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6:24: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乡家庭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消费作为一种发展消费,是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家庭教育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消费是指为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支出,指应付的最起码的教育支出,即上学期间家庭支付的学校规定必须缴纳的各种费用;二是扩展教育支出,是指在上学期间内,子女在课外参加的文化补习班、艺术或兴趣培训班所缴纳的费用,还包括自愿性购买课外读物、各种教育软件、磁带等其他费用以及家教费用,三是选择性支出,包括择校生、借读生及其他各种情况学生交给学校的各种名目的但不属于学费的额外支出。
一 安徽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现状
1 城镇居民教育消费
近几年来,安徽城镇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保持全面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也由原来的生存性和温饱性向发展性和服务性升级,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1992―2003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增长了2.91倍,而同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2.75倍和2.33倍,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幅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说明人均教育消费倾向是有所下降的,但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教育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指标从1992年的5.1%上升到2003年的5.9%,上升了0.8个百分点。
2 农村居民教育消费
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呈现出符合国家总体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现状,教育消费份额上升,成为农村居民消费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投资教育的信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已经或打算把收入的一大部分拿出来供子女读书。据安徽统计年鉴可知,2005年与1990年相比,农村居民用于文教方面的支出份额已由4.96%增长到11.69%,2005年人均教育消费额达到了256.8元。
虽然我省农村家庭教育消费份额在家庭消费总额中比列增大,但由于农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有限,所以实际教育消费水平仍然不高。而且进行教育消费其实不只是单纯支出教育费用就可以了,事实上在进行教育消费的同时必然会带动一些家庭难以负担的间接消费,交通费、食宿费、穿着费、日常活动费等等一系列费用使农村居民家庭感到无奈,这往往导致了直接消费的抉择,一些农村子女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大学生活费而停止求学,教育消费被迫停止。
二、从不同角度比较安徽城乡居民教育消费
1 城乡居民教育消费水平的比较
(1)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的动态分析
从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使得安徽省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此相应,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教育消费支出也随之迅速上升。
根据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表,我们可以看出,安徽农村居民的教育消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也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进一步开放,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更注重子女的教育消费,另外,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农村居民教育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使得这一部分支出逐年增加。
教育消费倾向是指家庭教育支出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由于在农村,居民的文教服务费用主要来自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因此采用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来代替教育消费,虽然可能会夸大家庭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但仍然可以反映农村教育消费的变化趋势。据安徽统计年鉴,1990年农村居民文教费仅占可支配收入的4.74%,那么其中教育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就更少了,而到了1995年,该比列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6.10%,此后,教育消费倾向逐年上升,到2000年,文教费占可支配收入的8.00%,并且在此之后也是逐年上升的。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居民文教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大于城镇居民文教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这主要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太大,且在2000年以前,城乡教育消费结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形式的紧张,城镇居民家庭大大地增加了对子女教育消费的支出,这也说明城乡教育消费差距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缩小城乡教育消费差距还有很长的路。
(2)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的静态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我国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随着利益分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上产生了新富层和贫困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由于农村居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是很大,而不同阶层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明显,这就使得城镇各阶层教育支出差异明显。我们将城镇居民划分为七类: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更高户。其中城镇居民各收入的差距大于消费性支出差距,而消费性支出差距大于教育支出差距。这也说明,在城镇各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观念中,子女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的分配与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家庭教育投资意识也逐渐增强。
2 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结构的比较
我省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结构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城乡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基本支出两个方面: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
1986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管理体制,其中规定,乡村义务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即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在资金渠道上确立了利用财、税、费、产、社、基等来源多渠道筹措经费,而在事实上,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主要由乡级政府负责。筹资、借贷建校便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全国有80%以上的小学和64%以上的初中设置在农村,“筹资办学”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使得农民承担可义务教育半数以上的“义务”。
安徽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无论是从教育质量还是从教育的基础设施状况来看,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就使得我省城乡居民在90年代以前,用于义务教育的消费差距明显。
(2)城乡高等教育基本支出的比较
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与省级政府逐年加大了教育财政支付力度,农村地区务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2001年启动的“两免一补”工作也使农村居民负担大大减少。2000年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的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消费。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居民储蓄意愿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就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这在安徽城镇居民家庭中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居民高等教育消费越多,目前,我省农村平均每个村只有3―4名大学生,而且由于农村环境艰苦,大多数农村学生往往通过兼职或拿奖学金等方式取得学费和生活费,这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
3 城乡教育发达程度的比较
城乡教育发达程度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否发达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和教学设施的好坏。
目前农村家庭在于女教育消费方面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农村内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往往由于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表示不满而采取让子女转学,转到镇上或其它一些好学校,这样一来,孩子的住宿费、转学费等等就使得家庭开支加大。另一种是农村内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他们反映“现在教学质量差,孩子上学也不容易,学不好也没办法,让他们毕业后回家学个手艺也就行了”。
由此,教育环境的好坏,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消费的发展。对于农村来讲,重点要解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负担等方面的问题,这是缩小城乡教育消费差距的前提。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影响安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城乡收入差异、居民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教育水平的发达结构。如何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差别,避免造成人才培养的失衡,社会发展的失序,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别,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教育消费。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陈旧但又艰难的话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从而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含量,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农民的教育消费水平。一方面,家庭收入增加直接导致父母花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费用也会增多,另一方面,收入的提高还会强化父母对子女教育质量的偏好,愿意在子女的教育和培训上更多的投资,以提高子女的文化素质。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家和政府的导向功能。许多农村家庭不愿投资教育不是因为不想,而是被“巨额”学费、生活费吓怕了。政府应当加大宣传,使缺乏教育投资观念的农民认识到这种手段的高回报率,认识到其长远收益,了解各种缓解贫困生费用困难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心理负担,使之正确认识教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乡结合部就是一个在地域上位于城市与农村连接处,在生产方式上脱离了农业,但又与农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呈现半城市化状态的同时又向完全城市化程度动态发展的新兴经济地理单元。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学校的日常管理体制较为松散,加之家长对孩子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得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较少,形成了学校、家长对学生管理的“盲区”。学生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正确的引导,则会导致步入歧途。
1我国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1.1暴力型家庭教育方式
一些家长常因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或因工作不顺心,家庭成员关系不好,采用命令、恐吓、惩罚等方法,甚至动辄打骂子女,丝毫不顾忌子女的自尊心。家长依靠权威和强制性训练,迫使子女听命,他们无视子女的存在,以粗暴手段将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子女,限制子女的活动自由。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容易使亲子关系严重恶化,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管教形成一种叛逆心理。
1.1.2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的关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过分的爱,从而陷入溺爱是对子女的害。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即使是错的也一味的纵容,千方百计的袒护。这种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与宽容,对子女百依百顺,百般迁就,过分姑息,其结果形成子女自我中心意识,任性、叛逆、不能与周围的人协调相处,更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气。
1.1.3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不关心子女的需要,不理解子女的心理,不负责任,放任自流。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无法教育子女,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尤其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由上一辈人看管。另一类是无意识教育子女,这些父母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他们负责,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类家长无所谓什么教育方法,一切听其自然,其结果是子女形成情绪不稳、惹是生非,用怪异行为招惹他人注意;或态度冷漠,缺乏责任心。
1.2我国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是不同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顺序,他们往往喜欢以成人的心理去思考孩子的问题或是把青少年的心理当成幼稚儿童的心理去思考。
1.2.2重智轻德
出现这种家庭教育的误区,易导致青少年对他人漠不关心,不会与人沟通,缺乏应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形成自私、易冲动,好嫉妒、冷漠的个性,甚至采取轻生、违法犯罪等极其偏激和极端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2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中家长对青少年的教养态度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1家长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心理偏差
家长与子女之间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心理偏差,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障碍,只有自觉消除这类心理偏差,增加家长和子女的沟通融洽亲子关系,才能使家庭教育顺利沟通,取得理想的效果。
2.2家庭教育方式的总体水平缺乏科学性
第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容易采取放任、纵容的教育方式,这类教育方式的失误在于家庭教育缺乏目的、理智和严肃性,牺牲教育原则和教育要求去取悦子女。过度的放任和纵容孩子只会任其缺点和过错放大,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加不会改正,这样孩子会走上歧途。
第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时会采取惩罚的专制型教育方式。由于城乡结合部家庭中的家长大部分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对于子女平时的所犯的过错更多的是打骂或者体罚,他们的教育方式仍沿袭过去。这样的教育子女方式让子女会和父母愈来愈疏远,也会愈来愈叛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偏向、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将是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全体家长的素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切实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和精神道德水平;二是端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念;三是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这不仅是改善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首要条件,而且也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3我国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3.1重视家庭教育的道德功能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支撑。家庭作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尽到这个义务,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
3.2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长除了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外,还应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同时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重视子女早期性格的培养,尤其是进入少年时期,这可以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良好的性格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摆脱在青春期常出现的问题。
3.3保护子女自尊,进行适当的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子女施以影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行为规范的方法。在子女犯错误时,家长要给子女讲道理,一起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只会伤害青少年的自尊,他们虽然口服,但不一定心服,时间久了更可能用行动上的叛逆表达对父母的不服。
3.4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但这种爱要表现恰当,过分的溺爱是对子女的伤害,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即可,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拒绝,并应摆明道理,对子女进行教育,使子女摆脱不良恶习。同时,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的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力所能及的事,培养青少年独立、坚强的个性。
4结论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其生态格局最终将随城市化进一步深化而消失。但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将会存在。但真正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绝不是城乡结合部家庭自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少菲,肖周录.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裴水凤.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探析[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 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
[4] 吴雪飞,刘宝龙.对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 卢梅丽.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口在不断增长;同时,城市和乡村结合部(城乡结合部)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人口更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向这一区域,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中学生群体:即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构成的中学生群体。此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福州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渐紧密,越来越多的人走出福州,走向全国各地,一些学生也因此成为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种流动性对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适应性都产生了影响,甚至成了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然,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环境、学生个体差异、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家庭教育等等,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或失败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学校教育的顺利实现乃至一生的发展。
关于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者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将给孩子一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家庭气氛的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反之,孩子就更多地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情绪不稳定等特征。”
位于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来源于城乡结合部,这些学生大多数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学习基础十分薄弱,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心理素质较差,思想品德方面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把他们培养成思想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学习优秀的人才,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每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校(主要指高中部)流动性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来探讨对城乡结合部学校流动性人口子女进行学校教育的对策。
一、流动性人口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省二级达标中学,对高中部来说,每年招收高一新生约360名,现有高中学生1000多名,其中流动性人口子女达400名。达40%,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学生家长当中,只有27%的家长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1%的家长高中毕业,而有32%的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是文盲。
这些流动性人口子女都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严重问题,其突出的表现为:有些流动性人口子女并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交往表现为空间上的远距离、实践上的不确定性和短暂、交往方式的非面对、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和情感交流的缺失。有些流动性人口子女虽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这些父母大都为农民工,平常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疏于管理,家庭教育极其薄弱。总之,这些流动性人口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误区:
1.以分数论“英雄”,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
许多家教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对子女抱有很大的希望,每天下班回家只问成绩,其他啥都不管,而且也不能正确地分析不同阶段的成绩,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小学每门都90分以上,到了高中怎么这么差了?”后来通过老师的解释才免去回家对孩子的棍棒教育。
2.放任自流,自由成长
这类家庭的父母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教育的任务就交给了学校和老师,做家长的只要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供给他们上学的钱,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对孩子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的家长受“金钱热”的影响,认为“知识不重要,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更有甚者,整天忙于自己的生意,对子女的学业不闻不问,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学习时间让他们也参与到自己的“捞钱”活动当中。正是在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逐步形成各种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
3.惩罚多于表扬,滥用惩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懂惩罚:讽刺、挖苦和体罚,认为这样才能使孩子不再犯错。对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对孩子缺点却揪住不放,只看见孩子缺点,导致惩罚多于表扬。其实惩罚是极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方法。孩子因学习问题多次遭到惩罚,就会厌恶学习、回避学习。孩子犯错误是应该原谅的,父母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给予更多的帮助、鼓励,而不是用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来代替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策探讨
面对城乡结合部的高中流动性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误区,我们应当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形成。但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探讨对这些学生的学校教育对策是一项急不可待的任务。经过几年努力和探索,我们认为应当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体、教师积极领衔组织的“学校―家庭―社区”和谐、互动的教育环境。
1.提高认识,正确归因
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教师的艰辛努力常常得不到满意的回报,致使他们容易产生教育教学“反应和职业倦怠”。我们经常听到同事抱怨“这样的学生没法教了,这样的家长太难缠了”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强烈信号。必须承认我们的教师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在城乡结合部学校,虽然学生的来源我们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的是适合这些学生的施教方法。首先,应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流动性人口子女更多的关怀,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功与失败做正面归因。
2.发挥期望效应,营造成功氛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们就迈进了2017年。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向广大读者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被视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完整教育体系,而其中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最基础教育。曾以穿衣服扣扣子槔,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家庭教育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他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强调:“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如何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根本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长要时时处处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成长环境;要在孩子心中从小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长大后接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需要广大家庭和家长的努力,但它也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家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支持和参与。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家庭教育纳入了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
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同时,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家庭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亲爱的读者和家长朋友们,新的一年,新的任务,家庭教育事业已走向新的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幸福和谐家庭、发展功德无量的家庭教育事业而奋斗!
1引言
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的排序,是一个多维概念,既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比如收入、财富、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利、威望,社会资源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规范、法律、习俗等因素。社会地位的量化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客观社会经济地位(O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以下简称“客观地位”,反映社会成员地位,客观地位主要由收入、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指标来衡量;二是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以下简称“主观地位”,即社会成员自我感知的社会地位等级来衡量。客观地位作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指标忽略了社会地位的社会因素,主观地位作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指标则加入了主观因素,故各有侧重。
依据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应该具有相关性,但是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样本数据,这种相关性有差异。我国较西方国家相比,人情浓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中浮躁之风、拜金现象也日渐普遍,在这种背景下,居民的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的相关程度如何?主观地位与哪种代表客观地位的变量相关程度更加密切?城乡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的关系是否有差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使我们知道客观地位能否代表主观地位,通过提高地位性商品支出进行地位寻求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地位,哪种商品的地位寻求效率更高,以及城乡在这些问题上是否有差异等问题的答案。
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个人主观与客观地位的相关性,缺乏家庭维度的主观与客观地位相关性分析,并且对客观地位全部使用收入、财富、受教育水平以及职业来衡量,未考虑过个体收入和财富在社会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本文将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城乡家庭主观地位与各种代表客观地位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家庭内外部收入和财富信息不对称性,还分析了主观地位与象征家庭收入、财富水平的典型地位性商品价值的相关性。
2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2.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提供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该数据与其他常用的微观数据相比,涵盖的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指标更加全面,包括社区库、家庭经济库、成人库、少儿库以及家庭成员关系库等各种层面的经济和社会指标,此外,由于是追踪调查数据,可以通过对比过去和当前的指标,发现数据录入错误,数据准确性更高。本文将基于CFPS数据库中的2012年截面数据进行分析,2012年共调查位于全国26个省市的13315户家庭,根据当年国家统计局的城乡划分标准,其中城市家庭6050户,农村家庭7126户。
2.2变量说明
关于主观地位,在成人调查问卷中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家庭成人成员关于自身社会地位的评价,另一个是家庭成人成员关于家庭社会地位的评价,本文选择家庭社会地位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每个家庭有多个成人成员,为使家庭主观地位具有代表性,考虑到户主是家庭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和参与者,故决定以户主的家庭社会地位评价作为主观地位的衡量指标。数据库中没有明确户主是谁,我们以重大事务决策者为各户户主。家庭社会地位指标取值范围为1~5的整数,数值越大代表地位越高,为方便后面叙述,分别将1~5等级命名为低、中低、中、中高、高。
客观地位通常选择收入、财富、教育和职业来代表,我们还加入了显示收入和财富水平的典型地位性商品住房和汽车价值两个指标,共同反映家庭客观地位。收入选择2012年口径的家庭纯收入指标,财富使用家庭净财产指标。CFPS中家庭净财产既包括实物资产又包括金融资产并且扣除负债,具体包括土地、房产、金融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耐用消费品的价值扣减负债。家庭教育水平以家庭成员中最高受教育年限衡量。职业是对从业人员所从事工作的分类,无法从分类指标中反映职业高低。本文选择代表声望水平的家庭内部成人最高职业SIOPS得分衡量家庭职业水平高低。汽车和住房价值分别使用购车支出和自有现住房现值衡量。虽然选择购车支出而不是汽车现值会损失大量样本,因为当年有购车支出的家庭较少,但是这也是最佳选择,因为汽车现值不像住房现值那样容易被客观地估计。自有住房确定标准是家庭成员对现住房拥有全部或部分产权。
3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等级相关分析
通过上述主观地位等级与客观地位变量水平关系分析可知,有些变量随着主观地位等级的提高而提高,但有些变量水平在地位较低的时候随着地位的提高而提高,地位较高时就没有这种正向相关性。那么总体上究竟主观地位与各种代表客观地位的变量呈现怎样的相关关系?下面通过等级相关系数描述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等级的相关性。
首先,将代表客观地位的各变量按城乡和地区分组,以各组20%、40%、60%和80%分位数为分组临界值,将各变量分成五等级,并由低到高赋值为1~5的整数,然后,分别计算城市和农村家庭主观地位等级与客观地位变量等级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有多种计算方法,本文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下表分城乡列出了主观地位与家庭收入地位、净财产地位、职业威望地位、教育年限地位、汽车支出地位和住房现值地位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对应的相关系数假设检验P值。
由上表可知,城市家庭的主观地位与代表客观地位的各等级变量相关系数均大于0,且能够通过1%显著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城市家庭主观地位与各客观地位变量均为正向相关关系。从相关系数大小看,主观地位与汽车等级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2,与净财产等级相关系数0.14位居其次,最弱的是教育等级,相关系数仅为0.05。
农村家庭主观地位与职业等级相关系数不显著,说明二者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与其他五个客观地位等级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强的是净财产地位,相关系数为0.17,汽车和住房次之,收入最小。可能由于农村家庭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对称性要强于城镇,农村的特点是邻近区域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外界均比较了解,所以主观地位与汽车等级相关性不像城市家庭那样强,而是取决于自身的实际经济实力。
主观地位与各客观地位等级变量普遍较小,最大为0.2,相关系数的大小与客观地位变量的等级定义方式有一定关系,但是经过多次更换分组临界点,相关系数均未明显增大,所以不是分组原因导致。可能的原因是高地位组的主观与客观地位相关性太低导致,当然也可能存在更重要的影响主观地位的因素存在。我们尝试计算了反映评价人心理因素的生活满意度变量以及性格因素的对他人信任程度变量、自信度变量、待人接物水平变量等与主观地位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自家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地位的相关性最强,其他变量与主观地位的相关性均较小。城镇家庭社会地位与自家生活满意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6,农村家庭为0.40,二者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地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这与于铁山(2015)发现的幸福感是主观地位的主要解释变量结论相近。
4结论
本文利用CFPS 2012年截面数据,对城乡家庭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主观地位与客观地位存在城乡显著差异,具体结论总结如下:①城市和农村家庭的主观与客观地位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程度不如主观地位与生活满意度强。②最高级主观地位家庭的主观地位评价几乎与客观地位无关,这些家庭的各种客观地位变量水平多数只是处于中低等或中等水平。③城市家庭的主观地位与汽车等级的相关性强于与收入、财富、教育、职业、住房等变量的相关性。④农村家庭主观地位与财富等级的相关性最强。⑤农村家庭主观地位与教育的相关性强于城市家庭,与职业威望及汽车的相关性低于城市家庭。⑥主观地位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明显强于与客观地位的相关性,前者相关系数最高约0.4,后者最高约0.2。
上述结论的含义是在我国当前经济背景下,客观地位并不能完全代表主观地位;对于城市家庭而言,主观地位与显示出来的收入和财富水平的相关性比实际收入和财富水平强;对于农村家庭而言,主观地位与实际财富水平相关性较表现出来的财富水平强;无论城乡,提高汽车和住房价值均能够有效提高主观地位,尤其是城市家庭的汽车支出对主观地位影响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淑一,王宁宁.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与居民自感健康[J].统计研究,2015,32(3):62-68.
[2]于铁山.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社会影响因素――基于CLDS(2012)数据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社会,2015,31(1):89-97.
近几年很多小学生家长都忽视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他们认为,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家庭教育无关,完全将其寄托于学校,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低,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认知程度不深,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作用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行为直接或者间接的都能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成员的组成,成员之间的知识水平,教育方法,以及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因素,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一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举足轻重,父母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小学生的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行为习惯,以及对小学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教育决定小学生行为取向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对于孩子的培养首先要有共同的理念,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与孩子的性格,态度定位等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一旦运用不当将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及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到,避免暴力教育,保证小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认识到,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有时候家长也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增加互动性,这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时也被孩子影响着。家庭教育应该及时认识到这点,避免在教育中采取专权专制的教育行为,进而限制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行为习惯。
(三)家庭教育方式决定了小学生的行为模式
在各种教育因素中,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方式。父母通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具体的教育教育模式传达具有父母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甚至道德规范,将家庭环境演变成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第一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具有重要的责任,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是第一环境的主题。
二、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使家庭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在基于每个家庭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量力而行,循序u进
家庭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不能急于求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小学生成长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父母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阶段的特点,根据这些个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家庭教育,不能盲目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家庭教育最难的就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父母往往没有太多的经历研究孩子的性格、爱好、价值取向等,因此在这方面很难做到。为了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要拿出时间,认真对待,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家庭教育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和指导,注重采用激励机制,使小学生建立起自信心。逐渐养成自主创造能力,推动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加强家庭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家庭可以独立完成的责任,它是靠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家庭教育,是不能忽视的要素,良好的家庭环境,适当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加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时候受到榜样的影响,印象会极为深刻,甚至会终生难忘。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
(二)适当表扬和奖励
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加深。但要慎用金钱,更不能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纯净的心灵过早地染上铜臭气。
(三)多和孩子沟通
沟通交流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四)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学习的任务也就重起来了,压力就不用说了。于是她就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针对这种情况,要适当的进行心理疏导。我们常教育她,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要快乐地学、用心的做,还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每当遇到孩子不开心,我总是要想方设法找出她心里的“疙瘩”,让她转忧为喜。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和孩子一起研究、学习。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林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9):126-127
八个关爱点: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陪伴、批评、制定规则。
三大软件: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
三种精神: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
特别警告:有三根高压线要注意。一是忽略孩子存在。二是强迫。三是破坏性的批评。有两个陷阱要提示。一是过分的爱。二是家长输不起。
二、责任教育对家长的影响
1.从家长会的变化,带来家长的巨大变化
在没有实施责任教育之前,学校开家长会人数很少,有的让亲戚朋友代开,有的让邻居来看一下,有的干脆就不来。一是家长对孩子不抱有希望,不负责任。二是家长对家长会重视程度不够,家长会次数少得也可怜。如今,实施责任教育以后,大有改观。每月定期开家长会,每次家长会都要进行反馈,互相交流。肯定成绩,研讨不足。
2.责任教育中家长的感悟与反思
(1)我刚从“陷阱”里爬出来
某位家长含泪讲述了她对孩子过分的爱导致难管的痛。由于父母离异,感觉孩子更缺少爱,只要孩子提出要求我就满足。孩子和我一次次撒谎,我也不知道,要钱就给,为了挣钱开家长会也不参加,孩子不上学逃课我也帮着隐瞒老师。就这样长此以往,孩子要钱次数越来越多,我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于是,孩子就产生了偷的念头,走上了违法之路。我为了管教好孩子,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我痛恨疾首,后悔莫及。在责任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强调家长有两个陷阱:一是过分的爱;二是家长输不起。我才明白掉到“过分的爱”这个陷阱里面了。我总结的经验就是:过分溺爱导致孩子需求奢侈。要想要求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到率先垂范。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我家孩子的最大变化是不讨厌我了
我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看到不如我意的,沾火就着。我家孩子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但做事比较认真。我要求孩子比较严格,只要学习,我心就舒服,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必须是写作业。
有一次,我单位有事提前下班,开门一看孩子正在看韩剧,气就不打一处来,都没有来得及换鞋,冲过去就把电视强行关掉。并大声喊道:“看看看,就知道看电视?学习去!”说完就把孩子推进了书房,我一肚子的气慢慢的消了。如今我很后悔,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责任教育拯救了我,也拯救了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让我开了窍,打开天目,找到了“祸根”,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是我碰到了两根高压线:一是强迫;二是破坏性的批评。如今,我的收获是:自己懂得了很多,改变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以自身改变影响孩子是我的亮点。我的孩子不讨厌我了,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3)要管住自己的“嘴”
人生的路从出生到死亡是漫长的,而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既宝贵又短暂的。这时的儿童对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呈趋势性的:1、要注意儿童从外部特征到深刻品质的特征。2、从问题出现到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3、对问题早期的认识到生活的认识;4、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5、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想法。由此可见,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个性的发展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任务。
教育是一门爱心的艺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具备成为教育艺术家的前题条件。大量事实表明,有许多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反而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他们用自己善良正直的本性和自己勤奋耐劳的品德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孩子,为孩子做出人生的榜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成就大器,同时也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由于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称不上合格的父母。
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只是每个家庭的焦虑,也是整个社会的焦虑。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儿童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约有3000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而在校园屡屡发生的暴力事件则更让成人对社会产生极度的忧虑;儿童心理抑郁、自杀、离家出走,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更多安分守己的普通劳动者。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追求单项的知识教导、精英式教育,更主要的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身为父母,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家庭的教育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格外困难。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掌握多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了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心、意志力,个性得到了发展。童年时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化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受到相对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为角色的确立提供了条件,使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以下趋势:1、从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中角度最大,是上升期中主要的发展时期;2、从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从小五到小六,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开始第二个上升。可见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心理的成长和变化。与此同时,儿童的社会交往也有发展的特点。与父母的关系:1、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变化;2、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3、儿童与父母的冲突减少;4、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曾有儿童心理专家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做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后,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二、与同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时间很多,发展起了同伴间的友谊。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同伴友谊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游戏关系,朋友的意义更多地与实利、物质属性成邻近性相联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能把握顺从自己的人当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能做到合作与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除此之外,儿童的社会关系也部分体现在与教师的关系等方面。综上所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每个阶段的形成,都是在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造就完美的人格。
只有从儿童时期就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长大后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保证体力和智力,知识和道德,性格和才能,理性和直觉等诸方面高度和认识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必须具备独立、宽容、开朗、谨慎、坚韧、有制、合群、博爱、勇敢等优良品质,健康的心理必然表现出富有创造性,高度自主性,对新鲜事物的敏捷性,具有崇高的理想,不怕困难,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有无私的心,真诚的爱,牺牲精神等优秀品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还要避免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心态,中国古代故事《孔融让梨》可以说是流芳百世,家喻户晓,4岁时的孔融是对吃最贪婪的时期,而他却对“梨”这种强烈的诱惑所不动,又想着长辈,又想着弟弟,自己挑了一个最小的,这样可贵的利他行为,出现在4岁儿童身上,不能不让人想到他的家庭的文化教养,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几千年来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的精髓。
现在我们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奉献全部的爱心而却忽略了教给孩子给别人一点爱,因此也成了许多孩子的认知误区:认为父母和别人给的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理所当然的,爱的体验习以为常,当父母、亲人,稍有差异,他们便心不爽情不愿、发脾气、哭鼻子。这样的孩子情商还会高吗?他们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吗?会有知心朋友吗?会孝顺父母吗?所以,这是当今家长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不能只是注重智商的培养,忽略了情商和品德教育,只有孩子智商、情商都健康成长,他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的良好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朋友关系,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中,不寡交,不与人疏远,在家庭、学校与朋友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成为深受欢迎的集体成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引导孩子克服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大胆的交朋友,尤其是交同年龄的朋友,认真倾听他们和同伴交流的内容。在倾听中可以发现他们这一代人对问题,诸如:对老师的看法,对追求时尚、金钱和某些社会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听后坦诚地谈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明白社会中存在的美好与善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19-2
一、研究的背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而当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再加上家长的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及教育观念与方法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幼儿在某些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依赖于家长的配合,依赖于家庭、幼儿园的相互合作,只有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共商对策、密切配合,产生1+1大于2的教育合力,才符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要求。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
1.关注家庭教育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影响,探讨家园一致的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2.探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五、研究过程
1.理论学习阶段
我们教师主要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阅读了《早期教育》(教师版、家教版),还借助互联网寻阅了一些相关论述;同时向家长推荐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读本、《早期教育》家教版、《幼儿教育》等。学校鼓励教师与家长进行读书摘抄,学习积累先进的科学育儿经验。
2.实际调查阶段
我们分年龄阶段分别设计了小班、中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并发放给家长,要求家长如实填写,便于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我们共发放4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353份,回收率为88%。其中小班发放100份收回75份(75%),中班发放140份收回126份(90%),大班发放160份收回152份(95%)。问卷选择题部分,100%家长都能如实、认真填写;策略简述与教育困惑(常用教育方法)部分仅有不到70%的家长进行了回答。不管怎样,我们的前期工作得到大部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实践反思阶段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家长还是很关心孩子的习惯教育的,只是由于认识偏差或是攀比心理作祟,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够合理、科学,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们对症下药,首先帮助家长提升认识,树立科学育儿观;其次,通过个案观察与分析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行为进步,加强家园沟通,并将共性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第三,利用幼儿的一日活动、教育活动、读书活动等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指导、教育,认真开展个案分析记录与家长访谈活动,增强习惯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我们开设了两次“良好习惯”主题集体教育展示活动及相关研讨沙龙活动;分年级组举办家庭习惯教育讲座,并邀请家长进行教育经验交流;联合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大型家庭教育专家公益讲座……这些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分析总结阶段
面对众多的原始材料,我们进行了整理,从共性问题中发现个性问题,遴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或是彰显不同方法与途径的资料,使得课题研究既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点面结合,为经验推广、课题延伸研究做好铺垫。
六、研究结论
1.教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我们主要借助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了生活卫生习惯的指导教育,借助社会教育活动进行了行为习惯教育。通过集体课堂教学,利用故事、儿歌、日常生活事件等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并教育幼儿如何养成好习惯。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幼儿的习惯养成起了很大的促动作用。如小班的幼儿在《猪小弟》活动后,不仅爱洗澡了,洗头、剪指甲时也知道配合家长了;中大班的幼儿也知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基本养成了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
2.日常生活是督促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阵地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多方位地为幼儿提供各种培养习惯的机会,通过正面引导、及时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区角活动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通过指导、示范、树立小榜样等方法手段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分享、有序整理等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3.家园一致教育是帮助幼儿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农村很多幼儿平时都跟祖辈生活,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主要是在休息日与节假日。很多家长觉得,平时陪孩子的时间少,对孩子有太多亏欠,于是就对孩子疏于教育,即使教育也是蜻蜓点水,没有或少有实际教育效果。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亲子活动指导与习惯教育指导。
首先,利用校讯通平台和家长园地做好教育宣传,让家长认识到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行为指导,提高家庭习惯教育有效性。
其次,利用家长活动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或在园的习惯形成根源,对症下药,矫正不良行为,巩固积极行为。同时,也让家长互相交流取经,在鲜活的生活事件中学习借鉴积极有效的育儿经。
最后,利用晨间接待与离园活动与家长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幼儿在家的习惯养成现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孩子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动向与措施,互相配合,增强积极效应的辐射影响。
七、结论与思考
(一)我们的收获
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更多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对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一致性、一贯性教育有了深刻的体悟,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多利用鼓励性、激励性的积极提示语促进幼儿的行为发展。
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教师对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在进行个案记录分析的过程中,逐步由无具体目标、观察分散、记录不系统等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阶段性的观察记录,记录方法、记录形式上也在不断改进完善中,对幼儿集体或个别习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了更多拓展与创新。幼儿的行为习惯也有很大改善,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稳定发展之中。
(二)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90-02
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受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影响,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新人。家庭不仅是一种血缘关系,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伦理关系,同时受到法律的保护。家庭教育功能与家庭不可分离,也使它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连续性、复杂性、全面性、针对性、潜移默化性、随机性、继承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虽然不同研究领域对青少年的界定有所争议,但是心理学关于青少年的研究对象大多处于初高中阶段。对于青少年的年龄范围我们大体规定为11、12岁开始到18岁左右结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不仅需要家庭提供物质供其生理发展,也需要父母在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方面做出正确的引导。
家庭教育的特点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共同决定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家庭作为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场所,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继续。
(一)家庭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保障
家庭为青少年成长提供物质基础,满足其生理需求,保证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满足青少年情感需求,影响其性格形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奠定了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教会子女说话、行走、为人处世的方式,在社会生存下去的法则。所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得以成长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
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关键。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决定了青少年最早接受的教育来自于父母。家庭教育最早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会潜移默化地留在子女记忆中,子女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个体品德和个性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最早的教育印象最深刻,影响最长久。家庭教育不仅是子女接受的最早的教育,也是子女社会化的途径之一。
(三)家庭教育持久地影响青少年成长
家庭教育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持久的教育。系统的学校教育虽然是个体成长过程中连续进行的,但与家庭教育相比,还只是人生整个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个体从出生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尽管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与父母的产生距离,由于血缘的联系,家庭教育的影响还会持久地发挥作用。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虽然不同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小不一样,但始终伴随着个体。
二、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不当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因为独生子女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往往使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骄横、自私而又脆弱的性格。家长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其教育行为常表现为: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分宠爱,使子女缺乏独立性,成为子女身心发展的障碍。
(二)家庭教育条件的不平衡
不同家庭的家庭教育条件不同,有的家庭氛围好,亲子关系融洽,父母教养方式合理,对青少年的成长自然是有利的。但是,有的家庭教育观念偏差,甚至不重视教育,或者父母离异等,这些不利的家庭教育条件都会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
家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教什么,如何教,主要取决于家长。而家长的水平是有限的,这必然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另外,家庭教育易受感情的影响。父母感情用事或表现为娇惯溺爱,或简单粗暴,这都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三、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建议
(一)家庭方面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心青少年全面发展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中,道德教育居于主导地位,他认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首先都必须是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当今社会,由于升学的压力以及德育成果的滞后性,虽然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往往更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家庭作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所谓“成人才能成才”。
第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家长要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其良好性格。为了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家长要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2.选择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科学教育
第一,尊重子女,维护其自尊。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归宿是让个体获得幸福生活,这也是人类一切教育目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看,尊重子女的权利,会使子女在成长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学会平等和关爱。同时,子女在受尊重的前提下,还能够拥有自信,愉快地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郑重告示:尊重儿童权利是每一个家长的职责。个体在成长时期,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和关爱,成年后他们也会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在他们做父母以后,也就自然会尊重他们的孩子。这是社会价值观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
第二,恰当施爱,培养其独立性。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但是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子女成长。日常中除了满足子女的正常需求以外,对于过分的要求应当以恰当的方式拒绝,不能用粗暴的方式解决,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力所能及的事,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青少年独立、坚强的个性。
第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成长中的青少年,喜欢模仿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我国古代以来提倡躬行身教,榜样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家长是子女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以身作则对子女是最无声而有力的教育。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互尊互爱
家庭生活的温馨和谐就像无声的语言,既是促进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和实现和谐亲子关系的前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第一,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不仅要遵循人际关系的一般原理原则,更要处理好爱情、亲情、友情和社会情感的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应当是爱情型,平等互助型,分工合作型,一体建设型的。夫妻关系对子女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夫妻关系,子女认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态度、美好情感,为其奠定道德基础。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相关心理解体贴,尊重人格独立这种高尚、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子女的精神力量,也会成为子女的精神财富。另外,夫妻关系影响亲子关系,还影响子女性别角色的发展。
第二,建立良性亲子关系。“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于不能说是哲学。”亲子关系是人生的一门哲学,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建立良性亲子关系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发展水平。青少年在亲子关系中享受被爱,同时也学会爱人。
(二)社会方面
1.依托社区组织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是目前三大教育板块中最薄弱的一块,要想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素质。依托社区组织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一条捷径。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才有利于家长正确施教。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以社区为依托,聘请社区内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或教授,担任家庭教育的指导,面向社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还可依托社区内成功的家庭典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2.设立家长学校,规范家庭教育
政府机构可以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或实体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给予家庭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实践的角度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可将家长学校与优生优育政策结合,同时与正在实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到一起,制定相关规定和计划,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地位日益显现。只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佑兰.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黄乃毓.家庭教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据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常见的以下几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纵容型、民主型这四种类型。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1.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这是由中国儒家文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等级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严重的家长制作风。它要求孩子绝对的听话与服从,父母们总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听话”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中,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个性等宝贵的人格品质都不知不觉地在对父母的完全依赖和服从中丢失了。而且很多父母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的信条,在家庭教养方式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吓唬等代替严格而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幼儿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自我依赖程度也较低,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气质弱的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而气质强的幼儿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无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具有普遍性。溺爱型的儿童家长将自己的感情以及物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去。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的帮组和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包办,并且一味地迁就孩子,具有过度保护性。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利己的温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至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波动或攻击,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家如虎,出门如鼠”养成名副其实的窝囊废性格,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依赖、神经质等心理特征。
3.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他们懂得尊重子女人格,能采取孩子的意见,不粗暴打骂,不强加意愿;父母处事公平合理,有了错误敢公开承认,讲道理;对子女教育注重方法,循循善诱。对孩子给予中等程度的关爱和中等程度的允许或限制,对孩子保持温和态度,能合理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沟通。
(2)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动手能力的养成。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具有自尊心强,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强的自觉性,聪明伶俐,活泼外向;有是非鉴别能力,具有创造精神。而且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直爽、亲切;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带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
三、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幼儿的性格表现也不同。那么针对幼儿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如果长期由着父母“包”下来,只会导致其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精神,我们只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思想、行为,注意抓住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自理能力,从才会使其日益趋于独立。“放手”让孩子向自己生活的空间索取自理能力。当该孩子萌动“想做”的心思是,父母要及时放手,让他自己完成,让孩子体会“做”的乐趣。抓住机会锻炼孩子,满足其好奇,好玩的心理,体会“干活”的乐趣。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性,但是父母在爱的同时,有没有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呢?孩子的正确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确,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还要给予耐心说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坚持人格的平等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全世界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
研究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与家庭不良环境有关,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成为促使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各种因素最为重要的,是配合社会和学校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早期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家庭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因素
家庭就其实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关系就是社会的缩影,它能集中而有力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形成民主和平等的和谐氛围。但是,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家庭教育,有的甚至出现“真空”现象。家长更多的时候,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很少关心自己的子女,缺乏情感沟通和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的成长,这种影响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以及家庭为孩子成长提供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但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深远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学校、社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家庭、学校、社会同为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从优化青少年生活环境来考虑,三者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都有必不可少,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学校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来说有着不同于家庭的特殊意义,家庭对青少年的意义也远非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所能比拟。
二、发挥家庭教育职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的工作,从社会各职能部门到每一位公民,都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心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用道德和法制观念去引导未成年人,用爱心、用真诚去抚育他们的心灵,真正为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家庭角度讲,教育违法初犯孩子应着重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注重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很大部分是缺乏家庭教育,特别是教育失当的情况下造成的。错误的教育管理不仅没成效,反而会使被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从小养成其对立、反抗社会的情绪。为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笔者建议:1.突出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青少年犯罪的多发期,易发期集中体现了青少年心智的不成熟,易冲动,不能冷静的分析处理问题,而且这个时期又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快速形成发展变化时期,如果在此阶段家庭不能给予孩子有效而又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很容易形成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从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未成年人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家庭生活中比较容易暴露,相对于家长而言要对此进行行之有效的规避,积极向上的要说明其存在的道理,消极落后的也要让孩子懂得其中的缘由,争取不要让孩子由于心理上的偏差走向歧途。2.加强社会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比重。心理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疏通和引导,二者不可缺失,未成年的成长既离不开自身的心理发展,同时外部的环境因素也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减少或消除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对未成年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或倾向,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二)在家庭教育中体现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当属夫妻关系,和谐美满幸福的夫妻关系能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温暖,而不是片面的孤立孩子,从而形成畸形的父子同盟或母子同盟,要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基础上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而不是单纯考虑夫妻二人的关系,要给孩子以生活的幸福感,笔者认为,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完善原有的社会体制机制,着力于解决现有家庭教育中的突出矛盾,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保护。是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力保障,要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从而能够让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更需要国家的制度法规和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有效的控制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