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策略范文

时间:2024-01-20 16:24: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情绪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情绪管理策略

篇1

一、愤怒与愤怒管理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Charles Spielberger认为,愤怒是一种情绪状态,存在从轻度刺激到强烈愤怒再到暴怒的程度变化。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没有好坏之分,人们因受到虐待或者委屈而愤怒是完全正常的。愤怒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愤怒。当个体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处理,则会产生好的行为或结果,如传递信息“你这样做很危险”或者使愤怒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如果个体以消极的方式处理,使愤怒变得不受控制或者具有破坏性,则会产生不良后果,如伤害自己或他人,此时的愤怒就成为了问题。

愤怒管理是关于理解你的愤怒以及它为什么会发生,是关于学习和实践更好的愤怒表达方式,知道如何阻止它的发生,特别是关于了解愤怒的诱发源和警告信号,学习冷静的技术和在情形失控之前管理它。一般而言,人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三种方法来管理愤怒情绪:表达、压制和冷静。以一种自信的方式表达愤怒是最健康的,自信不代表强求或者要求,而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压制愤怒是停止思考它,转而关注其他积极的事情,目标是将其转化为更加积极的行为。但如果愤怒没有向外表达,则可能向内转化――指向自己,从而导致高血压、抑郁、病理表现(被动攻击行为)等;冷静不仅意味着控制你的外部行为,还要控制你的内在反应,采取措施降低你的心率,让自己冷静下来,让愤怒平息。正如Charles Spielberger所说,如果这三种方法都不起作用,那就是某人或某事将会受到伤害了。愤怒管理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愤怒,从而减少个体的情绪感受和愤怒引起的生理反应。我们无法摆脱或避免令人生气的人和事,也无法改变他们,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

二、幼儿教师管理愤怒情绪的策略

愤怒情绪不仅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还与个人经历愤怒的环境有关。幼儿园作为教师工作与生活的主要环境,对教师的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可能不了解教师为何愤怒,但我们可以为教师管理愤怒提供支持。幼儿园可以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实施愤怒管理训练、营造民主的园所氛围来帮助教师管理自身的愤怒情绪,从而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提供咨询服务,让教师“有处可寻”

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者,面对的是年幼的孩子,不仅承担着保和教的双重任务,还要负责幼儿的安全以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这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具复杂性,更易产生较大的压力。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以中等压力和较大压力为主,压力整体水平高于中等水平”,而高压力与高愤怒水平存在相关性。此外,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以女性教师居多,而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更容易愤怒。因此,幼儿园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教师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成立心理咨询室,让教师可以面对面的与专家进行交流;与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设有心理咨询服务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使教师可以通过电话或上网获得个人咨询服务;不定期地邀请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园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愤怒情绪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愤怒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教师情绪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教师的愤怒情绪较严重,完全不能控制自己,那么可以采取专业的情绪治疗技术,如理情行为疗法。

(二)实施愤怒管理训练,让教师“有法可依”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教师很少关注自己愤怒情绪的表现以及反思愤怒情绪的表达方式。幼儿园可以为教师制定愤怒管理计划,组织各种训练来帮助教师提高愤怒管理的意识,掌握愤怒管理的方法。

篇2

团体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以班级为单位,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有既定的目标和主题,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不高,比较适合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水平。《课程标准》在团体辅导活动内容“包括自我成长、人际关系、学习管理、情绪管理、生涯规划(中学)”五个方面,突出了团体辅导过程中活动的主渠道地位。北师大版中小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学科设计把活动与实践作为心理健康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活动区”和“实践园”等栏目予以落实。下面从三个方面就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做探索。

一、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主要形式

根据北师大版中小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学科设计的特点,结合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初中生情绪管理辅导主要是游戏活动和心理剧。

初级中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各学段每单元都设计了与心理游戏相关的内容,这些游戏集系统化、逻辑化和形象化于一体,在具体的课题教学中有效开展这些游戏,一定能达到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团体辅导方面,由于这些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辅助和弥补学校对初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不足的作用。因此,这些游戏的设计颇具匠心,有效实施意义深远。

具体形式有团体行动、小组合作、纸笔卡牌、棋盘竞赛等,这些心理游戏大都利用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有形化无形”的特点和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于指导实践,学生易于灵活处理,大多能够制订一个合理、恰当的结局和解决方案,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教学和辅导目的。游戏颇有趣味性,能有效消除学生戒备和隐瞒心理,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使他们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全身各感官参与活动,寻找发泄点,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压力,放松心神。

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恰当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克服自我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策略

情绪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抑情绪,而是在察觉情绪后,调节情绪的表达方式,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适当的情绪。

毫无疑问,学校学生情绪管理的组织者是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团体心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心理辅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开展学生团体心理活动时,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1.倾听与摘要。通过全身心专注地、耐心地倾听、判断和了解学生表达的真正意思,掌握真实信息,归纳整理并向学生及时反馈,制订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案。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的同时,尊重并给予学生宣泄的机会,营造关注信任的良好氛围。

2.发问与开启。教师使用开放式语句,有意识地探寻学生的感受、经验和行为,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内涵与成因做探索。当活动开启或陷于停滞时,教师以口语或飞口语的形式带动学生团体进入互动交流的情景中,使每个人都有参与感,进而提高团体辅导的效率。

3.通情与表露。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需求、经验和想法,不加主观见解,可以用建设性的口吻响应,避免鹦鹉学舌,从而获得共鸣,建立信任、关怀的互动关系。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我表露,让学生分享个人类似的感受、经验和看法。

4.反馈与评估。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了解,适时表达反映,增强学生的自我察觉能力,达到“开放”自我的辅导目的。当然,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团体成员的反映是否满意,组长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使用是否欠妥当,团体内成员的合作是否充分,今后组织同类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做哪些改进,这些都需要进行评估,都是团体评估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团体评估包括过程与结果评估、团体互动情况与个别成员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或工具及预订评估的时间,等等。了解和掌握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方法是团体领导者必备的领导技能,对团体评估方法的选择一定要在方案中体现,因为评估有时要涉及团体活动前的状况测量。

5.非语言。教师的眼神、表情、距离、动作及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显示对学生的暗示和关怀,加强了学生的示范学习和自我开放。

6.隐私保护。教师要营造安全的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氛围,随时察觉团体中的各种危机,采取必要的安全性反应,使学生免于受到不必要的心理伤害或攻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篇3

最近我录制一位参加工作才两年的年轻教师的半日活动,从晨检、晨间活动、吃早点、集中教学活动、课间操、户外活动、盥洗、进餐、午睡,每个环节都不拉下,直到幼儿安静的午睡。整个半日活动这名教师的情绪都趋于平和,没有多大的起伏,这是在从户外活动回到教室进行盥洗时和进餐环节中老师有小小的厌恶和愤怒的苗头滋生,但该教师很快就控制好了自己,一会就又趋于平和的情绪了。在观看我录制的视频中我发现当小朋友没有听她招呼时,她大声对他进行了呵斥,孩子看着老师的眼神是无辜的,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心里是不安全的,他对老师是很排斥的。在接下来的进餐活动中,我发现这个刚才被批评的孩子一直不敢看老师,一直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和别的小朋友说一句话。可想而知,老师的情绪表现会对幼儿现成一定的心里伤害。

幼儿园老师都会有哪些不当的行为表现呢,我就谈谈幼儿园老师的情绪表现及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的不良情绪表现

(一)愤怒型教师

这种教师初期会表现出愤概,苦恼,烦躁,中期会忿恨,怨恨,仇恨,最后会反正成狂怒、激怒、恼怒、刻毒、敌视,直至走向极端恨之入骨与暴力。近年来时有报道说幼儿园老师把幼儿扔到垃圾桶,有的还扇幼儿耳光,有的还用针扎幼儿,有的还用透明胶把幼儿的嘴巴给封上,这样的事件真是举不胜举。

(二)漠不关心型教师

这类教师对任何事情都激不起心情,她们就像一潭死水,永远都激不起浪花。对于幼儿的突出的表现她们会用一种平和的口气象征性的说“真能干”。她们不会因为幼儿的快乐而快乐,也不会因为幼儿的悲伤而悲伤,她们处事不惊,脸上也没有多余的微笑,她们也很吝啬给孩子一个热诚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厌恶型老师

这类老师可能从心底里就不喜欢这个职业,她们厌恶这个职业也变成了厌恶孩子。本来孩子还热诚的说“老师,你看看我画的蝴蝶好不好看”,结果她会说:“去,去,去别来打扰我。”她们只把老师这个角色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至于完成得好坏,她们是不关心的。

二、教师的不良情绪对幼儿的伤害

为什么老师会造成这种不良情绪呢,究其原因有很多,有的老师本来性格就有问题,有的是家庭不幸福,有的在其他地方受到的气她要拿孩子出气,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事交流,有的心里压力大,又不善于排解,还有的因为社会上一些人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工资待遇比较低,有的本来文化水平就很低,有的老师缺乏对班级幼儿管理经验,如果幼儿有过激她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就只能用大声呵斥,发怒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情绪环境中,她们的情绪表现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会根深蒂固。有句谚语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小”三岁就可以看到这个人老了时候的心里、行为表现。还有人说“小孩子怎么越长越像她们家的保姆”。同样也是这个意思,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一个情绪暴躁的老师,她班上孩子绝大多数也会表现出遇事暴躁;一个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老师,堂班上的孩子也会遇事漠不关心,并且还不愿意帮助别人;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厌恶的老师,她班上的绝大多数也会厌恶做任何事,可能厌恶的口气都是一样的。试想我们想培养这样的孩子吗?我们要培养健全人格的小朋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幼儿教师情绪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依托

我们大多数幼儿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像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还可以看看情绪控制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涵养。多读读关于幼儿教育的书,把幼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老师的附属品。

(二)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要发作的不良情绪缩小到最小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怒和哀,把自己做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孩子们,当有的孩子惹我们生气了,我们深吸一口气,然后转向另一个方向,不去看这个孩子,控制自己,一分钟以后再把这个孩子请到一角落你,用平和的口气和他理论,让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通过和小朋友交流,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孩子也还和你保存亲密的关系,你也会发现自己挺棒的,久而久之,你生气的念头会慢慢消失,你和孩子们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三)建立情绪发泄室,缓解老师和幼儿的不良情绪

每层楼建立一个情绪发泄室,这个发泄室对幼儿和老师开放。发泄室你可以放置布娃娃,沙袋,镜子。当老师实在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就到情绪发泄室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发泄完以后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多么的狼狈,你会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而耻笑自己,在下一次要不良情绪爆发时你就会想到自己狼狈的样子。渐渐的你的不良情绪会越来越少。

(四)邀请心理疏导师给教师培训,给教师心灵鸡汤

幼儿园定期邀请心里疏导师给老师进行心里疏导,给我们进行心理的洗礼,让我们在心理疏导师的开导下豁然开朗,萌发无限的爱心,让我们老师在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得到解放,给老师提供一个心理不痛快就说出来的平台。

篇4

有的心理学家将情绪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体验”,也有学者认为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哪种定义都共同说明了情绪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后的切身体验。情绪主要分为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四大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衍伸出嫉妒、悔恨、羞耻、怜悯等多重复合情绪,总之,情绪是情感的有效表达方式。

2.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利用一定的手段将情绪进行分类与评估,达到控制与调节其合理发展的目的。由于情绪是有客观事物引起的主观感受,那么情绪管理则起到将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认知、感受、生理反应与行为反射进行统一的调整部署,使人在生理与心理上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学前教师情绪失衡的原因

1.专业能力结构不完善。

目前学前教师群体结构层次分明,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专业知识落后、发展意识滞后;而80后、90后新入职学前教师经验不足,知识学习琐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善。在专业的认同上,一所幼儿园不同时期的教师之间形成了能力较量,但这不仅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甚至是将专业能力的内涵窄化到更小的瓶颈里去。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专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变得支离破碎,毫无目的。

2.生活满意度不达标。

对北京50所幼儿园近500名幼儿教师的调查显示,在生理以及心理上有明显倦怠倾向的达一般以上,八成以上教师感到疲惫不堪、担心出事,而六成以上教师觉得焦躁不安、想一个人呆着。这不仅来源于工作上的压力也来源于生活上的不遂人意。

3.职业满意度低。

学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高是因为在职业生涯中没有明确规划,也看不到光明的前途,这不仅受到学前教师自身能力限制,也同样是由于就职单位对教师培养与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社会对学前教师的认可度不高引起的。

三、提高学前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对学前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要从教师自身出发,更应该从教师就职单位以及社会的角度基于教师相应的帮助,内力是一部分力,而外力却是可能性的有力支持。

1.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结构。

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完善学前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形成学前教师专业话语权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在自身能力素质得到提升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前教师的行业自信度,在专业自我意识上得到提高。专业知识的完整、专业技能的熟练以及专业精神的深刻领悟都将使学前教师在情绪调控上有了具体的支撑,对学前教师的情绪管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2.提高学前教师生活质量水平。

在提高学前教师生活质量水平上则需要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投入大量的关注,尤其是对学前教师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上。应当关注学前教师合理的生活要求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疏导与帮助。这要求学前教师就职单位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关怀。此外,教师自己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单位与社会组织的相关情绪管理培训课程中找寻相应的方法,改变对现状的认识。

3.提高学前教师职业满意度。

(1)开拓学前教师成长与发展平台。

在学前教师情绪失衡的促成原因中,有比例不菲分一部分原因就是学前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前景的迷茫。这要求教育行政相关部门应当开发相应的学前教师增值服务,例如多组织对学前教师切实可行的增长其专业能力的培训活动或者激励其考取分类别资格证书以拓展学前教师就业服务范围等。就业单位多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关注教师之间良性的竞争关系以及同事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