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6:58: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区域管理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配电系统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以及用电和配电管理的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作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部分,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馈线控制及数据检测系统,可在正常状态下实现对运行电量参数(包括馈线上设备的各种电量)的采集、监视和设备状态的控制;二是馈线自动隔离和恢复系统,当馈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或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定位馈线故障区域、隔离故障区域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制,并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智能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但是,由于配电终端之间能够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 技术方案简介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一种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所述控制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运行正常,则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故障,则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优选的,所述控制区域是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划分的。优选的,所述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是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优选的,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的过程具体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配电网的区域线路拓扑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区域;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配电终端,利用所述配电终端控制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区域内的其他配电终端,利用其他配电终端控制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开关闭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优选的,还包括: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以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交互。
一种配电网区域管理系统,位于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划分的控制区域中,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控制单元,用于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系统提供电源。通信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以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交互。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进行相应地处理。
3 应用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文章介绍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将配电网分成了多个控制区域,且每个控制区域内均配置有一个采集单元、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用于采集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迅速地处理故障、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既灵活又可靠,从而不必通过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实现故障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进而解决了由于配电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缺乏灵活性以及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4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上文所述,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制,并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智能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但是,由于配电终端之间能够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步骤一,首先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将配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每个控制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并且,每个控制区域内都配置一个采集单元,以采集其负责的控制区域内所有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所述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是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二,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运行正常,则进入步骤三,如果出现故障,则进入步骤四。
采集单元采集到其负责的控制区域内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后,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所述数据信息均在预先设定的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配电网运行正常,进入步骤三,如果所述数据信息超出正常范围,则认为配电网出现故障,进入步骤四。
步骤三,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判断配电网的运行正常,则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具体过程为:继续采集控制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实时采集配电网的运行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实时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与控制。
步骤四,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判断配电网出现故障后,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配电网的区域线路拓扑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区域,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配电终端,利用所述配电终端控制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其中,第一控制命令为跳闸命令,即令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的命令。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后,控制单元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区域内的其他配电终端,利用其他配电终端控制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开关闭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其中,第一控制命令为合闸命令,即令非故障区域的开关以及配电网的出线开关闭合的命令。
5 结束语
文章介绍的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迅速地处理故障、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既灵活又可靠,从而解决了由于配电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缺乏灵活性以及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强化责任,明确执行的目标导向,为“要我精细”打好基础。
明确责任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边远井管理区围绕原油生产效益中心,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借鉴系统理论和过程控制原理,横向上把管理区整体工作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划分为23个系统,各系统细化业务内容,理顺工作流程,修订工作制度,纵向上细分为管理区、基层站、班组、岗位四个层级,构建了23个系统的“业务节点责任管理”模型,制定了1012个业务管理节点和789项节点标准,明确了工作目标、管理措施、检查细则、岗位责任,形成了 “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管理体系,展开了“节点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节点工作绩效考核到个人”的精细管理新局面。管理区专门制作了《岗位业务节点明白卡》,配发到采油、注汽、注聚、维修、后勤辅助系统的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这样,每位职工在清晰掌握本岗位和所在班组的业务节点、工作目标和工作规范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在生产工作中的位置和责任,以此来指导岗位工作,提高效益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精细基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升能力,增强执行的素质保障,做到“我会精细”。
一是高效率、快节奏,做到执行有力度。一个执行力强的个人必定吃苦耐劳,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必定能打硬仗。面对严峻的产量形势,边远井管理区咬定目标顽强发起多轮上产冲击,1月份打响“起步上产攻势”、3月份发动“36120”上产会战,4、5、6月持续发起70天上产攻势,1-6月有5个月依靠不间断的上产连续抢攻,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在生产运行中,强调“三个及时”,坚持“五到现场”,树立“24小时上产”意识,实现了上产无缝隙衔接,做到了高效率、快节奏。特别在新井投产中,贯彻“早投、快投、投好”三步方针,超前做好地质分析,提前衔接流程施工;加快作业、注汽等节点运行,密切跟踪新井生产动态,加强作业监督,严格执行水井保钻工作,促使新井投产一次成功率达到100%。
二是提升业务技能,做到执行有高度。在工种多、生产任务紧的情况下,管理区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保证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根据学历、工作经历和业务能力的差异,管理区建立技术层、资料管理层、班组长层和操作层四个人才梯队,针对不同梯队人员的不同需要,开展“特色课堂”,实行分层次的培训方式:针对技术干部培训油藏动态分析等业务知识;针对资料管理层培训油井工况、井组动态等知识;针对班组长层培训专业知识以及生产应急处理等内容;针对一线部分优秀职工培训基础理论,提升操作技能。结合“百日提速”、“导师带徒”、“送技术下基层”等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内在责任感,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批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三、科学操作,保证执行的质量效果,实现“我能精细”。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边远井管理区强调抓重点、解难点、增亮点,确保执行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善于抓重点。“行动不一样,结果不一样”。要正确处理好主与次、轻与重、先与后、缓与急的关系,抓重点、重点抓,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2013年常规措施单井增油计划471吨,完成任务的难度较大。边远井管理区将提高措施有效率作为完成任务的突破口,将精细方案制定实现剩余油挖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要坚持“三审、四结合”措施优化管理机制,提高措施有效率。“三审”即单元技术人员、技术站主管干部、技术副经理对措施进行优化论证、层层审核把关。“四结合”即在制定措施时技术站与注采站结合掌握第一手资料,与工艺所结合对重点井制定合理的工艺措施,与地质所结合挖掘动用差井层潜力,与作业部门结合根据作业过程中新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方案内容。通过实施“三审、四结合”措施优化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措施制定水平,从源头上提高措施有效率。二要定期召开措施讨论会和作业不成功井分析会,提高措施质量。每月上旬召开措施讨论会,单元技术员按照规定模板进行单井分析,发现问题井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反复优化后与地质所、工艺所及相关部门深入讨论,优化确定详细措施内容。每月底召开作业不成功井分析例会,技术站、注采站技术人员和作业监督员共同参加,对不成功井逐口剖析,排查问题所在,认清不成功的原因,制定相应治理措施,为今后类似作业提供借鉴。2013年共实施各类措施180口,方案符合率为96.7%,措施有效率达到85.7%。
二是敢于解难点。执行力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攻坚克难、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水平。只有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负责,才能在破解难题中强化执行。边远井管理区井多线广,地处偏远,所辖区域跨度大,油区暂住人口多、工农关系复杂,不法分子打卡子、割管线事件时有发生,生产、治安管理难度大。本着“综治出效益”的思想,边远井管理区加强责任的落实,对可能发生涉油案件的每一口油井、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部位、每一片区域,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实现油区综治全覆盖、巡护阶段性“零发案”,确保原油“颗粒归仓”。一是ABC分区域定职责,做到区域全覆盖。A区为重点看护区,该区域为高发案区域,发案频次高、发案井集中,对该区域采用蹲守的方式严盯死守;B区为重点巡护区,该区域为监控盲区,注采站夜巡班、环保护矿站应加大巡逻力度;C重点监控区,该区域为监控设备能够全面覆盖的区域,要适当减少巡逻次数,由监控班强化监控管理。通过实行分区管理,突出了巡逻重点,明确了管理责任,有效提高了综治运行效率。二是不间断巡逻,做到时间全覆盖。在巡逻时间上,注采站班组采取“定时不定时”方式。“定时”即白班人员在早上交班后巡井、下班巡井,中午夜间主岗巡逻人员巡井,白班人员下午交班后巡井、下班巡井,下午夜间主岗巡逻人员接班后巡井、清晨巡井,定时巡井为7遍。“不定时”即夜间主岗巡逻人员在上半夜、凌晨、下半夜的巡井时间要根据最近的发案特点、规律,结合盗油活动的高峰期,制定周密、灵活、多变的巡井时间和次数。护矿站巡逻班与责任区域涉及的注采站密切联系、协调运行,形成巡逻班、计量站24小时值守人员、注采站队部值班人员的三方联动,构建了不间断、无缝隙、全覆盖三位一体的交叉巡逻模式。
0 引言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1]。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吴良墉院士将人居环境定义为“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2]。
灾后人居环境建设应注重居住环境景观打造,而且需要与山区植被景观的修复建设协作并进。特别是在川西龙门山区域,拥有如此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下,将人居环境建设与植被景观的修复相结合,能构建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环境,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 居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方法
居民点的灾后重建应尽量突出其地域文化特点,尤其是要维护羌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习俗、礼仪节庆、建筑形式、布局方式等,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恢复重建。
居民建筑的性质与功能、内容与规模、标准与档次、位置与高度、体量与体形、色彩与风格等,均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措施,并形成朴素的风貌特点,建筑布局与相地立基,均应因地制宜,充分顺应和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对原有地物与环境的损伤或改造,并保留出自然景观视廊。
2 居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综述
2.1 居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综述
在生态敏感地区进行城镇建设,应以城镇生态安全为首要原则。从全局出发,立足区域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城镇体系,谋求灾后重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规划建设活动必须以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复建为基础,将生态复建内容纳入各层面规划之中,并作为重点。城镇内部的物质空间规划应强调对应急避难地的合理安排,提升城镇应对极端状况的空间能力[2]。
首先要利用灾后地质现状调查的相关成果,对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次生灾害进行排查、治理;同时开展适应性评价。其次工程的选址要全面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可能造成的隐患,做好地质灾害评估,选择安全稳定的场地,有利于长久的人居环境建设。
2.2 居民安置点环境建设要点
2.2.1 羌族特色,文化传承
地震灾区多数为羌族居住地,因此,设计必须体现羌族文化特色。传承羌族的传统建筑方式,并应用地域建筑材料来展现羌族特色、历史文脉。使人立于此地,怀古惟风。
2.2.2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
灾区90%为山区地貌,高差、坡度较大,难以平整,因此,设计时应该结合地形,利用现有优良的地域环境,创造人工与自然的和谐景观。源于自然,又溶于自然。
2.2.3 可观可玩,可赏可游
居民安置区内除开有统领全区的标志性羌族文化元素建筑物外,它还应具有使用性,能融入普通平民生活,使人们在闲暇之余有休闲锻炼场所,外来游客也能在这些场地里近距离感受羌族文化。
3 重建管理方法与对策
在人居环境重建上,应抓住产业重建和生态重建同步的历史机遇,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归属,以经济发展为基本手段,通过合理布局和技术运用,重点解决当前一些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比较大的区域,特别是极重灾区的治理。通过生态环境管理,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同步运行的协调发展格局。
3.1 建立环评影响制度
严格按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对区域主体功能的定位,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区划分为“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恢复重建区”,三大区域的地理空间范围也基本划定。适宜重建区是指四川境内龙门山前平原和与龙门山脉接壤的浅丘地区,具体包括成都市受灾区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的丘坝地区、德阳市受灾县的丘坝地区(绵竹、什邡等)和绵阳市受灾县(北川、安县、江油等)的丘坝地区;适度重建区是指龙门山山后高原地区和山中丘陵地区,青川、北川、汶川、茂县、平武境内的部分低海拔区域;生态恢复重建区是指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核心区和高山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脆弱区云集于此。依据各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发展重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管理的重点区域是以山体修复为基本单元,制定与山区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规划并对规划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评价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破损山区,同时,加强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项目、旅游项目、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同样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2 建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机制,重点评估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同步。在发展中结合地震灾后特殊情况,注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特别是生态恢复重建的重大项目。由于产业发展项目、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固定投资等项目却缺少相应的环境制约,所以需要制定完善的规范文件去进行管理。
针对研究区域以各自地域为单位,建立自然资源(如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信息库并对开发状况及其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缩减主要河流的水电站规模,关停一批对环境破坏比较大的高污染矿产企业,对地震造成的废弃矿山矿坑进行恢复治理。减少或消除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原料性产业,重点发展清洁、能耗低三大效益均比较高的产业。
3.3 确定主导产业,扶持生态农业
农牧业以及林副产品采集业还是生态恢复区人口依存的产业。因此,生态主体功能区形成了以旅游和农牧业为主的(下转第127页)(上接第20页)特色产业并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从生态恢复重建的角度,应将旅游业、农牧业发展与生态恢复项目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成旅游业和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属性,引导农业向循环农业发展。在大农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和资源利用循环,减少环境压力。结合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定位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开发。谨慎对待低效林改造工程,避免一些以改造低效林为借口,实施新的生态破坏。
3.4 建立生态发展考核指标,完善财税制度
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考核指标制约,在GDP为主的考核模式下,生态恢复重建区和限制开发区(适宜开发区)内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发展经济,完成GDP排名。这样,很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一边是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一边是植树造林,一边是破坏。尤其是一些地下矿产资源丰厚的地区,将考核指标量化到乡镇。制定适应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考核指标,弱化GDP功能引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建立生态资源评价机制,通过生态资源的增值情况给予财政转移额度。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恢复重建任务。地方追求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财政收入。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之下,地方(县)缺少稳定的税源,转移支付数量有限,为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有资源的开发资源,无资源则招商引资,破坏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国家已明确划定了国土空间利用方向,确定了不同空间的主体功能。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对生态主体功能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确保生态主体功能目标的实现。
给予环境友好型企业以税收、信贷、资金、土地等政策优惠,鼓励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对于环境污染较大、生态破坏明显的企业,征收惩罚性费用,抑制这类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对旅游、采矿、水电等产业,增收资源枯竭税和生态恢复费,用于被毁植被的恢复和当地群众的利益补偿。现代社会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人类几乎所有的工具、容器、机械、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和建筑物都是以金属、木材、石化塑料等合成的。因而,矿山开采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矿山开采征收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费,可有效解决矿产资源对环境的破坏问题。缩减地震灾区尤其是生态恢复重建区和生态脆弱区内的水电站规模,恢复河流应有的生态功能。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mmunity living environment, proper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needs to consider the greening all property, careful analysis and study the method of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ensure that community garden beautiful.
Keywords: community management; Landscap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区环境与物业绿化管理,是社区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绿色生活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生活社区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社区也就越来越注重小区的环境建设和维护。而关于如何建设和维护社区的园林绿化环境,是当前物业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园林的养护和管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社区所在的环境,以及整个社区规划建设的特点。因此,要做好社区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就需要从物业绿化的特点、类型、实施方式等进行考虑。
1.物业环境绿化的特点和内容
社区物业绿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分析社区物业环境绿化特点,对于加强物业绿化管理、制订物业绿化标准和规范物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物业绿化不同于城乡绿化和公园绿化,因而考虑的要素也不尽相同,物业环境绿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1.2.物业环境绿化的特点
(1)注重感观
物业绿化的植物,不但本身形态要美,而且要尽可能与物业建筑的艺术以及不同植物的形、色、香等方面合理相间,以尽显色彩花香之美。绿化的设计应考虑到感观的角度因素。在充分考虑车道、人道、车位等因素的前提下,尽量给人以美感,使人有空气清新、芳香扑鼻、幽香迎面的感觉。这样。不仅使业主在感官上得到满足,而且在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等方面得到收益。
(2)注意配置方式
物业绿化配置方式,因“业”而异。必须考虑的因素是:烘托建筑艺术,突出整体功能形象。配套方式一般有“规则、自然、混合、艺术”4种,其中,规则式适用于集中绿地、广场、花坛、行道等,表现为严谨规则、对称、对距、排列整齐等,讲究线条造型;自然式则讲究错落有致,变化自然,适用于区域一隅;混合型是集中方式的并用;艺术型则是通过树木搭配、树形弯曲、修剪等艺术造型,达到烘托建筑、突出主题的安排。有条件的地方,应配以假山奇石、标志、小亭、雕塑、作品、流水、盆景、花木等,借以提高艺术含量。物业常以艺术与规则相结合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配置形式,设计时要首先突出整体要求,进而考虑不同的树型、造型、姿态及与建筑的匹配等具体问题。
2.社区物业绿化的类型和重点
2.1居住小区绿化
居住小区绿化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创造舒适、安静、绿色的活动空间,使小区面貌、环境气候、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使小区绿化与建筑艺术相呼应。常见居住小区的绿化类型有以下几种。
①出人口和迎面绿地。对出入口和迎面绿地应提高规则和艺术含量,突出“主题”风格。②集中绿地。对集中绿地可布置成小游园形式,点缀几株乔木,适当配置花草灌木、休
息椅凳等,以供休息和散步之用。
③现代小区行道绿化。现代小区行道多为人车共用,绿化效果既要排列整齐,又要适当
遮荫,选用分枝点较低的树种(株距一般5米)。也有成排灌木的,适用于人行小路。
④栋间绿化。在房屋空地的,可用绿篱镶边,角隅种植树木,地面种植花草。种植
乔木树种的,应考虑将来树木对房屋的采光、墙基等影响的因素。
2.2大厦楼群绿化
大厦楼群多为临街建筑,其前庭是与外界广泛接触的部分,又是衬托建筑的部分,因而是物业绿化的重点部位。在充分考虑车道、人道等前提下。两侧绿化应置庄重、活泼的乔木。有中轴位置的,可组成长方形或连续方块花坛,两侧通道绿篱镶边。有面积条件的,两翼和后院可搞些小园绿地、艺术一隅等。在迎面中轴位置建设半立体(斜面)小型花坛也较为流行。
2.3机关院校绿化
机关院校绿化主要有4个方面要素:首先是下面装饰景观区;其次是侧面、背面绿化种植区;再次是功能区划分林带;最后是院内行道和院际保护林。
3.社区物业环境绿化管理的制订与实施
社区物业环境设计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设计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客观地讲,社区物业环境设计是浪漫的也是实际的、严肃的。没有浪漫就没有艺术,不切实际的只是幻想。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技术可靠性以及成本的承受能力。当然,由于不同消费对象的楼盘定位,反映在环境投入的成本方面差异会很大。所以,社区物业环境设计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环境投资性能价值比。
3.1物业绿化规划方案的制订
不管谁承建社区的绿化工作,良好的设计规划是环境绿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对所管辖的区域内的园林绿地进行设计规划。
①设计规划的原则。设计规划时,应该尽量遵循“适用、经济和美观”,可利用精巧的园林艺术小品和丰富多彩的植物进行绿化,设置一些有特色的凉亭、座椅等,使其形成优美清新的环境,以满足住户和业主进行工作和休息的需要。
②选择好植物。选择植物要根据树种来做选择,要选择树大干高、树冠浓密、根深耐旱、清洁无臭、速生且适宜的风土树种;还要根据地方来做选择,如在水池边就应选择不产生花絮、落叶少的树木,在花坛花境就要选择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植物,而在绿地就不应该选择带刺和有毒的品种。
③选择绿化的配置方式。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取得“绿”的效果,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配置所辖区域内的园林绿化时,可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接近房屋建筑物的宜采用显著的规则式,远离房屋建筑物的地方,宜采用优柔、活泼、含蓄、曲折、淡雅的自然式。
3.2物业绿化方案的实施
3.2.1培训绿化管
理养护员配备绿化丁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物业管理公司业务的开展和绿化生产的需要而逐渐到位的。物业管理公司在培训绿化管理养护员时要注意,应招收热爱绿化工作、思想素质好的人员,一般要有一定的试用期(3个月左右)。在开业初期,由于招收员工不多,不需要集中进行正规培训,系统学习,可采用做什么学什么的方式,联系实际具体教,结合绿化养护管理现场学。
在布置安排工作时,要讲授技术、交待措施,当物业管理公司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绿化工人后再集中培训学习。绿化工种多,不同工种的技术要求不同,但在培训时要求部门职丁要全面掌握有关绿化方面的知识,学会所有的技艺,每人都能够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人员调剂,有利于把环境绿化工作做好。
3.2.2园林绿地的管理
①营建绿地。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绿地营造施工委托给专业部门施工,也可以由本部门自行设计施工。但不管谁承建,良好的设计规划是环境绿化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该首先对所管辖的区域内的园林绿地进行设计规划。
②养护管理的具体操作。首先是浇水,要根据季节、气候、降水、地域条件来决定浇水量;其次是上肥,要根据土质、花木生长期和配置需要,测土施肥,决定施肥的数量和种类;第三是除草、松土,根据管辖区域的大小,决定除草量和松土量;第四是修剪整形,根据树木形态、观赏效果和生长情况等因素来进行。
3.2.3社区绿化管理规定的制订与落实
绿地的建设是社区环境绿化的前提,物业管理公司对环境绿化的养护是保证,社区居民的爱护和呵护是社区绿化工作的根本。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人关心社区绿化工作,制订相应的绿化管理规则并抓好落实。绿化管理规定主要包括:首先,人人有权利和义务管理和爱护花草树木;其次,不得攀折花木及在树干上晾晒衣物;第三,不损坏花木,保护设施及花坛;第四,行人或车辆不得跨越、通过绿化带等。具体的条例可根据社区的具体条件进行设定,不一而足。
4、结语
总而言之,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根据社区居住环境的需要,对社区的环境和园林进行考察和研究,再根据园林绿化的类型和重点,进行养护管理方法的选择,并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安全 网络 数字密钥 生物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28-02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Tre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Zhao Weizhou Jing Huili Zhang Hui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cience Institute, Xi`an Shaanxi, 710025,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focused on in this information society. Management and trend a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security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Secondly, security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operation is discussed from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internet environment. Finally, some problems, those result from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cards or digital key, are analyzed. And a trend that biometrics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Internet; Digital key; Biometrics
今社会的特点是信息化,信息安全是在国家各个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通常所说的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免受意外或故意的非授权泄露、传递、修改或破坏”[1]。在信息安全领域,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将信息分为实物信息和数据信息两大类,所谓实物信息,是指以实物形式例如纸质文件、重要仪器、装置设备等存在的信息;所谓数据信息,是指用计算机存储的包含各种重要数据的文件信息。根据访问信息的用户身份,可将其分为合法用户和非法用户。这里所说的信息安全,一方面是指信息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指信息操作的安全。所谓信息环境安全,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环境,应确保合法用户能够顺利、安全地进入。所谓信息操作安全,是指合法用户能正常处理信息,非法用户不能对信息进行任何操作。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而重视信息安全的管理,逐步发展、逐步完善是非常重要的[2]。当前的信息安全工作,既要防范非法用户利用网络盗用信息,又要防范合法用户可能造成的失密或泄密。
1 信息环境的安全管理
信息环境是与信息有关的外部环境,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广义上的信息环境既包括存储安全实物的物理环境,也包括存储数据信息的计算机环境。信息环境安全主要指物理环境的安全,即确保信息的安全存储与随时的合法访问。通常情况下,根据存储物质的特性,要求信息环境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必要的防火、防盗等自然条件。信息环境的安全程度主要取决于存储信息的安全级别,信息安全级别越高,信息环境的安全程度尤其是可控人员的进入要求越高。因此,信息环境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政治素质要求管理人员能抵制各种诱惑,防止因利益驱使而破坏信息环境的安全性,技术素质要求管理人员能在信息环境面临安全威胁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损失。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理论学习,定期进行操作演练,定期组织环境安全检查,切实将信息环境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信息环境还需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旦安全性遭到破坏,可利用管理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处罚,起到警示作用。除此之外,大型信息系统尤其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大型信息系统,应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系统研究技术,维护信息安全,抵御来自各方面的所有可能威胁。
2 信息操作的安全管理
正如前面提到的,安全信息可分为实物信息和数据信息两类。通常情况下,实物安全管理是将实物本身的安全性转化为所处环境的安全性,亦即实物信息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所处环境的安全性。为确保实物不被偷盗、映像、损毁,通常做法是为所处环境设置安全屏障,例如门卫岗哨处明确标识“闲人禁入”。数据信息通常存储于计算机内部,本身具有区别于实物信息的特点,尤其是操作方面的读取、复制、篡改等非法行为不易被信息管理者发现。因此,与实物信息的安全管理相比,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更为复杂。
2.1 信息存储
借助计算机存储信息时,不同信息具有不同秘级。秘级为公开的信息可访问人数最多,随着密级升高,有访问权限的人数将随之减少。为防止访问公开信息的用户访问安全信息,可将计算机本身分成两类,其一用于操作一般信息,其二用于操作具有秘级的信息。这一管理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非法用户访问安全信息,但由于密级较高的信息通常数量较少,因此可能造成计算机资源浪费。
2.2 网络管理
网络时代在共享信息的同时,又给安全信息的正常流转带来威胁。考虑到黑客可能利用网络攻击计算机安全,因此防止安全信息在网络上被恶意复制、篡改或删除就尤为重要,而网络病毒侵入将直接影响使用计算机操作各类信息。因此,管理人员通常禁止存储安全信息的计算机连接网络,同时禁止移动介质在网络计算机和秘密计算机之间混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黑客借助网络非法操作安全信息,然而,一旦固定使用移动介质,这些移动介质也会形成资源浪费,同时刻录光盘用于安全信息流转,尽管安全性得以保证但传输速度是无法与网络传输比拟的,而且光盘的后续处理又将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3 信息安全管理的趋势分析
正如前面所述,信息管理的诸多措施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例如存储某一重要设备的环境,总有不合法的用户无法被拒绝而进入。又如存储某些重要数据的计算机,也可能有不合法的用户伺机访问。因此,单独以人作为管理者通过拒绝的形式维护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漏洞的。信息安全管理更需要由机器参与而摒弃可能由情感带来的非法访问,例如环境涉入、信息访问、复制、传输等一系列操作均由计算机来判定用户是否合法,从而确定是否允许对信息执行后续操作。至于合法用户,为避免由证件等实物导致的错误判断,直接由计算机借助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生物特征例如虹膜、指纹、掌纹、耳廓、人脸等能否真正实现与物理身份的统一,实验表明生物特征由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身份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以生物特征验证身份是否合法从而确定能否访问并操作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真正实现信息的安全管理,也将成为信息安全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3.1 基于生物特征的门禁系统
为防止非法用户进入某一区域,基于生物特征的门禁系统能有效维护信息环境安全。当前门禁系统多数是以指纹形式开发的,这是因为指纹特征具有便于采集、高匹配性能等特点。门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事先采集合法用户的指纹形成模板库,验证时只需将实时采集的指纹和模板库中的注册指纹进行比对,通过算法分析即可判定是否为合法用户以确定其能否进入信息环境。门禁系统还可以扩展为用指纹存储某些重要实物,例如重要档案、枪支弹药等的管理,要求入合法指纹方可开启存储实物的装置。用门禁系统和指纹存储管理信息,能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随着识别技术的改进,这些系统也可借助其它生物特征实现,甚至可采用若干生物特征融合提高识别性能,从而确保合法用户访问信息。
3.2 基于生物特征的文件操作系统
为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移动存储的数据和计算机数据,当前已开发出指纹存储和指纹计算机[3]。与指纹门禁系统的原理相同,也是通过指纹识别身份的合法性确定是否能进行后续的信息操作。虽然指纹存储和指纹计算机可以拒绝非法用户进行相关操作,但是合法用户未必允许操作某些较高秘级的文件。因此,对这些文件进行操作包括浏览、复制、删除时同样要求重新输入生物特征进行权限验证,也就是说,文件的操作属性与合法用户的身份特征进行了绑定。因此,恶意的浏览、复制和删除等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
3.3 基于生物特征的其它应用系统
网络传输信息具有高效性,例如邮件系统、公文传送系统等[4]。为确保信息的安全操作,可以基于生物特征开发其应用系统。现有的指纹邮件系统,能很好地避免黑客访问他人邮件。局域网上的公文传送也可通过生物特征验证身份,避免有人盗用数字密钥非法浏览信息,从而实现公文安全传送。
4 结语
信息安全一直是国家各个部门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安全管理不仅要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更应在技术上防范可能的信息非法访问。信息安全首先需要做到信息环境的安全,还需要在技术上实现操作管理的安全。人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固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要提高管理的安全效率,还需要借助机器例如计算机通过身份识别确保信息的安全操作。基于生物特征实现信息安全管理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成为信息安全管理必然发展趋势,但是也应注意到:生物特征是个人的隐私信息,大量应用生物特征投入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一旦隐私信息被攻击,则该生物特征参与的所有应用系统都将面临安全威胁。另外,使用生物特征能识别合法用户,这些合法用户均能访问安全信息,如果某些合法用户合谋非法使用信息,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用户合法,同时要确保使用合法。
参考文献
[1] 徐晟,吕奇阳,康明光.加强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2(5):424.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化,医院、门诊的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护理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问题,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护理管理的需要。面对当前护理管理新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门诊护理如果能够适应这些变化,满足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也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针对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社区门诊护理管理的现状,查找存在的不足,并对提升社区门诊护理管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护理管理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所以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在护理管理中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的的工作过程。[1]
2.社区门诊护理的特点
社区医疗保健逐渐成为城市医疗保障体系中基层的医疗单位,其覆盖面广,接诊人群多,人员流动量大,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在社区门诊护理中存在以下特点:
2.1门诊患者健康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目前,社区门诊收治的病人多数是高龄患者、儿童、残疾人等,就诊人群中相当部分人健康知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等,从而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社区门诊离医院较远,日常监督不及时,健康知识宣教不到位,工作人员较为松散,与病人沟通不及时,故而较易发生意外。
2.2门诊医生流动性大:由于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性较快,给以往的患者诊治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耐心向患者讲清门诊医生轮换的性质和意义,尽量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
2.3部分护理人员素质较差,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总认为在社区门诊就诊的病人主要是慢性病或从医院开出治疗方案单纯到社区进行治疗者,所以,在工作中存在着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等情况,如打针时不戴口罩、操作前后不洗手等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环境卫生监测不到位,不规范,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门诊情况,故不能做出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3.提升门诊护理管理方法的实施
3.1加强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
护士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等都直接影响整个门诊的护理质量,为此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业务技能,精通护理专业知识。
3.1.1鼓励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职称晋升方面对社区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予以适当倾斜。应鼓励护士、引导护士主动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学历层次,不断接受在职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使用信息网络的技能,并准确的运用于护理工作中,使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不断加强和提高。
3.1.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护理工作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等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需要对病人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是充满爱心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拥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列为继续教育内容是必要的。
3.1.3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并能够独立地做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等计划,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问题。
3.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广大群众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长,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护理管理应该从保障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那么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3.2.1加强安全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但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应是一般性讲授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3.2.2提倡缺陷分享和反思文化。针对护理问题的发生,护理工作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倡缺陷分享和反思文化,对出错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查找薄弱环节,让其知道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出现的每一个护理问题成为反面教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既要批评教育当事人,更要让其他的护理人员从中得到警示和教育。
3.3坚持依法施护,严格遵守制度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患者法制意识的提高,护理活动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患者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这对医疗服务行业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使护理人员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2]
4.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经验型护理管理必将面临淘汰,护理管理者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要将人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各级护理人员更新观念,提倡、鼓励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不要被动地接受管理。使患者的需求成为各级护理人员创新思维的源泉,并将创新转化到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这样才能给门诊、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出优秀的护理品牌。
化学工业园,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制造商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通过成员之间的共同管理环境从而获取最大化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化工企业的集中,非常容易排放相应的污染物,直接影响化工园区的环境,不利于化工园区的长久发展和进步。同时,大量的污染物或者大量的易燃、有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存在,很容易导致相应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对化工园区规划环境的管理和风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 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相关知识
针对环境风险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对象,分别是水、大气、土壤[1]。对水的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水的质量问题,若是水的质量问题符合相应的标准就不存在风险情况,若是水的质量问题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不但影响生态环境,更能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对大气的风险评估,也是以标准值作为导向,若是没有达标,则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土壤的风险评价,是以土壤中的成分作为评价标准,一旦其中有部分或者全部成分超标,直接或者间接就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研究土壤的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便于人们生活生产。
2 我国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化工园区规划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够准确地表明化工园区的选址与防护距离之间的关系和标准。由于我国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发展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导致我国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基础设施和环保基础设施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在一些化工园中,还存在没有污水处理厂,没有实现集中供热,没有配套环保设施的情况却允许其开工生产,直接导致局部地区污染物总量失控、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在环保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过于系统化,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作为指南,再加上环保过程中容易牵涉到各方的利益,各个部门之间协调性严重缺失,根本无法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保护。
3 解决我国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评价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
3.1 园区建设应科学规划
园区建设发展的规划必须要有专业的规划单位进行编制,保障化工园区的企业规划与园区环境建设相适应,从而有效地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2]。化工园区的规划内容既要考虑产业链上的,也要考虑产品运输方面的,还要考虑产品通讯方面的,保障化工园区规划的科学化。园区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区域规划的科学性,遵循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律,保障化工园区规划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应该注重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即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的规划应该符合各个企业之间的要求,使化工园区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要求和目标,从而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处于一种可控状态,避免化工园区因为规划不合理导致环境风险的产生。
3.2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要维持化工园区的良好环境,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加大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注重环境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化工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化和科技化,使得化工园区环境出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3]。其次,要根据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化工园区环境管理的监管工作,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要做好监管工作,就要建立相应的监管队伍,组织监管队伍定时定点地对化工@区的各个企业的排污情况,建立24小时巡查制度,严格遵循谁污染谁负责的制度和原则[4]。重点监管企业的违法排污、私自投产等内容,一旦发现企业出现这些情况,应该严肃处理。若是对化工园区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依照法律应该追究企业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同时,在监管的过程中,要坚决制止未批先建、未批先投产等违法行为,为了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保证化工园区成为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和环境优美的生态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处于良好的循环中,就应该坚持环境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导向,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通过设施投入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建设,避免因为设施不齐全、设施不到位、设施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环境管理无法开展[5]。同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还能促进招商引资、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首先应该考虑化工园规划方案,做好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保证两者之间发展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同时,化工园区应该充分考虑自身规划特点,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与时代相发展。其次,应该科学规划化工园区的各个局域,做好园区内集中供热、供汽的相关工作,保障化工园区的热电一体化,有效地促进化工园区的生产工艺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针对园区内各类化工固体废物的处理问题,应该依照相应的废物处理方式、废物转移方式,在指定的地方由指定的部门加以处理。最后,应该注重化工园区绿化隔离带的规划建设,同时建立相应的废物处理车间,避免化工废气、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以风险的存在作为基础,运用适当的方式,研究和分析风险的成因,从而达到识别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的一种管理方法[6]。这种风险管理是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最大效益的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践性、成本性的特点,从而避免风险后果的产生。在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评价之后,以环境风险报告作为依托,以风险形成因素作为指南,对化工园区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合理规划风险处理费用,以便提升相应的风险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或者消除风险的损害,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化工园区生态系统的正常。首先,应该收集、调查和分析化工园区的相关信息,信息内容包括环境污染源、园区规划、园区设施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针对环境污染源,因为化工园区污染源是实施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主要数据来源。其次,要做好化工园区的环境评价工作,将各个环境风险因素纳入其中并科学合理地进行数据分析,以便产生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再根据这个风险管理方案来合理规划化工园区的布局,科学制定化工园区的风险管理方式和应急预案。通过方案的指导,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演练工作,落实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化工园的风险管理。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企业逐渐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便是化工环境污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建立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分析和研究影响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科学规划化工园区的建设,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正常。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分析和研究化工企业污染环境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从而保障化工园区环境的正常。如此,才能保障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郁.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李威.基于环境风险的化工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3]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等.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法与程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9:45-51+180.
[4]施文松.化工园区安全规划评价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除按国家规定缴纳教育费附加外,应按照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2%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第四条地方教育附加由省级财政部门委托地税部门代征,各级地税部门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统一使用地税部门印制的税收票证进行征收和缴库。
单位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企业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中列支,事业单位在销售税金中列支。
第五条我市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50%上缴省级。随同卷烟厂、市烟草公司、电信通讯企业缴纳“三税”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留我市50%部分为市级收入;除上述三个行业(企业)外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留我市50%部分,市与县区按20∶80比例分成(即:10%入市级收入、40%入县区级收入)。地方教育附加由国库直接划解,就地缴入各级国库。
第六条地方教育附加缴库时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相关项级科目,其中:在103类01款下增设81项“烟草电信通讯企业地方教育附加收入”科目,用以反映卷烟厂、市烟草公司、电信通讯企业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030127项“地方教育附加收入”,用以反映其他企业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收入。支出时填列205类“教育”10款“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的支出”。
第七条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规定,将应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因预缴税款、技术性差错和其他原因造成多缴地方教育附加发生退库的,由地方税务机关按《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退库。
第八条地方教育附加必须按规定的范围(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和标准征收,各级政府和部门不得任意扩大、缩小征收范围,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
第九条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具体使用办法由市财政、教育部门另行制定。
1历史的演变
1977年,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著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其中以威尼斯学派为反思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塔夫里(tafuri)在他1973年出版的《建筑与乌托邦》及80年代出版的《领域与迷宫》两本书中,探讨了一种针对现代建筑和城市所置身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结构体系的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回顾了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文明文化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现代建筑和规划所持的乌托邦和先锋立场,表面上试图与这种文化相抗争,但事实上不得不屈从于它。在先锋摧毁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和一种不断推进的理性化正日益壮大。像柯布那样的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通过提供一套物质的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塔夫里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悲观色彩,虽然他并没有为未来指明方向,但是他将人们对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认识引向纯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反思,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在今天所起的作用仍然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在吸取其他学科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发展着自己,在社会需求如此多样化的时代,理论也变得专门化起来。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是对后现代建筑只注重纯形式和哲学思辨的批判,对建筑师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应该说此时的建筑理论是应该向着严肃的方向发展的。
2文化作用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真正的自然已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世界整个地被知识化、话语化了,现代化就好比是把“自然”建构成“文化”,而后现代则是把文化到文化进行重构,将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打破然后重立。
传统的审美规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人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筑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
3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未必一定对抗,形式也不一定要服从功能,形式有时就是功能,而有些功能就是形式。对形的不断创新与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学家在划分世界文明发展史时,把用审美观念建造建筑与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亚述、巴格达古城遗迹不正是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吗?否则,蜗牛的壳、蜜蜂的巢、熊窝、由人工建造的简陋的猪圈、马厩、输油管道、涵洞等,就是最纯粹的现代建筑理念了。因为它的形都是从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灵魂就是创造,岩画、图腾、原始建筑的装饰、彩陶、音乐、舞蹈,这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特征。一旦温饱基本满足后,人类精神、感情的需要便大于物质需要。
当代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这些感情的创造物便是艺术。艺术的触角无所不至,建筑能抵制吗?能抵制得住吗?不能分割“用”与“形”,它们都可能是建造的目的。形与用可以互相转化位置,形与用都重要,对形的创造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基本观念和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则更具有混沌、复杂、矛盾的特点,但它更接近于实际,更容易描绘建筑行为的瞬间,这便是当代建筑观的另一种趋势。
4理论和实践
人们都认为建筑学无疑具有被社会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持着严肃的方法态度。对于那些急切地关注真实世界变迁的人们来说,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相比,在功效、贡献和地位方面似乎并不显著,难以引发人们对有关建筑的种种内容和学问做出总结、概括甚至提升的理论兴趣;相反,具体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创作结果的探讨,长久以来占据着研究上的主题优势,成为学科中主要的日常研究内容。由此,理论研究便散落在各个分化的专业关注点之中,而这些关注点仅在某程度上有所联系,研究的目标也着重于创作的发展和形态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还是建筑学整体学科,现今状况和发展前景中都隐含了某些简单化的错误倾向,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为的简单性。理论著作通常无力提出一套协调透彻的完整成果以回答,诸如:“建筑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建筑活动的社会构成”或者“建筑的社会意义何在?”等等此类的问题。在如今理论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在认识和方法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那么这样一种建议就只能生发出一番窘迫不安的骚动。
0 引言
质粒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我们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大量提取质粒方法,此法提取的质粒可直接用于酶切鉴定、转化、探针标记等.菌种为转化了重组pUC19质粒的DH5αE.coli.重组pUC19质粒为在HincII位点插入不同的PCR产物连接而成.
1 方法
挑一个单菌落接种于5mL LB/Amp(含氨苄青霉素0.1g L-1 )培养液中,37℃振荡过夜(A=0.6),转1mL菌液于100mL LB/Amp培养液中,37℃振荡过夜(A=0.6),将菌液倒入两个50mL离心管,10000g离心2min,弃去上清,沉淀中加入4mL STET(100g L-1 蔗糖,50mmol L-1 Tris CI pH8.0,50mmol L-1 EDTA pH8.0,20g L-1 Triton X-100),充分混悬细菌后加入8mL0.2mol L-1 NaOH,轻柔混匀,静置3min,加入6mL3mol L-1 醋酸钠(pH4.8~5.2),颠倒混匀68℃水浴10min,12000g离心5min,转移上清至新的50mL离心管,加0.6体积的异丙醇,混匀室温放置10min,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用700mL L-1 乙醇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加入1mL TE重溶沉淀,以500μL分装入两个1.5mL离心管,加1μL RNase A(20g L-1 )混匀后68℃水浴10min,12000g离心3min,转移上清至新的1.5mL离心管,加入300μL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5min,12000g离心10min,倒弃上清,用700mL L-1 乙醇洗涤沉淀两遍,真空抽干,重溶于适量的TE或水中,用BamHI与HindIII酶切鉴定(图1(略)).
2 讨论
1.1电子商务的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顾名思义,是基于电子的商务,而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本文采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1]定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而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或流通方式。
1.2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般意义上讲,物流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等各项内容,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本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2]:“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2.1物流管理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动作成本。而电子商务下企业成本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行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现代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强调“时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务的及时性、产品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3]。这些都必须以强有力的物流能力作为保证。
2.2现代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的基础
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因此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物流效率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物流现代化的水平。如果没有现代物流体系做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将无法成功。
2.3物流管理是电子商流活动的关键
消费者在网上点击鼠标,确定支付购买商品后,完成商品购买活动。从收到订单开始生产、包装、装箱、运输到消费者手中,以及售后服务,物流都是电子商务最后关键,敢是电子商务最关键的环节。
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管理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3.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像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客户反馈及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4]。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电子商务下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影响。
3.2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即企业内部网的形成。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5],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其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采取外包的形式将电脑芯片、元器件等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送给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其基础是物流系统的网络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目前,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3智能化与柔性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种中,物流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需要通过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来解决。柔性化本为是为实现“顾客为中心”[6]的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能真正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此,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另外,物流设施和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和共同化也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4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解决策略
面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这种形势,物流企业应当感到任重道远,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认真地制定物流业大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4.1寻求政府支持
建立和发展适应网络经济形势的物流业,是一个大的社会工程,要全区域甚至全社会统一认识,形成合力,特别是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当出面组织策划和实施。没有政府妥善的规划组织,仅靠企业自己干是很难实现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自然就会逐渐进行产业重组。这时,就要有计划地撤销一些实际商店、实际银行的分行、支行、营业点,同时有步骤地将这些企业的下岗人员组建成合理的配送中心。几个配送中心就可以合并成一个物流公司或货物流通中心。这样下去,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完美的物流业。
4.2组建的配送中心,物 流企业要合理规划布局
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应当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分工协作、有着等级层次结构的物流企业体系。如:各个小区设一个综合配送中心,负责小区的供货送货;若干个小区联合起来,建立大的物流中心,负责向各个小区配送中心供货送货。
4.3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north road junction plane to do area set as an example, the motor vehicle to do area set conditions and form, and highly channelizing design and traffic organization from two aspects discusses the motor vehicle to do to set up the influence of the area traffic capacity.
Keywords: plane intersection; Turn left waiting area; Straight waiting area
中图分类号:U412.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十一五”期间,番禺区汽车保有量由2007年的13.24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25.83万辆,增长率95.1%,年平均增长率19.0%。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使得快速膨胀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道路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交叉口范围内交通对象的行为特性较为复杂,由于不同方向交通流对时空资源的争夺,导致交叉口运行秩序混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总结阐述交叉口机动车待行区的设置条件,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大北路平面交叉口的实例应用,讨论待行区设置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改善情况。
2 国内外研究结论综述
待行区设置是作为有效的交叉口渠化措施之一,通过设置合理的待行区,提高对交叉口闲置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确定交叉口内各交通流合理的通行空间,从而使通行能力显著提高。针对机动车待行区设置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表明,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可以有效地对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流进行组织[1]。国内学者也相应建立了左转自行车相位设置流量临界值的概念和自行车、行人提前截止时间的计算模型,为解决混合交通环境下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冲突问题提供了参考[2]。相关研究在参考国内外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左转车道设置的原则、常用方式,车道的长度、宽度等问题,研究表明对左转车道进行合理偏移,将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视距[3]。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部分城市对待行区的设置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上海、杭州、南宁、柳州等地,普遍采取设置左转和直行待行区等手段进行平面交叉通优化组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上海、杭州在使用左转待转区的基础上,引入直行待行区来进行交叉通组织优化。研究表明,在有条件的路口设置左转和直行待行区,路口的通行能力平均提高8% -10%左右[4].
3 待行区设置方法研究
在交通网络中,平面交叉口是整个路网中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的瓶颈。通行车辆在平面交叉口处反复地分流、合流及交叉,使得该处的交通状况复杂、降低通行能力。同时,交叉口的拥堵往往由点到线,由局部向大范围加速蔓延,甚至影响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消散。可以说,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状态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关键。提高平面交叉口车辆通行效率的措施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从工程角度,拓宽交叉口范围,增加进口道数量以使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用地限制使这种方法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二是从管理角度,单个路口实现多相位,使相互冲突的车流在时间上分离,维护路通秩序,提高通行速度,但其长周期、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与现代节能、环保的时展理念相矛盾。
如今饱和交通流愈发成为上海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使用SCATS等先进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已难以达到一劳永逸的预期管理效果。因此合理利用交叉口内的有限空间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使用效率的最直接方法。
4 应用实例
番禺区大北路为区中心地带最繁华的城市道路,大北路交叉通流较大,由于道路两边已是成熟商铺,无法拓宽道路,必须采用渠化设计及交通组织来改善交通拥堵现象。因此,将大北路交叉口作为番禺区左转及直行待行区的试验点。经大量应用表明,直行待行区在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缓解道路通行压力上具有一定优势。
图1 番禺区大北路与禺山大道交叉口俯视图
由于本交叉口空间较为充裕,可在四个方向分别设置左转及直行待行区,使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秩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经观测,目前未对相邻路口造成负面影响。经路口观测,四个方向左转及直行通行能力提高率为20%-30%。
5 结语
为了解决交叉口机动车等待时间过长造成拥堵的弊端,可酌情在路口区域较大的平面交叉口设置左转或直行机动车待行区,以充分利用时空资源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小信号周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机动车待行区的设置对交叉口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和延误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Shebeeb, Ousama. Safety and efficiency for exclusive left-turn lanes atsignalized intersection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