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9 14:53: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考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国课程结构长期以来鲜有改革,少有的变革也较多地停留在课程结构的形式化上,而且,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变革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的贯彻和落实。高中新课程虽仍采用必修加选修的形式结构,但模块化的设置方式使选修得以名副其实,从而为师生的选择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下,学生能够在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充分依据自己的志趣、潜能状况以及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学习。这种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等得到有效发展。也就是说,多样性、选择化的高中课程结构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
不仅如此,新的课程结构还使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体验和探究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潜能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选择性地重点研究某些学科和某几个模块课程的教学。这不仅开拓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激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思路,而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个方向。
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的高中新课程结构及其整体性目标要求与现行的单一性高校招生考试存在较大的反差。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学生潜能特长的多样化都在新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但两者需要通过高考实现对接。但是,高考的单一性和高招的简单化,使社会需要与学校培养难以实现对接。[1]
高中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问题在于:选修Ⅰ有100多个模块,这些模块不是所有学校都要开设的,不同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乃至同一个学校学生选修的模块都不一样。对选修课的考核是新高考的一个难点。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考核中,4省(区)高考设计的改革方案是:1)用科目组的“X”实现基础性与选择性、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2)在选修模块上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策略,以方便选修模块开设多的学校和学习不同模块的学生进行选择。
(三)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现代科学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根据学科的发展成果替换或增减课程内容一直是课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递进式课程结构和顺序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要求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课程的各个方面,这就使课程内容的变革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实施。新课程结构中的大部分课程模块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模块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或课程专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科的进展等及时、适度地调整部分课程内容。这样的改革不仅费时少、效率高,而且不会对整个课程实施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使学科的结构有了新突破,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提高了课程的灵活性。
新的高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新课程删除了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内容,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增设选修课,强化活动课;对必修课的课程做了进一步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调整,对选修课的开设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正式把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课程体系之中,充实了现代学科发展的新知识。课程内容的变革为高考的根本性改革——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四)为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创造了条件
过去,会考是一个毕业门槛,是一张高考准入通行证。随着高考招生报名制度的改革,这个“门槛”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从课程结构入手,利用课程结构改革条件将必修课程内容纳入录取标准。广东省的“文科基础”中体现了理科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了文科知识;海南省“基础会考”体现了文理互补,是海南省统一命题的一种水平考试,“基础会考”考试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涉及7门学科,且等级分决定学生高考录取结果。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大面积偏科,有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这种“水平考试”是对过去“高中毕业会考”的一种探索和完善,它对各省区开展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为高考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可能
世界各国大学入学考试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呈现多样选择、多次考试、分层测验、综合评价等相似动态。本次课程改革中,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最大的突破就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标准,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之一”。这种变化改变了我国单一的高考录取制度,向建立多元化人才选拔标准迈进了一大步。
4省(区)都根据课改的精神,积极建立了高中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有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探索。中学学科水平考试类似于过去的“会考”,但不像过去那样由各校出题,流于形式,而是由全省统考、统一出题,相当于“另一种高考”。高职、高专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以直接作为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而民办专科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制度。这种因材施考、分层考试以及分层、分类录取的改革,促进了考试和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多轨化、弹性化,提高了高等学校选拔、评价人才的效度,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适应了世界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方向。
二、由课程结构引发的高考改革发展问题
(一)高考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更加凸显
首先,从考试科目的设置看。一般来说,进入考试的课程领域完整要比缺失更公平。从社会公平角度看,国家的高考制度应该对能够学好各门课程的考生一视同仁。高考对科目的偏向即是对相应科目具有学习优势和课程选择学生的偏向。高考在客观上是代表着社会对高中质量进行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检测。高考对科目、内容及其目标指向要求的畸轻畸重,即便考试区分度和信度很高,也包含着不公平。[2]
其次,从考试选择看。考题是学习内容的样本,一般来说,考试多样本选择的公平性要优于少样本选择。高中新课程高考通过超量给题、限量做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样本,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有利于避免因为样本的偏差而造成的不公平。就试卷中选修内容编制的选做题而言,要编制出难度完全相同的“平行”选做题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会引起评价的不公正。这一技术难题在过去高考测试中不存在,它是新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形成的难题。
最后,从录取分数线的确定看。高招录取分数线的确定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一般实行的文科、理科分数线的划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复杂的划分方式。考试内容和分数的区别,决定了不同录取分数的存在,即不同的专业有自己一系列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等。那么,在调剂录取时如何处理不同科目组之间的成绩转换呢?从过去招生实践看,利用测量理论中的等值理论对考生成绩进行转换,其结果并不理想。从高校的录取工作来讲,由于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在录取时如何体现科学与公平,既不违反统一的划分要求,又能找到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考生高考成本增加
一旦各个科目的选修课程进入高考,那么,可以预见的一个结果就是:由于选修课程种类复杂繁多而导致的从命题、阅卷到组织管理一系列投入的增长,会使得高考成本显著增加。减少试卷种类的可行做法是提供多种课程模块选做试题的组合试卷,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回答相应试题。但是,命题与阅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的增加是肯定的。[3]此外,高考出题权下放,成本从中央分散到地方,从全国一家变为省(市)或院(校)多家,成本增加的幅度会更大。
从课程实施角度看,要学校选修课类别、层次开得齐全,对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与师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某一门课程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时,学校该怎样处理?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无条件地满足学生要求。但事实上很难如此乐观,一旦某门课程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教育成本显著增加,必然会成为学校管理的难题。
学生在购买教科书方面的支出也有可能增加。按照新课程结构,必修课变为2~5个不等的模块,再加上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选修课,教科书种类的增加从总体上是必然的。再考虑到数量不菲的各类教辅读物,学生有关的花费对于相当数量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小的负担。作为一种“举国大考”,成本的考虑是必要的。在我国,有限的教育经费究竟如何使用,是应当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的问题。本来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在高考成本大幅度增加后,其使用的合理性更需认真研究。
(三)部分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
试题、试卷容量和考试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校招生考试命题不可能涵盖高中课程标准规划的所有学习内容和学习科目,而只能对高中课程学习的内容加以选择,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考生只会选择几个少数固定的模块学习,高考这种“有限性”指挥棒的结果,导致高中重视所考学科而不重视不考学科的偏科局面,会使高中阶段一些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进而使师生对所考学科内容进行再次选择。其结果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早分科,有些选学模块内容名存实亡,高考大纲不涉及的内容则被放弃。
高考的竞争,其实是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不是高考制度本身造成的,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或表现。[4]高考“指挥棒”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课程改革与发展。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文化传统、人事制度、教育与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5]缺乏整体的变革观,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就会流于形式,长此以往,课程结构将恢复以往的状态。
(四)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相互博弈
当前人们对高考科学性的质疑和批评集中在:以一张考卷考所有人,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识别、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许多人强烈呼吁增加高考次数,兼顾地域公平,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提高各省市自主命题科学性等。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以及各省市自行命题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的局面是:各种资源会比统一高考条件下更加便利地进入角逐:官员的权力、富人的金钱、知识阶层与高校的特殊关系,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在较量中失利甚至成为牺牲品的会是社会大多数,因为他们在这种角逐中注定成为弱势群体。若干年前实行的保送生制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教训。另外,由于介入考试各个环节的人员越多,保密工作的难度越大,泄密的危险系数就越高。因此,就国内高校的体制和管理现状看,资助招生要比全国统一的高考更难保证公平和公正。另外,一年多次高考分数“等值”难以做到公平,再者,综合素质进入高考,诚信与监督问题难以期望突变。
当这种大规模考试的社会性与科学性严重悖反时,对社会性的忽视可能直接导致其生存危机,而对科学性的忽视使之获得的社会性的“满足”也是虚假的,最终仍不免导致其生存危机,甚至更大的社会危机。作为社会活动的考试其社会属性不容忽视,但其社会属性的实现是在科学性兼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是处理新课程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是依靠考试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增强自身的科学性,在不触动或不明显触动社会性的前提下拓展科学性提升的空间;二是依靠多元化的价值导向与丰富的社会流动途径来为高考“减负”。[6]目前,这两个有利的因素在逐渐增强,高考改革的实施者应逐步把这些有利因素转化为高考改革的实际成果。
高中课程结构变革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给高考改革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必须充分认识问题的性质及其本质,尽快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试验总结的基础上,稳妥渐进地推进课程和高考同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文军庆.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J].中国考试,2007(3):29-37.
[2]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DB/OL].(2006-08-31)[2007-03-02]./article/20050831/3149315.shtml.
[3]丛立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4):5-10.
[4]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J].北京文学,2006(1):125-127.
[5]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
一、2000年江苏省高考方案分析
据新华日报报道: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江苏省与浙江、广东、吉林和山西省同时在高考中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的“X”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方案为:由原来的“3+2”(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和历史或者物理和化学)改为“3+小综合”(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或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是150分,小综合为300分,总分仍然为750分。在这次高考改革中,文科生增加了地理的考试,理科生增加了生物的考试,这是江苏省高考第一轮改革,而且这种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高考史上也还是首次。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一样,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选拔性考试。该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对理科类考生而言,该方案要求考生除了能够读懂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外,还能理解常见的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读懂一般性的科普类文献;对文科考生而言,除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地图,对地理、历史等知识混在一起的地图能很好地辨认,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外,最大的变化在于高考目标作了较大调整。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是重视对人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查。方案要求考生能够解释和说明人文、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对自然科学中原理和定律的含义能够很好地掌握,而且能定量地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对人文知识与宇宙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二是增加了理科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测试,在理科类考试中,考生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且能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三是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该方案要求考生能对中学所学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1]。在文科类考试中,一个题目往往涉及两门甚至是三门的知识,考生应该能对这些杂糅的知识一一剖析并得出正确结论。四是加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该方案不仅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人文、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对人类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不同现象进行理论说明和解释,而且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的确,2000年江苏高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21世纪对于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一方面,对理科生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考试,为大学里和生物相关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生物学知识是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对文科生增加地理考试则能使考生的思路更加宽阔,例如,文科学生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知识,而且对于探索未知的宇宙空间具有一定的引导价值,适应了扩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该高考方案可以视为1998年教育部推出的“3+X”高考制度的探索版,实践表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这次改革,在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及动手操作等实践性知识的要求[2]。
不过,由于该高考方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幅度较大,要求考生对涉及科目较多的题目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大大地增加了考生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由于高中教学过程中综合题目分析和解答的学习和训练机会很少,江苏省的教育实际与该方案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阻隔[3]。事实上,在“3+小综合”实施之后不久就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3+小综合”会造成学生很严重的偏科现象,对于高考不考的知识就完全放弃了,而学生应该对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知识应该综合运用。因此,这套高考方案在江苏省并没有存活多长的时间,时隔不久的2002年,江苏省就启动了第二轮高考方案改革。
二、2002、2003年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分析
2002年江苏省启动的第二轮高考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在于,将“3+小综合”改变为“3+大综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均为150分,大综合300分,总分750分没有变化,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变成了大综合卷,意在考查学生的大综合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了解人文科学知识[4]。在该方案的设计者看来,“世界并不是文理分科的,要客观地认识世界,就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还是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也表明,只有兼具文理科素养的学生,视野才会更加开阔,创造性也更强。
虽然“3+大综合”高考方案的理念不可谓不先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但现实困难,在于高中阶段学生不再分文理科,要求学生九科都要学习和考试,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说“3+小综合”还在高中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心理承受力之内的话,2002年的高考方案则不再仅仅是文科知识或者理科知识的综合,而是要求学生具有文理领域间的大跨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仅如此,该方案还要求考生能够把书本上的九科知识转到现实生活与社会焦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之中,这对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无法应对的挑战。此外,该方案也不利于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大学里面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深度的理解,而大综合只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知识深度和专业属性难以显现。因此,江苏省“3+大综合”高考方案只是一次“试错版”,而在实行一年后终止。
2003年江苏省启动了第三轮高考方案改革,这轮改革的指导原则在于减轻考生学习负担,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新的高考方案,该方案由原来的“3+大综合”调整为“3+1+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中的任意两科),“3+1+1”方案的总分值为750分。其中每科分值为150分。和“3+大综合”相比,“3+1+1”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两门考试科目。不过,在高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文、理综合卷的考试,综合成绩虽不计入高考总分,但计入学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在严格意义上,2003年“3+1+1”高考方案也是建立在“3+2”基础之上的深化改革,依照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基本精神而进行。该方案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该方案既保留了“3+大综合”打破了文理分科局限的优点,又为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发展要求来选择所要考试的科目提供了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3+大综合”的高考方案,学生必须准备9门学科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负担过于沉重,学生、教师及家长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压力过大。该方案的实行,使高考科目从9门减少到5门,同时2门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有利于高校根据专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3+1+1”方案可以反映考生的考试成绩,高校根据考生所选的科目,可以了解到考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文理倾向,对录取和调剂工作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综合成绩了解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有利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打破文理分科的局限,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虽然“3+1+1”是近十年来江苏省实施时间最长的高考方案,但也存在两个“硬伤”。
硬伤一:该方案可供学生个性组合和选择的“子方案”太多,导致学生和学校方面不知如何是好。就学生方面而言,如果对可选性进行排列组合,每位学生有15种方案可供选择,让学生无从下手。就学校方面而言,学生选择的多种多样,给学校组织教学带来了巨大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困难。据学者调查,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开齐全部“组合性课程”系列,这样导致最终学生并不能完全实现自由地选择,而且,各科的难度不易把握,于是出现了一些投机选科的现象,很多学校只有六种方案(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生物;政治、历史;政治、地理;地理、历史)的存在,依然有文理分科的现象,违背了方案制定者的初衷。
硬伤二:给学生填报志愿造成了“方案性”障碍,因为江苏省的“3+1+1”方案虽然在本省内招生没有问题,但与其它省市的招生政策并不能无缝对接,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要求学生必修物理,选择其他科目的优秀学生就丧失了报考这些名校的机会,结果导致学生报考志愿受到严重的限制[5]。由此,江苏省第三种高考方案在2008年也宣告结束。
三、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改革分析
2008年江苏省启动了第四轮高考方案改革,与前三轮改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轮改革是配合江苏省高中课程新一轮改革而设计的。为了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配套,江苏省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分值分别为160分、160分、12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分别设有40分的加试题,分别供选择历史和物理的学生进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选修课为2门,必修课5门。选修课由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1门,在剩余5门中选1门;7门科目中之外的5门为必修课,5门必修课在高二下学期进行测试,俗称“小高考”,2门选修课在高考时进行,成绩处理采用“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的评定[6]。该方案除语文、数学、英语基础学科外,其他两项实行等级计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必修测试科目等级满分100分,A级为100―90分,B级为89―75分,C级为74―60分,59分以下为D级;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等级,A+为前5%(含5%)的考生,A级为前5%―20%(含20%)的考生,B+为前20%―30%(含30%)的考生,B级为前30%―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90%(含90%)的考生,90%以后的学生为D级[7]。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对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的评定,基本符合标准的,则为合格;而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定等级则分为A、B、C、D四级,视学生的表现来划分[8]。高考成绩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来算,但是两门选修课对于考生报考志愿有影响,根据江苏省的高考报考的制度,必须都是B及以上才可以报考本科,甚至有的名校规定只有双A才可以报考。2008年江苏省高考新方案的实行在全国属于首创,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高考方案。
2008年高考方案的考试目标与考试内容都作了很大的调整,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统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地位。不过,对英语分数的调整,是为了弱化英语对母语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数学科目附加题的设计,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相一致,满足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拔人才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了机会。这个方案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将各科考试分别放在不同的时间内举行,而且“学业水平测试”可以参加两次测试,取成绩较高的一次为准,避免了偶然的因素,减轻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9];二是实行等级评价制度既较好地体现了区分度,又较好地避免了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三是“小高考”的实行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理眷顾得到了加强,文科生增加了自然科学的素质,理科生加强了人文科学的素质,纠正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现象。
尽管2008年高考方案具有较大的创新和优点,但是仍然引起了比较强烈的社会批评,这些批评针对的主要问题有二。
问题一,该高考方案实行的时间存在缺陷,2007年推出的方案,在2008届高中毕业生身上就要实行,而且在高二下学期结束就要进行“小高考”,当时却已经分出文理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捡起已经很久没有学习过的书本进行突击复习,增加了学生及教师的负担,原来的高考方案是“高一打基础,高二提高,高三冲刺”,而现在由于“小高考”的实行,高二学生的压力骤增,高三的压力却没有减少。
问题二,该高考方案给学生报考志愿带来了很大麻烦,因为该方案规定,想上本科的考生,其选修科目的等级必须在B及以上,如果学生一次失误而只考到了C等,那么,他们即使考核成绩很高也不能读本科,而只能选择一些大中专院校。另外,综合素质评价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实际上几乎没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D,即使他的品行等各个方面都不好,为了提高升学率,评分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江苏省高考方案未来改革路径的思考
经过上面对江苏省2000、2002、2003、2008四轮高考方案改革状况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江苏省八年期间高考方案频繁变迁,都是围绕“3+X”高考范式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演绎,“稳中有变,不断修正”是其变迁的基本轨迹,例如“3(语文、数学、外语)”在前三轮改革方案中就一直保持稳定,即使是第四轮改革方案中也只有英语科的分值出现微调整而已,而“X”部分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和不断修正。每次改革方案中都吸纳了前轮方案中的成果,同时,对每个方案在实践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修改。然而,在我们看来,尽管江苏省经历了四轮改革和修正,但还远非尽善尽美,因此,未来的改革和探索仍然将继续下去。纵观江苏省高考方案四轮改革的轨迹,也许我们可以对江苏省高考方案的未来改革路径作些思考。
在高考目标的发展趋向方面,江苏省未来高考方案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最后一定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考核学生全面发展和专业潜力两方面的素质与潜力,尤其重视并尊重学生的特长,并为特长生提供差异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来综合考虑进入的学科领域和发展方向。
在高考的学科地位调整方面,江苏省的未来高考方案将加强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地位,因为这三门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也是大学学习的基础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原来过度张扬的英语强势地位将逐渐回归理性,但针对目前江苏省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英语口语考试的分值和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而长期被弱化的语文学科地位将逐渐得到加强,事实上,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方案中语文与英语分值的调整已经初露端倪。当然,以物理和化学为核心构成的自然科学必将继续保持强势地位,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陈洪渊先生在评论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时也曾指出,物理和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基础,提高物理和化学的高考地位将引导青少年更加关注自然科学,也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
在考试方式方面,虽然江苏省在高考方案中的“X”部分克服了“一考定终身”,但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考试中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方面的改革也将作为深层次问题展开探索。此外,2008年高考方案中等级制度需要细化,比如A等级中可以出现A+、A、A-等,当然,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公正、透明,防止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弄虚作假,更不能因为学生的某科等级相对较低而取消其报考本科院校的资格,唯有如此,江苏省的未来的高考方案才能实现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相得益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东芳.“3+X”高考改革方案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探讨(下)[J].湖南教育,2000,(5).
[2]同上,2000,(4).
[3]仁川宏.“3+X”高考方案对高校基础课教学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2,(01).
[4]孙巡,陆峰.大综合提出大挑战.新华日报,2002-01-04,(B04).
[5]李广水.对“3+1+1+X”高考方案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08).
[6]马彪,王虎,齐玉辉.英美高考招生制度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以江苏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为例[J].网络科技时代,2008,(20).
[7]关注高考教育部认可江苏08年高考方案与公示方案相同[J].教育前沿,2007,(01).
1.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现阶段,我国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整改,还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为发展目标任务,使其真正的可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构建科学的数学意识,设立趣味的数学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注重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创新,从而使学生不断的深入去研究数学的含义。而这一切的一切,我想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得数学被大家广泛的喜欢着。由此可见,高考内容的改革首先会把数学教学作为第一重要任务。
2.高考内容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高考内容的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麻烦。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何有效的应对内容的改变与数学的核心,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高中老师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策略:
2.1 注意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学习。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深入的去研究其中的奥妙,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的要点。做到以提纲为本的目标,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考数学的教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2.2 注意必备知识的落实。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任何课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需求,所以一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严格的遵守规范。所以说,进行授课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性的落实数学的知识。不但不能降低要求,也不能盲目追求;既要了解到数学知识,也要说清知识的缘由。其实作为高考数学教学,一定要让数学知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因此在高考内容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首先要明确考点要求,在以往的高考中,通常都是以函数图像、函数性质等作为必备的考点核心。
2.3 注意数学思想的挖掘。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数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十分的重视对数学思想的发掘,其中主要有如下几种:函数方程的思考、数形结合的思考、有无的思考、或然与必然的思考等。数学思想在数学中,是一种挖掘知识精髓的方法。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足够的重视数学思想。并利用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其中的重难点问题。
高考招生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影响作用。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招生制度就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中,目前已经从全国统一考试为主、中学保送为辅,发展到全国统一考试为主,高等学校多样化考试、免试入学为补充形式和多元化录取相结合的方式。其间经历了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次数、招生对象、录取方式的巨大变革,命题方式从全国统一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与分省命题平分天下,录取方式从手工操作改为远程网上录取,高等学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权,招生考试机构的职能得以转变,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
一、高考制度概念简析
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简称高考制度,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规定、办法等行事规则的集合,支配和约束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以及考生的行为,分为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两个不同的方面。考试制度包括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形式的选择,还有考试标准、命题原则、阅卷与评分办法以及考试管理等。招生制度主要包括招生政策、规定、管理办法等。
二、我国现行高考制度概述
(一)现行考试制度
当前凡符合有关具体规定的中国公民均可报考,模式为“3+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X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学生可以选择一科或多科考试。形成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大综合+1”、“3+大综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1”、“3+1”等多种方案,考试科目的设置出现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景象。由于综合考试科目的出现,使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科目内容在高考中也有所体现。目前,实行国家统一命题和高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形式,由国家于每年的6月7 、8、9三日统一组织考试。
(二)现行招生制度
除一些试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外,基本模式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然后分解到各省市计划部门、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前提下,依据考生所在地的录取分数线,以学校、专业为单位,根据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目前已基本实现网上录取。
三、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造成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毋庸置疑,我国现有高考与招生的竞争态势是相当明显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而绝大多数公民(尤其是城镇公民)都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高考招生制度应当确保考生竞争机会的公平、公正,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反观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尤其是在招生方面),不难发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距(分别体现在录取比例、录取学校及专业分布、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距上)。部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录取率和录取分数线成倒差,加剧了我国部分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二)催生了高考移民现象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设定分省录取方式,高等学校负责制订分省招生来源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于招生来源计划决定着各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低,因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不同省(市)重点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异有时高达100分之多。为了逃避招生中的地区性分数线差异,“高考移民”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三)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选拔
随着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学校也急剧增长,出现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局面。由于各种类型大学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通过高考招生来选拔学术研究型、综合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等不同种类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仍然沿用以往选拔精英人才的“一个标准、一次性统一考试”的模式,难以适应大众化阶段多样化人才选拔的需求,不易甄别出多种类型的大学生。
(四)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
众所周知,高考招生对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目前我国高考招生主要看重的是考试分数,导致中学为追求高分和升学率采取各种手段,教学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中学教什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虽然这种状况近年略有好转,有些省份开始向社会公告今后在录取工作中除看重考生高考分数外,还要注重其在中学期间的综合素质情况。但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方式仍然不利于中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推行。
(五)影响高校自主权的发挥
我国目前主流上还是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属于中央集权制。虽然《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也赋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招生自主权行使范围、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法律责任规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解释,可操作性不太强。因此,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而言,目前其招生考试的自主权均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们很难像国外许多高校那样,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用统一的入学考试,自主决定采取什么方式、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等等,从而使学校选拔出符合自己办学宗旨、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与自主管理。在我国,高校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表现在具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太少,即使是具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其自主招生的学生人数比例也很小。这种情况对于我国高校自身特色的建设和增强竞争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四、我国未来高考制度改革发展趋势构想
(一)未来高考制度改革遵循的原则
1.机会均等原则
一是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创造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是从技术层面上,继续推进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促进高校招生选拔的公平性。
2.专业化原则
要实现招生考试管理科学化,提高招生考试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除了要设置专门性的考试机构外,还必须要对招生考试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招生考试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指其心理方面稳定的特点和胜任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业务素质、智能素质等方面。
3.诚信原则
未来高考招生制度的实行,将给学校很大的自主权,但这些权力的执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诚信。只有逐步建立诚信制度,才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二)未来高考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1.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
(1)科学命题。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考试研究,注重命题与考试的科学化,英、美等国尤其如此。他们设有专门的考试服务机构开展考试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力量雄厚,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试题较为科学、全面、可靠,同时测试技术、测试系统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水平也很高,经验丰富,值得借鉴。我国也应注重借鉴国外好的做法,在高考命题上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从高考命题上突出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丰富试题形式,提高试题内容的科学性、代表性、信效度与区分度,使试题内容的难度控制在科学适当的范围内。
(2)实行分类考试。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必须不断深化,才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相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与精英教育阶段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同时,更要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大众化阶段高校类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和标准也应多样化。我国在新出台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本科院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试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另外鼓励实行联考,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实行联考,本科院校高水平高校、高职高专可以有不同的考试办法。
(3)尝试多次考试。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年一考,每年在夏季举行。这样做的效果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节约成本,考试与录取管理实施的工作量和难度更小,然而对于考生来讲,这种状况往往导致“一考定终身”的“惨烈”局面。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考试上将不止一年一次,有的科目一年可以进行多次考试,给考生多次机会。
2.推行综合评价
目前国际上高考招生评价机制的改革趋势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考查评价。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实行的就是三结合考评模式:高考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和工作经历。借鉴国际经验,我们除了分数这一重要评价手段外,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到条件成熟的时候,这两项将会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之一。
3.采取多样化录取方式
多元录取是指录取的基本原则是择优录取,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同时高校逐步扩大自主录取的比例,还可以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这样就可以招来不同才能的学生,特别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突破现在高考招生制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
4.建立高校招生考试监督机制
精英型高等教育直接影响的仅仅是少数人,但在进入大众型高等教育时代后,公众对入学机会和高等学校招生更加关注,高考招生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注意发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招生考试工作的巨大热情和潜力,动员、吸纳、组织全社会力量,对涵盖高等学校招生全过程的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招生监督制度,保证高等学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真正代表广大考生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谢名春,郭英,荀丽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6(2).
[2] 刘庆根.新时期高考改革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