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55: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学语言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们说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相对于日常语言来说的。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日常语言是一种“自动化”的语言,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来最大化的采用一种“节约”原则,让生活更加简易化。所以才会有了就中国传统而言从古文言文到现白话文的转变。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会出现地方方言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各地的人们在选择一种对于自身生活来说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事实上从人类以绝对姿态领先大自然的其他生灵以来,语言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去识别事物,而我们用语言去命名大自然的千奇百怪,以便于我们在思想层次上去掌控自然万物,进而达到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目的。所以从历史出现以来人们开始进入了一种语言的习惯性中,并且成为一种被动式的状态。而文学语言不同,因为文学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艺术相关的,而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将事物变成客观可见,而不是可认可知,换句话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想象中的东西具现化,但是具现化之后是否能够被理解并不是艺术所关注的。所以我们看,其实就像镜子内外的你与“你”是一样的,艺术的语言就是镜中的你,可以看,可以欣赏,但是你不会有最真实的触感,而镜外的你就像是生活常态下的语言,可以触摸,可以认知,但是并不一定拥有足够的内在空间。换句话说生活语言是拥有这个整个世界的外在环境,而文学语言是拥有内在的无限空间。所以我们会对文学语言有种陌生化的感觉,特别是在我们没有相关专业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很难去理解艺术语言的“客观”内容。
一、文学语言陌生化之变形
我们讲文学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文学语言经过了变形。从空间理论来讲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将三维的生活化语言变形成为多维化的文学语言,并以此来表现原本无法具现化的情感与感知。而在这一点上,诗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本身是存在假设和杜撰的,你不能说这是一场骗局,因为它是真实的存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的,只不过它经过了变形之后成为了不像现实的现实。也就是从一个世界的现实变成另一个世界的现实。而文学语言的变形一般是体现在情节、结构、剧情节奏等等方面的,而且文学家善用各种比喻、夸张修辞来修饰他的辞藻,使之变的不像是生活语言。但是其实扒掉这些修饰的外衣,你会发现其实它们还是生活语言,因为即便是文学家同样是以个体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生活的,那么他潜意识中所最初产生的语言词汇就是生活语言,这是任何文学家都不能避免的客观事实。只不过他们会通过一些小手段,掩饰他们生活语言的痕迹。以诗来看,其实我们挑一首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其实我们看,何为白毛?何为绿水?红掌、青波这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常用到的词汇,如果用白话来讲的话白鹅的毛在水上飘着,红色的脚掌弄出水纹。但是我们会发现,美感瞬失,你想到的只可能是你家后院的那只脏兮兮的大白鹅。同样是一只鹅,一个活在多维空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个活在三维空间,只能用来下蛋或者吃肉。其实这就是文学语言陌生化所带来的美感。一个有温度,一个有美感,这就是生活语言的自动化与文学语言陌生化之间最大的区别。同时也是为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变形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情趣。
二、文学语言陌生化之结构
结构陌生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学语言陌生化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因为就生活语言来讲,主、谓、宾这是日常生活语言的最基本构造,同时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形成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而文学语言偏偏打破了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平衡的维度空间,它让主、谓、宾扭曲、变动,甚至于添加其他的形容词来形成一种结构性的变化,然后让生活语言面目全非。简单点来说,“你吃饭了吗?”非常通俗的生活用语,通常来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问候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一个问候。但是对于文学语言来说这种你吃饭了吗的事情仅仅是需要加工的原材料而已。“吃了吗?你。”文学语言最擅长的就是打破传统日常语言的结构,而“吃了吗”三个字与“吃饭了吗”这几个字的结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甚相同。前者的范围更广,而且给人留有的余地更多,你可以吃任何东西只要你吃了。而后者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特指早、午、晚餐的,当然还可以加一个宵夜。因为这些事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看文学语言让我们既已习惯的东西变得陌生,变得更加广泛而内容深刻。而且从“你”的前后顺序来看,同样在文学语言中做出了强调,这就是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最简单的变化,同时也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所留给人们的最佳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费育曼. 简析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42-03
一、问题的提出
把握住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专题研究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研的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将广义和狭义的研究性学习相融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待,即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的方式开展的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相对应,着眼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发展,而非学生的考试分数和甄别选拔的一种学习方式。
所谓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它是相对的。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虽然可以借鉴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但我们还应从职教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加以改造和利用,使之既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从而使研究性学习顺利地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征
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专题性。现代语文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基本形式包括两方面:教材的课内研究性学习与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研究性学是围绕某个课题(对学生而言更是一个专题,对初始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围绕某个问题)开展的研究,那种无专题的泛泛而谈的讨论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范畴。
阶段性。研究性学习是借鉴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开展的。无论哪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都有这样几个程序:确定选题——制订计划——课题论证——开展研究——形成成果——成果汇报——资料归档——拓展研究。开展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时,研究的各个环节比较明显,而以教材为对象的课内研究性学习则相对宽松些,不必完全遵守这个程序,只要是以研究的方式开展的学习即可。
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每一个学生围绕研究专题,不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与接受式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学习时间、空间、进程等各方面不再完全受教师的控制,不受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是学生个人研究,也可以是学习同伴相互间的合作研究,但带着问题探究总是贯穿在其中。
指导性。研究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为主,但并不排斥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作为研究的主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经验、心理等方面还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只不过是教师不能再以权威、师长的身份命令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而是参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平等的对话者,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开放性。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开放,再也不可能完全按预期设定的程序来安排整个教学。如在学生选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大方向,但具体选什么就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确定。再如学生在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时,可以选取论文、演讲、作业、作品等多种形式,不必限定于某一种形式。
三、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征
相对而言,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与基础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从这些特点出发,认真研究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使职教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产生预期的效果。
(一)选题的文本性。在职教语文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应以教材的课内研究性学习为主,选题围绕教材文本开展,使学生研究有依据,教师指导有依据,成果检测有参照,这样可以使得师生逐渐熟悉研究性学习,逐步使研究性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再向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方向拓展。
这里就涉及如何使用教材文本的问题。在传统的职教语文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迷信于教材的权威,在教学中不去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在评价中,也是以教材为主要对象,一学期学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到一点死的知识,学了就忘,不能学以致用。为此,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把自己作为课程的主体,以现有的语文教材为依托,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发语文课程教学新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从教材文本中选题,可以有多种方式。一是以教材中的单篇课文为研究对象选题,二是以教材中的单元为研究对象选题,三是将教材中的相近题材、相同作者、相同文体等方面的课文为研究对象选题,四是以课文和课外文选组合的单元为研究对象选题,五是提供参照,增加生活素材,提高教材的可研究价值。只要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一个新亮点。
(二)方法的实践性。在学科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以“研究”为手段,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这过程中,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突出实践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实践,对职教语文教学而言尤其如此。首先,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实践的过程,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是以教师的教学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整天围绕书本转,更多地只是进行了读写的训练,学习兴味索然,能力培养往往落空。其次,是缘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学生经过三年的职业高中语文学习,绝大部分人将直接走上社会用语文,必须要有相应的语文实践能力。再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为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听、说、读、写的平台,比如在准备阶段,就有听——听老师讲相关要求;说——学生相互讨论确定课题;读——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写——写研究计划等。因此,在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着专题(课题)研究训练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突出各种方法的实践应用性,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其综合素质形成的过程。
(三)指导的层次性。笔者在“职教语文教育现状调查”中的一组数据很耐人寻味:对“你认为学习语文应怎样学”没回答的占12.1%,对“你认为语文应教什么”没回答的占24.2%,对“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应怎样区别对待”没回答的占28.1%。这么多的“沉默学生”意味着什么?至少能说明一点: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学习习惯需要改进,学习态度需要端正,学习方法需要更新,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确实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认真指导。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少量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按规范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和学习;对于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通过榜样的示范,引导这些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实践中,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增长才干;而对于那些占了相当比重的学习基础较薄弱的那一部分学生,教师要从这些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实践,通过保护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地对他们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根据实际进展予以指导,切忌草率从事,将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一布置就等着收取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实践证明,有了详细的过程指导,即使我们过去认为是基础再薄弱的学生,也能从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学有所得。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这些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环境中,就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的心理氛围还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源于/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简单说,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一、定向:必要的预学提示
一般的预学提示,大多停留在认识生字、读通课文上,看起来普遍通用,事实上普遍无用。我们的预学提示,则紧扣文体特征,根据文体的三个维度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预学指导。
1.留心课文注释,想一想,为什么《猴王出世》有多达12个注释。
2.你认为《猴王出世》的主人公是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细节?
3.你认为这只石猴是猴、是人,还是神呢?
4.提出你读了课文之后最想提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预学提示?
第一,引导学生关注文体特征。我们看提示1,留心注释其实就是关注古典小说的语言风格。课文的注释,除了第1个注释是对文章出处和作者的说明之外,其余注释都指向古典小说的陌生化用语。读小说,尤其是读古典小说,必须关注它的语言风格。提示2,关注主人公,因为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己任,而人物形象必定是通过典型环境中的细节来呈现的。提示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猴性、人性、神性三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石猴这一人物形象。看得出,这样的预学提示,是自觉地将文体意识、文体特征、文体阅读纳入到学生的阅读实践中,以提升预学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第二,渗透这类文体的基本学法。事实上,从提示1到提示2再到提示3,已经将古典神话小说的阅读过程结构化、程序化了。也就是说,这类文本的阅读前提是关注陌生化的语言,核心是聚焦小说的人物形象,重点是立体地、多方面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可以说,读《猴王出世》是如此,以后读同类文本,譬如《草船借箭》《香菱学诗》《武松打虎》等等,也莫不如此。
第三,暴露学生的预学问题和困难。预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尽可能暴露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而所谓的学习状态,除了学生能读懂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从课程生长的角度看,学生在预学中所暴露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更有教学价值。
二、诊断:深入的预学分析
我们看到,这里的预学提示既是定向的,又是开放的;既能确保学生的预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时又不指定具体的路径,学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前行。
在学习《猴王出世》时,我们要求学生按照预学提示,交流各自的预学结果。先组内交流,依次默读他人的预学单;再由小组推荐,在全班交流优秀预学单。
通过预学,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比较大,他们的理解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一般的理解性阅读。能基本读懂课文,弄懂陌生化词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知道石猴这个主人公的基本特点,部分学生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我觉得这篇课文写得不错,石猴来历非凡,是一个吸收了日月精华的石猴。”“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很有魅力,吸引我们去往后读。”“石猴看起来顽劣,其实很和善。”……这个层次大约占了70%。
2.一定的鉴赏性阅读。能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品的内容与表达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精妙。如,围绕主人公石猴这一形象,有的说:“在写石猴日常生活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林间自由自在、潇洒快活、顽皮而有亲和力的小石猴。”有的说:“我感觉石猴是个比较有头脑、有心机的人。”有的说:“石猴入洞时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他的机智勇敢、灵活敏捷。”……这个层次大约占了12%。
3.初步的创造性阅读。极少数学生从课文阅读中生出新意,对作品的理解能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能与原有的知识积累相联系,阅读《猴王出世》能想到其他类似的作品,如联想到《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还能发现主人公前后性格的变化,有的还能想到另外的写作技巧,从课文的一些场景中想到自己原先经历过的事情等等。这个层次大约占了8%。
通过深入分析预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小说语言中大量的陌生化词汇。其实这是学生最容易遭遇的阅读障碍,虽然课文已经给出了不少注释,但事实上,古典白话文本中尚有大量当代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
第二是石猴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多面性。如:石头里怎么能孕育出一个生命来呢?石猴为什么能够像人一样说话呢?既然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那石猴怎么能够与狼虫为伴、獐鹿为友呢?
第三涉及到小说的表达形式。如有学生注意到了第1自然段写石猴活动的那句话,也知道这句话写得生动形象,但就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又如,石猴的话经常出现重复,什么“我进去!我进去!”,什么“大造化!大造化!”,什么“没水!没水!”,这样写不嫌重复
吗?
三、设计:适切的预学路径
通过预学分析,我们看到有些内容根本不需要在课堂上再讲,有些内容即使讲了学生也一时无法真正理解,而有些内容看似学生没有问题其实却是此文体教学的重中之重。显然,这样真实而复杂的学情起点,教参给不了,泛泛地预习解决不了,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也不能完全奏效。
为此,我们在首轮学生预学的基础上,确立了新一轮预学的基本路径。
达标层次的预学:
1.读词语,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抄下来。
灵通、猕猿、獐鹿、瞑目、石窍、迸裂、石碣、造化、顽劣、抓耳挠腮、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力倦神疲
2.通过预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选择几个比较难懂的写下来。
3.根据提示从课文中摘抄关键词句。
体现石猴猴性的:
体现石猴人性的:
体现石猴神性的:
挑战层次的预学: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
(2)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3)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注意节奏和韵味。
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1)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
(2)你发现石猴说话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不重复、不啰唆吗?
(3)浏览课文,类似的写法还有哪些?用波浪线画出来,标上序号,体会这样写对表达石猴的性格有什么好处。
攻坚层次的预学:
从“猴王出世”的石猴到“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美猴王的性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读一读原著,看看美猴王的性格是怎样变化的。
达标层次的预学面向全班同学,在指向上突出两个基点,一是古典小说的陌生化语言,二是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形象。难度适切,应该是人人过关。挑战层次的预学面向中等偏上层次的学生,不做硬性规定,学生自主选择。指向上还是突出两个基点,第一题引导学生揣摩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和节奏,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体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攻坚层次的预学则完全不做要求,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指向上主要是围绕人物的性格特点,意图是激活学生深入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四、实施:精准的预学策略
基于文体特征的预学模式的实施,真正考量的是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素养。一方面,教师自己要清楚,《猴王出世》真正有价值的预学点到底有哪些、该如何呈现,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成为过来人,即自己如何阅读才能实现这些收获,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是指导学生成功预学最宝贵的课程经验和资源。
1.教浏览法
像《猴王出世》这种小说体裁课文,应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习惯,学会浏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但是,漫无目的的浏览不可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要想提高浏览的有效性,在《猴王出世》的预学中,我们建议学生采用两种策略:一是任务驱动策略,即带着预学任务去浏览,目的明确,专心致志;二是问题导引策略,即带着问题去浏览,边浏览边快速搜索整理跟问题相关的材料信息。
2.抓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657;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21-03
关于师范教育转型,许美德(Ruth Hayhoe)曾经提出如下问题:“师范院校如何升格为具有大学学术活力和水准的学校,而同时保持它对实际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学水平的执着?教师职业如何赢得与其他职业同等的地位,而同时坚守其开发所有儿童潜能的使命?”这些问题实际上触及到师范教育转型的深层困境,即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而许美德有关“教育大学”的构想,正是在深刻反思这种价值冲突基础上所提出的师范教育转型新思路。本文旨在辨析这种别开生面的师范教育转型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探索进行理论诠释。
一、师范教育转型的文化理据与多元模式
一直以来,通过升格或合并师范院校从而向综合性大学转型,都是有关师范教育转型内涵的主流观点。张斌贤指出:“尽管不同院校在其发展战略中未必都使用了‘转型’这个概念,但‘转型’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综合性’‘综合化发展’等,却是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战略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关键词。”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在转型理念上如此,在转型实践上却出现了两种立场或路径,刘爱生将其概括为“教师教育本位观”与“师范院校本位观”。其中,“教师教育本位观”是一种渐进的转型模式,旨在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协调发展,而作为一种相对激进的转型模式,“师范院校本位观”则以综合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往往以弱化甚至丢掉师范教育特色为代价。刘爱生进而指出:在师范教育转型问题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倒错”,“根源在于突如其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乱了理论上的师范院校转型进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下,地方师范院校偏离原来正常的转型轨道,走上了一条以规模急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化之路”。
的确,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重要变化逐渐将师范教育相对稳定的制度设置打破了。比如,教师队伍的紧缺现状趋于缓解,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呼声日渐高涨,使得既往封闭、孤立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体制日渐松动并多元化。又如,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排名以及各类评估指标要求等等,也促使师范院校不能固守师资培养的既往模式,被动甚至被迫进行转型。但是,毋庸讳言,在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归因于外在条件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在理据的发掘,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彰显了。
许美德并不否认师范院校“升格”为大学是世界范围内的潮流,不过,她特别强调“这一转型的核心问题还在于根深蒂固的大学与师范院校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并且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遗产的差异而造成了不同的转型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世界范围内(包括三个西方与三个亚洲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转型的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她语气坚定地写道:“如果有什么东西特别贴近中国学术传统,那就是教育大学这种事物,连同其面向整合的知识领域的强烈趋势、深重的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问责制等等特征,及其将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基础知识的理念,而且要求科学研究更多地通过实际应用而非理论争辩来实现。如果教育能够上升为大学里最受尊重、要求最高的知识领域,这最有可能在亚洲首先实现,而不是西方。”
不难理解,“教育大学”理念体现了许美德教授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师范教育的未来展望。这一构想不仅表征着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制度形态,而且寄寓着她对不同国家与地区师范教育传统的深刻的文化反思,由此使我们对师范教育转型的理论反思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文化层面,并且认识到师范教育制度创新实际上基于师范教育理念的创新。诚如钟秉林所言:“所谓转型,是指高师院校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对所有师范院校而言,转型的目的并非是指丢弃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师教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而是如何以观念和制度创新,重整师范院校的资源,通过强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综合性,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进而充分满足我国目前及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要求。”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师范教育的转型,并非一刀切地朝向一个模式化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也不是形式化地从师范类院校转向综合性大学,而是积极寻求师范教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一视角而言,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也可视为师范教育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之一。尽管这一构想在制度层面上不一定贴合师范院校转型的复杂状况,但是许美德从价值冲突的文化视角反观中国师范教育转型问题,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审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文化理据,将师范教育与综合性大学视为基于不同价值理念的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并在协调与平衡价值冲突的基础上寻求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多种可能性。申言之,走向综合性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或许意味着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机遇,关键在于协调与平衡“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在价值取向上的张力,并根据不同师范院校的特殊传统与特殊条件,实事求是地探寻转型路径,从而既能使师范院校朝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发展,又能承续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整合多种优质资源,真正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培养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师资。
面对师范院校转型的时代大潮,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郑州师范学院当然不能置身局外,同样迫切需要重新确立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2006年升本之初,学校就实施强基固本工程,通过开展办学理念大讨论,确立了建设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目标,明确了“加厚基础,规范管理,练好内功,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好机遇,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打牢发展基础,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凝练师范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郑州师范学院确立了突出师范特色,坚持师范本根,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力求通过更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使郑州师范学院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
郑州师范学院格外注重师范教育转型内在的文化理据,试图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搭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转型框架,并依靠多样性的文化力量推动并实现师范教育制度的更新与创生,故而摸索出了一条颇具活力的转型路径。下面,分“文化驱动”与“特色引领”两个方面,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之道进行论述。
二、文化驱动: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
师范教育转型虽然是以制度转型为主体的,但任何制度转型都无法从特定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故而为推动师范教育转型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必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寻求坚实的文化理据,并立足这种文化理据培育师范教育制度转型的良好文化生态,这正是“文化驱动”思路的基本内涵。郑州师范学院对于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主要包括职业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与地域文化生态三个方面。
1.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营建良好的职业文化生态
实施师范教育特色凝练和培育工程,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一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平台,推进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开展专业特色培育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改革教学模式、实践范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逐步建立“内外兼修”、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融合、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凝练打造教师教育的特色亮点。围绕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取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厚学科基础,精研教育理论,突出实践能力,实现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以政府、中小学、高校“三位一体”合作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双学”教师培养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校校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实现由封闭式办学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模式转变;采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把在职教师“置换”出来进行提高性培训,让在校学生顶上去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专业化教育向职业化教育的转变。
2. 坚持科研教学相统一,营建良好的学术文化生态
秉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宗旨,力求使科研成为提高学校竞争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支撑。为此,学校成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培育特色相关课题的研究,围绕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内专项课题立项招标和重点培育,力争取得一批阶段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校、省、国家三级本科教学质量项目培育体系,加强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举办“教授讲坛”“博士论坛”“名家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开展“绿色人文周末”系列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支撑。扶持学生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 植根中原文化厚土,营建良好的地域文化生态
学校地处省会城市郑州,这里物阜民丰,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是源远流长、芳泽古朴的大河文化、中原文化、嵩岳文化的发祥地和层叠厚积之地,又是现代都市文明、商都文化的崛起和辐散之地,自古以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重教敦学,儒哺墨染。学校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立了中原文化研究所,引入了嵩山文明研究院,通过对中原、嵩山文明的“根”“源”文化研究发掘,搭建超然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科技教育之上的文化载体,构建以“中原文化”为介质的活动载体、生态课程、人本教育课程体系,创设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人文环境,使厚朴机变的古风古韵在现代教育中得以留存,其敦学敏行的核心价值浸润于“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优良校风之中。
三、特色引领:师范类专业的品牌塑造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专业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师范类专业是学校的固本专业,必须做精做强。因此,学校在办好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专业的同时,着力加强“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专业建设,打造师范教育品牌专业。
1. 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品牌
郑州师范学院从1986年起,就开始了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工作,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已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经过30年的办学积累,学校的特殊教育逐渐形成了“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与听障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第一,建立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承担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和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卓越师资之路。第二,普及特殊教育通识课程。在全校普师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为普师生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培养师范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能力。第三,走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道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全国特殊教育“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近一半学员的培训任务,培训中运用微课教学形式,培训量大、面广、层次高、效果好。学校正在建设功能齐全的“生命阳光”体验馆,旨在让正常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学校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多次在全国各大电视媒体播出,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荣获“2015年终盛典总冠军”,学院被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特殊教育专业的品牌性初显。
2. 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品牌
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着六十多年的人才培养历史,目前是郑州市重点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提升。第一,坚持面向农村。学校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针对农村小学“点多、面广、师资缺”的困境,率先在河南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够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带动和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第二,实施全科培养。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6+1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以“平台+模块”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实行“角色体验”教学、“观摩感知――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岗位实践――反思研究”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形成了“全科培养、多能发展、分科选修、强化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第三,引领改革创新。承担河南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研究制定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标准、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为河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改革提供支持;履行河南省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执行办公室职责,示范引领河南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
3. 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
学校于2011年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托幼机构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五年来,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第一,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引领教学改革。“教育学原理”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被命名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师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6项,一般项目11项。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本要求,探索理论素养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教师教育模式。建立了“统编教材+参考教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体系。第三,以校园协同创新为手段,实现师资培养与幼儿园教育的无缝对接。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50%的课程内容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来实现,借助参与幼儿园活动,拓展课程内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学者龙学美说:“师范学院和其他普通的大学或学院,不是名义上、形式上有何不同,而是精神、实质、使命、做法上都有他特殊的价值和风味。”对于郑州师范学院而言,根本问题正是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的文化理据,即师范教育的“特殊价值与风味”问题。无论是为师范教育制度转型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抑或是通过塑造专业品牌引领师范教育的发展升级,都是为了在文化与制度的张力中创生师范教育的新的价值与风味。
参考文献:
[1]许美德.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
[2]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05).
1.前言
文学语言属于规范性书面语,其构成主要借助艺术手段将文字重新进行组合排列[1]。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不相同,其无法直接传达信息,不具有传达工具性能,不过从本质上来看,文学语言属于自足性语言文字,在生成发展过程中和民间用语息息相关,是时代滋养而成的,其高级形态是具备创造性和隐喻性的文人语言,特点较为明显。
2.文学语言特点研究
2.1形象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形象性特点。无论在叙事上、描绘景物上还是在抒情上都具有事物的具象性以及体验性特点,形象性特点为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最首要的特点,能够满足文学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基本需求,其形象性特点能够产生具体可视化效果,比如在《天净沙秋思》中,词中通过多个景物融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在这些景物当中无不透露出哀愁和悲凉,将诗人凄苦漂泊以及愁楚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简单的景色形象描写却意蕴深远,引人深思[2]。又如《虞美人》中诗人也将内心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不复还。文学语言中常常将静态的事物借助动态事物描写来展现,将思想情感等抽象的事物使用实际事物描写来展现,令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文字感染力。
2.2隐喻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隐喻性特点。不过这一个特点主要是相较于现实语言的,所谓的现实语言就是能直接传达信息和现实意义的语言,如常用的日常用语就是现实语言,通过表象只能表达出感性经验,通过理论性语言也只能将知性经验以概念的方式进行传达,现实语言无法揭示人的生存体验和人生真谛等,而哲学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揭示出人的生存价值,不过却无法将具体鲜活的体验展现出来,只能将这些体验抽象化、虚拟化[3]。而文学语言不同,其能够将人的生存体验完完全全描述出来,还能够映射出人生哲理。文学语言的超越性让其能够穿透现实语言的框架和限制,让文字含有多层隐喻意义。如贾岛诗人的《寻隐者不遇》,从表面上看,诗词中只是描绘了简单的寻找隐士却扫兴而返的故事,但是在诗词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人生感悟,如诗人对于隐士的高洁风骨有钦慕之情。虽然自己也想追寻,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又如《长恨歌》中,表面上诗人是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委婉动人,但是在诗词背后也揭示了正是这份爱情酿造出了安史之乱这一苦果,如果不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荒无度,不思进取,罔顾朝纲又岂会导致安史之乱,这首诗正是用以垂诫后世的君王的诗。文学语言的隐喻性赋予了其无限遐想。
2.3蕴藉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蕴藉性特点。即在文学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特别是在古代诗词作品里这一特点展现得最为明显,最初意蕴一词出现在《美学》(黑格尔)翻译里,和王国维所说的意境意思相近,我国文学主要特征就是含蓄美,而象征手法是我国文学作品常用来表达意境的手法,如在朦胧诗里面,主要将某样具体事物或者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形象来象征人的主观情感或者对社会的认知态度等等。即使用具象事物来展现出抽象的事物,让文学语言充满意蕴。具体如《双桅船》,诗歌中的双桅船主要是一种象征,纵观全诗,其目的并非描写客观存在的双桅船,诗人只是借助这一个具体形象来将自己的复杂情感以及双重心态表现出来,在诗歌里面的“风暴”、“岸”以及“灯”都具有象征意义,如“风暴”主要暗指诗人所遇到的不公平境遇,“岸”主要暗指女性最后的归宿,也为爱情归宿,而“灯”则暗指了诗人的光明信念。又如《雨巷》里象征色彩同样十分浓郁,诗人用狭窄寂寥的雨巷暗指当时沉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在那个社会中没有欢喜也没有阳光,只有压抑的令人透不过气来的阴雨,在诗歌中反复提到丁香般的女子暗指诗人的美好愿景,不过诗人也清楚这美好愿景非常难以实现,因为那“女子”很快便消失在雨巷中,徒留下诗人在现实里彷徨。
2.4时代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时代性特点。不同时代的特征变化会使得语言也随之改变,文学语言让时代具有时代性,而时代给予了文学语言新的色彩,如楚国著名的诗人屈原,其所处战国时代,楚王昏庸,朝政黑暗,群小猖獗,诗人虽有美政的理想,但是仍不敌内外政客排挤,最终被贬流放,屈原所作诗词中,如《离骚》和《怀沙》里既有面对残害流放的苦闷和感伤,又有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誓死与黑暗现实作斗争的情感,即使是最后一首《怀沙》中,屈原也希望能借助自己之死激励楚王,唤醒国民,希望楚国能够摆脱黑暗迎向光明。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岑参在写出这一作品时身处大唐盛世,因长时间在边疆生活,对于征战和塞外风光见识较广,所以所写诗词意境鲜明,气势磅礴,展现了塞外送别的情景,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艺术感染力十分强,在诗词中没有屈原诗词里的无奈和挣扎,这便是不同时代背景所成就了诗词语言。
3.结语
文学语言除了上述的形象性、隐喻性、蕴藉性以及时代性之外还有许多特征,如情感性、音律性、借境性和精确性等,不过想要一一挖掘其中之美并非一朝一夕,毕竟文学语言千变万化,所蕴含的哲理,所传达的思想、生存体验复杂而曲折,需要仔细感悟和深思,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故本文仅分析文学语言的四个基本特点,供读者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荣启.论文学语言及其构成[J].美与时代(下),2012,482(10):81-86.
创造文学语言是一种内指性的语言,它画声画形,直指灵魂,创造出一个与“第一自然”迥然有别的虚拟时空,建造出人类心灵的栖居与游牧之地。可以说,文学语言是创作主体由“此在”世界走向“存在”世界的桥梁。正是有了文学语言,“存在”才成为可能。换言之,文学语言使作家对意义世界的创造成为可能。那么,文学语言是如何创造意义世界的?对于这一问题,有着种种说法,本文拟从下述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一、文学语言拓展和生成了意义的多种层次和可能意义传达,是一个由作者赋意,语言表现,再到意义接受的过程。对于科学语言样式而言,在由语言传达到意义读解之间是一个信息对等的封闭的过程,科学语言作为中性的媒介可以准确无误地反映现实,由于把普遍的客观实体看作是一切意义的源泉,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被认为存在着必然性联系,这些联系最终被统一于生成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的超验实体之中。
科学语言着意构筑和倡导一种削平了个性和棱角、有助于表达和描摹超验实体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系统,形成普遍性和规范化的意义传达方式。而文学语言则在语言传达与意义读解之间营建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能够创造和拓展意义的内容和模式。
文学语言不像科学语言那样要依赖于被描述和表达的对象,要把握并摹写对象的性质以达到准确的所指,从而尽量避免歧义和含混,文学语言描写的对象不是实存的,而是再造的或虚拟的。创作主体对表现对象的观察也不是在日常的知觉活动中进行的,而是在类似于幻觉的意象体验过程中进行的。用阿恩海姆的话说,文学语言对对象的表征是“非同型的”,即与现实存在物是不一致的,这就为艺术语言那充满变异和无限延伸的含蓄意指的方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唢呐从一首民歌中醒过来,轻揉着眼眉,再向半空中连甩几声。接着,金灿灿的声音便顺着河谷向前滚去,麦子大片大片地成熟了。
———蒋建伟《珠上的唢呐》这里,唢呐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生物,它能够“醒过来”,还能够“揉着眼眉”;琐呐的声音也好像不再以声波的形态存在,变得像看得到的鞭子一样“甩”上天空,而且,声音带上了颜色,是“金灿灿的”,还能向前翻滚而去。
这一切变异的形象,都已不再是客观实在物的现实存在方式,而是在文学语言的创造作用下虚拟出来的与现实“不同型”的形象,这是文学创作主体在充满幻象的艺术体验中创造出的具有新特征的意象。在语言和直观表意的层面上,文学语言通常具有指物性,不过,它所指之“物”往往并非实有之物,而是被称为“第二自然”的想象世界的虚拟之物。
虚拟之物有时作为传统意象(如中国古代的松、荷、梅、竹、香草等)来表示某些习惯的母题,有时也与其他虚拟之物相联结而共同构筑起鲜活的意象体系,无论是其中的何种情况,这时的虚拟之物都已挣脱了经验世界的羁绊,而融入了审美价值判断的内容和主体自己的情感体验。所以说,文学语言的辞面意义和直观的表意层面不同于科学语言的辞面意义和语篇意义,因为后者是分析性和逻辑性的,而前者已经是意象化和情感化的了。在文学语言中,创作者将自己的意图、主张和表意策略汇入到创造出来的意象世界中,使表达内容不终止于单一的意义而迈向了多义的深邃境界。也就是说,语言创造了意义的多重层次和空间。当科学语言进行意义传达时,其辞面意义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明确而单一的指意;而文学语言中,除了这层辞面意义之外,还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心理内容和潜在信息,包括美学信息和情感信息等,这一些蕴含和潜藏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的体悟和感受才能获得。
二、文学语言把握和表现了人的感觉世界和情感空间人的感觉和情感是生生不息、流动不拘、不循常理、不依常规、变幻迷离、时无定形的,要想抓住和表现这些深在的情绪变幻之流,科学语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科学语言的对象,是有着实际所指而且是可证实的,它要求准确,所指和能指的关系是一对一的简单明晰的固定对等的关系,很少或不可能去表现那些模糊朦胧、似无还有、飘移变动的对象。而文学语言则是动态的,它能够创造和激活情感,对变幻无定的感觉世界和情感内容进行表达。如:①摇篮里传出的生命,点燃这座村庄。点缀的柴门,辉煌的炊烟,又苦又香的日子照耀着坐在鸟声里的村庄。乡情的路挂满天空,很蓝又很纯粹。风吹来荞麦、包谷、稻米的汗味。
回首村庄,一撮泥土的灵魂在回归。———李天永《回望村庄》②鲜红太阳即将升起那一刹那,他被一阵沉重野蛮的歌声唤醒了。这歌声如太古森林中呼啸的狂风,挟带着枯枝败叶污泥浊水从干涸的河道中滚滚而过。狂风过后,是一阵古怪的、紧张的沉默。在这沉默中,太阳冉冉出山,砉然奏起温暖的音乐,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脑袋里的火苗,黄黄的、红红的,终于变绿变小,明明暗暗跳动几下,熄灭。
———莫言《枯河》例①所表达的,是对故乡村庄的深厚感情。故乡是给予每个人生命和情感的地方,是带给人欢乐和忧伤的地方,是人们平常劳作和生息的地方,同时也是人心灵憩息的家园,可以说人们对故乡家园的情感是难以无一遗漏地尽情传达出来的。例①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生命“点燃这座村庄”使人感受到家园给人温暖宽厚的感觉和一种亲切而难以割舍的生命情怀;“又苦又香的日子”让人领略到故乡那既背负着生活的沉重又充满了朴素简单的快乐的生活场景;“很蓝又很纯粹”的“乡情的路”及“荞麦、包谷、稻米的汗味”则使人领会了个人与故乡之间深厚的血脉联系和那平凡质朴甚至辛劳的物质生活;“一撮泥土的灵魂在回归”则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园那真挚的精神依恋和深深的难舍之情。创作主体对故园的情感可说是厚重而深长的,文学语言的形式,为他提供了深刻而全面地表现这一片深沉绵长的故园之恋的极好方式。
例②所表现的则是一个在畸形年代的畸形社会条件下,在冷漠和仇视的环境中生活,一直得不到真情和抚爱,最后竟被亲人暴打而濒临死亡的男孩的临终感觉,这种感觉独特、神秘而又诡异,这段文字运用比喻、通感、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强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个流动变幻而富于跳跃色彩的感觉世界。著名分析美学家理查兹认为,科学语言是“提供资料”的,而文学语言则是“表现情感”的。
他说“:一个陈述可以为了指涉的缘故而被使用,不管这种陈述所产生的指涉是真还是假,这是语言的科学用途。但陈述也可能为了它引出的指涉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而被使用,这是语言的情绪的用途。”[1]著名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也说过:“只有推理性语言才能比较成功地和比较精确地把那些可限定的概念确定下来,而艺术表现所抽象出来的却是情感生活中那些不可言传的方面,这就是那些只能为感觉和直觉把握的方面。”[2]91因为人类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只有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语言才能打破科学语言的局限,以有效的形式创造出不可穷尽和朦胧模糊的艺术效果,从而较为可靠地去表现人类那瞬间万变、捉摸不定的情感内容。另外,文学语言通过创造,营造出鲜明生动、可感性极强的艺术形象,而使人的隐晦不显或灵动变幻的感觉得到呈现。
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经验,如即时的、无形式的冲动等是推理性语言无法表现的,它们叫不出名字,“如果它们有名字的话,这些名字充其量也只能暗示出促使这些经验形成的外部条件”[2]21。这些叫不出名字的经验如果硬用抽象词语(比如“恐惧”、“热爱”等)来直接表现,那就会把原来变幻不拘、丰富生动的内心体验硬塞进概念中“(恐惧”等抽象词仍是概念,仍无法唤起感觉),根本无法保持原初经验和感觉的鲜活性、生动性和新异感,只能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怎么办呢?苏珊·朗格认为要用“可以把某些情感暗示出来的情景”来加以描述。她说:“……在通常情况下,当人们打算较为准确地把情感表现出来时,往往是通过对那些可以把某种情感暗示出来的情景描写出来,如秋夜的景象、节日的气氛,等等”[2]87。实际上,这里与其说这些心理感觉和情感是由某种情景描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由于文学语言的创造性而使之得以鲜活生动、具体可感地表现出来的。文学语言使表达指向了一个更加多元、深邃和涵咏的境界。
现代文学(本文所指的现代文学除特别说明外,都是指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白话文运动。所谓的白话文运动是指废除文言文在生活、生产以及文学活动中的运用,代之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的文化运动,其标志性事件是1919年爆发的。从今天的角度审视白话文运动,不难发现,白话文可以帮助阅读者尤其是文字水平普通的阅读者读懂文学创作者的思想,原本文言文所造就的文化障碍被清除,从而进一步地改变了文学的审美角度。一方面,文学作品以更加清晰易懂的形势呈现,使得普通读者都得以明白。相比文言文的晦涩审美,现代文学能够将文学作品向更广大的人群普及。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精准表达也是现代文学在白话文运动后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文言文力求缩短文字,因而表达通常是模糊而不精确的,这与科学精神严重冲突,因而成了中的重要批评点。现代文学的精确性提升改变了创作者和读者的思维,其审美不再是“模糊的玄妙”,而是“准确的美妙”。
二、文学语言变迁催生更加丰富的新文学形式
文学语言变迁与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前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某一种文学形式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发展的前景。如果文学语言变迁与文学形式一致,会对文学的规约和形式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如果文学语言变迁与某一文学形式的内在要求出现冲突,那么就会阻碍该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和存在。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文学语言变迁事实上催生了诸多新文学形式的产生,并决定了这些文学形式的基本格局。
(一)催生了现代诗的产生和发展在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以后,现代诗歌在发展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特征,这种形式的文学是该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在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现代诗的质疑很多,这是因为现代诗相比较于古诗而言,在押韵、形式方面存在十分突出的差异,以至于当时的一些读者和文人认为这“不是诗”。随着白话文的进一步普及,加之现代诗自身在形式上的变化,其韵脚越来越符合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也便于阅读者感知。
(二)催生了杂文的产生和发展杂文是现代文学诸多形式中的重要类型,它几乎成为了现代文学的标志。而这一文学形式的产生直接得益于白话文运动。文言文对文字的运用有很多要求,白话文运用起来则自由得多,不但破除了文言文的格式要求,甚至不需要声韵的要求,因而适合对社会、经济、科学等领域的事务进行描述和表达。从杂文的内容来看,多数都是作者理性思考的表达,其说理特征十分明显,语言的精确性较高,因而成为现代文学新标准的典型:真、善、美。为了论证某一观点,杂文的语言形式要显著强于文言文,而且相比较于诗歌等文学形式而言也具有显著优越性。
(三)极大促进了小说的发展随着白话文的推广,小说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部分得到繁荣发展,其创作和发表数量、读者数量都呈现跳跃性提升。白话文完全自由地符合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语言的要求。文学大家就认为,曹雪芹、施耐庵等人如果不是运用白话文,就几乎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小说经典作品。事实上,正是白话文将小说从边缘推向了现代文学的中心。白话文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能量,是由于这是普通平民所使用的真实语言,由它所创作的作品通俗易懂,这恰好符合现代文学“启迪民智”的社会追求,因而广大文学人将其充分运用起来,进行大量的文学创作,在客观上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离开了白话文的普及,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就可能仍然是“小众”的,它不可能得到推广、发展和繁荣。
(四)推动了叙事文学形式的丰富化叙事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文言文这种主流文学语言的限制,叙事文学的数量和广度一直有限。以戏剧为例,它是叙事文学的典型,然而在以前,传统戏剧一直是小众的,它不仅不能够由普通人创作,甚至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资源和语言环境的严格制约。白话文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态,传统戏剧的语言表达受到的规制被破除,推动了戏剧的发展,从而出现了话剧这种新的、普通人能够理解、学习和掌握的戏剧形式,规定了现代戏剧的语言范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内涵。鲁迅认为现代戏剧的发展离不开白话文,这是因为白话文具有“想象、感情、体性”的特点,这符合现代戏剧对语言的需求,使得创作者、表演者能够直接地表达情感和动作,同时又得以进行铺陈表达,从而使得观众能够直接感知戏剧的美。另外,白话文能够对生活中的声音、腔调、形态等进行模仿,从而能够将其传神地呈现给观众,并提升戏剧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而这正是文言文所欠缺的功能。通过对现代文学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白话文的普及使得叙事文学能够更好地进行讽刺、幽默、写意、写实以及戏剧性表达。离开了白话文,叙事文学便会枯燥得多,并会制约现代叙事文学成为普通大众能够直接创作的文学形式,从而减少大众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
三、文学语言变迁与现代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
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的产生、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文学语言对文学形式的影响并非单向的,后者也对前者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之间是互动的,二者各自对对方产生着影响。当文学语言出现变迁时,文学形式不是对其进行机械地适应,相反,如果文学语言阻碍了文学形式的丰富和发展,那么就会推动文学语言在某一文学领域出现相应变化。这就是文学语言与现代文学形式的互动,这种互动自以来一直在进行,从未间断过。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在西方文学中同样存在。认识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在初期,出于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大力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种功利主义使得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它既不像中国古典文学那样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按照一贯的方式自然演变,也不像西方文学那样由成熟的语言升华并演化出文学美感。相反,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变化严重冲击甚至是了原来的文学形式,使得新的文学形式要不断探索白话文的特性、使用方式,这个过程既使得文学形式得到丰富和成熟,也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和成熟。
一、审美信息及其层次文学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文学语言的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它所传递的意义信息也具有双重特性。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我们一进入审美领域,我们的一切语词就好象经历了一个突变。它们不仅有抽象的意义,好象还熔化融合着自己的意义。这里“抽象的意义”指的就是语言意义,“自己的意义”即审美意义。日本学者川野洋曾引用两种不同的信息概念对此加以界说。他说,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作为意义的传达者常常用来标示、解说、陈述、阐发他物,是一种确定意义上的信息,即“维纳的信息”,叫做“文学的语义信息”;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更经常地用来表现、抒发、咏叹创作主体的心绪、情思、意蕴,语言此时又是作为一种不确定的信息,一种内指向的信息存在着的,是一种“申农的信息”,叫做“文学的审美信息”。循此我们可作进一步的描述。文学语言客观地承载着两种信息形态,即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语义信息所传递的是语言的“理性意义”或“词典意义”,具有称谓和叙述功能,是文学语言信息的基础和核心,是一种确定意义上的信息,审美信息依附它而存在。审美信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它建立在语义信息基础之上并联系语境而形成.审美信息可以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因而它的信息量比语义信息要丰富深厚得多。
引言
传统文学中的许多类型,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包涵的体现建筑设计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如诗歌中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故人西辞黄鹤楼”、“滕王高阁临江渚”、“独自莫凭栏”、“危楼高百尺”等,不仅只表现了诗歌的意境,也体现了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在散文作品中,作者为表达主人公情感所描绘的美丽空灵的景色,正是因为有建筑物所构成的景象,才能更好地抒情达意;在小说中,作者为烘托情节、展现小说的矛盾而描写的具体场景等,这些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建筑物,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中深远持久的素材,同时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师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这也是中华传统古典文化一直以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结晶。
一、传统文学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一)楼阁
在传统文学中,有大量的诗歌是以“楼阁”起兴的,除了诗歌外,像一些文言文等,也是以“楼阁”这一建筑物开头,进而描写在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描绘出岳阳楼的雄丽、壮观的景色。《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诗人的好友滕子京因为贬官,所以来到这个地方,诗人他们在岳阳楼上把酒言欢,虽说政治上比较失意,但是能够欣赏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也不外乎是一种乐趣。试想一下,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八百里洞庭,湖水波光粼粼、烟波浩渺,正值春光美景,不正使人心胸开阔,将不快抛之云外吗?除此之外,还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美景;还有黄鹤楼、蓬莱阁,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楼阁”。那么,这些传统的文学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什么运用呢?首先,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情态。如果说人类有情态的话,那么动物和建筑物未必没有情态。这里所说的情态是建筑物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给人的感觉,有的是雄奇的、有的是壮丽的、有的是巍峨的、有的是秀丽的。雄奇壮丽的建筑物多出现在北方,而南方的建筑物则相对温婉秀丽。而传统文学语言则对建筑物的情态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岳阳楼记》,在洞庭湖之畔,众所周知,南方的建筑物,尤其是楼阁,一般来说历史比较悠久,也符合典型的南方建筑的特征。但是就因为范仲淹登岳阳楼,看到岳阳楼的美丽景色,加上当时的政治情况,所以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慨叹。我们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心中的政治抱负被激发,所以对外在的建筑物才有雄伟这一感觉。岳阳楼距今几千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历代修葺,越来越雄伟,且在周边景物的烘托之下,更显得其壮丽。如图1。其次,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中国传统文学讲究人与景融合为一,人与大自然讲究和谐。而现代建筑设计中则更加注重人的感官享受,比如,视觉、触觉、肤觉等。比如古代的楼阁,一般坐落于竹林深处、河流湖畔,能与周围的景色融合在一起,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则更注重人与大自然的联结,把楼房或者景观建造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形成了“有山、有水、有人家”的完美格局。最后,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格局。总说周知,中国的建筑设计往往比较大气、辉煌,注重格局,就像故宫一样。不仅讲究局部的精雕细琢,同时也讲究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得益彰。所以中国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左右对称结构,辅之以中国的五行、八卦,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智慧。而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就蕴含在文学语言之中,能够影响到现代建筑设计的格局。
(二)栏杆
栏杆是建筑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是用竹子或木头制作而成,也有极少部分用砖石制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许多建筑设计都会用栏杆来作为最后的陪衬,或者是点睛之笔。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居住的地点也由城市慢慢移动到郊区。而郊区的空气质量不仅好,居住面积也大,所以在郊区就会有一些花园别墅或者独立小院子,这些建筑物的设计就彰显出了栏杆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别墅中,可以由栏杆代替围墙,一来可以开阔视野,增大空间,二来可以增加整体的美感。栏杆也是在文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意象,也是古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古代,几乎家家户户门后都会有篱笆,亭台楼阁上也有栏杆,诗人站在楼阁之上,依靠栏杆,眺望远方,有所思。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比如公园里、小河边等都会设计护栏,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会使局部的栏杆与整体的效果相融合,令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难道不是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吗?(图1,2)
二、我国传统文学语言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和文学尽管都是以语言文字或图像的形式给人们展精神文化产品,不过在实际表达与操作上还是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语言的把握方面,对于刚从业的新闻人来说很容易混淆。因此,掌握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内涵,并弄清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新闻素养。
一、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内涵
所谓新闻语言,是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或者新闻媒介,在向人们传播信息时或者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新闻语言又分为文字新闻语言、有声新闻语言、图片新闻语言,这里主要就文字新闻语言进行分析。新闻语言一般具有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综合等特点。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文学语言是由现实语言创造的,它必须克服现实语言的抽象性和现实性,而具有意象性和超越性。它还具有能指与所指的统一性、认知与意向的统一性、审美幻想性等特征,这些都通过具体的文学描写表现出来。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共同性
1.都具有反映现实的特点
新闻语言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写照,用事实说话,不能掺杂有作者本人的任何主观感彩,也不能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进行采写,只能以事实为准绳,客观公正的报道。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都来源于现实,后经作者的加工塑造之后又高于现实,但仍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映射,这使得作为表述载体的文学语言不但不会脱离现实,反而成为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主要窗口。
2.都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新闻语言在阐述新闻事件的经过时,应该形象、立体、真实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呈现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文学语言从对文学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渲染的角度出发,自然也需要形象生动的语言来烘托气氛,制造“兴奋点”,从而达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引人人胜的目的。
3.都遵循汉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规律
无论是新闻语言,还是文学语言都要遵循我国汉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规范,特别是在标点符号、语词搭配、修辞手法等方面应该遵循规律、谨记规范,不随意使用标点符号,不乱用修辞手法,少使用自造字、生僻字和外来字。
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性
1.新闻语言为新闻宣传服务,文学语言为文学创作服务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观察、思考、梳理之后,就某一新闻事件发出的报道和观点,这种语言往往简练准确,没有华丽的外衣,却能一语中的,为老百姓所接受。文学语言则服务于作者的文学创作,并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更加立体生动,有吸引力,并赢得读者的青睐。
2.新闻语言是白描性语言,文学语言是含蓄性语言
新闻语言的白描手法,力求给读者呈现真实鲜活的新闻现场,让读者在阅读中亲身感受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并形成读者自己的价值判断。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则是运用的朦胧性、收敛性的语言,有的是欲盖弥彰,有的是借物言志,有时还借助一些特定的修辞手法,使所要表达和抒发的情感更加丰富含蓄,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朦胧含蓄的美,让读者在阅读中慢慢的体会和感悟这份精神的愉悦。
3.新闻语言是大众化语言,文学语言是个性化语言
新闻作品面对的读者应该说更趋向于普通大众,新闻作品更应该围绕老百姓的喜好做文章,运用老百姓所能接受、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大家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新闻采写中允许使用方言、俗语、但语等。也正是这种新闻语言的大众化风格,才成就了生活都市类报纸的火热局面,并培育了不少忠实的“粉丝”。文学作品的的语言不会只停留在大众化的阶段,语言的艺术化色彩更浓烈,作者出于表达效果的需要或受个人创作风格的影响,往往运用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或表现手法。因此,只有具备一定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阅读能力的人,才会成为这类作品的阅读者,这与新闻作品的读者范围相比就小了很多。
4.新闻语言要求简洁凝练,文学语言要求内涵丰富
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刻,记者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新闻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去,只能是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把事件的经过表述清楚,通过传播渠道及时给大众。文学语言则追求情感的丰富表达,因不受创作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作者往往在文学作品的语言上追求精益求精,反复提炼,在重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上也毫不吝惜笔墨,经常大肆渲染,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把情节描写的跌宕起伏,阅读作品时读者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万千,从而爱不释卷。
5.新闻语言以信息告知为职责,文学语言以情感传递为目的
记者采写新闻作品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把某一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公众在阅读信息之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这也就决定了新闻语言在效用上只是一种信息告知性语言,而不会有其他附加性的功能。文学语言则不然,它是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向读者传递情感的载体,这种由作者内心生发出来的语言文字往往感情饱满,极具煽动性,有的催人泪下,有的令人开怀大笑,有的令人恨之人骨,有的令人顿生怜悯,潜移默化中读者的情感就会被这些文字感化了。
四、结语
总之,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既有反映现实,追求形象生动的共性,也有服务对象、传递内容、表述风格的差异性。只有认清这两点,新闻工作者才会在新闻采写中更好地践行“三贴近”的新闻宣传要求,创作出更多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文学创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语言传情、风格养成的训练,力求创作出更多蜚声文坛的名篇佳作。
一、引言
模糊语言(vagueness)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它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种模糊语言艺术用得很广。作者往往在作品中故设模糊性语言,通过双关、委婉、暗示等手法,以创造某种意境,表达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美和情节表达美。
二、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第二,模糊语言是建立在“清晰”和模糊的相对基础上的,是一种有“亦此亦彼性”语言,有不精确性。形式逻辑排中律认为:两个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须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而模糊语言则恰好是恰巧是对排中律的突破。它表达的概念是亦甲亦乙。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模糊语言的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而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它毫无例外的带有人类语言的共同特性,即模糊性。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也得到巧妙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语言是用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一种符号体系,一种信息的载体。文学自身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出文学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体验,所以,文学注定要用人们通用语言来表达那种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语言既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审美体验,又要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文学语言,它完全不同于普通语言,内涵远比普通语言丰富,有暗示性、心理蕴包性、妥帖性、独创性、音乐性等。而且,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形象性是靠形象思维来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活动则是模糊思维。作家的构思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模糊思维的过程,而读者的理解过程又是一种对作家模糊思维的接受和延续。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同时,文学作品的另一面是含蓄,含蓄本身就有模糊的饿性质。因此,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艺术性的模糊语言。换言之,艺术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带有模糊特征的艺术语言,而模糊语言运用更好的实现了语言文学的表现功能。
三、文学语言普通语言和文学的模糊性表达
首先,文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形象。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真不同于自然的真。在作品中,作家并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真实的叙述和描写,只是把现实中、真实的事件、人物作为叙述和描写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典型化的规律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和人物饱含了作家的主观感情和体验,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很多时候不合生活逻辑。关于这一点苏珊・朗格曾说过:“这种创造物指艺术品)从科学的立场和生活实践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一种幻觉。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就像历史性小说或是描写某一地区风貌的小说可以令人回忆往事一样。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却是一种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的自由创造物”。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不同于普通生活中的客观世界。文学作品只求艺术世界的真,而不是客观的真,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有时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离奇怪诞的。因此,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就具有明显的不同:普通语言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的住客观生活的检验,不能有半点模糊;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符号世界,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合乎作家的情感逻辑就可以了。因此,在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作家为了使情感更储蓄、深刻,常常使用模糊性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更好地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
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散文,它不同与科技文章,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科学说明,而是要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使诗超越的存在,以取得意在意外,情在辞外之效。这种意象,这种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修饰语的作用来表达,模糊修饰语可创造一种意境,产生一种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
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
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
But when loud Surges lash the sounding shore.
The hoarse, rough verse should like the torrent roar.
Pope :Essay on criticism
这首四行诗前两句用了模糊修饰词soft形容strain,gently修饰blows, smooth 修饰stream,smoother修饰Numbers, 描绘出一副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色。后两句话锋一转,用了另两个修饰词loud对Surges, sounding对shore,hoarse和rough对 verse,torrent 对 roar,展现出了一个惊涛拍岸,激流咆哮的激烈画面。如果去掉这些模糊修饰语,诗就失去了诗的意境和诗的美感。
从语言功能看,普通语言也区别与文学语言。语言都具有指称和表现两大功能。实际运用中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总是重合在一起,“指称”使语言同现实联系起来,“表现”使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心理内涵和感彩。对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论述过:“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的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的东西 ,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 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强调的正是语言的指称和表象。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侧重点不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言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当文学语言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感时文学语言就不那么明确了。因为,情、情感体验是不可言传的,但又要把它传达出来,所以,作家就用一些看似不确定的模糊语言进行描写,在模糊中求得诗意的妥贴,这时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就显得重要了。意识流小说语句模糊段落在作品中往往既有既能生动灵活又能相对准确的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作用。美国意识流大师威廉・福克纳就不时的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模糊段落,表意“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这喧哗和驿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的主思考。(Lee,1993,59-63) 我们看乔依斯《死者》中运用模糊的妙笔之处。
…other forms were near. His soul had approached that region where dwell the vest hosts of the dead. He was conscious of, but couldn't apprehend, their wayward and flickering existence. His own identity was fading out into a gray impalpable world: the solid word itself. While these dead had one time reared and lived in, was dissowing dwindling (Pickering, 1974:564)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妒忌他人之余,感到他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肤浅的、苍白的、模糊的。他联想到“他的灵魂已接近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领域,他的自身正消逝到一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去”。这种对模糊联想的描写段落,既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可以进一步展开下面的故事情节。如若把模糊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说破,作家的风格不仅表失殆尽,作品也骤然变得毫无韵味。
其次,从作家的创作看。在作为创作语言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无不充满着模糊的现象,并在极大程度上与模糊思维密切相关。生活的模糊和创作思维的模糊使作家创造的形象并非绝对的清晰,结果导致语言运用上的模糊性。创作过程一般分为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和艺术形象定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感知阶段到孕育阶段始终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性。
艺术形象的模糊性和生活的模糊、创作思维的模糊性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情感本身也是复杂的,有时连作家自己也不能主宰,不能确定自己的情感导向,所以,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创造客体的模糊性和创造主体情感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创作思维的精确性。这样,艺术传达阶段的语言运用必然带有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 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 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
这段文章中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并没有分别,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听的人都觉得,好像近在眼前。”(《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章,第185页)这种通感手法的应用,就是通过语言表面的模糊实现特殊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去意会那美丽的“典型的夏季黄昏”。
最后,从文学欣赏的性质看,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为了让读者在形象之外有所发现和补充。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往往是在读者利用想象进行再创造时潜移默化的实现的。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读者面对作品,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外壳,读者通过对语言的阅读,理解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而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的实现又是离不开文学语言中、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语言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江龙、胡 鹏:《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分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2]廖立方:《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