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6 14:44: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业链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产业链的重要性

篇1

产业地产运营服务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基础服务板块,即四保服务包括园区保绿、保洁、保安、保修服务;二是增值服务板块,即根据入园企业(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满足客户非核心业务的、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服务、物流服务、融资服务、政策服务、税收服务等。按照上述划分,资产管理属于基础服务板块“保修”内容范畴,属于大多数企业的薄弱环节,客户使用的“痛点”。资产管理的“保修”在当下很多企业中只有“修”而无“保”,即局限于资产出现问题后的事后维修,而没有事前定期的预防性保养维护。交付的资产如厂房、仓库、设备等因缺少日常维护,使用1年~2年后,如同使用了5年~10年,加之维修不及时,导致客户投诉、退租、资产空置现象频出。产业地产各环节如设计、开发建设、验收交付效果的优劣,站在产业链全流程的角度评价,资产管理阶段最具发言权,从资产保值增值及客户满意度两个维度评价,一个从资产维度评价、一个从客户维度评价,两者相辅相成。而前期各环节的评价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或本位性,比如常会出现项目验收阶段质量合格,一段时间后各种质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常见的有屋面漏雨、墙体脱皮、地面裂缝、沉降及管道堵塞、设备系统运行故障等问题。客户投诉抱怨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质量或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二是企业没有资产维护规划措施,资产各部位、各系统得不到定期检查、维护,致使问题积累由量变到质变,问题产生后维修响应速度较慢,且维修周期较长或多次维修不妥。

二、原因分析

资产管理是一个全流程的概念,目标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客户黏度,必须从立项、设计,成本、建设施工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各环节严格按流程标准实施,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资产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大多与前端环节有关,归结如下:1.设计环节:没有结合客户生产工艺、存储物料、产品属性等进行消防设计,导致厂房、仓库使用性质(丙类)与消防设计性质(丁类)不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施工图评审形式化,技术部门过度依赖设计院,前端审核不严,如北方地区室外消防管网没有考虑保温措施,管道埋深不够,消防系统采用湿式系统,导致冬季管道冻坏。2.招投标环节: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过度追求低成本目标,采取低价中标规则,导致投标单位恶性竞价。3.施工环节:低价中标规则下确定的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必然偷工减料,现场监理监督管理不到位,加之业主工期迫切要求,很难输出高品质的资产。4.运营环节:前期各环节产生的问题,若未能严格闸口纠正一路绿灯放行,最终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集中暴露,加之资产管理环节本身存在的问题:(1)公司高层重视程度不够:公司高层重开发、轻运营,追求资产开发的规模,而忽视资产管理的品质,导致资产管理在专业团队、流程及服务资源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2)缺少资产事前维护的流程体系:资产维修和资产维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问题出现后的事后补救,后者则侧重事前的预防性维护。若以维修为核心,则建立起来的流程体系、团队服务理念、引入的服务资源等都会围绕事后维修开展工作,即资产损坏或客户投诉抱怨后,按维修流程操作执行,解决问题的效率慢、成本高、客户投诉多。(3)维修效果不可控:资产问题出现后缺少现场的有效沟通、核实,终端报修什么,接口部门就接修什么;维修单位出具的维修方案没有经过专业技术部门的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不可控,维修的效果及质量无从保证,这也是问题重复发生、重复维修的根源所在。5.监督缺失: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等每个环节均有对应的流程体系支撑业务的实施,但各环节流程的实施效果缺少监督和管理,存在流程与实际两张皮的问题,且存在本位主义,缺少全流程的有效协同,导致内部管理成本较高、执行效率低。

三、解决提升

针对各环节存在的上述问题,正确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应将资产管理提升至价值链的核心位置,确立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客户黏度”为核心的资产开发目标,加强资产管理团队、流程体系及服务资源的优化建设,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结论倒逼设计、开发建设等环节的持续提升:1.公司高层重视:将资产管理目标提升至公司战略高度,各环节工作须围绕实现资产管理目标开展工作。2.专业团队的建立:成立资产管理中心,公司副总及以上级别领导独立分管,组建资产管理专业团队,同时引入外部专业服务资源,对资产进行定期维护保养。(1)成立资产管理中心或资产管理小微公司:整合内部专业团队,发挥内部团队优势。(2)成立合资公司:若内部资源有限,可与外部专业资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负责资产管理及经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同时,内可提升资产管理的品质,培养团队专业素养,外可拓展新的市场领域。3.全流程体系的建立(1)流程建立:资产管理中心牵头,设计、成本、招标、工程等共同参与,围绕“资产管理、加强资产事前维护、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客户黏度”的同一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并对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监督、纠偏。(2)流程执行:资产管理中心全流程参与项目实施,事前参与施工图评审、招标;事中参与施工巡检;事后主导项目查验接管及资产管理,制定资产维护规划推进实施,确保流程执行到位。4.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将资产在立项、设计、开发建设及运营等各环节基础数据信息整合,重点将资产日常维护管理信息导入,通过数据分析为项目设计、建设、客户服务提供优化意见及建议,并为公司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客户已基本被各银行瓜分完毕,与此同时,银行“脱媒现象”更加普遍,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从产品创新、个性化服务、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特殊需要等方面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在我国表现的更加突出,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管理弱、资产少和融资需求短、频、急等特点。产业链金融由于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着产业链上各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能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分散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一般起到原材料的运输、中间产品的加工等作用。周小云(2007)认为,产业链金融是银行通过扩展对核心企业的服务,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销企业联系在一起,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产业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增值。

    二、产业链金融的“M+1+N”模式

    产业链金融服务运行模式是银行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深化银企合作关系,并获取最大收益目标的一种服务模式,即“M+1+N”模式。

    其中“1”代表核心企业,“M”、“N”代表上下游企业。银行通过对产业链上的“M”或“N”与“1”之间资金的综合分析,在有效规避银行授信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1.“1”核心企业金融服务

    一般产业链中均存在一个优质的核心企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诸如集团账户管理、投行业务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服务来为其上下游客户群的提供金融服务。

    2.“M”上游企业金融服务

    基于上游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物流关系,以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为保障,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主要包括采购合同融资、商业发票贴现、预约付款融资、应收账款买断和综合保理等几种操作模式,一方面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确保物流供应的及时顺畅,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能够依托核心企业为供应商解决融资问题,并为核心企业争取更优惠的供货条件。

    3.“N”下游企业金融服务

    从产业链内部来看,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果能够协助核心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量的中小客户。

    三、发展产业链金融的意义

    1.产业链金融突破了传统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模式,其金融服务不再是只针对市场的原料生产者、产品制造者、商品销售者等产业链上单独的企业。产业链金融对产业链整体和交易的评估使中小企业也能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同时,产业链金融也激发银行开发出很多新的金融产品,增强经营的灵活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群的存款,增加了银行自身的利润空间。例如,煤炭行业中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厂处于强势地位,向上游采购需要现款或预付款提货,向下游销售又往往需要对电厂等放账,煤炭经销商存在巨大的流动资金缺口和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银行可以向经销商提供“先货后票(款)”融资模式——以现货煤炭质押的融资解决方案,以及“先票(款)后货”融资模式——经销商在取得下游企业订单前提下、以未来煤炭货权质押的融资解决方案。

    2.开拓银行的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核心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单纯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情况,不能得到银行资金支持。产业链金融服务就是借助于产业链的真实业务背景或预期应收账款等信用增强条件,使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我行的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例如,截至2005年4月底,深发展广州分行票据贴现量累计已达938亿元,并占据广东地区能源行业80%的业务量。银行以其鲜明的行业经营特征被定位为以某行业金融为主的贸易融资专业行。产业链金融服务正是基于产业链的这些主要特点,从其中一个环节着手,进而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所提供的整体金融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能够密切我行与整个产业链的合作关系,进而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四、产业链金融的风险防范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产业链金融要对于银行来说,首先要理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然后,根据稳定、可靠的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及现金流,将银行的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整合,对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由此可见,产业链金融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对单一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但是风险总是伴随着盈利,商业银行在实施产业链金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风险的防范:

    1.既然产业链金融服务强调的是对产业链整体的信用捆绑,银行就必须准确掌握产业链上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间的关系,建立信息系统。刘士宁(2007)认为,要加强现代信息手段建设,通过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等方法,对潜在的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产业链金融风险。同时,产业链金融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将商业银行服务的上下游企业组织在一起,最终实现产业链上各个的共赢。

    2.内部控制是防范供应链金融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要强化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内控机制建设,做到确定实施产业链金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权利和责任,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良好的银行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客户已基本被各银行瓜分完毕,与此同时,银行“脱媒现象”更加普遍,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从产品创新、个性化服务、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特殊需要等方面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在我国表现的更加突出,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管理弱、资产少和融资需求短、频、急等特点。产业链金融由于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着产业链上各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能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分散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一、产业链金融的“M+1+N”模式

产业链金融服务运行模式是银行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深化银企合作关系,并获取最大收益目标的一种服务模式,即“M+1+N”模式。其中“1”代表核心企业,“M”、“N”代表上下游企业。银行通过对产业链上的“M”或“N”与“1”之间资金的综合分析,在有效规避银行授信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1.“1”核心企业金融服务

一般产业链中均存在一个优质的核心企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诸如集团账户管理、投行业务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服务来为其上下游客户群的提供金融服务。

2.“M”上游企业金融服务

基于上游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物流关系,以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为保障,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主要包括采购合同融资、商业发票贴现、预约付款融资、应收账款买断和综合保理等几种操作模式,一方面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确保物流供应的及时顺畅,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能够依托核心企业为供应商解决融资问题,并为核心企业争取更优惠的供货条件。

3.“N”下游企业金融服务

从产业链内部来看,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果能够协助核心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量的中小客户。

二、发展产业链金融的意义

1.产业链金融突破了传统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模式,其金融服务不再是只针对市场的原料生产者、产品制造者、商品销售者等产业链上单独的企业。产业链金融对产业链整体和交易的评估使中小企业也能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同时,产业链金融也激发银行开发出很多新的金融产品,增强经营的灵活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群的存款,增加了银行自身的利润空间。例如,煤炭行业中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厂处于强势地位,向上游采购需要现款或预付款提货,向下游销售又往往需要对电厂等放账,煤炭经销商存在巨大的流动资金缺口和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银行可以向经销商提供“先货后票(款)”融资模式——以现货煤炭质押的融资解决方案,以及“先票(款)后货”融资模式——经销商在取得下游企业

订单前提下、以未来煤炭货权质押的融资解决方案。

2.开拓银行的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核心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单纯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情况,不能得到银行资金支持。产业链金融服务就是借助于产业链的真实业务背景或预期应收账款等信用增强条件,使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我行的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例如,截至2005年4月底,深发展广州分行票据贴现量累计已达938亿元,并占据广东地区能源行业80%的业务量。银行以其鲜明的行业经营特征被定位为以某行业金融为主的贸易融资专业行。产业链金融服务正是基于产业链的这些主要特点,从其中一个环节着手,进而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所提供的整体金融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能够密切我行与整个产业链的合作关系,进而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链金融的风险防范

篇4

其中“1”代表核心企业,“M”、“N”代表上下游企业。银行通过对产业链上的“M”或“N”与“1”之间资金的综合分析,在有效规避银行授信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1.“1”核心企业金融服务

一般产业链中均存在一个优质的核心企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诸如集团账户管理、投行业务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服务来为其上下游客户群的提供金融服务。

2.“M”上游企业金融服务

基于上游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物流关系,以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为保障,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主要包括采购合同融资、商业发票贴现、预约付款融资、应收账款买断和综合保理等几种操作模式,一方面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确保物流供应的及时顺畅,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能够依托核心企业为供应商解决融资问题,并为核心企业争取更优惠的供货条件。

3.“N”下游企业金融服务

从产业链内部来看,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果能够协助核心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量的中小客户。

2、发展产业链金融的意义

1.产业链金融突破了传统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模式,其金融服务不再是只针对市场的原料生产者、产品制造者、商品销售者等产业链上单独的企业。产业链金融对产业链整体和交易的评估使中小企业也能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同时,产业链金融也激发银行开发出很多新的金融产品,增强经营的灵活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群的存款,增加了银行自身的利润空间。例如,煤炭行业中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厂处于强势地位,向上游采购需要现款或预付款提货,向下游销售又往往需要对电厂等放账,煤炭经销商存在巨大的流动资金缺口和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银行可以向经销商提供“先货后票(款)”融资模式——以现货煤炭质押的融资解决方案,以及“先票(款)后货”融资模式——经销商在取得下游企业订单前提下、以未来煤炭货权质押的融资解决方案。

2.开拓银行的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核心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单纯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情况,不能得到银行资金支持。产业链金融服务就是借助于产业链的真实业务背景或预期应收账款等信用增强条件,使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我行的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例如,截至2005年4月底,深发展广州分行票据贴现量累计已达938亿元,并占据广东地区能源行业80%的业务量。银行以其鲜明的行业经营特征被定位为以某行业金融为主的贸易融资专业行。产业链金融服务正是基于产业链的这些主要特点,从其中一个环节着手,进而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所提供的整体金融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能够密切我行与整个产业链的合作关系,进而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3、产业链金融的风险防范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产业链金融要对于银行来说,首先要理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然后,根据稳定、可靠的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及现金流,将银行的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整合,对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由此可见,产业链金融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对单一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但是风险总是伴随着盈利,商业银行在实施产业链金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风险的防范:

1.既然产业链金融服务强调的是对产业链整体的信用捆绑,银行就必须准确掌握产业链上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间的关系,建立信息系统。刘士宁(2007)认为,要加强现代信息手段建设,通过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等方法,对潜在的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产业链金融风险。同时,产业链金融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将商业银行服务的上下游企业组织在一起,最终实现产业链上各个的共赢。

2.内部控制是防范供应链金融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要强化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内控机制建设,做到确定实施产业链金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权利和责任,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良好的银行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小云.产业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希望月报.

[2]刘士宁.供应连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风险防范[J],中国物资与采购,2007,(7).

[3]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36-02

一、Turn-key模式的产生

2002年,美国学者Sturgeon(2002)通过对美国电子产业的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正式提出了“模块化生产网络”一词,建立了一个新产业组织模型――模块化生产网络。[1]

标准模块化制造网络由两类企业组成:一是标准模块集成企业,二是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其中又分为通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和专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每一个集成环节和制造环节都会聚集若干个企业,原有的单向链式的契约关系被打破, 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网状的契约关系,产业价值链也完成了向立体价值网的演化。由此为Turn-key模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如下图 1所示。[2]

“Turn-key”模式,是一个“交钥匙”的“工程项目模式”,是指向客户的一种总体解决方案。在电子通信消费市场,Turnkey模式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软件厂商直接与芯片厂商合作,在芯片厂商的硬件方案和协议的基础上,集成成熟的上层软件和应用,并整套提供给电子产品生产厂商。本文研究应用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

二、Turn-key模式在山寨手机行业的应用

1.山寨手机行业的发展

传统的手机行业中,芯片厂商负责芯片设计,手机厂商专注于项目管理和软硬件研发。而联发科(MTK)进入手机芯片设计领域之后,为手机制造商提供了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其Turn-key模式重塑了中国手机产业链,使手机制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山寨手机制造同时发挥了产业集群和个体力量,实现低成本运作,顺应手机产业的发展潮流,同时避开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的短板。

2.Turn-key模式对山寨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电子产品发展的道路上,集成电路的科技成果蕴含了山寨化基因。2005年,台湾手机芯片联发科(MTK)将Turn-key模式应用到手机领域,使得手机行业的技术壁垒降低乃至消失。2005年正规品牌有70%采用MTK的集成方案。联发科(MTK)的出现,使手机产业链产生了异化,在手机品牌与代工企业之间,有了一家独大的技术平台,它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主宰了中低端手机的产业链。

Turn-key模式对山寨手机产业链的重要性集中表现在:

(1)减少研发时间和资金成本。使得新手机从产品立项到上市只需要2-3个月――时间缩短同时也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资金占用成本。

(2)降低技术门槛。联发科(MTK)通过技术研发把芯片设计、操作平台、解决方案等集成在一个包含芯片和电路板的套件中极大地降低了手机行业的准入门槛。

(3)避开管理短板。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Turn-key模式避开了中国企业一贯以来诟病的管理短板,避免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于项目管理工作中。

三、Turn-key模式应用的建议

1.研究结论

研究得出结论,应该利用Turn-key模式发挥产业链集群功能,传统优势产业应注重专业化发展,利用Turn-key模式出现的契机,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高端的连接和底端的转移。利用Turn-key模式出现的契机,有效降低技术壁垒。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高端的连接和底端的转移,传统优势产业应注重专业化发展。

2.建议

(1)协助山寨电子产业生产方式转型

中国国内对于Turn-key模式的应用,可以仿照国外成功例子,Turn-key模式的集群化优势,重新掌握产品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推进技术自主创新使我国厂商由OEM 生产向ODM 生产转换,逐步改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2)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

Turn-key模式在中国发展成不带任何原创性质、完全照抄、盗版、模仿到后期的破坏性创新,遏制了真正的技术变革,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急剧下滑、产业生命周期急剧缩短,危害产业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突破这种困局,在模仿的同时开始自己的技术创新,以品牌作为立足点谋求长远发展。

(3)实现产业链高端的连接和底端的转移

把握Turn-key模式进入珠三角的契机,使珠三角在国家产业格局中位置发生变化,向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要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内资企业进入全球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要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变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承接外资高端加工贸易产业和环节。[3]

篇6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7-0038-03

本文是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B044)的阶段性成果。

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之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一、创意产业链

(一)产业链的概念

产业链的思想来自于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卓越论断。早期观点认为,产业链是制造企业的内部活动,它是指把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和销售等活动,传递给零售商和用户的过程[1]。传统的产业链概念局限于企业内部操作,注重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马歇尔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间,强调行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2],可谓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

所谓产业链,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在一个产业链中,每一环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因此,一个产业链就是由多个相互链接的产业所构成的完整链条。

在经济竞争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经济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环境、竞争、需求、技术等动态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因此,打造产业链,势在必行。

(二)创意产业链的构建

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创意产业链强调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制造,拉动批发和营销,带动后续产品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在建立产业链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和“价值扩散”成为两个相互对应的导向。“分工协作”要求每一家参与协作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专业性、更突出的核心专长和核心技能,从而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价值扩散”指将企业创造的核心价值通过合作开发、技术或者版权转让的形式,扩散到周边产业中,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价值产出量。

不少创意产业的企业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和“一体化战略”(例如从创作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开始,便开始设计整个产品链,包括文学人物、影视角色、音乐制品、后续产品及推销、主题公园、网页和所有电子商务),使延长的创意产业链产生巨大的效益。北京的派格太合公司与云南的文化工作者在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的成功基础上,投资筹建《云南映象》专业公司,利用电视媒体和国际演出两个平台推出后续产品,引进了澳大利亚的舞美人才,按照国际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包装,而后进军国际市场;同时,用艺术品牌开发《云南映象》的DVD、烟、酒、茶、纪念品、服装、文具、出版物等衍生产品,形成产业链条,逐步建立像百老汇那样的品牌演出剧场,这就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例子[3]。

(三)创意产业链节点分析

发展创意产业需要构建一条不断增值的产业链,激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创意产业的有效资源整合和良性循环。

国外创意产业的完整链条包括资源、内容创作、生产、集成包装、发行、展示等众多环节,例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等知名传媒集团旗下的公司,从上游内容到下游渠道一个都不少,整个链条完整而闭合。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意产业整合程度并不高。例如,2006年,美国时代华纳420多亿美元的利润分布在电影、网络、基础广电线路、广告以及出版等众多领域;迪斯尼的盈利中,媒体收入和主题公园也只是分别占到50%和20%。而中国最有影响的娱乐传播机构几乎90%的盈利来自广告,国产电影大片的收入也清一色来自票房。盈利方式的单一折射出国内创意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分散的产业现状,说明上下游的潜在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产业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实质是企业在产业链上某一特定的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这些战略环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只要控制住这些关键的战略环节,就能够控制整条产业链,也就能够获得持续的赢利。

1.内容。内容创造构成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产业链的高利润区。过去,人们认为信息采集能力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提供给人们的信息采集手段效率越来越高、人们提高信息采集能力越来越大以及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炼和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已非易事。尤其在传媒、娱乐、艺术等行业中,内容的原创能力以及内容资源的集成创新能力已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2.渠道。传播渠道是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畅通的传播渠道,再好的创意内容也无法转化成产品,更谈不上赢利。世界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将传播渠道确定为战略环节,倡导“掌握越多信息传送形式,所赚利润就越大”的经营理念;新闻集团的传播渠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出版、网络等,其各子公司的名称即反映出其明确定位,如福克斯广播公司、英国天空广播公司、亚洲星空传媒集团、美国数字出版公司。

3.媒体。传统的文化作品消费往往是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的自然经济形态,不需要策划人、艺术中介机构、经纪人等中间环节。在当今全球化的消费环境里,精心设计、策划的创意产品很有可能被淹没在泛滥的信息之中,而媒体则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媒体的运作将发现创意产品的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实现。2005年风靡全国的“超级女声”项目就是在电视、图书出版、演唱会、商品代言、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推动下创造了赢利奇迹。

4.需求。从产业链的涵义中不难看出,产业链所以能够形成或发生变化,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消费者的需求是产业链存在的基础。在许多产业链中,消费者在对产品进行消费的时候会产生大量新的需求,而这种新需求产生的过程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4]。

二、创意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5]。换句话说,集群就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制度和协会。

产业集群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产业集群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在这种集群内,某些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通过价值链和各种联系渠道,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群体,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产业集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够共享诸多产业要素,一些互补性企业则能够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通过企业间的群体协同效应以及支撑机构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于这种集群优势的来源,韦伯将其归之为集聚经济[6],马歇尔强调外部经济的重要性[2],而克鲁格曼则认为是报酬的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交互作用的结果[7],波特则运用其钻石模式,强调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因子条件、企业竞争与战略密切配合的重要性[5]。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综合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优势源于创新整合能力,资源禀赋、资源整合共同构成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

弗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当具有新鲜想法的创意阶层以组织或区域的形式聚集时,价值和财富随即产生,这些资源就形成了区域的“决定性竞争优势”。他进一步将创意产业集群(Creative Clusters)定义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有独创性的内容[8]。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定义,创意产业集群是指创意产业(工艺、电影、音乐、出版、互动软件、设计等)在地域上的集中,它将创意产业的资源集合在一起,使创意产品的创造、生产、分销和利用得到最优化。这种集聚行为最终将促使合作的建立和网络的形成。

创意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首先,集群促进信息、人员的交流并加速创意商品化进程。创意产业以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创意为核心,创意的土壤便是多元文化。在集聚区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行业的人员相互交流,各个门类的创意设计和信息互相渗透,互相提供机会,形成了互动共生与竞争。创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人,人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创意正是在这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这也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创意产业集聚地大都分布在中心区域,既是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市场交易中心。由于靠近市场,企业间互补性强,具有信息密集、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共享等便利,这便进一步加速了创意商品化的进程。

其次,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创意产业集聚地大都外部环境宽松、可塑性强,企业运营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性。同时,创意产业基地也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都市经济发展商务成本的提高,都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外移。城市发展须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意产业渗透到各行各业,例如产品构思、设计、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产品拓展市场开辟了道路。

再者,集聚区内产业业态完整,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集聚区内一般聚集众多的相关企业,它们形成完整的产业业态并构成产业链,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例如,上海泰康路艺术街云集众多与视听艺术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以创意设计为核心,涉及视觉创意设计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礼品设计等,并通过展示来吸引客户和公众。每天都有各类展览和表演,包括各类绘画、收藏、摄影、造型展示和时装、音乐、歌舞表演等,令艺术街不仅展露出引领时尚的风范,而且在全国的名声和竞争力也大幅提高[9]。

纵观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发形成的市场导向模式,低廉的租金吸引大量的设计和艺术工作者在旧厂房聚集,这些地方创意氛围较好,但产业规模受到限制;另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采取一定的产业和资金优惠政策,促进创意产业集聚。这些集聚区相关配套设施齐全,物理空间较大,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我国的创意产业集群多位于中心城市,这些地区利用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以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历史建筑为空间资源,以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为原动力,自发或由政府规划牵头形成了一些创意产业集群。从整体上看,北京、上海的创意产业集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规模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

[参考文献]

[1]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花 建.创意:从产业链到产业丛[N].中国文化报,2005-08-05(1).

[4]王玉梅.基于价值链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J].经济管理,2006, (17):39.

[5]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50.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

Guo Hongyan

篇7

在我国,运营商提供网络基础服务,是整个产业发展的根基,居于智能电视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掌握了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的主动权,这一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运营商主导着整个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其他环节厂商的发展。

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环节则比较薄弱,推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些内容比如电视节目、视频点播、应用软件等还没有特别专业的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提供,而这些又并非凭借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的力量所能实现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平台来实现新的商业模式,或者融合传统广播电视的规模成本优势和互联网内容分发的个性化优势来完成。对于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而言,市场仍处于培育期,用户需求呈现无序性,发展面临挑战较大。

智能电视的出现改变了电视行业原有的简单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智能电视整机企业开始由纯粹的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这一转变改变了智能电视企业原来一次性销售的盈利模式,使其在销售智能电视的同时还向智能电视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从而形成智能电视终端的市场溢价,使智能电视企业产生持续服务的盈利能力。

篇8

产业链视角下成本分析对于企业成本控制来说是一个新的视角,它让企业摆脱了局限于自身的成本分析范畴,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掌控成本,产业链视角下成本分析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核心竞争力层面,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多元的,成本控制能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重要一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产品质量下,成本控制的越好,企业在价格竞争力方面优势也就越明显,可以做到产品比竞争对手更低,从而实现企业价格竞争力的提升,并在与其它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一个更加主动的低位。产业链角度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多利润,企业就拥有更多的资本进行研发或者品牌塑造,在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其它方面不断增强,进而推动企业竞争力步入一个持续提升的通道之中。

2.降低企业的成本

产业链视角下成本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有些成本可以通过自身管理水平提升、技术水平改善来加以控制,有些则不能,举例而言,企业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所带来的成本上升,依靠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改善就不好控制。从这一角度来看,需要从产业链视角更加全面的审视成本控制,注意从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就能够更好的降低成本,针对产业链波动所带来成本变动做到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削减企业的竞争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企业盈利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收入既定情况下,成本减少的自然就能够带来利润增加。

3.平衡成本的波动

企业经营中难免会出现成本的波动,成本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成本波动幅度太大的话,则必然会导致企业正常经营受到损害,举例而言,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突然出现了大幅度攀升,企业又没有办法将这些成本转嫁给下游,则必然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灾难性的冲击。而从产业链视角对于成本波动进行一个分析,就能对于产业链导致的成本波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到有提前防范,从而有效的平衡成本波动。

二、产业链视角下企业成本分析内容

产业链视角下企业成本分析关键是要从产业链上游、下游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分析,从这三个方面来全面进行成本分析,把握好成本波动的影响因素,从而明确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1.产业链上游分析

从企业产业链上游分析来看,主要涉及到各类原材料的采购,这是企业经营的前提基础,而对于企业来说,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始终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这导致了成本的变动,对于企业来说采购各种原材料逢高买入或者逢低买入成本是截然不同的。此外在与各种原材料供应商讨价环节中,企业是否具有较强讨价还价能力也会影响到成本,如果在与供应商价格谈判中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其所买到的原材料价格较高,从而推动了成本上升,反之则会带来成本的下降。

2.产业链下游分析

从产业链下游来看,企业产品或者服务要从过下游化解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从而转化为价值,下游成本主要涉及到营销成本,如果营销成本较高,企业成本也就随之攀升,如果企业营销成本低,企业营销成本也就随之下降。决定企业营销成本高低因素中,除了企业营销策略、营销能力之外,更重要是营销环节客户的讨价环节能力,如果客户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低位,就会导致营销成本提升,举例而言,一些经销商挟持了营销渠道,在就会让企业缴纳各种营销费用,从而带来了成本提升。

3.产业链自身分析

从企业自身来说,成本控制主要涉及到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等,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如何构建适合自身情况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成本管理重视不足,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管理与企业不匹配,就会不可避免的推升企业成本,反之则会带来企业成本下降。对于企业来说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到成本控制,技术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等会带来成本的攀升,反之则会带来成本的下降。

三、产业链视角下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从产业链着手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关键就是要稳定产业链上下游的成本波动,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同时注重产业环境的深度分析。

1.稳定上下游成本波动

企业需要稳定上下游的成本波动,具体做法方面就是与原料供应商之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做到原料供应价格的问题,企业也可以与其它企业进行联合采购,增强在原材料采购中的话语权,这样就能争取到更加优惠的价格,从而减少成本波动。在产业链下游,企业可以在营销方面探索更加有效营销手段,举例而言,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营销,可以采用借力营销等方法,为了改变在与供应商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企业可以构建联盟进行谈判争取更好的营销费用支出。

2.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需要在成本管理水平方面不断改善,构建更加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引入更加有效成本管理方法,将成本管理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举例而言,企业可以引入全面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价值链管理等成本管理手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就是要从技术方面进行成本管理的改善,具体做法就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设备更替,通过生产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或者通过技术改进实现形成本下降。

篇9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37-03

0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产业链管理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功战略,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成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农业产业链组织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家都被成功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概念

农业产业链组织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为一身,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此,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 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体系,近年来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王凯、韩纪琴(2002)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国才(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因此,农业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一类特殊的产业链,在这一类产业链中,农业或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与其它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它将农业生产者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它连接了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部门有关的企业和各类组织;它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它是其他产业链形成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而产业链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一般来说,产业组织通常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狭义的产业或市场组织,其考察的是同一产业的企业。所谓的市场关系即是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产业链上的物流链涉及到的产品一般情况是单一的,比如棉花产业链、大豆产业链、生猪产业链等,他们与这些产业链上的结构链、价值链、信息链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构成产业链组织。

结合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概念,笔者认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是指从农业初级产品到最终消费品所涉及到的各产业群组成的战略联盟,这个战略联盟内部各企业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关系和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等,它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宏观上看,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是农业初级产品演变成最终消费品涉及到的所有部门构成的战略联盟;中观上看,它和产业链组织是相通的,都是产业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信息链、物流链等的贯穿联结;微观上看,各结点企业之间通过交易关系、行为关系等连接成一个个小型组织,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服务。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此外,农业产业链组织在实践中通常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联系起来,两者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的地方,因此我们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构建,就必须搞清楚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2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对提高我国农业比较收益、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很多,综合来说,农业产业化可表述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所谓市场化,即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所谓社会化,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所谓集约化,则是要求有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科学投入,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使农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都是紧密相联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常常有交叉,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内涵特点,相互区别。理清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及其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1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1)两者的区别。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农业产业链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其次,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侧重农业经营理念、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内容;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组织形式,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再次,由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受空间地域约束,对于不同的产品链,其规模和范围相差很大。 因此,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具有更广阔的延伸拓展的空间。

(2)两者的联系。

产业链与产业化又是密切联系的。产业化把产、加、销各个分散和独立的环节纳入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是基于这些环节之间客观存在着的联系,即产业关联。若环节之间毫无联系,不具备供需关系,则一体化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反过来,实施产业化经营,可以克服有些产业链松散和脆弱的状态,促使产业链稳定和规范,确保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能拉长和拓展产业链,使产业链质量、功能得以增强。此外,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的联系还表现在两者都要受到农业生产规律的作用和约束,都要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涵盖价值的形成和分配,都受市场需求的方向和规模的影响,而且均与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组织指的是农业产业化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横向主体间的关系和纵向主体间的关系。横向产业化组织,指的是处在产业链相同节点上的各要素企业之间的关系,即同为初级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或同为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而纵向产业化组织,即以某一种农产品为纽带而形成的从初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市场的各主体间的纵向关系。根据我们前面对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农业产业链组织与纵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实际上是异名同质的概念,也就是说,农业产业链组织实际上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指明的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链强调的是农业发展的手段,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状态,因而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更具体,对静态链条的管理也比对动态过程的经营更易于操作。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目标要求延伸农业产业链、产业化经营的实现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协调、提高产业化经营绩效要求产业链有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因而对产业链组织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更实际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找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创新模式。

3 农业产业链组织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其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纵向一体化”到之后的“横向一体化”的转变。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比较有影响力的成果主要有:霍夫曼(2001)强调信息和交流技术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性,运用好信息和交流技术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上企业的竞争能力,占领更广阔的市场;拉丁弗伊斯总结霍夫曼等人的研究指出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组合中存在三大技术障碍:过于特定、刻板和适用范围狭窄,他主张建设一般的、柔性的、广泛的信息和交流技术服务结构,另外他认为对于信息和交流技术这样一个为整个农业产业链服务的项目,不可能由个别投资者建设,政府应该出面投资;罗斯(1995)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学说应用到农业产业链管理中;斯迟拜通过提出估计有效客户反应(即ECR:流通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以业务伙伴方式紧密合作,了解消费者需求,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系统)强调价值链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价值链分析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方面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具体的ECR估计方法。价值链分析证明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重要性,不注重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将造成产业链运行成本高,效率效益低、资源无效损失等后果。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构建等方面:

3.1 产业链管理方面的研究

桂受平和张霞(2006)从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和要素投资入手,将农业产业链涉及的有关联的产业群用U型曲线来描述。所谓的U型曲线是指战略规划、新技术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和品牌六个增值环节组成的价值链。作者认为通过对产业群内各个组织的相关环节的价值投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对比按U形曲线控制要素投入量和与之相反的情况所产生的价值总和(按曲线投入要素产生的价值总量要大得多)说明U形曲线协同管理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的优势。

学者孟枫平(2004)对联盟博弈(合作博弈)在农业产业链合作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论证。他的推导建立在博弈论(与纳什均衡不同,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基础之上的。通过分析,他指出,农业产业链上的公司更愿意同大农户合作,并且会建立稳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运作提出了建议,即小农户通过合作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户,积极开展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可以维持稳固的关系,并取得较大收益。

3.2 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

王凯和颜加勇(2004)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分为以下几种:按组织与运行机制,分为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合同生产模式;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的不同,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典型形态)、中介组织带动型(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典型形态)、专业市场带动型(以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间通过合同形成较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典型形态)、其它类型(农业综合企业、各级农业服务体系或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以契约关系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所形成的农业产业链组织)。作者认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不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主流形式,而中介组织带动型很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主流。

产业链组织要发展成熟必然面临产业链延伸的问题。龚勤林(2004)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沿革提出根据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在区域之间(包括地区之间、国家之间)进行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延伸产业链,并认为可以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链解决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方面,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我国农业产业链面临产业链断层、产业链价值错位、产业链集中度低、产业链风险控制能力低等状况,有效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应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连接整个农业产业链,要重点完善产业链的信息化,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混合纵向一体化的链接机制和“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

3.3 农业产业链构建方面的研究

王艺、王耀球(2004)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中认为要构建符合现代农业标准的农业产业链,就要引入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思想,可以将上游企业有效结合,共同为最终消费者创造利益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利益增值并推进物流管理。赵绪福和王雅鹏(2004)在《从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看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分析了产业化对产业链构建的影响:产业化的经营目标(实现农工商一体化)要求延伸产业链;产业化让农民获利的经营宗旨要求农民的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市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和农户等主体要素有机结合,高效互动的实现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协调;产业化的整体经营绩效的提高要求产业链有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

现有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的农业产业链理论,其中已有很多为实践所借鉴和运用, 农业产业链理论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缺陷在于:①较少有人提及政府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发挥作用。②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看,很不够。③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对我国农业现阶段的发展更为合适,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利益和风险在合作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和分担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较圆满的回答。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发挥资本市场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作用。⑤对不同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究竟哪一种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各方说法不一,缺乏可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⑥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而且在农业产业链管理和组织这两个方面区分不太明显,常有交叉。

未来研究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政府角色。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导致政府的某些干预是正当的,中国的现代农业刚刚起步,仅靠市场的力量难免造成发展瓶颈,应该给政府在农业产业链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2)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状况,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

(3)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该被明确提上研究范围,如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等。

(4)对各种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所面临的风险应有明确的归类,以便在实践中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安波,杨英措,张华.农业产业链的企业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7,(07).129.

篇10

产业集群、产业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而两者都有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又有日益耦合发展之势,我国一些集群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形成了集群产业链组织,为集群产业链研究提供了基础。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产业链、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的研究较多,而对集群式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研究较少。浙江财经学院的严北战教授从2011年开始对集群式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这种新型组织的演化模型、升级路径等新的思想和观点,本人对严老师研究的新的组织模式很感兴趣。本文是在严老师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集群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机理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揭示集群产业链 演化的规律,为政府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比较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产业关系紧密,一般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资源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与其相关的企业形成资源型产业链,资源型产业链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关联度大。目前大部分资源型产业链出现产业链短链、产业链狭窄等特点,因此延伸、扩宽产业链、改革现有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显示目前资源型产业链发展有三种模式:

一是资源型产业链纵向延伸模式。该模式围绕资源产品的专业化分工的各个阶段而形成不同的产业,形成一种产业链条,这种延伸模式形成的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大部分为资源产品的重工业加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资源,我国资源型产业链纵向延伸模式呈现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特点。

二是资源型产业链横向延伸模式。资源型产业链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拓展,加强跨产业的横向发展,形成了一条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资源型产业链条。我国资源型产业链横向延伸模式呈现产业延伸速度慢的特点。

三是基于产业集群的资源型产业链模式,即复合模式。该种模式能充分发挥竞争合作有机整合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社会分工、产业链、产业集群三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动态互动关系,使集群资源型产业链能形成区域优势,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造性的价值活动,实现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战略。

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产业链目前发展还不完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模式有待进一步发展,是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方向。对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制的深入剖析,有利于资源型产业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产业链升级。

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耗散结构分析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提出来的。耗散结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开放系统,耗散结构系统要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二是远离平衡态,普利高津曾说过“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即是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到达远离平衡态的区域;三是临界点突变,临界点突变是产生耗散结构系统的一大特征;四是正反馈,正反馈是有序产生的重要因素,是产生耗散结构系统的必要条件。

资源型产业链是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相关联的系统,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是产业集群与资源型产业链相耦合的系统,该系统与耗散结构具有同构性的特点:集群资源型产业链存在产业间、企业间物质、信息、能量、资源等的交换,从外界吸收负熵,通过“涨落”发生耗散,因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开放的过程,集群资源产业链系统时开放的系统;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环境变化、政策的变化,原来平衡的资源型产业链发生改变,不断向纵向、横向延伸拓展,形成新的产业链模式,因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发展是不平衡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不断延伸升级,带动新产业新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该系统不断扩大,进而促进整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该系统的相对稳定抵御各种变化带来的冲击,使自己持续稳定向前发展,表明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存在临界点即涨落点,与耗散结构的条件一致;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是从孤环―短链―长链―循环链―网链的过程,是系统不断耗散升级的过程。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内的各个链点关系复杂,链环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正反馈,因而该系统正符合耗散结构强调的正反馈的特点。

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是耗散结构,该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遵循耗散结构的规律,因而可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灰熵关联度、系统的有序性的关系确定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方向。

三、基于耗散结构和灰熵关联度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演化方向

1.耗散结构与熵的关系

2.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的优势分析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的产业与该资源产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并对其进行优势分析,即可确定该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可以发展的集群产业。

通过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灰熵关联度大小可以判断产业链的演化,即通过灰熵关联度可以确定比较序列与参考列的关联性的强弱,灰熵关联度越大,则比较序列与参考列的关联性越强,即该产业在集群资源型产业链中的越重要。

四、结论

我国资源型产业链有三种发展模式:纵向延伸模式、横向延伸模式、基于产业集群的资源型产业链模式,通过对三种模式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资源型产业链目前发展还不完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模式有待进一步发展,是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集群资源型产业链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发现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是耗散结构,该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遵循耗散结构的规律,因而可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灰熵关联度、系统的有序性的关系确定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方向。最后,通过对耗散结构与熵的关系、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灰关联系数、系统的优势及灰熵关联度的深入分析,可以确定基于耗散结构和灰熵关联度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8-104

[2]黄溶冰,胡运权,吴冲.耗散结构视角下的矿业城市产业转型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25(4):34-38

[3]王志宏,许可.基于耗散结构的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2006,25(12):68-70

篇11

一、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高级专业人才以及创新能力等多种优势基础之上的。向上关联它需要获得各种信息、资源;向下关联它需要有效的市场需求和成熟稳定的销售网络;旁侧关联它需要基础设施、专业机构等。链条上的相关产业因知识的相关性而聚集在一起互动发展,并通过产业关联各环节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形成长的、完整而有效的产业链。

鉴于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特点,本文把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现代服务业产业中具有某种相互关联的各个企业间通过知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互换而实现价值增值的一种链状关联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必要性和意义

1、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现代服务业大多具有规模小、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的特点,因此功能上不同但具有某种关联的服务业的业务间经常存在交叉关系,甚至不同类型的服务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因此现代服务业在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它们在市场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互相关联的价值网络。

现代服务业的上述特点表明对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现代服务业的成长发展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完整的具有上中下游产业链连接,信息、技术等要素聚集,相关条件完善的产业体系。

2、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意义

现代服务业往往在知识、信息和服务等方面存在交互关系,有时甚至是互为合作的关系。同时,同一区域内的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也有其内在的生态链和互补性。这些服务业之间是一个纵横交错、相对庞大的企业网络,其中的每一个服务企业几乎都能接触到大量的资源和信息,包括产业链节点上的其它服务企业,上下游的客户等。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对企业知识积累和服务创新等方面至关重要的资源在空间上是相对分散的,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从而不利于这些资源的获取,因此通过企业之间的垂直整合、水平联盟,对产业链进行优化,使提供同类和不同类服务的现代服务企业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并且形成配套服务,以此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对现代服务业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和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途径之一。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产业链协作意识也逐渐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下面是对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存在问题的分析。

1、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结构比较简单,产业辐射能力较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产值小,虽然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结构简单,难以实现与制造业匹配的互动支撑发展。

2、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握着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一些相关技术标准也由他们所控制,因此拥有很大的产品定价权,而我国服务业产业链处于整个国际服务业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部分基本上由跨国公司所垄断,相应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由他们所控制。

由于我国在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决定了我国现代服务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不高,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短缺,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协作意识不强

我国服务业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范围小规模的产业协作虽然已经出现,但大规模的产业协同还有待形成。各企业主体虽然逐步意识到了产业链协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定价机制缺乏、共享成本与效益的分割机制空白,大企业大品牌与配套企业的协作机能低下,导致了服务业形成一个整体协同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路径

现代服务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应当遵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律,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考虑现有服务业产业链的情况,选择适合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发展的路径。

第一,以集群战略优化产业链结构。

在对现代服务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时,应当依托我国现有的服务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区,整合产业集群内所有从事服务相关业务的企业,实施集群战略,实现主导产业、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以及专门化基础结构的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推进专业化分工;发展一批有技术、有品牌、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优势企业,带动一批具有相对优势的配套企业,并通过产业虹吸功能吸引其它相关企业集聚到产业链上来。通过优势企业、配套企业以及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协作与竞争,各自找到自身的核心发展环节,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不断壮大产业链的规模并优化产链的结构。

第二,培育产业链协作体系。

我国服务业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贡献率还比较小;产业链还比较松散,各个环节的合作关系并不密切。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大力提倡产业合作,要积极制定有利于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发展规划,从政策上引导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发挥相互之间的带动作用;要积极推行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产业链各方在标准与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要引导产业链各相关环节找准定位,明确分工,着眼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规模运作。

第三,通过制度创新扩大产业链规模。

由于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在我国发展还很不完善,在其优化整合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制度创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制度设计,如从法制建设、经济制度安排到宏观调控等多种途径,以培育优势企业为中心扩大产业链的规模,从而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2]蒋国俊.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范围的研究[J].经济师,2003(12).

[3]蒋景东,陈国雄.温州商贸服务业产业链延伸的研究[J].价格研究,2011(01).

[4]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和稳定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

[5]刘付芬.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2004(12).

[6]万建军.我国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湘潭大学,2007(05).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才工程培养经费重点项目和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资助成果。

篇12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我们需要二三十年完成。”宁高宁表示,与过去相比,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复杂,消费需求由数量安全向安全营养快速转变,生态环境变化使源头风险加大,贸易全球化使产业链更趋复杂,工业化发展对原料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宁高宁提出,“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目标是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是食品安全。系统的建设要立足全产业链,建立严格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标准,坚持用全产业链模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于落实,要确保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严格按照法规标准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