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19 16:06: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气工程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气工程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11-01

1、电气工程电气技术应用的国内外发展应用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和转型之年,要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来满足我国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而电气工程行业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柱点,它为我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成果,在我国电气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益,甚至可以带动电气行业的长远发展。

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进步将会促使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给该行业带来巨大的活力和经济效益,使得电气工程行业逐渐与电气技术融合在一起,为我国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发展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备受关注,许多国家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国家都在使用这种电气技术,并成为一种流行。但是由于我国对电气技术掌握不是很到位,还会出现许多技术上的失误和问题,并不能将电气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电气工程建设中去,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一种比较简单的程序和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多个设备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以调试。然而随着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地区逐渐出现了各种电气技术的方法,虽然研究出了新型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传统的电气工程模式的固有缺点和不足,使得在电气工程电气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这种新型的技术,难免会出现一些设备上的冲突和技术上的问题,更需要进一步的协调共存,相互吸取经验,取长补短。

电气技术的革新为电气工程行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使其发展更加的合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相对于原有的设计来讲,其各方面都相对较齐全,同样面临的问题是电气技术并没有随之发展,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面对日益兴起的电气技术,以往的电气技术显得非常的力不从心。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内部管理困难、安全质量有待提高、空喊节能口号而成效却不明显以及设计程序过于繁琐等问题。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电气工程行业面临的瓶颈,解决了一些电气工程行业因技术上而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为我国电气工程行业做贡献。

2、电气工程电气技术发展中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交易也越来越多,商业中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因此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就更加促进了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进步,但是同时电气工程电气技术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弊端。

电气技术没有针对性,增加建设成本,电气技术设计相对较复杂,在这个讲求效率的社会,自然会显得相对复杂并难以操作,电气技术的研究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网络环境的逐渐多样化,对电气工程电气技术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应该对电气工程技术投入更大程度的关注,在电气工程建设中,电气工程技术数据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更要注重其数据的可靠度和真实度,更加要求信息传输的安全,但由于不同电气技术的供应商的不同,他们对电气技术的应用也不同,所以会极大造成电气技术数据通讯的困难。

针对当代电气工程所面临的不足和问题,在进行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去指导电气技术的研究,要根据行业的需求去对电气技术进行改进,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对电气技术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网络资源真正做到快捷、安全,使得信息真正可以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和沟通。

3、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就我国电气工程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科学技术为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开辟了一条捷径,科学技术革新可以对我国电气工程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创造更大的财富。

综上分析,电气技术设备有其研究的必要新,因为它是对电气工程行业影响最大,并为电气工程行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是最多的。一旦电气工程行业没有了电气技术的配合,电气工程将会出现一系列预想不到的问题。电气工程将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将电气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可以大大降低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弥补了传统电气工程设备和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而且也研究出非常先进的电气工程行业应用技术,促进了该行业的技术革新,电气工程行业走向辉煌的时代,应用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有利于电气工程行业的蓬勃兴起,有利于电气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采用大型计算机技术,将这两种技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其最大的目的将是提高技术的性能和可操作性而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各个系统缺乏基本信息的相互交换和流通,这就使得信息相对比较闭塞,缺乏系统间的相互配合。但是随之不断的革新和改进,现在的电气技术已经完善了原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满足了电气工程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多个设计方面的内部问题,进而展现了各个系统和整个电气工程的可操作性和有序性,为电气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保证。

不仅如此,电气技术还有许多非常多的优点,它是人们的办公和日常生活更加的便利化,提供的技术和服务也越来越人性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离不开大型计算机的运用,因为大型计算机为电气工程提供强硬的技术支持。

4、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相关问题和原则

在电气工程中,要想⒌缙技术的作用发挥大最大,也要遵循一些必要的规则和原则,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电气工程行业的有效运行,以下将是一些电气技术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和原则:

我国在对电气工程的电气设计时,往往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设计本身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为电气工程有着非常高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对内部管理也有一定的限制,设备相对复杂,并且每个设备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本身的设计要求,这是非常不太现实的,可能还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盲目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利益,可能会对电气工程造成一定的损害,反而得不到一定的成效,造成技术上的问题。更甚至会出现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和资源却没有达到预料之中的效果,而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电气工程建设增加不必要的问题,反而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因此理性地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电气技术的每一个系统,使得每个系统能够相互的配合,进行协调运作,使其应有的技术发挥到最大的效果,这不仅仅可以解决电气方面的技术问题,并且也可以保证整个电气工程行业的健康有序运作。

5、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的电气技术发展还不太完备,需要更大程度的投入力度,但是我们要相信电气技术的发展前途会一片光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华东;刘长明.发电厂厂用电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综述[J].电气应用,2014,1(5):53-56.

[2] 黄晨俊.建筑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J].统计与管理,2016,4(20):35-47.

篇2

1. 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的概念

电气工程作为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关键学科之一,更成为目前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专业。其中,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直接促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模式,甚至于,某种意义上,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可以直接显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电气自动化实际上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分支,但却包罗万象,小到电气开关的设计,大到科技航天的研究,可以说它无处不在。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运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效缓解了劳动强度和资源的浪费。对于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研究仍应继续,它代表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水平[1]。

2. 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2.1 变电站自动化

在变电站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增强监控能力,进一步取代人工监视和人工操作。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水平。也就是说,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视并实现有效的控制。其特点主要是:陈旧的电磁式装置被新兴的微机化设备所取代,并实现了在微机上对监控进行操作。在传输数据时,计算机电缆充当了原先电力电缆的作用,进而实现了统计记录和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变电站自动化之后,取代了人工操作,大力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同时也相应减少了员工投入,实现了电气工程效益的显著提高。变电站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技术的更新和创造有利于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2]。

2.2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是指运用现代化技术对电网进行的调动。包括运动装置和调度主站系统,是用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状态的。为使调度人员统观全局,运筹全网,有效地指挥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该环节对于电网的运作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调度不当,不仅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问题,还会导致电网运行的效率下降,因此有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通过利用电气自动化将其变成一个脱离传统并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自动有效操作的设备,从而实现数据自动收集、自动整合分析并自动调度的电网系统,从而使电气工程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2.3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现实工作中采取分层分布结构,是由太网、高速数据通讯网、运行人员工作站、过程控制单元和工程师工作站等部分综合构成的。其中,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中过程控制单元是指实际运行生产中的单元,通过监控生产单元的热电阻、脉冲量等信号,通过对相应单元的实时监控,对于所监测信号的及时处理,实际上是一种对于信息及时加工处理并最终实现检测与控制的系统[2]。

3. 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3.1 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

电力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紧密相连,对一次设备的设计也成为影响二次设备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电力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相隔几十米,两者仅能通过强信号电力电缆及大电流控制电缆实现联系。与惯常的电力设备相比,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在设计一次设备时已经综合考虑了二次设备的因素,不仅有效节约了控制电缆和电力信号电缆,还形成了一次设备的自带保护与测量功能[3]。

3.2 电力一次设备在线预测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以及短路器等一次设备往往需要不间断的对相关重要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的同时还要对重要数据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同时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要做出一定的预测。这样就不仅可以延长电力设备的保养周期,还可以使电力设备从定期检修顺利过渡到状态检修。

3.3 光电式电力互感器

电力互感器的重要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输电线上的大电流和高电压降到设备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互感器表现出了一些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造成了电气工程的延误,降低了工作效率。适时而出,光电式电力互感器在很大方面弥补了传统电力互感器的不足,但是同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4]。

结语

在高兴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尺。电气工程作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即便是科技异彩纷呈的今天也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仍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对于新时期新技术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仍需要我们做出大力度的改革,以科技促进科技的脚步仍要继续,只有解决问题,让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发挥其功效,才能更大范围的惠及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楚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2,(9):38-53.

篇3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行业已经日渐趋于智能化与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促使电气工程中电气安装的质量与调试的稳定性越来越高。比如说,电气仪表的运用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反映出电气工程中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好坏,同时更进一步的保证了在某一个领域内电气设备的安全性高低。所以对于电气工程中电气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1 电气工程中电气的安装与调试的概述

1.1 电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电气工程中电气安装之前,首先,安装人员应该详细的阅读安装的说明书,以便了解电气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的机理,同时为电气安装的准确性作保障,另外,安装人员应该懂得设计者的电气设计构思,仔细的分析电气设施在安装过程中的作用,确定整个安装图纸中的元件以确定电气设施的作用。其次,安装人员还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技术规范执行元件的安装工作,同时将辅助元件以及主元件的安装与图纸进行对比,正确的确定安装顺序,并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模拟安装。最后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数模图形的构建,以便能够直接的反映出电气设备的各个元件的安装顺序,进而为电气设施的安装准确性奠定基础。1.2 电气安装的具体原则

一直以来,电气工装中安装工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准备工作的繁多使得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必须严格的按照曾哥设计图纸执行,同时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严格的遵循以下几条安装原则:第一,电气的安装工作首先要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必须注意不能因为工作环境的影响使得电气的小元件出现不符合安装条件的情况,为此应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第二,在安装之前做好电气设施的保养工作,定时的清理电气设施中的灰尘,进行相应的设施的检验工作,以便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电气的安装工作;第三,尽可能的保持电气设施安装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防止因为盲目安装、脱离图纸而带来的修正工作。

1.3 电气调试的主要内容

电气调试主要是指对电气工程中的设备进行实验和调整,以便保证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其主要内容就是在电气安装完成后,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以及应用设施的技术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调整与测试,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行安全。具体的包括:第一,对电气工程中的所有设备进行逐一的调整与测试,不管是一次设备还是二次设备都要进行检查,以便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通过对电气工程中设备的检查,利用设备之间相互的联系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第三,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电气的调整与安装,适时对的将不在状态的设备进行升级与更新;第四,按照设备的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并对整套电气系统进行科学的调试。

1.4 电气调试的具体要求

进行电气设备的调试之前,首先要保证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处于通电状态,这样电气调试的工作人员才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同时保证设备调试的安全性,具体的有:第一,电气设备的调试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自设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电气调试的应变能力你,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范》学习理论知识,将触电事故救人基本方法以及应急事故措施等知识要熟练掌握,以便保证电气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在电气设备调试之前,主要是确定参加调试工作的人员的具体人数,在保证两人以上的安全系数上,相互之间进行工作的配合,同时穿戴绝缘的衣物,以保证工具的绝缘性能在调试工作员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护航;第三,必须注意的是在所有安装完毕之前,为经调试的设备不得投入运行,同时要在这些设备上贴上相应的标志,以便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避免因为短路等事故造成的安全事故现象。

2 电气工程中电气安装与调试存在的缺陷

首先,电气安装与调试工作需要配合相应的技术,如果协调度不够,那么大部分情况下电气工程的设备安装与调试便不能正常运行,而且两者通常是分开进行,这就导致了安装工作有电气设备的建设单位来完成,而调试工作则是由负责设备调试的相关单位来完成,这就为两者之间的协调性提出了挑战。

其次,由于部分电气工程主要是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进行了综合性的完成,都归于统一的机构管理,尽管这种统一性的管理有利于电气设备的协调性,但是在实际的电气安装与调试中调试工作的技术监督性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调试的数据会对整个电气工程产生影响,只有保证电气调试的技术监督,才能在实际的电气调试工作中保证其独立性。

最后,如果将电器的安装与调试工作综合性的完成,不仅会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重视安装工作而忽视调试工作,还可能因为两者技术上形成不统一现象而导致配合不当,造成安装与调试的不协调,最终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开展。

3 如何加强电气工程中安装与调试的工作

3.1 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安装于调试工作之间的联系

首先,通过改变传统的安装与调试的管理形式入手,保留电气安装与调试的技术监督的前提下,适时的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在安装与调试工作进行的初始阶段,准确的确定参与工作的人数,并将其余与安装调试工作无关的员工调配加入复杂的电气安装工作中,这样不仅加快了电气安装的进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所有员工对于整个电气工程的了解程度,为电气设备的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设备安装的质量。另外,将电气调试的人员提前掉进安装工作的进程中,为整个电气安装提供适时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整个电气工程的安装与调试的质量。

3.2 加强电气安装与调试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电气安装于调试工作的开展主要的就是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电气工程技能师,这样不仅能在安装与调试的步骤上、设备的功能上对设计理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而且还确保了工作人员对安装于调试技术的掌握程度,加强安装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是提高电气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双重保障。另外,较高技术水平的安装与调试团队也是实现整个电气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的有力保证,不仅可以保证电气工程中设备生产的持续性,还有利于整个电气行业迈向精细化、智能化,使得电气设备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

4 结束语

总之,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是整个电气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不仅为供电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还提高了整个电气行业的发展水平,在以后的电气工程研究中,首先要注意善于发现电气安装与调试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的将电力系统中的缺陷部分完善清楚,不仅要按照国家的相关电气安装与调试的规范进行工作,还要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处理电气工程中的不足部分,实现电气设备为整个电气工程发挥实际功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忠. 探讨发电厂电气安装与调试[J]. 门窗,2013,01:317-320.

[2]姚业本.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质量控制[J]. 科技传播,2013,10:160-157.

[3]李志伟. 建筑电气工程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J]. 门窗,2013,11:68-69.

篇4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应用技术之一,是通过各种具有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的装置的结合,来实现对于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控制以及管理,从而达到电气设备功能自动化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电气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明显,这也对于相关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就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电气自动化应用范围与构成形式

从电气自动化设计原则来看:首先,必须满足生产工艺与产品对电气自动化的需求,在满足自动化需求的基础上,让实际应用更加经济、简单;其次;自动化设计必须妥善处理电气与机械的关系。当前,很多民用以及高科技产品都通过自动化来满足各方需求。因此,在设计中,电气自动化必须从成本制造、工艺需求、结构使用等方面处理各方关系。另外,为了保障电气工程正常运行,必须使用可靠、安全的电器元件,在电气自动化产品更加大方美观的同时,让质量更加可靠、维护更加人性化、简单。

1.设计思想与系统处理

传统的电气工程,在电气制造控制、计量和保护中使用的是完全独立的器件,如果用户需要就只能将各个配件分别联系起来。基于微型计算机的自动化系统,通过软件与硬件组合的方式,让自动化系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进而达到用户需求。由于最初的电气自动化与电气都是独立的,没有任何关联,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根据管理原则、标准信号将各个界面划分清楚,最后再连接。电气工程在电气自动化处理系统中,主要通过设备接地、信号传输与屏蔽,以及选用恰当的抗干扰方法实现。为了保障电气工程正常运行,必须选用长期可靠的设施满足电气工程环境需求。

2.微型计算机应用

在微型计算机引入电气自动化后,系统不仅能自动分析、记录电气设施运转过程,还可以根据相关设施运行趋势判别电气工程发展以及误差情况,在收集数据的同时进一步判别误差。通过提高不同时间、环境以及软件查找情况,进行对应的统计分析,或者直接进行数据波形统计。为了帮助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领域,在方便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增加界面、接口以及系统实用性。

3.自动化系统设计

在监控形式设计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集中监控方式,具有维护便利、运行稳定、控制技术不高、设计简单等特点。由于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都集中在处理器优化处理方面,从而对处理器造成了很大的工作任务,所以直接损害了处理效率。在监控信息不断增加的同时,监控全面性也在不断上升,电缆数量增多,系统冗余量减小,不仅影响了信息处理能力,对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向开放化、信息化、分布式的方向发展。在这过程中,信息化主要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现代电气设备一体化管理进程。开放化,是外界网络与局域网的有机结合,实现电气工程的整体开放。分布的结构形式,则是在保障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独立的板块,进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

1.电气工程电网调度自动化

从目前的电气工程应用情况来看,电网调度系统已经由大屏幕液晶显示器、计算机网络、工作站以及服务器构成。而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则必须利用电力系统中专用的网络将需要的变电站、发电站、调控中心以及工作站各个终端有机联系起来,进而完成电气调度工作。在这过程中,调控中心作为整个工程的运行控制中心,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调控中心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电网调度系统。因此,在电网调度元件购买时,必须满足各种功能需求与工程规模,从源头上保障电网调度自动化。另外,电网调度系统必须在网络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正确评估电力负荷,所以必须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评估;通过相关信息数据对整个系统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从各方面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顺利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搭建安全的网络结构,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

2.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

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应用中,通常使用分布分层的方式对相关电厂进行测控。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常用的发电厂测控系统主要包括:过程控制、以太网、远程控制、运行工作站以及数据通讯网络等不同的项目单元。在这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过程控制与远程控制单元。运程控制由主控模件与相关模块职能进行简单的输出、输入,通过冗余智能和总线上的输出、输入模件进步性远程控制单元通讯;过程单元不仅可以接收生产过程中的变电器、热电阻以及开关量等不同的信息设备发放的信号,在信号接收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相关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整理、打印,从而让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就能掌握不同设备的运行状况。

3.电气工程变电站自动化

为了推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普及力度,进一步取代传统变电站使用的人工监测、数据收集以及电话通讯等,提高变电站运行水平以及效率,在变电站运行中,必须根据自动化技术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监控。变电站自动化是在应用传输、自动控制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计算机硬件和自动化系统,替代人工作业,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即:为了让电气设备达到更高的安全控制要求,必须以微机化设施代替电磁式设备,进而保障监视过程智能化、图像化。随着自动开关、自动测量、继电保护、远程监控、设备故障、自动记录设施的全面应用,变电站已经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文主要针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述,并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等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前景给予相应的展望。总而言之,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其常用的应用技术之一,是通过各种具有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的装置的结合,来实现对于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控制以及管理,从而达到电气设备功能自动化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气自动化在长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好深入的进行研究探析,通过不断的提高相关的科技理论和科技水平来更好的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更完美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2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及设计中常用技术分析

2.1变频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变频技术主要通过改变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来对电机进行调速,用以实现节能的效果。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采用直流或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能够在工厂生产中产生较为明显的节能增效的效果。比如说在工厂电气工程中所使用的空调、风机等可以根据需要来对其转速进行调节。

2.2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应当积极做好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其中的应用。通过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于工厂电气工程中所使用的电机进行调节。比如说,当三相异步电机启动后三相异步电机应当处于额定负载约40%-60%的状态下运行,而在一些时段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无需满负荷运行,通过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对电机运行时的负载及功率因数进行检测从而对电机进行控制,单片机通过对电机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来实现对于输出端的功率和端电压进行调节,使得起能够与电机运行所需要的功率相匹配,对电机运行时的输出功率进行适时的调节,用以实现工厂电气工程节能的目的。

2.3可控硅斩波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此种技术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应用较早也是节电效果较强的一种技术,但是此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对工厂的电网中产生谐波从而对工厂电气工程中的供电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加之可控硅斩波技术的可靠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容易导致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因此,相较于上述两种节能技术可控硅斩波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一些限制。

3做好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做好节能设备的合理化选择。随着国家推行的节能减排战略的顺利实施,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应当积极使用相关的节能设备以便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1)积极做好变频器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频器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功率较大的设备控制中(如大功率的水泵、风机等)取得了较为良好的节能效果。这是由于上述大功率设备全天24小时都处于工频状态,而一些时段无需再满功率状态下运行,通过变频器来对上述大功率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根据用电情况来改变电机的转速用以实现对风量、流量的调节,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2)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过程中,积极做好节能型照明设备的使用(如LED照明设备等)。此外,还需要尽可能的采用寿命长、效率高、安全性强的灯用电器附件、配线器材等从而实现工厂良好照明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工厂电气工程的节能。(3)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采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工厂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中供配电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供电系统节能的重点应当在工厂电气工程的设计、优化阶段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切实提高工厂电气工程的节能效果。在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改造中,需要充分利用电力变压器的节能效果,电力变压器本身的供配电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工厂中所使用的变压器的容量大、数量多因此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不容忽视。据研究表明,变压器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占整个供电系统无功消耗的约1/5左右,为提高变压器的供配电效率,在选择变压器型号时应当对其进行合理化的选择和配置。此外,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做好供电电压的选择。在供电电压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工厂的实际用电容量和供电距离来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当地电网的现状以及工厂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工厂的用电负荷等的因素来对工厂电气工程的供电电压来进行选取。一般来说,在工厂供电中应当选择6-10kV的配电电压,而高压配电电压首选10kV。此外,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对于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也应当进行合理化的选择,通过研究表明,当变压器负荷达到75%时各电器设备的运行效率最高也最经济。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工厂中负荷的变化情况来对变压器的运行方式进行相应的选择。此外,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应当对错峰用电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峰谷电力资源合理的使用电能。

4结束语

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重要性及常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相关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作者:张晓刚 单位:黑龙江省教学实验设备指导中心

参考文献

篇6

现阶段我国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领域当中,人们对高科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说,新技术得到的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起来,智能化管理技术是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在某些情况之下也是可以被称作“人工智能技术”,它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是在对GPS定位技术、精密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技术。“人工智能”这一个词语最早的时候是在1952年的时候提出的,一般情况之下都是由智能控制系统、处理语言系统以及识别图像系统构成,自从智能化技术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之内各个国家中的控制领域当中得到的应用最为广泛。近些年以来,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智能化技术逐渐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也呈现出来一种日新月异的趋势,学术领域中的相关研究人员在对实际生活中的需求加以一定程度的研究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在对各个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也就可以在这个领域中添加实用性更强的一些内容。

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领域中得到的应用

将建筑当成是平台的建筑智能化其实也就是现在对系统集成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提供一个适宜性比较强的建筑环境,将服务、结构以及管理放置在一个领域当中,建筑环境和建筑设备、通讯设备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共同构成了智能建筑,但是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定义里面,却根本没有提及到“节能环保”这一个概念,因此仅仅是可以将这一个概念之下的建筑物当成是智能建筑,如果说建筑物在可以将上文中提及到的多种耗能建筑功能完成的基础之上不会形成过大的损耗问题的话,那么也就可以加上节能这一个定义,因为在概念编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将节能环保这一个概念忽视了,所以自然也就不会考虑到智能建筑标准级别划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假如说对智能建筑标准提出比较高的要求,那么在此基础之上自然也就会产生比较强的能源消耗问题,最终想要对经济性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也就显得较为困难。假如说处于运行状态的智能建筑的级别比较高的话,那么建筑物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系统的数量也就比较多,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建筑物中的功能系统是可以被称为弱电系统,耗电量比较小,在对这些系统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开对楼宇设备形成较为有效的控制,那么在建筑物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节能这一个目标也就较为容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以及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进程向前推进,适宜性以及安全性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追寻的重要目标,所以智能建筑这一个概念逐渐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得到了普及,在此出之上我国人民自然也就会在智能建筑领域中提出更多的需求以及更高的标准,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生产出来的建筑物基本上都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但是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是,在智能建筑运行的过程中是应当予以节能问题充分的重视,以便于可以使得我国逐渐的向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方向转变。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理论以及智能化技术得到的应用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意识的一个问题是在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以控制措施施行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对智能化电气工程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不单单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得打一定程度的提,与此同时也是可以对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也就可以使得电气设备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作者:杨悦

篇7

0.引言

电气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工程要素,对建筑物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气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作为研究起点,并对当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

1.1做好电气设计委托书

首先,委托书应明确设计中对电气方面的要求,一般包括各项技术指标、建设位置、提供电源的位置和方式以及主要设备的情况,同时还要包括各相关专业与其他建筑物电气连接的要求。其次,为确定供配电设计的级别及设备用电的计算利用系数,电气设计委托书应明确各电气的工作制和工作时间,否则设计单位完成的施工图将是不完整的。再次,设计委托书应明确对保障系统设备起重要作用的参数。总之,电气主管人员应该认真参与委托书的起草,以确保电气工程设计图纸的质量。

1.2把好审图关

建设单位电气部门的主管人员应在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后进行认真的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有:设备布置、电气设计指标、强电和弱电电路布线等。审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审图应侧重于总体性、方案性等重大原则问题;第二阶段的审图要为技术交底和开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1.3做好设备选型

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质量。因此,电气管理人员要了解各种不同电气设备和材料的种类、型号和规格,真正做到严格选择供货单位、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此外,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要求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在检验过程中首先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此外,要进行外观、电气性能和必要的解体检查。一旦发现所用材料为不合格产品时,应立即下达暂停施工的指令,同时要查明情况,并依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电气工程主要施工工艺

2.1配电设备安装工艺

在工程中,配电箱的型号复杂且数量多,大部分配电箱还受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控制,因此,箱内的原理复杂、设置严格。由于配电箱是电力负荷的直接控制器,因此,关系到工程中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否正常工作。在电气工程中要求所有配电箱不打开箱门时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40,打开箱门后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20,并要按现场情况采用上进上出或下进下出的接线方式进行制作安装。

2.2线路敷设工艺

导线敷设的方式及各部位代号

SC-穿焊接钢管敷设、CT-桥架敷设、FC-地板内暗敷、CC-顶板内暗敷、WC-墙内敷设、ACC-吊顶内敷设、SR-钢线槽敷设、CE-顶板面敷设。

2.2.1配管的加工

配管加工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下料配管,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把关。具体要求是:明配管只有一个90°弯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四倍,有两或三个90°弯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六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六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十倍,内径不小于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小于等于25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PVC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内径不小于32mm的管子应煨弯,如需大量加工时,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做到管子弯曲后,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

2.2.2镀锌管和薄壁钢管禁止用割管器

切割钢管时钢锯锯口要平,管口应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直径小于等于32mm的管子可采用套丝连接,也可采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对于连接处和中间的放接线盒应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直径大于等于40mm的厚壁管应采用焊接方式,但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

2.3开关插座的安装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插座、灯具开关、吊扇钩盒的安装工作,使其符合相关安装图纸的要求。其具体要求是:开关盒与门框的距离一般为150-200mm,左右、前后的盒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同一室内成排布置的灯具和吊扇的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5mm。要特别注意的是预埋安装的施工过程,一般来说,要根据现浇板的厚度来进行吊扇钩的设置,同时,应把圆圈与钢筋缓缓地折成90°角,插入接线盒底的中间位置,然后再根据板厚把剩余钢筋头折成90°角,并在板筋上将其焊接牢固。同时应注意,在结束模板拆除的施工后,必须把吊环拆下,并对圆钢进行调垂直处理,使其固定于盒中心。此外,还要将吊钩与金属盒清理干净,并在其表面涂刷防锈漆,以防止发生腐蚀。

2.4防雷接地施工工艺

(1)接地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由于接地系统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所以,应将测试点暗埋在专用盒内,以方便接地电阻测点的测量,一般来说,测试点的距地高度为500mm,且要有明显的标志,此外,还要安装固定螺栓。施工中要保证接地连接的焊接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规定,具体要求是:圆钢搭接长度≥6D;双面焊扁钢搭接长度≥2b;两面焊严禁T型搭接和直接对接;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同时要保证焊缝的平整和饱满,并严禁用砂轮机进行打磨,杜绝咬肉、焊瘤等现象。

(2)防雷接地施工工艺流程

防雷接地施工就是根据设计图位置,利用建筑物结构内两根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将其沿建筑物周圈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18m,30m以上作均压环以防侧击雷。防雷接地施工的工艺流程为:首先,要按设计图尺寸位置的要求,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和基础主筋做综合接地装置,并标好位置;然后将底板钢筋的上层主筋搭接焊好,其间距不大于20×20m网格,并在适当位置取若干点与下层钢筋做可靠焊接。

(3)等电位接地施工工艺

凡正常不带电而绝缘破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可与接地系统进行连接,所有引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都应在外墙处预留直径12mm的镀锌圆钢与综合接地装置进行焊接,管道施工完毕后再用卡箍连接或焊接。一般来说,应在配电室内的适当位置预留60×6镀锌扁钢作为主接地线,使其与设备金属总管、建筑物内保护干线、建筑物金属构件等部位进行连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的与其它专业做好配合与协作,以期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绅.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92-93.

篇8

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角度思考,工业经济改革也应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实施电气工程改造既可以提升电力行业的科技实力,也能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改造的相关问题。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1.2 操控系统

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

2.电气工程的实际运用情况

2.1 智能建筑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电气自动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高档智能化建筑无疑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界的主要发展方向。自然达到合理利用设备,在资源方面,人力的节省就有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都属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是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该设计为一级防雷建筑物,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

2.2 净化系统

净化空调系统控制自动监控装置,可以设计成单个系统的测量、控制系统,也可以设计成以数字计算机控制管理的系统。在温度控制方面,净化空调系统采用DDC控制。装设在回风管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送往DX一9100,与设定点比较,用比例加积分、微分运算进行控制,输出相应电压信号,控制加热电动调节阀或冷水电动调节阀的动作,控制回风温度应保持在18度-16度之间,从而使得洁净室温度符合GMP要求。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集中监控方式

集中监控方式不但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也不高,而且系统设计也很容易。但由于这种方式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所以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致使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这也会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比较复杂,查线也不方便,而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在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3.2 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和组态灵活等优点。但由于各种现场总线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使得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以这种方式大都用于小系统监控,而在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中却不适用。

4. 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趋势

4.1 功能多样化

传统电力系统的重点功能集中于发电、输电,在传输期间对电能值大小的转换缺乏足够的功能。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之后,系统功能日趋多样化,电压转变、电能分配、用电调控等功能均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系统自动化状态,符合了系统高负荷运行状态的操作要求。

4.2 结构简单化

结构问题是阻碍电力系统功能发挥的一大因素,多种设备连接于系统导致操作人员的调控质量下降,部分设备在系统运行时发挥不了作用。系统自动化改造后结构得到了充分的简化,且功能也明显优越于传统模式,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4.3 设备智能化

电力设备是系统发挥作用的载体,电厂发电、输电、变电等各个环节都要依赖于设备运行。早期人工操控设备的效率较低,自动化改造之后可利用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利用程序代码指导电力设备操作,智能化执行设备命令,以逐渐提升作业效率。

4.4 操控一体化

当电力系统设备实现智能化之后,系统操控的一体化便成为现实。如:机械一体化、机电一体化、人机一体化等模式,都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一体化操控“省力、省时、省钱”,也为后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运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 .继电保护运用于自动化改造

5.1 针对性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属于技术改造范畴,需要对系统潜在的故障问题检测处理。继电保护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功能,可根据系统不同的故障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如:电力设备出现短路问题,继电保护可立刻把设备从故障区域隔离;线路保护拒动作时,继电保护可将线路故障切除,具有针对性的故障防御处理功能。

5.2 稳定性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作用显著,特别是在故障发生之后可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免故障对设备造成的损坏更大。良好的运行环境是设备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如:继电保护装置能快速地切除故障,减短了设备及用户在高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通过模拟仿真,保证了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防止系统中断引起的

损坏。

5.3 可靠性

对电力系统实施自动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系统能否可靠地运行也决定了用户或设备的用电质量。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用为系统可靠性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如:安全方面,强大的故障处理功能保障了人员、设备的安全;效率方面,多功能的监测方式可及时发现异常信号,提醒技术人员调整系统结构。

6.结语

电气工程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关系着我国工业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情况。深入研究电气工程改造及其自动化趋势,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改造活动,企业应加强多方面的调控管理,确保改造工程达到预期的成效,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行水平。

篇9

1“递进式”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递进式”实验是指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室结构的调整,将原来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成三大模块,将本专业实验室分成三个层次:①基础性实验,就是把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室整合到一起,满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②综合式实验,就是实验项目不局限于某门单一的课程,通过实验室结构的整合和调整,将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在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支持开出将几门课程综合运用的实验项目,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平台;③创新式实验,就是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开发性实验室。创新性实验是在指导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老师选定的学科方向,针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实验,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2“递进式”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室是学院建设较早的实验室,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实验教学一直是学校进行改革的重点。六年来,按照基本原理、基础应用、综合实践、应用设计四个层次来规划和改善实验条件;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强化管理、培养队伍素质来确保实验教学的改革。

2.1 整合专业实验教学设施

围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升本以来,根据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设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在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中也依据两个专业方向的要求整合。将原来按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整合为反映课程体系的基础实验、突出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设计性实验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项目,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具体运作上,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相同,因此,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性实验平台和专业综合性实验平台,这样可以同时满足两个专业方向实验教学的需要,起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的建设,是根据本专业开设的两个专业方向的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分室是以发电、配电及其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基地,工业自动化实验分室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基地。

建立两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不仅是目前两个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为今后两个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利于两个专业方向今后的发展。

2.2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学院原来实验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科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断探讨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彻底改变原来单一课程开设单一实验的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递进式”的整合。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以老师讲授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基础性实验教师作技术指导,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于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学生需填写课题项目申请书(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目的、具备的实验条件、拟采取的方法、预期的实验效果),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行因材施教,加强过程监控,通过学生自查、教师中期检查、递交结题报告并进行结题答辩等形式,加强全部实验过程的管理,这样,较好地实现了“递进式”实验的预期效果,也适应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作保证。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和其他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交流和学习,再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反映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实行开放,实现了“递进式”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10

1.“递进式”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递进式”实验是指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室结构的调整,将原来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成三大模块,将本专业实验室分成三个层次:①基础性实验,就是把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室整合到一起,满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②综合式实验,就是实验项目不局限于某门单一的课程,通过实验室结构的整合和调整,将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在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支持开出将几门课程综合运用的实验项目,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平台;③创新式实验,就是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开发性实验室。创新性实验是在指导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老师选定的学科方向,针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实验,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2.“递进式”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室是学院建设较早的实验室,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实验教学一直是学校进行改革的重点。六年来,按照基本原理、基础应用、综合实践、应用设计四个层次来规划和改善实验条件;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强化管理、培养队伍素质来确保实验教学的改革。

2.1 整合专业实验教学设施

围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升本以来,根据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设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在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中也依据两个专业方向的要求整合。将原来按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整合为反映课程体系的基础实验、突出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设计性实验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项目,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具体运作上,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相同,因此,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性实验平台和专业综合性实验平台,这样可以同时满足两个专业方向实验教学的需要,起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的建设,是根据本专业开设的两个专业方向的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分室是以发电、配电及其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基地,工业自动化实验分室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基地。

建立两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不仅是目前两个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为今后两个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利于两个专业方向今后的发展。

2.2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学院原来实验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科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断探讨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彻底改变原来单一课程开设单一实验的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递进式”的整合。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以老师讲授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基础性实验教师作技术指导,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于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学生需填写课题项目申请书(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目的、具备的实验条件、拟采取的方法、预期的实验效果),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行因材施教,加强过程监控,通过学生自查、教师中期检查、递交结题报告并进行结题答辩等形式,加强全部实验过程的管理,这样,较好地实现了“递进式”实验的预期效果,也适应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作保证。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和其他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交流和学习,再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反映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实行开放,实现了“递进式”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11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6)14-0081-02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的发展应该要对应的改变工作思路,研究战略部署[1]。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施工质量,做好对应的施工管理工作[2]。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经常出现施工管理不完善问题,这在某一层面上反映了施工管理机制是有缺陷的[3]。基于此,强化供电系统施工管理对于提升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施工内容

(1)审核供电系统施工图纸。供电系统在施工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依据就是供电系统施工图纸,对于施工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以及步骤都有直接关系。在审核供电系统施工图纸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就是其设计的图纸是不是满足我国有关质量规范和标准,另外还需要审核设计图纸有没有满足最优化要求等。对于供电系统施工图纸审核这个工作而言,其对精细度、技术性以及专业性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相关工程管理部门以及专业工程师协作来完成审核工作。在审核施工图纸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设计图纸存在某些不足或者问题,应该要和相关设计单位及时沟通,以便设计单位能够及时对问题或者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供电系统施工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并从根本上提升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也是需要审核的,应该从细微处入手,使得供电系统施工项目既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成本。(2)供电系统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决定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了保证供电系统施工质量,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就应该对参与施工的队伍以及人员实施全面系统的评估和考核,控制好普通工人和NWORLDLOWCARBONWORLD2016/5技术人员之间的比例,以符合供电系统施工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之所以要建立电气工程供电系统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套现代化的电气设备来实现电流的储存,以实现建筑物对于用电方面的需求,所以说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施工质量管理是较为关键内容,坚决不可以出现任何施工质量问题,不然的话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引起人员伤亡。(3)供电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在对电气工程供电系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接触到大功率电气设备,虽然这些电气设备都是在断电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但是我们还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其潜在危险性。供电系统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同时使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出现各类施工安全事故,特别是防止出现重大人员伤亡问题。

2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现状

(1)审核图纸时不够严谨。对于整个电气工程供电系统的施工而言,施工图纸的设计是基础,而审核工作作为确保图纸设计完备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同样重要。想要确保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得以顺利推进,做好图纸设计以及审核工作特别重要。然而,存在一些电气工程企业在审核供电系统施工图纸的时候不严谨的问题,在审核施工图纸的时候,并没有综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也没有到施工现场实施现场勘查,最终导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为施工质量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2)安全施工意识不强。前文中已经讲到,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大功率电气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施工意识,出现风险事故的概率便大大增大,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将会不敢设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都严格控制了成本的投入,招聘了大量安全意识不强且专业知识匮乏的施工人员,这样必然会对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造成不良影响。(3)不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施工进度,经常出现施工技术缺乏、施工材料不配套以及赶工程量等现象。追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够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如果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出现施工风险事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最终引起资源损失,严重时引起人员伤亡事故。返回来就会影响施工进度。

3强化供电系统施工管理措施

(1)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为确保供电系统布局其合理性,首先就应该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由于供电系统自身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另外对施工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对供电系统整体结构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同时规划好线路布局,能够为整个项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方案制定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下面几个问题:①对施工区域周围具体地理环境进行勘察,这样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便有了依据可循;②对相关负责人具体职责进行明确,以此来提升整个项目施工的效率,只有明确了分工,才可以确保施工进度;清晰了职责之后才可以降低工作失误。只有做到了上述几点才可以保证供电系统规划工作的完善性;③对成本预算进行有效控制。在具体施工中,为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工,有必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成本,为制定施工方案做好保障工作。(2)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效率。要想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第一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这是确保施工管理监督工作可以满足相关要求的根本。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应的考核工作,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效率。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作为一个长周期工程,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尽心尽力地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为了使得供电系统施工管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必须要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效率,保证施工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可以顺利推进。要想提升供电系统施工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的作用,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效率措施主要有:①强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培养,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素养;②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指导质量监督工作;③创造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应该主动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去和优秀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质量监督成功经验。(3)加强用电安全意识。供电系统主要由电气设备构成,这些设备不管是在结构组成上还是技术原理上都较为复杂。另外,供电系统内部设备在进行正常运行的时候具有非常高的电压,这对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保证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做好相关从业人员用电安全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用电安全意识,必须要让他们从思想上就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供电系统得以正常工作,为施工管理打下有利基础。虽然供电系统中的大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会断电,没有任何电压或者电流。但是这些大型电气设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施工人员也存在遭受电击的可能性,引起意外伤亡事故。基于此,有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制定并逐渐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要想使得安全管理得到有据可循,首先就必须要制定一套严谨周密并且可实际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然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提升人力监督检查施工人员执行状况,防止出现施工安全事故;②强化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让所有的供电系统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有一个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好广泛的施工安全教育,确保供电系统施工人员都可以明确的认识到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施工环境;③准备好相关的防护设备,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对供电系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时刻面临的威胁,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必须要为施工人员提供非常专业且质量优良的防护设备;④对现代施工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利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由于现代施工管理理念将先进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等多种技术实施了融合,所建立的施工管理规范非常规范和完善,在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中引入现代施工管理理念能够从根本上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必要科学合理的利用现念,对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进行有效融合,达到综合应用的效果,提升工作效率。

4结束语

电力工程中的供电系统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但是供电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为了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经常出现施工管理不完善问题,这在某一层面上反映了施工管理机制是有缺陷的。基于此,强化供电系统施工管理对于提升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广敏.浅谈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科学之友,2010(3):64.

篇12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力工程越来越重要,所占的比重不断上涨,得益于日益发展的社会以及科技的不断创新,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出现更是对电气工程中有着重大意义。不仅完善了电气工程在早期自动化技术控制中所存在的缺陷,更是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就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人工智能的一些理论程序进行实现,虽然目前智能化电气工程还在起步阶段,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智能化技术运用的理论基础

智能化技术的综合性比较强,理论基础包含了语言学、生物学、控制学、医学以及信息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智能化技术的提出主要作用是希望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可以独立完成一些高危险,高难度的工作。智能化技术的在电气工程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电子电气技术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应运,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电气工程的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重量,提高了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的节省了一部分劳动力的支出,最重要的是无人控制化的特点大大的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智能化技术运用中的优势

(一)不需建立控制模型

在以往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时,往往由于被控制对象比较复杂无法进行具体的准确的控制把握,这样就会出现被控制对象模型的设计无法预测,无法估量。如果有一部分数据参数的发生变动,不能很好的掌控到它,那么设计出来的模型与实际不相符发生偏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智能化控制不需要进行模型设计,避免了在源头上发生那些不可估量与预测的客观因素,这样便使智能化在精密程度上有很大的提升。

(二)方便控制调整电气系统

智能化控制与传统自动化控制在调整控制方面的优势是,智能化控制只要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而自行进行调整,无需工作人员在场,进行手动调整控制,这样就实现了电气工程无人控制的目标,也就是说智能化控制更加适合电气工程的实际工作,不仅提升了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并对工作的质量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还不需要员工操作。

(三)智能化控制有很强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它在不同数据的处理问题上,即使是并不熟悉的数据也会有一个比较高的估计,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上的相关要求。被控制对象的不同会导致控制的效果不一样,虽然在一些被控对象由于数据变动并没有及时的进行智能化控制,但是它的控制效果仍然不会太差,但是这并不是非常绝对的。所以说我们在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被控对象进行合理具体的进行分析,对于智能控制发生改变的要求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查,如果在智能控制中仍然发生问题,使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先不要否认智能化技术,要及时对被控对象进行全面的排查再确定。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智能控制

在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加入智能控制,就可以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远程化、高效化以及无人化,智能化的发展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我们可以肯定智能化技术的效果与成绩是非常良好的,使智能化技术在以后的其他领域方面的发展应用奠定基础。

(二)优化设计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控制过程之中,会接触到关于电气设备的设计过程,往往电气设备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不仅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过硬以外(其中包括对电力、磁力、电路等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传统的电气设备设计是通过经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达标率是非常低的,并且几乎无法进行修改:而现在的电气设备的设计是通过CAD技术以及一些计算机的辅助软件来实现的,无论成功与否在设计中与传统设计相比节省了不少的人力与时间,设计出来的电气设备的不管是使用性能还是质量都要好很多。遗传算法便是智能化技术具体应用的一种体现,遗传算法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遗传算法的使用在设计优化上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故障诊断

电气工程的系统在运作时,不可能不发生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前必然会出现一些是事故发生有关的征兆,利用智能化技术我们可以对电气系统进行准确、全面的检测判断。在智能化技术在变压器故障的应用中,首先根据变压器中所发生渗漏地点的渗漏油的分解气体进行具体分析,及时的发现事故发生的大致范围,然后一个个进行排除逐渐的缩小范围最后找到具体事故发生的位置进行及时的维修。这种做法一方面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损害其他电气设备另一方面加快了对事故的分析与解决速度。电气智能化在故障诊断上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各自的应用与发展,但在电气工程这一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前提,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人工智能的理论,一旦理论发生错误,那么智能化技术的实践就会发生问题,所以在电气工程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积累并总结经验,促进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