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自然现象范文

时间:2024-01-24 14:57: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的自然现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的自然现象

篇1

一、地理现象的全球变化规律

在自然地理的环境中,有一些地理现象受地球本身性质的影响,具有从低纬向高纬的演变规律。这包括:

一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变化规律的。

如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气温变化、全球降水量的总体变化、雪线的高度及对流层厚度等。

二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变化规律的。

]如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气温年较差、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等。

三是具有显著时空特点变化的。

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等。

四是具有全球空间分布规律的。

如全球气候的分布模式、自然带分布模式和洋流分布模式等。

教学中在总结分布规律的同时,更要侧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利于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这些地理现象时空分布的因果关系。如总结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时,反过来就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其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为切入点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理现象的区域变化规律

区域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比较难的部分。教学中若能从地理现象的分布为切入点,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可以从等温线的分布入手,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然后再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风环流影响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

再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时,也是先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入手,总结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配上表现为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然后再从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会看图表总结规律的同时学会分析的方法。

依此方法可以分析东亚、欧洲中西部、北美东部、澳大利亚等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然后再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各区域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植被土壤特征及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三、地理现象的局部变化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地理现象中一些局部的变化规律常常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要求学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地理知识。

一是分布及成因上具有相同性的地理现象。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纬度15°-25°的大陆东岸,成因上主要与纬度、信风、地形和洋流有关。

二是地理现象相同但分布区域及特征上有差异的地理现象。

如中亚地区、北美东部、南美洲南端东部、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其气候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再如北美西北部及欧洲西部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因受地形、洋流等影响,其特征及分布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

篇2

2.针对天文地理知识可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即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例如演示地球公转,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并总结规律,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进行实物观察法方面,可以从实验室里借用石膏、磁铁矿、金刚石等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矿物标本的颜色、光泽等一些特征,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别矿物的方法,以此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课外实地观察是指学生可以脱离课堂,由老师组织到校外(博物馆、工厂、农村、展览会等)的实地观察,鼓励学生观察褶皱构造的形态、地貌,关注地理的现况及发展动态,观察梯田,使学生了解到梯田的耕作不仅有利于农业的生产,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篇3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第一课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做最充分的准备,给学生最好的印象:老师很优秀,一定能对我们的地理学习提供最好的指导。在正式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前带学生阅读前言部分内容;介绍地理学习的特点;建议学生及时购买比较简单的地理模型如地球仪等;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和复习;告诉学生要学好自然地理学科必须态度端正,方法得当,一定要关注教材中的图形,也可以自己绘制地球自转图、公转图、太阳光照图、地质构造图、洋流运动示意图等图形,将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放置在图形中,熟练图形和文字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上黑板画图,多鼓励学生每一点进步。教师欣赏的目光,激励的语言能带给学生学习最大的信心,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联系日常自然现象,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地理教师在自然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是我们天天感受到但又不知原理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如: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为什么月亮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为什么夏天白昼时间长,冬天白昼时间短?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呢?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晴天的昼夜温差要比阴天的昼夜温差要大?等等。就同学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经过这一转变,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对于自然地理的学习自然就不再是难事了。

三、 巧妙课堂设计,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篇4

一、注意身边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罕见的自然现象。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入相应的自然现象,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今年7月22日长江流域的日全食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台做了全程直播,并且用动画、模型等多种形式给人们展现了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而高一一开学所学的地理就是宇宙中的地球,探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等;暑假的经历已经为我们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宇宙空间有了一些初步了解。所以,在讲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就可以插入有关日全食的介绍,然后提问:什么是日全食,它是如何发生的? (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全部消失了。)进一步提问:日全食的过程有哪几个时期?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你看到日全食了吗?(同学在泰州只能看到日偏食。)日食的初亏发生在太阳的哪一侧?为什么?(西侧。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因而日食时月亮自西向东遮挡日面,人们看到日食的初亏总是发生在日面的西侧。)日全食(日偏食)时温度有何变化?(温度降低。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日、月、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一般运动等内容。

其他自然现象的例子,例如,月相的变化、彩虹、霞光、海市蜃楼等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作为材料引用,有的可以找一两张图片或者一个简短的视频,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内容直观起来。抓住这些兴趣点,用很少的语言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注意身边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的自然灾害最能震撼人心。高中地理中有专门讲自然灾害的内容,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可以搜集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作为材料。

今年夏季横扫台湾的台风“莫拉克”,给台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那些感人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电视上每天都报道台风的最新进展:台风的路线以及沿途对哪些地方带来影响,影响较重的地区等。这也为我们的学生打了一个基础,这个强大的热带气旋在高一上学期的第二单元中将会碰到,它的形成、路线、影响就是地理课上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以“莫拉克”为导入,组织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讲解台风的相关情况及引发的次生灾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熟悉的知识、热烈的气氛、浓烈的爱国情感一定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此外,北方的旱灾也没有少作报道,今年夏季我国北方旱灾非常严重,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新疆等9省(自治区)最为突出,巨大的旱情影响了我国的粮食生产,人们的生活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各地积极抗旱,全国人民都很关注。这个热点话题,联系了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灾害(干旱)以及我国农业布局等方面的话题,在高中地理一、二、三册中都有体现。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举例、读图(表),甚至可以让学生合作查找资料……一方面,学生有兴趣,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有效得多。

其他自然灾害的例子,例如:地震、海啸、风暴潮、洪涝、泥石流等都可以寻找实例,用一组令人心痛的数据、一张让人惊讶的照片,比我们空洞地讲解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要好得多。

三、注意身边的环境变化

人们经常说“天灾人祸”,“天灾”让人惧怕,“人祸”令人担忧。我们身边常常发生令人担忧的事。大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荒漠化;小到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是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保护环境是学习地理的目的之一。怎样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关键是引导学生看清事实,了解事物发展的程度。

例如,必修一第四单元谈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学生觉得这件事仅仅是一个知识,离他们很遥远。这样的认知怎么能让他们有觉悟呢,我们不仅仅是学知识,我们更要对它有认识!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格陵兰岛上的凯凯塔苏瓦克小镇上举行了一场足球赛。但在比赛现场,观众们的视线却被场外的冰山吸引了过去,现场目击者用家用摄像机拍下了相当难得一见的画面。当时,双方队员正在举行入场仪式,突然,场外的一座冰山崩塌——短短几十秒钟,原本高耸的冰山就融入了北冰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五分之四的地区在北极圈内,全年气温在0℃以下,冰层的平均厚度达到了2300m。然而,即使拥有‘万年坚冰’的称号,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格陵兰岛的冰川也在加速消融中。”一个简短的只有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让人好奇、惊讶、震撼,接下来就是思考了,它让人近距离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影响,这种效果比我们呆板地分析半堂课要好上几倍。

篇5

1、每个地区考试有不同的规则,没有统一的答案。你可以去问老师。

2、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3、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首先,高中生思维发展还需要不断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各种思维都处在发展阶段。对于具有抽象思维的一些科学知识点不能很好地理解。

其次,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由于进入高中教学阶段之后,学生面对的知识难度不断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这样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逐渐降低,常常处在被动的状态之中,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再次,高中生具有精力集中时间短的特征。根据一个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人的精神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成年人的精力集中时间只有45分钟,16到19岁的青少年精力集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其平均时间还是不如成年人,但是国内一般的课堂时间都在40分钟左右,因此,如果不采用一定的教学干预,初中生很容易在后半节课出现走神,做小动作等精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生活化联系教学

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多年,针对现代高中生的特点,以地球运动的意义这一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1.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

地球的主要运动形式分为四种,即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地球绕着南北极轴线自转、地壳内部的运动、地球气圈的运动等。这是我们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对其学习过程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2.地球运动的意义

地球进行这四种运动之后,有以下几种意义。首先,出现了时区问题。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太阳升起,落下的时间不一样。因此,根据国际组织约定,已经将地球按照经度不同,选择了24个时区,相邻的两个时区一个小时。其次,昼夜长短的不同。一个地区的昼夜长短随着一年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球公转太阳对于具体某一地区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当太阳在纬度0度位置的时候,地球白天和黑夜相同。当太阳直射23°26'N或者23°26'S时,分别就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最后,太阳的高度一年之中有着不同的变化。我们在向南的教室中太阳进入教室的时长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主要还是因为地球公转造成的。

三、生活化教学的联系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实现学生参与度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进一步拓展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下面就分析一下,这一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生活化案例的方面:

1.平常的生活

地球运动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冬季和夏季上课作息时间,在一些地区都存在不同的,尤其是东北等纬度较高的地区,很多的学校都执行不同的作息时间,从而适应两季白天时长的不同。其次,我们国家属于北半球,有着明显的一年四季,夏季我们需要穿短袖衣衫,冬季我们需要穿棉衣,这就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了气候温度的变化。最后,朝阳的教室中,一年四季太阳进入的区别是不同的,夏季就少一些,冬季就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太阳一年四季直射我们这里的角度是不同的,夏季角度更加贴近直角,冬季更加趋向零度。

篇7

【关键词】地理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好地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神奇的自然现象存在的原因,因此在地理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改革与历次的课程改革相比,最明显的变化特征就是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地位与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让学生居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地理教师应该主动调整并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一个老师,也因此而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课程。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够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们主动提问和争取交流的次数就会增多。由此可见,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2. 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常情况下,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地理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利用好这一心理特征,向他们灌输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对宇宙中的奥秘和自然奇观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但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对昼夜交替,相昼极夜现象的出现又不能说出其原因,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好学生探究新知的渴望,把课堂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的个体探究或者合作探究,帮助其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过程中,笔者比较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反对师生间任何一方独霸课堂的现象。两者之间充分而积极的互动,既不失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反而更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授地理“板块构造学说”一节时,就曾积极鼓励学生把教材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都要向连续相同的方向移动,让大洋板块府冲到大陆板块下,这样大陆边缘褶皱隆起,从而引发火山地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做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一过程,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学生带着好奇心上课,自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听课。

3. 预设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激发灵感的先导。课堂伊始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新知识巧设导引问题,或巧设悬疑,或形象生趣,努力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驱动积极自主探索活动,发掘潜能,巩固创新。

例如,在教学“地震”相关内容时,一开课就设置悬疑,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引发海啸。日本是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借用大家都关注过的大地震记录,让学生回顾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地震,规避地震灾害的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主体内容教学活动奠定基调。

再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教师可以继续展示等高线,地形图,接着设置问题: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用橡皮泥制作 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虽然不一定做得好,但要鼓励参与),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4. 科学现象做引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地理学是前人在探索,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这门科学为人们展现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在这些自然现象中又蕴藏着很多地理原理。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所见所闻的科学现象,并用这些现象做引子,进而深入地给学生讲解地理原理。

篇8

中学地理学科实验室,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完成中学地理学习任务而配置的实验场所。如果实验室的设备配备、软件设置和管理流程等适合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将为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愿景插上飞翔的双翼。

1.统筹规划

在地理学科实验室建设准备阶段,应当对实验室建设的规模、前景、使用范围以及能否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综合效益等作细致的调查。

如果没有前期的大量准备活动,可能造成实验室的空间与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可能造成实验室的建设跟不上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发展变化;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资源与设备配置之间的冲突;可能造成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与资源配置之间存在不合理因素;可能造成区域资源共享与实验室的地理位置设置之间存在不和谐。

2.实用的硬件设备

地理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应当根据中学生的阶段需求和发展需求进行配置,以便学生能在实验室里愉快地学习。

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设备能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点也各有不同。初中生大多因视觉的感性存在而对实验过程感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实验感觉,设备的配置应以静态的设置为主,如各种地形模型等,以建立初步的空间感觉。高中生主要是因为实验设备能带来思考的验证而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为了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愿望,应配置能带来动态思考的设备,如动态的天球仪等,以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总之,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实验设备将成为校园里的摆设。

3.适合的软环境

地理实验室的软环境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是学生完成学业、拓展思维、发展能力和形成健康人格的平台。

用地理景观图、地理科学家图、科学探索与发现图和地理历史图等富有地理元素的图片,能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徜徉其中就有地理情感上的提升。在地理实验室的天棚上,设计绚烂的星空,用灯光烘托情境,学生会自觉地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多样性的学习资料,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力拓展思维的发散空间。如果配套的计算机软件能够及时更新,保证与学生的学习同步发展,学生在地理实验方面的成长是可期待的。

4.专业的化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是地理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成员,是地理实验室发展的动力源泉。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实验室发展的基石。

专业化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一线地理教师,他们大多缺少实验的科学素养,常常只是了解一点实验仪器的功能,并不能熟练使用实验仪器,更缺少对实验课程的开发和驾驭能力。所以,培养专业化的地理实验教师,培养能熟练驽驭地理实验教学的教师,是拓展地理学科内涵发展的需求,也是地理课程发展的需求。

5.动态化的管理

实验室的管理是科学,实验室中人的管理是艺术,如果实验室的管理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那就是成功的动态化管理。

实验室的各种设备是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实验教师应当从细节上培养学生学会爱护设备,培养学生在使用和维护安全的情况下,正确地操作设备。实验室内的学习环境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应当唤醒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地爱护实验室的学习环境。实验室的各种学习资源不是用来装饰的,应当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习惯,让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伴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允许学生在教学中利用软件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让“做中学”思想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

二、整合学习资源,培养思维品质

学习资源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摇篮,有效地整合学习资源,通过地理实验学习,学生能建立基础的地理事物感性认识,对感兴趣的地理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初步形成对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中学阶段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学科思维、弘扬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1.科学思维

在地理实验室中,应用地理实验仪器探寻自然的奥秘,能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能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论证事物真伪的思维方式。长期进行地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地理实验室能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器材类型较多。例如:土壤酸碱性测定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数据,大致能说明某小区树木成活率高或低的成因,用实证分析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根据某区域人口长期变化规律图,用数据推演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用实验仪器模拟课本的自然现象,验证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真伪。

用实验得出结论,由结论推演过程,由过程分析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思维品质。

2.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是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思维品质。地理实验室中的星空背景,培养学生从宇宙空间的角度审视地球,能有效放大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视野。学生经常使用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国家的角度看待周围问题。空间模型和空间地图的使用,能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变化。在地理实验中思考的地理问题,大多以地图为背景元素进行思考,长期学习能有效形成地理思维品质。

3.探究意识

大自然的地理现象中,有许多人所未知的秘密,学生走进地理实验室,除了对周围的景观图好奇之外,更想探寻其神秘的原因。

地理实验室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自然之门,学生通过这里的实验仪器,能大致了解一些常识性的自然原因。随着地理知识的增长,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也会日渐增长,他们会自主地搜集课外的地理知识,同时也会在实验室里产生更多的想法。实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问题的参与和解答,探究事物成因的意愿和思维品质也会逐渐形成。

4.建模意识

建模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复杂的地理事物之中快速构建思考问题的方式,探究问题的成因。地理问题模型有时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构建新的模型又会促进学生的成长。

建模意识来自于自然界众多自然现象的思考。地理实验室里的立体模型较多,学生在观察学习时,会生成许多模式化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使用等高线地形图时,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对刚接触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在地理实验室里观察立体等高线实物山体,观察计算机模拟演示立体等高线的形成之后,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起来困难。因为学生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真实的立体模型,有了模型再思考问题就相对简单多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在地理实验室形成建模意识,并自动将这种思考问题方式迁移到其他学科,他们会总结和构建自己的模型化学习方法。

5.人地关系思想

地理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文件,为学生在实验中学习自然地理知识,在观察中学习人文地理知识搭建了平台,让学生有空间理解自然现象,有时间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

地理实验室的学习环境中大多渗透着人文因素,这些图像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地理学科的知识建构中,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类,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中,会自主地将两大类知识融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发生在学生身边和社会上的事件,主要是以地理为背景的人与人的关系。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地理要素的作用,理解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关注过程学习,积淀文化素养

地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体会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现象和分析地理成因等方式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形成地理感性基础,生成对未来成长有用的文化素养。

1.艺术欣赏

地理实验室的艺术现象,存在于实验室的空间和实验的过程之中。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教学生学会欣赏,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实验室周围环境的景观图片,能暂时吸引学生的关注,如果教师将图片展示的内涵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带着思考欣赏图片。实验探究过程,充满了已知和未知的挑战,学生融入其中,就能感觉到求知的快乐,如果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发生的一切,就能欣赏到科学背后的美。在实验室里学习,同学之间的往来好像半融入社会的状态,除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外,还有为了做一件而共同努力的场景,如果学生能学会欣赏,这对他们未来步入社会的心态是有帮助的。

2.实验探究

地理实验的探究过程,能培养学生实证看待事物的心理。地理现象复杂多样,有时表面呈现和背后的成因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动手操作,通过复杂的求证,才能解开其背后的原因。

实验室里探究的知识,大多是针对有复杂原因的自然现象,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注意事物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查找和求证,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有的问题是在实验室里解决不了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求证过程,正确理解科学研究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有时探究也是没有结果的,但是探究的过程非常重要。通过实证求知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和有想法就要动手实验的心理会逐渐成熟,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大有裨益。

3.合作交流

地理实验操作需要多人共同完成,这对时下独生子女的个人心理发展和未来能融入社会与人正常沟通交往是有意义的。

地理实验过程中,有的问题要学生独立解决是有困难的,如果学生能分解问题,每人单独思考和解决一部分问题,共同合作完成一个问题,处理起来就能容易一些。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能体会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力量是强大的。在动手操作的实验中,有的设备操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学会协调和沟通,注意理顺过程的先后逻辑,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随着实验经验的积累,学生间的交流也会变得通畅,理解和宽容也将伴随在他们左右。

4.学会学习

地理实验学习是动手操作的过程学习,实验前学生会做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实验预案,准备过程成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展示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和能力生成的学习过程。

地理实验的逻辑结构中,解析问题成因会让学生体会主干知识与组成要素间的关系,建构地理知识思维结构图;分解学习任务会让学生理解人的性格与能力类型各不相同,理解在集体中与人相处的注意事项;实验准备的缜密思考,让学生理解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实验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实验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实验后的总结中,学生学会在共同体中面临各种问题。

5.沉淀智慧

地理实验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学习经验,对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终身学习都有借鉴的意义。

用地理学科知识与地图相联系学习,既可掌握学科知识,又可拓展思考问题的空间;体会地理概念与构成概念元素之间的关系,既可形成地理学科知识网络,也能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逻辑关系,学会事前缜密思考;用地理仪器完成地理实验,既可实证地理现象的科学性,又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完成实验过程,既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地理仪器,又可锻炼学生思考与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合作完成探究性实验,既可培养学生探究性解决地理问题,也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地理实验学习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同时,也生成了许多具有发展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篇9

贵州是一个地形相对比较复杂的省份,她几乎囊括绝大多数的地形结构和自然风貌。因此,作为农村中学,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的美丽,并在感受中去学习地理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去学习枯燥的地理知识呢?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充分感受自然的美丽。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住惯的山坡不嫌陡”,套用这句话,“住惯的山坡不觉美”。的确,山区的农民不以登山为乐,海边的渔民也缺少划船的雅兴,常住桃花园的果农也不会因绚烂的桃花而惊异。而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他们面对眼前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无法用一种审美的心情去审视眼前的一切。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更应该通过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怀。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具有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他们充分感受自己身边的美。

(2)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充分体验自然的美。虽然我们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但他们真正走近自然的机会却很少,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他们所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也是极为有限的,而且他们对自然本身的感受也是一种艰苦的体验。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能够走出大山是终身的追求,贫穷和落后成为他们对大山最早的认识。因为这样的一种体验,他们很难从中产生一种愉悦感,当然也就无法发现自然的美。教师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带领学生走近自然,以这样的方式进入自然,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放松的。试想,一个背着上百斤重东西的孩子行走在一道弯弯的小路上,他的愉悦心情从何而来?他又如何从中去感受自然的美呢?而教师带领学生走近自然,使他们换了一种心情,用另外一种放松的心态去重新审视他们熟悉的这块土地,于是他们就从中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到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

篇10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坚持从小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小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认识世界,明确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从而培养科学的头脑,实现教育目的。例如,在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然科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弄明白天气的异常变化。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二)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物还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让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美的向往。另外,自然知识与其他各门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很多自然现象就与物理知识相似。所以说,增强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小学自然科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

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的最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能力素养和思维智慧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自然课程与地理课程与各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自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现象,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智慧型人才。

篇11

感知自然现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朝朝暮暮,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着。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江河海洋,树木花草,鸟兽虫鱼,这一切在不同的季节都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存在方式。譬如,盛夏里那颗“毒辣辣”的火球一般的太阳,到隆冬时却变得和蔼温暖;春天里那千枝吐绿的大树,到了深秋,却任片片黄叶随风飘落,徒留满树光秃秃的枝丫……受大自然循环往复的季节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在有规律地变化着。春种秋收,夏纳凉冬取暖,这正是自然规律影响所致。因此,引导幼儿观察一年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人类的影响,并且通过比较去感知、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是四季活动的基本内容。

欣赏自然美的活动

与四季变化相联系的大自然的美景是千姿百态的。阳春时节,一阵小雨过后,那花红草绿、莺歌燕舞、清风习习、小河潺潺的浓浓春色;数九隆冬雪花的沙沙飘落和窗外暴风雪的狂呼怒卷;深秋时节那铺满厚厚金色落叶、洒满明丽阳光的林中小径……时时以它们斑斓的色彩、优美的形态扑入人们的眼帘,让人愉悦、激动,使人陶醉其中而流连忘返。引导幼儿去感受这一切的美,并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之发出赞叹,就像把孩子们带到了通往美的世界的一个窗口。因此,欣赏大自然的美构成了四季活动的又一内容。

欣赏自然美的活动首先要借助自然环境中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可以使用幻灯、录像等辅助手段。当然,还需要教师用富有色彩和情感的语言去诱发孩子的美感。因而,就教育过程而言,这类活动常和语言教育活动、音乐教育活动相联系;就幼儿的心理过程而言,则主要表现为情绪和情感的活动。如果孩子没有身处美的环境之中,如果孩子的心灵没有为周围的美而激动和震颤,那么任何描绘美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因而能否诱发孩子的美感,能否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就成为评价这类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尺。而孩子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审美体验的积累,将会增进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从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长出对美的渴望。

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

四季的变化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神奇和奥秘。春天,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冬天,白雪又是如何在阳光下渐渐融化的?燕子为何飞去又飞来?树叶为何绿了又变黄?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利用活动角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孩子有机会借助观察和操作去发现自然界的一些奥秘,让孩子为自己的发现由衷欣喜,这是四季活动的又一内容。

与感知自然变化的活动相比,这种探索活动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积极思考。但前者的观察,重心在于感知四季变化的“现实结果”,感知大自然运行中的一种相对静止的形态;而后者的观察,则重在了解自然现象变化过程的本身,重在发现自然现象变化的条件和依据。这类活动,对于拓展孩子的认知结构、形成孩子探究自然的兴趣、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情感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习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活动

大自然以它神奇、不可抗拒的钢铁般的规律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生活、发现和创造的物质基础。引导幼儿学习适应四季自然条件的变化,学习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调节自己的衣、食、住、行,学习利用大自然的造化进行积极合理的运动锻炼和就地取材的创作活动,这是四季活动的又一项内容。

适应环境变化的方面诸如及时更换衣着、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季节性流行病等;利用大自然方面诸如冬天的滑冰、夏天的游泳、春秋天的远足以及用花草制作盆景、用植物种子拼贴壁画、用冰雪制作宫灯等。在这一切活动中,孩子会获得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最初感悟,并形成美化和创造生活的高尚情趣,发展健康的体格和灵巧的双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关于四季活动内容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在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也很难把孩子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操作活动等截然分开。因此,选择、设计和组织以四季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还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幼儿园全部教育计划的结构和进程

组织和安排与四季相关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考虑到幼儿园全部教育计划的结构和进程。因为,四季活动只是并且永远是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组成部分,它应该也必须纳入完整的教育计划之中而不能游离于教育计划之外,应能够增强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结构功能。

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条件

地理环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大的地理环境条件,譬如热带和寒带、山区和平原等。当广州已然百花盛开,哈尔滨的冬天还迟迟不肯离去;当海边的孩子早已见惯了潮起潮落,内陆的儿童还要借助音像和录音去聆听大海的涛声,如此等等。其次是各幼儿园具体的地理位置,或闹市,或郊野,或深巷,或与公园为邻,或在体育馆或大卖场附近……我们在设计安排季节活动时,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提供的优势和方便,选取与孩子生活比较贴近的素材。

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条件包括师资状况、教学仪器设备状况、场地状况以及已经形成的园本特色课程等。设计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一方面最充分地发挥本园的教育优势,另一方面尽量避免那种人为的烦琐复杂的准备过程。做到了这些,教育活动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

篇12

地理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界有基本的认识,并且对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有科学的见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堂中需要讲解的知识提前做一个具体的导入工作,也就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契机,这对于学生具体的地理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地理课堂导入工作的背景和作用

1.地理的学习需要教师结合基本的自然现象去讲解

对于初中生而言,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在对一些河流的认识和气候形成的分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天气情况的描述来引起学生对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注意力。地理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将一些常见的自然、人文现象作为教学案例去进行具体的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固有的现象结合相应的地理知识进行讲解不仅可以很好地助力课堂教学,而且在导入部分的设计上也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

2.导入部分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地理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进行教学前的备课,因此备课内容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导入部分的设计。比如在讲解冷锋和暖锋这两个概念时,一般暖锋过境会有降雨出现,而冷锋过境前也有降雨出现,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状况,而学生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可能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通过一些地理上的三维图来描绘冷暖锋的情况,并且附上高低气压和卫星云图的注解,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些地理知识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一类地理知识作为导入教学的契机和基本的设计思路。

因此,结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以及该阶段学生对地理的认知程度,导入教学部分的设置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可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和相应的发散思维空间,以便能够对地理学习充满期待。

二、导入部分设计所要注重的基本要素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能力有基本的认识。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首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因此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平时的日常积累和相关地理常识的印象作为前期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导入设计时对学生对地理的认识程度做简单的统计,然后对地理导入作出基本的设计。比如一些学生对我国的山脉分布以及河流的流向十分模糊,这时地理的导入设计就需要对这类内容进行相应的前期铺垫,铺垫设计可以是问答的形式,也可以是引出的形式,比如: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如何?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导入部分的问题。最后,教师在地理导入设置时需要对对应的地理知识的延伸性有一定的认识,简单来说就是对地理知识发展的联动效应有清晰的认识,比如河流的流向和每年的径流量、深度、宽度决定了其通航情况,而通航情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河流两岸的经济情况,这样的连锁反应就是地理知识中的延伸性,因此,导入部分的设计其实可以将某一部分的地理知识的“马太效应”作为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