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27 16:1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业道德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业道德含义

篇1

在现代社会,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由此带来的经济交往的国际化,都对企业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建设对企业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对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服务整体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社会发展带来了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内容的变化,为促进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新时期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内涵及二者关系进行论述。

一、职业道德内涵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道德?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并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标准在职业领域的体现。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它调整员工、企业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也就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从伦理上调整企业同国家 、法律之间,企业员工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多样性、继承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不同的行业领域在职业道德方面有区别,不同时期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有变化,反映这一时代的要求。但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职业道德的核心虽然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其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会被继承和发扬。

职业道德内容虽然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内容,但我国当前形势下存在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所谓爱岗敬业要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要保持对工作的正确积极的态度,要把工作不仅当作谋生的手段,更应该当做自己热爱的并准备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来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创造奇迹。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不弄虚作假,讲求信誉,重信誉、信守诺言。诚实守信即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准则,“先做人,后做事” 。现在我国的诚信方面还存在不足,欺诈,造假,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各种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的正常经营秩序和社会和谐,对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诚信体系和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没有保密要求的问题需要公开透明。坚决杜绝徇私舞弊、区别对待,区分三六九等的行为。

(四)服务群众与奉献社会

服务群众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在工作中能真诚待客,能换位思考,以顾客的需求为立足点,急顾客之所及,想顾客之所想,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办实事,办好事。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味的索取,应自觉的奉献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二、职业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什么?“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职业礼仪》一书认为:“职业礼仪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基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其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展示沟通艺术,进而完善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进职业竞争能力而言的。职业礼仪包括职业人员职业形象的塑造(仪表仪态、仪容、服饰的规范和交谈艺术技巧)、职业礼仪的运用(礼宾礼仪、办公礼仪、仪式礼仪、行业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的实务与技巧)。

(一)仪容仪表礼仪

和他人交往接触,第一眼给人留下的礼仪印象来自于你的外表和举止,也就是仪容礼仪,包括你的仪表、着装、举止等。一个人的仪容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仪容仪表礼仪包括仪容修饰、化妆、服装穿着等。

(二)仪态礼仪

如果说仪容仪表打造的是工作人员的静态的形象,而仪态则打造的是职业人员动态的形象,你的职业素养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显露无疑,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仪态礼仪包括站姿、走姿、坐姿、手势、鞠躬等。

(三)沟通礼仪以及其他社交礼仪

沟通礼仪包括语言沟通礼仪和肢体语言沟通礼仪,在职业活动中文明礼貌的语言,得体、协调的身体动作和神态可以提高沟通效果。有助于工作的开展。日常社交礼仪规范的掌握也是很重要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要求职业人员既要遵循一般的现代礼仪要求,也要不段更新掌握新的礼仪规范,并学习一些涉外礼仪。

三、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的关系

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职业礼仪主要是对职业人外在形象和仪态以及待人接物等行为的要求,职业道德是对职业人内在的和工作行为要求。职业礼仪反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职业礼仪的深度与丰富职业礼仪的内涵。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共同构成了职业人的良好素养。良好的职业礼仪素养对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职业道德可以使职业礼仪具有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向多佳.职业礼仪[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

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专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公司之内)三种。[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告诉我们,劳动者进入哪种劳动力市场与其知识、能力和受教育情况成正相关关系。目前不少院校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在方向的定位上都是模糊不清,并没有同以培养研究韩语及文学人才为目标的本科专业区分开来。[2]且许多高职院校甚至是借用了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材乃至教学方式。[3]

(二)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教师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专门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依然很匮乏,数量不多、种类偏少、内容陈旧乏味,几乎所有的学校采用的都是本科低年级的教材,且教材大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4]二是统编教材内容普遍脱离实际,或是过于简单,或是复杂、难度大,最大弊端是不能突出高职教育专业特色、韩语教学培养目标、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5]总体说来,现行教材内容无法实现依托现实工作流程和业务特点,且无法根据业务变化不断调整。

(三)课程设置缺乏自身特色

综合众多教师观点来看,课程设置问题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高职韩语专业课程设置较为传统,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忽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且就业方向不明确,相关职业技能极为欠缺。[6]此外,大多数的高职韩语专业都是按照本科的课程设置来制定课程计划。[7]

(四)教学模式陈旧

在教学模式方面,有部分高职院校的韩语专业授课在沿袭初、高中时英语的教学模式。[8]高职韩国语教师容易将语法、句型、词汇作为教学重点,而轻视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教学。[9]高职韩语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10]高职韩国语教学仍处于以书本语法知识的学习为主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是缺乏实用性和现场感的纯课本知识,而不是与今后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实用型语言知识。[11]

(五)考核标准脱离实际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仍存在片面性和单一性的问题,与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现行评判语言能力的标准还是考取相关的语言等级证书,容易造成真实语言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脱节。[12]而实际上,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更为重视。现行考核标准大多只停留在试卷上,既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高职韩语专业教学属于非通用语教学,任课教师多为语言学或文学专业毕业,且大多是毕业后马上进入学校工作,缺乏相关企业实践经历,对专业业务领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及相关术语和常用语的掌握。学校受到人事编制等条件的限制,紧缺的“双师型”教师难以引进,因此“双师型”教师比例难以达到国家的要求。

二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韩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13]高职院校韩语专业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韩语人才,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涉及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标准和师资力量。因此,要以职业为导向,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探索。

(一)教材内容应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教材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详实的内容及资料,因此,教材内容是否实用将直接影响能否达成培养适应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徐冯璐将用人单位对高职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归纳为实用、够用、即用三点。[14]刘杰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时,常测试学生韩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表达,允许偶尔停顿或个别发音不准。虽然每个企业对于不同的职位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但总体来看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交际能力和韩语实际应用能力。[15]为此,调查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的自身不足,以及对用人单位管理者对理想人才的具体要求是编写符合教学目标教材的前提,同时,也是设定具体考核标准的重要依据。此外,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前提下,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设计单元构成和排列将更有利于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应用。

(二)课程设置注重开发学生自我知识建构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16]同时,建构主义认为,人类并非消极地进行信息重复,而是积极地从事知识构建,且方式是多元化的,影响知识建构最关键的要素主要为知识应用的情境、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是否对学习者有用三大要素。高职外语人才一般要兼具职业技能、外语技能和跨文化社交技能,因此,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具有社会适应性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除基础专业课以外,可依托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开设多样的实训课,还应将基础专业课和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训课在验证自己所学语言技能的同时,分析自身的不足,培养其依托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

在教学模式方面,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在知识和技术被应用的真实情景中学习时,其学习效果最好。[17]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旨在培养职业技术型涉外人才,因此要以职业外语教学为主,强化职业外语的特征,培养学生掌握将来工作过程中涉外交际所需要的外语惯常表达和应用技能,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或是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只要够用就行。[18]高职韩语教学相对其他技术型专业而言具有不受设备、场地限制的特点,而在教学模式上便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角色体验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建立健全以就业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教育教学改革起着重要作用,是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现行考核标准大多是通过纸质试卷来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或是以等级考试作为考核标准,而忽略了学生根据需要对所学内容的应用能力,语言成了单纯的知识,而忽略了其作为工具的功用。因此,高职韩语专业的考核标准应注重语言作为工具的特点,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把传统的笔试与现场演示操作、社会调查、业务模拟等新形式结合起来,逐步实现考试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建立健全以就业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在“双师型”教师比例尚未达标的情况下,新媒体是填补“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利用新媒体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以符合社会对所需人才在知识和技能上的需求,并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同时,灵活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与媒体资源进行衔接,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

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标准必须在学制框架内通过有效设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组织形式及最终效果,而师资力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是具体的操作者。在“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教材突出高职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考核标准的实际性以及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是顺利实现最终教学目标及培养高素质韩语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17]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2][12]刘彤凌.高职院校韩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J].时

代教育,2013(4).

[3]张巍.三年制(大专、高职)院校韩国语教学现况及改善

方案[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6).

[4][7]王岩.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

2011(8).

[5]范晓烨.高职韩语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6][15]刘杰.浅谈如何在高职韩语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4).

[8]刘丽丽.对高职韩国语专业“语言+技能”分方向教学

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12).

[9]陆明伟.高职高专韩国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出国与

就业,2011(6).

[10]李吉妮.高职韩语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之初探[J].科技

信息,2012(28).

[11]王娜.基于高职院校视域下的韩语教学问题及改革应

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

[13]张振元.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2002(3).

[14][18]徐冯璐.高职外语特色化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科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53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is the co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form,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methods, a single, poor effect; teaching materials lack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s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ly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changing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writing writing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cultivate students' Vocational Chinese compete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ability; practical writing; quality

1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特定技能技能的培养,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考评标准,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要求所招的人才具备较强综合职业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应用文种类陆续出现,电子邮件、网络短讯、户外广告宣传等已经越来越常见,成为了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些新型应用文种类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应用文写作的内涵。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能够将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涵扩大化,扩大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接触面,培养学生电脑操作能力和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拥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应用文写作课程效果良好,就必然能够提高的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出有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学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1.2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应用文体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应用和发展能够很直观地表现出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应用文写作能够帮助人们总结实践经验,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应用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校时期掌握写作等基本功,提升电脑操作能力。应用文写作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应用写作能力应当成为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说应用文写作是现代人的必修课,单纯就求职应聘来说,应用文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自身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人们日常工作更是无法离开应用文写作。就学校教育而言,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说是单纯写作教学的扩展,因为它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更加全面的视角,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更从容地适应新的职业和岗位。应用文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能写作会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促进社会发展需求。

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行业在迅猛发展,而外贸行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一新形势对当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的发展,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意味着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英语语言功底及扎实的外贸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商务人才。那么,职业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就要面对新形势,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从事外贸行业和国际商务工作的一线人员,培养“语言+专业”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在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信件已取代了传统商务信件,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被人们广泛应用。

一、《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介绍

《商务英语函电》这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进行书面信函往来、业务沟通的能力。该课程融英语语言知识和国际商务外贸业务知识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和写作外贸英文信函的能力,使学生能阅读、翻译和写作外贸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信函和用英文进行其他对外贸易活动,是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通常按照外贸业务流程,教会学生能够用英文邮件建立业务关系,如询盘,发盘,下订单等。该课程融英语语言知识和国际商务外贸业务知识为一体,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教学现状

教材方面:现有教材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是按照外贸业务流程来设置的,但是每个单元的案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前后并无关联,学生很难对一笔完整的交易有直观印象。其次,教材的内容与实际脱轨,缺乏与实事接轨的实操案例。再次,教材过多强调语法知识,设置的课后习题也大部分是训练语法和词汇句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处理能力训练。最后,教材的编排过于单一,每个单元都是遵循着样文、句型、习题的模式,略显枯燥。

教学方法:教授《商务英语函电》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从事过外贸工作,缺乏实操经验,于是在授课过程中就会过度强调词汇、句型和语法的讲解,使用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教学生如何读写这些外贸术语,如何记住常用句型和写作模式,长期下去,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趣。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课文、句法、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在书上做笔记,课后背诵相关句型和样文,在写作中也是仿照样文,稍作修改,以致很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实际操作时仍然无法下笔,不知如何写作函电。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涵括外贸知识与英语语言能力,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论知识虽有所增加,但在实际岗位中,他们的实操能力不尽如人意,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用英语进行外贸相关业务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外贸知识与英语能力结合在一起,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与企业的需要。

四、课程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函电》是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下写出表达准确、得体的商务英语函电,从而达到不同的商务目的。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兴起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个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系:从社会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制定该课程三维目标时,也秉承着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做到准确精练,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英文邮件和国内及国外公司建立业务关系、进行询盘、报盘、还盘和受盘、签订合同、付款方式、解决商务争端。方法目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获取、分析、归纳、交流、将知识综合运用和转换的能力。情感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沟通与交流、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教材方面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材建设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教材调研,选用高质量的《商务英语函电》教材、辅助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性与实操性;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组织在外贸企业工作过的教师和长期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合作编写教材,结合教师在外贸实践中的经验,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教材应具有知识的前沿性和很强的实践性,与现代网络电子邮件并轨,课后多样化进阶式练习。教材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系统性,按实际业务流程为主线,贴近当今公司业务实际,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完成国际业务往来函电。另一特点是时效性,加入国际贸易公司和国际贸易实践工作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改革的最主要问题是应当改革教学方法。近年来,我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鼓励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在教学中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任务型教学法颠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设置真实的商务情景,给学生发放任务卡,在任务的驱动下,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任务教学理念是“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以外贸业务进展的不同环节和内容进行课程的学习情景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实际岗位需求,按照一笔交易的业务流程来设计一条主线,从基本写作要素及建立业务关系开始,然后进行询盘、报盘、还盘和受盘,签订合同,付款方式,后续管理,使每个单元的内容连贯起来,然后在每个项目下设计相关典型任务,学生通过课前自己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完成各任务。在完成设置的学习情境和典型人物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书籍、新闻报刊等方式搜集相关公司的资料背景。在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再以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分组代表不同的外贸公司,按照外贸流程具体环节完成一笔交易的各个流程,内容包括对对方来函的阅读理解、设定写作结构、进行协作写作,然后以口头陈述、书面报告、PPT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对其他同学的成果给予组间和组内评价。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和典型任务时,必须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并结合行业、企业、岗位进行实践。例如其中有一个学习情境是询盘,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可分为三个典型任务,分别是确定目标产品、获取产品信息、产品描述。教师给学生发放任务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每一个任务,最后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和其他小组对该组表现进行评价。这是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教学条件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应充分利用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和国际商务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贸易流程实训,创设仿真情境,便于实践操作与演练。实训室将包括产品陈列室、商务洽谈室、模拟公司、多种商务实训软件、电子商务实训软件、秘书及行政管理实训软件、电脑速记设备、电脑、网络及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商务中心将能够呈现外贸业务运作流程和主要环节,能够完成整套商务英语函电拟写仿真练习。

此外,学校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基地单位的合作。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当地较为专业的进出口公司,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训实践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多实际体验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学习专业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紧随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学校也要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教师教法和教学条件,着力打造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外贸业务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为.与时俱进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4,(21).

[2]张龙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改革[J].池州学院学报,2013,(5).

篇5

关键词:

会计伦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含义

(一)伦理与会计伦理含义的界定

在我国,“伦理”是基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强调伦理的最初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调整人伦关系的规范。在西方,“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被认为与“道德”含义基本相同的哲学概念,是人们对道德现象进行的理论思考。综其所述,伦理即在“道德”的基础之上,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内容,强调其在对社会道德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个体间、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与环境等关系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般性规范,而在伦理学界往往会将伦理学具体分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两个部分。会计伦理属于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部分,具体指以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会计人员关系伦理、会计工作关系伦理、会计机构关系伦理以及会计行业伦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会计伦理主要讲的是在会计工作环境下的伦理关系分析,其核心是将伦理置于会计环境中进行相关关系的哲学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其内部发展规律的研究。①

(二)道德、职业道德及会计职业道德含义的界定

认为道德从本质上讲是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是将社会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之中,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等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准则,是人本身的应然存在方式。职业道德是专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规范,用以指导职业者与服务对象、职业者与行业、职业者与其他职业者以及职业者在利益抉择过程中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就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与服务对象、会计行业以、其他从业者之间相关问题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会计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把相关价值观、道德观标准贯穿教育中,并最终促使专业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培养其忠诚的潜意识,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会计伦理的实质就是研究会计职业道德内在的逻辑关系,将会计职业道德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出可以指导实务性工作的一般性指导意见。也就是说,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哲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哲学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性取决于会计伦理这一哲学基础的牢固性,会计伦理的变化决定着会计职业道德的随之变化方向。另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信息反馈给会计伦理层面,推动会计伦理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仅涵盖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而忽略了相关伦理教育,是一个巨大缺失,而几年来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并日益严重化无疑与此有着重大关联。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行业诚信危机,会计伦理逐渐被重视起来,也越来越多的教育主体把其选择为专业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和课程。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保障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及发展的保障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保障,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准绳和职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从业人员的职业选择和方向。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被日渐重视的今天,我们会计相关从业人员务必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伦理的发展的科学性得以保障,方能使其更好地指导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价值抉择,才能够从根本过上保证会计从业职在从业过程中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更加科学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保证会计人员的从业得以有效地认可和普遍地接受。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解决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的主要手段

当今社会,会计诚信危机日渐严重,而这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内因即指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其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缺失,具体指会计从业者在具体的从业中要么存在对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要求模糊不清、要么就是自身在面对利益抉择时选择了个人利益而放弃了集体利益,从而导致了会计职业人员的个体失信,诸多的会计人员个体失信的最终结果便导致了今天的行业失信局面,这是会计人员自律问题的最终体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会计伦理价值观缺失导致的职业道德低下的表象。而所谓外因即指职业以外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政治、经济等整体大环境的诚信危机等问题的影响,极具复杂性。当前我国的《会计法》、《税法》、《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而这属于是会计诚信危机的他律问题;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的飞速发展都要求会计伦理以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教育力度给予足够重视,要求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即加强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综上所述,从我国会计行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现状出发,不难发现诚信危机给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注意得是虽然人们日渐意识到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但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会计主体教育机构的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把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甚至要优于专业知识的教育。

作者: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注释:

①赵婧一.在校大学生会计伦理教育工作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6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38-02

执业药师职业化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完善的必然结果。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职业道德不仅仅是该职业准入的标准,同时也是执业药师形成职业意识,树立职业形象,提高行业和单位信誉的重要保证。本文阐述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寻找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

1 执业药师职业道德相关含义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职业特点所决定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是执业药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是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道德在执业药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

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概念。道德内化就是指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成为自己发自内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并自觉地用道德规范和传统力量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过程。

关于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含义,理解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对执业药师的约束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使执业药师职业道德成为执业药师意识组成部分的过程。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表现为,执业药师对其职业道德的认识,逐渐由表层认知向深层价值观念转化,由强迫性遵守的消极情感转化到自觉遵守的积极情感,由被动的他律转化到主动的自律。

2 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

2.1 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中,职业道德规范本身无疑是最主要的内化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执业药师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单指“执业药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种,也包括全民道德规范、以及与执业相关的各种道德规范。内化职业道德规范,也不单是记住职业道德规范的条文内容,而是要理解和领会条文所蕴含的精神和理念,并在执业的过程中自觉贯彻与遵守。

2.2 职业的性质和地位:职业道德是职业的基本构成因素,其内容反映着职业的本质特征及其客观规律,以及社会对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执业药师直接面对患者,专业性强、知识面宽,会经常遇到不易判断、难以处理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害职业形象,甚至影响职业前程。严格遵守法律、遵守职业规范,不仅可以重塑职业的社会新形象和发挥职业内在价值,而且是执业药师避免职业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最好手段。必须让执业药师充分认识到职业性质、地位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系,使执业药师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职业自身价值对于职业存在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内在的确信,才能基于对职业的认同,在实践中表现出对规范的自觉遵守。

2.3 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知识与技能,是执业药师存在发展的基础,但是这种资本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就必须谨守职业道德,否则,知识与技能可能会成为伤人害命的手段和伎俩,渊博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根本不值得炫耀和称赞,甚至应该受到谴责。职业知识与技能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脱离职业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职业道德,也没有完全脱离职业道德的知识与技能,知识和技能能够服务于社会,在于知识与技能中蕴含着职业道德的成分,也就是说职业道德是知识与技能的组成部分。同时,知识与技能假如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也可能会成为损害社会的工具。而道德水平高低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正相关性。道德水平越高,道德判断力越强,敬业精神越好,其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就越多越强。

3 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

3.1 加强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一种自尊自律的基本方法,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内化,更加需要自觉地加强自我修养。第一、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职业道德知识,理解其精髓,学习和感悟职业道德对于执业药师的价值,主动将道德行为规范上升为道德信念。第二、在实践中感受职业道德对于职业的影响,体验自我约束对于自己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第三、经常性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监督,及时地纠正。第四、保持耐心和信心。在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强烈诱惑或信心受打击的时候,这时一定要自觉抵制住诱惑和保持自己职业发展的信心。自觉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

3.2 大力加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教育:一种重要的自律过程就是职业道德教育。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建设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要求、规范不断灌输到执业药师的意识中。执业药师职业道德不通过灌输是无法自发形成的。

3.3 加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的制度化、 法规化建设: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法律是道德的下限,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判断执业药师的行为是否道德,首先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健全而完备的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和依托,目前我国执业药师相关法制有待于健全。

3.4 工作严谨求实,诚实守信: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严密而准确的科学实验,是对药学科学发展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执业药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药品具有质量要求严格,使用价值专属,需求弹性小,需求突发性以及抗药性、依赖性、过期失效性和新药研究高科技等特殊属性,执业药师要依据国家药品标准,严格把好药品质量关,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执业药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忠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注重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劳动,信守诺言,公平交易,遵守契约,严格履行经济合同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药品价格;不做假帐,不偷税漏税,不偷工减料,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

总之,我国也应把执业药师的执业道德纳入法规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执业药师的职业化发展,加快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悦,对我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中国药师,2009,6(12)

篇7

一、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1.道德修养的含义。所谓“修”,是指陶冶、锻炼、学习和提高:所谓“养”,是指培育、滋养和熏陶。古人所说的“修犹切磋琢磨,养如涵育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在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锻炼,使自己达到一定的能力和境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道德修养是修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形式。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和阶段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为磨练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求外”与“省内”相结合的活动。

2.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馆员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馆员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馆员道德境界。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我修养过程;一是通过修养活动所达到的道德境界。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作为理论、规范形态的外在的馆员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馆员的个人意识和内心信念,使之成为馆员道德行为选择的依据,确定崇高的道德理想,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从业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优秀馆员。馆员职业道德,是馆员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馆员,会对读者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二、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提高馆员职业道德认识。馆员职业道德认识是馆员对道德知识及馆员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馆员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基本道德知识、理论和馆员职业道德知识,了解、认同并接受馆员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形成对馆员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把社会的、外在的道德规范、准则逐步内化为馆员从事教育事业的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馆员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馆员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馆员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优秀馆员”,增强对馆员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馆员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读者产生的影响。馆员职业道德的魅力通过读者的“向师性”、“模仿性”影响着读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崇拜的人,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行为习惯等,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磨练馆员职业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道德抉择的力量和坚定精神。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志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由此可见,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当馆员把馆员职业道德意识变成个人的行动原则,并时时处处坚持他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时候,就形成了馆员职业道德意志。

3.树立馆员职业道德理想。在馆员职业道德修养中,道德理想对馆员的整个服务活动,乃至对馆员的整个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馆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必须明确道德修养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是馆员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是馆员最高的道德理想,需要馆员终身为之奋斗;近期目标是馆员在一定时期内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具体化和量化。近期目标服从和服务于长期目标,但又是达到长期目标的基础。

4.坚定馆员职业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馆员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合金”,是人们把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间媒介和内驱力,并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

5.培养馆员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在我国《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出来了。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谦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爱岗就是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是要有奉献精神。

三、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热爱读者。馆员对读者的爱可以启动读者的心灵,消除馆员与读者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读者的学习动力,热爱读者还是影响读者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2.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与学术素养。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如语言表述是否清晰,语气是否礼貌,态度是否冷漠,控制个人情感是否得当等等。不端正的职业态度很容易在馆员与读者之间形成隔阂,阻碍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交流。

图书馆员要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作为服务工作的宗旨,要把读者的根本利益和需要作为行动准则,想读者之想,急读者之所急,供读者所需,把为读者服务看成是最大的乐趣,把读者在自己的服务中受益看成是最大的欣慰和幸福。

篇8

现阶段,我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着强烈要求,并对教师拥有高尚职业道德有着高度认识。在教育系统内外都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呢?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比起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自觉性、更强烈的典范性和更为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被社会上的人看做最有教养、最讲文明、最有德行的人。教师的言行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道德,往往成为人们判断是非、善恶、荣辱的标准,并因而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和社会风尚。同时,教师的道德面貌还直接影响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品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道德的这种影响将更为广泛而深刻。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性质上,从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范畴。它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根据教育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特点,向教师提出处理这些关系的具体道德规范和要求,使之带上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它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具体和一般的关系,是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教育劳动的教师。使其在从事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灵魂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育对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注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从而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信誉,以获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一)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天职。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动力。如果对教育事业本身就不热爱、不热心,没有坚定的信念,当然谈不上尊师爱生,勤于进取,精通业务,为人师表,忠于职守了。热爱教育事业,要解决职业认识的问题,也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理解。理解是热爱的基础。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种放眼未来,勇于献身的职业;是一种热爱学生,童心永在的职业;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职业;是一种精心雕刻,不断创新的职业;是一种为人师表,催人上进的职业的时候,才算对教育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伟大和神圣之所在,进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忠于职守,要求教师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人民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谋取私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春雨浇灌幼苗。

(二)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水平高低的标准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是教师的使命所决定的。高尔基说得更明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教育中,高尚纯洁的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深处的金钥匙。有了它,一个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让科学真理像甘露注入学生的心田,从而开出朵朵绚丽之花。

(三)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教师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协调一致地活动,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师集体才能给学生集体良好的道德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为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教育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注意将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辩证地看待教育活动中的动机和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这样才能公正地、准确地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在评价中还应注重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呈现形式。口头评价具有随时、随地、及时根据素质教育的善恶观或批评、或表扬、或鼓励对某一教师或某教师群体的教育行为作及时评价。这样做可以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是非,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并按照这些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与安排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提高教师自我培养意识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繁重、复杂、见效较慢的工作,长期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师德及它的主要内容在人们的头脑中淡薄了,有个别教师甚至道德沦丧(腐化、拜金)。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培养意识,提高教职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篇9

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并引起了企事业单位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无数事实和案例无情地告诉我们,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失范,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会计行业的公信度。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能够反映会计行业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各行业会计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是从事会计职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依照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财会字19号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制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等。

二 我国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会计人员缺乏正确的世界观

就会计人员自身而言,大部分人员是守法重道的,但是不难看出还有极少部分人员,为了追求自己安逸的生活,视国家法律不顾,任意践踏法律尊严,做出种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扰乱了国家经济发展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当中有的为避免被辞退、失业和下岗,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屈从单位领导作假账;有的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并且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检查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

2.社会诚信缺失

近年来,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现象,表现在大多数人不讲真话;政府缺乏诚信,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企业缺乏诚信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不守合同等。当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时,会计人员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会计信息失真,假账盛行等现象很难避免。

3.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权责利界线不清,监事会、独立董事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督虽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监督标准又不统一,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不能经常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

4.惩罚力度不够

会计造假虽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实际工作中会计当事人及其指使造假的单位负责人受到处罚的概率与力度偏低致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又有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在“败露成本”与“机会收益”间比较,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后者诱惑难挡,企业愿意铤而走险,便不难理解。

三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改善外部环境的建议

1.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要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相应的约束和奖罚机制、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个人信誉等进行严格登记,守信者奖,失信者罚;加强企业领导层的会计诚信教育,加大会计诚信宣传力度,通过潜移默化,使领导层的道德天平向诚信倾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会计体系,建立市场化的监督机制和民事赔偿机制;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信用制度纳入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要求中,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定期进行评价,使会计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

2.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加强在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之外,还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理论、专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还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在职教育,与后续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虽然涉及范围很广,但可以说办会计职业道德后续教育培训班是必要的。这种后续学习有助于会计人员扩大视野及知识更新。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当建立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会计监管体系,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从而切实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3.优化会计职业的社会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一个道德意识薄弱、公共环境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不是仅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及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创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各行各业必须加强自律,自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最后,会计人员自身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后再来提升自身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更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因此,面对某些不利的环境而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信赖和崇敬。

参考文献

[1]商淑东.会计职业道德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5(3)

篇10

“仲裁的全部价值在于仲裁员。”这句国际、国内仲裁界广为人知的名言正反映出,仲裁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对于仲裁职业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而是由各地仲裁机构以仲裁员守则、管理办法的形式零散地作出某些规定。从仲裁职业的长远来看,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我国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仲裁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当包括:忠实诚信、公平正义、清正廉明、勤勉敬业。

一、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概述

厘清相关的概念内涵是研究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基础。

(一)职业道德

社会分工孕育出职业,职业正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基础。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情感。因此,为了长期的利益和信用,各类职业群体依据日常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步形成了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 “全部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任职目标、职业与从业人员、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连”。职业道德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特定性。职业道德只在特定范围内适用。二是稳定性。职业道德是职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稳定性。三是多样性。职业道德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因行业而异。四是纪律性。职业道德表现为对职业群体的约束,因此有强烈的纪律性。

(二)仲裁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仲裁是指当争议产生时,当事人协商签订或按照争议前达成的约定,自愿提交于中立的第三方来裁判的争议解决机制和模式。仲裁具备如下要素:(1)仲裁协议;(2)中立第三方;(3)居中裁决。由此可知,仲裁员是指由当事人选取或被仲裁机构指定,负责审理、解决纠纷的人。因此,仲裁员的素质和职业操守就显得尤为重要。仲裁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以描述为仲裁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仲裁员的职业道德除具有其他职业道德的特征以外还具备自身的特性。首先是司法性,仲裁员虽有别于法官、检察官,但是也是运用相关法律解决纠纷,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仲裁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其次是强制性,仲裁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的,是仲裁员必须遵守的。再次就是民间性,仲裁的基础是仲裁协议,仲裁人员的选定以及仲裁程序的运作都有别于诉讼,体现了仲裁的民间性。

(三)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道德规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运用伦理观念、社会风俗和人的心理来调整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社会的关系。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与道德规范的作用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是道德规范在仲裁职业中的体现。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规范作用和引导作用。规范作用:首先,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树立了行为的标杆,使得仲裁员在行为过程中自觉抑制自己的私欲,节制自己的行为。其次,在职业文化中明确了主流意识,如果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不仅使仲裁员在良心上受到谴责,严重的甚至会受到行业内的制裁,这样可以促使仲裁员在行为中形成一种自觉的压力。再次,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职业道德规范为监督仲裁员的行为提供了可以明确参照的标准。引导作用:首先,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职业氛围,并确立了公平、诚信、正义的标准,引导仲裁员积极追求正确的职业理念和信仰。其次,有助于提高行业信誉和形象。信誉和形象是一种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通过提高每个仲裁员的职业素养,最终获得仲裁职业的发展。再次,可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仲裁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全社会道德的发展,亦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二、我国仲裁员道德规范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一)现行规定

目前,我们国家仍然缺乏专门的全国性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已经制定了全国性的一体适用的《中华人民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等规定。然而却没有这样一部法律统一规定仲裁员职业道德,只有各地方制定的“仲裁员守则”或“仲裁员管理办法”中有零星规定。《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这为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构提供基本的参照。《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明确定性该规则是仲裁员道德准则。第二、三条明确规定仲裁员应当具备勤勉、公正、诚实信用的道德品质。《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第三条规定仲裁员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第四条至第十一条规定了仲裁员应当认真勤勉等等。另外《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管理办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中对仲裁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也都做了相关的规定。

从以上规定不难看出,各个地方仲裁机构制定的仲裁员守则或是仲裁员管理办法虽然内容也很详细,但是规定相对分散,不够全面。还有一些规定并不是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只能算是一般的工作规定或要求。

(二)建立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仲裁员都是在专家中产生,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公正地作出裁决,认真履行职责。但是,由于人所存在的私欲导致自我约束的放松,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枉法裁判的现象,这就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但是目前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各地方的仲裁员守则或管理规定零碎、分散,往往只能成为摆设而执行力不够。缺乏统一的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依据,各地方与仲裁员职业道德相适应的后续制度及行为准则的设立就会出现混乱,缺乏可操作性。

另外,现在建构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条件已经具备,各地方在具体规定上不尽相同,但是有关仲裁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例如都规定了仲裁员应当公平中立,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仲裁员的选任条件中注重仲裁员的道德素质条件比如诚实信用;仲裁员应当积极学习,认真勤勉地完成工作;必须回避的各种情形等。这些规定可以为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提供有益借鉴。统一的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可以将所有仲裁员纳入规范系统,有助于增加社会对仲裁员的信赖和对仲裁的认可,提升办案质量。同时,也减轻了诉讼所承担的压力,有利于解决纠纷,节约司法资源。

三、我国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

(一) 忠实诚信

忠实诚信可以说是仲裁人立身之本,忠实诚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忠实于宪法和法律,二是仲裁员自身具有的诚实信用的品质。仲裁虽然具有民间性,仲裁员能否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人长期以来也饱受争议,但忠实于宪法和法律,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实践来看,都应当是仲裁人忠实的信仰。《仲裁法》第七条规定: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由此可以看出,符合法律的规定是仲裁的界限,是仲裁员在职业过程中所应坚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是保证仲裁裁决效力的前提。若是没有这个道德底线,不仅当事人对仲裁的信赖会消失,而且仲裁员自身也会迷失方向。诚实信用是作为一个仲裁员所应当具有的品德。诚信的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 “人无信不立”,仲裁就是双方当事人基于对仲裁员的信任,而将纠纷交由其裁决,这就有赖于仲裁员应当具备的值得信任的品质。

(二)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应当是仲裁追求的最终目标,仲裁员居中裁决的目的就是产生正义,所以仲裁员的个人品德和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平正义是指公道正派,不偏袒徇私。仲裁员要做到公平正义,首先要能够独立,独立的行使职权,裁决纠纷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涉。《仲裁法》第八条规定仲裁具有独立性,仲裁员进行仲裁不受其他个人或团体的干扰。其次,仲裁员要公平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公允不偏私。当事人是基于信任而选定仲裁员作为第三方来裁决纠纷,如果仲裁员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会造成结果的不公正,这样即辜负当事人的信任,也损害了整个仲裁行业的信誉。再次,仲裁员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决。如果说忠实于法律是仲裁员的信仰,那么依据法律裁决纠纷则是仲裁员的职责。

(三) 清正廉洁

《楚辞·招魂》中说:“朕动清以廉兮”。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贪曰洁。”可知清正廉洁的含义是指不收受贿赂,不滥用权利贪污。清正廉洁,不只是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各单位都应当恪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具体到仲裁员的清正廉洁是指仲裁员不以权谋私,收受贿赂枉法裁判。仲裁员清正廉洁是保障仲裁裁决公正的前提,只有仲裁员保持清廉才能抵御来自当事人或者其他方的任何诱惑,才能独立公正地裁决纠纷,保证裁决的效力。《仲裁法》第三十四条第四款规定若仲裁员有私自会见当事人、人、或者接受请客送礼的情形,则必须回避。巴尔扎克曾说“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只有将清正廉洁作为一项道德规范,时时警醒仲裁员应当保持清廉的高尚品质,才能保证其做出公正的裁决。

篇11

会计是伴随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本质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作出预测,参与决策,进行监督,并实现最优经济效益。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工作虽然专业性很强,需要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够掌握,但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企业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样,存在着道德问题。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仅决定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于其道德状况。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较多关注公众利益的特点。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篇12

一、法务会计的含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规模日益庞大,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与此同时,各国为了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颁布了许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犯罪、经济纠纷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几乎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与会计和审计有关。而通过法律来调节市场经济行为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对每一个市场经济主体来说,法律诉讼将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2002年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法务会计准则公告-APS11》(statementofforensicaccountingstandardsAPS11),其中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法务会计服务是“为解决争端或法庭诉讼的需要”。张苏彤(2006)认为,法务会计的总目标就是“为相关人士或组织提供、陈述或解释会计证据信息,满足法律的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法务会计提供的服务不仅内容上要满足法庭诉讼的需要,而且在形式上也要符合其要求,法务会计可视为以法院裁决经济案件中的罪犯可接受的形式提供财务信息的科学”。

二、法务会计(人员)对外承担的会计职业责任

1.什么是会计职业责任。提到会计责任,人们想到的好像就是当事人因会计舞弊案件受到的责罚,其实这是法律认定的狭义责任观。一般而言,会计职业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即会计行为当事人作为某个组织成员,应该富有服务于组织经济利益的责任。当前主要表现为会计应当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强化会计监督,并通过企业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为提高企业的年经济效益服务。1.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即会计行为当事人呢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履行社会契约,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伦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1.3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是会计行为当事人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社会契约,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伦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1.4自愿责任:自愿责任处于自愿选择主动承担对于组织和社会的义务,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简单的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2.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前已说过“责任”的含义,这里就不加赘述。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主要分为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前者为法务会计人员应尽的职业责任,后者为法务会计人员因未履行其职业责任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法律制裁。首先说会计责任:法务会计服务就是“旨在寻找符合既定责任或公司其他活动合法性目标的证据”,法务会计的行为方式可归为三种类型:法务会计调查、法务会计鉴定和法务会计咨询,这也是法务会计责任的负责对象。国内外的法务会计服务范围以及会计责任的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国内实务界一般以提供法务会计服务作为他的会计责任对象;而国外实务界出了提供法务会计服务,还提供一些会计、审计甚至非会计非审计的业务。法务会计的法律责任是指法务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提出了欺诈或错误的专家意见或有其他违法行为而应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务会计人员一般受当事人委托而成为专家证人,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或同时承担作伪证的刑事责任。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务会计人员受公司司法机关指定或聘请而成为鉴定人,承担侵权责任或同时承担行政责任和作伪证的刑事责任。

三、法务会计(人员)的自身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1.1专业胜任能力。法务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即法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职业道德角度看专业胜任能力还需强调的是法务会计人员应努力培养敬业乐业勤业精业意识、服务社会意识等职业道德意识,通过内在意识反映到外部行为,正确处理公与私、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切实遵守客观真实性、合法合规性、专业针对性等原则。1.2职业纪律与责任。法务会计的职业纪律是指在执业过程应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章、行业规范,按时完成委托业务。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是指法务工作往往会触及到不同方面的利益,经常遇到矛盾,甚至会遭到挫折和打击。具体表现为:保守秘密,执行相关规定,开拓创新意识,坚持独立工作等。2.如何加强法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2.1加强法务会计基本职业素养建设。如会计审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法务会计人员要通过审查企业的各种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来追查与所调查事项有关的事实,审计技术能帮助法务会计有效地搜集证据并鉴别真伪)、辨别舞弊的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尤其是证据规则知识,对法务会计人员来说对证据规则的理解至关重要。这包括证据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如何合法获得证据、如何保留证据、哪些证据当事人需要证明、哪些证据当事人无需证明、如何举证、举证责任如何分配、举证的时限与证据交换等)、高度地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对人的心理和动机的理解力、沟通技巧(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理解、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敬业的精神等。2.2成立规范、权威且配套齐全的行业协会组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也可以成立规范、权威且配套齐全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维护社会公众和会员合法权益,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组织实施法务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对法务会计师的任职资格及其事务所的职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等等。2.3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法务会计执业道德准则。现代法律会计发展较早的美国已经早制定了注册舞弊审核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我国亟需制定一套指导法务会计师工作、规范其行为、保证其工作质量、明确其执业责任的准则,有利于法务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规范化、维护法务会计师的职业信誉。2.4健全会计法务制度。加快法务会计的相关制度建设,由财政部、司法部牵头,组成由会计界法律界共同参与的研究机构,开展对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着手进行法务会计制度建设。

作者:李凌吉 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谭立《财会月刊-对法务会计法律责任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2]陈国辉崔刚《会计之友-论新时期的会计职业责任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