是电子垃圾的处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流程规范,简单的焚烧拆解方法使得各种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民众的健康造成威胁[1]。

二、问题分析

1、农村生活垃圾分布面广、收集困难。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条件,村庄分散,农村垃圾分布面积广,收集难度较大,垃圾运输成本高,集中处理难度大。

2、农村垃圾总量大、成分繁多,分类处理难。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较前更为复杂,除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外,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如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农用地膜、药瓶、电池、电瓶等难降解有机物质成分占很大的比例,分类处理难,给垃圾处理带来了更多的难度。

3、农村基础设施差,环卫硬件设施不足。 大部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卫设施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环境卫生工作需要。一些地区未用封闭式的垃圾运输车,垃圾清运路程远,垃圾运输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

4、县级垃圾填埋场压力大。随着“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处理”模式的推广,大量的农村垃圾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大大增加了垃圾填埋场的压力,设计容量面临饱和的压力,其使用年限大大缩减,面临新建和扩建的压力[3]。

三、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对策思考

1、从源头开始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生活垃圾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如果对垃圾分类,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既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产生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价值。

根据农村实际,将垃圾分为四大类: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有机垃圾包括餐厨垃圾(在生活中产生的瓜果皮、蔬菜、剩饭菜、变质食品等废弃物)和生产垃圾(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笋壳笋根、蔬菜根茎、秸秆等有机易腐物),建议处理方式为:由乡镇(街道)、村组织农户之间还山还田、堆(沤)肥、沼气处理等;可回收垃圾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等,建议处理方式为:由乡镇(街道)、村组织回收、利用等;建筑垃圾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等,建议处理方式为:由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按区域整合选点布局,选择低洼点弃填和工程填方处理等;其他垃圾指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纸巾、尿片、妇女卫生用品、保鲜膜(袋)、食品袋、包装袋、烟头等,建议处理方式:统一清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从源头开始分类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使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普遍化、可行化、有效化。高度重视在源头的垃圾分类,减少不必要垃圾入箱、入池,减轻后续处理压力。同时,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综合利用,以达到垃圾减量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4]。

2、从政策开始引导

要根据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补助政策,对农村搞好垃圾处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及政策措施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完善考核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渠道。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专项补助基金,积极向上申请补偿资金,用于垃圾收集、分类、清运、处理环节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对建设建议太阳能垃圾处理室的村要适当补助,特别是对偏远山村及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镇,在经费补助上要给予倾斜,切实减轻农村负担,调动村委会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按照有关规定出台相关的收费政策,对未经垃圾分类直接由地方政府统一处理的垃圾收取一定的处理费[5]。

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清运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善片区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加快配置完善村庄及分类垃圾箱、垃圾桶等设施,交通方便、条件具备的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建好垃圾中转站,为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奠定设施基础。

3、从身边开始宣传

加强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保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运转,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采取广播、墙报、橱窗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产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教育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爱护环境、珍爱生命,主动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权益,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深入民心,切实改掉其乱扔乱倒的不良习惯,共同打造和谐生态家园。要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标语横幅、新闻媒体、志愿者参与和公益性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自我管理,使农村的自然环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四、结论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繁琐的、长期的、需要一定投入的工程。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家园为最终目标,将其纳入政府管理体系,并以立法的形式从制度上规范起来,用制度促其有序运转。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单凭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要求,实行环卫设施有偿服务,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弥补财政投入到不知。同时吸引社会各种资金、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垃圾治理与环境建设,减轻政府管理压力。

政府可通过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补偿机制这种新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产业创新和无害化,提升环境保护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农”的发展,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华,范小振,施民梅,农村垃圾处理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5(3):90~93

[2]邹宗根,孙钰,姚晓东,浅析垃圾回收处理补偿机制[J].,天津经济,2010(2):48~51

篇7

一、高校餐饮监督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食品加工过程中,从原料的采购、验收、贮存、粗加工、烹饪,到出售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卫生安全问题。目前,高校餐厅大多存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空间布局不合理、操作间面积不足、冷藏贮藏设备缺少等现象,使得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餐饮操作流程不能合理的生熟分区、购进的肉食品与半成品无法按规定存放,极易引起机械安全事故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安全卫生意识薄弱

缺乏安全卫生服务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餐厅员工大多是就近聘用的临时工,食品卫生知识较差、业务技能水平较低、未取得健康证甚至从业资格,给师生员工就餐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学校餐厅工作不被领导重视,部分学校甚至把餐厅长久出租,而承包人往往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私自购买便宜劣质的食品原辅料,不索证索票,忽视饭菜质量安全;第三,有的高校餐饮管理人员原本仅是高校的后勤人员甚至是水电、锅炉工,其食品安全知识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与目前新形势相适应。

3.餐厅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缺乏严格的凉菜制售管理制度。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餐厅制售凉菜的范围、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仍有部分高校餐厅在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法》的情况下,超范围加工制售凉菜,获取金钱利益;其次,库房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高校餐厅应该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库房管理制度,及时解决由库房设施陈旧老化,三防设施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新问题,避免库房添加剂滥用、索证索票无人监管、原辅料疏于查验等现象的发生,严格保证食品原料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最后,食品留样制度不到位。多数高校餐厅对饭菜留样工作趋于形式化,存在留样种类不全、留样克数不足、留样次数不够、留样记录不完善等现象,应改进食品留样制度,使留样工作有据可依。此外,食堂餐厨垃圾处理制度不规范。高校应建立健全餐厨垃圾台账登记制度,做到餐厨垃圾专人回收,专业处理(堆肥、或作为饲料使用)。

二、提升高校餐饮卫生监督管理水平、保证师生就餐安全的有效措施

1.加大高校餐厅硬件设施的投入

依据标准化食堂相关规定[1],高校应不断增加餐厅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能承包后就停止投入,要保证餐厅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加工设备充足有效,进一步降低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就餐安全满意。

2.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

通过宣传栏、贴标语、挂横幅、电子显示屏、食品卫生及传染病知识培训等方式,把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传达到每位员工,让大家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服务育人意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如何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同时,提高餐厅承包人员和食堂炊事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业务技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防止食品交叉污染,从而预防和控制高校餐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确保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

篇8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_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彭州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一年来,_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精心组织,落实投入,成效显著。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镇各办所目标工作季度推进专题会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分类工作由开展此项工作的村支部书记亲自负责,落实相关设施设备的修建安装,宣传氛围的营造和分类有偿回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镇、村(社区)、农户三级动员会、交心谈心会等,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安排各村(社区)、各办所(中心)相关工作。二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快乐星期六”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三是镇城管办牵头,各村(社区)协作,定期进行入户宣传,为全镇村(社区)人员发放《实施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园》等宣传单及宣传手册_余份,并认真做好解释、宣传教育工作。

三、整治有力,措施得当

今年8月,组织镇村干部、保洁公司、小区业委会、点位居民召开农垃前端分类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使环卫人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垃圾进行收集、回收和处理。尤其是在集中处理的地方,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严防“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在废旧电池和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方面,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

今年我镇垃圾分类在_社区__等_个点位开展,按照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并收运垃圾。全镇20__年建成垃圾分类房_座,新配置分类果屑箱_个,前端回收分类垃圾桶_个,制作宣传展板_个,小插板_个,分发宣传资料_份,清理各类垃圾_吨。通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农村环境卫生已大为改观,实现了全镇环境卫生大变化,使全镇展现新面貌。

通过一年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治,改善了我镇农村生活环境。我们深信,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我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一定会常抓不懈,建成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的_小镇。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二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白色垃圾,水资源被污染……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还是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__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我校在20__年11月20__年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开展垃圾分类班队主题活动。

我校各班和少先队部共同配合,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例如班队的题目新颖独特,如“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主题的班队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成立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

学校成立25人的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40人的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在师生团队中加强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5、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6、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3)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快,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4)坚持不懈: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系统工作,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要做到将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及其身边人做到垃圾分类,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真正变得洁净、明亮!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三

20__年__区教育系统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公室的指导下,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教育和实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保工作,普及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局为抓好孩子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要求各校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常识纳入专题教育内容,在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启蒙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利用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课时间,广泛进行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和垃圾分类概念界定的介绍。结合地球日、环境宣传日等环保特定日,外请专家举行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落实垃圾分类实施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及内部管理岗位职责,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培训、督促、检查、纠正工作。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垃圾收运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按时分类收运。在做好分类收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定期分析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有效落实。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品社、语文、自然、探究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中高年级班级进行环境教育主题会,开展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环保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中心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对话问答形式,讲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分类要求。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垃圾的理念。指导他们把到处丢弃的树叶、果皮、剩菜剩饭变成人见人爱的环保酵素。有的可以喷,用于施肥;有的可以喝,可以帮助消化、降血脂。

四、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学校组织实施特色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市区级环保杯赛,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意识和责任,展示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实践活动成果。

通过亲子活动影响学生家庭投身到垃圾分类行动之中。同时通过社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当中,与社区居一起共同行动,提升社区的整体文明水平。

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通过观察发现,学校每天丢弃的垃圾中,厨余和绿植产生的垃圾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能够将这些垃圾有效的利用起来,将它们制成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学校丢弃的垃圾总量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减缓了对土壤的污染,使植物能够更“绿色”地生长。

篇9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西宁市城市化进程导致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工程随处可见,因而在施工阶段产生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如果对这些垃圾不进行有效分析和管理,产量加剧会更加严重,对环境污染也会更严重。本文针对西宁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现状,提出相对应的有效对策。

Abstrac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Xining makes the projects of new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extension, demolition everywhere. So,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waste is produced in the project phase. If the effectiv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are not carried out to the waste, the production aggravation will be more serious, and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lso will be more serious. Aimed at the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Xi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effective strategies.

关键词 : 建筑施工垃圾;产量分析与预测;西宁市;有效管理;对策研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yield;Xining City;effective management;strategy study

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038-03

作者简介:王宁(1993-),女,河北冀州人,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大三在读。

0 引言

建筑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型工业[1],同时也是巨大建筑垃圾产生源。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建筑垃圾每年急剧增长。建筑垃圾分为建筑施工垃圾,建筑拆除垃圾和建筑装修垃圾。建筑施工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或拆除各类建的筑物、道路管网、园林绿化等以及居民修建、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2]。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顺应国家号召发展城市化建设,新建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垃圾也逐年增加。这些施工垃圾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对生活和环境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据调查,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为132.657万吨[3],西宁市2012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达600万吨,则施工垃圾至少达到60万吨[4]。而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兴建材及制品,支持建筑垃圾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因此要根据西宁市建筑垃圾的实际及预测情况研究对其有效的管理对策。

1 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分析与预测

1.1 国内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应的在建筑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也空前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2013年施工建筑面积113亿多平方米[5],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为500~600吨的标准计算,我国建筑施工垃圾以每年至少5.65亿吨增长,到2020年预计还新增建筑面积约600亿平方米[6],新产生的建筑垃圾30亿吨[7]是天文数字。我国垃圾管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8],现有的管理制度、政策、法律和法规都不够健全,绝大部分垃圾未经任何垃圾处理则进行简易填埋,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1.2 国际

据统计,在世界多数国家,建筑施工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10%。美国每年产生建筑施工垃圾约为3250万吨,经过分拣、加工转化,再生利用的约占到 70%,其余30%的建筑垃圾即约根据需要进行填埋。新加坡每年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约为6万吨,98%的建筑垃圾都得到了处理,其中50%-60%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十分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就地重新利用,对重新利用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适当予以处理。[9]而欧洲有着先进的垃圾管理技术的国家,如丹麦,爱沙尼亚,荷兰,在2008年,丹麦建筑垃圾约为10万吨,荷兰60万吨,但垃圾回收指标超过90%。在7年前两个国家建筑施工垃圾经处理后最只有0.1万吨和0.6万吨进行填埋。如今垃圾处理技术更是先进,值得学习。[10]

1.3 西宁市

西宁市为大美雪域高原青海的省会,但多年以来仍处于三线城市。城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城市发展水平与内地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垃圾管理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作比较。根据有关调查报告,可了解到西宁市建筑施工的垃圾逐年大幅度增长。据调查,而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为132.657万吨,西宁市2012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达600万吨,则施工垃圾至少达到60万吨。现根据西宁市2002~2010施工垃圾产量,利用MATLAB与EXCEL找出预测公式[11],以2012年60万吨的施工垃圾作为预测检验,预测西宁市2015年与2016年施工垃圾产量。(图1、图2)

根据数据拟合模型,拟合优度判定系数R2=0.9992,确定公式为四次多项式如下:

y=-0.0064x4+51.223x3-1.5E+5x2+2.1E+8x-1.0E+11

2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影响

2.1 提高工程项目成本

施工垃圾包括不可避免与可避免垃圾。不可避免垃圾产量接近项目设计中预算垃圾产量,其计划量与实际量相差不大,工程预算成本的浮动不大,对项目成本影响甚微。而可避免垃圾的产量受施工现场天气环境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其产量增加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现今,项目施工垃圾大幅度上升的大多数为可避免垃圾,以至于工程项目成本在不可预测与很大风险的提高。

2.2 占用大量土地

西宁市的施工垃圾以固体非可燃性物质为主,在处理上不同于一般生活垃圾。据调查,西宁市的建筑垃圾达80%以上未处理就被转移到郊区堆放填埋,随着建筑垃圾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据了解,每年1万吨建筑垃圾需占6.5亩地[12]。则西宁市2015年占地将达到774.61亩,2016年将达到923.52亩。照这样下去,不到20年,西宁市将会变为垃圾场。

2.3 影响市容市貌

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无秩序,未能及时转移和处理的施工垃圾往往成为卫生死角,与西宁市夏都的形象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城市的美好形象。

2.4 污染环境

建筑施工垃圾易造成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降低土壤质量,亦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现状

3.1 垃圾产量急剧增加

近几年,西宁市新建规模巨大,伴随每年产生至少60万吨的施工垃圾,应当加大对垃圾管理的重视,尽量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3.2 缺乏对施工垃圾的循环利用

目前,西宁市还未出台有关建筑垃圾大量的施工垃圾产生,技术与措施落后的西宁,对大量的垃圾只做简单处理,就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而西宁市至今只有四个填埋场,加之,垃圾处理不科学,使得垃圾急剧增加。

3.3 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缺乏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较低

西宁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经验较内地相比相差甚远。而现场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一小部分是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低学历人员。他们节约资源意识薄弱,公家资源乱用,在现场作业时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建材的浪费。

3.4 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

施工阶段垃圾产生过量不仅与现场的施工有关,而与整个管理系统有关,直接有关的是垃圾管理系统,该体系不健全。

4 西宁市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管理对策

4.1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减量化”。西宁市的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是由施工现场产生的,应该加大宣传和管理,从源头上引导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同时合理进行利益、责任分配,这样是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的。②建筑垃圾管理的“资源化”。建筑施工垃圾大部分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是可以进行就地利用或重新处理加工使用的。由于西宁市技术的原因,其利用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以长远的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是一种趋势,最终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双赢。③是建筑施工垃圾清运的“集约化”。建筑施工垃圾应当与生活垃圾一样,由政府负责清运和管理,清运费用由垃圾产生的单位承担。这样西宁市的建筑施工垃圾处理周期将大大缩短,成本大大降低。

4.2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的具体对策

①制定鼓励建筑施工垃圾“减量化”相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一西宁市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减少垃圾产生,进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而建筑公司和施工单位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要依据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定属于自己垃圾管理体系的法规。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政府主导,鼓励建筑企业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和落实各项法律和政策;市场辅助,提供绿色节能建材和新技术;建筑公司、施工单位实施采用耐久性材料,优化施工方式和建筑设计。在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②加强建筑施工阶段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是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因此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施工垃圾的产量。首先要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提高个性素质、专业技术等级、管理技能三方面,也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保证因管理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垃圾产量最低。其次,要增强施工人员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意识,并落实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可定期开展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实行工作奖励惩罚制度,加大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监督力度。

③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工作机制。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应当明确管理机制和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西宁市市容局作为建筑垃圾的主管部门,建筑垃圾的清运、填埋、再生利用的政策制定。规划局负责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的管理,对建筑企业产生垃圾量进行核准,对超过平均水平的予以一定的处罚。城管执法局、交管及公安部门应当按照以上各职能部门审批的事项加强执法,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各部门也应增强联系,一起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④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已经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新的资源,以至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因此,西宁市也应加快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和有毒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坚持走循环之路。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若采用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和再利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

5 实力运用

《西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8月6日西宁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13]2013年7月初,西宁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城管、公安、建设、食品药品监督、农牧、环保、工商、区(县)政府组成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区(县)政府、市直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组织全市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执法检查,有效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查处违规拉运建筑垃圾车辆500台次,违规处置建筑垃圾案件50余起。整治工作累计处罚金额达25万元,对253家在建工地(含拆迁工地)监督覆盖率达100%,主城区在建工地出入口硬化、冲洗设备配备率达100%。各城区组建的夜巡队实行常态化巡查,市、区两级城管110,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实现了应急处置及时到位。措施得力,成效显著。[14]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体系需以之为模范继续修正完善。

6 结语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要从四方面着手:一要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减量化,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施工人员的素质,确保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垃圾产量最低;三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各管理机制和部门的职能;四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把建筑垃圾作为一种新能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秦小艳.建筑废弃物分类及其对环境污染影响关联因素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西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J].西宁政报,2012(9):10-12.

[3]龚志起,丁锐,陈柏昆,崔云华.西宁市建筑垃圾的特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1):288-290.

[4]中国环保在线http://hbzhan.com/news/detail/69040.html.

[5]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年鉴.

[6]杨敬帅,马晓霞.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304-305.

[7]李聪,张欣.浅谈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重要性[J].施工技术,2014,S2:534-537.

[8]朱东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9]国外建筑垃圾再利用一览[N].经济参考报,2010-07-21.

[10]Tojo, N., Fischer, C., 2011. Europe as a Recycling Society: European recycling policies in relation to the actual recycling achieved.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uropean Topic Centr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Copenhague, Denmark.

[11]左浩坤,付双立.历史数据缺失下的建筑垃圾产量预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5):106-109.

篇10

一、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

1、明确我省各级政府资源管理部门对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纳入环境资源管理范畴,实行监督管理,对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不实行分类即随意倾倒行为予以重罚,把它列入市、县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考核依据,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制定出台有关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再利用等细化管理指标的行政规章,明确奖励和处罚标准,明确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效的监管途径,通过经济手段和强制性手段相结合,推进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的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回收再利用的收费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从量收费,从损害公共环境和资源的角度收取惩罚性费用,以倒逼公众的自觉行为,同时针对垃圾回收再利用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和较大幅度的奖励措施。积极推进垃圾发电、垃圾造砖、垃圾无害化处理企业的进驻,严格限制垃圾简单填埋场的建设,控制其发展速度,及时观察垃圾填埋场的土壤变化和处置应急措施。

2、我省各级政府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的机构,负责制定、起草、监督各社区各部门的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工作到社区,监督管理到个人,明确城市执法和社区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社会合力。

二、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利用公交移动电视、新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的宣传渠道;制作宣传手册、公益广告、动漫图画等宣传产品;通过社区组织电视暗访、参观、政府部门与市民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有关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

三、扎实抓好收集环节

1、抓好分类投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统一添置收集标准容器,统一张贴标识和颜色,配备专门管理人员,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专门的监督管理和专业培训,提高相关业务素质的培训。

2、抓好分类清运。要针对各类垃圾添置清运车辆及配备设备。可回收垃圾由环卫部门在指定点收集,回收后统一由指定的收购站处理;厨房垃圾要密闭运输,防止滴漏;有害垃圾由环卫专业人员收集后,清运到指定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3、抓好分类处理。加快建设完善垃圾分类相关终端处理设施,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技术装备,提高处理水平。可回收废物纳入资源回收系统综合利用,餐饮业泔水与食品加工有机废物和部分有机垃圾送堆肥厂资源化利用,其余可焚烧生活垃圾送至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

四、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先进,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条件的再生能源企业的发展。打破现有的废品回收站点和环卫部门各自分头运营和管理的格局,创新体制机制,将之有机结合,实行企业经营模式。通过专项补助引导、非公经济参与等方式成立垃圾处理公司,建立垃圾处理的循环系统,形成垃圾回收与处理的产、供、销“一条龙”机制。扶持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垃圾产业,促进我市垃圾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内容二

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然而,在城市管理者眼里,这个“宝贵资源”更像烫手的山芋。一方面,我们的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多,垃圾处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另一方面,小到社区垃圾箱的摆放,大到社区垃圾中转站的选址都会遭来周边群众的抵制,肮脏、恶臭成为垃圾临时收集点名片。也许只有“拾荒者”才把它们中的部分当成宝贝捡起来,或卖或用,当成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更多有害的、回收价值不高的还是被随意丢弃。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生量约为290-440千克,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生活垃圾采用传统的混合填埋或焚烧发电处理方式进行处置,不仅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同时造成了资源、人力和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二次环境污染。若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排放、资源化回收利用,则可产生肥料、沼气、建材以及部分可资源利用的纸张、塑料和金属。作为一种新型战略性资源,垃圾的正确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将会成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垃圾分类收集的目地性不清、政策不配套、技术不合理、公众参与不踊跃等多种因素所致。我省大部分城市均存在有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较低、“垃圾围城”的困局。如何破解垃圾分类问题,成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关键。

二、存在问题

1.垃圾处理上下游链条断裂,分类流于形式。经常看到垃圾车进入垃圾回收点后,将已分类好的垃圾又统统倒入垃圾车中直接运走。花大力气所倡导的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就失去意义,也使垃圾在回收后又不得不依靠大量工作人员花费大把时间对其重新分类。

2.公众的环保意识存在“两层皮”现象,一些人嘴上常挂着环保,对垃圾分类收集表现出极强的热情和支持态度,但是当要求落实分类到个人时,就会以“太麻烦”、“看不懂分类”、“自己分类,周围人却无法做到”等理由逃避。

3.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缺失。政府缺乏对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重要性的认识,不重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甚至认为垃圾问题就是一个单纯的财政投入问题,只要钱到位,就可以解决。表现方式就是把垃圾分类工作简单化和行政化、当作“举手之劳”,不做深入调研,不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规划、方针和实施方案,不向公众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不贯彻落实分类办法,不进行有效监管。

三、几点建议

1.健全相关法规规章。制定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法规以明确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责任主体,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明确社会各相关主体(政府、企业、公众等)在垃圾处理体系框架中的责任。

2.目前,政府大力推进环保宣传,民众环保热情高涨,而垃圾分类是民众参与环保的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政府应引导转变观念、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让每个民众从自身做起,从简单做起,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篇11

【关键词】餐饮业;卫生状况;调查

目前餐饮服务行业已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在餐饮业的食源性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餐饮业的卫生状况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及《食品卫生法》,了解邵东县中学周边饮食服务业卫生状况,我们对县内5所中学周边18家餐饮业经营单位,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和监督,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邵东县中学周边餐饮服务业经营单位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餐饮业的规模以客座的多少为标准,200客座以上为大型餐厅,80-100客座为中型餐厅,20客座为小型餐厅,无固定场所的为饮食摊点。其中大型餐厅5家,中型餐厅3家,小型餐厅4家,饮食摊点6家。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表:参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及《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自行设计餐饮业卫生调查表。经过课题组讨论及专家审核设计为本次调查正式用表。

调查表包括以下几项:(1)三证情况:包括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持证情况:包括上、下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餐具洗涤和消毒设施、三防(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冷藏设施、专用熟食间配套设施、餐具保洁设施、专用刀板、照明、通风、排烟装置等设施。(2)其它:包括餐饮业经营者是否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是否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采购食品原料情况、生食品与熟食品是否分开加工和存放、餐饮具消毒情况、厨房面积是否大于8m2、厨房、食品训房是否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厨房与餐厅是否隔离、保存和处理剩饭菜方法,餐厅店堂环境卫生等。

1.2.2 调查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别对选定的餐饮业进行调查,由调查者根据调查表中的内容采用边询问边填写的方式进行。

餐饮具消毒情况检测:按国家标准采用50cm滤纸贴附法(使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现场抽取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阴性判定为合格,阳性判定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三证情况:

所检查的18家餐饮业,12家大、中、小型餐饮业均领取了卫生许可证,有6家饮食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办证率只达66.0%,现场抽查在岗食品从业人员82 人,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63人,持证率76.8%。

2.2 卫生设施配备情况:

12家大、中小型餐饮业均有上、下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餐具洗涤、消毒设施但在三防(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冷藏设施、专用熟食间配套设施及餐具保洁设施配备上普遍不足。6家无固定场所的饮食摊点均无上述上、下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餐具洗涤、消毒设施。大中型餐饮业中均配备了洗手消毒和室内降温设施,其中三防设施87.5%(7/8);有冷藏设施1005(8/8);熟食间有专用洗手消毒设施62.5%(5/8);有室内降温设施100%(8/8);有餐具保洁设施100%(8/8)。而小型餐饮业中有三防设施75.0%(3/4),熟食有专用洗手消毒设施和室内降温设施25.0%(1/4),有专用刀、板和冷藏设施25.0%(1/4);有餐具保洁设施0.0%(0/4);厨房与餐厅隔离的50%(2/4);厨房面积不足8m2的75.0%(3/4)。饮食摊点因为无固定场所,多在路口、街头等自发形成,尘土飞扬造成了环境对食物的污染,而且卫生设施很不齐全,所调查的6家饮食摊点中,有1家容器污染严重且生熟悉不分,只有2家有防蝇、防尘、防腐设备。由此可见,大中型餐饮业卫生设施配备较齐全,符合要求率高,小型餐饮业和饮食摊点卫生设施符合要求率低,设备不完善且简陋,配备情况差。

2.3 餐饮具卫生情况

2.3.1 卫生设施:检查8家大中餐饮服务业基本上固定的餐具消毒设施,小型餐饮业和饮食摊点餐具消毒设施占42.0%,6家饮食摊点无专用清洗消毒池,消毒后餐具未存放到专用保洁厨的有5家,占83.0%。

2.3.2 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监测情况:由于大多数餐饮业都是采用邵东县统一发放的消毒碗筷,因此,本次所抽查的餐具包括了邵东县统一发放的消毒碗筷和餐饮业自己提供的餐具。其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餐饮业卫生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邵东县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餐饮业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调查显示,一些大型餐饮业十分重视自身卫生管理,在硬件上舍得投资,花力气,管理上实行分级责任制并和奖惩挂勾,卫生管理组织健全,措施落实,严格按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要求,按时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严把餐具消毒关,食品原料新鲜整洁,防法、防蝇、防鼠设施和餐具消毒等基础卫生设施较齐全,食品制作工艺流程布局合理,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要求[1]。但中、小型餐饮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特别饮食摊点问题比较多,突出表现有以下方面。

3.1.1 餐饮服务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本次调查发现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比例不高,其原因是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更换频繁,新增加的从业人员未办好证就上岗。部分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卫生知识缺乏,不少人对餐具为什么要消毒,怎样消毒,为什么要搞“三防”设施、生熟悉分开等卫生知识,一问三不知或知之甚少,因而缺乏搞好食品卫生的自觉性。

3.1.2 食品卫生法观念淡漠:绝大多数餐饮服务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法》知道;对食品卫生法知道的一些管理工作者不依法办事,少数个体户对卫生部门发的卫生许可证不当回事,很不尊重,不亮证经营,从抽屉里找出的证照有的已经发霉;三是对食品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味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卫生管理,造成卫生岗位责任不明确,卫生管理松懈。

3.1.3 基础卫生设施不全,布局流程不合理,一些中小餐饮业主卫生意识不高,责任心不强,只看重饮店前厅的装饰,不注重后堂灶房的建设和投入,造成一些基础卫生设施严重缺乏和布局流程不合理。

3.1.4 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本次抽检的样品中,只有条件好、规模大、各项制度及卫生设施健全的大型餐饮业餐具消毒合格率达标,中、小型餐饮业消毒合格率较低,其原因是中、小型餐饮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餐具消毒不能做到专人负责,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餐具清洗、消毒场所和有效的餐具消毒、保洁设施,从业人员和用药浓度、餐具浸泡时间与和方法等掌握不准,不能严格执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的制度,致使餐具消毒合格率低。

3.2 对策和措施

3.2.1 加大宣传《食品卫生法》的力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一方面要努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要让他们懂得:当今的餐饮业市场之争,实际上是食品卫生守法之争;另一方面,要把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告诉群众,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五病”或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病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以控制传染病,防止食品污染。

3.2.2 严把餐饮业开业前审查关: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新开业或换发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经营户,应认真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达不到卫生要求的,决不发证。

3.2.3 加强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和培训:餐饮业主要增加奖金投入,增添必需的硬件设施,如三防设施、冷藏设施、洗手消毒设施、餐具消毒和保洁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强化自身管理[2-4]。

3.2.4 加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监测测力度:餐(饮)具消毒是餐饮业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在经常性监督工作中,要加强对餐(饮)具的监测,要教育消毒员了解餐(饮)具消毒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消毒程序,把餐(饮)具消毒工作落实到实处,提高消毒合格率,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2.5 加大对中学生等饮食群体的宣传力度:市卫生预疫部门要定期到学校宣教食品卫生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及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和群众自觉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和借助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巴爱平.嘉兴市1983-2002年食物中毒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11(1):234-236

[2] 吴俊,张健,龚玲,等.重庆市1998-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26-27

篇12

1、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21平方公里,辖“两园一办”(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宝山生态科技园区),43个行政村,12个村改居社区,15个城市社区,人口14.9万人。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美化亮化等工作由市政环卫处承担,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是高新区建设局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共有编制人员 12人,聘任制环卫工11人 , 承担着全区175公里的道路保洁,负责55个村居、37个城市居住区(社区)的垃圾清运,负责高新区市政维护、维修工程及环卫设施建设、维护工程招投标、建设手续办理、现场管理、资金计划和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

作为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淄博市的中心城区部分,淄博高新区发挥新建城市的优势,在市政维护、城市保洁、环境美化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工作要求,不断探索、改进、提升市政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以保洁、美化扮靓城市的探索实践之路。在2015年6月份全省组织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全省有162个区县、开发区参与调查,淄博高新区获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环卫作业标准

2.1、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机制长效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实行纵向分级负责、横向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发挥两园一办环卫所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和“园区分管领导包片、包村干部包村、村居干部包道包户”的推进机制,实行“户集、村收、园办管、区清运、区处理”的工作分工,实现了“设备直配、垃圾直运、定点投放、日产日清”的垃圾清运处置模式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2、启动道路深度保洁,环卫工作优质化。

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深度保洁,实现了建城区道路洒水保洁全覆盖。一是以机械化保洁为主,人工捡拾为辅,机动车道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每天5:30前进行高压冲洗和机扫,白天定时洒水降尘,对城区主次干道路进行“一日两扫三洒”(两次机扫车清扫、三次冲洗车冲洗);二是对非机动车道实行机械化洗扫,并每周冲洗路沿石、人行道2次以上。2016年5月1日起,高新区中心城区道路全部纳入深度保洁范围,实现无缝隙保洁,全部达到“一日两扫三洒”要求。三是加强县乡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安排保洁车辆对保税物流园区金付路、周湖路等县乡公路计12公里和S235付山村段3.9公里及四宝山办事处辖区内的6条县乡公路计16公里每日进行洒水降尘作业,保证每天洒水降尘两次以上。

2.3建立“四全”机制,深度保洁常态化。

“四全”机制即全时段保洁、全路段覆盖、全部车辆出动、全部扫保人员到岗到位。调整保洁员作业时间,上班时间调整为7:00(纳入保洁)-11:30,13:30-17:00,为8小时工作制。陆续开展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为各路段达到保洁标准,主次干道部分环卫工人作息时间已调整为 “两班倒、轮班制”(作业时段为5:30-12:00、13:00-20:00)。洒水车和机扫车全部上路,保洁人员到岗到位,全路段巡回保洁捡拾,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使深度保洁工作达到了常态化。

2.4明确工作标准,量化考核标准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规范工作标准,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印发了《环卫工作管理手册》1500册,做到环卫工人手一册,市政环卫处按照“六位一体”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对道、人行道、垃圾箱、绿化带、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等进行管理考核,引导环卫工作科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保洁,广大环卫工人工作越来越标准规范,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日益整洁靓丽,为高新区繁荣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高环卫工作效率。

3.1加大投入购置各类机械设施设备。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正常扫保城区主次干道128公里、面积750万平方米。为确保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各类扫保任务。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投资510余万元购置各类车辆,现有环卫车82辆,其中生活垃圾收运车46辆、非生活垃圾收运车8辆、餐厨垃圾车1辆、洒水车10辆、洗扫车15辆、护栏清洗车1辆、撒布机1辆。并且,按每10-15户配置1个的标准购置配备专用垃圾桶3300个。

3.2、安装智慧环卫系统助力精细化管理。

目前,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80余台车辆全部安装了GPS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的位置坐标、行驶速度、作业路线、运行时间、当前油量、百公里平均油耗等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服务器终端可对车辆驾驶员的作业情况作出客观评定,后台自动形成日报表和月报表等数据资料,供管理人员参考。实现了车辆数据实时传输监控,减少跑冒滴漏,降低运营成本,规范作业行为,提高了高新区城乡环境卫生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垃圾转运能力。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现有中转站6座,垃圾处理能力60吨/日/座。此外,根据区域内垃圾电厂即将关停的实际,计划在东外环以东、民安路以南、民东站变电站东侧,建设占地15亩的垃圾转运站一处,投资约3500万元。该位置处在高新区东部,与新建垃圾处理厂成对角线,向东可走G309道,向北可走S235道,距离约35公里,对于垃圾收集、转运,交通十分便利。该转运站计划建设规模是4泊位竖式装箱,日转运处理能力约300-400吨,转运工艺采用中荷合资技术。目前,正在办理开工前准备手续。

4、以人为本,改善环卫职工的待遇。

环卫工人奋战在城市环卫的第一线,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着力改善和提高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推动环卫工作不断提升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人为本,采取各种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和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待遇。

4.1、提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不断提高工资标准,自2011年起环卫工人工资逐年递增,现已提高到1710元/月。二是对于创文明城、卫生城市、复审、突击检查等的临时加班,按57元/日计算加班费。三是对于清运工人、中转站、公厕维护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通过考核激发环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4.2、关注身心健康,弘扬奉献精神。

每年的环卫工人节,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都要召开形式多样的环卫工人座谈会,邀请所有的环卫工人共聚一堂,向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弟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感谢,表彰先进标兵,弘扬爱岗奉献的先进事迹,并组织环卫职工进行的健康体检,通过座谈和表彰更拉近了与环卫工人的心理距离,增强了环卫职工的爱岗奉献意识。

4.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认同感。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会议及社会资源加大对环卫保洁工作的选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二是建设环卫之家。现高新区建有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7座,提供饮水机、桌椅、微波炉、暖气等日常用品,为环卫工人提供了极大地便利。2017年计划再投资80余万元,新建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2处,逐步实现全覆盖。三是做好走访共建工作。高新区市政环卫处定期到环卫一线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家庭困难的职工走访慰问,联合爱心企业,2016年环卫节期间过桥缘公司与环卫工人共聚一堂献爱心送温暖,发放各类代金慰问券1万余元。

5、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5.1、目前存在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