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0 10:45: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

篇1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 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 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 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 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 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 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 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 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 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主权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羲 国际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 1998

[2] 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1998

[3] 曹志平 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 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 伊武军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出版社 2001

[6] 熊治延 环境生物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篇3

湿地一般以《湿地公约》的定义为标准。即: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威水、成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5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多功能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有很高的生产力和许多潜在的功能。它因其复杂的食物网和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而被看作是“生物超市”。由于其能够降解、去除水中沉积物、化学物质和其他污染物而被称为“地球之肾”,同时能够提供控制洪水、保护海岸免受侵蚀和风暴破坏的有效体系而被认为是“自然界的土木工程师”。湿地不仅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提供旅游资源等方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针对湿地保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有限的湿地及其资源,使之达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

二、湿地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即一个地区内所有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是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的术语,是生命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跟多种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态系统进化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圈或其部分区域中的某个物种过于强大时,会造成其他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从而损害生物多样性。目前这种情况正由于人类的过于强大而造成。因此,生物多样性还意味着生物种群在个体数量上的均衡分布。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成果,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过程塑造的,同时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依赖于它的发展而发展。

三、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湿地生态旅游首先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保护,其次是对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体验欣赏,最后才是经济效益。在湿地生态旅游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集中考虑野生生物、生境和游客三方面的因素,重点体现在野生生物及其生境的科学合理使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湿地生态旅游应该重点关注水鸟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控制游客行为,严格按照湿地生态旅游的原则和目的制订相关政策。

(一)建立专管部门

召集来自湿地、生态旅游、生物、水鸟、经济、交通、农业、司法、建设、及地方各个部门的专家组成专门的湿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湿地生态旅游的筹建、规划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搜集各国生态旅游的特点,监测和评估全国的生态旅游活动并收集相关数据,促进地方生态旅游立法等,为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借鉴和支持。在研究国内外生态旅游形势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综合战略方案和管理实施规划,同时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深入到基层。

(二)进行科学规划

遵循旅游经济和生态学规律,制订生态旅游整体部署、将生态旅游纳入当地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去,减少由于规划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而造成的损失。由于任何一个湿地生态系统都是处于大范围的湿地网络中,因此在生态旅游设计中,要考虑湿地网络的整体功能,充分利用城镇公路、轻轨以及天然廊道如林带、河流将各个湿地相连接,形成游览网络,这可避免某一地区旅游活动和游客过分集中而导致局部生态压力加重,同时公路轻轨的设计不可影响湿地之间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基因交流。

在每个生态旅游湿地,要按照生态学理念,合理规划各项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包括公路、宾馆、餐馆、供水、供电、给排水、游览步道、公厕、垃圾收集及宣传牌等。所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布局上要避开湿地鸟类的核心区,而且要尽量采用低耗水、低耗电或零排放的战略,并利用适宜的系统处理固体废物和废水,以免造成湿地的环境污染。

(三)落实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的教育对象除了游客还包括开发者、经营者、导游、服务人员以及志愿者等所有员工。首先,对生态旅游区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自然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充实科技知识。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队伍。其次,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以生态旅游宣传册等形式预先告知游客来湿地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旅游中的行为规范等。(2)在旅游中对游客组织开展相对系统但又不乏趣味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湿地博物馆参观以及环境教育的告示牌等来实现。(3)对当地没有直接从事生态旅游的居民和青少年举办环境教育讲座,鼓励当地社区和有关利益团体积极参与生态旅游过程湿地的维护。只有在明确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密不可分,人们才可能真正去考虑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才会进行有效的社区参与,才会为湿地生态旅游成为一项可持续性的产业贡献力量。

篇4

1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植物多样性(plant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中以植物为主体,由植物、植物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主要内容。由定义可知,植物多样性主要研究植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涉及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学等等多种理论。植物多样性也包括四个层次。植物多样性是群落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它一方面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地理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以及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植物多样性可以分为: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α多样性是指群落或生境内种的多度;β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环境梯度上,从一个生境到另一个生境之间所发生的种的多度变化的速率和范围;γ多样性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例如岛屿)一系列生境中种的多度,它是这些生境的α多样性和生境之间β多样性的结合。

2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植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有α指数、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中间相遇机率PIE、Pielou均匀度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在园林景观中常用到的指标是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1]。下面对这几个指标表简要介绍:

Simpon指数是多样性的反面集中性的度量。公式为:

D=1-∑(Pi)2

其中:S-所在群落的物种数目;Pi=Ni/N(N-所在群落的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Ni-所在群落内物种i的个体数)。

Shannon-Wiener指数源于信息理论。它表明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代表了群落的复杂程度增高,即H值愈大,群落所含的信息量愈大。公式为:

H=-∑|niMNln(ni/N)|

其中:ni-第i个种的个体数目,N-群落中所有种的个体总数。

Pielou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各个种的多度的均匀程度,即每个种个体数间的差异。其计算通常用实测多样性和最高多样性的比来表示。最高多样性即所有种的多度都相等时的多样性。常采用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的计算式:

J=H/Hmax

其中:H为实测多样性指数:Hmax是理论上最大的多样性指数。

Patrick丰富度指数反映了群落中物种总量。公式为:

Pa=S

其中:S-所在群落的物种数目。

3植物多样性及其景观作用

3.1植物多样性影响景观破碎化程度

植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群落内植被的密度。植物多样性通过植物间的空隙来影响景观的破碎化。景观的破碎化常常以植被基质中空隙的形成开始的,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使空隙越来越大,基质内部的联系减弱,这些空隙成为景观中的基质,植被成为空间基质中的斑块,景观逐步破碎化。严重的破碎化影响植物物种的恢复和生存。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景观质量发生急剧变化。以森林景观为例,适度的采伐森林使森林的植物多样性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上能使森林自然更新效果最佳,而过度采伐使森林不能正常生长更新,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减少,森林逐步破碎化。森林破碎化产生的最显著后果表现在植物上,在每个小斑块中,林木死亡率几乎会高出正常的几倍。

3.2植物多样性影响景观类型多样性

植被是重要的景观元素,是景观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景观分类的重要依据,植被的发育和变化是景观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植物多样性能够体现群落的外貌,不同的植被类型呈现不同的景观类型,如农田景观、森林景观、草地景观、果园景观等。植物多样性增加能够增加景观类型的多样性,但景观类型多样性并非越高越好,景观类型多样性过高会导致景观破碎化,从而反作用于植被,降低植物多样性。

不同的植物其形态、质地、色彩均有差异,多样的植物可以营造更加丰富的景观,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满足城市不同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以中国南北植物差异为例,植物对环境等条件的适应性决定了植物的多样性和南北园林绿化的不同,北方树木多高大雄伟、季相变化明显,南方树木多姿态婆娑、且季相变化不大,这就形成南北迥异的园林景观。

3.3植物多样性影响景观的稳定性

景观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与平稳的演替更新。植物多样性是群落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支取群落的生境差异、结构类型、演替阶段和稳定程度。不同种类的植物个体大小差异有别,在一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所能容纳的植物个体数量差异明显。个体小的植物种类对植物多样性的计算起决定作用。王日明[2]等人的研究表明:小体量的草本类植物是群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用群落学原理分析,对群落结构稳定与群落演替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个体体量小而数量多的种类,而是上层的高大乔木类。理想的群落应当乔灌草合理搭配,具有合理的物种多样性,是景观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保持稳定性,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大都市公园系统规划种,就是通过改善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方法改造查尔斯河道,在河道两岸种植能够抵抗周期性洪水和盐碱的植被使之能够自然地生长,从而恢复了沼泽地整体的自然演替过程,提高了查尔斯河流景观的稳定性[3]。

3.4植物多样性影响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其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比如不同类型的斑块可在空间上呈随机型、均匀型或聚集型分布。植被是影响景观格局形成的因素之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者马克明[4]等人通过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7种主要森林和1个灌丛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和景观格局多样的研究,说明了植物多样性和景观格局之间具有相关性。群落中乔灌草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三者的配置与分布形成多样化的景观格局。

4小结

植被是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因此植物多样性势必影响景观的特征。由于植物群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有机体,它涉及到植物的生理、环境、景观生态等各个方面,因此,植物多样性对景观破碎化、景观类型多样性、景观稳定性和景观格局并不是单一或单向进行的,而是对景观各个特征多重影响,景观破碎化受到影响其他三个方面势必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蒋雪丽,王小德,崔青云等.杭州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3):416-421.

篇5

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地被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温度、净化空气、固土护坡等生态功能。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绿地景观效果、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1]。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载体的城市园林绿地 ,在规划和建设时可以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2]

草坪草是最为人们熟悉地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在地被植物的定义中,使用“低矮”一词,低矮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又有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它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m以下,也视为地被植物。国外的学者则将高度标定为“From less than an inch to about 4 feet”,即从2.5cm到1.2m。

因此地被植物的广义定义是包括草坪在内的能较好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

1.草坪地被的特点及分类

草坪是最被广泛应用的地被植物形式。其特点是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18世纪中,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出现大面积草坪。中国近代园林中也出现草坪。现代国际上将草坪覆盖面积作为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1969年,成立国际草坪学会(International Turfgrass Research Conference)。目前,全球草坪栽培技术,以高尔夫球场草坪为代表。它一般设置在屋前、广场、空地和建筑物周围,供观赏、游憩或作运动场地之用。

城市绿化的目的在于净化空气、保护水土、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隔离噪音,但冷季型草坪通常修剪得很短而几乎没有吸尘、降噪的作用,蓄水功能基本为零,它不能提供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它的定期修剪还引起了严重的噪音扰民问题,所以说冷季型草坪对环境的负效应很大。除此之外草坪还会抢占其它植物的用水,尤其一些大中形城市地下水资源匮乏,很多树种需要靠人工浇水来补充水量,而草坪的抽水功能往往让那些急需水分的树木得不到应有的水分。这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连和青岛就曾大面积的应用草坪,现在这些缺点已经完全暴露出来。

2.其它地被植物

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

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不少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

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 草、马蔺等。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

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

2.4水生耐湿地被植物

在园林建设中,水池、溪流及水体沿边地带,需要选用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同时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2.5藤本地被植物

大部分藤本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吸盘或卷须爬上墙面或缠绕攀附于树干、花架。凡是能攀援的藤本植物一般都可以在地面横向生长覆盖地面。

2.6矮生灌木地被植物

灌木在园林植物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植株低矮、枝条开展、茎叶茂盛、葡萄性强、覆盖效果好的种类、变种、品种是组成植物群落下层不可缺少的类型,作为地被有其它地被植物所不及的优点。

2.7矮生竹类地被植物

低矮丛生的竹类适应性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如箬竹、凤尾竹、鹅毛竹等。

3.以沈阳为例探讨草坪的发展趋势

单一植物地被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这对于生态的和谐平衡是不利的。因此混播地被越来越受欢迎。此外由于混播地被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的多样化,生物就会形成一个生态的平衡,可以根据生物内部的调节来达到平衡。

3.1采用乡土植物

寻求适合做草坪的乡土植物。跟国外的成熟的草坪相比,国内的天然植被却是藏在深山无人识。有些天然植被像蒲公英、大小羊胡子草、苦菜等在耐干旱性、耐践踏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些土生土长的天然植被在管理上可以省下很大的一笔资金。

生态草坪的建设,就是通过模拟自然植被群落,建立草灌结合的草坪形式。它具有最大限度地稳定性和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根据环境及景观和生态需要,以当地乡土草种(一种或多种)为绿化骨干、和花卉、亚乔、灌木按生态原理来配置,使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和视觉效果都很好,且草坪的成本和维护费用都较低,同时达到生态和经济效效益的双效结合。

3.2选用经济效益好的植物品种

选用管理粗放,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可大大减少地被景观的后期养护成本。同时也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改造。

3.3适合在沈阳地区应用的地被植物

目前沈阳市园林常见地被植物165种,隶属46科97属。其中草本地被植物有117种,矮灌木地被植物有32种,藤本地被植物有16种。这些园林地被植物包括草本、矮灌木和藤本地被植物类型。[3]其中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一、二年生草花:紫花地丁、蛇莓、藿香蓟、二月兰、半支莲、孔雀草、叶美女樱、雏菊、白三叶草。宿根花卉:玉簪、萱草、鸢尾、马蔺。灌木:沙地柏、平枝枸子、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攀援植物:五叶地锦、山葡萄枝。极耐旱耐盐碱:紫花苜蓿、沙打旺、木地肤等。

【参考文献】

篇6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y in China was summarized, the highway slope greening technology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lope greening should be followed by the ecology theory, which introduces some of the ecolog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slope greening.

【 key words 】 highways; and Slope gre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作为环境保护重要组成部分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公路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传统硬质结构工程防护的长期影响以及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特殊性,使得高等级公路的边坡绿化研究发展很慢,且无规范可言。现阶段在一些高等级公路(含高速公路)的景观与绿化设计中过分追求形式美,没有考虑以恢复自然景观为主,选用的植物品种单调,不能形成生物群落,使得植被的防御能力弱,以致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公路绿化应当按照生态学的原则进行设计,贯彻生态理念。作者结合高等级公路绿化设计建设的科研和实践,拟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出发,为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提供建议。

2.坡绿化应遵循的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所概括的原理普遍适合所有生命形式,包括人在内。路坡、山体边坡及类似裸地的绿化工程,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共生与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并利用分析、调整、决策、规划、模拟、预测、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系统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的技术。众所周知,生态系统的大小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加以确定,大至生物圈,小到一个细胞都可称为生态系统。因此,由不同植物构成的路坡或边坡绿地系统也必然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边坡绿化应当遵循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原理。在公路绿化设计中,适用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2.1适宜性

每个物种的生长、繁衍都是需要一定的适宜的环境因子的,这些因子在量上或质上的不足或过量,都会使该物种的生存、生长和繁衍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该物种在当地生态系统的消失。也就是说每个物种在生理上对环境因子的需求都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两个值之间的幅度为该物种的生存限度,即生态幅。而某一物种的生存受多因子的共同作用,物种对多因子的生态幅即为生存域,边坡植物的选择必须考虑当地的环境因子是否在备选物种的生存域内,要考虑物种对当地的适宜性。

2.2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定义为“生物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环境、群落及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其生物组成种类繁多而均衡,食物网纵横交织,其中某一种群偶尔增加与减少,其他种群就可能及时抑制和补偿,从而保证系统具有很强的组织功能,生态平衡也就越稳定。

2.3 群落

自然界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能离开其他物种而单独生存,物种是在相生相克中生存的,以此产生群落。生物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植物群落是指某一地段上全部植物的总和,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种间比例,一定的结构和外貌,一定的生境条件,执行着一定的功能,是绿地的基本单位。植物群落存在着演替,当达到顶极群落时是演替的最高阶段,表现为高度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这是恢复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理想的植物群落是混交林,其绿量最高,其次是乔灌草多层结合,最次为单一地被植物。

3.态学原理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

3.1遵循物种适宜性原理选择边坡绿化植物

从生物适应规律方面来说,各种生物都有一定的适宜生存、生长、繁衍的外在环境,当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就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表现出最佳的生态生产力,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中国地域广,气候、地形复杂,而且公路是一种长距离的结构,各区域地段内立地条件不同,相差很大,进行绿化设计时,必须先认真调查各段立地条件,做到绿化品种与环境的相适应。

3.2遵循生态位原理

研究备选物种在相应自然条件下的生态学特点,确定其在环境中的表现和生态位,根据各个物种的相互关系,实现植物种群的有效和最佳匹配。在进行物种搭配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种间的相互影响,尽量避免相克的物种混播,防止种间的相互抑制作用,鼓励互利物种的搭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的重叠程度,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重叠程度越大,种间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种是不会在同一生境的群落中长期存在的,因此在进行物种搭配时,要避免同样生态位的物种共存。

3.3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多样性是公路绿地自然化的基础,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也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一个物种往往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如狗牙根是一理想的护坡草种,但绿色期短;白三叶覆盖好,能自养,但苗期生长坦,护坡效果不理想。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的物种、生物成分和功能多样性丰富的话,那么在理论上它遭到破坏后就比较容易恢复,如果物种在它们的特性上有差异,那么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系统将更稳定或更具有抵御外界的干扰,另外多样性的物种共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也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位中的可利用资源,强化了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的稳定性一。

4.结语

边坡绿化生态工程是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边坡绿化中,我们必须要尊重生态学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性观念,作好施工前的考察工作,充分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概况、边坡结构和原生植被状况,针对性地对物种进行筛选,充分考虑乔、灌、藤、草的结合配比,加强建植后的养护管理,使之形成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植物群落景观。

参 考 文 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145-03

1湿地在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意义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1]。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物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 水利风景区以培育生态、优化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1]。

湿地是水利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在提供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风景区中的湿地不仅具有生态效益和环境调节功能,还具有重要的观光、科普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水利风景区湿地景观建设中,应将湿地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环境调节功能,合理规划和建设湿地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好环境。

2福建省湿地的优势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近几年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的建设中,福建省水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有福清市石竹湖、仙游县九鲤湖、南平市延平湖、永泰县天门山、永安市桃源洞、德化县岱仙湖、尤溪县闽湖、龙岩市梅花湖等8个水利风景区被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水利风景区,对福建省湿地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调查和研究,将对风景区中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湿地面积大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景观的自然综合体。根据《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7]。此外,湿地还可以包括与湿地邻接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水域。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境内河流密布,海岸线长,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 km,沿岸分布众多港湾、滩涂、湿地。全省湿地总面积为222.72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3%,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3.54%。沿海岸分布大小港湾125个,其中较大的有沙埕湾、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闽江河口、福清湾、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等[7] 。

2.2湿地类型丰富

福建省境内不仅湿地面积大,且湿地类型多样。目前国际上关于湿地的分类系统和标注尚不统一。根据《湿地公约》中的分类系统和标准,福建省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及库塘、垦田、水田湿地等4大类,18种类型包括浅海水区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红树林沼泽、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季节性和间歇性河流、泛红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水库、鱼虾池塘、藓类沼泽[4]。

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为福建主要湿地类型,特别是浅海水域、河口湿地、滩涂和红树林湿地是福建省重点湿地。

福建省海域面积辽阔,湿地类型丰富,包括:滨海湿地面积为5318 k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64%;海域浅海滩涂面积有4100 km2[5]。沿岸岛屿众多,星罗棋布。红树林是重要的近海海洋生态资源,福建省是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的最北省份,沿海分布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现有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12处[5] 。河流湿地面积达2305 k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7.7%[5]。境内河网密布,较大的河流有九龙江、闽江、晋江、汀江和交溪等。湖泊湿地多,现主要有:西湖、筼筜湖、三十六脚湖、大天湖、小天湖、泰宁金湖、蛟湖、龙湖等。人工湿地类型多样,包括稻田、水库和鱼虾塘等,以水库湿地为主。全省有东张水库、东圳水库、南一水库、惠女水库、峰头水库、山美水库、山仔水库、水口水库、东溪水库、古田水库等大型水库。

2.3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2.3.1湿地植物的多样性

湿地内有维管束植物500余种(含变种),隶属于124科325属,浮游植物299种[2]。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5]。沿海河口海湾地带有红树林间断性分布,红树植物共9科11属15种,主要种类是桐花树、秋茄、白骨壤、木榄、老鼠勒、苦郎树、黄槿等。福建省分布有7种,且福建福鼎的秋茄为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的最北界[5]。

2.3.2湿地动物的多样性

主要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浮游动物等。根据统计表明野生动物有湿地鸟类如黑嘴鸥、鸳鸯、岩鹭、白胸翡翠、斑嘴鹈鹕等17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29种;哺乳动物中华白海豚、江豚、斑海豹、水獭、水鹿等25种;两栖动物如大鲵、中国小鲵、虎纹蛙等46种[2]。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5]。

3福建省湿地存在的问题

3.1湿地分布不均

福建省湿地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沿海各河流入海海湾,如宁德三沙湾、福清湾、晋江湾、九龙江口海湾。内地除了屏南鸳鸯溪、水口水库、沙溪水库、棉花滩水库以及水田湿地之外,湿地分布较为零星[3]。省内有湖泊湿地9 km2,占福建全省湿地总面积的0.1%[5]。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于沿海和海岛,内陆山区湖泊水面极少。

3.2湿地面积减少

据资料记载,福建省湿地面积逐年减少,主要表现在: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减少。天然湿地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湿地由于工业化生产、建设的污染和大面积的围垦养殖,造成了沿海湿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比如:九龙江口的红树林是福建省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地区,但由于厦门海沧开发区建设时大片的红树林消失殆尽,也使赖以生长的鸟禽(如白鹭等)减少;泉州海滨湿地也与此相似,由于万安开发区与丰泽城东沿海的围垦,使洛阳江口至后渚港的红树林湿地急剧减少[3]。

人工湿地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农田的不合理利用,由于管理不善和周边生活区生活污水的不规范排放,很多农田遭到污染,或者乱占用耕地进行其他使用,如搭建房子进行房地产开发。

3.3湿地水环境受污染

由于水利风景区的兴建和对游客的开放,水利风景区的湿地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景区周边社区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导致湿地保护区水环境遭到污染,存在水体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同时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网箱养殖等导致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水利风景区中观光游览的游客环保意识不够,缺乏湿地资源保护的知识,在游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对景区的湿地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4湿地生物多样性受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工业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到湿地,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了水质,而且使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破坏。由于湿地的大量开发, 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 特别是珍稀生物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灭绝, 物种多样性减少而使生态系统趋向简单, 系统内能流和物流中断或不畅,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 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3]。这种现象在沿海经济发展的地区表现明显,由于每年向海洋排放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了沿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湿地的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5湿地的生态与环境功能退化

随着水利风景区的兴建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利风景区的湿地水环境遭到了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湿地原有的生态和环境功能退化。由于水环境的破坏,湿地中原有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破坏,水生植物减少,许多水生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重金属,使得湿地原有的净化和过滤的生态功能减弱。湿地水环境是湿地动物重要的栖息地,特别是沿海湿地是众多鸟类特别是水禽迁徙、越冬、繁殖、栖息的集中分布区。近年来由于湿地水环境的破坏,使这些鸟类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4水利风景区湿地景观的建设原则

水利风景区湿地景观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其景观的保护和建设,而且要考虑到湿地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环境调节功能。

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要保持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的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如:观鸟屋、科普馆、游道等),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2]。

4.1保护性开发原则

在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中要遵循“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湿地保护为主,在科学修复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湿地生物资源、景观资源。

4.2生态化原则

在湿地景观的建设中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做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根据湿地的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地形地貌的特点,在湿地景观的建设中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充分体现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

4.3突出水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原则

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中要注重水文化氛围的营造,突出当地的水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在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中,要挖掘当地的地脉、文脉,将其融入其中。让民众在领略湿地自然风光、认识湿地的同时,了解湿地的文化、民俗及其生态文明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可以在景区中设置水文化馆、各种展示标志等辅助设施营造水文化氛围。

4.4突出科普宣教特色原则

在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注重对公众湿地基础知识的普及、对湿地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的展示,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中,增强对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湿地保护的自觉性。

5水利风景区湿地的保护对策

5.1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湿地保护水平

由于对湿地环境变迁、湿地生态破坏、社会经济改变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加强湿地生态研究十分必要。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研究水平,建设强有力的科技队伍,对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0]。

积极开展湿地的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湿地科学是新兴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尚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湿地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湿地管理部门应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以及国际机构开展合作,对福建湿地的特征、形成、发肓和演化规律,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湿地退化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进而提出退化湿地的恢复措施。另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及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整治、恢复及重建技术研究,探索湿地的开发利用模式,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9]。

5.2健全规章制度,统筹兼顾地保护和开发利用

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将现有湿地全面地划入保护范围,尽快制定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法制化管理,让湿地保护有章可循,防止湿地继续被破坏。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由湿地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科学管理,遏止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天然湿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严禁盲目开发和破坏湿地,走集约型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

5.3合理规划设计,增强其科普教育功能

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中,人们注重其观光游览功能,但对湿地的生态系统关注不够,对其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对景区中的湿地进行科学的研究,对湿地的资源进行分析,把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功能融入设计当中,通过辅助设施让游客在观光游览中亲近湿地体验湿地,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例如:可以通过标识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保护水利风景区湿地的重要意义;在景区中的辅助设施如:科普展览馆、宣传图片等,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民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在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中,要加强湿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体现湿地的特色性、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6]。

5.4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人才技术资源

水利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涉及到了生态学、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环境科学、旅游管理、景观规划设计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水利风景区,并对其进行管理,需要多学科、全方位人才的配合。

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措施,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人才技术资源。一方面可以邀请国内外相关的学科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景区管理人员来传授知识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景区建设办法;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省内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出省出国去考察调研,借鉴他人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推动福建省水利风景区的建设[2]。

参考文献:

[1]王世岩,彭文启,周怀东.浅析水利风景区湿地保护对策[J].中国水利,2006(13):58~59.

[2]施明乐.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思路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2):153~156.

[3]陈金华.福建省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8,14(2):8~11.

[4]黄骐.福建省湿地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8(2):120~121.

[5]湿地国际.福建省湿地资源概况[EB/OL].[2010-04-27].http://.

[6]林松熙.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2):35~36.

[7]王海芳.湿地及其保护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49~50.

篇8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的区域,”要想使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那么就需要解决社区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的具体化,其核心是将保护区同当地社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居住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广大农民,世世代代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而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导致他们在土地使用决策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反映冷漠。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制约是明显的,特别是在短期内,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农民承担着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许多不利影响,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短期内,保护的成本却是当地社区牺牲了一些发展的机会,致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一、社区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1 农村能源严重短缺

在大围山周边社区,现在农村居民大部分生活燃料来源于木材。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度的增长,但当前农村的生活能源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主要依赖于农民自留地中的木材和掠夺保护区中的部分木材来作为生活燃料,这样就直接威胁到保护区的发展,同时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2 农业技术力量和交通条件滞后

社区的农民天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闭塞,很少接触到外面的环境,还是采用原始的轮歇耕作,缺乏现代农业工作需要的经验。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大部分村落都通路,但这些公路技术指标低,汽车难通行,尤其雨季,车辆无法通行,少数村还未开通公路,还是弯曲的林间小道。这样给当地发展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无法通畅的运输各种农产品。

3 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低

大围山周边社区是典型的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周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里的农民群众,生活靠山,发展靠山,森林资源成为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由于经济收入低,家家户户的生活烧柴、牧畜放养、房屋建盖等都需要靠山林提供的各种生物资源来维持。如果没有森林资源来维持,只是靠种香蕉、草果等经济作物来维持基本生活是难以发展的,从而使社区农民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的行为时时发生,依赖于大量的森林资源。

4 耕作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当地的大部分土地利用是以轮歇耕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存在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为了生存,当地农民追求粮食生产,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广种薄收,随之造成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带走土壤水分;根据调查局部地区已出现产量逐年降低的现象。

5 林农矛盾尖锐

大部分地区山势较陡,土壤较薄,海拔高差变化大(2265m),尤其是试验区林地被村庄、道路、农地等分割,林农交错十分突出。周边社区农户饲养大小草食牲畜,长期以来有野外放养的习惯,林农、林牧矛盾将突出尖锐。

6 文化素质低

保护区周边社区里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少数小学毕业,初、高中毕业就更少了(3.4%)。文化素质低,就导致群众生活普遍较贫困。

二、社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 加大农村节能改灶力度,降低木材低价消耗

对社区里的农户提倡以沼气代柴、以电代柴等能源结构,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大围山周边的少数村已建立起部分沼气池,给当地的农民带来诸多方便。但还是没有完全利用好沼气带来的好处,比如,建成“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和一个小鱼塘)的模式,或“四位一体”(即太阳能、沼气、种植、养殖)的生太家园模式。沼气不仅用作烧饭、照明,还被用作孵化家禽、贮粮、灭虫等。节省的稻麦草用作大牲畜饲料,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替代薪材,保护了森林资源。

我认为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适合第一种模式,大围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建一个小鱼塘十分必要,沼气池中的沼液即可喂猪又可用来养鱼等,沼肥施果浇菜等,这样就很好的利用沼气带来的效益,同时解决了时间、空间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大能源建设,不但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为农民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可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很值得推广。

2 加快技术创新,改善交通条件

交通的畅通与否是打开信息的一个窗口,若没有便利的交通,那么大山里的农民一到雨季只能呆在山里;若交通方便,不管什么时候农民都可以把他们的农产品拿到集上换回一些生活必需品。交通发达了,才能加快农村的林、农技术创新,引进一些已推广的种植技术,改善农民以前的种植模式,改变他们的原始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其经济收入。农业科技充分发展了,很好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才能减少农村农民生活所必需的烧柴。要想使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只有让山区群众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森林和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广大老百姓都富欲起来了,保护区的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来越宽。

3 开发森林蔬菜,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

在倡导“绿色生活”、“绿色食品”的今天,森林蔬菜以其无公害、低热量、高营养的特点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森林蔬菜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我国营养学家对全国各地的近百种野生蔬菜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很多森林蔬菜营养价值比许多栽培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森林蔬菜有含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有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如蕨类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有的野菜中还含有ca、Mg、Fe、zn、P、B等20多种无机元素。

森林蔬菜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如蕨类中含有多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素、Bl谷甾醇等,这些化学成分都具有药理作用。

开发森林蔬菜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但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开发,重视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是保护区)。

(2)人工引种驯化,建立栽培基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3)拓展深加工领域(引进加工设备,建立加工企业,对森林蔬菜进行深加工、包装等),提高经济效益。

4 开发林庄经济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局长刘先新给林庄经济下了一个定义:林庄经济是以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为指导,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品为目的,以非公有制经营为主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明确的经营方向,固定的经营地点,明晰的山林权属,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坐落在丛林中,那里有天然形成的地质地貌,有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还有农民自己经营的鱼塘、养殖场、沼气池等,这些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能感受到“乡里乡亲乡情”,看到“土里土气土货”;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河口县的民族村、二条半等,那儿的农户就是林庄经济发展的缩影。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树”上挂满财富

林庄经济的外在形象就是开发生态观赏、绿色旅游等,这一旦走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便成了价值连城的“金元宝”,其老百姓也就成了“山上绿色银行”的主人。

4.2“树”上挂满理想

与传统农业不同,林庄经济始终与生态、绿色、环保相伴,鸟语花香是他们的家园,小桥流水,生活富足,文明和谐,这才是小康之家的缩影。

4.3“树”上挂满希望

它依托资源优势,主体特色鲜明;长短期协调共进,产业链加长;促进农民增收,广纳社会资本,市场前景广阔。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借助产业的跑道,综合利用好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产品,林庄经济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5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自然保护区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保护宣传活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宣教计划,宣教内容主要是与保护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及保护区特点、保护对象、意义和科普知识为主。

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管理的成败,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生产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文化素质低、认识水平不高,信息闭塞的实际,从提高思想意识、改善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入手,从而带动社区发展致富。

篇9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104-01

0 引言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大部分表面积被海水所覆盖,因而大量发育海相地层。其中微生物岩在前寒武纪地层中大量发育,进入显生宙地层后海相记录也远远大于陆相记录。例如从泥盆纪末期的弗拉斯阶到法门阶再到石炭纪的迪南统,一系列集群灭绝之后,真正的骨架礁构造有机体显著地消失,而非骨架的泥质为主的建造(泥丘)在这段地质历史间隔中间很普遍,对这些泥丘的研究就认为微生物的活动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然研究微生物的地质历史记录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生物多样性、古环境和古气候变迁以及地质转折期的生物绝灭事件。

1 微生物岩概述

1.1 定义

微生物岩就是指由深海微生物群落和碎屑或者化学沉积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主要包括微生物碳酸盐、磷块岩、硅质岩、铁质岩等众多类型,但各个地史时期主导类型并不一样,因微生物碳酸岩研究的程度最深,下文主要以其进行阐述。微生物岩并不同于一般的于生物有关的沉积物,她产出的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深海海域,在浅海环境和湖相沉积中也大量存在,同时它不是一般的残骸的组成,一旦形成以后,构成的主要骨架就成为二次粘结的场所。将他们和生物岩礁以及生物层礁相区分,微生物沉积建造被命名为微生物岩丘(岩礁)或者微生物岩镜(均质岩层或岩性体)。

1.2 分类

微生物岩分类因不同而标准划分不同。按照沉积物的组成类型可以分为钙质及碳酸岩质、磷块岩质、硅质岩以及铁质。实际上也就是根据微生物岩的宏观构造、内部结构、底栖微生物群落与沉积物之问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岩在地层中发育方式和特点可将微生物岩分为

5种类型:1)叠层石;2)核形石;3)树枝石;4)凝块石;5)隐生石。根据微生物岩的宏观产出状态,建议用微生物岩礁和微生物岩层来与通常文献中所用的生物礁和生物层相区别。但不同的学者对分类方案持不同的意见,Ring提出的方案并不包括核形石的四分方案,高建平等则认为应当保留Burne的方案,而梅冥相则赞成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类型的六分方案。

1.3 形成过程

Burne认为微生物岩的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捕获和黏结碎屑沉积(形成生物粘结灰岩)、非有机钙化(形成微生物钙华)以及由生物影响的钙化(形成生物骨架灰岩)三大过程。最后的过程可能是化学改造与光合作用相结合的产物,也可能是微生物含多糖鞘质的晶体结核作用的结果。根据澳大利眼产出的一些现代叠层石,已出版的凝块状叠层石(以凝块状构造为特征的微生物岩)和层状叠层石区别估计显示微生物岩既不总是由球菌为主的BMC(深海微生物群落)建造,也不由菌丝为主的BMC建造。尽管我们已经观察到现代凝块状叠层石建造的例子,在那里生物影响的碳酸岩化占主导作用;以及现在的层状叠层石建造的例子,在那里对于陆源碎屑以及季节性的沉积物的捕获和黏结作用占主导作用。

2 微生物岩的地层分布及其与生物绝灭的关系

地质历史时期微生物主要以微生物岩的形式大量的保存下来。在元古宙时期发育大量的微生物岩,随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多细胞生命的多样化,微生物在数量和多样性上都存在明显的衰减。晚奥陶纪生物绝灭事件后则出现了微生物繁盛的阶段,在尺寸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其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随后在晚泥盆纪弗拉期-法门期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中的另外一次生物绝灭事件,使生物礁生态系中的后生骨骼动物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期则任表现为是微生物繁盛的过程。二叠-三叠生物大灭绝后发育大量的微生物岩,并大多数发育在浅水环境中,。由上可见在每次生物绝灭事件之后微生物岩都陆续出现,显然微生物岩的出现与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是密不可分的,因二叠-三叠微生物岩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下面主要以二叠-三叠之交的绝灭事件来进行探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叠-三叠钙质微生物岩在全球广泛分布,并大部分都发育于低纬度的浅水海洋环境,向深水区很快歼灭,并且大多数位于二叠-三叠界线之后。这充分说明微生物岩在不仅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而且具有等时性。在我国华南地区,Lehrmann于1999年就报道了钙质微生物层,相继在川东、广西太平发现类似的沉积建造。王永标等在鄂东南报道的微生物岩产在二叠-三叠界线之上,同时Palaeofusulina sp等也在钙质微生物岩中发现了Hindeodus parvus 化石,即处于界线处。Xie等同过对GSSP煤山剖面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检测发现多细胞生物大量减少的同时蓝细菌则是繁盛的,继而结合同位素的指标提出两幕式的观点,这一观点现被很多学者所采用。Kershaw通过对我国华南PT界线微生物岩的研究提出海平面处于上升的阶段,这和大部分学者得出的结果相符合。由大量的实例可以看出微生物的繁盛很有可能和多细胞生命的减少有关,但具体机制探讨的任不深入。

3 结论

微生物岩在地质记录中广泛分布,尤其是在地质转折期微生物岩记录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在其期间微生物岩的繁盛是地球环境急剧突变的时期,也是环境修复调整的时期,通过对微生物组成结构、成因分析以及和生物绝灭事件联系起来的研究分析必然对了解地质历史转折期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再造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线索,是了解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的良好载体,同时对于现代生物多样性危机导致微生物岩的繁盛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和生态之间的平衡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功能地位;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8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1)04-0093

-04

面对人类因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而引发的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世界各国通常采用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地和禁猎区等方式,来保护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典型性的地貌遗迹以及人文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并采取有效建设和保护措施来减少人对各级保护区的干扰和破坏,以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提供科研、宣传、教育和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之目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和干旱化的影响以及草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天然草地生态条件与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有草原9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退化面积高达480万hm2[1]。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产力下降,物种多样性减少,草畜矛盾突出,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病虫鼠害猖獗,阻碍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减弱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威胁到草地作为我国主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影响草地作为濒危珍惜物种天然资源基因库的作用,阻隔优秀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为

此,在天然草地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建立保护区,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干扰,保护草地资源及其他重要的自然历史遗产;拯救和储存珍贵、稀有、濒危物种,恢复因人为破坏导致的草地生态平障。本文就我国草地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功能和地位以及当前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回顾,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与范畴

尽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对其准确的定义仍然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义为:有相当大的面积;有一个或几个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该区域内动植物物种、地质地貌及其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学和娱乐意义,或者拥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由国家最高管理机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阻止或消除各种占用、开发活动,切实保护其生态、地貌或美学特征;在特定条件下,允许进行精神、教学、文化及娱乐为目的的观赏活动[2]。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定义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的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3]。薛达元等[4]依据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2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2个类型。尽管这些类型当中并没有包括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这一类型,但依据保护对象的范围,结合他人对天然草地保护区的定义,金良等[5,6]认为草地自然保护区是指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总称。主要包括以草原和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草原与草甸类保护区,以荒漠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生态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湿地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野生动植物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和今后有可能发展到的以人工草地、改良草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等。按上述概念,将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内蒙古毛乌素沙地臭柏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甘草自然保护区、陕西洋县朱保护区、巴尔虎草原黄羊自然保护区、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都将划归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但考虑到这些野生动植物类保护区和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成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准则尚未确定,人们对其的认同存在差异,在相关具体统计规范未明确之前,金良等[5]把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暂定为,包括以草原和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草原与草甸类保护区、以荒漠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湿地类保护区。从这个定义范围可以看出,草原与草甸类自然保护区是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分,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范围远远大于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且随着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所包含的类型不断扩展和延伸。但在本文中为了更为准确和便于利用现有资料说明问题,利用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来说明我国天然草地保护区的发展和分布。

2 中国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分布

1982年我国成立了第1个天然草地保护区―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由此结束了自我国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后20多年没有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历史。之后在1984年又召开了“全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调查规划会议”,会议通过《我国草原、荒漠和南方草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大纲》,规定了建立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目的,提出了《我国部分省、区拟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初步方案》。方案中拟在云南、海南、贵州、四川、广东、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陕西等18个省、区建立49处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这次会议为我国之后的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发展契机,带来难得机遇。1985年我国先后投资兴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和山西五台山草甸自然保护区。至1990年底,我国已建立草原与草甸类自然保护区12处,总面积为1 267 502 hm2[7]。此后,草地草甸类自然保护区稳步快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草原草甸类保护区已达39个,保护面积累计2 184 261 hm2,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市级4个,县级18个[8],保护区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四川、河北、辽宁、吉林、和山西等几个省区。在39个草原草甸类保护区中,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占有保护区数量最多,分别有21和8个,而辽宁、吉林和山西省均为1个(图1)。就保护区面积来看,所占面积最多,为1 809 853 hm2,占全国草原草甸保护区总面积的82.86%(图2)。

图1 我国草原草甸类保护区分布

图2 我国部分省份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面积

Fig.1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and meadow reserves in ChinaFig.2 The area of grassland and meadow reserves in some provinces

注:1、2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网站

3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地位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天然草地保护区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陆地生态安全重要的绿色屏障,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9]。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11]。其主要的任务和功能体现在: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珍稀濒危物种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地生态系统的庇护所,是客观存在重要的“自然绿色生态工程”和恢复重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参照系统。有天然草地严重破坏,天然植被早已消失,由于缺乏参照模板,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和随机性,探索适宜恢复途径,尤其是恢复到什么程度,衡量的指标和标准是什么?这些均可以从天然草地保护区中得到借鉴和参考。此外,天然草地保护区是具有无法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基因资源库。未来的世界里,基因资源将成为国际间争夺的主要资源之一[12],而我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13]。天然草地保护区对加强野生生物资源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巨大贡献。天然草地保护区是发展草原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载体;天然草地既有珍贵的古老孑遗、濒危物种,又有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火山、溶洞、古建筑遗址等,有着极高的美学、科研和生态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完整草地生态系统,涉及到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诸多因子,是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资源。

4 问题和对策

尽管我国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和规模较小,与草地在国土面积所占比重身份严重不符。草原草甸类保护区与森林生态类、湿地类和野生生物类保护区相比,不论从数量还是面积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到2009年底为止,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 541个,森林生态类和草原与草甸类自然保护区分别为1 321和39,分别占全国总保护区数的51.99%和1.59%[8]。因此,在现有基础上,按草地、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等因素,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保护区建设力度不够,有些保护区建设和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保护区的发展。大多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经费未列入国家或省级财政规划和预算,也没有专项经费,目前,仅有少数建立较早的自然保护区有人员事业费,多数自然保护区没有相关费用,保护区的基本建设和日常管理经费主要依靠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补助来维持日常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严重的制约保护区的发展。保护区违规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一般面积都较大,在保护区开发矿产资源、在核心区发展旅游业等现象还屡见不鲜,这些都直接影响保护区的发展。保护、利用和发展未有机结合。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一方面源于内部的草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同时也与外界对其干扰影响息息相关。发展经济、增加财政和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需求,都与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目的相冲突。因此,天然草地保护区一方面应走公众参与型的发展模式,使当地居民的利益与保护区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居民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区资源中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保护区的规划和日常管理中,充分考虑保护区扰动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使保护区在保护、适度利用中实现全面发展。保护区基础科学研究薄弱;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时间较短,加之大都分布在人烟稀少的边远落后地区,进入性差,基础设施落后,受关注程度低,导致一些草地类保护区基本综合科考报告、总体规划、管理条例等材料都较为缺乏。故而,应完善各个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自然景观、保护区设计、动植物种类和区系,濒危物种的现状、生境、分布、数量动态及濒危原因,物候观察、保护区的地理和历史、社会基本情况、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的专题研究;建立生态和物种监测和信息网络;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在内的科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使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监督科学化、指标化。保护区管理体制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尽管保护区管理机构较为健全,而且已完成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是,这些机构过于庞杂、各个部门并未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且这些机构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设备都过于落后,现代化程度不够,工作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保护区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严格执法,防止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统筹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政策研究,最终实现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智山,刘天明. 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J]. 中国草地,2001,23(5):62-66.

[2] IUCN,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M]. INCN And WCMC,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1994.

[3] 金瑞林.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445.

[4] 薛达元,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4,14(4):246-251.

[5]金良, 姚云峰.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草原与草坪,2008(3):170-174.

[6] 金良, 姚云峰, 张文娟. 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思考[J]. 草原与草坪,2008(5):70-72.

[7] 杨爱莲. 我国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成就[J]. 中国草地,1994(2):57-60.

[8] 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zrbhq/zrbhq/201012/t20101214198664. htm.

[9] 赵有益, 龙瑞军, 林慧龙,等.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 草业学报, 2008,17(2):143-150.

[10] 李新文, 我国草原资源的功能, 属性及其利用战略转变的政策建议[J]. 草原与草坪,2008(5):77-81.

[11] 龙瑞军, 董世魁, 胡自治.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J]. 草原与草坪,2005(6) :3-7.

[12] 崔国发,王献溥.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任务[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123-125.

[13] 薛达元, 蒋明康.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C]//钱迎倩, 甄仁德.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2-57.

The current status of natural grassland reserve in China

MA Zhong-ye1,ZHANG Ai-ling1,SUN Tao2

篇11

从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至今,由于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因而出现了2种极端现象:一是生物进化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即忽视社会选择的巨大作用,仅仅将生物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二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社会选择的作用,而低估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们必须把大尺度上的生物进化和小尺度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保证人类的各种行为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人类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的进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旨在为生物进化大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1生物进化与生物的适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了生命是进化的产物,现代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达尔文认为由于随机变异的产生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的变异被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则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

进化论及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复杂的生命体总是源于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据此,部分学者认为进化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体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这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是相背的,这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体现。即使现代的进化观也并未认为“进化就是革命性的进步”,而把“进化”定义为“进化是生物适应性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致,在进化理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是达尔文整个进化理论体系和现代进化观的奠基石。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物种的趋异化过程,是生物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对随机的多种变异的选择,大自然为选择者,而随机的各种变异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被大自然最终所选择的那种变异就得以保存下来,而同一物种中的其他变异就被淘汰,得以保存的变异就是适应大自然的。可见,生物物种产生的各种变异,无论是变异的程度上、方向上,还是变异范围的大小、数目的多少上,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而大自然的选择相对于物种的变异来看,却是有一定方向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性和物种变异的随机性,客观上就决定了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过程,生物体在结构、功能上对自然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性总是滞后于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性,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适应才是绝对的、永恒的。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和现代进化论所基于的客观事实,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划清了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界限。

2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种选择——社会选择也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开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和资源环境私有制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上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界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一些物种逐渐消失;一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一些物种地理分布区域大幅度缩小;一些物种生活习性及部分性状发生改变;不时有新品种出现等现象,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称为社会选择。社会选择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和手段,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种必然。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等各个方面都属于社会选择的范畴。

事实证明,现在人类社会选择的力量的确是越来越强大,无论是对自然的改造力还是对自然的破坏力都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人类、人类社会本身以及社会选择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发挥效能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选择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选择作用的一种应答和反映,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但社会选择一经发生后,便有其独立作用的一面,可以和自然选择作用一道共同作用于生物的进化过程。

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当二者一致时,社会选择对自然选择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正向作用,使自然选择的力度、范围、时效得以加强,而自然选择使社会选择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加速生物物种的演化。另一方面,当二者不一致时,有3种情况:

①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大于社会选择时,生物物种的演化由自然选择所控制,社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自然选择成为了社会选择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②当二者力量近于相等时,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都在自己一定的范围内作用,社会选择的目标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而自然选择也以其自身的作用规律对生物进行着选择。

③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小于社会选择时,社会选择的结果在自然界中得以快速体现,自然所固有的一些平衡体系被打破,自然选择的方向被改变,社会选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着生物的演化。

2种选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类社会诞生起,2种选择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物种的演化过程当中。但是,社会选择的对象、原始材料和最终归宿都统一在自然界当中,社会选择无论多么强大。都必须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选择对生物和环境的再创造作用,同时利用社会选择来抑制或从根本上扭转对人类或自然界(如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都不利的自然选择,或减缓各种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自然灾害等,降低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社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实现长期自我演化的策略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及现代科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正确的方向,把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都有机地统一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框架下,使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主动适应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自己的演化历史上第一次按自己所设计的演化模式去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二者间的关系问题,但这种相互关系无论是从时间、空间维度还是二者间力量强弱的对比情况来看,都是不对称的。从生物进化的时空尺度上来看,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主动适应力来确保社会选择在最大时空尺度上与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相适应,人类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自主演化。

从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和自然选择都不会支持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学种群,将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会剥夺其他物种生存和演化的机会,这与生物界的演化趋势相背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大背景下,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人类长期的艰苦努力,还必须同时处理好进化、适应和选择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篇1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10-0057-07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liral Heritage systems)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关于概念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对“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和“GlobaUy Important Indigen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的译法,集中在是否要将“文化”一词加入概念中和是否要将“系统”一词去掉的问题上。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笔者暂且仍然将其称为“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国内外在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概念和特点来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更不同于目前盛行的农家乐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是“遗产”,是旅游者前往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体验、学习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其重要功能是确立遗产地的文化身份。而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本质上来讲还是大众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按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有效管理的旅游发展应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从而充分发挥旅游在遗产保护、教育、文化、科研以及经济方面的功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来讲,农业生产、知识、经验、技艺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元素,农民不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学习、了解和尊重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者所追求的核心体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特征对于识别和区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和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遗产类型特色明显、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分布范围广、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等特征。

1 遗产类型特色明显

1.1 一种活态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活态遗产。整个农业系统中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能构成农业文化遗产,而同时农业系统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之一”…。农民生活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要保持原始状态,不能随时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业系统的精华,同时也保护这些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体现出一种动态变化性。

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是农业社区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因此,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遗产那样将其进行封闭保护,否则只能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持续贫穷。农业文化遗产要采用一种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保护和管理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要保证遗产地的农民能够不断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样他们才能愿意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就是说,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区别于一般的农业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和一般的农业遗产存在一定区别。国际上关于农业遗产的论述最早出现于普林特斯(Prentice)对遗产的分类,将农业遗产界定为农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以及捕鱼、采矿等农事活动。其实,我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内容侧重于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石声汉先生认为,我国的农业遗产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具体实物和技术方法两大部门,古农具、古农书、古农谚等都属于农业遗产的范畴。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而且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全球环境基金中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system)或景观(landscape),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突出强调农业景观与农业系统这些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

徐旺生等认为,从内容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也可以将其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农业文化遗产。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而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加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强调遗产的系统性。苑利同样认为,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他认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如开荒的经验、育种的经验、播种的经验、防止病虫害的经验、收割储藏的经验;而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

1.3 区别于现有的世界遗产类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种类型。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它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保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特定土地利用技术”。文化 景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选区范围,不同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遗产,而是体现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定义来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类型中的文化景观十分相似,二者都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协同进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事实上,很多已经被列为文化景观的遗产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试点,如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与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文化遗产更像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关注农业的文化景观。但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2 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

生态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弱,在扰后恢复能力低,容易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性质。而文化的敏感性则是指文化易受外来因素干扰。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脆弱性高、也有敏感性强的特点。

2.1 生态脆弱性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高的偏远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一般都比较高”“。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地浙田县的人均生物承载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仅能勉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脆弱性除了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关外,还与生态环境的处境密不可分,因为生态环境本身的结构特征只是导致生态脆弱的潜在条件,而将这些潜在条件激化为现实的则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旅游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来讲就是一种很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如果管理不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将非常容易破坏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其他资源,大大增加本地的生态足迹,不仅无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手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文化敏感性

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的稻鱼共生系统位于黔东南侗族自治州,云南的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而国外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也是由少数民族甚至处于殖民状态下的农民所创造的,如非洲的很多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这些地区旅游业开发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社会文化冲突。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尽量减少旅游对当地的文化涵化,减少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发展必须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分布范围广

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评选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同时也开始考虑将更多的候选点纳入保护范围。从目前试点和候选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3.1 一般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相对紧张。以“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处的中国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全县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和山地占95.31%。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逐渐发展出一种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证明了这种方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人地关系紧张则是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3.2 一般位于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或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一般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位置偏僻、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资源有限或气候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发展了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技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民适应环境所发展出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显得弥足珍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现代技术的影响,也没有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但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的环境变迁也正迅速威胁着这些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传统农业地区。

3.3 一般处于历史较为悠久、土著居民定居历史较为久远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人类优秀传统农业的杰出代表,其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的重要标准。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农业系统拥有超过2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也同样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证明了当地居民对其所创造的农业系统的依赖,以及该农业系统与当地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历史孕育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灿烂的农业文化,同时也产生了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和生活文明。

4 可参与性强

参与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参与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人们对某一活动的积极和认可程度,广泛的参与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墨菲(Murphy)在《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中认为,社区参与正是协调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途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旅游者的积极参与。

4.1 当地社区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社区的参与。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对象,当地农业社区的居民掌握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权,离开了当地社区的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更无法成为愉悦旅游者的资源。农村居民从事农事活动本身就是参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根本。另外,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他资源的利用,如参与食宿接待、制作旅游纪念品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居民参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2 旅游者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 资源可参与性强的另外一点表现在游客的活动上。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观光资源的潜力并不太大,因为调查发现很少有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本身的景观感兴趣,而往往对参与农事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旅游项目产生吸引。如在浙田,超过50%的游客对下田抓鱼、了解稻鱼共生系统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参与与稻鱼共生相关的民俗活动等感兴趣。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结合游客的需要,在不破坏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设计参与性旅游活动,让游客通过旅游活动的参与切实了解传统农业的价值,同时避免了游客仅作为旅游地的观众而无法获得真实的遗产旅游体验。

5 复合性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更能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也更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它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特点为一身,本身就是一类复合性遗产。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它集中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了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非物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

5.1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复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