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0:45: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死亡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死亡,同时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的死亡。死亡教育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1]。
随着文明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重视优生、优活,也追求优死。临终关怀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桎梏,人们对死亡观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医护人员长期以来习惯的道德价值观、医学、护理伦理观与临终关怀也有着一定的冲突。普及死亡教育无疑应是实施优死制度和普及优死的前提。死亡教育是开展整体护理的要求,其实施直接影响临终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及时的展开死亡教育便显得十分迫切和有意义了。我国临床进行死亡教育研究进展的综述如下:
1国内研究现状
1.1港台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1.1.1台湾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台湾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入,称为“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将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2]。黄天中[3]出版了死亡教育系列丛书;台湾的医学院均开设了死亡心理学等课程。台湾很重视对护理系学生的生死教育,很多学校将其列为必修课。
1.1.2香港研究现状
香港最初的死亡教育采用综合的方法,将死亡和濒死的知识整合到其他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形式,重知识传授,而不是态度和技能的培育,护理学生(护生)也没有机会检测自己对个人经历和临终患者的反应。近年来对护生或注册护士的死亡教育中均尝试PBI。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护理人员对死亡和濒死持有积极态度,并能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心理社会技能[4]。
1.2大陆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与港台地区相比,大陆的死亡教育起步晚,发展严重滞后。回顾其发展历史,死亡教育首先在医学教育领域、围绕伦理问题而展开[5]。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6],1988年7月,中国内地第一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的问题。国内护理界死亡教育总体还处于理论水平,大多数护理院校未单独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护生在校期间不能获得系统的死亡教育,在职继续教育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内容,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知之甚少[7]。
2提高死亡教育实行方法
2.1 提高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
死亡教育使人们懂得如何保证健康,有价值、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既强化了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利于促进医学发展。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的态度同时直接影响到临终护理的质量,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2.2 提高公众对死亡教育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死亡观
应该呼吁社会利用媒体宣传、印刷广告等方式开展死亡教育知识的普及,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护士开展死亡教育提供适宜的伦理环境。
2.3 重视护士对死亡教育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深入,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病人的身心护理,但是,在护理临终病人时所缺乏死亡教育的知识以及技巧,对死亡话题探讨也较少。
2.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不同文化背景,死亡观不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接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多数人对死亡是采取否定、回避的态度的。要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首先应该对护理人员自身开展死亡教育,提高其素养,摆脱其对死亡的恐惧,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本着真诚善良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
2.3.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知识、技能培训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是现代护理学需要研究的新学科、新课题,鉴于目前死亡教育的现状,应对护理人员强化有关死亡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自学、短期学习班、院内讲课、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等,使他们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掌握病情告知的原则和技巧,处理好“告知事实”和“避免伤害”的冲突,掌握症状控制、生死问题谈话与教育等相关知识,使死亡教育成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2.3.3死亡教育应作为护生的必修课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人们还未经过良好的死亡教育,不具备科学死亡观的国情下,作为培养护士的医学院校,应将临终关怀学作为护士的必修课,继续探讨“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的适宜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借鉴国外教育形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有特色、前瞻性的系列教材,使我国的死亡教育具有高起点和适用性”[8]。
参考文献:
[1] 诸葛毅,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的社会价值[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2006(03)
[2] 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11―12.(3)(4)医学教育必须重视死亡教育,岳亮,《卫生职业教育》
[3] 黄天中.死亡教育概论I: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研究.台北:明田出版社,1992:1-532.
[4] Wong F K,Lee W M,Mok E.Educating nurses to care for the dying in Hong Kong: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Cancer Nurs,2001,24(2):112―121
[5] 刘辉,张希晨,李燕.灾难托起的生命伦理命题:死亡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97―99.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
国家提倡运用网络平台,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此出台了系列文件,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行为,都进行了规范。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国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创建大量的网站,就其栏目性质可以分为六大类:其一,新闻类,以最为动态的方式,对国家、校园的是事要闻进行探讨;其二,特色栏目类,关注党风党建;其三,文化类,注重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其四,特色服务栏目类,解答大学生们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其五,互动类,加强大学生与其他职业,其他人员的信息沟通;其六,共享类,网上信息交流渠道。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无论是哪一类的网站,在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了90后接收信息的特点,注重信息教育的生动化、多样化。
二、引入“嵌入式”创新宣传法
嵌入理论由新经济社会学衍生而来,最开始只是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后来逐步升华,成为许多学科普遍采用的方法论工具。现阶段国内高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单一式和嵌入式两种,后者与渗透式教育相类似,就具体实践而言,嵌入式教育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在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嵌入式理念的引入;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络不仅要承担信息者的角色,为90后大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同时还要注重对信息的把关,尽量去除网络信息中的糟粕,将积极的信息传导给受教育者。
三、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要想使“90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践内容就必须加以科学规划:首先,实践活动要遵循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全面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活动提升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觉悟;其次,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对应的机构实施统一的安排管理,一方面要集中并优化资源,另一方面要分类开展指导工作,打造品牌,使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的效果同时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然后,还要发展一批学生骨干,践行社会实践的自我教育。学生骨干既能够直观掌握较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他们的参与也能使社会实践更加富有成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这个大背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今时代,网络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平台,在网上广泛开展有关社会实践的宣传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认可,营造出有利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得到长期充分的践行。
四、运用新型网络交流模式加强引导
“网络实名制”将现实身份信息公布在虚拟网络上,加强网络真实性和可信任度,有利于现实到网络的发展。早在2011年,有关部门就针对网络微博服务作出了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不论单位或个人在注册公众交友平台时都应该提供真实信息,并以真实身份来进行网络社交所需涉及的各项操作。提供社交平台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也须在规定时间内对所有注册用户的真实信息加以有效规范管理。此项规定同时提高了微博、微信及人人网等诸多社交网站的用户真实率。在这样一个较为真实的交友环境下,网络虚拟交际与现实社会交际变得更容易相互转换,有些朋友在网上接触久了自然就会转为现实中的相处。其次,网络社区一般都会记录并公开用户的社会属性,如学校、家乡、兴趣爱好等,人们据此搜寻、结交朋友并非只是想扩大交际圈,更多时候也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灵沟通,借助社区的“分享”、“留言”等功能进行单纯的感情交流,无关功利,大家开诚布公,随心、公平的交流。最后,网络社区的开放环境和群组功能可以让多人同时开展交流,其活跃的交际氛围深受广大“90后”大学生所喜爱,积极参与网络交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五、加强网络舆情监督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作为在公众平台的网络虚拟空间传播的事态舆论,网络舆情具体有如下特点:
1、直接性。在各大论坛、微博平台上,大学生们随时都能表达个人观点。在某些较受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热点事件如“争端”、“瓦良格航母服役事件”、“事件”等上面,大学生们极容易带着个人情绪参与讨论,该讨论内容会迅速在网络上广泛蔓延,形成校园网络舆论,不少重大事件在处理时都要对这种舆情有所关注。
2、突发性。通常情况下,网络舆论仅需短短一段时间就足以形成,比如突发了某热点事件,某群体未能控制住个人情绪就肆意点评或不辨真伪地传播,瞬间就能引发舆论狂潮,使得更多的情绪被激化,最终导致网络舆情被严重扩大,以至于对人们生活产生了不必要的影响。比如,某地发生地震的谣传极易被微信、论坛等转载传播,从而制造出社会恐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难控性。当前网络尚未形成绝对的实名制,某些信息传播仍然可以隐蔽身份,这就为部分道德自律性差的网民带来了可趁之机,其在网上大肆宣泄,将个人挫折归因于社会不公满腹抱怨,肤浅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恶意引导他人产生负面言行等,而当前的网络信息暂时还未能实现全面的过滤和监督,人们很难控制信息的传播。“90后”大学生如果长期接触此类负面信息,很容易为其所煽动而产生不理性的言行,必然使得网络管理也更加艰难。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呈逐年上涨的态势,大学生作为首批网络用户绝对跟得上网络瞬息万变的步伐,时时掌握最新的网络动态,因而当前高校的教育也为了契合网络时代社会的变革和信息化时代下对知识有着高要求的大学生,不断做出努力和尝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力求教育教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革新思想、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个人修养与品位等方面有着无比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新机遇
1.新媒体传播下的新理念的引入
各种先进新潮紧跟时代潮流的理念多是率先利用网络作为广为人知的传播途径,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优势在此展现得一览无余。网络的兴起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管理办法、教研体制等一系列的变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充分的超前意识和现代化意识。一方面老师引领学生不断在教学形式、教学考核、教学科研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挑战,尽可能早的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将网络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兼具时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断将自己在网络渠道取得的有效信息反馈分享给老师,促进老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打破了原有的老师的“教”高于学生的“学”的传统格局。
2.传统教育模式的打破更新
网络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沟通交流也更为简单频繁,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很大范围内都有极大扩展。学生可掌握的学习资源更多、更广泛,极大地挑战着老师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老师在原有的职业特殊性的驱使下更要紧紧扼住时代的脉搏,力求以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向着更高更深更具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老师不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新媒体的刺激下不断尝试创新,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网络环境下另辟蹊径,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单向教学向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学习的模式引领,并及时建立相关的电子设备设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学会信息筛选和甄别,减少并避免恶意网站的虚假不良信息的侵袭。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教与学都可以及时地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
3.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均有提高
网络的强大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虚拟性的存在,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内,高校学生更易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针砭时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了学生自身的处理分析事件的能力。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的席卷着人们的生活,大量鲜活的事实和思想理论知识不断充斥着社会每个人的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充实,主流价值观引导下的新思想、新风尚不断蔓延开来。
二、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掌握好力度才能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否则终将会玩火自焚。网络时代下衍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方面也未能免遭荼毒,各种隐性的威胁和挑战正在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起进攻。
1.网络成瘾,沉湎于网络的现象层出不穷
网络在帮助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最为甚者当属大学生沉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现象。大学生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对网络的控制拿捏很容易出现偏差,沉迷于网络而无视其他的大学生比比皆是,网络成瘾,学业荒废,人生陷入低谷,甚至易罹患抑郁、失眠、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无疑对其家长、老师、及自身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2.老师的教学权威遭受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甚至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教学来了解学习,因而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播者有着无比崇高的社会地位和绝对权威。但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老师的这种绝对权威地位的处境已是江河日下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老师也不再享有绝对教育权威,传统的老师高于学生的地位关系也日益被师生平等的地位关系所取代。老师和学生在信息获得方面处于同一层次,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独家享有者,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在减小教学难度的同时也挑战着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特点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大张旗鼓的开展,“润物细无声”才是它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不论年级、不限专业,高校的每位学生都在潜移默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改进并提升着自身的能力。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其在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新颖,不落俗套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类看似偏理论的课程都怀有抗拒心理,枯燥的理论很难让他们在课堂上维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的理论教学,活动从开始筹备到最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贯穿全程而不使学生感觉乏味,学生很好地融入活动,切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开展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网络在大学生心目中受欢迎和青睐的趋势只会有增无减,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也必然紧紧围绕网络为中心,寻求最优化、最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1.引用新媒介,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思想思维
网络的普及程度在高校不言而喻,在全校都是网民的情况下,更能充分有效的发挥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在减轻教学工作难度的同时更加契合学生的新思想。搭建校内通行的电子交流平台,沿用学生用户群体最受欢迎的bbs、qq、微博、微信等新颖的交流工具,为朝气蓬勃的他们发表言论、分享生活提供平台。
2.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其他各学科
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教学工作开展成效不大,还使得教学内容仅限于“不切实际”的理论空谈,枯燥乏味且不具时效性。但若是将其融入其他各门学科,在节约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的工作在于教书育人,育人在很大一方面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各科任老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融入于教学的始终,因材施教,有理有据,效果更佳。
3.加强网络监管和控制
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各种恶意网站、不良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环境,侵害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灵及身体健康,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要严格把关,避免不良网站恶意信息的侵袭,引导学生在纯净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学习,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思想、心理及生活中出现的偏差,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备受世人瞩目,差异化、多元化的文化大背景更要求高素质、高能力、高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此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需展现其时代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针砭时弊,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教学效果具有实用性。高校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革新观念、改进方法、丰富形式,正确把握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遵循科学严谨的教学规律,关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人思想,加强学生的信息查询、信息识别能力,使其具备全面的网络资源的利用调度能力,高效、高质的在网络环境下增强自身的个人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紫旭,段玲玲.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
2.交往的类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人的交往类型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类型。物质交往指在社会物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能量上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指人以交换和传播精神产品为目的而进行的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3.交往的发展形式。马克思把不同时期的交往从历史形态角度划分为三种交往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此时的交往具有自然性、原始性、依附性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克服了个人与社会间的矛盾,实现了对社会关系的自由驾驭,成为真正的交往主体,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缺憾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出现了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交往三方面的缺失,表现为交往形式、交往内容、交往理念三种缺憾。
(一)交往形式被动与单向。人是双重关系的存在物,从这一视阈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则出现了主体间性弱化的瓶颈。
1.教学被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平等的主体间地位的交往异化为不平等的主客体地位的交往,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常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变成教育者垄断的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常成为被动接受教育者教育的物化对象,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无法完成自我建构。
2.交往单向。一方面,教育者受传统“主体一客体”教学模式影响,通过制度化的权威将思想与规范单向灌输给受教育者,异化了教学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服从,无视自身的能动性与话语权,不会对教育者提出质疑,很难实现对意义世界的觉解与对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交往内容抽象与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指向的是现实生活的交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却模糊了这一立足点,总着眼于抽象疏离的理论,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
首先,交往内容抽象。本应体现现实生活的教育交往内容却被过度意识形态化,脱离受教者的生活世界,丧失其应有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现实性与实践性,成为空洞说教。其次,交往方式疏离。师生平等的生活化交往方式被异化为单调的“程式化”交往、“课堂式”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渐渐异化为“填鸭型”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交往理念重理轻情。交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既延展到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领域,又根源于受教育者的深层心理。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对于精神交往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情感和心理。
1.情感交流缺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往往缺少这一媒介,也就是说,虽然受教育者对情感交流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情感交流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达到客观要求。
2.心理沟通不畅。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而思想是心理的产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将心理咨询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但其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一方面,心理沟通以门诊式咨询为主要方式,违背了“交心”的疏导原则,另一方面交往内容未建立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之上,对其学习、生活等解疑答惑的心理沟通更是无从谈起。
三、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实效性意味着这一教育目的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针对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
(一)实施理念:互相理解。理解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是“单向度”的“理解”,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主体之间的理解为核心,注重双方的平等参与,实现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界交叉点和融合点。
教育者应敞开心扉,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和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形成“双向互动”,最终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注意言语表达,以理解为目的进行的沟通交流,往往注重发挥语言的媒介作用,而且言语必须具备“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2]。只有这样主体才会寻求改变自我、接纳对方,达成真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