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13: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陶瓷的艺术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以书法为画法――书画同源
写意花鸟,“写意”二字,含义深刻,它要求画家取物造型需笔笔见功,强调“写”,即以书法入画。中国历意画大师,其画风各异,均与其书法功底有着密切关系。“能画者必善书”,书法上没有功夫与个性者其画必平庸无味。所以学习书法是学习写意花鸟画不可缺少的首要基本功,必须下大气力深研之、实践之。不懂书法、不学书法就不懂什么叫写意画,也就学不好写意画。
2 以神取形、以意舍形――似与不似
写意花鸟之形既不是画家主观杜撰出来的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是极目所知的“具象”,它是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是从具象中抽象出来的不同于表象的形象。意象既不同于自然真实,又不失自然真实之神韵,是以神取形,以意舍形的。这里的形是“似与不似之间”之形;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之形”,它是画家观察客观物象极精细以至达到入微之境地后,千锤百炼不断进行艺术加工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通性。
3 言简意赅――以少胜多
写意花鸟画要求做到笔墨高度简约概括,笔不恭而心恭,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到而意到,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是写意画的最高准则。它如同中国古诗五言绝句般精练而含蓄,使读者有随之想象,联想发挥再创造之余地,从而得到更多更美的艺术享受。这里尤其要注意中国写意画中的“空白”,即中国画之“虚”的处理。“虚”并不等于无,而是虚中有物,虚中见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朱耷、齐白石画鱼、虾皆不画水,留大片空白,而感觉鱼、虾即在水中畅游之趣。
4 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写意画把画面之题诗、落款、钤印视为画面不可缺少之组成因素,相互配合,互为生发,相得益彰,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二、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为: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和没骨。
红楼梦中一首行酒令道尽了世间女儿们的娇态。自古以来,女子就一直是历代画者较为喜爱的题材。景德镇陶瓷仕女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无不表现着洗礼过去及当下女儿们的常态。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诗词、绘画、歌赋,都一如这首《女儿令》般是生活的写照,但作为人们上层意识的产物却高于生活,是精神文明高度概括的表现。佛语常说:“人生有苦,爱别离,怨憎会。人心难免贪爱,贪而不得,嗔生也。”可见,女儿的贪嗔最难绘。瓷绘画与纸质绘画,载体虽不一,但气神相同,顾恺之曾经说过:“凡画,人最难。”可见懂画,得先读人。在此,笔者以平常绘画之创作所得,来谈一谈女子形象描绘的变迁史,并道一道画中女儿的悲苦愁乐。
个人觉得真正意义上人物画的开端应该算是先秦时期,尽管前期石器时代也有一些简单人物壁画的描绘,但却不是真切单纯的人物绘画,只是作为远古石器时期人们崇拜或征服大自然的配角简画。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在帛或壁上描绘不同的人物,女娲、娥皇及女英等神话人物作为代表形象,其中也有着仕女的始祖——贞女、娲女的表现,尽管这只是作为当时封建社会标榜楷模或神道崇拜的用途而已,却是从非意识绘画进入有意识绘画女人的开端。由于绘画多作于墓室当中,所以还是以仙女引升题材较多,画中墓室女主的形象较为古朴于练概括。到东汉时期,壁画更加多元化,仕女描绘也增加了许多的可选择性,比如,赵夫人、京师节女、梁节姐妹等形象。由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束缚,封建专权的统治者为了压抑女性思想及地位,所以大肆宣传女人贞洁的形象,在这个时期,仕女绘画多为统治者所服务,但也变相地倾诉着所处时代女人的心酸。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出现了专业的画家。著名的画家顾恺之就产生于这个朝代,他最擅长的就是“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也就是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他认为描绘仕女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眼睛”。而笔者最为喜爱的莫过于顾恺之仕女绘画中线的描绘,其线的力度、节奏恰到好处,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云行地”一般。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似乎像洛神在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等待着谁。唐代时期,中国仕女绘画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缺陷存在,这个时期多以反映贵族人物或宫廷仕女为主,民女描绘较为缺乏,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杨贵妃》、《虢国夫人》和《捣练图》等以仕女为题材的绘画。初唐仕女绘画较为代表的是李仙惠墓中的《宫女图》,画面人物前后顾盼,彼此呼应,充满了闲适优雅的宫廷气息。画中对人物前后的安排恰到好处,这正引证了谢赫《画品》中六法“经营位置”的运用,仕女绘画,除运用线条来表现气韵外,对于图面构图的安排也要求“多分则减”般严格。除一系列游玩题材的仕女绘画非常出名之外,这个时期刚兴起的宫怨图也很有代表性,如周昉的《挥扇仕女图》,这一长卷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特征,真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画中13人,情节各不一样:或坐、或抚琴、或对镜和刺绣等,背景与情景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对镜一节,一位嫔妃懒于梳妆、对镜而立,低眉、灰暗的双唇,描绘的是秋日凄凉时节,正是情景交融,仿佛都能听到佳人正低吟着“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懒。凄也。”可见一幅绘画作品,大到构图用色和人物姿态线条,小到妆容和手势,无不是一副绘画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情也,景也。宋代时期,士大夫文人思想占据主流思想文明,一大批的文人代表仕女画作争相浮现。而且不仿前人,物之情态形色具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嫩绿丛中红一点”在绿树掩映下,高楼窗口有一红衣女子倚窗眺望,构图巧思不落俗套,画面将女子心思半酣半渲,引看画者遐思翩连,此类的构图方式在现今传统仕女瓷板画中较为多见。并且宋代也是人物写意画的开始,更加地注重现实生活气息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由于瓷器载体的技术创新,古彩和粉彩绘画画面清新华丽,由此仕女陶瓷绘画也展开了盛世之期,传统趣味的宫怨妇女游乐图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以才女佳话为题材。绘画的仕女形象纤弱、运笔轻柔、设色清雅。以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较为常见,如当今深受人们喜爱的瓷画作品《黛玉葬花》、《可卿春困》、《宝钗扑蝶》等等,瓷艺绘画构图讲究情景交融,其装饰度非常重要,在《周易》的六十四卦第二十二卦中讲到,贲卦,文饰也。意为,再强调一切文饰,都是空虚的,应当返璞归真。领悟一切,放弃虚饰,悠然自得。饰极必反,陶瓷仕女画亦如是也。
饶俊瑞 江西临川人,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赵明生。擅长工笔仕女,笔下仕女多姿多彩。风格灵秀,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传统粉彩与现代陶瓷的艺术效果。作品受到广大收藏家的高度肯定。电话:15079893225
现代陶瓷不仅仅在视觉上发生了变化,更是现代人表达丰富情感和创新的方式之一。现代人对于艺术品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而陶瓷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品,更为人们所热爱。人们在泥土、水、火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赋予艺术品生命力,不仅能美化城市和室内环境,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和时展的标志之一。现代陶瓷雕塑具有独特的个性,文章介绍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希望能为今后陶瓷雕塑的发展和创作带来启发。
一、现代陶瓷雕塑艺术概况
陶瓷雕塑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了陶器,经历过朝代的更迭,今日陶瓷艺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分类众多,不同种类用途不同,现简单从审美要求、制作工艺、材质、创作观念方面对现代陶瓷雕塑的现状进行描述。从审美要求方面看,过去对于陶瓷雕塑作品的审美力求完美,将毫无缺憾的作品视为精品。但发展到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上的瑕疵不再被视为败笔,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标志,具有缺陷的陶瓷雕塑形成了形式上的美感,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这种审美要求的变化可为陶瓷雕塑创作人员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从制作工艺上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陶瓷雕塑创作使用的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陶瓷雕塑创作者而言,他们的创作思想得到解放,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精彩的陶瓷雕塑作品。从材质方面看,传统陶瓷雕塑对于材质的要求较高,认为应用质感佳的材质的作品为上品。但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者不再局限于材质的质感,而更多的是随着自身的思想表达创作作品。在创作理念方面,现代具有自由的创作环境,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也有所变化。传统陶瓷雕塑主要以人物或者神话为创作素材,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者则根据所处的环境自由创作,可选择的素材、创作类型、创作理念多样。
二、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特点分析
现代陶瓷雕塑艺术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品,创作者通过陶瓷雕塑向人们传达自身的思想等,从而赋予了陶瓷雕塑生命。将现代陶瓷雕塑与传统陶瓷雕塑相比可以发现,前者更注重艺术形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在材质方面的要求则是从触觉、视觉方面满足人们对情感表达的需求。笔者将陶瓷雕塑艺术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表现多元化、个性化。从陶瓷雕塑表现形式分析,第一,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其多元特点主要表现在原型的选择上。与传统的陶瓷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的用途有了变化,不再用于宗教活动、祭祀、贵族把玩等。因此,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可选择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原型数量增多。不管是乡村菜地里随处生长的一棵青菜,还是倾倒的枣树,均可以当作陶瓷雕塑创作的原型。而多元化特点使现代人对各种艺术美感的追求得到满足。在材料方面,对陶瓷雕塑材料粗细优劣的要求与过去不同。造型方面不需要做到规整有序或者零瑕疵等。而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者更倾向于创作灵感的表达,追求陶瓷雕塑韵味的呈现。第二,现代陶瓷雕塑的个性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作者方面。在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更倾向于创作数量和成品的完整度。而在现代开放性、包容性良好的氛围下,创作者渐渐展现出个性化,不再局限于一种创作方式。现代陶瓷雕塑更倾向于与众不同,不仅是与传统陶瓷雕塑作品相比,与其他现代艺术作品相比也讲究个性化。创作者不再仅凭技巧进行创作,而是把思想作为创作的基础,彰显对生活的理解等。其二,人文性特点。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对材料和成品有严格的要求,而现代陶瓷雕塑对这一方面的要求并不过高,而更加重视创作者思想、精神的传达。创作者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获取灵感,根据灵感进行创作,利用陶土的形态、工具设备等完成作品,将灵感和创作理念完全呈现在成品中。对于欣赏者而言,对陶瓷雕塑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工具等进行评价成为新的欣赏乐趣。因此,现代陶瓷雕塑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更具内涵,提升了内在价值。另外,现代陶瓷雕塑还具有功用审美性特点。如,消费者购买陶瓷雕塑一般是出于某种目的,他们以陶瓷雕塑作品是否符合他们的使用目的作为审美的依据之一。但由众多消费者的选择来分析,如果陶瓷雕塑只符合其使用目的而未能达到其审美要求,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往往很小。其三,具备创新性和时尚性。创新性也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一项特点,主要表现在原型选用方面。传统陶瓷雕塑创作追求还原原型的样子,而现代陶瓷雕塑创作则倾向于对原型的创新发展。如,将萤火虫作为原型进行创作,传统陶瓷雕塑艺术追求将萤火虫的形象如实地表现出来,以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为佳;但现代陶瓷雕塑中对于萤火虫素材的创作强调的是为欣赏者带来别样的新鲜感。另外,从手工制作方面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陶瓷雕塑的制作手法多元化,一件作品就可能体现出多种创作手法。各类制作手法相结合,体现出陶瓷雕塑艺术品独特的美感,这为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社会审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艺术被各年龄段的人关注,人们对时尚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中,时尚性已经成为现代陶瓷雕塑的一个特点。如,现代陶瓷雕塑将不对称元素作为时尚的标签,市场中常见造型、图像不对称的陶瓷雕塑作品,人们越来越追求这一类作品,这也给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启发。目前,时尚性特点对提高陶瓷雕塑的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并为陶瓷雕塑的发展带来契机。其四,美学方面的特点。传统陶瓷雕塑具有十分浓厚的工匠气息,创作过程中追求高超的工艺。在这一方面,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追求质朴,突出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作品的自然性。陶瓷雕塑材质细腻、柔滑的质感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创作者利用自然元素,将自然中的美感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为欣赏者提供拥有自然风貌且不失质朴的独特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并由此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特点。与传统陶瓷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作品通过静态形象为欣赏者提供动态的视觉享受。因此,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将美学中的静态、动态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三、关于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思考
陶瓷雕塑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生活性。将陶瓷、塑料和金属相结合开展艺术创作,将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缺少的不是技艺而是创作思维。因此,该项艺术要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在创作中注入更多的创新思维。为进一步发展陶瓷雕塑艺术,创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发扬传统雕塑艺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者对于传统陶瓷雕塑要懂得取舍,根据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弘扬我国陶瓷雕塑艺术文化,继承传统制陶技艺,不能丢弃我国悠久的陶瓷艺术传统,要在作品中体现陶瓷的人文品格和民族精神,为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历代陶瓷雕塑创作中,保留下来的陶瓷珍宝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古代陶瓷艺术难以诠释现代生活。因此,创作者要勇于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寻求更具感染力的陶瓷雕塑表现形式,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发扬自身传统,并结合西方先进的现代工艺手法,更好地体现陶瓷雕塑艺术品精神和创作语言的结合。第二,多角度分析精品。艺术精品的创作思维体现在各个方面。目前,我国部分陶瓷雕塑创作者对陶艺缺少理性分析,更注重对表现手法和工艺方面的思考。创作者对陶瓷工艺要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将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充分体会优秀陶瓷艺术品的创作意图。因此,创作者既要认识艺术创作的意义,又要以理性的态度思考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第三,提升陶瓷雕塑的品位。陶瓷雕塑艺术具有独特的品位和格调。人们对于艺术作品价值的评估不能盲目进行,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看其体现的创作意图是否健康,是否可以为欣赏者和世界提供新的意义,作品是否体现出一定的传统底蕴和创新性。同时,创作者应思考传统陶瓷雕塑艺术文化,不断深化对陶瓷雕塑审美特性的理解。
结语
人们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是无限的,也可以说美与艺术是无限的。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而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也深受人们喜爱。现代包容、多元的环境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使其能够不断完善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另外,创作者通过现代工艺制作陶艺,通过在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寄托个人情感,赋予陶瓷雕塑作品生命力,也为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全面促进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32-01
一、中国画艺术对陶瓷艺术的互溶性
陶瓷艺术与中国画艺术同样都是植根于中华文明之上,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是相互借鉴的。陶瓷艺术上的很多艺术表现手法是来源于中国画艺术的,如在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陶瓷绘画中也是强调中国画的点线面的运用特点。在很多陶瓷作品中关注的是线条的运用,讲究整个运笔的笔法、线条走势的气韵,在整体的线条布局上,流畅、淋漓的特点运用广泛。在彩绘陶瓷中,依照陶瓷本身材质的色彩,然后按照国画技法的表现方式,在色彩的运用上透露出国画的神韵。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陶瓷彩绘也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国画技巧和风格都可以在陶瓷艺术中得以体现。很多陶瓷艺术家本身就是国画大师,同样也有很多的国画大师也会在陶瓷绘画中进行一定的创作,可以说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发展是相互辉映的,是彼此互相融合促进的,是很难分开的。
二、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区别
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绝大部分的表现形式,题材选择和绘画技艺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两种艺术表现方法由于在创作的材质上的区别,也导致了这两种是有一定区别的,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艺术表现。
(一)制作工艺上的区别
陶瓷艺术是刻画在瓷胎上,然后进过高温和烈火的考验才能显现的,因此很多人称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中国画只要在画纸上勾勒就可以了,因此这两种在制作工艺上是有区别的,好的陶瓷艺术大师,必须要懂得瓷胎后期过火对整体绘画的改变,应该能有事先的准备。
(二)表现手法的区别
大部分的中国画都是在方形的宣纸上进行创作,因此在整体上的布局是有左右的轻重衡量,而陶瓷绘画是刻画在立体的陶瓷作品上,因此在进行陶瓷作品创作时,要注意整体绘画布局要和整个作品的器形想结合,还要注意整个绘画图案的立体对接,因为立体的陶瓷作品是没有左右边界的。
三、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一)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继承
陶瓷艺术是随着制瓷工艺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中国画艺术的产生要早于陶瓷艺术,特别是陶瓷绘画的发展,因此陶瓷绘画艺术从一开始就继承了中国画艺术的特点。首先在构图上,陶瓷绘画很好的继承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这样才能在有限的陶瓷器形上进行通景山水和人物的绘制。其次是在整体构图中注意了留白,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就是“计白当黑”,在陶瓷艺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就是中国画强调的是写意传神,追求神似而非形似,这在陶瓷传统表达形式上也很好的得以体现。
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也在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得以很好的继承。中国瓷器主要产于景德镇,而景德镇粉彩瓷器“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可以说景德镇的瓷器深受当时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的影响。在陶瓷绘画中的构图上、表现技法、题材选择上都与当时的绘画风格很相似。整个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淡彩写意、泼墨,运笔讲究骨干、白描勾勒,追求立意与诗书意境结合,这些都是中国画的独有表现形式。在线条的运用上特别注重,如人物“十八描”等,都是陶瓷装饰上所运用和借鉴的线描技法。无论古彩、粉彩、新彩、青花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这点对陶瓷装饰是至关重要的。
(二)陶瓷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创新
随着时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步变化,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陶瓷艺术也会随着变化。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借鉴西方绘画的技巧,开始注重对颜色的把握,开始注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在创新方面,陶瓷艺术可以相对来说做的更好,陶瓷艺术的表现手段比中国画要丰富,陶瓷艺术是一个相对于立体的艺术表现手段。可以通过对陶瓷上的大面积的颜色和线条的改变,使得中国画和国际绘画风格的融合。同时我们在对陶瓷艺术的创新时不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毕竟只有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现在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创新主要是表现题材上的创新,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诗书意境,要能按照现代艺术消费者的想法,创作者要根据传统的技巧来实现对于新的题材的表达。陶瓷艺术除了要在题材上注意创新,还要注意题材、表现技法与器形的相结合创新,这样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雕塑艺术在中国起源很早,而后世的陶瓷雕塑的艺术手法多是继承于秦汉时期所兴起的陶雕艺术,无论是卫青的墓雕,还是秦始皇恢宏的兵马俑,无不体现了雕塑艺术的高速发展。而陶瓷雕塑也大概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而受到材质生产水平的限制,陶瓷雕塑艺术的真正开始并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雕塑艺术类别则要追溯到隋朝时期景德镇开始制造陶瓷雕塑。据历史记载,在景德镇隋朝的陶瓷雕塑中,就已经出现了瓷狮,瓷象,以及瓷雕大兽等作品。
1.2唐宋时期的陶艺兴起
在唐宋时期,在国家对于陶瓷文化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之下,陶瓷艺术也开始了飞速的发展。最著名的唐代时期的唐三彩就是利用焙烧,使瓷器容易出现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并结合了雕塑艺术和国画艺术于一体的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到了宋代,人们逐渐发现唐三彩作为雕塑制造材料有着质脆,不防水等缺陷,不利于保存和传承,而白瓷和青瓷则很好地避开了这一问题。所以,白瓷和青瓷以及青白瓷的雕塑就成为了宋朝陶瓷雕塑的主流,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堪称是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甚至陶瓷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同时期的另一种同样著名的瓷器“冰裂纹”因为其形态特征并不适合作陶瓷雕塑,所以只能在瓷器领域有所影响。
1.3元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艺术兴盛
元朝的时候,蒙古国的铁骑踏入中原。但是很幸运的是,作为瓷器文化中心的景德镇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所以,元朝并没有成为陶瓷雕塑发展的桎梏。反而为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这一时期的陶瓷雕塑很好的结合了宗教文化,这个时期所塑的佛像,俑像。一改前人的端庄,对称。开始出现佛的侧身像,回眸像,顾盼像。可以说,元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在陶瓷雕塑的生命力上迈出了尤为重要的一步。而明清时期所盛行的就是对于世界影响最大的青花瓷了。但是青花瓷并不容易直接做瓷器雕塑。所以在明清时期,瓷器花纹则成为了瓷器艺术的主导。但是这比更不意味着瓷器雕塑的没落,从被发现的那个时期的作品来看,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则更显平民化,而在工艺和形态上较之前的陶瓷雕塑也有了显著提高。
2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
2.1雕刻手法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和。正因为这一特点,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令传统文化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陶瓷雕塑的魅力也在这儿。无论是国画,书法,在陶瓷雕塑中都有所体现。而为了融合更多的元素,陶瓷雕刻的手法也逐渐发展成为其一大亮点。有采用堆贴等方式的浮雕。使内外通透,增加观赏性和质感的透雕。将花纹先捏出来再贴在主体上的雕镶手法。以及我们最熟悉的以写实写意来塑造人物动物形象的圆雕。雕刻手法的多样性决定了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也为陶瓷雕塑艺术与多种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让书,画的美感可以在陶瓷雕塑上得到展示。
2.2空间感
雕塑较之书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书画的美感无论多强,都仅限于一个二维空间中的视觉震撼。而陶瓷雕塑则不同。陶瓷雕塑真正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它的空间美感,真正展示三维空间是由无数二维空间堆加起来这一意义。让陶瓷雕塑的美不仅仅体现在某个视角或者是某些视角,在任何角度所能够观赏到的美都能够达到二维空间的震撼效果。这也对陶艺者的艺术感和空间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成为了陶瓷艺术的一个极大的观赏性。而陶瓷雕塑的空间美感还不仅仅体现在三维空间的多视角震撼上。还体现在陶瓷雕塑作为一个拥有物理属性的现实物体,它与所处空间的一种艺术与思想的交流。陶瓷雕塑存在于一个空间中,与周围空间或对比,或点缀的视觉形象可以说是对于整个空间的一种升华。陶瓷雕塑相对于空间的存在不仅提高了雕塑本身的深度,还为整个空间提升了层次感和整体视觉效果。满足了陶瓷雕塑作为装饰品而出现的宗旨。
2.3形态美感
陶瓷雕塑的形态美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特点,也是最贴近大众化的一个特点。形态美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给予观赏者最直接的视觉冲击。首先在造型上就有,疏密,曲直,方圆,主次等变化。刚柔并济,让雕塑超越死物的限制。拥有自己的生命力和思想。而在雕塑的颜色上,也有很高的要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雕塑艺术品的整体气质,所以就要求雕塑艺术家对于雕塑颜色的明度,纯度,透明度都有很好的把握。再者,不仅是对于陶瓷雕塑,对于任何一种雕塑艺术来说,比例和尺度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将雕塑艺术品置于空间角度和人的视角角度来看陶瓷艺术品是否真正和谐的比例。
3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3.1创作思想
时代的变革给予了艺术创作更多的自由空间。而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思想也与传统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理念大多属于观赏性艺术创作。视觉美感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主要追求。而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家则越来越注重作品的内涵。思想的注入是陶瓷雕塑从装饰到艺术的一个大的飞跃。而陶瓷雕塑艺术工作者现在的创作重点也逐渐减少了对观赏性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渐把陶瓷雕塑的创作过程从以前的装饰商品生产改变成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家也逐渐发现,雕塑艺术不仅可以展示思想,也可以寄托自己的感情,直觉,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3.2与现代西方艺术所融合
中国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思想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与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的渗透。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是栩栩如生的写实艺术。然而在西方的思想影响之下,中国的陶瓷雕塑也逐渐出现了抽象的艺术手法逐渐融合了西方的意象风格,象征风格,艺术语言,和浪漫主义思想。再加上传统的陶瓷艺术所具备的精致典雅,线条流畅。形成了中国现代特有的艺术创作手段。
3.3美学风格上的突破
从陶瓷雕塑的发展历史来看,古代的陶瓷雕塑的美学风格一般偏向形象性。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兵马俑绚丽瑰奇的唐三彩,典雅大方的宋青白瓷,还是后来被加入了世俗气息的清代瓷雕。都是一种符合平民审美水平的创作。而现代的美学风格在这一点上有了很大突破。现代瓷雕艺术不仅要求创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特点,同样也要求欣赏着,评论者也都具备从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美感所在。传统的装饰作用让以前的陶瓷雕塑在本世代并不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而现代的美学观念则要求欣赏着不仅要品评陶瓷雕塑本身,还要同时品评作者所加注在艺术品上的内涵,甚至是通过艺术品来看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水平。这种突破也让中国的瓷器文化不仅仅惊艳于瓷器制作水品的卓越。也同样骄傲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发扬的雕刻艺术的不朽。
潮州,位于粤东富饶的韩江三角洲,它不仅以灿烂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更以它辉煌的陶瓷艺术而著称于世。潮州陶瓷的装饰艺术,不仅具有地方特色,更让我们通过陶瓷装饰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有着深入的认识。潮州陶瓷装饰纹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折射出当地的生活、风俗、文化引导与陶瓷装饰的种种关系,根据其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潮州陶瓷装饰在受到当地民俗文化及其它民间美术影响的同时,还受到海外贸易及其它陶瓷产区装饰纹样的影响。
一、当地其它民间美术及民俗文化对潮州陶瓷装饰的影响
潮州的陶瓷艺术是潮汕人民所创造的乡土艺术,并为人民大众享用和观赏,也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操和精神面貌。潮州陶瓷承传原始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潮州陶瓷装饰纹样以民俗艺术中的吉祥纹样为主要载体,在民间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与美的意识,他们通过绘制或者塑造纹样来表达和祈求生活吉祥、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事业发达、前程锦绣的愿望和理想。在潮州陶瓷装饰纹样中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都传达和表述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内涵,蕴含劳动人民对祥瑞、繁荣、平安与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如碗和盘的装饰有“莲池水禽”“山水城楼”“渔舟钓叟”“缠枝花草”“海鲜水藻”等纹样,清晰而明了地展现出潮汕地区的民俗民情。
潮州当地其它民间美术对陶瓷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潮州陶瓷装饰中的潮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潮绣、木雕、民间彩绘如金漆画等的艺术形式与技法,创新了釉上堆金的方法,形成了浮凸多层的艺术效果和地方特色。潮州通花瓷器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贴镂空、精巧玲珑的陶瓷艺术品类。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借鉴和吸取了潮州抽纱、潮绣、剪纸及金漆木雕等地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如潮州抽纱的色彩和图案、木雕中的透雕及浮雕效果、剪纸和刺绣的纹样设计在通花瓷的制作上一一得以体现。
二、海外贸易对潮州陶瓷装饰的影响
潮州海外贸易据《全唐文·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记载,唐德宗时,“波斯、古暹本二舶顺风而至潮州”。《广东工艺》载文:“至今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和伊朗与土耳其还保存不少中国元、明时期的潮州彩绘瓷器。”不难看出潮州陶瓷海外贸易的高度繁荣。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沿海地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广东属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潮州作为广东省陶瓷产区之一,自然比其它陶瓷产区在政策和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再加上潮州是侨乡,海外潮州人对家乡的陶瓷产品情有独钟,所以潮州的陶瓷产品在海外市场有着较大的优势。为了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外贸订单产品必须具有地域特色,必须遵循不同民族的生活发展规律来进行陶瓷装饰。
海外贸易的影响在潮州陶瓷装饰上有很明显的反映。早在唐宋时期,潮州就生产西洋人头像、西洋狗等产品来满足对外贸易的需要。而在现代潮州陶瓷装饰中,有很多以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为题材的装饰,也有一些帝王、骑士、诗人等形象,常与传统古典的装饰纹样配在一起,风格清新雅致,这种装饰风格深受欧美人的喜爱。此外,还有很多以大象和热带植物为主的东南亚装饰风格特点出现在潮州陶瓷装饰中。
三、其它陶瓷产区的装饰纹样和工艺对潮州陶瓷装饰的影响
潮州陶瓷装饰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汇集了潮州木雕、石雕、嵌瓷艺术的装饰技法,另一方面其它地区的装饰纹样也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潮州的一些青花装饰纹样上不难看出,潮州青花瓷在发展过程中承袭了景德镇青花的一些特点,如图案题材,纹饰中有文人雅士琴棋书画的生活场面,也有民众喜爱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受到景德镇青花装饰的深刻影响,潮州青花装饰除了承袭这些题材外,还有表现潮州当地的山水景色及民间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潮州陶瓷装饰中的刻花、印花和划花等装饰手法与耀州窑的刻花和印花装饰手法相近,刀法锋利、线条流畅、纹饰立体感强烈,装饰纹样华美丰富,有动物、人物、花卉、图案等,古朴大方、丰富多样。福建德化瓷塑使用捏、塑、雕、刮、接、贴等多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瓷塑作品,凸显出釉色乳白、色调素雅的艺术特点。潮州枫溪瓷塑借鉴了德化瓷塑的优良传统,融汇当地泥塑、木雕等艺术,达到构图巧妙、主题突出,多样技法相互运用,形成雅丽而不俗气的独特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
潮州是我国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陶瓷装饰具有民间性和装饰性的独特地方艺术风格,潮州陶瓷装饰在继承传统陶瓷装饰的基础上,同时吸取其它艺术门类的装饰形式,形成种类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陶瓷装饰特点。潮州瓷艺的艺术制作手法独特、多样。技法上多采用雕、捏、塑、刻、镂、划、印、贴、压等多种装饰手法,以它独特的装饰方式来吸引大众的目光,灵活运用多层次的雕贴镂空瓷花,产生不同的形式美,瓷花装饰巧于构思,概括凝练,富于装饰意味。潮州陶瓷装饰纹样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的题材经过艺术家们的艺术加工和灵活多变的组合处理,变成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美图案,纹样内涵寓意丰富。总的来说,潮州的陶瓷装饰,受到当地民俗文化、其它民间美术影响和其他陶瓷产区装饰纹样及海外文化的影响,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融汇中外,推陈出新,形成了现在“精工细致、玲珑通透、立体垫浮、金碧瑰丽”的独特陶瓷装饰风格特点。
(注:本文为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专项课题《潮州与其它地区民间陶瓷装饰的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叶春生,林伦伦.潮汕民俗大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在古代人们处在小农经济、个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状态时候,陶瓷艺术活动多以个体的、小群体的形式出现,呈现的状态为自我赏玩、友情往来、相互赠答的方式,以自生自长的态势缓慢向前发展。而进入今天陶瓷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形成较大规模时候,便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产业即陶瓷艺术产业。
国内目前的陶瓷艺术管理方式,由于受地域形态和文化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善,过去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外文化陶瓷艺术活动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陶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这就必然涉及到陶瓷艺术管理和操作方式上的国际接轨。比方说,如何更有效发挥非营利机构的陶瓷艺术教育功能、如何建立和健全陶瓷艺术基金会以保证陶瓷艺术的正常发展、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更有效地保护陶瓷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如何借鉴和采用国际通行的陶瓷艺术策展人制度、如何通过立法来保证陶瓷艺术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针对现状,我们对陶瓷艺术管理的研究,更应该充分借鉴其它国家成功的经验。同时根据我国特殊国情,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陶瓷文化发展战略的陶瓷艺术管理研究,使之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色。
泰勒曾经对文化有过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包罗万象的整体”。发展陶瓷艺术产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新的陶瓷艺术产业,要对陶瓷艺术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应当将科学的管理思想渗透于这一活动的每个环节。首先是对陶瓷艺术品生产过程的管理。遵循陶瓷艺术的内在规律,尊重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即要注重陶瓷艺术产品的精神性因素,又要注重其物质性因素及商品属性。为陶瓷艺术工作者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环境条件,引导陶瓷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陶瓷艺术产品的生产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陶瓷艺术创造主体的构思和个人创作阶段,该阶段主要体现为陶艺家的个体性的精神劳动;其二是陶瓷艺术产品的制作、成批生产或向社会展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体现了陶瓷艺术品的物化过程,以及针对社会需要所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制作程序:搞好对陶瓷艺术活动生产环节的管理,就应该密切注视社会对陶瓷艺术产品的需求特点。同时又根据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适时把握和调整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产品的更新。积极推进和繁荣陶瓷艺术的生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其次,是对陶瓷艺术产品流通过程的管理,必须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好陶瓷艺术流通过程以及流通与消费联结环节的管理。对陶瓷艺术活动流通过程的管理,主要依据我们的国情、民族的审美的审美习惯,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采取包括法制、经济、舆论的、行政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对陶瓷艺术市场进行严格管理。既要把握人们对陶瓷艺术产量的要求,更要恰当把握其内在质的水准;既要顺应陶瓷艺术市场和文化消费的客观规律,又应积极掌握其运行轨迹,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良性的引导。
再次,是对陶瓷艺术服务部门的管理。陶瓷艺术的服务性工作不同于一般文艺产品。纳入市场流通渠道的作法,有其特殊的性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搞好这方面的管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领域里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审慎地研究时代变化中陶瓷艺术管理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作出科学的分析与阐释,不断提出准确、可行的意见,引导陶瓷艺术服务工作健康发展。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又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特别关注陶瓷艺术活动内部管理系统及其内在运行机制的衍变。应立足于当代文化的高度,着眼于21世纪陶瓷文化的繁荣,对于发展中的陶瓷艺术管理机制与内在运行机制进行深层的思考,从广义的角度探讨管理体制的整体框架。我国目前对陶瓷艺术事业实施管理的机构,主要指国家各级政府设置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与这以主体相适应,还有社会各种群体文化团体及民间文化组织,参与陶瓷艺术市场与经营活动的部门与个人,以及从事陶瓷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的媒体与机构。这种多层次、多元的管理机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适应未来陶瓷艺术发展的完整体系。
陶瓷艺术管理研究主要内容是与其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和历史使命相一致的,是其使命的延伸和深化。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
1、陶瓷艺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它作为一门刚兴起的学科,其自身的基本理论构架有待建立和完善。无论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是它的基本性质、特点、内在发展规律与学科体制,或是它与其他相邻学科之间的必然和区别,都有待于人们下很大气力探索和研究。
2、陶瓷艺术管理史。这一研究能够帮助认识陶瓷艺术管理的兴起、演变和运行轨迹,并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总结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研究陶瓷艺术管理史,应当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无论史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的陶瓷艺术管理,无论史欧美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陶瓷艺术管理模式,都应当认真研究,通过分析和鉴别,为我所用。
3、陶瓷艺术管理的主体实施者。即从事陶瓷艺术管理事业的部门机构和团体。在此系统中,国家和政府的管理、社会和群众团体的管理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作为当代意义上,其生产与经营的管理、传播与交流的管理,都应成为管理主体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从这一宏观的角度透视管理的主体系统,才能做到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
4、陶瓷艺术管理的对象。即处在陶瓷艺术管理对象位置的部门、个人和运行机制,可以分为公益性的陶瓷艺术活动、陶瓷艺术的生产系统、陶瓷艺术的传播和流通系统。公益性的陶瓷艺术活动、陶瓷艺术的生产系统,包括其生产的形式及过程,陶瓷艺术的传播与流通系统,主要指陶瓷艺术传播与流通的形式与特点。
5、陶瓷艺术管理机制与管理者。是指在管理主体系统中运行机制的具体构成及其模式,以及它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对于管理机制与管理者的研究是管理主体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延伸和具体化。
6、陶瓷艺术管理的原则。即从事陶瓷艺术管理所遵循的原则和法度,要按一定的规则行事,把握既定的策略和法度。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要遵循市场和经济规律,既要实行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要适应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因而必须审慎地研究和确定陶瓷艺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7、陶瓷艺术的管理方法,即在从事陶瓷艺术管理中应当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当目标和原则均已明确后,还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使既定的方针和计划得到顺利实施,试图在原来的单纯行政的基础上,探讨以法律的、经济的、心理的、行政的等方法并举的综合性手段来管理陶瓷艺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37-01
陶瓷雕塑作为陶瓷与雕塑相结合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贯穿于艺术发展长河的始终。在火与土的交融中传达心灵的震撼,感动着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陶瓷雕塑是我国最早的传统艺术之一,这是因为陶瓷的制造,是由于在编织的,或木雕的容器上面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恰同陶瓷雕塑表现形式之“堆塑”一脉相承。陶瓷雕塑――曾几何时悄悄地步入艺术的殿堂,使之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存在着。它是为数不多的艺术形式在发展中没有间断性的文化现象。它的不间断主要是由于它本身承载了太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历史使命。
陶瓷雕塑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美,再现美。古代陶瓷雕塑展现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美。这种美是对于生活的提炼.传统陶瓷雕塑是中国陶瓷与雕塑艺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保持着生动,直视的特点.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是一种雕塑语言介人到陶瓷艺术的新形式。既有石雕.泥塑的风格特点又有於材料和烧成工艺形成的独特形式。以实用为主的、质朴、稚拙、淳厚的造型的原始艺术,形神兼奋、场面磅礴、气势宏大的秦俑艺术,粗犷雄浑,充满气势与力量的汉俑,保满圆润,斑驳绚丽,集中外艺术之大成的唐三彩,清雅端庄、质朴大方的宋瓷塑,始终贯穿于艺术发展的进程之中。尽管受到材料和烧成工艺的制约,但其表现形式和手法还是多样的。 传统陶瓷雕塑作品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以写意为主的内在气韵之美的审美倾向对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们来说,中国传统陶瓷雕塑仍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发掘它们历史的延续性,继续深挖其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陶瓷雕塑的综合性已经超出传统的陶瓷雕塑。现代陶瓷雕塑家需要有综合造型,色彩,构图及创新的能力。艺术家往往打破常规,将作品与人,与自然相互交融,体现社会中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现代陶瓷雕塑艺术追求的是人们内心的自然情感的宣泄和展现。
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的认识和人的情感为探讨的基点,突出体现人类的独特和天性,一开始就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然而现代陶瓷雕塑作为现代艺术的衍生物,必然具有其所有特点。实际上,这些特点在它身上体现得更加鲜明。毕竟人与泥、火具有最原始的情结。中国的陶瓷史也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人文化的特征。
中国现代陶瓷雕塑经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不懈地追求与实践,呈现出相当丰富的文化景观。他们通过对传统技艺的“异变”来追求陶瓷雕塑艺术的新意,充分体现艺术家的个人追求。他们打破了传统陶瓷雕塑审美的程式化模式,改变了传统陶瓷雕塑的完美性,而以各种手法、各种风格的取向,为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现代陶瓷雕塑制作工艺在继承传统成型、施釉方法的同时,艺术家们进行了多种新工艺的尝试,还时常有意造成一些釉面缺陷效果。并且把各种质地、成色以及剥釉、窑变的痕迹都纳入到审美范畴。
庄稼大师说过:“师古不陷前辈窠臼,创新要有前人的脚印。”我们应当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当然,传统文化对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们来说既是个优势也是个包袱。所以,我们应该直面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艺术有秦汉的雄强,有唐的大度,宋的严谨,元的豪放,明的幽雅,清的精巧等。但是如果直接拿来表述今天的生活,肯定是词不达意。传统的陶瓷雕塑适用而流行,是民间的信仰,是人们消灾、祈福、延寿、求财的利益之渴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艺术流派出现,陶瓷雕塑不再只是用以满足人们的信仰。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开始进入纯艺术的审美范畴。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30-01
陶瓷彩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民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人都对陶瓷彩绘有着难以莫名的情愫。本文通过对陶瓷彩绘在当今艺术潮流所造成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分析,让人们更多的看到陶瓷彩绘的闪光点,发扬陶瓷彩绘的精髓,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陶瓷彩绘对于当今艺术潮流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陶瓷彩绘是传统文化、当今时代、未来畅想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碰撞的火花,它将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艺术有效结合,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洪流中,陶瓷彩绘自产生以来,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之初,就已经有了技术成熟、工艺精湛的彩陶艺术。考古学家在研究半坡文化、红山文化时,就曾发掘出颜色不一的陶罐。随着陶瓷的逐渐发展,其造型单一、颜色杂乱的缺点也显现出来,陶瓷彩绘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工艺家一开始只是在陶瓷上绘花、鸟、山水、人物等简单的图像,目的是弥补造型上的缺陷;到后来,人们逐渐利用陶瓷彩绘进行民俗文化、人文风情、历史衍变等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制作,在增强了陶瓷的美感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对时代的情绪、对文化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陶瓷彩绘让陶瓷不只是一个器皿,更具有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提升了品质和质感。在明清时期,人们将陶瓷彩绘当做是奢侈品,甚至还有“总有家财万贯,不敌汝瓷一件”的说法,可见陶瓷彩绘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陶瓷彩绘的工艺复杂性、图案审美性、艺术收藏性等特点,一直是拍卖界的宠儿。陶瓷彩绘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当今的艺术市场,并在造型上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迎合时代的口味,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陶瓷彩绘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将观赏功能发挥到极致,成为艺术潮流中的“另类”。
陶瓷艺术作为古老的社会文化符号,不断的冲击着人们对视觉艺术的概念的理解,并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描绘技巧等展现时代精神,与时代划上等号。作为陶瓷的发源地,中国陶瓷彩绘通过记录与自然抗争的样子、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表达作者的情感、对民族和国家的变迁、历史的发展的感叹,赋予陶瓷彩绘时代精神。
陶瓷的产生一开始只是用于饮食日用等,但一经出现,人们便又再赋予其具有美的意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人们根据不同的陶瓷工艺,烧制各色造型,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美化方法,讲究主次之分,颜色明暗之别,并多采用衬托的手法,在保留陶瓷原有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陶瓷的美感。随着人类美感的提升,人们将陶瓷彩绘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并让其赋有引领艺术潮流的使命。
三、陶瓷彩绘是对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对艺术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促进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思考及变革。
曾有陶瓷彩绘艺术家评价陶瓷彩绘具有“兼容古今中外,色彩浓郁厚重,媚而不妖”的特点。陶瓷彩绘极其讲究选景、构图、用笔用料、笔法的处理、造型、结构、空间层次、色彩及调子的浓淡、色调的处理,与绘画技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细节的讲究,展现出不同的创作内涵和创作意义。陶瓷彩绘家通过彩绘将绘画性、工艺性、装饰性和谐统一,并创新展示,充分发挥了绘画时所运用的特征,将陶瓷彩绘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表现的淋漓尽致。陶瓷彩绘创作者大多是以中国当时文化背景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通过对当时文化的理解,结合自身的个性与作风进行创作。风格可以是颂扬式,也可以使批判式。通过陶瓷彩绘,人们从中寻找当时的文化印记,跟着陶瓷彩绘家的思路回归朴实,在历史中反思文化艺术的发展,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促进文化艺术的变革,为当今艺术的发展提供素材。
一般,陶瓷艺术在家庭环境装饰中的应用的主要有:陈设物、地面砖、卫浴、墙砖以及洗脸盆等。现代陶瓷装饰风格的形成与时代风尚、现代工艺材料、科学技术填平以及现代审美观是分不开的。在现代家庭环境装饰中,对日用装饰陶瓷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人们用餐时的过程中,造型美观的陶瓷餐具,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愉悦的用餐心情。而在房屋的摆设中,又能点缀出家庭中的温馨气氛。一套好的陶瓷茶具,即可在客厅环境中扮演装饰的角色,也能为人们沏上一壶清茶,让人感受到家庭主人的品味与大方。就算是一个陶瓷小烟缸,也独具艺术气味,即可以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也能使客厅中的装饰环境变得更加的融洽,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生活中比较讲究美食美器,讲究食物的美味可口,而且必须要有装饰漂亮、造型美观的器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对陶瓷的要求日益升高,促进了陶瓷业的不断进步,从而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与物质文>!
二、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82-01
色彩是一种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语言,结合陶瓷艺术的经典化、创新化设计能够进一步表达出人的情感、意识思想观念等,同时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产生深刻影响。
一、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装饰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发展下,人们在关注陶瓷艺术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陶瓷审美艺术性的关注,开始通过丰富陶瓷艺术设计色彩来将人们的生活理念应用在陶瓷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体现陶瓷艺术品生机的重要表现。
二、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功能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功能性在总体上分为色彩一般功能性和不同材料色彩功能性,当代陶瓷艺术品的色彩选择功能性表现在人们透过陶瓷色彩能够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代陶瓷艺术品设计可以根据色彩美感功能性规律来选择陶瓷设计,从而更好地表现出陶瓷设计的主题,提升人们在情感上对陶瓷作品的共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应用色彩审美的独特协调处理方式向人们更为明确地展现出陶瓷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第二,应用色彩审美活泼、阴暗的特点制造出陶瓷创作喜悦或者悲伤的效果。第三,通过色彩视觉美感功能提升当代陶瓷艺术品设计的档次。
三、陶瓷色彩视觉美感殊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的应用具有特殊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材料工艺加工方面。其中,外在色彩的表现是指通过应用娴熟的技术将色彩充分应用在陶瓷色彩设计中。在陶瓷制作的外在色彩表现上,陶瓷本身泥浆颜色是泥料本身的颜色,比如白陶的颜色是白色、褐陶的基本颜色是黄色,陶瓷的着色需要依托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来实现,不同类型的金属最终使陶瓷的着色不同。因此,榱顺氏植煌颜色的陶瓷作品,需要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进行综合应用。
四、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应用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的选择上通过对比能够营造一种独特的和谐美,陶瓷艺术设计者将两种陶瓷色料、色釉进行组合之后,受色彩差别影响会产生一种色彩对比效果。陶瓷色彩对比强弱程度一般受色相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陶瓷色彩美感的对比关系。第一,陶瓷色彩的灰度对比体现了一种无彩色之间的对比关系,在陶瓷创作的过程中陶瓷色彩的灰度对比虽然没有产生色相,但是在组合应用的时候这种无彩色对比能够给人带来更高端、大气的感受,丰富陶瓷设计的色彩层次性。第二,在陶瓷色彩同种类型色相的对比上,同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纯净度对比。比如蓝料或浅蓝料的对比、褐色料与橙黄料的对比等。第三,黑色釉和有色釉的对比。第四,无彩色与同种色对比。比如白色与深蓝色料或浅蓝,黑料与桔色料与咖啡色的对比。
(二)陶瓷色彩和面积的对比关系。第一,陶瓷色彩只有在相同面积的对比中才会产生差别,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差异。第二,陶瓷色彩的两面属性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在增大面积的时候会加大色彩的对比,反之亦然。第三,不会发生变化的色彩属性。在面积加大的情况下,陶瓷色彩应用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就越强烈,反之亦然。第四,大面积色彩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造成的色彩错觉影响也会更大。第五,同样性质、面积、色彩和造型的聚散状态不同。
五、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工艺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工艺性是陶瓷工艺在和火进行交融之后对不同工艺的有效应用,在烧制工艺不同的情况下,工艺性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陶瓷制品本身体现了一种不同的功能和审美特性,为了更好地把握陶瓷的发色设计,在陶瓷色彩设计选择中一般会应用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彩绘料。彩绘料是房屋建筑瓷和日用瓷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原料,具有色料淡薄、控制方便的特点。彩绘料主要是应用先进的烧制技术,目的是保证烧制色彩一致性。第二种是色釉色,色釉色在陶瓷设计色彩中的应用提升了陶瓷艺术设计的灵气。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陶瓷艺术发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陶瓷材料、艺术形式的了解,在陶瓷艺术设计中提升对陶瓷色彩视觉美感的营造,从而透过陶瓷艺术设计向人们传达设计者的思想,提升陶瓷艺术本身的价值。
(一)记录城市的发展轨迹
陶瓷雕塑是一种较为固定的艺术形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存。好的陶瓷雕塑能够让城市的发展轨迹得以记录,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比如,在西安的烈士陵园群雕就记录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抗日史。
(二)宣扬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陶瓷雕塑能够凸显出城市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在视觉上接触到城市所特有的文化,提高对城市的辨识和认同。在西安就有许多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陶瓷雕塑群,比如大雁塔陶瓷雕塑群等,较好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
(三)提升城市形象
现代陶瓷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有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通过作品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实现城市历史文化、人文底蕴和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效融合,美化城市的外在环境,优化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
(一)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审美性
现代陶瓷雕塑是现代艺术的一部分,与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息息相关。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作品要具有意蕴,这种意蕴包含了内在的情感、风骨和精神。正是由于这种意蕴,使人能够品味出新的意境。现代陶瓷雕塑运用艺术造型、物质材料和特殊工艺,反映出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的看法,现代陶瓷雕塑所具备的审美意蕴是传统陶艺所没有的。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十分强调审美性,具体包括了审美作用和审美价值。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价值观和艺术审美的变化,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陶瓷雕塑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资源、语言、艺术形式、审美意蕴的转变。相对于传统的陶瓷艺术,现代陶艺跳出了国画的宏大概念,在舍弃了具体的形态后,获取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换而言之,现代陶瓷雕塑实现了对美学意蕴的全新阐述。
审美需求和人文精神是现代陶瓷雕塑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陶瓷雕塑创作是一个柔软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需要倾注大量的情感,因此这个过程非常强调作者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现代陶瓷雕塑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审美品质,具体来说陶瓷雕塑具有自然美、人性化的特点,其形态变化丰富、材料可塑性强且加工方便。可塑性是陶瓷雕塑的基本品质,同时陶瓷雕塑还能从人文、历史、民族和地理等方面实现对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现代陶瓷雕塑的审美性其实是最为朴实无华的,同时是通透灵动的,是对极简主义美学的最好诠释。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陶瓷雕塑的运用顾及了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使得公共空间具有广泛的亲和力和弹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文化性
生活在城市当中,建筑、道路、公园等这些我们能够触摸和感受到的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现代陶瓷雕塑这一现代化公共艺术的实现就要依托于城市公共空间。现代都市是一个开放化的社会,室内和室外的公共艺术相互融合,是公众审美的融合。城市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城区建造结构正因某种标准而不断趋于同质化。在一些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打造新聚集人群的公共技艺并传达出新时代文化的感悟。
“共享不同――世界如此亲切”是劳申伯格的一句名言,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文化的逐渐趋同不可避免。当这种趋同性逐渐显现在居民的生活当中时,一个地域的地方特色就会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艺术发挥凸显城市历史、文明、精神、气质的作用无法替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抽象的,但公共艺术是具体的,它需要以具体的环境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
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符合当代社会的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技文化。既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延伸又有现代文化的熏陶,在双重作用的影响下,现代陶瓷雕塑在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准确的定位,能够较快建立起深刻和广泛的联系。总而言之,现代陶瓷雕塑是现代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共同产物。
(三)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社会性
现代陶瓷雕塑是公共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并且还在不断向着社会公众靠拢,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能够体现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共享、开放和交流的精神与理念。现代陶瓷雕塑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其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现代陶瓷雕塑能够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实现个性和共性艺术价值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体现。
陶瓷雕塑的主要材料是黏土,一个完整的作品要经过配料、制坯、施釉、烧制等过程,成品在外观上具有色彩丰富美观的特点,在属性方面具有防水、防腐、坚固耐用的特点,相较于其他材料而言,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一旦成型并运用到城市公共环境中,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貌。